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特色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06 17:48:08
校本研修特色篇1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校本研修特色篇2
1. 定办学目标,谋发展规化。首先,学校为开展校本研修定下了基本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和谐、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突显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为载体,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引导学生会学习、爱学习,善思考、能创新。开创师生共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现自我,学生会学善思放飞理想。
2. 建健全制度,行有效策略。学校为了保障校本研修的有效施行,健全了研修的有关制度,建立了校本研修中心,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校本研修工作,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保障研修落实到实处。
3. 拓师培载体,促专业发展。
(1)集体充电,研修增加内功。本年度,我们要求所有教师根据继续教育的要求学习《课堂教学导入技能》、《课堂教学多媒体技能》和《课堂教学提问技能》三本书,青年教师加增《教育学》、《心理学》。集体充电,使所有教师能够互相探讨、研习,它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加了教师的内功,让教师更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抓实常规,扎实凸显特色。虽然新课程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是常规的研修一定要持续、有恒。我校坚持每月底一次月考,并做好分析;月底业务检查、教导处随时抽查;每天的推门课持久开展。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评后反思”作为研修新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抓常规教学,保证了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个个有收获。这对于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确保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是至关重要的。
(3)校本教研,高标准、严要求。本年度的研修活动在继续保持以往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同时,加大了对研修活动内容的高标准、严要求。即,研修活动要以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热点、疑点等问题为重点,加强专题研修和案例评析,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资源共享,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
(4)平台展示,形式多姿多彩。我们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研修活动,有教学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优教育引领课、青年教育汇报课、推门课、课堂观摩等,这些研修的平台,为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创设了机会,提供了保障,也防止因形式单一影响教师研修的兴趣和热情。
(5)师徒结对,青蓝相得益彰。为了让年轻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4月25日我校在报告厅举行了“第五届”拜师会。学校选择了二十七位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较强、业务精湛、有一定开拓进取精神的地区级骨干教师与十四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师傅的引领让年轻的生力军蓬勃地成长起来,有很多年轻教师现在成了学校的骨干力量。青蓝工程的施行,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我校的校本研修创造了一个奇迹。
3. 重特色课程,铸品牌学校。学校自2009以来,共研发了十一本校本教材,《语文早读》三册,《英语早读》三册,《创新写作技法》、《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桦甸地理》、《高中历史补充教材》、《折纸方法》各一册,这些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欢迎,教师在不断的研究中提升着自己,学校在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风格。
2012年,我校在以往只有“艺体班”的基础上,增设了“传媒班”。11月末,传媒班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五彩纷呈的节目,让全校师生叹为观止。特色的课程,培育着特色的学生,我们践行着素质教育,打造着品牌学校。
校本研修特色篇3
论文摘要: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工作也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当前急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作为实施专业引领的重要力量,教研员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要通过工作重心下移来指导研修活动。
一、以学习和指导为突破,积极引领校本研修活动
随着新课程有效实施,教育研究部门不再是新课程的“中转站”,而是变成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指导中心、科研交流中心、教师培训中心。研修职能的转变直接导致教研员角色的变化,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教研员的研究空间、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的变化,更多是对教研员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为基层的学校和教师提供校本研修专业的指导、服务和个性化的帮助。
1.研究员需坚持每日进修
教研员无论工作多么忙,每天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研修,做到博闻多学,保证自身知识更新。一方面,教研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要将学习心得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行为,提升教育能力。
2.教研员要有自己的思想
教研员不能当新课程、新理念的“搬运工”,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有超越课程的专业意识。要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生活的支撑,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要与教师一起分享成功,共同成长。在研修工作上,要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要在品行与学识上做教师的楷模。
3.在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中,教研员工作方式要由自上而下的检查,变为平等交流和指导
提倡教研员定期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调研,通过深入到课堂的活动,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闪光点和发现不足,掌握第一手资料,来帮助指导教师优化课堂。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地反思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点,促进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研员应当承担课改理论指导的任务
研究员作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要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站在更高的层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研究通过何种途径将课改理论与教师的教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以理论指导教学。
二、以理论研究和专职培训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校本研修活动
教研员作为研究者。通过专业的研究,构建研修模式,研究解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遇到的焦点问题和棘手问题,研究教师成长规律、研究研修一体的制度体系,研究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
1.教研员应当帮助教师提高研究能力
在以往的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研究的能力,教师只是普通的旁观者和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许多教师即便有参加校本研修的意愿,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教研员要帮助教师创造条件:一方面,要了解教师们在教学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师的需求,从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另一方面,教研员应当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研究,需要让广大的教师意识到,教学即研究。
此外,教研员还应具有“校本研修”联动研究意识,研究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校本研修”以校为本,并不意味着学校教学可以自我封闭。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水平悬殊,教育资源参差不齐,如何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必须构建一个引领校本研修深入开展的支持网络。而这个网络需要由教研员来组织建立,教研员在这方面可以很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组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促进校本研修和教师发展。
为了构建大“校本研修”体系,成立市、县两级学科研修组,将市区学校按学科成立区域学科研究组,县级可成立学科中心交流组,定期就课改中的教学共同遇到问题开展探讨、交流。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或就学科中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或把自己获得的信息拿出来交流,或就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案例拿出来分享,或对理论学习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讨论等。在一种开放的心态中,畅所欲言、合作交流、学习反思、沟通对话、思想碰撞。通过区域学科研究组、学科中心交流组活动开展,有效地改变农村教师个体孤立无援的教学研究状况。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科研究中的低层次重复,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优势,教研员在必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跟踪指导。这样,可以达到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目的。
2.教研员应注重骨干教师培养与培训
教研员应把建设一支过硬的骨干梯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骨干教师成长的不同时期,需求是不同的。应根据其发展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通过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活动,与教师的日常交流等途径,有意识地发现和发掘有潜力、有创造力的教师,重点培养其独立研究和组织研讨的能力。教研员应当指导骨干教师多层次多领域地涉猎知识,让专业创造和教学创新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意识地引导骨干教师主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三、以参与和管理为重点,全面规范校本研修活动
