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问题及现状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4-01-08 17: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问题及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发展现状
1.1.1农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一直属于低端的基础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所得利润水平也比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长期重视工业的发展水平,实施工业兴国的发展策略忽视农业,另一方面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属于弱势群体,力量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没有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1.1.2农业流通渠道向现代化转变。农产品的终端销售不再限于传统的农贸市场,更多的进入了商超渠道,甚至是电子商务渠道。通过电商渠道,拓宽市场渠道,扩大销售市场。农民可以在网络上给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品的优势,扩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1.2存在的问题
1.2.1农业发展环境不宽松。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还不够宽松,相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通畅,信息滞后,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很多地区没有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形成合力的农业发展模式,沉溺于旧的耕作方式,应该因时因地的发展农业,科学合理分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最大化。
1.2.2农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业销售渠道并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市场设施配套差,没有集中销售农产品的场所,流通服务组织薄弱。农民对市场的观念意识薄弱,只局限于传统的农贸或者集市,农产品的销售很受局限,尤其优势农产品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造成资源浪费。
1.2.3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国家扶持资金向产业化倾斜力度不够,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因财政困难难以及时足额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受到资金和资源的限制,急需国家的扶持,但是国家的资金拨款力度不能满足农业的需求,很多偏远的地区,享受不到福利,即使有拨款,由于需要经过层层级别审核,真正落实下来少之又少。
2.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2.1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流通机制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信息流通机制。践行“互联网 ”行动计划,将农业信息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商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便捷,拓宽销售市场。
2.2实现农产品品牌化效应
目前,我国农业产品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即使是特殊的优良产品也没有较高的知名度,销售困难,更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竞争力,所以农产品品牌效应的建立势在必行。加强农业生产者品牌效应意识,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的形式,指引农民树立正确品牌观。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通过政府支持,对农产品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农产品生产的贷款利率,激发农民做品牌农产品的积极性,形成农民自己的竞争力,推动农民合作社规模化发展。重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着力发展“企业 商标 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2.3充分利用电商销售平台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q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基础条件建设,采用光纤网络进入农民家中的项目,要建造农村互联网服务站。q推动信息化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搭建地方政府、农村产业龙头、地区农业专业研究所、农民种植饲养大户等多家参加、竞争性市场运作的“信息化 农业”的局面,使多产业结合发展。q重视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定期对农村特殊人群、新型农村引进人群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引导新型农村的农民及农业技术人员、合作社人员等掌握信息化的知识,培养互联网市场化、产业化的思维,促进农业发展。
2.4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农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会有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最主要的解决方式就是科技兴农,科技史第一生产力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敢创新”的优秀人才。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建设的“瓶颈”和“短板”,人才匮乏的现状直接影响农村建设的步伐。(1农村人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现在的乡土人才大部分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积累,而掌握一定的农村实用技术,真正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可谓凤毛麟角。农村人才在各镇、村的分布也极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人才罕至,发展滞后。?拔尖人才稀少,缺乏科技致富领军人物。观念滞后,人才作用发挥缺乏普及性。一些农民习惯于延用传统技术,忽视知识、科技的重要性,导致农产品竞争无力,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些已成为影响农村技术人才培养使用的突出问题。
2.5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
建立健全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体质升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前提是维护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协调好农业活动中的参与各方,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避免农业走弯路。
2.6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充分利用技术水平,相关部门设立好的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农村,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信息流通速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分配,实现农业、工业同步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谐配比,从而实现农村经济最大化。着力推进农业节约型、循环性、生态型发展。大力发展节约农业,推广节能技术,鼓励生产和节约能源,增大节水和排灌机械购置的补贴力度。在农村实用先进的播种技术,增强农民的节约意识,采用精良的技术节约种子的使用,提高产出效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技术。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发展节粮型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快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培育非粮油农作物作为原料的产业,促进农副产品资源化及能源化的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农业产业链建设,可以逐渐将生产农副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低碳农业技术指导,为开展低碳农业提供保障。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彰武县;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1农业概况
近年来,彰武县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升级,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一是,总产值逐年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全县人口为4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万人,占总人口的80%。彰武县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是彰武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农业结构分布
目前,彰武县已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立足区位优势,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现初步形成了以苇子沟、西六、章古台、东六、五峰、两家子为主的花生基地6.67万hm2,以五峰为主的保鲜玉米基地666.67hm2,以满堂红为主的青贮玉米基地3333.33hm2,以四堡子、哈尔套、丰田为主的杂粮基地1.33万hm2,以大冷、冯家、四合城、后新秋、大德为主的水稻基地5333.33万hm2,以哈尔套、后新秋和公路沿线为主的蔬菜产业基地6666.67hm2,以满堂红、前福兴地为主的烤烟基地1333.33hm2。同时建设了以大冷、大四为主的果品基地,以双庙为主的甘薯基地,以双庙、大四为主的红干椒基地,以冯家为主的金盏花基地。目前,各基地的建设规模、质量及效益不断提高,即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基本形成。
3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3.1加大了“三品一标”的认证力度,提升品牌效应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彰武县产地及农产品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截至到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1个,面积13.12万hm2,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2个,涉及企业4家,面积10.74万hm2;绿色食品16个,涉及企业7家,面积3160hm2;有机食品7个,涉及企业1家,面积666.67hm2;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认证品种为彰武黑豆和彰武花生,涉及企业1家,面积7.33万hm2。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个,其中绿色食品原料黑豆基地6666.67hm2;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基地1.67万hm2。
3.2依托基地建设,增强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深加工企业,依托花生、水稻、金盏花、保鲜玉米、果品、蔬菜、烤烟、干椒及薯类等特色、优势农业基地,引进并扶持了阜东花生、阜新苏鲁克米业、金谷实业、申博生物有限公司等27家加工种植企业,并有9家企业被评为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4农业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4.1人员及机构设置情况
全县24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为一乡一站发展模式,即每个乡镇设置一个农科农机站,隶属于所在的乡镇政府管理,24个乡镇农科农机站现有人员258人,其中全额编140人,自理编118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文化程度均在中专以上学历,基中本科14人,大专91人,中专153人,分别占总数的5.4%、35.3%和59.3%;就职称而言,其中副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76人,助理农艺师96人,技术员83人,分别占农技推广人员总数的1.1%、29.5%、37.2%和32.2%。乡镇农科农机站均为全额拨款单位。
4.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24个乡镇站中9个乡镇站有自己的办公用房,但有7个乡站办公用房需要扩建维修,15个乡镇站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各乡镇站均缺乏开展工作必要的办公、试验、培训、通讯、交通等设备,没有用于开展试验示范的试验田和试验经费,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农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很少,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品种在彰武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差距。
5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5.1选育推广优良作物品种
彰武县积极在选育、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并做了大量试验示范工作。目前,彰武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2012年推广了辽单565、良玉66和东裕108等密植高产玉米品种6万hm2,占全县玉米总播种面积的75%,年增产玉米7万t。推广了阜花12号、唐油4号等花生新品种5.33万hm2,占全县花生总播种面积的78%,年增产花生5万t;推广了辽星20、锦稻104、锦丰1号等水稻新品种4333.33hm2,高产新品种增产效果显著。
5.2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彰武县重点推广了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单粒播种、花生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机械化作业技术。大力推广了增密种植技术,实现依靠群体增产,玉米已由2004年的种植不足3000株/667m2增加到了现在的4000株/667m2以上;花生已由原来的14000株增加到了现在的2万株。自2006年以来,推广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2年已覆盖了全县24个乡镇近10万农户的17.67万hm2耕地;推广了玉米机械单粒播种技术6万hm2,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9.33万hm2,花生地膜覆盖面积2.33万hm2,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2666.67hm2;同时还推广了机械化作业技术,大型玉米收割机收获面积1.33万hm2;推广了滴灌节水技术1.2万hm2。
