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币论文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8 03:29:14

贷币论文

贷币论文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贷币论文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贷币论文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公务员之家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贷币论文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贷币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贷币论文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公务员之家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贷币论文范文篇7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企关系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笔者分析了我国当前银企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债转股银企债务危机合作原则

为了解决我国国有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推动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对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施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的战略部署。本文拟就债转股与重构银企关系作初步探讨。

一、当前我国银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债权债务关系。因为企业的债务绝大部分来自贷款,而中国全社会债权的大部分都属于银行。在我国,企业对于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依赖性较高,如果企业经济益好,产业利润高,资金周转快,银行资金的利用率就高,资金的收益水平也相应较强;反之,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产业利润低下,产品积压,资金沉淀,则必然导致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经营风险增大,收益也相应下降。

当前我国银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银行与企业的双向债务危机,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低下与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并存,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补贴和维持国有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在财政无力负担情况下便无可避免地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来承担。表面看来,银行与企业同是商业借贷行为,但实际上企业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极小。而且,我国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非契约化,银行贷出的款项既无法律保证,也无抵押担保,贷款企业受法律约束较软,一旦出现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就将大量拖欠银行本息,甚至出现逃债、废债和赖债等现象,造成银行资金的呆帐、坏帐(有的已构成损失),债务负担越来越庞大,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二、实施债转股能有效地化解银企债务危机,有利于银企合作

1.债转股的内涵。

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股权。在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我国四大四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长城、东方,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正在进行的债转股确切地讲,是银行债权的转移),转移后,对于银行而言,由于投资主体的转换,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从而把原来由企业向银行还本付息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股分红;对于企业而言,债转股既不是国家资本的无偿沉淀或流失,也不是原有债务的一笔勾销,它只是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手段,将银企“两困”的风险转给了肩负历史重任、具有投资银行功能、专门经营从商业银业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目的是为了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从而达到银企“双赢(盈)”的目的,促使银行和企业双双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因此,实施债转股对于化解银企债务危机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为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奠定了一个健康的财务基础。

2.债转股对企业的选择性。

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和时效性都非常强的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而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实施债转股。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债转股企业必须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产品品种适销对路,也就是说国内要有需求,可替代进口,可批量出口,质量符合要求,有市场竞争力;二是工艺装备为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三是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符合“两则”要求;四是企业领导班子要强,董事长、总经理善于经营管理;五是转换约营机制的方案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项改革措施有力,减负增效,下岗分流的任务落实并得到地方政府确认。

三、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1.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企业是银行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银行的主要顾客之一。顾客是银行的根据地,企业是银行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地土地的肥沃程度和银企关系状况是商业银行发展与繁荣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企业需要银行的关系,企业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以达到提高自身效益和自身发展壮大的目的;而银行在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收益。

2.恪守信用,真诚合作。

银企之间的信贷是以信用为基础前提的,是一种借贷的信用关系,银行和企业双方必须坦诚真挚合作,不应相互欺骗,尔虞我诈,杜绝因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银企之间一旦发生了借贷行为,双方就被捆在一起,成为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就要为各自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严格奉行最大诚信的原则,积极主动努力克服信息不对称给双方带来的损失。

3.公平公正,竞争选择。

银行与企业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平等、公开、公正地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社会身份地地位等同,互不隐瞒欺骗,不做任何损害双方利益的事情,时时处处维护双方共同的利益。同时,银企双方正是在这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相互选择,竞争发展,银企之间的交易也应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竞争过程。企业亦根据银行的服务质量、信誉高低、信贷资金价格、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考虑在哪家银行开立帐户或办理存贷款等业务,只有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竞争选择的机制,银企双方的发展才能走上真正意义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措施探讨

1.硬化信用关系,强化信用机制,健全银企信用契约化,这是重构新型银企关系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银企关系处于极不正常状态下的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软化,企业在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常使银行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银行与企业之间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在经济交往中,双方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受法律保护的契约。

2.规范政府行为,构造宽松的银企关系环境,这是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前提。

我国以往的银企关系中,政府行政干预的色彩浓厚,企业资金困难时求助于政府,政府便以行政手段挤压银行,争胜地往往就是在这种两难境地中不得已地贯彻政府意志。政府行政干预不排除,要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困难较大。

3.推行客户经理制,建立以客户经理为支撑点的银企合作关系。

新型银企关系呼唤着银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优质金融服务,为企业做好理财顾问,而银行也渴望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动态、产品信息、资金流向,及时把企业的资金变化等情况通报给有关职能部门。客户经理制就是在银企的这种双向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银行基层经营机构根据市场营销原则,通过对客户和市场的研究,充分利用银行的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以客户管理为中心,把自身经营行为和服务同客户的需求相结合,采取促销和分销的手段,推销贷币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型批营机制,以达到规避信用风险、开拓市场、争取优良客户的目的而实施的客户管理制度。

4.银行与企业双方协调合作,共同努力,以谋求共同发展。

作为社会议市场经济的主体,银行与企业同办合作,共同民展才是重构新型银企关系的最终目的。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帮助企业增产增效,扭亏增盈,对目前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等原因而处于困难时期,但发展前景看好,复活有望的而且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要深入研究,大胆决策,通过债转股等措施来优化不良债权以促进银企关系的改善;同时,银行与企业联动,协调配合,尝试建立一整套共同制风险防范与资金保全机制,保障银企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

