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干部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9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考察干部篇1
科学考察和评价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条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着力探索干部考察工作的新规律、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升识人用人公信度。
增强干部考察透明度。公开透明是扩大干部考察工作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更加广泛地扩大群众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切实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让干部群众知情,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和监督干部考察工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开干部考察调整原则、任职条件以及考察人员的职责、工作纪律,把干部考察的标准、要求交给群众,做到政策公开。要提前公布考察对象的姓名、考察理由、内容、时间、座谈地点、座谈范围和监督电话等情况,把干部考察程序亮给群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要适时适度公开,干部的产生过程要公开通报,有效地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拓宽干部考察渠道。一问一答、“三堂会审”式考察,往往会使考察者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容易产生“一人说了听,两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思维定势。要在严格考察程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由单面性考察为大范围、多角度、多层次考察机制。一是生活圈考察。将干部考察的触角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通过考察他们的生活方式、业余爱好和社会交际,了解被考察人在对待父母、教育家属子女、处理邻里关系以及与亲朋好友交往、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以便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二是追溯式考察。将干部的德才表现放到历史的空间中进行检验,从现任岗位延伸至前任岗位,让其前任岗位的群众对其作出追溯式评价,了解考察对象在前任岗位调离后的反映,深刻了解考察对象的发展潜力。三是经常性考察。建立干部日常考察制度,通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个别谈话、专项调查、重大事项跟踪考核、年度考核、举报等多种途径考察识别干部,弥补集中考察时间比较仓促、谈话范围有限的不足,使任前考察作为经常性考察的印证,逐步改变“不提拔不考察”、“考察就意味着提拔”的状况。
完善干部评价体系。通过完善考察内容、改进考察方法,不断增强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考察内容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职责和工作目标,坚持考察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全面深入考察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工作实绩。在指标设计上,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基础及阶段性特征,不同考察指标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因地制宜地分别确定各地区考察指标,对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质和水平的关键性内容和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主要指标,赋予较大的分值和权数。同时要根据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所承担任务和指标要求的不同,注意把班子集体和干部个体区分开来。在综合分析上,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考核干部实绩,对考察各个环节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使之相互印证、互为补充。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引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工作和精力放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实绩上。
考察干部篇2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全社会践行孝道文化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经研究,把践行孝道文化情况纳入干部考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着眼于提高全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把践行孝道文化情况纳入干部考察,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品行的用人导向,真正体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选人用人原则,使领导干部真正成为践行孝道文化、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示范者、带动者,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富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孝道文化考察的内容和标准
孝敬父母。主动履行赡养义务;确保父母衣食无忧;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善待配偶。用情专一,生活作风正派;尊重配偶,无家庭暴力;爱护配偶,积极履行家庭义务。
和睦邻里。平等相处,与邻里无摩擦;乐于助邻,与邻里关系融洽;热心公益,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对组织负责;办实事,不弄虚作假;讲信用,有诺必践。
服务群众。敢于吃苦,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心系群众,对群众感情深厚;乐于奉献,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三、孝道文化考察的方法和程序
考察干部时,在履行正常考察程序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重点对考察对象的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广泛走访了解,考察其在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和睦邻里、诚实守信和服务群众方面的具体表现。
1、考察预告。将考察对象在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和睦邻里、诚实守信、服务群众方面的表现作为干部考察预告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预告不仅要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张贴,而且要在考察对象配偶、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张贴,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2、民主测评。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召开民主测评大会时,对考察对象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和睦邻里、诚实守信、服务群众情况也进行测评。
