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问题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1 17:30:21

护理操作问题

护理操作问题篇1

【关键词】护士异性病人护理操作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1

护理工作基本上是女性所从事的职业,男性很少,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护理操作,如给男性病人导尿、备皮、灌肠等,涉及的伦理问题较突出,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很重要,既能影响护患关系,又能影响护理操作的进行,导致病人的病情延误,进而影响康复。

1 现状存在的原因

1.1 传统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规范长期制约着人们,致使有些护士为男性做这类操作时有害羞感,认为不方便,难为情,遇此就逃避或推脱。

1.2 护士因素

有些时候护士独立的工作性质特点,在不得不完成这类工作时,如果没有正确的伦理观,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就很难得心应手地做好这类工作。往往在紧张羞涩心理状态下,未向病人作好解释,病人未能很好配合,这是影响此类操作顺利完成的一个原因,使操作失误,如导尿时插管困难,备皮时,皮毛未刮净或将皮肤划破,给病人造成痛苦进而影响了护患关系。

1.3 患者因素

患者的文化素质,自身的修养,思想境界,职业地位等都可影响病人对这类操作的认知。紧张,羞涩心理除昏迷、神志不清病人外,一般病人对类似导尿和备皮这样涉及的操作都有羞涩感,特别是男性年轻病人见到女护士为自己进行这些操作时心理不免会很紧张,有时导尿管都插不进去,备皮时也会遮遮挡挡,因此影响了操作的顺利进行。

1.4 男护士缺乏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在中国的护士队伍中,男护士完全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男护士在国外护士队伍中的比例远高于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传统思维的约束,在人们的印象中,护士是女性一统天下,女性从事这个工作就认为是非常适合和天经地义,而男性从事护士工作则被视为无能或无前途,造成男护士心理压力大;二是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对护理行业内涵的理解不够,给予护士的地位和薪金不高,也影响了护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尽管许多医院提出并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事实上由于护理人才的缺乏,很难做到生理、心理兼顾,而随着社区、家庭健康护理需求的增多,护士不足的缺口还会增大,男护士则更加紧缺。

2 解决现状的对策

(1)加强护理伦理学习

护理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护理人员的责任。这里讲的责任不是通常那种外派给或加予的责任,而是道德责任。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护理人员的内心信念为驱动力,它贯穿于护理人员的一切活动之中。学习护理伦理学就是要使广大的护理人员牢固地树立起高尚的道德责任感,对病人高度负责任,以《国际护士守则》的内容来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职责,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概括地说,护士的道德责任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有了这种道德责任,就可以避免的问题发生,就可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在道德的驱动下,护士会自觉尊医爱患,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1]。

(2)加强护士修养,作好心理护理首先护士自己要提高对这类操作的认识,解除心理矛盾冲突,控制羞涩的情感,然后根据病人病情,认真而严肃地向病人讲解操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从而消除病人疑虑,羞涩,恐惧和害怕的紧张心理,使病人大方、乐意、主动地配合护士的操作。由医患关系的“主动一被动模式”真正转变为“指导一合作,共同参与”的行为模式,使这些操作做起来得心应手,保持了护士工作的严肃性和不失护士自身的尊严,又使病人得到及时诊治。

(3)护士应充分尊重患者自主选择的权利[2]。在条件允许时,和患者及其家属商讨护理计划和措施,提供多种选择信息的方法和效果,充分考虑患者的需要,提供可以选择的手段和措施,提供可以进行该项服务手段的相关人员。如:灌肠可以采用口服和导管插入两种方法。和以往认识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会阴等隐秘部位才需要隐私保护,因每个人理解和感受不同,在多大程度上的暴露会引发患者的不适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后须注意关好门窗,请无关人员离开或者拉好围帘遮挡,并且在操作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相应部位长时间的暴露,以免服务对象产生身心不适[3]。

(4)提高护理水平特别是对哪些“特殊”护理的操作,注意动作熟练,敏捷,轻柔防损伤。当为男性病人做此类操作时,尽量选择技术好,年龄偏大的护士进行。护士做到行为举止端庄大方,沉着冷静,加上操作熟练,操作就会顺利完成。

(5)增加男护士

如果男性病人多的科室可设2-3名男护士,负责男性病人的一些特殊护理操作,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不方便”。其实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往往较女性有自己的优势。如力气优势,在一些手术科室,男护士往往能将术后病人轻易抱上病床;再如体力的持久性,一些手术持续时间很长,男护士能更长久地站立。更重要的是男护士有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人们往往认为,一些病害涉及的女病号不愿男护士照理,但同样,面对生殖有关的疾病,男性患者也常常不愿对女护士讲,这时男护士较女护士更具有"魅力",当然,像备皮、导尿这些和病人接触密切的操作,男护士为男病人操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总之,护理技术操作中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护士要关怀、关爱患者,以人为本,重视操作前对患者目前状态和需求的评估,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并且及时处理,重视每位病人独特的感受,为其提供个性而优质的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护士素质的提高,医疗制度的健全,男护士的不断增加,护理操作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胡拴萍 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j]. chinese general nursing ,may,2009 vol.7 no.5b.

[2]崔文香,裴莲花,李明今.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11(11):848.

[3]何英,左小航.护理技术服务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8(4):127,129.

