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08-28 17:0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挣值法;偏差标准
1.引言
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它一般包括五大环节,即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而成本控制是五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对工程项目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最终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获得好的效果[1]。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项目管理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项目的目标控制效果有了较大改善。但总体来看,项目成本超支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与此同时,工程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较而言,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成本管理失控现象更加严重。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实施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施工企业的迫切需要。本文简要介绍项目管理领域的成本控制原则与方法,并据此为企业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成本控制方法的基本原则
2.1 动态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指:为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对工程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控制与纠正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即要想有效控制成本,必须做到成本的动态控制。
为了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必须动态地搜集项目成本的进展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由专人统计工程成本的实际消耗情况,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以更好地了解项目成本的发展情况,便于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2]。成本数据信息既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表示。简易的动态成本跟踪监控图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成本跟踪监控图
如图1所示,通过对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监控,能够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发现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对产生成本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偏措施,尽量使项目成本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2 整合的成本控制(与质量、工期结合起来考虑)
工期、质量和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显然,对一个工程来说,工期、质量、成本三者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佳状态,只能期望三者之间达到相对的最理想状态。质量是项目的生命,每一个施工企业都必须把质量管控放在首位,本着质量为本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合理安排好工期以及做好项目的成本计划对于项目的成败也非常重要。显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想要较紧的工期,必然会增加一些项目成本。而无限拖长工期,且各种资源管理不善,更会加大开支。因此,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准备工作中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经过科学分析确定合理的工期,选择在工期、质量合理的情况下工程成本的相对最低值,以增大经济效益[3]。
2.3 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贯穿项目全过程的一个行为,不仅在施工阶段,而且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成本管理[4]。从项目的投资决策起,便应该建立一套初步的成本控制体系,明确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并采用规范化的成本管理模式确定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流程;在设计阶段,应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合理测算出基本建材的需求量,避免浪费;在招投标阶段,应本着成本控制的原则,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从收费方面对多家投标单位进行比对;在施工阶段,更应该做好现场管理,建立一整套成本控制班子,下至基层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层,上至项目管理的决策层,都应该将成本控制的理念牢记于心,建立各自的财务分析体系,在成本偏差出现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在竣工验收阶段,应该做好项目预决算的比对,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找出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所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经验教训[5]。因此,成本管理也应贯穿于项目成本全过程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全过程成本管理图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招投标阶段方法
项目执行过程中控制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分析项目进度状况和成本状况,尽早地发现和预测项目中成本的差异与进度的延误情况,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目前,在项目成本控制领域运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是挣值分析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一个中间变量“挣值”来帮助项目管理者分析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变动情况,并给出项目成本与进度相关变化的信息,让项目管理者对项目发展趋势做出正确与科学的判断[6]。
3.1 挣值法
挣值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一个中间变量“挣值”来帮助项目管理者分析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变动情况,并给出项目成本与进度相关变化的信息,让项目管理者对项目发展趋势做出正确与科学的判断[6]。该方法通过引入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budgeted cost for work performed)、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budgeted cost for work scheduled)、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actual cost for work performed)三个基本参数,并在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费用偏差cv与进度偏差sv,或费用绩效指数cpi与进度绩效指数spi来监控项目实施中成本与进度的状态,当cv
图3是运用挣值法管理的具体示意图。在图3中,通过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可以得出当时的挣值。
图3 挣值法的图形表示
3.2 基于偏差标准的成本控制法
项目经理通过挣值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后便可知道项目的成本进展状态,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成本偏差出现之后,项目经理应及时对偏差进行分析,找到引起偏差的原因,并通过分析预测因成本偏差带来的项目超支的严重性,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或采取哪一类型的措施。很显然,偏差的大小不同,对项目顺利实施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对偏差进行量化的分类管理很有必要。为此,本文将偏差分为正常偏差、一般偏差与重大偏差三类。
(1)正常偏差,即较小的偏差,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小甚至消失,此时可以不用采取任何措施;
(2)一般偏差,即比正常偏差稍大的偏差,该种成本偏差的存在尚未达到影响项目最终顺利完成的程度,只要采取一定措施,项目仍然可以在企业可接受的成本偏差范围内完成。
图4 偏差标准设置方法图示
(3)重大偏差,即较严重的成本偏差,此种偏差的存在说明项目成本已经严重超支,且超支程度已超过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此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关的成本纠偏措施,否则项目将无法在可接受的开支范围内完成。
通过以上对三种偏差的定义可以看出,重大偏差是应该受到项目管理者优先重视的偏差,而一般偏差则是应该受到管理者次级重视的偏差,那么,偏差达到多大可以称作一般偏差,多大是重大偏差的标准则是成本管理中对偏差进行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科学地、定量地设定偏差标准成为对偏差管理的关键问题。
为合理地设定偏差标准,可以项目能够承受的成本超支范围为依据。例如,某项目的预算为1000万元,经分析认为,10%以内的项目超支都能够被接受,即项目能够承受的成本超支范围为100万元。借鉴关键链管理中的静态缓冲设置方法[7],可以将可承受成本超支范围中的前33%作为划分一般偏差的标准,前66%作为划分重大偏差的标准(如图4),即,当项目的成本偏差小于等于33万元时,偏差为正常偏差,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当成本偏差大于33万元小于等于66万元时,需采取一定的纠偏措施;当成本偏差大于66万元时,说明项目成本已经失控,必须重新进行项目成本的预算,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4.总结
基于目前项目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了在项目实施中对成本进行监控与管理的挣值法与基于偏差标准的成本控制法,这些方法为科学管理项目成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校科研2014(38)”
参考文献
[1] 毕星.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 古映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8):145-148.
[3] 徐洪刚,胡鹏飞.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集成控制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3):131-133.
[4] 聂顺利.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建筑与预算,2002(2):9.
[5] 陈孟嫦.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5(10s):40-42.
