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20 17:24:38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1
大学体育教育是关乎人的培养,它的教育重心不仅仅是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培养参与者的锻炼意识和意志品质,还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完成各项运动的体验过程中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达到综合素质的拔高。纵览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学方法,虽然与过去相较有了长足的改善和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仍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方式呆板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聊、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如果不能及时地妥善解决此类教学问题,不能开发出大学体育教育的新思路,大学体育教育将成为大学教育中的鸡肋,难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专业素质扎实、身心俱和谐的社会人才。因此,在当代社会,教师理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和文化的转型,注重开拓大学体育教育的新方法,注重从体育教学中挖掘适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精神,力求改革教育方法或对于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探讨,解决教学方法呆板,约束过多,效果评价重定量而轻定性,偏重少数尖子生群体等问题。当代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强调其历史性,即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决不可固步自封,自以为寻求到了良好的方法就可一劳永逸。在寻求其它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除了以上所讲的几个基本方法,还可以利用当代社会学科分支多、学科细分等特点,在体育学科之外寻求新思路。交叉学科综合把握,既可以帮助体育授课者探寻新方法,又可以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互补互助,共同推进体育教学的进步。
2管理哲学思想之适用性
哲学从属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并不是高深玄妙的空中楼阁,而是人们思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晶。哲学有一切学科之母的称号,它对其它学科的统领和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管理哲学是当代新兴的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问题是要弄清楚管理是什么?管理为什么?如何管理?它兼具管理学和哲学的特点,既有管理学的实际运用方法的借鉴,又有哲学的理论和目标指导作用。它不仅仅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可供借鉴的笼统经验,对于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师生互动也有诸多帮助。在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授课者,也可以说是课堂的管理者———这个管理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授课内容和形式的管理,二是对课堂参与者的管理。这就给大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要发挥体育专长,带领课堂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还应该有基本的管理知识,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大学体育课堂通过良好的管理模式而变得生动有趣。管理哲学学科总结了近现代管理的新精神和新模式,探讨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友好互动的良方,若将其适用于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中,将会为课堂效果带来新鲜气息。
3适用于当代大学体育教学方法中的管理哲学精神
3.1柏拉图的“至善”精神柏拉图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其思想中已流露出颇具闪光点的管理哲学理论精髓,可以为后世参考和借鉴。在他的以至善为目的的治理理论中,虽是以城邦治理为目标,但精神内核可适用于当代教学中的课堂管理上。他探讨了在一个共同体之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每个人都又不能依靠自己达到自足,这就决定了各种各样的人必须通过互帮互助以实现各自的目的,合作互利,才能实现大家的最大幸福。而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当中,并不是说简单的聚合或抱团就可达到最高目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依据共同体的目标和自身的特长来扮演一定的角色———即是自我角色的定位。每一个个体在共同体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各司其职,各守其分,绝不越位,使整个共同体实现团结统一、秩序优良、和谐发展,这也是柏拉图所说的“正义”或“至善”。同样,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也应该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分工,当代大学体育教育中课堂的中心已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发号施令的地方。尤其在体育课程中,常常需要团队的合作和训练,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整个课堂需要和谐和共融的锻炼气氛,教师和学生理应互帮互助,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体育氛围和双赢的体育效果。我们与其将教师定位为原先的“施令者”,不如将其看作一个“课堂引导者”。作为引导者,他们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帮助和指导,但又规避了三令五申的强制和权威。而学生同样要从过去的“听令者”转变为“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教师的权力下放,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体育运动思路可以在遵照合理的体育目标的情况下自行设计课堂的内容。这些定位的转变,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思路和课堂气氛、亲切感、活跃度的提升。
3.2穆勒的“自立”精神在教师和学生转变了角色定位之后,其各自在课堂训练里就应该有与往常不同的态度,发挥与以往不同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穆勒就谈到了两种对立理论,分别阐释了被管理者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一是穆勒所严厉抨击的“依赖和保护理论”,其二是穆勒大为赞赏的“自立理论”。在“依赖和保护理论”中,被管理者将自己全权交到了别人手中,管理者像是他们的父母,像教导和管束孩子一样来教导管束他们。穆勒认为,这是一种封建家长式的作风,他甚至大声质疑“: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具有正常体力和勇气的人,有什么理由要为所受到的保护表示最热烈的感激之情和最恭顺的效忠之情呢?”相反的“,自立理论”则表明了一种相反的态度。被管理者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理性化”的群体,这些都最终有利于他们的独立和自我管理。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过去的很长时间,许多大学生都是“依赖和保护理论”的实践者,他们不愿动手动脑而是将自己全权地交给了教师,把教师逼成了“封建家长”。而当代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扬,是时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自主理论”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承担设计课堂体育游戏或活动的任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或理性来发挥自己的个性,找到大学体育课堂上适合自己的乐趣。教师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封建家长,课堂将走向更加生动或开明的境地。学生也一定能够在这种独立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到顽强和自立的体育精神。
3.3科学理性精神美国哲学家温斯洛•泰勒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其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也同样值得借鉴。科学管理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就是用科学方法代替经验方法来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在任何一种行业中,都有可能通过排除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必要动作,以快速有效的动作代替缓慢无效的动作,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过去,旧的管理方式是单凭经验进行管理,没有把管理上升到科学高度,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则。而相反的是,科学管理则把各种相关的经验知识汇集起来进行分类、列表、分析,上升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使之变成科学统一的规章制度。在过去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往往是听任经验的驱使,“这节课需要多大的运动量”或“这节课需要多少强度的训练”依靠的是教师单纯的经验考虑。然而大学体育教师应该适时地对学生的各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加入科学元素,加入分析的过程,可以让教师根据事实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依靠一成不变的经验论断来完成课程安排。此外,泰勒还指出了要明确管理方与被管理方之间的不同责任,实现双方的密切协作,这其实也是一种系统优化的管理方式。与被管理者的密切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办事,这其实就是科学与被管理者的相互结合。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训练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团队合作,都需要共同体中的个体的密切协作。而这种协作绝不是简单的无科学系统的相互帮助即可,而是要明确密切协作中的任务和分工,要使得每一项分工都发挥个人的特长,都做到分工合理和科学。从以上可以看出,科学管理体现了一种清醒的科学理性精神,重视客体的规律或由对这种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理性要求,而忽视了任意变化的人的主观情绪。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在科学管理课堂的过程中要忽视主体的各种情感或者意志,只是依靠冷冰冰的硬性的科学数据来授课,而是认为教师应该避免情绪化或者经验化表象化的思考,要依靠可以信任的科学方式来进行授课。此外,科学管理还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已经不再是对立双方,而是有着共同一致的目标,需要互相促进的共同体。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确实应该强调发挥个体的个性,但学生不同的个性就犹如奔驰而前的马车,若是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若没有各自合理的分工,则会奔向不同的地方,使得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2
1.1应用型大学体育概述
应用型大学体育是指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体育教学,更多的是交给学生综合性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训练,强调学生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将体育教学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1.2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大学文化是以校园为载体,通过广大师生和校方的一代代传承和发展,汇聚了历届师生对于物质、文化、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心得和感悟。大学是以提供优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场所,为社会输送各种人才。大学文化首先需由浓郁的学术交流和钻研的环境、科研探讨精神和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责任感组成。对于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学文化由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组成。目前国际上关于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文化是指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包括设施、制度等。在广义的体育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我国学者认为体育文化是由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组成。狭义的体育文化是指体育文化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由体育用品、体育生活、体育教学、体育制度、体育活动参与者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总结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念等组成。大学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发展和运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共性。大学体育文化由不同层次组成,大学体育文化义同体育文化,是指大学师生在大学校园内运用各种体育器材来达到强身健体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之效。此类解释下的大学体育文化包括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设施、体育价值和规律及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知名学者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将大学体育文化划分为4个层次,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基础上加上了行为文化,并为每个层次划分相应的指标分类。一级指标即4个层次;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大类划分,如制度文化下包括大学体育制度、组织领导管理等;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分,如大学体育制度下包括xx管理法则、体育设施开放时间和管理细则等。本文将大学体育文化定义为包含校园体育教学、体育运动、比赛、体育文化推广、体育设施等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2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集约使用校园体育设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共同创造和传承校园体育文化。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也是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围绕体育展开的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课内外一体发展的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学和体育项目的发展,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促进身心的发展。所以,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