作者单位:

1.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

护理操作问题篇2

【关键词】 常用基础护理操作;中专护生;几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03-02

1 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0——2011年在本市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平均年龄20岁左右,均为女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分析方法采取描述性统计

2 内容

针对100名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于实习期间常见的十项基础护理操作,静脉输液、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四测法,吸氧法、导尿发、灌肠法、口护法、鼻饲法,对在一个月中以上十项技能的各项的操作次数进行统计,计算出100人每项操作的平均次数。并且按次数多少进行排序。

3 结果

对100份回收问卷中护生在整个实习期间进行的四测法是平均每月600次排在第一位,静脉输液平均每月是120次排在第二位,第三位是皮内注射平均每月100次,第四位是吸氧法,第五位是皮下注射,第六位时肌肉注射,第七位是口护法,第八位是灌肠法,二在第九位的是导尿术一个月的操作的平均次数为0.5次,位于最后一位的鼻饲法每月的平均操作次数为0.2次。由此的出结论对于常用的十项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护生对于导尿和鼻饲这样的操作很少能够实践,从而出现操作的不均衡发展,对今后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4 分析及对策

4.1 造成常用基础技能实践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4.1.1 以上十项操作的难度有一定的区别,四测法难度较小,并且不是侵入性操作在操作时相对简单,同时带教老师也相对放心让护生去操作,并且不会对病人造成损伤和引起病人的痛苦,对护生来说操作时心理负担也比较小,因此操作的机会比较多。可以的到充分的锻炼。而对于鼻饲和导尿本身操作难度比较大,并且是侵入性操作,对病人本身有一定的损伤,在操作中有一定的痛苦,病人自身也会比较排斥护生进行操作。

4.1.2 带教老师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也对护生的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法律以及医院的规定护生在操作中如果出现事故,带教老师须负担主要责任,因此对于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带教老师是不敢让护生去操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4.1.3 患者的服务意识增强对护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影响。随着人们健康观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觉醒,人们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希望护理技术达到一针见血、一步到位、十分重视自己的权益,希望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疗费用、保健知识等清楚了解。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的欠缺,患者常常不情愿让护生为其进行操作,尤其是对于侵入性操作和有一定痛苦的操作。

4.1.4 护生自身的因素,护生由于刚到医院实习,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本身也不敢轻易去操作,在加上病人的抵触情绪更加使护生产生后退的心理,更不愿意主动去争取操作的机会,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不反而容易去做。

4.1.5 医院的管理上,医院没有针对护生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定期的调查和培训,使护生的存在的问题在整个实习期间得不到解决。

4.2 对策

4.2.1 发挥护理部的管理调节作用。首先对刚下医院进行实习的护生集中进行护理操作的培训,使护生能够那个强化各项操作技能,同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医院也应该定期的对护生进行常规的调查,统计他们对于各项操作中哪些操作难度较大或很少能够有实践的机会,针对这样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他们重点提出的操作进行强化的培训,同时在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有问题的操作进行考核,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护生对这些操作的熟练度,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实践的勇气

4.2.2 加强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教育和规范带教老师。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的作用不容小觑,一个好的带教老师可以培养出一个高水品的护生,因此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操作带教老师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培训护生,同时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励护生去实践,不要总有怕承担责任的思想,同时在初期教护生操作时不能对其要求过高,要耐心启发,如护生在操作中出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且应回避病人,在病人面前多赞扬护生,充分建立其自信心和病人对护生的信任感。这样使护生在操作时减少病人的抵触情绪从而可增加有难度的操作的实践机会。

4.2.3 提高护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护生由学校进入医院面对环境的转换要是护生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快节奏的工作,因此对于护生遇到个中问题时医院和带教老师都应该及时的疏导学生,不要使护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得不到解决,只有解决了心理问题护生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和工作,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品。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给予护生较多的鼓励,对于较难的操作老师应给与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护生解决较难问题的信息,和动手的勇气。

4.2.4 加强护生沟通技巧的培训,增强患者对护生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感,加强护生沟通技巧的培训至关重要。让护生掌握交流的基本程序、每次交流所需时间、交流的内容以及注意的问题,使护生体会到交流是一种有目的、有具体内容、有始有终的文化语言性治疗活动,是护生一项正规的工作内容,而不是一般谈,更不是漫无目的和漫无边际的闲聊,逐步提高护生交流的技巧,实现交流的目的,提高交流效果,从而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为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

4.2.5 对于较少进行的操作可到操作机会较多的科室时间,如导尿可安排护生去泌尿外科实习,鼻饲安排去消化内科去实习以增加操作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友良.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机会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全科护理,2009,7(8):152.

护理操作问题篇3

【关键词】 护理技能;护理程序;考评方法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在护理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在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护士若能正确掌握护理程序的方法,就能灵活地判断出患者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符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中,既缩短了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又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利于形成护理专业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在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学中,笔者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院2006级护理大专班学生236人(共4班)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平均20.85±1.3岁,其中女生213人,男生23人。按班级整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人,女生105人,男生13人,平均年龄20.32±1.1岁,观察组118人,女生108人,男生10人,平均年龄20.17±1.4岁,两个组的学生文化基础、招生方式,前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相同。

2.方法

对同一主题的技能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操作流程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评分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操作规范》(第二版)的评分标准;观察组采用根据护理程序设计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护理程序要点为:护生在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环境情况,然后根据评估了解到的病人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接着进行规范化操作,操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包括了自评、操作终末质量、沟通、综合等。考评按护理程序步骤修订的标准评分:护理评估占10%,准备用物占10%,操作过程占60%,评价占20%。两组带教者及考评者均由护理系资深护理教师担任。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72.60±6.09分,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83.31±6.04分,两组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3.564,p<0.01),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讨论