篇2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前提是要先具备积极的成本控制理念,工程建设企业要形成全员成本控制理念,面向企业整体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在思想方面重新审视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全员成本理念培养
施工企业要面向全体员工加强成本控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成本理念,从工程项目经理,导致中层管理,再到前线工人都必须形成自觉控制成本、配合成本管理的意识,树立积极的经济观念,主动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成本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重要经济意义。
(二)打造明晰的核算系统
施工企业必须针对成本控制工作经常召开分析会议,从企业日常的办公、经营做起,加强成本排查,有效控制日常生活支出,企业内部任何一项支出都要形成明确的核算,以此来监督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控制资源浪费。
二、加强设计时期的造价控制
工程设计时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时期,需要全面、细致、深入地进行成本控制,只有把握好设计时期的造价控制,才能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打好基础。
(一)前期招标阶段,科学制定招标价格,优选水平较高、资质较好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二)工程项目的设计,要确保设计人员的专业实力,将成本控制融入到项目设计中,采用科学的概算方法,明确不同项目的定额,精准地计算出各个项目的费用,项目经理与财务工作者要明确建筑工程预算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来编制出造价控制项目,要确保造价项目得到权威管理部门的认可。
三、重视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强化施工原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离不开建筑原材料的使用,材料采购成本占据整个工程成本的大部分,因此,必须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材料成本,施工企业要建立材料采购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采购部门,同财务部门一道配合共同深入市场展开调研,针对各个类型的建筑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生产厂家、材料质量、运输成本等进行系统的统计、计算与分析,再经三个部门协商,最终决定原材料的采购,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实行分批采购原则,通过这种方式来遏制原材料浪费现象,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被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科学储存,防止由于储存不当导致的原材料失效、腐蚀、变质等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成本。
(二)人力成本控制
人力成本简单说就是人工费用,要参照定额计算的工程量,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人力市场价格信息、劳力市场的供需状况等实施有计划、有规律地控制。正式计算人工成本前,要积极咨询劳务价格,也可以实行劳务分包制度,将人工费限制于定额限额范围内。
(三)技术与工艺的控制
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的水平和质量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优质、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能确保工程建设施工如期开展,加快施工进度,并确保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用最佳的施工方案,使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并加大对施工设备的维修力度。其中要重点加大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护力度,减少设备的故障问题的出现,维护机械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
(四)科学加快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会影响成本支出,施工开始前,必须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一套有秩序、有规律的进度计划,依据该进度、计划等展开施工,要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控制施工工期,事先形成一套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具体要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科学部署施工。如果是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应该划分出独立的施工区,同时,规划出各个施工区域内的施工流水段,本着平面流水、立体施工的思路展开施工,从而确保工程施工效率。第二,明确施工顺序。分支项目、分部工程的施工流程需要积极遵照,防止出现施工流程倒置现象,充分利用资源、材料,维护资源平衡合理使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安全操作,所谓的科学的施工顺序的计算要遵守科学的规则,以此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最终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
四、总结
篇3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 企业 的“天职”,成本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一些公司的老总、企业的厂长,经常谈论到市场 经济 比计划经济的钱难赚,原因何在? 我们知道,“收入-费用=利润”这是一个 会计 方程式。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基本上是固定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者都是变量,是一个三元一次未定方程。因为都是变量,有无数个解,需“全员”来解。作为购销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谁说了也不算,企业能控制的只有成本和费用。在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方面有很多典型经验,但不是任何企业都能把“真经”学到手,下面介绍一种“易懂、简便、实用”的成本、费用控制 方法 。 提及“粮本”,人们 自然 而然地会想到,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粮、油定量供应的重要方式。在当时粮油紧张的情况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可谓功不可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完善,粮食供需矛盾已经解决。“粮本”也随之退出了 历史 舞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粮本”这种管理形式,在企业管理的某些特殊时期是可以借鉴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的。 众所周知,企业天生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形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成本竞争,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控制成本费用已成为各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中的各生产环节及职能部门,围绕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在管理方面的各种方法,应运而生,如模拟市场核算与成本否决、购销比价管理、厂内银行、定额限额管理、经济承包责任制、目标成本管理等,这些方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把成本费用管理由事后考核变为事前控制,笔者便想到了“粮本”这种特殊的管理方法。在此就如何运作“粮本式”的管理方法,控制好成本费用,将其 科学 性和实用性,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粮本”的重要作用: “粮本”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是粮油供应的有效凭据,是被城镇居民所接受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定量管理方法,凡是在计划经济年代,用粮本买过粮的对此都记忆犹新,情有独钟。其作用是定量、限额控制,在批准的定量之内使用,但决不允许“寅吃卯粮”。粮食管理部门在管理粮本上可称得上铁面无私,严格控制。正是这种管理方法,使泱泱大国的市民增强了计划意识,为生计周密安排,省吃俭用,自我约束。 “民以食为天”,既然粮本能控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这种方法也能控制企业管理中的关键 问题 ——成本及费用。因此将这种管理方法运用到成本费用控制方面。过去人们生活离不开粮本,对这种管理方法非常容易领会,即易于被员工所接受,又可增强员工成本费用控制意识,所以推行起来很顺利,象居家过日子一样,把成本费用耗费当作计划经济下生活中定量供应的粮食,精打细算,从而达到费用控制目的。 二、“粮本”定量指标的确定 首先根据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也即确定定量指标,这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如果制订的目标是一个高不可攀、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那么从一开始大家就放弃了努力;如果制订的目标过低,即使实现了目标,也没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目标的制订既要先进合理,又要切实可行。因此财务部门要会同企管等有关部门,搜集本企业近几年的数据资料,并参照同行业先进成本指标确定目标成本,抓好以下中心环节: 第一,明确目标成本任务,全员分解指标。 确定成本指标范围,定任务到岗位,将各项成本,特别是可控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是首要环节。分解指标的要求:一是控制范围求广。凡是构成成本要素的都要纳入分解对象,从每个岗位算起,逐级汇总,“横到边,纵到底”,实行量化考核,不留死角和空白。二是指标分解求细。凡是 影响 成本升降,大到原材料,小到低值易耗品,都要确定控制目标。将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对责任人或单
篇4
热电厂通过规范和强化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主要从热电厂物资采购中的成本管理、日常运行中的成本控制、对成本应用进行监督激励等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强化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关键词】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生产消耗;经济效益
热电厂要强化物资供应管理,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注意新技术的应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改进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的宣传教育,从而促进成本降低,提高企业效益。
1 热电厂生产资料的成本管理
