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探讨-ag尊龙app

上传:sailing815 2023-01-30

被举报文档标题: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强化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一部分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存在障碍,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来帮助他们突破思维障碍,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数学;思维障碍;成因;对策

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性因素,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对数学题型、教材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初中生存在数学思维障碍,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做好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锻炼。

一、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一直以来,初中数学都是以课本教学为主,虽然数学教材经过大大小小的多次改革,但由于教材的普遍适用性,其中有很多知识内容让学生感觉陌生,难以调动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的教学视野狭窄,只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缺少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低,只注重课本习题的训练,没有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教学资源,这种单一的训练难以实现高效教学。

(二)教学方法不当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能正确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并且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但仍有部分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都用在了知识的讲解上,师生有效互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另外,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干预过多,总是试图将学生的思维向标准答案或自己的思想靠拢,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使得学生产生思维障碍。

(三)忽视思维训练虽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先天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不够充分,有时候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失去了思维锻炼的机会。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者陷入思维困境时,教师不是去启发和引导,而是直接采取集中讲解的形式,讲完后让学生再做一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性,不愿自己动脑思考。此外,还有的教师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设计不足,所设计的题目较为传统,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起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

二、初中生克服数学思维障碍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和教师的直白讲授相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克服传统封闭教学带来的思维障碍,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的教学情境具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选择,把学生带入轻松的氛围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生活场景激活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探究。和枯燥的讲授相比,学生更愿意听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有趣的童话故事、历史典故等,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让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消除学生不愿思考的学习障碍。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底蕴具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可以灵活借助数学史知识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追溯数学历史的发展轨迹,感受数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确立学习榜样,进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动力,增加突破思维障碍的勇气。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用数学实验验证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在动手、动脑中产生创新思维,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

(二)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思维缺乏灵活性是学生产生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维的激活和能力的发展上,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度”的考量,在教学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将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不加思索就可以给出答案,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提高;一是将问题设计得过难,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范围,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最终陷入思维的困境,产生思维障碍。所以,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堂问题,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引导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发展,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要秉承“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提问是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方式,但也不是课堂提问越多越好,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时机,掌握好课堂提问的密度,用适时、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往往是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最佳时机,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和启发,当发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存在片面理解或对数学问题阐述不清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用反问或点拨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学会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深入地去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保持思维的连贯和顺畅。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学习活动,先学的知识往往都是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教师可以抓住数学的这一学科特点,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进行提问,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实现知识间的完美过渡,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避免学生思维的断层。

(三)借助微课,突破学习难点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了数学教学中,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局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短小精悍、自由灵活、针对性强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总结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自主突破思维障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思维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课前预习不够充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辅助学生的课前预习,将微课与课前导学相结合,让学生对照导学案阅读教材,并借助微课学习其中的重难点,初步熟悉新知、了解新知。当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微信、钉钉等平台向教师寻求帮助,并在线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完成的导学案上传到班级共享平台中,通过对学生预习反馈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课前预习中的共性问题,找到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为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供依据,这也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用一个微课件讲解一个知识点,突出教学重点,集中学生注意力,逐个击破教学难点,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相互讨论和协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找到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微课资料,以及教师的课堂实录等制作成微课,一起上传到班级共享平台中,如此,对课堂教学内容存在思维障碍的学生就可以在课后进行选择性的观看和学习,打破时空界限,消除知识盲点。

(四)优化练习,训练思维能力数学练习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减少一些机械性的、重复性的题目内容,尽量用少而精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在习题设计中,教师可以注重联系实际,多选择一些与其他学科或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习题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将数学问题化难为易,降低思维难度,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初中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叙”的方式设计练习,依据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数学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题多变的练习,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将原本的数学问题转化为许多新的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变化发展中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数学思维串联起来,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还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用开放式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性,这也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为了加深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设计习题,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习题进行检测,这样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点,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习题加以整理和总结,放到数学资源库中,方便学生下载学习。

(五)强化表达,锻炼逻辑思维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是在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从实际教学来看,存在数学思维障碍的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往往也是不过关的,他们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中经常缺乏准确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思维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堂互动,多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水平,锻炼其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在传统课堂上,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怕学生不会说、说不清,因而不给学生太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转变这一教学模式,将更多课堂“讲”的权利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讲解题思路、计算过程、操作过程等机会;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可以描述概念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在课堂总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课堂收获、学习心得,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节课所讲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要认真听,之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延伸。通过“说”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除了学生单独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说、小组之内轮流说,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做好示范,提供准确的、基本的叙述程式,并在作业和练习批改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批改,在相互纠错中认识到自己在数学表达上的错误与不足,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综上所述,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挖掘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并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对数学学习意义重大。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使初中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增强数学学习效率。教师还要消除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式,拓宽数学知识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朱占江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