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概论论文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8-07 17:37:13

环保概论论文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1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暨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与台湾大学历史所博士生江灿腾合写的《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一文,基本上是对西方环境保护理论模型的介绍,但从中亦可一窥台湾佛教环保实践及思想演变的概况。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惠南的《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和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二文,则对佛教环保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了比较有份量的论述。照王俊秀与江灿腾的说法,这两人在环保思想上的研究,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界“环境范型”的思想回响,而且也可以视为此一领域在台湾地区的先驱性研究。社会关怀,是推行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则是佛教关怀社会的重要方面。笔者主要根据上述三篇论文所提供的资料,对此略作介绍。所用资料,悉据从国际互联网下载的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所建佛学资料库电子文档,特此志谢!

佛教思想如何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所谓“范型”(paradigm),是指用以检验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念及假设,可用来提供一种世界观或宏观视野。长期以来,人类以自身创造的文化,自许为“万物之灵”,“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一直是社会运作的基本路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认为“科技万能”,人类可以向自然索取一切,“成长无限论”一再被认为是人类自我肯定及超越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环境侵略思维”笼罩下的人类生活方式,创造物质文化的过程对人类而言是“文明化”,对其他万物而言则是“野蛮化”。人类对其他万物“野蛮化”的过程间接、直接地影响人类自身安危及生死的各种“生态反弹”,并体会到“万物之灵”有可能会变成“万物之零”。(王俊秀、江灿腾)

自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指标。从此环境污染不再只是“脏”的问题,更是“生与死”的问题。治本之道在于改变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范型转移”(paradigmshift)乃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必要过程。王、江的论文首先介绍了四组对比的观点:一、由“万物之灵”到“万物的一支”;二、由“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三、由“科技万能”到“科技有所不能”;四、由“成长无限”至“成长有限”。以上所述“范型转移”观念,可见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特别是指欧美社会)如何从“成长范型”(hep)逐渐转移成为“环境范型”(nep)的思考和体认。

回顾战后近五十年来台湾佛教的环保思想,则倾向于传统的护生和惜福。例如著名的佛教目录学专家蔡念生,从1950至1980年,在各种佛教刊物及报章杂志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护生与戒杀的文章,并在1983年集结为《如是庵学佛賸语----护生百讲》、《如是庵学佛賸语----鸟兽春秋》,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但佛教界从环保角度对放生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则要迟至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4月,释圣严在《人生》第62期发表《为何放生?如何放生?》;1989年3月,文化大学生物学系在《人生》第67期发表《请勿随意放生》。而且这两篇文章,都未进一步提出如何保护生命或生态的问题。

在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下,佛教界相继出现了释传道、释昭慧和杨惠南等几位重量级的佛教环保健将。传道法师不但出资拍摄“反(对政府兴建)五轻(工厂)”的录影带──《净土的呐喊》,而且为文呼吁佛教要组织“环保护生基金会”。他认为唯有这样,才能“破除‘经济奇迹’的政治神话,纠正偏颇政策”;其次,“(立法)禁止制造(包括保特瓶、保利龙在内的)塑胶垃圾”。他的这一呼吁,已经能够把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家和政府,并且也已意识到从根本而且全面入手的“普渡”,比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别渡”,来得重要。(杨惠南a)至于昭慧法师,不但创办“生命关怀协会”,更实际投身第一线从事护生和戒杀的工作。她在各种报章、杂志上撰写的环保文章,现已大部分收在《浩荡赴前程》(台北∶法界出版社,1994)和《愿同弱小抗强权》(台北∶法界出版社,1994)两部新书里。此外,像《福报新闻周刊》和《佛教文化》等佛教刊物,也大量报导关于环保的问题。

杨惠南于1994年发表《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对台湾佛教界的环保工作从理论上进行反思。他认为以“预约人间净土”为号召的慈济功德会和以“心灵环保”为号召的法鼓山文教基金会,虽然在环保工作上成绩最卓著,但都欠缺深入的佛教理论依据:(一)在实际的环保工作方面,二者都偏于垃圾回收和植树,未能触及污染台湾环境的两大污染源∶资本家所开设的工厂,以及已与资本家利益结合的政府。(二)在环保理念的建立方面,二者都有重“(内)心”轻“(外)境”的倾向;也就是说,二者都偏于“心理垃圾”(贪、嗔、痴等烦恼)的去除,却忽略了外在世界之真正垃圾(土地污染、河川污染、空气污染、核能污染)的防治与清理。论文尖锐地指出:重“心”轻“境”的环保理论,乃“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之所以有所偏颇、值得商榷的原因。杨惠南呼吁:建立一个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且,为了对治重“心”轻“境”这一古来即已形成的错误理念,此时此地甚至应该提倡重“境”轻“心”,亦即“境”先“心”后的佛教生态学。(杨惠南a)

林朝成曾接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的委托和经费的补助,于1992年完成《佛教放生与环保保育》一书的研究(未出版)。同年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浓缩和修订成为《从宗教生态学看台湾佛教界的环保观及其实践之道》的专论,提出六点“未来生态新典范”:1.对自然的高度评价;2.普遍的同情心;3.谨慎周密的计划以防止风险;4.经济成长的极限;5.日益求新,崇尚兴革;6.新政治观。以此作为思考的参考座标,然后企图进一步结合佛教的教义,以建立“佛教生态学”。文中批评“台湾佛教环保意识的觉醒又落后台湾社会十年”,建议尽速地整理佛教环保的文献,具体意见如下∶

(一)佛教基本教义与环保生态观的汇通。如“缘起”与“深度生态学”的比较;“依正不二”观与自然环境保护或环境权的汇通;“八正道”与“后设经济学”的比较.....等等,都应納入佛教环保的基本文献内。

(二)佛教的环保福利事业。可参考唐《法苑珠林》的方式,拟定条目,細加分类,每类有述意、有经证、有诠释、有引申,以方便参考与查阅。

(三)佛教高僧大德的具体事例。重新整理各僧传居士传,选出具体环保事例,以为参考效法。

(四)佛教戒律与环保生活法则的比较。环保必须落实于生活,其所提供的生活法则,大都合乎戒律所规定者,尤其是菩萨戒,更可給从事环保的资源与启发。(林朝成a)

王、江的文章引述了上述杨、林两教授的论文后,认为两人对佛教界环保思想的批评意见,虽然都是援引西方现有环保理论观点,却不忘在佛教传统教义里,寻求原有教理的支持。说明佛教传统的生态理论,确实含有和新的“环境范型”理论相契合的某些成份。至于哪些是有待提升的积极因子,王、江的文章并没有深论。好在这次研讨会上,杨、林两教授又提交了新的论文,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展开。

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

据杨惠南自述,他所写的《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曾依照中观学派“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的”性空缘起”理论,以及瑜伽行派“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阿赖耶识缘起”之教理,说明内“心”与外“境”的一体性。但该文口头发表时,评论人林朝成指出此文的主要结论“外在世界的清净,乃内心解脱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并不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力。因此,本文是对林朝成批评的进一步回应,分作《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严净佛土∶成佛的必备德性、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四大部分,试图透过更多的经证,说明心、境平等(甚至“境”先“心”后)的生态学,乃佛教经论的本意。

一、《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

不管是“预约人间净土”或是“心灵环保”的环保理念,都是建立在《维摩经》〈佛国品〉中的净土思想之上∶“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例如,在“心灵环保”的运动当中,曾把“不说谎”、“生气时念佛”、“开车时不要赶路、抢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等纯属内在心灵修养的德目,当作是环保的德目。杨惠南认为,这种重“心”轻“境”的环保理念,乃是当前台湾佛教环保运动的主要盲点,出于对《维摩经》的断章取义。杨惠南详细解释了这段经文的来龙去脉。释迦回答宝积菩萨问“菩萨净土之行”,首先原则性地指出“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然后是展开“因行”中直心、深心、菩提心等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在对十七种德目的长段说明之后,紧接着有一小段经文∶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在这段引文当中,最后的两句,乃是被称为“唯心净土”的有名经句,为一切重“心”轻“境”之环保理念的经据和理据基础。然而,引文一开头,一直到“是故宝积”一句之前,还说到了“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个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1)直心;(2)发行;(3)深心;(4)意调伏;(5)如说行;(6)回向;(7)方便;(8)成就众生;(9)佛土净;(10)说法净;(11)智慧净;(12)心净;(13)一切功德净。

二、“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

在这十三个修行次第当中,第(9)和第(12)值得特别注意。排列在前的第⑼是“佛土净”,而排列在后的第(12)则是“心净”。从它们的排列次序看来,外在的“佛土净”,显然比内在的“心净”更加必要而根本。这意味着∶“佛土净”是“心净”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么,内在的心中烦恼也就无法彻底地清净。只要“境解脱”,那么,紧跟着也就“心解脱”,乃至彻底的解脱成佛,“一切功德净”。因此,《维摩经》〈佛国品〉当中的净土思想,应该有两层意义∶

(1)如果想要“心解脱”,就必须“境解脱”:亦即,如果要让内心的烦恼彻底去除,那么,必须先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这是“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次第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2)如果想要“境解脱”,就必须“心解脱”:亦即,如果要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那么,就必须先去除内在心灵里的烦恼。这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句经文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三、严净佛土∶成佛的必备德性

在唐·玄奘所译的《说无垢称经》〈序品〉中,提出“严净佛土”的译名,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曾说“常修净土”,这和其他大乘佛典所提出的“净佛国土”或“庄严净土”都是同一概念。这样看来,“净土之行”确实有两大类别∶(1)往生既有的净土,这是《阿弥陀》、《药师》等经所阐述的;(2)严净佛土,这是《维摩》、《华严》、《摩诃般若》等经所弘传的。然而,不管是从佛典的经据,或从实际的理论来说,众生及其居住的器世间,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普渡众生和严净佛土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单单强调“普渡众生”,而忽视“严净佛土”的作法,是不够、有所偏差的。

四、从“境解脱”到“心解脱”

杨惠南在文章最后说,依照理想的状态,目前台湾佛教的环保运动,应该建立在心与境平等、众生世间与器世间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之上。为了对治曲解《维摩经》(佛国品)中“心净则佛土净”的经义的偏差,建立一个强调“境”清净或“器世间”清净的佛教生态学,似乎来得更加重要。这是作者之所以强调从“境解脱”到“心解脱”的原因。

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

林朝成认同杨惠南的《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认为此文的问题出发点,正是从佛教在政治、经济、社会的保守心态的批判出发。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解决社会问题。人与人的关系和它的社会结构里的不平衡,正是造成大自然失调的主要因素。因此,生态与环保都不只是科技问题,而是人文问题,或是决策的问题,并含有价值观和信念。对佛教生态观的思考,正是从价值观和信念的层次,提出它的关联学说的内涵。他在“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上所提交的论文,即以“心净则国土净”为核心,思考其可能的生态学涵意,并尝试说明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指出佛教界环境关怀该有的自觉。(林朝成b)

一、“心净则国土净”的困境

林认为,杨惠南在《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中,主要关切的在于应然性或义务性的论据,也就是道德的强制性,以提供环境保护的必然性。“净佛国土”乃至“严土熟生”是解脱成佛的义务性条件。那么,正确的解决“心净则国土净”的困境,便是建立“内心”与“外境”并重的佛教生态学。从此一理论基础来看,对佛教的思考方法和教义,有二点规范性兼具批判性的原则:

