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1 17:30:16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1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9-02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手术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严重损害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现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1 外科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问题
1.1护送病人不当,甚至接错病人
1.1.1接错病人常发生于同一病区有重名病人且同日手术时;同时有两名以上急症入院病人(没有办理住院号)时;由于手术病人术前紧张、睡眠欠佳及应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接病人者未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导致错接病人或接错手术间。
1.1.2 护送病人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会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2]。
1.2手术安置不当
1.2.1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为原则,其操作要轻柔协调,注意负重点和支持点是否正确,各种垫物和支撑物软硬要适中到位,已安妥的舒适不移位。
1.2.2此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巡回护士违背上述原则,对术式不甚了解,缺乏与术者、麻醉者沟通所致,多见于全麻、消瘦、手术时间长、高龄等病人。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等,或影响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1.3.1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外来器械清点、管理不严。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2术中注意力不集中,手术前、中、后物品清点有误,术中物品添加未及时登记,造成物品数目清点错误。
1.4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术前未按病历记载核对或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错误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上的错误,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 用药错误
1.5.1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尤其是体外循环及器官移植手术,病人输液路径多,护士缺乏药品知识,加上不熟悉病人病情,易发生用药错误,造成不安全因素。
1.5.2有的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术中用错药、输错血:①外用药、静脉用药标志不明显;②药物未定位放置,使用时未认真核对;③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④输血时未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原则。
1.6医护间缺少沟通
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1.7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各医疗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尽量压缩编制。护士人数远没达到卫生部的编制要求,护士加班过多,超负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假如护理人员文化低,素质差,频繁轮换,培训不够,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术前访视制度;术前一天器械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病房时仪态端庄,态度热情亲切,向患者说明来意,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次日将为患者手术所承担的任务,称呼患者时用文明礼貌用语[3],可轻握患者手部减轻患者恐惧感。与患者交流时语言轻柔、通俗易懂,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树立信心。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就彻底避免了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2.2 接送病人签字制度;为避免术中用物、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我院建立接送病人签字制度。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将病历、x线片、ct片、疝气补片等带齐并签字。科室成立了专业小组,轮流外出进修学习。我科还建立了手术流程制度,并对各种器械、仪器设备设置专人专管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 严格的查对制度;为避免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我院建立了严格的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2.4 预防切口感染的一系列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定期检查,及时重新灭菌。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分室放置。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液及手术间定期作细菌培养。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术毕,手术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再刷洗打包,手术间内物品、操作台、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h,空气消毒机消毒1h后手术间方可使用。废弃物焚烧处理,以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4]。
2.5对于术中植入人体的物品应提前做好防过敏措施。面对重大手术或患者为体弱多病型时液路应至少开通两个。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5]。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病人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核对无误。输血时密切观察,输血后将输血袋放置24h,确定未发生输血反应后,毁形处理。
2.6 安置手术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应垫软枕。
2.7 标本登记制度一般病理标本,术毕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双人签字确认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对于极小的标本,术前准备几个高温灭菌小瓶,手术取下标本后由器械护士直接放入小瓶内,术毕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双人签字送往病理科;如需送冰冻,巡回护士准备好标本袋,待标本取下立即放入袋中与器械护士核对无误后立即送往病理科;切忌冰冻标本内加福尔马林以免损坏标本。
2.8 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为避免抢救记录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我科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及时补记,抢救记录结束后6h内补齐,体现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2.9 护送制度 护送病人回病房时,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应由专人看管防止脱落,并在接送病人单上签字查看是否将病历、x线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带回,避免由此带来的不便。
2.10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确保护理安全。
3 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慎独精神还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6]。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3]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6-1837.
[4]冯立,耿淑琴,张桂荣.如何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9-61.
[5]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0-131.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2
【关键词】泌尿外科;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临床实践治疗中发现,泌尿外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泌尿外科患者也不断增多[1]。老年人群具有身体机能不断衰退的特点,且多数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并在护理工作中,分析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防范策略,以提高护理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诊治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及制定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及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诊治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98例,实验组有男65例,女33例,年龄46-81岁,平均(62.37±2.64)岁;对照组有男61例,女37例,年龄48-84岁,平均(63.21±2.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分析患者围术期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防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1 围术期安全隐患分析
患者手术及自身因素。(1)泌尿外科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及免疫机制有所下降,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也有所减弱,但往往术后需卧床休息,如术后护理措施不完善,患者发生褥疮、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增加,不利于患者康复,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可能[3]。(2)泌尿外科患者术后,部分需置管,包括导尿管、引流管等,有可能出现管路滑脱、逆行感染、管路阻塞等不良情况,甚至需二次手术治疗。(3)术后,患者的行动力及自理能力均有所下降,患者自行活动,有可能出现跌倒等不良情况。
1.2.2 护理风险防范对策及管理措施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评估安全隐患的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临床护理,建立专门的护理质量监督及考核制度,监督护理人员是否能够准确完成日常护理内容。护士长每日抽查护理人员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其操作不规范之处,每日交接班时对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如需加强护理的方面,护理不规范处等,护士长还需于早晚两次带领护理人员查房,重点巡视老年患者,指导护理人员如在护理期间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护士长及主治医生,并遵医嘱对症治疗。
第二、建立完善护理制度。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及患者的病情特点,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尤其是科室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工作的护理能力以及对于危急情况的处置能力。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需观察并比较的指标包括,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2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3.讨论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护理及应用研究证实,护理工作的提高与强化,有助于提高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因此护理人员需于患者入院后评估有可能引发护理风险的因素,并及早进行防范,结合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风险意识及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流程,多与患者沟通,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使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护理泌尿外科患者中,分析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行防范,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馨,谭洁,宋琦等.泌尿外科腔镜器械过塑图谱在器械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0):9-10.
