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机制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1 17:30:28
课程管理机制篇1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结语
课程管理机制篇2
我园在研究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了“三四四”班级管理制度,包括三个转化(变管为导、变规定的课程安排为弹性的课程安排、变行政检查评估为教师自主监控调整)、四个放权(给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的自,课程内容选择权,适度的计划、记录权,教研自主管理权)和四项制度等。但是在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过渡的过程中。课程监控与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保教过程与管理过程若即若离,课程质量难以保证。园长如何提高教师课程质量意识和课程质量自我监控的能力,如何处理放权与调控的关系。如何为课程质量把关。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确定本次课题研究主要探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察与管理。课程实施是所有课程要素中变化因素较多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低结构活动中这种不确定性更加明显。而课程监察与管理的核心不是评价,而是紧随评价之后的可以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系列措施,评价的作用不是考核教师,而是为了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在最初,我们围绕教师对课程质量的理解进行相关调研,并且试图在原有的“三四四”管理制度下深化研究,梳理既有的课程管理的相关表格与操作指引资料。在中期评估时,专家的建议促使我们聚焦低结构活动,重新梳理相关的活动经验,并配套相应的操作地图。我们重新制定了课程质量标准的评价与指引框架,并借鉴了科学的评估方法,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指标的内容。同时,我们将低结构活动的监控管理也纳入了整个课程管理体系。
二、低结构活动质量监察和管理机制的定位
“低结构活动”包括区角游戏、探索型活动、角色游戏等以幼儿为主导的活动,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围绕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给予支持和引导,让幼儿能够自主构建经验。
(一)教师为实施主体
在低结构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实施的主体,也是质量监察与管理的主体。如区角的布置、师幼的互动、材料的投放、课程的组合等。教师在“学习一实施一评价一改进”的循环过程中。逐渐提升相应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评价能力、行为改进能力。
(二)管理者给予支持和引导
虽然低结构活动有着较强的自主性,但管理者的支持和引导的力度和有效性对课程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从课程设计、实施指导、评价引导到支持策略。管理者都需要开展大量的设计和梳理工作,并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保障,如,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便捷的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等,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支持和引导。
(三)机制起桥梁作用
管理者如何引导教"币理解和运用相应的资源,提高自主监察与管理能力,提升低结构活动实施质量呢?这就需要以推进机制为桥梁,激励、引导教师有指向性地将相应的资源用于达成低结构活动实施目标,激发教师的自主性。而推进机制的核心就是电池机制和学习地图,“电池机制”激励教师更为自主地提高低结构活动质量,而“学习地图”则给教师一个清晰的提高低结构活动质量的脉络。
三、低结构活动质量监察与管理机制的形成过程
在低结构活动推进机制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四四”班级管理制度,这与低结构活动的自主性比较吻合。针对“三四四”管理制度的思想,我园在原有高结构活动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中心大力发展低结构活动,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努力创造个性化特色教育。
为了发挥教师主体的积极作用,我们以“点子公司”的形式向全园教师征询各类方案,进一步完善低结构活动的实施质量监察与管理机制。这期间,我们收获了诸多有一定可行性的优秀方案,例如花园式评价体系及教师分类评价体系等,最后结合我园教育工作的特点,确定了“电池机制”这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低结构活动中教师课程实施质量监察与管理机制的“操作地图”,包括能力分析、评价指引、机制建立三个部分,形成了比较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机制。
随着低结构活动更加常规化地推进,一方面,我们发现在低结构活动中,课程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思考与分析上,因此我们将原本的“操作地图”改为“学习地图”,给予教师支持性的策略与引导,而不是既定的规范。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电池机制”不仅是根据教师的低结构活动评价进行充电,也应该伴随整个低结构活动的推进过程进行充电。这样,“电池机制”既可以更好地激励教师自主推进低结构活动质量的提升,又能融合我园原有的各项管理机制,例如深度汇谈、自助式教研、故事分享制等。
最终,我们建立了以“电池机制”与“学习地图”为核心的教师实施低结构活动的质量监察与管理机制。在实施低结构活动的初期,“学习地图”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评价体系的指导意义及运作方式,知道可能会在哪些节点产生问题,并会对教师的工作产生哪些影响,便于教师按图索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获得必要的帮助,自主提升课程理论水平。在学习完成后,教师便可以通过“电池机制”为自己充电。在“实施-评价-改进-再实施-再评价-再改进”的过程中,教师仅需要以评价指标为核心,应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各项机制,便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课程实践水平。
四、“电池机制”
“电池机制”是将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中课程实施质量的绩效以计分的形式累积,即“蓄电”,累积到一定分值,教师的等级就可以上升一个台阶,以激励教师获得“小步子。低台阶”的发展。因此,在“电池机制”的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样化的积分方式。除了自评、他评等专门的评价方式外。教师是否积极参与也将以积分的方式纳入“电池”之中,使得整个机制推进的过程都充满激励性。
2.细分档次。一来可以防止教师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二来可以让教师对自身的最近发展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成长有自主的引导。
3.管理者同步参与。管理者与其他教师一样参与积分。虽然管理者的积分概念与教师略有不同,但这样做会让教师更有“协同共进”的感受,更能号召教师积极参与,以丰富“电池机制”的内涵。
4.了解自己。通过对“电池”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自己在低结构活动实施中的长处和短处,“电池”也能够成为发扬教师长处的试金石。
5.不封顶。一方面,教师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还未可知,另一方面,不封顶的电池量可不断增长。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育追求。
