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5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1
本人***,男,汉族,***年*月出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月参加工作,***年5月任***镇党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
一、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自调任***镇党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工作,自感责任重大,本人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扎实开展了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按照上级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全镇脱贫攻坚责任组、帮扶人,认真围绕“六个精准”、“六个一”关键环节、“六个结合”,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以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核心要求,坚持重点查摆与全面查摆相结合、重点整改与全面整改相结合,着力实现贫困户识别零差错、贫困户退出零差错、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通过集中核查和问题整改,达到了精准度明显提高、认同度明显提高、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一是认真做好帮扶工作,扶贫先扶志,我镇把“两学一做”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党员代表和本单位结对24个村委开展集中培训、政策宣讲、谈心活动,围绕发挥党员助推精准扶贫的表率作用,广泛宣传“四有”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大家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引导贫困户思富求富;大力宣传脱贫政策和脱贫励志模范先进典型,激发贫困户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实现“他扶”到“自立”的转变。二是扎实做好档卡规范建设。201*年我镇与全县同步进行了档卡规范整改工作,通过采取”明确工作重点、把握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完善巩固提升”等措施,共入户普查***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档外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户、档外低保户***户、分散五保户***户,清退***户***人,新识别*户*人。经过努力全镇*个贫困村和***个非贫困村全部按照要求完成了档卡规范整改工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培育脱贫产业。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我镇因村施策、结合村情民意大力培育脱贫主导产业。**村的生猪养殖、大棚木耳种植,**村的杂果种植、粉条加工,**村的波尔山羊养殖,**村的扶贫车间防火门加工、甜玉米种植,**村的大棚木耳、花生种植,**村的芦笋种植等,为贫困户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几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党建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回顾近两年的党建工作,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提升,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各村党组织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经济、发展思路,抓住中央、省市县对农村的富民惠民政策,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在抓好产业的同时,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模式,一是依托特色产业,组织专业合作社,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二是依托农村致富能人,兴办企业,走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路子,建立党组织。同时在建立这些支部的同时,规范党支部的管理,明确村党支部的主要工作职能(服务职能、带动作用、组织职能),增添配套措施。
1、夯实组织基础:运用六步工作法整顿了翟庄、张楼、杨庄等*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以培养“三有三带”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建立了**名村党支部班子后备干部库,严把党员入口关,培养了**名入党积极分子,补交了党费***元,排查出失联党员**名,目前已取得联系党员**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各村党员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申请帮扶带动贫困户。
2、夯实阵地基础:对全镇**个村办公场所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和屋顶漏水等情况进行了逐一登记上报,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截止目前,排查出来的3个村室进行了修缮,对**、**、**3个村的村室采取了统一规划、高标准联合建设模式,进一步巩固了阵地基础。同时新建了**、**两个村级综合活动中心,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清空任务。利用镇综合服务大厅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开通群众办事“一站式”的快速通道,建成县级红旗便民服务站7个,市级红旗便民服务站1个。
3、夯实制度基础:认真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村级事务**件,严格落实党风监督检查机制,健全完善基层矛盾调解制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问题不出县,矛盾不上交。今年五月份档卡规范工作开展以来,全镇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贫困户进一步审核,新进**户**人,清退**户**人。
三、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随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活动动的不断推进,我带领城镇办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下,着眼改变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广泛动员,汇聚力量,从细处着手、小处抓起,持续发力,聚焦把***打造成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乡镇。
***镇地处省道**与县道**路交汇处,全镇辖**个行政村,自从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多次组织党政领导班子及各村委负责人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责任、明确整治重点、整治范围。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要性。行动中,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配合,以彻底清理沟渠、道路及村庄内外的柴堆粪堆等陈年垃圾为重点,以创建全县人居环境改善示范乡镇为目标,坚持多措并举抓整治,标本兼治抓管理的原则,干群齐动,攻坚克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镇组织基层党员、人大代表、村“两委”委员、村保洁员、村监督员对各村的主干道路、房前屋后、村庄内外的白色垃圾、柴草粪堆、生活垃圾等陈年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发动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的柴草堆、垃圾堆、粪堆进行了集中清理;积极配合北京首创集团对各村委垃圾进行了集中收集转运;对全镇沟渠、河道内的垃圾、泥沙、柴草进行了清理。真正做到了无死角、无盲区。同时,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为借力点,鼓励村民按照村庄设计规划统一格调,美化庭院,让新式建筑与古典建设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处处样式新颖独特的农家小院,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农村建筑艺术文化长廊。
目前,我镇全镇上下,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让人感到空气新鲜,非常舒服。201*年底,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现场会召开时,我镇作为先进乡镇观摩点,全面展示了镇村人居环境新面貌。
四、认真做好分包村委各项工作
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2
黄诗燕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也是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那么你们知道关于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五篇,欢迎参阅。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一11月29日,炎陵的温度降了几度,天更冷了些,像往常一样,他按照上午行程安排,主持召开了脱贫攻坚迎省检工作部署会,会上他显得有些憔悴,声音也有些疲乏无力,较往常小了许多,以为是没有休息好,便也没太在意。
会上,他还坚定地说,要进一步提神提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切实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下午,他突发心脏病,骤然辞逝于县委大院其住室席床之上,享年56岁,他是黄诗燕,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
“当时,他用坚强的毅力支撑他讲话,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在了扶贫攻坚工作上。”大家纷纷感叹。
一台10多年的老彩电
其实,黄诗燕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有所觉察的。11月22日下午3点的一个小型会议上,黄诗燕就已经感觉到胸口疼,但没有在意。24日晚上10点,黄诗燕从株洲赶往炎陵,那一夜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一早,他便打电话给联络员刘明华说:身体有些不适,需要检查治疗。经炎陵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医生开具治疗药物,并劝黄诗燕多休息。“做完检查,他就立马参加县中医医院新址正式运行暨省直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义诊活动,并调研全县医疗系统工作。”刘明华说,当天他连早餐都没吃。
调研途中,炎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建中劝黄诗燕去株洲市做进一步检查,黄诗燕说,“今天是周一,来来回回在路上耽误时间,先挺一挺再说。”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关,黄诗燕最终没有挺过去。随着越来越多关于他的事情被回忆起来,黄诗燕的形象也逐渐丰富而鲜活。
几年前,黄诗燕在一次讲话中说,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精神境界,始终带着一颗“公”心去干事,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以实实在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黄诗燕在炎陵县委的办公室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员多次要求做简易装修都被他拒绝。2016年,炎陵县委为外籍职工修缮了一栋新住房,他也多次拒绝搬进去,他的住房简陋老旧,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工作之余,就是宿舍一台10多年的老彩电,平时喜欢看看《诗词大会》。”陈德望说,一日三餐除了公务接待就在食堂,平时喝什么茶、吃什么菜、穿什么衣都没有任何讲究。
在炎陵县九龙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何美存的记忆中,最为深刻的还是与黄诗燕一同奔赴各地为园区招商的情形,“经常是坐上午的高铁,中餐就在高铁上随意应付一下,到了企业碰上饭点,也是在会议室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聊园区招商。”
大源村村支书唐自华记得,有一次,黄诗燕到村里来调研,发现一位农户家周边搞得很干净,便进去和这户人家聊天。得知这户人家从来就是这么洁净、勤俭后,黄书记当即就说:“勤俭持家久,忠厚继世长。”
走遍120个贫困村
黄诗燕从一个小小的乡镇科员起步,到如今的炎陵县委书记、株洲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最让他牵挂和重视的还是炎陵的脱贫攻坚工作。
2001年,炎陵被列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初,黄诗燕初到炎陵任职,炎陵县又被列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对于实现炎陵全面脱贫与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黄诗燕曾向全县人民公开表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但脱贫功成,务必在我。”
2015年,大源村成为黄诗燕的扶贫联系村,村支书唐自华回忆说,“书记到村里的那一天就把村民召集起来,听取意见。有村民说,手机信号不好打不通、交通不便……最后,这些问题很快解决了。”
“第一次见在晒谷坪开会的,老百姓们畅所欲言,他能回答的当场回答,不能回答的用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来,让工作队后续关注。”前驻大源村扶贫队队长张生民回忆道,2016年4月,工作队进驻之后,黄诗燕就来到村里,逐门逐户走访贫困户,走了将近一天。“以前不敢想的不敢做的,这两年在他的带领下,全都实现了。”
自那以后,黄诗燕每个月都会下村一次,每个季度到村里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有时候工作忙,下午四五点钟忙完再赶到村里来,晚上八到九点钟再赶回去。每次到村里,黄诗燕都会找村民详细了解情况,关注扶贫工作进展。
为了争取重大项目,黄诗燕曾经清晨5点从炎陵出发,汽车在高速公路冰冻的大桥上滑行100多米而遇险;为了赶上长沙、深圳招商引资活动,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不停歇;为了推广炎陵黄桃,他带病为“黄桃大会”站台,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的展台……
