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5-04 13:10:47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1

代表意见建议聚焦四个方面

人大代表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工作,所提建议内容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代表就推动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加强长江水资源环境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加快构筑对外绿色投资体系,助推一带一路等,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对推进国家重大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关切。

二是关注环境质量改善。代表就落实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拳治理雾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言献策,体现了对各环境要素的全面关注,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是关注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代表就建立区域、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责任追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四是关注环保法治建设。代表对加快《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司法手段推进环境治理,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等方面也有较高呼声。

高度重视确保高质量推进建议办理

一是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陈吉宁部长高度重视,要求把建议办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务必按期高质完成。分管副部长主持召开建议交办会,全面部署办理任务,每个月中、月底对办理情况进行书面调度。各司局明确1名司局级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明确1名干部作为联络员,建立办理工作台账,将每件建议落到具体处室、具体承办人。

二是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结合人大要求,制定我部《2016年建议办理工作实施意见》,对办理任务进行细分、交办。对各司局联络员和主要承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解办理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印发工作手册。完善建议办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结合业务,突出重点。我部把建议办理同抓规划、抓治理、抓预防、抓改革、抓执法等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以办理建议促进环保业务工作,以环保业务工作推动答复意见落实。我部对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将代表关注度较高的12个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司局、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办公厅及时汇总通报各司局工作进展,督促落实。赵英民副部长就“重拳治理大气雾霾”重点建议带队赴浙江、山东开展调研。

四是明确节点,及时督办。为避免前松后紧和突击办理,对不同类型建议明确不同的办理时限。要求各司局在规定节点10天之前将复文报办公厅,为核稿、修改、部领导签发等环节留出时问。各司局联络员及时调度本司局办理进度,提醒、督促承办人。办公厅定期将各司局办理情况报告部领导,并通过通报、电话等方式提醒督办。

五是严格审核,确保质量。严格执行建议办理工作规则,对我部主办建议的答复,坚持七级审核机制。各承办司局起草审核复文注重把好内容关、政策关、体例关、文字关、信息公开关,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话实说。办公厅严格审核,对达不到要求的复文,指出不足,退承办人修改。

六是规范程序,推进公开。我部明确建议复文的公开主体、审核机制、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各承办司局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特例的原则,在起草答复意见、会办意见的同时确定公开方式,对不公开的需说明理由。参照机关公文信息公开程序,公开159件主办件复文,公开率达84.1%。推动环保重点难点工作见成效

我部将促进工作、增强实效作为建议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将办理建议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强化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所提建议,推进环保工作见成效有突破。

一是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结合深化环保领域改革相关建议,向国务院报送《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送审稿)》,起草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编制造纸、火电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地区高架源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方案。拟订《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16-2020年)》,开展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社会化委托试点。起草《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实施办法》。

二是大力推动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结合水污染防治相关建议,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2016-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指导督促地方加强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指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印发《关于下达“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通知》,分解落实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结合“重拳治理大气雾霾”重点建议,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联合京津冀三省(市)出台《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印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任务进展调度方案》,按月调度重点工作进展。指导督促各地及电力集团公司编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方案,将逐台机组改造任务落实到年度。采取内部通报、向社会公开等措施,加快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

结合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建议,加紧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牵头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由国务院印发。正在研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配套政策措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拟订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土壤污染防治行蛹苹》目标责任书。启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2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情况。

xx县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共分四大类,项目合计(76)个,总投资(633.72)亿元。

其中:1.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共(7)个,总投资(14.75)亿元,已完成(1)个,在建(6)个;

2.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共(48)个,总投资(38.5)亿元,已完成(7)个,在建(41)个;

3.重大综合交通工程项目,共(12)个,总投资(475.58)亿元,已完成(0)个;

4.绿色发展项目,共(9)个,总投资(107.18)亿元,已完成(2)个,在建(7)个。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探索并逐步走上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升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截止上半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2.7%以上,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优势持续巩固,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迈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排头兵的坚实步伐。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江西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存在较大缺口。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势必需要大量资金,xx经济基础较薄弱,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需投入的资金与现有财力还是相差甚远,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

2.基础设施短板亟需补齐。由于xx县历史欠账较多,对比全国各地更高起点改善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安远县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仍跟不上时代要求,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3.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不高。一是乡镇部分群众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欠缺,乱倒乱排等行为时有发生。二是为了保护xxx,xx群众不能大面积开山种果,并且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源区群众不仅减少了生产经营收入,还为改善环境付出不少资金,群众生态保护积极性不高。

二、项目储备情况

1.绿色发展、环境治理项目储备情况。我县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步伐,逐年提高财政预算比例。目前我县计划项目储备7个,总投资约58208万元。

2.绿色发展、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导向和资金需求。绿色发展项目方面,我县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同时结合我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而生态优势较为凸显的县情,主要以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为重点投资方向,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群众生态收益逐年提高。环境治理项目方面,我县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地区和东江源头县,水环境治理、生态屏障建设是我县主要投资方向,根据每年环境数据比对,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正逐年向好的发展趋势,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然而,我县也面临农村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和绿色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以及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的局面,主要资金需求为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方面。

3.市县领导关注但缺投资的绿色发展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xxx成为“xx第一名山”的决策部署,我县大力实施了xxx景区改造提升工程、xx景区改造提升等工程,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丰富xxx旅游要素配套以及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我县正在继续实施xxx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由于该项目总投资较大,缺少资金支持,仍有大部分项目无法动工实施。

三、工作建议

1.对项目储备建议。一是建议上级部门加大xxx上下游横向补偿项目储备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我县长江经济带建设,切实保护好东江源头,构建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二是建议上级对我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加大支持力度,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3

地方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通过提案、议案、讨论等形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为加强环境保护献策,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和影响性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推进?