5.3加大培训指导与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本着“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宗旨,彰武县开展“百人包百村”科技服务行动,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年举办科技培训班期以上,培训农民10.5万人次,编印并发放《农作物栽培技术知识问答》《彰武县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农作物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讲义》及各作物明白纸等科技资料10万份以上,确保了全县农业高产高效实用技术落实到位。
6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6.1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关注,彰武县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县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为农业局内设机构,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隶属于农业局,副科级事业单位;乡(镇)级农科农机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
6.2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及农产品定量检测工作
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开始承担市省农委下达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全年检测样品2000个。截止2012年,共检测蔬菜样品9500个,检测合格率达99.1%,通过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为彰武县的蔬菜产地及广大群众的食用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彰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将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开展速测的同时,可以完成定量检测的任务,这将使彰武县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进入县级乃至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前列。
7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7.1产业链条短,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衡
农业是一个产业链,农业产业化要形成产业龙头,没有龙头企业就谈不上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目前彰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处于发展初期,带动能力有限。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围绕产业优势,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技术服务等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环节增值,提升产业开发效益。7.2经营规模小彰武县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不集中,经营规模小,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建议实施土地合理流转政策,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转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全面推进。
7.3农民基本素质低,急待提高
目前,彰武县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目光较短浅,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对新的品种、技术、政策不能理解到位,因此出现好的技术推广困难、好的政策实施不畅,严重影响了彰武县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彰武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7.4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彰武县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生命线,农产品的质量和内在品质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现如今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话题越来越敏感,作为沈阳的米袋子、菜篮子、后花园,农产品质量安全无疑是彰武县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建议彰武县重视并利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这张牌,利用彰武县环境优势和现有检测条件优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检测力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及早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一方面控制外来农产品质量,保证本地群众的食品安全;一方面加强本地产地管理,让彰武农产品成为公认的放心农产品。
篇3
我国农业园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各地的各种形式农业园区的发展为当地的农业增产、农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等带来的积极效应,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农业部部署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立足不同的工作基础、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在全国重点打造一批符合区域实际、发展理念超前、物质装备完善、科技水平先进、经营方式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成效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基于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广东省重要农业地区的江门,依据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和基础,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自2010年加快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步伐。
一、江门现代市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全市建成各级农业园区17个,其中,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5个,市级农业园区1个,县级农业园区10个。农业园区建设面积17.8万亩,涉及种植、养殖及加工等类型。
1、 江门市现代农业园区分布状况不均衡
江门行政区划包括三区四市,现代农业园区布局不均衡。园区数量和占地面积来看,开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最快,园区数有9个,园区占地面积占江门总园区面积的81%,;其次是江门市新会区,园区数有4个,园区占地面积占总园区面积11.5%;恩平市有2个,鹤山市和江门市蓬江区各有一个园区。而在江门地区农业产值最高的台山还没有1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
2江门市现代农业园区类型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化
江门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特色,利用有力的园区发展政策支持,借助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品牌、市场、资金等优势。在农业园区组织形式上,有政府推动型的,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园区项目――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
省级的有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江门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绿色有机设施农业核心技术示范园、新会区先进生态农业技术示范园等农业园区,这些农业园区借组各级农业财政支持、当地政府积极引线搭桥,吸引各种农业投资力量,主要发展当地具有优势的种植业;有当地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如开平市裕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恩平基龙实业有限公司良种家禽养殖园区,主要采取公司(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这些农业园区利用当地的农业优势和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以种养业或养殖型为主。
2、 以发展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为特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门地区现代农业园区在规划之前就已明确了园区农业一定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摒弃传统农业重产量、轻生态的做法。通过园区规划及项目的实施,本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取得极大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如开平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在已有的蔬菜产业发展基础上,在开阳高速两侧建设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区,推行绿色有机的标准化生产。江门地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为市区及珠三角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粮、绿色肉、绿色菜、高档鱼、特色果”,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现代农业园区经济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
作为江门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的现代农业园区,开平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自2010年建立以来,大力发展粮食、蔬菜、畜禽产品、淡水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2012年开平粮食产量22.95万吨,较2009年的粮食产量增长了11.41%,水产品、肉类、蔬菜产量分别提高27.81%、11.61%、11.38%,养殖业发展的重点生猪肉类产量提高了17.85%。产量的增长带来产值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提高,从2009年到2012年,开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7004元提高到10320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65。恩平基龙实业有限公司良种家禽养殖园,在该园区项目的带动下,当地养鸭、养鸡等家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园区年产值也有6000万元,带动农户1000多户,每户农户年均增收1700多元。
二、江门市农业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体制和机制问题(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
本地大部分现代农业园区是按照本地政府部门意图建立起的,其管理体制带有行政特色,园区信息沟通不畅,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影响园区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作,造成园区建设发展缓慢。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硬件建设多、软件建设少,尤其缺乏比较完善的、适合园区发展的管理经营机制建设。
2资金投入和园区土地流转问题(园区发展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园区发展资源约束问题)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目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金融贷款和企业投资。如江门地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中,除江门恩平基龙良种家禽养殖园区、开平健之源农业园外,其余园区均未得到过省级园区专项资金扶持。而由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高风险,很难吸引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资金投入不足,并且主要是将投入主要应用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上,在农业园区农业科技人才、市场经营人才吸引和培养方面明显不足,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后劲不足。另外,现代农业园区用地问题日益彰显,由于土地的问题很容易造成政府和农民之间、企业和农民之间、政府和企业间的矛盾。有些农业园区为了实现园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需要土地增量,但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得企业根本无能力解决,如基龙实业有限公司良种家禽养殖园区的凤山鸡场与民主家禽出口良种场,是经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批准的供港澳家禽注册饲养场,但由于受到活鸡出口配额的限制,该公司每年出口到香港的活鸡仅有1万多只,出口数量无法大量提升,销售容易受到市场价格的干扰,因此,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他们发展的方向。但是用地问题却使该项目难以实现。
4江门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化程度较低。
江门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规模较小,产业链处于初始阶段。产业链环越往下沉,产业发展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高附加值越明显。但目前本地的园区农业主要以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从事农业深加工、精加工和精细加工的园区少之又少。由于大多数现代农业园区以政府投资为主,政企不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在园区真正建立起来,园区农业品牌建设意识不高,收益主要来自于生产简单加工,品牌附加值不高。
