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08 17:28:49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工程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模式正朝着集约式方向发展,工程管理手段更加科学,工程管理也更加全面。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工程管理也因此更加高效。但是我国工程管理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的失衡、行业差距的增加、区域工程建设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工程管理制度、法律的建设和执行存在不足等。

2工程管理和科技创新分析

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工程管理人员肩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责任更加沉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工程管理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成熟。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科技在生态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动生态科技创新,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友好发展。

3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受法律法规因素的影响。法律法规是十分重要的市场调控手段,能对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需要对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预测性进行考虑。其次,受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生态科技创新中,绝对不可忽略市场结构这一因素,该因素主要通过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进行衡量,需要保证市场结构的合理。在市场竞争中,顾客需求是推动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生态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企业会因此更加重视生态绿色产品,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潜在顾客的利益也是企业需要洞察的重要因素,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开拓新的市场。最后,企业内部环境也会对生态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企业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中,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科技。并且,企业资产结构也会对生态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并实现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企业科研能力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4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4.1政府加强对企业行为的引导

企业通常缺乏长远的目光,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比较被动。所以,政府需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企业以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在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需要综合政策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工程建设在政策的指导下规范进行,使生态科技创新主体的责任得到明确,并且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

4.2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通常来说,企业外部环境出现问题,企业就会依法进行处理。我国工程管理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实际上缺乏定性标准对企业执行力进行检验。所以,国家需要促使一些强制性标准得到明确,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有关定性标准更加清晰,并且得到有效的实施。

4.3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生态科技创新研究

事实上,存在不少方法可用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就工程管理而言,政府需要采取各项可行的措施去支持生态科技创新顺利进行,对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参与进行鼓励。所以,政府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政策,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提供帮助。政府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先进生态科技管理经验的引进,使我国生态科技创新的进度加快。企业在进行生态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积极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应用,使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4.4加强生态科技创新产品市场的开发

目前,有必要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在市场中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头脑中关于生态科技产品的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更加关注环保。与此同时,促使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使其在建设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5提高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需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所以,企业需要对外部市场环境足够熟悉,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进行生态科技战略规划的制定。部分企业较少接触到生态科技,但实际上生态科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重要。所以,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态化理念,以长远的目光,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相辅相成,要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促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保证工程管理的有效性。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科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应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价值,注重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生态科技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促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实现友好发展。

作者:陈秀伟 单位: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房产登记交易中心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2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科技政策落实、科技投入、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全面掌握科技创新工程进展情况,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提供有力保证。

二、督查内容

1、科技创新工程任务落实情况

检查项目主管单位是否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是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是否落实到年度以及具体单位,科技创新项目是否落实到位。

2、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

检查2013年以来国家、省、市对企业、人才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我市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制定落实情况,着重检查优惠对象资格认定是否严格、准确。

3、财政科技投入情况

检查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财政科技投入是否按规定列足、拨足、用足,是否存在虚列空转或挪作他用等违规行为,每年新增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的比例是否达到不低于2%的法定要求。

4、科技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检查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科技项目经费管理使用是否合规、有效,经费管理使用是否公开透明,经费监管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滞留、截留、挪用、挤占科技经费等违法违纪行为。

5、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情况

检查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科研人员和各方面积极性等方面有无新思考、新做法、新成效。

6、廉洁从政情况

检查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制度是否健全、工作程序是否公开透明,检查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人员的廉洁从政情况。

三、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部署

成立市科技创新工程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学习上级关于科技创新工程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关要求,统一思想,全面部署我市科技创新工程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阶段:检查督查

1、组织有关项目承担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并及时报送自查情况。

2、督查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监督检查工作组按照科技创新工程监督检查的六项内容开展督查,对重点项目跟踪督查,重点环节重点督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

第三阶段:反馈整改

监督检查结束后,检查工作组提出整改意见并向项目相关部门反馈,限期整改。

第四阶段:汇总监督检查情况,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贪污挪用科技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将严肃处理。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形成科技创新工程监督检查专题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把握关键环节,进一步增强开展此项工作的责任感确保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工作中聚焦重点,强化监督,确保实效。

(二)突出重点。深入学习领会上级科技创新工程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工程六个方面重点内容督查,查全查细查实。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 颂 刘汉州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4

一、充分认识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行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就能拥有重要的动力源泉,引领行业又好又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活百活的胜负手。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委属有关单位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提高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市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二、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科技创新工作全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吸收、消化、再创新,加强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围绕建设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和奖励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2.总体目标