6.每学年复始。每学年,我们倡导每位教师以“归零”的姿态面对新的机制和评价标准,重新充电。
可以说,“电池机制”是一项综合性的成效检验指标。既包括直接指向课程质量的评价体系,也包括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将低结构活动实施质量的监察与管理的推进过程纳入“充电”之中,是串联整个推进机制的核心。
五、“学习地图”
我园以教师自我监察与管理的视角关注课程实施质量。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概念,所以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其中,教师需要了解的主要是课程手册和操作指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着这样一张“学习地图”:
(一)课程设计
1.教材的范围:使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包括《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等,并与园本特色的内容及其他适宜的课程内容相结合。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的使用率保证占70%以上。
2.材料的提供:尽量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富有弹性、以低结构为主、高低结构相结合的材料。
3.一日作息安排:保证各年龄段幼儿每天都有1个小时以上的低结构活动时间,并且随年龄增大,幼儿自主性加强。低结构活动时间也随之增长。
4.课程选择和组合:根据本班幼儿的生活与经验,选择与组合课程内容,将课程教材共性的内容与班级个性选择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既重视预设的内容,又重视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
5.操作指引:主要从课程设计(现状分析、组合选择、制定计划)、环境创设与材料选择(环境创设、材料选择、投放技巧)、师幼互动(整体把握、回应、分享、观察、记录)等三个维度提供操作指标,每个维度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
(二)推进机制
1.文本设计:设计美观、便于翻阅、能引发阅读兴趣的文本。
2.框架介绍:注重整个设计的理念和整体框架的介绍,先让教师在脑海中生成有概念联结的“学习地图”,再讨论细节。
3.自习-解答:让教师自己学习《操作指引》,每周安排固定时间,由管理者和教师团队共同解答教师的疑惑。
4.现场观摩或视频观摩:通过“看听说想研”,让教师直观学习,直面问题。
5.教研交流:具体可以参考深度汇谈或自助式教研的方式进行。
6.智力冲浪:在进入实施阶段前,教师们对《操作指引》的掌握程度是实施高质量课程的保障,也是后续每个阶段工作的基础。因此可以以知识竞答的方式对教师学习低结构活动情况进行测试。
7.幼儿观察评价:在低结构活动中,可以让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评价,更准确地掌握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使教师对《操作指引》的理解更加深入和贴切,并且在《操作指引》不可穷尽的情况下,能自主地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经验,让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师行为中。
(三)以评价为中心实施和改进
在教师完成低结构活动相关内容的学习之后,可组织教师对评价体系进行预操作,并根据现状形成该学期的低结构活动实施计划。这样,在整个学期中对低结构活动形成了以评价为中心的“实施一改进”的良性循环。
1.预评价
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体教师包括管理者进行自评。为自己的低结构活动实施质量确定客观的基准水平;第二部分,部分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他评,客观评价其他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第三部分,根据自评和他评情况,通过自助式教研、深度汇谈、故事分享等方式,让教师自由地探讨评价指标,管理者参与沟通。使全园教师对评价标准的理解达成一致,对自身低结构活动实施质量的认识更准确。
2.“实施-改进”计划
教师以预评价的结果作为参考,根据各分园的重点对本学期提升低结构活动实践质量制定规划。在之后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目标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行为,并在学期中检验实施情况,再次提出“实施一改进”计划。
六、实施
在实施阶段,管理者通过教师反馈的过程、思考、记录进行指导,教师也可以借助推进机制的自主平台,以网络式带教、自助式教研、菜单式选择等方式,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
(一)保障指导
1.保障
在各分园各班级推进低结构活动的实践中,管理层将积极落实组织支持和保障,保证财力物力的到位,从硬件上保证低结构活动的顺利实施。
2.指导
低结构活动管理组分派人员定期进入各园区各班级进行观摩和指导,共同解决教师的问题,从软件上保证低结构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推进机制
1.不同园区的实施有所侧重
为了保障实施中的可行性,我园根据各园区的特点,让三个园区各有侧重:芷江园侧重环境材料,新梅园侧重师幼互动,龙潭园侧重课程选择与组合。
2.反馈记录
“实施反馈表”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记录的一种工具,每月提交一份。主要针对低结构活动的《操作指引》,从实践角度进行验证与应用。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有效记录,另一方面可以将问题反馈给管理者,寻求帮助或提供建议。“观察记录表”则每两周提交一次。
3.网络式带教
网络式带教是指在低结构活动中,根据个人的特长形成不固定的带教关系。一般通过报名-交流-协调-确定(考虑人数、地理位置、经验等因素)的过程确定最终的带教关系。具体的带教活动完全由双方自主确定,并可以在自我改进阶段交流经验,重新调整带教关系。在“电池机制”中。带教活动双方都能“蓄电”。
4.自助式教研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随时需要消除疑惑、交流经验,这就需要各种平台让教师自主地选择教育方式,即形成自助式教研。我们创设的教研平台主要有现场指导、即时沟通、轮流主持、定期答疑等。
5.菜单式项目选择制
在各类研讨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提出具体的研究小专题,经过教研组长的汇总协调,形成“低结构活动研究菜单”,再次让教师自行选择菜单中的主题进行研究,使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长进行专题研究。
七、评价
建立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对自己实施情况的认识有据可依,对自己下一步的行为调整有的放矢。
(一)评价指引
评价体系主要分自评和他评两个部分,从课程设计、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师幼互动、现场与资料等角度进行评价。
(二)推进机制
评价是教师自我监察和管理的核心部分,该阶段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
1.自我评价
教师除了在每学期初(包括学习阶段中)进行预自评,将其作为整个学期低结构活动实践的参考基础外。在学期中还将进行第二次自评,以检验低结构活动的实施情况。教师自评的内容主要有课程设计、活动准备、师幼互动等3个能力维度。每个能力维度又分若干个项目。
2.他人评价
由教师向低结构活动管理组自主申报他评,每学期一到两次。他评的结果作为教师在“电池机制”中晋升等级的主要依据。他评小组由园长室人员、教研组长、科研人员、普通教师各一名组成。评价维度分为现场评价、资料评价、访谈评价等。对他评结果有异议的教师,可以通过事后的交流、访谈,对最终结果进行沟通和确认。
3.评价分析
在自评、他评完成之后,每位教师都可获得本轮评价中的“充电量”。一方面,教师先自我分析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足,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加强;另一方面,园方对教师的充电情况逐个进行分析,找出共性的问题。