“黄书记对脱贫攻坚倾注了太多心血。”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大到重要节点的安排、重大文件的制定、重要举措的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都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大源村是炎陵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也只是黄诗燕工作一小部分。“炎陵县120个村,他都去过,几乎每个月有一个星期,他是在走访贫困户。”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走访完后,都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
喊出100余个员工名字
对于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声声学)董事长何亮来说,黄诗燕更像一个睿智的长辈,字字珠玑,时刻鞭策和帮助着自己。“黄书记最重视的工作就是扶贫工作,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扶的最大的贫就是我们国声声学。”
何亮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黄诗燕的情景。那是2017年6月14日,在国声声学的落地签约仪式上,“黄书记从炎陵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思路等方面,向我一个外来投资者展示了炎陵的全部,我十分信奉‘计划’,瞬间被黄书记的计划、严谨、深谋远虑深深折服。”
6月中旬,何亮带着200多个员工从深圳到炎陵,“招工难”成为国声声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之前我还在乡镇工作,就感受到黄书记对于招工的重视,他亲自要秘书将招工简章直接开车送到每一个乡镇,把招人触角伸到每个村小组。”九龙园区招商产业科科长赵凯回忆道,第一个月,国声声学就招募到500名员工,而这500人正是国声声学来到炎陵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扩充至3500余人,达燎原之势。
从签约注册,到投产见效,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国声声学实现了开工量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炎陵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年营收将达到10亿元,缴纳税收3000万以上。
何亮说,“黄书记熟悉园区的每一家企业的产品、生产线、产量……更像是企业的代言人,毫不夸张地说,国声最开始的200名员工里,黄书记能喊出上100号员工的名字,这要非常用心才能做到。”
“太阳晒不到、下雨淋不着,仅一年我们家就脱贫了。”鹿原镇炎陵村村民谭泽英说,她家7口人只有四五亩耕地,公爹公婆患有严重的胃出血、高血压等疾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国声声学后,公司不仅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到3500多元工资,所以她家一年就脱了贫。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国声声学按照“公司 贫困户”的方式,优先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对贫困户员工进行长期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2017年,国声声学为炎陵县解决就业人口55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2人;2018年,安排就业13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41户。
如今,像国声声学一样,看到炎陵营商环境和服务政策优势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带动了炎陵的产业发展,在劳务输出、贫困人口就业安置等政策实施过程中,更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们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这正是黄诗燕所期望的。
经过五年的攻坚扶贫,炎陵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19.5%下降到2015年8%;2018年,炎陵县贫困发生率为0.58%,同年8月,经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脱贫摘帽;2019年,炎陵县进入脱贫成功、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黄诗燕却倒下了。
炎陵依旧朝着黄诗燕所期盼的方向前行,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快速发展,产业兴了起来,老百姓富了起来,日子美了起来……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二10月9日,追授黄诗燕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后,回龙圩管理区广大党员干部以各种形式学习黄诗燕同志的感人事迹和敬业精神,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会后,区直各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场党组织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群众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纷纷通过电视、电脑观看学习,登录相关网站、媒体下载打印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或置于办公桌上,或保存在手机中,随时阅读学习。
“黄诗燕同志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的优秀领导干部。”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钱建洪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他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
区党政办公室年轻党员张洁峰认为,“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要学习黄诗燕同志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担当作为的事业追求、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事业。”
“黄诗燕带领炎陵老区脱贫攻坚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我要像黄诗燕同志一样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兢兢业业为民、勤勤恳恳干事,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八仙洞办事处党总支书记毛先进表示。
兴隆村党支部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向黄诗燕同志学习活动,大家为他的感人事迹所感动。该村年近六十的女党员龙春香说:“一定要学习黄诗燕同志不顾一切、牺牲小家、忘我工作的作风,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回龙圩镇朱家观村年近七十的老人卢细幼说:“村里给我讲了黄书记的事迹,我很受感动,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好书记,愿他一路走好。”
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一定要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坚守初心、热爱工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更严谨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三近日,中共株洲市委追授黄诗燕同志“株洲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出开展向黄诗燕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月13日,株洲日报转载了《湖南日报》长篇通讯《待到山花烂漫——追记“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炎陵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切缅怀黄诗燕,学习他的感人事迹和敬业精神。
该文刊发后,__门户网、《大美炎陵》《炎陵手机报》等媒体迅速转载,有的干部还将该文打印出来,或贴在墙壁上,或置于案头,便于随时学习。县商粮局等单位,鹿原、十都等乡镇,纷纷组织干部开展学习。大家纷纷表示,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坚守初心、热爱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少党员群众表示,将继续黄诗燕同志未竟的事业,注入更深感情,拿出更多办法,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鹿原镇党委书记贺勇曾在黄诗燕身边工作多年。他认为:“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盏明灯。他兢兢业业、不畏辛劳、埋头苦干,‘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我们要沿着黄书记的足迹,致力乡村振兴。”
十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远宁说:“黄诗燕书记的事迹刊发后,十都镇村干部竞相转发,朋友圈一度刷屏。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仅要学习黄诗燕同志不顾一切、牺牲小家、忘我工作的作风,更要学习他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尽一分力。”
霞阳镇大源村是黄诗燕同志曾经的联点帮扶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唐自华说:“黄书记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为大源村办的许多实事,大家都记在心上。我们一定继承黄书记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把他一直挂念的‘六大工程’做好,改变村里的面貌,把‘七个一批’落实到建档立卡户,年内让剩下的10户、16人顺利脱贫。”
霞阳镇老屋组7旬老人曾昭华说:“老屋组的村民们看到这篇报道后,又想起了我们的黄书记,再次流下眼泪。我们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好书记。”
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网上一露面,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交口称赞,网友们纷纷留言,赞扬这位老百姓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好公仆。网友“留下你的味”说:“我是在广东经商的炎陵人,从网上看到家人传来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的文章,认真看了两遍,非常感动。得知他为了炎陵人民辛勤付出,最后倒在工作一线,我心里非常难受。感谢他为炎陵的付出,炎陵人民会记住他的。愿黄诗燕书记一路走好。”
网友“山中人”为黄诗燕写了一副挽联:“帷幄远筹,诗韵轻吟,福地驰名山寨秀;春秋正盛,燕行遽断,酃峰披素洣江寒。酃峰垂首,泣黄公别子抛妻,旗偃炎陵攻坚三战场;湘水呜咽,哭诗燕羽折翅殒,魂归老区致富九重天。”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四56年前的1963年3月,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炎陵县调研时,讲了一句话——“为人民多做好事,人民会记得他”。在讲这段话的时候,胡耀邦还用炎帝举例,要求共产党人向炎帝学习,为人民多做好事。黄诗燕曾多次用这个故事,勉励参与扶贫攻坚的党员干部。
2001年,炎陵被列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炎陵县又被列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之一。这年6月,黄诗燕担任炎陵县委书记。
2018年,炎陵通过国家和省级脱贫“摘帽”验收。2019年在炎陵县脱贫成功、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黄诗燕却倒下了。当天上午,他还在参加全县脱贫攻坚会议。
近些年炎陵县的重点工作,脱贫攻坚始终排在第一位。
梨树洲,一个离县城约60公里、酃峰山腰的高寒山村,因为秀美的风光吸引着游客。如今,村里数十户人家,在自家庭院里开起了农家乐,旅游旺季,民宿一房难求。而在2013年以前,梨树洲还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无电村。
村民李云生介绍,没有电的时候,大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村里条件好点的人家,靠微型柴油发电机经营小旅馆接待游客。那时,小旅馆留不住客人,村里生产的竹笋因为无法及时加工,也卖不出好价钱。
担任县委书记不久后,黄诗燕就来到了梨树洲村,并向村民承诺:“尽快解决村里的供电问题”。之后,他多次来到村里,召开现场办公会,与县电力公司仔细探讨通电的可行性及各种细节。经过多方努力,梨树洲村配网建设工程列入了湖南省电力公司工程项目,2012年7月项目正式动工,入村公路改造和硬化也同步启动。
一年后的2013年9月,梨树洲村正式通电,长株潭地区无电村也归零。之后,全村加工竹笋都采用电烤炉或电动机鼓风炉加工,产品既生态又环保。如今,通过发展旅游,全村每户年收入少的有四五万元,多的有近20万元。
李云生说,村民越来越富了,大家从内心里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感激黄书记兑现的承诺。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带动老百姓脱贫增收,是黄诗燕抓的一项重点工作。担任县委书记第一年,他就走遍了炎陵的山山水水。2012年,他提出把炎陵当作一个大景区来审视、当作一个大展厅来设计、当作一座大花园来经营,并说炎陵是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
“四老四地”之说得到广泛认同,为炎陵生态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外地人更好地记住了炎陵。
走遍贫困村
梨树洲村尚属特例。而对于缺乏旅游资源的60多个省级贫困村和很多非贫困村,让老百姓早日脱贫,更牵系着黄诗燕的心。
从2015年开始,炎陵县直部门和单位开始结对帮扶贫困村。黄诗燕和县委班子带头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通过成立领导机构、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巡查暗访等措施,将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当时,有的县直部门和单位因为业务与农业、农村关系不密切,加上本身业务繁重,开始有些抵触;一些干部因为缺乏乡镇工作经验,不善与农村群众打交道,也产生了畏难情绪。
“黄书记就自己去做示范,甚至手把手去带,他把大部分工作精力都放在脱贫攻坚上。”县扶贫办主任罗金亮告诉湘声报记者,每次下乡,黄诗燕对扶贫干部仔细叮嘱,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在工作对接中,黄诗燕对于扶贫政策、相关措施的熟悉和把握程度,让罗金亮深感敬佩。
“这些年,我跟着黄书记走遍了全县所有贫困村。”罗金亮记得,2013年炎陵县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很多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黄诗燕经常一下村就是三四天,很多次误了餐,就在路边餐馆吃十几元钱的快餐。而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黄诗燕都会揭开锅盖,看看他们吃得怎么样,询问他们多长时间能吃上一顿肉。
