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活教育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0-16 17:24:31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安全渗透
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究竟什么才是安全。我认为,顺利就是安,无憾就是全,也就是说安全是来自生命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注意保证学生的平安顺利成长。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据科学研究显示,平均每天都会有由于意外死亡的小学生,这些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他们充满着无限的潜力,这一研究警醒我们在小学教育中安全教育绝不允许一丝松懈。那么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安全教育呢?
一、梳理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
在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工作中,一些班主任错误地认为安全问题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是其实不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危险,因此,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为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就必须科学地依据现今生活的实际情况,以不怕麻烦的态度正确梳理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并思考预防这些安全隐患的方法。(一)学生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1.学校方面:小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1],那么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呢?首先,在公共设施方面,不得不承认一些地区还未实现完全的教育公平,因此,虽然有些学校在公共设施方面的安全度比较高,但是也有些学校校园墙体等老化严重、公共设施较差,在这些学校中就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安全事故。其次,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之间的嬉笑打闹等也都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另外,在学生上下楼梯、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因为推搡等而受到伤害。2.家庭方面: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懂得教育,也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合理控制情绪,小学阶段的部分学生性子较顽劣,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出现顶嘴、故意捣乱等问题,在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时,有些家长就会采用比较粗暴的处理方法,如直接打骂等,因此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足,因此在其做题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一些家长在进行作业辅导时就常会因为缺乏耐心而进行言语攻击,这种方法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安全。另外,二胎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一些家庭矛盾,如家长的无意忽视等,都很容易伤害到小学生的幼小心灵。此外,家庭中水电、煤气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属于危险源。3.社会方面:其一,围绕在学校周边的小食品店、路边摊等在卫生方面基本不达标,这些不健康的食品很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其二,学生在去往学校的路上难免会遇到车辆、行人,在道路中有些车辆并不懂得礼让、有些车辆盲区较大,而这就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其三,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在娱乐和学习之间,会选择前者,但是不适宜的娱乐,会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安全、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好处。(二)出现学生安全隐患的原因。近年来,关于小学教育中的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讨论的话题[2],那么,小学生的生活中,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安全问题呢?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更好地做好安全教育的渗透工作,在梳理清楚安全隐患类型之后,就必须从源头上考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经过实际教学分析,我认为在小学教育中导致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学校的管理问题。第一,现阶段的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多以知识与技能为主,不会真正将校园安全放于首位。同时,在一些学校中也并不具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第二,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很多采用的是讲座、培训课等方法,这种做法的初衷很好,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这种相对枯燥的讲座对于他们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第三,一些学校在经费问题上比较紧张,对于这些学参考文献:校来说,能置办好基本的教学设施已经实属不易,至于改善公共设施、优化学校环境等完全不能在其考虑范围之内。第四,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而具有一些嫉妒、自私等不良心理,在这些心理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发生问题。其次,家长的认识问题。第一,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常会存在着“我是你的家长,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就应该无条件听我的”之类的想法,于是,当孩子的做法与其思想出现偏差时,这部分家长就会从心理上无法接受,也就会因此而产生一些冲动的情绪。第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为了家庭生计着想而不得不离家工作,于是这就会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需要担负更多的家务活,因为其生活技能并不完全,所以就很容易因为误操作而产生安全问题。
二、将安全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负责人,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班主任就必须以“身先士卒”的态度,科学地探索将安全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的生活能够更加安全。(一)做好安全告知。面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我们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做好安全告知工作,时刻提醒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生活中应采用的安全做法。比如,在学校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时,班主任教师就应该提前告诫学生本次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学生课余休息时,班主任教师也应该将校园内公共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事先告知学生,并就这些问题与学生共同商议安全使用的方法。对于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班主任可以采用视频、案例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观看一些不卫生食品的制作视频及这些食品的危害,从而从内心深处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学生家庭生活方面,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方式为学生普及科学用电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生活技能。在道路交通方面,班主任教师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安全告知,如提前告知学生在驾驶员倒车的时候,应该学会让行等。(二)加大安全宣传。在安全宣传方面,班主任教师可以改变以往那种枯燥的讲座模式,转而采用一些比较趣味的方法,以学生参与的形式进行安全宣传活动。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在黑板报中开辟安全宣传栏、在班级中举办安全教育小报纸,并由学生担任主要编制人,采用让学生根据班主任要求的主题自行搜索资料、自主进行宣传的方法,以内化于心的方式进行安全宣传。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班会的方法,让学生就安全主题以角色短剧的方式进行情境表演,以此让学生在娱乐中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另外,对于一些如安全自救、报警电话等知识,我们还可以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制作安全宣传海报,并通过“小小安全者”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园内及家庭生活中进行安全宣传,在提高学生学科技能的同时,唤起学生的安全主人翁意识。对于一些不太好处理的安全问题,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采用安全讨论会的方法,借助学生的智慧,在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之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三)联系学生家长。家庭是除学校之外,学生待的时间最久的场所,因此,家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班主任教师还应该学会采用如家访、家长讲座等方法提高家长的安全思想高度;对于一些较常见的突发家庭安全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亲子演习的方法,如对于突发火灾、家庭成员忽然晕倒等问题,我们就可以进行模拟练习,以此保证学生更安全的家庭生活。另外,对于学生家庭心理安全问题,我们还应该为家长普及科学的育儿观念,并建议家长进行每日育儿反思,在班级教育中,我们也可以组织具有优秀教育经验的家长成立家庭教育后援会,以此实现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的不断进步,从而切实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四)进行巧妙沟通。一提起安全教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人身安全,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我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心理安全具有和人身安全比肩的地位。因此,在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呼吁加强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班主任教师,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安全的引导。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沟通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由班主任教师担任心理指导员,引导学生及时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为学生的心理安全成长提供专业建议。在教育中,班主任教师还应该与任课教师一起就学生的日常情绪表现及学习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并通过及时谈话的方法梳理学生的心结。另外,当学生内部出现矛盾与分歧时,班主任也应该学会采用如单个谈话、多向沟通等方法及时化解学生矛盾,以消除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心理安全隐患。此外,在教学中,班主任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普及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对错游戏的方法,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心理发展方向。
三、结语
一人安全、全家幸福,为构建平安校园,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时刻谨记“学生安全无小事”这一理念,并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海峰.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7(9):204.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2
1.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成人几乎包办和承担了幼儿的安全问题,忽视了从根本上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及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所谓“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幼儿的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获得安全自护意识。只有对幼儿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地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2.安全教育具有现实性。缺乏安全知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的一个弱点。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必要的安全机制,会让幼儿受益终身。
3.安全教育具有紧迫性。幼儿在活动中会经常表现出好奇、爱探索、好冲动、身体动作不协调等特点,控制能力差,且缺少生活经验,判断力差。因此,有许多幼儿安全意识薄弱,缺少防范知识,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些现状时刻提示着我们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的紧迫性,这是幼儿园建设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教育管理中,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幼儿安全教育主要集中于班级教师的主题教育活动及日常行为规范中。这种模式使得幼儿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先见性及安全教育体系。
2.幼儿园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总是趋向于经验教育或当下教育,没有形成以幼儿园为特殊教育主体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实施模式与方案。
