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研究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09 17:34:24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1
1)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绿色建筑材料,是指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研究会上被提出的,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研究并确立了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我国将绿色建材定义为: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放射性水平低的、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期限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且高效的居住使用空间,创造与自然界相适应的建筑。因此,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是创造绿色建筑非常重要的部分。
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根据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材料应符合以下的基本标准:可循环再生利用。绿色建材是可以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并具备可再生的特点。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材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低消耗、低能耗、无污染、多功能,不仅能起到改善生态的作用,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估不能仅采用局限于某一方面评价的方式,而要全面的合理的采用系统评价方式,做到经济、合理,以便创造真正的绿色建筑材料。
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
绿色建筑材料是当今建筑业以及建材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含隔热保温材料、绿色新型墙体材料、密封防水材料以及绿色装饰材料等几类。生产和使用绿色建材既节能、节源、环保、低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1)绿色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目前的品种有近20种之多,按照通常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板、块、砖3大类。板可分为条板、薄板与复合板,块可分为空心块和实心块,砖有实心砖和空心砖。这些建筑材料一般以矿渣灰、粉煤灰以及混凝土作为绿色环保材料,构成绿色建筑墙体材料。绿色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隔音好及经济节能等特点。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种类日益增加,例如抗菌面板、净味墙漆、隔热玻璃等。
2)绿色玻璃。绿色玻璃的特征在于它扁盒状的中空体,这个中空体是真空的,其间有玻璃支撑柱。这种玻璃既能隔音,又能降低城市各种噪声的干扰,冬日保暖,夏日隔热,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玻璃主要有以下四大功能:功能一:温馨舒适,提升环境舒适度;功能二:节能环保,显著降低制冷取暖费用;功能三:隔音降噪;功能四:防止结露。
3)绿色生态水泥。生态水泥是以水沟、地沟污泥以及垃圾焚烧灰等作为主要原料,烧结成粉末而形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它不仅仅是一种水泥品种,也是对水泥“环保、健康、安全”属性的界定。这一界定包含对采集、生产、施工、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分项和综合评价。生态水泥是保护自然和人体健康最重要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3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建筑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绿色材料依靠着其安全、无毒、环保、可持续循环等性质越来越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我国对绿色建材的全面研究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对绿色建材的研究与推广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由于整个行业目前的现状与技术水平的制约,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与国内的现状,我国绿色材料的发展趋势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节省资源。近年来,人类为了获取建筑材料而乱砍滥伐、大量开采矿物资源,对自然界的能源造成了大量浪费,这种行为是严重违背可持续性发展的错误行为。对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在建筑建设中要大量的运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大大的节省自然能源,并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2)节省能源。绿色建筑材料不仅需要降低自身的生产工艺成本,还要做到循环再生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要求,可以采用价格低廉的建筑再生材料,例如工厂的加工废弃物、经加工再处理的垃圾回收物等等。
3)环保型的绿色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进步,对建筑材料环保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希望获得高效、低能、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因此,使用环保型的绿色材料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一大趋势。
4)空间绿色材料。全球的日益变暖,对建筑的要求也会逐渐增加。例如保温隔热、隔凉防晒以及散热等建筑材料的绿色化。空间光学材料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如吸光遮光材料、反射光板等,逐步也会发展到绿色材料上来。对于绿色建材的推广,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绿色建材的知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加强绿色建筑的教育和推广,使人们树立环保思想,形成健全的认证标准体系,使绿色建筑行业健康蓬勃发展。并要进一步加强旧技术的技术改造,加强法制建设和认证管理,建立良好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秩序。
4结语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理念;节水节能
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新的建筑理念应用。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一步深化下,将绿色建筑理念和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就对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通过从理论上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分析,对实际设计也能起到理论支持作用。
1绿色建筑理念内涵以及应用的原则
1.1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内涵
建筑领域的设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对绿色理念的融入结合就显得格外重要。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涵盖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化,其中包含着资源能效型以及建筑和自然的结合等理论内容。从建筑的资源能效型理念内涵层面来说,主要就是对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建筑建造中运用到可再生以及不可再生资源,而绿色建筑理念就是对资源可再生的应用,对资源进行循环型的应用,如将太阳能以及风能等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就能提高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对环境保护也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1]。将建筑设计和自然能有机的结合,就能促进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1.2绿色建筑理念应用的原则分析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应用,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积极发挥绿色设计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对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重视,人是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在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人对建筑的功能需求,设计中对周边环境要充分考虑,将建筑和人的发展得以重视,对共生性以及渗透性的理念要加强重视,这样在有效的结合下,就能将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效果良好呈现。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注重健康舒适的原则遵循,以及环境保护的原则遵循。要以适用性作用基础,将绿色建筑理念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对人的舒适度要能加以保证。通过对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为人的生活创造最大的便利[2]。再有就是要注重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要在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绿色建筑理念加以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要注重经济高效以及节能的原则遵循。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应用材料的科学合理选择,和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注重设计成本的充分考虑,将建筑的整体效能有效提高;还要注重节能原则的遵循,最大可能的减少非可持续能源消耗。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应用策略
2.1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实施,要能充分注重因地制宜,在建筑设计工作实施中,能和当地的地貌地形充分重视,将采光以及自然通风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同时要注重基地环境的充分重视,对能源以及环保材料的应用要高效性呈现,将建筑的设计能达到便利以及安全和实用等目标。
2.2充分考虑自然因素
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对单体平面设计方面,就要和整体结构的布局相适应,对采光以及通风的自然因素充分考虑,将各个有利的因素能平衡化。在遮阳措施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南北方的气候因素要充分考虑,如北方相对比较冷,而南方就气候相对温暖,结合具体的需求对建筑体型的系数进行调整。北方的建筑设计就要注重外墙的保温性以及隔热性,对新型的保温材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3]。在对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下,对采光以及节能的要求充分重视,将建筑的设计能绿色化以及合理化的呈现。
2.3节约土地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绿色建筑理念应用,在节地设计环节要加强重视。建筑设计是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在对土地资源的节约方面是重点。在场地的设备应用以及帐篷灯应用,都牵涉到占地指标,在平面分布设计方面就要将节地设计综合性考虑,最大可能地减少土地死角和空地面积。
2.4节水节能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节水节能设计要科学化实施。水资源以及其它能源的节约,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就要对建筑的能耗问题充分考虑,设计人员对机械设备的能耗以及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应用规划,都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对绿色化的工艺以及材料加以应用,做好基础工作,将能源节约目标得以实现。在对水的节约方面也是重点,建筑施工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比较多,这就要将节水管道进行综合考虑加以设计,对水资源的利用能增加可控性。
2.5新材料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对门窗环节的设计,就要注重新型材料的应用,选用一些耐久性强的材料,减少对材料的更换。在设计中要采取灵活多适用的设计手法加以应用,对材料的利用率要能加强,减少材料的损失。通过从多方面加强建筑绿色理念的科学化应用,对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效率就能有效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实施,要充分重视新理念的应用,在绿色建筑理念与之相结合下,就能对建筑设计的整体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得以提高。在具体的绿色理念融入过程中,要和实际的建筑设计需求相结合,在满足实际使用功能基础上,对环境保护工作层面要加强重视。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理念的应用研究,就能为实际的建筑设计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留罡 单位:浙江广厦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智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设计也称为可持续建筑设计,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寻求社会、环境、经济三者的平衡,采取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手段,建立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在设计与规划阶段就遵循绿色设计的原则,实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用适当的建设手段,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目标。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意义
近几十年期间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建设与城市化改造,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大幅度进行,城市建筑集中设计、建设与使用,这也带来了诸多城市环境、卫生、能耗、管理的综合性问题,将建筑设计规划阶段利用绿色建筑理念可有效推进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促进各项资源的循环利用[1]。随着社会发展与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节能、环保概念已经深化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设计并贯穿于建设施工全过程,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施工进程,有效合理地改善施工现场环境,节约能源消耗与建设成本,有效提高建筑设计、建设、使用、维护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绿色建筑设计的价值与原则
2.1满足市场需求
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促使人们对建筑的功能、设计、生态、节能与科技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将绿色环境、环保节能、生态利用等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是大势所趋,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建筑设计企业应当创新设计与推广应用多种新的设计理念,关注与引领市场焦点,吸引消费者眼光。这些改变与措施对增加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扩大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