“当时黄书记在大会小会、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全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好’。”罗金亮说,在县财政紧张的状况下,2013年投入800万元对800户农户进行危房改造,并在年底全部验收合格。此后,县委、县政府每年印发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实施方案,下达的改造任务与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并明确落实不力,要被追责。截至2019年,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110户,覆盖了所有行政村。
情系大源村
炎陵县委办结对帮扶的是霞阳镇大源村,黄诗燕倾注了许多心血。
“当时大源村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电网陈旧,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驻大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生民告诉湘声报记者,2016年4月,工作队进驻之后,黄诗燕就来到村里,逐门逐户走访贫困户,走了将近一天。
张生明记得,当时贫困户都没想到县委书记会到家里来,没做准备,家里有些脏乱,还怕书记不喝自己家杯子泡的茶。但黄诗燕一进门,就坐在贫困户身边,端起茶杯就喝,仔细询问每家情况。走访完后,还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让大家面对面说想法提意见。
当天村民的意见,黄诗燕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能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答复的让工作队后续关注。自那以后,黄诗燕每个月都会下村一次,每个季度到村里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有时候工作忙,下午四五点钟赶到村里来,晚上八到九点钟再赶回去。每次到村里,黄诗燕都会找村民详细了解情况,关注扶贫工作进展。
“黄书记要求高,我们工作压力很大。”张生明说,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都能接到黄诗燕的电话。一次下村,黄诗燕到了村道路硬化施工现场,他发现施工方搅拌的水泥配比不对,当场就叫停了施工,要求重新调制材料,并将不达标路段重建。他严肃指出“花了这么多钱,一定要把事情办好,要对得起老百姓”,并反复强调了这句话。
正是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下,大源村的道路硬化、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以及通讯设施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村里还引进了稻鳅养殖合作社、茶叶种植合作社,村民们通过参与合作社,不仅可以获得分红,还能在合作社务工。2018年,大源村顺利脱贫。
贫困户廖成运家是黄诗燕主动提出的结对帮扶对象。廖成运记得,黄诗燕第二次来家走访时,他和妻子正在屋后挖菜地,当时,黄诗燕马上接过锄头帮忙挖地,直到把地挖完才去他家里。
结对后,黄诗燕为廖成运家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廖成运一家三口,从两间破旧的土房子搬进了近100平方米的新安置房,还享受了低保、医疗保险和救助等多项帮扶政策,儿子也进入县工业园务工,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每次到我家来,黄书记都叮嘱我要保重身体,可他自己为了工作,却没有保重好身体。”想起黄诗燕,这几天,廖成运满是悲痛。
如今,炎陵发展快了,产业美了,百姓富了,书记却走了……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五推动炎陵脱贫,他埋头苦干如黄牛;牵挂群众冷暖,他怀揣初心解民忧。1月16日、17日,本报推出追记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的系列报道,上篇《红土地上老“黄”牛》和中篇《一心为民践初心》刊发后,在全市产生热烈反响。
从罗霄山脉到株洲市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缅怀着黄诗燕,热议着他的感人事迹。他殚精竭虑谋脱贫的精神,不忘初心贴民心的情怀,正持续引发学习与致敬。
“扶贫事业,未竟之功有我们”
报道刊发后__、__、__网等媒体迅速转载。在株洲的微信朋友圈,关于黄诗燕的报道也引发了“刷屏”。
市扶贫办综合宣传组组长谭雪平说,在朋友圈读了报道后,他被黄诗燕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干事创业的事迹深深感动。“黄书记身上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访遍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为百姓谋脱贫的精神,值得我们深入领会、学习。”谭雪平说,“今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之年,我们要以更坚韧的干劲,更扎实的步伐,继续砥砺前行。”
炎陵黄桃产业办副主任谭忠诚回忆说,黄诗燕病逝的半个多月前,还跟他说黄桃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要认真思索接下来的规划。“黄书记思考的炎陵黄桃产业升级成了他未竟的事业,我未完成的工作汇报也成了我永远的遗憾。实现黄桃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黄书记的遗志,我们一定全力达成,绝不辜负他的期望。”
炎陵县鹿原镇金紫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万莉萍说,读这两篇报道,她好几次抹眼泪。她说,报道让她想起黄诗燕曾经的叮嘱:你们工作队和支村两委一定要摸清还有多少村民住危房,我们县财政就是砸锅卖铁都要解决好老百姓的住房保障问题。“书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里扎了根,我将努力站好脱贫攻坚最后一班岗,让村里老百姓真正脱贫,步入小康,告慰书记在天之灵!”万莉萍说。
“心系百姓,特别注重民心实情”
对报道写到的黄诗燕,老同事、旧相识纷纷表示写得到位,青年干部则说汲取到了工作经验与方法。
读到报道《一心为民践初心》,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颜三元说,曾与他多次共事的黄诗燕如在眼前。“他对农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经常说,我们都是农家子弟,当了干部,决不能忘本。早年,我见他经常将农村的谚语,以及农民生动的口语记在本子上。他和农民拉得上话,农民把他当自家人,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讲。他了解农民的想法,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这让他考虑问题、制定政策时特别注重民心实情。”
31岁的渌口昭陵居委会支部书记甘彬说,报道里写到的黄诗燕,让他深切认识到了紧密联系群众、俯身身子做工作的重要性。“面对面‘身入’群众,心贴心‘心入’群众,实打实‘深入’群众”,黄诗燕总结的这些工作理念,让甘彬受益匪浅,被他从报道里摘抄进了工作笔记本。
醴陵市东富镇副镇长、龙源村第一书记付聪说,看完报道后,她深感黄诗燕有太多地方值得学习。“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攻坚克难的坚韧斗志,学习他真抓实干的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接过他的旗帜,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为建设美丽幸福的株洲贡献青春力量。”
看到报道,黄诗燕生前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廖建文,泪水又一次溢出眼眶。“黄书记一直很关心我家。看了报道,我又想起,他一次次鼓励我努力上进。放心吧黄书记,我一定好好上班,争取早日找个老婆,靠自己双手打造幸福生活。”
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3
突出责任担当,强化履职。一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作为镇机关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带头抓学习、带头开展讨论、带头写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使全体党员自觉向“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基准看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的事迹材料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xx,男,xx年xx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x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自担任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来,xx同志至今已从事基层党建工作x年时间。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他始终坚持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作风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他热爱党务工作,具有务实的作风,能够团结、关心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群众工作。顺利完成了镇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
一、注重学习请教,提高素质。一是坚持学习理论,学以致用。一年来,始终坚持主动学习各种政治理论知识,主动参与网络教育学习和主题党日等活动,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全年共认真学习了《系列讲话读本》、《报告》、《党章》等书籍读本,撰写心得体会3篇,记录学习笔记1.5万余字,丰富了精神食粮。坚持认真学习和领会各级文件精神、惠民政策,做到了学习政策、弄清政策、讲解政策、落实政策,使惠民政策更公开、公正、公平地落实到位,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学习典型,积累经验。一年来,在每次参观学习、交流讨论中,都坚持认真地边看边听边记边思考,做到既看到眼里,又记在笔尖上,再领悟在心坎里,使自己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一种思考,了解一种情况,掌握一种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便于今后工作更好的开展。
二、突出责任担当,强化履职。一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作为镇机关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带头抓学习、带头开展讨论、带头写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使全体党员自觉向“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基准看齐。扎实推进连心工程,走访群众150人次,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件次。二是全力开展党建促脱贫工作。自20xx年xx月起包抓xx村脱贫攻坚以来,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制定帮扶计划,及时调整脱贫攻坚工作队分工,成立临时党支部,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队管理制度,“四支队伍”整合到位、管理规范、责任明确、作用发挥成效突出。全力推进数据清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扶贫扶志、动态调整等重点工作,亲自谋划、亲自上手,全村完成项目实施x个,成立专业合作社x个,利用“支部 ”模式,带动贫困户成效明显。积极开展了以村规民约为主的新民风建设,组织开展了教育扶贫励志活动,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2020年,包联村脱贫x户x人,脱贫成效位居全镇之首。三是认真完成党建规定工作。坚持把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等党建基本制度,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和精神为重点,按时召开党员大会,每月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党群会议实现了常态化。每月对“手机 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通报,每季度对各支部进行一次党建督查、专题点评,强化了支部的带动、凝聚作用。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各村均建起了临时党支部,党员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为加强对村级队伍和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今年重新完善了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及相应的考核细则,将中心工作与全年考核挂钩,完善制度管理,注重动态考核,将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村、落实到人。为确保党员队伍的健康蓬勃发展,在全年的党员发展上面,始终严把关,坚持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资格审查、座谈调查,专题向党委汇报。严格按程序发展党员,全年新发展党员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党员按期转正x名。
x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以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观念、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关心集体,热心党务工作,得到了党员和群众的好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他将时刻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甘于奉献,塑造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4
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黄诗燕是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近几日多加媒体通过各种形式集中报道了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缅怀他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的贡献。今天小编整理了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先进事迹简介5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先进事迹111月29日,炎陵的温度降了几度,天更冷了些,像往常一样,他按照上午行程安排,主持召开了脱贫攻坚迎省检工作部署会,会上他显得有些憔悴,声音也有些疲乏无力,较往常小了许多,以为是没有休息好,便也没太在意。
会上,他还坚定地说,要进一步提神提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切实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下午,他突发心脏病,骤然辞逝于县委大院其住室席床之上,享年56岁,他是黄诗燕,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
