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学习方法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1 17:30:21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1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作学生的知识朋友,利用教材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发挥,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作学生的知识朋友
卢梭说得好:“只有作学生的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以满腔的热情来帮助学生,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搞好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教师应利用教材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学法和教法,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中。都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现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应从“研究教法”为中心转化到“研究学法”重心。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在一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都有所不同。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也就是学法指导。主要方法如下:
⑴ 对比法
对比法主要用于学习一些相似词组,通过对比学习一些词组的用法,区别他们的不同点加深对这些词组的印象。如在教学in/on/to 方位词 of 某地这几个词组的用法时,如直接给学生讲授他们的用法比较抽象空洞,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我们可以给出几个句子让学生区别他们的用法, 通过比较,学生大都能总结出这几个词组的用法:to 方位词 of 表示在某一地方范围外的某一方向;in 方位词 of 表示在某一范围内的某一方向;on 方位词 of 表示在相邻并接壤的某一地方范围外的某一方向。得出这一结论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这样学生对这几个词组用法就根深蒂固了。不但词组学习可采用此法,时态教学也可以采用此法。
⑵ 归纳总结法
对某一语言现象,我们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找规律,引导他们思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比教师直接灌输效果就大不相同。原来我们的英语教师对语法教学最感头疼往往采取的是由教师介绍语法规则,学生被动地听,然后来一些练习操练,这样导致听者感到枯燥乏味而浑浑欲睡,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的效果。
通过这些句子让学生归纳总结书本要求掌握的被动语态几种时态的构成及其基本用法,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⑶ 联想法
很多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一直比较被动,方法单一死板,导致词汇量不够而给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词汇学习中我们可以采取联想法,学到一个新的单词,可以根据其词形、音、义,通过加前缀或后缀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单词、词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由学习 care 可以联想到 careful, carefully, careless, carelessly, carelessness。由 happy 联想 happily, happiness, unhappy, unhappily 等等。
⑷ 交流互动法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发挥集体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新的内容出现后先让学生自学掌握大概内容,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6 人,分组时考虑好、中、差的合理搭配,每组挑选一个组长组织讨论,小组内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找难点、重点,先在组内讨论,互相解答,解决不了的组长记录下来在组长汇报本组情况后由全班一起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
不要轻易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对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一个同学解答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碰到学生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参与,克服了他们胆怯、观望、依赖教师的心理,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⑸ 交际法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最终运用于实践,在交际中运用英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分析角色表演对话,朗读课文,或组织游戏、猜谜,看图说话,根据课文改编对话等方式检验学生英语的掌握程度。这样才真正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做到了学以致用。
⑹ 指导学生作好笔记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2
一、多样性
由于参与学习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思维品质不同、学习动力不同,他们在摄取信息方面具有选择性,因此,课堂教学反馈亦呈多样性。作为教师要及时调节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这一课时,教师在宣布课题后,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木块(每个正方体小木块1立方厘米)搭成长方体,看一看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在原定3分钟教学时间之后,部分学生操作所搭成的长方体数量太少,不足以形成长方体体积及其体积计算的感性体验。这时的教师可以有几种选择: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由,宣布学生停止操作,静听教师的指导;也可以让聪明的学生和盘托出长方体体积公式;还可以让遇到困惑的学生翻书看个究竟。但颇有执教经验的老师认为动手操作建立表象,探究和掌握公式来源十分必要与重要,不能草率结束学生的操作活动,要毫不吝啬时间让学生充分实践,于是他们会调整原先的教案,增加了操作时间,鼓励动作慢的、搭的形体变化较少的学生,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周围同学的操作,可以参与他们一起操作,也可以在同学的启发下,树立信心改进自己的操作,让学生体会、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二、导向性
为了提高反馈的正确程度,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因势利导抑制负效应,采用导向性的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信息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老师应艺术性地有意识地有序列地选择某一、二个反馈信息,为顺利解决“症结”开出良方,或提供思考方向,提供新旧知识节点等,再次把学生引下海.扬帆启航,直至达到知识的彼岸,感受搏击“惊涛骇浪”的亲身体验。例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教师先出示练习题4880÷800;488÷80;48.8÷8;4.88÷0.8。学生无意识地挨着次序做题,当做到最后一题时嘎然而至,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垂首冥思,有的窃窃私语,“怎么计算的结果都是5.1,最后一题大概也是5.1。”这是多么好的猜想啊!有的索性脱口而出:“除数0.8是整数就好了”,有的怀疑“老师的题目出错了”,如此等等。老师顺着这个话题说:“是呀,那么怎样使0.8变成整数呢?”学生面面相觑,顿时鸦雀无声,可每个同学的思绪却翻起了轩然大波。有的同学联系前面习题的提示,立即伏案疾书,有的同学翻开课本寻找解题方法(应该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顿悟要运用商不变性质。当学生在练习时,老师选择了学生中的把4.88÷0.8转化成(1)48.8÷8,(2)488÷80这两种解法展示出来。引导讨论他们解题的异同,且不暗示孰是孰非,一场“唇枪舌剑” 辩论开始了,主张第2种解法介绍之后,老师再随即徒手板书0.00488÷0.8,学生按理改写成488÷8000,笔还未放下,主张第1种解法的同学霍地站起来说,太麻烦了,太麻烦了,只要写成0.0488÷8就可以了。这样很巧妙地使学生明确今天的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关键是把除数变为整数,至于被除数是不是小数无关紧要,成功地克服了学习中的干扰,而且转化成学生自己习得的亲身感知。
