谈艺术节日运动的形成与发展-ag尊龙app

上传:ddrrammo 2022-06-10

被举报文档标题:谈艺术节日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谈艺术节日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节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交流与传播形式。在西欧哲学家和文化学家的著作中,节日一词被释义为个人或集体文化创造的活动类型之一,也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文章将站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及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分析白俄罗斯国家艺术节日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节日运动;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白俄罗斯文化

在文化传播层面,两国政府于1992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议》。自2007年初,多所国立大学先后成立“孔子学院”(如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戈梅利国立大学、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布列斯特国立大学……);2016年明斯克市成立“中国文化中心”,2017年5月首都北京举办“白俄罗斯文化日”;2018年白俄罗斯“库帕林卡”民族艺术团赴重庆参加白俄罗斯文化节;2019年白俄罗斯现代芭蕾舞团进驻敦煌参加《丝路歌舞》文艺汇演等。文化艺术界的频繁往来是两国传播“丝路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人文主义话语与词源学中,各国学者对“节日”的产生及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俄罗斯研究员缅希科夫(а.м.меньшикoв)认为,节日“festival”一词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末的拉丁语“feviae”,意为“假日”“休息日”与“可庆祝的日子”,词语的产生与宗教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学家任古里斯基(к.н.жигульский)则认为“节日”一词出现于古法语中,并具有三层含义:1.专注于为宗教仪式而举行的纪念性活动;2.公共娱乐活动、大众娱乐,如法定假期、“国庆节”;3.在特定场合所举办的有关于文化、艺术、传统、习俗的庆祝活动,如音乐节、戏剧节、电影节、会展等。在中国,根据古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可知,“节日”中的“节”字意为“竹节”,在早期中华民族的时间体系上,古代人民将竹子的生长特性用于比较、间隔时间以及发现、理解事物的规律。“节日”在后世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传统、神话、民俗、仪式、戏剧、音乐及饮食等多交错性的文化集成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我国社会文化中重要的、密不可分的发展部分。在文化学话语中,跨文化传播的本质、内容、形式及功能已成为许多外国学者、文化学家的科学研究课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文化学家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和德国哲学家雅斯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列维-施特劳斯的作品中,人际传播被认为是在大众传播领域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他从符号学和信息论的角度认为社会是一个多态的交流沟通系统。而雅斯贝尔斯则将交流理解为个人发现他人感受的内在形而上学的能力。对他来说,交流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行为,传播归因于人类生存和自由的普遍条件。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传播存在于节日及艺术节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根据俄罗斯学者亚兹文斯卡娅(т.н.язвинская)的说法,文化互动及对话的产生有着两种重要的方式,一种是“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另一种为“作者”“表演者”及“评论家”三者间影响着过去与将来时的互动。而节日(艺术节)的产生以及其自身周期性、多样性的特点则是这种文化互动最好的体现方式。白俄罗斯学者希罗科娃(е.а.ширoкoва)认为,艺术节(音乐)可从哲学与文化学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音乐节注重创意互动的多中心性,在文化传播的空间中,音乐节创意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它不仅有文化创造的意义,也具有和平的意义。音乐节很少只局限于解决纯粹应用或纯粹娱乐的自然问题。毕竟,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普世的“艺术演说”,音乐家通过对作品的塑造来表达他们的情绪以及人在世界空间中存在位置的表现和思想。因此,艺术节的意义不再仅局限于对艺术事物的表达,而是向着普遍的哲学和文化思想形式进行转变。它实现了个人对自身文化、经验、思想认知、理解的评估和考量,在接受他人及新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同时,形成开放性和注重对话的跨文化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建立优化自身的能力。对白俄罗斯社会文化进程的分析表明,从20世纪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бсср)时期到21世纪初期,艺术节的形成在白俄罗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10年在维尔纽斯、斯卢茨克、格罗德诺、明斯克、科佩尔、涅斯维日、克莱茨克、利亚霍维奇、波洛茨克、鲍里索夫等城市举办形成了类似于现代艺术节的交流空间,被称为“白俄罗斯复兴的复活节”(вялікдзеньбеларускагаадраджэння)。从当时的杂志“我们的领域”(нашаніва)了解到,第一届复活节在立陶宛国家首都维尔纽斯市举行,节日上聚集了来自多个前苏维埃国家的演员及代表,现场1000多名观众被来自白俄罗斯演职人员的表演所震撼,高呼“精彩!勇敢的白俄罗斯人!”“伊万•库帕拉”节是东斯拉夫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庆祝古斯拉夫神明“库帕拉”而产生,后来与基督教的施洗约翰诞生日(деньрoждестваиoаннакрестителя)合二为一[1]。