作为教研员,如果没有“参与者”的角色意识,不亲身参与教学第一线的活动,就很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管理工作。
教研员应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年级组与学科组研修活动。只有经常亲自参与课堂教学践活动和原生态的研修活动,才能增加教研员与任课教师的教学交流,才能提升“随堂课”的教学质量,才有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正确认识,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教研员作为研修活动的参与者,点拨的态度和做法非常重要。首先,从有助于引发教师思考、操作的角度提出建议,为教师的反思、选择、创造提供空间;其次,从引领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校本研修宏观管理方面,教研员要做到三抓:一是要抓对整个校本研修工作的总体策划;二是要抓校本研修制度建设;三是要抓学校层面的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审批,组织实施中的推进,过程管理中的监测,展示评价中的导向。在微观管理层面上,每学期对学校学科组的研修都要提出具体要求,要组织引导、敦促学科组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制定研修计划、确定主题、组织研修、过程管理、资源建设、展示评价等流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管理。
总之,通过教研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角色转变,极大促进了校本研修活动开展,保证了新课改有效推进。只有打造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教研员队伍,才能更好的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起到专业引领作用,培养具有校本研修特色的学校。
校本研修特色篇4
一、提出的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个性。课程是一个学校奠定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
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生命的未来。本课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教师的导师作用,给予教师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课程的校本性,在国家法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多样的拓展与深化;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社团活动、电影展播、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地,而且成为学生涵养自己、升华自己、一生牵系的精神家园。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探讨。我们的这个课题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纵向提升他的知识水平,横向提升他的自身修养(包括文学、数理、音乐、美术、体育、社会伦理等)。
二、研究目标: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为特色学校奠基
围绕“1 3”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特色,通过“1 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文化品位提升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1 3”课程:“1”是必修课的设置。必修课是国家的法定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升学深造的主阵地。“3”是指选修课的设置,包括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课体现的是校本课程,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更是学校着眼于未来、创建生命校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1 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特色构建,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建立利用“1 3”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该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使用,为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技术。为了真正落实目标,我们制定了《基于学案教学的“五一”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堂教学的主动探究、预设与生成,突出思维的培养,突出讲和练的结合。
一个问题的引领:针对学生自学缺少方向而低效、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目标需明确等问题,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结合重点和难点,浓缩枝节问题和次要问题,选择一个恰当新颖的切入角度,提炼出一个中心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在自学之前提出一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倡导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结果,提出更多的问题。
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段宁静的时间,结合学案,让学生自我学习,深度思考,结合自己原有知识,重新建构新知识。自学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一步质疑和交流作准备。
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质疑探究,分析总结,师生在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规律的总结。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强调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三讲”和“三不讲”,突出知识的高效生成。教师是设计者,更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匡正者、升华者和梳理者。
一个练习检测的契机:练习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知识内化的途径;在练习中能发现问题,在练习中能培养思维。练习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突出经典性,突出梯度性,强调检测功能。
一个规律的精练总结:突出一课一得,用精粹的语言归纳本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强调规律的总结,让每节课都成为一个提升的阶梯。总结意识可以强化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总结性。
三、实践与探究:构建“1 3”课程体系,践行科学的育人观
1.选修课三个层次的梯度划分
选修1是基础层,是对必修课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既可以从对知识的横向,即相关联知识的延展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孜孜以求的摸索,也需高屋建瓴的俯视与旁征博引的左右勾联;还可以从对知识的纵向的探究中把握知识和规律的产生历程,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
选修2是提高层,是浓缩的知识板块,是术业有专攻的各种专家的大讲堂。在这个讲坛上有对高考的精辟分析与应对之策、有对文学名著的精彩点评,有对时事热点的深刻剖析;主讲人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可以是知名专家,也可以是我们的学生。
选修3是开放层,是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业余爱好的空间。在自由的空间里,在课外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操会得到陶冶,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个性会得到张扬,创新精神会在心中扎根发芽。有各科的竞赛辅导,有学生的社团活动,有各种科技小组的考察,还有书法、艺术等培训,以及党政工团安排的各种活动。
2.选修课各个层级的目标落实
选修1要求:针对部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落实扎实原则。
选修1以学生报名为主,各科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科进度,选择选修课题,选择主讲人,至少提前一周公布,接受学生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安排讲课地点、听课人数、讲课次数和讲课时间,提前公布下发名单,告之学生。选修1主要利用每天的下午自习课。例如学习了诗词中衬托的手法,就可以进行诗歌“衬托”手法的相关训练。
选修2要求:针对全体学生,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
选修2根据情况利用报告厅转播,整个年级或学校全体学生听课。年级或学校选择学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学生,精心准备,就像“百家讲坛“式的讲座,通过海报等形式提前公布。选修2主要利用每周六或周日的时间。例如学习了古典诗词单元可以开讲《纳兰性德研究》,学习了散文单元可以进行《余秋雨散文艺术手法分析》的讲座。
选修3要求: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
选修3需要在学期初,各备课组长和各相关部门需要把活动的内容和主持人至少提前一周上报,经过审查后公布,供学生选择报名,然后安排时间地点活动。例如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在学期初就应确定不同的活动计划,春天观察草木的开花、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冬天观察动物的冬眠等。
3.选修课各个层级的互补设计
“1 3”课程中的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1 3”课程中3里面的选修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相关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选修2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选修3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依存,共同完成对学生从知识到思维到价值观到个性的培养。必修课是基础平台,选修课是科学延伸,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真正构建出共性和个性齐飞的天空。
4.选修课各个层级教法的差异
依托“核心课堂”的概念,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差异性教学,必修课突出教师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选修1是从必修到选修的科学延伸,强调分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因此突出教师的恰当引领和根据教学实际的规律总结。选修2是知识板块的大讲堂,因此注重知识的密度和教师讲解的生动性,教师需要大量占有知识,旁征博引,吸引学生。选修3是各种课外小组的活动,突出探究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讲解探究的方法,提供展示的舞台。
四、价值与成果:构建课程体系,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1.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形成