“当时,他用坚强的毅力支撑他讲话,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在了扶贫攻坚工作上。”大家纷纷感叹。
一台10多年的老彩电
其实,黄诗燕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有所觉察的。11月22日下午3点的一个小型会议上,黄诗燕就已经感觉到胸口疼,但没有在意。24日晚上10点,黄诗燕从株洲赶往炎陵,那一夜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一早,他便打电话给联络员刘明华说:身体有些不适,需要检查治疗。经炎陵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医生开具治疗药物,并劝黄诗燕多休息。“做完检查,他就立马参加县中医医院新址正式运行暨省直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义诊活动,并调研全县医疗系统工作。”刘明华说,当天他连早餐都没吃。
调研途中,炎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建中劝黄诗燕去株洲市做进一步检查,黄诗燕说,“今天是周一,来来回回在路上耽误时间,先挺一挺再说。”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关,黄诗燕最终没有挺过去。随着越来越多关于他的事情被回忆起来,黄诗燕的形象也逐渐丰富而鲜活。
几年前,黄诗燕在一次讲话中说,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精神境界,始终带着一颗“公”心去干事,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以实实在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黄诗燕在炎陵县委的办公室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员多次要求做简易装修都被他拒绝。2016年,炎陵县委为外籍职工修缮了一栋新住房,他也多次拒绝搬进去,他的住房简陋老旧,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工作之余,就是宿舍一台10多年的老彩电,平时喜欢看看《诗词大会》。”陈德望说,一日三餐除了公务接待就在食堂,平时喝什么茶、吃什么菜、穿什么衣都没有任何讲究。
在炎陵县九龙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何美存的记忆中,最为深刻的还是与黄诗燕一同奔赴各地为园区招商的情形,“经常是坐上午的高铁,中餐就在高铁上随意应付一下,到了企业碰上饭点,也是在会议室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聊园区招商。”
大源村村支书唐自华记得,有一次,黄诗燕到村里来调研,发现一位农户家周边搞得很干净,便进去和这户人家聊天。得知这户人家从来就是这么洁净、勤俭后,黄书记当即就说:“勤俭持家久,忠厚继世长。”
走遍120个贫困村
黄诗燕从一个小小的乡镇科员起步,到如今的炎陵县委书记、株洲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最让他牵挂和重视的还是炎陵的脱贫攻坚工作。
2001年,炎陵被列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初,黄诗燕初到炎陵任职,炎陵县又被列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对于实现炎陵全面脱贫与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黄诗燕曾向全县人民公开表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但脱贫功成,务必在我。”
2015年,大源村成为黄诗燕的扶贫联系村,村支书唐自华回忆说,“书记到村里的那一天就把村民召集起来,听取意见。有村民说,手机信号不好打不通、交通不便……最后,这些问题很快解决了。”
“第一次见在晒谷坪开会的,老百姓们畅所欲言,他能回答的当场回答,不能回答的用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来,让工作队后续关注。”前驻大源村扶贫队队长张生民回忆道,2016年4月,工作队进驻之后,黄诗燕就来到村里,逐门逐户走访贫困户,走了将近一天。“以前不敢想的不敢做的,这两年在他的带领下,全都实现了。”
自那以后,黄诗燕每个月都会下村一次,每个季度到村里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有时候工作忙,下午四五点钟忙完再赶到村里来,晚上八到九点钟再赶回去。每次到村里,黄诗燕都会找村民详细了解情况,关注扶贫工作进展。
为了争取重大项目,黄诗燕曾经清晨5点从炎陵出发,汽车在高速公路冰冻的大桥上滑行100多米而遇险;为了赶上长沙、深圳招商引资活动,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不停歇;为了推广炎陵黄桃,他带病为“黄桃大会”站台,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的展台……
“黄书记对脱贫攻坚倾注了太多心血。”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大到重要节点的安排、重大文件的制定、重要举措的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都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大源村是炎陵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也只是黄诗燕工作一小部分。“炎陵县120个村,他都去过,几乎每个月有一个星期,他是在走访贫困户。”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走访完后,都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
喊出100余个员工名字
对于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声声学)董事长何亮来说,黄诗燕更像一个睿智的长辈,字字珠玑,时刻鞭策和帮助着自己。“黄书记最重视的工作就是扶贫工作,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扶的最大的贫就是我们国声声学。”
何亮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黄诗燕的情景。那是2017年6月14日,在国声声学的落地签约仪式上,“黄书记从炎陵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思路等方面,向我一个外来投资者展示了炎陵的全部,我十分信奉‘计划’,瞬间被黄书记的计划、严谨、深谋远虑深深折服。”
6月中旬,何亮带着200多个员工从深圳到炎陵,“招工难”成为国声声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之前我还在乡镇工作,就感受到黄书记对于招工的重视,他亲自要秘书将招工简章直接开车送到每一个乡镇,把招人触角伸到每个村小组。”九龙园区招商产业科科长赵凯回忆道,第一个月,国声声学就招募到500名员工,而这500人正是国声声学来到炎陵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扩充至3500余人,达燎原之势。
从签约注册,到投产见效,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国声声学实现了开工量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炎陵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年营收将达到10亿元,缴纳税收3000万以上。
何亮说,“黄书记熟悉园区的每一家企业的产品、生产线、产量……更像是企业的代言人,毫不夸张地说,国声最开始的200名员工里,黄书记能喊出上100号员工的名字,这要非常用心才能做到。”
“太阳晒不到、下雨淋不着,仅一年我们家就脱贫了。”鹿原镇炎陵村村民谭泽英说,她家7口人只有四五亩耕地,公爹公婆患有严重的胃出血、高血压等疾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国声声学后,公司不仅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到3500多元工资,所以她家一年就脱了贫。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国声声学按照“公司 贫困户”的方式 ,优先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对贫困户员工进行长期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2017年,国声声学为炎陵县解决就业人口55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2人;2018年,安排就业13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41户。
如今,像国声声学一样,看到炎陵营商环境和服务政策优势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带动了炎陵的产业发展,在劳务输出、贫困人口就业安置等政策实施过程中,更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们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这正是黄诗燕所期望的。
经过五年的攻坚扶贫,炎陵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19.5%下降到2015年8%;2018年,炎陵县贫困发生率为0.58%,同年8月,经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脱贫摘帽;2019年,炎陵县进入脱贫成功、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黄诗燕却倒下了。
炎陵依旧朝着黄诗燕所期盼的方向前行,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快速发展,产业兴了起来,老百姓富了起来,日子美了起来……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先进事迹256年前的1963年3月,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炎陵县调研时,讲了一句话——“为人民多做好事,人民会记得他”。在讲这段话的时候,胡耀邦还用炎帝举例,要求共产党人向炎帝学习,为人民多做好事。黄诗燕曾多次用这个故事,勉励参与扶贫攻坚的党员干部。
2001年,炎陵被列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炎陵县又被列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之一。这年6月,黄诗燕担任炎陵县委书记。
2018年,炎陵通过国家和省级脱贫“摘帽”验收。2019年在炎陵县脱贫成功、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黄诗燕却倒下了。当天上午,他还在参加全县脱贫攻坚会议。
近些年炎陵县的重点工作,脱贫攻坚始终排在第一位。
梨树洲,一个离县城约60公里、酃峰山腰的高寒山村,因为秀美的风光吸引着游客。如今,村里数十户人家,在自家庭院里开起了农家乐,旅游旺季,民宿一房难求。而在2013年以前,梨树洲还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无电村。
村民李云生介绍,没有电的时候,大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村里条件好点的人家,靠微型柴油发电机经营小旅馆接待游客。那时,小旅馆留不住客人,村里生产的竹笋因为无法及时加工,也卖不出好价钱。
担任县委书记不久后,黄诗燕就来到了梨树洲村,并向村民承诺:“尽快解决村里的供电问题”。之后,他多次来到村里,召开现场办公会,与县电力公司仔细探讨通电的可行性及各种细节。经过多方努力,梨树洲村配网建设工程列入了湖南省电力公司工程项目,2012年7月项目正式动工,入村公路改造和硬化也同步启动。
一年后的2013年9月,梨树洲村正式通电,长株潭地区无电村也归零。之后,全村加工竹笋都采用电烤炉或电动机鼓风炉加工,产品既生态又环保。如今,通过发展旅游,全村每户年收入少的有四五万元,多的有近20万元。
李云生说,村民越来越富了,大家从内心里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感激黄书记兑现的承诺。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带动老百姓脱贫增收,是黄诗燕抓的一项重点工作。担任县委书记第一年,他就走遍了炎陵的山山水水。2012年,他提出把炎陵当作一个大景区来审视、当作一个大展厅来设计、当作一座大花园来经营,并说炎陵是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
“四老四地”之说得到广泛认同,为炎陵生态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外地人更好地记住了炎陵。
走遍贫困村
梨树洲村尚属特例。而对于缺乏旅游资源的60多个省级贫困村和很多非贫困村,让老百姓早日脱贫,更牵系着黄诗燕的心。
从2015年开始,炎陵县直部门和单位开始结对帮扶贫困村。黄诗燕和县委班子带头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通过成立领导机构、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巡查暗访等措施,将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当时,有的县直部门和单位因为业务与农业、农村关系不密切,加上本身业务繁重,开始有些抵触;一些干部因为缺乏乡镇工作经验,不善与农村群众打交道,也产生了畏难情绪。
“黄书记就自己去做示范,甚至手把手去带,他把大部分工作精力都放在脱贫攻坚上。”县扶贫办主任罗金亮告诉湘声报记者,每次下乡,黄诗燕对扶贫干部仔细叮嘱,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在工作对接中,黄诗燕对于扶贫政策、相关措施的熟悉和把握程度,让罗金亮深感敬佩。
“这些年,我跟着黄书记走遍了全县所有贫困村。”罗金亮记得,2013年炎陵县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很多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黄诗燕经常一下村就是三四天,很多次误了餐,就在路边餐馆吃十几元钱的快餐。而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黄诗燕都会揭开锅盖,看看他们吃得怎么样,询问他们多长时间能吃上一顿肉。
“当时黄书记在大会小会、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全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好’。”罗金亮说,在县财政紧张的状况下,2013年投入800万元对800户农户进行危房改造,并在年底全部验收合格。此后,县委、县政府每年印发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实施方案,下达的改造任务与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并明确落实不力,要被追责。截至2019年,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110户,覆盖了所有行政村。
情系大源村
炎陵县委办结对帮扶的是霞阳镇大源村,黄诗燕倾注了许多心血。
“当时大源村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电网陈旧,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驻大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生民告诉湘声报记者,2016年4月,工作队进驻之后,黄诗燕就来到村里,逐门逐户走访贫困户,走了将近一天。
张生明记得,当时贫困户都没想到县委书记会到家里来,没做准备,家里有些脏乱,还怕书记不喝自己家杯子泡的茶。但黄诗燕一进门,就坐在贫困户身边,端起茶杯就喝,仔细询问每家情况。走访完后,还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让大家面对面说想法提意见。
