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ag尊龙app

时间:2022-10-27 09:03:26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篇1

摘要: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着“角色定式”“行为定式”“评价定式”“训练定式”等四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定式”严重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因此必须破除“定式”,才可能闯出语文课堂改革的新路子。针对四种“定式”,研究认为,可以采取“预设的合理性”“指导的精准性”“评价的有效性”“训练的及时性”等四方面策略打破定式,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走出新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定式;策略

2017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他在谈到“课堂革命”如何才能真正发生这一问题时,提出了四点:心灵的革命、观念的革命、技术的革命和行为的革命。用“革命”而非“改进”,可见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到了非大改特改不可的境地了。为此笔者深入一些高中学校的课堂一线,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结果发现,语文课堂教学行为依然存在着一些“定式”问题,这种种“定式”如果不破除,那么“新”理念和新行为就难以真正形成,新课改的推进就将举步维艰。笔者以为,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定式”:

一是角色定式。这也可以被称之为教学常态。作为教师,通常都信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角色定位。重点在于三个字——“传、授、解”。这三个动词显示了我们已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施予者而非“对话者”,从而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教”而非“引”。这里就涉及“学生观”问题了。如果从职业伦理的角度出发,我们教师倘若缺乏恰适的学生观,很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困境——将所有的任务都揽到自己身上,把学生的各种问题都承担下来;而一旦学生学不好,却又不自觉地将责任往学生身上推卸(生源不好等),因为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学不好,与我无关。