[2]陈黎黎,孙艳林,姜春峰等.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2):140-141.
[3]p彩华,黄珍华,黎美连等.合并精神障碍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271-272.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3
关键词:矿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矿山建筑施工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作业,出现人员伤亡事故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施工安全管理着实重要。矿上建筑的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种类很多,而引发事故的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的,一般由多种因素促成,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对于安全保障的问题,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施工管理应该贯彻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施工人员的安全着想,采取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一、 矿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一) 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
矿山建筑施工的主体是工作人员,而人为因素是引发安全隐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参与矿山建筑施工的基层人员,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一般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于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都没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他们大多数人只注重花大力气做好本职工作,而不会对与工作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思考,也不会督促自己去学习和充电;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遇到安全隐患时,他们手足无措的后果。基层的施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的问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是非常不到位的,平时也不注意学习安全施工的科学方法和遇到危险时的自救策略,法制观念也比较淡薄,不懂得利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在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时可能因为使用不合理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有时由于施工人员进行连续作业,已经非常疲劳,精神状态不佳,会造成误用施工设备或者操作出错,发生危险情况。
(二) 施工设备引发的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机械设备代替人的劳动,同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但是使用这些建筑施工机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就是要求机器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不能使用老化、损坏的机器进行建筑施工的相关作业。如果用于施工的机器已经过时或者发生了故障没有检修完好,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如果没有意识到,就可能在连续的施工过程中引发责任事故,给施工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阻碍工程施工的进度。比如,在某地的建筑工地上,由于施工设备的线路老化,引发了漏电事故,导致施工人员死亡,这样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矿山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施工设备,往往都需要在适当的地点使用,一旦施工地点选择不当,同样会出现危险;有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合适的施工设备,无奈情况下使用简单的机械设备勉强施工,造成这些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引发安全事故,这种事故的后果是,不符合建筑的质量要求,如果情形严重,会引发人员伤亡。
(三) 安全防护材料引发的安全隐患
首先,是由于安全防护材料不合格引发安全隐患;矿山建筑的施工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的蛊惑,在市场上购买一些价格便宜、生产渠道不正规的安全防护材料供施工人员使用,这些材料没有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往往都是不合格的产品,甚至是劣质产品,使用这样的安全防护材料,安全自然得不到保证。
另一方面,是由于安全防护用品没有被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引发安全事故。比如,有些施工人员在佩戴安全帽时,只是将帽子扣在头上即可,而没有把安全帽带系好,一旦发生意外,安全帽就失去了应有的防护作用。
(四) 施工环境引发的安全隐患
这里所说的施工环境一般是指气候环境,气候是一个不能控制的影响因素,建筑施工的周期延续时间很长,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风霜雨雪等恶劣的天气,工人的施工安全因此遭遇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危险系数更是增加了不少。
二、 矿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预防措施
(一)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和策略
与一般建筑工地的施工相比,矿山建筑施工的施工难度更大,施工工人肩负着难度较高的施工任务,因此,管理者实行的管理方式应该以人为本,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尽最大的能力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比如,在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上,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进货,购买质量合格的产品,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购买价格便宜、质量低下的产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关心施工人员,不能拿出领导的架子置员工的利益于不顾,要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卡,关注员工的健康;如果施工人员由于身体不适请假休息,管理人员应该给予批准,不然就不能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增加。
在闲暇时间,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设备使用、自救急救知识的学习以及法律知识的学习,使施工人员提高文化水平,能够正确地按照操作步骤使用建筑施工设备,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学习自救急救知识,能够使施工人员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保持冷静,通过学习的方法进行自救,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够增强施工人员的法律观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施工,规范施工行为,并且可以依靠法律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气候恶劣的时候,不能因为赶施工进度而坚持让施工人员进行各项作业,应该暂停作业,等到恶劣天气过去之后,组织重新施工;在烈风暴雨的情境下施工,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也无法全神贯注地工作,心理会有恐惧感,容易发生危险。
(二) 更新、维护施工设备
施工的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作,是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得到保证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施工管理单位要进行一定的养护工作,保证施工设备能够正常而安全的工作。现阶段,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短,施工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引进新的施工设备,淘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和老化的设备,在硬件设施上保障施工安全;使用中的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养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在设备用于建筑施工之前,要提前进行检修,排除故障,以便设备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转,既能够保证工作效率,又能够保证安全性能。
总结:
以上分析了矿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其中安全隐患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预防措施归结为两点,希望对矿山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启发。与普通建筑的施工相比,矿山建筑施工的危险系数要高,难度系数要大,因此在施工管理中一定要引起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明确安全隐患存在的部位,对症下药,采取适宜的策略进行预防,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由于笔者本人的水平有限,以上的论述可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希望热心的读者能够指正,或者补充不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 刘坤伟,陈满华.浅谈灾后重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安全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1)
[2] 张峰,侯艳艳,张泽中.大风坝风电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1)
[3] 谢英良.如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进行监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3)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管理措施
前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国家的安全机密的管理机制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的处理,计算机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是当今网络环境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更加新鲜繁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并且为人们带来各种感觉上的冲击,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规范的行为,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行为以赢取暴利,故而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安全隐患。