3.家园共育工作缺乏沟通,导致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不同步,没有形成安全教育合力。同时,幼儿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缺乏系统的科学评价体系,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存在何种问题,并没有在幼儿园工作中具体体现出来。
三、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实行垂直管理办法
1.每月由主管园长主持召开院安全工作会;2.每月底各部门上报安全自查表及相关小结;3.每月月底上报班级安全自查表;4.每周进行班级设施安全维修。
(二)设立各项安全工作预案
1.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应急预案;2.幼儿园防震减灾演练应急预案;3.幼儿园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4.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加强幼儿一日生活安全管理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日生活常规的习惯养成也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幼儿安全,应该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上狠下功夫,先后制定多项规定与制度:针对3~6岁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接触到的相关安全内容进行筛选,形成幼儿安全教育发展目标体系,通过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及日常教育等多种形式,逐步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1.全体教职工通过集中培训、个人学习、网络学习、读书学习以及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活动,丰富自身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时刻关注幼儿安全。
2.通过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专题活动、宣传讲座等形式为幼儿及家长介绍“安全”、“自救”等知识,提高家长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及保护意识的教育,学生在成长中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是其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学生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班主任需及时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一、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可以促进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教育,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在实际的互动活动中,班主任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清晰地掌握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进行语文等其他学科教学时可以帮助教师针对性、系统性地辅助教学。例如学生心态开朗、性格好动,那班主任可以利用其心态和性格采取激励式教学,鼓励其努力学习。同样,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实践互动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还能为学生和班主任创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进一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1]。2.德育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风貌。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较宽泛,其不仅要求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同时还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素养,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关于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有必要,也必须在学生的成长学习中逐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班主任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社会意识。其次,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细节,深度剖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心理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辅助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态,建立学习的信心。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涯中通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可以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树立自我正确的人生三观,逐步提高自我个人的综合素养;同时,在不断的德育学习中,对于我国的道德法律意识逐步得到提升,自我的责任义务感也会得到强化,从而在日后的社会学习中为自己做好知识积累。3.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小学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危险意识不高,所以,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中,国家明确提出教师要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第一安全负责人,班主任有义务对学生展开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观念。通过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和实践演练,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情况会有自我的判定意识和防范意识,在危险或意外情况发生时,学生可以快速地进行防范或采取相关措施,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安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自强自爱的保护观,树立学生正确的自治意识。学生在漫长的学习成长中,只有自强自爱,才能做到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因此,小学生必须在不断的安全学习中培养自立自爱的保护观,保护自我,健康成长,为家长和教师减轻不必要的担忧。4.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班主任践行新课改理念的积极配合。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新课改教育目标的亲身践行和积极配合,作为小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和教育者,我们需及时转变自我的教育观念,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全力支持并配合国家的教育政策改革,以身作则,为全国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做好榜样,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以培育出德、智、体、美全方位优秀的青少年为教育目标,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做好培育工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现状
1.德育教育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具体的教学中却过于追求形式化,以培育学生的理想为主,缺乏关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意识引导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关注更是微乎其微,这种形式的德育教育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德智学习。同样,很多班主任在教学中因追求学习效率和成绩,所以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自我情感较丰富,加上家长的过分保护,所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小学班主任应在进行主要学科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长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安全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性,内容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应予以创新和完善,很多班主任在学生的安全教育中经常遵循传统的知识教学和说教,而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学生在面对危险或意外情况时,其自我保护的意识相对并不高,究其原因与班主任的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小学生因为社会阅历浅,所以社会安全意识较低,但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生活,结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样,班主任对于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进行创新和完善,贴合社会去创新,以满足学生的生活实用性为基础[2]。3.教学渠道单一、班主任的教学理念和素养有待加强。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执行者,在教学的渠道上应联合家长、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观、配合学校组织相关的校外活动等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德育学习和安全知识学习的认知观。很多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专业领域和水准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只有具备一定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理念及技能,才能确保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小学班主任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相关措施
1.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专业水准。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守护人,除了对所教学科要进行学习教育之外,对于学生的生活表现以及心理状态、思想等都要及时地掌握和了解,一方面便于和家长共同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另一方面方便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教学中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技能、知识的增长和丰富,提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做到结合生活,联系社会,促进教育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德育和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定期参加教师探讨会、二次进修学习等[3]。2.创建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师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是促进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展的重要环节,所以,班主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动沟通,多多交流,来打开学生的心扉;通过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价值观等来因材施教,科学地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多和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真实内心世界和想法,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对于心理健康有隐患的学生及时给予疏导和鼓励;平时多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事物,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创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发展做好铺垫。3.拓宽教育渠道,结合生活,联系实践,全面展开教育。多渠道展开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提高班主任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对此,我们可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联合家长、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主要指家长和校园之间共同完成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首先,学校在德育和安全的教育上要鼎力支持和配合,鼓励并严格要求班主任必须开展相关教育,确保其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可能地全面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最后,家长要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生活中的德育和安全教育。第二,教师要结合生活和实践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例如安全教育,其需要班主任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立自强观念,所以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创建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增强其保护意识,如地震模拟逃生、突遇危险情况如何自卫或报警、怎样快速减少意外情况带来的伤害等。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因其社会阅历浅薄等相关原因,班主任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大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力度,为社会培育出全方面综合素养优秀的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形成和塑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观念,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安全教育对于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有很好的引导和生活实用意义。我们在具体开展教育中,要注意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技能,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联合家长和学校等多渠道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唐静.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作文,2018(9):223.