必修课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开设。选修1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学科分层开设,每天下午的两节课打乱班级界限,根据各个学科选修人数划分授课地点进行授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课程整合体系。选修2是各个板块和各个方面知识拓展的大讲堂,每周六上午通过报告厅针对整个年级和全校授课。选修3,主要是利用周六、周日或实践周,开展各种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承德一中选修1已经形成覆盖各学科和各学段的由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延伸拓展的课程内容;选修2已经形成60多个讲座系列,例如高中学法指导、环保知识讲座、名特教师讲座、特长学生讲座、校史、文明礼仪、语言哲学、家政知识、心理教育、饮食与健康、书法讲座、音乐欣赏、青少年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选修3现在已经有8个社团和26个课外活动小组,开设的课程有校外实践活动、法语课、韩语课、日语课、创新实验、健美操、柔道、武术等。
2.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按照过去的课程体系,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流程,而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必修课上突出交流与合作;在选修1中突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完成对必修知识的拓展;在选修2中可以领略到不同的“专家”对各方面知识的多种解读,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在选修3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探究、发现。新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就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学习、个性化地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而这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学习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视野的开拓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在选修2中涌现出许多学生“专家”,例如程鑫同学的《纳兰性德诗词研究》系列,王森博的《余秋雨散文研究》系列等。在选修3中许多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撰写了各类研究报告和小论文,张瑞海、闫宇航、郎朗三同学报送的《滦平县付营子乡转山湖风景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设计方案》在2000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河北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的6名学生获得创新信息技术大赛省一等奖,学生李志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全国第三名。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过去,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加,其角色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促进教师个性张扬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建构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完全靠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选修这个教师课程的学生肯定少,这就会不断促使教师真正适应课程和学生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有九人次获省评优课一等奖,31个省级课题相继结题,又有三个省规划课题立项,在各类杂志上400多篇,为我校今后“1 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撑。
4.提出“核心课堂”的概念
我校首先创建了“双主一体”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双向的、互动的关系,问题和答案不存在明确的归属,教学过程的动机和兴趣来自双方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双主”性原则是对教师传统单向传递知识论的根本动摇;“一体”性的观念和实践在于,把教学的目标和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的各要素看作整体的部分,把每一部分、每一时段、每个环节看作整体目标的一个要素,进而形成长期性教学目标的总体设计,学科完整体系指导下实现具体目标。“一体”性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整合、重组的关联性、前瞻性观念,并依据这种理论提出核心课堂价值观念。“核心课堂”的基本概念是:(1)“核心课堂”的教学目标:满足需求、有效高效。(2)“核心课堂”的科学观:可行性、正确性、合目的性。(3)“核心课堂”的价值观:确定性、恰当性、经济性。(4)“核心课堂”的原则:独立性、选择性、系统性。
五、优化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的决策和教师的培养
校本研修特色篇5
精美的培训师资——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
教师培训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培训师队伍建设,坚持“本土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从“全部外请师资”,到“以外请师资为主、本土师资为辅”,再到“以本土师资为主、外请师资为辅”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该校创新本土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提高培训师能力,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
革新培训师队伍结构。专职培训师方面:学校共有专职培训师59名,中、小、幼学科教师配备齐全,全部经过教育教学一线的长期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师培训。
兼职培训师方面:学校面向全区基层中小学(幼儿园)选聘了近100名优秀教师担任兼职培训师。为了加强对兼职培训师的管理,学校制定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对具体工作进行登记造册,兼职教师每年承担大量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学员满意度高。
创新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近年来,学校集中力量,加大培训师选拔、管理和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
创立“海选式”培训师选拔模式。龙岗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选拔每两年组织一次,在龙岗区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选拔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主要从工作业绩、分享意愿、课程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性和责任感、个人形象等方面考察。首先由基层单位预选推荐,然后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复审,选拔出优秀教师,入围区教师培训师候选人员库。根据龙岗区教师培训任务及需求,不定期在培训师候选人员库中挑选教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师专业培训后,聘为学校兼职培训师,并颁发聘书。
构建“晋级式”培训师管理体制。按照培训师的能力、资历与工作情况,我校把培训师分为储备培训师、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四个层级进行管理。培训师可提出晋级申请,参加晋级评聘。满足一定标准的,可申请晋级评聘。
精致的培训管理——以机制激励发展内驱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是激励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是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的培训系统管理。
教师培训的管理网络平台。2008年启用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具有培训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系统统计等功能。管理系统教师注册人数达到11000人,实现了网上选课、报名、课时认证,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了可供教师学习的“微学习网络系统”,遴选全区基层学校教师和我校教师的优质学习资源,经过系统优化后,上传至“微学习网络系统”。全区教师均可在此平台上学习,并加入讨论,将自己的学习、讨论成果(如微课程、微视频、微策略等)上传分享,在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学习时间进一步灵活机动,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可收集整合大量优质学习资源,使教师从单纯的教育资源消费者变成了创造者、生产者。
教师培训的网络交流平台。学校现有龙岗微课程群、高质量学习研究群、龙岗幼师家园群、龙岗课题群、龙岗科技教育群等qq群,很多培训班也建立了班级qq群。利用qq群的互动,既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增进了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能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反馈和新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与“学”和“供”与“需”的良性循环。
规范化的培训过程管理。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龙岗区教育人才建设五年规划》、《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等12份教师培训指导意见(方案),分类别、分层次指导全区普通教师、教育干部、新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培训;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等3份校本研修指导意见(方案),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指导区内教师专业成长方向。
完善培训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编印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管理手册》,明确各项目主任、研修员及文员的工作职责。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全、严格考勤、考核并有记录。培训结束时,所有培训资料如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学员反馈表、总结、反思、学时统计等,必须及时归档,必须由相关人员提出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精细化的培训细节管理。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实现了模板化、工具化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细节的完善追求整体的卓越。
培训管理的模板化。对培训的流程进行凝练固化,编制出相应的培训流程模版,如《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标准与模板》、《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外出培训流程模板》等8个模板化的工作流程,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细节和具体责任人。