当天村民的意见,黄诗燕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能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答复的让工作队后续关注。自那以后,黄诗燕每个月都会下村一次,每个季度到村里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有时候工作忙,下午四五点钟赶到村里来,晚上八到九点钟再赶回去。每次到村里,黄诗燕都会找村民详细了解情况,关注扶贫工作进展。
“黄书记要求高,我们工作压力很大。”张生明说,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都能接到黄诗燕的电话。一次下村,黄诗燕到了村道路硬化施工现场,他发现施工方搅拌的水泥配比不对,当场就叫停了施工,要求重新调制材料,并将不达标路段重建。他严肃指出“花了这么多钱,一定要把事情办好,要对得起老百姓”,并反复强调了这句话。
正是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下,大源村的道路硬化、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以及通讯设施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村里还引进了稻鳅养殖合作社、茶叶种植合作社,村民们通过参与合作社,不仅可以获得分红,还能在合作社务工。2018年,大源村顺利脱贫。
贫困户廖成运家是黄诗燕主动提出的结对帮扶对象。廖成运记得,黄诗燕第二次来家走访时,他和妻子正在屋后挖菜地,当时,黄诗燕马上接过锄头帮忙挖地,直到把地挖完才去他家里。
结对后,黄诗燕为廖成运家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廖成运一家三口,从两间破旧的土房子搬进了近100平方米的新安置房,还享受了低保、医疗保险和救助等多项帮扶政策,儿子也进入县工业园务工,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每次到我家来,黄书记都叮嘱我要保重身体,可他自己为了工作,却没有保重好身体。”想起黄诗燕,这几天,廖成运满是悲痛。
如今,炎陵发展快了,产业美了,百姓富了,书记却走了……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先进事迹3推动炎陵脱贫,他埋头苦干如黄牛;牵挂群众冷暖,他怀揣初心解民忧。1月16日、17日,本报推出追记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的系列报道,上篇《红土地上老“黄”牛》和中篇《一心为民践初心》刊发后,在全市产生热烈反响。
从罗霄山脉到株洲市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缅怀着黄诗燕,热议着他的感人事迹。他殚精竭虑谋脱贫的精神,不忘初心贴民心的情怀,正持续引发学习与致敬。
“扶贫事业,未竟之功有我们”
报道刊发后__、__、__网等媒体迅速转载。在株洲的微信朋友圈,关于黄诗燕的报道也引发了“刷屏”。
市扶贫办综合宣传组组长谭雪平说,在朋友圈读了报道后,他被黄诗燕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干事创业的事迹深深感动。“黄书记身上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访遍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为百姓谋脱贫的精神,值得我们深入领会、学习。”谭雪平说,“今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之年,我们要以更坚韧的干劲,更扎实的步伐,继续砥砺前行。”
炎陵黄桃产业办副主任谭忠诚回忆说,黄诗燕病逝的半个多月前,还跟他说黄桃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要认真思索接下来的规划。“黄书记思考的炎陵黄桃产业升级成了他未竟的事业,我未完成的工作汇报也成了我永远的遗憾。实现黄桃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黄书记的遗志,我们一定全力达成,绝不辜负他的期望。”
炎陵县鹿原镇金紫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万莉萍说,读这两篇报道,她好几次抹眼泪。她说,报道让她想起黄诗燕曾经的叮嘱:你们工作队和支村两委一定要摸清还有多少村民住危房,我们县财政就是砸锅卖铁都要解决好老百姓的住房保障问题。“书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里扎了根,我将努力站好脱贫攻坚最后一班岗,让村里老百姓真正脱贫,步入小康,告慰书记在天之灵!”万莉萍说。
“心系百姓,特别注重民心实情”
对报道写到的黄诗燕,老同事、旧相识纷纷表示写得到位,青年干部则说汲取到了工作经验与方法。
读到报道《一心为民践初心》,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颜三元说,曾与他多次共事的黄诗燕如在眼前。“他对农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经常说,我们都是农家子弟,当了干部,决不能忘本。早年,我见他经常将农村的谚语,以及农民生动的口语记在本子上。他和农民拉得上话,农民把他当自家人,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讲。他了解农民的想法,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这让他考虑问题、制定政策时特别注重民心实情。”
31岁的渌口昭陵居委会支部书记甘彬说,报道里写到的黄诗燕,让他深切认识到了紧密联系群众、俯身身子做工作的重要性。“面对面‘身入’群众,心贴心‘心入’群众,实打实‘深入’群众”,黄诗燕总结的这些工作理念,让甘彬受益匪浅,被他从报道里摘抄进了工作笔记本。
醴陵市东富镇副镇长、龙源村第一书记付聪说,看完报道后,她深感黄诗燕有太多地方值得学习。“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攻坚克难的坚韧斗志,学习他真抓实干的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接过他的旗帜,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为建设美丽幸福的株洲贡献青春力量。”
看到报道,黄诗燕生前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廖建文,泪水又一次溢出眼眶。“黄书记一直很关心我家。看了报道,我又想起,他一次次鼓励我努力上进。放心吧黄书记,我一定好好上班,争取早日找个老婆,靠自己双手打造幸福生活。”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先进事迹4湖南省炎陵县,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罗霄山片区、井冈山西麓。2011年6月,黄诗燕担任炎陵县委书记。随后8年多里,他用始终如一的坚守、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献身“红土地”的真情,和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促成这个革命老区成功脱贫。
2019年11月29日,完成又一次脱贫攻坚部署后,回到宿舍的他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时年56岁。
惊闻噩耗,当地干部群众悲痛万分;时光流逝,“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最美扶贫书记”等赞许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好口碑印证了黄诗燕生前念兹在兹的一句话: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和你就有多亲。
一个“实”字谱春秋
黄诗燕担任县委书记之初,炎陵县顶着深度贫困县、经济薄弱县、产业滞后县等一堆“落后帽子”。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9.5%,农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介绍,上任伊始,黄诗燕抱定“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信念搞“大走访”——自带食材进村入户,与群众一起生火做饭,同桌吃饭,同干农活,倾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跑无电村,钻土坯房,进“杉皮屋”,访贫问苦……黄诗燕调查后痛感,炎陵县交通闭塞是痛点,资源匮乏是难题,贫困落后是大敌。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这是1929年红军在炎陵县留下的标语。“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们要弘扬红军作风,让农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民一天比一天富!”黄诗燕一席话,让全县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他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他给自己立“军令状”,梳理群众最难最忧最盼的事,解决一项销一个号。
一个“拼”字担日月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诉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房、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诉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别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2012年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凭着一股子拼劲,黄诗燕主导制定黄桃发展规划和奖补政策,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琢磨出广告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还参与包装设计,支持电商销售,推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精深加工、组织清除不良品种、限制盲目扩种……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11年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一个“情”字践初心
黄诗燕有两本泛黄的《马克思传》,是炎陵县95岁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送给他的。黄诗燕将其视为前辈对他的期许,始终将书摆在书柜最醒目处。
2014年,炎陵县尚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
“不能安居,怎么脱贫?”黄诗燕发“狠话”拍板:“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每户还要给一块菜地,造个小杂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
除了多方筹资,他还大力节省开支:老旧的县委大院不装修,红砖裸露的办公楼不改建,掉漆的办公桌不更换……闯过道道难关后,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户实现安居,1.1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档立卡户张连军说:“我2017年从山里搬来,黄书记来我家19次,给我一家3口推荐了工作。他真的比亲人还亲!”
在黄诗燕带领下,炎陵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抓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脱贫7224户24056人,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部级贫困县。
在霞阳镇石子坝村,陈远高告诉记者,黄诗燕去世前几个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树虽然不在了,但黄书记支持村里修的路、改的电网都还在,桃林面积也从百十来亩发展到近2000亩。”陈远高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会一直念黄书记的好!”
2019年11月,时任湖南炎陵县县委书记黄诗燕,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一年来,罗霄山脉深处,他的故事仍时时被人们念起。有挽联写道: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
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名县委书记带领20万老区人民,将山沟沟里的贫困发生率从19.5%降至0.45%?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名共产党员在离世一年后,仍被无数百姓深切怀念?
这种力量,是脱贫功成,务必有我的决心。炎陵县是一方浸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黄诗燕曾说,炎陵县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向老区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他从一颗黄桃入手打开产业造血扶贫的突破口,拼搏到生命最后一刻。这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红色热土续写的动人故事:对人民敢承诺、能践诺,鞠躬尽瘁,不怕牺牲。
这种力量,是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恒心。八年如一日,黄诗燕的足迹走过了炎陵县的每一个村庄,翻过了罗霄山脉的无数山头,须臾未曾懈怠。爬坡过坎,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质,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黄诗燕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证明了“用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换民心”的朴素道理,也正是这个道理,支撑着一批批和他一样的党员干部,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决战贫困的战场上。
这种力量,是一心只为千万家的真心。“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出身农家、求学农校、心系农民的黄诗燕,捧出一颗真心待人民,人民自然视他如至亲,这才有了久久回荡在炎陵山水间的深切思念。
罗霄山下,燕子飞离;红土地上,初心不变。只要以决心、恒心、真心为人民谋幸福,纵使时光荏苒,山河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先进事迹52019年11月29日,上午8时30分。
酃峰宾馆三号楼,五楼会议室。电子屏幕显示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会”。会议室坐着近百位战斗在炎陵脱贫攻坚战线的关键人物。
黄诗燕穿着那件人们熟悉的黑色夹克衫,脸色明显憔悴。当他发言时,人们吃了一惊。他的声音很低沉,甚至听不太清,只讲了20多分钟。
书记今天怎么了?疑惑与不安浮现在人们心头。炎陵县委副书记饶祥明主持会议,特意在黄诗燕讲话结束后,重复了他提出的几点要求。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道战斗令。
当晚,黄诗燕因突发心源性疾病逝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县委大院。11月30日清晨,送别黄诗燕的车队缓缓绕城一周,悄然离开——
他愿意这样悄悄地回家。“他平时最怕的,就是麻烦别人。”妻子彭建兰懂得他的心。令她痛彻心扉的,是11月24日,她没能说服身体不舒服的黄诗燕留在株洲的家,留在她身边:“他说第二天有工作,连夜赶回了炎陵。”
回想黄诗燕最后的生命轨迹,人们感慨,为了脱贫攻坚,为了美丽幸福新炎陵,他拼尽了最后的力气。
11月24日晚,他因胃部剧痛彻夜未眠。
11月25日,他没吃早餐,去县医院检查,发现胃和心脏都有一点问题。但他只吃了点胃药,就赶去参加了炎陵县中医院新址落成活动。
11月29日早晨,黄诗燕只喝了点稀饭。饶祥明劝他不要去开会了。但黄诗燕说,脱贫攻坚是大事,必须参加。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是民生工程,压倒一切!”