3、实地考察。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的同时,深入考察对象配偶、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考察对象配偶、父母、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意见,并对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考察对象及其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要就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出具书面材料。
四、孝道文化考察结果的使用
组织部根据考察结果,按以下规定处理:
1、对能较好践行孝道文化各项要求的,按干部选拔任用有关程序优先提拔重用;
2、对问题较轻,没有造成社会影响,不影响提拔重用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正;
3、对问题较重,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不予提拔重用;
4、对问题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按照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五、几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孝道、践行孝道、弘扬孝道,必将对全民践行孝道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广泛的带动作用。全体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以身作则,争做践行孝道文化的模范。
2、加大宣传力度。要及时将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一名领导干部,并采取举办专题讲座、散发传单、出板报等形式,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孝道文化,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新时期孝道文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弘扬孝道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让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努力营造践行孝道文化的浓厚氛围。
考察干部篇3
笔者认为,目前的干部考察工作存在着“四难”,即:真实情况了解难、考察对象把握难、考察内容量化难及考察不全定论难。而要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着力在“深、细、实”上下功夫。
一、突出一个“深”字,用好集中考察
集中考察是考察干部最常用的手段,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集中考察必须克服一般化和表面化,在求“深”上下功夫,以获取准确而全面的第一手材料。一要深入分析干部的述职报告。通过领导干部本人述职,报告个人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可以基本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成绩。但述职报告容易受述职人主观意愿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因此,必须使之与领导干部的行为表现、工作实绩、群众反映、上级评价、鉴定等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看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二要细心甄别民主测评结果。民主测评基本反映了群众对干部的概括性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仍难以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对待测评结果,既要重视,也要全面地分析和鉴别,防止片面地以票取人。笔者认为,参照“三讲”教育的做法,考察期间引入对干部的民主评议是可行的。评议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面对面地议,背对背地评,也可以通过填表、写书面意见来进行。评议结果适时向被评议人反馈。通过民主评议拓宽了解渠道,印证民主测评结果。三要重视研究座谈了解的信息。个别谈话是考察组与干部面对面交谈、听取推荐意见的重要渠道,由于受外界干扰因素少,其反映信息真实性更强。在与考察对象的上级、同级、下级进行个别谈话时,要有敏锐性,善于从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捕捉评价干部的信息。班子成员之间相处较多,互相了解的比较深,对他们的评价意见尤其要认真听取和把握。要通过考察对象的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了解其情况,还要找领导干部身边的工作人员、工作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的有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等。与考察对象直接谈话是了解其思想认识、理论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时机,在谈话过程中要适当变换话题和方式,增大时空跨度和知识跨度,请考察对象谈观点、谈看法、谈体会,从而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其作一些较深层次的了解。四要搞好对各类材料的加工分析。在必要的时候到被考察人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座谈了解情况,可以了解其历史表现。考察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牢固的群众观点,是否自觉坚持走群众路线,不但要多听群众的反映,还要查看其下基层的记录,了解其解决了哪些问题;考察理论政策水平,不仅要看干部是否参加了中心组学习,是否参加了各种培训,而且要看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度考核、廉政建设考核、工作目标考核结果等内容,记载着干部表现的信息,对这些材料都要认真分析研究。
二、突出一个“细”字,做好日常考察
集中考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全部情况,日常考察则能从工作、生活、作风等细节记录干部的社会活动,对弥补集中考察的不足有着重要意义。
一要经常观察干部在工作状态下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在日常工作中行为人的各种特长和不足表现得比较充分。可以通过被考察人的工作对象,了解其工作情况和敬业态度等;通过参加被考察人主持或参加的有关会议观察其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和决策水平等;通过不定期地了解干部平时的工作进展情况,考察其工作成效、参与程度以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等;还可以通过与被考察人交谈、查看学习笔记,了解其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