首先,心境并建的生态观不能是理性的直线式思考,必须透过缘起法对非直线体系的直观才能产生。那么,佛教的生态观有进一步发挥缘起观的解释范畴,衡定其中道观的适用潜能,这对教义的内部体系该有重新评价的积极作用。

其次,资源耗竭和环境压力等许多问题,产生于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生态的问题因其关联性,往往比表面所呈现的问题更为深入。缺少对国家、帝国、科技或资本真正深层的批判,将人类关系的复杂网络化约成简单的、抽象的、科学的图像已成为深层生态学被批判的焦点(参见李庆锋译∶《深层生态学评论──对基进环境主义的一次挑战》,刊于《台湾环境》55、56、57期),那么,心境并建的生态观便不应避免“境”的构成特征∶人类社会的批判与反省,对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反应出的意识型态与实际的权力运作,得从心与境的双向分析,指出其改造的必要性。

二、“国土净”的生态学涵意

根据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国土净”至少有以下两个内涵∶(一)在器世间,使一切存在在优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满生意的和谐;(二)在自他关系中,得解脱自在,更能实现和乐清净的人生理想于世间。如果把它转化成生态学的涵意,则是∶(一)维护生态系的完整性与良好的运作状态;(二)建立和维持一个能够健全运作的社会。那么,国土净的最切合实际的行动,莫过于能够使生态系充满活力与使社会永续长存。从永续社会的观点,可以提供清净国土三个主要内容:

首先,清净国土的生态圈(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网,人类对生态圈负有保护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换句话说,即对清净国土负有强制性的义务。

第二、生态学重视多元化的价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大自然与社会的平衡和谐,并非由机械化的标准,而是由有机的分化而达致的。就社会来说,不断增长的统一是从不断分化而来的,一个延伸的整体是它的组成的多元化和充实的产物,因此,永续的社会必然是多元的社会。

第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态运动主张∶学会降低物质需求,比起过度的消费物质产品将提供更多的实现形式。降低量、提升质的生活将会让心灵与精神得到更多的实现空间。而这种主张和佛教经济学相符合,即通过最佳的消费方式,使人获得最大的满足。佛教经济学是为未来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合流,提供了良好的典范的可能性。

三、“心净”的生态学涵意

佛教的教义,历来重视净化我们的内心,扫除贪、嗔、痴三毒,使心灵解脱自在,尤其是无我的教义,去除人的占有心态,不执著而透显解脱自在的生命境界,对比于甘于素朴的生活方式,更具改变生活方式的潜能。就生态关怀做为内心净化的论题,可以更清楚说明“心净”的生态学涵意。生态关怀需具备普遍性的同情心,将此同情心推广至⑴其他种族、⑵其他物种、⑶祖先及后代子孙的幸福,以确保生态圈的活力与社会的永续存在,这便是生态关怀的宗旨。

赘论

佛教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境由心造”,我们人类所生存其中的环境,并非机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时反应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因此,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就佛学的第一义谛而言,在“心”与“境”的关系中,“心”无疑是第一位的。杨惠南、林朝成等学者所提出的“心境并重”乃至“境”先“心”后的提法,须落实在世俗谛层面上看,而且多少还带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愤激之情。笔者曾经指出,人间佛教具有三个层次:社会适应,社会关怀,社会批判。杨、林等学者所批评的台湾佛教界的环保思想,恐怕与佛教界对世俗社会的过度适应不无关系。如果避开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政治运作,那么“心灵环保”一类口号,就变成为环境污染人人有份的各打五十大板,使环境问题无从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佛教必须进入到社会批判的层次,才能使佛教的社会关怀真正成为可能。

佛教对社会的关怀和批判,与向社会的学习和适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正如林朝成教授在结论中所指出的:“透过社会学习,当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生态思考,以回应当代的挑战,至于重视内心轻忽外境的主张,或源于心为绝对的自变数的主张,或源于传统的单向直线的思考,或源于佛教缺乏社会哲学的中间机制,以做为思想的参照平衡点,这种种可能的原因,透过整体的社会学习,正是重建佛教整体思想的契机。”

参考资料:

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台湾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杨惠南a:《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当代》第104期,1994。

杨惠南b:《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非技术能力评价;工程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提出最早来自《华盛顿协议》,该协议于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6国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并签署,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程教育标准公认的权威要求[1]。我国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257所高等学校的160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综合《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技术直接相关的能力,称为技术能力;另一类是与技术相关性较弱,但对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力,称为非技术能力。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包含了毕业生应具备的这两类能力,并对照给出了12项毕业要求。在12项毕业要求中,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研究和使用现代工具这5项为技术能力,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及项目管理这3项则将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相结合,而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及终身学习这4项为非技术能力。目前,高校对于技术能力的培养及评价研究比较成熟,通过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进行定量评价。但非技术能力往往是隐藏在整个教育中,评价起来比较困难,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修光利等[2]研究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非技术能力达成的教学环节,以及基于教学环节的达成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李年银等[3]指出了石油工程专业非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方向。刘会娥等[4]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支撑课程的精心设计,给出了可行的培养方法和较易理解的达成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拟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加以探究。

一、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现状

第一,非技术能力课程培养体系还未完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版)》对学生毕业提出了“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的要求[5]。毕业要求通常可以分解成若干指标点,每个指标点的达成需要相应教学活动支撑。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比较容易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支撑,而非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很难确定,通常采用实践类课程支撑,但与技术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相比,往往显得更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很难全面支撑能力的达成。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往往实践学习占比较少,且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教学所用仪器多为已经过时被淘汰的生产用具,导致学生对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况不够了解。第二,非技术能力达成评价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自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不少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6-7],但大多强调非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关于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方案、表征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已有的研究[8-10]中可以看到,评价方法及内容单一、片面,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因此关于非技术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教师和学生对非技术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实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强调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成熟的评价体系。直到近年来,非技术能力才逐步被重视,但这还不够。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非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开展融入性、创新性活动,如项目、座谈、调研、讨论等,才会使学生充分重视并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些项目,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非技术能力。

二、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针对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及终身学习这4项非技术能力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如个人和团队被描述为“具有大局观、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终身学习被描述为“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材料加工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内涵较为广泛,在实际操作中又进一步细分,首先针对各项非技术能力指标进行分解,并筛选出支撑各能力指标的主要课程,在各门课程对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方法对相应非技术能力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针对“职业规范”及“沟通”这2项非技术能力,笔者给出了相应的分指标点及支撑课程。“职业规范”是指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有责任、有担当,具备奉献精神,能服务社会。可将其分解成三个指标点,分解思路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社科素养,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强;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道德和规范;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由于行业及社会的发展靠的是技术及高素质的人,且鉴于材料成型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因此未来的材料成型科技工作者必须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等课程,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诚信公正的基本素养;结合“生产实习”“工程认知实践”等实践课程的学习,理解并在工程实践中践行工程师执业规范。“沟通”可描述为“具备国际视野,能够通过报告、文稿、陈述发言、回应指令等形式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甚至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其可被分解为2个指标点,分解思路为知晓专业同行与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能就材料成型中的问题,以报告、文稿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应;具有国际视野,能就材料成型的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随着全球化浪潮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剧,社会对学生的视野及国际沟通交流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材料成型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材控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英语拓展课组、大学英语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锻炼,能就材料加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方法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3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内容分析和个别访问的方法,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探讨以美国为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汇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过程,并由此探讨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

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历史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现今新闻教育内容已经包括新闻、广告、公关等所有的传播领域。这也是目前美国传播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威斯康星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几十年来该学院一直按照分专业的教学模式发展,其基础课程设置和5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全面丰富,强调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的培养,很有特色。这种模式对目前中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颇具参考价值。

最近两年该学院致力于课程改革,取消原有的专业,代之以新闻学和战略传播两个方向,在战略传播方面又发展出新的特色。改革的目的是打破专业界限,着眼于传播通才的培养,以适应复杂环境中的不同媒介。这个新的课程模式已然成为美国主流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趋向。

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堡传播学院是重视传播研究的典范,重视跨学科建设,重视各层次学生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训练和基础素养的培养,强调传播学核心课程,比较系统地开设有传播学各层次多领域的丰富课程。

新闻专业性研究院的传统是哥伦比亚大学奠定的,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人文学科底蕴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把写作、新闻法规与伦理定为核心课程。加州大学柏克莱新闻研究院在专业教育中还讲求特色教育,课程重视本土特色和跨学科特点,视野比较开阔,与时事和社会变迁紧密联系。新闻研究院的传统目前正面临跨学科的挑战。

新闻教育是从人文传统逐渐与社会科学汇流的,并以社会科学作为主要基础,由此开创了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潮流。

主题词:新闻与传播教育课程设置跨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

abstract

byapproachofsampleresearch,contentanalysisandinterview,thispaperdiscussestheprocessoftheconvergingofthemainstreamoftheeducation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into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inusa,andbasedonthatdiscussion,itwillprobeintotheinternationaltrendoftheeducation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

fromtheverybeginning,theamericaneducation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tucktothetraditionalmodeloftherecognitionofthefoundationofhumanitiesandtrainingtheprofessionalskills.aftergoingthroughmanyhistoricalchanges,itgraduallyblendedintothestudyofsocialscience,attachingmoreimportancetothedevelopmentofcorrelationofdifferentsubjectswhilethestudyrangewidening.theaimoftheeducationchangedfromcultivatinganexperttoageneralist.currently,thejournalismeducationhasbeenbroadenedinrangetoincludethepress,advertising,publicrelationsandotherfieldsincommunication.

theschoolof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isoneoftheexamplesoftheintegratededucation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forsuccessiveseveraldecadesofyears,thatschoolhasbeendevelopingitselfbystickingtothemodelofteachingaccordingtothespecialities,therearebasiccoursesand5sequences.thecurriculumsettingiscomprehensive.emphasisisonthecultivationofresearchmethodologybasedonstatisticsinsocialscience.ithasitsownfeatures.thismodelcanbeservedatavaluablereferencetothecurrenteducation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inchina.

inthelastcoupleofyears,thatschoolbenttothereformofitscurriculum,replacingtheformerlysequenceswiththetwotracksofjournalismandofthestrategiccommunication.andnewcharacteristicshaveemergedintheeducationofthestrategiccommunication.thepurposeofthereformwastobreakdowntheconfinesoftheprofessions,withaviewtocultivatingthegeneralistssoastoadaptthemselvestodifferentmassmediaincomplexcontext.thenewcurriculummodelhasbecomethetrendinthedevelopmentoftheeducationofthemainstream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inusa.

annenbergschoolfor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pennsylvaniaisamirrorinstressingthestudyofcommunication,itpaysmuchattentiontointerdiscipline,tothetrainingofthestudentsatdifferentlevelsofthestudyinhumanitiesandmethodologyinsocialscience,tothecultivationofthebasicaccomplishments.italsopaysattentiontothecorecoursesofcommunication.thecoursesaresystematicandcolorful,theyareindifferentlevelsandcoveringdifferentfields.

