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风险的防治策略-ag尊龙app

时间:2023-05-11 09:47:30

被举报文档标题:干旱灾害风险的防治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干旱灾害风险的防治策略

摘要:干旱灾害是全球面临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思路,基于干旱灾害风险度提出干旱灾害区划方法,分别从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和城镇干旱灾害三个方面及综合角度揭示了全国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地区的防治等级,为不同区域干旱灾害防治及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布特征;防治策略

干旱灾害是世界上发生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持续时间久、影响面积广和造成损失严重等特点。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旱灾及其风险不断演变,干旱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许多难点。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旱缺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干旱灾害进行风险分析是开展抗旱工作的基础。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1.基本思路

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估单元,基于水资源量的数据对全国各县级行政区开展干旱频率分析和旱灾损失评估,进而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基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分析干旱灾害风险度,确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类,从而编制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包括干旱灾害风险度计算、风险等级划分、综合平衡等关键过程。首先,基于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因旱人饮困难风险评估的不同干旱频率和对应的损失影响,计算干旱灾害风险度。其次,基于全国不同县级行政区干旱灾害风险度的数值,以一定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最后,确定形成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并在三者基础上确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技术路线图如图1。

2.技术方法

(1)干旱灾害风险度计算对于农业干旱灾害和因旱人饮困难干旱灾害,基于干旱频率和干旱影响(农业受灾率或因旱人饮困难率),按公式(1)计算一定区域的干旱灾害风险度:行政区,占全国的11.2%;中高风险区涉及57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0%;无高风险区。总体上看,因旱人饮困难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3.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

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644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7.8%;中低风险区涉及72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5.4%;中风险区涉及313个县级中高风险等级时,有一项风险等级为中则判断综合风险等级为中;无高、中高、中风险等级时,有一项风险等级为中低则判断综合风险等级为中低;所有项风险等级为低则判断综合风险等级为低。

二、全国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

1.全国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全国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15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40.7%;中低风险区涉及936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2.9%;中风险区涉及500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7.6%;中高风险区涉及160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6%;高风险区涉及9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2%。总体上看,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华北地区的河北,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中西部,华南地区的广西和广东等省(自治区)。

2.全国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分布特征全国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781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62.6%;中低风险区涉及690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4.2%;中风险区涉及31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1.2%;中高风险区涉及57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0%;无高风险区。总体上看,因旱人饮困难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3.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全国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1644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7.8%;中低风险区涉及72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25.4%;中风险区涉及313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1.0%;中高风险区涉及141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5.0%;高风险区涉及26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0.9%。总体上看,全国八成以上县级行政区为城镇干旱灾害低风险区或中低风险区,在黑龙江、辽宁、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零散分布高风险区或中高风险区。

4.全国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分布特征

全国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中,低风险区涉及422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4.8%;中低风险区涉及1105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8.8%;中风险区涉及873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0.7%;中高风险区涉及32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11.5%;高风险区涉及11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4.1%。总体上看,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长江中游平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三、干旱灾害防治策略

1.全国干旱灾害防治分布特征

结合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和抗旱减灾能力,可以得到不同地区的防治等级,如一般防治、中等防治和重点防治,进而提出不同区域的干旱灾害防治措施建议。全国干旱灾害防治区划中,一般防治区涉及1734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60.9%;中等防治区涉及853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30.0%;重点防治区涉及259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的9.1%。总体上看,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东部,华北地区的河北,西南地区的广西、四川、贵州、重庆,西北地区的陕西、宁夏、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

2.干旱灾害防治对策

(1)加快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在加强节约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托国家水网及区域水网工程建设,推进一批蓄水、引提水和调水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大抗旱引调提水工程和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力度,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工程格局,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流域和区域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

(2)加快健全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布局,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二是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保障水平。三是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提升农业供水保障水平。加强流域和区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水量统一调度,提高抗旱应急供水能力。完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在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中小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此外,鉴于地下水水源具备一定调节能力、保障程度相对较高、水质优良、易于应急取用等优势,充分发挥地下水水源的抗旱应急供水功能,在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的前提下保护好地下水水源,遭遇严重、特大干旱情形时有计划开采包括深层承压水在内的各类地下水,增加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供水量。

(3)加强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

坚持防抗结合、科学抗旱,强化抗旱“四预”措施,健全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和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水利、气象和农业等部门已建和规划的站网,形成覆盖流域、布局合理、信息完备、资源共享的旱情监测站网。二是完善抗旱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抗旱用水,优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4)持续推进抗旱减灾科学研究

根据抗旱减灾需求,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抗旱减灾基础研究、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抗旱措施。积极开展气候变化与旱情旱灾关系及应对策略、旱灾成灾机理、旱情监测预警技术、旱灾风险评价及管理、干旱区划及旱灾风险图编制、干旱特征水位、旱灾经济损失评估、抗旱标准体系及关键指标、抗旱减灾效益评估、抗旱能力评估、抗旱用油用电补贴和旱灾保险等研究。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大力开展节水保墒、耐旱作物培育、保护性耕作、抗旱节水制剂等栽培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强抗旱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抗旱减灾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2]倪深海,顾颖,彭岳津,等.近七十年中国干旱灾害时空格局及演变[j].自然灾害学报,2019(6).

[3]吕娟.我国干旱问题及干旱灾害管理思路转变[j].中国水利,2013(8).

[4]徐翔宇,刘昀竺,汪党献,等.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j].灾害学,2022(2).

[5]徐翔宇,郦建强,李原园.干旱灾害风险调控的理论技术分析与探讨[j].中国水利,2019(5).

作者:徐翔宇 李云玲 李原园 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