2.1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包括体育设施、活动场地、师资、校园教学环境等,为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创造了前提。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教学环境、体育设施和师资等,才能开展教学、竞赛等群体活动。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首先应具备相应的体育场馆、运动器材、校园地理资源等条件,如:网球场、游泳馆、塑胶跑道、操场等。所以,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准备。但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全民健身的参与和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增长及高校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得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日益跟不上大学体育教学的步伐。所以,各大高校需根据校园规划和实际发展需要,合理适当地对体育物质文化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师生强身健体、释放心情的需求。
2.2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由师生共同完成,由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一种适合本校师生共同参与和发展的精神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精神方面建设包括体育精神、价值、拼搏进取、团结奋斗、克服困难险阻等精神,构建公开、公平、经世致用的体育道德精神。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和群体交流氛围,帮助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大学体育教学除了具备专业的师资水准,还需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环境,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共建,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参悟和坚守。如:健美操项目是一项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体育项目,集形体、舞蹈、音乐和健身为一体的全民运动项目之一,但如果没有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学生只能通过健美操观赏到形体之美,而如果参与这一运动项目中,则不止体会到形体之美,更能体会到健身之乐、拼搏之乐,对体育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加深理解,并能形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从而对体育精神文化的进行补充。
2.3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健全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高校领导致力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制度条约和活动准则来规范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和完善体育参与主体的行为和体育活动的成功开展,帮助师生养成共同管理的文明规范。大学体育教学在体育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开展,在制度文化的指导下规范、安全、有序地进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体育设施保管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及遵守制度的习惯。
2.4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项目、群体性活动、娱乐活动等体育行为。高校体育行为主要有课堂训练、互动、课外健身、参与体育赛事等形式,行为文化促进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拼搏进取、不畏困难的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行为文化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校园活动氛围。通过大学体育教学重塑了行为之美、重申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3促进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途径
3.1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
体育硬件设施和活动场地的投入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大学体育教育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2搞活大学体育教学的活动氛围,促进互动融合
要想既能提高体育教学成果,又能促进师生学习领会校园体育文化,搞活体育教学活动氛围很有必要,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赛事、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的参与互动,扩大体育项目在校园的影响力,构建积极活跃的体育文化。
3.3以人为本,加大对学生的关注
一切校园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既是体育教学的参与者,又是体育文化构建和互动的参与者。校园体育活动是以鼓动师生参与体育锻炼,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因此,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为了加强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的互动,学校应以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为参考,积极组织展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营造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学因体育文化而精彩,体育文化因体育教学更丰富和更具实践性。积极促进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互动,以人为本,促进体育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和体育教学活动的共同发展,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作者:冀琳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银华,程风.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以钦州学院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1).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期待视野;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透视
一、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首先,将体育游戏融入大学体育教学,能够将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大学生逐渐热爱体育,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与掌握各项体育技能,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放松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游戏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通过有效的配合赢得游戏的胜利,这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有效合作、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发展大学生的智力有重要意义,赢得体育游戏的胜利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求学生拥有优良的智力水平。学生在游戏中急中生智,才能准确、快速地完成游戏,进而赢得游戏的胜利,在一些体育对抗赛游戏中,学生要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才能战胜竞争对手,因此,在游戏中学生自主思考成功途径,使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娱乐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精神放松、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身体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1.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精心设计体育游戏是提高体育游戏运用效率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游戏,避免盲目应用体育游戏,不能使体育游戏的运用背离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初衷,应使体育游戏教学法为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效率提供保障。此外,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保证游戏的安全性,由于部分体育游戏中存在一些肢体对抗环节,教师要严格制订游戏规则,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确保游戏的复杂程度适中,避免体育游戏过程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失去耐心,也避免游戏过于简单,难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轮滑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轮滑技能要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轮滑竞赛游戏,使学生在愉快的竞争中掌握技能,练习轮滑,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2.将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内容
将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内容,是促使学生通过体育游戏理解与掌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大学体育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体育游戏。例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排球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游戏,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通过网络资源搜集与排球有关的体育游戏,此外,教师也可以自主创新体育游戏,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小组学生按照教学内容中的排球训练技能,进行滚球接力游戏,在滚球接力游戏开展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向学生明确游戏规则,使学生严格按照教师设置的规则进行游戏,以此加强学生的排球学习效果。
3.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开展体育教学评价
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效率。例如,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给学生留出游戏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武术动作模拟游戏。教师站在教室中间,随机找两名学生模仿教师的轮滑标准动作,其他学生作评价,并指出台上学生的动作缺陷,依次使全班学生都有机会上前模拟,动作模拟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对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体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大学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将体育教学内容趣味化,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刘晓梅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颖.体育游戏对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5).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4
1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主要围绕江苏省各个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为主题,并根据这个研究主题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其中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坚持科学设计的原则,并广泛征求专家、教授、老师的意见对问卷内容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定稿。采用再测法检验问卷调查的信度。在发放问卷的前四周,随机对江苏省10所大学100名学生(男女各5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在15天之后,再对这100名学生进行第二次调查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信度系数为r=0.91。对老师使用的问卷的信度检验也同样采用再测法,所得出的系数为r=0.93。主要分为表面内容的效度、准则实用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三个方面。邀请20名与本次拓展训练相关的体育研究工作者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评价结果认为具有较高的可效性。
2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对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好比例进行调查显示,只有30.9%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而69.10%的大学生都表示喜欢体育运动。有71.2%的大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有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进行思考。针对以上的现状,如何让大学体育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以真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保持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这就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去设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其中,因为大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也是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角,并且也是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要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便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思考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合理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3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新的教育理念为拓展训练的融入提供理论基础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学生综合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再教育。从实际上说,将拓展训练教学方式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为了实现大学体育新课程的深化改革,是吸纳大学体育教学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过程。因此,新的教育理念则为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2拓展训练内容为大学体育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主要分为水上训练、野外训练和场地训练三种类型。其中在这三种类型的拓展训练中,除了场地训练需要建设专业的场地之外,水上训练和野外训练则对大学体育教育的硬件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较低。首先,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项目所需要的场地都是天然存在的,并不需要学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建设专业化的场地;其次是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其所需要的训练器材都可以自己进行制作。针对这种现象能够看出拓展训练是未来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满足大学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