五、实行债转股政策的现实意义

贷币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汉代;农业;商品生产

ontheagriculturalcommodityproductioninhandynasty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inhandynastyconsistedofself-supportingproductionandcommodityproduction.themainbodyoftheagriculturalproductioninhandynastyconsistedofthespecializedhouseholdandthelandlordandthethesmallfarmer,theirproductioncontaincommodityproductioninvaryingdegrees.thesmallfarmeproductioninhandynastywastheunityofself-supportingproductionandcommodityproduction.thesmallfarmproductionmustcontaincommodityproduction.

keywords:handynasty;agriculture;commodityproduction

汉代农业领域的商品生产问题是商品经济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学界对此研究尚少。林甘泉先生《秦汉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是研究秦汉商品经济的一篇重要论文。林先生认为,秦汉大土地所有者的自营田庄既有自给性的生产,也有商品性的生产,这类从事商品性生产的大地主田庄,是秦汉时代农业中商品生产主要的经济单位,而小农和一部分租佃地主的剩余产品有限,不具备从事商品生产的条件。方行先生《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2]一文研究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但其中关于商品生产的观点,仍可作为研究汉代商品生产的参照。方行先生依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在个体农民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将个体农民的生产分为自给型生产、半自给型生产和交换型生产三种类型,认为,在封建社会初期,自给型农户占大多数,半自给型、交换型农户还只是居于少数。他所说的“封建社会初期”当包括汉代。这就是说,汉代农民主要从事自给性生产,而非商品生产。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汉代农业领域商品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特别是小农家庭的商品生产,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经营专业户的商品生产

“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问千树蔌;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锺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①

以上实际列举了包括园圃、林、牧、渔各业的经营专业户和大地主。他们的生产用于自给的成分很少,大部分是为了市场而生产,是汉代农业商品生产的重要组织部分。

(一)园圃业

汉代私营园圃业既有“千树枣”、“千树栗”、“千树橘”、“千亩卮茜”、“千畦姜韭”的经营专业大户,也有规模较小的生产者,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云:“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

汉代园圃业出现的区域化特点,不仅是气候等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与汉代转运贸易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汉代“周流天下”的富商大贾和小商小贩很多,他们经营的长途贩运的商品,就包括一些园圃商品,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柑桔。大约在汉代以前,柑桔尚是中原地区希罕的珍贵果物,由于转运贸易的发展,至汉代,柑桔已成为富贵人家常食之物。东汉崔寔《政论》日:“桔柚之实,尧舜所不常御……,今之臣妾皆余黄甘而厌文绣者,盖以万数。”②甚至有“桔柚生于江南,而民皆甘之于口”,③“民间厌桔柚”④的说法。这种转运贸易的发展,可以将大量园圃产品由产地运往它地出售,大大刺激了一些特定区域园圃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商品化。

城廓园圃业仍然是汉代私营园圃业中的最重要部分,汉代城市规模和数量比以前有更大发展,城市人口大为增加,不少城市居民人数已达数万,十数万甚至数十万。尽管城市有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但消费人口占多数,东汉王符指出:“今察洛阳,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3](p137)由于城市居民中官僚、地主、军队较多,而工商业者受“禁民”二业政策影响,不得占有土地,所以他们日常的瓜果蔬菜消费很大一部分要靠城市商业供应。据崔寔《政论》云:百里长吏的一月之禄,“得粟二十斛,钱二千”,日常开支包括“膏肉五百,薪炭盐菜又五百”。可见,其所食之“菜”是需通过购买获得。“物物仰市”的官吏不在少数。城市瓜果蔬菜贸易的发达无疑刺激了城郊园圃业的商品生产。

就等量土地而言,园圃业的经营效益要高于大田经营。《汜胜之书》云:种瓜的收益,可达“亩万钱”。种瓠十亩,总收入除工本之外,“余有五十五万。肥猪、明烛,利在其外。”平均每亩收益在五万五千钱以上。而一亩地的谷物价值多大呢?汉代粮食亩产一般二石至三石之间,汉代谷物,正常年景每石百钱,则一亩地谷物价值在二百至三百钱之间。可见效益相差悬殊。丰厚的利润吸引大批人投入园圃业,甚至一些达官显宦参与进来,如《晋书·江统传》云:“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则收市井之利,渐冉相效,莫以为耻,乘以古道,诚可愧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唐]魏征:《群书治要》卷45《政论》。

③《盐铁论·相刺》。

④《盐铁论·未通》。

(二)林、牧、渔业

华夏大地众多的山林川泽和草地为经营林、牧、渔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汉代林业资源主要有天然林和人工林。据史料,关中西部的陇右地区,南部的秦岭山脉,江南的吴、楚之地都是天然森林分布地区。关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在当时也有部分森林分布。汉灵帝征发太原、河东林木营修宫室,说明这一带定有森林分布。《盐铁论·通有篇》云:“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这里所说“隋、唐”,即指今山西境内太岳山沿线至中条山一带。人工林木也很多,但分布零散。据材料可知,汉代园圃、陵墓、庭院、道旁、房前屋后均植树木,栽种的范围相当广泛。