首先,要从燃料管理入手,热电生产中,燃料占生产成本的60%左右,对燃料成本的控制主要是降低燃料的购买价格,提高燃料的品质,加强燃料的储备管理,为了发挥集团采购的价格优势,本厂的燃煤,统一由集团公司集中供应,同时,本厂作为临江工业园区的配套企业,担负着周边8公里范围之内企业的供热任务,不但要确保生产的安全,同时还要确保供应的安全,所以燃煤库存量的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煤炭库存量,既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兼顾成本的核算,对此公司领导组织运行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仔细的分析,在做好煤炭市场分析,把握好进煤时间节点的基础上,控制合理的库存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其次,从设备维护及其备品备件采购管理入手。做好生产辅助材料及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成本控制,在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对采购计划的编制、到货验收、财务结算、审计等管理事项予以明确,确保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有章可循、责任落实,对于大额的物资采购,必须以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一些零星的采购,也要做到货比三家,全面核定各种物资采购计划价格,做为采购的指导标准。
2 热电厂日常运行中的成本控制分析
首先,应当寻找服务与成本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对顾客价值、成本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自身的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获取利益的满意度、愿意支付成本。同时,还要不断的改进服务质量,提高供热附加值,这样也可以实现降低蒸汽价格之目标。需在热电厂供热成本限制范围之内确定。其次,要收集各种有效信息,不断改进工作。在热电厂日常运行中,必须要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特别是关于市场运行信息和电厂运行状况信息数据的分析,建立好相应的台账,在一定的阶段内,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从中找出问题,并及时对症处理,从而不断改进成本控制方案。
3 对成本应用进行监督激励
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增强成本控制意识,从企业的全局和整体出发,加强对企业成本应用的监督激励,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保持企业员工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以及积极性,为此,就需要建立岗位职责约束制度和职责监督机制,确保所有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工作中。
其次,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方针,进一步完善权力约束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本职作用,以达到成本控制目标。
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要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强化员工自我激励,在成本管理中,针对员工个体,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员工的理论素质,强化员工的道德修养,增强员工进取意识,明确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对象,加强全方位的控制,不仅有利于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特色,以构成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4 强化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通过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热电厂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提出了以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4.1 加强科学管理
要加强热电厂成本的科学管理,其重点在于一个细字,比如以热电厂的物资采购为例,可以推进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采用制度管理团队,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工作人员的科学意识和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做到重程序、重节约、重时效、重质量、重效果,所有工作人员均要做到精益求精。
另外,要对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将自己的精力放到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上,比如可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从而对企业物资源共享采购、供应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4.2 规范成本管理程序
热电厂要立足于其实际,结合现有的生产运营情况,建立适应于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程序,规范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流程,严格经费审批程序。同时,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保证热电厂各项成本费用的可控性;强化对成本指标的全过程控制,保证预算管理的刚性执行。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成本预警管理机制,从而实施成本的动态化管理;对变动的成本加强管理,并以此为基础,有效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开支。在指标对标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开展各种管理对标活动,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挑战传统的的管理方法,从而发现和挖掘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在规范成本管理程序中,促进热电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3 重视成本管理考核
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要以实际考核为主,不断地完善成本目标:一是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考核办法,三是提高成本目标考核的综合运用水平,增强考核的透明度,结合监督机制的激励作用,教育和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4.4 引入战略成本管理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必须要顺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引入现代战略成本管理,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加强对重点对象的跟踪考察,真正地做到任人唯用,同时,要保证监督渠道的畅通,以全面提升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篇5
关键词:管理 控制 成本 效益 途径
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成败决定了生产企业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从而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就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企业效益最大化,以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1.机械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的组成分析
一般机械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的组成可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其他专用费用。其中,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是组成产品成本的最主要成本费用,约占整个产品成本的80-90%左右。由此可见,在生产管理中作为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2.成本控制的途径
2.1 做好成本预算定目标
根据本企业的产品生产计划,提前做好月度产品成本预算,确定产品各项成本目标,如原材料、毛坯、机电配套件、外协费用、各种生产辅料、海关、船检、财务、制造工费等成本费用。按月度控制目标确立各种生产物料月度使用定额,分解下达到各单位车间、工段、班组、库房,并控制执行。对执行过程中超目标领用和使用,要进行原因分析,以便于下月预算的调整安排。
2.2 注重技术改进降成本
企业生产管理中,人、机、工、法、料各个环节,都有技术改进和创新突破口。例如:用国产刀具替代进口刀具。我们企业数控车床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数控车床大部分配置的是价格昂贵的进口刀具,如“山特维克”、“肯纳”、“住友”等刀具。通过数控操作人员实际使用对比,改用国产“钻石”牌刀具,无论在尺寸精度、表面硬度、耐磨性、耐用度等方面均符合使用要求。通过合理选择,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使用国产刀具,可使刀具成本下降30%-40%。又如,先进生产工装的运用,可大大节约生产辅助材料,并能提高工效若干倍。我们企业贝克舵产品冷焊件生产,历来是一台舵产品需一台工装胎架。随着产品产量、种类增加,耗用了大量的工装板材和型材,也占据了大量的生产场地。经技术改进,做了一套活动工装胎架,线性样板可装可拆,可缩可放,可增可减,以适应舵产品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类型的生产需要。仅此项技术改进,一年节约工装钢材150吨,节约生产成本约57万元/年。
2.3 精益生产降成本
精益生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在生产管理中,我们着重周密生产计划,做到周计划、月计划到小组、台位、个人、设备。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计划缺失、漏项,缩短原材料的订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原生产中,原材料和毛坯投料周期为6个月,经科学计划,统筹安排,现缩短投料周期,新产品为140天,老产品为100天。力求真正做到:准时生产零库存,及时转运不耗时,自主管理保进度,精品生产保质量,合理利用不浪费,物尽其用减损耗,精益生产降成本。
2.4 开源节流降成本
利用企业自身机械设备加工优势,开源加工创效益,弥补资源闲置和浪费。同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尽可能节流外扩产品加工,限制生产费用的外流,这也是控制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3.成本控制的方法
3.1 完善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管理制度,然而好的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我们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就遇到这样的实例。机械加工刀具刀片用量大,原管理制度规定“按定额使用,以旧换新”。长期下来,操作者不论刀具刀片是否好坏能用,者按定额数量领来,不用刀具刀片积压在自已的工具箱内,导致了工具资源闲置。待需要使用时,新的刀具刀片已变成旧的、锈蚀的刀具刀片。由于能以旧换新,旧的刀具刀片不修磨,直接去换领新的刀具刀片,造成了刀具刀片的极大浪费。同样由于能以旧换新,操作者不用去修磨旧刀具刀片,导致不少青年技工长期不会也不学修磨刀具刀片的技能。针对这一管理制度的漏洞,我们重新完善了管理制度:规定“按定额以废换新”。同时根据生产实际适当调整刀具刀片使用定额,并严格要求不废不换,超废不换。刀具刀片有专人监定确认。提倡个人之间,小组之间刀具刀片互通有无,相互调节,资源共享。原制度仅一字之改,成效立竿见影。操作者主动将积压的旧刀具刀片拿出来修磨再利用;原来不会修磨刀具的,主动请教,主动学习修磨技能;单位也主动申办技师学堂,培训青年技工操作技能。现在操作者工具箱里的旧刀具刀片闲置现象杜绝了。“以废换新”比之前“以旧换新”刀具刀片月度领用量同比下降了45%-55%,收到了“一字值千金”的效果。现在我们将这一制度扩大到所有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管理工作中。
