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1 22:16:57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1
基层民众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发展的快慢、成效的好坏。一是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教养水平,并相应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素质;二是可以改善社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三是可以产生熏陶、浸染生态文明行为的良好教育效果,形成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的环境。缺乏对基层的生态文明传播,会直接造成民众生态知识贫乏、生态意识淡薄,从而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和热情。基层民众观念的偏差和行为的不当,也会逐级引发一系列具体问题,最终综合体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方面。可见,只有加强基层生态文明传播,才能真正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群众、绝大比例领域保持良性互动,才能避免国家政策在基层的虚化、异化,才能使生态文明传播在基层试点基础上不断突破、在难易结合中稳步推进,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要培养大批基层生态文明传播人才
任何一项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人才队伍。在生态文明传播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大量的、经常的。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生态文明传播人才肩负着生态道德教化、生态知识传播、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大量基层生态工作者、生态教育者、生态理论研究者应该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的职业传播者、生态文明的行为变革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播和沟通,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每一处城乡、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公民心中,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给农村、农民带来变化,实现变革。生态文明传播人才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及时培养出一大批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化有着深厚感情、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人才,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组织、实践和推动。
三、不断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
理解;重要性与必然性;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2301
生态文明建设即是在人类的发展中结合自然的发展,使两者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对于目前世界各地对于自然不同程度的破坏,上千年储存资源的匮乏只能表示暂时的不可用,成片森林的砍伐与无数动物的灭种则表示人类的生存已岌岌可危,此时此刻,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只是对某一国的发展而言,而是对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对人类灭亡的自我挽救;站在人类存亡的基点上,我们应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1.1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就中国而言,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在中共十后全面提出的,中共十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各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优化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有限导致人口数量与城市建设的限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国土面积,在有限的空间获取最大的利益。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对于目前仅存资源的节约,一方面缓解日益加重的对于资源的需求,同时延长资源的使用时间,为新资源的寻找争取时间。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大环境,没有自然的正常发展,人类也不能离开自然存活,使自然自己正常的运转才是人类在根本上进行的自救。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是口头的提倡,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依然会持续,一旦相应惩罚措施的制定,便能对于那些破坏自然的人类公敌进行正义制裁,在根本上遏制了认为破坏的势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大致就以上四条,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自觉,公民也应该随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监督,只有人们开始自觉保护自然,才是真正做到了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1.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毫无疑问,在目前全世界资源匮乏与自然压力增加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强烈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生态即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种规律被人类社会改变,从而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对于改造过程中负面效应的克服,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世界性的革命,它涉及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更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实践性的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在另一方面,从人类整体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一路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这其间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原始的生活方式演变成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工业革命的出现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提升,现在人类已逐渐进入现代文明,信息化社会逐步形成。然而这一切的基石,依然还是自然,我们所需求的各类资源依然需要以自然资源原本,对其中所需物质进行提炼。曾经,人类一直妄想征服自然,实则,自然并不是用来被征服的,自然不是人类发展的阻碍,相反,人类的发展需要自然的不断支持,没有自然的存在,人类文明将不能得以延续,所以,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保障自然的正常发展才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
2未来发展道路
对于未来我国的发展,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后盾,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社会终极目标建设的必经之路。为了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成功实施,首先,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依然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法律是社会文明管理的一种方式,它能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对所有人进行行为言论的规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来讲,健全的法律明确规定了生态破坏行为的底线,它能强制规定人们的行为,而且在人为破坏规则的情况下还能对相应违法者予以处罚,并明确指出处罚办法,使得人们不能随意对自然进行破坏,也对那些觊觎自然资源的心怀不轨者进行警告,将违法行为遏制在最初阶段。
其次,对于自然的保护,国家需要明确划分保护范围,并对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详细监控,防止有不法分子钻空子。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公民的积极参与,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要使公民通晓,并在社会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宣传,对公民进行积极鼓励,使所有人都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对自然的保护,自身的公民素养也是关键,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为生态系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结束语
建设生态文明系统不是传统上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而是生态建设与人类思想的大改造,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然,认识自己所处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与作用,并认识到未来自身发展离不开自然,整个生态是需要和谐一致才能达成各部分的完美效果。同时希望中国在即将到来的生态建设中达到相对的良好效果,并为世界生态系统的建设做好表率。
参考文献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3