二要利用特殊机会考察干部的能力水平。如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课题,召开一定范围的研讨会,通过即席演讲、解答问题,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功底、知识积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观察干部在特殊、复杂、艰苦工作中的表现。一个干部是自觉自愿地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还是远离之,更多地考虑自己工作的优越和环境的舒适,是检测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同时,能否在特殊、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做出成绩,也是对干部综合素质的检测。通过参与被考察人处理案件、棘手事件、重大问题等的实施过程,实地考察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要经常了解和掌握干部八小时外的情况。以往我们了解干部主要是在被考察干部的工作圈进行,对于其社交圈和生活圈的情况知之甚少。社交圈的知情者则比较熟悉干部工作之外的人品、公德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而生活圈中家庭成员及亲朋好友则清楚干部的内心思想、性格脾气以及生活作风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场合与被考察人的社交圈和生活圈中的部分成员接触、谈话,可以了解被考察人在对待父母、教育家属子女、处理邻里关系以及与亲朋好友交往、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表现,分析其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好坏。
三、突出一个“实”字,完善配套制度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除继续落实好《干部任用条例》和已有的相关制度外,还应探索建立和实行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制定考察工作实施细则。为体现权威性和指导性,最好由省级以上组织部门研究制定较为具体的干部考察工作实施细则,对《干部任用条例》有关干部考察的内容进行细化。地市级组织部门参照此细则,结合当地实际,再进一步细化,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细则应对考察的形式和应用时机,考察干部涉及的范围,考察工作的组织实施,考察工作纪律等内容,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干部考察的范围确定上,应尽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参加对象,如对县(市、区)领导干部和市直单位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在人员范围上不能简单一致,要有区别,体现特色,防止由于涉及对象的范围不同造成考察结果的不可比。
二是实行差额考察制。在任职考察和换届考察中,考察人选应多于拟任人选,以便于组织人事部门比较、分析,优中选优,进一步提高考察的准确性。
三是建立考察举报和申诉制度。对考察中干部群众举报的违纪问题,组织部门和考察组要及时受理,认真进行核查;允许干部本人进行解释或申诉,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的处理。
考察干部篇4
授课时间:下午2:30-4:30
培训内容:场外主持:今天上午我们已就干部考察有关业务工作进行了培训,培训采取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为了增强学习培训效果,今天下午我们安排了一堂特殊的教学课:模拟实际干部考察工作。这堂模拟教学将利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对干部考察工作从联系考察工作、进行个别谈话、考察组汇总考察情况到形成干部考察材料等各个环节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考察过程一些典型场景的设臵、场外点评等方式,直观表现干部考察工作情景,传授干部考察有关知识。参加模拟表演的都是我们组织部门的干部,他们也许缺乏的是职业演员的舞台经验和演技,但他们最不缺乏的是对这次演示工作的热情和敬业,以及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熟悉和专业。对他们演示中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我想我们的广东客人们一定能够体谅包涵、支持理解的。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请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好了谢谢大家!情况就介绍到这儿,我们的考察组要开始工作了。
首先出场的是我们这次考察工作的组长某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天翠同志、考察组成员袁顺操同志。按照工作安排,他们今天要对某镇组织人事干事、副书记考察人选刘国平同志进行考察,现在他们来到了考察对象所在镇,准备开展干部考察工作了。首先,他们要就考察工作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衔接。现在,他们来到了某镇党委书记办公室,下面要演示的是考察组衔接干部考察工作的情况。
1、衔接干部考察工作地点:某镇党委书记办公室
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党委书记刘东
张部长:刘书记,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经研究,你镇组织人事干事刘国平同志被确定为乡镇党委副书记考察对象。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们要对刘国平同志进行一次考察,在此之前我们已采取调阅个人档案等方式对该同志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准备采取个别座谈的方式进行考察。这是刘国平同志的干部考察预告和政绩公示,请安排人员立即张贴在办公楼醒目的地方。政绩公示后面要附上该同志的政绩报告材料。另外,请安排一间相对独立、比较安静的房间,我们准备进行个别谈话,请你们支持配合。
刘书记:好的好的,欢迎欢迎!
张部长:我们座谈的对象主要是你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职工代表、单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机关支部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座谈的面要稍微广泛一些,各方面人员都要谈到。请你们提供一份本镇干部职工名册,我们将按类别抽取部分同志进行谈话。另外请安排一名联络员,负责所要座谈人员的联络通知,请你安排一下。
刘书记:好的,我马上安排人员落实。
场外主持:干部考察组已就考察工作需要考察单位配合完成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衔接。接下来我们要演示的是考察组进行个别谈话的情景。这一场景要展现的是考察组亮明身份、执证上岗以及向谈话对象说明情况,提出谈话要求的情况。按照我县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的要求,考察组在考察时必须持证参与干部考察工作,并接受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监督。下面考察组要开始座谈了。
2、考察组亮明身份、执证上岗以及发问情况地点:某镇办公室
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党政办伍主任
张部长:你是党政办伍主任吧?
伍主任:对。
张部长:请坐!
伍主任:不客气!
张部长: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天翠,在县委组织部工作。
袁顺操:这是我们组织部张部长。我也是组织部干部,我姓袁。
伍主任:张部长好,小袁同志好。
张部长:伍主任,耽搁你一点时间,请你来是想请你配合我们了解一名干部的情况。前不久我们在你镇民主推荐了一名乡镇党委副书记人选,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经研究确定了刘国平同志作为副书记考察对象。这是我们的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证书,请过目,如果有疑问请向我们提出。(递证书)
伍主任:(接证书并略为翻看,看后递回证书)谢谢!需要了解什么情况请尽管吩咐!