完善规划,量化指标,建立激励机制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为地方具体工作部署指引了方向。在各地两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实现美丽中国要从促进美丽地方做起。2013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快美丽海南建设步伐,坚持走特色、内涵、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的发展思路。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祥理指出,发展重在可持续,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巩固海南绿色崛起的基础。

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大力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建设,推进以山林保护、矿山修复等为重点的青山治理工程建设;推进以重点流域保护、近海海域环境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城乡水系治理、城乡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建设;推进以区域一体大气治理、污染联防联控为重点的蓝天工程。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健春表示,海南将积极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引导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建设一批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面对雾霾应该做些什么?

快速反应,制订预案,筹谋治本之策

近段时间,我国多地遭遇雾霾袭击。在地方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各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

治理雾霾需要应急措施。河北省是此次雾霾天气影响下的“重灾区”。在该省两会上,大气污染治理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遭遇雾霾这样的极端天气,政府部门有没有快速反应,有没有系统的应急措施和体系?”齐秀敏代表提出这样的疑问。

她认为,河北省政府应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应急机制,主要内容包括3点:一是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同时考虑实行“区域限批”,对未完成年度总量控制任务的区域和行业,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二是对扬尘污染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将施工企业在1年内未受到环境违法处罚作为在本行政区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标条件;三是明确环保、交通等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具体职责,使相关部门在处理大气污染事件时能各司其职。

当然,治理雾霾不仅需要应急措施,更需要治本之策。来自唐山的季加宇代表从立法层面建议,应尽快制定河北省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湖北省两会上,来自建筑设计界的湖北省人大代表徐丽芳认为,除了客观原因外,雾霾的产生和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也有很大的关系。她建议,遇到如此天气,在采取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定时巡查、人工降雨等措施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进一步完善雾霾应急预案,对城市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应有整体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环境经济政策怎么完善?

多管齐下,创新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该政策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又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刘远生认为,海南可考虑成立区域性碳汇交易中心,创新机制鼓励海南企业尤其是大型高耗能、高碳放企业参与碳汇交易。

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革命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常委、省法制办公室副主任陈马林建议,海南应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对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钢铁生产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电镀企业、机械制造企业、涉重金属污染重点企业,以及容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处于环境敏感区的重污染企业等实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他还建议,把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审核换发排污许可证的重要参考条件,作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上市环保核查的重要参考内容,作为环保评先创优的重要审查内容,纳入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和绿色信贷参考内容。

中国革命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的提案建议,建立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基金,在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公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企业无能力支付赔偿款项或暂时无法追溯到责任单位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使用该基金。

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海南省政协委员李惠智建议,试行生态税费制度,探索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并完善保障措施,同时加快推进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健全生态补偿指标考核体系。

环境容量的底线在哪里?

有序开发,加快立法,确保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然而,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在湖北省两会上,中国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提案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该省部分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防治已刻不容缓,建议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家底”。针对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突显、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的情况,该省应从重点地区入手,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对于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顶部防渗、渗滤液引流,并进行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有计划地关闭过渡性简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

提案还建议,一方面要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周边地下水的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保护好湿地,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委员会提出,湿地保护要早日立法。通过立法,该省可以对湿地及资源进行依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4

关键词:中国领导人 生态思想 发展规律

一、1949年以来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论起生态思想的形成来源,自然是马克思生态观所领导的。马克思阐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他认为自然界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撑,就像人的肢体,正常健康生长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其具有客观的先在性;另一方面,他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身体,是自然不停演变和不断优化产生的“物质”,人类的生存必须依存自然界,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物质基础。人离开自然界,就像鱼离开水,连生存都谈不上何来的发展。无论人类的思想如何进步,科技多么高新,头脑多么发达都不能摆脱自然界对其的制约和限制。反之,人类反对自然也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人类虽然是自然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却是有意识和思想及主观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类主观能特性是以劳动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劳动实践就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枢纽,也是人类与自然统一这个观念的实质表现。绿色消费这个概念也是马克思主张的,绿色消费能有效控制奢侈浪费行为。提醒人类对物质产品的使用要适度,倡导物质消费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由此减少生态环境的压力。

二、1949年以来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1.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认知。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自身的和谐。自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步入快速稳定发展时期,一直秉承“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领导思想,这种思想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为一体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两个个体的关系,其中还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本质体现是人与自然持续的、稳定的、永恒的物质交换。从新中国建国至今,领导人生态思想产生、形成、成熟和发展这几个重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不同的阶段都存在着统一性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的重要先驱。世人皆知,马克思主义是全中国认知生态和创造生态环境的强大先导,也是中国革命能够完善形成、建设并走向发展之路的指路灯,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建党建国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思想的发展也坚持和秉承了马克思主义。

2.发展创新,体现环保潮流思想。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状态,然而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控制发展的,内因是发展的基础原则,外因是发展必要先决条件。新中国从建国走到现在的境界和地位,生态状况形势严峻,促使党和国家每一时期、每一任的领导人,都必须解放思想,顺应时代的步伐与生态形势共进退,并积极改善与应对。