3.2 创新管理手段
企业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在企业各单位26个班组和库房建立统一的成本台帐。每个班组和库房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和定额目标做好各种生产物料、刀工量器具、低值易耗品领入领出台帐,每月汇总领用和节约结果,并作为月度、年度考核依据。通过成本台帐的建立与管理,促进了班组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使原来的被动接受管理变成了如今的主动执行管理。
篇6
心和成本中心,处于企业集团的基础作业层次,是控制成本的主体部位和关键环节。本文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石油管道行业改制重组为本分公司体制的组织框架,对企业集团分公司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分解细化、核算分析、运行监控、考核评价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对本分公司体制下分公司成本控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本分公司体制;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5-0054-04
[作者简介] 李 群,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廊坊市人防办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企业经济;
孟浩程,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廊坊市邮政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企业经济;
樊伟伟,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步伐的加大,许多大企业集团经过合并、重组、改制后,取消了下属企业的法人地位,使之成为了分公司,由不规范的多级法人结构改制成了规范的一级法人结构。然而,在现代企业利益关系者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两大集团。因此,目前在论述成本管理时,多集中于企业即公司这一级如何构建成本控制框架问题,对于其分公司,如何在企业即公司内部成本控制框架内,结合分公司自身实际构建分公司内部控制,却很少涉及。本文从分公司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分公司成本管理的理论现状出发,以石油管道分公司的成本管理为例,基于目标成本管理,研究了分公司成本控制方法及应用。
一、分公司成本管理涵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是“生产”,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不但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还要将自己的经济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做到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一来,企业管理的核心由生产部门转向财务部门,而成本管理又成为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因为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分公司则成为成本控制中心。
分公司成本主要体现为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可进一步地被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外部财务报告中只有这三种成本因素可以被分配到产品中。直接材料(direct material)是那些可追溯到生产的商品或服务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产品是因为实物观察法可以用来测量每件产品所消耗的数量。成为有形产品一部分的原材料或那些用来提供服务的原材料通常被归入直接材料。分公司尤其是制造企业的分公司是成本中心,只对成本负责,它们的成本管理主要是指生产成本的管理,不包括非生产性的产品,也就是分公司的成本管理不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二、企业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早已在很多国外的企业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他们采用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由于企业的性质、生产工艺组织的特点,管理要求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要求形成一个完全一致而又十分具体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应该是相同的,按照全面完整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基本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目标成本的制定。目标成本管理,首先是目标成本的制定,按照科学性原则,充分掌握资料,即进行市场预测、销售量预测、利润预测和成本预测、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和企业当前有关生产能力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对决策有用的资料;再进行成本决策分析,提供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成本决策,确定优化方案。方案一旦确定,就以该方案为基础,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最后形成目标成本计划作为执行标准。
2.目标成本核算。对目标成本执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为企业外部的宏观管理和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按照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要求,目标成本管理的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应该是多用途的,既能满足宏观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微观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所以,目标成本核算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其核算的具体模式在各行业和企业中不尽相同,而基本模式应该是相同的。
3.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控制,它包括事前的控制、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控制。形成目标成本的全状态和全时态的全面控制,达到预定的目标。
4.目标成本分析。目标成本分析包括事前的预测分析,事中的控制分析和事后的业绩分析。为目标成本的预防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以及考核评价提供充分客观的依据。
5.目标成本考核与评价。根据目标成本执行结果和详细的分析资料、对各层次的目标责任者,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逐级考核,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为进一步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三、目标成本管理在分公司中的应用
现以石油管道分公司为例来说明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分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其实施效果。
1.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制定。目标成本制定是目标成本实施和实现的行动计划,是对目标成本决策方案贯彻落实的具体安排和部署,经营管理者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具体成本经营活动。目标成本制定是整个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①必须充分认识目标成本计划的意义和作用。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③必须明白目标成本计算有哪些基本内容。④目标成本预算的编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石油管道运输企业的目标成本控制法的控制依据是目标成本,而目标成本测定的依据是产品的销售价格和目标利润。在目前情况下,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和销售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石油管道运输企业可以采取倒算法来确定目标成本,即以油气产品的运输收入减去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目标利润来测定目标成本,具体内容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运输油气目标总成本=油气运输收入-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
运输油气单位成本=运输油气单价(1-产品税率)-油气单位运输量的目标利润
在上述公式中,价格、输量是固定不变的,目标利润是决定目标成本的关键,两者成反比例关系,企业目标利润越高,目标成本就越低,企业降低成本的任务就越重。需要指出的是,石油管道运输企业的产量带有计划配置色彩,部分产量难以成为经济产量,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给实现目标利润带来诸多困难,这就需要根据成本降低任务来预测目标成本。具体执行如下: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达原油、成品油交油量、天然气商品量、交气量等指标,结合该指标公司下达成本总额、单位成本最高额和成本的使用效率指标,确定目标成本cs。
目标成本cs=计划单位输油价格×计划输油量-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
=上年实际成本×(1-5%) 当年实际所需成本的增减 ε
(ε为偶然因素的影响)
(2)管道分公司根据上级公司下达的原油、成品油交油量、天然气商品量、交气量等指标制定出目标成本cd,上报专业公司。
(3)分公司上报的目标成本cs与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目标成本cd进行中和协商,最后制定出管道公司的目标成本c。
2.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分解。目标成本分解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中间环节,它以确定的目标利润、目标成本为基础,为目标成本控制提供标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将测定的目标成本值(即目标总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和降低目标成本的数额),按照一定的要求,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科学的划分、分解和展开,化“大”为“中”,化“中”为“小”,使之具体化、细小化、单元化,尽可能地变为若干较小的分、子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分、子目标构成的有机的目标成本体系。
目标成本的分解,同责任成本和成本会计相结合,按责任归属和可控性原则,归口分级分解与落实,并按照谁消耗、谁负责、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组织目标成本的实施、管理、控制、分析、考核与奖惩等。
管道公司采用目标成本按主体维进行分解的方法。即按企业内部的成本责任体系,并以组织(或责任单位)和个人(或责任者)为对象,将目标成本逐级纵向展开,分解展开后形成的分、子目标体系。