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为了保证在网络环境中对数据库信息的完整、保密以及使用性的统一,对网络采取的有效管理机制以及技术措施。计算机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计算机的安全有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都是对计算机安全的保护,对其中数据的真实、完整进行保密工作。网络安全性相对此来说就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含义,当下发生计算机被攻击导致当中内部信息被盗,甚至造成局部网络系统瘫痪,此类事故经常发生,由此可判断不可预知性和突发性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一大特点,故而针对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全民提高警惕。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有很多对计算机数据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有人为的因素、自然因素以及偶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最大因素。很多不法分子企图利用计算机中的漏洞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措施盗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以此获得重要信息,甚至对计算机的设备进行破坏。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下:
(一)非法访问
访问者通过不良手段进行远程操控,包括通过黑客程序、隐蔽通道、攻击密码等手段,有些内部人员通过采取搭线窃听或者口令攻击等方法窃取和破坏文件,甚至为使对方计算机服务器停止服务而设置非法程序加以阻止破坏,为了破解对方加密的信息,不法分子以用户名和电话号码以及用户的权限进行破解。
(二)计算机安全出现漏洞
网络漏洞指的是计算机在多个安全测落上存在漏洞和缺陷,比如硬件和软件上,系统安全上都存在着缺陷。校园网络中此类安全隐患较为常见,攻击者未经同意就对网络系统进行访问。由于校园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原本的操作系统安全风险级别不高,加上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不够了解,无法做出有效的安全设置,专业性不高,导致网络系统出现漏洞,这样攻击者通过一些工具或者手动经验的猜想很容就能盗取和修改相关的资源,可想而知如果存在着更严重的漏洞,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被黑客破坏导致瘫痪。
(三)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影响计算机正常运作并且能够自动复制的程序代码,具有自我繁殖性、传染性、隐蔽性以及破坏性等特点。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在特定情况下出现了异常字符或者无法去除的特定画面、一些文件突然丢失或者异常增加、可用内存突然变小等情况,这些都是计算机病毒出现的征兆。
(四)网络诈骗行为
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事件的增多是人们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比如网络电话集体违规运营、网站诈骗技术、网络交友诈骗等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法分子在网络上进行诈骗活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互联网的普及正是这一手段催生的重要渠道,对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一)更新漏洞补丁技术
系统官方网站要及时更新和最新的补丁程序,并且尽快得到认证和优化,有利于随时发现漏洞可随时有效处理。也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进行认证,如系统优化大师、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等进行自动安装。
(二)加强病毒防护技术
随着计算机病毒种类的多样化,其入侵的方式越来越多,电脑瘫痪给用户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损失。首先要加以预防,对已知病毒进行了解和预防,当电脑遭到外界病毒侵入,发现病毒之后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剖析,为了更好地处理病毒尽快设计出对此病毒进行查杀的软件,专门针对计算机病毒,用户需要做的就是经常对计算机进行扫描和杀毒,定期升级和更新系统软件,以此保障计算机安全。
(三)对计算机数据加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加密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在的很多网站需要用户填写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才能够进入计算机和网站,另外在填写用户信息方面,用户尽量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简单的内容作为密码,这种方式最容易被破解。
(四)提升网民自身的认识水平
网民要在保持清醒头脑的基础上积累判断网站真伪的经验,谨防网络中的虚假诈骗信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贪图便宜,所以要保持冷静判断,一定能够看清网络诈骗的本质,避免受到伤害。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隐患问题的研究探讨可以发现,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随时更新升级,还要通过考虑其他各种相关因素,各方面进行配合研究,共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案和措施,才能够使计算机网络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得到安全的保障,从而更好的享受网络带给人们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俊林.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0(08):3-4.
[2]孙海玲.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有效维护措施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1(09):6-7.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5
[关键词]煤矿通风 安全隐患 管理措施 排除隐患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69-01
1、煤矿通风安全隐患排除的有效措施
造成煤矿通风系统出现安全隐患有大量的因素,工作人员只有首先对可以觉察到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排除,而从源头上消除危险,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煤矿通风安全。而目前在我国最普遍采用的煤矿通风安全隐患排除方法就是“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即是把所有的检查项目用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然后在逐一地进行验证检查,并将所检查的项目的运行状态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专家的认真分析就能够得知通风系统目前的工作状态及安全性,且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446号令对煤矿重大安全开采有关通风系统隐患排除项目中的相关规定,现把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隐患排除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成下述九个部分来阐述:
(1)检查主通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供风量是否符合相关的指标。
(2)检查各个用风面所得到供风量能否满足要求。
(3)检查回风井和主副井之间的连通质量是否达标,保证二者不会出现同时出煤的现象,因为在连通的过程中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增加了测量定位的难度,在确保连通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又必须彻底将安全隐患排除,因此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4)检测将数台通风机同时操作时其各性能能否相协调适应,如果均布协调就很容易导致通风系统极不稳定,而且还要检查如果发生此类现象时是否有通风机备用。
(5)检查是否存在有因违反规定而导致串联通风的,所谓的串联通风指的是风流通过某个区域之后就直接流入到另外一个用风处而没有被排入到回风系统中,这种方式就很有可能把有毒气体带入到各个区域,还对供风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发生爆炸将使灾情迅速蔓延。
(6)严格按照通风系统设计规划图,检查煤矿通风系统的建设能否与设计保持一致,该检查过程还有利于完善通风系统的设计,使通风系统得到及时地调节。
(7)检查进风和回风能够均贯穿整个煤矿开采区,防止出现一段回风、一段进风。
(8)对矿井下的生产设备及相关设施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包括测风站、风桥、密闭、风门等设施,检查其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等。
(9)检查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状况,包括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煤巷等部位的掘进工作面是否已经配备了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和局部通风机,各种机电器械是否保持良好的性能。
2、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的相关措施
根据安全检查表法对所有的造成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进行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进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并且使得整个煤矿生产顺利高效地开展下去。一般将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因素归纳成两大方面,即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所谓的人为因素也不是指人故意而为之的,而是指因为是人在整个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是通过很多人共同配合、相互协调而完成的,所以就难免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怎样才可以降低由于人的能力、思维等因素造成的安全因素,是管理流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现提出几个可行的措施如下:
(1)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因为技术均是死板的,即使是工作的实践经验也能够通过老员工的讲解传授而获得,所以应该尽可能地降低技术这种能够通过工作前的学习而完善的东西对施工产生的影响,这是一种十分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的有效措施。
(2)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定期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素质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本质上改善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态度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更负责、更有效地做好安全开采工作。
(3)煤矿生产单位的领导要重视职工的人身安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不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尽量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组织他们进行安全意识、施工技术的学习培训。