[2]吴玉媚.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8(28):198.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呈现扩大的趋势。而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持续扩招,进入校园的学生更多,校园管理的责任也愈发重大。现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方向也出现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妥善解决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安全教育隐患,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质量成为各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随着国家经济、政治、网络、教育等多领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与治安管理方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只有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历史遗留的管理问题进行改善,才能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一、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
青年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更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当今,和谐、安定仍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期,但国内外敌对势力威胁活动仍没有停止。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储备军,肩负着建设家园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活动中,保持学生对危险的警觉性。学生自觉地与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动作斗争,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为教育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高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地,必须时刻保障学生的健康与安全。随着《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的出台,国家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高职院校教育事业正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排除在安全教育机制、安全管理措施、安全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全体教职人员要积极担当安全教育责任,加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力度,为教育改革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环境。
(三)有利于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伟大中国梦复兴的责任。但在学校学习阶段,大部分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其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困扰。倘若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弱,容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伤害,甚至导致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学校只有加大安全管理教育的力度,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在执行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工作时往往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即金字塔管理系统下的命令式管理。此种管理模式从上至下传达命令、从下向上汇报工作。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长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使用,对矫正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严苛的管理方式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不符合当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命令式管理工作会让学生在学习和执行安全条例时缺乏主动性。这种守旧的管理方式只是一味规定学生“不准做什么”,而非引导学生该如何去做,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逆反的心理。因此,管理模式上要进行改良,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体验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成长。传统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从内心真正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并且一味地去约束学生,也会使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当遇到不安全因素时,学生往往没有清楚判断和正确应对的能力。
(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缺乏专业课教师的配合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基本上完全担当了安全教育的全部任务。虽然班主任是班级任务管理的核心,亦发挥着将班级管好、管活的关键作用。但学生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较有限,而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的专业课教师却很少参与到安全教育工作中。这种分散式教育方式,难以让学生真正增强安全意识。并且随着高校每年学生数量的激增,班主任管理的工作量也急剧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障对每个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充分做到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专业课教师的工作支持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三、高职院校学生易遇到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对高职院校来说,因其与市场关系十分紧密,因此校园环境也受到了社会变化的影响,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并且去选择和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熏陶。因此,现在的学生虽然身处在学校中,但是其社交、娱乐、学习、实习等活动都呈现出走向社会的趋势。学生正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踏入社会、体验社会。同时也更容易接触到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对其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类的不安全因素
许多学生对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较高的防备意识,但是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根据一项校内调查报告显示,有57.8%的学生在宿舍内违章使用过电器,57.7%的学生在离开寝室时没有及时检查室内电器的电源是否切断。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见一些关于学生在校内违规使用电器而引发火灾的报道。根据调查,大学生普遍缺乏突发事故处理的能力。此外,还有52.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三无”产品或者零食造成疾病的事件也常常发生,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却被忽视的不安全因素。针对以上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落实校规校纪及安全规定,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为学生日常生活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此外,学校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专门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灾害应急防范演练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经济类的不安全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远离父母,独自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学生开始自己去支配生活费,在经济方面学生需要树立安全意识。如网络游戏充值、兼职押金、理财投资等都需要学生进行判断。而在生活里,学生出现丢钱、丢校园卡也是常有的事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自己粗心大意、乱丢乱放,同时也有校内外盗窃的原因。例如学生在餐厅买饭时,往往会用个人物品在餐厅占座,此时物品极易丢失。一些学生上早操忘记关宿舍门也会引来入室盗窃。针对学生在经济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各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理性消费,通过定期开展经济安全知识讲座,向学生讲解真实案例,增强学生的经济安全意识。另外,学校相关部门要强化校内安全建设,如门卫、巡逻队、警务室的建设。
(三)交流类的不安全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心理并不成熟,与同学相处间出现摩擦是常有的事,但一些学生无法正确处理摩擦问题,往往容易产生较大冲突。在学生交友、恋爱方面亦容易出现摩擦,且网络的盛行也给学生交流的安全问题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是“双刃剑”,其线上交流环境自由但缺乏监管,容易造成交流冲突。这些交流方面的不安全因素都需要学校加以规范、引导。若处理不当,就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针对这类交流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学校重点在宣传教育和思想方面向学生提供帮助。在思想教育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交友方面要“择其善者而从之”,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老师求助,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交流中遇到的挫折。同时,教职人员要积极关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教职人员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因此要以身作则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不能仅仅去限制学生不能做什么,而是要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许多学生缺乏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扰、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积极转变限制学生的管理方式,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信服。教职管理者要积极承担安全教育责任,不仅班主任要树立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各科教师也要积极将安全管理教育放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结合新媒体工具,做好普法和安全教育专题宣传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课余时间,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娱乐休息。上网浏览信息也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娱乐方式和习惯。因此,教职人员可以利用学生爱好线上娱乐的特点,通过建立校园普法和安全教育的公众号或者依托于多媒体平台如视频号等,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案例讲解等形式向学生科普各种安全教育知识,告诉学生遇到安全问题该如何应对。另外,通过线上的宣传,还可以向学生普及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与条例,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加安全的上网环境。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安全教育
据相关调查表明,当前有超过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烦躁、恐怖、强迫、冷漠、消沉、偏执、浮躁、暴躁等,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这些负面情绪,则可能造成各类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校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忽视。教职人员可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疏导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人格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环境适应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将心理咨询工作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在校园内开设心理信箱、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热线等,及时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克服心理困难。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要更加多样化、常态化。学校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有更加丰富的创意和形式。以下几种形式可供参考。1.表演类组织学生进行火灾、水灾、震灾等灾害应对的主题演讲会以及举办安全教育讲座等。2.活动类在校园中举办各种有意义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能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与能力。比如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志愿者活动,向学生宣传交通的正确规则,以及在校园中模拟火灾逃生演练、地震灾害演练等,增强学生的灾害应对意识。3.参观学习类结合实际参观学习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因此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参观一些安全教育展览,如交通事故警示展览、校园诈骗案例警示展,组织学生观看各类安全教育影片等。4.竞赛类各种竞赛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尤其在校园内组织各类安全知识竞赛,结合奖励的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安全教育漫画比赛、安全知识类书法、安全知识主题辩论竞赛等。
五、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因此,学校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还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以预防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教职人员依然要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在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规范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行为,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叶青.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四维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6):21-24.