中国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嬗变与国际社会环保事业的大形势驱使,也就是环保潮流的推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世界环保事业的高潮期助推了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萌发成长,把环保上升成为一种潮流,跟随了国家发展的国情和色彩。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生态国情和环保潮流两者的交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新中国自成立之初人口就多,早期计划生育没有施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经济发展方式不够精细,导致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都被肆意利用和开采,环境问题就变得更为严峻。从人口方面来说,从新中国成立至开展计划生育之初我国人口数每年都是成倍增加,这样的背景使我国资源和环境都入不敷出,承担了巨大压力。从资源能源发展方面来看,当时的条件背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极大,进而产生了更严重的污染。举例来说,我国的淡水资源,建国初期我国河流江川干流支流的水质尚好,只是部分城市的部分河段污染较重,而随着经济发展建设,我国没被污染的淡水资源屈指可数。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存在于我国的发展中,也是全球性发展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和转变都是改善生态环境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不仅要发展,还要绿色发展。

三、1949年以来生态保护思想的发展研究

1.生态思想的萌生。生态思想的萌生阶段,这一阶段为1949-1973年。历史上闭关锁国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后,此时环境保护思想是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萌发的初期。回顾历史,在很早的r期中国就自然灾害频繁不断。几千年来,发生过很多次大的自然灾害,这些情况都是基于森林、植被等生态被破坏为前提,然后得不到很好的改善,日渐累积之后发展成大灾害,包括水土流失、森林沙漠化、湖泊干涸等一系列不可逆的严重生态问题。也由于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领导人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因而迫切希望从本质上解决,或者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面目全非的现况。从实际发展来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军事和政治斗争带领中国人民“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权回到了人民大众手中,我国也结束了常年的战乱,不再受封建统治的束缚,国家的社会、经济以及各行各业都有了快速发展。在安定和平的社会背景下,生态思想终于正式成为新的改革目标,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经过20多年一直到1973年8月我国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国共产党坚持秉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拉开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序幕。

2.生态思想的成形。上文提到1973年8月我国召开了环境保护会议,由此进入了生态思想形成阶段,即1973-1989年。在这个阶段中,中国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发展落实,影响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两种因素互相影响,由此成形。从中国国情方面来分析,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是领导人必须承担的责任,这个问题产生的压力也对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的成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在发展和生产上,工业化成为极力摆脱贫穷状态的中心发展环节,集中精力搞经济,“大干快上”,突飞猛进,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因其粗放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巨大,木材、煤炭、铁矿等资源都是工业化生产的必须之物。再加上发展工业化过程中急于求成,日夜生产,毫无节制,因此导致大片森林被砍伐,煤矿、铁矿等资源被过度开采,工业废气、废水无节制地排放。使生态环境更趋恶劣,森林锐减、河道污染、水土流失,更多严重的自然灾害相继发生,导致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呈阶梯状不断下降。“痛定思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促使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的成形。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时,总理特派代表团专程参加此次大会,表明中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国际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是中国,这次会议同样也唤醒了各国政府重视环境发展的思想,将生态环境问题放在国家发展的首位。中国代表团通过与各国的交流,开拓了对生态环境认知的视野,此后,国家领导人以及生态环境专家开始更加重视和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从我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经历多年发展,一直到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这个时期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在萌生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的生态对策,进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初具雏形的阶段,其具体措施也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包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控制人口等方面,生态思想就在此时期正式成形。

3.生态思想成熟阶段。我国领导人生态思想的成熟阶段是在1989-2002年之间,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探索和完善,进入成熟状态,这种成熟是在全球环境被关注的大背景下完成的。从国内来看,环境保护思想和意识成熟乃是大势所,也是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实施措施。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将人类生态思想从单纯的环境保护层面上升到将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共同进步结合起来的高度,这是中国生态思想和发展思想的活跃性阶段。以这次大会的实际内容为标志,中国对环境与发展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受这次大会的启发,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要求在发展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全方面考虑并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还倡导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独有的特殊环境保护方式。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内,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从初具雏形发展到日益成熟。

4.生态思想完善并迅速发展。从2002年至今,随着中国领导人生态思想的成熟,保护环境就进入完善发展阶段,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了满意成效。但是由于中国发展经济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且受人口基数等问题的限制,生态系统脆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大的改善,这种脆弱需要常年“呵护”。因此,我国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国内,中国单方面的环境保护并不能实现全球的环境生态建设。在政治上,我国已经签订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京东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多个国际环境公约,这意味着中国也要积极地履行环境保护的国际义务。在经济上,部分发达国家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各国外贸形成阻碍,这也意味着我国在经济贸易上也要时刻考虑环境生态问题。同时也要求中国领导人必须领导全国人民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完善生态环境的管控与建设。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5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__*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生态市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要求

生态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市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形成并不断发展;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市有六个基本条件:一是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同级人大审议、颁布实施。二是全市80以上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或通过验收,达到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三是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四是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五是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六是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生态市的创建,坚持国家指导、地方自愿的原则进行;考核验收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通过后命名。生态市的建设考核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36项。这些内容全部体现在《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中。

二、《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诸城的决议》,对生态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决议,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好应遵循的原则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潍坊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优化、污染综合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市域空间绿化四个关键环节,充分体现我市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提出编制《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一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规划》要充分分析我市资源、环境、区位优势,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城市定位、工作目标要符合诸城实际,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规划》能够成为现实。二是突出特色、扬长避短。目前,诸城具备了建设生态市的条件,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要找准切入点,使《规划》既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构建出我市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舒适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和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三是求真务实、不贪大求全。立足于我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及特点,在认真考察论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四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前几年,我市制定了许多规划,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旅游规划、林业建设规划等,这些规划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要吸收这些规划,涵盖这些规划的内容,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五是确保质量,增强可操作性。《规划》近、中、远期目标要适度,每年都建设一批新的生态项目,完成一批新的生态工程,做到年年都有新变化,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