(4)政府部门也应该严格监督煤矿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辅助煤矿生产单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严格合理的安全生产指标,确保煤矿通风安全。
其中,非人为因素又有施工设备因素和施工环境因素,可以采用下述几点措施加以控制:
(1)加强检测和预报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化情况,根据实时监测的情况做出精准的判断,并且及时地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以增强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确保施工的质量。
(2)按照设计方案中对施工设备的要求,应该尽可能地采用质量较高的生产设备,并且其配套的设施也必须全面,切忌以次充好。
(3)提高生产检测与监控的水平,以可以对整个通风系统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采集数据准确及时,一旦存在问题,就可以及时地检测到源头,并加以解决。
3、结语
煤矿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安全隐患问题提高认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城市发展和建设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密不可分,煤矿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所以做好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煤矿企业的通风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从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等两个方面来加强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把上述措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完善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就能够预防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望能为广大同行在日后的工作中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6
【关键词】集贸市场;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防火要求;防火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集贸市场在突飞猛进地扩大、增多。由于个别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差,消防安全措施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得到落实,且管理薄弱,火灾隐患严重,重特大火灾频发。例如,1995年5月27日,重庆市朝天门综合贸易市场因吸烟引发火灾,受灾户数300个,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1999年1月9日,北京市丰台区华龙灯具批发市场因电气线路短路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736万元;1999年6月3日,湖北省郴州市万达市场因电气线路短路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237.8万元。
据统计仅1997年一年,全国集贸市场共发生火灾540起,死亡28人,伤55人,直接经济损失5076.9万元。集贸市场往往存在防灭火条件差,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用火用电量大而乱,防火管理工作不落实等诸多问题,致使集贸市场的火灾原因多、调查难度大。
1集贸市场存在的火灾隐患及特点
1.1建筑条件差,营业面积大
从集贸市场的现状看,不规范、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市场不同程度的存在,如顶棚市场、临街市场、地下市场和一些临时搭建市场,有的是在原有建筑上改造而成,有的利用街道、道路扩建。这些市场存在着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等问题。带状毗连市场,多为一、二层小型个体砖木结构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沿街巷连建。大面积的连片市场,一般都是一、二层的砖木结构建筑的组合,间距小、密度大。尤其是建筑面积超过防火分区要求,商贸营业厅面积较大,有的达数千平方米,且缺乏防火分隔设施。
1.2可燃物品多,人员密集大
集贸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数为服装、鞋帽、家具、塑料和木制品等可燃物,也有油漆、气体打火机、赛璐珞制品等,有的市场还经营烟花爆竹。一些市场的门店为了便利销售,采取“前店后库”、“前柜后库”或“以店代库”的办法,到处乱堆放可燃货物。也有的市场门店建筑装修和柜台、货架制作使用可燃材料,使火灾荷载过大。由于集贸市场本身是一个商品非常密集的场所,经营的户主比较多,少则几百户,多者上千户,再加上众多的顾客,因而人员极为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1.3电气照明设备多,用火用电存在隐患
电气照明设备在一些集贸市场商贸区五花八门,安装在商店(场)顶、柱、墙上的照明、装饰灯,多采用带状式或分组安装的荧光灯具;市场安装广告霓虹灯、灯箱和供广告活动的电动机及节假日安装的各种彩灯;经营户乱拉乱接电气线路、插座、开关和夏季大量使用电风扇。荧光灯的镇流器、霓虹灯及电动机还有使用的熨斗、烙铁等电加热器,都具有很大的火灾危害性。在市场的餐饮区,用火、用电、用气量大,厨房线路乱拉乱接或线路被熏烤的严重老化,闸刀、开关保险盖破损掉落,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隐患。
1.4火灾蔓延速度快,容易产生有害气体
集贸市场的楼层起火后,火势由起火点向周围发展,并向燃点低的商品和楼梯间方向蔓延,同时产生大量的烟雾。烟气和高温由内部敞开的楼梯间垂直迅速向上蔓延,也有从楼梯间掉落下来的燃烧物引起下层燃烧。带状毗连门店,火起于上风时,火势会顺风沿着毗连建筑迅速向下风延烧,形成条形燃烧带;火起于下风时,火势向上风虽燃烧的速度较慢,但仍会威胁毗连的其他建筑物。小摊亭组成的集贸街火灾,由于商品处于悬挂状态,摊亭密集,亭(棚)上的遮雨板多为塑料制品,火势发展、蔓延速度极快。由于大量的棉、毛、化纤物、塑料物品和部分药品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危害现场人员安全。
1.5消防通道不畅,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困难
许多集贸市场依街靠路两侧,由于在建筑物附近乱搭乱建,或在市场上空设置顶棚,使消防通道宽度和高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更为严重的是街边路旁的摊点随意侵占,几乎没有消防通道,再加上市场内复杂的环境,当发生火灾后不仅人员疏散困难,而且消防车也难以靠近作战,直接影响火灾扑救。
1.6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存在失控漏管现象
根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规定,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应由其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协助。但不少集贸市场由于主办单位工作不落实,有关部门配合协调不够,没有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存在失控漏管现象。
2集贸市场的建筑设计防火要求
2.1合理规划布局
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切实解决集贸市场盲目的、不规范的建筑。新建、扩建、改建的集贸市场要统筹规划,实行逐级审批。规划、公安、消防、供水、供电等部门应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充分考虑消防通道、市政消防给水、消防基础设施、市场自身建设及周围环境等消防安全条件,确保集贸市场周围及内部通道畅通,消防水源充足,有利于灭火救援。对市场的数量应宏观控制,防止盲目扩容和无限发展,以免形成消防安全的不利因素。
2.2加强建筑审核
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及室内装修的集贸市场,其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主办单位和经营者如需改变建筑布局或使用性质,应当事先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凡在城镇设置建筑为半敞开式或者露天集贸市场,主办单位或合办单位应当事先将其选址及占用场地等情况,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半敞开式建筑的顶棚应当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露天集贸市场应当留出消防车通道,不得影响公共消防设施的使用,在高压线下两侧5m以内、临街(路)旁两侧4 m以内不得摆摊设点。集贸市场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仓库和易燃材料堆场要保持50m以上的安全距离。
2.3确保安全疏散
集贸市场应考虑经营户动态占用面积大、顾客携带物品多而占用空间等因素,在内部疏散通道上设计时要比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大些。市场内要按商品的种类和火灾危险性,划分若干区域,区域之间应留出足够的安全疏散通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和集贸市场的实际情况,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至3个,有条件的最好是在市场四面均设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疏散设计要有非常可靠的防火、防烟、隔热功能,疏散通道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且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2.4电气设备符合规定要求
电线敷设必须经过穿金属管或不燃材管,吊顶内敷设的线路接头必须用接线盒密封。对荧光灯所使用的镇流器,安装前进行连续通电使用48h的安全试验,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得将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天花板、吊顶或墙壁上,应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离。对摊位尽可能安装≤60w的白炽灯,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50 cm,彩灯之间导线不得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开关、插座、闸刀等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
2.5正确选用室内装修材料。
集贸市场室内装修的消防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修材料的选择确定。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商贸区的商店(场)、门店、餐饮区的饭馆(店)的室内吊顶及室外市场摊位上空的大棚都必须选用a级材料,不仅要注意吊顶表面材料的性能,还要注意内部龙骨材料的防火性能。墙面、地面选用b1级材料,摊位隔断、货架、货柜必须使用b1级或b2级材料。
3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不仅要从建筑防火上消除先天性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从消防安全管理上加强,切实落实具体措施。
3.1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组织,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实施监督。主办单位应当建立消防管理机构,多家合办的应当成立由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防火领导机构,统一管理消防安全工作。消防管理机构、防火领导机构、防火负责人在与集贸市场各部门、各门店及摊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基础上,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集贸市场内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值班和巡逻检查制度。集贸市场内的各类人员,应当接受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的防火安全管理,各摊位经营人员有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参加义务消防组织及扑救火灾的义务。
