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与实践-ag尊龙app
时间:2022-06-15 14:39:02
重庆文理学院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学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获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部级专家服务基地,成立有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学校乡村振兴学院。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发挥自身档案工作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担当,精准发力,对地方高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优势分析
近年来,村级档案作用日益显著,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弘扬文明乡风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服务所在地区村级档案建设中,具有诸多优势。1.地缘优势突出地方高校大多连接区县,距离农村较近,为基层培养人才。地方高校伴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能直观感受到农村的建设和变化,对所在地区村级档案发展中的瓶颈和需求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对所在地区村级档案文化的认知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为地方高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乡土情怀真切地方高校扎根地方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地方相融共生,在当地有良好的人脉基础。地方高校很多教师来自农村,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乡土情怀真切,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有挥之不去的乡愁。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对档案工作的需要,希望用自己所学的档案知识回报哺育自己的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3.人才资源丰富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作为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输出者,汇聚了大量档案人才与档案资源,是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具有天然的智力优势,理应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服务村级档案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做法与实践
基于所在地区村级档案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地方高校自身优势,重庆文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通过建立三级联络沟通机制、组建村级档案建设研究团队、开展业务素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精准靶向结对帮扶等举措,服务村级档案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做法如下:1.建立三级联络沟通机制为将服务村级档案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重庆文理学院与学校所在地永川区建立了三级联络沟通机制,加强沟通,注重协调,携手合作,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学校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振兴局、档案局的协调机制。由学校和三方办公室主任担任联络员,统领学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就学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全局性问题进行安排部署和研究谋划。建立档案馆与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的沟通机制。由学校档案馆馆长和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担任联络员,在学校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振兴局、档案局的共同指导下,对接服务各镇(街)村级档案建设工作,确定亟须对口帮扶的行政村等相关事宜。建立业务骨干与村委会主任的联络机制。由学校档案馆选出的业务骨干和村委会主任担任联络员,在学校档案馆与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共同指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相关业务的实施工作。2.组建村级档案建设研究团队重庆文理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对村级档案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科研为动力,以村级档案为对象,组建村级档案建设研究团队,明确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村级档案建设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有效推动学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工作的开展。组建教师研究团队。由学校科研处牵头,以档案馆专职档案人员为骨干,以档案专业教师和学校二级部门兼职档案人员为主要力量,组成40余人的教师研究团队,在科研经费上予以支持和倾斜。研究团队立足现实需要,致力村级档案建设相关研究,以科研促工作。由于研究机制健全,激励措施到位,团队成员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围绕村级档案建设相关内容,研究团队先后有教育部、重庆市、区县科技局等各层级的30个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学校大力支持并给予配套经费。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有力指导和促进了村级档案建设的实践。组建学生研究团队。由学校档案馆牵头,以档案馆勤工助学学生、学校文秘以及汉语言文学、信息技术等专业大学生为成员,组成150余人的学生研究团队,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围绕村级档案建设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学校还在档案馆设立学生研究团队工作室,配备会议桌、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设备,供学生课余开展村级档案研究活动使用。学生研究团队成立以来,在学校档案馆业务骨干的带领和指导下,紧紧围绕村级档案建设,先后有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科研资助项目等课题立项。学生研究团队成员的市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村级档案建设研究—以永川区为例”等36项课题获学校经费资助和重点支持。通过研究团队的历练,提升了学生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同时为培养造就扎根基层的村级档案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3.开展业务素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是直接管理档案的人,他们的业务水平较大程度决定了该村档案的整体质量。重庆文理学院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村级档案管理队伍业务素养和职业技能。打造培训师资。学校档案馆牵头,组建20余人的村级档案建设培训师资团队,队长由档案馆馆长担任,成员由学校富有村级档案管理经验的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学校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师资团队成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及时了解村级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吸取营养,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师资团队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征求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振兴局和档案局意见后,集体打磨授课教案,为提高村级档案人员培训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创新培训方式。在有效开展三级联络沟通并充分调研基础上,学校村级档案建设培训师资团队利用寒假、暑假或周末时间,到村里开展村级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培训紧密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个性化档案业务和乡村振兴要求,按需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施教,目前已累计培训村级档案管理人员300余人。培训避开了农忙时节,主要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做到了不耽误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在村委会、在田间、在地头、在院坝,只要有培训需求,就可以看到学校培训师资团队成员现场施教的身影。优化培训内容。学校实施村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较短时间熟悉档案知识,掌握档案技能,胜任档案工作,提高村级档案质量,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培训内容上学校精心策划,凸显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站位,增强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用生动、形象、接地气的案例,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做好新发展阶段村级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神圣使命;二是重点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和地方档案法规,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让他们牢记于心,熟练运用;三是技能训练,包括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装订等,通过现场演示,让他们能熟练操作整个流程。4.实施精准靶向结对帮扶为将服务村级档案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确保整体质量和水平,针对档案管理相对薄弱的行政村,重庆文理学院成立帮扶队伍,建立帮扶机制,突出帮扶重点,实施精准靶向结对帮扶。成立专家服务队。服务队设在学校档案馆,由学校档案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每位成员结对帮扶1~2个档案管理相对薄弱的行政村,“一对一”策划帮扶方案,“一对一”制定工作台账。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重点对该村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实施点对点精准帮扶。专家服务队同时还协助该村挖掘乡村记忆档案,通过档案真实记录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和变化。成立大学生“三下乡”档案服务队。服务队纳入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校团委负责日常管理,学校档案馆负责队员业务培训。主要利用暑假和寒假时间,在校档案馆和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们吃住在村上,协助档案管理薄弱的行政村,重点进行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数字化工作,累计为当地70个行政村完成归档工作,协助整理档案2000余卷,协助完成210个村级重大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档案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村级档案工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利用自身优势,服务村级档案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蔡华锋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与实践
2022-06-15 14: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