三、及时性
增强信息反馈的正效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益,从而让学生及时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反馈必须及时。教师根据学生意愿重组语言,归纳成引起讨论的问题;也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或者随机的题目等显性的方法转化为引起讨论的问题等等。无论是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引起原本没有想过或者也有类似想法的学生的共鸣,远比教师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要强得多,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感到十分亲切。例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每做一道习题,学生都以期待的目光,从教师那里渴望获得赞赏的评价。在一般情况下,教师非常及时地把评价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如:做对的小朋友笑一笑,拍拍手、点点头或者拉拉小耳朵等等,调节了心情,活跃课堂气氛。有时肯定的评价由学习主动积极的、或学习稍有进步的小朋友来表达,暗示了只要主动学同样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又如选择题出示后,让学生举手用手指1、2、3、4表示所选择的正确答案,老师能确切了解全班正误的实际比例。在备课时,练习设计力求“短、平、快”,力求当堂批改,缩短错误持续时间,提高练习——批改——再练习的信息反馈的频率,加快循序前进的步伐。
四、层次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不同层次学习中获得的反馈信息要经过筛选,尽量做到反馈信息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有的可以作为个别辅导,把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学生,对于虽较复杂但有典型意义、有益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的问题,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正确敏捷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这并不是冷落和羞辱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而是让全体学生包括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开阔眼界、耳濡目染,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桌上放者六叠小木块,分别是8、10、8、8、10、10块,平均每叠多少块?学生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方法是小木块的总数去除以6,当然计算小木块总数的方法还有好几种,但有个别学生在黑板直观图示的启发和影响下,在自己列式计算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总结了经验,直接列成(8 10)÷2=9(块)只有细心回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教学策略对头,才能增大或诱发内因,靠学生内部状态的优化,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6(26)
[2]朱纯彬.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教育研究.2006.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3
【关键词】数学习题教学;决策;思维;方法;功能
数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习题课堂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着满堂灌、题海训练等现象。寻找习题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有效变革习题教学方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功能,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些浅见。
1 习题教学的方法-习题课教学中的引导思维的功能
从目前的新课改情况来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以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1.1 设题
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集中地表现为能全面地,深刻地思考问题,能抓住事物的联系,规律和实质。而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弄清其内涵与外延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创造能力则源于学生自己的实践和研究。因此,设题就成了老师的一门关键的工作。这要求老师在设计题目时尽可能做到量少、精深、面广,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老师所要求的知识。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教学方法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学习动机和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思考的动力。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再次,上课要用愉快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上一节数学课是那么的轻松愉快并有收获,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节课。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不要干吧无味的说教,因为学生的耐性较差,大多数学生处在不自觉学习阶段,较难控制自己,所以老师授课要能从视觉和听觉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才能保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练习”这个环节,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练习,新课程实施中的练习设计有它自身的特点,倡导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应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要突出练习的层次性、应用性、生活性、趣味性。
(1)通过纵向变式促使思维层层深入
通过从预设的题目进行变式,层层深入地讲解知识点比另找五花八门的题目来深入讲解知识点更显得思路清晰和层次分明。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同章节,不同体系的内容之间往往有横向联系,使得很多在某一方面知识中讨论的问题在其他方面知识中也经常被讨论到。横向变式能使思维的广度得到扩展。
(2)通过剖析变式促使认知结构的更新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新学习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尽快把所学的新内容转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设题时应剖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对新旧知识的归类有所指引。