(二)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市里成立了诸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及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 市长邹庆忠同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尹凤来、副市长李士来同志任副组长,市直37个部门和3个街办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已开始正常办公;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分别成立了工作办公室,确定了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为《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和下步推进生态市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从基础工作入手,确保《规划》按时编制完成

编制《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协调的部门多,资料收集也有一定难度。对此,我们及早动手,早做准备,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为《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严格筛选《规划》编制单位。编制《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不仅仅是一项文字工作,要求编制单位必须准确把握诸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生态市内涵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提出前瞻性发展目标。为此,去年12月底,市财政局、环保局采取招标方式,确定青岛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并在市政府采购中心与其签订了《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合同》,由该公司负责编制《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合同总价款为人民币19万元。

二是搞好资料收集和调研考察。合同签订后,青岛天人环境工程公司列出了生态市建设规划所需资料清单。1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召开了资料收集调度会议,23个部门提供了相关资料。青岛天人环境工程公司还组织专家到我市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考察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我市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进行修改。4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规划》初稿审查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市创建“两城一市”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尹凤来同志主持,市委副书记李宁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会上,编制单位汇报了《规划》初稿内容,刘德成书记及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分别作了口头发言,对编制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方向性意见。会后,有12个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了修改意见。编制单位根据提出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了修改;5月25日,修改后的《规划》又征求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6月4日,潍坊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密州宾馆主持召开了《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省林科院等单位的5位专家教授对《规划》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诸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了长足发展,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潍坊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全面分析诸城市基本情况特别是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市建设目标,划分了生态功能区,对循环经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保育、循环型社会体系等重点领域进行了规划,明确了重点建设任务和工程项目”。“《规划》指导思想明确,编制思路清晰,基本符合诸城实际,对诸城市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规划》技术路线合理,占有资料丰富,数据分析较准确,内容全面,符合规范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论证,这是潍坊市第一家通过专家论证的县级生态市规划。

三、《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共11章,约11万字。第一章基本概况,简要介绍了诸城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概况。第二章优劣势分析,从不同侧面分析了诸城建设生态市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第三章总论,提出了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范围与时限、规划重点等。第四章规划目标,明确了诸城生态市定位,提出了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指标体系。第五章生态功能区划,划分了生态功能区及生态功能区体系。第六章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第七章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保育规划,明确了任务,提出了环境、资源治理与保护方案。第八章生态社会建设,从生态文化、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与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第九章重点工程库,根据生态市建设要求,列出了重点工程项目。第十章保障措施。第十一章可达性分析。概括起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规划区域范围及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区域范围包括我市行政区所辖全部区域,面积2182.7平方公里,23处乡镇(街道)。根据各区域生态特点及主导生态功能,将全市划分为三个生态区。一是东部、南部旅游、农林生态区。包括郝戈庄、皇华、朱解、辛兴、桃园、桃林等10处乡镇,该区自然植被覆盖率较高,应注重加强保护。该区又划分为自然风光游览生态亚区和林、果、粮生态亚区。自然风光游览生态亚区,包括障日山景区、马耳山景区等,应在搞好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建设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林、果、粮生态亚区,包括除自然风光游览生态亚区以外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二是中部城市经济生态区。包括城区三个街道和昌城镇。该区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但环境问题突出。该区又划分为城区及工业生态亚区和近郊旅游及生态农业亚区。城区及工业生态亚区,包括城市建成区和工矿生产建设密集区,为中心城市发展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园林建设;近郊旅游及农业生态亚区, 包括城乡结合部,重点增强植被覆盖率,发展低污染加工企业,建设观光农业带和高效经济农业带。三是西部、北部平原农业生态区。包括孟疃、马庄、九台、相州等9个乡镇。应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以中心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周边乡镇为基础,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农业园区为骨架的循环经济体系,促进两种产业之间能源和物质循环利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创新能力较强、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循环型、网络型可持续生态经济体系,培育循环社会。

根据总体目标要求,生态市建设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__年到20__年,为启动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生态市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支持生态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公众参与的生态市建设运行机制。第二阶段:20__年到20__年,为全面推进阶段。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__年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全市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态市建设的发展机制和框架初步形成,建成一批具有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工业园区。第三阶段:2013年到2015年,为发展提高阶段。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80以上的乡镇达到国家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

3、生态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共涉及7个领域:①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种植、有机农业,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建立良好的生态农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②循环经济型工业体系建设。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全面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完善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生态工业园区。③生态友好型服务业建设。主要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④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主要是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监管,搞好水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防治水土流失,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林草防护措施和工程治理措施。⑤污染防治。主要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全市环境质量。⑥林业建设。主要是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农田林网建设,建成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积极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⑦生态社会的构筑。主要是对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循环型社会进程。

4、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确定4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成了我市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和近期、中期、远期建设目标,规划了6个类别的74个重点工程项目,并确定了项目负责单位、建设期限,提出了投资估算。初步测算,到2015年完成上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为60亿元。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6

关键词:绿色生态布局; 公共建筑群体;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site selection, function layout and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bases of thoughts on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 it holds that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techniques applied to large public building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reeing with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protecting、continuing and mold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facilitating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green ecological layout; public buildings;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 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 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3] 杨明.微观城市设计层面中的生态布局与设计策略――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地段为例[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7

关键词:村镇生态环保;政策;变革

一、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十七大已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我国自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村镇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村镇生态环保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经历了起步阶段到停滞阶段,再到恢复和发展阶段,然后是工程化和国际化阶段,最后是快速发展阶段。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生产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我国村镇生态环保政策和制度的变革

(一)起步阶段(1949年至“文革”初期)