2.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应对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等因素参考所在特征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设计思路与方向。其次,要从规划阶段重点突出“节能省地”,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绿化、景观、交通等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土地使用率。最后,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做到最低程度的破坏,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减少不必要的设施投资,降低施工成本并保护原生环境,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建筑选材要能达到高温时排风散热、低温时蓄热保温作用,可使用防火隔热良好的混凝土产品、保温材料以及遮光设计等。(1)以人为本的原则。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居住者对于居住场所综合性能提出的需求,在传统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设计。目前绿色节能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的建筑材料都是低毒甚至无毒的,同时建设单位也会对人体的实际居住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合适的湿度与气流风道,使得业主在居住过程中获得更为理想的居住感受。为了向业主提供更为安静的室内居住环境还可以使用吸音材料以达到设计效果。(2)节能减排的原则。要达到绿色建筑的目标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平面布局和朝向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对墙体、门窗等部位的改善实现施工资源消耗的降低;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各类资源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循环材料,优化材料的运输路线等,这些措施和方法都能合理使用资源。最后,建设单位要尽可能地避免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以此来使自然环境可以受到最小程度的破坏。(3)环保原则。建设单位在选择建筑实际建设位置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察施工环境,消除与避免危害健康的因素,在选购建筑材料过程中,要优先购买天然的木材以及石材等,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人工合成的建筑材料。(4)利用自然优势原则。在利益的驱使下,现在大部分开发商都会选择扩建建筑规模,虽然这样一来会使建设单位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这同时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施工人员要尽可能地使用自然优势,减小施工环节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施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均衡。比如利用好太阳采光不仅可以节省每天消耗的电量,同时还可以杀死室内的病菌,保证室内环境健康。此外在面对太阳辐射时,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利用遮阳百叶遮挡太阳辐射,并安装低辐射镀膜的玻璃。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影响到室内的采光,同时还会有效减少太阳中长波热辐。最后自然通风对于建筑内部的环境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可以把低窗和高窗结合在一起,通过进出口的位置高度差将热空气排出室内。
3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与优化
3.1在整体规划中的应用
基于绿色设计的整体规划对建筑设计合理性起着重要指导和规范作用。建筑设计服务于城市发展,应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地理、历史、人文与文化,结合城市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设计,实现建筑、人文与城市的共同发展,还能有效防止建筑对城市原有环境与风貌的破坏;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区域气候、日照、降雨与风向的大致规律,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整建筑的间距、朝向等要素,提升建筑的通风与采光效果,增加舒适性;在设计规划中应尽量多地采用绿化设计,增加绿色区域的数量与面积,可清洁空气防止扬尘,也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同时在建筑周边进行绿化设计不但提升了建筑的观赏性,还可在高温天气起到通风降温、提高舒适性的作用[3]。
3.2大力推广与应用清洁能源
使用与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占比一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传统化石能源例如煤炭、石油等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系统均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供应中占比越来越大。因此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电能、煤炭能源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太阳能为照明系统供电并供应热水;安装地热系统将地热转化为空气能为建筑供暖,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成本,因此使用清洁能源在建筑领域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3加强环保意识循环利用水资源
近年来随着宣传与认知的深入,环境保护的理念与行动也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在建筑工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还比较严重。因此推行节能节水技术、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对中水的回收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建设施工中也应当切实到位。采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回收生活用水,处理生活污水可直接应用在绿化灌溉、冲厕方面;安装与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统一收集和利用可部分解决建筑生态景观类用水。在实际使用和测量中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对自来水管网的用水需求,同时收集并有效利用也能有效减少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整个建筑设计、建设施工、室内装饰、使用维护全流程环节,应当尽可能使用高效能节能节水设备加强废水、中水回收与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体现并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实用性。
3.4绿色智能设计的优化
现代建筑设计中智能化设计部分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所带来的智能化、便利化生活已成为明确的发展方向,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推广势必将智能化建筑设计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为大众生活带来更便捷智能的方式,也将展示与引领未来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功能单元,绿色建筑设计中增加了宽带无线网络、楼宇门禁安全系统、智能消防预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设计和智能系统集成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中无线网络覆盖与多媒体接入技术的使用可以提升信息与数据的传输效率,实现移动办公与快速信息交换。基于物理线路与无线覆盖的网络可充分实现信息与数据资源的快速共享,及时处理,提升资源利用率。网络的全范围覆盖以及丰富的接口使数据信息跨平台跨系统的获取与处理成为可能,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与人机互动的水平。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使用与配置多媒体技术则可基于数字移动终端对文字、图形图像和音视频实时处理,实现移动互联与信息无缝融合。智能化设计与配置不仅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丰富和便利的生活,还能够增加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
4结束语
建筑行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可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建筑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在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应当全面推动绿色理念,推动各环节全面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生态保护的发展和实现,深耕智能设计优化满足新形势下对建筑行业的需求。绿色建筑是行业趋势,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相关人员要发挥绿色建筑技术作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推广应用新能源,统筹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创造宜居生活环境,促使生态保护和谐共存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薛凡,申玲,钱经.绿色住宅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1):194-200.
[2]马祥.bim技术背景下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的趋势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8.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措施
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当前比较迅速,建筑工程项目在现阶段社会中也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施工建设虽然能够较好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在能源消耗方面却存在着不良表现,加剧了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发展。基于此,重点加强对于建筑节能的高度关注也就显得极为必要。结合建筑节能的有效落实和开展,从绿色建筑技术手段方面进行充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提升其绿色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
1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体现出理想的节能效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这种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体现也是多个方面的,首先从建筑工程项目角度来看,较好注重节能方面的优化处理,进而也就可以保障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具备理想的能源损耗控制效果,对于传统不必要的能源损失形成规避,充分提升其整体节能水平,实现了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化升级,最终必然也就能够提升其发展效果;其次,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人员角度来看,重点做好节能方面的优化控制工作同样也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适应性,在保障其能源消耗尽可能较低的情况下,提升其建筑物应用舒适度,进而也就能够有效确保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用价值,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物居住的要求;当然,从整个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能源短缺带来的威胁和影响要想得到解决就必然需要从能耗较为突出的一些行业入手进行优化改进,建筑行业作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代表,必然也就需要进行节能方面的创新优化,综合运用各类节能措施手段,降低建筑物施工以及后续运用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实现建筑行业的整体节能,进而保障社会能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2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在当前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且也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了充分提升各类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必须要丰富其应用类型,确保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较为匹配适宜,其中较为常见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的具体措施和处理方式如下:(1)合理运用节地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绿色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从土地资源节约入手进行优化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土地资源的节约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分析探索,了解土地节约的基本手段和技巧,能够保障建筑物在具备应有使用功能的同时,避免多于不必要土地资源的占用,这也就需要在前期设计工作进行探索优化。结合这种节地技术手段的应用,其需要首先分析建筑物所处环境条件,对于日照以及通风等进行分析,如此才能够对于建筑物的具体布局进行分析,保障这些建筑物能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具体到实际节地技术手段的落实中,其可供选择的方式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对于建筑物层高的适当增加,对于建筑物绿化率的提升,地下室的合理设置等,都能够明显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必然也就能够有助于实现节地目的。(2)合理运用节水技术。针对水资源的应用状况进行节约控制同样也是绿色建筑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节水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并且随之避免传统建筑工程项目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水资源浪费现象。结合这种节水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有效落实应用,其需要重点围绕着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构建,首先应该保障其满足于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对于水资源的有序供给和排除,进而才能够从节水方面进行探究,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层建筑物,这种给排水系统方面的节水技术应用是极为必要的。节水技术的有效开发和运用还需要注重对于以往不能够利用水资源的进行高效运用,比如对于雨水资源,就可以采取一些较为合理的收集装置进行充分回收,并且通过合理的设置,促使其能够在绿化或者是其它水质要求不高的方面得到应用,降低了对于传统供水系统的压力,实现了节水目的。(3)外墙外保温结构的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手段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还需要重点关注于能源节约方面的控制,有效规避传统能源的浪费和消耗,尤其是在热能的散失方面,更是需要形成较为理想的全面防控效果。这种外墙外保温结构方面的合理设置和应用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建筑物外墙结构的协调处理,促使其能够和外墙主体结构较为统一,共同具备理想的保温隔热效果,最终提升其建筑物节能水平。当然,对于这种外墙外保温结构的有效运用,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保温材料的恰当选择,确保这些保温材料的应用不仅仅具备隔热性能,还能够具备理想的耐久性以及耐腐蚀性,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保温性能,还能够有助于具备可持续发展效果,最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能源损耗缺陷。(4)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类自动化控制技术手段的运用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还能够具备理想的节能目的,避免了不必要电力能源的消耗。比如现阶段各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比较常见的声控以及光控开关,就能够体现出理想的电力能源节约效果,应该在照明系统的布置中有序运用,并且逐步实现对于其它系统的创新推广。(5)各类可再生能源的运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注重对于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确保相应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传统电力资源,具备高效可靠的节能效果。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中,同样也需要详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的特点,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太阳能资源、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有效设计,保障建筑物运行中能够实现对于这些能源的高效结合,并且避免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也避免其对于建筑物的应用价值产生影响。(6)绿色植物的充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必然也会涉及到大量绿色植物的应用,要求其需要具备理想的覆盖效果,同时规避可能出现的随意栽植以及相互冲突问题,并且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人员需求,确保绿色建筑的可用价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绿色建筑技术手段的应用,其在节能方面确实表现出了理想的作用效果,但是为了提升其最终实际效益,还需要详细分析整个建筑的构建需求和外界条件,如此才能够将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吴一鸣.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0):113-114.
[2]杨志鹏.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1):9 14.
[3]马骥.房地产开发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6):54-55.
[4]马艳凤.绿色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33):152-153.