为了融合我园整体运作机制,在评价分析时,我们引入了两个日常工作中非常有效的机制:深度汇谈和故事分享。“深度汇谈”与实施阶段的反馈表相结合,主要是围绕教师在低结构活动实施反馈中希望解决的共性问题,通过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平等对话(如,与园长、教师、家长、幼儿以及专家等对话),研讨、分析、求证,以帮助教师对于低结构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有更深入和理性的认识。“故事分享”与实施阶段的观察记录表相结合,对于幼儿在低结构活动中所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交流,让共性的问题更加具象,有利于教师更精准地把握低结构活动中的问题。
八、改进
低结构活动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改进自身行为成了关键的一环。因此,通过相应的机制促进教师提升行为改进能力,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幼儿园的低结构活动质量都至关重要。
(一)推进机制
1.尝试改进
为了真正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针对评价分析中发现的共同问题,教师要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再设法用个性化的方式去改进。
2.集体研讨
在个性化尝试改进之后,再以“轮流主持”和“故事分享”的形式,让教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改进方式和效果,然后通过集体讨论,在所有个性化方式中选出优秀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3.现场应用
将选出的优秀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在现场应用,让所有教师来观摩,评判方案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以及方案本身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4.策略提炼
对经过现场应用确认有效的方案进行汇总提炼,形成文本并归档,向所有参与低结构活动实践的教师进行推广。
课程管理机制篇3
概括起来,引入美国ap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第二,促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奠定基础;第三,推动高中课程改革与研究,引入、借鉴ap课程,吸收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在合作中提升中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进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开放多样和特色发展。
中美合作办学ap课程项目的引入机制
1.确立了以中方为主的融合方式
参与中美合作办学ap课程项目的双方首先签订合作协议。其次,采用项目管理制,在高中成立ap课程项目的管理委员会。从中美双方的办学投入来看,其主要特点是中方投入固定资产,产权归国内高中学校所有。
例如,十一学校与美国万山赤中学合作办学项目,中美方办学者在办学上均有所投入。十一学校负责管理和指导项目的全面工作,包括项目规划、招生工作、教师管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外籍教师聘请及向外教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美国万山赤中学则向十一学校派出教师,为中方提供全面咨询,协助十一学校聘请外教、对ap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这种合作机制的优势是中方的主控作用较为突出。学校能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吸收国外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做法,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和借鉴国外优秀教育资源提供实际的经验。
2.明确了ap课程项目的招生路径
北京地区中美ap课程项目的招生纳入北京市中招计划,面向全市初中毕业生招生,不对各区县分配计划指标,以北京地区生源为主,包含少部分外地借读的学生。年招生计划以60-90人的规模为主。绝大多数的ap课程项目都采用中考提前招生,即学生得知中考成绩后,到开设ap课程项目的学校报名,参加学校的提前招生英语测试,测试的目的是在于考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规范了ap课程项目学分管理模式
在美国,ap课程是为优秀的高中生提供大学程度的入门课程。ap课程项目的“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明确将高中三年的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ap课程项目,一般采用的是3年学分制,规定国内高中课程部分总学分为144分,其中必修学分为116分,学习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至少得22学分,学校自主选修课6学分。有一部分学校有《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实施方案》。学生必须完成国内高中的课程之后,才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选修美国ap课程。
学生通过国内高中的毕业会考后,获得国内高级中等学历毕业证书。据调查,如果学生所修学分得到美方高中的认可,有33%的学校还向学生颁发美国的高中毕业证书。
4.明确了ap课程门类的选择与教材的选用
在美国,ap课程包括了19个学科的35门课程,学校有权选择提供这些课程的数量和组合。中美合作ap课程项目,从各学校可供学生选择的ap课程门类看,有一半以上的ap课程项目学校能开设7-11门类的课程,有25%的学校能提供5-6门类。从ap课程各门类所占的比重看,ap课程项目的学校都开设了ap数学、ap物理和ap化学这三门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生物、信息技术也是开设较多的课程,分别占89%、78%和56%。商业学、政府与政体的比较、美国政治和心理学所开设的比重不大,仅占11%。这说明,各学校都比较重视理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广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也有开设,但对人文方面的课程,特别是涉及政治体制方面的课程采取的是谨慎的态度。
5.形成了ap课程项目授课形式与师资配备机制
ap课程项目的授课形式主要以面授为主。ap课程项目的中方教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原来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他们中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们主要承担国内高中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授课任务。还有一部分中方教师有国外留学或生活的经历,这部分教师承担部分美国ap课程的教授或者成为外籍教师的助理。外籍教师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他们都具有国际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和丰富的ap课程教学经验,承担ap课程的授课任务。
6.确立了ap课程项目的评价体系
ap课程试图代表普通大学的入门课程。ap课程考试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展示他们对课程中所学概念和技能的掌握。在中美合作办学ap课程项目的评价方式上,大部分学校都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十一学校在形成性评价方面为学生建立了个性化档案,高度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项目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进步幅度、参加活动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充分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