二是行为定式。基于角色的定式,也就会有行为的定式。语文课堂的常态流程是: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段讲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等;总结提升,小结收获体会。因为是在传、授、解,那么,流程自然而然就会围绕这几个动词展开,思考比较多的就是“怎么教”才有效,而极少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想一想他们“怎么学”才能够进步。“怎么学”的前提当然是“学什么”,“怎么教”的前提则是“教什么”,这里就涉及了教与学双方的问题了。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在王荣生教授的研究中已经阐述得相当精当,此处不再赘述。调查中也发现,许多教师内心常常出现一种“断裂”的现象:上了那么多的课文,却还是得在高三教学中拼命地教授字词句的识记和辨析,教授现代文阅读方法和文言文阅读技巧,甚至还要教授写作。高一高二的两年里,我们都在课堂上干了些啥?我的学生与我相遇在课堂,我与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有趣味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发生?学生在这些语文活动中得到了什么?笔者以为,这种“断裂”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当我们关注有没有“教过”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忽视了“学会”的问题。这一点上,我们老师可能需要向数学等理科教师学习。数学课一般三分之一时间讲例题,三分之二时间练习。“认识——实践——迁移”这是认知的规律。我们的语文课堂实践太少,或者说,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时间太少,恐怕正是语文课堂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三是评价定式。此处的评价及反馈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的评价和反馈。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评价往往以正面激励为主,极少批评。这也似乎成了一种定式。仿佛不激励不表扬,就是目无学生,就是缺乏正确的学生观。笔者以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潮流的裹挟。所谓的成功教学、快乐学习等理念充斥我们周围,渗透进了我们的理念,正面激励成为一种必需。二是老师对现实的沮丧:能有学生愿意站起来回答问题,能有学生对语文课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就不错了,当然应当表扬,要呵护这种热情。但是,这样的表扬和激励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否有更深远的意义呢?那种盲目的表扬能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么?教师是否更应当抓住关键时刻就学生的不良甚至错误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进行及时而必要的纠正或纠偏呢?四是训练定式。此处所说的训练主要指的是课后作业。作业基本上是一课一练或者以课时作业的形式出现。练习的内容基本涉及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和语病辨析以及语段阅读训练等与学考高考高度相关的内容。这种训练建立的基础自然是应试,说的更深一点则可以看到知识传授型教育的特质。学生课外的阅读时间、习作时间几乎被剥夺殆尽。而我们说,语文学习恰恰离不了语文实践,实践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与写作。有人总结现在的学生是“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但练习册多”。缺少阅读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釜底抽薪;是最为致命的。而我们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自小学开始可能就缺失了这种积累。记得乌申斯基有句话:“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当然,已经有许多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刻意利用学校图书馆及学生家庭捐赠的书籍,布置学生进行阅读,有的老师经过艰难地抗争,换来了难得的阅读课,带领孩子们走进了阅览室。但问题又随之出现,有的老师只一句“请同学们认真读,多读”就没有了下文。什么时间读,怎么读,读了又怎么反馈等问题都未能对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样的阅读,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至于写作方面的练习,可能就更少了。为应试的写作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已成一种困局,极难突破,考察众多所谓语文名家的写作教学,至今少见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定式”的这种“桎梏”性危害极大,笔者认为,可以以四方面策略来破除“定式”,改进语文课堂教学行为。1.预设的合理性。至今依然有一些教师在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非预设性和生成性问题。对此,笔者的理解是,教学内容必须是确定的,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也是正常的,甚至是可喜的。而要明确教学内容,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也是就需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一种是以教师的假设为前提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种是以学情为导向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前者是我们以往的常态,是根据教师的经验来进行假设和判断的;后者是我们期望改革之后出现的状况。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苏教版高中教材中的《老王》一课,初中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初中和高中教师上课的流程和分析的内容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并未明显地体现出“高”来。从调查中得到的各种关于此课的教学设计来看,区别甚微:初高中教师大多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体会作者一家的善良,学会“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3)品味文章语言;(4)把握老王这一人物形象。笔者不禁要问,难道初二学生和高一学生在理解力上没有区别么?高中教学为什么不能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或者挖掘呢?如果有这个必要,那么,深应当深在何处,宽又需宽在哪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文是小说,小说阅读需要从人物刻画等方面入手,人物的活动就是人物的生活,人物的生活凸显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分析这一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入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小说的语言特色,往往彰显了作者的思想特点。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细致描写,实际上流露着杨绛先生的真实情感。因此,我们不妨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具体的课堂上,笔者曾与学生交流过一个问题:文中的“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这一语段作者对老王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让人印象深刻,其中的比喻、夸张等修辞交替使用,令人震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着怎样的情感,才会写成这样?才会用这样的一些词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这样的探讨在初中阶段是不曾有过的,讨论的过程很有意义。总之,预设的目标和内容,只要能够相对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文本特点,在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其实还是能够较为清晰地判定的。2.指导的精准性。用精准二字,是因为“精准”已经是一个方向。在什么都讲究精准的时代,我们当然得跟随潮流。精准,意味着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对个体的全面把握,以及对文本和自身水平都相当清楚。这个要求很高,我们目前可能做不到那么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这个方向前进,努力去尝试。行政班大班额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想做到指导的精准性当下尚难达到。我们只能通过平时的观察、交流和练习等各种途径,对学生作相对全面的了解,而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课堂提问本身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什么样的人可以问其什么样的问题,需要问什么,怎么问,什么时候问,问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都很值得探究,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向全班同学提问,有许多问题其实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也可能是我们语文课堂效率难以提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3.评价的有效性。评价更多地应当倾向于学法点拨和指导,而非那种简单的表扬与批评。教师主要就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组织能力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从课堂进程来看,宜慢不宜快,无需一味地追求课堂的完整性,而应更注重有效性。面对学生的困惑和回答,需要的是耐心而认真的倾听,郑重而平等的商榷,而非其他。教师的郑重其事与耐心细致会让学生感受到他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会提升他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会激发他学好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以及思维力应该是在教师富有逻辑的引导之下提升的。那种不带半点“批”和“评”色彩的一味的夸奖,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效果实在有限。