[5]谢秉正.绿色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2):57-64.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5
政策激励稳中精进
公开资料显示,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于1992年。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200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我国正式颁布;2012年5月,《关于加快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国家及地方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要求;2019年8月1日,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正式实施。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层面及地方鼓励推进绿色低碳建筑的推进力度的新政策更是频出。2020年11月,7部门联合《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2021年6月,1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县城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印发,明确“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政策大力激励,让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倍受鼓舞,并在稳中精进中积极推动建筑“绿色化”,使得绿色建筑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和标杆项目。
节能低碳助力“双碳”
2020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重为77%,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到2.47万个,建筑面积超过25.69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也实现增长,超额实现“十三五”时期绿色建筑发展目标。2021年,我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85亿平方米,已为“十四五”时期绿色建筑发展开好局、起好步。随着规模化发展,节能减碳、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绿色建筑对能耗降低、环境保护起到的正向推动作用逐渐凸显。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充分地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能耗可以降低70%~75%。“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绿色建筑如何继续发力建筑节能减排,备受期望。2022年3月,《“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出台,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7月,《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再次提及“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与“建设绿色低碳住宅”两大要求,明确“到2025年城镇地区新建建筑亦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绿色建筑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支撑,也为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提供了重要举措。细化《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实现目标,《规划》提出了加强高品质绿色建筑建设、完善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制度、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等九大重点任务。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低与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到绿色建造的装配式建筑、能源替代提升能源效率,全面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建筑必定会在节能低碳方面绽放光彩,助力“双碳”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6
根据项目建设场地条件,利用了150m深的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中的热能(北京地区约为15℃),通过热泵技术,实现水热交换。提取地下冷、热能量,用于建筑物的供冷与供暖。项目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只取能量,不取水。地热资源具有清洁、环保、节能、可再生等优点,系统运行费用仅为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50%~70%,对于有恒温精密要求的项目,试验室可另设冷热源系统。
2建筑的外遮阳
建筑设计按照被动措施优先原则,对北京地区建筑物的西立面建筑设计采取了可调节的外措施。实践证明,该措施对降低空调负荷及提高室内舒适度有重要作用。通过考察和调研,项目的外幕墙窗设计中,除采用了断桥铝合金、中空low-e镀膜玻璃外,还在中空玻璃外设置了电动铝合金遮阳百页(百页外侧设置了固定清玻扇以保护百页),这起到了活动外遮阳与天然采光兼备的节能效果,这与传统建筑外挂遮阳构件以及单纯室内悬挂窗帘相比其在于:不影响建筑立面美观,不会有遮阳构件坠落危险;遮阳与采光可任意调整。
3其他绿色设计和建设措施
(1)建筑外窗及幕墙采用断桥铝合金结构,并采用中空low-e镀膜玻璃。
(2)建筑护结构除200mm厚空心砌块外,设100mm厚岩棉,保温隔热层。
(3)建筑客梯采用并联布置。通过群控,提高运送效率。
(4)在建筑内空调区与非空调区之间的隔墙楼板均设置保温隔热层。
(5)采用温控空调风机温管节约能源,回风进行热回收装置。
(6)给水与中水均接入市政管网系统。
(7)建筑内的卫生设备均接入中水系统。
(8)公共区域照明及建筑泛光照明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并采用led节能灯具。
(9)结合实外绿化布置。在地下一层顶板上,设置导光管,为地下室引入自然光线。
(10)在地下一层外墙设置采光井,为地下车库进行天然采光。
(11)裙房屋顶采用藻井式玻璃天顶,为大堂引入自然光,既节能,又显得生机勃勃。
(12)中水及供水系统采用变频及减压阀供水。
(13)室外场地、人行便道以及停车场采用透水砖,增加雨水渗透。
(14)室外绿地采用喷灌,并利用下凹绿地搜集和利用雨水。
(15)场地内设置多个雨水收集池,供喷灌及洒帚使用。
(16)设置建筑屋顶绿化系统,改善小气候,增加绿化面积。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实际应用
1引言
本文研究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旨在为人们深入了解绿色建筑材料提供有效路径,正确认识运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作用。并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给予必要理论参考的同时,为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运用提供相应实践指导与帮助。
2绿色建筑材料的简要概述
绿色建筑材料指的就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能源使用量,在积极回收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固态废弃物,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与维护人体健康效果的建筑材料[1]。因此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材料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将其运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施工能耗,同时也可以有效保护人体健康与周围生态环境,优化整体土木工程施工成效。
3工程概况
本文为有效说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选择以某民用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为例。该工程项目中,主体建筑占地总面积超过20000㎡,建筑共有22层,其中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临近某湿地公园,其周围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也使得该建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为使得建筑使用者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并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践行绿色建筑的目标,经过综合考量,在该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施工人员决定以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为主,以此有效增强建筑绿色环保特性,获得最优的建筑施工成效。
4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实际应用
4.1外墙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施工人员在开展该建筑工程施工时,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能够使得建筑外墙具有较高的绿色节能特性,同时确保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防水性能等均可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不仅采用了传统保温板,同时还增加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所选用的保温砂浆为无毒无污染、保温性能较高的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施工人员最后还在保温板外侧采用lbg金属饰面,用以美化建筑外墙保温板之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保温性能。将加气混凝土材料运用在该建筑外墙施工中,此种绿色建筑材料本身具有节水特性,有助于减少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所需水量,达到节约资源和降低施工用水成本的目的[2]。不仅如此,在该建筑外墙施工中,施工人员还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将其均匀喷涂于建筑下方墙面内侧,利用该绿色建筑材料对建筑梁柱等起到包覆效果,防止其出现低温开裂或是在后续的施工中与其他建筑材料、构件相互碰撞的情况。后期经过相关工作人员检测,可知该建筑外墙施工中使用上述绿色建筑材料,其室内温度比传统外墙施工方式平均可以高出3℃~5℃。4.2屋顶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材料应用。在该建筑项目的屋顶施工中,施工人员同样也大力运用了各种绿色建筑材料。一方面,为达到建筑屋顶隔热、防噪的效果,设计人员间屋顶结构设计成厚度为30mm的xps倒置式隔热结构,并将人工草皮铺设在屋顶光照强烈之处。另一方面在建筑屋顶长期受太阳光直射的位置,施工人员还运用了导热系数在0.07~0.09之间,具有较高太阳热反射率和良好防水性能的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该建筑屋顶涂层可有效帮助降低建筑物体受热温度。另外,施工人员还选择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将这一电池板连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板一并安装在该建筑的屋顶花架指定位置处。配合建筑屋面的倒置式隔热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吸收大量建筑屋顶太阳热能,防止屋面基层、防水层等因长时间暴晒而出现形变的情况,同时在对太阳能这一清洁型能源进行充分利用下,同样也可以增强整体建筑屋面的保温性与隔热性。配合种植在建筑屋面的绿色植物,使得整体建筑能够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性与美观性。4.3门窗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材料应用。在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门窗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尽可能运用自然采光的方式,灵活利用各种绿色建筑材料,从而达到将建筑人工照明能耗降至最低的目的。因此在该建筑的门窗施工当中,施工人员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对其门窗比进行合理设计下,选择采用中空镀膜玻璃,这主要是由于中空镀膜玻璃这一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一般可以达到73%左右,其遮阳系数与传热系数则分别能够达到0.81与2.1w/(m2•k)。运用双玻间密闭空气层,可使得热阻值得到进一步增加,进而提升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3]。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也可以积极将low-e玻璃材料引入土木工程施工中,该种玻璃材料同样属于典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其表面镀有对紫外线、可见光透光率极高的一层超薄金属膜,但该金属膜对长波辐射则不透明,因此可以在保障室内光照充足的同时,有效阻挡室内外长波辐射,使得建筑能耗得到显著降低。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运用绿色建筑材料,对于优化整体工程施工成效,控制施工投入成本,减少建筑能耗等均具有积极作用,是建筑工程践行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施工人员还需要在日后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充分结合工程实际与具体施工要求,合理选择适宜的绿色建筑材料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更好地完成土木工程施工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建党.研究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31.