围绕促进建设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解决影响或制约建设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图审、施工质量控制、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质量,以及城市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的维护、燃气安全管理、供水水质控制和污水处理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解决建设工程中住宅和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争创一批国家、省和市科技示范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等。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队伍,研发并引进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

3.2012年工作计划

一是2012年4月下旬,召开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果,研究确定研发课题、项目和工作目标,明确年度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二是编制“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规划。三是建立完善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家和研发项目库等。四是筹措资金,加大对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年底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优,并进行表彰奖励。

三、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

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和培训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对推进建设行业健康的重大意义,以及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与个人,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提高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一是突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制订年度工作计划;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发挥能人的引领作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研发实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库,聚集人才,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论证。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5

1)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由自身的行业特点所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局限性较强,具体表现在科技创新活动基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项目,而每个工程项目都有项目费用控制、业主方要求、设计方确定、施工方成本控制等多种因素,如果该项目本身不具有创新性,那么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就往往落足于小改小革、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新产品的运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较大额度自主资金投入,对以营利为目的施工企业而言,很难激发其主动性。

2)自主创新条件受限。

绝大部份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项目性质单一、技术成熟的特点,前后项目在施工技术的运用上差异不大,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的外在条件不足,不易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工艺创新。

3)存在科技创新趋同现象。

企业下属多个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下各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工程项目分布于国内、国外,点多面广,由于建立互通、直观、统一的网络工作平台工程量较大,目前尚未建立,因此存在不同的项目部进行类似或者相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得科技资源在同一水平面上重复投入,效率不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4)企业研发平台作用发挥不够。

虽然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但在收集国内外研发现状、分析市场需求、研究目标制定、研发机制建设、研发机构运行等方面还缺少方法和经验,缺少一个适用于具有上述各项特点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模式,导致研发平台的运行缓慢,研发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5)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专利、工法、成果数量较多,但与国内同行业相比,还没有某项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很难说具有核心竞争力,这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缺乏全面的市场调研、由上而下的总体策划、系统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有关。

6)产学研活动深度不足。

与相关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科研院所已经建立有战略合作关系,就单个项目相也有一些联合协议,但合作的层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进行技术服务的层面上。在研究与开发具有前瞻性、竞争性的技术方面还缺少细致深入的沟通与探讨。

7)科技创新意识薄弱。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认为科技创新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不大。作为施工企业经营者,更关注企业当前的利益,重视产值规模与数量,而对于需要资金投入并且存在失败可能性的技术研发,往往嘴上说重要事实上却并不关心。随着资质升级所必需的指标完成,经营者最初的迫切心理往往会减轻。

8)缺乏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员。

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高,企业在招人用人时并非以具有科技创新性为迫切要求,以致长期以来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施工一线员工有科技创新条件却没有综合总结能力,有创新思维和总结能力的往往在领导岗位不从事技术业务,两者很难结合。

9)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施工企业生存环境欠佳,压价接标、垫资施工、工程款拖延等现象严重,使得企业紧张的资金问题愈显突出,因此很难对科技创新投入。

2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当类似企业经过某一阶段的全力冲刺而后进入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期,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重新梳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以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方法和措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新调整科技战略规划。

科技战略规既是科技创新管理部门提供给企业高层的决策支持,更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规划要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市场竞争需求、企业战略转型需要、核心技术确立、研发平台资源、技术人员能力、产学研配置等因素,以使制定的规划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指导性。

2)重视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科技信息的分类整理和分析,加强调研,认真研究企业主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为企业技术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南。要研究更加有效的重点课题研发模式,要把立项前期的可行性分析作为重点,确定课题负责人在团队里的主导地位,制定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由其组织团队做好科技项目的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策划项目的优势技术和亮点,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实施提供保证。

3)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工作很重要的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储备,这项工作仅靠建筑施工企业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着想,早策划、早入手,将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4)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

要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下大力气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复合型能力。特别要注重针对技术能力突出的骨干,加强其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能静得下心、有团队意识、具创新分析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意识地将经验积累下来,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组织化,通过领军人物带动全体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升。

