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9 07:35:19
当代青年范文篇1
我们每一个人,大多都在不同场合思考过“我是谁?”的问题,而这就在一定程度表达了我们对身份的认识和探寻。身份是某人标识自己是其所是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主要有两条途径:就纵向而言,涉及到主我对客我的认识;就横向而言,涉及到主我对非我的认识。前者是一种自我的深度感和向内感,它主要表明主体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而后者则是对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认识,通过它来确定自我的位置感和归属感。可见,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意味着人们从社会的视角来认识自己。实际上,对自身身份的两个向度的认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身份在英语中可用identity表示。理查德认为,identity这个词具有两种含义:第一,同一性;第二,独特性。同一与差别是身份的两个重要的不同方面。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个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了与其他人(“他人”或“他们”)的差别。[6]身份的确立对每个人的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人有了本体的支点,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状况,从而能更主动、从容地采取适宜的行动与他人互动。然而,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一旦获得就能一劳永逸的事情。现实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7]尤其是在客观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时,会给原有的身份以强烈的冲击,甚至将其破坏。这时,就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建构身份,否则,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惶惶不可终日。青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高度关注内心世界、开始了解和接纳外部世界以掌握社会角色,从而为自身定位的阶段。因此,身份的建构自然成了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消费主义中的青年身份建构及其表现
一般而言,身份的建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门第、权力、财富和职业等,消费也是其中之一。“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8]这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体现人们的情趣、爱好、价值观等的方式之一。人们的消费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身的生活,折射出其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人格特征,等等。因此,正如鲍曼所说:“消费,不只是一种满足物质欲求或满足胃内需要的行为,而且还是一种出于各种目的和需要对象征物进行操纵的行为……在生活层面上,消费是为了达到建构身份、建构自身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目的。”[9]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广义的消费是指所有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所有购买和使用商品的人都是消费者;狭义的消费则指购买商品之后的后续行为,即使用或享受商品的行为。[10]本文讨论的是前者。
(一)平等和自由的体验当代青年大多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追求自由、崇尚独立和平等,而当代消费的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他们的这些特点和诉求,使其在消费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消费所带来的愉悦感。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消费主要受到了等级的严格限制。在这一消费模式中,人们的衣食住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政治地位,人们不能因为有了钱就跃过等级规定去消费其他阶级、阶层的东西,同理,也不能因为意图节俭而违背礼的规定。例如,关于佾(乐舞)的使用,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有明确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当时,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显然不符合礼的规定,明显地是一种僭越。因此,孔子发出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慨;而子贡为了节俭而想免除祭祀杀羊又被孔子斥责道“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参见《论语•八佾》)。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因此,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消费在客观上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大。而且,在浓厚的政治氛围中,如果穿着不当,就会被指责为“修正主义”、“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分子”等。因此,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包容度的增加,等级本位的消费逐渐被个人本位的消费所替代,消费也摆脱了各种外在的社会力量的约束,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个体尊严的体现。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消费品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在客观上也给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在这一领域,“顾客就是上帝”,任何有理性的人都可在消费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消费,自由地追求自身所认定的美好生活,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当代消费的这一状况与青年追求平等、崇尚自由等诉求不谋而合。在这里,“我选择,我喜欢”表达了其真实的愿望,“我的地盘我作主”则展现了其主宰自我的豪情。对他们而言,消费是一种诠释自由、平等,展现个性和尊严的过程,甚至是其逃避和反抗家庭约束、学校管制以及社会既定秩序的一种另类方式。
(二)自身价值的确认在消费中,把经济资本转换为一种象征资本,把购买物的价格与自身的价值等同起来是一部分消费主义者的心态。对大多数人而言,商品的性价比是其购买商品时所要参考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往往精挑细选,货比三家,竭力追求实现物美与价廉的有机统一。而对消费主义者而言,他们首要关心的是商品所带来的符号效应,商品本身的实用性、便利性等则往往显得次要。在他们眼中,商品是自身价值的象征。所买的产品越是稀缺、名贵和高档,越能显示出自身的尊贵。而这种心态在消费行为中又往往转换为对商品价格的追求上。正如电影《大腕》中的一段台词所说:“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这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消费方式在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分消费者真实的写照。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有时甚至到了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例如,对“天价消费品”的狂热。对消费主义者而言,尽管商品明显地价不符实,商品本身或许也不是自己所需要的,然而,商品的实际价值并不是其关注的对象,他们重视的只是它的价格;在这种一掷千金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强烈的心理满足感,在别人的羡慕甚至不解中洋洋自得。据报道,有的年轻人为了买一个价值2万元的louisvuitton包,宁愿省吃俭用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几乎每天都吃方便面,为了省下5块钱的地铁费,宁愿去挤公交车。[11]与此类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对消费主义者而言,与那些名牌、奢侈品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和荣誉感相比,这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的。
(三)群体归属感的获得一般而言,具有相似言行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相互的认同感,消费也不例外。相似的消费喜好及消费行为,往往会强化人群的“我们”感。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消费中人们除了寻求自我感外,还力图寻找群体所属感。它指人们通过消费方式将个人融入某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来定位身份。[12]青年时期身心变化剧烈,内在情感起伏较大。人们既有标新立异、追求自我的强烈需求,也有迫切希望为他人所认可、社会所接纳的需要以及生怕被抛弃、孤立的担忧。于是,消费凭借其方便快捷和直观可见等特征,成了其获得群体归宿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则更一步强化了这种行为。然而,“购物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单项建构的过程,而常常是一种双向的混乱、位移、再定位的过程。对于有些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自尊心较低的人,这完全意味着人要成为某种人就必须购买某种东西”。[13]孙春晨认为,从个体与群体社会关系来看,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了“从众效应”和“势利效应”的影响。前者指人们担心在社会中“被认为是穷人”,因此,趋从于流行的消费方式,让自己加入到代表消费社会消费方向的群体和团体中去,并在与群体或团体的交往中获得友谊、尊重等价值体验。而后者则指人们渴望“被认为是富人”。因此,竭力模仿富人的消费方式。在“从众效应”和“势利效应”的驱使下,人们企图通过消费来与富人群体实现紧密的伦理联系。[14]此外,崇洋消费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弗洛姆曾说过:“一瓶可口可乐在手,我们喝的是广告上那幅少男少女畅饮的景象,我们喝的是‘喝一口使你精神百倍’的标语,我们喝的是美国人了不起的习惯,我们很少去品尝味道。”[15]在这里,消费的形式是首要的,而其内容则是次要的。消费是实现与他者认同的重要渠道。在一部分国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部分人唯外国产品马首是瞻,并力图通过对其消费,在国人面前显示出自身虚幻的优越感。由于国门的打开,使得国人了解和购买外国产品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和方便。从衣物到食物、从化妆品到汽车……部分国人对外国消费品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令国外的商家也瞠目结舌。他们抓住国人的崇洋心理,顺从这一念头,“充当他和他的需要之间的牵线人,激起他的病态的欲望,默默盯着他的每一个弱点,然后要求为这种殷勤服务付酬金”。[16]他们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不断地向人们推销其产品,铺天盖地的广告在随时向人们狂轰滥炸。
三、消费主义中青年身份建构存在的缺陷
消费主义满足了青年身份建构的愿望,但是,这种建构本身并不完美。
(一)自由的虚假性有观点认为,消费“不受形式规定的支配……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受到社会规矩约束的个体终于能够在那个属于自己的‘私人’范围内享有一点点的自由和个人自主”。[17]在人们看来,选择什么样的商品,怎样进行消费都是主体的自主行为,是其自由意志的表达。因此,“我买,故我在”,消费是一种确证自我自由的重要方式。的确,相比较于过去,今天的消费给予了消费者充分的自由权利。然而,对于消费主义者而言,这种自由从另一角度来看不过是一个幻影。因为,企图通过个人的消费行为来推定主体的独立存在是很不可靠的。实际上,消费主义者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基于其自身理性的思考和审视而作出的决定,而是受到各种社会和文化因素,例如,其所属的社会阶层的趣味、流行的时尚、广告与传媒以及商家诱导等支配和左右的。例如,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冲动消费的体验:在商场购物时,商家的赞美甚至阿谀奉承等往往使自己不知不觉地大把花钱,购买一些自身或许并不需要的、昂贵的商品。在这里,消费主义者的消费欲望与其说是出于内在的真实需要,不如说是被虚荣心所激发;与其说是自由自觉的主体,不如说是被各种社会力量所控制的对象;与其说“我买,故我在”,还不如说“我买,故我不在”。