(3)通过实际应用促使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是搞活思维的好方法。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热门话题想结合,使学有所用,在用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
(4)通过设立研究性问题促使认识更进一步
现时高中所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然不是专门开设的数学习题课,但我们可以给对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开展研究讨论,使学生在培养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起到巩固知识,提高素质的作用。让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一种某种意义上的,更深层次的数学习题课。
1.2 讲解
现代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划分法,归纳法,演绎法,抽象与具体法等等。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以培养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为主。在现代的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模式正被广泛提倡。在数学课堂中对精讲、细讲,巧讲,妙讲有更高的要求。
1)解问题,点到即止
“启发式”教学要求在数学习题课堂上教师要力戒”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分析问题时应“点到为止”,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
2)一题多解,开拓思维
根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思维的广度指思维所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在解题教学中,围绕问题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问题,揭示沟通内在联系的纽带,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3)逆向分析,执果寻因
高中数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习题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要解决的问题结论出发,分析、寻找使问题成立的条件,形成清晰的思路。
4)梳理思路,巩固认识
数学知识内容繁多,对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就搞得晕头转向,剪不断,理还乱。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要经常给学生梳理思路,且教会学生自己学会梳理思路。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独立思维习惯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高中数学习题课组织开展的成功与否,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习题教学中分方法指导。
2 习题教学的目标功能
具有一定深度的数学习题的教学,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使习题的教学提高为数学本质的教学,体会问题内在的本质。
2.1 利用习题教学,充分引导和发挥过程反思的功能
让他们在会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反思:
(1)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做法,我让他们反思这种解法是最优吗?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通过反思方法优劣的比较,使解题方法得到优化。
(2)对解题的规律进行反思。问题的难点是什么?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从而用“不变的”去解决“变了的”。
(3)对命题的变化进行反思。如果对命题的结论进行变化,你能想到什么样的新结论呢?你能与其他的问题建立起相关联系吗?如果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进行变化你能想到什么样的新结论呢?
2.2 利用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求源的探索精神
能透过观察看到本质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显著特点,但如果没有追根求源的探索精神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是创造意识强烈的重要标记。引导学生乐于去设计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思维的激情,锻炼了学生创造性思(下转第403页)(上接第281页)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2.3 利用习题教学,体现和加强探究性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四、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实践操作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五、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单纯的 “√”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5
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主动探求,能动运用所学知识,就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体。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教育目标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本文将从激发兴趣、导学启思、活动巩固三个方面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起点
1. 巧用导语,识趣知情。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我在上《滴水穿石的启示》时,上课伊始就询问同学的理想,当同学争先恐后地回答后,话锋一转,告诉他们老师跟同学们一样也有理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艰苦的努力,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通过对话导入新课,在这里,老师、学生、文本三者成为了一体,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活跃了气氛,学生学习自主性更强了。
2. 开展竞赛,争中激趣。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开展各种学习比赛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我开展了一个“小小人物评论会”,全班分为三方,分别评论林冲、洪教头和柴进,小组讨论后推举代表上台发言,看哪方语言精当,评论到位。这样既发挥集体的智慧,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又促使学生主动钻研,精确把握人物特点。诸如此类,还可进行朗读竞赛、习作较量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恰当激励,保持兴趣。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老师的评价可采用“很有自己的见解” “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读得真仔细”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对于保持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一次,我在上《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时,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孙中山对“女孩子缠小脚”的态度。一个学生第一次读得不够好,我说:“孙中山真的很生气,但听不出心疼和不满,再来一次。”第二次她读好了,我赞道:“一个痛恨陋习,心疼姐姐的孙中山来到了我们班里,哪位再来当一回孙中山!”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学得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
