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模式探讨-ag尊龙app
上传:sdgrzll 2022-11-10
【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大体量建筑、越来越新颖的生活功能需求、越来越复杂的致灾因素,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应逐渐提升。本文分析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以及传统监督管理模式面对的困境,对如何创新监管手段,更好地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其主体责任落实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监管;信息化
1引言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保障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其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手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逐渐加大,这就对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消防监督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消防救援机构,在监管任务繁重、监管力量不足的形势下,面临着更大的考验。要想更有力地推动社会单位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落实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就必须及时调整、修正消防监管模式,进而实现防范火灾风险,保障安全的实效。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2.1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明确,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应由单位全面负责。《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总则中也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相关责任。通过消防救援机构的消防监督检查结果及社会面火灾防控情况可以发现,社会单位的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对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的现象。有的单位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柜上故障点多,报警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单位消防给水系统阀门关闭,管网无水。这些消防设施或产品的隐患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消防安全责任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也并非不知情,只是对火灾风险毫无敬畏之心,对于这些隐患抱着侥幸心理,被动地依靠消防救援机构监督检查。另外,对于一些需要资金投入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如消防设施日常的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每年的全面检测以及消防安全评估等,很多单位选择能省就省,不够重视。
2.2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不足
在对社会单位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很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浮于形式,没有办法落到实处。例如,消防安全责任人对自身消防安全责任认识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欠缺,不了解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功能及操作方法等;很多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未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对消防设施的基本操作不熟悉。这就造成了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日常巡查、检查发现不了问题的结果。定期开展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只局限于灭火器使用、火场逃生等内容,流于形式;相关人员日常巡查、检查的内容,也仅停留在不锁出口、不堵通道,消火栓箱器材不丢失,灭火器不过期等几个项目。
2.3消防安全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很多单位在投入使用时均能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自动消防设施,但消防给水管网无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这类消防设施问题却成了社会单位诸多隐患中的突出问题。对消防执法数据加以分析,也不难看出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的案件远超消防设施设置不符合规定的案件数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建筑主体通过消防验收或竣工验收备案后,社会单位忽视消防设施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工作,或干脆不进行维护保养,抑或是贪图便宜,委托不具备资质的维护保养机构,导致设计安装的消防设施没有发挥出理想的防护或灭火功效。还有的场所在被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后,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迟迟不改,长期处于无消防设施保护的状态运营。究其原因还是社会单位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不舍得投入资金整改,日积月累、一拖再拖造成自动消防设施最终瘫痪的结果。
2.4过度依赖消防监督管理机构
多年来传统的“管片”式消防监督检查和执法模式,养成了社会单位在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层面的惰性。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对自己所列管的单位开展的“管家式服务”,让一些自主性差的社会单位将消防救援机构当成了自己日常消防安全的大管家,自身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不开展防火检查、巡查,不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完全依赖消防救援机构的监督检查。个别规模较小、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单位在被查到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存在问题时,甚至称消防设施是消防队的事,自己不敢随便碰。这充分反映出社会单位对自身主体责任认识的不到位,以及当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效果与消防法律、法规要求的差距。
3消防监督管理现状
3.1消防监管任务繁重、力量不足
目前一线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往往是一岗多能,除了日常基本的消防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火灾原因调查、消防宣传、消防培训、派出所消防工作指导等多项工作外,还要与灭火救援队伍遂行出动,以便能在火灾现场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场所相关情况及协调部分力量。另外,随着消防救援队伍的整体转隶,与地方政府的工作交流越来越紧密,日常与各行业部门的联合检查行动也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这都使基层队伍面临着人手严重不足、监督人员任务重、易滋生疲劳情绪的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其所承担的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
3.2消防监督检查中面临的困境
3.2.1管家式监管模式滋生了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惰性由于社会单位对消防监督管理的过度依赖及侥幸心理,造成社会单位出现了火灾隐患也不去积极解决,什么时候消防监督执法检查发现了再面对。一个区级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仅十人左右,要实现整个区的社会面火灾防控,这无疑使消防监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单位应该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消防救援部门的重要职责是监督执法,一定要以推动监管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为目标,要转变管家式、看护式监管理念,探索创新管理手段,加强责任主体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火灾防控任务与需求,这才是好的消防监督管理。3.2.2发现隐患易,整改隐患难在对社会单位开展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隐患并不难,难的往往是火灾隐患的整改,其中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经营性场所,体现出重利益轻安全的特点,被检查出隐患后不舍得在整改隐患上投入资金,特别是涉及须暂时停业整改的较大隐患时更是想尽各种办法拖延、回避;二是一些设置在住宅区附属用房内的场所,这些场所的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是利用园区整体管网,而老旧住宅区的消防设施隐患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场所自身又无力进行整体管网的改造导致隐患整改阻力重重。
4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为消防安全管理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利用物联网等智能手段对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管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探索运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建立社会单位的数字化消防管理系统,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准确地采集并管理基础信息,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将多方数据信息整合、筛选、分析,科学地评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安全风险因素,更高效地监管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4.1利用信息化平台采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基础信息
数字化消防管理系统应包含社会单位信息采集功能,将社会单位基本概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消防水源情况,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情况,建设工程消防行政许可、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区消防安全检查等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同时还应包括组织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相关人员、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及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建设情况。
4.2实时同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
数字化消防管理系统应包含社会单位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巡查、检查记录,委托社会服务机构维护、保养、检测、评估的报告,消防培训、演练记录等,并应能实时同步。其中,涉及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等部分信息可依靠物联网技术实现采集,能够大大地节省人力。无法通过物联网实现的内容,可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设定各项工作记录的频次要求,由社会单位相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录入,并及时自动进行录入提醒,相当于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设定了提醒功能。另外,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将历史记录电子化存储,更易查阅。
4.3整合分析社会单位火灾风险状况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社会单位中能够委托有资质的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对自身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的寥寥无几,一方面因为社会上评估机构收费较高,另一方面因为国家法律法规未对此事项作出强制性要求。但实际上能够全面地对场所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科学地评估场所火灾风险,不但能使社会单位对自身建筑、设施的消防安全状况有更专业的定位,也能更加明晰地了解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以及薄弱环节。对社会单位火灾风险状况的准确分析,既有利于社会单位精准高效地抓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也便于消防救援机构对全辖区或同类别社会单位火灾风险的掌握,更科学、更合理地分配监督执法力量部署,同时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4.4有效督促社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排除火灾风险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应以有效推动单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为主要目标,在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上下功夫,在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督促社会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下功夫。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将消防安全融入日常管理、经营中是排除风险、防范火灾的最根本途径。
5结语
面对日益繁重的社会火灾防控任务,如果固执坚守传统的监管模式,易造成监管覆盖不到位,也会使社会单位责任意识更加弱化。所以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应结合业务实际,利用好智能物联等技术手段,建立面向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平台,为社会单位以及消防救援机构双方都带来便利的管理体验,为新时代消防安全工作带来帮助。
作者:武迎雪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消防救援大队
- 上一篇:
- 下一篇: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模式探讨
2022-11-10 17:33:57 阅读:0
推荐度: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2010-07-23 09:08:00
2011-09-19 17:23:00
2011-08-04 17:16:00
2016-03-18 09:35:53
2016-05-25 16:06:59
2006-03-05 20:59:00
精品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