1.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与时俱进的世界强音人类对文明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地球的生命系统日趋脆弱,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凸显,“能源危机”的冲击,促使人类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思,其标志是“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式各样的环保运动逐渐兴起。特别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以《人类环境宣言》的揭开全球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联大会议上正式提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2.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全球生态安全负责任的承诺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72年,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成立;1994年4月,《中国21世纪议程》颁布,它是全球第一个部级的“21世纪行动计划”;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强调我国的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明确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6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明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持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指路航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负责任的庄严承诺。3.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消极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听从自然,以达到简单意义上的“返璞归真”,而是需要遵循自然,积极地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努力实现三和谐:人-人和谐、人-社(社会)和谐、人-自(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既不能简单地去“改造”自然,甚至“主宰”“统治”自然,但也不能畏惧自然、屈服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需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系,转变重gdp轻环境、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升华,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的具体举措。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1.水生态文明是人们积极改善人水关系的系统集成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水生态系统特有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全面节约与有效保护,积极改善与优化人水关系,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包括人类因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安全而形成的思想意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法律制度、文化形态,以及组织机构、科学技术等。2.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保证整体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前提。人类一切干预、改造水环境的行为,必须以不破坏水及其流域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有序流动为限度。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开发、利用与无限索取,还必须保护水环境,要亲近水、爱护水,与水和谐相处,与水共存共荣。在对待水资源的态度上,要尊重水环境的完整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平等地对待生命,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将善良、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扩展到处理人与水的生态关系中去。3.水生态文明观是反映人类进步的先进生态文明观水生态文明代表着在传统水生态文化基础上的先进生态文明观。倡导水生态文明,是促进加强保护、恢复、发展、利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逐渐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共荣共进的生态文明。要彻底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体可以无限度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追求gdp而不计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成本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4.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水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与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产物。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推进器和生态文明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新价值取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先进科学技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水文化的积淀与弘扬等方面内容,涉及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政策法规标准和科技创新等水利工作,内容十分丰富,要求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性、集成性工程。
试点引路,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4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灾难般的破坏。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我国先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此前提下,十七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表明了我国改变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决心。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生态意识生态道德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中国党和政府率先将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目标高度加以建设。文明的生态转向无疑需要新的伦理支持,而环境伦理学将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伦理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尽管生态文明业已成为最热门的话语而凸现于我国学界,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理论资源,以及建设路径,尚待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因此,本文将从环境伦理视野对生态文明作一探讨,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确立,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和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替代和超越。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可见,不管是广义的生态文明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两者都把生态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前者称之为文明的生态化,后者理解为生态的文明化。在环境伦理学看来,生态文明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的。因此,生态文明的伦理指向,就是要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1],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从环境伦理学视角出发,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至少涵指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立。在以往的农业和工业文明阶段,自然生态不在伦理之中。生态文明使自然不再游离于道德大门之外,人要对自然环境讲道德。
二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征服走向尊重。在旧文明阶段,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是文明而是野蛮,不是尊重而是征服、掠夺、破坏和践踏自然,将自然视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或手段。在今天的新文明阶段,无论是文明的生态化还是生态的文明化,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对生态规律应有的尊重,对环境应有的珍惜,均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生态文明作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文明,倡导人们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状态。从而使人类不再是自然的支配者、主宰者,而是与其它生物同属于自然这个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管家”,其目的是使人更好地与自然协同进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生态文明意味着自然价值不仅要面向单一的个体,而且要面向多元的个体;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世代人的利益。
四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应以适度为原则。无论是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是生活和消费方式,不再是工业文明阶段数量的越多越好、规模的越大越好,而是人们在与自然发生交往行为时,遵循适度、简约、平衡原则,以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
(二)生态文明的伦理特征
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必然带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就其伦理特征而言,生态文明将向人们展示出许多新的伦理特点,笔者认为至少将呈现三大特征:
第一,社会伦理关系结构的双重性。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的伦理关系结构主要表现为人际伦理关系。而在生态文明时代由单一的人际伦理走向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双重伦理关系。当人们面向自然时,主体不仅要思考改造自然的行为是否符合人际道德,而且要考虑是否与生态道德相一致;不仅要追求生态的文明化,而且要力求文明的生态化。人们的行为只要缺少任何一种关系的制约,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鼓励和推进人类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重要的伦理特征。第二,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的生态化。在生态文明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将持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树立起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文化意识。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唯一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生物成员,必须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自然的“内在价值”。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说的人们在改造自然中那种将“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理念,将得到真正实现。