(二)平等的表面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18],这句话被消费主义者奉为至理,并为自身的行为辩护。的确,马克思认可商品出现对人类平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句话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商品之间是等价交换;第二,商品所有者作为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在商品交换中地位平等。“对卖者来说,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工人和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国王,两者职能相同,地位平等———都表现为3先令的形式。他们之间的一切差别都消失了。卖者作为卖者只表现为一个价格3先令的商品的所有者,所以双方完全平等。”[19]此外,在今天,消费不再受等级所限制,从前被少数特权阶层所垄断的消费品逐渐向人们开放,每个人均有同等的机会来选择自己喜爱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在消费过程中体味平等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然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虽然马克思肯定商品与平等之间的关联,但是,他所要求的平等决不止步于此。在他看来,人类的平等还应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向更高的阶段迈进。其次,就当前消费主义者所感受的这种平等而言,它实际上可以具体化为一种金钱面前的平等,它意味着人们拥有花钱的自由,同时意味着你拥有多少钱,你就可以相应地消费多少物品。然而,即使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这也丝毫不能表明社会平等的真正实现。[20]而且,这种看似平等的消费,又在新的层面强化了人们的等级意识,产生了新的等级形式,即金钱财富的等级:谁拥有的金钱和财富越多,谁就能享有更多的消费品。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21]这样,“消费是一个与学校一样的等级机构:在物的经济方面不仅存在不平等(购买、选择和使用被购买力、受教育水准以及出生所决定)———简言之,正如不是人人都有相同的读书机会一样,并不是人人都拥有相同的物”。[22]这种金钱至上的逻辑最终甚至会引发社会的危机。从代内来看,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今天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逐渐凸显。当一部分人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奔波忙碌时,另一部分人的挥金如土、骄奢淫逸必然会给前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从一定程度而言,今天社会中的“仇富”情绪便是对这种“炫富”行为的反应(当然,其具有很强的非理性)。而从代际来看,当代人过度地消耗资源,滥用并破坏自然资源,必然使得后代能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并威胁到其生存环境。因此,这种消费实际上制造了新的不平等。
(三)物的奴役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品是展现自身情趣、品位和个性的重要方式,也是自身与外界交流互动的渠道之一,它对于人们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因此而走到极端,使物成为生活的中心,那就使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颠倒,使人为物役,从而丧失了人的尊严。实际上,人不仅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物,也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物。“人的生存有别于并优越于动物的生存,根本在于它赋有意义并追求意义。”[23]正是因为人对意义世界的追寻,使得人类显得独特而高贵。人的价值包含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方面。前者是个人或群体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后者则是人们对自身的意义和作用,对于自己需要的满足。“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人们创造社会价值来实现的”,“人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此外,“人的价值既包括创造价值,也包括占有价值,但主要在于创造价值”。[24]因此,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其人生的意义主要在于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然而,现代人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他对自己价值的理解就在于占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为占有最多的。”[25]当人们将视线转向商品世界,以是否占有物以及占有多少物来判断自身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实乃误入歧途。它实际上将商品捧为一个至高的神,把人贬低为一个等候发落的物。在这里,人与物的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颠倒,商品成了人们生活的重心,消费也就成为一种“异化”的行为。不是商品为人而存在,则是人在为商品而活;不是人去控制物,而是物在控制人。消费成了生活的重心,人陷入了对物的无节制的追求中,然而,终日的奔波换来的并不是内心的安宁与幸福,相反,“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6]他的消费品可能非常昂贵,但是与内心世界的富足无关;消费品可能非常丰富,但内心却可能日益空虚。当人把自己交给了这个商品拜物教的世界以后,人就只能在这个世界里终日浑浑噩噩地活着,既丧失了尊严,也丢掉了灵魂。
(四)极大的不稳定性由于身份本身兼具同一性和差异性,因此,人们在建构自身身份时兼具趋同和求异的二重取向。在消费中,这表现为通过消费来彰显自我以区别于他人,展现自身的个性;同时,也表现为试图通过消费来实现自我与他者的认同,使自身与某一社会群体保持一致性和统一性。消费方式具有直观可感性,因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模仿性。人们总是在试图通过模仿他者的消费方式来实现自身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转换,以加入“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使自己进入“时髦社会圈”。[27]然而,当某一群体发现作为自己的身份象征的消费方式已经被广泛模仿时,就会迅速抛弃原有的身份象征品———即使它还保存有使用价值,转而寻求新的消费方式作为替代,以建构自身的身份。而另一部分人也会紧随其后。这种不断地追逐就引起了时尚的不断变换。于是,时尚成了一个自我推动的过程,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在多变的社会中,人们试图通过消费来建构一种稳定的身份,然而,消费带来的却是更大的不确定性:消费品层出不穷,时尚变幻不定,让人捉摸不透。消费者永远都被甩在后面,更加的无所依靠。在这种情况下,正像鲍曼所说:“身份更像是火山熔岩顶部一再被固化的表层部位,在它有时间冷却和固定下来前就再度被融化。”[28]这是人们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局面。
四、回归与超越
用消费来构建身份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而超越这种身份建构的模式是题中的应有之义。
(一)当代青年用消费来建构身份的原因在当代,消费之所以被当作建构身份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与时代的变迁密切相关的。“只有面临危机,身份才成为问题。那时一向认为固定不变、连贯稳定的东西被怀疑和不确定的经历取代。”[29]在“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角色相对固定,而且这种联系是在十分熟悉的状态下发生的,因此,人的身份比较稳定,也非常明显,能很容易地被人识别。而当代青年从一出生起,就面对着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0]的社会形态,“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了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31]在这里,物质交换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与人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地相互依赖,而是通过物和货币等形式进行互动。物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成为人类生活的不可缺失的东西。因此,用物的形式来建构自身的身份便成为大多数人不由自主的选择。同时,现代社会流动性较大,社会现象瞬息万变,社会关系纷繁复杂。在这些变动的社会现实面前,人们往往需要承受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并在这些压力和挑战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而青年群体由于自身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更容易在不同程度上感到一种空前的破碎感、无力感、无所适从感甚至精神上的苦闷和幻灭感。各种关系的变化速度越快,主体就越难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越难看出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因此也就更难对自己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确定如何行动。再加上传统的一些身份模式(如政治身份等)式微,人们便急需寻找一些新的建构身份方式。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抚慰人心的作用:给人们以一种自由、平等的体验,使其获得一种逃避或者冲破规训的快感;给人们的自我价值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维度,使其在纷乱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渠道;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归宿感,使其在茫茫人海中确定自身的位置,而其漂泊的心灵也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暂时停靠的港湾;同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中遨游,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释放生活的压力,消解内心的焦灼与不安。因此,正如米勒在剧本《代价》第一幕中说:“许多年前,一个人如果难受,不知如何是好,他也许会上教堂,也许闹革命,诸如此类。今天,你如果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32]
当代青年范文篇2
关键词:青年住宅居住行为套型演变
1前言
青年住宅是精神寄托的地方——是感觉,是意象,是时尚享受的地方——一个真实的回应。青年住宅除了要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外,还需提供符合青年需要的场所感。在这里,它能给予青年安全感的、提供仿佛父母或爱人角色的物业管理公司等;同时它应该是青年脱离世俗商业气息的精神高地,提供诸如现代艺术展览馆、小剧院、摇滚练习室、画室等等的文化活动设施。甚至是建立数个回应青年对儿时最爱的小吃、游戏、夜市,往日校园的一角的特色场所。
2青年人居住行为分析
2.1青年期与青年
“adolescere”,意思是“向成熟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青年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期,是一个获得有效参与社会所必需的态度和信念的过程。一般认为18~35周岁以内的未婚或已婚男女均属青年。
2.2青年住宅
青年住宅指为了解决城市青年(c18-35周岁)居住问题设计的小套型住宅,它既有一般小户型住宅的户内生活基本条件,又具备青年人活动的配套设施(可在裙房中解决,也可在住区中提供)。
2.3青年行为模式研究