“切实解决问题,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落实、落细、落小,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与会者的笔记本上,留下了黄诗燕的最后嘱托。
2011年6月25日,47岁的黄诗燕走进炎陵县委大院,成为这个20多万人口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此前,他是株洲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
从市委大院到边陲山区,也有人背后咬耳朵:还不是镀镀金,过两年“曲线救国”,进城升官咧。
黄诗燕没有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7月的大暑天,他戴上一顶草帽下乡去了。
他去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旅游资源丰富,却是当时株洲唯一的“无电村”。
60多公里崎岖山路,黄诗燕花了3个多小时。村党支部书记伍英华向他诉苦:村民自己装的小型发电机电压不稳,由于用电强度大几次把发电机给烧了。全村共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他去了中团村的一户果园,和正在忙碌的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谭忠诚聊起了炎陵的黄桃。上世纪80年代,县农业局从上海引进了100株芽苗。虽然炎陵有适合栽种黄桃的独特地理条件,但历经近30年发展,还是规模不大,质量不高。
黄诗燕短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县11个乡镇(场)、54个贫困村。他越走心情越沉重,沿途一幅幅图景在心中挥之不去:船形乡水垅村大半村民住在“杉皮屋”里,逢雨必漏;下村乡坳头村村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水果,因山路闭塞,一公斤两块钱贱卖给商贩……
一个多月的调研下来,黄诗燕摸清了家底: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2.8%、38.8%;按当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国家贫困标准,全县贫困发生率很高。
沉甸甸的数据让他寝食难安。历史的机遇,更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贫困是文明社会的顽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许下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的铮铮誓言。在战胜贫困的道路上,党带领人民栉风沐雨,接续奋斗。2011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罗霄山片区列入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炎陵县纳入了罗霄山片区部级贫困县,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2015年11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国家脱贫攻坚大战打响。炎陵扶贫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这个出身农家、毕业于农校、对农民一腔深情的湖南汉子肩上。
炎陵,这片浸透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热土,也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领军人物的到来,他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凝聚起这片土地积蓄起来的所有力量,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战。
炎陵脱贫攻坚,路在何方?
2019年12月27日。在炎陵县县长文专文的办公室里,文专文指点着墙上一幅炎陵县地图,感慨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的设计师,政治站位高,富有战略眼光。
“黄书记将炎陵作为一个大整体来规划,提炼出‘四老四地’的特点: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他坚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并通过修建102公里的旅游环线,改变了炎陵千百年来东、西、南不联通的交通格局。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炎陵县副县长陈黎明,同样佩服黄诗燕的前瞻性:“山沟沟里的县委书记,眼光放得很长远。2013年,黄书记提出了守住‘绿水青山’是炎陵人民的第一选择,实现率先全面脱贫、率先全面小康是炎陵人民的第一梦想。他很有定力,看准了、盯下去,一张蓝图干到底。”
2017年,炎陵县成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部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6.57%下降到2017年的0.65%,实现高质量脱贫。
2018年10月19日,炎陵县召开全县脱贫摘帽总结表彰暨巩固提升动员大会。黄诗燕向全体与会人员深深鞠躬,讲话非常动情,很多干部都流下了眼泪。当他讲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时,还脱稿说,大革命时期有3万多炎陵人为革命献出生命,希望大家发扬这种革命精神继续努力。
“黄书记为炎陵脱贫而来,为炎陵脱贫而去。”文专文红了眼圈:“你看这幅株洲市地图,从株洲到炎陵,就像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来回近500公里,要花五六个小时。黄书记跑了差不多9年。单是坚持做到这一条,就不容易啊 。”
蓝图变成高楼,唯有一砖一瓦的行动。
通过深入调研与论证,黄诗燕与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形成共识:打造炎陵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有机茶叶、无公害蔬菜、笋竹、油茶、酃县白鹅、花卉苗木、药材八大“农字号”特色产业,鼓励村民“量体裁衣、宜养则养、宜种则种”。
“一带八基地”的突破口在哪里?黄诗燕将目光盯准了炎陵的黄桃。2011年,炎陵县将黄桃产业纳入重点扶持,重点推广良种“锦绣黄桃”,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奖励扶持种植户。
对此决定,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财政本来就困难,黄桃产业看不到税收预期,每年拿钱去“贴”,值吗?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品质如何保证?都种黄桃,果贱伤农怎么办……
黄诗燕不为所动。在他的主导下,全县砍掉劣质黄桃苗,培育5个优质高效示范点,扶持171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合作社 基地 农户 电商”模式,及时提供良种苗木、技术培训、农资供应、销售渠道等服务……
黄诗燕成了炎陵黄桃的头号推销员。
每年的桃花节、黄桃大会,黄诗燕都出面“站台”吆喝;北京、广州等地的供销对接会,黄诗燕现场促销;央视推广炎陵黄桃,黄诗燕琢磨出推广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每到黄桃成熟季节,黄诗燕还会到路边水果店转一转,要求有关部门两天报告一次全县黄桃销售信息。
黄诗燕为炎陵黄桃的品牌推介不遗余力,有人好心提醒:“领导干部为产品站台代言,不妥。你是县委书记,更容易招来非议。”
“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黄诗燕很坦然。
如今,炎陵黄桃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炎陵黄桃”获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口新加坡、阿联酋和香港、澳门。目前,炎陵全县8000多户种植黄桃8万多亩,近6万人进入黄桃产业链,近60%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稳定脱贫。
“农业产业需要培育期。没有当年黄书记花大气力抓黄桃产业,炎陵脱贫摘帽不见得有这么早。”炎陵县县长文专文感叹。
2019年11月11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已担任炎陵县黄桃产业办副主任的谭忠诚在红军标语博物馆最后一次见到黄诗燕。临走时,黄诗燕叫住他:“老谭啊,炎陵黄桃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你怎么看?我们找个时间探讨探讨”
“炎陵黄桃确实碰到了同质化竞争等新问题,他一直在思考黄桃的未来。可惜再也不能和黄书记探讨了。”谭忠诚遗憾地说。
黄桃是炎陵老百姓脱贫的大功臣。但炎陵脱贫的舞台上,单靠一个黄桃撑不起整台戏。
如何增强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以农为主的炎陵怎样才有发展后劲?