第三,人类生态道德律令的普遍化和自觉化。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将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广泛认同,生态文明行为由自发转向自觉。在思维方式上,生态有机整体意识和环境道德理念成为指导人们生态行为的生态理性。在生产方式上,人类自觉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方式,建立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在生活方式上,人类不再追求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追求高质量、低消耗,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不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
总之,生态文明时代,伦理的绿化将成为社会的道德流行色。正如学界所说,21世纪将是生态化的世纪,21世纪的伦理、21世纪的文明同样烙上生态化的印记。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资源
生态文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此举对于破解全球生态危机有着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地平线上,借鉴全人类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一)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常常被称为“天人关系”,究天人之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恒久的哲学命题,其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智慧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奠定了深厚的精神资源。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一切生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顺从、友善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标,即“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儒家在主要关注人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的生活与自然的依赖关系,因此肯定人道本于天道,即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护其他生物的生命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儒家强调取用有节,物尽其用,要求人们珍惜自然给人类提供的生活材料,崇尚勤俭节约,不浪费。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由此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强加于自然界,即反对以人力加之于自然,追求返璞归真。这也是对道家“无为”的真实反映。虽然道家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看来过于消极,但是却为今天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佛教对生态文明的最大影响是“尊重生命”。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生命不只是存在于生命体之中,同时也存在于无生命物中,宇宙的变化具有产生生命的力量。因此,无论无生命物还是有生命物,都存在于普遍的生命体系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主张善待万物与尊重生命。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即人们要对所有生命慈悲,这就是佛教宣扬的“慈悲为怀”。
上述生态智慧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深厚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以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二)当代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
当代生态哲学思想在西方源于工业文明时代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问题而产生,如“公害”等表现出的人口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总体来说,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促成有识之士反思工业文明,当代生态哲学理论因此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当代生态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研究生态伦理问题,主要形成两大派别: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因为这一理论将“人类”一词个体化、集团化,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少部分人获得利益的工具或手段,以致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这一理论遭到了后现代生态哲学的强烈批判。
非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划分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态哲学理论。生物中心论认为,凡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是自然的主体和核心,也就是它把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生命。这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它承认了所有生命体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人与生命之间建立了伦理关系,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主宰自然界的伦理价值观。但是它依然忽略了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否认人对物种本身和生态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此很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生态中心论正是在这样的伦理语境中,对生物中心主义予以了超逾。它将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二者息息相关。人类作为唯一有主观意识的生物存在,只有从道德上关心有机整体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才能做好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尽管评论不一,尽管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但是,它所提出的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对旧文明的批判,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讨,对于后发现代化的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政策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人和自然的媒介,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2]。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生产资料,使人类能够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界。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根源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从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不断的矛盾与协调中。从历史上看,人与自然最初是对立的,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征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提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关系。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免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三合一的生态观,以及未来理想社会“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的双和解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制定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调整。先后经历了从制定“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这些都为“生态文明”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有效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文明思想融合了中外古今的生态智慧,并从中国现有国情出发,反思社会发展模式,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主动承担起破解危机、拯救文明的重任。当然,生态文明的提出仅仅是问题解决的开始,如何找到一条可行的建设路径,将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
(一)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人的灵魂问题”[3],即生态危机的根源应该归结为现存的一些思想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确如此,正是民众长期在“人定胜天”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征服自然的观念和态度,才会造成当下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确切地说,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的文化危机造成的。因此,转变人们以往无知无畏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唤醒民众尊重自然等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首要前提。
唤醒民众生态意识的方式主要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宣教工作,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如,在全社会发起生态文明的理论讨论,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内涵;制作一系列的宣传画册,给民众以视觉和知识上的冲击,认识到以往对待自然的无理与粗暴,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自觉转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研究,加强宣教队伍的建设,避免宣教工作的盲目性与延迟性。如果中国13亿民众具有了生态意识,认识到自然的价值与权利,明白人类应对自然界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就有了可能,同时也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