丰富的林木资料,为专业的林木生产奠定了基础。据《汉书·地理志》云:江南吴、楚之地,拥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以渔猎山伐为业”,不少城市是当时木材的“输会”。《盐铁论·本议篇》云:“江南之楠梓竹箭……,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可知江南森林资源被大量利用,并经过商业渠道外运而出。王符《潜夫论·浮侈篇》载,京师富贵之家丧葬所用之棺椁,必欲江南楠梓,豫章楩柟。这些名贵木材,“所出殊远,又乃生于深山穷谷,……倾倚险阻,崎岖不便,求之连日,然后见之,伐砍数月,然后讫。”再“连淮逆河,行数千里,然后到洛。”[3](p155)这种耗费巨大劳动量并需长途转运方可完成的生产,估计是经营专业大户所为。

木材是汉代市场重要的商品之一,汉代木材的消费以建材、器物、丧葬、燃料为大宗,所以当时以木材生产为业的人数不少。

畜牧业是汉代农业中重要的部门之一,据史料看,汉代专营牧业的生产者很多。《汉书·叙传》云:“班壹避堕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汉书·卜式传》云:“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后汉书·马援传》云:马援“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

渔业是汉代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巴蜀地区、关中和中原地区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在一些沿海、沿江之地都有一些从事专门性“以渔为业”①的渔民。他们的产品是农耕之民所需而又不能生产的,而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前者供应粮食和其他生活日用品,这样就形成了通过市场进行交换的关系。渔民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品生产。汉代除了依靠天然渔业资源的渔民,还有专事人工养殖的养渔专业户。《史记·货殖列传》列举的“水居千石鱼陂”即是典型代表。

汉代林、牧、渔业的专业经营,较多地是依赖自然资源的区域性优势而进行生产的。他们生产的目的,有的仅仅是为了交换使用价值,因之多少还保留了自然经济的色彩,但在上述生产部门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性经营的出现,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分工,并且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林、牧、渔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书》卷99《王莽传》。

二、地主的商品生产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变得迅速和频繁,但战国时期,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尚极少见。到了汉代,地主为数众多,甚至出现了占有几百顷至上千顷土地的大地主。《汉书·陈汤传》载:“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汉书·张禹传》载:“(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价。”《汉记·酷吏列传》载,宁成“贳贷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后汉书·阴识传附阴兴传》载,宣帝时阴子方“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后汉书·郑太传》载,灵帝末郑太“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载,刘康“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这些地主实际是谷物种植业的经营专业户。他们所产的粮食除了自用和储备外,一般还有大量利余,而市场就是这些余粮的流向所在。

汉代经营土地利润是很大的。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抑商政策,对商业经营者征收很重的商业税,而田税较轻(仅仅1/30),所以对于经营者来说,土地往往是较大而可靠的利润来源。《史记·货殖列传》云:“带廓千亩,亩钟之田”,亦可与“千户侯等”,并非是不切实际的夸张。

汉代大地主在经营谷物种植业同时,往往兼营多业,进行商业性的田庄生产。《后汉书·樊宏传》载:“(宏)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牲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货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又《水经注·比水注》载:“(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从这两条材料可以看出,在樊重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这些经营并非仅仅是为了自给,而是为了“货殖”。这是一个标准的多种经营的商品生产单位而非自给自足的庄园。仲长统在《昌言·理乱篇》中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得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进,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①反映了大地主商业活动的频繁和经济力量的雄厚。

三、小农的商品生产

以上,我们考察了汉代园圃、林、牧、渔业的经营专业户以及大地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情况。但这两种经济活动在汉代农业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居于主导位置的,是以谷物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下面我们简略考察一下小农的经济情况。

据《汉书·地理志》关于平帝时户口垦田数的记载:“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六十六顷,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可以看出一户人口平均约数为4.9人,一户拥有土地68亩。所以估计,拥70亩左右土地的5口之家在当时是较为常见的。

汉代小农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谷物种植。计算这方面的收入,要涉及到汉代谷物亩产量的问题。关于汉代谷物亩产量的说法不一,据柳春藩先生综合各方面材料,推算汉代亩产量为大石二石,[4]则知70亩土地年产量为大石140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

汉代小农谷物的自给性消费主要是饮食消费。据推算,汉代人均月食量大男(15岁及以上)为大石一石八斗,大女(15岁及以上)、使男(7岁至14岁)为大石一石三斗,使女(7岁至14岁)、未使男(6岁及以下)为大石一石,未使女(6岁以下)为大石七斗。如果5口之家为大男二人,大女或使男一人,使女或未使男一人,未使女一人计算,则全家一月用粮六石六斗(1人平均月食一石三斗二升),全年用粮约八十石。[4]除去以实物征收的田税(赋敛为贷币,故不算在内),约4.7石(按1/30税率),再除去种籽7石(亩一斗),则所剩余粮为48.3石。这便是当时一个小农之家每年剩余粮食的大致约数,约占其粮食总收成的24.5%,这也是小农可以用来交换其它使用价值和上交赋敛的基本产品之一,它们构成了汉代市场上粮食的主要来源。