二、 导学启思,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导学――渗透自主的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教学方法,强调自主研读。以《嫦娥奔月》为例,我是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引导学习:(1) 让学生自由地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2) 提问:“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之间有什么联系?谈谈你对嫦娥、逢蒙、后羿的看法。(3) 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4) 在交流完毕之后,我设计了一个 “假如我也是后羿的徒弟”的小练笔,将学生直接置身故事情境中,学生感同身受,文思泉涌。这时学生不是消极地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积极地换位,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培养,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 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我在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启发学生:(1) 叶子美在哪里?大树美在哪里?(2) 叶子和大树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 我们怎样做一片美的树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很快理解了文本内容,明白我们也要像叶子一样,做最精彩的自己,为“生活的大树”增光添彩。
3.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应该贯彻“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鼓励他们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疑问一个接一个:“猎人怎么不打天鹅?” “那只老天鹅为什么会去撞冰?”“就算不打天鹅,猎人为什么从此就不打猎了?”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学习过程中,他们钻研文本,努力寻求着理想的答案,驶向成功的彼岸。
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动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在拉直一个个问号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之路
1. 演一演。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我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以三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合作,小组间展开比赛。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并确定具体演哪一个片段并编写剧本并排演,然后课上进行比赛。要求学生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形象、最具创意等等。教学效果很好,因为要演,学生得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写,学生得仔细认真而且自觉自主地读课文;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并且热情高涨。
2. 辩一辩。“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航天飞机》一文时,我采用了这一方法,很有效果。先让学生说出航天飞机的作用,接着问“飞机再见到航天飞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各抒己见,把两种飞机的优劣辩得清清楚楚,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
3. 唱一唱。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我让学生一起欣赏学唱优美动听的《神奇的九寨沟》。学生随着歌声飘呀飘,他们的思绪来到了九寨沟。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用音乐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6
【关键词】精教多学;学习兴趣;策略思考
语文教学其根本当是学生的学习,学而优则“效”,离开学生的学,少于学生的学,靠着强行灌输的学生学,其效果都是那样的平平。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注意探究学生精致多学策略的思考,也注意运用一定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精致多学,获取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一、精教多学需学生建立精读的硬功夫
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人们大都以为已不需要学生去多读了。总以为教材文本的篇幅都比较长,课堂教学时间又比较紧。因此,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似乎就是那样的少读着,谈不上多读,还谈得上什么精读?其实,这样去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当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古往今来,有谁不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经执教过《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先生让学生去读出文言词汇的意思,让学生读懂古汉语比较特殊的句式,就是《愚公移山》中的人物关系也由学生自己去读识。总之一切任由学生去读,学生由初读向着精读的方向发展,一切便就是那样的读熟、读懂和读精。先生也曾这样总结自己之教学,即让学生读当为重中之重。因此,语文教学让学生读和精读,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迫在眉睫,当成为精教多学的迫在眉睫。所以,在自身的语文教学中,师徒于钱梦龙先生,为了精教,让学生去读,形成学生精读的硬功夫。形成学生精读的硬功夫,不是某些意义上一盘散沙的自流读,而应当是有引领有示范和有目的读。让学生每读一遍,都看到其读的效果。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发现学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去美读了,而且就是在美读着。如教学教材中的古诗文,给学生以读的机会,学生将古诗文去读得那样的津津有味,学生会读得那样的极有感情。语文教学当学生能够建立起精读的硬功夫,其感悟也就是那样的水到渠成,教师也就不需要再去包罗万象地教了。
二、精教多学需学生形成精思的好习惯
初中学生,也有一定的惰性,让其读往往也会是那样的大打折扣,尤其在已经读懂了一些后,便就会那样的感到十分满足,不思考着往“精处”去读,有时就是那样比较囫囵吞枣地读,亦便显得那样的乐乐大方。虽然读了,但对悟起不到理想的促进作用。所以,从读的角度去思考,要么就不要让学生去读,要读就要让学生能够读精。从精教多学的层面去说,学生读精,才意味着多学,只有学生读精,也才可以为教师的精教去奠实比较理想的基础,也才完全可以形成教师的精教。所以,学生的多学需建筑在读的基础上,更需要建筑在学生读和思的有效结合上。从人们所执教的具体学生看,能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其人算不上多数,更可以说就是那样的寥寥无几。所以,从多个层面去思考,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精教多学,还需要想方设法形成学生读之思考甚至就是精思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接手一个新的教学班级,都以一定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读思紧密结合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比较理想而又实用的读画批注;如要求学生读文时,力求做到前后连贯着读;如要求学生在用上嘴巴去读时,还要带着大脑等。而在让学生去读文时,教师不让学生去草率收兵,学生的思考没有到位,学生的思考没有完毕,教师不去做阅读感悟的交流互动。如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学生读着文本,看到诸葛亮在文中多次出现“先帝”等词语,有学生感到比较重复嗦,但不少学生也感到不以为然。在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辩解得以形成共识后,自感学生读思结合的重要。