道德原则是一种道德理论,一般以概念、范畴等抽象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一定的伦理体系。它们以理论方式反映着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道德关系,反映着社会对人们的一定的道德要求,以及以一定形式规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文明形态,需要新的伦理体系的支撑。环境伦理作为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革命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人类历史阶段,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完善而爆发的人类伦理观念的一场革命,其本质是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因此,生态文明伦理体系的构建,在环境伦理学看来,就是必须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中心,建立适应生态文明的道德原则体系,即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目标体系、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和生态道德实施体系,以及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在合理的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支持下,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调整生态行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制定合乎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道德关系,是指人要以道德来制约人的生态行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不致破坏生态环境而危害人类本身。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制定人类的道德规范,寻求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约束与评价机制。
环境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约束”,相对于法律规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始终起着有效的调节作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的有序、协调发展,都离不开一定道德规范的整合和调适。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赖于环境伦理精神和环境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约束。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需要人们具备生态道德自觉,需要人们以生态道德责任感面对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需要以生态道德规范来评价和约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
生态文明的道德评价标准,总体上说,凡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的行为便是善的,凡是有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的行为便是恶的。当然,自觉遵守环境法应当是生态文明的底线伦理标准,明确规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积极践行生态伦理的行为可以容许有多种境界。其中最高境界就是“生态慎独”,即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有无监督,总是以生态道德规范自己,自觉兼顾人的利益和生态利益,自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繁荣,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6
1.1关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此同时我国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这两大战略实际上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而这两大战略本身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国际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有“弱可持续发展”与“强可持续发展”之分,总体看前者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而后者对发达国家较为有利,在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以前,国际社会以前者为主流,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弱可持续意义上的。弱可持续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科技优先,通过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制订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体现了科技优先的理念,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全部环境保护的立法都写入加强科技的条款,立法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科技优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立法中科技规范(如环境标准)的发展,但也带来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新问题,最突出的是用科技代替法律,或者是科技优先法律,法院审理环境案件不看法律而只认技术鉴定,环境影响评价以技术评价为主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影响,这导致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的社会反响迅速降低。科技优先还容易被理解为科技万能,认为只有科技发展才是环境保护的唯一出路。实践表明,近年来我国环保科技虽然迅速提升,但环境却以更快的速度恶化。我国一度环境法制较为保守和停滞,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很不适应。
1.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与管理和科技相比,生态文明更多地强调的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相对滞后但不能长期滞后的领域。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生态文明已明显落后于管理和科技,亟待大力加强。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设计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举例来说,循环经济在欧美实施较为成功,我国引进后却效果不佳,还助长了洋垃圾进口等严重环境犯罪问题,究其原因,有管理上的、技术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公众环境意识问题,缺少了公众高素质的主动参与,循环经济必然是因这个巨大的缺口而阻断循环。又如,“两型社会”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本质上不是管理的问题,科技问题也有限,根本上是环境意识或生态文明的问题,而这一切在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制中非常薄弱。
2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背景
2.1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环境重要的历史关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
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消极地等待。不少人幻想中国人均gdp达到五千美元时,会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那样进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到达这个“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由高趋低,逐渐减缓。但要看到,这个拐点在大多数国家并不是自然就到来的,而是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后才痛下决心进行治理,这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不应重复。况且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压力大、欠账多,拐点迹象迟迟不出现,而如果该拐不拐,就是违背历史和科学的规律,就会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近来环境频发就是警示。因此,党和国家要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地推进这个拐点的到来。这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
2.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却不是一帆风顺
例如早在2005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10省市启动绿色gdp试点工作,时隔仅一年,这一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新型核算体系就面临杯葛而告终止。仅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严峻程度与传统gdp增长速度形成的鲜明对比,即足以证明实施绿色gdp已势在必行。如今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局面已充分证明了这种必要性。十报告提出,要建立必要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比当年的试点机制更完善更科学,不仅有目标,也明确要求作为考核办法,而且规定了具有强制力的奖惩机制,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保障。
2.3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最佳途径,要借助法律的利益协调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和谐与共赢,而不是势不两立的对抗或此消彼涨的博弈。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局势引发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西方国家都曾经历过这个历史阶段,污染事故频发、激增,欧美形成了所谓的“社会生态运动”。我国长期以来是行政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机制,造成了公众参与的先天不足和公众在环境保护上的政府依赖心理。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公众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拓展空间,并引导这种参与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和社会生态运动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经验教训,欧美生态运动概括为二种类型,一种是以“彩虹勇士号”为代表的激烈抗争的法国类型,另一种是以信任原则为代表的妥协互利的英国类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历了太多的革命和动荡,更需要的是和谐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培育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哲就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的理念,所谓天地化育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而所谓“赞”,表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首先是要积极地作为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其次是要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赞”就是要“大力推进”,是和谐与共赢。