[2]胡波.关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20~121.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奥运建筑环境负荷绿色奥运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不少办公楼存在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3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reenbuilding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德国在90年代开始推行适应生态环境的住区政策,以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法国在80年代进行了包括改善居住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住区改造工作。瑞典实施了“百万套住宅计划”,在住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绿色建筑和奥运结合的时间不长,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依然迅速地实现了和谐与统一。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已开始尝试使用一些可再生性能源和高效交通措施;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中,绿色建筑的思想开始在奥运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中有所体现。悉尼奥运会被认为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夏季奥运会,而最能展现悉尼奥运会高科技含量的便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的绿色奥运村。这一项目的成功设计、施工与建设,现有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如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亦功不可没,它是保证建造过程各环节充分体现可持续生态概念的重要措施。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有利地推进了绿色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成熟与发展,而且为澳大利亚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口号,如何使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能够真正实现“绿色化”的内涵,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与园区,是能否真正实现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课题于2002年10月立项,为科技部“科技奥运十大专项”之一,课题汇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就是力图通过建立严格的、可操作的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到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每个环节,来实现奥运建筑的绿色化。其具体研究内容为:根据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奥运建筑的具体要求,制定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的“绿色化”标准,研究开发针对这一标准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研究能支持这一评估体系正常运行,可在奥运建筑从招标到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政策,从而确保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的“绿色化”能得到高水平实现,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评估体系内容简介
1.全程监控、阶段评估
针对园区规划、业主招标、建筑设计至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在各个建设阶段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评估手段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及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奥运园区建设达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按照全过程监控、分阶段评估的指导思想,评估过程由4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规划阶段
第二部分:设计阶段
第三部分:施工阶段
第四部分: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
针对上述不同建设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分别从环境、能源、水资源、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只有在前一阶段达到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施工工作。当按照这一体系在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达到绿色要求时,这个项目就可以认为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2.ql评分方法
绿色建筑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代价,而获取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这二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为清晰地对这二者的实际状况给出科学描述,本评估体系采用了quality(质量)和load(环境负荷)这两个指标。这种双指标方式与目前发达国家标准(如美国leed)相比,解决了上述矛盾,更准确地刻划了被评估对象的绿色性。在具体评分时把评估条例分为q和l两类:q(quality)指建筑环境质量和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水平;l(load)指能源、资源和环境负荷的付出。二者综合起来即可对建筑物的“绿色”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在考察建筑物的l(load)品质时,没有直接采用l而是转化为lr(loadreduction,建筑物环境负荷的减少)来评价,也就是说“建筑的环境负荷降低得越多,得分越高”,易于操作。然后,便可利用统一的5级评分制(此时l=5-lr)及与之配合的权重表,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的q和lr进行评价。
根据评估项目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参评建筑实际的q/lr得分=∑(5分制得分×权重系数)。对于包含多类型建筑的园区,需由建筑各类型建筑的面积比乘以其相应的q、lr得分情况,才为整个园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参评建筑的q/l评估结果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两维图表进行科学的描绘。
其中:
a区:很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和优秀的建筑服务品质,为最佳绿色建筑。
b区、c区:尚属于绿色建筑,但或资源与环境消耗太大,或建筑品质略低。
d区:高资源、能源消耗,但建筑品质不高。
e区:很多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却获得低劣的建筑品质,一定要避免的建筑。
除了提供一张二维q几图表之外,评估软件还能根据用户提供的建筑信息,生成一系列直观图表,向用户生动地展示参评建筑在不同层次的条目评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能优劣。
四、主要创新
本课题主要创新如下:
1.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针对我国具体情况,系统地提出我国绿色建筑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这不仅符合国际先进理念,还有突出创新。例如,强调项目论证的必要性,强调总量、规模和容积率控制;强调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注重建材的可再生、可回用性:提出多种能源结构和使用方式下的评价方法,注重能源品位,提出能源的优化利用和梯级利用,注重降低能量转换系统的能耗,提倡热回收;综合考虑并评价建筑的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重视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与保护,强调分质供水与梯级利用、明确节水率与回用率的合理范围、强度用水安全性;对施工过程进行专门评价,提倡绿色施工和绿色管理;重视验收和运行管理,强调考核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考核实际运行效果和实测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的体系和框架。
2.得到一批绿色建筑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通过对近20个实际项目的调研和测算,提出了建材全生命周期评价的4个定量指标,即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本地化;建立了科学、客观和全面的建筑能耗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建筑物耗热量、耗冷量指标评价居住建筑节能状况:提出与参考建筑比较的方法评价办公建筑节能:直接对体育场馆的围扩结构部分的热工性能和做法评价节能效果;提出基于能质系数的ecc指标评价不同供热空调系统及方式:提出tdc指标评价风机水泵等输配系统能耗;提出热回收能效比cep指标评价新风热回收;提出照明能耗系数并结合灯具、照度、控制等全方位评价人工照明;采用了单位建筑面积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体系(c02、可吸入颗粒物、n0x、s0x等)和建筑排热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大气(直接或间接)污染及温室效应;
3.提出全过程控制的观点与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实施指南。根据我国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特点,把评估体系分成四个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系。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控制,保证最终绿色建筑的实施。这完全不同于国外(如美国的leed体系)仅限于对最终项目的绿色评估。
4.提出用q(quality)—l(load)双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对我国的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揭示了建筑建设过程在获取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和占用能源资源、影响环境之间的矛盾,指出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追求此矛盾的协调。
5.开发了一批与评估体系匹配的、可进行定量模拟计算、优化指导设计的软件。
五、评估案例—某综合体育训练馆(设计阶段)
1.基本情况说明
某综合体育训练馆,位于北京市某体育训练局东院东南角。训练局院的北面、南面、西面为城市道路,东面为城市规划路。建设场址南向面对人工湖,东侧贴临某居住小区,北面与网球馆及体操训练房相邻,西侧是一小学。
该建筑风格追求现代化、地域化、本土化的契合,整体造型突出体育建筑的气势,以大面积的金属百叶和纯净的实体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充分利用阳光,以减少后期运营成本。建筑面积为10968m2,建筑层数2层,建筑高度23.9m,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首层为举重训练馆,二层为篮球训练馆,一层夹层和二层夹层为办公室等其他功能房间。建筑设计充分考虑无障碍要求。
该建筑北侧面临训练局体操馆一侧设有硬质铺面的广场,并与建设用地东侧城市道路相通:西侧设置有4米宽车道,其与建设用地南侧城市道路相通,同时在建设用地西北角与训练局院内原有南北向主路相连。所有人流及车流将由此进入综合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北侧设有主入口。东侧及西侧各设有一处次入口。南侧设有三处辅助疏散口。
该建筑采用外墙外保温做法达到墙体节能要求。钢筋混凝土屋面保温采用30mm厚挤塑板保温材料。外窗窗框为铝合金断桥体系,玻璃采用6mm 9mm 6mm中空低辐射玻璃。
该建筑物中举重和篮球训练馆均采用过渡季可送全新风的双风机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其它功能小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系统等采用直接数字式(ddc)监控方式,并纳入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利于节能。
该建筑外玻璃均采用双层中空玻璃隔绝外部噪声干扰。通风管道送排风机进、出口设消声器,满足室内外环境对噪声的要求。
该建筑正常照明光源主要采用三基色节能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所有高效节能气体放电光源均须配备低谐波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
该建筑的生活给水由建筑物西侧院内给水管线引至室内,接至各配水点。生活热水采用地热水,由大院集中地热水供水管网供给,直接接入馆内用于淋浴热水。本工程雨污水分设系统,污水不含污染物,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排入市政管道。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汇集后排入院内雨水管道,室外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接入室外雨水管道。所有卫生器具配件均采用节水型。运动员浴室采用红外线感应冲洗小便器、红外线感应龙头洗脸盆及淋浴器。总供水干管上均设置水表,便于计量用水量。
2.总结
本综合体育训练馆主要为运动员训练之用,采用了一定的节能、节水措施,但并无特别突出之处,各评估点得分均在3分左右,表现平平;其综合评估结果在ql二维图中处于c区。
六、展望
后续的推广工作包括:
1.继续扩大建筑项目试评估工作。通过与北京市相关部门配合,准备今后以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为基础,对北京市一批在建项目进行评估,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2.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辅助软件工具。
3.拓宽研究,并结合全国各地实际情况,把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从区域性研究向全国推广,以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著.《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经济评价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的阶段,城市化阶段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无论是居住环境的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耗费着大量的能源。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也逐年上升。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被提上了日程,包括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等,人们需要更加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空间,能够保证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高效率的资源利用[1]。
1绿色建筑的概念
(1)绿色建筑被赋予众多的名词解释。例如生态概念、绿色概念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公众健康环保的意识,并且提出了建筑绿色内在的联系,在环境、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提高了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经济回报的巨大效益,因此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视为重要的发展目标。(2)绿色建筑注重的是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够将生命期内的资源能耗降低到最低,这是一种技术条件的均衡。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考虑的是技术的因素和经济的因素,要达到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必须要进行绿色建筑的推广:首先,绿色建筑要运用到的资源是绿色的,具有绿色建筑的特殊要求,并且具有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2];第二,绿色建筑在发展中处在政府倡导的阶段,因此其成本高于非绿色建筑,但是效益是长周的,绿色建筑走向市场的驱动是需要不断得到普及和推广的;第三,绿色技术包括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技术等,绿色技术的应用具有环境的目标和经济的目标。因此在建筑的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要加强绿色技术的经济性评价。(3)绿色建筑的定义,已经被明确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空间,能够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并且达到对环境最低限度的影响。
2全寿命周期理论
全寿命周期的理论强调从项目的选址到施工再到运输、资源的回收等,要全方位地实现能耗的节约和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等。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分析方法,指的是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包括从不同视角给予的定义。在全寿命的周期费用的涵义上,各个国家的认识和关注点略有不同[2]。
3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作为建筑产品的一种,寿命周期的费用的涵义包括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内容。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包括了项目建议书、建设地点以及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等。第二阶段是项目建造阶段,包括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工作等。第三阶段是项目使用阶段,包括使用前的准备和投入使用以及维护的工作。第四阶段是废弃处置阶段,对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理解,就是考虑资金以及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将寿命的周期费用以及年值加以综合,进行各项选址和可行性研究,再就是准备阶段、建造阶段的物资采购、工程施工、验收等建造费用,以及运营及物业管理等费用等[3]。
4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作为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拟建设的项目计算期内的效益和费用要素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后,得到了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可以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判断。(1)项目经济评价作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的评估的内容,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具有一次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项目从策划到设计、实施以及运营,占用的经济资源是巨大的。因此,应在区域产业经济的运营前提下,进行科学的项目论证和评价。项目的经济评价,可以对方案进行不同的运营情况的评价。通过方案评价的结果,进行经济的合理性的论证。对优化的方案提出建议后,通过评价和不同融资组合的考察结果,得出关于项目融资组合和融资决策的建议。例如项目的经济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生存能力。项目法人和相关的利益主体的决策,被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配置了社会经济的资源,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提供出科学的依据,经过项目的经济评价,得到项目运营的情况的分析报告以及风险报告,为项目的可靠性运营提供依据[4];(2)现行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包括:财务评价: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等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分析。包括现金流的分析方式,财务的收益率的动态指标的分析,融资的盈利能力的评价等。项目的资本流量的分析,是从资本金的出资者的整体角度上,确定现金的收入和现金的支出,将项目资金进行现金流量的编制,根据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折算后形成收益率指标,考察项目资本金获得收益后,根据投资方的现金的流量进行分析,确定现金投入和流出;(3)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计算国民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费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从国家的角度去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加以评价,促进投资的引导、资源的分配。
5结语
总结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重要理论,得到了关于绿色建筑的费用和效益的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标准,因此,在对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设计进行核心思想的设定的时候,要考虑的是环境资源的稀缺以及绿色建筑的内外部因素等,这是进行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的必然选择。客观上,对绿色建筑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利于规范绿色建筑市场,引导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并且,建筑项目的经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也为绿色建筑费用效益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聂蕊霞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青.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4(34):138-139.