四是训练的及时性。训练是知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训练的类型非常多。笔者思考的“训练”更多的应当属于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课堂里的讲析过多容易导致教学效率降低,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比较好的策略应当是适当地改变课堂结构——增加训练的时间和调整训练的内容。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这样的调整是很不容易的。究其原因,其实并非不容易,而是不习惯。因为老师们总是无端地害怕少讲会不会“漏讲”,一篇课文没有上,会不会有问题。其实,这依然是“教”的思维惯性在起作用,是对“学”的不负责任。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来安排训练,训练什么内容呢?首先,课堂训练其实每时每刻都可以发生。只要我们能够紧紧抓住“语言”(或者言语)这个“牛鼻子”。这是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成长的基石与灵魂。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在言语营造的环境中开始和结束,也因此,语言的训练就应当是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其次是训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文体形式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在学习诗歌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朗诵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一节课,两节课,让朗诵和吟诵充满课堂,让不会朗诵的学生从朗读开始,让有朗诵技巧的学生提高朗诵的水平,让朗诵引领文本解读。在学习小说的时候,让学生在“抠细节”、讲观点、写短评等形式中展开课堂学习过程,虽然课堂的“音响”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其头脑中的“风暴”可以激烈地刮起。最后是训练的节奏控制问题。训练不是盲目的,它应当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是高度集中的。每一次训练究竟是为了什么,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心中有数。而后,在训练过程里必须控制好节奏,不能随意。作为教师,在训练中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和引领。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为坚实的语文教育基本功和课堂组织能力。总之,课堂训练是需要同课堂教学过程相一致的,是糅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将学习与训练分剥为两张皮,这样的训练才能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作者:张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篇2

课程整合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知识的选择、组织与转型,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是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选择。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的群文关联性,以及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关联性显得尤为明显。教材单元主题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这样的学习设置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也不是单一的。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传统学科的观念束缚,建构良好的课程整合。而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如何实现语文学科课程整合。

一、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

传统语文教学虽然也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其内容是单纯基于教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单一的接收过程。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如何设置文本材料,教师就循规蹈矩地去教授。当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是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影响,无论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不能使得教学实现改革或突破。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型学习模式和教学方式。

(一)教学过程的单一性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限,主要是以教师分析文本内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建立在教师理解的基础之上,其中的拓展延伸也是有限。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只是教师的传输。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它具有学科本身内在的本质与价值追求。尤其是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具有更大优越性。它的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内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能够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成为有文化、有教养,具备健全人格的公民。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但是由于受一些条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沿用单一教学模式。比如:语文课程中,教师会习惯于单篇教学,而不习惯于群文教学。即使采取群文教学,但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又难以实现很好的外延。当然这种单一模式的语文教学,不单是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的滞后的体现,这也与传统教材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新的高中统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文本都可以形成一个以主题为任务而设计的大单元的教学,教师也很容易展开以主题为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或者群文教学。而传统的教材即使是相邻的文本,其中或许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教师在教授文本的时候延续着一篇篇文本分析的单篇教学形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割裂了每一篇教材文本之间的关系,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具有统一主题知识的整体性。

(三)获得知识途径的单一性

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往往仅来自教师。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也比较单一,即使是单篇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怎么教”的问题。学生的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个体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思维具有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运用学生的差异性,使得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完善人格,提高素养。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在情境问题的创设下,在任务活动的驱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文本中挖掘出能够促进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价值的核心内容。

二、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方式

课程整合是知识转化的过程,其目的是让知识更加系统化,呈现知识的关联性。体现的不仅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课堂模式的转变,而且改进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语文课程不能固守语文这一科,而是要发挥语文文本外延性的特征,通过整合教材或者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教材的整合