综合技能是指运用基础和专科理论知识,分析患者健康问题、满足患者整体需要的综合护理能力[2]。在高等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训课仍停留在只对学生进行护理基础操作技能训练的水平,而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缺乏训练和考评[3]。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考评,从传统的单纯按操作流程教学及考评的方式转变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的综合技能教学及考评方式进行,效果满意。

【关键词】 护理技能;护理程序;考评方法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在护理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在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护士若能正确掌握护理程序的方法,就能灵活地判断出患者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符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中,既缩短了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又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利于形成护理专业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在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学中,笔者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院2006级护理大专班学生236人(共4班)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平均20.85±1.3岁,其中女生213人,男生23人。按班级整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人,女生105人,男生13人,平均年龄20.32±1.1岁,观察组118人,女生108人,男生10人,平均年龄20.17±1.4岁,两个组的学生文化基础、招生方式,前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相同。

2.方法

对同一主题的技能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操作流程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评分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操作规范》(第二版)的评分标准;观察组采用根据护理程序设计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护理程序要点为:护生在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环境情况,然后根据评估了解到的病人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接着进行规范化操作,操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包括了自评、操作终末质量、沟通、综合等。考评按护理程序步骤修订的标准评分:护理评估占10%,准备用物占10%,操作过程占60%,评价占20%。两组带教者及考评者均由护理系资深护理教师担任。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72.60±6.09分,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83.31±6.04分,两组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3.564,p<0.01),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讨论

综合技能是指运用基础和专科理论知识,分析患者健康问题、满足患者整体需要的综合护理能力[2]。在高等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训课仍停留在只对学生进行护理基础操作技能训练的水平,而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缺乏训练和考评[3]。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考评,从传统的单纯按操作流程教学及考评的方式转变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的综合技能教学及考评方式进行,效果满意。

1.传统操作流程教学、考评的特点

按照护理技能考评中百分制60分及格的标准,若单按操作流程考评的模式要求,学生的操作过程必须很熟练才能及格,这对学生来说要在操作过程中不丢分是很难的,因此,不但考评结果分数不理想,也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学生的能力,且用此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和考评,容易导致学生只关注整个流程,在操作中只动手不动口,不注意与患者沟通,缺乏语言配合,简单的解释也显得生硬呆板。由于忽视了病人的整体性,在操作中,不能灵活应变,当环境或条件发生改变时,仍然按平时训练的步骤进行,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是远不能胜任当今临床上针对不同病人、不同护理需求所提供的个体化服务。

2.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操作教学和考评的优势

(1)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长期以来围绕着功能制护理模式所形成的操作流程,已不适应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其操作考核与整体护理不一致的矛盾日益突出[3]。护理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护理技术的发展和护理知识水平的提高,护理学科与人文、社会、教育等诸多学科互相交叉渗透[4],过去我们按照传统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考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只要求能熟练完成操作步骤,不注意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病人的身心需求。

(2)提高沟通能力,强调人性化护理。病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人,学生的很多操作都是在模型人身上进行的,若不加强沟通能力的训练,机械和呆板现象就更突出,如在给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仍按常规对“病人”解释说:“请你配合一下”,这显然生硬而不符合实际。有些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偏重于操作而忽略了与“病人”的沟通,即重操作轻病人,由于临床知识缺乏,对病人的概念模糊,难以想象出病人的需要,所以当她们面对“病人”时,不能充分运用所学从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出发,找到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组织语言,尤其当学生们面对的是一个无生命的模型人时,交流的难度更大,有些学生甚至在整项护理中只埋头操作而一言不发。为此,我们在上课时,除了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外,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把模型人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病人来看待,甚至可以把模型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都能注意到了与病人的交流,在操作中不断观察病人的反应,询问病人的感觉及需求,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3)增强人文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护理程序有机地应用到护理技能训练和考评中,学生在操作中已不是单纯施行技术操作流程,而是在为病人施行操作的全过程中,注重病人问题的发现和解决[5],既强调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也强调护理操作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操作环境及病人对该操作的了解程度等,同时运用所学过的人文知识贯穿到操作的全过程,把对病人的关怀、责任放在操作的每个环节中,注意病人的反应,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强化技能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护理程序指导的综合技能考评,将操作技能考核与护理程序的运用考评相结合,能更加科学、全面地考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护理操作中强调整体性,不过分强调具体操作步骤,努力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使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学得活、记得牢,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这样的考评不失整体性和科学性,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提高。

我们把护理程序纳入到学生的技能训练及考评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实习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既巩固护生的理论知识,又使护生获得基本技能训练[5],由于在操作的全过程中注意了护理程序的应用,注意了与病人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普遍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好评。限于研究条件,本组未能继续对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追踪,故对学生在临床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技能操作的情况了解不够,这可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观察的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媛航.浅谈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14-315.

[2]蓝宇涛.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7 ,22(7):18-20.

[3]宋剑萍.护理程序在护理操作考核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 2005,18(3):31-32.