3.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核算与分析。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种成本管理体系。它要求成本核算资料应做到详细具体,内容广泛,及时准确,以便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多方面使用。
企业成本核算由传统的成本核算转为目标成本核算后,核算的重点将由产品成本转向内部管理所需要的责任成本,企业内部的账户设置、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应与之相适应。同时它也是推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需要。如前所述,实施成本控制是对各目标成本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而言的,同时也是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之一。要使经济责任成本核算与责任成本控制结合起来,必须进行正确的差异核算。差异是实际成本脱离目标的差额,差异的方向和数额的多少反映了成本节约和超支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责任部门工作的业绩。从本质上来说,责任成本的核算,对差异的核算过程,也就是责任的归属和差异原因的分析过程。
管道分公司的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包括站队核算、输油分公司核算、管道分公司核算三级责任成本核算体系,这是以目标成本责任为中心的责任核算体系。责任成本核算是以目标成本的责任承担者为核算对象。将责任者可控制的成本,按责任的归属予以记录、汇集、计算和报告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管理业绩考核的成本核算方法。它是以“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来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其根本目的在于目标成本的控制和业绩考核。
4.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控制,将由事后控制转向生产过程开始前的预测、决策,生产准备阶段的事前控制,将不合理的耗费和浪费控制在事发之前,同时也使成本方案达到优化;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并形成时间上的连续(序列)控制。在空间,将由原来的生产过程的控制转化为全空间的控制,即全生产经营过程,全员参加和全部费用项目控制,从而形成所谓的全面成本控制。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1)事前控制。预算编制过程中,体系是否完善,预算指标是否合理,是预算管理能否有效的中心环节。财务部门应充分考虑影响成本的诸因素,根据历史资料,并与各部门充分结合拟订预算指标,使预算指标做到“放在跳起来够的着的地方”。在管理层批准预算后,财务部门应按照各责任主体与指标的相关程度,按照权责利匹配的原则,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通过实施收支两条线和全面实现资金收支计划管理,将成本控制环节前移,由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资金全面计划管理,不仅是防范资金风险的必要保证,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事中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偏离目标的情况随时预警,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管道运输分公司坚持重点和过程控制。从2000年以来,该公司始终把占付现成本45%左右的燃耗和动力作为预算控制的重点,专项纳入责任单位负责人业绩合同核算,占营运类关键指标权重为20%,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预算管理过程控制。
(3)事后控制。在一个控制周期结束后,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出预算与实际差异的原因,对预算参数进行修正,以不断健全和完善预算体系。
5.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的考核与评价。目标成本的考核与评价是对目标成本责任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总结和评比,通过目标成本考评,落实目标成本管理中的经济责任制,同时也为今后努力提供依据。因此,目标成本的考评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标成本考评与传统的成本管理中的考评不同,它不仅要有上级对下级成本责任单位被考评,而且更强调各目标成本责任单位自我评价。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把被考核置于受审查的位置,而让被考核者置于主动的位置。因此目标成本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即各目标成本责任单位的自我评价和上级对下级的逐级考核。
(1)管道分公司的目标成本考核指标。业绩考核指标分两个类别:一是营运类关键业绩指标。此类指标是实现公司价值增长的重要营运结果与控制变量,是用来衡量利用营运手段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能力的指标;二是综合管理类业绩指标。此类指标是用来衡量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综合性管理指标,设置此类目标旨在对生产经营的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的考核程序与方法。考核程序。为确保各项业绩指标的完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业绩考核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半年进行预考核,年终进行全年考核。考核程序:首先,由各单位按公司有关要求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上报企管法规处;其次,由企管法规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考核确认;第三,企管法规处将考核结果上报公司业绩领导小组审批。公司于当年第三季度由企管法规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对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各单位当年指标完成情况以现场考核结果为准。各单位正职的业绩考核工作由公司组织,各单位副职的考核工作由各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自行组织,考核结果报公司审核批准后执行。
考核方法。考核采用综合业绩分值计算法,评估管理人员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公式中kпi代表各单项业绩指标,其中i分别为1,2,3,4,……。n分别为1,2,3或1,2。
①管道运营成本业绩分值=管道支营成本完成值/管道运营成本目标值×100
②燃料油(气)消耗业绩分值=燃料油消耗耗完成值/燃料油消耗目标值×100
③电消耗业绩分值=电消耗完成值/电消耗成本目标值×100
④管输损耗业绩分值=管输损耗完成值/管输损耗目标值×100
⑤应收账款业绩分值=应收账款完成值/应收账款目标值×100
⑥综合管理业绩指标=综合管理完成值/综合管理目标值×100(其中,综合管理完成值是各项管理
工作的评价结果的汇总分数,综合管理目标值是各项管理工作累计目标分数。)
几点说明。①为真实反映受约人的总体业绩,避免因单项业绩分值过高或过低影响综合业绩分值,根据股份公司有关精神,在计算单项业绩分值时,当各单项业绩分值超过130分时,按130分计算;小于0分时,按0分计算;在0-130分之间,按实际分值计算。总的业绩分值按130分封顶的办法执行。②安全环保指标:死亡责任事故、1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工业生产事故、5万元以上环境污染责任事故、质量责任事故每突破一项扣减业绩总分的10分;安全生产事故一次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一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其处职管理人员年终考核不予兑现业绩奖金。③各单位每发生一次10人以上越级上访责任事件,则扣减其业绩总分的0.5-2分。
(3)考核兑现及奖惩。业绩合同是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作为发约人,该方案规定的实用对象作为受约人,以契约的形式,对考核应完成的工作业绩所订立的书面协议。由上级对下级进行逐级考核。
考核兑现与奖惩。①根据对受约人(单位正职领导)审定后的业绩考核结果,由公司兑现业绩奖金。业绩奖金标准由公司核定。具体兑现办法为:综合业绩分值低于或等于80分的,不兑现业绩奖金;综合业绩分值高于80分的,以80分为起点,每高1分按业绩奖金标准的5%兑现;综合业绩分值130分封顶。
②副职按照本单位正职实得奖金的80%标准进行兑现,考虑单位的副职职数,确定单位副职奖金总量(正职实得奖金×80%×单位副职职数),然后分别按照每个副职业绩分数由公司统一兑现。
③处职管理人员的日常奖金发放实行统一归口管理。除公司安排发放的奖金外,不再从本单位领取各类奖金(公司设立的单项奖除外)。
④对年内聘任(任命)或由于任期届满原因解聘(免职),以及个人因病因事离岗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按实际在岗时间兑现相同比例的业绩奖金。
⑤当年综合业绩分值低于80分(不含80分)的,公司责成有关领导对其进行诫免谈话;综合业绩分值低于60分(不含60分)且无不可抗力因素的,给予通报警告或按规定程序免除其领导职务。拒绝签订业绩合同的,按自动辞职处理。
⑥凡受到记大过以下处分或由于非组织原因被解聘(免职)的,由公司研究决定是否兑现业绩奖金。受到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当年不列入业绩考核范围,不兑现业绩奖金。
⑦根据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单位正、副处职管理人员日常奖金的预发放按照公司安排统一进行,年底进行统一核算,届时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多退少补。
本文结合分公司的特点及管道运输成本的特征,设计了分公司的成本控制框架,使得分公司成本控制理论更加丰富与完善,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分公司的成本控制框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研究。本文以石油管道分公司成本管理模式为例作了较为详细和具体的分析,与石油管道行业一样,我国还存在着大量像石油管道分公司一样的分公司的成本管理模式需要探索,运用本文提供的成本管理模式及分析方法,对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分公司的成本控制模式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齐改.对分公司子公司问题的几点看法[j].中国石化,1999,(11).
[2]关进明.关于母子公司结构和总分公司结构的几点认识[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6).
[3]焦跃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
[4]陈元燮 .成本控制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0,(3).
[5]周朝琦,佳文龙,孙学军.目标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0).
篇7
法及手段,以期达到设计阶段有效合理控制成本的目的,使房产企业能赢在微利时代。
关键词:设计管理、成本控制、目的、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of cost contro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main management to 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s.
method and means,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design stage cost control purpose, so that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can win in the era of meager profit.