我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国家在保护和改善村镇生态环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虽然在法规建设方面还没有提出专门的村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在国家的一些重要文献中做出了相关规定。如1957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暂行纲要》中,就包含了一些村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了村镇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在农村兴修水利、道路建设、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村镇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二)停滞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

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村镇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在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对经济发展改变了原来稳步发展的战略,实行一种急于求成的冒进战略。如大炼钢铁,滥挖滥采矿产资源,严重破坏了村镇生态环境。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关于村镇等领域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被当作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否定。农业生产方面,在当时极左的思想引导下,推行“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等政策,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片毁林、毁草开荒造田,我国森林和草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破坏了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导致了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主张以及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给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折点。197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这次会议拉开了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序幕。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重点讨论、研究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10条措施,同时,国务院制定并公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若干规定》。随后,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条例、规定和标准。1974年,国务院及大多数省市分别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环保机构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1974-1976年,在污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全国在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为全国村镇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恢复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

该时期,村镇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在这一时期出台。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订的我国《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为今后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崭新时期。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对象和任务,将农村列为法律保护的环境要素。1983年12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发展,并提出到20世纪末乡村环境和城市环境一起达到清洁、优美、安静的目的。为此,国家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1983年1月11日,国务院决定停产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和使用。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1983年6月召开了全国县(区)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出选择无污染、低污染工业的工业产品结构,注意合理布局,制止污染转移和对有污染工业实行“三同时”规定等经验。根据这些经验,国务院及时做出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决定》,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正式列入国家工作。1984年5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山区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以发挥地利优势。口粮不足的,由国家销售或赊销”。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溃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素”。此外,国务院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保护村镇生态环境的法规。如《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村镇规划原则〔试行〕》、《农药登记规定》、《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水土保护工作条例》、《渔业法》等,村镇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有了明确的政策法规依据,我国村镇生态环保工作进入到恢复和发展阶段。

(四)工程化和国际化阶段(20世纪末10年)

20世纪末,我国村镇生态环保进入到了工程化和国际化阶段。1991年6月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全国八大自然资源保护法规之一,用法律形式将水土保持工作固定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后14个月,国务院颁布了《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同时,各省也先后制定并出台了配套法规,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贯彻执行进入到可操作阶段。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我国的村镇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

1993年国家环保局公布了《乡镇企业污染重点控制行为和重点区域名单》,将18个行业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行业,并根据污染轻重和危害大小,分为禁止从事生产的行业、严格限制的行业、重点控制的行业,437个县市区镇被列为重点污染区域,其中特重点地区有159个。1994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4亿公顷草牧场上推广内蒙古阿鲁科乐沁旗有偿使用草场的经验,有25个省区约7200万公顷草地范围落实了不同形式的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和沙尘暴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加上由于粮食的连年丰产等因素,促使国家最终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中央2号文件将退耕还林列为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要点之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实施。其中规定2000年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14个省、区、市以及兵团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退耕工作要明确责任,完善政策,健全种苗供应机制,严格检查监督,确保质量。

这一时期,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下发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一文,对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我国世纪优先发展项目计划也将涉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放于首位,如特别重视工业、农业发展及能源建设中的环境无害化技术与示范项目,优先安排环境污染控制、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方面的重大项目。期间,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五大生态工程、灭荒工程、治沙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草地建设、小流域治理等。

(五)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我国村镇生态环保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五”期间,先后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加强村镇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自然生态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村镇生态保护监管与执法工作得到加强。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107个地区开展了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工作的意见》,加大了对村镇的生态监管与执法检查力度,村镇环境污染防治得到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印发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联合建设部颁布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制定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会同商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命名了一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综合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巩固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计划到2010年,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初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重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省、市、县、乡镇和村相应级别的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保护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得到提高,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村镇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村镇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r].国家环保总局,2007-11-26.

2、吴雪.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初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8

    建设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怎样的框架,制定哪些政策呢?机制未成,困难颇多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自2005年起就已启动,但总体上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国家层面的补偿主要通过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工程等专项资金实现,属于国家专项资金的财政转移支付。尽管2007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东江源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2008年环境保护部也批准东江源区为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补偿试点,但未有配套政策跟进。江西和广东对东江各自有省内的流域生态补偿。江西省自2008年始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安远和寻乌两县的生态保护,但补偿额度较小,2008年和2009年两县分别获得783万元和182万元补偿,这也是目前江西省政府对东江源区进行财政资金补偿的唯一途径;相比之下,广东省对省内东江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力度较大,方式以省级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一是从2003年起向省属的7座水库水电厂按0.5分/千瓦时的标准分别征收水土保持费和水资源费,用于支持库区和水源区移民应承担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任务;二是从东深供水工程费的收入中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河源地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三是自2006年起每年投入250万元用于东江水质的监测管理。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广东省财政共下拨约4.8亿元,用于扶持东江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工程建设。江西、广东和香港三地间也有着流域生态补偿。主要表现为,香港地区对广东省支付“东深供水工程水资源费”,购买广东省的供水服务。目前,广东保证每年向香港供应11亿立方米ⅱ类达标水,而香港每年向广东省支付24.5亿港元供水费。自2006年开始“东深供水工程水资源费”中每年有1.5亿元资金用于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而这1.5个亿,也是下游受益区的粤港,对上游江西省水源区三县的唯一补偿。