护理操作问题篇4

我们根据实习护生实际操作记忆力强,对理论知识记忆难,专业知识浅薄等特点,制定并实施了晨间床旁提问计划。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共70名实习护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3年7月~2006年6月在本科实习的中专实习护生130人。其中男5人,女125人。

1.2 方法:将3年的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2003年7月~2004年12月的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的实习护生为实验组。全体实习护生在本科实习时间为7周。对照组60人、实验组70人,各组分为10个小组,6~7人组成1个小组。实验组实习的所有护生均参与晨间床旁提问。对照组的实习护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向带教老师提问,带教老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两组护生均为重庆市第三卫校学生,在年龄、理论基础、带教老师方面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1 制定提问计划: (1)提出问题:由带教组长根据骨科护理常规、骨科疾病健康教育计划、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选定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以及操作性强的知识作为提问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做到问题明确、答案明确。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见表1。(2)计划:将以上提问问题在实习护生入科的第一周内由带教组长对实习护生以小讲课的形式逐一进行讲解,示范。第二~七周内,每周选择2个问题进行反复提问,选择2项护理操作由实习护生进行。第七周的最后2天进行出科考试评定成绩,进行教与学的反馈。

1.2.2 实施计划:(1)实习护生入科第一周全部值白班。第一天,由带教组长行岗前教育,包括劳动纪律、各项规章制度,介绍科室环境,熟悉各位带教老师。后2~5天由带教组长按计划进行小讲课,每天讲3个问题,示范3个操作,然后护生进行练习。讲课和操作示范时都要结合本病区内的典型病例以及本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讲解。对有疑问的问题要求护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待下次讲课时进行复习、讨论,然后进行总结,直到把所有提出的问题搞懂为止。讲课时要求每位护生必须记好笔记。(2)实习护生入科的第二周开始,每周安排2个提问的问题和护理操作并让护生查阅相关资料,每周星期一、三、五由护士长提问,星期二、四由带教组长提问。提问时间及地点:晨间交班时在病人床旁提问,交班结束在后病人床旁进行护理操作(部分操作在治疗室进行)。提问方式: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指定1名护生结合病区内重危病人、手术病人、常见病、多发病等病人的实际情况及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回答,回答不全者由各位学生和带教老师补充,然后由护士长总结。操作练习由1位护生单独进行,全体在班护生和带教老师监考,共同找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点评。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内,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所有实习护生均提前20分钟上班。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和操作练习,也要当点评老师,对回答问题和操作较差的护生下次重点抽查,直到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为止。同时,要求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的专科知识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第七周进行出科考试并评定成绩。(3)出科前1天,由带教组长或护士长向所有护生发问卷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专科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对提问的满意度;老师对护生的学习成绩、交流能力;病人对学生的满意度。向带教老师共发130份回收130份,回收率100%;向学生共发13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96.9%;向病人共发230份,其中实验组120份,对照组11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100%。为独立完成,填好立即收回。

1.2.3 效果评价:(1)学生评价: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牢固。(2)老师评价:实验组护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道德思想和专科知识比对照组的实习护生有所提高,病人对实验组实习护生的安全感及满意度增加。

2 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在实践中学,变死学为活学的新路子。比如,提问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这个问题时,要求护生知道功能锻炼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让护生对病人进行演示。这样既强化了理论知识,又服务于病人,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病人的满意度。

3.2 改变了以前讲课及操作示范少的现象。我们选择晨间床旁提问,提出问题,讲解知识,师生共同参与,使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与做相结合。在进行晨间提问时,我们都是选择在急、危重、手术和典型病例的床旁进行,这样既能让所有在班护生和带教老师在当天上班的第一时间了解本病区内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也使护生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并不是简单的铺床、测体温、打针、发药等机械性操作,而是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才能干好护理工作,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3 巩固了护生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启发了护生的学习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只有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提问才有针对性,才能使护生主动参与,改变了理论与实际脱节、死记硬背的现象。

3.4 培养了护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晨间床旁提问,护生在许多老师和病人面前有条理地回答问题,以及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既锻炼了护生的勇气,也培养了护生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护理操作问题篇5

关键词:护理操作 方法 效果

护理操作实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护理操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更多实用型护理人才。

一、护理操作实训现状分析

针对护理操作实训现状,笔者设计了“护理操作实训情况调查表”,此次调查给阳泉卫校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达98%。99%的学生认为护理操作集中实训很有必要,选择“喜欢护理操作实训课的学生”占95%,选择“对目前护理操作模式适应”占78%,选择“操作实训课后加紧练习”占62%,选择“认为老师讲课的内容基本能掌握,但是不会独立操作”的高达25%。总的来看,目前学校护理操作实训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时教师示范,学生分组操作演练,学生多为机械性模仿。教学中的操作对象都是模拟人,缺乏灵活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针对病人特殊性做出个性化护理,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课程全部结束后,在最后一年统一安排学生进行去医院实习,护理操作实训和临床实践非同步进行。

二、如何提高护理操作实训效果

此次调查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是:老师上课态度要温和、慈祥、别发脾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和动作要慢,多教几次,耐心辅导;学生独立操作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多加辅导,直到教会为止;希望增加操作实训课课时,学生多些练习时间。笔者分析认为,要提高护理操作实训效果,教师必须在操作训练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使护理学生由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训练,调动护理学生的积极性。

1.改善教师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在护理教学中要展现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其次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通过集体备课和护理操作演练等方面的业务学习或训练,掌握临床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高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

2.完善教师教学方法

(1)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训练时,从物品准备、物品处理都由护理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在示教操作中,边演示,边提出问题,并和相关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学过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使学生能将理论与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生集中练习时,教师通过观察来启发操作手法和要领,矫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使她们由训练的模仿阶段逐步转入熟练阶段。对存在的共同问题教师应进行集中讲解,重新示范,要求学生强化训练,还可以让护生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学生既能体验到护士的责任,也能体验到病人的感觉,真正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和使命感。

