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水电管理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09 17:43:53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1
----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意义
在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意义的认识上,全校上下形成了三个理念:
理念一: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
××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近几年中,学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现有学科覆盖了9个门类,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5500多人,总在籍学生5万多人。2007年学校科研经费的总量达1.4亿,今年预计将突破1.8亿。学校的校区面积为3125亩,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学校的综合实力由2002年的128位晋升至2007年73位,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如何通过管理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我们建设节约型校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在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我校校长陈坚教授明确提出“大学需要经营”的理念,强调要树立成本意识与效率意识,要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我们认为,高校需要快速的发展,更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节约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的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成本问题是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的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或能源求得的发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的。近年来,我校在师生人数不断上升、科研总量年年增加、实验室开放数量增多、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的情况下,水电的消耗却比以前有了明显的下降,节能节水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理念二:节约的习惯体现学校师生的素质
节约行为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学校积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努力改变部分师生传统的用水用电观,增强了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师生们把节能节水行为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书中提出“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节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同学们在参加学校举办的节约展示活动时说:“节电节水,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江大,体现了江大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的科学态度”。“让美丽的校园成为我们的骄傲,让节约的行为成为我们的荣耀”已成为我校师生员工最亮丽的誓言。
理念三:节约的成效体现学校管理的水平
能否建设好节约型校园,是对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检验。搞好顶层设计,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点。我校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制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实行水电指标管理,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规划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确保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努力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学校根据各学院、各部门的性质、事业发展情况,对不同用水用电类型、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按照统筹协调,效率优先,挖掘潜力,科学定量的原则,将水电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部门、学院,既强调责任分担,又重视差别对待。保证教学、科研等各工作顺利进行,对不合理的水电使用实行严格控制。现指标体系的运行情况表明,量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了我校节约水电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二、制度为保障
----站在全新视角审视与创新学校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制度
浪费的行为往往源于制度的缺失。因制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在高校随处可见。因此,建设节约型高校,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配合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学校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校建立了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和节能节水目标责任制。学校先后修订出台了《××大学水电管理办法》、《水电管理实施细则》、《水电使用协议》、《水电费收取办法》以及空调使用申请制度、大型室外设备申请制度、装修施工安全用电制度、商业用电申请和外单位用电、用水申请等制度。通过推行“水电承包,计量收费”、“定额使用、超额自理、谁使用谁付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机制,把水电使用置于制度管理之下。学校还建立了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在后勤管理处增设了水电管理科,成立了××大学水电管理与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大学节能研究所。实行全面统筹,综合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能,妥善处理体制、资源、环境、教学、科研方面用水用电的矛盾,把节能降耗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建设节约型校园需要政策的引导和严格监管。制定具体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责任制,将节电、节水的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个学院,每个学科组,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对节约措施进行交流推广。各学院、处室、办公室负责人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第一责任人人,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落实,努力出成效。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使用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学校定期不定期对节约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浪费行为及时通报批评。对于节约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在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学校开展了全校性的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精神和无锡市《关于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活动,先后组织了“创建节约型校园”征文比赛、“变废为宝、废物再利用”作品大赛,征集“节能减排、创建活动”金点子,《××大学报》编印发行了“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专刊,还举行了“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千人讲座,把宣传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努力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建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氛围。
三、科技为依托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手段是提高后勤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后勤管理涉及到学校电能管理、供水管理、关键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家具资产管理、校园物业管理等方面,面广量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难以奏效。提高后勤管理效能,特别是加强对水电的管理,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探索出一条数字化水电管理途径,并取得了实效。
(一)建构体系,科学管理
学校依托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业设计等学科,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建设了“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五大子系统”。
“一个窗口”即后勤管理处网站。
把网站作为我们的信息窗口和宣传的前沿阵地,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统计数据、各部门、各学院能耗情况在网上公布。同时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广泛的节约宣传,普及节能知识。
“一个平台”即“能源监测、资源整合”(frontview)平台。
该平台系统结合企业门户信息系统、工业级实时数据监控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等各系统的诸多优点和特性,构建了基于3w概念体系的后勤综合信息服务与领导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后的frontview平台,管理者可以突破时空约束,实现不同人、时、地(whoever,whenever,wherever)的超越化管理;实现与管理者的多渠道信息交互;实现关键点的控制与决策支持。
图:1
frontview平台
“五大系统”主要指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网络预付费水电管理系统、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校园关键设备监控系统等。
1)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图2: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和“用电指标体系”充分配合,实现用电的管理和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费用结算、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为实现学校各学院、部门用电的量化管理提供了必备条件。
2)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图3: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采用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水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进行自来水漏失分析和用水异常情况识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进行综合决策。
3)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
图4: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数字矢量地图技术,结合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方法。可根据人性化的控制方案,对校内各路段的路灯制定不同的开关灯周期策略。实现相应时间段内各路段照明的分别控制,并根据情况为各路段路灯设置。如:季节策略、夜间高峰期策略、假期策略等。使校区内路灯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轻松管理,在改善控制效果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节电效益。
4)网络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图5:网络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基于校园网络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内嵌××大学节能研究所专有通信协议的智能预付费电表构成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实时操作,实时计量监控,即时售退电、即时通断电的控制效果。该系统彻底解决了以往ic卡式电表、控电模块、载波通信电表等预付费系统用电管理、卡管理、数据不透明等的诸多问题,为高校学舍用电、商铺经营用电等的管理提出了更完善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5)校园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图6:校园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关键设施和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系统提供了关键设备运行流程的动态监控、关键数据实时监控、历史数据归档、动态趋势曲线绘制及短信实时报警等人性化功能,为学校关键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各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得水电运行和资产的管理开始逐步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技术型转变。通过科技手段,建设资源整合管理平台,将影响学校碳排放量最大的几项因素,如电力消耗、水资源消耗等情况,集成到了全实时化的监测管理平台上来,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从而为学校的“减碳排放”和“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平台支持,并在实际节能减排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突破难点,抓住重点
学校的教室、走廊、学生公寓、浴室等公共部位是水电使用的重点,用量占到全校全年使用总量的60%以上,同时这也是节能降耗的难点。我们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深化管理。
1.狠抓公共照明节能
根据水电使用的重点部位的情况,我们召集蠡湖校区建设指挥部、信控学院及有关专家和各相关部门召开了“蠡湖校区公共照明改造方案论证会”,提出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教室安装高灵度远红外 光敏的照明节电开关
在教学楼所有教室安装高灵度远红外 光敏的照明节电开关。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仅此一项改造措施实施后,就使教学楼的电能消耗从原来的月均73000度下降到改造后的41000度,月均节电30000多度。
表1:教学楼用电分析:(远红外节电开关安装前后对比)
日
期时段用电(kwh)用电小计
(kwh)备注
0:00-8:00
8:00-16:0016:00-24:00
2006-07-04494
1562.9214803536.92未安装远红外照明节电开关。
2006-07-05
577.921428.3210443050.24
2007-07-04
226.40403.049931622.44已安装远红外照明节电开关。28℃
2007-07-05
273.24736.08990.721811.22已安装远红外照明节电开关。下雨28℃
◆走廊等安装一般要求远红外 光敏照明节电开关
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的走廊、地下室、车库、卫生间安装一般要求的远红外 光敏照明节电开关,大大减少了无人灯现象,照明节电效果显著。
2.突破公共用水节能难点
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地方关于节约水资源的精神,积极响应省市创建“节水型学校”和“节水型城市”的号召,加大力度在全校开展节水型单位的创建活动。针对学生公共浴室这个用水矛盾突出的部位,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经方案论证,决定在公共浴室采用计时刷卡收费系统进行改造。
◆浴室采用计时刷卡收费
浴室经过这种方式的改造后,浴室的平均耗水量有原来的67.5吨/小时下降到14吨/小时,月均节水4800多吨。这项措施的施行,使学校在获得可观节水效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公共浴室洗澡资源紧张的矛盾,可谓一举多得。
◆安装红外节水器
在教学楼、学生公寓等区域的公共卫生间安装红外节水器,取得的效益是显著的。仅教学楼每月节水就为八千多吨。
3.实施建筑节能
学校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能源节约问题,积极采用节能和环保设备,实施建筑节能。