    总体来看,促进东江流域共建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远未建立,特别是针对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首先,生态建设的实际投入与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目前水源涵养区的三县,其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竟还是以自己解决为主。三县中的寻乌安远仍是部级贫困县,定南也是省级贫困县,有限的财力比之巨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实在是杯水车薪。其次,目前的生态补偿仍以区域内补偿为主,赣粤港三地间的跨区域横向补偿机制没有开展。再次流域供水生态服务的提供方与受益方之间的补偿和受偿关系没有理清,如下游地区对水源区是否应该补偿,补偿标准如何确定等,三地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并存在争议,亟需解决。最后目前的生态补偿实践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特征,且主要以纵向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基于市场机制或其他形式的补偿基本没有开展。理清头绪,确立框架考虑两个层面,把握四项原则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考虑两个层面,把握四项原则。两个层面,即省内的补偿和跨省界的补偿。四项原则内容如下。先易后难,稳步渐进。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远未成熟,在前期试点探索阶段把握这一原则尤为重要。应结合当前的制度和政策基础,循序渐进,注重可操作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必须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和范围。补偿水平应与其提供的流域水生态服务或受损程度紧密关联。共建共享、公平发展。流域水源地和上下游各地区均有保护流域的责任,各地区应根据受益程度分担不同的补偿责任,同心协力促进流域健康发展。政府主导,余者辅之。在当前中国的流域治理体制下,行政主导的流域治理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转变,补偿的主导方式仍将以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但也要逐步引导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重视政策补偿、智力补偿等其他方式。明晰生态补偿主体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直接受益方不仅包括水源区三县、广东省东江上下游各用水城市和香港地区,也包括国家。毕竟,东江流域的健康发展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东江源区生态补偿的主体应是国家、广东省、江西省和香港地区。从微观层面看,流域内各地区各行业部门的用水企业、水力发电站等也是受益主体,因此也是生态补偿的主体。我国实施跨省生态补偿还没有好的经验,结合当前行政体制,省级政府成为省际间生态补偿的主体较为可行。

    界定好生态补偿客体考虑到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水质状况紧密相关,建议构建上下游各地区间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此外,流域水源涵养地、流域上分布的饮用水水源地地区负有涵养水源和供应安全饮用水的重任,这两个领域的生态补偿应特别予以明确,对于水源涵养区和饮用水水源地而言,补偿客体除地方政府外,还有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公众,对他们的补偿尤其需要重视,这是很多地区开展生态补偿实践时常常忽视的。生态补偿标准设计补偿标准设计是否合理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能否发挥效能的最关键所在。结合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初步经验,建议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将流域上下游及专门针对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考虑。首先,东江流域上下游各地区间补偿标准的设计应基于水质、水量双因素考核的生态补偿方式,单位污染物通量的补偿标准可由上下游地区在核算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本后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议定。其次,水源地补偿标准设计应综合考虑东江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和发展机会成本。前者主要包括为提供高标准供水服务而实施的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利设施修建等项目的投入成本;后者主要包括为实现水质水量达标供应所需的移民安置投入、限制产业发展造成的损失、产业转型的成本等。在近期内,补偿额的分摊因素可考虑江西赣州三县、广东省和香港地区的受水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放眼长远,应考虑将各地区受益的流域生态服务因素纳入生态补偿标准设计。

    生态补偿方式选择从国内外实践看,流域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有资金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市场补偿、智力补偿等。我国当前生态服务供给主要依靠政府,因此政府资金是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来源。这对于水源区赣州三县来说尤其重要。由于财力有限和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突出问题,这需要受益方,即国家、江西省、广东省、香港地区加大对三县的资金补偿,并构建东江流域基于上下游地区间横向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也是促进流域上下游地区间生态环境责任与经济责任的一体化的良好途径。“给政策就是给补偿”,建议国家尽快落实东江源区作为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配套财税政策扶持源区发展。我国的水权体系还没有建立,推动基于水权交易的市场补偿方式近期还比较困难,但付费形式的补偿是可行的,目前广东向香港供水的收费机制实际就是一种市场补偿方式,从公平性的角度来看,这种补偿资金也应合理惠及上游及水源保护地区,建议开展流域上下游各地区供水服务成本核算,以此为依据将香港提供的补偿资金分摊到各有关地区;也可考虑向受益区收取生态补偿费或生态补偿税,经国家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给东江流域生态服务提供区,特别是那些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水源区。处于下游的广东一些地区以及香港地区也可通过对口支援水源区和上游地区实施产业补偿,进行异地开发或推动当地的绿色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水源区及上游地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此外,也可对上游作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的林农、民众开展职业能力培养等智力补偿;社会捐赠也是生态补偿的一种方式,不少香港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已通过捐赠的方式给予了水源区一定的援助,今后要建立生态补偿社会捐助办法,成立源区生态补偿社会捐助机构,加大该方面的宣传,接受受益地区单位和个人的捐款或援助。

    重点构建四项支撑能力建立生态补偿资金专门账户江西、广东两省可设立东江源生态补偿资金专项账户,成立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将中央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省级财政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水电生态附加费等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列入省、市两级公共财政设立的生态补偿基金账户,专款专用。上下游地区应制定《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界定好有关各级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对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标准和对象,资金使用、监管等予以明确规定,确保生态补偿资金收支规范。构建东江流域生态补偿上下游协商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需经过上下游地区反复的协商及博弈。建议近期江西、广东两省建立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联席会议制度,在以后将香港地区也纳入其中。会议由江西水源区三县、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和广州五市及两省的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会议机制主要是核定生态补偿金,议定生态补偿标准,协商改进生态补偿机制等。重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江西、广东两省有关部门及有关市县需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指南”,指南设计应考虑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的动态性,对上游水源区的补偿近期可主要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直接投入以及一定的发展机会成本,在长期应逐步将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纳入;流域上下游地区间在议定跨界生态补偿标准时,应重视开展上下游地区的环境治理成本和污染损害成本核算,增进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生态补偿金的分配不仅要考虑补偿对象的财力水平因素,也要将其流域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环境因素纳入。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9