3生态文明呼唤环境权利
环境管理在法律上主要对应的是责任,环境科技在法律上主要对应的是标准,这二者构成目前我国环境法的主体。也就是说我国环境法缺少权利的内容,这既是我国环境法制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环境法制与发达国家环境法制相比的主要差距。我国目前环境法在权利设计上是把环境权利附随于民事权利,而在民事权利上限于侵害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私权利而通过侵权法救济,民事权利是不可能包容环境公益权利的,而这却正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所在。其次,我国环境权利保护还适用相邻权的规范,而此种民事权利是低等级的民事权利,仅限于个人之间,且可以自由处分,此外,现代民法还要求相邻人要相互容忍,这些都是与现代环境保护渐行渐远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此宣言明确将环境权与人权结合定义,而此后许多国家均将环境权入宪或入法。目前我国宪法已写入人权,而《人类环境宣言》中环境权与人权结合定义的表述“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也已迅速成为举国上下的共同追求,环境权具备成为我国宪法中人权细化规定的切入点的条件,建议及时写入宪法和法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可通过赋予公民环境权或生态权弥补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主导的不足。我国环境立法强调行政主导,造成公众对环保的消极甚至抵触,此次环保法修改公众参与的程度极低,远不及物权法等立法那样引起社会的普遍和积极的关注,另一方面,启东等地恶性环境表明我国公众生态文明程度很低,以及对现行环境法制的极不认同(这是环境法制崩溃的先兆),也说明我们的环境法制本身有严重缺陷,公众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而基本上没有权利。这种情况与世界上环境法制发展的主流是不符的。总体看西方国家目前主要通过环境权赋予公众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我国借鉴。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几点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
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党的十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两者具有内在联系。
一、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实践基础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贫富分化、生态失衡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以指导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应运而生,共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理论基础的同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为理论指南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奋斗目标的合一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是两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四)地理空间的一致
一定的土地、人口构成的特定地域范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对象。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状况及其开发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政治地理空间思维,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必须理性面对的重大问题[1]。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纳入现代化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条件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等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社会内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都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进行的。”[2]因此,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生态事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该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作为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在于实现“善治”,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看,第一次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在反思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生态化成为第二次现代化的重大特征”[3] 。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影响和制约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4]。这充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凸显。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期出现的生态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爆发,致使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甚至成为阻碍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拦路虎”。为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是认识根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将“治理”纳入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它主张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制度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追逐资本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只有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技术根源。科技是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辩证地看待科技的生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避免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实践根源。“生态危机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实践中自然的反人化。”[5] 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重塑社会关系,加强各生态主体的平等对话,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合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现代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6]。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文明本身所具有的集中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7]。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8]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态行为和生态实践。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反对和克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主义;在肯定和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考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肯定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7],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企业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珍爱自然、重视生态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生态意识的人格化,使人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产权、监管等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体现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连贯性,革除不合时宜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协调、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模式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发挥着主导作用[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市场与生态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绿色运动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逐渐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协调合作,建立起政府、市场与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四)加强生态技术创新与应用
生态科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顺应生态科技的时代潮流,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生态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要加强生态技术的推广,让先进的生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和领域,从源头和末端上减少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
(五)优化国土治理空间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我国国土空间既需满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自然属性,考虑各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制定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划,“最终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从单纯的重开发空间走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并重的‘三位一体’空间格局”[9]。
参考文献:
[1] 周平.国家治理须有政治地理空间思维[j].探索与争鸣,2013(8):11-16.