5)考核要严格,奖励政策执行要到位。

为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制定有针对领导层的考核政策,将科技创新方面的业绩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投入。也有针对研发人员的奖励政策,具体到每项技术成果的产生过程。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要加强落实。对领导层的考核要逗硬,要让平时领导“感觉”不到的科技创新在考核时有所提醒;针对技术人员的奖励要落实到位,管理者要摒除将科技创新奖励与效益工资混淆的观念,要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才能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

3结语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6

一、充分认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四大水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实践新时期治水思路,破解四大水问题,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维护河流健康,实现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治水理念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2、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要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水利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新任务对水利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水利科技存在原始创新不足,部分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若干关键技术集成度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投入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缺乏,水利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水利现代化建设对水利科技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水利科技创新摆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3、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紧紧抓住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重大水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水利可持续发展。

4、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科技对水利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45%左右,到2020年,达到60%左右。经过15年的努力,在水利科技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攻克一批事关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推广转化一批先进水利科技成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水利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投入强度;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力争水利科技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水利科技的跨越发展。

5、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深入探索水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和创造性地解决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坚持因地制宜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水利科技发展模式和重点方向,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凝炼对水利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和关键领域,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力争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我国水问题和水资源的特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或者战略需求的关键科技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精心组织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研究,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重视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市场在水利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全社会创新潜力,利用一切有效的创新资源,促进水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坚持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原则。按照水利现代化的要求,继续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应用范围广、发挥作用大、具有代表性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利电子政务工程、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等,用高新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

三、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6、健全和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是包括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推广服务组织和中介机构等,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社会网络,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涉水高等院校,主要从事公益性、基础和应用基础、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等研究工作,要把提高水利行业持续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国家水利科技上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并面向全国提供科研服务;主要从事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流域及地方水利科研机构,要服务于流域和地方需要,为流域和区域的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如以勘察、设计、咨询为主要业务的科研机构,转为科技型企业或进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科技企业制度,为科技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服务;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技术监督的机构,包括各级水利推广网站和科技园区,是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的延伸,应加强其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各级水利科技管理部门是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指导和协调相关水利科研、技术开发、推广转化以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等工作。

7、加强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按照国家需求,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布局;积极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稳步推进人事制度,建立开放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积极做好有关资源、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平台等共享工作,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充分发挥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技咨询作用;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

8、加强水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流域和地方建设多种形式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试验站等水利科研基地。根据水利发展、学科布局和成果转化的需要,重点建设15个左右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左右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的基层水利科技试验站或科技园区,提高科研仪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构建由水利科研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水利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为主体框架的水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水利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

9、加强水利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要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主题,跟踪世界水利科技前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要重视科学研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加强水利科技信息库和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开展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基础研究,力争在流域水文水资源演变规律与科学调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大江大河治理、水体污染防治及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等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10、加强水利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要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选择对行业影响大、应用面宽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开展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防洪抗旱与减灾、大江大河开发治理与生态保护、城乡水利和农村饮水安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库安全和风险管理、水环境保护与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水资源统一管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发,加强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的有效集成,力争实现跨越发展,形成符合国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11、加强高新技术应用。要充分利用纳米、生物、信息、网络、遥感、遥测、遥控等现代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水资源和水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共享技术,提高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带动水利行业技术的升级换代,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以行业技术结构调整为基础,积极推广应用一批高效、节水、降耗和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高水利科技含量。

五、大力加强科技推广与普及

12、加强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要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安全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通过科技成果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中试转化。根据水利科技的发展,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建立有效制度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及省部级各类科技推广计划,有重点地推广对行业、流域、地区水利科技进步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采用举办科技展览、科技培训、技术交流、产品推介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水利信息化、城乡饮水安全、节水灌溉、农村水电、城市与工业节水、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水质自动监测、现代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等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

13、加强水利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科技下乡、科普讲座、科技周、科技日、水利博物馆、亲水园区、科技示范园区等方式,采用书籍、报刊、漫画、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广泛传播普及水利科学知识,培养广大群众的科学观念,增强亲水和节水意识,营造促进水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速培养高素质水利科技人才队伍

14、加快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管理办法,完善保障措施,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工作,高起点、严要求,建立完善淘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大力加强年轻科研骨干的培养,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要大力实施“5151人才工程”,即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选拔培养50名左右在国内外水利界有重要影响的科技专家,100名居国内先进水平优秀科技人才,500名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中青年水利科技骨干。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15、重视科学道德规范建设。要鼓励水利科技工作者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大力发扬拼搏奉献、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决抑制学术浮躁、学术浮夸、学术腐败和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坚持学术民主,大力营造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和谐自由、宽松公正的学术氛围。