培训管理的工具化。学校编制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工具》、《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等级标准评估表》、《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现场表现评估表》等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细节性管理工具,切实提高了教师培训管理的效率。
精进的专业引领——以和谐激发教育生长力
近年来,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力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对龙岗区教育事业的专业引领作用也逐步显现,充分体现在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指引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积极协助政府教育决策、主动服务社会等方面,营造了区域内教育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为当地教育的发展培育了旺盛的生长力。
引导教师教科研工作。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学校主管领导深入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并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各部门主任、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亲自下校给学校教师做培训,上示范课,组织学校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平均每学年达50多节;各部门、各学科专职教师每学年按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指导活动,如:下校视导、跟踪视导、校本培训调研、观课议课,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另外还针对性地送课下校,帮扶薄弱学校。
加大优秀教师经验推广力度。龙岗区目前有省名师、省市名校长、市科研专家主持人8人,市名师15人。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本地教育专家资源,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传播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如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教、名师讲学、名师论坛、名师辅导和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等方式,举办专题讲座,逐步形成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设讲座的制度;组织名师送课下校,推门听课、评课,执教观摩示范课,开展校本研修等。教研室的“跟踪视导”、名师项目组的“田园式培训”、民办教育研修室的“三级联动模式”更是把优秀教师的经验推广到了课堂。
引领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和校本培训管理办法校本培训指导方案等,统筹规划区域内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指导全区中小学制定校本研修制度,进一步规范校本研修手册资料。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提出了“联片校本教研”、“研修活动课程化”、“研修活动分层分类多元化”的策略,进一步规范了校本课程审批、修改、反馈的程序,加大了对课程申报者及师训专干定期培训的力度。在全区层面定期组织校本研修的专项检查,做到前期有计划,过程有检查,中期有调研,结束有考核,评估有反馈。
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设立“学校特色与文化研究指导中心”,聘请全国知名教授、有经验的校长等为顾问,深入到中小学,诊断学校发展状况,破解发展瓶颈,提炼学校特色。在2010年深圳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评审中,龙岗区共有12所学校14个项目获得市级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被深圳主流报纸誉为“最大的赢家”。
精彩的培训特色——以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建校伊始,就把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几年来,通过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对内开创了本区教师培训的新局面,对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凸显了学校的发展优势,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机构发展理论之培训树模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龙岗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理论——培训树模型。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光足土肥、根深干壮、枝强叶茂、果硕花香”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光足土肥”。“光足”,指积极主动寻求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突出的业绩赢得了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土肥”,指充足的资源。
“根深干壮”。只有根深干壮,大树才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作为进修学校,培训能力是发展的核心,“干壮”就是要提升学校的培训能力。“干壮”须“根深”,“根深”就是使培训师资更优秀,培训管理更有效,培训课程更卓越。师资、管理、课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动学校发展前进的三驾马车。
“枝强叶茂”。“枝强”,就是加强学校四部、八室的建设,实行项目负责制下的扁平化管理。通过赋予四部八室“树枝”级决策权,给予四部八室充分的自主空间,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谋求独立发展,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在“树根”级决策的基础上整合功能、协调发展。
“果硕花香”。“果硕”就是促进全区教师的快速专业成长。“花香”就是要突出特色建设,彰显竞争优势和影响力。“枝强叶茂、果硕花香”,塑造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全校教师各就其位、各司其责,使每个个体在拥有独立空间的前提下,同时追求团队的默契协作与优势互补,为学校提供了强劲而持续的发展动力。
特色课程之微课程。微课程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主要包括策略方法类、故事类、现象类、影视类等,目前我校已开发约500门微课程。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快餐化——单次学习,四五分钟;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音画结合,视听享受。微课程自从推出以来,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好评,目前,微课程培训团队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培训的足迹。
特色培训模式之新教师“田园式”培训。教师生活题材的“穿越”情景剧、小品表演、激情演讲、才艺比拼……从编剧、排练到演出,整整一天的节目全部由新入职的教师自己设计完成,这是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一次新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情景。这些新教师在迈上工作岗位开始,龙岗区对他们开展了为期3年的课堂“田园”新模式培训。
校本研修特色篇6
关键词: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整合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56-01
国家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即在坚持国家课程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将国家通用必修课程转化具有自己本校教学特色及老师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的实施过程,以国家课程为蓝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特点组织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创新,对现有必修教材内容开发、整合、拓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教法。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一、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是一种趋势
1、国家课程标准,是不是面对着不同的学校?是不是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师资素养、学生潜能、教学资源、办学传统和发展目标?如果是。那么课程的规范与实施的个性化,就会萌生了一个关键问题:课程落实,不可能千校一面,怎样做到有效性,甚至适切性?一句话,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正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特点的老师,这种天然差异的存在,决定着国家课程师本化的必要性。
2、我们也看到,课程标准,它没有限制师生的最大选择范围,没有框定师生的最佳成就标准。那么,那么细化课程标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各个层级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师生,在共同的学力基点上,实现各有所长的发展,应该是课程实施的趋势。
二、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如何实施
国家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的关键词是“开发”,限定词是“必修”、“校本化”。问题关键是如何开发?根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做法,我们的国家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主要致力于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我校特点和学生特点,和我们历史教研组的特点,致力于对现有必修教材的整合、拓展,形成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校本化课程。
根据校本化开发计划,每个组员完成单元每一节课前学习导引编写、教案课件开发、课后单元学习导引编写几个环节。
1、学习导引,以学定教
课前学习导引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走在老师“教”的前面,上课通过课前批改学生的学案,发现问题,更有针对性的备课,使得老师的“教”能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学案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质疑探究。
课前学习导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学习目标、知识梳理、探究质疑。“学习目标”便于学生了解本节要求达到的目标,“知识梳理”属于全体学生必做,对本节内容基本知识点预习完成,“探究质疑”属于学生个体选做,尊重学生能力、兴趣、知识的差异性。通过课前学习导引,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的“教”的前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前完成“导引”批改,根据学生导引出现的问题,再“以学定教”,使老师的备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教案课件,拓展整合
教师根据课程开发计划,依托学生课前学习导引、教材、教辅以及教研组老师现有的知识能力储备,编写教案、课件。
3、单元学习导引,及时巩固