一、切实做好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跟踪督查工作

2006年继续开展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的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督查,是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根据要求,认真研究,精心制定跟踪督查方案,由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全面部署。4月至7月,在常委会领导带领下,我们组织人员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听取了省级相关部门和部分市、县(市、区)政府的情况汇报,实地检查了有关企业、单位污染治理的现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这次跟踪督查报告进行了审议,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进一步抓好跟踪督查审议意见落实工作的要求。从跟踪督查情况看,一年来,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各级领导对抓好环境污染整治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加强。各地都采取措施,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如沈家化工园区的污染问题,衢州市、衢江区两级政府痛下决心,实施彻底搬迁整治。二是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有了新进展。2005年跟踪检查提出的19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除平阳县水头制革基地和温州、丽水、临海污水处理厂建设4个问题整治进展缓慢、治理效果不明显外,9个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6个问题整改已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富阳市造纸污染治理,市政府决定关停白板纸年产1万吨以下的76条生产线,削减造纸产量27万吨,减少废水排放量3240万吨、cod排放量4860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5万吨/日。三是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06年省财政继续安排资金1.34亿元,专项用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省水系和平原河网重要市界交接断面、钱塘江流域的主要县界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全部建成。四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列为重点治理的嘉兴市南湖区,按照“户聚、村收、片处理”的模式,规划、整改后,畜禽排泄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80%。五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长效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全省每年可安排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资金达到6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努力推进农业和环保法制建设

2006年,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列入省人大常委会一类立法计划有4项,二类立法计划有5项。我们紧紧围绕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认真履行立法法、地方立法条例赋予的法定职责,坚持拓宽立法渠道,积极探索创制性立法,努力提高法规质量。对省政府提请的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和防汛防台抗旱条例草案,我们积极组织力量,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做好初审工作,及时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对由农资环委直接组织起草和提请的浙江省蚕种管理、温州生态园保护管理两个条例草案,我们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与法工委沟通,严格按照立法程序,组织由省有关部门、法律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立法起草小组,直接起草法规草案;注重突出地方特色,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协调相关问题,增强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缩短了提请时间,提高了立法的效率。

认真做好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对地方法规的配套细则、规章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工作。按照“法治浙江”建设要求,我们对1991年至今,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了清理,涉及政府需制定的相关配套细则、规章和技术规范共有77项,其中已制定41项,报省政府待批18项,尚有18项未制定。我们将上述情况予以通报,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以维护地方法规的权威性,增强法规执行的可操作性。同时,对2005年省政府制订的种畜管理办法、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中,就部分条款与上位法有抵触提出了审查意见,会同有关工委督促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修改。

此外,我们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农业与农村委,认真做好循环经济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权益保护法等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配合环资委做好在杭州召开自然保护地法立法研讨会的服务工作。

三、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加强调研和视察工作

根据中央9号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中的作用,我们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在2006年10月,组织了农业和资源环保组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对我省滩涂围垦工作情况进行视察。我省围涂造地历史悠久,从新中国成立至2005年,全省围垦滩涂293万亩,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视察,代表们对全省围垦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我省人多地少的实际,结合当前围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任务,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了视察报告,供省政府研究和决策时参考。

2006年,我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开展了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农业“减量增效”二个专题调研,提出建议意见。这对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农业传统耕作方式的改进和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还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开展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等调研工作;配合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对太湖流域污染防治的采访工作。

四、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审议和办理工作

2006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共10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办的建议5件。这些议案、建议涉及内容绝大多数是要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我们根据议案、建议的内容要求,分别请省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对有的议案,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议案审议过程中,我们走访和征求了领衔代表的意见,进一步沟通了有关情况,提高了议案的审议质量,也密切了与代表的联系。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各项议案逐件进行了审议,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已提请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五、加强委员会的自身建设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为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进一步加强理论和法律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

意义和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按照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决议要求,在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和法制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通过监督法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实施监督法的基本要领,依法开展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加强与各市、县人大有关专工委的联系,注重发挥整体作用,逐步形成上下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年来,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实效。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由于人员少,任务重,精力有限,对有的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与各市、县人大的联系、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发挥代表作用,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沟通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加强。

2007年,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现为统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生态省建设为重点,继续抓好立法、监督和调查研究,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2007年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第五年,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项目较多,列入省人大常委会一类立法计划的有浙江省气象条例、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修订)和森林消防条例等二项,二类计划有浙江省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修订)等三项。专委会将立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拓宽立法渠道,科学、有效地利用好地方立法资源,确保年度立法计划项目的完成。一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掌握法规起草进度,督促政府按计划及时提请;二要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好委员会提请的法规草案起草工作;三要加强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认真把好法规质量关。

二、继续抓好生态建设和环保执法整改落实跟踪督查工作

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工作已连续开展三年,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2007年,我们要在抓全面整改落实、巩固执法检查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对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流域水质检测监督体系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听取政府专项汇报,推动“811环境整治行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成,促进我省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三、加强调查研究和议案、建议的审议、办理工作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执法监督、工作监督和立法等有关工作,深入分析“三农”、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客观真实情况,为常委会履行监督和立法服务,努力提高工作实效。认真做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的代表议案审议和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办的代表建议答复工作,切实提高质量,使代表满意。

四、配合全国人大做好立法和调研工作

根据全国人大有关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专委会将积极配合做好自然保护区域法、循环经济法、海岛保护法和农民权益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配合做好关于“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情况调研,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农业保险和农业投入调研等服务工作。