七、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水利科技投入

16、加大国家和全社会的水利科技投入。水利是国家公益性事业,水利科技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其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与扶持。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水利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同时鼓励、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科技投入体系。

17、增大各级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要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等对水利科技的支持,积极参与实施国家与地方相关科技计划,并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善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国家财政支持设立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开展事关水利行业发展的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水利科技创新和水利科技推广等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以应用技术开发和科技推广转化为主的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多方开辟经费渠道,设立水利科技创新计划或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并争取列入各级财政专项预算。对于西部不发达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持,缩小地区差距。

18、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落实好“工程带科研”措施。中央和地方用于水利建设项目的资金中,要划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解决相应的工程技术问题。要根据水利基建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利科技需求,在水利基建投资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的投入。各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落实好“工程带科研、科研为工程”的措施,经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在水利建设基金、农水经费、工程岁修经费、水土流失防治费等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相应领域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结合水利工作重点和生产实际,与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技术改造、水资源管理等工作相配套,在河道采砂管理费、水资源和水费收入中,视各地经费使用情况,适度安排科研经费用于水利科技创新工作。

19、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水利科技创新活动。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特别是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利用国际资金,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资助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格局。

八、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20、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要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和资金。继续实施引进国际先进水利科学技术计划,对引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特别要注重再创新。支持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出口,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力量,大力推进我国水利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1、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范围。要以科技合作为先导,深化交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要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水事活动,继续安排专项经费资助水利专家到国际组织进修、工作,鼓励和支持水利科技人员广泛参与涉水国际组织的活动并逐步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升中国水利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用。

九、切实加强科技管理

22、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带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把科技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23、加强科技项目归口管理。各级水利科技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加强科技项目的统一归口管理,完善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查制、专家评估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加强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估,建立科研诚信制度。避免重复立项,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要健全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经费等管理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4、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各级水利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定期水利科技成果公报。配合国家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建立起一套面向未来、衔接平顺、公正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奖励工作的指导,建立客观、公平的评审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水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发明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工科院校;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目标性与计划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纪律松懈等问题[1,2].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技创新文化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4].高校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动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学生日常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延伸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全方位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

1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通过宣传引导,榜样示范弘扬校园科技文化,让学术性、科技创新性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占领主导地位.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途径大力宣传在科技竞赛及其他科技校园文化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的先进事迹;举办科技创新事迹宣讲会或经验交流会,表彰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在宣传引导阶段,一方面要重“开头”,注重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通过专业教育引导、创新专题讲座、参观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宣传的全覆盖.要建立全覆盖的宣传体系,以此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的氛围.其次,举办讲座,组织参观,让学生接触前沿.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的科研人员来校举办讲座,做到科创讲座的制度化,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了解科技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自觉地将科创活动融入大学生活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大型专业展览会、企业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产品展示中心,以此开阔视野,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激情.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构建了“从学生———教师———企业科研人员,从校内到校外”的讲座体系;学生参观大型专业展览会、企业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产品展示中心,如组织中心全体学生参观国际数控机床展、组织学生参观三菱电机、中达电通等公司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产品展示中心.

2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提供展示舞台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的潜移默化、覆盖渗透的作用,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舞台.首先,结合专业特点,打造科技品牌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打造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普及型活动、融专业性和科技性为一体的科技型活动,通过系列品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科技节至今已举办15届,在科技节期间举办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展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科技创新主题,倡导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拓宽活动载体.例如在一些大型活动或者晚会中,开发一些融科技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或者节目,充分利用大型活动的影响力,让科技的魅力深入人心.