[2]王勇,万玉萍,龚美华,等.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建材,2015(23):29-29,32.
绿色建筑研究范文篇10
一、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的绿色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建筑的设计程度仍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设计仍在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总量仍较小。其实,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是可以同为一体的,但现实是,由于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之间的交叉部分比例较小,在保障性住房中,只有约3%-5%的部分为绿色建筑,其余保障性住房仍属于传统建筑。鉴于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越来越不平衡,建筑行业成为经济领域中能耗最大的行业的背景下,保障性住房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但扩大其中绿色建筑的比例,甚至保障性住房规模能够全面实现绿色建筑。
二、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种双重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保障性住房的特点,同时也应该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本文将以北京某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案例为基准来探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项目介绍及项目技术运用:该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项目为北京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住房项目,主要受用群体为入京务工的外来人员及北京高校毕业留京的大学生。该项目是北京第二个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整体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楼层设计高度为15层,主要房型为80-100平方米的小户型。在该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充分利用好太阳光等自然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这些设计原则同时也是所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利用好太阳能的被动节能技术的运用。在房屋朝向的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太阳光,确保每户两到三间居住空间朝南,尤以卧室、客厅为主。在餐厅的设计中,要将餐厅与客厅连接在一起,并利用好南北通风的便利,建筑体形的凹凸变化及高低错落可保证充足的日照通风,同时形成建筑自遮阳。在外墙结构的设计中要采用保温隔热的材料,同时做好门窗等封闭式处理,确保屋内热量流失度较小。其次,照明、水管等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在屋内相关设备,照明灯具、屋内器具、排水管道等设计中,要采用质量较好的环保材料。在楼道灯的设计中,要采用感应灯,以有效节省电源的消耗。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通过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设计来充分实现集约化利用。最后,通过采用循环性施工材料来实现节约设计。在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设计中,特别是外墙材料的选用上,要选择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材料,这种施工材料既能够提升施工的效率和速度,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保障建筑设计的安全,确保一定的抗震等级。
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能够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节能环保性能,同时还可以确保项目施工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
1、保护项目施工区域的生态平衡
在保障性绿色建筑设计中,首先应该对项目施工区域进行科学详细的考察,以确保设计人员熟知施工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而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本着环保低碳的原则来进行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的场地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场地设计和景观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土建施工不会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会破坏当地的水文地理。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雨水防护处理,及时开挖导水槽,便于降水或积水能够顺畅地流入附近河流,或者地下水中,有效避免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同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着重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周边的绿地面积,为人们居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休闲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热岛效应。
2、保障建筑物合理的朝向及间距
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充分地利用好太阳能资源,在建筑物的朝向及间距设计上要保障科学合理。首先是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的朝向要保障南北通透,尤其要保障建筑物能够在冬季时间,保障屋内较长的阳光直射。其次是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要同太阳的直射角相符合,确保建筑物中最低一层同样能够享受到阳光。最后,在建筑物内部功能设计时,要合理分析建筑物不同内部结构的功能,如果该结构无需阳光,那么可以将该居室设计到建筑物内部的北面。
3、在建筑设计中要全面采用节能技术
在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节能设计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在建筑物电源设计中,要尽可能的采用太阳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通过合理开发地热能来减少建筑物热能的消耗,减少建筑物空调的使用。此外,在建筑物内墙、外墙及门窗等设计中,要采用科学环保的节能材料,墙体材料要选择阻热效果较好的材料,门窗设计要尽可能地封闭,避免室内温度的流失。总结保障性住房是政策性住房,是未来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走向,在保障性住房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能够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节能环保性,能够实现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作者:袁国庆 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1、绿色环保理念
1.1概述
绿色环保理念在不同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阐述,在建筑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其中需要抓住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设计原则,再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该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分为两点:第一,对建筑资源有效利用。例如,在自然中的建筑周围会有很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而绿色环保理念是要将这些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利用,在环保的基础上,达到资源的节约与循环使用。其中,太阳能与风能就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环节设计合理;第二,建筑设计需要与自然融合,在自然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融于自然,并且回归自然,例如将自然中的美丽风光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充分营造建筑设计与自然空间整体融合的景象,促进建筑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1.2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
1.2.1以人为本。以人文本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延伸。建筑设计的发展不能离开人对环境的主观诉求,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充分尊重人的权利。而在绿色理念倡导下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风格,建立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1.2.2减少污染。建筑工程在建设初期对于环境的污染不能避免,那么基于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应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建筑中原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等。设计人员应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充分考虑。
1.2.3能源节约。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因此,建筑设计节能是绿色环保理念与之融合的关键,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规划,在发展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化。
2、实际设计应用
2.1节能方面
绿色环保建筑设计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采光、室内光照环境以及水源利用三方面。建筑设计需要对气候条件进行考虑,气候条件影响着建筑设计的采光、采暖以及自然风向等诸多环境因素。建筑的主体朝向对采光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光照等条件,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设计。好的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增加冬季的取暖,避免寒冷气流冲击;而建筑设计的采光效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合理设计光线入射面,减少电能消耗比例,从而改善室内环境;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水源利用设计,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建筑设计绿色环保的体现。例如,水龙头的设计采用节水型过滤器具,与卫生间以及花园浇水建立循环水利用方式。人们生活中的热水供尽量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2.2材料方面
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首先在建筑选材上应该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并且要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生产出众多类型的建筑环保材料。建筑材料市场上的环保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砂石、石膏、原木材等,这些材料的特征就是基本无毒无害,成本较低;第二,纤维板、大芯板等,这些材料都是排放比较低,无毒材料,这些材料经过一定的工业加工,在生产中对有害物质进行化工堆积以及释放,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建筑选材中的重要材料。
2.3自然用地以及自然资源
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融合,对于建筑工程用地来说较为复杂,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节地设计是新时期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建筑中的设备、帐篷以及建筑用料都会占据一部分土地面积,这些都需要被考虑其中,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减少土地的死角,并提高土地使用率。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兼顾周围环境,并尽最大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扩散。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太阳能是最佳利用对象,在建筑中引入光热转换装置,实现太阳能小区,例如,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利用硅电池光照释放电子的物理现象,从而实现光电转换。除了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外,还应该对风能进行合理利用,在小区内安放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紧急情况为住户提供用电。
2.4电气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增加电气设计是节能环保的具体体现,设计者应该明确建筑物是核心的供电系统,因此,在设计时减少对无用的线路铺设,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使用,在建筑灯具的选择方面,需要注重节能、光通感率高其反射系数高的灯具,并附带节能控制开关等。在实际设计中,工作人员应对新型节能设备的引用,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范,对实际应用做好详细规划,在细节上将节能环保理念落实。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发展,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将人的需求与自然相结合,并充分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分别是建筑节能、建筑材料选择、建筑用地以及电气方面。
作者:蔡文 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浅议绿色建筑设计
一、绿色建筑概念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之于“绿色建筑”,不仅仅指如屋顶花园或立体绿化等一般意义上的具体措施,更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绿色建筑还被称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三大要素
绿色建筑的三大要素是节能、环保、适用。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与各种资源,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并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在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绿色建筑兼具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绿色建筑,基于当地的客观状况,因地制宜地运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地降低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的使用;普通采用保温性能较好围护材料,减少室内的热量损耗,从而能够降低采暖制冷耗能。同时,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新能源利用,建筑运行过程中减少了煤炭、电能、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及酸雨的形成,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绿色建筑能够提高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与舒适度,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活动空间,抑制室内健康问题的发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环境理念,从而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绿色建筑与气候