体育馆采用了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图书馆采用了水源热泵结合冰蓄冷技术的中央空调;专家楼宾馆采用了地源热泵式中央空调。建筑物的外墙采用了外墙保温技术,为今后在使用过程中节约大量的能源和费用开支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我校近几年来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以蠡湖校区为例,与05年相比,校区内总人数由05年的14000多人增加至25000多人,空调数量就从400多台增加至2100多台,设备投资连续五年3000万元/年,在人数和设备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人均能耗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
表2:××大学历年生均、面积能耗费用情况对比
年度学生数年度
水电费
(万元)土地
面积
(万m2)年度建筑
面积
(万m2)月生均
耗能费
(元)单位土地面积耗能
(元/m2)单位建筑面积耗能
(元/m2)
2005140001685
213.7699434100.30.662.01
2006230001435
213.769943451.980.561.71
2007250001350
213.785350745.010.531.32
在2006年5月召开的“江苏省建设节约型高校经验交流会”上,我校领导作了《应用科技手段,突破节水节电难点,积极创建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经验介绍,2007年6月在教育部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会议也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专门对我校节能工作进行了报道宣传。雅虎、搜狐、东方网、中国网、人民网等20余家国内主流网络媒体到校集中采访报道,在网上发表“××大学构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成效初显”(北方网)、“××大学:崇尚科技创新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东方网)、“创新数字化管理,××大学科技节能显新招”(新华网)等大量深入的报道,其他网站也纷纷转载,介绍我校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创建成果。
《无锡日报》“积极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晚报》“一月节水可供50户居民用一年江大创数字化节约型校园成果初显”等报导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刊登我校节能节水工作介绍60余篇,其中多篇被其他网站和媒体相继转载。
2007年下半年,我校成为江苏省高校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于10月底组织召开了“能专会”锡常片分会的成立大会,为江苏省高校的节能管理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
我校节能节水工作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高校中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兄弟高校先后来校参观学习。其中“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已在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推广使用。
我校节水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2007年9月通过了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江苏省节水型单位的考核验收。12月,又以高分通过了省教育厅、水利厅组织的“江苏省节水型高校”的考评验收。
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中央电视台对我校节能节水工作评价中所说的,“节约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大家已经把节能降耗、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变为自觉行为。
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给我们增添了信心。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节能降耗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大学也努力成为节约型校园建设倡导者、实践者、示范者,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勇担社会责任,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大学。
3w超越化能源管理模式
——××大学“能源监测、资源整合”系统平台简介
(××大学王强无锡214122)
在学校的后勤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电能管理、供水管理、关键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家具资产管理、校园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诸多管理内容。所有的管理都建立在各系统的数据基础之上。因此,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对象进行“数字化”是实现“数字后勤”的关键所在。而将这些数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将为管理者提供更好更科学的决策支持,为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大学“能源监测,资源整合”
(frontview)系统平台,结合了企业门户信息系统、工业级实时数据监控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等各系统的诸多优点和特性,构建起了基于3w概念体系的后勤综合信息服务与领导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此系统,管理者可以突破时空约束,实现不同人、时、地(whoever,whenever,wherever)的超越化管理。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也可通过此平台实现与管理者的多渠道信息交互,并在关键控制点上给予决策支持,以达到资源的科学管理,科学利用,实现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图:1
frontview平台
该系统自2005年初在××大学建成以来,已稳定运行了近三年时间,并配合指标化管理体系运作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该系统因其开发者和管理者既有通信与控制专业技术背景,又直接面对学校具体管理需求,因此系统的设计与学校管理紧密结合,十分适应学校的管理特点,令使用者和管理者使用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另外,该系统因采用了目前国际推崇的开放平台建设技术、子系统嵌入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使得该系统具有极强的未来扩展能力和兼容能力。目前,××大学已在此平台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学校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智能路灯管理系统、预付费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基于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变电所ip视频监控系统等一系列集成系统。各子系统在平台上充分融合,促使××大学建成了全校数字化管理全天候智能监控中心,使学校在资源整合、数字化管理方面又进了一步,并为国内各高校寻求资源整合、数字管理方面的突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五大子系统”主要指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水电网络化预付费系统、智能路灯管理系统、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6)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图2: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和“用电指标体系”充分配合,实现用电的管理和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费用结算、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为实现学校各学院、部门用电的量化管理提供了必备条件。
7)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图3: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采用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水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进行自来水漏失分析和用水异常情况识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进行综合决策。
8)智能路灯管理系统
图4:智能路灯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数字矢量地图技术,结合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方法。可根据人性化的控制方案,对校内各路段的路灯制定不同的开关灯周期策略。实现相应时间段内各路段照明的分别控制,并根据情况为各路段路灯设置。如:季节策略、夜间高峰期策略、假期策略等。使校区内路灯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轻松管理,在改善控制效果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节电效益。
9)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图5: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基于校园网络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内嵌××大学节能研究所专有通信协议的智能预付费电表构成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实时操作,实时计量监控,即时售退电、即时通断电的控制效果。该系统彻底解决了以往ic卡式电表、控电模块、载波通信电表等预付费系统用电管理、卡管理、数据不透明等的诸多问题,为高校学舍用电、商铺经营用电等的管理提出了更完善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10)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信息化;实现路径
在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后勤管理为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学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了高校各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对高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提出,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日益受到重视,节约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提高了高校的经济效益。另外,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实现后勤管理节约化和信息化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后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当前的高校建设中,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高校对后勤工作通常重视不足,认为后勤只是为师生提供服务的部门,对高校的发展没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通常忽视了后勤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首先,后勤管理的理念较为落后,很多高校仍然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后勤管理,对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接受较慢,没有进行及时改革和创新,导致后勤管理体系较为落后,如高校后勤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理念理解不足,没有将其应用于后勤管理中,另外,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也不够重视,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其次,高校对后勤管理的支持不足。高校的重要资源通常优先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而对后勤管理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普遍滞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高校后勤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后勤部门在高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服务,还是高校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后勤工作琐碎复杂,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规范各项工作,以保证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中,管理机制的建设较为滞后。首先,高校后勤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后勤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强,工作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导致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普遍不高;其次,后勤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升机制欠缺。高校普遍缺乏针对后勤人员的培养机制,导致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和知识体系较为落后,例如,对节约型和信息化高校建设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完善。3、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迅速扩张,学校以及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各项事务也不断增多,需要更多的后勤管理人员来提供服务,以保持高校的正常运行,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数量增长迅速,但是总体来看,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首先,高校对后勤管理人员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后勤主要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如吃、住、行等,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招聘的后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不高,年龄普遍偏大,甚至有很多都是教师家属,这样一来导致整个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其次,后勤管理人员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体系等了解较少,导致高校后勤管理水平较差,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实现路径
1、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制定完善的节约机制。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节约机制,用来指导后勤管理工作并约束师生行为习惯。首先,高校后勤要确立节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科学的节约策略以及考核机制,将节约成果纳入后勤管理的考评体系中,从制度上监督和激励后勤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资源节约活动中,打造资源节约型高校;其次,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改变以往资源使用“大锅饭”的状况,将资源使用量和节能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例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等用电、用水等实行分类核算,超出预定使用量则进行付费,实现节约目标的部门给予奖励,鼓励高校各个系统为资源节约贡献力量。2、提高后勤人员的节约化管理意识和技能。后勤管理节约化的效果与管理人员的能力、思想、意识等有重要联系,因此高校后勤要重视人员节约化管理意识和技能的提升。首先,高校要重视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实现,建立专门的节能机构,负责制定节约目标及措施,监督节约化执行情况等,统一组织协调后勤节约化相关工作,保证高校后勤管理的节约化的实现;其次,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节约化技能。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学习和培训,学习节约化管理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引进人才优化机制,后勤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促使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招聘专业的后勤管理人员,加快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实现。3、高校后勤管理重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节约化,除了从管理和人才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外,还要充分利用高校的高科技优势,从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以高校资源耗用最大水电为例,首先,高校加大资金投入,整改水电线路,降低水电管网的能源消耗;其次,定期对水电设备进行检修和评估,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老化耗能大的设备及时更换,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再次,应用先进的高科技节能设备,例如,照明设备和电器使用绿色节能产品,采用变频调控技术等;最后,采用智能水电管理系统,对用水用电实行阶梯管理和计费,节约水电资源。总之,节能技术是促进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实现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探索
