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10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篇1

(一)我市殡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市委书记亲自督办。2014年清明期间,市委书记下基层调研,发现沿途的清明祭祀用品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立即责任市委督查室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拿出解决的措施。二是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2014年11月,市政府召开了殡葬改革专题办公会议,会议确定了尽快出台殡葬规划、对散葬坟墓进行整治及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对选择不占地的安葬方式的逝者家庭,一位奖励2000元。在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前,分管市长多次深入到乡村、公墓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对策措施,并提出了工作要求。三是开展散坟集中整治。根据市政府的专题会议精神,从2015年起,我市启动了散葬坟墓集中整治三年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中心城区“三沿五区”范围内的散坟全部搬迁到公墓集中安葬”。2015年和2016年,城区共搬迁散坟13395座。四是专门对祭祀行为发出通告。2016年3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的通告》,其中规定,塑料、布料、纸张、锡箔纸等材质都不得用于祭祀,大力倡导以敬献鲜花、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更加注重精神传承。

2、殡葬服务单位自觉推行生态殡葬。我市有殡葬所(殡仪馆)11个,经营性公墓14个,农村公益性公墓400多个。殡葬服务单位在为群众办丧过程中,首先,在接运和保存环节,必须由殡仪馆专用殡仪车辆接运,对每一位遗体都会做消毒处理,对长期存放的遗体都会做防腐处理;第二,在告别环节,禁止使用鞭炮,不使用纸质花圈;第三,在火化环节,购买环保型火化设备,安装尾气处理设备;第四在安葬环节,公墓单位在注重墓区绿化美化的同时,兴建了树葬园、生态园和骨灰免费散撒园,近三年来各种生态葬法已落葬1000余具。同时,我市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扶持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着力解决农民“安葬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毁林建墓、占田建墓等损害环境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第五,在祭祀环节,公墓单位认真落实市政府《通告》精神,大力宣传群众用花祭祀,对群众自带的禁用祭祀用品劝导群众放弃使用,并免费赠送鲜花让群众祭祀。

3、基层组织积极配合做好生态殡葬。社区(村委会)一是利用与群众近的优势加强生态殡葬的宣传。如某社区打出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的宣传标语,伍家乡合益、火光等村委会为营造良好整治氛围,有针对性的在三峡晚报、三峡商报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对群众有乱埋乱葬意向的行为,积极做好劝导工作。伍家乡灵宝村二组一位老人去世后,有意在辖区山坡林地乱埋乱葬,村干部主动上门,面对面做调解工作,最终成功劝导丧户施行火化葬入公墓。三是在散坟整治过程中,村(社区)协助做了大量工作,伍家乡火光村抽调5名工作人员组建整治工作专班,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同时村委会聘请了一支有23人的劳务队伍,确保整治行动顺利进行;针对部分不愿迁坟的群众,伍家乡火光村村干部亲自带队,采取主动上门解释政策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自愿迁移坟墓。

4、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形成。在政府《通告》出台过程中,将草案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有195名市民参与,对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表示支持的有185人,占94.9%,表示反对的有8人,占4.1%,其他意见的有2人,占1%。在整个征集过程中,没有接到市民反对意见的电话。《通告》后,正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时间,虽然有一些市民仍然携带了“禁用”的祭祀用品,如果是到公墓祭扫,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均能放弃使用。部分市民主动给政府建言献策,要求政府不仅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的祭祀用品,要求从生产源头堵住,不流入市场。有的老人说:我早就跟子女说好了,等我百年后就把我的骨灰撒向长江,或树葬花葬,让我回归大自然,就是让我回家。

(二)我市生态殡葬建设存在的问题

1、旧的丧葬习俗影响生态殡葬。一是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依然得不到多数群众的认同。在农村,人们把死后归入祖坟作为一种寄托,认为只有那样,灵魂才能得到安宁。二是人们的互相攀比心理,在丧事、墓葬上讲排场,不甘落后,生怕他人笑话,所以简约形式的生态葬法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群众认同。

2、殡葬服务单位受利益驱动不积极生态殡葬。比如使用大理石骨灰盒,卫生棺,这些对生态就是一种破坏。同时,在宣传生态安葬上没有下真功夫,希望群众购买高价墓位。

3、政府保障不够生态殡葬推进不够。政府虽然出台了不占地处理骨灰给予奖励的政策,但因对殡仪馆、公墓等公益性单位保障不够,导致殡葬服务单位过度市场化,从而导致生态殡葬推进不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全民树立生态殡葬的理念,从制度上保证不破坏生态,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根据我市生态殡葬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宣传长效机制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要让群众接受现代生态殡葬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宣传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殡葬政策法规,转变传统殡葬观念,增强群众生态文明和殡葬法规意识,自觉摒弃传