(2)加强操作技能考核力度。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在每学期末考试时均选择临床常用护理操作项目作为一门考试课,让学生随机抽题选择考试项目,包括护理学生仪表、患者沟通、用物准备、操作熟练准确程度等。

(3)护理操作实训与临床实习相结合。在第一学年开设护理类及相关基础课程,每个学期临床见习课至少安排两周。临床见习时,不仅带领学生参观护理实践场所,而且要带领学生去医院观察临床护理工作,在临床护士带领下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从而给学生创造接触护理、接触社会、自己动手动脑和与人沟通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

(4)护理操作实训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和护理礼仪的培养。在护理教学中要注意增强护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定期邀请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护理专业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平凡和伟大,启发学生热爱护理专业,从而献身护理事业。培养学生护理礼仪,组织她们观看有关护士礼仪的教学录像,每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护理礼仪比赛活动;平时要求护理学生在上护理操作实训课时穿护士服、戴护士帽、穿软底鞋,仪表端庄稳重,坐、立、行等姿态良好,努力培养护生和蔼可亲的态度及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

参考文献:

[1]罗仕蓉.护理程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4,31(4).

护理操作问题篇6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工作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93-02

手术室是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和实施抢救措施的重要场所[1]。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的硬件设备和人员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护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手术室的治疗效果和抢救质量。采取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发现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具体实施方案和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室46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

1.2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应用本院自行设计并制定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10个项目,分别为接诊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水平,无菌操作观念,手术配合能力,配合安置,查对严格程度,积极按时巡视,熟练应用设备,手术室环境和护士长管理等。采用分级制对不同项目进行评价,每个项目分值为1~4分,其中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满意为2分,满意为3分,非常满意为4分。此外,问卷还专门设有备注栏,供医生详细描述不满意的护理工作细节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问卷均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完毕后统一回收。

1.3结果

所有问卷均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对不同项目的满意度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其中接诊服务态度,无菌操作观念,查对严格程度和手术室环境等,所有问卷结果均是全部满意。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主要为操作技术水平,手术配合能力,配合安置,积极按时巡视,熟练应用设备和护士长管理等6项,分布于19份问卷,占41.30%(19/460)。所有条目共计33例次,占7.17%(33/46)。

3.讨论

3.1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分析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为操作水平不足、配合能力较差和护理管理不严格。

操作水平不足主要体现在手术室常规操作技能和应用仪器设备两个方面。分析其中原因,与护士缺乏理论与手术室实践经验有关。很多护士由于缺乏学习培训机会,因此知识结构并不全面和充分,对新设备和新仪器的使用方法接受较慢。

配合能力较差,除对设备及操作步骤不熟悉有关外,还同护士的工作意识有联系。有些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因此难以默契的配合医生。此外,由于护士人手有限,因此工作量较大,有些护士由于疲劳,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现象。

护理管理不严格,因此导致护士在积极按时巡视方面存在不足,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使得护士在工作中无法可依,因此易出现自由散漫和工作杂乱无章的现象。

3.2解决建议

3.2.1加强护士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注重知识传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培训质量,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检验,如针对仪器设备操作,培训过程中,应让所有护士均进行动手操作,并达到人人都可熟练完成操作的要求。在平时工作中,采取老帮新的方式,以帮助新护士快速成长。

3.2.2提高责任意识

提高护士的护理责任意识,让护士认识到严格按照相应要求操作的重要性,并有效的配合医生工作。可通过科室内的会议,反复向护士传递。另外,可通过案例讲解,让护士明白责任意识低下,不按照规范流程操作的危害后果,使之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意识。

3.2.3强化护理管理

强化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合理的配置护士资源也是改善护理工作现状的关键内容。只有严格的护理管理,才能保障护理工作效果。科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并详细描述细节措施,使护士对工作内容有清晰认识。此外,严明奖惩措施,对不按规范要求工作的护士进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

护理操作问题篇7

【关键词】倒闸操作;存在问题;预防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变电站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点、难点,是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保证。变电站倒闸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但由于现场操作人员的个人经历不同、技术水平不等、关注的重点也各有侧重,造成其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出现不尽人意的结果,出现了误操作等责任性人为事故,为单位和个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1.1 人员方面

倒闸操作是一件非常严肃、严谨并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的重要工作,我们每位操作人员都要认真执行,绝不可懈怠。但是,我们在日常操作中有些操作人员对倒闸操作的严肃性、严谨性认识不清,对倒闸操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执行不严格。“预防误操作“工作的首要问题是人员问题,要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严肃倒闸操作纪律、严格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认真执行倒闸操作七要八步骤等相关规定、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倒闸操作纪律执行不严肃、执行规章制度和流程不严格、执行倒闸操作六项把关规定不认真、习惯性违章行为时常发生。存在着无票操作问题(一般是在配合检修、试验和继电保护工作时发生)、倒闸操作准备不充分、倒闸操作票填写不规范、监护人监护不到位、执行唱票和复诵环节不规范、没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没按规定要求擅自解除闭锁、检查项目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倒闸操作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1.2 设备方面

现场一、二次设备的名称、编号、位置指示器、设备的拉合(转动)方向、设备相色等标志不全或不清晰、不明显。一次设备锈蚀,操作卡涩,可能会损坏设备而酿成事故。新型设备大都为半封闭或全封闭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的看不到明显的断开点,只能靠位置指示器、电流、电压指示等辅助手段判断设备的状态。