1、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校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将信息技术引入后勤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而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理念是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首先,高校和后勤管理者要认识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才能真正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信息化建设;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后勤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自身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的后勤管理。2、建立规范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制度。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要保证信息化的实现效果就必须制定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用来应对后勤管理信息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制定后勤管理中计算机的使用和培训制度,以此来规范后勤工作的信息化过程,同时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其次,制定后勤管理信息共享制度,利用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公共信息在后勤各部门间流通顺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再次,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互联网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不被泄漏。3、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效果,针对当前后勤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高校要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提升。首先,定期组织后勤人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进修,充分利用高校自身拥有的计算机师资、学习资源、设备等,一方面鼓励后勤人员自行借阅相关书籍阅读学习,另一方面邀请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给后勤管理人员授课,切实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其次,高校要不断招聘和选拔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人才加入到后勤管理队伍,提升后勤管理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4、加强后勤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支持,因此高校后勤要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首先,硬件设施方面,加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校园网络的建设,另外,在高校各个系统如图书馆、宿舍、食堂等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施,逐步搭建高校后勤信息化系统;其次,软件系统方面,高校后勤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校园信息查询系统,学生生活服务系统等,让信息化渗透到高校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来满足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例如,建设校园卡系统,学生通过校园卡可以在学校的各个系统如食堂、宿舍、体育馆、超市、书店等使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便利,还提升了后勤部门的服务水平。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后勤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从思想、素质、制度、技术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后勤管理工作,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节约化和信息化管理,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姚敏.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新校园(上旬).2017(5):11-12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行为文化;文化育人
后勤行为文化作为一种外显文化既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后勤员工在校园师生服务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风貌、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形式发挥着不上讲台的教师在服务育人中的强大功能。后勤行为文化作为后勤精神在“后勤人”身上的具体体现,亦是检验后勤文化建设成效的最直观的尺度。通过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后勤管理处“后勤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后勤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育人的重要战场,后勤服务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又一个主战场。
一、高校后勤行为文化的本质是生活服务文化
(一)高校后勤工作。高效后勤部门的工作内容涉及到校园师生吃、穿、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的场所也遍及全校。校园生活是大学生在校园里生存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接触社会的桥梁。后勤部门育人功能的主战场就是校园生活,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开展后勤文化建设,即从生活文化的角度构建良好育人环境。高校后勤服务,通过对后勤工作的有序规范后勤管理,建立良好规范的校园秩序,确保师生学习生活的正常开展,都发挥了育人的功能,而且这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后勤还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参与到后勤工作中增强社会实践的本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实现后勤育人功能。高校后勤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餐饮住宿、水电供应、环境卫生服务等,在服务中体现精神。(二)高校生活文化。高校生活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中,有关于学生校园生活中所特有的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文化氛围,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宿舍、教室、食堂构成了学生生活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不仅各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淮海工学院的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你方唱罢我登场,赛龙舟、大合唱、品美蟹、比阅读”,令人目不暇接,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校园社团、兴趣小组、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也为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高校环境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对改善学校风气,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的精神生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要求每一门课程以及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为此,学校总务处在校园环境的规划,教育教学经费地拨人、分配、使用等方面,应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校园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给人以最直接、最完整的感受和知觉,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向学生传递人文内涵、向社会展示学校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校园环境还包括校园软环境,软件环境的建设需求随时代的发展也日益凸显,迫切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承担起比以往更加强烈的“教书育人”的使命,督促、引导、提醒和指导学生在学校的根本任务和职责是努力学习、潜心钻研、锻炼能力、提升修养,不攀富贵、不比享受。生活文化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内涵。始终坚持以文明的言行影响人,以文明的服务塑造人,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感染人,突出后勤服务对育人的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说,高校后勤行为文化的本质是生活服务文化。
二、高校后勤工作“行为文化”育人功能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后勤职工队伍建设,以优质服务提高后勤育人效果。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后勤人员既是服务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是一支不上讲台的育人队伍。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增强后勤员工服务育人观念,把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实际工作中从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出发,认识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对于学校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的意义,最终能使得后勤服务员工和大学生共同成长和提升,形成双向激励作用机制。因此,首先要抓好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三种意识”(即育人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三种精神”(即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四个能力”(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突发事件能力)的高素质后勤职工队伍,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学生公寓安装空调一直是学校多年来努力实现的目标。随着校园周边供电条件逐步改善,为改善学生生活环境,提高校园生活质量,学校决定启动学生公寓空调安装工程,方案立项后,学校先后召开四次方案论证会和工作推进会,后勤管理处站在以优质服务提高后勤育人效果的高度上,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对安装工程各标段紧密衔接,不断优化流程,加快项目进展和速度,努力缩短工程工期。蒸锅工程项目进行中,广大后勤职工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坚持把此工程当作学校重大民生工程,发扬攻坚克难精神,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向困难挑战。通过全力协作,尽心尽力,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学生公寓空调安装任务,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后勤管理。强化后勤管理抓重点、抓制度,坚持活动育人学校后勤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服务。以优良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针对长期以来学校水电浪费现象严重,这与大学应该撑到和积极践行的生态理念不相符合,为建设节约型校园,加强水电管理工作,推进水电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障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确保安全、计划、节约使用水电,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校实际,制定了《淮海工学院水电管理办法》。《办法》对学生宿舍私拉乱接电源、违章使用电器设备等,除责令拆除、没收电器由学校统一保管外,报相关二级学院和学生处登记备案。故意破坏计量装置、供电线路的,支付恢复水电设施双倍费用,并视情节给予校纪处分直至法律制裁。这一制度的实施后,不仅再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节约水电的意识,校园内各楼宇及公共场不再出现“长明灯”和“阳光灯”现象。随着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后勤管理的日益深化,淮工后勤开展了制度建设的工作,制定符合后勤实际的员工培训、工作流程、服务反馈、监督检查、考核评优等规章制度,并且健全后勤系统服务育人的检查监督机制。做好后勤管理,要领导好学生助理、楼管会和伙管会学生干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要引入新的竞争激励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与开发人力资源,选拔、培养与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术工人三支队伍,进而整体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三)营造后勤文化氛围,让服务环境育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空间基础与前提,也是校园文化环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一所高等学校独有的物质文化特征,有形无形、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对高校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思想、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后勤管理处积极组织或参与学校举办的主题鲜明、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水平较高的文化活动。为了让广大后勤女职工度过一个充实愉快、富有意义的节日,结合2019年后勤处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在学校兴海楼三楼露天平台举办2019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文化活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后勤教职工担当作为新时代,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奋斗热情,后勤处积极组织后勤职工参与“壮丽七十年•追梦再启航”教职工主题演讲朗诵比赛,发动学生后勤助理,各班级生活委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参与和观摩,参赛选手们都经过了精心准备,流畅的语言表达,辅助以背景音乐或视频,展示出较高水平,对于后勤职工和广大学生来说,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他们得到精神陶冶,他们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热情讴歌新中国7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历程,苏宁银河物业江苏海洋大学物业服务中心在文通楼前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唱活动。《歌唱祖国》《红旗飘飘》《我爱你中国》……后勤服务中心全体员工热情饱满地演唱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通过演唱,大家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的奋斗历程,感受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伟大的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营造了共庆新中国华诞,共享新中国荣光,共筑复兴伟业的热烈氛围,激发了苏宁银河物业人的家国情怀、爱国热情、爱岗敬业和民族精神,赢得在场师生的一致赞扬。苏宁银河物业将持续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集中展现物业人奋发有为,活力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为江苏海洋大学的发展助力加油。(四)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展示后勤风采,拓宽沟通渠道。在网络普及的时代,人人手持手机终端,淮海工学院后勤部门充分利用后勤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问卷调查等渠道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宣传后勤工作,及时公布后勤工作动态,宣传后勤的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了解后勤工作及员工的可敬可爱。随着全国教育系统对教室信息化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教师信息化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对原来的教室的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将为一线教师、多媒体教学环境管理和维护人员、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人员提供一个统一软硬件平台,在推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管理改革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环境的改善。每间多媒体教室以多媒体网络中控为核心,所有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幕布、移频功放、课件电脑、笔记本电脑、考场屏蔽仪等设备接入到多媒体网络中控上实现本地插卡控制、网络远程控制多媒体设备的开关、信号的切换,形成多媒体集中控制教室。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印发《淮海工学院多媒体教室使用手册》。后勤管理处还结合网络信息化,依托微信群、后勤服务大厅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和需求、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三、结语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后勤管理处,注重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后勤育人新模式,实践证明:后勤员工通过自身形象,言行和品质引导学生,通过后勤科学、便捷的服务流程影响学生,通过校园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育学生,在校园的各项事业发展中突显岗位育人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百军.关于强化高校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249-250.