语文学科的整合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整合,教材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也是塑造语文素养的基础。教师如何灵活而合理地运用教材,体现的是教师对于知识整合的能力。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唯有明确目标,确定了教什么,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育的实际意义。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其中选文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教学材料。如何利用好教材,以教材为基点实现延伸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在对文本教材整合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实现了学科内的课程整合。1.同一性的单元教学以单元教学为例。钟启泉教授认为:“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单位,是课时计划的指引,它的起点是学生认知[1]。”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通过单元主题学习,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深入一个领域之中”。以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笔者设计的主体是“平凡与伟大”。虽然本单元是围绕劳动谋篇,但是本单元也让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不一样的“伟大”。尤其近年来国家对于普通工作者的嘉奖,从袁隆平、钟南山教授到黄文秀、张桂梅,而要实现“平凡与伟大”这一主题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有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等学科。在教授《“探界者”钟扬》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广播剧,有的学生提出关于种子的问题,可以从生物的角度让学生探究种子的生命价值等。在学习《我与地坛》《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这几篇文章时,笔者设计了“雅之小景,浓之大情”这一主题,通过这个主题的设计把三篇看似独立的文章放在一起研究,同样都是写北京的景物的文章,作者所选择的并不是名胜古迹,而是选择了小的景物。同样,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还给学生补充了《四世同堂》里关于“北平的秋”的一部分描写,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体味了正是这看似“小”的景物,传达了作者浓浓的情意。通过同一的主题,把文本内容进行整合,在实现了单元主题教学的同时,更是锻炼了学生审美鉴赏文本的能力。2.统一的主题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道:“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语文学科内的整合,丁文广先生在《语文课程整合浅论》中也提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2]。”对教材进行整合,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在统一的主题之下,设置相应的情境教学,“情境是外在形式,学习任务是内在驱动[3]”。这样教学也是许多专家学者在语文课程的大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主题教学”,是基于新课程对于教材合理利用的体现,是语文课程教材整合的体现。这些整合形式都是试图在不同的课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说寻找整合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就是以主题为设计依据,以主题为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培养他们合作探究、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对于主题教学,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设计。在恰逢“三八节”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女性形象”探究的主题教学。我们把教材中的《窦娥冤》《雷雨》《祝福》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在探究当时女性悲剧的同时,又把相关内容延伸到课外,进行对于新时代女性的探究,结合课文屠呦呦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延伸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三八节”致敬女工作者的视频等,从视听等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个主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对新时代女性获得新的认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分组任务安排、内容的整理、交流评价等。看似烦琐的活动环节,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提升和完善自身人格和人文素养,这样的主题教学就打破了教材的设计,而是在统一的主题下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3.读写整合语文学科整合还体现在读写的整合上。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写是在读基础上的巩固提升。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作文主题教学,作为教师更是要灵活地运用教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领会大家的作品并能延伸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好的提升锻炼。比如:在学习《拿来主义》和《反对党八股》《答司马谏议书》时,可以从议论文的“驳论”角度进行习作教学,让学生欣赏这几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而明晰驳论文的语言特点和结构模式,再进行相应的习作联系。这样的读写整合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文本的结构,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在教学中落实写作要求,实现了读写能力相结合的提高。

(二)跨学科整合

高中的学科知识众多,如果能够很好地把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的,非语文学科莫属,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且很广的延展性。但是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各科教师并未注意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语文学科也很少关注到学科教材以外的内容。而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而应该注意学科内以及学科外的联系,也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新的思想。所以语文学科可以发挥其学科优势,与其他学科实现跨学科的整合,突破语文学科的知识原理和认知模型,从其他学科角度,重塑认知模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跨学科整合是根据引导的问题或者共同的概念等联系起来而形成的整合课程。这种形式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主题教学”的理念。例如:语文课程以“文化传统”为主题设计教学,其中“传统节日”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分散在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美术课、音乐课当中,在不同的课堂上进行同一主题教学,原本看似无关联的、分散的不同学科实现了有机整合。比如:在学习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课文时,其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就必须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去完成,如果只是对文本进行研读就显得过于单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笔者进行了以下设计:1.明确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2.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分组,有的学生必须搜集欧洲革命等历史知识,有的小组需要搜集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有的小组需要搜集剩余价值等知识。3.整合本组内容,重点突出。4.小组展示。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锋,不同的学科其中的认知视角、获得知识的思维形式是不同的。而通过小组的信息搜集整合,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为全面。语文学科整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迁移性,避免了学科课程的分散化,有效地加强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实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语文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

当然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整合还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