现代科技造福人类生活,机械空调被用来调节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这种违背气候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会产生大量的经济和能源消耗,加重生态环境污染,使居住者与自然环境隔绝。绿色建筑设计根据气候条件和人体舒适度要求,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进行系统地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中的新兴概念,它的意义会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逐步充实。现在,很多国家已很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已渗入了绿色建筑的思想,建筑师们正在努力引领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模式。
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世界各国评价体系
近十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开发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英国的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美国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加拿大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法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escale)、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等。在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英国的breeam和美国的leed开发较早,影响也较为广泛。gbtool能适用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将其作为国际标准来使用。德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无论是完善程度还是影响力都不及以上几个。日本的casbee虽然开发较晚,但却是亚洲国家开发的收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中国绿色建筑运动相对国际来说要晚15-20年。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协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个层次构成。部级标准对全国的建设都具有约束力,影响面广,但受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等因素的制约,标准的编制特征倾向于一种原则性的粗犷要求,相比国家标准,行业协会的标准,没有那么权威的推动力,但是行业标准是结合具体的工程总结归纳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适用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推动市场和指导企业是很有利的;地方标准是贯彻国家标准的重要一环,将国家标准的原则性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具有地方针对性、建筑类型针对性的细则,从而有利于发挥国家标准的作用,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别,地方标准编制水平参差不齐。
三、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合理布置建筑布局
绿色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和设备节能的综合,初期的建筑设计为用能设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减少建筑能耗负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确定后,建筑节能主要依赖建筑布局来减少建筑的耗能。
2)有效控制室内环境
昼光照明通过一定方式将太阳光引入室内,通过有效地分配,提高室内的光感,给人带来舒适感,适合广泛用于绿色建筑中。
2、建筑节能设计因素
1)体形系数
建筑的体形系数是指建筑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与建筑包围面积的比值。体型越复杂,传热面积越大,其耗能也越大。但是并不是体型系数越小的越好,需要存在一个最佳的节能体形系数。矩形建筑的系数与建筑物的层高,体量无关,与天气和建筑平面长宽比有关。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主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外墙起到重要作用,一般使用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在寒冷的地区,一般都采用实心砖岩棉夹芯复合墙体,但是通常达不到节能保温的要求。即使在相同的寒冷条件下,保温层设置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建议保温层设置在外侧,可以起到防止墙体内冷凝水的产生。
3)门窗面积比
在建筑结构中,门窗的保温能力最差,通常门窗的渗透热量占总数的50%左右。因此,保温的薄弱环节是门窗,同时也是最需要节能的重点。
4)建筑位置及朝向
建筑物所获得的热量与该建筑的方位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当太阳角小,房间获得的太阳光线面积就会很大。所以建筑物位置与朝向与节能息息相关。
作者:赵晖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第四篇: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
1背景
1.1解析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会
比起人们通常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还能看到绿建更多的内涵:涉及整个建筑的全部生命周期,不仅是减少污染也包括对能源、土地、水资源和材料的节省。可以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代绿颜色的建筑,它代表的是一种设计的态度和未来趋势,它不仅是人们创造友好环境的意愿表达,更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未来的生活也能保持舒适度的强烈渴望。
1.2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是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危机的大难题,人们不得不调整已有的生产方式来应对这一危机,于是出现了产业技术生态化的趋势,而作为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产业自然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能耗大国,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与处在相似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相比高出其3倍,而这其中,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到了50%。所以说,重新审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是建筑从业者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1.3我国绿色建筑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有部分项目已经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大部分只能接近西欧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且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偏离,导致大部分人对绿色建筑产生很多误会,绿色建筑也成了“高技术、高成本、不实用”的代名词。
1.4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等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与之相对应的方针政策和文件。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比如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等等表明了我国进行绿色建筑发展的决心,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巨大。
2深圳地区气候分析
2.1基于典型年气象数据下的深圳气候分析
深圳位于祖国的南疆,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本文研究的气象数据来自于广州气象台提供的典型气象(设计典型)年逐时参数报表。分析出深圳地区春秋气温适中;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一般为10℃~13℃;夏长冬暖。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d,平均年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h。建筑的主要能耗是夏季空调的使用。
2.2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下的深圳气候分析
深圳处于《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的ⅳb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夏热冬暖地区。ⅳb区气候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1)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冬季可不考虑保温。2)开敞通透,自然通风,被动降温。3)避免西晒,宜设遮阳。4)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此外,夏热冬暖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南部,夏季时间较长,气候炎热潮湿,冬季时间短。除此之外深圳地区还处在沿海地带,夏季多有台风和暴雨天气。再由典型年气象数据及其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下的深圳地区气候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夏季的降温。
3深圳地区绿色设计策略研究
要达到降温,在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规划设计
3.1.1通风廊道的应用
通风廊道类似一狭长的通风管道,利用风的流体特性,将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小区,从而使小区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达到降温的目标。通风廊道的布局应该与当地主要风型相对应,深圳地区规划设计通风廊道应该呈东南—西北或者东西走向。
3.1.2绿化和水体的应用
绿化主要起到降低空气温度、遮蔽空间、导风的作用;水体蒸发冷却也可起到降温作用。森林、湖泊、草坪等自然形成的空间与城市道路、广场等人工空间形成了强烈温差,而这便是绿化和水体降温作用的良好表现。绿化以及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规划设计中。在建筑平面设计中也可以适当引入中庭形成微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3.2建筑单体设计
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设计的主要运用表现为建筑被动式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
3.2.1朝向和体型
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建筑主立面应与夏季主导风向形成夹角。方向夹角为大于0°而小于90°时候,方向夹角越大,通风效果越好;方向夹角为大于90°而小于180°时候,方向夹角越小通风效果越好。方向夹角为0°和180°时,通风效果最差,90°时,通风效果最好。”南向建筑墙面冬季最有利,东、西向墙面夏季最不利,建筑外表面中最大表面应朝南,最小表面应朝东、西方向。
3.2.2护结构
1)屋顶。屋顶采用架空屋面、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节能措施,隔离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以此达到降温的效果。2)墙体。遮阳、浅色涂料、外墙增厚、提高通风散热等手段是深圳地区常用的提高墙体热阻性能的方法。其中,东西面以实墙为主,减少开窗洞。在必需开窗开洞的部位如卫生间,设置遮阳构件。在最近几年中,木格栅和金属穿孔板因其能同时满足遮阳和美观的需求,在深圳地区广受欢迎。3)门窗。门窗在护结构中占据最大比例的传热量,达到70%以上,外窗可以说是热工性能最弱的环节。这是因为玻璃本身传热温差小,热量大部分能到达玻璃内部,所以遮阳系数小的玻璃,比如隔热节能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能很好地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
3.2.3建筑平面设计
深圳地区夏季,以平屋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峰值为最高,而不同朝向墙面的辐射强度根据西、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南、北依次降低。因而从节能角度出发,在平面布局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房间适合布置在南面,次要房间可以布置在西向或者东向。合理的平面布局能极大地减少能耗。
3.2.4体型系数
体型系数反映的是建筑外形的复杂程度,而根据建筑外表面越大散热面积越大能耗越多的原理,体型系数也反映了建筑能耗的高低。体型系数越大能耗越高,反之则越低。在建筑常用的几何图形中,正方形、长方形或者这两者组合的体型系数相对较低,在设计初期考虑使用这样的设计方向有利于控制建筑能耗。
3.3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对实现绿色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圳地区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深圳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分布较集中,是进行太阳能应用的最好时段。深圳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设计中宜充分考虑风能的应用。再者,生物质能的应用在深圳地区也已经略有成效。同时,建议强化自然通风方式缩短空调期,延长过渡期。
4深圳地区绿色建筑实践
4.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片区,现为某酒店,南临蛇口工业一路,依傍蛇口海湾,毗邻蛇口港澳客运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占地面积1513.63m2,总建筑面积为5984.06m2,酒店为8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框架结构,建筑柱网结构为7.2m×7.2m,从5层开始,层层退台。护材料为单层深蓝色的玻璃幕墙(单玻),分体空调,机位外露。酒店入口紧邻道路,空间局促;设备房为后期增补,布局凌乱;竖向交通为两部电梯加疏散通道;外临商业街,车流量大,噪声大,灰尘大。本项目决定在保留建筑主体的基础上,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改造成为绿色养老公寓。
4.2绿色建筑实践简析
深圳地区日照强烈,项目南面临街、噪声污染大,结合深圳地区建筑绿色设计策略以及项目具体情况,因此遮阳和隔声成为本设计主要面对的问题。项目为改造设计,考虑上文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得出本次改造设计具体设计手段。传统遮阳板位置固定,且不可调节,不能较好的满足夏季与冬季的遮阳需求。一般建筑隔声处理都没有很好的结合遮阳等外部构建。利用参数化和生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外墙表皮———结合了“追踪式太阳能光电遮阳板”和“分级式降噪吸声板”的综合表皮。
5结语
工业时代的旧发展模式在现在已经逐渐被注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取代,而作为资源消耗巨头的建筑行业走上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也是大势所趋。经过前辈们的努力,现如今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然而目前国内许多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只注重技术的应用,导致了绿色建筑实际上并不低能耗的局面。而在单体设计方面,为了造型而忽略窗墙比、体型系数等导致不得不运用大量昂贵的材料和技术保障建筑达到节能要求,导致绿色建筑造价过高,民众无法承受,推广受阻。因此,有必要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真正的绿色建筑应该如何进行设计才是合理的、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对于设计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上发现更贴合实际的操作点,减少技术的堆砌。绿色建筑将势必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与常态,文章结合深圳地区的实践案例来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绿色建筑在其他地区的建设与推广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索亚旭 李达耀 周继达 李燕清 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第五篇:浅析绿色房屋建筑设计
1绿色房屋建筑
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绿色建筑指的是在房屋建筑的使用的周期中,能够充分地减轻资源浪费,起到环境保护的效果,同时给人们的居住提供良好的、健康的使用空间,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存的房屋建筑。根据自然的环境,综合各种不同的学科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建筑进行组织规划工作,使得物质能源可以在房屋建筑内部进行不断的、有效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给你以舒适的居住环境。