3.2认真进行防火检查,积极整改火灾隐患
集贸市场应当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安全出口与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与器材是否到位及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进行防火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火灾隐患的整改、安全疏散情况、重点工种人员消防知识的熟悉程度、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等方面的防火检查。对查出的火灾隐患,应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应依法监督,督促市场积极筹措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千方百计的整改落实,需要停业的上报政府批准停业整改。
3.3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人员培训
公安消防机构、集贸市场应密切配合,把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当作消防安全的大事去抓。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通过多种形势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市场经营人员、管理人员和顾客开展消防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市场火灾危险性、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和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等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防火自觉性和抗御火灾的能力。对市场的防火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技能逐步提高。
3.4加强用火用电的防火管理
集贸市场内严禁经营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物品。在划定的严禁烟火的部位或区域,应当设置醒目的禁烟、禁火标志。
集贸市场内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集贸市场内经营者使用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统一由主办单位委托具有资格的施工单位和持有合格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查和维修。严禁私人拉设临时线路。集贸市场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分开设置。室外集贸市场不应设置碘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集贸市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应当安装在封闭式的配电箱内,配电箱应当用非燃材料制作。
3.5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和维护保养
集贸市场内的营业厅、办公室、仓库等用房,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由主办或合办单位负责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集贸市场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由集贸市场产权单位负责。专职或义务消防队所必需的消防器材装备,由集贸市场的主办单位配备。各摊位应当在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的组织下,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并掌握使用方法。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明确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将公共消火栓圈入摊位内。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基本的消防通讯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报警。
3.6确定消防组织人员,定期进行灭火演练
根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按规定建筑面积和摊位数建立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配备专职防火人员。专职防火员至少按照营业面积800~1000/人的标准配备,坚持24 h轮流值班。专职消防队至少配备2台消防车、25~30人。专职、义务消防队在严格进行业务训练的同时,要制定灭火救援和紧急疏散预案,熟悉集贸市场的周围环境、道路、水源等情况,并按制定的预案实地演练,随时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工作。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7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都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发现一般事故隐患,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应立即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同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治理台帐,按月上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对短时间内难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确保过渡期内的安全。
四、项目部确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填写重大事故隐患快报表,上报分局安全监督管理部,并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评估。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五、经排查确定的重大事故隐患,由项目部总工组织工程技术部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六、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七、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向项目部所属部室班组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分局安全部门报告。
八、因治理隐患而停工的施工部位,在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向安全管理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有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作业。
九、项目部应建立并落实从第一责任人到各级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使用资金制度,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专款专用。
十一、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项目部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十二、安全环保部每季、每年对本项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季度、年度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表由项目部负责人签字。
十三、项目部在工程分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项目部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十四、项目部所属班组、部室应积极支持配合,安全环保部和有关部门的对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和阻挠。
十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十六、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每月25日组织对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重点施工部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8
关键词:煤矿隐患管理思考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在安全管理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对隐患进行排查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重要前提,在安全管理上要积极围绕“存在隐患就是犯罪”的理念,狠抓隐患整改,从根本上排除安全隐患,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综合管理水平。为严防隐患演变为事故,就需要加大力度对隐患进行落实整改,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根除,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1 加强制度建设是隐患管理的前提
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的前提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是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完善的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1.1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三全”责任体系。要从矿级领导、职能科室到区队及班组长,逐级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实现逐级负责,突出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一是矿级领导对本企业事故隐患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进行全面的负责,定时定期地开展安全排查的组织工作;各级相关的人员要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的排查工作。二是对隐患排查治理要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矿安监科作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主体,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专项和重点抽查,使隐患排查经常化。三是充分发挥群众和组织的作用,发挥群众的积极意识,及时掌握各种安全隐患的信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使得隐患管理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三全”责任体系,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隐患问题,做到万无一失。
1.2 建立隐患分级排查工作机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一是煤矿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排查活动,确认隐患,按级别(a、b、c级)登记造册,制定相应措施,建立隐患逐级上报机制。各个科室和区队抓好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将存在的隐患分级登记上报,煤矿主要领导每旬组织各部门、区队对全矿井生产进行全面排查分析,矿每月初将a级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公司。二是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制定隐患治理细则和隐患治理保障措施,使隐患治理做到及时有效、人人参与、责任到人、轻重缓急、不整改不生产,严禁冒险施工。三是完善督查和验收制度。b、c级隐患由分管矿长落实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因安全隐患被上级部门停产整顿头面,复工前由矿分管领导组织有关科室、区队验收,符合安全要求,下达准许复工通知书,并向上级部门汇报;a级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应当按照重大隐患整改验收标准整改后,由矿长组织自检,并向公司提出验收书面申请,公司安监部收到申请后,进行现场验收,通过验收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没有通过的,隐患不得消除,并对相关人员追究责任。