课程整合不是单纯的单元教学或者任务群教学,而是自身文本内容和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这样的前提下,除了课本教材之外,就需要有更多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学校没有图书馆、有的家庭不愿意给学生买过多的阅读资料,学生如果不能在大量阅读的支撑下,就不能自主地掌握很多知识内容,以及不能很好地参与语文课堂之外的自主活动中。

(二)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课程整合的实施,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的影响下,大量做练习准备考试成为很多教师上课的目标任务,也导致了很多教师过多地关注课本内容和练习训练,而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如果实施课程整合,就需要教师充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其中不仅包括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还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语文教师要具备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把有关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的能力,也需要具备把课外新的信息引入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能力。

四、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在《坚毅》一书中将兴趣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学者的兴趣,即你看到一个新奇的东西觉得挺有意思,想要去了解一下,这个兴趣是肤浅的,不能支持你走很远;还有一种是专家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只有你深入一个领域之中,才能体会到的那些很“微妙”的东西。这种“微妙”与表层肤浅的新奇刺激完全不同,外行根本无从体会,只要你了解了,它就会强烈吸引你继续钻研。你会越钻研越感兴趣,越感兴趣越钻研。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深入一个领域之中”去体会知识的“微妙”。只有这样的兴趣才会长久地支撑学生去探究问题。而语文课程整合如何实现这样的任务驱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主题目标

目标明确的主题是在进行学科整合教学的前提,只有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才能任务明确、行动一致。当然课程的整合首先必须基于学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课程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增删、融合、重组形成统一的主题教学。语文课程整合无论是内部整合还是跨学科整合,首先都需要设计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者说驱动任务,而这一主题任务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文本的延伸,它不再是原来单纯的以知识组织的学习任务,而是具有同一主题的教学,学生目的明确、任务明晰。总之,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而是应该借助教材、利用教材、延伸教材,让学生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设计实现以教材为范例,达到授学生以“渔”的目标。

(二)设计多样学法

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落实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指导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全面,更有广度和深度。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发挥整合优势,以学生为学习中心,引领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这就需要多样的学习方法的设计,而这些方法可以涉及绘画、音乐、生物、政治、历史等各个学科。比如:学习《拿来主义》这一课,对于“昏蛋”“孱头”等的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情景剧的排练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剧本,自己进行导演安排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情景剧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自己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比如:学习《琵琶行》这一课,为了让学生对于琵琶曲的特点有深入认识,可以请音乐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琵琶演奏会,根据学生的提问,表演者弹奏出了不同的琵琶曲。有的表演者展示了“大弦嘈嘈如急雨”,有的表演者展示了“小弦切切如私语”,也有的表演者展示了“银瓶乍破水浆迸”……通过琵琶曲的展示,学生被深深地带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有的学生干脆画了一幅琵琶女弹琵琶的图画,来表达自己对琵琶女的同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的,他们多才多艺,而又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不正是现代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表现吗?课程整合激活了语文课堂,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更加多样。甚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探究活动都能够成为课程整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从个体的学习者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参与者,通过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维等实现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注重合作交流

李海林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课程整合需要学生之间在互相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展示各自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平等地参与进来,所以沟通交流是课程整合过程中必需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以探究的态度进行文本研习。而笔者相信,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提高。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让教师注意到学科之间的联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大语文”时代的到来,语文知识不仅是语言知识,其中也会包含历史知识、政治知识、艺术知识等。因此,课程整合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内部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也让学生在多方面学习的基础上,对于语文文本获得更深更广的体验,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正如曹明海在《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中所说:“当读者在文本解读中体验到作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而心醉神迷之时,就会顿然形成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主体情感传导活动[4]。”的确,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才能获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也会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深入一个领域之中”。

结束语

语文教学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角色,实现语文课堂“活”起来的目标,走课程整合之路是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合理多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陆强 单位: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篇3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也由此被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传承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之后要形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新的课程标准引发了语文课程理念的变革,也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调整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旨归,创建高效、开放的语文课堂。

一、培养语言能力,创设多样活动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虽善于培养学生知识性的语言运用能力,重视读写训练,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设多样的课堂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1]。