3.3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足以支撑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
大学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是拓展训练项目开展的重要参与者,所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支撑拓展训练项目开展的重要条件,为大学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行性。因此,在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大学体育老师应该综合分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承受拓展训练项目所带来的重大压力,同时也需要思考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风险性。根据上文中提及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时,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可行性策略;其次,在当代大学生与传统大学生相比,其生活阅历更加丰富,并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足以支撑拓展训练项目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3.4当代大学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为拓展训练提供了可行性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时,体育老师具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中,在拓展训练项目的施教者来分析,就算综合素质并没有大学体育教师高,其主要优势在于具较强的专业性和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体育老师可以通过短时间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技能。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提供了可行性。
4结论
本文主要以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从江苏省抽取10所大学调查学生和老师参加拓展训练的情况,并向400名在校大学生和60名教师发放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发现有很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上体育课,所以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笔者主要从新的教育理念、拓展训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当代大学教师的素质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这有利于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水平,同时有利于让学生掌握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方法。
作者:梁田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一、大学体育专业教学现状
1.对于学生而言,刚刚经历过紧张的高考,一迈入大学就仿佛进入自由王国。面对大学的种种变化,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并没有完全的适应。学习中,自主性得到强化和体现,学习压力远不及过去。甚至还有一些同学没有端正自己思想,认为课堂老师讲授只是在纸上谈兵,并没有现实的应用性,因此对于课堂知识很不重视,并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由此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在生活上,由于自立能力不强而且缺乏家长的管教,学生开始放任自由,尽管身为体育专业的学生,也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和技能不足。
2.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们在理论教学方面大多缺乏新意,教学模式机械呆板,缺乏生机,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学习,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严重不足,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发挥,只是在被动接受,因此很难实现教师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方面,高校在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因此设备大多陈旧,更新速度也十分缓慢。对于千篇一律的设备,学生早已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同时没有现代化设备的支撑,教师一些新的教学想法也很难实现,教学质量也因硬件的缺乏严重的受到影响。
二、对于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可行性建议
1.以就业岗位为依据,改革教学模式
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调整而不断变化,因此大学体育教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也应该随之变化。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摆脱照搬书本的固有模式,实现从学科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换,不断改革教学模式进而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作为大学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专业本质上是一种针对体育类人才而进行的特殊教育,为了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机能方面的能力,加强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应用的联系,依据不同人群的自身属性和将来的职业属性进行分类教学。
2.提高田径远动课程的教学水平
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中资历最老、基础性最强的一个项目,它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而产生发展,一直被称为“运动之母”,拥有很高的体育地位,田径运动项目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很多项目也是由它演变发展而来的。它具有很多种形式,对于个人而言它可以是简单的锻炼活动,如跑步;对于团队而言,它又可以成为一种团队协作的竞技项目,如:接力跑。受田径运动内容广、灵活度高和规则简单等属性的影响,田径运动具有很高的地位,是其他体育项目不能替代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田径运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学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内在属性,在强化学生体质的同时激发其对于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同时在参与其他体育项目时也注重对于田径远动的宣传,强化田径运动的作用。这样的相互促进模式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项目,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采用多种方式拓宽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采用单一机械的讲授方法,枯燥的理论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也很难得到发挥,甚至还会对课程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会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内容上应该注重实践性,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对于将来工作和就业的意义;在授课形式上,可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扩展课堂教学的形式,不断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际的应用能力。
4.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师生互动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把标尺,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更加有效率。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种良性的互动,使教师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模式下,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在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结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对于体育专业的人才要求也逐步多元化,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必须依据现今的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适时地从内容、形式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
作者:王飞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第三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1、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补充性。尽管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当中,但是,它的教学内容仍然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各自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存在着简单技能化与繁杂的问题。首先,不少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形式方面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让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陈旧,缺乏质的飞跃。其次,一些高校拘泥于改革的表面,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多元化特征,反而让体育教学陷入到一种“小而全”的教学陷阱当中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反而导致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此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还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理念实施,从而无法充分挖掘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让课内体育教学缺乏必要的课外辅助资源的补充与引导,最终影响到学生自我组织、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体育意识的有效树立。
(2)大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教学改革要求。大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主体,他们的教学改革态度与教学改革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效率与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仍然不够,片面强调对教师运动技术水平的培训,而忽略了对他们未来学习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过于集中而个人能力有限的问题。此外,一些大学体育教师对后续的继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一些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主义,体育教师的整体知识更新较为缓慢,而他们的专业素质也无法跟上时展的要求。
(3)大学体育教材质量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区别。大学体育教师有时也会参与到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中来,这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从而使得一些体育教材质量出现了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比如说,一些体育教师在参与教材编写的时候,常常会根据查询的资料进行修改后的编写,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改头换面的旧教材而已,无法真正体现出教材的创新性。此外,很多大学体育教材都缺乏必要的时效性,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令学生感到厌烦的课程。
(4)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目标与教学实践相互脱节。这主要是说,当前不少高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教学只是一个辅助性课程而已,从而无法把大学体育教学真正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也让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同时,我国不少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发展较快,但是,其体育教学理念却更新较慢,无法与自身的发展规模与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从而限制了现有体育教学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也降低了体育教学的工作绩效与水平。此外,一些体育教师自身教学认知与教学能力有限,从而对学生的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5)大学体育教学场地与设施也无法满足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我国不少大学体育教学的场地与器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损问题,无法满足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学需求。同时,我国不少大学体育教学场地与器材都走向了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这就出现了一些高校为了追求一定的教学效益,片面的把体育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向社会进行开放,反而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与课外活动要求。这些状况都加剧了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
2、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建议
(1)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强化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这就是说,当前不少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化且独立化的教学理论体系,因此,它的教学改革无法顺利开展起来,也无法令人满意的改革效果。因此,各个高校必须尽快强化对大学体育教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努力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系统理论指导与科学化水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学实践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各个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加强对大学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工作,提升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为解决一些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提供对策与指导。这就需要各个高校积极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努力构建一个扎实且全面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引领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走向质的改变。