theprofessionaltraditionofthejournalismstudyinstitutesbeganfromcolumbiauniversityattheverystart,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thecultivationofhumanitiesattainmentsandprofessionalskills,andwriting,pressregulationsandethicwerechosenasthecorecourses.graduateschoolofjournalism,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alsotriedtohaveitsowncharacteristicsinprofessionaleducation,thecurriculumprojectsreflectedthelocalfeaturesandinterdiscipline,fieldofvisionwasrelativelywider.thesubjectsarecloselylinkedwiththecurrentaffairsandsocialchanges.thecorrelationofsubjectsisnowputtingachallengetothetraditionofthatjournalisminstitute.

theeducationofjournalismhasgraduallyblendedfromthetraditionofhumanitiestosocialscience,andmadesocialscienceasitsmainbase.fromthatpoint,thetrendofcorrelatedandpluraldevelopmentofeducationofjournalismhasbegun.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抽样调查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从课程设置角度研究典型的新闻教育模式。

本文的抽样研究采用类型抽样方法。卡耐基委员会的一项权威性研究报告,曾将美国的高等院校分成4大类。oregon大学新闻学院在80年代做的一项关于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课题报告中,依此分类模式按类型、规模和形式,将新闻与传播学院系分为以下4类:(univ.oforegon,1984)

第一类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这些院系设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并专设传媒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如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的新闻与传播院系;

第二类是以传播学研究为特色的传播教育。这类教育很少专业导向,培养传播通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院;

第三类是专业性研究院。他们以培养记者、编辑、广播专业等人才为主,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新闻研究院;

第四类是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和社区学院。设有新闻和传播的课程,规模较小。

前3类可以称作美国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本研究以这3类为总研究样本,从每一类中随机抽取一个分类样本,即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schoolof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伯传播学院(annenbergschoolfor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加州大学(柏克莱)新闻研究院(graduateschoolofjournalism,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对其课程设置、办学方向及特色等方面,探讨世界主流新闻与传播教育融会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情况。

人文学科(humanities)一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养,指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后泛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刘大椿,2002)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宗教等作品及规范、技能。社会科学则是与人类在社会与文化方面的行为相关的科学的分支,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大英百科全书》)

二、新闻教育潮流:以人文学科为基础,融会社会科学

1、美国潮流:从人文传统走向融合

世界最早的新闻教育起步于美国,早在1869年,弗吉尼亚的华盛顿学院就开设了“印刷与速记”课,并让学生参与报道和印刷实践。1878年,密苏里大学开设了新闻史课程。189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商学院曾经开设最早的广义上的新闻学课程,第一次将实践训练和理论引导结合起来,开设了“制作报纸的历史和艺术”、“诽谤法和商业管理”、以及报纸实践、当前事务专题讲座、记者开设的讲座等5种课程。1908年,世界第一个新闻学院在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开创了传统新闻教育模式。(sutton,1945;unesco,1954)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也是走重视人文学科、以语言文学为基础的路子,强调采写编评方面的技能课程,创设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中国的新闻教育就是沿承了这种传统。

其后,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经过了几段重要的历史变迁。20年代开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由沃尔特·威廉(walterwilliams)开创的密苏里式的职业训练模式,其创始人布莱耶(willardg.bleyer)认定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的课程设计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他规定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应当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英语等内容。他的观点至今对美国的新闻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922年他在威斯康星组建了一个舆论学研究生研讨班,他的课是用社会学、政治学的理论和发现去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他的新闻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新闻学原理,以便学生理解报纸会对读者的观点、道德、品味和生活标准方面尽可能产生影响。20年代他还在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博士课程中,开设新闻学辅修,奠定了新闻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也在跨学科新闻教育方面作出过贡献。1943年至1947年,他任爱荷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时,曾重组本科生新闻学课程,减少了写作、编辑技能,代之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内容。施拉姆还提出,博士生课程必须具备7个方面:传播史,传播法,传播与政府的关系,舆论学,传播与世界事务,传播学研究方法,传者的权利与责任。同时,每位博士生要从下列项目中选学3方面的技能:印刷、设计和排版,口头传播,写作传播,图片传播,电子学,声学,传播经济学。课程核心是内容分析和调查方法、宣传学、舆论学。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由他本人、研究生院院长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演讲学的教授组成。(rogers;chaffee,1994)类似的跨学科的传播学博士项目,同时也在明尼苏达、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稍后在密西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建立。

到195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内容已相当广泛,一些学科相对独立,比如原来隶属于新闻学下的广告,在不少新闻学院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peterson,1960)当时多所新闻学院都以分专业为模式(sequencecurriculum),包括广告专业、广告管理专业、农业新闻专业、家政新闻专业、管理专业、社区新闻专业、杂志专业、期刊新闻专业、广播新闻专业、新闻编辑专业等。新闻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专业的和综合的课程;二是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三是专业性伦理道德教育。(unesco,1954)此后,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迅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中指出,各大学提供了非常广泛的课程,新闻学院75%的课程是通识教育的内容。(unesco,1958)

60年代,新闻教育的角色和任务仍在调整之中。值得一提的是,syracuse大学得到传媒大王纽豪斯200万美元的捐赠建立了纽豪斯传播中心,并在拥有1亿美元的纽豪斯基金会资助下启动该中心。纽豪斯的捐赠是用于鼓励更多跨学科的大众传播研究,用于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捐赠者希望新闻教育比当时更重视基础性、哲学性内容和公共政策。(peterson,1960)

此时的新闻教育主流,正在从传统的培养报纸记者的职业性方向,转向更广阔的空间,重视各学科的融合,重视研究,重视大众传媒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和哲学的情境研究,传播教育的内容包括整个人类传播,目标是培养能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任职于报刊、广播、电视、广告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人才。大多数“新闻学院”倾向于淡化新闻学,纷纷改称“传播学院”或“新闻与传播学院”。密西根大学取消了新闻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减少了新闻学课程。(beasley,2002)各院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重自己的研究特色,比如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在量化研究方面就很有特色。该学院把统计学视为博士生研究的基础,以统计学作为研究工具。一些著名学院开始建立研究机构。明尼苏达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等在50年代前后都开始设立新闻与传播研究机构。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中心在1959年成立后的一年内,研究项目竟达33项之多。(peterson,1960)当时新闻教育的变化如此之大,“新闻学院”一词简直就失去了意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mills教授曾说:从60年代开始,传播新闻教育时常被肆意抨击。(medsger,betty,1996)

目前在美国大约有14万学生在进行4年制的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课程学习。据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的年度调查,在1998—1999学年度,估计有35000名学生取得了学士学位,3000名学生取得了硕士学位,1000名学生在读博士。(beasley,2001)那么,市场对新闻教育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呢?美国报纸主编协会(asne)的调查显示,2001年美国日报净裁2000个记者职位。过去美国媒体用人量的标准是,每1000份发行量就有1位工作人员,现在这几乎成了神话。据2002年5月的调查,仅《纽约时报》接近此数,《华尔街日报》每3000份发行量有1人,《今日美国报》则是每5250份销量才有一人。而同时,美国大约有300份报纸缩减版面和规模。1999年,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传播领域工作的有65.1%。单纯在某个领域的毕业生已经不是市场所需求的,在美国,报刊、广播电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体领域,都更愿意雇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因此需要学生是“传播通才”。

近十数年来,新闻教育内容已经包括所有的传播领域。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年会,近年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即传统新闻学的出路问题,其中有一个共识是:传播领域包括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多个方面。(medsger,betty,1996)2002年8月aejmc年度研讨会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前《波士顿环球报》总编michaeljaneway还在《纽约时报》撰文呼吁改革课程。(janeway,michael,2002)

融会多学科的传播学成为教育的主流,这一点从美国几个主要专业学会的年度论文中也可见一斑。据统计,截止2000年,美国有72个新闻与传播学院设有传播学博士项目,其中42个学院的博士生在1994至1998年在全国传播学会或国际传播学会年度论文中获奖,根据一项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项目的权威目录,这些论文可归属到下列多个领域:广告,合作及组织传播,传播学概论,人际传播,媒介研究,新闻学,电子传播,电子助手管理,戏剧等。(musambira,2000)

不只是新闻与传播教育,美国教育的其他领域也都在扩大与融合,学生修读多专业成为潮流。据《纽约时报》最新报道,为了应对市场的需求,美国大学生修读两个、三个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修读四、五个专业的。不少新生入学之前在中学就已修读了多学科的高级课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班学生修读两个专业。有的大学有一半学生修读多专业或多学位。(tamarlewin,2002)

2、中国的“胡同式”教育

新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传播媒体的需要。近3~5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据调查,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传媒对本科毕业从事一般新闻采编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今后不再录用大专层次的毕业生。(何梓华,2001)同时,各类非新闻专业毕业生也蜂拥至媒体希望分食一杯羹。研究显示,2000年以前大约50万新闻从业人员中,只有3万人员来自新闻专业,也就是说,95%的从业人员来自其他专业。《北京青年报》每年招聘记者,报名与录用的比例在50:1左右。(张延平,2002)

当然,在政策范围内媒体的增多和扩容,还是给了新闻人才一定的空间,据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场最急需的人才是媒介、咨询等行业,而不再是前几年的it、商务行业。而目前大学生中大约有42.1%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话另选专业。(《北京青年报》,2002年6月10日p.36)

中国的高等教育施行的是专业模式,有人比喻为“胡同式”教育。在中国科协2001学术年会上,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我以为清华大学学生的平均水准要比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平均水准高,因为这些考上清华的孩子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青年。”但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认为,在个人创造性、知识广度等方面却并非如此。在哈佛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并不分是哪一个系的,他们可以自由地选课,在知识的大观园里游览、思考,到第三年他们才决定主修什么课程,这样,学生的知识基础就很雄厚,素质提高得很快。中国大学的学生一进校园就被分到了某一个系,这就好像把他们全部领到了一个个的窄小的胡同里让其成长。“你让学生怎么充分发展?”