3夯实基础应用能力,为科创打下良好的基础

扎实的基础应用能力是创新的关键.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鼓励学生夯实专业技能,高校也应该为学生进行技能的学习和鉴定提供平台保障,开发多项培训项目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现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机械工业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等平台,机械工业南京数控培训中心是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直属考核鉴定点.中心与企业合作,拥有多家企业职业鉴定资格,如三菱电机cnc和fa培训与鉴定、西门子自动化培训与鉴定等.中心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培养高技术应用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在低年级考取相应中级职业技能证书,高年级考取相应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及行业认可度较高的企业资质证书,增强学生的基础应用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4.1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验室,搭建学生科技实践平台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基地,力争打造代表行业先进水平,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一流实验设备条件和联合育人的工程环境.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先后与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电机等8个世界前500强,11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36个实验室、实验中心或培训中心.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了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共建了自动化实验中心、激光加工实验室、可视化三菱e-f@ctory自动生产线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了全集成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建了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与德国海德汉公司共建了数控测量实验室,与台湾中达电通共建了台达自动化实验中心,与香港飞兆国际公司共建了电子与自动化实习基地、与日本那智不二越公司共建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实验管理体系,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每一个实验基地变成科技创新的阵地.学生利用实验室模拟企业进行项目训练,全面提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以各类科技竞赛为动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课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等.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高校应构建与专业方向相符的校内竞赛平台,积极承办更高级别的比赛,为学生提供科技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既磨炼了意志,也切实提高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构建了与专业方向相符的竞赛平台,面向机械和机电方向举办工程训练能力大赛、数控技能大赛,面向自动化专业方向举办电子设计竞赛和plc竞赛.另一方面,工业中心还积极承办“三菱电机自动化杯”自动化大赛、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等部级省级比赛,为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科技文化交流提供机会.中心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充分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一大批同学在国际级、部级比赛中获奖.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自动化挑战赛中,工业中心6名同学组成的两支参赛队伍取得了优异成绩,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二等奖.

5科技创新实践,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高校应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现场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科技文化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企业见习等活动.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展览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同学们接触到了其他学校学生的科技作品,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6健全组织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障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的学生科创组织,将各类科技文化类活动的开展和科技竞赛的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团建设中,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按兴趣划分小组,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科研团队组织上,可以模拟企业运作模式,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组建多个既互相依存又充满竞争的项目研发小组,实施、完成项目的设计研发任务,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团队可以实施“扁平管理”模式,从上至下,分为“决策层”与“实施层”.“决策层”主要由指导教师及所聘的行业专家组成;“实施层”主要由各项目组单位组成,实施“项目负责人”制.要健全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包括教师考评制度和学生激励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机制,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将指导的成绩和工作量的考核挂钩.设立专门的学生科创奖励和科创先进评选,其他有关学生的评奖评优以及党员发展等都要将科创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7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1科技创新的教育应该分层分级开展,不能统一模式

每个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所以科创教育应该分层展开,制定具有年级特点的科技创新教育方案.例如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了解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对能力的要求,树立学习的目标.二年级开展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科创沙龙等,培养学生兴趣,激励认真学习.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参加科技竞赛、课题研究,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四年级开展一些科研实践,检验科技创新成果,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四个年级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7.2注重结合,完善活动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部分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过于注重一些技能和知识竞赛,这样无形中限制了参与的范围和同学的热情;在活动开展时,应该把专业性竞赛和普及型的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把科技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开发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竞赛类活动或者科技娱乐性活动,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7.3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拓宽科技创新教育的途径

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接洽,一方面共建一些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已经建好的共建实验室,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利用效率,使其真正变成学生科技创新的阵地.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实践,学习先进技术,体验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众多师生汇聚一堂,可以博采众长,形成新观点、新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风.

作者:耿言海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

[参考文献]

[1]陈德静,禾平,王素华,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

[2]李平,郑峰,李晨,等.以科技创新促学风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8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最后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4结语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科技管理

1围绕一个中心,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工作坚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着力发挥科技对施工生产和管理的护航作用。几年来,共承担集团公司级以上课题1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认可社会力量科技进步奖9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工法13项。编制地方标准和规范2项。应用《津秦客专特殊桥梁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成果施工的津秦客运专线跨京哈铁路特大桥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铁路斜拉桥双向非对称拆除》施工技术通过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搭建3组平台,激发创新内升动力