三、推动江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明确农业园区发展目标,准确定位
根据江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明确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发展目标,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园区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发展路径。发挥各地园区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相关农业技术变革的先导和示范效应,需建设一套完整的园区管理制度,以此促进园区内外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要实现园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和目标,园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采取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龙头企业 农户等模式,如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是江门、开平两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被引入到示范区后,示范区打造健康畜禽养殖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的传统养殖方式,普及现代化生态养殖技术,深受养殖户的欢迎,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
篇4
关键词:互助县;设施农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4-0013-02
设施农业又称“工厂化农业”,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由低级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象征,也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标志[1]。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按设施农业的技术层次可分为3层[2]:塑料大棚、温室和工厂化。目前,互助县发展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设施园艺、塑料大棚、温室大棚和连栋温室,也有少量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型温室和大型温室。
1 互助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互助县温室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共建日光节能温室5 400栋,占地143.97 hm2(其中食用菌温室800栋、鲜花示范温室84栋、油桃示范温室101栋,而其余4 400余栋温室进行番茄、黄瓜、辣椒等反季节蔬菜的生产)[3]。自2000年以来,全县坚持以川水地区为重点,以宁互公路,宁高公路为主线,逐步建设成为白色走廊,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基地。
温室蔬菜生产产值达6.0~7.5万元/hm2,除去成本,纯收入3.75~5.25万元/hm2,相当于粮油大田生产纯收入的3~5倍。设施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一棚一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已逐步形成,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为全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2 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全县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实现互助县设施农业高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温室建设不标准,设施结构不尽合理
全县设施农业生产中,温室建设中老旧温室仍占温室面积的相当比例。绝大部分的设施农业生产完全依靠手工作业,配套装备不齐全,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缺乏专用农机具,使得设施构型五花八门,脊高、跨度等参数设计不规范、不合理,性能差,产量效益不高。互助冬季易降大雪、暴雪,一些地方却盲目追求设施大型化,导致温室抗风雪灾害能力弱,生产安全隐患大。
2.2 资金投入不足,补贴有限
目前根据市场行情,建造日光温室平均造价为60~90万元/hm2,建造大棚需9~22.5万元/hm2,而政府补贴和小额贷款额度较小,同时由于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因此申请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加之发展设施农业的水、电、路以及温室大棚建造等前期投入资金数额较大,农户的资金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2.3 推广力度不够,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不到位
设施农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生产活动,尤其是近几年,设施栽培不断创新发展,许多先进科技成果却未得到迅速转化,育苗技术、节水灌溉、co2气肥、防虫网、遮阳网、生物农药、生物菌肥等先进技术仍未大面积普及。在设施栽培中,茬口安排雷同,导致阶段性产品供给过多,价格上不去,效益减小,且多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补贴,忽视技术推广服务等软件投入,专业技术缺乏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互助县设施农业起步迟、发展慢,设施农业技术人员不多,专业素质偏低,知识老化,导致优质品种和先进的设施生产技术得不到及时示范和推广,许多地方的农民仍在自行传播一些过时的设施和技术,缺乏高素质、复合型、开发型人才,现有技术人员大多从外地聘请,对地处高原的互助县土壤、气候、病虫害发生等情况不熟悉,一旦有突发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
2.4 对市场不敏感,引导不到位
设施蔬菜的生产仍是以大路品种为主,蔬菜品种结构趋同。80 %以上的设施农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大流通格局尚未形成,生产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涉农服务部门对市场的理解不充分,市场信息滞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
3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搞活互助经济,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互助县当地的经济自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建议和意见。
3.1 加强组织协调,全面统筹发展全局
设施农业是集种植、农业装备等多个领域、多个学科和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统筹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要素,形成发展合力,推进设施农业的科学发展。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推进蔬菜标准园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抗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企业集约经营能力,辐射带动千农万户,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中的核心主导作用,实现科技创新高起点、经营管理高水平、资源利用高效率、带动农户高收益、农业生产高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发展互助的设施养殖,拓宽农民支付渠道。
3.2 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加强技术培训
建立设施农业创新示范基地,重点研究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适合不同特点的设施设备、制定设施农业建造标准,水、肥、光、热、湿度等科学利用和监测控制技术、病虫害环保型综合防治技术、不同作物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生产不同产品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同时县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对设施农业种植户、科技示范户、技术员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外出考察学习,定期召集设施农业科技示范户、技术员和种植大户,召开设施农业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会,及时解决发展设施农业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设施农业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引领。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3 加强宣传,引导更多的设施农业投入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推广工作宣传。宣传发展设施农业对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作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示范活动取得的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取得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营造设施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发现新典型,总结新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
3.4 开拓市场,创造更高价值
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充分调动中介组织服务农民、搞活流通的积极性,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农户建立有效的联结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迎合市场需要,拓宽销售渠道。创建一系列农副产品商标和名牌产品,切实提高农副产品商品转化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利用一切可宣传推介的媒介进行品牌宣传、产品宣传,尽快将互助设施农业种植的蔬果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品牌。
4 结语
互助县设施农业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针对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的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只有迅速提高温室结构、装备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设施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提高温室环境调控能力和土地生产效率,满足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需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施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引导自治区设施农业由传统良田向“三荒”、“三地”转移,完善发展模式,解决设施农业与大农业争地的矛盾,促进互助县设施农业向经济、高效、绿色生态以及外向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全宝,李华,霍中洋,等.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04,9(5):36-38.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黄冈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701-03
现代农业诞生于20世纪初,相对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其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主要是用高能耗、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表现在用机械替代人畜劳动力,普及良种栽培,利用高效水利设施、使用大量化工产品来改造自然环境等。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与土地附加值,在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保证了农产品的丰收增产,解决了世界人口的生活问题。但是,伴随着这种高能耗、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大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逐渐产生,直接威胁到农业稳定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1]。空气混浊、土地退化、水质污染,这些不应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代价。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认真反思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努力探索一种高效、低碳、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知识化的生态社会,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舒适、便捷的基础设施,自主、高效的农业环境,稳定、和谐的社区氛围,我国的生态农业正是以此为宗旨构建的一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业产值比重大。近年来在生态农业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研究将对其进行探讨,寻找发展对策,以期为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奥伯特(w. albreche)于1971年提出,其含义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生态经济学规律为准则,构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奠基人马世骏教授将其最基本的原理概括为“整体、协调、循环与可再生”[2]。