[2]俞琳.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9):185-186.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强自尊、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生存技能,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丰富学生经历,获得实践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2.预防、干预与矫治相结合原则。
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治。
3.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
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
4.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
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教育的合力。
5.发展、渗透与养成相结合原则。
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根本,坚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7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按照各学年级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特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划分如下,学校应根据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了解火灾概念及其危害。
(4)初步了解、增强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5)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122电话。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3)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适应新环境、新的交往范围与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校生活。
(2)提高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3)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现,通过引导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与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4)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重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形成文明出行的意识。
(2)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入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及周边密切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2)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2)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4)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有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5)学习了解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的知识和方法,拒绝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法违规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4)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培养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了解家庭、学校和公众聚集场所等防火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别,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3)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4)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有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6)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有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诱惑。
(6)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灾害发生前的特征,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3)基本掌握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和救护知识。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5)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实施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应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思想品德、生物课和其他课程中进行,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中授课。
(二)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广泛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育人环境。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保障机制
(一)课时保障。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根据我市实际,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安排0.5课时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课时,实行间周开设,并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各学校每学期还至少开展一次自救自护和逃生的实践演练活动。
(二)资源保障。抓好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建设,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艾滋病教育、消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环保、防震等专题教育教材,修订或编写重庆市公共安全教育教材,供全市中小学生使用。公共安全教育教材由各学校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循环借阅,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各区县(自治县)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各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队伍保障。要重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长和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及各学校教师内部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市教委负责对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管理干部、区县(自治县)教师进修学院(学校)从事安全教育培训授课教师和全市初级中学以上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和学校安全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各学校负责对本校教职工进行培训。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如消防、法制、心理健康辅导等)领域,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师资库的方式,进行统筹协调安排,派遣专业教师在中小学中巡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师资库的教师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相关部门(如交通、消防、卫生等)的专业人士组成。师资库的教师还可以作为当地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师资来源。
(四)服务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适合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消防安全、动手实践等的生存训练活动。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依托医院、人口计生委、卫生保健所、心理咨询机构等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预防、干预、家庭教育咨询等专业支持,提高心理服务的质量。各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对用于教师培训、软件开发、课题研究等的经费应予以保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推动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6
(一)生活领域是学校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校园暴力、楼梯踩踏、食物中毒、突发疾病等校园安全事故无时不在困扰着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这些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学生缺乏足够监管的生活领域。一些恶性安全事故,如楼梯踩踏,也多因停电、学生起哄等一些偶然因素诱发。如何通过安全教育途径,教会学生安全防范,及时预防、发现和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将安全事故的损害降低到最小限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生活领域是学生矛盾的多发时段
近年来,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呈高发状态。青少年学生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易带情绪,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情境影响的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据有关调查结果,学生之间暴力事件的诱因主要来自恋爱、寝室关系不和谐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几个方面,而这些矛盾又多在生活时段激化。当这些矛盾激化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疏导,很容易演化为校园暴力和违纪事件。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跟进思想教育,及时进行疏导是防止学生矛盾激化、预防违纪事件发生的有效保证。
(三)生活领域是目前学校安全教育的时空空白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讲,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学校安全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教育的主体。但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有超过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宿舍等生活领域度过的。在远离家长的监护,脱离班主任掌控,又处于教师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寄宿学生,无疑成了一个个“自由电子”,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监管均显得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使得生活时段成为目前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的时空空白。
(四)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理性消费、膳食不合理、浪费严重、不爱护公共生活设施等问题相当普遍,加上青春期身心健康、早恋、不慎交友等很多问题都需要学校细化管理措施,加强管理,通过安全教育途径得到问题的根本解决;另一方面,作为新近建立的寄宿制学校,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经验需要进一步积累,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编制紧张,导致管理人员、生活教师不足,不能满足安全教育的现实需要。
(五)生活指导教师没有有效担负起安全教育职能
目前许多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还未有效承担起安全教育教育的职能,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大多数寄宿制学校没有给予生活指导教师安全教育的职责。从一些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来看,大多只是赋予了其管理者的角色,没有使其承担起教育者的职责。二是生活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人力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安全教育需要。一些寄宿制学校成立后,生活指导教师的聘用工作没有配套跟上,管理员聘任自社会无业人员,生活指导教师则主要是选调临近退休、患病教师担任。这些人员在经过不同程度的培训上岗后,尽管教育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安全教育能力水平不高。再加上限于经费,聘用人员普遍不足,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管理不到位,方法单一。