2.1健全创新体系,搭建体制机制平台。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管理的组织保障,而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是科技管理的政策保障。建立了以总经理为核心的科技进步领导小组,负责科技创新的总指挥和领导;建立了以总工程师为引领,科技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等业务部门为首,各项目部总工程师为成员的组织实施体系(技术中心)。坚持以工程项目、业务管理、企业发展作为技术创新工作的立足点,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完善,构建起了以公司为核心、以项目部为主体、以工程为依托的上下三层次、纵向多条线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几年来,在科技进步领导小组及技术中心的带领下,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对科研课题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八大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础,形成了体系规范化、覆盖全面化、流程清晰化、职责明确化的动态科研机制。2.2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搭建奖励促进平台。为调动广大员工科技创新积极性,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及科技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以及科技奖励力度,“十二五”期间,共计发放科技奖励121万元,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参与和投身科技创新的动力和热情,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2.3强化内外科研资源,营造创新氛围平台。对内,为进一步发挥技能人才示范作用,为技能人才开展管理手段创新、业务营销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搭建平台,工会、工程技术部、科技部、安全质量部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组织引导了广大员工岗位成才,促进了员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新工作室针对钻孔桩桩头控制、循环吊筋、桩头凿除等施工技术开展了立项研究及推广应用,进一步推进了施工现场创新创效的实施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升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对外,通过多渠道筹集课题经费等方式深入推动科技研发。坚持加大对外联络力度,积极与天津市科委、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等上级单位之间构建交流互通渠道,为科研课题的申报提供了条件。几年来,先后立项研究各类课题23项,争取外部资金支持232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发的进展和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各类科技培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我们先后与市科委、市建委、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区科委、区知识产权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培训联系,积累了一大批客座专家资源。围绕科研课题立项申请、科技进步奖申报、科技创新点提炼、工法编写及修改、专利写作与申报、论文撰写及发表等方面,邀请多领域、多专业的客座专家为广大技术人员进行了数十次培训讲座。也通过考核选拔等方式,积极选派精干技术人员参加由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建委等部门组织的课题、专利、工法专题学习,有效保证了随时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施工技术。

3夯实六大技术领域,提炼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1铁路既有线施工及高速铁路、重载铁路修建技术。一是依托重点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既有线施工、大型铁路枢纽建造等传统优势施工技术领域实现再创新和再突破,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二是重载铁路、既有铁路运维综合技术实现新提升。开展重载铁路研究及营业线养护维修技术研究。参与研究探索30t以上轴重重载铁路建造技术和技术标准的研究。三是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实现新跨越,同时进行高速铁路维修改造技术研究。开展350km/h有砟轨道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研究;开展4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成套建造综合技术及400km/h高速铁路道岔施工技术研究,不断加强复杂环境及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研究。3.2特殊桥梁结构修建技术。一是开展3.0m超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潮汐河流下水中墩基础施工技术以及柔性拱钢桁梁成套制造安装施工技术研究,其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钢桁梁厚板整体节点制造、钢桁梁大悬臂拼装、台风环境下拼装安全、钢桁梁线性与应力监控、梁上柔性拱竖转合龙安装技术。二是开展临近铁路既有线大吨位转体斜拉桥大型铰座安装技术、多点转体施工技术、斜拉桥既有线旁基础施工技术、超薄主梁施工技术、主梁线型和精度控制技术等研究。3.3隧道、地下工程修建技术。以在建项目为载体,着力培育新的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的技术和工艺。一是围绕复杂环境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岭隧道、城市地铁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根据所承建工程情况,针对天津地铁软弱地层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施工难题,开展滨海软土地区地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加快提升隧道施工机械化水平。依托在建重点隧道工程,大力推广隧道机械化配套施工技术,以提高隧道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保障项目工期和效益安全。三是超前探索城市地下管廊施工技术。通过参与建设地下管廊,掌握修建技术,提升在地下管廊建设方面的竞争力。3.4工程测量技术。一是确保测量人员持证上岗数量满足现场需求,严格落实“三级管理,三级测设、三级复核”的测量管理制度。二是以掌握行业内先进技术为目标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集训或轮训,确保培训率达到100%。同时针对股份公司技能大赛考试重点开展专题培训,力争在该项大赛中进入前五名。三是加快推进测量工作信息化,实现内业外业数据超限开启报预警功能,避免测量事故发生。四是开展工程测量数据库课题研发,将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监控量测、工程测绘、变形监测、gis技术进行统一整合,保证内外业技术安全。五是逐步开展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等业务板块的研究,推动工程测量资质升级。3.5绿色低碳技术。一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推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节能减排与企业管理的充分融合。二是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作用。坚持以科技促进节能减排理念,推动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导项目通过优化施组和施工方案促进降耗增效,实现“四节一环保”。三是持续深化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在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和绿色示范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四是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及日常宣传工作,以加强业务培训为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3.6bim技术以地铁z4线为依托,将bim技术进行推广应用,bim技术所需的2台工作站、4台移动客户端配置齐全,相关配套软件已调试完毕,配备的3名专职bim人员均已到位。bim模型将与设计图纸同步发送到项目技术人员,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业主批准后,根据施组编制的施工进度,按照进度要求逐项分拆模型,匹配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报验采用移动端上传报验过程,与bim模型匹配。检验批、试验报告也需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在进行方案汇报时,将施工方案过程进行建模模拟,验证施工方案可行性,寻求最优的方案。同时在汇报时,将模拟的施工动画作为汇报素材,形成一个施工方案的全过程的动画演示,真正意义做到结构物的三维空间展示。