节日的传统习俗大部分保留至今,与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息息相关。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库帕拉节现已正式成为公历假日。自2010年起在莫吉廖夫州什克洛夫斯基地区每年举办一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与方式已由突出传统祭祀、宗教礼仪而转变为大型综合性的“艺术狂欢”,已成为白俄罗斯境内最大的节日之一。为促进白俄罗斯艺术文化的发展,1940-1966年(前苏联时期)先后产生了白俄罗斯艺术十年;白俄罗斯苏维埃音乐、文学和艺术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的白俄罗斯艺术节庆活动。第一届“白俄罗斯艺术十年”于1940年在莫斯科举行。节日涵盖了包括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两周内举办了近十场综合性文艺汇演,苏共总书记斯大林亲临现场,对艺术家们的辛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进行了奖励。从现有的文献了解到,此次艺术节的活动主旨是“展示与沟通”,意在展现苏联人民的文化优越性,加强苏维埃加盟共和国之间的文化联系,扩大交流空间。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节庆活动都具有浓烈的政治味道,而艺术节的活动结构基本为展示模范个人、工厂、集体、军队以及各加盟国的民族艺术成就,不具有任何的商业通途。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莫斯科举行,该节日延续了1947年第一届青年节(布拉格)所奠定的基础与形式,有来自世界131个国家的三万四千名代表参加,其中就包含中国与白俄罗斯代表团。节日的目的在于向世界展示青年的进步力量,倡导维护世界和平。节日会徽是一朵五彩缤纷的花瓣,象征来自五大洲的青年,在花瓣的中心描绘了地球的图案,并刻有“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节日口号。在联欢节的框架内,除艺术竞赛与文艺汇演外组织举办了如关于职业、国家利益、民族信仰及殖民地国家青年团结等一系列的主题会议,参会人员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工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他们克服语言的障碍,进行自由的交流与表达。正如俄罗斯学者戈尔洛夫所说,这一节日涵盖了大量的如文学探讨、艺术展、爵士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放了多层次互动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在“冷战”的特殊背景下建立东西方文化主体间的对话,有助于塑造苏联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而在联欢节期间所获得的交流经验对苏联人民及音乐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政府在之后制定了稳定的组织重大活动项目的计划,给予了原本思想相对封闭的苏联人民了解外部新事物、艺术、价值观的机会,刺激了年轻人独立探索的能力及创造力。从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了解到,在联欢节上中国青年代表团一千二百余人参加。在20多项的比赛中,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如声乐、钢琴、杂技等14项,共89场演出,获奖牌83枚,占第六届联欢节全部艺术竞演获奖数的12%,是几十年来成绩最为辉煌的一次。当时《人民日报》曾做了这样的评论:“新中国青年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有力地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化艺术事业上取得了空前发展,说明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正确性。[2]”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取得空前的成功后,苏联政府又于1970年间孕育出如莫斯科(“俄罗斯的冬天”“莫斯科之星”)、乌里扬诺夫斯克(纪念列宁131周年诞辰的节日)、伊万诺沃(“红色康乃馨”)、基辅(“基辅之春”)、列宁格勒(“白夜”)、明斯克(“白俄罗斯音乐之秋”)等一系列的艺术节日活动,可以看出青年联欢节的作用及意义对广阔的苏联大地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苏联本身的国家特殊性,艺术节已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调节着加盟国之间的关系与发展。1960年代后期,“嬉皮士”运动在苏联诞生。一些如“deeppurple”“ledzeppelin”“blacksabbath”等西方知名摇滚乐队成了促进当时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先驱。第一届苏联摇滚音乐节在1969年于现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市举行。节日期间汇集了30多支来自全联盟的摇滚乐队。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荣誉艺术家e.rosner的爵士乐团,被誉为1940年代最好的苏联乐团也参与了此次音乐节的表演。总的来说,摇滚乐符合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城市为主的苏联青年的审美需求。摇滚音乐和大城市的“声音环境”相得益彰,而其自身的国际性和内在的民主性也保证了它在青年受众群体中获得的成功。