三、精教多学需学生养成精探的精气神
初中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以来,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相比,多于了相当多的急功近利。他们满足于听懂了相关的语文知识,满足于掌握一定的阅读感悟技能。尤其是不少学生已习惯于运用《课课通》等资料的阅读替代着自己的阅读感悟。应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初中学生比较严重地缺失着阅读感悟的探求精神。所以,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精教多学,还必须努力养成学生精心探求教材文本之文学、文化层面意义上的精气神。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具体的教学形态看,语文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努力做好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养成精探的精气神,比较过多需要考虑的是平时语文阅读感悟精探的实践,这就比较有意义地告诉人们:要求学生精探,不是简单地提出要求就可以凑效的,需要有我们教师的辛勤付出,在教师辛勤付出的前提下,形成学生经常而又科学的实践活动。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应当说先生笔下的春显得那样的细腻,那一个个比喻的句式,把“春”描叙得十分的生动形象和逼真。教学时,如果比较简单地去读一读,也比较肤浅地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想一想,那学生也完全会对先生的《春》阅读不厌。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形成阅读感悟的小组,让大家齐心合力地进行探究。如让学生去细究,先生为什么能够将《春》写得如此的感人?学生感到是先生仔细观察的结果;还让学生去细究,先生之所以要描写这春,学生便从先生所处的际遇深深感到:先生之所以将春比喻成小伙子、小姑娘,其实就是先生怀有赤忱的爱国之心,期望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不再就是东亚病夫。学生的思考探究有无道理?完全意义上的极具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成向阳.送语文回自然[j].语文教学通讯,2015.2d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7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07-02
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学生能主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地展示自己,主动探求新知,小组学习便成为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做法。学生能够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团队里学习,在时刻有管理、有目标、有竞争,事事有控制、有监督、有评价的小组中合作学习,才能真正高效。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充分说明一个人的学习力量是单薄的,应该重视同学、学友之间的力量与智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被动交流转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使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激发学习热情,发挥个体学习的潜能,整体得到提高与发展,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条件。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
有效的小组学习离不开合理的分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综合分组,要遵循“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情况,从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性别、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学习内容等方面考虑确定组建学习小组。
为了方便组内交流,一般分为前后桌6人一组,由教师编排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分好组后每个小组设计好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选好小组长、发言人、记录人等,每组应有学科特长的学科带头人。
组内还应安排好师徒结对,在小组内或者班级内,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组建师徒结对,形成师傅和学友,师傅负责监督指导学友的学习、作业完成情况、日常纪律卫生、劳动等。小组内,有合理明确的责任分工:小组长,由小组内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负责小组活动的开展,组内人员任务的布置;记录员,负责小组的活动、问题讨论、讨论结果的记录整理等;发言人,负责小组讨论结果的公布,研究成果的演示等;纪律员,负责组内纪律监督管理,当小组讨论过于激烈或声音过大时,负责提醒、控制;联络员,负责本小组与老师或其他小组的联络协调。小组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合作、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观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善疑、善问、善思的思维品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疑难困惑的咨询者、讨论学习的参与者。在开展小组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教师备课时就要准备好小组讨论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考虑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让小组讨论时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学生才会有兴趣参与合作,参与争论,学生才有收获,才能真正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体现小组学习的优势。
三、结合学科,设置科学合理、针对性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合作的基石。问题设计科学,为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指明方向,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难点。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独立与文本进行对话,然后就疑难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提出自己的理解,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结合课本内容提出有价值,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例如,文学采风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学采风,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民间吸取文学营养,同时也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针对山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
1.分别收集3到5个(首)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
2.你所收集到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或现象或精神?
3.选取2个(首)你收集到的民歌民谣或传说或故事或谚语或歇后语,说说你受到什么教育或启迪?