在社会生活消费方式的影响下,实际上人们的生活行为对套型模式起着主导作用。人们的生活行为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形成生活方式的原因不仅涉及人们的职业情况、文化教育程度、社会交往范围、经济收入水平,还有个人的年龄、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因而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是必然的。与之相适应的居住行为模式也必然呈现多元性。
2.4青年人的居住需求
在探索居住者的需求状况时,虽然各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可能各不相同,但其中必然存在着居住者需求规律性的东西,即人有我有。
2.4.1居住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为保持人体内的平衡,满足生命有机体正常运行而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包括了人对光、空气、太阳和一般居住安全的需求。在现代的住宅建筑中,适当的厨房卫生设备、良好的采光通风、合理的日照时间及日照间距、方便的交通等等都是居住需求的重要内容。
2.4.2领域和领域感
它包括安全防卫、部分私密需求以及活动和玩的需求。领域也是空间对人形成的心理作用,也就是领域感。在城市住宅中,领域和领域感体现在个人、邻里、组团、社区等方面,像住宅阳台、露台、庭院、单元入口、廊道、公共交通空间、组团绿地、组群院落等形成的空间都具有较强的领域感,人们在此活动会感到安全可靠。
2.4.3私密性的要求
住宅私密性主要包括睡、休息、卫生活动和其他私密要求。青年住宅适用于单身青年或二人世界,对私密性要求不高,主要表现为防止户外视线和噪声干扰,但同时青年人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一群体喜欢受人注目,如何处理好“看”与“被看”的关系是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
2.4.4人际交往的需求
包括家庭内的个体交往及家庭外的社会交往,如邻里交往。人在与周围人的接触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及归属需要,并希望加入以友情为纽带的某种组织群体中去。针对青年对同辈群体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心理特点,在住宅室内和室外设计中,应着力于交往场所的形成和使用。
3青年住宅的发展演变
居住建筑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形式,住宅的发展从有人类就开始,并随精神、物质两大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居住功能从栖身之所的单一胜向生活、娱乐、学习等多种功能多种行为发展。青年住宅作为我国住宅产业的一部分,是我国住宅发展的缩影,经历了从生存型的宿舍到居住条件舒适、配套设施完备的白领公寓的发展演变,直至今天,它已发展成为居住建筑的主体。
3.1筒子楼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和工作人员的居住问题陆续兴建了一批集体宿舍。这些集体宿舍的型式与学生宿舍并无两样,都是典型的筒子楼建筑。
3.2经济适用小套型
随着国家重点经济建设的大转移,迎来了国家推行小康住宅的繁荣时期,这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在住宅的面积标准、设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住宅面积也逐步提高,1977年提出平均每套建筑面积为38平方米,1978年提高至42~45平方米,后期又增至50平方米;此时的小套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计布局合理,增加有效使用面积,更多地考虑住户的方便,注意内部装修美观等:开始注意室内外居住环境质量。
3.3小套型社区
此时的小套型已达到小康住宅的要求,功能更加合理,空间更加完备,设施更加齐全,以物质上已满足青年人的生活需要,适应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模式的变化。作为青年住宅,但此时的住宅无法满足新生代对于交往的渴求,社会的认同、自我发展等高层次精神需求,于是住宅还要发展。
当代青年范文篇3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实现青年政治社会化,培养其合格的政治人格与政治素质对我国民主化建设至关重要,促进青年大学生个人的理想信念与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高校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在教育观念上,要凸显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价值性
近年来,政治教育被机械化的现象突出,高校政治教育被误解为简单重复的说教活动和单一灌输,说服力不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明显,甚至被误解为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政工人员最多的是把全部重心放在了理论宣讲和日常管理方面,伴随而来的是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效果不明显,也有部分学生信仰缺失,分不清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与抵制的腐朽思想,盲目追风现象在大学生中司空见惯。道德滑坡,价值追求庸俗,原因之一在于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或者形式单一没有深入挖掘内在的潜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导致其被异化成了约束人、管理人和压抑人的工具。高校要在以合理价值准则为前提的情况下,教育观念上,要凸显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价值性。
2.在教育内容上,要实现对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交融性
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校,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丰富和完善,对大学生政治教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脱节,甚至把政治教育的内容纯理论化,过于理想化,很难实现政治教育的预期价值目标。再加上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逆反常规的政治态度,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偏离了政治教育价值与时代主题。由于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不足,使得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兴趣和政治人格的塑造缺失,更难以实现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
3.在教育方式上,要体现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
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当前由于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机械化、单一化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向度的灌输、说教等方式,实践育人与情境感化和塑造不强,受教育者没有完全形成独立人格,主动参与性没有调动起来,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生进行的仅仅是复制式的学习。这种忽视自我体验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做法,使教育的价值仅局限于事实认知、概念学习、规范条文的传授和记忆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割裂了由知识向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化,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4.在教育环境上,要彰显对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合力
当前,“政治教育主要采取从国家—学校—学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模式”[3]。在这种模式下,青年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政治冷漠的态度,甚至违背政治教育的原初价值。此外,在这个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处于核心层次,成为青年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只是注重学生的重要性,忽视家庭与社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弱化,由于多元的价值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主导一元化的标准难以有说服力。所以,要与时俱进,发挥各种育人机制的长效作用,实现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合力功能。
二、提高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效性的对策
1.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通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坚定学生的立场和信仰,解决他们思想中的盲点为目的,最终培养出与社会发展和主流价值要求相一致的新时代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中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的因素,将工具实用和高尚价值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铸造出优秀的政治精英和业务人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学生政治教育实现其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要突出人文关怀,注重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现实心理状况,因为需要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培养学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同时,也要又重视学生合理的价值满足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国家、社会、学校的期望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代大学生。
2.普及政治知识,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政治教育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发掘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良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能力践行本领,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其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这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所在。其次不断普及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技能,通过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享有各种合法权利的同时,履行他们的法定义务,增强自身的道德建设,进而使他们对我国现行的政治系统、政治现象以及国家的制度、法律、法规等形成科学的认识,达到自觉认同。最后,丰富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满足他们合理的价值诉求,将个人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这些都需要增强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突出主体性,健全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性不明显,而且参与的机制也不够完善。尽管大学生总体政治参与意识是积极上进的,但是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有待提高,在与政治实践的互动中,建立健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形式,使大学生直接接触各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认知能力,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规范政治素养,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能力。此外,改进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引导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鼓励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宣传党的思想和优良传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从而展现他们的政治才华,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见识。