五、认真总结经验,不新提高专委工作水平

2007年是本届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的最后一年。除开展好正常的立法、监督工作外,要认真做好本届以来各项工作的回顾总结。特别是对连续几年开展的生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要按照监督法规定的精神和原则,在程序、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研究探索,肯定好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学习理论和法律,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专委工作水平,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加强与全国人大和兄弟省、市、自治区有关委员会的联系,学习借鉴各地人大工作经验;密切与市、县人大常委会对口工作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发挥代表在立法、监督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我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篇10

关键词:派;生态文明建设;控制人口;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4)01-0010-0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派作为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和亲密友党,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献计出力,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提出控制人口增长,为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马克思的“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和人周围的自然”[1] 的理论,自然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各种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两者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失衡都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从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派主张控制人口增长,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诤友、中国同盟会老会员、著名的民主战士和杰出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经过充分的调查,提出了“新人口论”。他正确地分析了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原因,论证了人口增长太快同积累、消费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的建议和措施。他说:“人口固然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2]要保住这个大资源,去掉这个大负担,办法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他建议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寅初心系民生。他认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守的一条定律,应该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马寅初再一次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主张。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人口问题“若不早为之图,难免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和不满”。马寅初的发言当即受到的赞赏。在这次会议上,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常委邵力子也积极倡导计划生育。此后,著名的派人士、大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潘光旦等人,也提出要限制人口增长。可见,控制人口增长,最先是由派人士提出来的。尽管这一派意见后来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但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人口的剧增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我国逐步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终于在1982年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得到。毫无疑问,建国初期以马寅初为代表的派人士提出的控制人口思想为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失独家庭”、“失独老人”这些名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失独者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由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将独生子女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失独者大多已经50岁以上,很难再生养孩子。现在,他们已经步入老年,不仅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精神痛苦,还要面临无人照料的养老困境。对此,农工党中央、民进中央已经分别将“呼吁全社会关注失独老人”作为在2013年政协会议期间的界别重点提案。民进中央建议,提高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农工党中央建议,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将对失独家庭进行补助的具体措施、方式列入法律[3]。 这显然既是关注民生的表现,又是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完善和补偿。

二、积极调研,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献计献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不少地方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这反映了中国当时大规模发展经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的现实情况。于是,在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此后,派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建言献策。由于派成员大都是文化教育界、科学技术界高级知识分子,聚集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之心,而且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对综合性宏观问题的建议往往能找准切入点,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以贵州毕节试验区为例,20世纪80年代,贵州毕节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口膨胀,人地矛盾导致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到达了一个极其严重的程度。当时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贵阳召开座谈会,呼吁把大西南岩溶山区的开发治理列入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希望选择一个典型地区展开调研,并帮助其制定发展规划。随后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邀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派中央对毕节开展支边工作,由此对贵州毕节的帮扶机制正式建立。各派中央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智力帮扶、政策咨询、资金引进及项目争取和推介等方面为毕节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毕节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西部生态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标本,有着示范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在各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支持下,毕节先后争取实施了“中国3356”项目、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长防”工程、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0多年累计造林1447余万亩,退耕还林面积达293.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0.98个百分点[4]。

近年来,关于环洞庭湖生态保护区建设、黄河淮河海河保护工程、三峡工程、武陵山区扶贫开发、青山绿水工程、雾霾天气治理等国家重大工程,都是派开展调查研究、首先提出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层面的。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在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呼吁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支持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建立东江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从根本上保护东江湖生态环境等建议。此外,民建、民进、九三学社等派提交众多提案中的“一号提案”均为环保,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出谋划策。民建、民进“一号提案”主题分别为“加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九三学社“一号提案”则是“实施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重大工程”,农工党也将“一号提案”聚焦于健康产业[5]。这些建议、提案促进了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很多建议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落实。这些仅仅是派反映重视解决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冰山一角,也充分反映了各派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

三、积极倡导资源节约,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党的十报告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各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关注民生、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以资源的节约、有序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鉴于我国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现实,致公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积极推广中水回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民进中央就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提出若干建议,要求“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的政策引导、适用的技术支撑以及必要的资金支持”。他们认为,为进一步落实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应从节约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导向以及教育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6]。民进中央就加快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把推进环境教育立法作为国策体系的支持系统加以确立,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鉴于我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大,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了教育投资和医疗支出的总和,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民革中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厅局级以下官员应全部取消公务车》的提案,建议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只有公务用车,保留一定数量公务用车,数量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常住人口核定,由人大批准控制[7],要求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公务用车改革指导性文件,并呼吁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对车改范围、车改对象、交通费补贴、保留公车的监督等方面进行原则性规范,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这一提案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在逐步落实,对节约资源、抑制腐败产生了良好影响。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民革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快完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立法,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提案》,针对现行法律制度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需要,提出了两条重要建议:一是在要求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就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性制度设计作出规定,对粗放浪费土地行为提出明确的评价和处理措施;二是在修订的《矿产资源法》中,将保护环境和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原则、近年来确立并行之有效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确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3项内容都体现在法律中。

总之,各派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的优势,按照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切实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见解的专题和区域的提案,为我国把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前瞻性的工作,积极参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并对相关立法的出台与修订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为中共中央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60.

[2] 马寅初.新人口论[n].人民日报,1957-07-15(4).

[3] 魏铭言,郭少峰.派建议立法补助失独家庭 妇联启动[n].新京报,2013-03-02(6).

[4] 杨仁德,向华.发达地区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以贵州毕节试验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08,(5):176-179.

[5]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多个派“一号提案”主打环保[n].证券时报,2013-0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