黄诗燕对炎陵脱贫攻坚有着长远的考量。
要实现高质量脱贫,关键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除了绿色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工业,也是黄诗燕紧紧抓住的大事。
目前,炎陵全县已形成北有红军标语博物馆、西有炎帝陵、东有神农谷、南有一批红色革命旧址的旅游格局。2020年1月7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告,炎帝陵景区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书记在天有灵,会为此欣慰。”炎陵县炎帝陵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园平感慨。不久前,黄诗燕来炎帝陵考察时还对他说:老李,5a要抓紧,千万不能功亏一篑啊。
为了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让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安心就业,黄诗燕下足了功夫。听说企业老总来炎陵,他连夜从凤凰赶回来。一家企业诉苦说招工难,他要求相关部门开着车,带着招工信息直接进村入户……
几年间,全县首个年税收过3000万元、首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首个落户炎陵的民营500强企业等不断涌现,被外界誉为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的“炎陵现象”。
2019年11月26日,黄诗燕还陪同省里一个考察组去湖南全康电子科技公司考察。但这一次,平常总是激情满满全程讲解的黄诗燕,声音低了,步子慢了,甚至一个人在角落里坐了好几分钟……
清晨,阳光带着一丝冬的冷冽倾洒,几栋线条简单的青灰小楼安然而卧。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炎陵县委大院,朴素、低调。
“2011年黄书记来炎陵时,大家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文专文回忆。
脱贫攻坚,攻的是最坚的堡垒,啃的是最硬的骨头。贫困群众“住房难”,就是炎陵要过的“坎”。
黄诗燕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对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但三大工程至少需要资金3亿多元。对当时年财政收入仅3亿元的炎陵县而言,这道“坎”实在不好过。
“能否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难题”;“资金缺口大,易地搬迁建房标准是不是低一点……”但黄诗燕态度鲜明:“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于是,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黄诗燕自己则带头“省钱”:工作人员几次提议,对县委书记办公室进行简单装修,被拒绝;办公桌褪色掉漆、书柜变形,建议换新的,被拒绝……
难关就这样闯了过去。3年来,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安居,61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善。
现在,一栋栋新房映亮了百姓的笑脸。船形乡水垅村134户村民的土夯墙、杉皮顶房子,已变成了盖着琉璃瓦的新砖瓦房。在距水垅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内,村民魏振灵的住房更“洋气”:崭新的红砖房内,煤气灶、电饭煲俱全。“以前都是土灶黑锅,破房烂瓦,哪里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灵的老婆笑呵呵地说。屋后的菜地里她种上了白菜、豌豆,还在不远处的小杂屋里喂了几只鸡。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这句话,黄诗燕视为座右铭。
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记得,在设计易地扶贫搬迁的住房时,黄诗燕就提出,为了方便老百姓过日子,要给一块菜地,一个小杂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去年政策才放开,可以为群众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迁房如果不是黄书记坚持,老百姓就没这么方便了。”
2016年,江西省的井冈山市率先脱贫。有些同志说,我们能不能也在2016年脱贫?通过深入调查思考,黄诗燕否决了这一方案。盘晓文至今记得他说的话:“为了摘帽而摘帽,既不能保证脱贫质量,也无法向群众交代,无法向党中央交代,无法向历史交代。”
后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数字脱贫、形象脱贫等急功冒进的现象,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开展专项整治。回想黄诗燕当时说的话,大家佩服他头脑清醒,是对历史真正负责。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前,黄诗燕身穿白衬衫,佩戴党徽,精神焕发地站在最中间。
“我很怀念黄书记。”炎陵县委副书记饶祥明拿起桌上的这张合影照片细细端详:“人们常说,当家三年狗都嫌。黄书记在炎陵工作快九年了口碑还这么好,他真正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黄诗燕刚来炎陵时,饶祥明先后三次请他去自己家里吃饭,他都推辞了。第三次黄诗燕说了心里话:老饶啊,我这个人吃饭很简单,再说去了你家不去他家,难得平衡,谁家都不去最好,我还可以省点时间做事。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炎陵这些年,黄书记没有接受过任何一次私人宴请。”饶祥明说。
黄诗燕的老家就在攸县,亲戚多,但他从没有插手过任何一个项目,打过任何招呼。妻子和女儿来炎陵看他,也都是悄悄地坐快巴来回。
宿舍里,沙发破了,电视机旧了他都不准换,唯一要工作人员添的“家具”,是两把折叠的椅子。沙发太小,来了人坐不下,添两把折叠椅,方便他人,也不占地方。
黄诗燕去世后不久,饶祥明收到了黄诗燕女儿黄心雨发来的短信。她说,现在还有远房亲戚假借父亲之名要求办事,这是父亲不愿看到的,请他也不要为他们办这些事。
“心雨很年轻,但很懂事。黄书记的家教严、家风好。”饶祥明感慨。
入夜,炎陵县委大院里,挂在大樟树上的一盏盏方形路灯亮起来。
以往这个时候,是黄诗燕的散步时间。
散步不仅是运动,也是黄诗燕细察民情、精准调研的微访。路上少了一个井盖,路边的灯没有亮,甚至大院门前树下的一盏灯上有蜘蛛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黄桃上市,他常到路边的小店去询问,甚至走好几里地赶去集贸市场调查。
有一次,黄诗燕在散步时发现,街头垃圾堆得比较多。他立刻打电话询问,原来是一个垃圾处理厂搬迁与当地百姓的协商出了问题。他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开会。“会上他发了火:这是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必须连夜解决,明天早上看结果。”炎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建中回忆。
散步,还是黄诗燕与干部群众心连心的贴近。
和大院门口的保安聊天,他发现保安室天花板漏雨,通风不好,马上通知后勤部门改善;接龙桥边碰到一位残疾人,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并打电话请县民政局将其送回家。
黄诗燕去世后,炎陵县鹿原镇党委书记贺勇一直没有勇气再走那条熟悉的路线。因为“每次路过都是一种煎熬” 。
2017年3月,贺勇调任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当时我觉得自己40岁了,有点本领恐慌,甚至不想干了。有一天他改完我起草的综合材料后,邀我在大院里散了几圈步,以‘老办公室’的身份和我分享他的经验,我的心一下就安下来了。”
令贺勇和其他干部都记忆深刻的,还有黄诗燕的博学多才。他记忆力惊人,散步时,《资治通鉴》《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段落,能一字不差背出来。“私下,我们都尊称他为‘黄老师’。”
2019年12月28日。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村委会窗明几净,国旗飘扬,一条村民命名为“大源高速路”的公路,通到了最高处的一户人家。
2015年,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
黄诗燕出生于攸县,是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的苦孩子,家里油坛子难得舀出一勺油。贫苦的经历,让他对农村、对百姓、对脱贫攻坚倾注了最纯朴真挚的情感。
大源村党支部书记唐自华记得,黄书记第一次到村里,就去了贫困户廖成运的家。70多岁的廖成运体弱多病,儿子廖建文劳动能力也不强。一家人住着两间土坯房,几乎家徒四壁。
廖成运一家成了黄诗燕定点帮扶的对象,他还和廖建文同吃同住。尽管房子狭窄,旁边还放着尿壶,他一点也不在乎。在他的帮助下,廖成运一家搬到了安置新房,廖建文到离家不远的工厂上班,每个月有近4000元收入。
2019年11月20日,黄诗燕来村里考察危房改造工作,听说廖成运身体不好,特地赶去看望,临走时还说要给廖建文说门亲事。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大源村。
12月2日,大源村13位村民代表,一早就赶去株洲悼念黄诗燕。他们带去了村口的一抔黄土,几枝桂花,敬献在黄诗燕灵前。
沿着黄诗燕最后留下的足迹重访大源村,一路皆是村民们深情的怀念。
63岁的廖爹记得,那天他正在修桥的工地上做事,黄诗燕特意对他说,你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没想到,黄书记他没有保重好自己啊。”
在整洁的安置房家中,廖成运望着墙上扶贫告示栏中“黄诗燕”三个字,老泪纵横:“黄书记,你永远是我们的好书记!”
一条整洁的公路,沿着三河镇天平村挂满金橘的果园蜿蜒而上。老党员张朝秀的家,就在路边翠竹掩映的老屋里。
张朝秀是1960年入党的老党员。他出身贫寒,父亲因病去世也无钱安葬。新中国成立后,他当过老师,1979年从炎陵县检察院退休回到家乡。他感恩共产党,总想着还要做点什么。家门口有一段700多米长的公路,路面坑坑洼洼,30多年来,他就成了这段路的义务养护员,疏通沟渠、铺整路面,风雨无阻。
听说了张朝秀的故事,2014年4月的一天,黄诗燕特地来到张朝秀家,看望这位甘于奉献的老党员。他拉着老人的手坐在一条长板凳上聊天,在村里开了现场会,号召大家向张朝秀学习。
2016年11月,95岁的张朝秀去世。临终前,老人总念叨黄书记是个好书记,为村里办了很多实事。他将用牛皮纸包好的一份礼物交给儿子张福明,叮嘱他送给黄书记——就是黄诗燕书柜里的那套《马克思传》。
在《马克思传》的扉页里,张朝秀还夹了一张自己年轻时的黑白照片。这名老党员打心眼里认定,黄诗燕,就是百姓心中“最美的扶贫书记”。
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5
新年快要到了,黄诗燕却再也不能率领战友们一起冲锋陷阵了。8年5个月零4天,他像一颗钉子钉在脱贫攻坚的阵地,拼尽了最后的力气。下面小编整理2020黄诗燕事迹学习感悟范文5篇,欢迎阅读。
黄诗燕事迹学习感悟1以身作则好作风
他的办公室是上世纪80年代的平房;每个星期走基层在1000公里以上
走进黄诗燕在炎陵县委的办公室和宿舍,记者很惊讶。
办公室是上世纪80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员多次要求进行简易装修都被他拒绝。宿舍很小,床上用品都很普通。
“宿舍里的东西,都是上一任领导留下来的,黄书记上任后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说,“平时除了接待外,一有时间书记就在走基层,每天都排得很满。”
“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境界。”黄诗燕多次在讲话中这样说。
“担任炎陵县委书记近9年,黄书记为炎陵发展不辞辛劳,每个星期走基层来回车程至少在1000公里以上。”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建中说。
“黄书记在炎陵没有私交圈。”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红兵说,“他常说‘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感情就是工作上相互支持,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工作中交往最好的感情’。”
由于常年在县里工作,离家远,黄诗燕对妻子女儿都照顾不上。平时工作忙,也很少有时间打电话。黄诗燕心里总感觉愧疚,每次洗衣服都和妻子视频聊聊天,“等忙完这阵子,就回家好好歇歇!”可这一等,竟等到天人相隔。
在炎陵县2030平方公里土地上,黄诗燕的事迹还在传颂着。他用8年多始终如一的奋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
黄诗燕事迹学习感悟22011年6月25日,47岁的黄诗燕走进炎陵县委大院,成为这个20多万人口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此前,他是株洲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
从市委大院到边陲山区,也有人背后咬耳朵:还不是镀镀金,过两年“曲线救国”,进城升官咧。
黄诗燕没有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7月的大暑天,他戴上一顶草帽下乡去了。
他去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旅游资源丰富,却是当时株洲唯一的“无电村”。
60多公里崎岖山路,黄诗燕花了3个多小时。村党支部书记伍英华向他诉苦:村民自己装的小型发电机电压不稳,由于用电强度大几次把发电机给烧了。全村共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他去了中团村的一户果园,和正在忙碌的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谭忠诚聊起了炎陵的黄桃。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县农业局从上海引进了100株芽苗。虽然炎陵有适合栽种黄桃的独特地理条件,但历经近30年发展,还是规模不大,质量不高。
黄诗燕短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县11个乡镇(场)、54个贫困村。他越走心情越沉重,沿途一幅幅图景在心中挥之不去:船形乡水垅村大半村民住在“杉皮屋”里,逢雨必漏;下村乡坳头村村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水果,因山路闭塞,一公斤两块钱贱卖给商贩……