4.发挥教育合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统一
当代青年范文篇4
他曾数次主动请缨赴外地执行任务,却将自己的婚期一推再推。
他曾一年中只休息了15天,甚至来不及为自己点燃25岁的生日蜡烛。
他,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公安局预旺派出所的回族青年民警海小平。今年3月13日,24岁的海小平在连续追捕在逃嫌疑人、加班工作后,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不幸牺牲。而这一天离他25岁的生日只有3天,离他的结婚典礼只有48天。
7月12日上午,海小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近1000名听众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满溢的热泪,诉说着报告会带给他们的震撼。
在预旺派出所所长丁伟看来,小海这个“80后”特别能吃苦:辖区9万人口的信息采录,一年的工作量,海小平提前4个月完成;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海小平依然在极度繁忙中度过。
“海小平对前来办事的乡亲们,总是热情相待,在他看来,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而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预旺镇副镇长马慧深深了解海小平在乡亲们心中的分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柳文涛也在近一个月的采访中,亲眼见证了百姓泪眼中的不舍,也深切感受到了红色沃土上的警民鱼水深情。
不同的讲述者,共同的追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预旺派出所地处黄土高坡的干旱腹地,是同心县自然条件最艰苦的农村派出所。想到心爱的儿子常年生活在连喝水都成问题的偏远山镇,父母心痛万分,但海小平却无怨无悔。
报告台上,海小平的父亲海晶泣不成声:“孩子,你知道吗?这些天来,你86岁的奶奶总是无意识地呼唤着你的名字;每天盛饭时,你妈妈还习惯地为你摆上碗筷……你虽然撇下你的战友走了,撇下你钟爱的公安事业走了,但你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掌声,持久而热烈的掌声,永远不愿停歇的掌声!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海小平父亲的敬意。
听众席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李波与海小平同为宁夏人,同年出生,“同为年轻人,我会以他为榜样,真正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当代青年范文篇5
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集合体,社会文化形态影响着青年怎样接受和接受什么文化,这也就影响着青年文化属性的形成和确立。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后象征文化仍然是处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地位,互象征文化处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前象征文化在当代中国有一定的苗头但并不明显,是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形态也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三种文化属性,即:后象征性、互象征性和前象征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当代中国青年的这三种文化属性的所处的地位和表现。
首先,研究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后象征性文化属性。中国自古就有尊重父母、尊重传统和尊重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使得当代中国青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品德上都具有深厚的向长者、向过去经验学习的后象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经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中国青年一直具有后象征性的文化属性,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具备决定中国的青年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后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文化属性。
其次,考察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互象征性的文化属性。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互象征文化形态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社会存在着属于不同辈分群体文化期望和文化价值,所以互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主要文化属性。这表现在:老师、同辈人和青年团体已成为青年人学习和获得文化信息的楷模。当代中国青年形成了以自己的同辈人作为文化楷模的文化,而这种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是当代中国青年互象征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互象征文化无处不在,青年人有自己的偶像和楷模,但他们很少是自己的父母或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年纪相差不是很大的同辈或年轻成年人中的精英,总之,青年人的楷模不再是或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他们更亲近于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的同辈人。
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的前象征性的文化属性。前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青年成为社会的权威,长辈以青年为文化楷模。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和权威仍掌握在成年人手中,前象征文化并不明显,但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已经有了前象征性文化属性的某些体现。在经济领域,许多青年人成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发展的领路人。时代的大潮把他们推向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前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开拓着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新型科技领域,青年人的创新、开拓的精神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把他们的父母远远抛在了另一个时代。许多长辈不得不向青年人学习新的知识,以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文化领域,青年人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领路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人的文化也会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路标。
当代青年范文篇6
关键词:孝慈文化;青年;培育路径;内涵
孝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随着历史的沉淀,孝慈文化逐渐融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新时代的孝慈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功利化的趋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坚守传统文化优秀部分加以传承,以新视角传承与发扬传统孝慈文化,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
一、传统孝慈伦理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血缘关系为本的孝慈思想传统的中国不光是以农业立国,更是以孝立国。“从文化生态学(culturalecology)的观点来看,传统中国社会所处的生态环境,主要是适合于务农的经济生活”[1]。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想要谋生,必须以耕种为主,但是耕种这一谋生方式由单个人来进行是不现实的,因此想要顺利地耕种和收获,需要一个勤奋且关系牢固的团队来共同进行。较为稳定的团队,必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团体,家族就成为传统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在此基础上,以血缘为本的亲慈子孝的亲情纽带就逐渐产生了。在孝慈伦理中,血缘是起点和基础。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孝”与“慈”共同维系着家庭伦理关系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社会独有的孝慈观。在自然界,无论是有性植物还是哺乳类动物,都可以通过孕育后代而构成亲子关系,但通常这种亲子关系维持的时间较为短暂;相反,人类亲子关系的形成和培养需要一定的社会化考验。“以慈养孝,实际以慈换孝。以孝养慈,实际以孝换慈”。在社会关系中,父母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物质财富,一般情况下,子女对父母尽孝在一定程度上是想换取相应的精神回馈或某些物质资源。因此,亲子之间要建立长久的关系,需要在一系列社会化的经历后,这样的过程通常十分艰辛但是却必不可少。从人类学角度来说,从怀胎十月婴儿与母体生理上的联系和养育孩子过程中所说的“孩子三岁之前不离开父母,特别需要父母的爱护照顾”等行为可以看出,亲子之间形成的由于价值自觉意识产生的亲慈子孝的感情就更加容易。可以说,孝慈伦理之间尽管存在一些功利化的元素,但是以血缘为主的亲子关系则更加占领主要位置,以家庭为主要团体、以血缘为基础的孝亲思想必将一直传承和发展。
(二)自然本性下的责任与义务相统一孝与慈始终是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二者的产生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亲子代际关系,这是家族内部最亲密的代际关系;二是个体家庭经济,这是维护亲子关系的经济基础。以血缘为基础的亲子关系,孝与慈既维系着家庭内部和谐稳定发展,也促进了后代子孙的延绵。在个体家庭经济基础上,每个家庭成员既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也要承担自己的义务。由此保证了家庭内部年幼子女的顺利成长,年迈老人的养老顺利进行。从人类学角度分析,人生有两个极端点:一个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怀”,指的是婴儿从出生到三岁左右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另一个是无法回避的养老问题。前者说明,子女要在父母的关爱照顾下才能健康成长为人;后者说明,父母年迈,只有在子女的孝行下才能安稳度过晚年。由此可见,孝的发生稍晚于慈,“孝”这一举动则是对“慈”的自然反馈。二者都是基于人类学事实下产生的。在任何时代,孕育子女和养老都是人类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人类逐渐产生了行孝与施慈的意识。因为种族延续的需要,才会产生“慈”的举动,但这并不是慈产生的唯一原因,因为在自然界,动物也具有这项本能,但是人与动物不同,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学习能力。因此更理性的解释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即人性”,即人性。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2]孟子的意思是,人的良知不是其他的,是人在幼年时所学习到的爱亲与敬长以及在血缘或亲情中所学到的生存所需的应变能力。而这种自觉去学习的应变能力也是一种价值自觉意识,通过这种价值自觉意识,中华民族的祖先便在亲子关系中作出相应行动:父母对子女慈爱关怀,子女对父母多加行孝。尽管孝和慈这两种行为都源于人类学事实,但在中国传统社会却只着重强调行孝,忽视施慈,并且将“孝”作为处理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亲慈则子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关于亲情的良性互动;反之,亲不慈则子难孝。亲子关系需要双向互动,单方面的子女对待父母尽孝或关爱是难以培养感情的;相反,在双向的情感基础上,父母或者子女的主观幸福感也就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情感的互益性。这也就进一步表明了孝慈关系中存在的理性特点,即孝与慈之间是互为条件的。由此可见,孝慈伦理分别指向了代际关系中的双方,并不提倡单向度的权利或义务。因此,孝慈文化既关乎父母又关乎子女,具有责任与义务相统一的特性。