keywords: design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objective, method
中图分类号: 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房地产正在告别暴利时代,利润回归社会正常利润水平。房地产业正在进入精耕细作时代,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开发企业的管理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管理,实现开发成本费用的精确控制。
正文:
企业存在的终极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实现利润无非“开源节流”。“开源”要求对公司现有资源通过整合,发挥其最大效益;节流是成本费用的降低、控制。具体到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开源”即是最大限度挖掘项目潜在价值,提高附加值,实现价值最大化;“节流”即房地产项目各阶段的成本费用控制。
通过大量房产工程项目研究表明,到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所达到的项目确定性将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65%;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能确定的工程造价程度可达到90~95%,而施工阶段通过技术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10%,这表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安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项目工程中,因设计阶段对于成本控制工作的不重视,导致项目重大返工、延误工期、影响报批报建的情况又屡见不鲜。常见的与设计相关问题有:
1)、拿地前未对项目现场进行切实有效的勘测,或是规划设计条件未了解清晰,或是未做项目
强排多方案比较,以致对项目定位未达到精准、最优、可实现性强的目标,进而在后期设计深化、工程建造、市场营销阶段碰壁,浪费人物财力,造成工程的巨大损失。举例:如某房产公司在江南一带拿地时,由于未及时了解到该区域在地下50、60米深度区域内存在大量溶洞的地质情况,并在设计时,未进行多方案比选,直接全部布局了30余层的高层,且采用钻孔灌注桩,结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造成了无法下桩成桩的情况,导致工程停滞。公司层面为稳妥起见,将原设计方案推倒重来,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重新做过,这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影响公司的品牌口碑。
2)、设计招标过程中,不合理的报价中标原则,导致设计单位的不正当竞争,使得设计工作进度、质量及后续配合产生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工程实际正常开展,大大增加不必要的隐性成本。
3)、设计工作开展阶段,设计内控技术、管理工作未及时有效跟进,导致设计成果质量成本控制权往往在设计院手里,房产公司本身没有有效监控,导致出现某些成本处于失控状态(比如:粗放式的设计管理导致建筑产品的钢筋含量、景观绿地率、地下车库面积指标等等偏离正常范围,引起成本控制问题)。
4)、各专项设计工作的组织安排不合理,导致设计周期延长、设计工作反复、设计质量低下等情况产生。譬如,某个房产项目原定是精装修项目,如果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未进行及时的精装设计工作的跟进,而在等施工图报批后再进行,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精装设计落实困难以及报批报建的障碍,从而增加成本。
……
综上可见,在项目的设计管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实现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啊!那么如何通过管理使得项目的造价成本在设计阶段就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细化并付诸于实施。
首先,为使设计工作在社会暨定成本范围内高效合理开展,公司设计、成本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管理特点,结合以往项目管理经验,需制定出相应限额设计指标,用以指导设计工作正常开展。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市场调查和工程可行性论证工作、结合规划前期条件以及现场实地的查证,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公正、客观和程序化,进行合理的项目定位,确保项目合理的开发周期,控制整个项目的总体运营成本。
再次,我们需要在项目各设计阶段,通过详细的设计内控技术管理工作,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目标:
设计前期准备阶段:
1)、多渠道了解收集项目规划条件、基础资料,准确及时明确项目设计要求,提高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深度,明确限额设计指标,并在合同执行中强调贯彻,以切实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
2)、尽早介入项目决策、定位工作,密切把握公司对项目的产品定位及技术要求,为项目决策提供有效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进行强排多方案比较,避免后期颠覆性逆转,提高项目整体性价比,降低成本。
概念方案及方案设计阶段:
1)、做好规划建筑方案的征集选择,多方案比较工作,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令土地
增值收益最大的设计方案,提高项目整体性价比。
2)、充分利用原生态环境(包括地形高差、植被水流等),总平设计应用足容积率、尽
量用足建筑密度,通过拉高拍低、最大景观资源化等手法,创造最高的土地增值方案
和溢价性最高的产品体系。
初步(扩初)设计阶段,包括验证:
1)、方案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如:体型系数,窗墙比等指标);
2)、建筑单体设计的合理性:平面功能布局、竖向设计、立面风格、重要部位(如:
首层大堂、楼电梯间等)等;
4)、建筑主体主要材料部品配置标准引入的合理性:如外墙装饰、保温、门窗、室
内设备标准、电器及空调配置标准、单元及分户入口、电梯、标准车位配置、地库面
积及交通形式;
5)、基础、结构承重体系的比较选择工作:如设计荷载取值、地下室、基础结构选
型、上部结构形式选用、建筑层高、高宽比、梁柱剪力墙的尺寸布置、钢筋含量、混
凝土含量的要求;
6)、景观方案融合、景观设计标准〔如软、硬景比列,水景面积控制,各类植被配
比、景观构造节点选用、城市家具配置、单方造价标准要求等〕引入;
7)、精装方案融和、精装设计标准引入(如首层大堂、楼电梯间、架空层、样板房
等);
8)、小区配套设施(如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休闲空间、教育设施[小学校幼儿园]面积
及标准引入;
9)、市政管线、配套设备设施的引入(市政管线如:社区给排水、电气管网、燃气
管网、通讯弱电系统等;配套设施设备如:各系统负荷中心、垃圾房等)
10)、对其它共性部分设计标准要求引入。
施工图设计阶段:
1)、在预定概算限额内,对不同设计技术方案及材料进行成本研究,提出成本控制的设计建议,并在设计说明中明确,确保在投资限额范围内作好施工图设计;
2)、施工图出图前,对主要成本技术指标(如:含钢量等)进行测算,达到指标方可正式出图;
3)、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设计优化,降低部分对产品品质影响不大的材料档次,如砂加气砌块、阳台玻璃栏板、外墙保温材料、空调装饰板等,但对客户投诉和关注点较多的电梯、进户门、外墙门窗、可视对讲等,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价格,要保持与产品定位和对业主的销售合同承诺相符合,并根据市场定位、客户需求列出交楼标准。
施工图配合阶段:
1)、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及时组织各专业相关人员对图纸技术上的合理性、施工上的可行性、工程造价上的经济性进行审核,对设计成果做精细化控制,减少设计返工和残次品〔如梁柱的位置、空调机位的安排、管线走向的布置与标高关系等设计细节〕。
2)、加强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尤其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坚
持先算经济帐后变更设计的原则,同时,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减少或
避免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各设计阶段提交的成果中需附有设计成本匡算(估算)、概算、预算清单,为下一阶段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另外,设计院的选择与管理也是控制设计成本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现的过程中,我
们需要关注如下事宜:
设计院的选择:应选择易于管理、态度重视,并且服务意识和市场口碑好的设计院,另外应视设计院当时的项目情况,要能抽出足够的人力。可通过概念性方案做多家设计院比选。
专业负责人的选择:专业负责人应有2、3个以上优秀项目的业绩、经验,市场反馈图纸质量好,负责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强,在图纸修改配和、专业配合、现场配合方面做的好,且专业负责人对项目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与设计院沟通并灌输工程成本控制的意识,把甲方特别关注的关键点灌输给设计院;同时可以采取双赢的办法,对于超限额的给予惩罚,对于低限额有奖励措施,调动设计院的积极性;也可将此指标作为建立长期的战略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考评指标之一。
设计周期的合理取值:要在保证质量、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设计周期,这就需要在决策导向上予以保证,并合理利用工序的前置和搭接时间,积极推广标准化设计。
设计费的合理取值:设计费在项目总成本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的影响却很大。根据以往经验,设计费略高于当地的平均值、略高于设计院的心理预期,对于调动设计院的积极性,保证设计质量行之有效。
设计合同中明确限额设计为设计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因设计错误导致的损失、因设计延误导致的损失、施工配合不到位导致的损失、设计结果超限额都需要受到惩罚,视为必需承担的违约条款。
限额设计合同的引入和使用:限额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意义重大。限额的内容应选择可以控制、容易离散的部分,如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门窗限额、景观、精装限额等。限额的数值应比当地平均值略低。另外限额应有一定的弹性范围,对于把握不了的特殊结构可以不限。
此外,众所周知,设计组织能力决定设计工作效率,提高设计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建设项
目的进度、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外部沟通能力,及时准确解读项目外控条件,确保项目设计工作快速高效正确开展,不发生严重的逆转情况,降低直接、间接成本;
做好设计进度控制,运作好各设计阶段、各设计子项的串联与并联,合理确定各专项设计在各设计阶段介入的时间及深度,以及设计主线与附线之间的配合工作,尽可能做到“无缝接力赛跑”,降低成本。
做好设计质量控制,控制设计变更及签证工作: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尽可能避免后期发生变更导致成本的增加;做好设计前后阶段之间及各专业设计之间的配合、协调,减少差错、修改、变更;设计差错应尽可能消灭在实施前,做到事前确认,降低对建安成本的影响,减少实物返工;重视业主意见反馈。
最后,合理引入外部资源,有助于确保项目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减少重大设计修改及
返工。
施工图审查公司的选择及沟通:选择从业经验丰富、有较强成本控制意识,易于沟通
的施工图审查公司,对于规范的边界或争议、超限的判断、裂缝宽度、短肢墙体系的定义等,要尽早与施工图审查公司沟通达成共识,避免大的设计修改和返工。
其他外部资源的引入:当需要对于项目的性价比、重大悬疑问题进行判断时,要尽早引入外部资源,比如政府、人防、审图公司、学术权威、行业专家、专业咨询公司等,合作可以是顾问的方式,进行技术、经济等层面的多角度论证或咨询。
结语:
如上,已较为清晰地阐述了房地产项目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成本管控的主要方法和要点。房地产设计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工作,是一个涉及到房产公司众多部门的长期性工作,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合理的步骤,各个部门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实践,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设计阶段成本管控模式,真正做到集约式管理、精细化控制,让房地产企业赢在微利时代。
参考文献:
1、苗雨、刘国庆房地产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与管理方法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篇8
成本的起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其客观因素是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和工厂动因等五类,这是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成本动因”(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其主观因素是指人本身,包括人的成本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主人翁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等,这些对成本也有驱动作用。
二、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
成本控制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价值规律和利益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受价值规律的影响,不断地寻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取更多、更好的劳动成果;受利益机制的驱使,人们通过交换尽力实现超过社会平均劳动耗费水平的经济利益。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一)国外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成本控制产生于19世纪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制造业,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了产品的制造成本,这就是当时成本的含义,其成本控制的方法有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法、变动成本法和价值工程;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到60年代末。由于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人们更加注重于产品质量和功能,此时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企业的主要目标,新的成本控制方法也不断出现,如质量成本法、责任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第三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关注的是导致成本发生的过程,开始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作业链进行分析,更加注重对管理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许多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也应运而生,包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控制等。