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新闻专业教学方案很难做到跨学科、跨专业。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的学分数在150个左右,学生除了修学分,很少有精力再去学别的了。有的大学已经改革到130个,但教学管理部门的指令性课程达50学分以上(当然这些课程有的在通识教育的范畴)。在剩下的学分中,本专业最基本的一些课程又占去了不少学分,最后所剩可供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学分、可供学生自由使用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中跨专业选课基本上成了无法实现的空话,通才教育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新闻实务界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实务的竞争,已经从80年代的稿件层面上升到90年代的版面层面,进而激烈到版组层面,现在俨然进入机制层面了,他们需要的是既能采写、又肯研究有创意,既会管版、又懂合作会管人,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张延平,2002)

中国所禀承的美国传统新闻学教育,在现实中就遇到了太专太窄的问题。新闻实务界认为:如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做新闻上手很快,但发展潜力不如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他们做突发新闻可能会很到位,但是做那些深度性的报道,就远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背景的学生。不少发展迅速的市场类媒体说,这两年我们不愿意引进新闻系、中文系的毕业生,新闻系可能是以任职传统党报为培养方向,不能适应正在变革的媒体格局。(陈昌凤,2002)另据中国记协的统计,在获全国性新闻大奖的人员中,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比例很低,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新闻教育的质量不够理想。(童兵,1999)有媒体主管甚至认为,我们过去4年的大学本科,用很多的精力在教新闻技能,其实这些技能教育有一年就足够了。(陈小川,2002)新闻实践并不是新闻学教育的目标,就象外科医生的目标并不是开刀、而是如何把病人治好,新闻教育应当教给学生人文追求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和目标。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了22国的新闻教育之后,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4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及3种才能: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以及创造才能。(splichal&sparks,1994,1989)新闻教育重视的是综合素质和独创性的培养。新时代的中国新闻人才,应兼具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素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强、富创造力。

3、从新闻学到大众传播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学科,是从“报刊学”开始的,研究中心也是报刊。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式的定性研究。早期西方新闻学研究,重视历史、哲学、宗教等背景和影响,如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学可以说是从新闻学延伸出来的,但研究范围更广阔,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研究方法是以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为主。传播学起初是从研究媒介效果开始的,在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结合后,历经几度枯荣,从而成为一门科学。

大众传播学兴起以后,新闻学的地位逐渐消减,著名学者、新闻教育学家everttee.dennis甚至将新闻学称为“濒临危险的物种”。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视角,放在了新闻传播过程方面,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人际层面的特点、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却忽视了传播本身与社会的关系、传播作为社会交往的特征和规律,用梅尔文·德弗勒等人著的《大众传播学诸论》中的话说,是“忽视了社会‘大图象’,忽视了长期或大规模的社会力量会关系到人们受大众传播影响的可能性”,最后基于量化方法的实证式研究不免陷入困境。于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西欧的批判学派开始受到关注。不少学者正重新梳理研究,试图更注意传媒与社会体系的研究。

中国传统的新闻学历来重视从社会体系的层面,尤其是从政治的角度,把新闻媒介机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前,新中国的新闻理论基本上是党的新闻机构理论;改革开放后,研究视野从机构推移到新闻本身,有学者提出,新闻学是事学,这样就构成了新闻、新闻事业、新闻工作的基本体例。这样的研究,又忽视了人际的层面,不重视研究传者、受者(有人称“人学”)的层面。所以80年代刚刚引进“反馈”、“双向交流”概念时,许多人都觉得十分新鲜,有些学者、新闻工作者言必称“双向交流”,认为这也正是党报理论的一个方面: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为党服务,又为人民服务;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由此,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传播学开始在中国渐渐受到重视。

传播学在与其它学术领域分工与整合中,产生了其它学问的应用科学,如政治传播、组织传播、教育传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危机传播等跨学科的新领域;传播学在其它学科基础上,逐渐自立门户,形成了一部分分支,如:传播社会学、传播生态学、传播政治经济学、口语传播学、大众文化、传播的文化研究、传播的批判理论等,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内容。也因此,新闻与传播教育视野开阔起来。数十年前,西方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主流,就已经渐渐从新闻学教育转向传播学教育。

三、跨学科的教育:威斯康星个案研究

1、宽口径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广度和深度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于1905年开始开设新闻课程,1912年设新闻系,1927年设新闻学院。现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下设于文学与科学学院。该学院有悠久的传统、很强的教师阵容。50年代前后,该学院就开始走专业教学的路子(sequencecurriculum,系列课程),本科设有农业新闻专业、家政新闻专业、杂志新闻专业、广播新闻专业、新闻编辑专业。(unesco,1954)经过调整,2000年以前的约30多年里,本科设有5个专业:新闻与编辑、广电新闻、公共关系、广告、大众传播。这样的教学设计基本上也是同时期美国主要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思路。近年,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已经得以改革。

威斯康星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中选拔新闻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入专业以前已经修满40学分,并且已经修读过“大众传播概论”一课。本科生毕业要求120学分,其中要修新闻与传播学专业30~40学分,专业以外80~90学分。

专业外的课程相当广泛,可以是商业、工程、农艺、生命科学、教育等多种领域,其中在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所隶属的“文学与科学学院”的总学分不少于100。专业以外的课总体包括两类课,一类是概论性课程,一类是高级课程。

社会科学概论类课程,包括8个领域,分别是: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文科综合课程,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学生必须从3个不同院系各选1门课,其中必须有一门经济学或政治学课程。

社会科学高级课程中,必须修满12个学分。它们可以包括社会科学的任何领域,但必须包括一门高级历史课程(人文类或新闻学历史课程不在其列)。

按照这种课程设想,本科所设的5个专业方向可以保证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较广博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基础之外,学生还要修完一个专业的课程,并且完成新闻专业两门高级调查课程。从下列各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课及先修要求中,可以看出学科融合的思路:(参照:www.wisc.edu;www.journalism.wisc.edu,2001年6月。现已改变)

(1)新闻编辑专业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先修课程学分应修课数

必修新闻写作和报道社会科学基础课41

限选报纸编辑社会科学基础课42

公共事务报道新闻写作和报道4

对外报道及编辑新闻写作和报道,国际传播或发展中国家的大众传播4

理解当代事务新闻写作和报道4

专题写作新闻写作和报道4

科技新闻学社会学或相关专业课,新闻写作和报道4

杂志及编辑4

大众传播法初级课程41

大众传播史初级课程4

大众传播与社会4

课程数114

(2)广电新闻专业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先修课程学分应修课数

必修新闻写作和报道社会研究课44

广电新闻概论新闻写作和报道4

电视新闻广电新闻概论4

大众传播法初级课程4

(3)公共关系专业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先修课程学分应修课数

必修公共关系实践32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实践4

限选社会调查概论初级课程31

传播与舆论高级课程4

传播研究方法4

新闻写作和报道42

大众传媒与消费者初级课程,两门社会学课程3

广告写作与企划广告原理4

推销活动广告原理、广告写作与企划、广告媒体策划中2门3

公共信息运动和项目3

课程数105

(4)广告专业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先修课程学分应修课数

必修广告原理大众传播概论31

广告写作与企划广告原理41

限选大众传媒与消费者两门社会学课程32

高级广告专题广告原理2

高级广告写作与企划广告写作与企划2

推销活动广告原理、广告写作与企划、广告媒体策划中2门3

广告媒体策划广告原理3

课程数74

(5)大众传播专业课程: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先修课程学分应修课数

必修传播研究方法41

限选大众传播法初级课程41

大众传播史4

政府与传媒专题初级课程3

传播与舆论高级课程41

广告理论与研究高级课程3

大众传媒与青少年大众传播效果,或comarts4573

信息时代的健康传播大众传播效果,或相应课程3

大众传播与政治行为大众传播效果4

大众传媒与消费者两门社会学课程31

大众传播与社会高级课程4

大众传媒与少数人种初级课程4

国际传播初级课程4

发展中国家大众传播初级课程4

课程数144

除了以上的专业课程,学生还可以结合指导教师的建议和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他大众传播方面的课:

报纸方面,可以修新闻编辑专业。杂志方面,可选专题写作、杂志及编辑课。技术、商务新闻及出版方面,可选杂志及编辑课。媒介管理方面,可选:新闻写作和报道,广告原理,图形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实践,广电新闻概论,广告媒体策划,杂志及编辑,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与社会,传播研究方法。传播与舆论方面,可选:公共关系实践,公关活动,社会调查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传播与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国际传播方面,可选:对外报道,传播与舆论,国际传播,发展中国家的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专题,传播研究方法,政府与大众传媒,以及外专业的一些课。从中可以看出,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是很宽广的。

[page_break]社会科学方法课程是攻读研究生的必要基础。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修完方法论方面的课,如调查概论、传播研究方法、一门统计学概论之类的课,及新闻与传播学方面的高级课程。高级理论类课程集中在三个方面:传播法和历史,媒介使用和效果,大众传播与社会。这些课程包括:(括号内为学分数)

a、法律与历史:大众传播法(4),大众传播史(4),新闻文学(3),政府与大众传媒专题(3)。

b、受众和传播效果:传播与舆论(4),广告理论与研究(3),大众传媒与青少年(3),信息时代的健康传播(3),大众传播与政治行为(4)。

c、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与社会(4),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4),国际传播(4),发展中国家大众传播(4),国际传播专题(3)。

2、新课程:重构专业通识教育,培养传播通才

威斯康星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艰苦努力,2000年以前终于初步完成了一套新的本科教学计划。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取消了原有的专业,代之以两个方向或称作系列(twotracks),即新闻学和战略传播学。

这次课程改革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此复杂的商业社会中大众传播的专业领域无法再分得那么清晰了;二是,教育经费的裁减,使学院不得不减少教师数量同时又要保证原有的教学工作,所以要制定一个可以由更少的教师能完成的教学计划。(emailfromsusiebrandscheid)

50年代以后在美国主要新闻学院流行的的分专业方向热潮,尽管不断受到批评,但总的来说是适应当时的大众传媒环境的。一方面,一些原隶属于新闻学的专业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广告、家政、农业、社区新闻;另一方面,传媒的种类在迅速增加,除了原有的报刊、广播,又有了电视及网络;同时,新闻学向传播学领域扩展的过程中,公共关系、舆论研究等已成为新闻与传播教育中的新领域,传统的“新闻学”很难涵盖。应当说分专业教学方式是一种进步。但是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和专业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专业分布的办法又出现了课程面偏窄等问题。学生们为了就业面更广,往往在修完一个必修的专业方向之后,又修读第二甚至第三个专业。威斯康星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就发现,毕业时大多数本科学生都修了两个专业,许多还修了3个专业。而原先的专业课程设置法,有许多的选择余地,也就出现了课多学生少的情况,不能有效地利用师资资源。

课程改革之后,学生们所学的技能就可以适合所有的大众传播领域。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新闻和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已经修读“大众传播实践”课。该课非常强调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这些技能适合各种大众传媒。此外,学生的初级课程中还包括计算机基础课和编辑技术。到中级程度,学生开始按两个不同方向分开进行。下面是两个方向的发展途径:(括号内为学分数)

a、初级课程:(10)

大众传播概论(4)

大众传播实践(6)

b、中级课程:(4)

新闻学方向:报道中级课程(4)

战略传播方向:战略传播原理(4)

这两门课话题其实是相同的,但是从不同角度切入的。2001年,任课老师们同选“”作为一学期的话题,最后的作业中,新闻学方向的学生主要从说教的角度去讨论,如州政府的税收增加问题、成瘾问题等等,战略传播方向的学生则着眼于的组织研究,从顾客的角度建构信息。两方向的学生曾聚在一起讨论3次,亲身体会并学会为了不同目的,同一个话题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内容。(emailfromsusiebrandscheid)

c、概念和技能高级课程:(至少4学分)

新闻学方向:深度报道、理解当代事务、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科学和环境新闻学

战略传播方向:创造性信息发展、媒介策划战略、战略传播活动

两个方向均可选:多媒体图形与社区、杂志及编辑、web和广播电子新闻、概念和技能特别专题高级课程。

d、理论和专题(12学分)

两个方向共同课程。下列两组课程中每组至少选满4学分,共需选至少12学分。

a组:

大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史、大众传播与社会

b组:传播与舆论、大众传媒和青少年、健康传播与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和政治行为、国际传播、发展中国家的大众传播、大众传媒和消费者、传播学研究方法、大众传媒和少数人种、新闻文学、政府和大众传媒专题、大众传播特别专题。