4.在采访收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通过到社会上采访收集,了解这些民间文学,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同时又训练了学生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的能力。
四、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是通过发言、倾听、讨论、争辩、表述、整合和组织、展示等形式来展开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正确合理地运用展开这些的合作方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正常、顺利、有效开展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途径。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必须做到专心听,听清楚组员所说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由一个人先发言,其他同学虚心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不插言、不表现出任何不屑的表情;耐心听,听到底,耐心听组员把话说完,耐心听每个组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其次,要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最后,要听后能做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做出判断,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专心听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品质。
交流就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发表意见、展示思考过程、相互理解、共同探究、争辩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有序交流、完整交流,说具体,那么在交流时,就应把自己的想法、思路、疑问说完整、说全面,有头有尾,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懂;要做到有条理交流,讲清楚,交流时做到有前有后、有理有据,不要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接纳组员的见解,然后把组员见解或结论与自己见解或结论进行对比、结合,自觉吸收,提取好的、正确的思想,再融合成自己的思想,进行再次交流讨论,最终形成全面、完整、正确的结论。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8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要博采众长,走“继承 借鉴 创新”之路,以“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训练检测――反思小结”为基本思路,探索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以上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结合学校作为普通中学二级达标校的特点进行针对教学模式创新探讨的实践。在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做到积极而稳妥的推进,不断研究新问题,排除新困惑,探索新路子,构建新模式。在这期间,先后组织多位老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课前集备组集体打磨,课后教研组组织评议,从课题选定到教学设想再到课后反思,大家集思广益,收获良多。
一、把握新课标和新教材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指南,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不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根本内涵,了解其功能和意义,教学上就会茫然无措。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怎样用好教材离不开课程标准。因此,把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作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的第一要务,尤其对语文学科的研究较为突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了对人的培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共同基础和一般要求,此次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以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留有空间,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二、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本出路
在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求老师注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新课程实验并不是简单地换了一本教科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活动。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定要大力倡导,同时也一定要讲实效。课堂上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的精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却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时不足和双基不实两个问题是对教师的最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新课程实施初期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做法是:(1)引导学生在教学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教师要恰当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时机,不断提高组织课堂探究的能力。(2)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3)注重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结果与实效。
三、提倡“变式”,反对墨守成规是对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程可变性的东西有很多,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特点和自己对课程的独到理解来安排策略,切忌依葫芦画瓢,这是与语文教育中的美学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紧密相连的。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量。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内容上,师生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
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课程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一、对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组成员配置的不是十分的完善
某些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形成全面且明确的认识,或者是教学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少,在对学生们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较为容易忽略学生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性,其中就包含了性格方面的差异、成绩方面的差异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等,一般情况下所使用到的都是随机分组的形式,以致于同小组之间的学生进行讨论不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教师在采用分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的分工进行的引导也不是十分的充足,以致于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明确的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对讨论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就相对来说比较低下了,教学成果自然也就不会令人满意。
(二)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怎样的课程可以使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某些教师在每一个课都会使用到这种教学模式,形式化思想是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在针对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课程进行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浪费了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的独立性进行培养。教师在针对一些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的章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分组合作学些这种教学模式的话,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相对来说比较长的,并且讨论结果的准确率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以致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下,难以让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
二、对上文中所叙述的问题的应对方法进行分析
(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之间所具有的差异