(三)从自觉到约束,从家庭到社会孝慈文化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个人意识与动机来看,人作为个体有养老与育儿需求,如《尚书·酒诰》篇中所写:“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阙父母。”指的是,人们忙于农活后,赶着车外出做生意,以此用来孝敬孝养父母。这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对“孝”有一定概念,并且自觉行孝,将孝道的行为看作道德修养的体现。而这时的“孝”指为人儿女对自己的父母要顺从、敬爱,子女有责任和义务为父母养老,反之则为“不孝”。同时,孝在当时还有祭祀之意,指的是祭祀祖先,但是这种权利在当时是特权,被周天子、诸侯垄断,因此“孝”的这一含义并没有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道德规范。西周之后,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认为“孝”为“仁”本,同时孔子认为“孝”可以作为成为统治者治理天下、规范百姓的一种手段,在《孝经·开宗明义》里就写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孔子认为,孝道是一切行为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之上,在《孝经·三才》中也提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像日月轮换,四季交替一般。同时孔子也在这一篇中论述“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认为孝道在治理国家时起到至关重要的政治作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秩序与纲常伦理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孔子之后,孟子认同并继承了孔子重孝的思想,并且提出“孝悌”之说。孟子认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他认为,敬长和爱亲的思想应当提倡,这是仁义之举,应当得到广泛传播,在社会范围提倡。孟子还提出“父子有亲”这一思想,很好地概括了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其中“亲”字也很好地展示了父慈子孝的交往方式。他认为,人是父母生养养育长大的,对父母亲近和侍奉是应当的事情;与此同时,儿女也是父母的血亲骨肉,父母对待儿女慈爱关怀,细心呵护也是应当的事情。孟子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上升为人伦道德关系。随后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观念,彻底将孝慈文化从生活层面推进到社会层面,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尊老爱幼、互相帮扶的社会风气。到秦汉之际,孝慈规范得以强化。在汉代“以孝治天下”的背景下,儒家学者以孔子、曾子的孝道观念为相关素材来编撰《孝经》。该书明确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不同等级的人实行孝道的方法,并且该书认为一切德行都在孝道行为之下开展。《孝经》一书中不仅明确写出调和君臣和调和父母子女之间不同的方法,而且将“离父事君”看作孝道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人们先忠后孝,试图依靠此观点抬高孝道行为;与此同时,还强调孝道对于治国齐家的重要性,将儒家的德治转化为孝治。由上所述,孝慈思想是由最初的内在自觉和后期的外在约束互补完善的,孝慈伦理关系只有通过人的自律和社会规范的他律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更实际的效用。同时,孝慈思想在历史上不断地丰富内涵、补充扩展,不断实现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的贯通,但是不难发现,孝慈思想对于子女的“孝”的规范十分详细,对于为人父母应当实现的“慈”的规范却很少。
二、孝慈文化的当代困境
(一)孝慈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传统孝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的产物,而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数次转型与变革,孝慈文化在这些进程中历经批判与改变,甚至在某段时期内无法得以合理传承。1840年,列强打破中国大门,彻底拉开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序幕。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牢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着转型,其中也包括中国家庭伦理结构。五四运动时期,正是中国历史进行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社会的模式急速转型。中国本土社会制度加速转型的焦灼加之国际上各种现代思潮、主义涌入中国社会,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冲击风起云涌。同时传统考试与教育制度的变革让传统士人阶层逐渐分化解体,大批接受新思想与新文化的新型知识分子诞生,他们推崇新知识,传播新思潮,反对传统旧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逐步加速推进。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先进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充满了反思与纠结。在这一阶段,“在各种思潮、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嬗替与冲突中,人们都在探索中前行”[4]。这一时期的先进分子,既主张迅速建立能够跟随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文化,同时又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体系和脉络进行调整,此时的国人陷入两难。其中包括胡适、鲁迅等爱国人士,他们反对封建儒学思想,如鲁迅所说:“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5]除了较为绝对的要么“尊孔复古”要么“全盘西化”的极端国人以外,大多数国人一面接受着先进的西方国家的潮流思想,一面又推崇儒学,却只停留在“日用而不知”的阶段。这两类人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理性的分析与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在这种潮流中的孝慈文化,不仅其局限性遭到了批判与舍弃,其合理性也在近代转型的历史浪潮中遭到搁置与舍弃。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文化遭遇全面性批判与否定,“左”的行为导致传统的孝慈文化遭到全面的批判,导致人们在一段时期内无法理性地认识传统孝慈文化,孝慈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文化断层。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得民心,经济、政治制度的逐步改革使得人们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解放和进步,人们在确立市场经济拟定契约时明白了什么是权利与义务,同时“还把它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用契约的方式来约定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6]。更加强调权利、义务和责任,从制度层面对传统孝慈文化进行否定。由此可见,近代以来孝慈文化及其有关的孝慈伦理问题始终是被否定和批判的对象。然而,孝慈文化毕竟是与亲情血脉有联系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尽管孝慈文化在近代转型时期出现过一系列的断层,但是它依旧为传统社会所需要,且在当代社会也具有一定必要性。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变,首先当今社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价值与能力,追求自我价值与能力的实现。其次,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本质为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最后,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以往不同。具体表现为,追求独立自主、尊崇法律、努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种思想意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同样影响着家庭伦理各个层面的关系处理。因此,孝慈文化在当代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我们必须在尊重了解这些思想意识的同时,以此为基础反思传统孝慈文化,并赋予孝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当代孝慈文化具有如下时代特征:首先,父母与子女之间强调人格的平等。传统孝道文化强调的“父尊子卑”思想足以体现传统代际关系中人格的不平等;相反,现代社会则主张亲子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父母在与子女相处过程中,应该理解尊重各个成员的个性,不应该忽视他人存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应该多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彼此。任何人的权利与人格都必须得到尊重,使当代代际关系成为一种独立、平等的关系。其次,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双向性。在传统孝慈文化中,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利,权利与义务无法达到统一,而在当代社会,亲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平等的人格进一步促进了代际关系中交互主体的产生。子女作为晚辈,有义务对父母尽孝。同时也有希望得到某些回报的权利。作为父母,既有要求子女尽孝的权利,也有对待子女施慈的义务。因此在当代社会,不管要处理好亲情关系,更要明确代际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最后,承认传统血缘亲情的重要性,在代际关系里保持相对的宽容。当代社会,代际关系之间依旧会产生矛盾与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单靠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多一些理解与宽容。这就需要父母与子女之间尊重传统孝慈文化中以血缘为主导的亲子关系,提倡彼此的理解与让步,采取更加柔和的方式化解矛盾。总的来说,传统孝慈文化已失去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但是其所蕴含的孝慈精神却因其自身的普遍性特点依旧值得当代借鉴。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要有人的存在,亲子关系必定存在,而亲子关系所蕴含的血缘亲情必定衍生出孝慈精神。因此,我们不能对传统孝慈文化进行一味地指责与否定,而是应当传承与创新,将孝慈文化良好地继承下去。