(2)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应该慎重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材。鉴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创新化的问题,各个高校应该围绕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对体育学习的期待,精选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让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与创新性,并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动机。此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努力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水平,改变那种技能偏执化及泛化的教学内容,真正为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终身体育思想提供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内容。那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选择合适教学内容的时候,显然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材。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强化对教材的系统化研究,本着宁缺勿滥的指导思想来改善体育教材,创新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编写水平,真正让大学体育教学具有高度的创新性;
(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全面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就是体育教师,他们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效率与效果。因此,各个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科学理论作为切入点来全面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高校必须引导体育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研究中去,成为一个总结过去教学并提升未来体育教学的综合教学者,从而不断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外,大学体育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认真分析并调研体育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并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4)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教学环境。这就是说,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必须从战略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体育教学,深化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认识,尽可能的提升大学体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体育教师待遇,还要营造一个浓郁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大学生处于一种愉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环境当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高校还应该让体育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话语权,并构建一个多元且动态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并增加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让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适度引入社会开发项目,让大学体育教学场地与设施不断更新与充实,最终提升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管理绩效。
作者:汪博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第四篇:大学体育教学改进对策
一、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做过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改革措施,但很多政策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被采纳,很多意见和建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引领、革新作用。有教学工作者通过对当前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体育教学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特长生培养,即对有某项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和锻炼,使其能够向职业运动员的方向发展,以便将来有机会参加大型竞技体育比赛;二是传统项目的体育教学方式,上体育课就是跑、跳、投及各种球类运动,或在老师指导下分组训练或自由活动;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四是旨在进行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我国大多数的大学体育教学都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以跑、跳、投为主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组织全体同学进行集体训练,在此基础上对发现有特别专长的学生进行重点针对性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形式单一,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指使体育课在很多高校里都成为摆设,既不能引起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更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重文轻体”是我国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普遍尴尬和困境。素质教育已经被普及推广了多年,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也被广泛推行,大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改进,不断地趋向完善。例如9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也得到了采纳,不断进入大学体育课堂,在此背景下,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了高校体育专业的良好发展。其次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在素质教育的教育大背景改革下,教师们对本行业进行了重新审视,有了新的定义和教学方式,态度上也有了转变,进行了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和创新。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体育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和全民体育的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在此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也进一步呈现出革新的趋势,大学体育设施也开始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显示出大学体育教学社会化的特征,大学体育教育资源也更加均等化。这是值得欣喜的景象。
二、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教学成果,但是,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完善的地方。这些弊端甚至影响到了关乎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个教育改革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对培养国家需要的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很不利的。总体看来,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没有新意;终身体育思想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有很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上;大学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不一、不准确,不能真正反映出大学生的整体体育素养和高校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方针;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很盛行,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真正提高的壁垒;
三、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进对策
在目前高校的这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的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是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素质培养而非单纯的“应试教育”。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选择运用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应当克服前述不足之处,贯彻实施以下几项措施:首先,加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同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完成真正的教学过程,反之,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因此,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是教师能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关系,尤其是体育教师在加强教学的同时能更好地研究学生的学习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体育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全面培养的同时加强针对性培养。新的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师应该尽力满足学生们求发展、求进步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从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实践中受到鼓舞。在教学实践中,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训练和学习机会,此外,还要一分为二地对待每个学生,不断努力帮助他们寻找适合各自性格特点和身体素养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教师要能够真正地着眼未来,有着面向现代化眼光和教学态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考虑;在体育教育教学的方法选择上,更要注意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最后,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适应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通过调整技术难度、变换教学手段、改变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公平竞赛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学生参与教学的情景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的主体,从而使其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如训练、自学、实践、思考、讨论等来独立地获得知识。
四、结束语
综前所述,大学的体育教学,必须与当前的教育发展大趋势相适应,大学体育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理论,全面、深入地发展体育教学理论,创新和完善体育教育方法和实践。大学体育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为主动,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意思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靠丰富的体育教学来实现,也是全社会终身体育理念落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全面推进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推动发展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
作者:华卫平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第五篇:大学体育教学恐惧心理分析
1、大学体育教学学生恐惧心理的具体表现
所谓恐惧心理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害怕自己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和人格上的侮辱,而产生了惧怕心理。其一般会伴随有焦虑、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现象,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头晕、尿频、恶心、呕吐、四肢不协调、身体僵硬等生理反应,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器材,动作比较复杂的体育项目就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借口去逃避。例如,大部分女生在长跑练习时,总是磨蹭半天,或者请假去厕所,总之不愿意回到课堂;(2)碰到自己不擅长或不感兴趣的运动,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勉强应付,做动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在跳高、跳箱、跨栏等项目中,部分学生不敢跳,当跑到器材旁,又返身折回;(3)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对于一些动作躲躲闪闪,战战兢兢,一直在看着别人做,而自己很少主动参与。例如,有些学生,总是低着头,站在最后一排,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2、大学体育教学中诱发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2.1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有待提高。要想更好地完成体育锻炼,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一旦学生感觉自己的身体条件无法顺利完成规定的体育任务时,就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如身材弱小的学生需要完成对抗性较强的项目时;身体笨重的学生需要完成具有一定协调性的技巧项目时;或者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需要完成耐力性项目时。
2.2合作意识差,课堂氛围不高。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意识,尤其是一些虚荣心较强或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他们抵抗挫败的能力比较有限,在比较紧张的课堂气氛下,他们往往害怕自己做不好,会被同学嘲笑和讥讽,担心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面子、出丑;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自己一个人在老师和学生比较少的地方去练习,导致一些比较难的动作不敢尝试。