全联盟艺术节“白俄罗斯音乐之秋”自1973年始每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办,其参演团体来自整个苏维埃大联盟,节日活动的类型以比赛和文艺汇演为主,其中以彼得格勒d.d.肖斯塔科维奇国家爱乐交响乐团,白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莫斯科室内乐团,明斯克室内乐团,立陶宛苏维埃室内乐团、爱沙尼亚国家男子合唱团、亚美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最为出名。艺术节上当然也汇集了民族音乐艺术团体的表演,如吉尔吉斯民族民间乐器乐团、摩尔多瓦民族音乐荣誉乐团、喀尔巴阡山脉荣誉民间合唱团、“巴扬”俄罗斯民间管弦乐团、乌克兰切尔卡瑟州荣誉民间合唱团等。2021年的第47届“白俄罗斯音乐之秋”艺术节(音乐)已如期而至,节日期间将举行16场关于交响乐、合唱、管风琴、爵士乐、白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精彩音乐会。根据白俄罗斯学者朱可夫(о.м.жукoва)的说法,1980年代,艺术节的融合发展呈现出了一种艺术大众化的趋势。节日的活动空间已开始由政治性、国家性的发展目的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主、发展大众娱乐的方向转变。自1991年白俄罗斯共和国获得独立以来,该国的文化机构就将艺术节视为提升民族文化社会动力的一个有力的发展方向。节日运动遍及全国,去除中心化,使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到活动当中。20世纪末至21世纪出的白俄罗斯音乐节,音乐艺术具有相当广泛的表现形式、类型和流派,许多节日节目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和传播,如“巴什梅特”国际音乐节、国际古典音乐节“一月音乐之夜”(布列斯特)、歌剧和芭蕾艺术节(涅斯维日)等。始于1992年维捷布斯克市的“斯拉夫集市”国际艺术节是白俄罗斯现代节日发展中最负盛名的国际性音乐节之一,节日的前身为自1965年起所举办的“波兰歌曲节”,由作曲家伊戈尔•卢切诺克和当时维捷布斯克地区党委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格里戈里耶夫共同创立。1998-2005年是艺术节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1998年6月,“斯拉夫集市”国际艺术节成为“俄白联盟”的州际文化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有力的财政支持。活动上包括来自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匈牙利、波兰和格鲁吉亚在内的超过1000名的参与者和嘉宾出席,并举办了9场主题音乐会、3场文化展览以及5场新闻会。2003年在艺术节的框架内又首次举办了“斯拉夫集市电影节”与“斯拉夫诗歌节”,由来自塞浦路斯、荷兰、希腊、乌兹别克斯坦、瑞士和中国的代表共同参加。艺术节旨在展现东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共同点(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在后续的发展中以音乐、文化交流为活动基础,涉及视觉、戏剧、民间工艺等艺术门类,强调扩大跨文化空间的重要性,打造包容的综合性国际艺术节。在戏剧艺术领域,“创新”一直是白俄罗斯戏剧节发展的原动力,戏剧节的创意实验在传统和现代媒体技术领域的交叉点上进行开拓,有助于在各类戏剧艺术流派中寻找年轻有为的剧作家,开发和改进新的戏剧方向,创造新剧目。因此衍生出了如“国际学生戏剧节«тэатральныкуфар»”“白俄罗斯国际木偶节”、明斯克街头戏剧论坛、“利达戏剧论坛”“国际戏剧节«белаявежа»”等系列活动。戏剧节«белаявежа»由白俄罗斯著名导演亚历山大•科萨克(александркoзак)创办,自1996年10月在布列斯特市举办以来,汇集了来自57个国家团体、个人以及超550场次的大型演出,已成为白俄罗斯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戏剧节的创作团队常借鉴吸收如法国“阿维尼翁”、英国爱丁堡等知名戏剧节的宝贵经验,在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强调融合。作者在白俄罗斯生活学习有近四年的时间,不考虑政治、国际关系与经济的因素,自认为该国的艺术文化活动及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丰富的。艺术节在这片土地上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在苏联时期产生并稳固向前;2.1970年代开始调整方向、变得活跃;3.从独立建国到当下,艺术节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广泛分布。节日运动的社会动力是由许多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历史和一般文化因素所决定的。现代的艺术节已在该国成了一种有深度的文化对话及传播形式,其发展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正在从文化内传播模式向跨文化传播模式逐渐过渡。作为能够建立、激发创造性和社会联系的通用传播渠道,艺术节自身的文化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暖.关于伊万•库帕拉节的习俗与传说[j].俄语学习,2021.(4):19-20.

[2]李岩松,陶亚兵.珍藏新中国的音乐记忆——五十年代中国音乐家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历史回顾[j].人民音乐,2012.(11):59-61.

作者:李畅 单位: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