2绿色房屋建筑特征
按照生态学中的内容,绿色房屋建筑需要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使得建筑和自然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绿色房屋建筑有这些特征,从房屋建筑和自然二者的关系讲,绿色房屋建筑能够和环境融合,使其参与生态的能量循环环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从能源利用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自身有着节能环保的优势,从材料使用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其使用的属于可再生的或者可降解的环保材料,从房屋设计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大多是开放式的建筑设计,房屋建筑外部和内部使用连通方式,可以自动地进行调节,从废弃物排放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可以有效进行资源的循环以及利用,减少排放量或是无排放,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避免环境的污染。
3绿色房屋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绿色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生态原则,就是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做到能源节约,避免能源的浪费。其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考虑到人们对于房屋的居住感受,既要做到节能环保,并且不能降低人们居住的舒适性。还有,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够照搬照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例子,对于建筑来说,倘若其分布范围比较广,那么使用太阳能进行节能工作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建筑分布较为紧密,并且楼层较高,那么使用太阳能节能技术则是不恰当的,因此,设计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最后,还需要遵循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做到协调统一,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地进行分析工作,不能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
4绿色房屋建筑设计要求
4.1能源系统
绿色房屋建筑,对其进行能源方面的设计,应该在建筑节能、常规节能和绿色能源利用等方面加强关注。对于房屋建筑进行节能设计,首先,需要加强建筑结构的隔热保温效果,使其能够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建筑内部利用隔热保温层,能够有效减少建筑产生的能耗。还有,对于常规的能源节约需要给予重视,避免由于出现多种的能源形式,导致能源出现浪费,需要充分的使用绿色能源,并且考虑到具体实际的情况,选择性能高成本低的方案,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的一种,其十分洁净,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现今,在绿色房屋建筑中,通常在三个方面使用太阳能,有太阳能的电池、太阳能的热水器以及太阳能的空调系统。
4.2水环境系统
对于水环境有关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需要重视节水设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水环境集成等问题。在绿色房屋建筑进行节水设计时,需要加强对于节水性器具的利用,在进行水资源循环使用时,需要关注雨水的收集利用等。水环境系统需要满足两个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节水量需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还有水质需要达标。在房屋建筑内部,可以按照使用的途径,安装两套的供水系统。一套系统给居民专门提供饮用水,这个系统需要满足国家饮用水的标准。第二个系统专门给居民提供使用水,可以把洗衣服、洗菜洗澡水和地面雨水、屋面雨水送入蓄水池,经过过滤环节、净化环节、去污环节等,然后送到居民使用的水管中,可以使用于擦地洗车、园区绿化、制造水景、冲洗厕所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水资源。
4.3声光热环境系统
在声环境的系统内部,需要关注如何控制室内外的噪声来源,使房屋建筑的噪声级别能够满足国家有关的标准。光环境的系统内部,需要关注采光问题以及使用节能灯具上,尽量地使用自然光进行内部的采光工作,还要避免出现光污染。热环境的系统内部,需要控制好环境的温度,选择生活热水、空调、采暖三联供热环境技术,还有考虑到各个地方不同的情况,对于地热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房屋的采暖和空调的运行工作。
4.4气环境系统
现今,在我国的房屋建筑设计规划之中,还没有对于住宅的气环境进行具体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国际大环境,绿色房屋建筑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在小区内部,其气环境需要满足国家对于二级标准的要求,在房间内部,应该有效实现自然的通风,确保房屋内部的空气新鲜。尽量使用无污染的材料装饰材料,降低挥发物的排放。
4.5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
在房屋内部,对于垃圾进行收集工作,需要做到完善的处理,其回收以及利用率需要到达50%,并且不同的垃圾应该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其配套设备需要装备完善。需要充分地利用垃圾分类设施,对于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工作,并且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尽可能使垃圾处置不断朝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发展。
4.6建筑和自然社会共生
绿色房屋建筑,需要具有良好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土壤,能够抵抗外界带来的不良的影响,有效的进行节能工作。在房屋建筑的结构,需要使用隔热保温的结构,充分地使用太阳能。与此同时,还要和房屋建筑四周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平衡,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还有,在社会的环境中,需要关注居民出行问题,交通顺畅问题,可以设置中心广场,使空间更具有开放性,建立起配套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有利于不同类型人群的居住环境。
5绿色房屋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5.1绿色房屋建筑设计的策划
由于绿色房屋建筑的设计工作有着以人为本的特点,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设计者和居住者的建议都要进行采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节能环保问题,并且在最初设计完成后,需要再向使用者寻求建议,完善设计。并且设计的内容需要通过不断论证才可以进行确定。
5.2选址和现场设计
选择一个适合的地址,对于绿色房屋建筑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进行绿色房屋建筑的选址工作,需要考虑以下的因素,首先,和公共交通的距离要近,有利于人们的出行。在居住区域内部,需要安装基础的设备,有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还有需要按照具体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选择有利于自然能源使用的场所。选择完施工的地址,就需要进行现场的设计工作,设计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需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尽量地降低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地减轻周边的热岛效应,加大绿化的面积。
5.3建筑布局设计
进行建筑的布局设计,需要充分地使用到现场的资源,来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质量,使用有效的措施,优化建筑内部的结构布局,使用树木或者是其它的植物,降低建筑内部产生的热负荷。按照具体的建筑纬度以及主要的风向,对于建筑的朝向进行适当的优化设计,充分地使用太阳能以及风能这些有效的自然资源。使用原有的地形,组成建筑的围护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内部的能源消耗。对于建筑内部的功能区进行详细分割,将没有用到窗户的地区进行具体的安排,在建筑北面,将使用功能一样的地区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建筑的通风以及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6结束语
绿色房屋建筑设计,对于我国的节能环保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单位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好绿色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从而促进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展。
作者:黄凯 单位: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第六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从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来看,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主要倾向于建筑的功能、形式等方面,对于建筑绿色化设计、节能节材、改善室内物理环境的技术方法不够重视。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相继开展了绿色建筑教学改革的探索,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成果。因此,构建完整的绿色建筑教学体系,将绿色建筑理念能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资源和环境观念,了解并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是目前我校建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课程特征
绿色建筑是将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在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以保持其平衡性。这需要许多与建筑相关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它具有多元性、交叉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1、多元性:建筑设计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它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艺术层面和社会人文层面。绿色建筑同样具有多元化的标准,要满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多重要求,从而达到人、建筑、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交叉性:绿色建筑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建筑学以外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结构、设备、管理、计算机等。因此,从教学上就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内容,要积极引入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配合设计课老师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
3、开放性:由于建筑需要各个学科的介入和融合,因此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拓展,以达到对设计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
4、实践性: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十分重要。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认识建筑材料的性能、体验建筑设备的运行过程、甚至亲身参与建筑的建造;也可以通过实验模型的制作及对建筑空间现场测试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绿色技术应用效果的认识和理解。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构建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体系,需要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教学和应用中,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全程式、交叉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1、全程式模式
为了让学生树立较牢固的绿色意识,应采用一种全程式的绿色建筑教学模式,即将绿色建筑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从现有的教学体系来看,建筑设计课作为建筑学的主干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拓展阶段和综合阶段。每个阶段都安排有相应的设计题目,全程式绿色建筑教学模式就是从一年级的建筑导论到五年级的毕业设计,不同程度地加入绿色建筑设计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在基础阶段,主要包括一、二年级,在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较容易使用的被动式技术,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绿色观念;拓展阶段主要包括三、四年级,主要侧重于在被动式基础上加入主动式技术,如空调通风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引用,让学生在定性了解绿色技术优越性能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对于综合阶段的五年级的毕业设计,需要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
2、交叉式模式
从传统的教学体系来看,设计课通常作为主干课贯穿五年教学始终,而其它的理论课,如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作为分枝是为建筑设计这门主干课程服务的,但实际操作起来,经常会发生理论课与设计课脱节的现象,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没有被充分地消化理解,不知如何运用到设计方案中,以至于学生的许多好想法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有时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甚至有的学生仍然只考虑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性。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关技术问题的指导,可以让相关理论课的教师参与到设计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交叉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理论指导与设计实践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方法。
3、开放式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在上课模式上做适当的改变,适当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比较开放的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幼儿园建筑设计时,确定以“光”为设计主题,由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运用,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分阶段汇报的形式。在汇报时,每个学生利用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方案,阐述设计构思,同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经过多轮修改,最终完成设计方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死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积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绿色意识。其次,对于绿色建筑开放性的特征,可以建立网络教学网站,让所有对绿色建筑感兴趣的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和交流,由于学生专业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思路和灵感。
四、结语