(二)对孝慈文化的具体实践较少孝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被大众认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孝慈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改变。年轻人与老年人对待孝慈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孝慈观念会产生一定的代际差异,特别是不同群体和拥有不同价值观念和社会经验的人群,经历不同所产生的价值观念也不同,这些多样的因素导致传统孝慈观念的变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传统孝慈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理论上讲,年轻一代承担敬养父母这一责任是相对轻松简单的,但是从个体生活的复杂性来看,年轻一代承担养老这一重任似乎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实现个人理想与在父母身边尽孝产生冲突、赡养老人与养育子女冲突,甚至出现啃老、只“言语尽孝”等孝道行为缺失的问题。想要尽孝和有能力尽孝是两个维度的思考,当代社会已经不是“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社会,国家建设需要青年人才,青年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会选择离开家乡去往更发达的国家或城市上班求学,为了自身前途离开父母,陷入两难。一方面,为自己的前途考虑,青年一代为了提高自身远走他乡求学工作;另一方面,青年考虑到父母年迈后想要在父母身边互相照顾。虽然在新媒体时代视频系统和信息软件较为发达,彼此的思念可以通过媒介来消解,但是依旧无法满足父母内心渴望的天伦之乐。新时代孝道不应该以“守”孝为标杆,但是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照顾父母,有所行动,例如,经常通信或是常回家探望父母,在父母需要照顾时照料他们的起居生活,给予父母心理上的陪伴,让父母觉得安心。当代孝慈文化的传承主要以理论为主,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于传统孝慈文化的理论依据十分丰富,但是相关实践经验却十分少。青年只在精神和意识层面对父母行孝,在知道如何去做的基础上依旧缺乏行动力。同时行孝的主动意识较为淡薄,这些都影响着孝慈文化在我国社会的传承与弘扬。
(三)家庭与社会责任感缺失中国传统社会十分注重尊敬长辈、长幼有序,而当今社会却存在父母或者老人溺爱孩子和骄纵孩子的现象。尤其在我国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变多,父母倾尽所有培养孩子,甚至一切围着孩子转,过分溺爱孩子,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祖辈对孙辈,甚至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不在少数。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在家庭的保护下过分娇生惯养,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目无尊长、没有责任心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不懂得尊敬长辈,不懂得什么是孝道甚至会有拒绝行孝、抛弃老人等行为。特别在信息化的时代,不同的思想潮流纷纷涌入中国社会。青年在思想观和价值观都没有完全构建成熟的时期,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熏陶,个人主义或是消费主义等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直接导致部分青年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青年抗压能力弱且易遭受打击。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总是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寻求家人帮助,依赖家人。如果问题没有按照自己期盼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产生偏激的行为。这种情况的产生就证明了青年对传统孝慈文化并没有深透领悟和践行,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和担当,这是没有真正领悟孝文化的表现。甚至部分青年认为自己的生命可以随意结束,自己的身体可以随意糟蹋,在遇到苦难时第一时间想到伤害自己,完全忘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孝慈文化,对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丝毫没有感恩之心。
三、当代青年孝慈观的培育路径
(一)创新运用大众传媒助推孝慈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孝慈文化,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孝慈文化是和谐文化的纽带,建设和谐家庭才能建设和谐社会,而“孝”与“慈”正是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孝慈文化作为主要纽带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基,同时也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对家庭代际关系和谐、社会交往关系融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社会创新弘扬孝慈文化就是弘扬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从心理学上讲,认同是一个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7]。大众传媒是绝大多数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创新宣传孝慈文化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当代青年感受到孝慈文化的熏陶。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较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的途径十分丰富,例如通过电台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途径,报纸、杂志、宣传手册等实物传播途径,最常见的网络、自媒体、公众号等数字媒体传播途径,这些都是大众传媒的手段。影视剧或电影是引发观众共鸣,向观众传递信息和观念的重要途径。近两年影视行业推出的有关于家庭伦理或是描述家族亲情的电视剧,让海内外游子都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如《乔家的儿女》一剧,向观众描述了子女之间在艰苦岁月里互相照拂的感人情节,激起各个年龄段人们对家中父母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家一直是年轻人心灵寄托的港湾,在当今社会,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巨大,“家庭”就像是避风港,守护着子女的精神和心灵。而弘扬孝慈文化就需要从根本上呼唤青年子女对家庭和亲情的依赖和渴望,这才是孝慈文化的精神内涵。广播电台传播受众广、传播范围广,也可以作为孝慈文化创新的主要阵地。如将孝慈文化的相关内容作为素材,播放给收听广播的人们,在上班上学的路上都能够收听到孝慈文化的内容,领悟孝慈文化的内涵,便于人们进行讨论。报纸、杂志也是一种较好的传播方式,选择合理且主题是孝慈文化的内容进行刊登。例如刊登一些优秀孝慈内容,如歌颂模范孝慈家庭,可以撰写相关报道。或者是寻找画风较为年轻化的漫画师,刊登一些幽默诙谐同时有关孝慈文化的漫画,进行广泛宣传,漫画的内容通俗易懂,能够让人们以更轻松的方式来了解孝慈文化。互联网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广泛,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交软件或是自媒体平台进行自我观点的发表与讨论。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创新发展孝慈文化,激发人们对孝慈文化的探讨。例如开通有关于传统孝慈文化的公众号平台,或者是合理运用自媒体平台,录制有关于孝慈文化的短视频,在抖音、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用最直观的方式吸引人们眼球。既让大众对孝慈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又能激发网民对孝慈文化的思考与探讨。对于塑造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也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助推作用。总体来说,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大众传媒来传递孝慈文化,发挥大众传媒的特殊作用,通过合理且恰当的方式、新颖创新的内容引导大众的思想与行为。运用当代青年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孝慈文化合理地传承下去,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青年在思想上对“孝慈”深思,在行为上努力践行“孝慈”。
(二)规范青年道德教育家庭既是培育孝慈观的最开始一站,也是青年形成孝慈观念的始发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孩子在年幼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受父母的影响。孝敬可以从家庭美德延伸到社会道德,作为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家庭教育的映射。作为父母更应该主动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做一名合格的成年人。家长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努力塑造平等、和谐、尊重的家庭环境。过度地注重成绩优良,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利于身心全面发展。在遇到困难时,家长应当主动沟通,培养孩子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行孝方面,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对待自己的父母也应当尊敬敬爱,营造和谐有序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年,一定是内心富足、善良有爱、有责任有担当有道德的新时代青年。在家庭中进行感恩教育,青年还没达到经济独立的水平,依旧是由父母支持继续念书,因此更应该开展感恩教育,让青年明白父母的无私奉献与养育之恩,让青年懂得应当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父母,履行孝道。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结合实践展开教学,将这种实践转变为一种主动意识。孝和慈只是通过书本灌输或是挂在嘴边是行不通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新时代青年传承孝慈文化更应该付诸实践而不是只在语言上或者课本上下功夫,应充分发挥孝慈伦理文化的实践性,提升家庭美德和社会道德,充实自身人格品质。孝慈文化也是社会性的文化。在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同时,也要在社会上扩展孝慈文化的传播路径。实现孝慈文化从家庭层面到社会层面、从小家到大家的良好传播,提高全社会对孝慈文化的认识,形成传承和发展孝慈教育的文化氛围,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优势作用,培养人们树立深厚的家国情怀。社会面上的舆论传播和新闻的报道可以逐步推进,例如推进榜样示范或者先进事迹的传播,或者是在公共建筑宣传栏目中张贴传统孝慈文化的板报,都可以将孝慈文化渗透到生活中去。同时在青年中形成正面引导,激发青年对传统孝慈文化的求知欲,让孝慈实践贯穿于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促进健康和谐家庭氛围的生成与和谐社会的建成。在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条件下,青年自身也要形成自我教育,主要以培育青年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重点,只有在此基础上,青年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人格的完善和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三)开展孝慈文化相关的志愿活动当今社会,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养老机制建设不完善,社会层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当前养老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社区志愿者,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完善。志愿者对老人实行上门走访和定期探望的志愿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在社会范围内展现了我国孝慈文化的魅力。在社区志愿者短缺的现实状况下,大学生群体可以成为养老志愿者群体的主力军。在校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展开相关志愿活动,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孝慈观念。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培训,有序展开社区助老志愿活动,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综合素质较高。在助老志愿服务时大学生也可以锻炼自己待人接物分析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学校在鼓励大学生群体展开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应当给予学生一定回报,以资鼓励。例如,为参与的学生增加德育课堂的分数或是发放相关纪念品或奖金等。在学校的有序安排下,大学生群体将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群体的主力军,减轻了社区志愿者紧张的状况,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大学生群体敬老爱老的积极形象,进一步推进了孝慈文化在社会和校园的传播。社会群体也可以加入志愿活动,例如退休职工或是退伍老兵等。退休职工具有工作经验丰富、时间充裕、身体素质良好等个人素质和品质,鼓励这个群体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助老服务群体里的骨干力量。这样既丰富了退休人员的老年生活,使有再就业需求的人在社会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又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