我国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有别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低输入、自维持,富有经济活力,在伦理、环境等方面易于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产生与发展是应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社会现状。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大国,有着延续数千年精耕细作的优良农作传统和丰富经验。我国生态农业是一种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促进生物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综合了传统农业与石油农业的特点,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结合,重视有机肥使用,强调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的深度开发,真正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2 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及农业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投入,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把生产要素科学组合,借助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
2.1 重视体现不同的区域特色
黄冈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农业特色,大力实施“三转两推(农产品加工转化、农民受训转移、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一县一特”为基础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速生丰产林、沿江水产和大别山南麓板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蔬菜、牛羊、三元猪、生态茶、中药材、花生、小龙虾、蚕桑、蛋鸡和奶业等十大特色板块。黄冈市下辖的浠水县、武穴市、英山县分别荣获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水产大县”、“油菜大县”和“茶叶大县”。团风、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六县(市)进入全省粮食大县行列;浠水、武穴二县(市)为全国双低油菜板块生产大县;罗田县为全国板栗第一县;红安花生居全省之冠;英山县为全国名茶基地和无公害茶叶示范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武穴、麻城、浠水三县(市)进入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行列;麻城市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黄梅县是全国青虾繁育基地和全省水产大县。
2.2 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黄冈市生态农业着眼于全面发展“大农业”,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原则来规划、调整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结构,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林、牧、副、渔综合化发展道路,使各类农业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汇聚合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4家,其中省级47家,国家级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构建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生猪、家禽、乳业、渔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冈地方特色、符合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2.3 重视构建立体化的农业结构
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农业。一是优化种植业生态布局。黄冈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扩大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种植,重点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目前黄冈市正在开展生态湿地工程建设,以保护与恢复湿地。二是理顺畜禽养殖业区域布局。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模养殖。三是大力发展生物、生态农业。通过集聚生物反应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高端产业,减轻农业环境压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注重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基地建设。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有效使用“三品”企业238家,品牌总数达57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71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8个。通过合理的作业搭配和适宜的产业规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追求功能多样化和合理的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 黄冈市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源浪费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一是耕地面积逐渐减小。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30万。虽然地广,但是地处山区,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为0.053 hm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耕地面积还将持续减小。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于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严重滞后,差距明显。
由于长期受 “以粮为纲”的农业指导方针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一味追求数量,许多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仍旧强调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农业生产中过度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不重视水土保持,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过度放牧、捕捞及乱伐森林等违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3.2 生态农业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当前黄冈市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生态农业,采用以生物群落组合原理或“食物链”原理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3]。此外,在建设生态农业中认识不到位,仅将生态农业视为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缺乏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
3.3 农业技术服务滞后,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
在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探索实践中,黄冈市开发了许多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但遗憾的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之又少。如在良种选育、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在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方面,只强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施用农家肥,但没有从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形成系统的产品质量提高方法[4];在水土植被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
3.4 对生态农业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黄冈市用于建设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于群众自筹、金融融资以及政府投资等。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对生态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引资体制还很欠缺,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很多基础科研实践项目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仅依靠群众自筹很难解决。此外,摒弃传统的农业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财政支持。
4 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规模化、定量化、集约化与可持续”。针对黄冈市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区域性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消费水平,通过定量化的优化组合,做好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5]。总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 面向市场建设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要面向消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模式,积极制定促进农业良性运行的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走高效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做到理性发展,在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指导,着眼长远利益制定发展规划。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原理,才能提升生态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6]。
4.2 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首先,政府要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引导与协调工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干预,增强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功能化与合理化,保障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其次,政府要提供发展生态农业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加强环境监管与舆论引导,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大力扶持生态环境建设,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尽快恢复。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市(县)的建设,深入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摒弃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 加快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生态农业是一种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目前黄冈市的实用农业技术应用率还远低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户还在沿用千年不变的农作方式,不改变这种现状,就无从谈及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当前与生态农业建设密切相关、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如清洁生物能源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生态复合肥料、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此类实用技术的推广与转化[7]。
4.4 加强生态农业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黄冈市生态农业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生态农业的现实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黄冈市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众多,概括、总结的难度很大;同时受生态工程自身的性质影响,研究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很难通过定性分析提炼出定量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案。解决上述难题的途径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进行横向研究,同时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建立特色化的生态工程类型、模式,持续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从中找寻规律、提炼经验。
5 结语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生态农业建设[8]。为此,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发展主旨,加强政府引导,深化思想认识,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技术装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探索适合黄冈市市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最终提升黄冈市生态农业的整体水平,实现黄冈市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宏礼.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生态农业[j].求实,2005(5):86-88.
[2] 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 wang j j, liu g b.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nnxi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y,2005(2):93-94.
[4]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3.
[5] 侯文英.阳泉市郊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4):78-80.
[6] 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20-23.