2.3教师教学方法选择不合理。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自己动作示范都不标准,都无法讲清楚技术动作要领,而且讲授内容未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出发,总按自己固定的套路上课,课堂组织过于简单,而且有些教师对于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言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经常训斥学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3、消除大学生体育教学恐惧心理的主要措施
3.1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教育。2007年4月,由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了"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质健康水平,目标是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向操场,增强身体锻炼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
3.2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差异。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教学相长,寓教于学,而且还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身体素质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担任课堂小裁判,或者做自己的教学小助理,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接受能力较慢或生理方面有缺陷的学生,教师要循序善诱,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懂得只要方法选择得当,不断进行努力,就可以很好的挖掘和激发自身的运动潜力;对一些比较难的运动技术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只要学生取得了进步,不管大小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3提高体育活动的团队精神。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恐惧心理,但是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师生间相处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有些学生或自卑或胆怯,导致做各种动作时都会缩手缩脚,很难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此时,同学的一句安慰、一声鼓励可能会比教师的任何语言都管用,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会在短时间内散去。综上所述,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自己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还能缓解或避免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孙国辉 孔令达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第六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且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弊端,主要就是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并不能够按照实际的教学要求和社会发展现状开展,因此许多时候高校体育教学并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更无法真正的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落实。对于许多高校来说,他们片面地认为,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一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最后修完学分,这样就算作完成了高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可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所在,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丧失积极性,进而也无法真正的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二)教学的内容安排与设置不够合理
在高校的体育课程安排中,许多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设置都不算合理。例如一些高校在教学项目的,选择的体育项目竟然是马拉松项目,或者是撑杆跳。并不是说这些项目不好,而是不适合全体学生。因为这类项目需要很强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许多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甚至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安全带来隐患。因此这样的内容并不适合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所以要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开展大学体育教学。
(三)教学时间限制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都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高校会在学生的大一和大二期间,安排体育课程。而大三大四就不再有体育课程的安排。这就充分的看出,高校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安排完全是出于学分考虑,并不是本着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也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爱上体育锻炼。这样的教学使得体育教学中间间断,并不符合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让学生长久的实现对自身的体育锻炼。
(四)缺乏合理科学的组织
高校在进行组织体育课程开展的时候,往往因为缺乏合理有效的组织,进而使得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大多数的高校都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学生就怎么接受知识,并不会主动地对知识进行质疑,同样也不会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所以许多时候,高校没有正确的按照学生的成长特点来开展和组织体育课程的落实,也不会为学生组织一些相应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而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只是流于形式。
二、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一)更新与完善教学理念
高校要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首先相应的领导和教师就应该明确终身体育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明确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的长远考虑的,也是为了学生永久的身体锻炼考虑的。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应该从理念上进行创新。教师要明确,当前高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性人才,专业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来说更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本着综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进而更好的保障大学生可以在大学阶段,学习到有用的体育知识,进而更好的完善自我。
(二)课程安排科学且合理
高校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要合理科学。首先要尊重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状况,明确哪些体育项目的开展是符合大多数学生,哪些体育项目的实行是不具有安全隐患。这将作为高校开展体育教学项目选择的重要指标,也是课程安排的重要标准。例如可以选择短跑类项目让学生进行练习,短距离的跑步对学生体能没有太大的消耗,另外大学体育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速度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这类项目比较适合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且对学生一生都将有帮助。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娱乐性较强的项目,例如太极拳、健美操等,都是近些年来大学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见也比较火热的项目,这些项目更加符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也符合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三)增强体育教学的连续性
增强体育教学的连续性,就是要求大学在开展体育课程的时候,不要只是局限于针对大一和大二开展这样的科目,大三乃至毕业生都可以开展相关的体育科目。体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影响的。所以体育课的开展应该具有连续性,而不是大一大二结束之后这门课程也就随着修完的学分而结束。这样将会非常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连续性,更不利于学生落实终身体育学习的目标,在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中,体育学习的意义将无从体现。
(四)教师要合理科学的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在进行课程安排以及活动组织上,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首先教师要明确,符合学生爱好和兴趣的体育项目才是学生真正想要感受的体育教学。所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特点来组织一些相应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既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可以真正的将体育教学的目的落实下去,对于学生一生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三、结束语
终身体育目标背景之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本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的教育意义,更好的保障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黄凯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1.教师观念落伍
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无非就是让学生“玩”,只要学生玩高兴了,体育课就算是教好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况且现在是大学时期,对大学生一切要求都比较宽松,所以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精力在体育课上面。这样的教学观念无疑是片面的、狭隘的。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直接导致体育教学枯燥无味,教师教学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丝毫体会不到体育课乐趣,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这样的体育教学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作用。
二、大学体育教学方法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1.转变观念,提升自身技能
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对大学体育教学至关重要,只有观念转变了,教师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认识才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升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大学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求教师自身专业技能要过硬,尤其是篮球、足球、排球等科目,示范动作要标准、规范,还要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将复杂、难学的动作讲解给学生,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这与教师自身素质高低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远程大学体育课程学习,在线与体育教学名师探讨、交流,吸取、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完善自身不足;还可以经常参加大学体育教师交流观摩课,实地与教学先进者交流心得,切磋经验,对自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不耻下问,提升专业技能,从而为以后的体育教学奠定基础。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娱乐课,要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不可营造严肃枯燥的课堂气氛,不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遵循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可以对大学体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但是也处在学习知识的阶段,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渴望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而游戏教学法恰好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从而保证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发展。
3.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转换,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要尽可能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游戏,一起练习,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优美的动作。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自信心。教师要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只有更加关注教材、关注知识、关注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三、结束语
新时期,新观念,新方法,大学体育教师要在“三新”思想的指导下,始终以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据,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逐渐探索出符合自身以及学生的教学体系,从而推动大学体育教学迈向新的高度,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缑剑坤 单位: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
第八篇: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素质拓展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1.拓展提高了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与校园临界的团体,既有年少的叛逆,也有些许社会的认知,现在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固定教室等情况的存在,大大减少了同学们之间互动的可能性,人们都说大学生的行动团体就是宿舍,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宿舍的交流也很少,那么拓展训练的存在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把集体、团队的观念慢慢的渗入到大学生的脑海中,通过一些集体游戏和一些合作的项目可以加深同学们之间的了解,让同学们让体会到团体的乐趣,弱化他们永远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好的习惯,只有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和一定水平的交流能力,当大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才能够做到不与社会脱节,能逐步通过与社会的交流,真正进入到社会,保证自己拥有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的能力。