统丧葬陋俗;宣传群众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子孙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市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作为城市的土地更是稀缺,但作为殡葬用地的土地,将无法用作他用,且影响周围土地的利用价值。宣传生态殡葬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易风易俗,丧事简办,不仅节约的是社会资源,也是节约的家庭开支。花巨资丧事大操大办,购大墓,这只能做个别人看,只能赢得所谓的“面子”,逝者及家人得不到任何回报,操办之后带来的是较长时间的经济困难,要引导群众放平心态,不要攀比。宣传群众厚养薄葬。群众的亲人一旦离世,家人的心情十分悲痛,为了表态对逝者的情感和哀思,群众往往会失去理智,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会选择高档。为了避免群众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要经常对群众宣传老人在世时应孝道,当子女的尽到了孝道,当老人去世后,心理也会比较安宁,大操大办就可以避免。(二)科学规划建设殡葬设施、设备

一是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死亡人口总量、增长趋势以及丧户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殡葬设施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优化殡葬设施布局,完善殡葬服务网络,加快各类殡葬机构建设步伐。二是统筹考虑殡葬设备配置标准、更新频率,在坚持生态文明原则、完善殡仪服务流程、确保殡仪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对殡仪服务用房面积、机械设备、通风排烟、防水采光、卫生防护、污染防控、噪音控制、公共绿化面积、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要做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对殡葬设施设备建设的科学规划,为殡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殡葬服务单位应自觉做到生态殡葬

一是对直接从事殡葬管理服务工作人员,有组织、有周期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知识、殡葬政策学习培训,不断巩固和提高行业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二是各级殡葬机构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生态文明殡葬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采取灵活、便捷、高效、可行的举措和手段,逐步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相关特殊日子或重要时段开展街头宣传和咨询活动,提高群众殡葬改革和生态文明意识。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意识融于殡仪服务中,制定相协调的殡葬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服务行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提升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文明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可选择的“文明、生态、和谐”殡葬服务。

(四)加强对殡葬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

一是相关职能部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殡葬工作监测与评价机制,对殡葬行业的管理办法及技术标准的制定,殡仪馆、公墓的建设、评定,殡葬设备、丧葬用品的生产,殡葬单位设备的配置、更新改造,殡葬服务的内容、程序、标准等,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二是殡葬服务机构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工作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促进殡仪服务的文明、生态开展。

(五)完善殡葬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篇2

一、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其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进步,不能只把眼睛盯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而忽视人的生存状态的完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其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立县列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加快生态县建设。适应上述要求,迫切要求我们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挥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既是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发展的有力支撑。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当前,××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房地产业、休闲观光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及物流业等行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城市化程度;提高人民的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总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已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加快大开发、提升大环境、达到高水平”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人民群众生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快增长,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在发展中生态破坏的现象的问题依然存在,由环境污染引发的也突显。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各类环境问题,以对人民身体健康、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环保工作总体来看势头很好,但也必须看到,随着全县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些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全县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难度很大,虽然我县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建设还比较滞后,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

二是一些企业经营者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环境法律观念差。表现在新上项目不履行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三同时”管理规定,不落实环保措施;有环保设施的,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闲置处理设施,直接排放污染物;有的拒绝环保部门执法检查,瞒报谎报排污量,逃避应尽的环保义务,以至造成环境,引起周围群众的不满。

三、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以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和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发展具有××特色的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的生态与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以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认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经济体系。

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创建工程,对清洁生产实施效果良好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争取到2010年全县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达到70%。

推动工业园区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及垃圾排放量。

(二)以实现污染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继续开展“碧水”工程,结合一号桥工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逐步完善县城区污水处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老化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整改,淘汰落后的处理工艺和设施;建立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堵截环保违法行为查处的漏洞,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

(三)以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生态素养为依托,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培育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等时机,组织开展讲座和竞赛等活动,在全社会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为农民带来的各种好处,切实让农民感受到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各种环境治理和生态村建设的工作中。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篇3