我校历史教研组利用2012年暑期,完成了高中必修三本教材的单元学习导引。单元学习导引由五部分构成:单元学习目标、重难点点拨、典型题例、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三、国家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几点经验教训
关键: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其内容无论从难度,还是从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整合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运用学校资源,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整合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化课程等。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起来,我认为,应该在以下两个领域进行突破:
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我认为,具体化,即细节化。关注国家课程,组织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全员性的研读,特别是校本化的研读,着力于构建更具体、更适切的学校自己的课程目标系统。要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特色、学生特点、学段特点。国家课程标准是分学段呈现,有能力的学校可以将学段目标,具体到学年目标,乃至学期目标。这项工作是浅表性的,是最直接的细化。在此基础上,对每学期的三维目标进行深化,理清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品格点,定位准学科方法训练点、人文素养着眼点,依据现行教学班学生特点,预设成学期的学习目标。
2、课程资源的优化
我建议,通过优化,实现最佳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扑面而来的,是善不善于对课程资源作合理取舍和适度开掘,能不能够改变和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对教师来说,这是不是一种最专业、最富有行动研究意识的学科素养培训?同时,是不是来自课程实践力短板上最充满历险意识的挑战?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要对现有教材整合拓展开发,备好历史课要求老师“博学”,历史老师肚里里要有“材”。所以历史课程开发要求老师必须在内容上下功夫,这就要求老师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要博览群书,肚子里装的越多,你才能理解的越深。所以要做一个学习型老师,勤学多思,不要老守着课本、教参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历史老师需要多看书多学习,将读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校本研修特色篇7
[关键词]:农村学校 校本研修 继续教育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因经济、文化和地域、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致使教育相对落后。教师趋向老龄化,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甚少,知识结构已经陈旧,已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而在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校本研修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一、解读校本研修,正确定位角色
教师拥有正确、科学的校本研修观,就会自觉投入到校本研修之中。特别是在校本研修刚刚实施阶段,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很不到位,此时需要从观念着手,解决教师关于校本研修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校本研修观。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校长自主组织。以教师自身及其任职所在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为目的,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集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二、建立校本研修机制,营造研修氛围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由于部分农村教师缺乏理想信念,自主发展意识薄弱。在沉重的生活、工作负担下,他们靠“惯性”工作。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因此,要想让教师走进校本研修,首先,要成立由“校长――分管领导――教研组长”为主线的校本研修管理网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围。其次,要建立校本研修的各项规章制度,拟订校本研修长、短期计划和教研活动实施细则等,使得教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有章可循。在校内营造“校本研修兴校”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
三、研修方式多样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不是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更不是原有的教师校外培训或校本教研的简单移植。它涵盖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方面面。
1.校本培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速度加快,新的教育思想层出不穷,教育变革速度日益加快,仅靠教师自身的长期实践探索和缓慢的经验积累,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快速变化。因此,需要通过对教师们进行校本培训,快速吸收先进的教育信息。
(1)集中培训
学校要坚持开展以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论为主的教育培训活动,让教师及时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关注教育教学前沿动态,让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习惯。另外,还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等培训,营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氛围,提高培训的质量。
(2)自主阅读
校长要把“教师发展第一”作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首先,要求每个老师认真钻研每年规定研修的教育理论书籍,写学习心得体会,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其次,解决学校信息来源问题,让教师通过图书室或网络自觉自由阅读,把读书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自我修养联系起来。让广大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聚焦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1)课堂教学反思
①坚持写课后反思日记
每节课后教师围绕学生的兴趣、互动、思考、创新等回顾课堂中的得与失,思考可以改进的方法与措施,及时记录下来。
②对比反思
通过观摩公开课,分析别人的长处和不足,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
③听自己的教学录音(录像)
这是对教学行为反思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把自己的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过程录下来,然后居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仔细听、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时间、语言艺术、学生课堂氛围等状况,进行反思、改进。教师还可以从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反思,把这些反思写下来,装进成长记录袋,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2)小组合作研修
①合作备课研修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发动全体成员共同研讨课程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重点教学问题(研修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比较分析,有效提高课程资源组织和教学活动策划能力。
②同课异教研修
从教师的不同个性入手,对同一课内容,同年级组教师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研讨如何上出不同风格的课。采取“集体备课理论引领实践跟进案例分析同伴互助研讨升华”的组织形式,最后形成一致观点,全校观摩。“同课异教”能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让教师在实践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张扬个性,形成个人风格。
③同伴互助研修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间经常进行的一种切磋、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横向交流活动,它是化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激发灵感的有效办法。学校应该积极推行同伴互助活动,鼓励同学科教师自主结伴,共同研究的教学专题与准备共同执教的研究课。在教学中互相帮助、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3)科研课题导向研修
学校除了要抓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外,还要抓好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使研修活动课题化、系列化。让教师们从课堂教育教学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出发,确定个人研究课题,围绕自己确立的科研课题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创新,运用行动实践等研究方法,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践行教师即是研究者的课改理念,促进教师在科研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专业引领,提升研修层次
专家参与是校本研修的源头活水。在校本研修实施中,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实施专业引领,开发教研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是开展校本研修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1)可以聘请教育专家做专题讲座
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本校作讲座或报告,让老师们近距离地与专家交流与接触,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2)打造“本土化”的专业引领队伍
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僻,资金比较薄弱,比较难聘请专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由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本土化”专业引领队伍。让他们在校本研修中举行讲座,带头上示范课,结对帮扶青年教师,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结语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校本研修的方式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研修以外,还有校际协作研修、专题论坛沙龙研修、团队脑力激荡研修等。农村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基于不同层次教师发展需要,拓展校本研修的渠道,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形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特色篇8