2.拓展训练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学到的都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当然理论是行动的基础,但是在掌握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如何让它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一个问题,拓展训练是一个团体项目,在一个团体中总数会有不同角色的存在,比如说领导者,即游戏的主导者,虽然说拓展训练只是一个课堂下活动,但是在这一个活动中也是可以培养我们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等我们所需要的重要品质,比如说在大学生毕业面试中,很多人难以通过的群面,群面当中便要求我们每个人能找到合适的定位,并准确显现出你在这个定位所拥有的能力,最好的当然是能担任领导者,并且能够顺利带领团队完成面试题目,那么这些能力是怎么来的呢,很简单的反应到我们所说的拓展训练中,同样的也是一个团体项目,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的融入到这个训练之中,并且体会不同角色的感觉,甚至尝试担任游戏主导者,这样,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综合能力便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既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够锻炼综合能力,真所谓是“一箭双雕”。
二、小结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体育游戏;大学体育教学;实践应用
当前,大学里体育课程通常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本身对于课程内容感兴趣或者是有所期待,因此能够积极的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选择体育课程只是因为厌倦了课堂学习,通过相对简单的体育课程来获得必要的选修课学分,因此他们对于体育课程中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表现出厌倦感。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而游戏教学法就是一种既能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游戏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确立他们积极的品质。
1体育游戏概念和特征
体育游戏主要是指使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具备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其目的在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兴趣以及基本的活动能力,并且使用锻炼的形式完成游戏的方法[2]。其基本特点在于具备强烈的竞争性、适应性、目的性、趣味性以及教育性[3]。适应性主要是指体育游戏内容较为广泛,每种体育活动都能够成为游戏内容,体育游戏形式多元化,包括了简单的、复杂的、休闲的、剧烈的等,可以很少的适应学生需要;竞争性指的是体育游戏一般都会存在胜负之分,可以充分的表现出集体对抗以及个人竞争,其本身具有的竞争点可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怀揣着必胜的新年,不仅要有体力上的竞争,同时还需要涵盖脑力竞争,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潜力;趣味性主要是指将技能、智能以及体育融合在一起,在游戏的各个层面的设置上都要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得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比较符合大学生特征;目的性指的是游戏的设置主要是屈从于哪方面的目的,例如竞争性的游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发挥团队精神;教育性的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组织纪律等,体育游戏能够表现出学生品质,这也是开展游戏教学的基本要求。
2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途径分析
2.1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尽量少用一些小学生的游戏,而应该多使用一些稍微要动脑筋并且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要求。在大学生准备活动当中开展游戏教学法,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传统绕着田径场跑步的准备活动,非常枯燥,对此不感兴趣。但是这种慢跑对于体育教学课前准备非常有必要。因此可以先让学生围着田径场跑一圈,然后再开展相应的游戏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乐在其中,并积极的参与,实现热身与健身的双重效果。2.2在课程实际练习中的应用:体育教学开展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4],所以,体育教学在大纲中会为学生安排综合素质联系,身体素质练习的难度通常比较下,但是负荷较大,过于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并且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用游戏练习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体育趣味性更高。将不同的游戏方法用于素质练习当中,学生情绪会较为亢奋。所以,积极性会随之提升。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身体素质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素质与增强体质。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运动量,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练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情绪长期处在高涨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很容易产生事故,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防止因为学生负荷过大造成事故。2.3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需要从课堂学习的亢奋状态转变为安静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积极性与课堂连续性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此时体育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体育游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能够获得极大的放松,可以转移课堂上留存在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神经,从而实现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恢复,保证学生能够出于最佳的运动状态。在整理互动阶段,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充分的考虑学生实际需要,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游戏的智力要求以及竞赛属性都要所有兼顾。结语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加入游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胜利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课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同时也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师生互动的愿望,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提升课程的紧凑感,还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戏教学是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是体育教学工作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非常值得在高校中普及与推广。
作者:林涛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芬.谈如何激发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浙江体育科学,1993(4):14-16.
[2]法国兴.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12(10).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6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过去单一型人才,而是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大学人才培养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课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体育课程,在全面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体育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真正做到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
2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教育重点,大学体育作为锻炼学生体魄的重要课程,一直都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之所以要加强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也是为了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就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身体素质而言,许多大学生都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也是少之又少,所以造成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所以,只有注重学生的体育教学,才能够有效的改善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大学体育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在体育训练中学会彼此合作,并从体育精神中获得精神食粮,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
3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3.1加强学科建设,推动教育发展。就目前体育课程在大学的开设现状来看,尽管体育学在教育学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开设体育专业的大学只有少数几所,大部分高校仍然沿用初高中教学方式,将体育学科设置为公共学科,甚至有的学校将其设置为选修课,这一现状严重限制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也是有害而无益。对此,国家必须进行相关的教育改革,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融入教学改革之中,使体育学科上升成为平等学科,提升高校对于体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3.2注重素质教育,保障课程实施。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体育作为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必须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还要保证体育课程能够与其他文化课程占据同等地位,并在国家相关通知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保障体育学科的课程能够有序开展,并最终提升整个学校对于大学体育教学认识的程度,不断加强大学体育教学。3.3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体育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但是体育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成为极具趣味性的学科内容,对此大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不再传统单一,能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并提升自身素质,大学生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实行深度教学。同时,高校体育课程还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变化,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比如,大学体育课程可以综合社会体育理论知识,使大学生体育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在体育知识方面的储备量,如此,也能够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实现大学体育教学多样性发展。3.4高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改革。体育给予人的好处不仅是在身体上,也体现在智力和心理上,以及提高人的素质上。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深化体育理论教学改革。从功能上看,高校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还具有传递文化、娱乐身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等社会功能。从目标和范畴来看,高校体育应包括体育教育、竞技教育、娱乐教育等。因此,应该全面认识高校体育的各种功能,从自然的、文化的、教育的、生理的、心理的各个角度进行深入考察和探讨,将单一的强身健体功能体育价值观转变为多功能的体育价值观。高校体育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以满足大学生对各种不同价值层次和不同功能的需要,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高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要从制定目标、选择内容、确定时数、健全考试制度等方面形成一套体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结合理论教学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功能和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从改革与更新的理念高度去认识,从功能、作用、目标等多层面,全方位地去认识。所以,很多学者呼吁增加体育理论时数,由原来总课时的6%~10%增加到20%比较适宜。体育理论教学还要尽快完善制度,建立理论试题库。理论考试不能再流于形式,要使高校理论知识教学向科学的轨道推进。3.5完善评估体系,强化重视程度。想要对学科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就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估系统,但是,不同的学校在教学评估方面的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就体育学科而言,在进行教学评估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体育素质。同时,要不断建立相关考核机制,保证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在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大学生体育教学质量,并提升高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
4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根本任务,增强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要培养大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师应率先在教学中履行终身教育理念。实践证明,有好的体育教师,才有好的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帮助学生向体育学习的生活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培养他们的体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铸造创新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张.大学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方面提供的新思想[j].科技风,2019(24):46.