一、办事处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是全面禁烧工作成效显著。具体做法是:(一)办事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面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面禁烧工作的领导;(二)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悬挂横幅、组装宣传车、召开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全面禁烧工作;(三)各行政村、办事处各有关单位坚持不留死角、全覆盖、全天侯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确保实现办事处辖区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零焚烧目标;(四)办事处依托“蓝天卫士”监控平台,派专人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火情,迅速通知应急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坚决杜绝焚烧现象的发生;(五)办事处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督查组,不定时对办事处各行政村、各有关单位的全面禁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生焚烧现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严厉问责,一追到底,绝不手软。

二是露天售沙场取缔工作彻底、全面、迅速。今年4月,办事处把取缔露天售沙场工作当成大气污染防治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办事处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亲自挂帅、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大气办全体工作人员和其他机关干部共计50多人,分成14个工作组,分赴14个露天售沙场,现场指导、督促、帮助各沙场积极开展取缔工作。工作组成员放弃节假日、吃住在沙场,昼夜奋战、忘我工作,始终坚持沙场一天不取缔,工作组一天不撤出的信心和定力。通过工作组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沙场负责人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配合工作组开展工作。经过十多天的共同努力,办事处辖区内的14个露天售沙场被彻底取缔,并切实做到了“四个到位”,即沙土清空到位、围挡拆除到位、地磅移除到位、土地复耕到位。

三是城乡清洁和道路保洁等精细化管理工作实现了常态化和长效化。(一)从2018年春天开始,办事处“城乡清洁”行动每周一次,每次一村,每次参与的环卫工达80余人,动用铲车1辆、垃圾压缩车1辆、电动三轮车40余辆,全面清理整治各类卫生死角和盲点,确保城乡清洁全覆盖。(二)办事处辖区内所有道路坚持每天打扫和洒水,并对途经清河辖区的所有施工运输车辆实行严格管理,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三)办事处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坚持每天巡查辖区内有无张贴小广告,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四)为美化环境、提升形象,从6月1日开始,办事处用四天时间,彻底综合整治了辖区省道223两侧200米范围内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和出店经营等现象,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生态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其污染逐步向偏远乡镇扩散。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从目前务农的人群来看,主要是中老年人居多,其受文化的影响,对化肥、农药施用及危害认识不足,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其他地区,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化肥的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造成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

(二)农村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农村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农村,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不完善和村组干部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特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生态建设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农村生态保护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仅靠环保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循环经济

通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来达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产业化、规模化可以消除小农作坊式的不经济生产,发挥规模优势。通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发展循环经济,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循环经济还可以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收益。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的,但是现在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还比较薄弱,因而就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调动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四)细化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地生根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篇4

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在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有关“资源”、“环境”、“生态”的表述同以往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相关文献的表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以往的相关文献有时不提“生态”,只将 “资源”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资源环境”或“环境资源”,有时不提“资源”,只将“生态”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生态环境”,而从未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十报告则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同一个部分中多处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譬如:

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时,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就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时,十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项重点任务。其中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时,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其中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虽然没有出现“资源”、“环境”、“生态”字样,也是分别对应于“资源”、“环境”、“生态”的,因而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此外,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时,十报告明确要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中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如此等等。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献中对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最全面、最完整的正确表达,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字表达上不同于以往一些相关文献的变化,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功能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样,人们对于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是要站在正确认识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点任务的高度,以及正确认识报告体现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

必须指出的是,笔者特别强调上述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正确性,并不仅仅因为这种表述出自十报告,更是因为这种表述符合生态学原理。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

其中,所谓“资源”,泛指“自然资源”,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它具体指的是在该国领土和可控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资源的总称。通常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主要是森林)资源、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五大类。

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前者称为“原生环境”,后者称为“次生环境”。环境有两个明显区别的部分: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酸度等)和生物环境,后者构成其他有机体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环境是客体,人类是主体,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它代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非生物环境既是生命活动的空间条件,也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

这就告诉我们,资源、环境、生态是分别体现自然对于人类不同功能的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从哲学上讲,资源、环境、生态之间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正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这里所说的“对立”,指的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主要指它们强调和体现的自然对于人类的功能不同。其中,资源强调的是实体功能,体现为自然对于人类实体的直接有用性;环境强调的是客体的“受纳功能”和“服务功能”,体现为接受并容纳生产和消费所排放的无用副产品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繁衍提供栖息地等直接与间接有用性;生态强调的是主体(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状态及主体与客体(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功能,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进化”。