张部长:我们想了解一下刘国平同志在你镇工作期间德才表现情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个人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以及遵章守纪方面的情况,有一些什么优点和特长,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有无不良反映。请根据你的了解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并就他是否胜任副书记职务发表你个人的意见。
伍主任:好的,我就根据这几年我的观察了解谈谈对刘国平同志的看法吧。
场外主持:就这样,谈话开始了。那么在谈话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和谈话对象的不同态度,我们的考察组会有些什么不同的表现呢?下面来看看谈话对象为女性,考察组如何因人而异,引导谈话的情况。
3、谈话对象为女性,考察组如何因人而异,引导谈话的情况。地点:某镇办公室
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妇联雷主席
张部长:雷主席,请介绍一下刘国平同志的情况吧!
雷主席:(略为紧张)好、好吧。这个同志比较优秀,各方面情况比较好……(说不下去,紧张思考)
(谈话对象略为拘谨紧张,考察组长曾担任过妇联主席,从对象熟悉工作和女性关注的话题谈起,消除其紧张心理,激发其谈话热情。经引导后谈话对象方能够较为流畅地表达)
雷主席:这个同志人品比较好,为人谦逊,爱与干部群众接触,说话、做事都很客气。非常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都比较强。
张天翠:你认为他还有哪些特点呢?
雷主席:刘国平乐于助人。同事有困难找他,他都很乐意地帮助解决。有一次我无意中说到工作遇到的难题时,他便主动给我出点子、想办法。在他的帮助下,去年我工作进步不小,我打心眼里感谢他。他的工作比较踏实、勤奋。工作中从不斤斤计较,不论哪位领导安排的工作,他都能认认真真去完成。他的工作任务较重,经常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加班,但他从不报怨,还经常到各村了解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村干部对他的评价比较好。
张部长:那他的工作能力如何?
雷主席:刘国平同志工作能力比较强。他熟悉农村工作,脑袋瓜灵活,善于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比如在加强村干部管理方面,他创新工作思路,大胆给党委、政府建议,实行村干部交叉任职,既发挥了“能人”的作用,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张部长:有哪方面的不足?
雷主席:不足嘛,可能有时工作大胆程度不够,毕竟人年轻,工作经验方面稍微少一些。
张部长:那你认为他的能力素质是否适合担任党委副书记职务?
雷主席:完全可以。他在镇上年轻干部中算是最拔尖的。
张部长:好吧,这次就谈到这里。谢谢你。
场外主持:刚才我们的妇联主席已经结束谈话,下面请来个别谈话的是本镇的副镇长黄小云同志。黄副镇长担任乡镇领导职务时间较长,谈话中流露出一些抵触、不信任和敷衍情绪,以下场景要展示的是考察组面对他的态度,如何对他的情绪进行引导和化解,打消其顾虑。
4、谈话对象有抵触、不信任和敷衍情绪,考察组如何进行引导和化解,打消其顾虑。人物:考察组成员、某镇副镇长张小云
张部长:张镇长,请你介绍一下刘国平同志的情况吧!
张镇长:组织部年年都来进行干部考察,考察过了又不起什么作用。提拔干部是组织上的事,也是组织上说了算,问不问我们都一样,我看这也是走个形式罢了,你们组织上认为这个同志怎样就怎样,该提拔就提拔,我没有什么意见。
张部长:张镇长,你担任了多年的领导职务,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应该是了解一些吧,现在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是非常的严格和规范,并且选拔干部必须要走群众路线,我们的考察对象必须要经民主推荐产生,要群众公认,要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只有在民主推荐中获得半数以上的推荐票的人员才能列为考察对象,现在的考察都是实行的差额考察,我们要通过座谈等形式,广泛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真正将一个同志考察准确,只有识人识准了才能用准。因此,张镇长,你的看法有些片面性。请你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向我们介绍一下刘国平同志的情况。
张镇长:既然组织上要我说,我就谈一下我的印象。刘国平平时与我们老同志接触少,通过工作上对他直接了解不多。只是看见他平时比较忙,成天围着领导转,不大爱跟群众打交道。人还是比较聪明,是大学生,学东西比较快,能够进入工作角色,干起工作来比较投入,有热情、有闯劲。平时开会发言积极,能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述出来,听他的发言,对一个问题思考得还是比较深,有其独特的见解。
张部长:这个同志个人品行和思想素质如何?