1.3 建立隐患排查公告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挂牌、销号制度。针对已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分类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对于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在矿调度室内悬挂,限期整改销号。并安排专人挂牌督办,督促区队落实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1.4 建立隐患诫勉谈话机制,完善管理人员考核制度。隐患诫勉谈话机制的建立,是针对出现的七大主要问题来进行的,主要围绕“一是重大以及重复问题到期不能进行有效合理整改的;二是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期限予以整治的;三是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四是‘三松一滑坡’现象严重,安全质量标准化开展不力,未实现动态达标的;五是‘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措施落实严重不到位的;六是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谎报瞒报和拖延不报的;七是拒不执行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单位主管年度内二次诫勉谈话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三次以上的免去任职资格”等行为,煤矿主要领导将对业务科室长和区队长进行诫勉谈话。把安全隐患管理与党员干部的考核相挂钩,不能通过考核的要调离安全生产的岗位。
2 熟悉隐患特点,实现隐患排查整改闭锁循环管理
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工序以及专业都比较综合广泛。安全隐患通常呈现出复杂多样重复发生并且具有一定的潜伏性的特点。在隐患管理上要做到,一是在布置工作、排查隐患、关键环节、跟踪落实等方面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隐患排查治理的手段方法要灵活掌握,争取涉及面广一些。二是要查清重复性安全隐患造成的原因,对不同的重复隐患,对症下药,彻底解决。三是要针对隐患编制应急预案,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演练训练,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进行改正补充以及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四是隐患事故的发生通常有滞后性的特点,在事故的萌芽状态,及时根除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五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复查销号”的闭合管理,做到“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档、无缝隙”,不断提高处理隐患事故的效率,实现隐患排查的顺利开展。
3 加强隐患管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更好地展开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的保障措施。第一,要在思想上统一起来,严格按照相关的文件指示进行,要不断加强全体人员的治理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要自觉主动地行动起来,要注重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二,将隐患责任落实到实处。对于发生事故的重大责任,一定要进行追究,对于一些严重违反隐患排查规定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对于影响排查工作的、隐患不能限期整改销号的,对相关的责任人要进行处罚,并倒排上一级的管理责任,将各类事故隐患降到最低。
第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对于隐患排查的基础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单位都要有档案备入。逐步完善报送制度、实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对隐患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登记记录,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隐患防范意识。对员工树立安全素质的教育,使其在思想上树立起责任意识,时刻认识到隐患事故的严重性。不断学习新的经验技术,能有效的处理各种安全隐患事故。在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让员工能够把其当成自觉的行动。
第五,建立完善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隐患问题。认真落实好排查制度,做好落实每一级的排查,做到每月、每周、每天的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重大隐患,对于特殊的隐患问题要进行当场解决。对于一些比较难处理的隐患,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制度原则进行有步骤、重细节的解决,实行责任制,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感,让每一个人都有安全意识的忧患。
参考文献: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9
yzsn/cp—ahgl-010
1 目的
使生产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全面、有效的整改,提高安全本质程度,实现生产安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和签发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按照《双重预防机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组织制定措施,保障整改资金到位,使隐患得到及时全面整改。
3.2 生产安全科负责组织修订、审核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检查督导各部门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开展情况;负责隐患排查体系平台的运行管理。
3.3生产安全科负责公司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台帐。
3.4各部门车间
3.4.1及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传达给各部门车间全体员工。
3.4.2认真贯彻执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3.4.3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隐患整改与监控全面负责。
3.4.4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设备检查,对所查出的隐患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协调、组织人员解决处理。
4 管理要求
4.1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1.1 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4.1.2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2 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4.2.1 基础管理类隐患
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判定为基础管理类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等。
4.2.2 生产现场类隐患
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现场其他方面等。
4.3 组织实施
4.3.1 排查类型
4.3.1.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4.3.1.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
4.3.1.3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查;根据行业特点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
4.3.1.4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等为重点。
4.3.1.5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排查,特别对节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及物资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排查;
4.3.1.6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
4.3.1.7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
4.3.2 排查周期
4.3.2.1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确定隐患排查周期包括:每班一次、每日一次、每周一次、每旬一次、每月一次、每季一次等。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情况适当增加。
4.3.2.2公司进行隐患排查的周期应满足:
a)日常隐患排查包括岗位人员、班组长进行班前、班中不间断安全检查等内容;
b)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总经理组织,至少每月组织一次;
c)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d)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安全科至少每季节组织开展一次;
e)节假日隐患排查安全科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组织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f)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公司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项隐患排查: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4.3.3 组织级别
公司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包括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4.3.3.1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岗位级;
4.3.3.2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4.3.3.3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4.3.3.4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班组级;
4.3.3.5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4.4 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重点处理、动态处理、综合处理的原则。分级治理主要包括岗位、班组纠正、车间治理、专业治理、公司治理等。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