4构筑两条通道,点燃科技引擎

4.1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厚植核心优势。几年来,以承建的既有线改造工程、客运专线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及桥梁工程等为依托,围绕完善专利布局的核心出发点,结合科研课题立项,深入挖掘了施工技术,在现有施工工艺上进行了再创新,并及时提炼总结,撰写申报了一大批科研专利,为各项科技创新成果的归集转化提供了条件。同时,根据科研课题的实施周期,提前规划和拟定了专利的研究方向,实现了关键技术专利组合的加速构建、实现了专利申请数量、质量的“双升双提”。在日常的专利管理实施中,紧密围绕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建立了专利信息数据库,在框架桥顶进施工领域形成了专利集群。这些成果的取得也为日后各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总结提炼的《一种非爆破拆除桥墩使梁落地的施工方法》、《公铁两用车》、《箱体顶进过程中止水带设置方法》、《斜交顶进过程中在偏转端利用顶镐进行纠偏的箱体顶进法》、《一种先顶进后加固线路的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一种普速铁路下地道改造及新建高速铁路联合施工方法》等专利成果保护了核心施工技术,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4.2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为辅,发挥创新作用。以技术中心为依托,加强了对外研发交流,与天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传统专业院校建立了交流渠道,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津秦客专戴河大桥工程、大里营斜拉桥非对称拆除工程,津保高铁引入天津西站三线矮塔斜拉桥工程、13孔道岔连续梁工程、滦县福州路框架桥顶进等工程中,积极加强与各高校的沟通、技术交流,充分引入了各大高校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科技成果的水平和质量。

5拓实三种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1狠抓科技先导促进,助推经营增量。几年来,先后获得市专利试点企业、区创新团队、区知识产权先进单位、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顺利成为集团公司范围内首个省部级专利试点企业;获得省部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为下一步冲击市政工程特级资质申报奠定了基础;丰硕的科技成果在市诚信企业评比、投标活动中为企业做出了加分的贡献;此外,以科研课题及科技成果为有力支撑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部级高新企业的申报工作。5.2狠抓科研成果落地,助推生产增质。针对承担的重难点工程,如津秦客运专线大里营斜拉桥拆除工程、津保铁路13孔道岔连续梁工程,积极成立科研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专家论证,方案研讨,确定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现场监测点布置,通过理论计算、受力分析、线性、应力控制及施工工况模拟等方法总结出相关参考数据,进一步指导了现场施工,确保了工程的安全顺利完工。5.3加快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上下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科研成果开发,绝不仅仅是为了成果数量的增长、资质维护及扩展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加快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健全机制,加快实施。相关管理系统要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办法,加强引导,重点扶持,尽快形成良性推进局面。要对近年来取得的各类科技成果进行梳理,明确转换指标、责任主体和应用流程,抓好新技术、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真正把科技创新成果落实为现实生产力。三是要精于借鉴,善于吸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内部科研成果为生产服务,实现内部共享;另一方面要善于引进、消化和吸收行业内成熟的技术成果,使其为我所用,避免盲目立项和重复研发。

6注重培养,强化使用,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交流、激励机制,及时发现和大胆使用优秀人才,加快建立创新人才梯队,使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后继有人。一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健全内部评价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各级专家选拔培养力度,大力加快专家梯队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待遇激励和条件创造,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取证,以满足企业产品实现和发展的需要;瞄准行业先进技术发展方向,从适应发展向努力赶超转变,大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再创新培训和技术研发攻关项目的专题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层次的技术专家人才队伍。二是做好人才使用工作。引导各级专家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积极参与培训教材编写和各类培训授课,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各类专家后备人才和技术骨干。把技术创新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才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中的积极作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技术人才到重点工程、主要科研项目挑重担、长才干,使其成为优秀的技术拔尖人才和技术带头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7结语