ap课程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中美合作ap课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统筹规划,需要利用系统性组合原则考虑ap课程的分类引入问题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ap课程的引入,不仅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它需要多领域人士的参与,如教育学、心理学、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教师等。目前,我们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配合、不同年级相同学科的联系与衔接、传统文化课程与ap课程的关系与沟通等方面,还缺乏统筹规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ap课程各个要素的特点和发展,以及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调整建立课程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沟通和配合,发挥中外教师所长,以获取ap课程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提高ap课程实施的效率,实现引入ap课程的核心目标。
2.各自为战的“经验孤岛”,需要突破校际交流的壁垒问题
美国大学理事会和ets会在每年的暑假以工作坊的形式,指导教师们进行ap课程的实施与改进。目前,虽然北京地区各ap课程项目有一名美方学术主任等指导ap课程的实施,但各校“基本是一科一岗一人,缺少集体教研、合作备课、以老带新等教学研讨的基本条件,教育部门暂时也没有把这批教师的培训纳入区域教师培训计划之中”。在高中引进和实施ap课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是“摸着石头过河”。已有ap课程实施的经验,也仅限于ap课程项目的各个学校,成了“经验孤岛”。
客观上,参与引进ap课程的学校和教师及时、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区域层面,以工作坊或者专业共同体的形式,组织ap课程的教师,包括中教和外教,进行专业交流讨论,分享教授ap课程的成功经验和策略非常必要。为了克服孤立现象,可以建立在线教师教育和支持系统。评估并支持教师教学和变革的专业发展新模式。
3.以出国为导向的评价,需要考虑ap课程项目综合素质全面评价问题
课程管理机制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96-02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1]。
目前,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主要是将计算机专业与经济贸易专业相结合,旨在培养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和商务贸易方面的专门知识、掌握互联网编程技术和网上商务贸易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研究、维护与应用方面的工作[2]。而众所周知,计算机与经济贸易两个专业本身都是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要将这两个专业再次融合,不论是对教师的执教能力要求,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作者承担电子商务专业课的多年教学以来,对此深有体会,也调研了多家兄弟院校以及走访了国外几家商学院,总体来看,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技术线路”和“商务线路”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所不同之处,仅在于两条线路的侧重不同。对于专业教师而言,依据各自专业背景的不同而各司其职,将自己最擅长的传授给学生,这是最佳的安排。
然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则存在一系列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w生个体的差异与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报考本专业之前,对电子商务要学些什么没有概念,很多学生发现专业必修课中居然有计算机技术类的课程而感到惊讶;第二,学生“偏科”现象严重。经过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一般到了学生大三时候,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个学生,在商贸专业教师的眼中是优秀学生,而在计算机专业教师眼中则是一无是处,反之亦有;第三,学生“挂科”现象严重。由“偏科”带来的结果,甚至影响到最终学位的获得;第四,教学与社会关联性较弱。学生毕业几年之后,发现学校内学的知识无用,很多电子商务界的大咖,并非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
为此,作者结合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引入“项目管理机制”的思想,对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改进,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学生个体的差异与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问题。
项目管理机制指的是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规范的管理制度,也就是为了达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而制定的,需要项目团队成员遵循的、有度去衡量且有法去奖惩和激励的一些程式或规程。项目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管人”和“理事”,而人和事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和具体的专业领域内进行的,尤其注重“团队合作”。总体来说,将项目管理机制引入到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而“强化”了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三五人组成的小团队,形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团体”,而最终课程的考核也是针对这样的个体团队而非个人。在这种团队模式下,一方面通过团队最大地发挥单个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某些学生的弱项;另一方面,各个团队之间形成竞争和分工,也可以较好地推动学生之间相互的督促。
将项目管理机制引入到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学中,从学生角度来看,可以利用团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个人的强项,同时屏蔽弱项;从教师角度来看,讨论确定一个项目之后,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教学工作不再是把方方面面的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模式,而是转变成“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再解决”这样的良性迭代。更重要的是,“项目”、“团队”、“问题解决”这些概念,正是电子商务生态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今后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之后每天要面对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其课程改革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1.将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捆绑在一起,归纳到整体教学体系中,使得各门课程不再相互独立,而是具有前后的延续性。