防止误操作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微机五防闭锁和设备本身的五防联锁功能的配合来实现的。但是,有些设备由于一些原因,微机五防闭锁安装不够全面,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本身也有一定得局限性,存在着盲区,交流系统、直流系统和保护装置压板是没有纳入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的,这些操作的执行是要靠操作人员认真正确执行倒闸操作票来保证操作的正确性的。

1.3 管理方面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安全责任制未落实,《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两票三制、防误闭锁装置管理规定等规程、制度执行不严格。基础资料管理薄弱,各种记录、图纸、产品说明书不全。存在着检修人员、保护人员传动不经运行值班人员允许,随意变动检修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自行对检修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分、合闸试验等。操作时擅自解除防误闭锁装置,随意使用紧急解锁钥匙。

综合分析表明,上述变电倒闸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发生误操作的重要原因。

2 总体分析与预控

1)倒闸操作票不能流于形式,应做到操作人、监护人对运行方式和现场设备要心中有数,严格按照倒闸操作票内容逐项核对操作,不得跳项操作,规范操作行为.安全思想不能放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能忘记,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各项措施才能不流于形式。采取措施:

(1)操作实际设备时,必须首先核对设备编号、名称和实际位置,防止走错间隔。

(2)监护人监护到位,唱票准确操作到位,操作人复诵正确到位,全过程录音。严禁使用错票操作。

(3)拉、合刀闸前必须确认开关三相在断开位置。

(4)拉、合开关(刀闸)监护人核对钥匙编号正确后再交给操作人开锁操作。

(5)加强对防误装置钥匙的管理(特别是紧急钥匙的管理),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解锁操作。对于工作中确需解锁的操作,必须严格履行解锁手续,经上级领导批准后,相关管理部门派员到场,方可解锁。

(6)《安规》中规定了监护人应告知被监护人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监护人应严格执行。

2)装设接地线(合接地刀闸)前必须验电。采取措施:

(1)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对调度语句应重复确认,倒闸操作步骤、监护人和操作人的动作都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确保安全。

(2)接地线应按编号保存并排列有序,提前送往接地点的接地线,不得随意乱放,只能放在将要操作的间隔,操作人和监护人要非常清楚挂接地线的具置。

(3)应正确使用停电设备同一电压等级的合格验电器验电,且验电前应在带电设备上检验验电器完好。

(4)装设接地线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等步骤做好每一环节,对储能设备放电一定要充分到位。

(5)在装设接地线接地没有完全接好之前,身体各个部位均不能直接接触到设备,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自我防护、互保安全意识应强烈,监护应到位。

3)送电前必须检查送电设备范围内所有接地线已拆除,所有接地刀闸确已拉开。采取措施:

(1)对送电设备范围内应全面检查,且与停电时的接地线(接地刀闸)数量相符并与模拟图板一致。

(2)正确执行倒闸操作安全措施票,并逐项执行拆除接地线(拉开接地刀闸)。

(3)收回的接地线应按编号顺序归位,防止遗漏。

4)加强业务技术学习,全面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熟知性能和操作要领。采取措施:

(1)倒闸操作结束后,应全面检查操作设备运行情况,总结倒闸操作全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或需要以后要注意的问题。

(2)经常组织操作人员学习倒闸操作规范,熟知掌握规范要求。立足岗位、立足现场、立足实际。

(3)操作人员应掌握变电站新设备新技术,熟知变电站运行方式的变化以及注意事项。

5)保护压板的投退要准确、可靠。有些压板如电源备自投压板、母差、失灵、低周等保护压板,往往不在停电间隔,可又关系密切,容易被遗忘,应特别注意。投入压板之前要测量压板两端电压,要分清有的压板两端不带电压,有的压板两端带有正常电压,防止误投压板后造成保护误动。在投切母差保护的压板前后,要检查母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在正常范围以内,防止因母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过大而造成母差保护误动作。所以,在操作中应谨慎对待。采取措施:

(1)填写操作票时不应漏项。

(2)模拟操作与实际设备操作应注意核对双重名称和实际位置,防止走错间隔。

(3)操作投入(退出)正确应符合设备运行方式要求。

(4)综合自动化保护应注意操作投入区位的选择。3 结论

倒闸操作是每位操作人员要经常遇到的。这次浅要分析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目的是使操作人员清楚,不论大小操作,只要严格按照倒闸操作规章制度认真、规范的执行,杜绝在倒闸操作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要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就能促进变电站倒闸操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可靠性、正确性,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剑云.无锡供电公司变电运行一工区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护理操作问题篇8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考核方式;行动导向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知识丰富、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在护理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考核方式一般以一次性闭卷理论考核为主,考核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理论知识。这与现行的“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观不符[1],也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临床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我们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最终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我们进行了内科护理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在传统笔试的基础上增设了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仿真的工作场景中进行职业态度、专业技能的全方位演练并进行考核,教师以一定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操作情况和综合能力。本文即探讨新的内科护理学考核方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新的考核方式进行效果评价。

1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的实施

在实施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前,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堂互动较少。同时,理论授课与实践练习不同步,一般是教师先讲完理论知识,再组织学生到内科实训室进行相关技能操作的实践练习,往往是到实践练习时,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已遗忘,理论与实践不能完美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牢固、护理技能操作不熟练、综合职业能力较差、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后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快速完成由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通过行动来学习,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典型病例讨论、健康教育角色扮演、对模拟人实施抢救等任务,任务设计与典型的护理职业行为相结合,并将护理工作程序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内科护理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1.1实施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的过程