(二)国内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我国对于成本控制的研究落后于国外,从国内一些关于成本控制的代表性着作和研究文献中不难看出,国内学者主要是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探讨,对近年来西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介绍,如美国的标准成本法;同时,对成本控制理论新观点进行思考,如从思想上看前苏联的定额成本法,其主要目的是强调节约,降低成本,并以成本升降作为考评业绩的重要依据。
从会计领域开始,有介绍基本理论的余绪缨,从1994年开始,他就a/abm的基本理论在《当代财经》上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也有在成本控制方面提出自己的构想,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如郭道扬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他认为:既要借助于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宏观上建立以财经法规为引导的间接调控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又要从微观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其核心是全面成本管理,其目的是低成本、高效益,其内容为制造成本法。
从企业管理领域来看,有介绍基本理论的夏宽云,他在《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既阐述了价值链分析,又着重介绍了战略定位和战略成本动因;也有作理论研究的陈柯,他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对战略成本管理程序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运用,并就如何提升国有企业成本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我国企业的实际运用来看,成本控制的现状不是很好,通过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的一项专项调研《成本性态管理在中国企业的运用及思考》可以看出:首先,在成本习性管理的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或可控与不可控成本;其次,大多数企业不是采用目标成本倒推法,就是采用质量成本管理法,很少有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这说明国内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很差。
所以,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上看我国成本控制现状,可以说,我国对成本控制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除了介绍成本控制方法,就是对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和战略成本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分析。
三、关于酒店成本控制的研究
(一)国外酒店成本控制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酒店业的发展,而成本控制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酒店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探索有效可行的措施解决酒店业成本控制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酒店业发展的工作重点。aayush dhawan(2009)认为,酒店业要保持一定的库存,它是经营过程保持持续平衡和处理不确定性的保障,也是酒店业控制成本的方法之一。但库存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资金积压,降低库存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持有成本紧急补给来源。随着业务不断面临的需求,在每一个期间,这样的决定需要在每一个期间提出,牢记当前以及未来的成本。ali erbas(2008)认为,在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成本控制是酒店的经营宗旨。旅游酒店企业被迫确立对费用成本的控制,以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随着有效成本控制需求业务的不断更新,就必须形成一个适当的成本控制系统,来分析其成本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加强成本控制,应着重对成本费用和酒店旅游机构进行系统的分析,他认为旅游酒店成本控制的重点首先是防止浪费和低效率;其次是酒店场所的利息费用控制;再次是成本分析和控制系统的形成和实践,需要建立一个组织结构图,提出建立责任中心管理者的职责、权力和责任,从而加强成本的控制和核算。
(二)国内酒店成本控制研究
1、国内酒店成本控制现状研究。万光玲(1998)认为,酒店建设超前,缺少整体的宣传促销,造成客源相对减少,是目前酒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忧;酒店从业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和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也是困扰酒店业的问题,等等。同时,他认为市场经济是酒店业发展的保障,与港澳等沿海沿江地区合作,与中国重点旅游城市配合,是中国酒店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贾婷(2010)认为,酒店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为客房收入、餐饮收入,酒店业要在提高管理水平、降本增效上大做文章。而餐饮成本控制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成本控制是否形成完善的体系,以及成本体系的调整优化能力直接关系到酒店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餐饮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日趋狭小,导致餐饮企业各自的市场份额日益稀薄,酒店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强化成本管理。
2、国内酒店需要成本控制原因分析。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成本控制、实现低成本运营,才能提升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国内外酒店业的共识。彭云(2007)认为,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精髓在于“逆推”,酒店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就必须将成本管理的目标转变为“实现顾客满意度最大化”,而不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而达到成本管理和酒店管理的总体目标一致。精细化成本管理本身应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成本管理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首先对酒店所处的价值链进行详尽分析,优化组织流程,进行流程再造;步骤和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持续改进,不断修正,同时积极推进酒店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俞启军(2004)通过加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分析,得出从成本控制入手,使经济型酒店物美价廉,达到双赢的目的。他认为,随着中国酒店业发展得日趋成熟,经济型酒店会成倍地增长,其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成本控制。
3、国内酒店成本控制研究成果。赵军(2007)指出,倡导全员控制成本,树立低成本意识。餐饮成本是酒店最大的直接变动成本,在酒店的成本控制监督体系中是最重要的,但不是无限制地降低,而是要在保证餐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出成率、减少浪费。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经理和餐饮主管要及时沟通、相互配合,一方面财务经理要及时将成本中出现的异常告诉餐饮主管,并提出建议;另一方面餐饮主管对厨房也要随时检查,核实问题,尽量减少浪费,提高产出率。吴霖(2008)提出酒店管理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表单管理法,就是通过表单的设计制作和传递处理,来控制酒店业务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二是定量管理法,就是通过对管理对象数量关系的研究,遵循其量的规律性,利用数量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三是制度管理法,就是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控制酒店经营活动的方法;四是现场管理法,管理者通过深入现场,加强巡视检查,协调酒店经营活动中各方面关系的方法;五是“感情管理”法,实际上就是对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进行控制的方法。张纳(2010)提出了加强酒店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一是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积极参与成本控制活动;二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三是制定一套科学的成本预算,这是酒店成本控制的核心要素,并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分析制度;四是强化酒店经营各环节的内部控制。
四、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成本控制对酒店管理而言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提高酒店效益的基本手段就是减少浪费,控制支出;同时,成本控制的好坏,也能体现酒店管理者的水平。
篇9
随着传媒企业数量的增多,传媒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传媒企业的发展实际,要想提高传媒企业的发展质量,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传媒企业目前的成本控制来看,还存在对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成本控制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等问题,制约了传媒企业的发展。为此,具体应从加强对成本控制的认识、采取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以及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入手,强化传媒企业成本控制实效,满足传媒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传媒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来看,受到成本管理理念以及传媒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影响,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媒企业对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
在传媒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只有对成本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但是,从目前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来看,传媒企业的管理层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在实际管理中也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成本控制理念,导致了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传媒企业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并在经营管理中全面推进成本控制工作,才能提高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
(二)传媒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在传媒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由于对成本控制工作认识不足,导致了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影响了成本控制工作的整体效果,不利于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提高。基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专业性,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是保证传媒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传媒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
通过对传媒企业的了解发现,多数传媒企业在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上都不够完善,不但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并且成本控制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导致了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对于这一问题,传媒企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要认识到成本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还要加强成本控制制度建设,并在实际成本控制中落实各项制度,提高成本控制制度的落实效果,满足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因此,企业应重视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传媒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应对策略
基于对传媒企业的了解,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我们应立足现存问题,结合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具体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传媒企业应加强对成本控制的认识