二、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意义
寄宿制学校怎样发展、安全教育如何开展,需要广大寄宿制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方法,让实践和管理经验上升为一种规律并制度化,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完成由家到校、由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的转变,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学校管理者和生活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
(一)让安全教育成为生活教师的首要职责,填补学校安全教育的“真空”
寄宿制学校可通过完善制度,增加人力,构建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让安全教育成为生活指导教师的首要职责。通过对学生加强法制宣传,做好预防违法犯罪教育,从根源上预防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避免在他人教唆、引诱、胁迫的条件下发生暴力行为;在管理员和生活教师的组织下,对突发事件预案进行模拟演练,掌握基本的避险、突发事故和疾病的应对防护常识,加强与学校、班主任和家长的协调联系,可有效填补学校安全教育的“真空”,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培养自主管理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安全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安全教育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本,促进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参与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离开了家庭,就远离了父母的监管,离开了教室,也就离开了班主任的管理,离开了班干部的督促,这时正是寄宿生养成自主管理的好时机。就像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一样,生活指导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学生团队在学生“自治”方面具有的优势,实施主体性安全教育。团队活动既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活需要,又参与对生活秩序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培养了学生团队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学生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回到宿舍,紧张的情绪会松弛下来,兴趣、爱好、性情和习惯都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相比严肃紧张的教学区来讲,相对宽松的生活区自然会让学生产生自由意识,也容易产生矛盾。当同学间发生矛盾,生活教师要因势利导,于细微处教学生做人、处事,养成他们宽容的胸怀,谦让的品质,教给他们一些善与人处的方法。在这个空间和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协调人际关系,培养与人为善品质教育的良好时机。生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报、专栏、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手段,通过摄影、书画、诗歌、文艺晚会等文化形式积极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创建活跃而又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温馨而又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休闲中接受教育和熏陶。这样不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消弭学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也容易形成浓郁的、富于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生的成长播撒阳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增添翅膀,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集体观念和互助合作意识
寄宿学生远离家庭和父母,生活上难免出现一些困难,时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生活老师可以开展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大家伸出友谊之手,今天你帮他,明天他帮你,帮来帮去,一种合作互助的意识就养成了。学习期间,班级是学生的“家”,放学后,宿舍便是学生的“家”,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个成员,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定的条件,通过“文明宿舍”、“星级宿舍”等的评选,让学生“家”看“家”,“户”看“户”,容易养成不甘落后的竞争局面,这样既促进了学校管理,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家共同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久而久之,这种责任感效应持续放大,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的意识就养成了。
(五)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理能力和节约意识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7
指导纲要的意见
区教委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自救自护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关于贯彻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7〕16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强自尊、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生存技能,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丰富学生经历,获得实践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2.预防、干预与矫治相结合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治。
3.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
4.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教育的合力。
5.发展、渗透与养成相结合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根本,坚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7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按照各学年级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特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划分如下,学校应根据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了解火灾概念及其危害。
(4)初步了解、增强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5)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122电话。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3)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适应新环境、新的交往范围与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校生活。
(2)提高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3)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现,通过引导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克服孤独、依赖及由学习与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4)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重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形成文明出行的意识。
(2)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入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及周边密切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2)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2)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4)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有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5)学习了解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的知识和方法,拒绝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法违规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4)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培养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了解家庭、学校和公众聚集场所等防火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别,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3)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4)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有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6)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有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诱惑。
(6)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和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灾害发生前的特征,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3)基本掌握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和救护知识。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5)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实施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应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思想品德、生物课和其他课程中进行,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中授课。
(二)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广泛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育人环境。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保障机制
(一)课时保障。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根据我区实际,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安排0.5课时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课时,实行间周开设,并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各学校每学期还至少开展一次自救自护和逃生的实践演练活动。
(二)资源保障。抓好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建设,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艾滋病教育、消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环保、防震等专题教育教材。公共安全教育教材由各学校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循环借阅,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课题研究规划,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各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队伍保障。要重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长和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及各学校教师内部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区教委负责对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管理干部、区教师进修学校从事安全教育培训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委托三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初级中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学校安全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各学校负责对本校教职工进行培训。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如消防、法制、心理健康辅导等)领域,区教委可以通过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师资库的方式,进行统筹协调安排,派遣专业教师在中小学中巡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师资库的教师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相关部门(如交通、消防、卫生等)的专业人士组成。师资库的教师还可以作为当地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师资来源。