在男耕女织的汉代社会,纺织业也是小农家庭的主业之一。纺织主要供家庭成员的衣服需要,一般应有剩余,其剩余率大约为50%。[5]

汉代小农还有一些副业收入。最基本的副业产品主要有园圃和家畜饲养,这对于小农家庭具有普遍性。园圃一般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块宅地,种植一些瓜果疏菜,还饲养一些牲畜和家禽等。汉代小农副业生产的规模很难量化。西汉宣帝时,龚遂为渤海太守,曾“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①这当是个别地区的情况。大部分地区自耕农达不到这种规模,但估计大部分小农家庭除了经营家庭纺织业外,饲养一头耕牛,1—2只猪,数只鸡,还种植一些疏菜和瓜果是完全可能的。

对园圃和家畜饲养在维持小农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应当忽视的。《管子·禁藏篇》对小农收入曾有计算:“食民有率,率三十亩而足于卒岁。岁兼美恶,亩收一石,则人有三十石,果蓏素食当十石,糠秕、六畜当十石,则人有五十石。布帛麻丝,旁入奇利,未在其中也。”我们不必考证这里所说的具体情况是否符合汉代实际,但从中可以看出,园圃和家畜饲养的收入在小农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耕牛是生产资料,不能作为收入,自不必说。小农饲养的猪一般是为了投入市场,而不是自给消费,这一点对于省吃俭用的小农是很好理解的,《盐铁论·散不足》:“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石栗当丁男半月之食”。可知,猪一般并不是用于自给消费的。小农在需要时,可能“负粟而往,挈肉而归”,但不会杀掉整支猪供自己食用。鸡往往是小农家庭油盐醋酱等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来源之一,但也不排除在逢年过节,亲朋相聚时,杀鸡自用。疏菜瓜果一般是小农口粮的替代物,所谓“园菜果蓏助米粮”②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这使小农有可能节余更多的粮食投入市场。除了最基本的园圃和家畜饲养外,小农的副业产品还有其他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因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不平衡而呈现分工的差异,这也是小农副业生产具有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在靠近山林地区,可以山伐作为副业。如《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在自然产品丰富地区,放养牲畜是最好的副业。如《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这与普通家庭饲养1—2头猪,几只鸡已不同,放养牲畜已成为农民家庭主要的副业,他们往往是农村集市上牲畜和肉食商品的重要供应者。而有些副业显然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如《后汉书·张楷传》:“(楷)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乡里。”制药显然不是每个农民家庭都可以从事的副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书》卷89《循吏·龚遂传》。

②史游:《急救篇》。

农村集市是小农交易商品的地方。当时,农村集市上的商品种类很多:粮食类有粟、谷、米、粱、麦等;肉食类有猪肉、牛肉、油脂、鱼虾、鸡、鸭等;蔬食类有瓜果、芥菜、姜、藕、成芥等;牲畜类有马、牛、羊、猪、狗、驴等;器用类有铁器、陶器、漆器、竹木、编制品等;还有布帛、衣服、食盐、酒、药材等,主要是日常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6](p270—280)除了官营的盐铁产品外,这些商品大多是小农提供的。显然,小农家庭与市场的联系是频繁而广泛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汉代农村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但粮食与布匹乃是大宗,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据统计,既使手工业更为发达的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市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交换仍是布、盐与粮食之间的交换。[7](p253)这当是农业社会市场的共同特点。这说明,与市场相联系的并不是少数富裕或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的专利,而是广大的仅仅以粮食和纺织品为生产内容的小农的共同要求,具有普遍性。正因为此,粮食和布匹才可能是市场上商品的主要成份。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在年成和国家剥削较为正常的情况下,汉代小农是有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存在的。这就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孟子·滕文公上》云:“男有余粟,女有余布,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实际。由于汉代小农余粮、余布等剩余产品的存在和猪鸡等商品性禽畜的饲养,加之国家赋敛征收的货币形式,使得汉代小农经济中商品交换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也成为汉代小农经济必然含有商品生产因素的条件之一。

传统观点认为,汉代小农家庭不具备从事商品性生产的条件,既使有些农民家庭可能有少量剩余产品出售,但也不是商品生产的经济单位,因为他们出售的剩余产品是有限的,交换行为是不经常和非预定的。故汉代小农生产是自给性生产。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第一,什么是“具备从事商品性生产的条件”?所谓商品生产,是指“物质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就是说,是作为商品,而不是作为使用价值来生产的。”[8](p381)也就是说,为了交换的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可见,商品生产的定性,关键是看该生产的目的是否是为了交换,至于交换之后是为获得使用价值抑或是价值,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买而卖,以使用价值为终端,这正是小商品生产即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前资本主义社会小手工业者的生产是此类商品生产的典型。

第二,汉代小农家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市场有内在的联系,从而促使汉代小农的生产带有商品生产的因素。汉代小农维持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是多样性的,其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获得。