本文从围绕一个中心、搭建三组平台、夯实六大技术领域、构筑两条通道、拓实三种能力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对施工企业科技管理的意识形态以及方式方法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可以为同行业相关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张志伟 单位: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范文篇10

2000年以来,国家充分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作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1998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科技部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安排》、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院知识产权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各类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权益,极大促进了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下,高校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科技创新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高校科研人员达到27.5万人/年,2010年达到29.0万人/年,2011年总人数达到29.9万人/年,每年保持3到4个百分点的增长。除此之外,2009年高校科创专利申请数达到61579件,相对于2008年增长36.4%,至2011年,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达到9.6万件,同比增长31.4%。第二、高校科技数量与质量增长较快,在2011年我国高等学校国内科技论文总数达到了111万篇,同比增长4.5%,其中在国外为21.8万篇,同比增长19.8%,在国际上,我国高校数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第三、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逐渐加强,2011年,高等学校在技术市场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5万项,同比增长17.8%,占全国19.4%,合同成交金额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26.5%[数据来源: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388期,2010年12月19日,总第514期,2012年1月20日,总第533期,2012年7月1日]。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也在不断高,在社会科研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构性瓶颈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数量与质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然而,从国家内外部发展需求来讲,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以及社会转型条件下,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存在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障碍与薄弱环节,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创新能力上的进一步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科技创新专业结构性缺陷。近年来,高等院校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从事基础研究占到了32.9%,从事应用研究达到了54.1%,从事试验发展仅占13.0%。按学科分类,高校投入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达到63.0亿元,占总量17.3%;农业科学25.2亿元,占总量6.9%,医药科学31.6亿元,占8.7%;工程科学与技术208.1亿元,占57.2%;社会人文科学21.6亿元,占6.0%。在62个一级学科中,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同比增幅较大,且明显成为科研重点,而农学、医学则有较大幅度下降。从高校职能角度讲,高校科技创新应当具有公益性质,应当以知识的创造、保存和传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旨,并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补充。就社会整体而言,试验发展领域占到81.1%,而基础研究仅有6.7%,高校科技创新更多地偏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建设。企业科研在社会创新体系中比重达到75.2%,而企业科研更偏重于电子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与机械制造。[数据来源:2012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sjkl/kjtjdt/]从数据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并且资源对于竞赛性质的学科专业更为倾斜,而对于一些具有实际意义以及见效缓慢的科研项目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更为重视的情况,而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则相对轻视。而人文类科学与经济管理类科学,则恰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这一实践环节,对于人文学科的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在我国,高校更多地倾向于将科技创新项目偏重于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快更迅速地获得奖项,以利于吸引更多的财政支持与社会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短期行为多,稳定性与协调性差,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临时搭建团队,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很少进行学术交流;另外,长期形成的院系建制与传统学科分类,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形成了阻碍。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偏科”现象。因此,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内,学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偏低。高校科技创新的最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而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周期长、风险大。一般情况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研项目通常需要的研究周期平均为14年,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投入偏少,同时高校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或地方财政,没有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基金制度,在科研方面重视投入而不重视产出,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方面,我国的研发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着追求面子工程的问题。通常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通过大量科研项目的基础建设,是需要长期系统化的管理与鼓励。有一些高校一味追求重大科技项目申报,然而忽视基础研究,因此导致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形成大量的低水平成果,缺乏创新,甚至出现学术上的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科技创新区域差距明显,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整体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结构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形成了较好的产学研结合,高校科技创新不再完全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与当地企业形成了相对紧密的联系,依托产业化改革,东部地区高校的科研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高等教育基础良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高于其它地区,在科技创新人员数量、科技经费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情况以及应用课题、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与专利数量和成果,都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然而,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区域间的结构性差异并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区域间的结构性差异的重要问题在于:地缘优势不仅包括经济潜力、市场动力等多方面因素,而是形成一个开放灵活的层次体系,对于高校而言,地缘优势可以促进高校充分吸纳政府资源,除了资金支持以外,还包括政策资源、制度资源等软资源,同时也可以综合地方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特点。然而,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趋利性会导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差距拉大。对于政府资源及社会资源而言,参与高校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定价值或业绩,因此资源在配置上不可能忽视高校科研能力的水平与潜力,因此资源分配会集中于科技创新相对优势的高校或高校团队,从而对于科技创新相对劣势的高校或者地域,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划分是目前不能抛弃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会不同程度阻碍科技创新的推动,同时,政府的短期行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3高校科技创新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