考察干部篇5
(一)要充分认识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性
1.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干部队伍建设,包括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首先深入实际,考察了解干部队伍的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达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目的。比如,在组织建设上,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退休制,选拔大批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推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进程。在思想作风建设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这些决策都是在充分了解干部队伍的状况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的。事实证明,这些决策的实施效果很好。如果不以考察干部队伍、了解干部队伍的状况为前提,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干部队伍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
2.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免、升降、奖惩、培训等的重要依据
(1)干部考察是发现、选拔干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考察是对干部的工作成绩、思想品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等总的了解和评价。考察干部的过程也是认识、识别干部的过程。通过考察识别贤愚,从而为发现干部、选拔干部提供依据。
(2)干部考察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依据。造成人才浪费、积压以及使用不当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干部了解不深不透,因而不能做到知人善任。不知其长,也就不能用其所长。科学地考察干部,全面了解干部的情况和特点,就能根据干部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用人之长,弃人之短,能者上,庸者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从而做到人尽其才。
(3)干部考察为干部奖惩提供依据。造成"铁饭碗"、"大锅饭"的因素很多,缺乏科学的、严格的、全面的干部考察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没有科学的考察,就难以辨别优劣,实施奖惩,就容易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做到奖罚分明,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4)干部考察为干部培训提供依据。通过考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干部各个方面的情况,根据干部的具体情况确定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使培训做到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干部本身可以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提高的方向,减少成长和奋斗过程中的盲目性。
3.干部考察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监督管理干部,必须首先了解干部的情况。通过深入考察,全面了解干部的学习、工作、团结、作风、守法、廉洁等情况,肯定其政绩,指出其工作和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馈给本人,并督促其尽快解决存在问题,改正不足,这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本身就是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
(二)明确干部考察内容,坚持干部考察原则
1.干部考察的内容
明确考察的内容对做好干部考察工作至关重要,考察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考察内容的要求来进行。
从广义上讲,干部考察的内容包括干部的自然情况、主要经历、专长、政治表现、思想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主要优缺点等。但总起来讲,干部考察的主要内容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注重考核工作实绩。要根据不同领导职务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标准,对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考核和准确评价。德、能、勤、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干部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在考察过程中必须加以全面把握。考察"德",就是要了解干部的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等思想政治建设情况以及廉洁自律情况;考察"能",就是要了解干部的领导水平、工作能力、文化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情况;考察"勤",就是要了解干部的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考察"绩",就是要了解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工作实绩。
对不同类别干部的考察,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规定为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同时指出,各级考核机关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特点,结合考核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核内容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对企业行政领导人员要着重考核民主决策、管理能力、经济效益和工作实绩,以及企业技术更新、设备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情况。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着重考核在企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效和工作实绩,尤其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
2.干部考察的原则
(1)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握这一原则,首先要求我们在考察选拔干部时,必须以党的事业为出发点,德才并重。正确认识和处理德和才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注重德,又注重才,德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相互取代。正如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所说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选拔干部必须德才兼备,不能只看一个方面,有才无德,就没有正确的方向,重用了有更大的危险,就会败坏党的事业;而有德无才,难为大任,必然一事无成,贻误党的事业。因此,我们党的干部标准强调德才兼备,考察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2)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这一原则,首先要求我们全面、历史地了解干部。其次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成绩和优点要肯定,问题或缺点要指出。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或缺点不管大小,性质严重与否,不论是存在哪一级干部的身上,都要如实向组织汇报、反映、不能打丝毫折扣,更不能隐瞒不报。对考察了解所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要对照考察标准,运用辩证的方法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和主流。第三,要摒弃私心杂念,秉公办事,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敢于排除干扰,做到公道正派。