就生产资料而言。我们知道,商代、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以石木蚌角器为主,因之虽有通过交换获得的迹象,但主要还是生产者自制或至少能自制。然而春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的日益普及,对小农来说则正如孟子所谓“固不可耕且为也”,必须与手工业者“通工易事”才能获得。汉代,随铁农具和牛耕的全面推广,小农的主要生产工具,可以说已建立在交换与市场的基础之上。铁农具和耕牛都不是小农家庭所能自给,而必须依赖市场。农家的纺织工具也是如此,不可家作即得。《管子·海王》云:“一女必有一剪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1978年贵溪崖墓中发掘出一套完整的纺织品和纺织工具,内有用于纺织前作准备的刮麻具、刮浆具、纺砖、绕线框、纺纱板等,还有作为纺织机部件的织造工具,如打纬刀、挑经刀、经纬杆、夹布棍、分经棒、导经棍、清纱刀、撑经杆、提综杆等,计36件。这些是早期斜织机的主要构件。汉代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织机就是这种脚踏提综斜织机,不过比战国时增加了脚踏和提花的装置。[9]无疑,这种纺织器具不是小农家庭可以生产的。

汉代小农家庭的生活资料与市场同样息息相关。从他们基本的生活资料看,除天然依赖商业的食盐外,其他“养生送死之具”需得之于市场的也很多。汉代市场上的许多手工业品,如各种金属和陶、木、漆、竹、纺织等制品,都可以说与农村日常生活消费有关。另外,求医问药、送往迎来、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祭祀占卜等形形色色的活动,无不需要小农为之破费付酬,这同样需要通过市场才能完成。

总之,汉代的小农经济无论从生产还是生活消费来说,都已与市场发生了一定的联系。市场已成为汉代小农维持再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环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小农所投入市场的产品,已包括了一部分用以维系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在此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没有出卖部分产品的初衷。

第三,尽管小农家庭剩余产品有限,但不能因此否认汉代小农经济含有商品生产的因素。因为小农在生产之初,就隐含了产品用于自给消费和交换维持再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双重用途。即使遇到略有欠收的年景,产品对于足量的自给消费而显得无有剩余时,小农还会通过部分产品交换,来获得维持再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而在青黄不接时借高利贷或外出雇工以维持生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汉代小农经济必然隐含着商品生产的因素,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构成了小农生产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小农自给性生产能够维持,商品生产的因素,就必然作为其补充而存在着。交换行为的不经常和非预定是由农业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不能作为否定小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的依据。我们知道,小手工业者经常或定期出售产品,换取维持再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而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小农只有在农作物收获或家养禽畜出栏后才能出卖产品,以换取维持再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故往往交换行为是不经常和非预定的,但就交换迟早要发生这一点,则可以说是预定的。至于小农剩余纺织品的交换,则更是经常和预定的。

总之,由于小农家庭生产能力的局限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汉代小农家庭既有进行商品生产的必要,也有进行商品生产的可能,更有进行商品生产的事实。当然我们肯定汉代小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的因素,并不否认小农经济自给性生产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汉代小农的商品生产一直是作为自给性生产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

[参考文献]

[1]林甘泉.秦汉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1).

[2]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

[3]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柳春藩.汉代自耕农经济试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1).

[5]李恒全.试述汉代私营手工业的商品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2(5).

[6]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7]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贷币论文范文篇9

摘要:本文认为,要使地方政府走出制度创新的困境,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地方政府应履行自己的产权职能,以制度创新促进产权的多元化,并通过产权保护,解决微观主体的动力激励问题;以制度化约束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创新关系;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如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和放松管制等。

笔者曾撰文指出,转型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在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和弊端,如:中央规制下制度创新的空间限制;[1]“公用地灾难”与统一市场的阻隔;中央与地方制度博弈目标之间的冲突;创新非均衡下制度变迁水平的区域差异等。本文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走出困境的路向选择。

一、多元产权选择与微观主体的动力激励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完善的产权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但产权制度不会在自然状态下生成,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凭借其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为产权的运行提供一个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利用法律和宪法制约利益集团通过重构产权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扼制国家权力对产权的干预。[2](p130~197)我们在考察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经验时,可以发现,多元产权选择是一个成功经验,如广东南海市的“五个轮子一起转”、浙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等多元产权企业、广东顺德对企业的多元产权改造等。现在,从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个体所有制、混合制、合伙制、国外独资和合资等等,都有应有的法律地位。哪种产权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适合于本地的实际,都应该予以扶持和鼓励。这也是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主张给予哪种产权形式以特殊政策,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履行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职责。对于公有企业,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产权界限,实现资产管理层次化到产权配置层次化的转变。对于地方所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不适合改制的企业的资产管理,其管理模式可参考深圳的三级授权经营模式,把国有资产的最终产权与经营权分开,使国有资产的产权人格化,解决所有者虚位、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可以考虑在地方人大(属广义的政府范畴)设立类似于“国资委”那样的机构,作为国有资产的人格化代表,并减少委托——链条,以便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在产权保障方面,除了中央政府应建立起完整的产权法律体系外,地方政府也应有与中央政府配套的产权监管体系,对有关的产权主体进行约束和监督。对于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可以考虑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对产权进行重组,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试验,甚至是“试错”。在这方面,广东顺德的经验值得参考,他们对公有企业的改制就是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具体方式有:嫁接外资;划股出售、公私合营;分拆求活;多种形式租赁、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企业兼并、拍卖;控股、参股;债权股份化或债务等值化改造;企业“先关后改”;公开上市;依法破产。通过改制,使产权具有可分解性(即财产权可以分解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分散性(即企业产权股份化、多元化和社会化)和可让渡性(即产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让、买卖、出售、出租),满足市场经济对产权交易的要求,使得在产权市场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实现产权制度创新的突破性进展,从而化解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规制约束。

