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ag尊龙app

上传:aannzzh98 2023-02-16

被举报文档标题: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加强了大单元意识,写作教学不能仍持旧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树立大单元意识,运用大单元教学真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过引用大单元的概念,在了解大单元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课程思维的形象化表现的基础上,列举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写作任务,对本册教材大单元写作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进行大单元写作教学实施,做到知学用一体化。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可以发现它与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有许多变化的地方,而其所呈现的不同也是我们需要探究和重视的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加强了大单元意识,过去通常是单篇课文的教学,显得较为割裂。统编教材设计了许多的大单元教学,促进了教材的整体性、贯通性,也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意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阅读教学强调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写作教学亦是如此,应该要改变旧观念,树立大单元意识。

一、大单元教学的含义

大单元教学是崔允漷教授在2019年基于课程标准,率先提出教学设计应从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设计转变为一个大单元设计[1]。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比以往所熟知的“单元教学”多了一个“大”字,而这个“大”并不仅仅是指“量”的意义之大,而是一种整体性、发展性课程思维的表现[2]。“大单元”中所包含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教材中既定的单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纲集合不同的文章为单元;第二种则是跳出既定的单元,可以跨教材、跨学段甚至跨学科所组合有意义有联系的文本为一个大单元。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对于知识的理解从浅层的、零碎的到深层的、系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整个学习探索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它又是一种教学实践思路,传统教学我们通常是单篇文章或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一定意义上使得教材局部和整体分隔,而大单元教学的思路是在真实的情景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这些学习任务由篇到类,由类到体,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找到联系,构建知识系统,有利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中每个单元学习任务中都包含着写作任务(如表1)。

(一)整体性

统编教材编写坚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表1可观察在“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个教育理念的统领下,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两条线索组织每个单元,可看出“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相契合,每单元按“人文主题”组织,单元主题以“青春的价值”“劳动最光荣”“生命的诗意”等人文主题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符合“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育任务。而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正需要这种整体性,“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写作教学和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教师确立教学方向,把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并且抓住此特点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的、与生活相契合的大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获得知识,培养素养。

(二)多样性

当今写作教学已呈多样化形态,教学内容也不单单局限于课堂上单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写作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写作成为贴近学习与生活之需的真实写作,注重实用文本的写作编排,增添了语言札记、调查报告、人物(风物)志、视频脚本、文学评论、推荐书、建议书等新的类型,这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有利于进行大单元教学,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写作类型上划分,可以把必修上册的写作任务分为学习性写作、文学写作、文学评论写作、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新媒体写作。学习性写作可以理解为学习写作,根据本单元学习过的文本,探究其写作手法,学习其如何运用精彩的表达,学会模仿或书写感悟。比如第一单元的前两个写作任务,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和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文学写作广义上看包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其范围宽广、形式自由,但它考验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第一单元学写诗歌,第二单元文体不限写熟悉的劳动者,第七单元写散文都属于文学写作。文学评论写作主要是在看了文学作品后对其给予评论,它与读后感有所不同,要求语言表达准确客观,评论的科学性,见解的独到性。对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第三单元要求写的文学短评就属于文学评论类。议论文写作也是高中生最常写的文体,比如第六单元“劝学”新说为题的写作任务便是典型的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顾名思义以实用为本,与文学类写作比如诗歌、小说、散文在写作方法、文体特点、写作价值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谓实用是与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型文章体裁。比如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实用文写作。新媒体写作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媒体写作,比如第四单元调查报告的演示文稿,第七单元的视频拍摄脚本的拟写属于新媒体写作,包括微博短文、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与网络密切相关,是学生生活中最易接触,也是当今一种热门的写作类型。实用文写作和新媒体写作都是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中新的变化,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

(三)逻辑性

通过上表所呈现的写作任务,初看似乎写作任务仅仅与单元主题相联系,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写作任务毫无关联,但其实任务间存在一定的逻辑性。正因为写作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把写作任务归为学习性写作、文学写作、文学评论写作、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新媒体写作,但这几类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包含着递进、并列,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纵观必修上册每个单元的写作任务,基本上第一或第二个写作任务都属于学习性写作,是层次较浅、难度较低的一种写作。写作内容不难,其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敢写,不规定具体的字数,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敢于抒发己见。而相应的每个单元后几个写作任务则是更高层次、更难的文学性写作、实用性写作、议论文写作等,其教学内容就涉及更多的文体知识、写作结构、写法等,所以每个单元内的写作任务有明显的阶梯式递进,由简到难。而从必修上册整本书的写作任务上看,大的趋势是从文学写作到实用文写作到议论文写作再到散文写作,同样也是由浅入深。散文写作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因此在学习散文写作前已经学习了其他类型的写作,那么在散文写作中就可融会贯通,更有效率地学习,如果第一单元就进行散文写作任务,无疑是在加大教学难度。因此写作任务有其内在的逻辑,进行写作教学时就需要抓住其逻辑,这种逻辑也符合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三、大单元写作教学实施

以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进行大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提炼大概念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大概念”?美国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就提到所谓“大概念”就是教学的核心,需要被揭示并深入探究的,是能够强有力地解释现象,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并成为有用的概念锚点[3]。因此提炼大单元中的大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学中的核心,确立了大概念后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它进行。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选取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五篇文章,从文体角度上看都是围绕着美景展现的写景抒情类散文,而且有古有今,包含内容宽泛。大概念一般可以从单元导语、学习任务群、新课标等方面中提炼。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通过人与自然的接触获得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描写自然又反观自然体现作者的审美情趣。在这里自然情怀和审美情趣是本单元的核心,“大概念”则可以概括为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自然的观照表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这个“大概念”有时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但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与深入,学生会对大概念进行持续性理解,最终转化为认知和行动自觉。