很明显,调整后的课程非常重视“大学科”(战略传播)内容,在通识层面上重构专业课,主要是关于广告、公关、媒介管理等方面打通界限。尽管课程设置已经改变,但是该学院强调,教学思想、宗旨并没有变。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素养,必须懂得大众传播的运作、功能和效果,学生应当有能力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环境。d组课程即理论和专题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从目前的实践看来,学生们总的说来对新课程比较满意。而同时,学院的教师人数比旧课程时期减少了20%。(emailfromsusanbrandscheid)目前威斯康星大学的各院系乃至美国所有大学都面临着裁减经费的问题,而全美新闻与传播学院都在趋向更新教学计划的潮流,明尼苏达新闻与传播学院将课程设置减为新闻学、战略传播(主要是广告和公关)后,学生反映也良好。

但是,一些重视研究、重视理论素养的学者却非常无奈:新的专业课程似乎显得更技术化了,改革主要是迎合了学生的以从业为导向的学习思路。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否成功,要看是不是增进了信息量。而且新课程计划的前提是传媒的整合速度必须很快,教师必须熟悉不同类型的传媒,否则,还不如保留原有的专业设置。(emailfromjosephmanchan)

四、强调传播研究:宾大安那堡传播学院的教学模式

在许多传播学教授、学者眼里,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堡传播学院是一个新型的重视传播研究的典范。该学院30年来一直重视跨学科建设,重视各层次学生在人文学科基础素养的培养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训练,比较系统地开设有传播学各层次多领域的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研人员中既有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也有历史学家和批评家,他们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菜单”,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1、强调跨学科的传播学核心课程

为了激励学生在传播方面的创造性思考能力,该院设立了3个领域的核心课程,都在跨学科的范畴,这些领域如下:

一是传播影响。包括个人、组织以及政治和社会集体的传播行为,他们的信念、态度及其转变,舆论,集体行为,信息曝光的结果,大众传播与社会化等。

二是传播与文化。信息与传播的理论与模式;不同“语言”的认知、译码、传播过程与媒介;意义、内容、符号和信息系统的分析,传播的社会文化情境与社会本体的建构。

三是传播制度。社会和大众传播的历史和理论;与传播和大众文化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度的结构、组织、技术、法规、管理、社会政治功能与媒介,控制论、系统论和社会建构理论。

安那堡传播学院的本科学生也是从大二的学生中选出的。进入传播学专业后,学生至少要修14门课程,其中9门是关于传播学的,5门是其他相关课程。

2、传播课程内容丰富,讲究层次

传播学专业课中,强调两门核心的调查课程:传播行为概论,大众媒介与社会概论。并强调一门方法论课,它可以是:传播基础研究,或别的院系所设的方法论课,包括市场研究、哲学概论、政治学研究、各种心理学专题研究、社会学研究概论等,高年级学生可选读社会学概论、人口统计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法律研究方法、人种学研究方法。

学院开设中级课程,适用于特殊传播领域或传媒企业。学生应从下列课程中选修3门:电影形式和情境概论、争论和公共辩论、儿童与媒介、政治传播概论、传播·健康和发展、医疗保健和互联网、艺术传播、视觉传播、传播与劝服、传播与全球化、传播与性别专题。

同时,学院还开设有高级课程,学生应从下列课程中选修3门:传播实习研讨课、言论自由历史与理论、广告结构与功能、信息时代、新闻学批评、传播基础研究、非语言传播、语言与社会本体的建构、视觉传播实验、社会控制论、大众传播专题:传播与历任总统、媒介事件、传播独立研究、传播、文化和另类族、城市信息资源高级课程、媒介批评主义、视觉传播与社会支持、高级论文研讨课程。

3、“相关课程”视野宽广,兼顾人文与社科

本科生必须从3个相关的方向中选修某一个方向的5门课程。5门课不可以集中在一个专业,所以要求从一个系选3门、从另两个系选2门。这三个方向及其课程分别是:

传播与文化:人类学,艺术史,比较文学,电影研究,教育学,英语,美术,民间传说,历史,语言学,音乐,哲学,社会学,戏剧艺术。

传播与行为:人类学,教育学,历史,历史和科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城市研究。

传播与商务:经济学,历史,法律研究,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

可以看出,这些相关课程既重视人文学养的培养,也重视社会科学的训练。

4、丰富而开放的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分为4大块,一是概论性课程和实验;二是高级课程和研讨课;三是特别专题课;四是其他学院的课程。

(1)概论性课程和实验。包括:

传播与信息政治经济学、艺术·艺术家和社会、大众媒介产业、质化文本研究概论、视觉传播基本原理、传播社会心理学、控制论·系统论与媒介、传播与舆论、态度和行为预报、传播技术和政策、休闲·文化和传播、新闻学和学术、传播和种族、广告与社会、政治与传媒、统计分析概论、传播研究概论、传播研讨等。

(2)、高级课程和研讨课。包括:

传播理论建构、传播回顾、调查研究设计、大众传播社会学、大众传播的历史趋向、媒介效果论批评、受众分析、文化史、公共健康传播、文化研究和传播问题、传播研究中大量样本的数据分析、内容分析、信息时代的个人隐私、传播与禁忌、媒介高级研究、传播社会学高级课程、公共空间(公众的参与及传媒原则)、政治经济传播学高级课程、传播史高级课程、大众传媒研究设计、文化和传播高级课程、大众传媒企业高级课程、本体的社会建构、传播符号、控制论与社会、传播技术和政策高级课程、独立研究

(3)、特别专题:

信息效果专题、硕士生论文专题、博士生论文研究

(4)、外院课程,硕士生最多能选3门。

可选的课很多,强调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其中仅方法和统计中心就开设有统计学概论、倾向性计分、调查设计和分析、数据分析、人口统计方法等十几门课。

博士毕业需要至少修20个学分,其中12学分是本校博士生课程,如传播中观研究、独立研究、媒介高级研究、独立研究。另外必须完成一篇论文及一项教研活动。

五、应地制宜、与时俱进:柏克莱新闻研究院的特色教育

美国多数新闻与传播学院都注重自己的特色。如威斯康星大学的量化研究和战略传播教育,明尼苏达大学的传播法研究、国际传播研究,都在学界自成一体。至于新媒体,因为大家都在发展同一特色,几乎不再成为“特色”,连传统的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密苏里新闻学院,都在致力于新媒体教研的建设。

在新闻研究生教育上最有传统的,是1912年成立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它是世界第一个新闻研究院。以后一些著名大学也相继开设此类研究院,并创建自己的特色,它们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共同点,就是注重人文学养的底蕴,注重新闻专业性技能训练。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从创办之初,就把写作、新闻法规与伦理定为核心课程。加州大学(柏克莱)新闻研究院在注重人文特色和专业性的同时,很讲求特色性教育和研究。

1、讲求本土特色

加州大学(柏克莱)新闻研究院在课程中很讲西部特色,比如它开设有“环境报道概论:加利福尼亚的公共大地”。该课内容有西部特别是北加州的历史与现状、管理情况,课上会请来一些管理者参与座谈和讨论。

该院还开设了一门“区域性报纸特点:为本土写作”,结合学生自办的报纸theeastbayexpress(《东海湾快报》),让学生边实习边修课,课程中重点突出当地最出新闻的几个热点地带,如peninsula,sanfrancisco和marincounty。

2、与国际政治、经济俱进

柏克莱新闻研究院在重视本土的同时,非常具国际视野,开设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国际性课程。该院设有一个共同授予新闻学和亚洲研究硕士学位的项目,是专门培养驻亚洲或报道亚洲的记者的。修读3年该项目,可以同时获得新闻学硕士和亚洲研究硕士,若分开修读则要3年半或4年时间。亚洲研究方面的课程由人类学、比较文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等专业的教授来担任,如设有“亚洲民俗”,还有社会学教授讲授的高级报道课程“90年代的中国报道:改革中的矛盾”,帮助学生理解9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填补知识鸿沟。

高级报道课程“报道中国和日本”,将学生分为中国和日本两组,课程中有两位学生到日本实习,8位学生到中国上海实地采访,了解上海最近的变化、现代化等。此外还有“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报道日本”,“国际报道――关于香港”,“国际报道――关于南非”,“将做驻外记者”,“跨文化报道”。该院还开设了一门“边界环境、贸易和发展报道”,很有特色。

学院的课程很有新闻学的专业精神,与时事政治和社会变迁联系紧密,对新近发生的一些国际国内热点都有所反映,如开设有“中东报道”、“2000年美国大选”、“热点栏目透视”、“国际外交中的冲突”等课程。

课程也紧跟科技发展形势,开设了新科技方面的课程,如“多媒体报道概论”、“新媒体出版概论”、“多媒体报道高级课程”、“网页和内容设计高级课程”、“计算机辅助报道”、“电子出版”desktoppublishing、“新媒体中的新闻和商务模式/战略”、“网络新闻”、“报道和写作:关于刊物的技术革命”、“科技和互联网报道”、“日报的科技报道”等。

该院新课程的设计虽然有一定的计划性,但还是存在一些课程互相重复、层次和程度不够清晰等问题。

3、基础课程中注重人文学科训练

柏克莱新闻研究院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很有特色的,设计的课程名称生动活泼,涵盖了多种专业领域的报道、各种媒体的报道。该院的课程实践性很强,这一点,与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的传统是一致的。

学院开设的各种基础课程有:大众传媒与社会,历史、伦理与法规,突发新闻(i、ii),商务新闻,社区报道,战争纪录片,向钱看,有话要说,学会如何倾听,批评和评论艺术,调查性报道,发展报道,体育报道,新闻报道(基础课,一年级必修),商务写作,人物写作,环保报道长篇写作,编辑室。

学院还设有各类媒体的相关课程:

广播:创造性的广播新闻特写制作、广播新闻、高级广播课程、广播评论;

电视:电视新闻概论、高级电视新闻、电视报道;

摄影:摄影指导、新闻摄影、高级摄影、高级图片新闻学、高级刊物摄影课程;

电影:纪录片拍摄、纪录影片史、冲突时代的电影写作、创办杂志;

此外,学院还结合本院所办的报纸northgatenews,设有一门实践操作性课程。这也是几所著名新闻研究院的共同特色,非常注重实践性技能性,但正如前文所说,偏向人文学科式的新闻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michaeljaneway,2002)

五、结论

新闻与传播教育是从美国起步并以其为国际潮流的。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变迁,融入社会科学研究,并逐渐发展出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以跨学科的传播学为主流的教育模式,学科领域和教学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新闻专才而转向传播通才。

以美国为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重视通识教育内容,在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之外,特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基础性课程,如社会学研究方法、统计学等工具性课程,将大众传媒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大情境之中加以研究,重视传媒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同时,他们还与先进的科技教育相结合,以顺应信息科技的潮流。

世界主流新闻与传播教育从以新闻学为核心,已经转向了以传播学为核心。传播学的特点之一是跨学科、多视角,因此,新闻与传播教育,就是一项跨学科教育。因此,综合性大学在新闻与传播教育方面有独特优势。

