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非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ag尊龙app

时间:2023-03-30 15:20:46

摘要: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积极心理健康关系的差异。方法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对1295名贫困大学生和1207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在知识与智慧、勇气和自制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且在好学、判断力、坚持、真诚、谦虚、宽容、自律、友善、感恩等9个因子上得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2)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与非贫困大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但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3)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度与其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对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正向预测力最高的均为“精神卓越”这一维度,不同的是,能单独正向预测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为“正义”维度,而能单独正向预测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为“仁爱”维度。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支特殊群体,并长期被标签为“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基本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难以得到保障的学生。以往诸多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心理症状[1-3]。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的是从“症状”和“问题”视角出发来了解与研究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扶贫政策的显著成效,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与非贫困生的差异逐渐缩小[4]。与消极的症状健康概念对应的是积极心理健康的概念。该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keyes提出,他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完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没有心理疾病,且获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5]。因此,跳出消极的视角,转而从积极的意义来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与实践意义。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发起并提出了24项积极人格品质,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在国内进行了广泛推广与本土化改造,影响了一大批学者有关不同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传统人格特质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的是与美好生活有关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涵盖了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一系列积极品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概念遥相呼应。国内早期研究表明,贫困生在个性特征上表现出更多的劣势。如陈道明的研究表明,贫困生在个性上更加保守、沉默、自我压抑、不能自我克制、情绪易激动、易紧张困扰、多疑虑和烦恼[6];宋传颖等研究表明,贫困生表现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自主性差、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7]。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相关研究表明,他们的个性更加成熟、稳定、自律、容易适应、容易成长和成功[8]。国内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也表明,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良好,甚至在诸多品质上优于非贫困生[9-10]。然而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应用研究不足,其相关结论也尚未取得一致认同。seligman的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有助于降低抑郁水平并促进主观幸福感[11]。国内研究也显示,积极心理品质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12-13],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目前国内有关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研究几乎为空白,且积极心理品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不足,两者关系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群体的比较也未有涉及。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并与非贫困生群体比较两者关系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明确贫困与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0—11月期间对广东省四所大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发放电子问卷。四所大学涵盖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学校。共回收了2711份电子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502份,回收有效率为92.29%。其中,民办学校1270人,公办学校1232人;专科886人,本科1616人;男生1213人,女生1289人;大一841人,大二608人,大三664人,大四389人;农村1768人,城镇734人;贫困生1295人,非贫困生1207人。本研究中的贫困生属于国家认定的贫困生对象,在学校的贫困生数据库中有案可查,非贫困生是自我评估家庭经济为非贫困状态且不在学校贫困生数据库中备案的对象。

1.2研究工具

2.2.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为吴九君2014年编制[14]。量表共76个项目,含6个维度,24个因子,采用5级计分,1代表“非常不像我”,5代表“非常像我”。六个维度分别为:知识与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自制和精神卓越。其中,知识与智慧维度包括创造力、好奇心、洞察力、好学、判断力等5个因子;勇气维度包括热情、坚持、真诚和勇敢4个因子;自制维度包括谨慎、谦虚、宽容和自律4个因子;仁爱维度包括爱、友善和社交智力3个因子;正义包括公平、领导力和团队精神3个因子;精神卓越包括信仰、幽默、希望、审美和感恩5个因子。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a为0.978,知识与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自制和精神卓越等六个分量表的cronbach’a分别为0.919、0.866、0.864、0.879、0.865、0.930。

2.2.2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

采用了余冰编制的《青少年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15]。该量表包括14道题,共三个维度,分别为情绪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采用6点计分,表示一个月内被试对象的感受频次。该量表总分越高,说明心理越健康。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a为0.953,情绪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等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a分别为0.931、0.862、0.930。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进行差异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积极心理品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1个,首个因子能解释34.109%的变异,小于40%的临界标准,表明本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2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各维度与各因子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在六个维度方面,贫困大学生的知识与智慧、勇气和自制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的仁爱、正义和精神卓越三个维度与非贫困大学生无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24个因子中,贫困大学生的好学、判断力、坚持、真诚、谦虚、宽容、自律、友善、感恩等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其他15个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根据各积极心理品质的平均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发现对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公平、感恩、真诚、审美、友善;而非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公平、感恩、真诚、审美、爱。见表1。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无显著差异,但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见表2。

2.3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相关(p<0.01),见表3。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也均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相关(p<0.01),见表4。