(二)确定学习目标,提炼核心问题

大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基于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并结合学情和单元主题或性质来确定。学习目标决定了学习任务和评价的设计,所以大单元教学时,学习目标的确定,不仅仅依赖于对内容的研读,还要理清所学内容的价值,并且要从课程标准中找出对应的目标要求,研究学生相关的知识或能力现状,提炼出“核心问题”。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和写作”,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需求,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的方式,写出自己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能对优美的写景抒情段落进行评点;探讨评价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借鉴文章的写法,进行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根据课标本单元写作重点就是学会鉴赏写景抒情的段落以及进行相关散文写作。同时本单元阅读教学文本都是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手法多是情景交融、情理结合,表达作者的情思和人生思考。那么,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学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学写写景抒情散文”。解决这一核心目标可以从本单元的文本阅读中找到相关段落分析模仿,这就是大单元的学习目标。

(三)设置大情境,设计核心学习任务

大单元要承载大任务,这些大任务就是学生核心的学习任务,将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一个科学合适的核心任务,既能够呼应目标,又能够“预约”结果,并且它以目标导向,需要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在任务情境中完成目标。对于“学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学写写景抒情散文”这个大单元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以下两个任务。任务一:学校为准备招新生宣讲时的宣传视频,举办“莫道美景难揽取”校园宣传视频征集活动,同学们可任选学校中一个场景拍摄,挑选恰当的音乐以及设计旁白词,拟写视频拍摄脚本,制作宣传视频。任务二:为高中生活留下一抹色彩,文学社准备出一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文专刊,现需向同学们征集写景抒情散文,散文主题是人与自然,可以借鉴和运用本单元文章中写作手法。这两个任务与目标相匹配,确保学生有实施的可行性,改变写作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写习作的观念,任务设计让学生写视频脚本并拍摄视频体会“课堂外”的写作,学生既能当一回编剧也能当一回导演,读写做三合一,写作的趣味性大大提升。而且两个任务的共同特点设置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若是没有“真实”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对学生而言任务缺乏驱动力。

(四)分解核心任务,开展学习活动

在确立完核心任务后需要引导学生去完成,这需要将核心任务细化分解为任务链,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计划地、思路清晰地、一步步完成任务,这就类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支架式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一步一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落实的需要,可以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小任务:任务一:(1)确定分工。视频拍摄以小组为单元,在拍摄前确定分工,分工包括导演、副导演、编剧、剪辑师等。(2)实地考察。宣传视频要求是校园内的景色,因此在确定拍摄前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对校内景物有个整体印象。(3)选取拍摄场景。在对校园有了大印象后,小组讨论选取重点拍摄场景,选取时要注意宣传对象是新生,抓住对象心理,视频所呈现出的情感应该是激昂向上的,而不是萧瑟凄凉的。(4)撰写拍摄脚本。在确定拍摄场景后,小组成员进行视频拍摄脚本的撰写。撰写前,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先指导学生学习什么是脚本,其内容包括景别、摄法、地点、时间、画面内容、文案等,并且给出示例。学生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寻求教师帮助,获取建议,再进行修改和优化。(5)视频拍摄。根据拍摄脚本,在不同场地进行视频拍摄。(6)后期制作。视频初样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剪辑。比如要收集与之片段相关的音频,挑选出符合视频呈现情感心境的背景音乐,以及揣摩旁白的声音要如何表达才能更引得观者共情等。任务二:(1)阅读文本。阅读课内文本,找出每篇文本的情景交融的地方体会鉴赏。除了教材中的文本,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再补充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张爱玲《花落的声音》、川端康成《花未眠》等古今中外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景与情之间的交融。(2)比较文本。选取几篇文章中所写的景物按照自己选择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3)细读文本。从每类文本中选择一篇文章,探究作者具体写什么景,是用什么手法写景,景色背后所代表着什么人生哲思,可列表呈现出来,保证对写景抒情散文这类文体有一定的认知。(4)选择写作对象。根据散文主题“人与自然”,选择自己所想描写的景物,如果是写身边的景物,可实地考察,在不同的时间段去体会景物带给我们感悟的不同,还可进行图片拍摄,最后在散文专刊中附上图片,图文相间。(5)撰写与修改。散文初步撰写完成,可以在语文学习小组内交换阅读,根据组员或教师的建议修改优化。(6)编辑散文专刊。收集好学生的散文后,大家可以一起给每篇文章所写景物分类,还可提供相关景物图片附着设计,分栏目或板块编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散文专刊。

(五)提供评价量化规定,反馈学习成果

评价是大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单元教学注重教学评一致,所以评价并非在整个学习活动任务完成后再进行,可以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先确定预期结果,教师是通过各个任务来评价学生的。任务开始前可以提供评价量化表,比如关于习作评价可以从内容上看是否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感情真切;语言上看是否语言通顺、生动形象、没有语病;篇章上看是否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等。这样学生在任务过程更有目的、有方向,在每个小任务完成后再进行评价,主要体现为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综上所述通过这五个步骤,大单元写作教学的基础框架就已形成,有清晰的目标以及逻辑分明的核心任务以层次递进的子任务规划,更能创造出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室意义课程生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2]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3]威金斯,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2版.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1.

作者:王羲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