参考文献:
[1]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3]孔子.孝经[m].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青少年出版社,1996.
[4]杨甜,杨传召.五四“批孔”与儒学发展新阶段[j].山东社会科学,2021(1).
[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柴洪全.试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三次转型的特点[j].潍坊学院学报,2008(3).
当代青年范文篇7
关键词:青年;道德信仰;道德教育
一、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的意义
道德信仰是对道德本身即道德原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道德价值判断的信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变革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信仰构成青年的精神支柱。道德信仰在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决定的地位,其他价值观念处于从属地位,所以说道德信仰构成人的精神支柱。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不仅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也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信仰是青年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的整合。对青年来讲,他们一旦确立了某种道德信仰,就会自然地形成与此道德信念相适应的道德导向,这一导向为青年的道德行为选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道德信仰是青年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保证。道德信仰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表现为人对人格尊严、荣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青年确立正确的道德信仰,能够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实现这一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并保证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当代青年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青年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首先,价值定向作用弱化。道德信仰的定向作用是实现道德职能、发挥道德作用的有效途径,它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物质水平不高、法制建设不完善、道德主体认知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青年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产生了道德怀疑主义心理。
其次,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表现出的忠诚、虔诚等强烈的情感。当前,许多青年缺失了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崇敬感,表现为善恶是非分不清、价值标准多元化等,这些现象会淡化青年的道德情感,出现规范要求的“真空”。
第三,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行为失范是对自己原有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市场经济下,金钱成为人们追逐的直接目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很多青年就会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社会风气的败坏。
(二)当代青年道德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青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价值的多元化,使道德信仰出现偏差。在社会的转型期,青年的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思想发育相比之下却发展缓慢。很多青年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动摇了青年传统的道德信仰。
其次,市场经济对青年道德信仰确立的负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较多地看到了“市场”积极、正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它在思想道德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轻视道德精神价值,过度重视物质财富价值,过分追求最多量的金钱,极易诱发青年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再次,道德判断缺失,导致道德精神动力缺乏。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年的思维方式与道德信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果还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人的自由,就会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造成道德判断的缺失和道德精神动力的缺乏。
最后,家庭伦理道德的缺失和学校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家庭教育对青年的道德教育和确立具有启蒙作用。在我国,部分家庭中的父母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使子女极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于书本,与社会世俗道德现象相分离,使青年对道德信仰教育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
三、加强青年道德信仰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体系,才能由此来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不会在纷繁芜杂的道德现象中失范,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青年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加强道德教育,促进道德价值的一致性。一方面,要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深刻性。另一方面,加强青年的实践教育,让他们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到道德的意义。
(二)健全道德教育体系,重塑青年的道德信仰。
构建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信仰体系,是当今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这种新的道德体系既要融合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也需汇入当今社会优秀的道德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在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更在于把这一道德品质通过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方向,使人们能一以贯之地从善。也就是说,道德信仰使一个人的道德人格、道德理想得以实现。所以,我们应加强青年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其完美的道德人格。
(三)完善道德评价系统,建立道德奖惩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价值逐渐隐退,原来社会中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也日趋消失。这就需要我们把道德与法律这两种规范社会行为、稳固社会秩序的手段结合起来,既充分运用法律规范的权威性与强制力,又注重提高青年的道德自律意识,不断地完善道德评价系统,建立全社会的道德奖惩机制,把青年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法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执法引导他们的道德价值选择。
(四)发挥舆论的导向功能,保证舆论监督的顺畅。
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一方面,政府要保证舆论监督的权威性。既要引导青年明辨是非,又要使他们重视道德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保证舆论约束途径的畅通。这就需要积极调动青年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热情,增加政府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强化青年生活共同体的意识,充分发挥道德舆论的力量,使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得以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秦红林.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当代青年范文篇8
80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它表现出了青年人对我们民族炽热的爱,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表现着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的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面对新世纪,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回顾发扬“五四”精神,认真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记得,最初开始认识“五四”是从小学的历史课开始的。那时,老师讲到“五四”运动,向我们讲述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种种欺凌,讲述了青年们为祖国不惜献身的种种壮举。当时,我们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丝曙光照亮蒙昧的荒原,我们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爱国的种子。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我们成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传统和精神。想想那些曾经与我们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们稚嫩的肩上早已承当起一份救亡图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设祖国的重任将别无选择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是否应该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而奉献我们的一切?