[2] 孙文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3(8):12-17.
[3] 杜明娥.试论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181-186.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5]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 苏州:苏州大学,2011:83.
[6] .努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n].人民日报,2012-12-13(1).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87-0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
1.增进生态文化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是体现人们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哲学范畴,从狭义上讲,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认知意识和价值行为取向[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行为受观念、思想和意识支配和指导,而观念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和学习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态观念和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一些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人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培育生态文明主体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深层的理性认识与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往往理性思维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接受的日常教育和自我学习程度不一致,以及个人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的不同,从而个体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层次不一,各有不同的。因此,提高个体非理性因素,优化个体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通过不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使得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相符合,进而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
3.促进生态文明知行转化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2]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依赖于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将社会所要求的生态价值观念灌输给其社会成员,并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内化,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既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要求个体将内在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实现知与行的转化。知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这为知行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1.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系统普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由于对现状缺乏认识,使他们不能清楚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事实,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应当使之自觉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现状的教育,是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2.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根据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形成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哲学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界按照人的意识进行过度的改造,没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招来了自然界对我们的强大报复。要改变这种“以人为主”的错误生态观念就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生态价值观教育
与传统生态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的单一经济价值观相对应,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要形成。从以人的价值衡量尺度,向大自然索取财富,转化为理解大自然价值的双重属性。传统的价值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要落实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而是要追求经济、精神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4.生态伦理观教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都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3]。从生态伦理观看来,生态文明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以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为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各方面,要以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遵循适变,简约和平衡的原则。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实施
1.开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在高校必修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专题以及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和法制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而且也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归类梳理以及比较分析,同时编写提纲应按照学生的认识心理与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认真的讨论、仔细的推敲。在内容上,应当把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明、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整合在这个教科书中集中的体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理念。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作为地方以及学校的教材地编写,要能很好地与当地生态的整体发展主题同步,在教材建设上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明课程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进行评价判断。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主体具大的广泛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要尽量来自不同的主体,既包括理论课教师,也包括相关课程专家、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环节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方式实现的多样性。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情况区别对待,灵活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延伸
1.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运用校方各方面优势资源以及管理权力,将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办公室,使其拥有专业的机构部门处理校园内部的生态文化问题,以及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其次,校方应善于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编撰宣传资料,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度,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环保专家定期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敏锐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本身,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主动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将爱护生态环境融入到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
2.注重日常实践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普遍性。从而让课程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施环节上,应当充分开发校园生的丰富资源。首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生活资料的环保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知道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中主动融入和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最后,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假期调查,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在大学生的时间中能不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积极引导包括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宣传活动与各种传媒影响,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报刊文摘、影视传媒、网络媒介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文明法制、生态文明科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等的理论认知,以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二是要完善各方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协调工作,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政府可加大对生态文明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场所,如主题公园或者展览馆等,同时大学生对生态园区进行调研,可安排专门校车进行接送,相关接待地区应实行免门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讲解与指导。此外,不同校区之间可加强交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共享共建,从而建立起校园之间的联合基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孙丽,孙大为.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路琳,翟栋.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2010(3).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9