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4.4.1 治理流程
4.4.1.1 通报隐患信息。在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通报。
4.4.1.2 下发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记录。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制发整改记录,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4.4.1.3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时限要求实施隐患治理。
4.4.1.4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治理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4.4.1.5 验收单位根据隐患整改单位反馈的整改信息,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4.4.2 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各级(公司、车间、班组等)负责人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全科进行确认,安全科要负责复查验收闭环。
4.4.3 重大隐患治理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重大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f)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4.4.4 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5 隐患排查奖励与处罚
5.1奖励
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的积极性,使公司隐患排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生产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缺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安全科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按月进行评估,反映事实经查符合规定,根据隐患危害程度、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相应奖励:
5.1.1在隐患排查中积极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发生;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的,给予15—200元或等价的奖励,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给予200—500元或等价的奖励。
5.1.2员工奖励申请由所在部门提出,经安全科认定,并出具奖励意见后,经分管领导、总经理批准后发放。
5.1.3为抢救国家及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有功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给予200—1000元或等价的奖励。
5.1.4在隐患排查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
5.1.5安全科每季度进行奖励汇总,按公司财务制度报销奖励。
5.2 处罚
5.2.1本制度执行情况列入各车间部门年度安全生产先进评比项目。
5.2.2隐患排查系统管理系统中已经录入的隐患问题,应及时确认并落实整改,若超出整改期限一周,状态栏仍显示本单位下发责任或进行隐患的确认,不及时在网站填写隐患排查任务,不落实整改闭合,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对负责人罚款50元/次,并将纳入季度安全考核。
5.2.3对违反本办法或执行本办法不力,安全检查组织不力、不积极配合安全检查的,由安全管理部门提请安全生产委员会对有关责任人不按规定开展隐患排查、不落实整改闭合,对部门负责人罚款500元/次。
5.2.4安全检查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不积极制止违章违纪现象者、不认真检查者、徇私舞弊者,由安全管理部门提请人力资源部根据部门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5.2.5对拒绝接受、阻挠检查或无故不按整改意见按期整改的各责任单位人员,对部门负责人罚款500元/次。
5.2.6对于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及问题项未整改,违反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等未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对责任人按《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处罚细则》处罚。
5.2.7责任人因下列情形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除按规定罚款外,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5.2.7.1挪用、擅自拆除、停用安全、消防、环保设施的。
5.2.7.2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5.2.7.3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5.2.7.4过失引起重大火灾或蓄意纵火的。
5.2.7.5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串通)、迟报或阻扰事故救援,贻误事故抢救,造成危害的。
5.2.7.6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采取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强制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或故意掩盖事故隐患,组织他人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
6 附则
6.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6.2本制度的编制、评审、修订和解释由安全科负责。
7 记录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篇10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级有关部门: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街道、镇及区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四年实现了“零增长”。但是,我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各类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为进一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尽快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按照国务院确定今年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仍然是今年全区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也是“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内容。现就该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平安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安全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宁可事前挨人骂,不可事后千人指”的理念,牢固树立“保安全才能快发展”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深化和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有效整治各类事故隐患,为我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二、排查治理的对象和范围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大型工程建设等工商贸行业和领域;道路交通等交通运输企业和设施;农机、水利、旅游等单位;医院、学校、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以及其他有关行业和领域。
三、职责分工
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各街道、镇、科技园区负责辖区内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区各牵头部门负责对本行业或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加强业务指导。具体分工如下:
(一)涉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一般工业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安全监管局牵头组织实施;
(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工程运输车、电动自行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交警大队牵头组织实施;
(三)建筑施工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建建设局牵头组织实施;
(四)市政公用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城管办牵头组织实施;
(五)宾馆饭店、商贸旅游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组织实施;
(六)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消防大队牵头组织实施;
(七)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牵头组织实施;
(八)水利工程建设、山林、及农机、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农业局牵头组织实施;
(九)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教育局牵头组织实施;
(十)医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卫生局牵头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年3月23日前)。在总结去年“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基础上,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及有关单位要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区各牵头单位负责制订本行业(领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各街道、镇要按照区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各牵头单位制订的指导意见,各街道、镇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请于3月23日前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3月下旬至10月底)。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组织本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各街道、镇及区有关部门要组织、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投入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和现场安全管理情况等。通过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认定、分类、梳理和建档。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各有关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做到边查边改,不留死角;短时难以整改的事故隐患,要排出整治计划,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措施,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隐患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单位,继续实行省、市、区、街(镇)分级挂牌督办,加大整改力度。区政府将于近期公布一批区级以上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名单,各街道、镇也要确定一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单位,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要求,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整改一起,消除一起。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和拒不整改隐患的单位严厉查处。期间,区安委办将适时组织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和暗访抽查,对事故多发、不及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不主动排查和整改隐患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予以通报。