2.技术类课程授课教师统一讨论安排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将实用性较高的知识点作为授课计划重点,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弱化,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过程中,加强项目制度和团队合作,授课知识围绕项目中的问题而定,推荐学生自由组队,或者也可以特殊情况由教师组队,以团队为单位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原则,先由学生自主解决,规定时间内无法解决时,再由教师辅助配合解决。每周的课堂时间,更偏向于项目进展研讨会形式,学生和教师交流上一周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课程结束后的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而非单个学生,教师只负责给各个团队打分,团队中的成员,由队长打分,弱化甚至取消传统的试卷分数制。
三、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1.消除学生对技术类课程的抵触心理,让程序设计与开发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于兴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被动式灌输知识,转变成学生主动去寻找知识;让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点拨式教学。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让学生自己组队,推荐队长并明确团队分工,那么各个队员会积极地去学习自己分工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队友讨论问题时,也能够一定程度掌握队友分工所需要的知识点,在合作的基础上分工。同时,各团队之间也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如果一个团队所承担的任务没有跟上整体项目的进度,不仅这个团队本身会觉得着急和内疚,其他团队也会在不同程度的给予其帮助和督促。如果一旦某个团队在几个规定时间周内都无法完成既定的计划任务,该团队则面临解散和重组的风险。
3.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工作的紧密性。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一种新的技术或者商业模式的产生,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停的调整,以求在一定程度上跟上发展的脚步。这不仅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是一种挑战,使得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学习新知识。而结合社会上公司普遍采用的项目管理制度,采用“迭代式问题解决方法”,能够有效地督促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愉快地学到新的知识。
综上所述,将项目管理机制引入到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个体的差异与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督促学习,使得“偏科”不再是烦恼,“挂科”不再是问题,在项目既定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共同进步。
四、实施方案与方法
1.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认真研讨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课程中的技术类课程归纳为整体,明确各门课程之间的前后连贯性。
2.定期组织教学团队与社会上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的交流,让各位专业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行业内的主流技术,提升自我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
3.教学团队共同研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使得前续课程学的内容可以在后续课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4.教学团队讨论出针对某门课程的若干教学项目,明确项目的模块化任务,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将各个模块分解到各个团队中去。
五、结论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化,电子商务类人才成为劳动力就业市场紧缺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将项目管理机制引入到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学中,使教学过程转变为“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再解决”这样的良性迭代过程,最后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以及需实施的方案与方法,以期让学生在轻松学会和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具有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广霞,徐东,王志瑛.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0,25(04):118-119.
[2]彭丽芳,储新民,李琪.现代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融合发展―以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为例[j].经济管理,2006,15(4):11-16.
课程管理机制篇5
关键词:教学管理 制度建设 创新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86-01
一、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是指管理体制过程中规范的整合。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就是对培养计划、开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并在研究教学管理方面逐步形成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体制,建立和健全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
在教学管理中,坚持对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保障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学年度工作计划,到组织和引导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进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等都要有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制度、院系领导听课制度、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听课制度、特聘督导专家听课制度、期中教学检查与反馈制度、期末考试管理制度、毕业实习与管理制度等。通过强化教学制度管理,对教学状态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保证高校教学高质量稳定运行。