(四)服务保障。各校要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适合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消防安全、动手实践等的生存训练活动。区教委要充分依托人口和计生委、医院、卫生保健所、心理咨询机构等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预防、干预、家庭教育咨询等专业支持,提高心理服务的质量。各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关部门要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对用于教师培训、软件开发、课题研究等的经费应予以保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推动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安全教育幼儿游戏活动教师安全环境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也是我国幼儿园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可能是最头痛的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哪些影响安全教育的因素?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一、环境创设
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最多的一些地方就是户外活动场地以及一些大型的游戏设施,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
就拿我实习时发生的事件来说,是一全托班幼儿在吃过晚餐后到户外的活动场活动,在玩滑梯时,不小心跌到导致右手骨骨折。所以,环境创设是安全教育的前提,经常能把环境创设考虑到安全第一的位置,对于我们幼儿工作者来说是比较关键的。
二、情感体验
由于儿童敏感于成人的言行,所以他们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在幼儿园中照料孩子的教师们开始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例如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
三、游戏生活
幼儿在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所以安全教育应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游戏当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
四、教师职责
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教师的职责非常重要,有时老师的一时疏忽,就可能造成一些事故,举个例子来说,一幼儿把一颗扣子塞在了鼻子里,他告诉老师他的鼻子痛,但老师并没有重视这件事,直到这一幼儿回到家后,其家长才发现孩子的鼻子里有一颗纽扣。这一例子可以说明教师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五、家长社区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其次,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了,对以上影响安全及安全教育的因素进行预防或寻求解决方法
一、环境教育法
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教室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我园布置了“交通标志长廊”通过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加强安全意识;园内还专门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场地,创设“警察岗亭,交通模拟练习场”等活动区,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受交通安全规则、及报警电话。
我们还通过开展“设计标志”活动,让大班幼儿绘画了大量的安全提醒标志张贴在楼梯,转角,花坛,消防栓等地方,起到提醒警示作用。
二、活动体验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通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认识红绿灯”活动,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并让幼儿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告诉幼儿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并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再如,开展“消防日”的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火对人们的帮助和害处,通过模拟逃生演练,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三、趣味游戏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训练,学习安全自救的技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许多教育家也都认为教育活动应生活化,游戏化。如,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喜欢的各个人物,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帮助,发生危险时会拨打紧急电话,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
四、日常渗透法
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厨师等都应成为安全的教育员,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晨检:保健员要注意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尖锐的器具或小珠子之类的东西入园,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再如午餐:老师、保育员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说话、玩耍,以防噎着、烫伤。而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等,以免发生不测;而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玩玩具时不相互抛、扔、抢,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五、随机教育法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比如,喝开水时发现有一幼儿把杯子里的热开水拿去水龙头下冲冷水喝,及时的结合保健自助常识活动“喝生水会生病。”告诉幼儿喝生水的危害性。时时处处提醒关注幼儿安全,保护幼儿生命。再如:幼儿对教室里的电脑很好奇,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幼儿玩弄电脑的开关把电脑关机了。我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播放一些动画短片,使幼儿了解电及电器、插座、开关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乱掀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电器等,使幼儿懂得这些东西会伤害身体。
六、家园互动法
家园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家长应密切配合幼儿园,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家长平时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如鞋带松了会自己系好,天气冷了会自己加衣服等。家长应加强幼儿生活习惯的训练,如吃饭不嬉笑、打闹,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并有意识的让幼儿独立的处理一些问题、困难,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不慌,从容应付。
参考文献: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安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安全标识
婴幼儿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应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活动内容适时适当地对其开展安全教育。[1]在婴幼儿时期,个体对外部图像、色彩、声音等进行主动探索来获得对事物的认知,[2]也通过颜色、标识等来获取对事物或物体的印象和记忆,从而使外在事物的意旨与自身发展发生紧密关联。婴幼儿利用图像表达自我意愿的能力早于语言表达,他们在发展初期更多地利用图像来建构他们的意义世界,并以此来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3]基于婴幼儿的这一学习与发展特点,通过建构一套以图像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安全标识体系,以引导他们在对图形、颜色进行辨识的同时获得有关安全的各种知识、概念与自我保护行为。这种基于图形和颜色的安全教育,要优于空洞的语言说教或者危险恐吓,且能更好地保护婴幼儿对环境的好奇和信任。[4]
一、通过安全标识开展婴幼儿安全教育的现实之需
通过安全标识来开展婴幼儿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形象化的教育方式更为科学和有效,空洞的语言说教难以取代图像、颜色等直观事物的教育功用;另外一方面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越来越成为一种通用语言,它可以使不同的群体通过阅读图片而获得对事物的同一认识。与此同时,随着学校教育安全工作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理念上更倾向于防范和控制未知的安全风险,培养婴幼儿主动辨别安全问题和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向。(一)通过安全标识开展安全教育是婴幼儿认知水平的要求及“读图”时代的学习需要。婴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者表现以及彼此联系来进行思维的。[5]对婴幼儿的安全教育并不能完全通过语言说教或者危险恐吓使他们获得对安全问题的概念认知,而是应该通过创设一套符合其认知特点的安全标识,为他们提供关于安全的表象和具体形象,以此来引导和教育婴幼儿。[6]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对婴幼儿进行的安全标识指认,可以让他们了解和获取安全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种直观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是自己可以认识的、掌握的。除了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外,“读图”时代的来临也为开展婴幼儿安全标识教育提供了时代背景,图像作为一种通用语言为个体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普遍的意义建构方式。我们日常接触的社会信息有60%以上来源于图形,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7]读图是以图形、影视、绘画、照片等视觉语言为载体的阅读方式,而最先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的就是年幼的个体。[8]“读图”时代是21世纪出现的通过电子数码技术和互联网系统大规模、低成本地制作并快速传播图像影视的社会事实,它带来了知识的可视化,任何抽象的事物或过程都可以变成图形、图像等视觉符号来表达。“读图”时代带来了教育实践场域的变化,改变了教育的时空,它带给学习者的是符号体系,学习者依据这一符号体系来建构意义世界。[9][10]安全标识作为人与空间对话的符号体系,是“读图”时代安全教育的重要表征,通过对安全标识的阅读,婴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标识所代表的意义,并以图形和颜色的方式内化对安全的认知。(二)通过安全标识开展婴幼儿安全教育是婴幼儿安全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婴幼儿的安全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努力,对婴幼儿的保护及其安全教育需要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有效的载体和共同的教育内容来开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公共的而非仅限于家庭或学校的教育行为,社会化是开展安全教育的社会需要。原因有三,一是教育主体的多元化要求安全标识成为不同教育主体共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通过共同的安全标识来开展安全教育,可以扩展教育的范畴和领域,使不同主体能够参与并采用同一套符号体系来开展安全教育。二是统一且成体系的安全标识可以让成人也养成良好的辨别习惯和辨别能力,从而使得除家长、教师以外的成人个体也成为安全教育的实施者。三是安全教育的场域不仅限于幼儿园或其他学习机构,日常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地方、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可能和安全相关联,安全教育也应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安全标识来整合交通、消防、食品等不同领域的安全教育,既是安全教育的应有之义,又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开展层次,从而使安全教育成为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事务。[11](三)通过安全标识开展婴幼儿安全教育是建立婴幼儿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要求。我国婴幼儿的安全管理经历了从“安全处罚”到“安全防范”,再到“安全风险防控”的演变过程。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保障在园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其要求也越来越倾向于对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防控安全问题的发生。