篇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形成的经济实体;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一、寻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现状
(一)总体情况
寻甸县于2002年成立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2012年11月,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72个。其中河口镇44个,七星镇15个,仁德街道办事处108个,羊街镇32个,先锋镇10个,六哨乡7个,柯渡镇9个,鸡街镇26个,甸沙乡5个,功山镇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达到5321个,带动非组织农户14505户,占总农户数93341户的15.54%。按从事行业划分:种植业168个,林业2个,畜牧业94个,渔业5个,服务业2个,其他类1个。
(二)运作模式
寻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其运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型:一是专业大户带动型:“专业大户 合作社 农户”为主要运作形式,以专业种植、养殖大户的经营模式为依托样板,由专业大户牵头成立合作社,为农户成员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合作规模优势。如寻甸马铃薯合作社,向社员提供“统一引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三统一”服务,为合作社成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为主要运作形式,在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销关系、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户直线间的分配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产业为支柱,种植户(成员)的经济收入增长为目标,土地可持续发展、产品质量提升为根本,坚持走“公司 合作社 种植户”、“合作社 基地 成员”两种模式,促进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三是科技带动型:“科技 合作社 农户”为主要运作形式,通过提供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与合作社结合,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如寻甸道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促进了当地蚕桑种植业的发展,合作社通过以技术培训为核心,实现了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管理情况
寻甸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县农业局农经站主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5个以上成员发起,其中农民至少应占成员总数的80%,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后成立。成立后即成为公司、非公司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法人之外的新型企业法人,也有学者称其为继我国公司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后的“第五类”法人。因此,工商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照法人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额目前没有最低限额要求,成员出资情况也不需中介机构出具验资报告,也不要求参加工商年检。据调查,寻甸县2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仅有六哨乡依托马铃薯合作社,成立了1家六哨乡农民扶贫互助社,向8个自然村的社员发放贷款,共支持了254户农户的农业生产。该资金互助社2012年向当地农户发放贷款114万元,其中100万元为省扶贫办全额支持,14万元为历年利息收入。向社员发放的贷款均为一年期,年利率均为4%,还款方式为利随本清,社员凭户口册、身份证、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和5户农户联保,向扶贫互助社申请贷款,每户可获得5000元贷款,贷款资金都用于种植马铃薯、养牛。贷款农户需缴纳200元股金,农户归还贷款不需再贷时,股金退还,此股金不参与分红。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效应不明显
全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只在本村或相邻村范围内发展,每个专业合作社的理事成员只有5至7人,入社会员少,带动农户少,有的还存在农户的自产自销,未能在全镇或全县范围内辐射。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不足。未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实力。
(二)成员文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以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多数只具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他们大多数只是农村中种养殖积极性较高的农民,对市场经济知识缺乏了解,还有极强的小农意识,存在一家一户独打单干的现象,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较弱。
(三)经营制度不规范、不完善
一是《合作社章程》的建立和执行不规范。多数依照农业部示范章程建立,流于形式,合作社成员对章程内容不理解,有的合作社写一套做一套。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即便有也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履行章程规定的职责,没有按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合作社成立之后基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合作社在决策权上有家长式作风,没有体现决策民主,农户利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专业合作社未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有的连基本账目都没有。
(四)缺乏管理和技术型人才
目前合作社的牵头人,大多数使一些农村致富能手和专业户,多属于传统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而且,由于农业是若是产业,许多专业和技术人才并不愿意投身合作社,因此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不少制约,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能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五)流于形式,盲目注册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国家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对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受此影响,有些合作组织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借农户之名,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待核准后,热衷于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补助和奖励,而把合作社真正的经营流于形式,造成各地合作社一哄而起,争相成立。
(六)政策扶持力度小,积极性不高
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小,或者扶持资金迟迟未能落实到位,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很多专业合作社因此也形同虚设,在实际运作中,也只是少数几个人在组织经营,或者根本没有运行,专业合作社政策、市场、农民三方纽带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三、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各部门工作合力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中央、省、市、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扩大扶持数量,增加扶持金额;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涉及农业、财政、工商、税务、国土、劳动等多个部门,要根据各部门管理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加强沟通联系,形成政府主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从政策上加以扶持,从业务上加以指导,齐心协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加强培训,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
要进一步加强对指导、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技术指导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拓展合作社发展思路,规范运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增产增效,引领农村产业化、产品规模化、销售一体化、经济快速化发展。并可通过与大专院校搭桥、与龙头企业合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合作社等形式多渠道培养、吸纳合作社管理、销售、技术人才,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
(三)健全运行机制,做到规范发展
一是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要求,引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和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二是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在产、购、运、销和加工经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储备基金,用来弥补经营上的亏损,以保护农民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要按照专业合作组织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收益分配和积累等制度,保护社员的利益,保证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四是要督促其建立契约约束机制,确定农民专业合作和和农户各方的责任和权利,既保护农户的利益,又能促进合作社稳定、健康发展。五是要以资金扶持为导向,促进合作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规范财务制度、规范建账的合作社给予资金补助。
(四)拓展筹资渠道,实现资金互助
资金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键,也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普遍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使用权、林木使用权进行确认、登记、发证,并在金融机构中探索开展各项农业产权抵押贷款。要引导和支持农户以土地、房屋、厂房等实物进行入股,壮大专业合作社实力。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政府贴息制度,推进“政府 银行 担保公司 农户”的融资模式,进一步畅通合作社筹资渠道。同时,要以资金作为联系和发展合作社的纽带,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农户资金互助合作,允许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技术等入股,实现互助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正真实现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理念。
(五)突出地方特色,积极稳妥发展
要以致富典型为带动,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帮助合作社制定生产发展规划,把特色农业和名优产品做大做强,发挥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载体作用。要积极稳妥的做好特色农产品培育,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强化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以“市场 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15
建国以来,通过多年的实践,黑龙江省农技推广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技推广体系发展迅速,从原有单一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发展到政府为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民协会、涉农企业等相关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模式。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1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技术机构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黑龙江农业推广技术机构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法规和政策;负责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实施和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负责搜集、传递农业科学技术信息,总结推广增产经验;指导农民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服务、合作组织,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负责农业技术培训、技术宣传、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省、市、县、乡4级推广网络。
近年,黑龙江省农技推广体系虽然不断完善,但仍面临着主体单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运行不畅等问题,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一免三补”政策出台后,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问题不断出现。
2 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应新形势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体制不顺;经费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推广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欠缺农技推广技能;推广观念陈旧,手段落后。
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推广作用发挥不充分。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是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拥有的高技术人才、高端仪器设备、多渠道的资金支持、成熟的科研成果。目前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只是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一支力量,各自为战,并没有把推广工作视为其工作重点,农业科研成果没有及时流入推广单位,农业科研、推广、生产断层,无法从真正实现“科教推三结合”。
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发展问题多。涉农企业进行推广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推广的技术、产品更注重经济利益,农民对其推广的技术、产品信任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规范的章程和运作机制,科研能力薄弱,推广的成果科技含量低。
农民综合素质低、参与度不高。农民是技术推广的目标群体,是直接受益者,其综合素质影响推广效果。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农民的参与程度不高。在整个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农民只被认为是新技术的接受者,只参与流程中最后技术应用环节。
3 问题的成因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对落后,问题很多,但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受了战乱,社会动荡等多次打击,使得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整体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实力非常薄弱,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农业科技水平较低,新成果新品种较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3]。在特定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改革中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对各种社会力量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引导,同时广大农户的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技术新成果意识不强,这些都是制约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进一步科学化的完善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进行系统的分析调研,摸清现状,借鉴经验,从多方面入手,多部门配合,才能使黑龙江省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加有效的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莉.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系统成效评估[j]. 农村经济,2011(04):108-111.