[关键词] 南开中学;特色建设;内涵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一些重点中学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扩招,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过度重视规模发展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和谐因素,如校园建设跟不上,管理制度乏力,教育者思想浮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重点中学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是迫切的、必然的选择。
一、学校特色的内涵和特征
何谓特色?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有风格和品质。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独有性。那么,什么是学校特色呢?概括起来讲,就是学校在办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为广大师生认可并努力维持的独有文化状态。它通常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实质上,它是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也许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但它无处不在,它不因校长更换而改变,不因教师调动而弱化,也不因学校变迁而消亡,它深入学校每一个成员的骨髓,影响人的一生。
除了独有性,我们认为学校特色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长期性
一所学校的特色是这所学校文化积淀的表现,而这种积淀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过滤和筛选。为全校师生认可的特色实质上是一种稳定的心理趋同,这种趋同也需要几代人的不断确认。
(二)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的特色活动不应当只针对某些有特长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特色建设中去,获得成长的营养和生活的体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特色才有广泛持久的基础,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特色。
(三)结合办学实际
学校特色必须要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优越性,才具有开发的潜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任何脱离学校实际的所谓“特色”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实际价值,也难以持久。
(四)稳定性
学校特色一旦形成,便具有内趋力和稳固性。它不应当因为领导的更换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中断。
(五)为社会所认可
构建什么样的学校特色不应当是学校领导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决定的,而应该是根据教育的形势,深入分析社会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观之后再做的决定。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学校特色,必须要得到同行的认可、社会的认可。任何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的“特色”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学校特色的构建
学校特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的内容涵盖了办学的方方面面。如何构建学校特色?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都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重庆南开中学根据自身7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数十年来打造办学特色的历程,总结了打造办学特色的一些认识和经验。
(一)校长是构建学校特色的关键
在所有特色学校的要素中,校长是关键的要素。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办学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没有特色的校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来源于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来源于对教育现象的哲学思考和本质把握,来源于在实践过程中对教育理论的娴熟运用和深刻内化,来源于对本校独特历史、资源的深刻总结和充分挖掘。
重庆南开中学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从教学第一线逐步走上管理岗位的,对教育教学十分熟悉,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构建学校特色过程中,首先学校继承和发扬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办学思想,坚持“公能”教育;同时又赋予“公能”理念时代的内涵,即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是在“公能”理念的指导下制订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和质量目标,形成了严谨、科学、求实的校风和学高身正、诲人不倦的教风,以及勤奋、自主、开放的学风。再次是厘清特色办学思想和学校办学实践的关系。思想是实践的指导,但如何落实思想也是一门学问。南开中学在认识上确定了走特色办学之路的思想,在实践中也认真实践,但不是生硬地套用,而是有机地渗透到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培养的学生既能顺利升入理想的大学,又全面发展,还具有个性特长。
(二)课程是构建学校特色的核心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课程规定了教育的内容、手段、进程和目标,它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课程特色就是最大的学校特色。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围绕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设置,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相对较欠缺。这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改进。南开中学本着“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整体素质基础”的理念,致力构建和谐课程体系,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目前南开中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
南开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坚持向课堂要质量,重启发、重能力、重实践。“选修课”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南开中学自1984年就开设选修课,从初期的6门课程发展到了如今的40余门。像“校园植物漫谈”“数学与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选讲”“陶艺制作”“天文观测”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自修课”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资源(器材),供学生课余自觉、自主选择性修习,以满足学生更多需要的课程。重庆南开中学在自修课程的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除了春节,学校的图书馆、自修室都要开放,为学生提供自修的场所和丰富的文献资源;把大师请到“南开讲坛”,让学生听“世界”;构建绿色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生态景观,使学生体悟美的真谛;等等。
严谨周密的学科课程,既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更是学生文化素质提高、道德情操提升、社会性发展的直接途径。“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南开的活动课程由来已久,现在依然开展得有声有色,已经达到了20多种,有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艺术活动、体育竞技、科技活动、讲座活动六大类型。在活动课里,学生参加调查采访,畅游于艺术殿堂,活跃在竞技赛场,还自编话剧,自办画展,出版杂志,进行创造发明。“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它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获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能力,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校一直致力于隐性课程建设研究,通过建设清幽雅致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开放多种多样的自修场地、组织百家争鸣的学术讲座等来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
(三)师资是构建学校特色的基础
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特色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校长只有把先进的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南开中学以“公能”办学理念为指导,利用课改优势培养了一批特色教师。
学校广开纳贤门,每年都从全国各地的著名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引进素质好、专业技能突出的毕业生。并且,学校在吸收新教师时充分考虑了校本课程开设和教研组内专业协调搭配的因素,有的放矢地补充学术力量。比如,学校专门从四川大学考古系、北京师范大学跆拳道专业、南京大学天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引进新教师,以保证选修课程“考古常识”“跆拳道”“天文观测”“中学生发展心理学”的开设;在同一教研组内,则尽量保证多个专业方向都有老师研究。比如,通过历年的补充,现在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大球、小球、武术、田径都有专业教练员,美术教研组有油画、国画、版画、素描、书法的专业辅导教师,生物教研组内则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都有老师专攻。事实证明,学校采取的这种人才引进措施是有效的,正是有了涵盖各专业的学术力量,南开中学的校本课程和特色教育才更加有声有色。
我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也为南开中学特色教师的培养创建了平台。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的开发者杨飞老师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和《数学通讯》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2篇。张丽芳老师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完成了著作《校园植物漫谈》,针对南开校园里的植物展开植物学、园林学知识的阐述,受到学生欢迎。毛小波老师在校本课程里带学生在古代小说的海洋中遨游,饶松源老师则引导学生领悟跆拳道的要义。如今,学校已正式出版校本教材12种。
(四)特色项目是构建学校特色的亮点
“特色项目”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本校优势和潜能基础上形成的若干单项性特色,它在同类学校中有明显的优势。学校统领全局的特色项目既是特色学校的表征,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南开中学紧紧依靠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项目。