如果想要是分组合作学习顺利的开展,教师所配置出来的小组就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教师就应当对自己所教授的每一个学生形成较为明确的了解,从而能够明确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只有在教师对学生形成明确且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分组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够对每一个小组中所配置的学生进行优化,使小组中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差异相对来说比较小;第二个方面,教师在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所应当注意到的问题就是每一个小组之间的差异不应当过大,这样分出来的学习小组有利于教师去公布学习目标,使竞争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平性。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所应当做到的是,每一个小组之中应当包含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以便于同小组之间的学生之间能够进行相互帮助;第三个方面,在学习小组的构建相关工作完成了之后,教师应当明确的规定每一个小组中的相关人员所承担的职责,以求能够保证在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事情去做。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应当让小组中的成员交换任务,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各个方面的相关能力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要确保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分组教学模式和教授的内容相适应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并不是说在教授任何形式的内容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分组合作学习这一种教学模式。在进行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选取的内容要和教学方法相适应,能够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教学材料形成全面且准确的认识,能够准确的找出其中所包含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以往传统性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即使在课堂之上教师反复的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学习效果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如果在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是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话,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加以一定程度的引导,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会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能够是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能够使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结 语
在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程度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目前,怎样才能够将其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以及功效发挥出来,是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完善的。在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将传统型互动几率相对来说比较低的课堂转变为了创新型互动几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课堂,能够逐渐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出来,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还能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见乐.高中数学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黄文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车丽华.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篇10
【摘 要】初中地理中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实现初中中考教学大纲的突破和创新,把握教学内容,及时归纳,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和脉络,学会灵活运用,掌握中考知识,科学高效地复习,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特点,分清学习的主次,科学练习,实现多角度思考、掌握讲解、操练和考试的融合,帮助知识消化和吸收,教育学生关注知识点,带领学生一起进步。
关键词 方法;策略
科学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这样,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听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探讨。
一、实现初中中考教学大纲的突破与创新
初中中考中的知识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些考点,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则规定了教学的内容,规定了教学的评价体系,告诉我们哪些知识应该记忆,哪些知识应该领会,哪些知识应该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应该教育学生找准知识的定位,梳理知识的脉络,重视中考知识的总结和梳理、概括,补充没有提到的知识,因此,这样的中考复习方式才是最佳的复习方式。
二、把握内容,及时归纳,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脉络,学会灵活运用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涵盖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三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刻分析教学内容,实现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和地理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点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克服地理的缺陷,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重视地理位置的、自然等要素的结合。
三、掌握中考知识,科学高效地复习,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特点,分清学习的主次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复印中考说明,重视教育学生进行复习讲解,重视对考点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教育学生查找学习的疏漏,消除学生知识的缺漏区域。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地理教学的考点,理解知识,教会方法,教育学生掌握地理复习方法。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系统拎清楚知识点,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掌握记忆的内容,重视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差题、偏题、怪题。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掌握考点,理解考点,详略得当地解决问题,主次分明地进行复习,掌握学生复习的要点,教育学生学会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学生重视主要的考点,次要的内容简单粗略地看看,做到大致的理解和掌握。
四、科学练习,实现多角度思考、掌握讲解、操练和考试的融合,帮助知识消化和吸收
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考试大纲,选择一些好的地理复习资料给学生练习和掌握,教师定期组织一些复习讲解和检查,帮助学生进行考试练习和考查的活动,教育学生深化地理知识,内化并理解知识,教育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理解,深化认识,形成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形成知识结构,教育学生学会训练,拓展知识,选择新颖的知识,涵盖更多的知识面,设计精巧的问题,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选择精当的内容让学生练习。教师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质量,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从一些材料,多个知识的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教学练习,重视教学分析,提高学生纠正错误的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技能和方法,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在对待主观问题的时候,能够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掌握学习的观点,科学分析问题,提高解答问题的精准性,教育学生科学地解决问题。
五、教育学生关注知识点,带领学生一起进步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分析热点问题,掌握教材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会科学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节目,多看社会热点话题的节目,多了解书籍和报纸的材料,掌握一些国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学生政治和历史知识的全面融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搜集资源,了解环境,理解人口知识和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适应学生中考复习的需要。
六、提高学生地理中考的解题能力,积极鼓动学生主动学习
1.掌握解题技巧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选择题,简单明了地分析,了解涵盖的内容,拨开迷惑性的特征,排除容易混淆的答案,完整地回忆内容,直观地再现知识,综合地分析问题,加强训练,学会归纳和概括,学会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要点,学会开放性地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要点。
2.专心审题,理解题目
教师要组织学生审清楚题目的含义,掌握好的思维活动,重视从文字和图表,数据材料等方面掌握信息,重视把握词语的含义,理解题目的要求,重视加工、处理和分析问题,教育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理解图画,掌握含义
学生应该理解图像的特点,掌握图像的含义,看清楚图像,理解内容,分析图形中的含义,掌握各种条件,教育学生记忆学习内容,全面高效地理解图标,实现图像和文字的结合。
4.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答的准确性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构思解答问题的答案,叙述清楚题目的解题方法,解答的词语要准确,考好每一场试。
因为初中的地理学习到了中考阶段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复习,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好的方法,重视教学因素的综合,鼓励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创造地理学习的条件,提高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问题,实现中考地理课堂复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企业债券风险防范
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社会干扰与课堂失范探讨 2023-05-05 09:02:36
小学英语课堂减负提质策略 2023-02-16 08:34:02
2023-01-18 09:11:53
2023-01-18 09:01:53
网络时代对分课堂对学生的影响 2022-12-22 08:48:56
2022-12-09 1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