(3)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在考察干部中,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是否有政绩,有多大政绩,群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考察干部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想方设法听取真实意见,从而对干部作出真正体现群众公论的评价。考察干部中采用民意测验、走访、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调查方法,都是了解群众意见的有效途径。
工作实绩是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取得的绩效。德才与工作实绩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德才素质是干部取得工作实绩的前提条件,工作实绩则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干部考察中,必须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注重考察工作实绩,把考察工作实绩作为了解德才的重要途径,把实绩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考核实绩,要体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看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效,又看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的成效;既看发展速度和规模,又看效益和后劲。第三要正确区分潜绩与显绩、领导班子集体与成员个体的政绩、前任与继任的政绩,等等。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考察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
(三)正确运用和把握干部考察的方法
考察干部一是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二是要根据了解掌握的情况对干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公正的评价结论。
1.综合运用各种考察方法,全面客观地了解真实情况
考察干部的首要环节是广泛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搜集与考察对象有关的各种资料,关键是要了解真实情况。一般来说,无论是定期的集中考察,还是不定期的平时考察,或者是任务单一的专项考察,都应该有一个或系统或简略的考察方案,以明确本次考察的目的、意义、考察对象、考察内容及时间,考察工作的组织领导,考察的主要方法和程序,考察结果要求和工作纪律等。方案设置要尽可能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使考察人员能够按照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全面地、系统地、有章有法地展开考察。这应该是任何一次考察都应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次,在综合运用各种考察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种方法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要清楚地知道,通过实施某一种考察方法,要了解一些什么情况,能够得到一些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搜集到反映干部方方面面情况的客观事实依据,为下一步正确评价干部打下基础。
干部考察方法主要有听取述职、个别谈话、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干部工作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成熟的考察干部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考察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对考察对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历史的、全面的考察。
(1)听取述职。听取述职(或看述职报告),是我们直观地了解干部的思想建设和工作状况、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水平等情况的基本手段之一,但听取述职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要通过述职这一环节,着重分析和察看干部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否客观、真实地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地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对自己的优缺点是否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否有意扬善隐恶,避重就轻等等。
(2)个别谈话。个别谈话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于搜集干部多方面的、生动的、活的第一手材料十分重要。因而也成为组工干部考察干部的一种基本手段和方法。因此,必须运用好这一手段,充分发挥谈话在考察中应有的作用。首先要针对考察谈话中经常遇到的"不会谈、不愿谈、不敢谈"的现象,注意在谈话过程中做好访谈对象的思想工作,帮助知情者消除害怕心理、无关心理和"老好人"心理,增强责任感,打消思想顾虑。在谈话中,考察人员不能掺杂任何私心杂念,更不能对人和事表现出倾向性,要始终做到公道正派、严守秘密,从而赢得谈话对象的信赖,使谈话对象说出真话,说出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和问题。其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谈话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谈话气氛。考察者在谈话中要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卑不亢。既不能因代表上级组织而表现出盛气凌人、傲慢不恭,也不能因谈话对象的职位、级别比自己高而唯唯诺诺,不敢大胆提出问题。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主动与谈话对象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尽可能缩短与谈话对象之间的距离,造成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使谈话对象对考察人员产生信任感,激发谈话对象的交谈热情,从而提供更多的情况。其三,要尽可能地扩大谈话人员的范围,要有考察对象的上级、同事、下级,还要有相关部门的同志;不仅要有领导干部,而且要有一般群众;既要有现职工作人员,也要有离退休人员;不仅要有工作圈的知情者,还要有生活圈、社交圈的知情者,等等。经过多角度地了解干部的各个侧面的情况,对比其工作圈内和工作圈外的表现,从而对干部形成一个较全面的印象。在具体谈话中要善于引导谈话人讲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细节,使被考核干部的形象更为具体、生动,可以为评判干部提供可靠的素材。其四,要注重与考察对象本人的直接谈话。与考察对象直接谈话是一种面对面的考察,考察人员要想从中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情况,必须注意谈话方法和技巧。与考察对象谈话,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对考察对象的背景材料,如干部档案、以往的干部考察材料、年度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分管工作状况,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情况、民意情况,以及干部发表的文章、理论测试的成绩等等要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谈话中处于主动地位,灵活地掌握和调度谈话话题和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情况,核实问题,力求对考察对象从思想上、政治上以及理论素养、思维敏捷程度、知识面、口头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有一个较深层次和较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3)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是干部考察中了解考察对象民意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干部工作中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一个有效途径。近些年来,这种方法在干部考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能否组织好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直接关系到能否得到真实的民意情况,因此,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测评体系的设置要科学。要根据考察的内容和目的设置评价项目和确定评价等次。项目的设置既要体现一定的概括性,又不能过于笼统;既要有针对性,又不可过于零碎。要做到内容合理,操作简便,使填表者易于理解和把握。