这里所说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它们都统一于自然这个整体,都是自然对于人类功能关系的体现。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从人类福利的角度来定义的,都是能为人类提高福利水平发挥作用的自然要素,因而都属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的范畴。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就没有资源、环境、生态可言。

二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因为,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从本质上说是功能的区分,而不是对特定的自然物质实体的区分,不是把自然存在的要素硬性地区分为资源、环境、生态。换句话说,资源、环境、生态作为自然对于人类功能的体现是自然界所兼有的,也是同一自然介质所兼有的。以森林为例,我们不能认为这片森林具有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等资源功能,那片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容纳废弃物、减低噪声和提供生存游憩空间等环境功能,还有一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而应认为同一片森林同时兼有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一旦人们为了获取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而大规模砍伐森林,则不但其资源功能遭受破坏,其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也必将遭受相应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十报告做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论断,其道理就在这里。

三是指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里说的转化,主要指资源、环境、生态在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中的地位的转变。就是说,它们在人与自然功能关系中的地位会随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发生变化。还以森林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凸显,森林的资源功能被摆在第一位,木材生产成为当时林业建设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人们又意识到“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森林的第一需求”,国家也相应做出了“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战略调整,森林的生态功能也取代资源功能而成为了首要功能。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并做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判断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的部署,正是上述资源、环境、生态相互关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前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其主要表现是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即将“生态”混同于“环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自然生态系统”属于“环境”的范畴,是“环境”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如此等等。

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都时有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学术理论界,这一情况起初是由某知名学者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的发言引起的。当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该学者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从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将“生态”与“环境”联结在一起的新名词。

本来,在该学者提出“生态环境”这个新名词后,如果将其视为联合词组,即将其理解为“生态、环境”或“生态与环境”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后的情况却是:在我国一些官方文件和新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的“生态环境”一词,往往被误用或误认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亦即“生态的环境”,这就把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弄混淆了。譬如:

2003年,在我国的一个对外文件白皮书中就曾出现过作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一词,在译成德文时,就曾经遭到德国人的质疑。

后来,有些学者又在学术论文中主张将“生态环境”一词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这一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此外,在研究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时,更有许多学者把“生态危机”包含于或归结于“环境危机”,因而在文字表述上只将其称为“环境危机”,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出现的“生态危机”。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这种把“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也常常把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事项混同于有关环境保护的事项。譬如:

在设立全面涵盖资源、环境、生态相关职能的“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时,只标明“资源和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致使人们误认为其中的“环境”已经把“生态”包含在内。

在区分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能时,常常将诸如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天然林的恢复与保护等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管理职能混同于污染防治等属于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于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缺乏准确的把握,给相关部门的依法行政和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召开全面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关工作的会议时,只标明“人口、资源与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实际上也是误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混同于环境保护工作,致使承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职能的部门无权参加这类会议或者无权在会上发言;

在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过程中,只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因素纳入其中,而将生态因素混同于环境因素,或者将生态因素归入环境因素,致使生态效益、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在该核算体系中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令人高兴的是,十报告在谈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已经明确要求“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生态”因素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对照本文前述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十报告和报告所依据的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只讲资源、环境而不讲生态,或者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都是同上述十报告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也是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事实上,十报告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全面、正确、完整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现实中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有力澄清与矫正。因此,笔者有理由期盼并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贯彻十热潮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将有望逐步得到澄清和改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毕竟人类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由于某些习惯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也很难设想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会随着十的召开而很快改变,弄不好还可能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十报告已经做出了不同于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明确表述,人们对此问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仍应引起适当的注意。

我们如此强调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是因为真正弄清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体现是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上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加自觉地把资源、环境、生态并列为人类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同时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更加自觉地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加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上所述,根据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生态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懂得资源、环境、生态的状态如何事关人类社会的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懂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和谐的标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则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恶化的体现;就会懂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上述“严峻形势”已经不是仅仅涉及资源、环境、生态中某个单方面、局部性的一般问题,而是全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的全方位、整体性的严重问题。这对于全面增强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大力增强人们积极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过去,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正确认识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就为全面落实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和努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譬如,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三个关键词,就会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这三项任务都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予以推进,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为这三项任务的落实提供重要保障,再不会只重视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任务而忽视其他任务;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懂得了生态和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就会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对十报告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一指示的认识并将这一指示落到实处,而不会再将生态系统保护混同于或归结于环境保护;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会切实提高对十报告关于“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科学论断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加自觉地把十报告关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进而从资源节约入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为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4.〔英〕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美〕k.a.沃科特 j.c.戈尔登等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丁圣彦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曹克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核算框架与实现途径研究,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黄秉维: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邵青还:“生态环境”在德国有争议,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4月9日