中国的新闻教育奉传统的密苏里、哥伦比亚新闻教育为典范,主要以人文学科为基础,80年来变革甚微,目前面临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挑战。主流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意识到社会情境的变迁与新的使命,正致力于保留人文学科的优秀底蕴,同时大力融会社会科学,向先进的跨学科的传播教育方向发展。

参阅:

danielj.czitrom(1994),《美国大众传播思潮》,台:远流出版社,陈世敏译。(mediaandtheamericanmind--frommorsetomcluhan)

janeway,michael,(2002)rethinkingthelessonsofjournalismschool,newyorktimes,august17,2002

medsger,betty,(1996)windsofchange:challengesconfrontingjournalismeducation,thefreedomforum

musambira,w.george,(2000)topconventionpaperproductivityintheu.s.:analysisof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nca)and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ica)awards1994-municationeducation,vol.49,no.3.july2000,pp.284-296

peterson,theodore,thechangingroleofjournalismschools,journalismquarterly,autumn1960

rogers,everettm.(1994),ahistoryofcommunicationstudy:abiographicalapproach,thefreepress,maxwellmacmillaninternational

rogers,everettm.,chaffee,stevenh.,(1994)communicationandjournalismfrom“daddy”bleyertowilburschramm:apalimpsest.journalismmonographs,148/december1994

splical&slavko,(1994)journalistsforthe21stcentury:tendenciesofprofessionalizationamongfirst-yearjournalismstudentsin22countries,ablexpublishingcorp.,u.s.a.

sutton,albertalton(1945),educationforjournalismintheunitedstatesfromitsbeginningto1940,northwesternuniversity

tamarlewin(2002),forstudentsseekingedge,onemajorjustisn’tenough,thenewyorktimes,2002/11/16.

univ.oforegonschoolofjournalism,eugene,oregon,(1984)planningforcurricularchange:areportoftheprojectonthefutureof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education,may1984

unesco(1954),educationforjournalism1953,reportsandpapersonmasscommunication,no.8,jan1954.

unesco(1958),thetrainingofjournalists:aworld-widesurveyonthetrainingofpersoneelforthemassmedia,pp.31-40

陈昌凤(2002),《培养综合性新闻人才》,《中国记者》2002年第1期

陈小川(2002),中国新闻教育峰会演讲,北京,2002年4月。

何梓华(2001),《新世纪新闻人材培养之我见》,香港树仁学院“经济全球化与跨地区文化传播”研讨会论文。

刘大椿(2002),《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界定》,刊于《面向21世纪的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23日p.9

童兵(1999),《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

梅尔文·德弗勒等(1990),《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等译,新华出版社

张延平(2002),《从北京青年报实践,谈报业最需要的三种人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一周年学术月活动演讲,2002年5月23日。

emailfromsusiebrandscheid,assistanttodirector,schoolofjourmalism&masscommunication,univ.ofwisconsin-madison,2001.9

emailfromjosephmanchan,professor,schoo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2001.9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4

我校是率先开设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该专业于2010年申报成功,2011年开始招生,现在校学生共174人,第一届毕业生已全部就业。我校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群中专业之一,也是矿井通风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向矿井瓦斯防治方向的一次延展和深入,侧重点在于煤矿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和管理。该专业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主要涵盖煤矿井下开采、通风、监控、抽采、安全管理等方面学科,构建以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技术为主线,兼顾相关知识、素质教育,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市场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

2目前存在问题

2.1课程定位的局限性

我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层气开发企业和矿山企业,但现课程设置中较少涉及煤层气地面开采与利用,学生毕业后尚不具备到煤层气、页岩气相关企业进行地面开发、设计、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素质,学生无法到地面开采的相关企业工作,尚不能扩展学生就业的需要。

2.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在我校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课程较简单综合,造成部分教学内容不足。如地质课程,仅开设了普通地质、瓦斯地质,但该专业的地质课程应涵盖的矿床学中的煤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层气地质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较少涉及,这些在《瓦斯地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中有详细论述。如瓦斯防治和煤层气抽采技术的课程设置部分内容重复,在瓦斯防治中已涉及了瓦斯抽采的部分内容,且深度较浅。

2.3教材体系建设薄弱,教材空缺现象突出

该专业的许多课程多来自于相关专业,因专业差异以及教材编者知识结构局限性,国家规划教材很少,所用教材只是编者专著或别的专业的适用教材,通识性差,对该专业并不完全适用,造成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脱钩或者实用性不强。很多课程还没有教材,授课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学识,在众多教材、专著内选择认为适合的内容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零散,涉及学科理论深浅不一,缺乏系统性、通识性和科学性。如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包括了煤层气地质、煤层气开发、煤层气利用等众多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3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与构建

3.1煤层气抽采技术体系分析

煤层气赋存状态、控气地质因素、产出机理、开采方式、产出特征的不同导致其赋存与产出均有其显著的特殊性,鉴于此,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勘探技术、开采技术以及协同开采三大技术体系,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3类方法,以及地质分析与选区的综合技术;地面开采的程序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和地面井增产技术及排采技术;矿井井下抽采技术中的模块化区域递进式抽采技术、分源双系统抽采技术、保护层抽采技术、卸压层抽采技术和采空区抽采技术等;在煤气共采技术形成了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的时间顺序、空间衔接和开发技术途径,形成了煤层气立体抽采工艺与配套技术;地面集输工艺较简单,一般为“井场一采气管道一集气站一集气管道一处理厂一输气管网”的工艺流程。

3.2根据所需技术体系分析课程设置

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等众多学科,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煤层气开采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措施,需要煤田地质学与天然气地质学紧密结合、煤储层理论与常规天然气藏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煤层气排采技术与钻完井紧密结合。因此,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要求掌握或熟悉地质学、煤层气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开发、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减灾、井下煤矿瓦斯抽采、地面煤层气(瓦斯)开采、储运与输送等多方面的技术,分析各院校煤层气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主要开设了包括涉及地质、力学、勘探、煤矿开采与安全、地面抽采技术、地面集输配技术、钻井与抽采设备、煤层气综合利用、管理等多方面的课程。

3.3专业课程设计

根据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特点,结合我校该专业主要是基于云贵川渝等煤炭行业及煤层气、页岩气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地质、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的基础上设计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主要考虑知识与所需能力相适应;岗位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与行业需求、企业需求相适应;与专业学习的需要相适应,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等原则,主要设置有以下几大类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可在煤矿、煤层气、页岩气等相关企业单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成长打下较好的基础。地质类课程:普通地质、煤矿地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力学类:矿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石力学。煤矿开采类:矿井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煤矿安全技术。井下抽采类:煤层气抽采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防突规范与管理。地面开采类:煤层气开采技术、钻井与完井技术、测井监测技术、煤层气输配技术、煤层气抽采设备及维护。其他:工程制图、autocad、流体机械、现代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技术、环保概论与煤层气综合利用、事故应急救援。

3.4专业课程构建

为更好地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构建分成了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四大方面。在完成大学基本素质教育即(公共课程)的前提下,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结合我校特点开设了一般的实习实训课程和增设了技能鉴定这一教学和考核实践教学内容,还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设置了一组专业选修课。公共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必修课:工程制图与cad、普通地质与煤矿地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矿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安全检测与监控、煤层气抽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钻井与完井技术、煤层气输配技术、煤层气抽采设备及维护、测井监测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课程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分为课程实训和集中实习两大部分,除了一般工科专业的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外,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特设置了地质认识实习、煤矿(煤层气)认识实习,瓦斯灾害防治、抽采工程顶岗实习及其设计、安全检测与控制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中增设了瓦斯检查工、煤矿抽采工、钻井工、煤矿防突工等技能鉴定实训内容。专业选修课:环保概论与煤层气综合利用、防突规范与管理、事故应急救援、安全评价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4结语

(1)我校在办该专业之初,将专业定位于地面开采与井下抽采两个方面,面临煤炭行业困难时期,生源不足以开设两个方面,急需整合此两个方向一并教学,经过教学实践,该课程设置能够较好的融合地面开采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两个方向,课程设置中体现了“适专业,宽口径”的目标,能够基本满足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扩展了学生就业的需要。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应该从重视科学教育,改变课程设置、运用多种途径等方面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准幼儿教师”是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统称。根据所在学校级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有就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章中将这些统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文章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具备较扎实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五四”时代陈独秀曾经述说当年平民百姓科学思想的不足:“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阁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今天我们放眼看去,应当承认,上述科学知识层面的欠缺虽有所改善,但科学精神的匾乏仍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既有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评价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声乐、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技巧课。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实践探究式学习等。科学学习的本身是很有乐趣的事,但由于各项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再加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致使不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排斥感,削弱了学生本应有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基础薄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除个别院校文理兼收外,绝大多数只招收文史类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此外,升学利益的驱动,文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往往“无暇顾及”,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均是各自范围内一些分立、具体的概念和规律,对自然界一般性、统一的概念、原理重视不够。对于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常识,他们在中学阶段更是较少系统学习。至于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中学阶段更是涉及不多。她们虽然已顺利考人大学,但是,文史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较弱,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人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科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营造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及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sts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国外许多先进大学奉行的都是“通才教育”模式,即大学科学教育课程应覆盖所有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应接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基本科学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其开设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科学教育必修课。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很少,而且这些课程主要是分布在第一、二学年,课时量也不多,到了第三、四学年的课程体系中,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更是少之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集中在学前专业主干课程和技能技巧课,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课程体系中缺乏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把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人文社会课程中。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扫浓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校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右所长.学有所用。公务员之家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 )*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132-134

[2]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21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机会与挑战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一、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21世纪,地球已成为人类群居的村落,不同肤终·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同生存、同劳动。这种变化使得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社会迈人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网上快捷便利地交换信息。据报载,全世界互联网中85%以上的信息,是用英文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外语学习的目的,现在是作为交流的工具,为生存生活本身而学。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我们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0,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人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现在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各个高校的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传统英语学习是一种“应试性”的学习,使我们陷人了纯知识性的记忆和漫无边际的题海,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状,下苦功夫学习的只是能“应试”而不能应用的“英语”。

(一)调查武汉各高校,我们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有:

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尽管许多高校有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跨变化交际”等。这类课程直接系统地传授了英语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地理、制度、教育、生活方式、交际习俗与礼仪等文化知识。但是许多同学都不重视他们的学习,加上这些课程的考卷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并没有深人,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是蜻蜓点水或者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而已。

问题4: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英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凭常识、按习惯解决文化问题。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这反映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二)通过分析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认为主要原因有:

1.缺乏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理解。

2.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俗称chinese-english。或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忽略了文化差异。我们往往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很容易用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

3.缺乏真实的主语。在我国,英语不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我们使用语言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的语言环境。尽管老师们告诉我们在寝室里等场所也要尽量用英语交流,但是强调不够许多同学都没有做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法一翻译法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成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是盲目的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他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但由于没有给我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愉悦的学英语的氛围,经调查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淡而无味,从而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4.老师在讲解时对于英美文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未深人进行阐释。比如老师在讲授词汇时没有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有目的地讲解。老师通常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从词典下载的词义解释,很少能将词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介绍给学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习生词时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的词汇成为一组僵化的符号,无法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加以运用。再比如在阅读学习中,老师们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关注的是语音语法词汇句型和翻译等语言学习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阅读篇章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即使谈到相关文化的某些内容,通常也不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能力为目的,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本身。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苹、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在新大纲中提出: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等等。