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师扮演患者,学生扮演护士,以典型病例讨论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4~5人,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小组在操作考试前一天进行抽签,对所抽到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资料、列出护理用物、制订护理方案。每个病例都有相对应的医嘱单,在操作考试过程中,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护理小团队,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对病例中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操作包括执行医嘱、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教师在考核中扮演病例中的患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与教师扮演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实施操作的对象为模拟人。下面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例,介绍整个操作考试的过程。小组抽到该病例后,针对病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分配任务。在操作考试过程中,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实施对该患者的护理。针对该患者,学生需要实施安置卧位、病情观察、执行医嘱(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抗生素)、拍背排痰、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小组操作考核完成后,教师进行提问,提问方式为教师随机选择小组内的两名成员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与病例中患者的病情及疾病知识有关。教师根据小组完成护理的情况给予一个平均分数,再根据小组的分工任务,给进行不同操作的学生打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在本组平均分数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加分,操作较差的学生在本组平均分数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减分。

1.2注意事项

1.2.1收集各系统典型病例

教师在操作考试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需要到临床中收集各系统的典型病例。由于每个病例的信息量、复杂程度、难易程度不一,而操作考试所用的病例复杂难易程度要大体一致,所以教师要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删除不必要的信息,并对病例的复杂难易程度进行调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每次内科操作训练和考试所用的病例都进行了讨论和调整,所选择的病例均为内科各系统常见的典型病例,所选的病例复杂难易程度也基本一致。

1.2.2分步进行操作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先对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有一定的认识,再进行相应训练,最后才能进行考核。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操作考试中涉及的内容进行示教,让学生熟悉考试的步骤和程序。其次,安排相应的内科护理操作考试模拟训练,每次操作考核之前安排操作实践课。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一方面熟悉了操作的环境及各种物品的放置位置,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内科护理操作及基础护理操作能力。最后才是实施内科护理学操作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患者的护理。

1.2.3评分标准的制订

由于操作考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所以在制订评分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学生个人的操作水平,还要考虑小组的分工及合作情况。另外,在评分标准中还要体现护士的综合素质。整个评分标准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护理素质12分(包括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分;进行自我介绍2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分;操作中注意关心体贴患者2分;操作过程中注意和患者沟通交流2分;有一定的应变能力2分)、护理措施73分(包括用物准备齐全并放置合理5分、操作过程正确合理60分、护理方案合理安全5分、操作后能够正确处理用物并交代注意事项3分)、小组团结协作以及小组成员分工合理5分、提问10分。其中护理措施中的操作过程评判较为复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每位学生完成的操作内容都不同,教师针对不同的病例制订相对标准的护理措施,每项护理措施都有相应的分值,教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定。

2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影响

在整个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并经专家评定,主要调查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情况,包括临床处置能力(内科护理操作能力、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制订护理方案能力、配合抢救能力、实施心理护理能力、用药指导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变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认识能力、关爱患者的意识)。

3讨论

3.1临床处置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注意模拟真实的护理工作场景,围绕一些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考核,注意锻炼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学生抽到病例后首先对病例进行分析判断,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操作考试时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内科护理操作能力及基础护理操作能力。有些病例中的患者需要马上抢救,例如急性肺水肿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学生要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使学生的配合抢救能力及用药指导能力得到了提高。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恰好说明了我们实施的新举措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实习和临床护理工作都有所帮助。

3.2沟通能力的提高

学生接到病例后,首先要对病例中患者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学生要相互扮演患者,不断练习,讨论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学生在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中注意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操作中能够关心体贴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通过每一次的训练和考试,学生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3.3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扮演很多角色,健康教育者的角色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已得到有效控制,而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4]。护士作为一名健康教育者的角色越来越得到强化。学生在训练和考试中,利用各种方式查找资料,自行制作宣教海报、ppt、模型、道具,运用各种健康教育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认真细致地为患者进行讲解。训练和考试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还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3.4应变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的提高

在操作考试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患者对“护士”提出了各种问题和要求,学生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我们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别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评价。另外,学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和考试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体现了团队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所帮助。

4结语

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前提下,我们进行了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改革。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边改革边完善。此种考试方法比单一的笔试更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通过内科护理学操作考试及训练,学生的护理核心技能、综合职业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和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从学生到护士的顺利过渡搭建了桥梁。通过模拟情景练习和考核,强化了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使学生熟悉了临床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尽早适应了护士角色,缩短了与实习岗位的距离,进而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钟衍汇.中等护理专业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92.

[2]陈启琛.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32-33.

[3]周国忠“.行动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景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7):18-20.

护理操作问题篇9

1.1一般资料选取护理专业接受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课的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课前准备实验课前准备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布置临床模拟护理工作任务,护理专业学生在无菌操作技术理论课中已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将其已掌握的“戴无菌手套”、“无菌溶液取用方法”、“无菌持物钳使用”、“无菌容器使用”、“无菌包使用”、“无菌盘铺法”等操作技能融入到临床模拟护理工作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主制定实施方案;二是进行视频学习,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无菌操作,直接让其独立完成临床模拟护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为其完成无菌操作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三是教师集中答疑,对学生临床模拟护理工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集中答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2实际操作实验具体操作分为三个环节:一是确定临床模拟护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护理专业学生思考、分析及讨论,以组为单位上交具体操作方案,由实验带教教师进行总结,并评点出最佳操作方案,进行临床模拟护理操作;二是临床模拟操作过程,将已掌握的基本操作融入到已选定的最佳操作方案中,进行临床模拟护理操作,如学生在吸痰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夹取无菌治疗巾,铺无菌盘,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预防感染;三是教师点评,实验结束后,先由各组学生相互纠错,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并为学生提供示范性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课后练习,最后书写实验报告,重点阐述无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无菌操作意识。