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评价、激励、考核”管理机制,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对教学状态的全面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全面的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只有将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结果和教师奖励、考核、评聘、晋升职称挂钩,奖优罚劣,才能使教学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更合理、更完善。高校只有在管理体制形式、组织结构和分配关系上,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既是激励和约束体制互补,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建立健全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课程考试等质量标准,为严格监控和正确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建立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应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应包括授课质量管理制度、领导听课制度、考试分析制度、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讲课大赛制度、教学质量诊断制度,毕业生座谈会制度等等。
如对全校的课堂教学状态质量进行评价,是运用听、评、考、查等形式和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动态监控。按照执行教学规范、教学内容、教学状态和教学成果四项内容进行考评;将领导、同行专家、督导专家和学生对教师上课效果评价打分综合确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建立党政领导听课制度、同行专家听课制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采用随堂听课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风、教材使用情况、学生课堂纪律、学风情况、教师批改作业、答疑等教与学状态进行检查。其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教师实行“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制度,由学生填写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则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秩序、课后辅导、能力培养7个方面。课程总体成功度评价反映的是学生对课程的总体印象。
积极推进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体现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拉开收入差距,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加大学校的人事改革步伐,强化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教师岗位聘任要遵循“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签约管理”的原则,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按劳取酬的分配机制。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是以管理者为主体,从管理基本职能出发,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变化和重组,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并使之处于动态协调之中的活动总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研究和探讨教学组织及组织内部资源有效配置,强调的是对师生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现代教学管理理念中,着重强调的是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它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以改革创新激活教学管理,激发起师生中教与学的热忱。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教学艺术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与培训,教师在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后,安排有进修和科学研究的时间。同时,确立教学是一门学问的观念,克服只重专业科学研究成果,忽视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偏见,鼓励教师认真总结有规律的教学经验,并使之理论化,从制度和政策上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学术研究。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学校要大力倡导“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学风,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模式和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充实最新成果和代表当今社会发展前沿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从教学管理队伍出发,提高教学管理的艺术和能力,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既懂得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懂得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熟练地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具备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能,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化管理,建立网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培养计划、开课计划、教学任务书、学生成绩、学籍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排课、选课等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使教学信息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使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有序、高效地运作;建立教学信息服务系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进度、考试、任课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占用情况等;建立教师的教学管理业务档案,包括教师的基本资料,如教学工作量、科研项目、参加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情况,获得的教学奖、科研奖、教学效果等方面。
高校管理创新既是管理方式、方法应用中的创新,更是对传统管理的革新与扬弃。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因而具有更大的难度,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就是破除旧制度、建设新制度,固化改革成果的过程,没有制度的建设和创新,难有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课程管理机制篇6
[关键词]本科课程管理制度改革举措
[作者简介]郭德红(1966-),男,河南洛阳人,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10年度立项项目“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06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46-02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经类大学,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国民经济管理人才的重任,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国内著名财经类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培育高素质创新型财经人才的背景下,从优化本科课程管理机制出发来探讨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可以直接切入高等教育的核心领域,即大学课程,有助于更为直接地探讨人才培养问题。