盖志毅(以下简称盖):内蒙古许多地区可以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道路。如内蒙古扎兰屯市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质量效益型的生态农牧业。扎兰屯市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6万亩,占总耕地的74%,基地规模居全区第一;获“三品”认证4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6个,地标数量在全国县级地区排名第一;连续5年承办绿色食品交易会,成为全区绿交会固定承办地。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和荒漠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
记者:鄂尔多斯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走出了一条内蒙古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双赢发展的独特模式。
盖:是的,鄂尔多斯崛起不仅仅靠资源富集。鄂尔多斯市十分注重恢复地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生产和提高农牧民生活“三生统一”(生产、生活、生态)。并创造性地通过“一举五增”(沙柳增值、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把国家、地方、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书写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和互促的典型案例。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被誉为内蒙古民营企业“第一强”,也是斥巨资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领头羊”。总裁赵永亮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就是钱学森院士在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贺信中所说的“沙产业、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画句号。治理沙漠,生态建设是手段,发展绿色产业、向市场要效益才是目的”。东达集团搞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共包括3项建设内容:一是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首期工程10万吨,投资4.7亿元);二是投资3亿元,在库布齐沙漠内建设沙柳种植基地20万亩,10年建成;三是投资1亿元,建设舍饲15万只白绒山羊的养殖基地,5年达到设计能力。这些项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绿色植被的建设尽快组合成沙产业、草产业的链条,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帮助群众奔小康上富裕路。
记者:东达集团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探索出了一条内蒙古“绿色崛起”的路径。
盖:可以这么评价。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他们依靠经济杠杆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每年洪水从库布齐沙漠向黄河输沙就达1.6亿吨,曾经造成黄河断流改道、包钢断水停产。他们在库布齐选择耐旱的乡土树沙柳为治理沙害,防风固沙护堤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树。沙柳每3年必须平茬一次,“平茬复壮”下来的沙柳,可以用来造高档挂面箱纸板,不污染环境,拉起了产业链条。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福源泉生态基地投入3000万元,建立沙柳示范区5万亩,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沙柳,使项目区沙柳面积达到70多万亩。赵永亮主张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三业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生活三者兼顾。
记者:您在近期的著述里面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诠释经济学现象,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内蒙古目前在特定的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您怎么看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
盖: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就要使屏障内的负熵值的耗散程度尽量减轻。美国学者杰里米·夫卡金和特德·霍华德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系统的简述了熵定律和熵定律在经济社会的运用。熵(entropy)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一衡量混乱程度的度量。在物理学中,熵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是守恒的,不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就表面看,这似乎是说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高枕无忧的滥用。但事实上,非常遗憾的是,物理学中还存在着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表明,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对人类来说是从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状态,从有效的到无效的状态转化。物理学意义上熵就是这种不能再被转做功的能量的关系。由于热力学二定律的作用,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时,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作某种功的一定能力。熵表明,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熵的增加,意味着有效能量减少。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无法逃避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向,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的基础最初来自太阳的能量,因此,生命也不能逃脱熵定律,有机体通过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来生存和进化,并不断从环境中摄取。熵是经济稀缺的主根,一切循环活动都要耗费环境中稀缺负熵物质,一个物质和能量上封闭的循环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的。
比利时著名学者、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i.prigagine)指出:系统存在一个边界,在这个边界上它与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着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从边界外吸收低熵的物质-能量,通过经济过程内部的消费变成高熵的废物后,再将其源源不断地排放出去。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下的有序结构,就叫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一经形成,它就具有抗干扰能力,一般性的涨落(波动)会被耗散结构所吸收。
依照这一理论,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把对生态屏障的破坏压缩到最低。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内生的、自运行的动力。要关心在内蒙古的产业原材料从哪里来(from where)、生产什么(what to do)、如何生产(how to do)为谁生产(for whom)、到哪里去(to where)等问题。博尔丁从“物质不灭”定律出发,把地球比作宇宙飞船,旨在说明地球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在其中,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应是线性关系,而应是循环的关系。这就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仅仅将经济的目的视为创造效用并相应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狭隘视野,重新考虑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为我们获取效用的行为所设定的限制或界限。世界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1970年提出“稳态经济”理论,它不仅直接受到约翰·穆勒的“静止状态”思想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的阐释。 特别是,戴利通过“规模”概念,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均衡关系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形成广泛影响。戴利指出,经济系统是具有有限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戴利把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合理的规模”与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产品的合理分配”并称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目标。显然,这是一种“内外均衡”的思想。把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关系的“内部均衡”,与反映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再生产关系的“外部均衡”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角度,统筹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关系;其二,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功能上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大系统,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均衡与持续出发,来把握人类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在承认经济活动的规模受到其所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提供能力和环境容量的严格限制的前提下,研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以功能(资源提供、废物消纳、生态服务等)为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保持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和谐、稳定和协同演进意义上的广义循环为目的,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功能的均衡和协调关系。