(一)转变教学观念

要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深层次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改变过于注重考试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陈旧观念。读写训练并不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唯一方式,听说读写结合的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二)增强创新意识

教师增强创新意识,才能促进设计新颖、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语文课堂的起始,教师有创新意识才能将创新理念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教师要打开思维的大门,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喜爱的古今诗词名句,创办“诗词大会”等有趣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积累;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文实词,以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的形式展现成果,还可以设计文言短文的写作活动,在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语文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与高效性和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教师需要多方面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学习语文教学理论知识,打破思维定势,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提升思维能力,构建开放课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与新教材同样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开放与生动的语文课堂。

(一)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广度,积极有效地补充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诗人或词人表达的情感,通过拓展诗人或词人的写作背景及生平经历来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与语言的交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生动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自行查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究中培养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方式,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联系古今中外作家描写秋景的文章促进学生学习。还可以联系《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将二者笔下的秋景描写进行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也要善于拓展作者的创作背景及人物生平等相关文化知识,联系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积极有效地补充素材,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巧妙设计问题

设计巧妙的教学问题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多角度设计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问题,以教学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以此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才能产生新的思考。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能体现出学生在学习时的独特思考,问题的内容或者关乎文本,或者关乎作者,或者关乎背景,或者只是学生个人的一点经历或感受。问题的价值性固然重要,但提出问题的精神同样值得鼓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即可”[3]。巧妙设计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构建起生动开放的课堂。

三、提高鉴赏能力,重视审美体验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文本价值和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深度挖掘文本价值

不同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蕴涵不同的价值:小说意蕴深刻,散文重在抒情,古诗文内涵丰富,议论文重在说理。教师需要针对文本特色,深度挖掘文本价值,引导学生在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4]。比如,《劝学》最明显的特色是多用比喻论证等论证技巧,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与品味其论证特色,让学生学会有针对性地发表议论。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劝学》的文本特色,引导学生分析荀子提出的观点及论证特点,体会作者严密的论证逻辑,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读文本,联系荀子劝学理论的基础——“性恶论”的观点分析《劝学》的意义与价值,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仔细品味文本特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品位。比如,《大学之道》是教材中的经典选文,其所在单元选取了各家的经典论说。第一课选取了儒家经典作品,《大学之道》为其中的第二篇,体现了儒家学说的发展与传承。《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大学》,围绕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强调“修身为本”,全文提纲挈领地论说了“三纲”“八目”的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及论述方法,感受本文的论证风格,同时深度挖掘文本中蕴涵的价值,思考《大学》中修身养性的思想智慧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作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优化教学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发挥鼓励性评价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可能在课堂学习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疑惑或认知偏差,也可能对某篇文章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和看法。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直接否定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鼓舞与点拨,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心灵上的触动。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才会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正确的轨道,在适时点拨时导向教学目标。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基础与性格特点调整评价语,教师在面对内向的学生时,要注重对他们的积极引导,当这类学生积极发言时,要及时给予认可和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要善于发现学生细小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对于一些思想过于跳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的思考朝向正确的方向,让他们明白自身思想偏颇之处。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语言的优势,让学生在评价语中得到思考和启迪。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与新的感悟,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获得语文课堂艺术魅力的感染与熏陶。

四、重视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教育价值,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并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5]。

(一)灵活运用教材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古诗文的文化育人价值,在讲解时要深度挖掘文本价值及其借鉴意义。教师要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根据单元主题、单元提示及学习提示制定清晰、明确、可评价的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教材,充分发挥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师说》与《劝学》同属于“学习之道”单元,要重点发挥单篇阅读的价值,鉴赏两篇文章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品位;也可以找准切入角度比较二者思想上的异同,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期作者的思想见解,从而领悟先贤智慧,改善学习态度与方法。

(二)借助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同样引发了语文课程的变革。信息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转型,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新视野。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后,信息资源遍地开花,信息渠道宽广无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有效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方式,创建信息时代下开放、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和辨别有效信息和无效资源。