除了对公有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继续走增量改革之路,加强对非公有产权的保护。因为,这是目前很多地方最薄弱也是最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的环节。

产权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和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而实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而能够实现这两大功能的产权应是那些资产能量化到个人的产权。公有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由于资产不量化到个人,其委托—成本大,“内部人控制”使最终所有者难以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监督,这是造成其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而私有产权因资产的明晰量化和权利义务边界的确定性而产生极大的激励,它的私人收益率最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由此带来极高的生产效率。中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自1980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产值以平均每年71%的速度增长,到1999年6月,私营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则从1978年的78%下降到1999年的33%)。目前,私营经济的贡献已经接近或超过国营部门,但其所占用的国家资源比重却微乎其微,而“耗用了2/3最为稀缺的资本资源的国有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只占1/3。”[3]中国私营企业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去高水平甚至是超常发挥其内在的潜力。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私营经济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增长并没有伴随其他制度的相应变迁,它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制度障碍。从政府方面来看,主要的问题有:(1)产权保护制度欠缺。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对私营企业合法财产和其他权益的规定比较薄弱,私营企业在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出现纠纷时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使其发展的原动力受到削弱。(2)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公正原则没有真正实现。私营企业在诸如市场准入、银行信贷、税费征收和其他社会负担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3)政府运作的不规范和官员拥有太多的超经济权力,使私营企业主不得不从“寻利”转向“寻租”,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从私营企业本身来看,问题主要有产权界区不清、家族化管理、规模小、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和产品结构雷同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产权界区不清,表现在: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内部自然人之间的产权界区不清;一部分私营企业,尽管其资本的形式确是私人资本,却在法律形式上戴了一顶“红帽子”;[4]一些私营企业是在没有真正的出资人的混沌状态下生成的,如负债借钱,从而造成天然的产权不清;一些私营企业主以个人的资本筹办企业,却以“合作”之类的形式注册成立公司。产权主体界区不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利于企业的资本积累;企业法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易于被侵害;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权威;造成有关人员之间的权、责、利不明确,而产生“搭便车”的道德投机。[5](p42~57)

科思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中,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由市场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的相互比较来决定的。[6]但中国在向市场的过渡过程中,需要政府对市场的培育和扶持,企业与市场的交易过程多了一个政府的环节,决定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必须考虑政府这一因素。柯荣住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统计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变化,[7]认为企业的交易费用由4部分构成:企业与政府的交易费用;市场与政府的交易费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企业除负担第二项费用之外的交易费用。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一、二项交易费用是最重要的(这与科思的理论有所不同),是中国过渡经济时期私营经济发展中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制度问题。柯荣住进一步分析,宽松的准入政策比宽松的规制政策更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宽松的准入政策会使私营企业更有发展的机会,而且政府也会采取与其相配套的规制政策,从而使私营企业的交易费用不断降低,提高其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政府在实行宽松的准入政策和规制政策的同时,还要履行其产权方面的职能和社会职能,减少企业第三项和第四项方面的交易费用,以进一步调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的事实,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私营产权激励方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切实解决私有产权的保护问题。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从改革初期的“边际的、填补空缺”的角色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法律地位,可以说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范畴,政府理应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施保护。目前,在国家的物权法还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这一制度需求,实现地方性制度均衡,以消除私营经济发展的心理顾虑。

第二,为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减少私营企业的交易费用。这里既包括降低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费用,也包括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等方面的平等机会。但首先是要给予私营企业与其他经济形式相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因为,市场准入条件的放松会带来连续的制度响应,促使地方政府规范市场,降低规制费用,以及做好产权界定降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等工作。

第三,厘定产权边界。私人产权界区不清本质上是私人企业主自身的问题。我们讲保护私有产权,首先要尊重私有企业主自主选择的权利。“因为私营资本最清楚重新界定产权对企业发展究竟有效无效,最清楚重新界定产权所需要支付的代价究竟有多高。”[5](p58)但当私人资本意识到界定产权的成本远远小于继续维持产权含混所蒙受的效率损失时,就会要求进行制度创新,要求政府出面界定产权。这时,地方政府就应协助做好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界定产权主体及边界,保证产权主体权利义务的落实。当然,在解决私人资本产权不清的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其市场直接融资的制度条件。在这方面,目前我国还存在严重的制度短缺。市场融资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公开上市发行股票,二是通过银行借贷。而政策对私营资本上市有诸多限制,银行贷款也有非常苛刻的条件。这虽然是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空间的范畴,但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去推动这些领域的制度变革。

第四,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消除社会对私有产权的歧视。意识形态的最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强化人们对产权和其他制度的认同而减少统治阶级的统治费用。但意识形态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由于源于“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8]比正式制度安排更具有持久性和滞后性。虽然从法律上中国早已确立了私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合法地位,但人们思想中的“公有”意识仍根深蒂固,它仍然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因此,地方政府应强化对私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重要地位的宣传,并给予其应有的政治待遇,逐渐消除人们对私营经济的歧视,使私营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第五,除了上述产权、制度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创新以外,地方政府还应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规范的政府行政制度秩序、发展要素市场、引导私营企业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引导它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供信息服务以减少交易费用和经营风险等。