[2]戚进冲.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思考[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107 109.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7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集中在教学的设备不够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的氛围也存在问题。师生的重视程度都不高,从而造成了学生们将体育课就当成了玩的课程,而教师也没有完善和科学化的教学体系。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大学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我国未来体育人才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综合性高校对于体育学科的竞争力不予以重视,而由于经费问题,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也不够完善,从而造成很多实践的体育课却成为了理论课,而实践课程则成为了其他活动的休闲时间。因此,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也是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大学体育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
2.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分析
通过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从根本上了解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措施的实施与解决。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呢?具体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呢?首先,让大学体育教学的学分制与毕业学分相关联,加强体育学分的质量。在教学模式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改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学弊端,从而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将大学体育教学的学分与毕业学分相关联,实际上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让学生们存在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毕业是涉及学生的大事,只要与毕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们都会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们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在一定的压力下促使学生们注重对于大学体育学科的学习。其次,加强高效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通过一定的调查数据显示分析,诸多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明显步入专业课的教师队伍水平。原因也在于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能有效合理的完成对于体育教师队伍的完善工作。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于教学课程的把控以及教学内容的传授无法做到真正的专业,从而造成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法真正的学到知识。此外,由于教师的队伍不强,从而造成了教师对于教师的不重视。这点非常关键,教师的不重视,就容易造成学生们的厌学情绪。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能够合理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总是造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们的要求。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达到教学指标。总之,加强大学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充分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改善现有体育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后,高校需要进行投资,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具备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可以让体育教师更加有效率。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化,因此一些教学设备的要求也就很高。例如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泳教学,就需要高校建设有专业的游泳池,这样学生们才可以有实际操作的空间和机会,教学的效果和目的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加强体育设施投资,是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3.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8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是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的体育教师,以体育教学部或其他体育团队形式为建设单位,通过协同合作方式逐渐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开发优质体育教学资源,促进成员之间体育教学经验交流和体育教学研讨,以促进各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使体育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最终达到以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正式团体。合理有效的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具有目标明确、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管理等特征。
2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形成因素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主导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方向,是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大学体育教学团队中的各成员在体育教学技能、体育教学经验、运动竞赛、群体活动和科研教研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应在职称、学历、年龄、性别、学员结构以及性格特征和个人爱好等方面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构建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教学梯队中各成员所具备的技能以及教师的类型是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应是可持续性发展团队,只有学习才是团队得以生存的法宝,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各成员业务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学团队更具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学习研究型团队的形成是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发展动力。
3大学体育教学团队中教师类型的组成
大学体育教师工作主要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运动竞赛训练、课外群体活动和体育科研工作。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主体工作,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技术的重要途径;课外群体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运动竞赛是学校或体育团体之间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检验;科研工作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理论指导,是体育教师进行再学习的重要途径。3.1教学型的体育教师。教学型的体育教师是以体育教学课为主的教,一般都是在体育院校经过体育教育较为系统的学习,对体育教学内在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能有效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着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加强学生主动精神的培育,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和健康身心,使整个教学过程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并且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同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深受学生喜爱。3.2教练型的体育教师。教练型的体育教师具有较高运动技能水平,一般都来自专业运动员,运动技能都能达到“运动健将”级或国家“一级”运动员,具有高超的运动技能以及丰富的运动训练经验和参赛经验。从运动员退役后进入体育院校,经过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在院校主要承担传统项目的训练和竞赛,能按照培养目标,充分激发学生运动潜能,指导并参与训练,具备培养人才的目的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能在传统项目的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提升院校的知名度,扩大院校的影响力。如在北京高校提到男子足球就会知道北京理工大学,提到篮球就会知道是中国人民大学,提到排球就会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到健美操就会知道北京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等,各个院校的优势项目也成为宣传本校的招牌。3.3科研型的体育教师。科研型的体育教师侧重于教研和科研能力,一般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科研水平,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学实践中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情况,有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体育教师去认识、探索、发现、研究和解答。从体育教学规律来说,现代体育教育肯定会有不同于应试体育教育时代和竞技体育教育时代的特点和规律,需要体育教师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应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思想品质和研究能力,并且能带领团队其他成员进行科研和教学研究,从而能更好地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服务和提供科学理论依据。3.4群体型的体育教师。群体型的体育教师是以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为主,在强调阳光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学中,群体型体育教师尤为重要,此类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如组织院校传统体育活动、体育节、体育摄影、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及大型团体操等等,多种类型的课外体育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能极大地活跃校园体育氛围,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4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具有目标相同、技能互补、分工合作等特征。应以团队带头人为主导,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教师类型等方面形成合理梯队的教学团队;以四种类型教师建立合理的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在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下,各成员相互合作与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才能,使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体育课教学、学生运动竞赛训练、学生课外群体活动和科研、教研工作顺利进行,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突出的成绩,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才能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张智新,唐红斌.质量工程中高校体育教学团队的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
[2]孙麒麟,田祖国.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1-4.