本文根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针对我校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绿色建筑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尝试采用全程式、交叉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
作者:周春艳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第七篇: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信息模型建构
1理念阐释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提倡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绿色建筑涉及面宽广,是一门多学科、多工种交叉的系统工程,以建筑人本论来理解,绿色建筑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适应能力强,是一个身心健康、不浪费有限资源的建筑。
1.2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是在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一切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在虚拟建筑中都被信息运动所替代,建筑师可直观预计建筑的使用能耗,选取可操作性强的节能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过程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即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包含建筑工程项目中完整数字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包含详细工程信息,能够将这些模型和信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施工管理,以及物业和运营管理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1.3建构
建构具有技术和文化双重的含义,要求建筑师既了解建筑建造的过程同时又清楚如何把握建筑设计的美观,是客观地表达建筑空间、材料、结构与建造的方法。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筑成整体的建筑物的创造过程和方法。绿色建筑的模型建构是指从建筑设计到建成过程中,既符合结构特征,又遵循生态理念,同时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其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学法则,并且在建造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征的过程。
2绿色建筑与信息模型建构相得益彰
2.1对既有建筑进行改进
首先对既有建筑进行信息模型建构来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得失,研究的对象是华北理工大学第二教学楼工程。该项工程于2012年竣工,建筑面积达16818.35m2,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虽然木已成舟,不能再对该建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建,但对其设施可以进行优化,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利用建构软件equest对这栋教学楼建立模型,采用本地气象参数进行能耗模拟。在建筑模型中选取singleclr/tint,singlelow-e,doublelow-e三种类型的玻璃进行模拟,由于不同的玻璃类型对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影响不同,三种不同类型的玻璃全年累计耗电量如图1所示。比较可以发现采用doublelow-e玻璃节能效果最好,原因在于其传热系数的降低使得该玻璃的保温性能更好,在炎热的夏季减少了室内冷量的散失,即降低了空调的冷负荷,同时其较低的遮挡系数使得室内能有充足的阳光,减少照明灯具的使用时间,也降低了室内的灯光热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的能耗。
2.2模型建构始于方案设计
在构思方案、勾勒草图、研究美观的过程中,建筑师就应处理好生态技术与造型艺术的关系。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运用信息模型建构的软件,如autodesk公司出品的revit设计平台,借助其先进的辅助功能,建筑师就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设计之初考虑生态技术因素,将对整个项目实现绿色目标起到指导作用。由于建筑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大量设计信息,通过相应的分析软件,帮助建筑师在设计伊始就通过信息模型建构来统一生态技术和造型艺术,让建筑形态的推敲和生态技术的应用有机结合。目前建筑师在做方案设计时,多是基于cad平台,使用平、立、剖三视图的方式来表达,或采用sketchup软件三维建模后渲染的方式来展现设计成果。这些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通过线面组合以形成几何形体,再在几何体表面赋予材质,依靠人的空间想象力来实现设计者与观察者之间沟通。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建筑结构、材料和构造应有的明晰属性,尤其体现不出与实现绿色目标相关的建筑材料属性,省略了各组成部分的真实的组合方式。绘制建筑的过程毕竟不能全面反映实际建造的过程,甚至会产生虚假的后果。随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成熟与跨学科应用,信息模型的建构技术应运而生,为建筑师提供了一条解决上述弊端的途径。信息模型建构建筑所见即所得的过程让建筑师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使其更专注于设计而不是画图。
2.3借模型信息助绿色数据分析
初期建构好的粗线条模型可以方便的导出建筑平、立、剖各个方面的图纸,基本满足方案表达的要求。而信息量进一步丰富的建筑信息模型后可以通过数据子集与其他软件对接,进行建筑采光与日照、建筑及其材料热工、建筑能耗等绿色设计分析。在笔者参与设计的北京市昌平区某小学方案构思中体现了基于绿色设计的模型建构,通过建构信息模型与ecotect设计软件平台相结合,模拟在实际场地环境,包括建筑朝向、与太阳辐射相关的日照与遮阳、全年风场等影响,得出较直观的数字化分析图,保证从方案阶段开始就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设计全过程。根据小学所处的居民区环境,首先进行室外采光分析,室内全年日照百分比分析,以及遮阳设计。针对该项目首要满足周围高层建筑对本案无阴影遮挡,其次减少新建建筑自身的阴影遮挡。遮阳策略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夏季周边住宅最好把阳光挡出去,冬季让阳光尽可能多的照进来,二是遮阳会使自然采光受到影响,会增加室内人工照明。通过太阳轨迹显示出一天内阴影的变化情况,一方面平衡室内自然采光,另一方面调节全年能耗,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最优的方案。最终基于两者策略平衡下采用的垂直交错组合的方案,总平面布局合理,建筑体型设计采光良好。初期的方案是没有庭院的,对室外风场进行分析发现:冬季1.5m高度场地内风速过高,考虑到是小学,又是北方,冬天小学生游玩时会冷,方案调整布局造成半围合布局,活动场地减少了寒风的侵袭。
3殊途同归的绿色设计
根据我国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建筑节能技术要从现阶段墙体、屋面和门窗节能技术、采暖和空调节能技术、采光和通风节能技术向建筑节能环保一体化技术发展。绿色建筑要求设计师跨学科综合性全过程设计,将设计信息在不同的领域中分享和延续,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顺应了这个要求。现阶段的绿色设计在不同专业设计中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条件图共享之前,各专业绿色设计在局限于不同的图纸上,就像跑在不同车道上的车,不小心会撞车。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阶段是个关键的节点,绿色设计得到全面重视,这时如果某项节能检验不过关,必须对作品针对性的修改。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改多为应付审查,不能有效实现绿色目标,还可能造成各专业因前期设计不合理产生碰撞,耽误设计进程。信息模型的建构将各专业集成在一个三维模型中,是一个整合所有设计的过程。信息的创建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信息模型的建构是一个高效动态增加、处理信息的平台,碰撞、修改、调整一目了然,比传统方式高效且直观。比如:在设计后期一个楼层层高要增加500mm,按传统方法,若将改变了的工程量数据结合各专业重新整理出来,可能要一个月时间,而在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里,只要调整一个层高参数,重新计算,通常是几分钟时间就调整好,一套新的数据就出来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基于实现全过程的与现行设计标准、信息标准无缝化结合,使其易用性、整合性空前强大,将从根本上改变工程项目投资、设计和施工三方的沟通方式。
4结语
信息模型建构是一副“解毒剂”,让建筑师摆脱了喧嚣尘上的技术重负和审美意识的不确定性,使建筑设计回归本源,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体上看,绿色设计与信息模型建构结合的价值体现还不理想,因为好多的建筑师不愿摒弃传统的设计方式,为学一个处于探索阶段的新东西费时费力。目前结合工作还需完善,实现常用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在信息模型虚拟建构的软件中得到全面支持,让建筑师有的放矢。只有建筑师体会到了新技术的方便、快捷与准确,自动就舍弃了简单过时的设计方式,信息模型建构才会登堂入室,成为绿色建筑推广的强劲动力。
作者:王丙强 韦亮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第八篇: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探索
1项目概况
巴里•考克斯在新西兰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教堂的主要材料为绿色植物。这是建造者在周游世界,访遍各地教堂之后,得到的灵感。他决定用树木建造一座“原生态”的教堂,整个教堂设计采用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和一个液压树铲建造了一个有生命、会呼吸的房屋,能容纳100个人。这个教堂建成后将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与周边的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一个树教堂花园,花园将于2015年10月18日对外开放。这里的景点有3英亩的公园和一个迷宫。由军用投物伞建造、液压千斤顶支撑的一个大型遮篷为游客提供了另外的座位区和荫凉地。另外,这里还可以举办盛大的婚礼,开放后这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
2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概况
2.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绿化,也不是指建筑表面的颜色,它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并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功能上,绿色建筑又可被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同时绿色建筑也是节能建筑的一个方法和手段。200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台了我国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对绿色建筑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2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从古至今,人类这个社会一直在经历着各种不同的发展,从工业的革命到农业的危机,从起初的力图要征服大自然,到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人和自然之间要和谐的共同发展。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接下来人类社会想要更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遵循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特点,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发现,建筑行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消耗极大的行业,产生的破坏也最大。其中对环境产生破坏力最大的是在运输建筑材料以及生产这些材料的时候,在建造建筑时,会对基地以及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和土壤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考虑采用节能的材料、先进的技术等途径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各国就渐渐的出现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建造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本文就将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方向———利用天然的绿色植物作为建筑的屋顶和墙体,来代替钢筋混凝土,发挥建筑最大的生态效益。
3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设计分析
3.1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
我们常见的绿色建筑都是在建筑的某一部分将绿色植物与钢筋混凝土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设计。比如对建筑立面墙体的肌理进行设计,加入植物的纹理;或者在建筑的屋顶进行屋顶绿化,这也是近些年绿色建筑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而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是指除建筑框架外,建筑的其他材料均是绿色植物。利用植物的修建工具将植物修剪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并且将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个“纯绿色”的建筑。目前,这种建筑形式在绿色建筑行业还是一个新的形式,同时也为这个行业提供了一些启示。
3.2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以新西兰“原生态”教堂为例
目前,这种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在新西兰有个实例,即新西兰的“原生态教堂”。这种绿色建筑形式的出现带给人们一定的震撼,以前,对植物的利用也仅仅停留在修建成为绿篱、绿墙、各种造型,而这个建筑的设计者创造性的想到了将植物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进行利用,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3.3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分析
在以“纯绿色建筑”为主体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这种做法将建筑材料对大自然的污染降到了最低。这种建筑形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能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温度、降低湿度、提高空气质量、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等。在设计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研究,研究适合这个地域生长的植物。首先是植物自身的抗性要强,其次是不同植物之间组合的生态效益要高。
4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与不足
4.1对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启示
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行业很大的突破。以后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材料的选择问题上,我们又多了一种思路与方法。同时,我们也看到绿色植物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它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设计需求。
4.2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不足
- 上一篇:
- 下一篇:
绿色建筑研究
2023-11-09 17:34:24
相关文章
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分析 2023-05-17 08:56:18
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探析 2023-01-18 09:31:16
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运用 2023-01-17 17:10:49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023-01-17 16:41:49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探析 2023-01-16 09:16:00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探析 2023-01-13 09: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