篇8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体育社团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3
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以体育运动(或活动)为目的的非正规的、松散的群体性组织。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作为高校课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能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身心健康,提高思想素质,共同完成学校课外体育教育的任务,成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
(一)项目分部及规模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建立审批程序是:成立社团学生需要提出申请,由社团联合会审核通过后才能成立。必须要遵守社团联合会章程。
截至目前为止,华南农业大学共有体育社团14个,项目分布及会员规模如下:定向越野(400人)、橄榄球(350人)、篮球(600人)、排球(300人)、乒乓球(480人)、棋牌(400人)、羽毛球(550人)、足球(600人)、健美(280人)、跆拳道(300人)、网球(400人)、毽球(550人)、武术(280人)、轮滑(500人)。
(二)社团管理模式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是: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社团代表大会,是社联的最高权力机构,并由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指导,它的常设机构是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学生社团联合会委员会(简称“委员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常委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进行全面管理工作,包括经费管理等。
(三)社团经费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绝大部分经费来源是通过会员缴纳会费来筹措的,会员会费每人每年20元,由学校社联统一管理,各社团举办活动时根据情况向社联申请,然后社联审批以后拨款进行。部分项目是通过校内竞赛寻求校内外企业赞助的方式获得的,但是这种企业赞助更主要是通过赞助自己的产品(器材、服装、用品和饮品等)的方式进行的,直接赞助经费的社团很少。由此可见,会员会费是目前体育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学生的会员会费支撑着体育社团的运转,这说明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的社会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体育活动。
对社团经费用途的调查表明:社团经费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场地器材费用、竞赛费用、服装费、参观交流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于社团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但是整体看来,由于社团会员数量有限,各项活动开支比较大,社团普遍经费紧张,经费的短缺影响了体育社团的生存和发展。此外,对体育社团经费管理规范方面进行调查,大部分社团都有财务制度、有专人负责、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布,这说明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经费管理方面透明度还是比较高的。
(四)社团活动安排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每次活动时间的调查表明:每次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15%,每次活动时间在1-2小时的65%,小于1小时的20%,由此可知,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大部分活动时间在1-2小时。此外,体育社团活动的方式以培训、辅导为主,占到活动形式的16%,自由活动比例也很大,占到活动形式的34%,社团内竞赛活动占到25%,社团间的交流活动占到15%,目前体育社团活动形式多样,但是自由活动所占比例还是很大,而且竞赛活动较少,在活动频率上有部分体育社团一年才能搞一次竞赛活动。而且部分体育社团活动松散,缺少有效地组织管理,尤其缺少体育专业人士的指导。
(五)社团场地器材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在场地设施方面的调查显示:篮球、排球、轮滑、跆拳道、橄榄球、健身健美、象棋、围棋等场地等相对比较充足,能基本满足社团活动的需求,而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活动场地相对缺乏,不能满足体育社团活动的需要。主要是部分场地,尤其是室内场地开展经营活动,部分场地很难满足体育社团的活动需要。部分体育社团受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能保证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此外,由于部分体育项目对抗激烈,学生容易受伤,在申请活动场地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导致体育社团活动缺少了竞赛这一重要内容,在足球社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华南农业大学体育社团活动的器材主要有社团提供与参与者自备两种方式,但总体来说,体育社团活动的器材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六)相关职能部门对体育社团的支持情况
通过对体育社团指导人员的调查得知,体育社团基本都都有自己的专门指导员,体育社团指导员落实情况比较好。针对社团指导员来源地调查显示,大部分社团的指导员是由体育部各专项教师担任,小部分的指导员是其他学院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还有个别社团的指导员目前没有得到落实。从这一情况来看,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教师是各项目体育社团指导员的生力军,也说明学生体育社团能充分利用校内体育人力资源,努力提升本社团活动和管理的质量。
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是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走访中得知,对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都是赞成的,并且给予一定的支持。这说明学校已经意识到学生体育社团在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体育社团获得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对体育职能部门领导的访谈了解到,体育部对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史非常支持的,他们普遍认为学生体育社团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指导。
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存在问题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学生体育社团认识上的误区而导致的一些外部环境问题,另一类是学生体育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其自身特点使之产生的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正确的认清这些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推动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发挥学生体育社团队学生成长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整体重视不够,学生体育社团主体地位和认识不足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是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走访和调研,相关职能部门对体育社团的发展在态度上还是比较重视和支持的。但是在问到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地位方面,学校只是认为体育社团是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没有把体育社团工作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和高度加以重视。实际上,在活动场地、经费、指导人员和优惠政策方面对体育社团的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体育社团既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的一个渠道,又是培育适应社会新人的有效途径。对于营造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体育文化传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体育社团的主管部门还是学校体育部都还需要拿出实际行动对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重视。
(二)学生体育社团管理不规范
在社团内部管理方面。学生体育社团是一个依内在兴趣组建而缺乏外在约束的松散结构,所以大多数体育社团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缺少新老成员衔接和传统的承袭。体育社团的兴衰甚至存亡与主要发起人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个人走了,一个体育社团也随之消亡了。所以,如何促进学生体育社团内部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建立至关重要。
在外部监督管理方面。体育社团本身就是学生群体,缺乏上作经验,不可避免地在上作中存在着盲目性,同时学生体育社团本身又有较强的独立性,所以应有适当的约束。这种监督管理是一种宏观上的指导,抓大放小,确定思路,明确目标,达到一种放而不纵的状态。从根本上促使每个学生体育社团都能为学生服务。
(三)缺乏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学生体育社团的生存和发展中存在一些关键的制约瓶颈,主要便现在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财务报账和时空保障等方面。
政策保障。对体育社团的调研得知,华南农业大学也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之类的法规性文件,但是文件只是涉及到管理方面的内容。至于如何促进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如何界定体育社团的地位、如何依法保障学生体育社团的权益等问题缺乏实质性考虑。内容上更多的涉及是约束,而不是保护。
组织保障。体育社团松散型和活动的社会化程度较高,但是缺少学校社团联合会以及体育部在组织指导,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加强有效引导。
财务保障。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没有成熟、稳定的资金渠道。目前的经费来源为会员的会费,因此每年会员的招收情况将会决定当年社团活动的组织安排。社团本着“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前提下,节俭建会”的宗旨,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不过由于社团的经费限制,导致社团成员,尤其是社团代表队参加省市正规的大型活动机会很少,更多的是由社团内部人员自费参与,这对社团成员参与校外专业比赛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这既有学生体育社团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对学生体育社团投入不够、政策限制等有很大关系。
时空保障。由于学校课程实行学分制,而且不同的学院上课板块也不同,体育社团内成员的课程时间不一致,统一开展活动的难度增大。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学校每年都在扩招,学生规模越来越大,而体育社团所需资源变得越来越少,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体育社团没有地方开展活动的问题日益严重。调研显示,我校橄榄球、围棋、足球、网球等项目社团关于时空保障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四)活动层次不高,随意性强,继承与发展不够
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应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运动追求、青春气息和创新精神。但学生对体育社团活动强烈的呼唤与体育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作用之间呈现出的矛盾,说明了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水准、层次与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得差距。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层次不高具体表现在只是停留在对某项活动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操作上,活动次数多,但形式单一,内容单一,缺乏创意,部分社团活动始终停留在传统、简单和低水平这个层面,远未发挥应有的影响,在学生中也没有找到应有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缺乏整体策划,缺乏体育专业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体育社团有自己的专业指导老师,但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加上体育部教师每人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过大,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使得一些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所以需要加大对学生体育社团进行专业指导的力度,使体育社团健康的发展。