南开讲坛。依照南开中学开放办学的传统,2002年开始学校开设“南开讲坛”,每周星期四下午请来中外名家给学生做一个小时的演讲,学生自愿参与。迄今为止,“南开讲坛”已经成功举办100多讲,众多大师、大家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双料院士段义孚、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张法所长、清华大学物理学郭奕玲教授、著名作家莫怀戚等纷纷光临,演讲的内容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数年来,旨在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南开讲坛”深受全校师生欢迎,学校正式出版了《南开大讲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科技创新活动。我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历史悠久,在解放前的老南开时期就有航模制作等科技活动小组。新时期,南开中学继续开展有特色的学生科技活动,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聘请了科技制作辅导员,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近两年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南开中学掀起高潮。学校参加第三届中小学“创新实践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自“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设立以来,我校获奖人数最多;2005-2007年,我校有26人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组团参加“未来杯”全国创意设计大赛,获得全国第二名。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了利用正规课程进行引导之外,还专门招聘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校不仅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还开设了“中学生发展心理学”选修课,每周授课;成立了心理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印发《心海导航》报纸,进行心理学常识的宣传;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随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化解。
学生读书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后,学校针对学生课余时间较多的实际,在全校发起了读书活动。学校确定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在组织上,指定读书活动的辅导教师,在各年级选出活动的召集人,定期开展哲学、经济学等书籍的分类阅读活动。活动中有教师指导,就读书的方法、心得进行阐述,全体会员都可以发表意见,推荐好书。该项活动开展以来效果良好,全校读书风气浓厚。
(五)校园文化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目标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因此,要创建特色学校,必须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南开中学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文化环境的营造作为特色建设的目标来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首先是从校园环境布局上下功夫。重庆南开中学校园的设计遵循中正简约的原则,校内建筑风格稳健,外形端庄。学校聘请了专业园艺师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布局设计,整个南开校园草木蓊郁,花香鸟语。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一起,形成了南开大气而不张扬、稳重而又常新的文化心理暗示,无形之中培养了南开人的独立性和包容性。
其次是注重文化方向引导。南开中学注重文化宣传阵地的把握,对师生进行校史、校训、校歌、容止格言的介绍,在教职工大会、校会、班会等场合弘扬文化主旋律,教育师生明事理、顾大局。重视展板、橱窗等窗口的建设,确立倾力为公、敬业奉献、和而不同、友善好学的文化方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开文化。
校本研修特色篇9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 环境工程 本科生 教学 矿业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基于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主干课程体系,在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在矿业类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或矿业环境保护)、煤化学、矿山环境问题及实用修复技术类讲座,结合与矿区相关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改革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优先开展与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如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发与设备研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矿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等,全方位开设立体、有侧重点的特色专业课带动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培养体系。
各高校从2005、2006年开始分批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环境大类招生,入学前2年修同一课程,从第3年开始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完善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以特色突出优势、以优势体现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宏,吴春笃,诸金宇.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 2007,16(4):69-72.
校本研修特色篇10
课程改革历程
1990年开始,我校针对一些基础好、天资优、学习力强的学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针对这些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探索大容量、高难度、快进度的教学实验,解决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该班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国际、全国和北京市的学科和科技竞赛中获奖,每年都会有近50%学生升入我国顶尖大学。理科实验班成为我校优秀理科学生的摇篮,为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1995年开始,为满足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具有浓厚兴趣,立志向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学生需要,恢复创办文科实验班(“”前曾有文科实验班),矢志不移地为大学文科专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的新生,把为国家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预备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育人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作为主要手段。在课程建设上,全面整合国家课程,人文和社会领域学科突出“宽、厚、实”,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课程整合为“科学与技术课程”,突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开设“人文实践课程”,加强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社会考察。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增大阅读量,拓展教学资源,强调实践体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17年的改革,卓有成效,成绩斐然,先后出现过3名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自首届毕业生起,每年向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送出几十名文科新生。不仅如此,在文科实验班的课程改革带动下,全面提升了我校人文教育水平,催生出我校人文教育特色。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如果以传统标准判断,文科班学生远非我校理科实验班学生那样“优秀”,他们的入学中考平均成绩与其他平行班相当,有些年份略低。由此启迪我们,优秀生的培养,固然需要天资优异的“苗子”,更需要因材施教。
2007年,北京市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市教委将我校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在这轮改革中,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包括实验班的特色课程)全面整合,统筹安排,形成了“6 1 1”课程体系,其中,在全面深入地完善了文理实验班课程的基础上,为其他学生设计了“侧文”和“侧理”的特色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满足各类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几年来的实验,全面提升了我校的育人质量,毕业生整体成绩迈上了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孕育出我校全面深化“普通班”课程改革的设想。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的潜能,成为我校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的潜能,成为我校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
2010年开始,我校首先在普通班推出了“艺术课程”的改革实验。在必修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合唱课程和舞蹈课程。将艺术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也不在于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重在让学生学会审美。“审美既是人格的象征,也是人格的营养”,“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自我追求的欲望。通过课程中大量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提高模仿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和意志力,从而促进所有课程的学习。一年多来,普通班的艺术课程,成为其他学生羡慕的课程(现已经推广到文理实验班),普通班中涌现出校园活跃分子,普通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与此同时,为满足普通班中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兴趣,善于在做中学,对自主探究有较强欲望的学生需要,学校开设了“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围绕必修课程中的部分核心概念,联系现实科技、社会、生活等真实问题,设计专题,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一年多来,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跟踪、测评显示,该班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明显优于自然平行班,甚至优于理科实验班。