[2]黄晓时.“服务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26-29.
[3]章航海.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和后勤文化的深度融合[a].《素质教育》科研成果展示(1)[c].北京: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8:2.
[4]陈德维.高职院校后勤文化育人功能错位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5):50-52.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节约型高校;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高校教育也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现如今,高校俨然成为了另一个小型社会,因此,这个小型社会必然缺少不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以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也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素质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节约资源是国家和人们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同样高校的后勤管理以及运行机制也应朝着节约型方向进行创新。然而节约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是非常艰巨的一项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范例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国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并分析现有高校后勤管理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优化整个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我国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现状及意义
(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开展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创新,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并促进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虽然现代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得到了巨大成绩,但仍不能忽视在办校规模逐渐壮大的情况下,高校后勤管理的漏洞依然阻碍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因传统高校管理理念而产生的“学校办社会”的旧格局并为消除。另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长期受到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无论在服务质量还是管理水平上,高校的整个后勤体制和社会服务实体并不在同一发展阶段上。具体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制度不够完善;2.高校后勤管理的队伍建设速度较慢;3.后勤的改革目标不确定,不果断;4.高校后勤系统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理念等问题。以上因素都使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经济市场发展规律不相协调,必须进一步进行创新。(二)建设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意义。1.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建设节约型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我国各大高校都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若能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自然资源,可以促进学生以及社会树立节约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资源节约,从而创建和谐、节约的社会环境。不仅如此,建设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也可以促进学习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其他院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2.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高校学生的扩招也在增大,这就导致原有的校园资源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建设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可以缓解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减轻高校资源压力。3.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速度。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批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会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建立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以身作则,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为社会不断培养具有节约意识的高质量人才。
二、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建的几点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节约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创建和发展目标。我们都知道,高校的校园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但后勤管理的中心还是要落到教育教学的角度上,在保障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推进本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第一,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识,并热爱教育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巧;第二,高校后勤管理的经费应做到明确、善用、省用、计划用。资金的管理方面是检验后勤工作质量非常重要的标准,后勤管理人员办事要有计划,使用款项应有预算,支出收入要有合理的规范和标准。另外,资金支出收入还应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在使用款项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记录,以便日后查看;第三,后勤管理人员应做好物资的分配和储存。以下主要从后勤中的饮食管理、宿舍管理以及水电管理方面具体说明一下:(一)饮食管理。高校后勤部门——食堂,首先要对饮食资源进行严格把关。为了保证饮食资源的优质,后勤人员可以设置合理的质量标准。另外,大众食品的原料要进行统一采购,并制定采购方案,杜绝采购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其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实现高校食堂承包的一年一签制度,并且根据食堂承包者的评价实行淘汰机制。后勤部门也要严格规定饭菜的定价,实现节约型的饮食管理。(二)水电管理。建设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控制高校教室、办公室以及宿舍的水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高校的水电管理机制要进行改革,通过建设监管部门,定期收集用水用电数据,根据数据进行适量调控等工作。后勤管理部门还可以对高校的公共区域的灯具进行智能控制的改革,积极引进智能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再生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三)宿舍管理。高校学生的宿舍管理也是后勤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后勤在完善宿舍环境条件的同时,也要对可利用区域划分明确,加大制度建设,从而建设出一支专业的宿舍管理队伍。总结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要想建设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高校必须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对高校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另外,要完善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只是通过后勤部门人员是不够的,高校还应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强化节约意识,推广新型管理理念,最终创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校。
参考文献: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占比普遍较高,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然而,很多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缺乏、教学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使他们尽快站稳讲台,是地方高校师资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一所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近年来,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接近50%。为满足学校发展需要,2013年学校开始实施《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5年来逐步形成了“项目驱动、全面提升;分级管理,协同联动;科学考核、制度激励”的教学胜任力提升长效机制,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合理布局、重点发力,项目驱动,快速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
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1]一般认为,教学胜任力包括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品格和人格特质四个维度。[2]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据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按照“点面结合、分层培养、典型激励”的指导思想,重点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项目”“卓越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名师培育项目”“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品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进行全面提升。1.1师德师风建设项目。学校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学风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出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师师德师风规范》,明确师德师风要求。二是,加大优秀师德师风模范典型的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铸魂的良好风气。三是,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惩治查处机制。对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四是,选聘优秀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和班级导师,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追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践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2卓越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学校通过卓越教学团队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青年教师融入团队、参与团队的机制,以团队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胜任力的全面提升。学校以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为带头人,以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线,以教研(实验)室(系)、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建设教学团队。卓越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任务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与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学改革与研究等。1.3教学名师培育项目。学校通过实施“教学名师培育”项目,造就一批优秀教学科研骨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领军人物,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名师培育的原则是,坚持高标准、高层次、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公平竞争的原则;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严格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分类分级培养的原则。教学名师培育主要采取选派教师到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或国内“985”高校研修、校内重点培养等方式。1.4教育教学奖励项目。完善教育教学考核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潜心立德树人,潜心本科教学,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引导教学单位高度关注本科教育教学,保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基础厚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奖励项目包括教学类奖励、成果类奖励和教育类奖励。教学类奖励包括教学名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青年教师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等;成果类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教育类奖励包括优秀班导师、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奖等。1.5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是教学胜任力水平提升的核心,是站稳讲台的关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出台《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停课再培训等,形成了完备的教学技能提升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助课验收制度,所有新任青年教师,必须经过包括教研室助课、学院试讲、学校验收在内的三阶段教学技能培养过程,方可获得理论课主讲教师资格。青年教师助课至少半年,协助主讲教师做好学生答疑、作业批改、实验指导等教学辅助活动,以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青年教师至少进行5次课堂试讲,并接受学校组织的讲课验收,合格后才能独立承担理论课程主讲任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青年教师助课期间,学院会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安排一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协助青年教师落实各项听课、助课、观摩、试讲等培养任务,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环节、学习教学技能,并对青年教师助课培养的效果提供鉴定意见。实施工程实践锻炼制度。学校本着“对口派遣、学以致用、强调效果、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和现有师资状况,分年度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工程一线、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时间为至少3个月。此外,学校还不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教学沙龙、教学讲堂、集体观摩、网络培训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间灵活的提升机会。特别是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每两年一次,至今已举办14届,历时28年,全校青年教师都会参与其中,是青年教师展现风采、磨练技能的重要平台,是全校教师切磋技艺的盛会,已成为我校师资培养的品牌活动。每年10月份的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也是我校例行制度,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学制度、校史校情、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基本技能等。