(三)督查验收阶段(20*年11月份)。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和各主管部门要组成由分管领导、安全监管人员和有关部门参加的督查组,对本辖区、本行业和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和整改结果进行督促检查,并于11月10日前将隐患排查治理督查验收情况报区安委会办公室。区安委会将组织由区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督查组,于11月中旬开始对各街道、镇和各主管部门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和重大隐患整改落实销案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区。
五、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单位要落实专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工作,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各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并于每季度末向所在地安监站和有关部门报送本季度书面统计分析表(附件1),对重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必须立即上报。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及区各牵头单位于每季度末前将本辖区、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汇总(附件2、3、4)相关内容以电子报表和书面报表加盖公章与文字说明报区安委会办公室。同时,将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明细表(附件5)首次于4月15日前报区安委会办公室,以后若有增加再续报;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动态情况汇总表(附件6)于每季度末报区安委会办公室。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报表中,“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业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是指在排查出的重大隐患中,对一时难以整改,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业停产治理,且已经列入治理计划的隐患(原则上排查出的重大隐患与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数要相一致);“行业和领域”中包括中央在杭及省部属企业。文字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落实和制度建立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推动和进展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经验、有效做法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以及有关建议等。
六、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一)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防控的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生产安全。各生产经营单位都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隐患排查治理专门机构,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将隐患治理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日常安全管理及事故追究的重点内容和依据,动员全体员工,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排查和整改工艺技术、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事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立即进行监控和整改,一般隐患应做到边查边改,重大隐患,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该停产停业整治的必须停产停业;要确保隐患排查整改资金落实到位,所有隐患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二)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监管责任。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及各相关部门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指导主体。要结合责任制考核工作,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的领导、协调、信息报送、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明确职责分工,狠抓工作落实。要严格落实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首先要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对发生人员死亡等责任事故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采取约谈告诫和强制培训,对发生较大事故或因隐患排查疏漏或隐患整治不力而发生事故的,采取责任倒查,严厉问责,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突出重点,全面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隐患排查治理。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及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实际,切实加大力度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隐患的排查整治,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化、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工程运输等行业(领域)要以开展非事故违法行为查处为重点,加大力度,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四)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督办力度。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及各相关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一般隐患;对重大隐患应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到治理目标、治理经费、治理机构、治理时间、安全措施“五落实”,加强对隐患整改的过程监管,实行跟踪问效、问责,确保各类事故隐患能及时发现并整改到位。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要进行登记建档,明确治理重点,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销案,加大治理力度,提高治理效率。对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原则上都要实施停产或局部停产整治,确实难以停产整治的,整改责任主体单位必须作出书面安全承诺,严格落实治理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各类重大隐患的按期整改率要达到100%,确保重大隐患不演变为事故。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负责治理的责任主体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摘牌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对整改无望、拒不整改或逾期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提请区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按规定上报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以及未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督促检查,发现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依法给予处理。各街道、镇、科技园区要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加大投入,督促相关主管部门落实隐患治理工作;要完善对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台帐建设,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记录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五落实”和整改销号情况。
(五)进一步加大打“三非”、反“三违”工作力度。各街道、镇、科技园区及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的“三非”行为,对发现的“三非”行为,必须立即取缔,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督促和引导企业开展纠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制度,督促相关人员依法参加相关培训,确保每个从业人员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自觉履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消除事故隐患滋生根源。对存在“三违”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责令其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罚。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开展森林防火培训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2023-11-29 17:41:45
高校野外科研平台安全管理对策 2023-01-29 09:37:24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2023-01-13 09:37:08
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探讨 2023-01-04 08:40:03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研究 2022-12-29 09:16:13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模式探讨 2022-11-10 17:02:19
精品范文
10安全饮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