2011年,基于多年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对学生兴趣、需求的认识,尝试开设了“社科特色班”和“数字化学习特色班”。至此,我校为每类学生设计了特色课程,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长”多元课程体系。
20多年的课程改革,20多年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基础教育应防止走向同质化,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学生全面发展,更需要多元选择,学有所长,只有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适当压缩共同基础,通过扬长带短,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要有充分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发现兴趣所在,在尝试中找到适切的发展方向,立志成才。
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
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校构建了“6 1 1”课程体系,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为不同类型班级设置了不同方向和层次的特选课程体系。
1.整体课程结构
“6 1 1”课程结构
我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或三大板块)构成,不同部分的课时长短不同,内容安排不同,上课的形式不同,学生的组成不同,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6 1 1”课程结构
结构中的“6”主要安排国家课程中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第一个“1”主要安排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属于“限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学有所长;第二个“1”主要安排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属于“任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满足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使我们的教育目标通过课程完整地体现出来。
校本课程结构
在高质量、校本化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的形态和内容,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充分和个性化地发展。
校本课程包括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通选类:语言文学类、数学类、文科综合类、理科综合类、大学先修类、学科工作室。每学期开设模块30~40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修;特选类:文科特选类、数理特选类、项目特选类、社科特选类、数字特选类、艺术特选类。每学期开设模块15~20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专长选修。
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综合选修类:学术类、文学类、文化类、技术类、职业类、社科类、体艺类、科学类、生活类、综合类。每学期开设模块40~50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修;讲座类,每学期4~8次;课题类,每年设置8~100个课题社团类,每年设置30~35个学生社团;校本特色活动类:包括大型主题活动系列、学论语讲修养系列、班级综合竞赛系列、专题社会实践系列、青年志愿服务系列、党团特色活动系列。按照全校集中安排的大型活动与根据年级特点安排的主题活动相结合,统一安排的活动与自主设计的活动相结合,必须参加的活动与自主选择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三年整体规划开设。
2.特选课程体系
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为重点,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构建针对不同志向和不同班级学生的课程群,组成特选课程体系,力图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对人文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学生的需求,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分设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拓展课程、讲座课程、人文活动课程、人文社会实践课程。
科学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学科的必修内容整合为“科学与技术领域”,分为四个模块,强调学科综合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阅读课程。分阶段为学生开列文史社科类书籍的必读和选读、精读和泛读书单,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指导人生。
拓展课程。包含数学专题选修、英语专题选修、语文专题选修、综合文科专题选修、艺术专题选修和综合专题研究课程等,突出“宽、厚、实”的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学科能力。
讲座课程。包含文史类、经济类、法律类、时政类、艺术类、中外文化交流、生涯规划等门类。目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人文活动课程。包含人文自主研修、读书会、文学创作、戏剧表演、书籍出版、社科研究、志愿活动、国际交流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
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人文社会实践线路分为长途线路和短途线路。长途线路主要是地域文化考察,如“徽文化”、“秦汉唐文化”等线路;短途线路指北京市内及周边的线路,使学生知行合一,增长见识,提升学生认识深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为高校输送全面发展、专长突出的高水平理科预备人才,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分设:拓展课程、竞赛课程、专修课程、讲座课程、研究课程、科技社会实践课程。
拓展课程。以专题形式呈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进行补充、整合和深化,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研究,产生有价值的生成性成果,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课程。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的学生开设学科竞赛选修课程,培养学科尖子生,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支持。
专修课程。一类是《阅读与写作》课程;一类是实验课程,包括《生物实验观察》、《化学实验与技巧》和《物理实验与技巧》等。促进学生平衡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讲座课程。将校内讲座与校外讲座相结合,重在科技前沿,重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境界。
研究课程。为在课题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平台支持,与高校和研究院所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社会实践课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精神的科学技术领域预备人才。
项目研究实验班特选课程包括:项目学习课程、项目研究基础课程、项目研究实践课程、讲座课程、科技社会实践课程。
项目学习课程。以必修内容为基础,整合学科内容,设置若干项目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问题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项目研究基础课程。项目研究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项目研究概论、项目研究方法和项目研究实例,以及项目研究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走进项目研究,为进入项目铺设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项目研究实践课程。包含工程与技术方向、物质与材料方向、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方向、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方向、地球科学与技术方向,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2个方向完成相应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执着精神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课程。必选部分:人文与科技相结合;自选部分:科技热点和科技前沿为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科技社会实践课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野外科考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特选课程
通过引入数字化手段改善和丰富教与学的形式,提升学生数字化素养,增强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特选课程包括数字化基础课程、数字化学科课程、舞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数字化基础课程。利用网络和手持技术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数字化学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字化学科课程。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科教学中,引入网络平台和手持技术(ipad),增加交互和反馈手段,扩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舞蹈课程。以舞蹈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模仿能力、即兴表现能力、创造求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综合融化能力。
社会实践课程。以职业体验、文化体验和学生交流为主要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社科特色班课程
通过加强人文与社会领域的学习,开设社科特选课程和艺术特色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充分地发展。
社科特色班特选课程包括:社科拓展类课程、社科实践类课程、应用型课程、丰富性课程。
社科拓展类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社科领域的拓展和社科拓展专修课程,提高学生社科领域的学科能力。
社科实践类课程。包括文综专题研究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型课程。包括应用文体写作、应用数学等模块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支持。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高中生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探索 2023-01-18 09:04:22
中职学校校本集中实训策略 2022-10-24 08:36:32
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翻译课实施路径 2022-10-09 14:55:07
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2022-10-08 11:33:36
小学校本课程质量管理环节分析 2022-06-15 09:15:47
体育游戏如何融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2022-03-12 09: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