五、结语

语文核心素养承载了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热切期望与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出发,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构建更加开放、有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邓海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篇4

高中阶段学生思想已经较为成熟且独立,故学习个性特征明显且不易改变,若是相关教师因为不知变通而不改善教学方法,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会难以调动。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智趣课堂”的应用价值,并从互动、问答、优化教学手段和课堂扮演四个方面,浅述了其应用价值和具体方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智趣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加以利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多种教学情境,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笔者通常通过文章内容描述、情节引导、名言警句导入、游戏比赛、多媒体等方式辅助教学工作,尽可能地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的观感体验,通过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教学辅助手段巧妙的组合,充分发挥“智趣课堂”的优势和特点,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知识竞赛活动,每人说一句关于亲情的名言、俗语或者诗句,不能重复他人说过的,根据座位进行接力,说不出的学生需要表演一个节目或者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高中阶段的学生通常好胜心较强且精力充沛,相较于常规的教学显然对这种“竞赛”模式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利用笔者给予的准备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一展身手”。活动过程中学生提供的内容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笔者观察学生的发言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寻找的亲情的名言都和母亲有关,故笔者决定以母亲作为切入点,继续进行引导。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范文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内容如下:“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仿佛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笔者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范文哪些地方可以有所改进,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将范文的动作描写进行改动,如下:“母亲的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想让我好好睡。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经过我的引导,学生敏锐地发现了要想将亲情写得“充实”,配合详细生动的动作描写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通过课堂竞赛或者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有效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二、智趣问答,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利用提问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推进教学工作。诚然,教师单方面的提问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过从“智趣课堂”的角度分析,这样的问答模式显然不符合智趣课堂的要求。故笔者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往往不限制课堂提问形式,学生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当然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甚至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笔者认为智趣引导是一种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通过设计精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才能发挥“智趣课堂”的实际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动物游戏之谜》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深度解析,设计一个问题(每人一个)并写在纸条上,收集学生的纸条后,笔者以抽签的方法决定回答谁的问题,为了加强趣味性,如果我回答的答案存在明显的错误,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根据笔者的观察,学生对于“考查老师”有着较强的兴趣,故学生阅读文本和查阅资料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提出问题:“目前学术界认为动物锻炼的原因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笔者回答:“目前学术界认为动物锻炼的原因有四种,分别是演习、自娱、锻炼、学习。”学生受限于知识水平显然无法真正的难倒老师,设计学生提问教师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转换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学生在准备问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智趣教学,打造趣味课堂

读写思三个环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三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选取最为适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创新且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智趣课堂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且思维不受限制,才是“智趣课堂”的优势所在。例如,在人教版《老人与海》的教学中,笔者选取文章中这一段描写作为范文:“老头儿的手让鱼猛地一拉时划破了。现在鱼游起来慢多了,钩丝慢慢地上升,鱼露出来了,水从它的身边往四下直涌。阳光下,它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深紫色的,镰刀片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嘴长得像一根垒球棒,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要求学生分析这段文字从哪些感官进行描写,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主要进行视觉描写,例如“镰刀片似的尾巴”和“嘴长得像一根垒球棒”。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四、智趣扮演,强化课文理解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在教给学生一定的文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且更加愉快地学习新知识。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精读文章某个片段后进行一段情境表演。例如,在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和学生在一起讨论作者如何利用语言丰满人物形象后,可组织学生对“蔺相如献和氏璧”进行一次简单的情境表演。笔者挑选了两个学生,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根据课文内容来表现蔺相如和秦王的性格特征及其当时的心理变化,将两人的形象立体化展现。两个学生对课文理解较为透彻,较好地演绎了蔺相如和秦王在课文中的形象,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激烈的言语交锋,也感受到了蔺相如的能谋善断和秦王的“外强中干”。总之,智趣语文课堂较好地满足了当前国家对于学生教育的要求,也更为贴合学生的学习成长曲线。智趣语文课堂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教学手段和工作模式进行智趣化处理,并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都值得进一步探究。

作者:陶红玉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