一个多月的调研下来,黄诗燕摸清了家底: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2.8%、38.8%;按当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国家贫困标准,全县贫困发生率很高。
沉甸甸的数据让他寝食难安。历史的机遇,更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贫困是文明社会的顽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许下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的铮铮誓言。在战胜贫困的道路上,党带领人民栉风沐雨,接续奋斗。2011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罗霄山片区列入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炎陵县纳入了罗霄山片区部级贫困县,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炎陵,这片浸透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热土,也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领军人物的到来,他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凝聚起这片土地积蓄起来的所有力量,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战。
黄诗燕事迹学习感悟32019年12月27日。在炎陵县县长文专文的办公室里,文专文指点着墙上一幅炎陵县地图,感慨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的设计师,政治站位高,富有战略眼光。
“黄书记将炎陵作为一个大整体来规划,提炼出‘四老四地’的特点: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他坚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并通过修建102公里的旅游环线,改变了炎陵千百年来东、西、南不联通的交通格局。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炎陵县副县长陈黎明,同样佩服黄诗燕的前瞻性:“山沟沟里的县委书记,眼光放得很长远。2013年,黄书记提出了守住‘绿水青山’是炎陵人民的第一选择,实现率先全面脱贫、率先全面小康是炎陵人民的第一梦想。他很有定力,看准了、盯下去,一张蓝图干到底。”
2017年,炎陵县成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部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6.57%下降到2017年的0.65%,实现高质量脱贫。
2018年10月19日,炎陵县召开全县脱贫摘帽总结表彰暨巩固提升动员大会。黄诗燕向全体与会人员深深鞠躬,讲话非常动情,很多干部都流下了眼泪。当他讲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时,还脱稿说,大革命时期有3万多炎陵人为革命献出生命,希望大家发扬这种革命精神继续努力。
“黄书记为炎陵脱贫而来,为炎陵脱贫而去。”文专文红了眼圈,“你看这幅株洲市地图,从株洲到炎陵,就像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来回近500公里,要花五六个小时。黄书记跑了差不多9年。单是坚持做到这一条,就不容易啊。”
黄诗燕事迹学习感悟4通过深入调研与论证,黄诗燕与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形成共识:打造炎陵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有机茶叶、无公害蔬菜、笋竹、油茶、酃县白鹅、花卉苗木、药材八大“农字号”特色产业,鼓励村民“量体裁衣、宜养则养、宜种则种”。
“一带八基地”的突破口在哪里?黄诗燕将目光盯准了炎陵的黄桃。2011年,炎陵县将黄桃产业纳入重点扶持,重点推广良种“锦绣黄桃”,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奖励扶持种植户。
对此决定,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财政本来就困难,黄桃产业看不到税收预期,每年拿钱去“贴”,值吗?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品质如何保证?都种黄桃,果贱伤农怎么办……
黄诗燕不为所动。在他的主导下,全县砍掉劣质黄桃苗,培育5个优质高效示范点,扶持171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合作社 基地 农户 电商”模式,及时提供良种苗木、技术培训、农资供应、销售渠道等服务……
黄诗燕成了炎陵黄桃的头号推销员。
每年的桃花节、黄桃大会,黄诗燕都出面“站台”吆喝;北京、广州等地的供销对接会,黄诗燕现场促销;央视推广炎陵黄桃,黄诗燕琢磨出推广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每到黄桃成熟季节,黄诗燕还会到路边水果店转一转,要求有关部门两天报告一次全县黄桃销售信息。
黄诗燕为炎陵黄桃的品牌推介不遗余力,有人好心提醒:“领导干部为产品站台代言,不妥。你是县委书记,更容易招来非议。”
“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黄诗燕很坦然。
如今,炎陵黄桃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炎陵黄桃”获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口新加坡、阿联酋和香港、澳门等地。目前,炎陵全县8000多户种植黄桃8万多亩,近6万人进入黄桃产业链,近60%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稳定脱贫。
“农业产业需要培育期。没有当年黄书记花大气力抓黄桃产业,炎陵脱贫摘帽不见得有这么早。”炎陵县县长文专文感叹。
2019年11月11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已担任炎陵县黄桃产业办副主任的谭忠诚在红军标语博物馆最后一次见到黄诗燕。临走时,黄诗燕叫住他:“老谭啊,炎陵黄桃发展进入了关键期,你怎么看?我们找个时间探讨探讨。”
“炎陵黄桃确实碰到了同质化竞争等新问题,他一直在思考黄桃的未来。可惜再也不能和黄书记探讨了。”谭忠诚遗憾地说。
贰 高质量脱贫,要增强“造血”功能
黄桃是炎陵老百姓脱贫的大功臣。但炎陵脱贫的舞台上,单靠一个黄桃撑不起整台戏。
如何增强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以农为主的炎陵怎样才有发展后劲?
黄诗燕对炎陵脱贫攻坚有着长远的考量。
要实现高质量脱贫,关键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除了绿色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工业,也是黄诗燕紧紧抓住的大事。
目前,炎陵全县已形成北有红军标语博物馆、西有炎帝陵、东有神农谷、南有一批红色革命旧址的旅游格局。2020年1月7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告,炎帝陵景区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书记在天有灵,会为此欣慰。”炎陵县炎帝陵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园平感慨。不久前,黄诗燕来炎帝陵考察时还对他说:老李,5a要抓紧,千万不能功亏一篑啊。
为了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让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安心就业,黄诗燕下足了功夫。听说企业老总来炎陵,他连夜从凤凰赶回来。一家企业诉苦说招工难,他要求相关部门开着车,带着招工信息直接进村入户……
几年间,全县首个年纳税过3000万元、首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首个落户炎陵的民营500强企业等不断涌现,被外界誉为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的“炎陵现象”。
2019年11月26日,黄诗燕还陪同省里一个考察组去湖南全康电子科技公司考察。但这一次,平常总是激情满满全程讲解的黄诗燕,声音低了,步子慢了,甚至一个人在角落里坐了好几分钟……
叁 “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清晨,阳光带着一丝冬的冷冽倾洒,几栋线条简单的青灰小楼安然而卧。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炎陵县委大院,朴素、低调。
“2011年黄书记来炎陵时,大家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文专文回忆。
脱贫攻坚,攻的是最坚的堡垒,啃的是最硬的骨头。贫困群众“住房难”,就是炎陵要过的“坎”。
黄诗燕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对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但三大工程至少需要资金3亿多元。对当时年财政收入仅3亿元的炎陵县而言,这道“坎”实在不好过。
“能否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难题”;“资金缺口大,易地搬迁建房标准是不是低一点……”但黄诗燕态度鲜明:“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于是,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黄诗燕自己则带头“省钱”:工作人员几次提议,对县委书记办公室进行简单装修,被拒绝;办公桌褪色掉漆、书柜变形,建议换新的,被拒绝……
难关就这样闯了过去。3年来,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安居,61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善。
现在,一栋栋新房映亮了百姓的笑脸。船形乡水垅村134户村民的土夯墙、杉皮顶房子,已变成了盖着琉璃瓦的新砖瓦房。在距水垅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内,村民魏振灵的住房更“洋气”:崭新的红砖房内,煤气灶、电饭煲俱全。“以前都是土灶黑锅,破房烂瓦,哪里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灵的老婆笑呵呵地说。屋后的菜地里她种上了白菜、豌豆,还在不远处的小杂屋里喂了几只鸡。
黄诗燕事迹学习感悟5“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黄诗燕,将一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立在炎陵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感召来者,以启后世。
壹 堂堂正正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前,黄诗燕身穿白衬衫,佩戴党徽,精神焕发地站在最中间。
“我很怀念黄书记。”炎陵县委副书记饶祥明拿起桌上的这张合影照片细细端详,“人们常说,当家3年狗都嫌。黄书记在炎陵工作快9年了口碑还这么好,他真正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黄诗燕刚来炎陵时,饶祥明先后3次请他去自己家里吃饭,他都推辞了。第3次黄诗燕说了心里话:老饶啊,我这个人吃饭很简单,再说去了你家不去他家,难得平衡,谁家都不去最好,我还可以省点时间做事。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炎陵这些年,黄书记没有接受过任何一次私人宴请。”饶祥明说。
黄诗燕的老家就在攸县,亲戚多,但他从没有插手过任何一个项目,打过任何招呼。妻子和女儿来炎陵看他,也都是悄悄地坐快巴来回。
宿舍里,沙发破了,电视机旧了他都不准换,唯一要工作人员添的“家具”,是两把折叠的椅子。沙发太小,来了人坐不下,添两把折叠椅,方便他人,也不占地方。
黄诗燕去世后不久,饶祥明收到了黄诗燕女儿黄心雨发来的短信。她说,现在还有远房亲戚假借父亲之名要求办事,这是父亲不愿看到的,请他也不要为他们办这些事。
“心雨很年轻,但很懂事。黄书记的家教严、家风好。”饶祥明感慨。
贰 “我们都尊称他为‘黄老师’”
入夜,炎陵县委大院里,挂在大樟树上的一盏盏方形路灯亮起来。
以往这个时候,是黄诗燕的散步时间。
散步不仅是运动,也是黄诗燕细察民情、精准调研的微访。路上少了一个井盖,路边的灯没有亮,甚至大院门前树下的一盏灯上有蜘蛛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黄桃上市,他常到路边的小店去询问,甚至走好几里地赶去集贸市场调查。
有一次,黄诗燕在散步时发现,街头垃圾堆得比较多。他立刻打电话询问,原来是一个垃圾处理厂搬迁与当地百姓的协商出了问题。他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开会。“会上他发了火:这是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必须连夜解决,明天早上看结果。”炎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建中回忆。
散步,还是黄诗燕与干部群众心连心的贴近。
和大院门口的保安聊天,他发现保安室天花板漏雨,通风不好,马上通知后勤部门改善;接龙桥边碰到一位残疾人,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并打电话请县民政局将其送回家。
黄诗燕去世后,炎陵县鹿原镇党委书记贺勇一直没有勇气再走那条熟悉的路线。因为“每次路过都是一种煎熬” 。
2017年3月,贺勇调任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当时我觉得自己40岁了,有点本领恐慌,甚至不想干了。有一天他改完我起草的综合材料后,邀我在大院里散了几圈步,以‘老办公室’的身份和我分享他的经验,我的心一下就安下来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范文
2022-11-05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2017-11-09 14:59:13
2011-03-24 10:13:00
2013-06-08 09:00:31
2016-06-04 09:58:53
2005-11-15 22:26:00
2016-06-16 16: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