11.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工程院院士建议(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编)2005年第7期(总第93期)

12.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3.潘岳、李德水主编: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篇5

一、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学习调研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成立了学习组织。按照市委统一布署,局党组经研究,下发了“关于成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成立了学习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并认真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精心布置,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安排表》,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全局共分7个学习小组,由班子成员带头,联系到各组,共同学习调研。局机关如:办公室、生态办,二级机构如鹤城分局还制定了本组学习的实施方案,全局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学习小组、科室(站、所、分局)层层落实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格局,为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认真开展学习活动。局学习实践办公室下发了学习资料,确保两本学习书籍人手一册,处级干部另加发一本,在市学习实践指导组指导下,局党组带头,与全体党员干部一道将自学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以“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后发赶超”为主题,带着问题学习,局党组与各小组组织集中学习讨论达2天,个人学习达40小时以上。鹤城分局书记潘柏松同志,还上了一堂生动的辅导课。局学习实践办公室组织广大干部党员参与了“*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奖知识问答”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了全局上下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开展了调查研究。我局立足实际,围绕市委“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大主题和本局的具体主题,精心准备调研题目;局班子成员把调研工作作为当前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带头深入实际,座谈调查,各学习小组通过不同形式共同参与,下到各县,深入到部门、厂矿了解情况,解决一批环境污染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不断思考、总结,局班子形成“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后发赶超”调研报告。党组各成员提交了共10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李根富局长以身作则,撰写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工作大进步”、“充分发挥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市建设”等三篇学习调研文章。

四是发动了解放思想讨论。局各学习小组以“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后发赶超”为主题,以具体的调研题目为切入点,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设立电子信箱,广泛收集群众的对策建议,科学发展观思想也因此深入人心。

五是做好学习调研“回头看”。按照市委领导及学习指导组要求,我局又依照标准自我检查,看学习是否扎实、调研是否深入、思想是否解放、特色是否突出、效果是否明显,认真“回头看”,不断查漏补缺,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六是活动取得了实效。通过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我局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第一,提高了思想认识。广泛深入学习、调研、宣讲、对谈、收集建议、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不仅使社会群众知道我党在干什么,而且使全体党员干部懂得和明白为什么要开展,把握这项活动的重点是什么,解决的是什么,从而增强了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环保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二,转变了发展观念。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内涵、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的深入学习,增强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第三是增进了上下沟通。通过下厂矿、走访、讨论、征集建议,使广大群众对我市环保工作加深了了解和认同,使机关党员、干部互相理解、支持,使我市的环保工作定位更准,方向更明,基础更好。第四是做到了两个促进。各学习小组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调研与实践关系。在机构调整、机关党委换届、人员轮岗情况下,做到了思想不散、学习不断、工作照转、运行不乱,将学习调研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听民意、集民智、聚民慧,查找存在的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纠,较好地做到了学习与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我局共七个学习小组、145名中共党员、班子成员8人,参学率达100%,共提出建议30余条,完成调研报告12篇,下基层服务30余人(次),解决不少实际问题,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圆满完成了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决心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做到规定动作突出严格,自选动作突出特色,确保下阶段活动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二、认真分析、找准问题,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分析检查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围绕五大任务,开好两个民主生活会,形成一个调研报告;即围绕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想、明确方向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开好党员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整改落实打好基础,我们一定要深入扎实的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继续深化学习研究。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推动环保工作的能力。

二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间安排在五月底至六月十日左右。要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后发赶超”为主题,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征求意见、谈心活动、班子各成员撰写剖析发言材料等措施为基础,召开好党员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把问题查找好,要认真查找不适应、不符合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问题、工作实践问题,查找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正面教育为主,重分析、总结、明方向,客观看待成绩、问题,不纠缠旧帐,形成民主团结、务实创新氛围。

三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最终完成时间安排在6月底。要突出以检查分析问题和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为重点。充分吸收基层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根源,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列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办法,提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确保分析检查报告有深度,使之成为一个指导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要重点落实好“两会一评议”。即征求意见座谈会、党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开展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要概述取得成效,系统梳理存在问题,剖析主客观原因,明确努力方向、思路、措施。各位党员干部要涌跃参与,科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应积极收集意见、提出建议,并在保证评议人员的代表性、层次性、广泛性基础上组建评议团,对报告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