其中对于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则提出了一套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方案:

1.文学课程: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的内容可包括:(1)文学导论;(2)英国文学概况;(3)美国文学概况;(4)文学批评。

2.语言学课程:语言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语言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授课内容可包括:(1)语言与个性;(2)语言与心智;(3)口语与书面语;(4)语言构造;(5)语言的起源;(6)语言变迁;(7)语言习得;(8)语言与大脑;(9)世界诸语言与语言交际;(10)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3.社会文化课程:社会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授课内容可包括:(1)英语国家概况;(2)英国社会与文化;(3)美国社会与文化,等。

4.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培养科学精神,并熟悉常用的科技词汇。相关知识课程可以包括:(1)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2)国际金融概念;(3)国际商业概论;(4)西方文明史;(5)中国文化概论;(6)外交学导论;(7)英语教育史;(8)世界科技发展史;(9)国际法人门;(10)英语新闻写作。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甘南藏区;中学地理教学;学科歧视;师资力量薄弱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气候环境恶劣,辖夏河、碌曲、玛曲、迭部、舟曲、临潭、卓尼七县及合作市,99个乡镇,总人口数为7.27×105,其中藏族人口数3.6×105,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还聚居有汉、回、蒙等24个民族的自治州.2016年甘南州共有495所各级各类学校,其中普通中学78所,在校学生117744人,其中初中29629人,高中20778人.在校学生比例较小,占总人口的16.20%.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牧民群众普遍不重视教育,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失学者较多,严重影响了藏区民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1藏区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

1.1学科定位不准确

调查发现,甘南藏区中学大多数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地理在各类考试中作用不大,错误的定义其为“副科”,甚至影响到地理教师在升职加薪、评优选先中往往受到不公正待遇;同时,学校和班主任要求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语文、数学等“主科”的学习上,使学生和家长在思想和态度上轻视地理课程,产生偏科现象,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从2014年甘南州教育局统计数据(表1)发现,有90%以上的学校安排的地理授课教师为非专业教师,其中35%的学校用兼职地理教师,55%的学校聘用非地理专业人员作为地理教师.总之,无论是从老师和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看法,还是从地理课程的安排,都能看出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这会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行为及课堂气氛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1.2专业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甘南州地理教师短缺,地理教师文化程度偏低,知识面狭小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大多县乡学校地理专业教师缺乏,多半是其他专业出身的教师兼任,甚至是由学校闲散人员任教.据教师学历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中,本科学历地理教师为40%左右(其中80%以上为函授和多次学习获得最终学历的教师),剩余约60%的地理教师是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中反映出地理教师本身的素养不高,专业知识拥有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对高难度知识的求知欲望,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1.3教学资源贫乏,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甘南藏区属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所以教学资源欠缺.统计结果显示,在使用教学用具问题中,只有不足10%的教师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也只有在公开课时才会用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毫无新鲜感,学生难以提起兴趣.

1.4探究创新缺乏,主题活动单一

小组活动、课堂主题活动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环节.据了解,该区域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参与最多的就是小组讨论活动,根据课外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选择了“小组讨论”,其中也包括有15%的学生选择“地理课外知识竞赛”,还有5%的学生则直接选择了“没有参加过任何地理活动”;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带的农牧区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和教学环境较差,没有专业教师.该环节的缺失,无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上呈现出涣散状态.针对藏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藏区地理教育的状况急需改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需要提高,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水平,进而改变藏区地理教学教育的面貌.

2藏区地理教育策略

2.1认识地理科学的重要性,消除学科歧视

通过多种方式,督导学校领导和老师,重新认识地理课程在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消除学科歧视.重塑地理学科地位,改变老师及学校对学科的片面化认识,学校必须保证地理学科的标准课时量,其他学科不得占用地理课程教学时间,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对地理学科发展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完善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料;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地理学习环境.

2.2提升地理教师师资力量,实现优质教学

从调查中知道,甘南藏区经济文化落后,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要使学生成绩有所改善,首先教师能力要有所提升,并且培养出一个强大地理教学团队是相当有必要的.为此,要加大地理教师的培养力度,改变之前的地理教师零培训现象,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对非地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倍,提升地理教师素养;招聘地理专业毕业的师范生,并将其培养成新一代的地理教师接班人;鼓励地理教师进行科研项目,拓宽自身知识拥有量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学生,实现优质教学.

2.3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努力建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团队意识.同时,地理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地理模型等教学用具,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认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立足国情,组织学生参与调查水资源、垃圾填埋和处理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地理这门学科包含范围广泛,与之相关的学科也比较多,其中不乏包含过多抽象的知识,尤其是地球概论这一块,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思维要求相当高,直接想象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困难,所以,这个时候就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比如讲到宇宙空间和宇宙空间物质的形成及运动时,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如“斗转星移”节目等,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加直观地将信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

2.4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和辅助部分,也是甘南藏区地理教学中严重缺失的环节.利用课外小组来设计和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一整章的内容.例如,甘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电站较多,在《地球上的水》这一章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水电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门学科.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地理课堂,访谈等方法对甘南州的中学地理教学现象及状态进行研究,针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条件、教学资源及设备欠缺的问题,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经验,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入手,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希望当地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大投资,加强管理力度,解决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教师培训机会不足、教学沟通交流的问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优质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结束语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区域,调查发现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科定位、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模式等多种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学地理教学的改进.进而提出了重塑学科地位,提高地理教师教学素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推动藏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翟花平,王晨晖.关于农村地理教学相关问题的一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4):28-29.

[2]洪玉珍.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激活与培养策略[c].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53-54.

[3]胡继兰.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地理主题活动的研究[j].中国地理教学参考,2010,(5):65-78.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9

1.1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际加工工艺差别大。高技术纤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经常受到材料种类、价格、用途、环保甚至流行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尽量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纤维概念、加工原理、加工方法以及后处理内容等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对于加工方法繁杂、内容过于专业化而导致非本专业学生混淆概念,或者对同样的问题只能片面地进行设计、分析,一旦高技术纤维的性能要求发生改变,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的内容[2]。例如,在探讨碳纤维的制造工艺时,学生往往因为不了解碳纤维材料的加工工艺原理,仅仅靠死记硬背的模式来选取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沥青基纤维或者碳化、石墨化过程,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混淆概念,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1.2学生创新性素养培育环节过少。《高技术纤维》课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该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的内容涵盖化纤基础、化纤工艺学、纤维改性技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和高分子流变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知识面相对较广,实践和课堂讨论等课时较少,对学生创新性素养培育环节力度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师课程讲授 学生课后作业”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紧凑的条件下,学生往往学习动力不足且学习效率不佳。在这种环境下,任课教师应该改进教学实践方法,尽可能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增加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创新和探索的热情,提高其创新思维和解决未来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1.3教学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高技术纤维》课程内容由涵盖纺织工程、化学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中所涉及的多门专业课整合而来,因此,要将如此丰富的内容仅仅在32课时内给非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学完实属不易。因此,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选取重点章节和内容进行讲解,且要求学生在课后应当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因此,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效果检验就是本课程的考核难点之一。在教学改革之前,本课程采用传统考核模式,即30%平时成绩 7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等,期末成绩主要通过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然而期末考试题目数量有限,重点内容往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内容,因此部分平时不用功的同学,利用期末进行考前突击复习,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这种模式下,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体现出真正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应当改变教学途径,丰富考核形式。

2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高技术纤维》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将课堂理论教学与高技术纤维实践加工工艺相结合,增加高技术纤维实物示范内容,该过程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加强了过程性考核模式,着重考查学生对纺织工程、化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交叉学科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真正做到使期末总评成绩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获得实际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水平。2.1建立课程学习小组。在经过一学年教学过程,本教学研究团队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上好每一章节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安排自主学习各类高技术性纤维研究进展,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上。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结合高技术纤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其最近研究进展等,将全班学生以自愿的原则分成4~5人的课程学习小组,由任课教师布置每个小组的自主学习任务,一般以《碳纤维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磷氮阻燃剂在高分子纤维中的阻燃研究进展》和《导电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类似题目作为每个课程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作业,要求学习小组按照各自的课题内容,自主分工,在2~3周内完成文献检索、学习报告书写和ppt制作等相关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专任教师组织课程学习小组进行ppt汇报,每一小组的汇报人由专任教师随机挑选,在讲述完ppt后,须有其他小组成员进行3~5个问题的提问,并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专任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成绩,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此次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课程自主学习内容及工作汇报相关任务,有助于学生积极消化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使学生在寻找课题、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2.2强化课程实践体验。在课程改革之后,专任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尽可能在每一个章节教学前展示与课程相关的高技术纤维或纺织品,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纤维或纺织品的感性认知[3]。比如在讲解碳纤维章节时,专任教师将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羽毛球拍和碳纤维织物给学生进行展示、观察和触摸等。而在讲述导电纤维的章节时,则将含有导电纤维的织物与普通纤维织物进行简单的摩擦实验,使学生对高技术纤维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身的专业特点,比如,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可通过了解聚丙烯腈的分子结构和聚合工艺,从而理解为什么制备碳纤维最常用的原丝是聚丙烯腈纤维,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有很大帮助。此外,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功能纤维或纺织品的简易制备实验或参观等环节,增加非纺织专业的学生对高技术纤维制备技术的直观认知。再者,邀请高技术纤维相关企业专家进行“业界精英进课程”的教学环节,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下,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导师亲临课堂讲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深刻感受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这类实践教学改革对未来学生到相关企业就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3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为了体现过程性考核[4]在本次课改中的重要性,任课教师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之间的比例做出了一些调整,由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调整为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再对平时成绩的组成做出适当调整,将10%出勤/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的构成部分调整为5%出勤/5%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20%团队自主学习/10%创新分的构成部分。新的平时成绩构成部分中5%出勤/5%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部分与原先相同,20%为团队自主学习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学习报告书写、ppt制作和讲述及讨论等由任课教师打分获得。创新分部分可以通过撰写高技术纤维相关科技小论文或者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等获得。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与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

3教改展望

通过近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随着时代的更新,新的教学方式也不断涌现,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5],教学团队在本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建立了线上线下《高技术纤维》网络课程,经过任课教师的甄选,将课程内容以及国内外高技术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到线上线下课程上,并做到定期更新,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高技术纤维动态信息,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未来《高技术纤维》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的初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对于一门跨专业的方向性课程而言,其教学改革不可能一次成功,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兄弟院校之间不断相互学习,总结和思考,才能使《高技术纤维》这类跨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叶锋,占海华,李旭明,等.“高技术纤维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3):222-224.

[2]夏于旻,王燕萍,王依民.高技术纤维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2):23-25.

[3]王鸿博,高卫东,谢春萍,等.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5):450-452,455.

[4]丁访维.“概论”课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探析[j].新西部,2019(23):150,163.