一、国内著名财经类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常识。优化财经类大学的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必须从分析财经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来分析我国财经类大学本科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举措,使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真正发挥保障和促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国内著名财经类大学均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重新设定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同,但细致分析,其所包含的人才基本质素质还是有很强的共通性。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上海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文理渗透、专通结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术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西南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优良的人文素质,勇于和善于在日后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开拓和创新的金融及其他财经管理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确立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人才培养特色。东北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高标准、国际化”为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有知识、会做人、善做事的现代人和创业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从国内六所著名财经类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复合、专通结合、综合素质优良和具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是财经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追求。
二、本科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程管理强调行政职能,服务和咨询功能缺失。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手段有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评估和督导等多种形式,它们都属于行政性管理手段。行政性管理手段适用于课程管理中的限制性目的,但是不能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服务功能和咨询功能;有利于上级对下级课程的控制,却不利于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另外,课程管理在手段上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使得课程管理的辐射范围有限。因此,探寻多元化、现代化的课程管理手段势在必行。①
2.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论证不够充分。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和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在于对培养目标和专业内涵的理解上出现了问题。设置专业时,没有做整体考虑,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再加之论证不深入、不严肃、走过场,导致培养方案制订不科学、不具前瞻性。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之后,必然会大幅度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了教育质量,这些都是本科教育的大忌。
3.先导性课程开设不足。财经类大学对先导性课程的开设没有明确或强制规定,忽视了基本原理和概念框架的讲授。先导性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在这方面的缺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专业课程的讲授非常吃力。
4.重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忽视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中,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非常重要,但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理论 学习的基础之上,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的支撑,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工匠”,而不是成为一个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管理人才。
5.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这一方面与课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财经类大学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课程门数有限即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有紧密关联。财经类大学由于自身学科设置限制,不能够像综合性大学那样为学生提供大量和丰富的选修课程。
三、财经类高校本科课程管理改进举措
大学课程管理机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明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制定和贯彻课程政策,对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过程等管理环节,进行决策、指导、服务、调控和监督的系列活动。对照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切实改进和优化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这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财经类人才,实现财经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将有重要帮助。