二、以制度化约束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度创新关系

一些后发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不发达国家在向市场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的有效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权威主义的政治传统和作用机制以及强调集体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东亚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可以借鉴的富有价值的制度遗产。西方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变迁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而现在的不发达国家既面临着国内要求快速发展的社会压力,又面临着国际上日益增强的经济政治压力;既要保持不断变革的势头,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因此,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重要保证。

从过去一个世纪西方的发展规律来看,市场制度的发展和市场功能的扩大,并不是伴随着政府功能的缩小,相反,政府功能尤其是政府的经济功能在不断强化。在政府体系内,出现了两个集权化运动:一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集权,二是议会权力向政府行政首脑的转移。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尤其是有效的中央政府,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功能是综合性和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在:[9](1)有效的市场运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以使原材料、商品、人才、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能够自由和有序流动,降低交易费用。但是,市场又是一种分散的力量,它在运行中很容易与地方性的力量结合,不断地弱化社会的凝聚力。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性质使其出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制度安排,从而阻隔市场的统一,影响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功能和交易活动的萎缩。因此,只有具有高度权威的中央政府运用其组织力量才能塑造统一的市场秩序。(2)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科学、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是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而统一的制度体系的安排和贯彻,只有在统一的政府权力体系中才能实现。(3)市场的运行需要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一些公共产品投资大、见效慢,并具有垄断性,特别是关系到全局性的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它们是市场运行所必需的,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大量投入。

可见,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的关系时,一定的中央集权是需要的。但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地的资源禀赋千差万别,需要多级的分层调控,需要多层的制度创新,不然,就会扼抑特色性制度潜能的发挥,扼抑人们对制度的合理预期和创新动力,地方市场的活力也就难以显现。而没有繁荣的地方市场就没有繁荣的全国市场。为此,必须找到一条既有利于中央适度集权,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两全之策。这个两全之策就是遵循市场的原则,以市场作为规制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关系的坐标:一是无论中央的制度创新还是地方的制度创新,都不要超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就由市场调节,市场失灵的地方有的就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二是以市场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创新空间,既要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有序运转,又要有利于地方市场的繁荣,发挥地方政府创新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的制度创新空间应是:制订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通过财政政策、贷币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建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管理机制,保持总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对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与调节制度;维护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权益,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打破地区、部门对市场的侵害和封锁,培育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组织和提供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协调工农、城乡、地区关系,实现制度的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空间包括:根据中央政府的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并作出与此规划和中央宏观目标相协调的地方制度安排;制定地方财政和区域性收入分配制度,引导和调节本地区的市场供求关系;培育地方性市场体系,推动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开放和对接,为本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规范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管理地方国有资产,保证其完整、保值和增值;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框架内调整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效配置;组织和提供本地区的公共产品。

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空间界线的落实,除了以法律化的机制约束两者之间的制度博弈关系外,还要建立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监督机制:一是中央对地方的政治约束,这集中体现在中央对地方的人事控制权方面。二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铲除地方保护主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央与地方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从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为了加大治理、预防和惩罚力度,可以把这一工作列入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日程,对其进行专项治理;中央和地方的纪检、法律监督部门应将这问题列为执法监督的一项专门内容;中央对地方的绩效评估中,应改变过于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做法,引导地方政府放弃片面追求经济速度的发展思路。三是中央对地方的经济约束。要通过建立财政补助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经济制度,形成一种中央对地方的硬性制约和推动机制,达到调控地方制度目标的目的。西方各国中央政府建立的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制约和推动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它以中央政府控制大部分财政收入为基础(中央财政收入总额约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中央政府通过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财政补助的形式拨给地方,达到引导地方政府实施中央制度安排和宏观协调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财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然后中央政府通过拨款和补助等转移支付手段,达到调整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在日本,中央政府为贯彻自己的政策意图特设了国库支出金,采取直接拨款的方式,将一部分资金拨给地方使用,这部分资金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高达20%。[10]因此,通过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的制度变革能力,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目前,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下,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返还地方的税收比率以及地方获得中央补贴占上交中央税收的比率,都要有规范的制度约束,保证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稳定性和公平性,防止转移支付总量被挤占及转移支付的随意性。同时,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转移支付的比重,即应以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为前提,否则就会造成与“效率优先”原则相悖的保护落后、挫伤先进的结果。我们在解决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上,不能简单地采取“劫富济贫”方法。要承认,一定的不平衡总是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不平衡还有利于增加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压力,促使各地更好地挖潜,实施制度创新,使资源配置达到更优状态。落后地区的发展,主要应建立在对自身资源优势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合实际的制度创新,摸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这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