二是参加人员范围的确定要合理。一般地说,参加测评或推荐的人员范围越大越能体现出民意情况,其真实性也就越强。但也需要掌握好"度"。关键是参评人员要有广泛的代表性,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知情者参加。这样就可以提高测评或推荐结果的准确性。
三是做好测评或推荐现场的组织工作。参加测评或推荐者能否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关系测评或推荐结果是否真实的关键。因此,在填写测评表或推荐表之前,首先要向大家讲明意义,引导大家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宣布考察纪律,做好保密工作,消除大家的思想顾虑,使大家能够本着对组织、对事业、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和推荐干部。其次要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使参评者或推荐者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独立思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4)查阅资料。查阅资料是直接获取有关文字依据的有效手段,与其他方法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在干部考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干部的人事档案、年度工作总结、会议记录、学习培训记录、读书笔记、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和收入申报表等资料,可广泛地了解和印证干部的思想、理论、廉洁、工作等各方面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根据需要突出重点,对在其他考察方法中发现有争议或不一致的地方进行重点核查,并注意分析和把握多种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辨别真伪,一定要查清核实,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注意从静态的文字中了解出"活"的情况。如,看一个干部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有自觉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就可以查看其下基层的工作记录,看下去了多长时间,下去以后干了些什么,为群众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成效如何等,这样,干部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不言而喻。
(5)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通过现场查访了解考察对象工作业绩和行为轨迹,获取直观的感性认识的方法。进行实地考察一要突出主题。根据考察内容的需要确定好查访的重点和角度。只有把握住重点,选择好角度,才能切中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二要方法灵活。根据所了解情况的不同需要,可相应地采取随机抽样与典型调查相结合、一般查看与重点查看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进行。三要深入扎实。干部考察中的实地考察与一般的工作考察、调研不同,它是在通过其他方法考察基础上的延伸,其结果贵在准确、贵在真实。由于时间有限,有些考察项目只能"走马观花",但一定要粗中有细,深入具体,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因此,考察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锲而不舍、一丝不苟、明察秋毫,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此外,为了印证和核准有关情况,还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比如,通过和纪检、监察、审计、法检两院等有关部门建立广泛和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干部廉洁方面的动态情况。还可以设置干部考察举报电话,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更广泛的群众监督,以便听到各方面对考察对象的真实意见。
在运用上述方法考察干部时,要注意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考察的准确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要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去认识和分析事物。因此,对干部的考察,既要从质的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又要从量的要求上加以把握,做到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有机结合,增强考察的科学性,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定性考察注重从"质"的方面了解干部的特点,即通过广泛听取意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水平、气质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作出优劣的基本评价,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强,评价结果直观,有一定形象性的特点。但是,定性考察缺乏对"量"的把握,在分析时不易比较,在评价时也易受考察者的主观和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考察中要注重引入定量考察的方法。要广泛收集能够说明干部工作实绩和自身建设情况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核实、比较,用数字说话,可以清楚地看出干部干了多少、干得如何。使干部的实绩、理论素养、工作作风都可以进行量化的比较,从而较好地解决衡量干部标准不清,评价缺乏量化尺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提高干部考察的准确性。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干部进行的考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具体操作上,可把考察内容各要素进行细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其中能够量化的要充分量化;对不宜量化的要提出明确的定性结论。通过数学模式对量化了的各要素进行比较,从而对考察对象各方面的情况作出量的多少、大小的评价。比如,近年来许多地区推行的干部实绩考核就是定性与定量考察方法相结合的实践和运用。在实绩考核中,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分解成能够说明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若干要素,在通过谈话、测评、核实数据、查阅资料等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赋分,然后根据各要素所赋分值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做出评价结论。这样就体现了先定性后定量,再以量定性的原则。较为准确地反映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本质特征和工作实绩。
二是注意平时考察和定期考察相结合,保持考察工作的连贯性。平时考察是指根据工作需要而组织的对干部进行的不定期考察。考察的方法主要有工作检查、个别谈话、专项调查、参加民主生活会、听取个人述职等。平时考察一般是不定期的,考察内容针对性较强,考察方法灵活,考察结果运用时效性强,可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定期考察是指按照规定时限对干部进行的考察。包括对有届期要求的干部的届中、届末考察和无届期要求的干部的年度考核以及干部的年度实绩考核等。定期考察的任务主要是考察了解考察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思想政治建设、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定期考察的时间相对固定,内容比较全面,程序具有一贯性,对考察结果要作出结论性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干部升降、奖惩、培训和调整工资等的重要依据。平时考察和定期考察都是了解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做到客观准确地考察和评价干部,就必须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干部,就必须把对干部的平时考察与定期考察结合起来,以平时考察为基础,把通过平时考察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定期考察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定期考察要充分体现平时考察的结果,二者相互借鉴、互为补充,从而增强考察的全面性、准确性。