[3]马延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4]刘娜.关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6(4).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成为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新时期,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在编排上与初高中体育大纲编排一样,都是沿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推进的。也就是说,大学体育教材是根据学生年龄层次来进行教学内容编排的,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每个年龄段的学习任务也是不同的,并且,许多教学内容都与之前的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教材编排规律,对教材进行分解和剖析,由浅入深地来教学。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利用多种手段去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相对复杂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过去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只关注足球技术和战术教学,却对基础教学内容不够重视,如此这般,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选位、保护、跑位等足球战术和技巧,但是由于踢球、运球、停球、接球等基本技术不扎实,所以他们在足球运动中难以做到得心应手。鉴于此,在新时期,教师要摈弃过去那种只关注足球技术、战术教学的做法,适当降低足球教学要求,沿着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比赛与技术分析—足球规则与裁判方法的顺序和路径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合理性,还能夯实学生的足球基础,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二、开展多媒体教学,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也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中来。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许多高校还专门建立了专门的体育网站。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校体育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也为高校体育多媒体教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便利。高校体育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以网络教学为基础,变革单一、呆板的体育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影像资料、文字资料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开拓一些新的体育教学项目,构建富有趣味的体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在大学体育专业田径教学中,过去,许多教师采用的都是知识灌输、动作演示、大班教学法,许多高难度动作在演示和学习起来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在多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动作演示,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师还可以将“牙买加闪电”博尔特、中国飞人刘翔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视频用到教学中去,以增加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以专业辅导,这对学生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三、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大学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它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对象、教材和任务不同,要求大学体育教学要采取与之适应的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过去,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上,沿用的都是大班统一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统一教学法只能照顾大多数,却无法照顾少数人,也难以进行个性教学和创新教学。在新时期,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个性特点,对学生区别对待、分类教学。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教学探讨和研究,通过“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与此同时,将学生运动知识学习、技能获得、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进行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如在大学篮球教学中,在篮球技术和战术教学过后,教师可以借助运球游戏、小型对抗赛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利用多媒体,结合nba比赛视频进行篮球裁判、记录台等相关知识教学,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这样要比单纯的理论和技术教学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和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每个大学体育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这也要求大学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建设研究,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以构建高效体育课程,为学生健康成长、强壮体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马玲,周斌.加快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j].科技视界,2016,01:143.
[2]徐建平.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措施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179-180.
大学体育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终身体育;目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1终身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1.1终身体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不仅能够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也能够适应我国国民体育需求。终身体育思想的核心便是让一个人一生都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及生活品质。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即教授学生运动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且进入社会之后仍然能够坚持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大学生加以引导,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确保他们在日常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技能,使其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业结束之后,仍然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1.2终身体育的特点
(1)终身性特点。大学生一生都要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其目光更加长远,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学习及锻炼,走出校门之后,更要接受体育教育,坚持体育锻炼,将体育作为一项终身性的活动。(2)多元性特点。其强调的是内容方面。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考量,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运动项目进行自由选择。学生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锻炼需求、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并坚持锻炼。①(3)全民性特点。它是指体育锻炼需要有广泛的参与主体,不仅仅是体育教师、高校学生、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普通民众也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大众体育教育提供发展空间。(4)明确性特点。无论是大学生、体育爱好者,还是普通民众,都要为自己制定明确的锻炼目标,从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
2终身体育思想对大学体育发展的作用
2.1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的人才培养价值
大学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通过系统的教育过程,培养综合性人才。当前,社会压力比较大,人们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将终身体育思想应用到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能够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目的具备一个明确的认知,引导其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继而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完成大学教育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能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2.2构建特色体育理论体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将终身体育思想应用到大学体育教育中,与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要求相符合,不仅能够向大学生传授基础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而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及体育意识,使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同步结合,从根本上对我国社会主义高校体育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实现终身体育目标。②
3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审视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3.1教师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淡薄
纵观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注重体育技术,并未认识到理论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无法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全面认知,更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传统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终身体育意识。
3.2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单一
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差,使大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学习积极性也普遍偏低。当前,很多大学体育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以各类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和跑步等为主,缺乏创新性。而体育教师的课堂参与性也比较低,只是向学生讲解基本的体育技能,然后让他们自行锻炼,使体育课堂学习比较枯燥,制约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3高校体育场地和器材配备不足
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配备充足的教学场地及体育器材等基础设施,才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目标。部分高校由于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等有限,使日常体育教学无法保障,导致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积极性普遍偏低,很难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更遑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③3.4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低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素质及综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数量有限,专业水平普遍偏低,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及实际学习需求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无法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高校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制约了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4基于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4.1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对其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教师既要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又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故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要着力于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及技能进行培养,并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立足于高校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并时刻坚持体育锻炼,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制定明确的体育教学改革目标
终身体育主要强调体育锻炼的终身性和长久性,其使学生能够终身坚持体育锻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既要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进行考量,也要立足于长远,使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仍然能够坚持体育锻炼,确保身体健康,且终身受益。其要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为一体,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完善的环境基础及制度基础。④
4.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首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以室外和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依据大学体育课程要求和学生地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应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以足球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足球技能,也要在课堂上组织足球比赛及足球游戏等,并观看足球视频,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体会足球运动的乐趣。其次,应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终身体育教学背景下,要依据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对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确定,实现其多元化,不断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4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终身体育思想理念指导下,选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编写体育教材。首先,基于社会和学校需求,依据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确定,使学生既能够得到体育锻炼,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其次,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增加实践性比较强的新型教学内容,使其更加多样全面。第三,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既要讲求实践性,更要兼顾理论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同步,从而使学生在长期体育锻炼背景下,逐渐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4.5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考核方法
首先,立足于终身体育目标,执行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对大学生的日常体育学习情况具备明确的认识。其次,注重教学与评价的同步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效用,为体育教学提供助力。第三,依据大学体育教学情况,对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同步应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使大学体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引导大学生不断树立体育学习自信心。第四,应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和教学评价方法,既要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也要评估大学生的学习结果,使体育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4.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它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将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并依据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学校体育器材进行更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场所,使其真正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氛围中,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在该过程中不断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未来离开学校之后,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5结语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教育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能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学校和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体育学习需求,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合理界定,制定明确的高校体育改革目标,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杨韩雪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注释:
①姜宇航.基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电大理工,2014(4):79-80.
②周鹏.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1):126-128.
- 上一篇:
- 下一篇:乡村文化艺术范文
相关文章
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2023-01-13 08:29:10
大学生线上学习力培养策略 2023-01-11 09:07:12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探讨 2023-01-11 09:00:06
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媒体双创研究 2023-01-06 08:56:58
高校大学生运动鞋消费行为探讨 2023-01-05 09:06:51
大学生投资理财探讨 2023-01-05 0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