是啊,我们不小了,我们不能永远停在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们将参加成人宣誓仪式。那意味着我们将要同父辈们一起,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长辈们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少些紧迫感,也少些责任感。的确,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安逸。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身上的努力,减轻肩上的责任。
人们每每谈到我们总是感慨万分。大地,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我们地区也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戎马倥偬的年代,这一方热土,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凭着人的勤劳和智慧,使自己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这一切,我们心中总是充满自豪。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里与祖国的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这里个别地方的贫困还有待于进一步治理。这里的整体经济还有待进一步的腾飞。我们,作为青年,首先应该感觉到的是什么?是责任,感到的应该就是责任。“生我是这片土地,养我是这片土地。”我们爱着脚下的这片热土。我们就要承担起建设家乡,繁荣家乡的责任。公务员之家:
是的,责任放在我们每个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纪,振兴中华,建设家乡,我们是不会退缩的。
当代青年范文篇9
生力军,那么,到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如何?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
习、生活、婚恋观等,分析其思想特点,笔者在中山大学、广州金融高等专科
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学校、中山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次调
查笔者采取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等距抽样调查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现场
访问调查,电话访问调查等,具有较科学全面的代表性,使我们对当代大学生
的各个方面状况有了一个较直观的了解。
本文分四大专题去剖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思想状况调查。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
国事、事事关心"。调查显示,74.1%的大学生对发生在国内外的大事"非常关
注",或"比较关注",他们通过各种报刊、杂志(50.2%)、收音机(20.8%)和
电视机(29%)多方面地了解各种信息。6.8%的大学生对未来局势持乐观态度,
他们认为"世界局势将趋于和平",80.2%的大学生则认为"局部战争必然会引
起世界大战,世界和平将受到严重威胁"。
二、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大学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转折阶段。那
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观与生活观是怎样的呢?有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步走
向成熟呢?经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三大特点。1、目标明确,但对专业课兴
趣不高。对于自己的专业,62.2%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37.8%的人对自己的
专业不感兴趣。2、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调查发现,38.9%的大学生参加过学校
的社团组织协会,对学校或各院系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的有45.5%,"从不参
与"的仅占9.8%。3、自我评价不高,自我压力大。75.3%的大学生感到自己承
受的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这种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大学的毕业分配。
三、就业观调查。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乐观与否?择业取向有何特点?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对就业现状与未来就业形势持不乐观态度。仅有28.8%
的大学生表示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55.1%的认为未来就业把握不大。在择业
取向上,78.6%的大学生"兼顾国家与个人利益",但是40.2%的大学生更加重视
"个人兴趣,专业技能的发挥"。另外,50.8%的大学生注重用人单位的条件。
四、婚恋观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赞成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占
49.6%,反对者比例不足10%,超过去1/3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恋爱的主要动机
是"寻求感情慰藉",有15.1%的认为在大学里恋爱"可以多一份生活经历"。值
得指出的是,有6.7%的人认为大学里恋爱是因为"赶潮流,人家谈,我也谈"。
由该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明显的时
代性特点,富有生机、活力,但他们的思想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与不足。
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他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现代大学生除了要着
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外,还应多放点精力在精神建设上去。多关心时事,阅读
有关刊物,锻炼自己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能力;关心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
当代青年范文篇10
一、坚定一个信念——共产主义信念
信念是人生奋斗的航标,决定一个人的追求。当代基层青年干部思想比较活跃,工作压力较大,生活条件艰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有利于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干事业;有利于毕生事业的追求;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二、保持一个心态——平衡心态
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是克服困难、愉快工作的重要保证。广大青年干部,尤其是广大基层青年干部,保持好一个良好的心态更为重要。基层青年干部身处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低,思想上难免会有些波动。但是,基层青年干部要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在基层工作当作锻炼能力、积累经验的机会;把在基层工作视为了解国情、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难得经历;把在基层工作看作展示自身才华、贡献自己力量的重要平台。切实做作出成绩不自满,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挫折不灰心,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
三、强化一种精神——进取精神
广大基层青年干部生活在相对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里。这种环境往往容易滋生懒散、不思进取,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基层青年干部要经常为自己敲敲警钟,强化进取精神。首先,要刻苦学习。培根曾经说过:“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求知可以改进人天性”。置身于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加强对党和理论、现代管理学、科学技术等知识的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指导实践。其次,要强化锻炼。基层青年干部拥有年龄小、精力充沛的优势,缺乏经验和能力。青年干部应抓住在基层工作的机会,虚心向领导学习,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周围的群众学习,以充实自己的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再次,要深入调查和思考。基层稳,国家安;群众富,国家强。作为即将担任建设国家重任的基层青年干部,要抓住与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群众接触的机会,深入调查,了解基层现状,剖析基层不稳定因素,探索解决办法;准确把握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所想所需,寻找确保其权利和利益,调动其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性的新路子。最后,要勤动手。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根据自己的调查素材撰写材料,以达到认识上再深入,思想上再升华,方法上再探索之目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当代企业范文
相关文章
孝慈文化与当代青年孝慈观探讨 2023-05-12 09:01:57
当代教育管理现代化分析 2023-04-28 15:37:03
戏曲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的应用 2022-10-17 08:43:31
当代手工艺术创作与批评探讨 2022-10-08 08:33:56
元好问题画诗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2022-09-20 09:22:32
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引导路径 2022-08-22 16: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