三是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扩大民主,注重公论。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考察方法,就是在干部考察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领导参与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实现领导意见与群众意见相统一,因此也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察方法。首先,要把领导的参与和群众的参与结合起来。在干部的考察上,既要重视领导意见,又要尊重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评、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法,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考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扩大民主,把领导的评价和群众的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其次,要处理好领导意见与群众意见的关系。当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加以妥善解决。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同时也会给考察工作带来损失。第三,要处理好扩大民主与正确集中的关系。在考察中既要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又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集中。比如,通过"一推双考"(即包括组织推荐、领导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的民主推荐和考试考察相结合)方法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就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考察方法的实际运用。从推荐到考察的各个环节都始终注重了群众的广泛参与,从而既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又体现了群众的参与和监督,既实现了组织意图,又体现了群众的意愿,达到了组织和群众意见的统一,保证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体现,产生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2.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考察干部一方面是"考",即通过各种方法收集事实依据;另一方面就是"评",就是对考察中了解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从而对干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是评的前提和基础,评是对考的归纳和总结。只有考实才能评准,只有评准,考实才有意义。由此可见,能否对干部作出全面、公正、准确的评价,是衡量考察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应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建立考察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从制度上对考察质量加以保证。使考察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以党的千秋大业为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筛选出优秀的领导干部。二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自身分析问题、辨别问题的能力,对干部作出公正的评价。
(1)对考察中获得的各项素材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掉那些带有个人感彩和偏见而又没有具体事例的空洞的评价材料,将那些真正能够反映干部真实情况的具体事例和数据、情况筛选出来,作为评价干部的基础材料。这是因为,考察干部是主体对客体的间接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必须建立在大量繁杂的资料和信息之上。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了解,掌握大量素材等环节,评价干部就缺乏足够的依据。同样,没有对调查得来的素材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对干部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无法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全面地、历史、辩证地分析问题,看待干部。同志指出:"识别干部,不仅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在1962年就指出:"干部的好坏长短应该从他的长期工作中去鉴别,而不要只从某一运动或某一短时期的表现去鉴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谆谆教诲,对于我们今天的干部考察工作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在评价干部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克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是要看主流,不以偏概全,不求全责备。正如同志说过的,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对那些思想解放、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具有较强开拓能力者,要充分肯定长处,而对他们身上的一般性的弱点、毛病要热情帮助,不能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二是不以一时一事论成败。把干部放在其成长的历史过程及其不同历史阶段的内在联系中去分析把握干部的发展变化轨迹,不能静止地、孤立地看待一时一事,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导致评价失之偏颇。
三是要辩证地看待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意见的关系。由于群众对干部考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参差不齐,客观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参与考察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片面性和误差。因此,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要进行认真分析。既要体现多数人的意愿,又重视少数人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不同意见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谈话人与被考核人的利害关系不同,有些人提供的情况和作出的评价本身不公正、不客观。有的提供情况可能失实,有的偏执一端,或者只说其好,完美无缺,或者只说其坏,一无是处。对这种情况,更要冷静地加以分析、辨别。
四要客观地分析被考察者身处的环境。通常情况下,那些班子团结、风气正的单位,群众往往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相反,一个单位风气不正,干部之间搞派性斗争,有些群众也可能介入不同的派系,这样反映的情况就有可能失真,这种情况在民主测评的结果上也能得到反映。这就需要我们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
(3)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对干部份工作实绩大小、德才素质优劣进行全才位、多视角的评定,力求对干部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所谓多因素分析法,就是引进多种评价因素,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结果和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对干部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如对一个干部的理论水平作出评价时,就不仅要看他是否坚持了中心组学习和自学,还要看他主持制定了哪些政策,发表了哪些文章,在班子重大决策中是否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还要看他的理论知识测试的成绩如何,群众的评价如何,等等。也就是说评价干部不仅要看他说得如何,更要看他干得如何;不仅要注重他的德才素质,更要注重他的工作实绩;不仅要从质的定性方面把握干部的总体形象和印象,而且要从量的程度上描述其工作的多少,成绩的大小;不仅要评价工作完成的情况,而且要分析完成工作过程中主观努力的程度;不仅要重视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评价,更要重视下级机关和群众以及服务对象和相关部门的广泛评价。关键是要看干部能否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两个文明建设等关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考察干部范文
2022-11-09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