1.3评价指标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实验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对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课开展前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差错率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满意度。采取10制评定方式将学生对无菌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整体评定,8~10分为优,5~7分为良,1~4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1.0软件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操作问题篇10

【关键词】儿科护士;临床带教;问题;策略;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91-01

临床带教作为护士培养工作关键环节,是引导护生将其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临床护理技能的主要途径[1],护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所接触的首位导师便是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质量直接决定护生今后的工作质量,也从整体上影响到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水平[2]。近年来,广大患者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医疗事业大幅度改进,医院部门对护士毕业生的工作要求日渐提升,纷纷希望护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以合格护士的身份步入岗位[3]。如何将新生的护士群体打造成为技术精湛、素质高超的专业护士,便成为临床带教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4]。我院以儿科中护士临床带教工作为对象,对其工作现状、改进策略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26例护生,为我院儿科临床带教人员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2010年120例,2011年289例,2012年117例,护生的年龄在18岁-23岁之间,平均为20.3岁,平均实习时间为5周。其中,中专生356例,大专生170例。

1.2方法鉴于儿科病房任务繁重、护理工作精细复杂,为使526例护生得到高效教育,带教管理人员对带教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现存问题,对临床带教工作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本次研究为此次改进工作的回顾分析,以spss12.0软件对改进前后护生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改进效果。

2结果

本次对526例带教护生研究发现,带教工作中存在师生关系一般、交流较少、护生理论成绩低、护生缺乏工作积极性、护生实际操作机会少、临床带教易引发护理法律纠纷几项问题。采用措施改进之前,仅有184例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302例与教师有交往,改进之后,473例对教师较为满意,431例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交流,改进前后成绩,见表1。改进后成绩相较于之前,明显提高,p

3讨论

儿科病房护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属于任务繁重、工作精细、压力较高的一项,在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工作态度、身心素质等方面,对护理人员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实习护生及新晋护士开始担任此工作时,往往身心俱疲,难以有效地驾驭,还可能造成法律纠纷,这就为临床带教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工作要求[5]。我院本次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儿科病房收纳的526例护生,总结了带教工作的几点问题,并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护生的素质有显著提高,带教工作质量明显改善。本文下面就具体对其问题及策略加以分析:

3.1存在问题

3.1.1护生问题护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知识面狭窄、知识量较少,且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牢固,所以,她们在真正地面对儿科护理工作时,往往手足无措。同时,由于当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改变,护生的服务意识较为缺乏,且协作精神、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较低,不具备在儿科病房基础护理工作中进行沟通协作的能力,难以适应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的繁重及精细。

3.1.2教师因素由于儿科病房中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琐碎细致,临床带教老师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为了避免护生工作失误或引发法律纠纷,或者嫌护生操作不熟练,往往只让她们担任一些基础性的护理工作,而不允许她们实际参与专业操作,这就阻碍到护生积极性与其操作能力的提升。

3.1.3其他因素当前时期,患儿家长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希望孩子在入院治疗时能够得到最好的护理,可以一次性穿刺成功,尽量减少孩子所受的痛苦,这就使得部分操作不熟练的护生难以参与实际动手操作,不利于她们提升实践能力。同时,由于我国护理工作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护生在校期间对于法律的学习较少,普遍存在法律意识缺失的问题,在护理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伤害患儿,而诱发法律纠纷。

3.2改进策略

3.2.1改进带教观念调查整合分析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需求、建议与意见,针对新的工作要求,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统一聘任、专业培训、不定期考核,增强其临床带教知识与经验,提高其专业护理经验,改进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带教老师针对带教工作任务设立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以及带教内容,以推动带教工作的系统化。同时,在带教方案中,重点体现出与护理工作相结合的法律知识教育,致力于改善护生法律意识。

3.2.2关注护生要求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前后为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于带教老师工作的期望与意见,对比分析护生接受带教前后的素质改变状况,评价带教工作改进效果,并总结积累改进经验。为护生开展鼓励性教育,加强对护生的关怀与激励,以爱心及自身护理行为来熏陶护生,帮助护生建立护理爱心以及端正的工作理念。同时,为不同的护生建立个性化教育方案,引导各个护生发扬其优势,补足其缺陷,以使护生得到人性化的高效教育。

3.2.3提高带教标准传统护理工作方案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多样化的护理需求,要提高带教质量,带教老师必须在规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地归纳新的要求与经验,加入到教育工作中,尽量增加有意义的带教工作内容,改进护生实习结果考核标准,增加护生学习的认真度。同时,还要针对儿科护理中的picc封管、输液推泵安装以及滴管输液排气等工作,对护生进行重点教育,待护生熟记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技巧之后,安排她们为某些病情较轻且有自主意识的患儿进行护理操作,并在旁为其进行指导,以提高她们的操作能力。此外,还要求护生对其实习体会进行定期汇报,引导她们对自己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体会以及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帮助她们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习惯。

综上所述,儿科中护士临床带教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问题,带教人员及其他负责人员要认真总结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以提高带教质量,使护生得到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当玲,李青.实习护士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23):5124-5125.

[2]周丽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1):71-73.

[3]杨祥群.儿科护士的临床带教[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69-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