2统筹规划、分级管理、校院协同,有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
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是一项时间长、内容广、环节多、起效缓的过程。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这一工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按照校、院、教研室(系)、教师共同着力、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模式组织实施。在组织架构上,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结构。学校统筹安排,做好政策引导、工作配套、经费保障、评价考核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各学院具体规划,做好组织管理、培养培训和贯彻实施等工作;教研室(系)切实负责,积极配合,教师主动参与,自觉行动,自我完善,保证投入,共同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项目实施上,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其中卓越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培育对象、教育教学奖励三个项目按照“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的模式实施,学校负责评选、监督和考核,学院负责项目推荐和项目建设。师德师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则按照“学院主导、学校指导”的模式实施,学院自主安排项目开展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学校仅负责最终考核和日常监督。3科学考核、制度激励、奖惩分明,持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重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通过把教学胜任力提升与教学督导、工作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相结合,不仅保证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而且形成了教师主动提高、学院自觉重视的良性循环。第一,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项督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设有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包括听课评教、学生评教、专项检查、网络监控、学生信息员等,对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教学水平进行监督与评价,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对承担主讲任务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开展专项听课,一般由3-5名校级督导员对其专门听课、集中会诊,为青年教师提供专业的、详尽的评价意见,帮助青年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胜任力水平。第二,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与绩效全面挂钩,提高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完善教师评价内容,将师德师风、教学技能等教学胜任力要素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内,与个人评优、评先、晋升等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将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完成情况,列入教学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与教学单位经费二次分配挂钩。第三,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一是拨出专项资金,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全力保障教学胜任力各个项目顺利进行。二是政策倾斜,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可申请内聘副教授职称等,激发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胜任力水平的能动性。三是严格执行各类惩罚性措施,例如,实行教师上岗准入制度,对于教学水平不达标的教师,坚决不予上岗;教师退出制度,对于试讲验收3次不合格者,或者教学效果特别差、经停课再培训仍然不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坚决令其退出教学岗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对于教学质量评价过低、教学效果很差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教学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等,以确保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carloolson,jerrylwyett.teachersandaffectivecompetencies[j].projectinnovationsummer,2000.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教学改革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坐落于渤海新区黄骅新城中心地带的科教园区,距离黄骅港综合大港40公里。2011年以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区,省委、省政府将渤海新区列为举全省之力打造的河北省及“两环(环渤海、环京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笔者基于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地域优势,针对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初步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11年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首次招生,然而,截至目前为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引进教师数量有限,大部分为毕业两年或者刚进入社会的硕士研究生,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一方面,年轻教师接触实际工程项目较少,擅长理论性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施工技术性问题认知不足;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大部分时间用于备课温课,对于专业前沿问题研究甚少,甚至没有了解的途径。针对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师资队伍的现状,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完善招聘制度,拓展师资来源,优化学缘结构。严格把关高校教师招聘,首先,高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位水平,选择录用重点大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经历,具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以表明其能够胜任当前的教育、科研工作。另外,除了具有高学历,教师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拥有良好的品德及多方面的才能。学缘结构是指一所高校教师队伍中,本校毕业生与非本校毕业生之间的比例。在教师聘用时防止“近亲繁殖”,因为这样会阻碍新鲜血液的注入,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一言堂”和“学霸”的产生[1];另外,引进教师时也不要过分依赖应届毕业生的师资渠道,因为新教师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因此,可考虑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型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2.对新教师实施一年试用期制度。从新教师聘任之日起一年内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对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学术研究水平进行评估,合格者与高校签订长期任职合同,不合格者责令按期整改,再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3.适度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学生比例。目前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若不增加教师,势必会出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压力过大等问题,会拖垮教学质量,降低科研水平。因此,要根据招生人数,合理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学生比例,保证教学质量。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政府、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机会。对于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来说,可有效借用本部的师资力量,采用导师制度,即年轻教师在本部寻求指导教师,基于双方互相选择的原则,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分担一部分课题项目,在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教研能力。
(二)整合教学资源,多方位攫取知识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料,获取更多知识。1.教学方式改革。可采用板书 多媒体资源的讲授法[2],避免讲课过程过于单一,导致学生上课走神。例如,在讲解材料力学扭转变形时,学生普遍分不清扭转角和切应变,通过动画放映扭转过程,学生会很容易理解。2.整合网络资源。近年来,网络上不乏优秀教师的精品开放课程,如爱课程等。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多加涉猎,开阔眼界,增加知识。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专门开展了科技文阅读与写作课程,利用学校数据库资源,学会文献检索及管理,丰富了教学资源。除此之外,可以多浏览相关的专业论坛。例如,水利论坛、土木工程论坛等,拓展教学视野。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改革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可分为四大部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也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
(一)实验改革
传统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简单操作即可完成,缺乏创造性。可考虑在完成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拟定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对于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学生还可以深入分析,撰写论文。
(二)实习改革
渤海校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主要分为:测量实习、地质实习、认识实习及施工生产实习。这里主要针对认识实习和施工生产实习谈具体的改革措施。1.认识实习改革。结合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地域优势,可以把认识实习的重点放在黄骅港区域。黄骅港的煤炭港区、河口港区和综合大港的主要水利设施,以及港口周边的新能源开发等都可作为认识实习的目标。不同于以往的一次实习终身制,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大胆地提出了“多节点实习制度”并加以探索。以参观黄骅港散货港区航道南侧围堰二期工程为例,该工程实施过程中有22道工序,挑选课堂上不好讲解的几道工序进行参观,比如,打设塑料排水板、铺设土工布、抛填压台大块石、铺设模袋混凝土等,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不仅对施工的关键环节及概念有了清晰的认知,又能把握全局。2.施工生产实习改革。施工生产实习主要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但由于管理难度及安全风险较大,生产实习开展不易,因此,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加强沟通,学校为实习单位提供人才,实习单位要为学校提供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以此达到供需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改革方案:①在生产实习之前,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参观的典型水利工程进行初步了解,通过网络收集国内外相关的工程资料,在实习过程中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提高学习的自主性。②由教师带队进入施工单位、业主单位或设计院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毕业之后要面对的工作。③为了对具体工程及工作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与实习单位建立联系。由实习单位分配简单的任务,学生可将任务带回学校完成,通过网络与实习单位进行时时沟通。④最后,由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分别给出分数,以此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3]。
(三)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改革
改变传统课程设计模式,教师在选题方面要多加研究,选题既要针对本门课程的要求进行,又应多样化,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基于此,可借鉴天津大学李明超[4]的教学改革模式,摒弃以一个实际工程为背景的单一方式,布置基于多个实际工程的课程设计任务,采用以分散设计为主、集中设计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对自己的任务有深刻的理解,又能站在整个工程全局的高度,掌握各方面的设计流程及相关知识。
三、结语
培养高素质的水利水电人才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终极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具体教学实际,从教学改革、实践改革两方面探讨改革措施,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创新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努力,积极探索。
作者:李军雪 王刚 王竹青 李海涛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萍,安双宏,尚致远.完善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思考[j].成人教育,2011(3):33-34.