在传媒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市场竞争和企业效益管理的实际需要,只有加强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作用,才能提高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结合传媒企业经营管理实际,传媒企业的管理层应重视成本控制理念的了解和认识,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积极倡导成本控制意识,在企业上下建立良好的成本控制氛围,使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能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在成本控制实施过程中,重视对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使管理人员能够对成本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鉴于成本控制的专业性,以及传媒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成本控制中,应在成本控制目标的指导下,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使成本控制体系贴近传媒企业实际,满足传媒企业成本控制的实际需要,提高成本控制工作实效。
(二)传媒企业应选择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传媒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在成本控制工作开着过程中,应对成本控制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选择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效果。具体应采取内部控制方法和预算方法,加强传媒企业的资金控制,使传媒企业的每一项的资金支出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传媒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因此,合理选择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并提高成本控制方法的可操作性,对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提高传媒企业成本控制效果,满足传媒企业的发展需要。
为了强化项目成本控制实效,在成本控制中,应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行考核,提高考核的针对性,重点对项目的资金流向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满足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保证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三)传媒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
在传媒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是成本控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基于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是关键。具体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传媒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使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对传媒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做好成本控制制度建设,才能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满足传媒企业的发展需要。
考虑到传媒企业的特殊性,以及成本控制对传媒企业的重要作用,在传媒企业发展过程中,应重点了解传媒企业的特点,并根据传媒企业的资金管理现状,对传媒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其满足企业资金管理需要。
四、结论
篇10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194-02
1 成本控制的特点
成本控制方案具有可选择性,既然成本控制的被控对象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使之朝着我们所选定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施控制的主要目的。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为了对某项经济业务实施控制,可提出若干成本控制的模型、方法等方案以供选择。提出供选择方案的多少、好坏,方案选择是否准确,是反映成本控制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成本控制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成本控制的全面性表现在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实施控制。我们知道,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成本费用的经济业务进行控制,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这些业务。所以,成本控制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着全面的控制;成本控制的连续性表现在它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不是间断的,而是连续进行的。企业的会计工作是建立在各种假定基础之上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既然企业是连续经营的,成本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也是连续不断的,成本控制连续性的特点是其他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成本控制的系统性表现在它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控制的。也就是说它在实施成本控制时,不是从局部的利益出发,而是要统筹兼顾、相互联系、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进行控制的。
成本控制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全面的成本控制。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价值运动,都包括在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其基本内容包括:产品生产前预测阶段的成本控制;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材料采购、供应阶段的成本控制;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销售阶段的成本费用控制等。
成本控制之所以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因为企业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成本费用的形成过程,既然成本费用是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形成的,要想降低成本费用,控制活动就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所以,全过程的控制,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面控制。只有实施全面的成本控制,才能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控制,不至于有所遗漏,从而取得最佳的成本控制效果。
2 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中的主要问题
2.1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2.2 成本管理缺乏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一般把业务量(如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自变量),至少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动因)不作考虑。这虽不失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业务量并不是驱动成本的唯一因素。此外,传统成本管理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2.3 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制造成本在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他如技术成本、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是可取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观念突破了实体形式,成本中非产量驱动的技术成本、物流成本、服务成本等的比重日渐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就不一定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4 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一些企业成本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我们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3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认识到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要及时、全面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加强两个基础工作。一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严格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考勤和设备使用等原始记录;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体系,对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材料、产品和相互提供的劳务等都按合理的计划价格结算。二是要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等。
(3)完善成本管理组织的经济责任制。①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开展如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要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再教育,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②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一是制订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如各项基础管理、成本约束制度等;二是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三是实行奖惩兑现。
(4)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①采用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是被动地计划、记账、算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应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
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②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几个环节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③抓好降低产品成本的重点工作,如对主要原材料、物资采购实行比价采购制度,以降低采购成本;④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第三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降低应付款比例,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存货比例,加强存货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筹资成本。
(5)加强战略成本观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赚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成本效益。在经济环境发生剧变、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应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来发现问题,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从加强战略成本管理出发,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要加大科技含量投入,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性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6)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企业在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后,应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撤销与此不相关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层次,使其在达到必要的环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停滞,保证必要环节运作的畅通和有效。4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
由于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能过差异分析进行的价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术革新、组织结构的协作制约功能的非价值控制方法。根据成本管理战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固定的范式,完全要依据企业的现实基础,考虑组织结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生产方式等而定。当然,根据成本控制控制方法实施的需要,企业也可以对现实基础进行改革,如转换组织结构,建设新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等。同时,还应意识到传统的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法等方法并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5 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6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
6 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