此外,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的自主性使体育社团成员在活动的主观设计、组织和开展上,存在着随意性较强,活动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设计的问题。活动的随意性又极易造成体育社团活动不应有的偏差。一些学生体育社团不能正确处理“两个课堂”的关系,有时体育社团活动有冲击课堂教学的现象;少数体育社团成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放松了自己的专业学习;青年学生涉世不深,少数人对社会不能正确认识,活动中有时有意无意间出现与学校规章制度相违背的言行;体育社团负责人之间不能很好协调上作,闹不团结,个别人甚至在社团内搞宗派活动;一些社团活动追求形式主义,觉得会员越多越好,结果组织臃肿,上作无法运转而自身难以“消化”,在活动中,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差。这些问题都说明学校应对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加以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指导。
三、对策与建议
(一)将体育社团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形成其独立机构,如:“体育俱乐部”,形成体育课与体育社团相结合的整体模式,形成教师、学生自主选择“教”和“学”的隐含体育课程教师、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俱乐部,符合高校的教育特点:教师专项性强,知识结构专业型,教学的形式是教师开课学生选。
(二)优化有利于规范学生干部的设置,制定机构发展的长远规划、发展目标、管理章程和行政组织措施,规范财务管理和开展活动的秩序。避免了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停滞不前。
(三)体育部和学校社团联合会共同协调指定和选派相应专业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有计划的提供学校现有体育场馆、设施;逐步实现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承办校级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裁判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社会道德,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四)在学校提供开展校级体育活动基本资金的基础上,以学期为单位推出的综合体育活动对商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逐步实现社会、学校共办校园体育的同时,对学生在体育活动策划、组织等相关实践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体育知识和商业操作方法,符合学生对提高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 饶国栋.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和引导[j].江西教育科研.2007(3):79.
[2] 宋洪涛.论当代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126-129.
篇9
论文摘要: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关键在教育,因此发展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供销合作社组织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具有的优势,分析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阐述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培训其发展对策,为推进合作社事业的发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需求。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合作社;教育;发展对策
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供销合作社是直接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供销合作社肩负着多项职能、多重角色的特殊使命,决定了供销合作社的命运与“三农”的命运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决定了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合作社发展实践证明,人才是兴社之本,而人才关键在教育,合作社的教育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乎其生死兴衰。2011年6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发展行业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实施‘科教兴社’和‘人才强社’战略,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实现供销合作社新的跨越式发展”,“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巨任务,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供销合作社从业人员和农民素质,已成为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合作社教育,构建完善的合作社教育体系,发展供销职业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和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
一、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培训现状
近些年来,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总体看,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离新农村建设、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还有很大差距,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系统教育角度看,我国供销合作社人才培养大多依靠供销系统内所办的学校,曾有安徽财贸学院和山西财经学院两所普通本科高校、一所管理干部学院、几百所供销学校。随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陷入低谷,出现学校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现象,为了求生存,大多数供销学校改旗易帜而去掉了“供销”字样,面向市场办学。这些学校,一些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一些下放给地方政府后合并升格为综合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以适生存,调整办学方向,修订培养方案,完全失去供销合作之特色。即使两所办学历史悠久、实力较强的普通本科高校也下放给了地方,并且那些具有合作社特色的、全国唯一的合作经济专业也被撤消,合作社教育体系受到很大的削弱。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一些高等财经院校和农业院校曾经开设过合作社专业,但在“文革”期间停顿了近二十年,导致目前出现断层现象。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科目录》中曾增设与合作社相近的合作经济专业,招生属性为试办,至1993年才被确定为正式招生;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8年颁布)》等文件的通知中合作经济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出现,从而停止了招生;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的公布结果中,全国各高校申请新设置和调整的1711个本科专业中,仍没有合作社专业。尽管目前还有少数高校仍保留有合作经济专业研究生、专科的招生,如中国农大的农村合作经济、安徽财大的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华南农大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云南民族大学的合作经济理论研究,但因没有本科层次,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出现分化和断层现象。而且,合作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大类,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所需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方向不相符,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直至2008年3月,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的专业学院,它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合作社高等教育的空白。2009年1月起,合作社学院作为尝试,在青岛农业大学内部所有专业的四年级毕业班学生中招收合作社专业方向课程班学员,成绩合格者,由青岛农业大学颁发合作社专业方向课程结业证书。
由此可见,尽管能为合作社培养人才的学校,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等专业学校,存在着办学主体分散、数量有限、层次断层、体系性不强等缺陷,很难形成优势突破。
二、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求
从表面上来看,各类学校、培训机构都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但仍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合作社教育没有真正地得到重视,从专业设置上可以看出,目前仍处在断层阶段,致使我国合作社教育无论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几乎为空白,岂能有特色之说;二是由于缺乏深入调查研究,不了解合作社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究竟所需什么样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如何培养等问题研究不够,并且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在职培训的倾向。因此,合作社特色教材短缺、合作社实践经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断层等现象,严重影响合作社教育培训实效,难以适应合作社蓬勃发展的需求,甚至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二)供销合作社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合作社教育涉及国民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论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全日制教育,还是在职教育都有涉及。目前,我国合作社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合作社所开展的教育培训是零散的、偶发的、短期行为的。至今国内仅有一家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存在突出的矛盾:一是存在合作社需求大量人才与合作社缺乏教育资源的矛盾,导致缺乏合作社急需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供销学校改旗易帜而去掉了“供销”字样,或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或下放给地方政府,且合并升格为综合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合作经济的特色专业。因此,目前能为合作社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甚少,不能满足合作社蓬勃发展人才需求。二是存在合作社迫切需求人才与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矛盾,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亟需人才的培养。客观上合作社地处农村,条件艰苦,待遇较差,缺乏吸引力。同时,不健全保障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导致了合作社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需要。三是存在合作社人才培训形式和内容上与实际需要相脱节,人才培训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的现象。
(三)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深入、行业衔接不紧密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实践能力。虽然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积极性较高,不断地探索并实践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但由于企业与学校责、权、利不明确,企业担心承担学生和教师存在的风险及损失,而企业积极性不够。因此,从总体上看,校企合作缺乏有效、完善的机制,难以达到应有的尝试和广度。
供销合作社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至关重要。特别是国务院40号文件颁发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脱离行业,未能深深扎根行业,没有行业特色,而职业院校发展缺乏行业企业强有力的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的衔接不太紧密,为行业培养人才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输送给行业的职业人才较少。比如2010年全系统新增的23万人,绝大部分来自系统外院校。
(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效率不高
尽管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政策及财政扶持力度很大,但由于大多职业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与国家级示范校的要求相距甚远,经费不足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因素。还有职业教育存在多头管理,行业办学被边缘化而致系统学校经费紧张之因素。一些地方省属、地方学校,由于主管部门、主办行业的不同,学校级别、经费标准也不同,致使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标准的差异,甚至毕业生证书等级、工作身份及待遇的不公平,由此导致同类学校的政策不同,引起诸多矛盾。