所谓的安全防范与安全风险防控,是指防范主体要作好准备和保护以应对攻击或者避免受保护对象受到伤害,从而使受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的安全状态。[12]安全防范更强调责任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客体进行主动保护,而安全风险防控则强调让客体处于安全和受保护的状态,强调的是对安全问题的防控、指挥、处置的一体化。婴幼儿是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的年幼个体,他们容易受到各种伤害且这种伤害更容易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重大和长久的影响,对婴幼儿的安全保护,更应该强调对安全问题的控制和预防,而不是发生安全问题后对事故的处置。以安全标识为载体开展婴幼儿的安全教育,主要是以适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方式来增进婴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辨别和提升其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尽可能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风险。(四)通过安全标识开始婴幼儿安全教育是正面开展安全教育的需要。当前的婴幼儿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反面案例多正面引导少,二是规则束缚多自由探索少。当前的安全教育有很多以事故案例、危险事件作为教育素材,这种凸显危险信息的安全教育方法可能会对婴幼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并导致他们对社会与环境的不信任。研究显示,成人在对婴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时,提及率最高的概念是“安全”“危险”“红绿灯”“电”“陌生人”“小心”“斑马线”“坏人”“受伤”“拥挤”,在这些高频词汇中多数词汇属于危险教育,将安全教育混同于对危险的理解。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婴幼儿对安全的理解更多的是借助对危险的认识来定义,使得婴幼儿更能认识什么是危险,但不能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安全。在婴幼儿的认知方式上,婴幼儿更倾向于对诸如斑马线、红绿灯等安全标识的颜色、形状等直观特征的接纳和理解,因而建构一套婴幼儿可以识别、接纳和理解的安全标识符号体系有助于增进他们对安全概念的理解。[13]由于学校安全事故往往会在责任的划分和认定上存在诸多现实阻碍因素,学生的家长往往会通过找班主任、校领导和政府等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14]这种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有时会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安全压力。因此,有的学校取消体育课中有风险的教学项目,减少校外活动,对学生的自由活动进行各种限制。婴幼儿的发展需要有身体的运动及自由探索,如果在安全的假象的祭坛前牺牲孩子的挑战和经验,那就是欺骗孩子。[15]任何以束缚求得安全的行为都是一种极为消极的安全教育,对婴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能以限制他们的活动为代价。安全标识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教育载体,它通过在相应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出现,以直观且易于辨识、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引导婴幼儿自觉地远离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婴幼儿安全教育的主要维度及安全标识体系的设计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
1引言
少儿是社会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少儿安全事故频发,进而暴露出安全教育的诸多问题,少儿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6年深圳提出建设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目标,2018年在国内率先《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指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内涵:给予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力、提供儿童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儿童生活环境的安全和满足儿童各类行为活动的需求[1]。201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开展面向少儿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2]深圳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几年里,不断完善少儿的公共配套设施,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主体,肩负着少儿阅读推广的重要使命,承载着教育和宣传的社会职能。少儿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到少儿的学习和成长中,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服务支撑,为少儿的生活和成长构筑精神层面的安全网。图书馆的服务品牌是服务项目或服务产品之外的附加值。在服务项目和服务活动中,体现出服务的优势、特色和强项并以此展示其服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图书馆最具识别度的形象文化呈现[3]。范并思认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特点在于“服务活动化,活动品牌化”,活动是未成年人服务的重要载体[4]。在拓展未成年人服务工作中,要树立“活动即服务”的理念,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并将活动作为服务能力和服务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5]。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积极性,以其先进和独特的服务理念,针对少儿这一重要的特殊群体,把安全教育与服务品牌相融合,追求服务活动的日常化,打造认可度高、美誉度高和知名度高的图书馆服务品牌。通过打造少儿安全教育品牌服务,让少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救技能,提高避险能力和养成良好的日常安全行为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少儿安全问题。
2国内外少儿安全教育的现状
日本是发达国家安全教育的成功典范,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学习和安全指导两个方面,重视知识理论和实操体验,并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课程,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常态化,以达到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此外,日本安全教育不仅内容丰富,课程体系完善,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健全,管理保障机制更是多层次化[6]。在美国,少儿安全教育体系已经较为成熟了。中小学安全立法是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县的逐级立法,并将学校安全立法视为国家教育目标,政府拨专款用于安全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安全实践活动[7]。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视少儿的安全教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州立公共图书馆提供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州立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非常重视与学校安全教育相结合,为学校和家长提供辅助教育资源;根据各州实际情况提供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安全教育服务,以不断提高家长和少儿的安全意识为目标[8]。通过调研国内29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含港澳台)网站发现,其在服务空间、网站设计、馆藏书目、数字资源、活动服务等方面均有涉及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但存在服务制度不健全、内容缺乏创意和实操性、服务对象缺少精分标准、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上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少儿安全主题活动方面。我国能够系统提供少儿安全教育服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并不多,虽然部分图书馆举办过关于少儿安全教育主题的讲座、竞赛、展览等,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次举办了有关少儿安全主题活动,截至2019年底,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共举办过少儿安全主题活动仅33场。相对于其他主题的少儿活动,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不但没有形成规模,且在内容、模式和质量方面都没有跟上,前期宣传不到位,后期缺少跟踪报道,主题活动缺乏社会影响力。相对于日本丰富且常态化的安全教育课程和完善的预警管理机制,美国成熟的少儿安全教育体系和公共图书馆对少儿安全教育服务的重视程度,我国学校少儿安全教育存在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安全教育进程停留在理论输出阶段、安全教育内容缺乏实操性、安全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且公共图书馆尚未构建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少儿安全服务和辅助教育资源的图书馆较少,对少儿安全教育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3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的建设与维护
3.1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以人类的“认知程度—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为发展主线,对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心智发展程度和接受能力加以分析,充分结合少儿喜欢的方式,以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式为指导方针,以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倡导为理论研究基础,以制定专业、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以不断提升服务品牌品质为目标,进而得到读者和社会的认可,让少儿掌握人身安全、日常生活安全、财产安全、公共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知识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达到培养少儿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3.1.1安全教育启蒙阶段。人类的大脑3岁以前发展最快,5岁以前已经完成大脑发育的80%,正是学习启蒙的初级阶段,对早期引导少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少儿想象力和理解力发展程度有限,自控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现象[9]。父母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去认知、感知、探索这个世界。这个阶段少儿对外界信息的接收是单一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有限,行为能力处于单纯的模仿阶段,图书馆将安全方面的书目和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和整合,通过专题书目推荐和安全知识课堂的活动方式,将正确的安全教育信息灌输给少儿,树立“大人教我这样做”的认知是安全教育启蒙的起点。(1)专题书目推荐。专题书目又称书目导读、书目选读,是一种具有科学图书指南性质的书目,是专门为特定范围的读者对象全面系统地揭示与报道关于某一特定学科、某一专门研究方向的研究课题的图书而编制的书目[10]。图书馆员精选出经典的安全教育绘本推荐给少儿,让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导,父母与孩子一起养成阅读习惯,不但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弥补孩子成长和安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缺失。(2)安全知识课堂。知识小课堂是为少儿设置的特殊讲座。讲座是面向读者主动策划举办的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方式。安全教育的理论性知识是自我思考和行为意识的基础和标准。正确安全知识信息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少儿辨别是非能力有限,习惯根据天生的模仿能力去学习周围人们的行为,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少儿置身于危险之中。馆员、老师或是家长所掌握的安全知识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安全知识课堂邀请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如交警、医护人员、消防员等,确保所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根据这个阶段少儿的认知能力,安全知识课堂的内容、信息量、授课时间和周期都需要进行有效调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1.2独立思考提升阶段。7—8岁时,人类的脑容量已经接近成人,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段。理解其所应当像大人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对自我成长和能力肯定的一种心理表现,但这个阶段的少儿身心发展处于未成熟阶段,大脑皮层细胞兴奋度较高,神经系统较脆弱,好动却又难以自控[11]。