环保概论论文范文篇10

通过对工业产品装配阶段和拆卸及回收利用阶段进行的简要分析,说明了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采取装配设计和拆卸设计对于简化生产工艺、节约产品成本以及对产品维修和回收再利用的重要生态意义。同时简单介绍了拆装家具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家具拆卸性能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人们对拆装家具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并提出了通过拆装设计提高现代家具生态水平的,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abstract

throughbriefanalysisoftheprocessesofassembly,disassemblyandrecycleofindustrialproducts,thesignificanceforthetechniques,cost,maintenanceandrecycleareintroducedwhendfa&dwasutilizedatthebeginningofindustrialdesign.inaddi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dfa&dfurnitureandsomemisunderstandingaboutitarealsoreferred.attheend,improvingtheabilityofcompetitionthoughdfa&ddesignisofferedformodernfurniture.

关键词:家具;拆卸;装配;设计;回收

keywords:furniture;disassembly;assembly;design;reclaim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的废弃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加,根据统计的结果,全世界制造业每年大约生产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1]。图1是德国每年的汽车、家庭器具、消费电器、控制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废弃物数量分布情况。工业产品废弃物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有效的回收利用率却不是很高,这些废弃物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危害。要使废弃产品的零部件经过修配或其它处理以后可以再次利用,那么这些零部件就应该能够被方便地拆卸下来。可见产品的拆卸性能是产品能够再生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回收和再利用的程度。面向拆卸的设计就成为解决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有效设计方法。同时,这种设计方法也是生态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的工业制造中,装配工作量大约要占整个产品生产工作量的20%,装配费用占制造总费用的20~30%,在装配中若发现了问题,费用就会增加50%[1]。法国对355家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通常产品设计是面向功能而不是面向装配的,结果导致产品的装配难度很大,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高,装配质量难以保证,从而使产品的装配性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解决的办法通常是增加装配工人,增加装配机械和检测设备。而这些方法无疑都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

在目前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人们普遍对产品的可制造性关注较多,而对产品的可装配性和拆卸性则考虑的相对较少。因而经常出现设计出来的产品结构不完善或可拆装性能差,从而导致制造出来的零件无法进行安装或拆装难度大,需重新返工的情况。因此,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采用拆卸和装配设计,对提高拆装零部件的效率,降低拆装费用和提高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拆卸设计与装配设计概述

装配与拆卸设计(designforassemblyanddisassembly,dfa&dfd)的基本含义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同时考虑到产品的可装配性能和可拆卸性能,从装配和拆卸的观点提供一套理论和方法,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建模、分析、评价、规划、仿真等,充分考虑产品的装配与拆卸环节以及其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便在保证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产品装配与拆卸的成本最低。

1.1dfa与dfd之间的关系

拆卸与装配正好是相反的两个过程,所以装配设计(dfa)与拆卸设计(dfd)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们的实质不同:装配的实质是建立零件之间的某种约束关系;拆卸则是解除这些关系。目的不同:dfa针对的是产品的装配阶段,通过简化产品的设计达到减少产品装配费用的目的;dfd则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维修、报废处理阶段,使产品能够方便地拆卸、循环利用和安全地进行报废处理。而它们的相同点就在于:dfa与dfd可以共享相同的产品设计模型,运用相似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单纯依照装配设计(dfa)设计原则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一定便于拆卸,反之,依照拆卸设计(dfd)原则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不一定便于装配,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使得它们的结合(集成)很必要,而那些共同点使得它们之间的集成也具有可行性。可见,产品的拆卸过程与装配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在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同时进行装配设计和拆卸设计,特别有助于产品设计的集成和产品综合质量的提高。

1.2实施装配与拆卸设计的意义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装配与拆卸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与拆装环节自身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有关资料表明[1],产品总成本的70%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决定的,而设计开发的费用在产品的总成本中只占5%,运用dfa&dfd方法对产品的整个结构进行优化,可以使错误在早期得到改善,避免后续环节中可能产生的不便,从而提高了整个产品的开发效率和成本;

(2)同时研究dfa&dfd,有利于产品设计集成和综合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产品进行dfa&dfd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协调产品对可装配性能和可拆卸性能的要求,从而系统的提高产设计的综合质量;

(3)dfa&dfd中对可拆卸性能的研究,能够方便产品的维修和回收处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产的品可拆卸性是产品维修和回收利用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可拆卸性将方便产品的维修,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从而推迟新的废弃物产生的时间;另外,良好的可拆卸性能还方便废弃物的处理,既可节约资源又有益于环境保护。

家具制造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近年来家具产业迅速发展,根据意大利米兰csil工业研究中心调查,世界家具业目前的年产量是2000亿美元[10],每年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家具产品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淘汰率大幅增长。目前西方国家的富裕阶层每年要扔掉数百万张写字台、椅子、餐桌、橱柜、床垫等家具。但是目前废旧家具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设计产品时没有考虑其拆卸回收性能,零部件和材料缺乏必要的标识,结果使有用的和无用的材料及零部件难以拆卸分离,使很多可重复利用的零部件无法有效地再利用,即使有些产品能够拆卸回收,但花费的代价已使其失去了回收利用的价值。

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的时代,这些被扔掉的东西不能再被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应该看成是人类共有的有限的自然资源。有关研究表明,产品设计中良好的装配设计,可以减少20-40%的制造费用,同时可以提高100-200%的生产率[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拆装设计对于提高家具产品的拆装性能、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增强家具的循环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拆装家具的发展与主要问题分析

人们一般将用各种连接件或插接结构将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可以反复拆卸和安装的家具称为拆装家具(readytoassembly,rta)。拆装家具在设计上应用工业设计的原理,把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放在首位,进而简化了产品零部件的规格、数量,从而也相应地简化了设计工作;在生产上,由于简化了零部件的规格数,便于质量控制,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相应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包装贮运上,可采用标准规格的包装,以便堆放,这样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还减少了搬运工作的麻烦和可能对产品造成的损坏;在销售上,通过产品说明书使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来,真正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1拆装家具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家具制造业早在1900年就出现了拆装设计的雏形,当时德国的一家家具公司利用几种基本的板块设计书架,并方便地组装成顾客所需的书架,开辟了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先河[2]。二战以后,重建欧洲迫在眉睫,各个工业领域都在寻求快速和创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同样,家具业为能在短时间内给重建家园的人们提供充足的家居设施,也十分需要生产效率高、标准化、系列化、便于装配且具有良好结合性能的家具结构,在这种情况下,32mm系统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欧洲又开发出了32mm系统的专用设备,从生产工艺方面保证了32mm系统的有效实施。32mm系统的逐步成熟与生产设备、五金件及原材料生产的模数化、系统化使拆卸设计在板式家具生产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拆装设计已不仅仅限于在板式家具中应用,实木、金属等材料的家具也开始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如设计师大卫·奎克(davodkawecki)设计的“迷题“扶手椅,就是将椅子分成七个部件,通过在部件上设置精确的接口进行连接,这些不连续的部件可以用激光切割工具从一块平板上切割下来,再由消费者亲自组装。

2.2拆装家具的优点

拆装家具不仅在设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安装等方面有许多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优点,而且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讲,它对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传统框式家具难以相比的优点:

(1)产品结构模块化、统一化,使产品有较大的可预测性;

(2)减少了可回收零部件和材料再次使用所需的工作量;

(3)拆卸分离简单快捷;

(4)拆下的零部件易于手工或自动化处理;

(5)回收材料及残余废弃物易于分类和处理。

拆装家具是家具工业进步的反映。它要求有高精度加工手段的支持,要求有成熟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支持,还要有发达的零部件及接口所用配件工业的支持。拆装设计的目标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快速拆装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家具。意大利设计师马士莫·莫罗兹(massimomorozzi)设计的“干燥“椅,只用一个简单的翼形螺栓就将椅子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体,可以自由的拆装而不需胶粘。

2.3现代家具拆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一种易于装配又易于拆卸的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解决材料选择、易分离性、模块化设计以及连接件等诸多问题。目前无论从制造商、设计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来讲,都更强调对时尚和精神需求的追求,追求diy的自由随意,而对其中蕴涵的环保理念很少顾及,也因此对有关装配性因素的考虑多于对拆卸性因素的考虑。而从生态设计的角度来看,家具能够拆卸是其回收再生的前提,要想使废弃家具的零部件或材料经过维修或其它处理方法后被重新利用,就必须使其零部件能够被方便地拆卸;否则,不仅会造成大量可重复利用材料的浪费,而且因废弃物不好处置,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可见,家具的拆卸性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回收性,进而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的效果,所以,在拆装家具的设计中,拆卸设计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要想使拆装家具真正的具有环保性能,成为生态产品,就必须将家具的拆卸设计放到与装配设计同等重要的位置。

2.4拆装家具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拆装家具都是生态家具

目前,人们对生态家具的认识还很模糊,有的企业甚至在广告中将拆装家具直呼为生态家具,但是拆装家具就一定是生态家具吗?认为拆装设计就是生态设计、拆装家具就是绿色家具的观点是狭隘的和片面的。生态设计是针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它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目标,所以必须从系统的高度对产品的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管理、使用及回收处理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有序的状态下,使产品达到整体的“生态化“。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如果只有一个环节符合生态设计的要求,或者只有一个环节不属于生态设计的要求,这种产品都不是生态产品。所以说,拆装设计只是生态设计的一个环节,拆装家具也未必是生态产品,具体的评价要根据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评估而定。

误区二:拆装家具一定能100%的回收

在强调拆装设计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种产品要做到100%的回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生态设计也只是在设计中寻求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等联系中的最佳平衡状态,回收利用的目的是最大可能的利用这种回收资源,尽量减少产品的剩余量和污染。所以部分回收可能是最好的办法。宝马公司生产的z1型和bmw3251型汽车,许多零部件都是由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制成的,在拆卸时,公司首先将注意力放在适合重新使用的、最有价值的零部件的拆卸上,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拆卸效果。

3.加强拆装设计增强产品竞争力

拆装家具因为设计精巧、款式多样、规格类别齐全、搬运方便、拆装简易等优点,广受消费者们的青睐,且有经久不衰的发展趋势。多年来一直行销世界的瑞典ikea家具奉行的就是“模块化设计“的理念,经营的产品大部分是可拆装的,这种方法使顾客在diy(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心理的满足,并同时亲自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家具拆装式设计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追求个性的现代人提供了挖掘自我潜力的机会,因而已成为一种时尚。

另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消费已经悄然兴起,消费者宁愿花多一些的钱来购买生态产品。有专家预言:生态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品,拆装家具因为具有较多的生态特征也将成为世界家具设计和制造的主流。拆装式家具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分额占到15%,而且每年以8%的比率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10]。目前家具行业在32mm系统设计、加工设备、等拆装设计配套技术方面日趋完善。家具五金的发展,包括隐形连接系统的问世无疑又为拆装家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所以有条件的家具企业要尽量利用这些条件,并按照生态设计的要求进行产品开发,将产品逐步过渡到拆装家具上,提高产品的生态性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向青,面向装配与拆卸的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

2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胡景初,戴向东,家具设计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4许柏鸣,家具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张帝树,现代家具工业几项深有影响技术的开拓与发展,林产工业,第26卷第1

期,p14~16,1999

6胡景初,开发生态家具促进绿色消费,家具与室内装饰,第6期,p12~14,2000

7胡景初,家具产业的发展与绿色思维,林产工业,第28卷第2期,p3~5,2001

8文嘉,从kd到rta,家具,第89卷第1期,p4~6,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