[2]邹珊,宋爱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教改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5):34-35.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7
为此,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构建一套与平台无关,以b/s为基础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进行系统维护、扩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系统对于运行环境的要求。
2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本文借助于j2ee平台构建了一套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该平台提供了多层分布式应用模型以及统一的安全模型,因而有效弥补了c/s模式的缺陷。
2.1系统结构
系统以面向对象为概念进行了开发,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是struts结构,有效实现了模型—视图—控制器,实现了表现逻辑与业务逻辑之间的相互分离,有助于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系统以j2ee体系为基础结构,操作人员利用客户端浏览器对业务请求进行发送,由struts结构对各请求的转发过程进行控制,请求到达会话bean后,会话bean对该请求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从实际业务情况出发,或直接完成该逻辑,或调用其他bean进行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四大层,即客户端、web层、数据层以及业务层。(1)客户端。由于系统客户多分布于后勤管理各部门,因此,需要借助浏览器,对静态或动态html页面进行运行,也可采用图形用户界面进行访问;(2)web层。web层对客户端所发送的请求予以接收,并发送给业务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客户端,用户即可获取结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3)业务层。该层负责处理系统事务及计算任务,实现业务逻辑,web层对用户输入进行处理,并发送给ejb进行处理,以满足系统采购、财务等特殊需求;(4)数据层。系统数据层采用的是数据库连接技术,集合了多种数据库连接方式,对各类数据库进行有效操作,程序可在任何一个平台上进行运行,且客户端不会受到系统限制。
2.2系统组成及主要功能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收费;政策;制度
我国高校教育收费制度历经了多个时期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说制度的修订完善比较滞后,给高校的收费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制度本身存在诸多不适应高校收费现状的地方,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迫于多方的压力,2016年广东高校的收费标准进行了提高,但这也是从生均培养成本角度出发,对收费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根本问题尚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甚至也随之带来了新的情况与矛盾。本文试图从高校收费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当前高校收费制度的局限性,甚至是政策的盲点出发,研究收费政策应如何进行改革创新。
一、现行高校教育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按学分收费与按学年收费界定不清
高校按学分制收费原则上要求计算收费总额不能超过按学年收费总额。但很多高校普通存在按学分收费高于按学年收费的情况。由于在政策选择上的随意性,甚至有的高校同时保留以上两种收费形式,出现了变相收取更高学费的现象。
(二)成人教育收费制度急需完善
近年来成人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成人教育的效益并不理想,甚至出现损公肥私现象,到了非规范不可的地步。经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的成人教育所带来的效益和贡献呈负增长势态,成人教育的生源组织、联合办学、学费结算模式等都很不规范,有待出台政策加予规范完善。
(三)行政事业性收费与强制性收费的划分不科学
目前高校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考试费(如四、六级英语、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费等)、普通话水平测试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鉴定费等。强制性培训包括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费、普通话培训费、幼儿园长培训费等。上述收费均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非税)。另外,在上述强制性培训之外的一些短期培训班则使用税票。笔者认为高校作为非盈利的事业单位,组织非税收入的培训不应使用税票。使用税票无形中增加高校的税务负担,最终将税负转嫁给学生或社会受培训者。同时在高校收费项目中划分强制性培训欠妥当,管理上较混乱。
(四)高校完税收费项目监管不到位
高校很多短期培训项目,按现行做法只要完税了,则物价部门不再加予监管,甚至不细查培训项目经费的来源,甚至有些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培训项目,但举办高校使用税票再重复收取了学员的培训费。
(五)收费备案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现行收费政策规定高校非学历教育的预科生班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修班、辅导班的学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具体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招生前公示,并报省教育、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所以高校在举办上述培训班时,均需要到所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备案,这样造成很多非省城的高校备案工作困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六)留学生学历教育学费及住宿费核定模式需改革
现行留学生学历教育收费模式游离于普通学历教育收费之外,采取的是采取一种报备案模式来确定收费标准。而普通学历教育主要是通过收费许可证报批的模式核定收费标准。由于留学生学历教育收费的特殊性,很多高校存在钻报备工作的漏洞,存在自立名目乱收费现象。
(七)各种代收费项目弊端百出
当前很多高校对教材费、军训服等一些代收费项目采取不再由学校代收代支、不进学校的大账管理,由书商、厂商进校摆摊收费,或变相成立一个教材站,表面上看好象是学生自由选择购买,与学校无关。但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监管的办法,学校联系了指定的供应商,教师指定了具体教材及出版社,变相取得了回扣,造成收费项目逃避物价部门的监督,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这种做法与教材费管理上要求先预收,再按学期进行结算,多退少补的初衷相违背。
(八)高校办理收退学费计算期限不统一
高校均按学年(即12个月)收取学生学费,但在办理学生退学、计算学生水电费时却按10个月进行计算。收费政策也没有就部分寒暑假留校学生的水电(即超出10个月之外的部分)怎么收取进行明确。学生收费是按年收取的,但办理学生退费时却按10个月进行计算,明显不合理,造成收费工作存在很多误区,不利于各方对收费政策的执行与监督。
(九)不能跨学年收费,对学生资助力度不足
现行收费政策规定不得跨学年收费,政策规定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政策规定过于死板,不能满足部分学生或联合办学教学点一次性交来超出一年学费的情形,或者部分欠费学生一次性补交多年学费,想将所欠多年学费打印在同一张学费收据上的情形。另外,收费政策规定学校每年要将收费收入的10%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但没有相应考核评价体系,这一规定只流于形式。
二、对现行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的改进
(一)明确高校按学分收费与按学年收费的界限,加强收费监管
对执行学分收费制度的高校应明确完成各专业所需的学分数、每学分收费标准及总学分应收学费标准,同时与学年收费的总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监管好高校的收费行为,杜绝通过学分收费变相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收费的现象。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应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库平台手段,对高校开设各专业所需的学分情况、教学计划等进行报备管理,设定相关计算机程序,定期和不定期自动对其收费数据进行抽查,把实际学分收费情况与报备的专业学分标准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为学分收费的制定提供科学可行的决策依据,为高校按学年收费向学分收费平稳过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尽快出台新政策,规范成人教育收费管理
笔者通过对广东某三所高校成人教育收费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求平均值,所调查的这三所高校校本部的分成比例均为30%,校外点的分成比例均为70%。通过分析表明,校外教学点的学生规模出现了大幅提高;校本部变化不大,相对比重偏低。校外点应收学费收入增幅远超于校本部,但经过3:7比例分成后,校本部分成所得学费收入非常少,扩招带来效益的真正受益方是校外教学点。同时发现成人教育的办学是以付出巨额的联合办学成本为代价,真正为学校本部带来的效益增长并不理想,账面上出现了大收大支,收支净额不大。及早出台高校成人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很有必要,并在收费政策中明确包括联合办学主体资质的认定、办学分成结算、使用的票据等内容。目前这方面在制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造成成人教育办学的混乱,甚至滋生了损公肥私的腐败现象。
(三)重新科学划分高校的收费项目类别
高校就其性质而言,是事业单位,不同于政府部门,而把强制性收费划分给高校,造成很多对收费工作的误解,高校只执行教育类及非强制性的事业性收入。建议取消强制性收费这一类别,把现行高校涉及的强制性收费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大类中。同时建议对行政事业性收入统一使用行政事业性统一票据,而不再使用税票。高校是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其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的各类培训班所取得的收入应作为补充现阶段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来源之一。同时考虑到税负转嫁给学生和社会公众的问题,建议高校减少使用税票,减少税务负担。