生态环境承载力——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内蒙古经济发展置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
经济规模 or 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禀赋 or 环境容量
要实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 在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下,追求资源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以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率”来评价与引导经济活动的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76-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践研究”(2013c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妍君(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既是高效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也是新时期先进的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发扬者。但由于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学习,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严重后果的认知不足,从而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放任自身可能会危害生态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乏生态科学基本知识,大学生就无法正确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连锁反应,更没有正确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自己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行为。大学生通过学习生态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生态保护、生态破坏后的修护以及科学防治等路径、方法,学会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助于他们去除糟粕吸收发扬精华,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承者。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和生态价值观等内容。
1.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教育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又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改变过去“以人为主”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而进行有效保护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认识到人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依赖、依存的一面,善待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这就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观建立的基础。
2.生态伦理观教育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共荣为根本追求的,只有人们以更加理智、明智和自觉的态度来尊重、保护自然生态,反对过度索取、开采、破坏,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把这样的认识升华为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有益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长远的发展。生态伦理观教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伦理底线和伦理责任。
3.生态价值观
传统的价值观基本是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的理念,追求索取自然、改造自然、以自然及其资源无限度为人类服务,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反被自然报复,蒙受巨大的自然灾难和经济、社会损失。要建立生态文明观,就要从大学生的理念入手,不仅仅让其认识到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对自然有一种精神需求,即乐于走入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对其生命的伟大意义,实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四)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像有关民法、刑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人们缺少了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和法律威严对人的约束,从而人们放松了对环境破坏的警惕。
生态文明教育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国际上有关生态环境的条约、协议以及国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和规定,都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当代大学生熟知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增强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延伸
(一)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整体规划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呼唤的价值观之一,因而,应当在学校思政德育教育和考评的整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尤其要把这种目标和要求放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的蓝图中来整体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符合高等教育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成果。
(二)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上至教育领导部门下至学校各院系教师都要对生态文明教育加以重视,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尤其要深化其在有关环境保护相关专业院系的地位。而公共基础课程方面,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应突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生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内容。
(三)组织编写专业教材
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专业教材。教材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也可因地制宜,针对当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环境,把当地的乡土地理、历史、人文传承等内容整合在教材中,既有综合课程教育的理念,又有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特色。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理应在教材编写方面发挥示范基地的专业性、权威性,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引导起到引领作用。
(四)构建生态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并重。评价主体既要有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也要有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学生代表、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社会公益群众代表。第二,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即要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效果、实践活动等项目进行评价。第三,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质与量的评价结合,又要具体问题与综合应用评价结合,还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五)注重日常实践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使理论知识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其行为的指导。
我院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坐落于南岳脚下、湘江河畔,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是大自然对学院和广大师生最美好的恩赐。我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要依托和发挥学院的优势。第一,在日常管理中,理应坚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适度的生活消费习惯,注意其学习生活的环保性,关注维护、建设美好的环境。第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成立有关生态环保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有关生态环保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打造“校园是学生第二个家”的理念,培养大学生对学校和校园环境的热爱之情,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校园的建设和环境布局、规划等尊重、征求学生的意见。第四,发挥我院众多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结合运用生态文明知识,驱动生态文明观及行为的养成。第五,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走入社区进行调查、实践,生动、客观地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使大学生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人公。
参考文献:
[1]曹晶,刘新春.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 [j].学理论,2014(5).
[2]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现状研究 2023-05-17 09:12:52
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分析 2023-05-17 08:56:18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抗辩效力 2023-03-30 09:23:47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2023-03-24 15:47:2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3-03-24 10:02:00
生态有机肥对玉米种植田的影响 2023-03-02 1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