2.4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对积极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相关分析结果,以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6个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积极心理健康总分为结果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情绪幸福感而言,积极心理品质的精神卓越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卓越可解释情绪幸福感20.4%的变异。对心理幸福感而言,精神卓越及知识与智慧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卓越和知识与智慧可解释心理幸福感36.8%的变异。对社会幸福感而言,精神卓越、正义和知识与智慧等三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三者可解释社会幸福感变异的29.3%。对整体积极心理健康而言,积极心理品质的精神卓越和正义等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卓越和正义可解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36.2%的变异。具体结果见表5。同样,以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6个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非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积极心理健康总分为结果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情绪幸福感而言,精神卓越进入了回归方程,积极心理品质的精神卓越可解释情绪幸福感18.6%的变异。对心理幸福感而言,精神卓越及勇气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积极心理品质的精神卓越和勇气可解释心理幸福感31.9%的变异。对社会幸福感而言,精神卓越和仁爱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积极心理品质的精神卓越和仁爱可解释社会幸福感变异的22.2%。对整体积极心理健康而言,精神卓越和仁爱两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他们可解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30.0%变异。具体结果见表6。

3讨论

3.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知识与智慧、勇气和自制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且在9个因子上得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分别为:好学、判断力、坚持、真诚、谦虚、宽容、自律、友善、感恩等。这与陈磊(2011)[9]、臧运洪(2017)[10]、琚长庭(2018)[16]等的研究结果类似。也有个别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差异不显著[17]。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样本性质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年来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8],表现出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虽然贫困生面临资源的匮乏,但苦难却激发了他们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性[18],他们好学,珍惜教育的机会,因为只有更加好学才能改变命运,对他们而言,学习几乎成为一条通往幸福人生的唯一阶梯,因为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也更加懂事和早熟,学会克制自己,耐受性更强,更加自律,面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抉择,懂得为了长期的目标而坚持,有更高的同理心,对于他人所给予他们的,更加懂得感恩,感恩家人和社会,待人宽容、谦虚和友善。

3.2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与非贫困大学生无显著差异,但情绪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经济发展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因子发展的重要因素[19],根据张梅(2018)对18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变化的研究结果,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缓慢提升,心理健康在逐渐变好[4]。虽然积极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与非贫困大学生无显著差异,且以上研究表明他们有更显著的积极品质,但成长的艰辛、资源的匮乏在塑造他们更优秀的诸多心理品质的同时给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他们比正常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都更早熟,更早接触社会,承担更多,成长过程中享受到的童趣、快乐要远远少于正常大学生,要更加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要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3.3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上的差异

本研究还分别探索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无论是否贫困生,精神卓越都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以及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且其预测能力远远高于正义和仁爱。可见精神卓越在积极心理健康影响中的重要作用。精神卓越主要体现了个体有信仰和追求、对他人的感恩、对未来的积极期待、对美的欣赏、娱乐自己与他人等,这些美好的品质都体现了一种乐观与热爱生活的态度,能积极有效地调节个体的认知、情绪与行为,进而影响积极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心理品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除以上相同之处外,还有不同之处。积极心理品质中,贫困生群体的正义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而非贫困生群体的仁爱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可见,对于贫困生而言,正义品质对其影响较大,公平感以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能较好地预测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非贫困而言,是否友善、爱以及社交智力等要素能显著预测其积极心理健康状况。正义的含义对于贫困生来说意义非凡,正义代表着公平公正,社会公平公正,周围的环境是公平公正的氛围,他们的努力才有意义和价值,他们意识到越努力得到的回报越大,他们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才能追赶他人的脚步,他们的心理就会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就会更加积极,心理更加和谐健康。而正义的含义在非贫困生那里却没有那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爱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在预测心理幸福感时,除精神卓越外,贫困生的知识与智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不同的是,非贫困生的勇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在预测社会幸福感时,除精神卓越外,贫困生的正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知识与智慧有反向的预测作用;而非贫困生是仁爱维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见,知识与智慧维度,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幸福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研究表明,知识与智慧能反向预测普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精神并行、偏执等症状[20]。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知识与智慧在其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影响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要重视疏导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进一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从提高他们的精神卓越、知识与智慧、正义等积极心理品质维度来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谢倩,朱丽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08):945-946.

[2]郭雪萍,冯超,张红雷.高校贫困生生活事件、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375-1377.

[3]董晓蕾,刘冀萍,王瑞敏,等.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122-126.

[4]张梅,孙冬青,辛自强,等.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8~2015[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05):625-632.

[6]陈道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5):121-123.

[7]宋传颖,李小青.高校贫困生16pf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15(09):36-38 119.

[8]开治中,傅文芳,戚振兴,等.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症状和人际关系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05):767-770.

[9]陈磊,何云凤,夏星星.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87-91 86.

[10]臧运洪,杨静,伍麟.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结构验证[j].心理学探新,2017,37(05):449-453.

作者:余琼 李响 李玲 于彦君 单位:东莞城市学院 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