三、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侧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到现代经济自由主义从“政府失败”出发,主张无需国家干预的市场,由“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作用;克服市场缺陷的出路是明晰产权而不是国家干预;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而不是市场自身。而从15世纪末的重商主义到凯恩斯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派,则从“市场失灵”出发,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布劳恩和杰克逊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存在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存在不完全竞争(在自然垄断的领域内存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现象)、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存在不确定性。[11]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去弥补市场的不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本身就是一套社会制度,市场中的交易包括契约性的协议和产权的让渡,还包括构造、组织交换活动并使其合法化的机制。简言之,市场就是组织化、制度化的交换,它本身便包含着政治体系的力量与影响,深深地嵌入广泛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中。“无形的手”背后有着有形的社会结构在调节以私利为目的的个人及其行动。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需要有产权和交易活动能得到合法认可和有效保护的制度环境,这要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所以,不存在绝对不受政府及其制度约束的市场“真空”,所谓的“市场失灵”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制度失灵”的外显。[12](p348)

但是,政府的作用只能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取市场而代之:一是维持秩序职能,即有效保护产权和提供市场交易的基本博弈规则;二是解决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外部性问题,提供社会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维护者和地方公共秩序的建设者,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要以制度创新去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市场化的制度均衡,既防止制度供给的过剩,也要防止制度供给的不足。

然而,我们在考察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时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经常直接参与本地企业的经营活动,代行了市场的职能。这种创新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或者即使微观主体有创新的需求和动机,在中央制度进入壁垒的约束下也难以实现创新的愿望,从而使地方政府充当了制度创新的主角,弥补了市场和企业的不足,但其弊端也伴随而生。一是造成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业交易过程的环节和费用,也使企业难以独立地走上市场。前面提到的“公用地灾难”、中央与地方制度博弈目标的冲突等弊端,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代行了市场的职能。因为,与企业绑在一起后,地方政府就难免会从本位主义出发,在其权力范围内施行有利于本地企业的制度安排,从而与其他地区和中央的制度变迁目标发生冲突,应验了“诺思悖论”:成也政府,败也政府。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出现了制度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在公共产品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制度供给不足。要走出这一困境,就要实现制度创新范式的转换:从代替市场到退出市场,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领域交由市场去调节,由市场主体根据需求自主实施制度创新,政府则主要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发挥作用。

政府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后,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微观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才能萌生和繁荣,最终达到由政府主导的供给型制度变迁方式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一转变,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持续性的制度均衡才有可能出现。因为,在一个自主和平等的环境中,微观主体能够及时感知和捕捉到获利的机会,并在自愿和一致的基础上,通过排除外部性和搭便车等问题,最终完成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更有利于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13]达到制度创新的预期效果。

为实现制度创新范式的转换,地方政府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公有企业的产权缺陷使其极易陷入资产无人负责的境地,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今后在一般竞争性行业里,不再搞公有企业。对原有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的公有企业要改造成非公有企业,包括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一个根本办法。由于地方所属企业能够增加与销售收入挂钩的上缴费用,能够提供员工饭碗保障地区就业和社会稳定,所以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外延式的经济扩张,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并且还会想方设法维持企业甚至是长期亏损企业的生存。只有斩断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资产隶属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效扩张的现象。道理很简单,没有哪一个私人资产所有者会允许企业的无效扩张的。

第二,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有关政府职能的边界问题,总的来说,它应限于市场失灵和维护秩序领域。类似于企业投资和经营等微观领域的事务,应交由市场去调节。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受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市场职能领域。最近某省政府出面组织,由若干国有资产公司出资组建熊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4]这种“拉郎配”的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追求规模、热衷于评比的排序、表现政绩的传统管理方式的延续。它明显超越了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也遭到了部分企业的反对。张维迎说:“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方,政府在处理企业问题上花得精力越多,企业在处理与政府关系上花得精力越多,这个国家就越落后。”[15](p210)

第三,放松管制。管制即按照某种规则行事之意,目的是要使市场竞争处于一种公平的状态,避免社会利益的损失。张维迎认为,西方管制的基本理念是怎么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转。他们普遍同意,自由签约是最重要的,只要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形成对第三方的损害,管制就没有必要;只有市场运转会形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又无法通过当事人之间解决时,才需要政府管制。而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取消市场和消灭市场。[15](p99~111)由于政府官员在实施管制时有自己的效用函数和信息的不完全等原因,使政府管制经常失效,因此,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放松管制,而不是加强管制。目前,放松管制的重点是对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企业的主要手段,由此产生了诸如阻碍资源有效配置、行政效率低下、寻租和腐败滋生和蔓延等弊端。因此,改革的重点是减少审批的事项和明确政府审批的范围,衡量的尺度是:一是市场尺度,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政府就不要设立审批去干预。二是经济尺度,这主要从成本—效益方面考察审批的收益与成本是否对称。三是技术的尺度,即从技术能力方面看行政审批能不能把审批的事务管住,审批管不管用。

参考文献:

[1]苏东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圳模式:三级授权经营制——委托关系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1995(8).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3]陈铁源.私营经济降低改革成本[j].中华工商时报(京),2000年10月24日第1版.

[4]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5]刘伟著.中国私营资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coase,ronald.“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november1937.

[7]柯荣住.私营企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交易费用分析——来自温州模式的经验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杭州),1998(2).

[8]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1992年(7).

[9]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j].战略与管理(京),2000(3).

[10]杨小云.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1996(3).

[11]c.v.brownand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4thed.london:blackwellltd.,1988.28

[12]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3]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它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第二章第二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