目前,农民合作社发展甚快,可教育培训的总投入甚少。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合作社本身为提高产出质量、产出水平而开展的生产技能培训投入,其使用效率虽较高,但总量很少;另一部分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出于扶持教育培训的投入,其投入少,且使用效率差,能真正投入到社员身上就微不足道了。因此低投入、低效率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举步维艰。
(五)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的宝贵资源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着“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专业任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落实不到位,其培训和技能提高力度有待加强。职业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理论教师会讲课却不会实操,聘请的实操教师会操作却不会讲课的现象,即“双师型”教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原因:一是经费和编制不足,学校对企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没有吸引力,主要通过内部挖潜培养 “双师型”教师,导致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二是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又招不到专业对口的师资;三是学校发展速度与师资编制缺乏的矛盾,导致结构性教师缺失,甚至成为教师队伍扩大的重要因素。 转贴于
三、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对策
(一)构建适应新时代合作社教育体系
世界合作社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合作社教育,且认为合作是国民性的重要体现,甚至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开设合作社知识基础课,将合作社意识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把合作社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并拥有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如:丹麦合作社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最大特点是形成了完整的合作社教育体系,其包括初等教育、城市学生的预备课程、农业基础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农业连续教育四个层次。美国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构建了以农业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合作社教育体系。俄罗斯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盟(相当于我国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拥有3所大学、3所学院以及70多个中等技校,可开展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年培训人员达到16万人之多。俄罗斯合作社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大学,也是俄罗斯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它在全国18个城市设有分校,在校生近4万人,可以开展从本科生到博士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合作社教育几乎为空白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我国合作社事业迅速发展和巨大的人才需求,因此,构建合作社教育体系非常必要和紧迫。
我国借鉴发达国家合作社教育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教育体系。笔者认为,我国的合作社教育体系:一是构建以供销合作社系统院校为主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合作社教育的院校框架系统,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合作理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合作社多种教育培训,重点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二是构建以农业系统院校为主要支持的、注重与现代农业科技紧密结合的、合作社农业科技教育系统,包括现代农业各种技术知识及应用的教育、培训和推广工作;三是合作社教育纳入中小学、高等普通教育中,把合作社意识、合作社知识及合作社理论教育作为国民系列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四是构建以农村成人教育、各类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为框架系统,以加强合作社知识教育;五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党政干部培训过程中将合作社课程列为必修课,使各级党政干部能够了解、掌握合作社知识,提高其对合作社的认识度、支持力度,尤其是直接面对农民的基层干部,这更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六是恢复两所原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大学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依托,并组建全国性的合作社大学,对大专、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层次的合作社专业建设与发展作出规划,构建合作社学历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高层次合作社专业人才,从事合作社理论的教学研究。
(二)加快改革创新,打造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适应需求人才
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及培训机构要顺应新形势发展,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打造供销合作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农村实用性人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是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相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能力。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着力实现教学活动“三个结合”,即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开发结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三是加强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探索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融入“三农”的重点和特色专业设置与建设,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教育部和供销总社联合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合作办好一批涉农和直接服务于供销合作社的特色专业,并依托这些特色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四是加快特色教材开发。加大特色教材开发的资金扶持,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机制,开发涉农及新农村建设的实用、科学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一批以服务“三农”和“新网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为特色的职业学校。
(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加强行业衔接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为职业学校搭建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构建职业学校与相关产业、企业的协作机制,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促进供销合作社事业、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并加强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建立有效的、完善的机制,明确企业与学校责、权、利,提高企业承担教师和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引导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和实训指导,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化和打造全新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急需紧缺的高技能、实用人才,调整办学方向,重点建设一批以服务“三农”和“新网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为特色的职业学校,培养“新网工程”建设急需各方面专门人才,并积极承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等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任务。此外积极参与“县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四)加大职业教育投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尽管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政策及财政扶持力度很大,仍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费不足成为制约供销合作教育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首先,通过立法措施扶持、支持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发展,要切实建立合作社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职业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其次,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支持,探索供销合作社职业学校享受公共财政扶持的机制和办法,逐步提高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多渠道筹措经费。第三,加大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各级供销合作社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资金应切实用于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第四,整合资源,探索学校自建、校企共建、企业自建、向学校开放等多种形式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多方分担实训基地建设成本,组织实施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一批供销合作社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一批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一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篇10
>> 宝鸡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 光伏产业在宝鸡市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宝鸡市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宝鸡市金台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宝鸡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研究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宝鸡现代农业发展 宝鸡市新育休闲生态农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宿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宝鸡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宝鸡市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发展对策 宝鸡市间作套种模式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 宝鸡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柳一桥.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和巴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3(3):46.
[3] 曹金臣.荷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5):115.
[4] 朱丽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8):23.
[5] 潘伟光.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9):44.
[6] 任海洋.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研究[j].世界农业,2013(10):55.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