(四)加强对完税项目的审查力度
目前部分高校打报备与报批的政策漏动,走报备不想走报批,对部分收费项目做好了完税,表面看上去似乎是合法的。物价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完税收费项目的监管,特别是对一些财政全额拨款办班项目要加大审查力度,避免重复收费。建议对非教育类的各种办班,应审核其办班性质、经费来源、资金支出明细、学员收费情况等。在收费政策制定上应重新调整报备与报批的情形,加强对收费的监管,杜绝各种乱收费现象。
(五)下放收费备案权限到地方物价部门
现行收费备案工作是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根据收费领导工作遵从属地原则,建议将收费备案权限到市一级发展和改革局,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现行的由省备案的收费项目,经常出现市物价部门没权力进行备案和监管,省物价部门备了案但又没有精力监管到位。所以在收费政策重新修订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情况,改为由市一级进行备案更为合理妥当。
(六)改革留学生学历教育学费及住宿费核定模式
高校举办留学生学历班,其教育费核定现行做法是采取到省物价部门备案,作为收费标准确认方式,显然是不严谨的。这样诸如:押金、保证金、基金等各种收费名目繁多,甚至出现变相收取各种费用。考虑到留学生与普教生同样是在校学历教育,建议参照全日制学历班进行收费管理,改备案确定收费标准为报批方式确定收费标准。
(七)强化对各种代收费的规范管理
规范各种代收费一直是高校收费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目前代收费项目在政策制定上不够具体细化,建议明确各代收费项目的收费方式、结算方式、账务处理方式等。例如教材的选定、书商进校等各环节要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只走表面形式,但私底下存在回扣现象。同时要强调学生购买行为的自由选择权。建议可考虑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出三家书商,再让学校从中择优选用确定教材的使用,也可参照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发放教材方式,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投入该笔经费,或由学校负担,在各高校拨款中作扣减,作为对学生的财政补贴,是给学生最直接的实惠。
(八)统一学生在校期间学费计算的期限
以广东高校收费政策为例,住宿费标准中含每生每月4至5立方水和8至10度电免费额度。由于计算期限的政策不清,有的高校对寒暑假留校学生不给任何水电费免费额度优惠,全额收取了水电费;有的高校对寒暑假留校学生还是给予了每生每月4至5立方水和8至10度电的免费额度优惠,只就超出定额部分才收取超支水电费。另外,现行收费政策中高校按每学年12个月来计算学生学费,但退学时却按10个月来计算退费。为了体现收费的公平合理,建议统一学费计算期限为每年按12个月计算,这样更有利于减少矛盾和便于对收费政策的执行和监督。
(九)及早出台满足住宿费改革的新政策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南方很多家长纷纷要求学校加装空调,改善学生住宿条件,这样会增加学校经费的投入,在成本增加的同时,住宿标准应如何重新调整,目前没有相应的收费政策来指导和限制,使得高校没有这方面的收费依据,物价部门也没办法进行核准和监管。建议对高校加装空调这一新情况进行成本测定,及早出台相应收费政策。
(十)适当放宽跨学年收费,加大对学生的资助
为了满足收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需求,建议可适当放宽高校跨学年收费的限定。另外,监督好学校每年要将收费收入的10%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建立起相应考核评价体系。为了监督和核准高校对学生资助的投入,建议高校设立起相应学生培养成本的会计核算科目,可增设“教育事业支出—学生培养成本”科目及相关细明进行核算,科学归集日常发生的各项支出。总之,高校教育收费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民生问题,我们应正视现阶段存在的阻碍高校教育收费健康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不断完善各项收费制度,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出台适合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收费政策,努力打造一个公平、合理、和谐的高校教育收费管理环境,建立起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新型高校教育收费管理制度。
作者:黄瑞宏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祁兴强.强化高校收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金融,2009(4):67-68.
[2]张波.建立健全高校收费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115-117.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物业;现代化管理;服务质量
高校物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需要学生,学校,教师,社会四方共同贡献参与的,随着各个方面政策改革的不断进行,高校物业改革体系也要不断的进行修改。而其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理论依据的指导与更需要与社会高校实践紧密联系,将规划落实,而提升服务质量,则是高校物业现代化体系建立最根本的一点。
一、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过去行政化管理使得制度的落后。高校后勤负责人对高校物业现代化的认识不足,一直套用过去行政管理的模式,使得很多高校后勤没有清晰明了的制度规定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后勤工作人员工作按部就班,缺乏活力与动力与创造力,使得管理和服务相对落后和陈旧,而制度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得服务的质量难以提升。(二)长期关注的缺乏和资金投入的不足。目前,很多学校为广泛吸收优质生源,扩大学校在各地知名度,以及多媒体教育的普及使得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教学所需的基本设施和教具,为了扩大学术影响力对学术研究经费的投入,加上对物业管理的长期忽视,使得对高校物业管理的投入缺乏,资金的缺乏和不受重视的状态导致了高校物业管理质量持续落后。(三)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团队大多并非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许多高校管理高层觉得高校物业管理并不需要专业技术、而是把其看体力劳动型工作而非智力劳动型,只需要普通的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保障工人即可,并不需要专业管理人员。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校园物业管理中缺少相对专业的人才,而于在后勤物业中管理水电食堂道路园林的大部分人是文化水平不太高普通工人,未曾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况且由于物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于陈旧,导致物业管理部门成为老弱病残员工的集中地,使得高校物业服务质量更加难以提升。
二、如何提高高校管理措施
(一)改善物业人员的团队构成,成立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必须以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管理人员不单单要具备极好的专业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怕苦不怕累的管理态度,还要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并且能在实际校园管理中中践行。其中,成立稳定而又高素质的物业管理队伍主要在于提高管理负责团队的综合素养,例如对管理水电气等等各个项目的物业工人进行长期的有效培训,让其在最大范围内接受科学化专业化的系统思想,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物业管理层的专业优势。其次,尽量全面利用用高校的各种有利资源培养思想上进、有专业技能、服务态度负责,爱岗敬业的物业中坚分子。物业管理团队应该参照现代上市企业实施的竞争和奖励机制,经过大量的竞争,淘汰素质不高的人员,进而重新建立新的具有综合素养的物业团队。适当的竞争意识和奖励方式让高校物业的管理团队和普通工人都能够在工作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进而更加积极的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得物业管理能以更好的状态保证后勤服务的质量,让师生都满意。(二)利用文化氛围,提高自我素质。由于现在高校的物业工人多数为体力劳动性,担任大部分的水电气,食堂园林等工作,然而物业需要面对的是全校的师生,需要物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物业管理与普通的小区和公司物业管理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校是个有人文环境熏陶的环境,使得物业人员能够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培养。高校物业管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来提高物业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三)逐步实现管理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完善系统化的管理方案,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和服务。而高校服务水平的改善,最好依照现在公司的制度体系,增加员工的活力和动力,广泛采纳全校师生的宝贵意见。高校物业管理部门需要促进体系科学化,现代化,进而高校物业管理质量。
三、结语
一个有效管理的建立的需要全方面的配合和多个部门积极协同,而且不仅需要各个部门的相关配合但还需要全校师生的主动配合。而且需要是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方位调动活力参与到高校物业管理中,在实际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建立良好的体系,充分挖掘各个部门的各种潜力。高校物业水平关系着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与师生平时生活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改革高校物业发展体系,增加物业管理资金,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等措施来保证服务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寰.高校物业精细化管理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42~44.