对接受教育比较被动,但对未知的事物和领域充满好奇,对简单和有趣的事情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中得到满足感。少儿安全教育服务以少儿喜欢的绘本故事和“视频 游戏”的方式作为载体,引导少儿用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加以分析和思考,深入了解“我确实要这样做”的原因。(1)绘本故事。美国著名故事家吉姆•科恩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教育无法到达的区域。将故事作为安全教育的生动载体,引导少儿从故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熟记枯燥难记的安全常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典故事绘本虽然很多,但是有关安全教育的经典绘本却很少,我们可以从经典绘本故事中挖掘出安全教育元素。例如以往在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主要是透过故事培养少儿的同情心,同时告诉他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可以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故事中,引导少儿一起挖掘故事中的安全教育元素,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容易引起火灾。将少儿带入到故事情节中,让其感受到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导致的后果,这样的引导方式从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在提高少儿专注力的同时,培养其对不安全因素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把安全教育的理念常态化、日常化、综合化。(2)视频小短片。少儿接受教育相对比较被动,而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难免有些枯燥无味,如果没有成人的引导,少儿很难选择主动接受教育。为了让少儿主动接受安全教育,并乐在其中,我们应打破传统学习模式,融入新的元素。例如视频头像替换技术,就是利用摄像头功能,截取少儿的头像剪切到视频短片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设定安全教育知识点的对话场景;互动软件的录音功能能录入声音,利用这项技术吸引少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趣味性和参与度,使得视频小短片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生动和贴近参与者。将娱乐与学习相结合,把枯燥的视频小短片与先进的视频头像替换技术相结合,将少儿置身于视频小短片的情景中,通过增加趣味性,加强馆员与小读者间的互动,从而加深其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理解。3.1.3行为习惯养成阶段。9岁以上人类大脑容量增加不多,16岁左右智力发育逐渐停止,对世界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个体的价值已经形成。个体关注的重点从外部客观世界转向内部主观世界,身心状况成为自我意识发展的重点,对自身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深入。个体从生理方面转移到社会生活方面,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关注与自身有关的各种信息,并会据此来调整、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12]。生活情景小剧场和小小读者开放日两种活动模式就是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操体验,重视安全教育的体验感,让少儿正确认知并控制自身行为,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安全行为习惯,让身体深深地觉得“我习惯了这样做”,使产生危险的概率降到最低。(1)生活情景小剧场。少儿的生活世界为智力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提供支持和环境。教育回归生活,首先要尊重少儿,尊重他们的天性,让他们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并培养成生活主体,所以一个符合成长需要的课程将有助于少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情景小剧场以家庭为单位,选取生活场景,利用身体语言和道具,进行角色扮演的实践性对话。例如,少儿过马路要多左右观望,尽量从车辆的前方绕行,避免因与司机默契度不够或是盲区酿成交通事故。少儿就是自己的老师,他们可以通过寻找生活素材,自主学习来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情景小剧场,我们可以从少儿这一新视角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少儿认为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让大人直观了解少儿对安全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易被忽略的安全知识要点,重复正确的动作,纠正不安全行为,强化身体记忆,让正确的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2)小小读者开放日。少儿对一些事情无自身判断能力,对突发性事件无抵御和应对能力,一些突发事故往往超出了少儿认知范围,在危机情况下很难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导致各种事故发生。比如近年来少儿乘电梯事故频发,平时我们总教育少儿“不应该这样做”,却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为进一步提升少儿的应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图书馆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组织少儿在开放日(设定每周闭馆那天为开放日)入馆参观。图书馆一般安排技术人员在闭馆这天进行电梯的常规保养,可借此机会安排少儿近距离观察电梯结构,用手触碰一下扶梯踏板,便能深刻体会到为什么大人禁止他们在电梯上嬉戏玩耍,以后应该如何正确乘坐电梯。少儿缺乏生活经验,如果在事故发生时才去检验教育成果,那为时已晚。传统消防安全演习着重强调少儿在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疏散逃生的技能,却忽略了日常消防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突发状况时对不确定因素应变能力的培养。小小读者开放日的消防安全演习,会着重培养少儿外出时注意观察消防疏散图的习惯,学会看懂消防疏散图,熟记消防逃生通道和消防设施的位置。开放日可事先不设定消防逃生路线,并适当设置障碍设施,完全让少儿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和所掌握的自救知识寻找逃生之路,这才能真正提高避险逃生的能力。3.2借助各种手段有效维护服务品牌。服务品牌的建立离不开前期的策划和精准的社会定位;发展过程需要馆员与读者不断的互动与磨合,进而促进服务品牌品质的提升;后期服务品牌的延续则要有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维护。服务品牌的运作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工作,要由图书馆各部门人才组成的专业团队及制度机制作为保障。3.2.1专业素养新要求。在馆藏建设方面,对书籍采购人员提出新要求,书籍的采购和书目推荐的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针对的是少儿,他们心思细腻、敏感,却又很脆弱,在服务组织方面,馆员除了敬岗敬业,更应多与少儿互动,从心底关爱他们,增加自身亲和力,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引导少儿主动参与到服务品牌的体验中来,维护好读者与馆员间的关系,减少服务品牌读者的流失,确保忠实读者的持续保有量。3.2.2服务增值新方向。(1)思考分析能力。现在各省市图书馆的读者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大多只对活动的场次和参与人数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当活动的场次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应该朝提升活动质量的方向发展。少儿安全教育作为图书馆具有“亮点”的服务品牌,工作重点要放在实现服务品牌的内在增值。馆员不断提升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构建服务品牌数据统计平台,从多个角度对服务品牌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例如增设参与人的年龄、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持续时间的合理性、参加活动的时间成本等数据指标来进行统计分析,为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增值提供数据支撑和指明调整方向,使品牌服务更贴近读者。(2)创意构思潜力。少儿的好奇心对安全教育服务品牌的创意度提出了高要求,馆员策划的服务内容除了具有实用性、易操作的特点以外,如何让品牌服务更贴近生活、更有创意、更有趣,给服务品牌注入活力,吸引少儿读者的关注,增加他们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是值得馆员研究的课题。3.2.3管理理念新构思。(1)打造三位一体宣传模式。传统的宣传推广通常采用撒网模式,安全教育服务品牌一般针对固定的人群,走精品化路线,如今应该跳出以往的模式,增设私人订制的推送方式,进行精准化服务。图书馆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与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最为紧密,通过选举“小小安全代言人”和亲子打卡积分等激励机制,调动少儿的积极性与参与感。在学习中,少儿对同龄人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督促作用,在生活中可以提醒成人对安全问题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监督成人时刻保持安全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学习氛围。(2)保护服务品牌知识产权。积极创建服务品牌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虽然图书馆服务品牌具有公益性,但是服务品牌的建立凝聚了图书馆和社会各界的汗水和智慧,也需要通过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以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加强服务品牌注册商标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品牌团队的文化服务成果,而且还能提升服务品牌的竞争优势,拥有更高的社会价值。3.2.4社会合作新活力。图书馆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少儿安全教育还是需要学校、交通、卫生、消防等部门共同合作并参与其中,将安全知识通过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灌输给少儿,为安全教育服务注入新活力,让少儿对交警、医护人员、消防员等职业的工作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4结语
一个服务品牌从“构想—建立—磨合—认可—增值”到最终“推广”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图书馆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打造一个读者认可度高、对图书馆界具有实际操作借鉴意义、在提升少儿安全教育方面富有成效的图书馆服务品牌。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的建立就是让少儿从小学习安全理论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判断和化解危机的能力,最终由认知意识转变为行为习惯。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体现出图书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组织文化。打造优秀的少年安全教育服务品牌可以成为图书馆的文化标识之一,反映出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一个侧面。
参考文献:
[1]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eb/ol].(2018-04-03)[2019-05-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8.
[3]王世伟.论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6):4-24.
[4]范并思.拓展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3(2):2-5.
[5]范并思.服务活动化:图书馆服务新趋势[j].图书馆学刊,2017,39(12):1-4.
[6]肖忠华.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经验与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7]田茂,宋春来.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2):68-71.
[8]葛梦蕊,杨思洛.美国州立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6(14):80-88.
[9]辛振海.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健康指导[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1):71-74.
[10]徐雁,谭华军.目录明,方可读书:推荐书目、影响书目、畅销书目与读物推广[j].图书馆杂志,2014,33(4):30-36.
[11]白莉.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1(4):70-7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开展森林防火培训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2023-11-29 17:41:45
高校野外科研平台安全管理对策 2023-01-29 09:37:24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2023-01-13 09:37:08
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探讨 2023-01-04 08:40:03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研究 2022-12-29 09:16:13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模式探讨 2022-11-10 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