高校水电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科研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科研创新的基本单位,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担负硕士博士等人才培养工作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高校科研实验室是高校科研水平的集中体现,对于高校发展至关重要[1]。高校科研创新源于实验室的发展。高校实验室迅速发展对实验室管理形成新的压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处在一个新时代,传统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科技司于2019年3月1日发出的《教育部科技司2019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强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医学院校的科研实验室涉及有毒有腐蚀性药品较多,拥有大量仪器设备,同时本科生创新实验涌入实验室等问题,增大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对于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挑战。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能够面对学生和教师实现有效的最大开放,同时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是每个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问题。
1以人为本,实现实验室安全利用
实验能力是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开展的背景下,参加科研实验的医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参加的时间也越来越早,本科生参加科研实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对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但同时对于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如何保证实验经验相对较少的本科生参与下的实验室安全,成为实验室开放的主要问题。实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实验室的参与者注重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有效进行。医学院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设特色的实验安全课程,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事项、实验室安全事故,以及学校实验平台的特色、研究方向等加以介绍,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于实验室安全内容、运行管理、突发事故、逃生方式等方面有基本了解,把实验安全意识尽早树立起来。同时对于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根据其安全理论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实验室准入工作。对于新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应做好实验室安全培训,对实验室日常药品及耗材使用,仪器使用等进行介绍,同时了解实验室消防用品摆放位置,使用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使用何种类型的消防用品及逃生方式,并在安全教育结束后进行考试,通过者方可进行实验室工作。而对于实验室内工作时间较长的师生,安全教育则侧重于实验室日常中出现的问题,及不同仪器运行要求有针对性的讲解,设计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教育目的。
2针对不同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为三类,试剂与耗材、仪器设备及水电火隐患。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应对这些隐患做好排查及预防,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试剂与耗材。医学科研实验工作开展涉及较多的实验药品及耗材,大多数科研实验室对于实验药品采用各自购买和各自保管形式,但这种形式要求实验操作的学生及教师对于药品及耗材的保管条件有较高了解,并且对于药品及耗材存放地点受限。实验室可根据实验场地等具体情况,对于进入实验室的药品和耗材进行登记及提供统一存放地点,对于易燃易爆易制毒的药品进行统一购买,其取用必须登记清楚,同时在存放地点进行监控。仪器设备。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大多由教室或办公室二次改造而成,改造过程中重视仪器设备安装环境,忽视对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使得实验室安全防护所需配备的相关设施缺乏[3]。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如不能正常使用应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停止使用并及时修理。如烘箱、压力灭菌锅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仪器在使用之前应做好安全使用教育工作,使用者能够正确使用,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水电火隐患。科研实验室大多工作时间较长,且人数、内容分散,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做到日常用水用电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部分。这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长期时刻存在于实验室运行工作,单靠一人一力不能完成,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对实验室水电火等安全隐患有基本了解,对其严重性达到必要的认识,把水电火隐患的预防工作贯穿整个实验过程,覆盖所有实验室。
3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环境亲和实验
鉴于高校具有人才集中、初学者多、流动性强、实验室类型繁杂、安全环保要求不一等特点,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环保意识,保障我国高层次人才集中地的健康、平安,已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4]。医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大量有毒试剂,这些有毒试剂种类繁多,成分较复杂,有毒有害实验进行时间较为分散,产生三废的时间较不固定,这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都是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医学院校实验室应利用高校优势,在日常可采用安全教育课程,安全管理资源上传至互联网等方式,对有意向进行实验的师生进行实验室绿色环保概念的普及,在实验设计时注意选择环境亲和的方式。对于实验过程中必须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前要向实验室说明,如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实验室应提供集中存放地点,并加强管理,统一处置。同时在安全教育时强调实验室废液及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切勿直接投入下水道,或与生活垃圾混合。科研实验室在进行实验室管理时必须将环保概念纳入其中,将环保形成实验室管理规则,提高重视程度,严格执行环保要求。根据国家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事故应急预案,严格管理[5]。对于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将环保形成一种实验室的文化氛围,在实验室内工作的学生及教师自觉的提高实验室环保意识,同时从实验室管理层面,强化环境保护的安全管理,形成一种自内而外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4共同努力,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投入
近几年,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但大多实验室存在大型仪器使用率较低,实验室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实验室交流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实验室发展。而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存在着仪器更新快,日常消耗较大,实验室维护管理困难等问题。这种实验室管理并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一项伴随整个实验室运行的长期性工作,这就要求人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学校应该保持实验室的持续支持,对于实验室仪器维护与更新,实验室日常运行消耗至关重要,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于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及学生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实验室的投入,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待遇,建立一支优秀稳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同时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让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更多了解国内及国际先进实验室的管理办法,从自身实际寻找差距,提高管理水平。可定期邀请专业人员针对某一样或几样仪器进行讲座及交流,对于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及准备措施进行介绍,使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对于仪器更加了解,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实验室之间应该加大交流力度,从学校层面,省市等各级单位建立实验室平台,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对于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而言,这种共享可以对于促进实验室管理水平发展,同时提高实验室仪器使用效率;对于平台来说,可以有效防止资源重复及浪费,实现实验室的共同进步。通过各方努力,实验室安全管理更加适应时代变化,为医学院校科研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助力。实验室安全工作并非简单的防火防盗,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实验室的技术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系统工程特征的综合管理学科,包含了从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到具体的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措施落实的方方面面工作[6]。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握实验室人员安全知识水平、实验室场地限制、实验室规模等实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实验室内树立安全环保的实验理念,并贯穿实验全过程,各方面共同努力,尽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有效管理,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项萍,汤江江.关于科研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03):76-77.
[2]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283-285 300.
[3]李树龙,消风丽.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2-94.
[4]刘旭明,刘放.国际视野下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式与规范[j].药学教育,2018,34(6):69-72.
[5]黄殿武,连媛.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204-205 2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2023-05-12 08:42:08
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分析 2023-05-12 08:35:14
新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 2023-03-30 14:54:54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社团思想教育 2023-03-30 14:45:44
高校财务队伍建设探讨 2023-03-20 09:38:33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学工管理中的运用 2023-02-15 09: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