1.以整体知识观指导本科课程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不是所提供课程的简单汇总,而是对多种学习体验与学习序列选择的组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最终获得丰富而有意义的知识积累,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又完整的本科教育,从而获得学士学位。因此,在本科课程体系规划上,财经类大学应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的指导思想,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整体思考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克服本科课程体系的几大类学科简单的拼装和叠加,而要向课程设置整合转变,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力、思维力和判断力。在具体改革思路上,可以淡化专业界限,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按一级学科构建本科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经类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人文和科学课程的学习并将此作为教学战略的基础;探索构建跨学科的高级探索性课程,使本科课程体系更为结构化,发挥本科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作用。
2.积极探索跨学科课程设置。以本科跨学科的探索性高级课程为桥梁,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衔接。在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人才。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由于创新已经从传统的依靠单项科技突破转变为依靠跨学科融合而形成的集成创新,因此,也需要学生具有跨学科专业的知识。在本科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跨学科课程,可以克服专业过于狭窄的弊端,整合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一种整体化的学习经验,掌握科学的方法,具备良好的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及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全面的眼光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应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为克服财经类大学受学科设置的限制,本身无法像综合性大学那样给学生提供多科的、宽泛的教育等不足之处,财经类大学可以通过采取与其他学校合作开设课程的办法,完善自身课程体系,弥补自身不足,为学生提供宽泛的教育。
3.严格教学要求,确保课程实施质量。我国本科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培养的缺失,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本科教育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本科教学管理要求不严格有重要关系。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呈现粗线条的管理状态,即使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力方面常常大打折扣,影响了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本科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做更多课堂讲授之外的工作。在每门课开讲之初,教师要列出参考书目录,并且在每节课之前,教师还要列出这节课所需阅读的内容及课程提纲,要求学生阅读的论文或者书的章节应精确到页,并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将资料全部上网或是告知学生图书馆的目录,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和其他手段阅读到所有材料。因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给学生创造最完整的学习条件,而教师的课堂讲授,则应建立在学生已经阅读了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省去大量背景知识介绍的时间,把重点放在对关键疑难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上,放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上。②这样的教学要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其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持之以恒,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加强,而学生养成的主动学习习惯则会使其受益终生。
4.建立课程与教学质量跟踪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本科课程和教学质量,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一个成熟的评价体系不是理论推演的结果,而是在实践的互动中诞生的,其中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互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首先,成立校级课程委员会,任何本科专业及课程的开设都必须接受课程委员会的评审,并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反映。其次,考试结果每年均要聘请外校的评委来予以及时审核,审核内容不只针对考试本身,更要涉及对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的审核,并反馈给所在院系。再次,建立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委员会,由学生担任主任,认真听取学生的评价与建议,并向相关院系及部门反映意见结果。最后,学校应组织经常性的无记名问卷调查,征询学生方面的看法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价。③
5.严格课程更新程序,建立课程淘汰机制。建立严格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机制,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在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上,需要建立组织体系严密的课程更新管理制度,做到大学内部涉及课程管理工作的各方责任明确,避免课程更新的随意性,使该项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制度化,以便整体推进本科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使大学本科课程的发展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建立课程淘汰机制,以课程经费分配方式来控制开设课程的质量。大学应规定二级学院承担本科教学所得到的经费来自于学生的选课费,学生选修了课程并参加考试后,学生的选课费才划拨到开课学院。如果教师授课质量较差,或选课学生数少,开课学院得到学生选课的经费也应相应减少。④
[注释]
①黄连金.浅谈高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6):63.
课程管理机制篇7
关键词:dmaic循环 轮机工程 船舶管理 教学改革
国际海事组织stcw78/10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我国交通运输部随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考试和发证规则》(以下简称《11规则》),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11规则》对《船舶管理》教学大纲做了较大修改,该课程已经成为一门大型综合应用型课程,具有跨学科、跨课程等特点。《11规则》背景下,如何提高《船舶管理》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必须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将dmaic循环的管理理念,应用于《船舶管理》教学改革中,为教学改革探索新路子,对轮机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船舶管理》课程演化
1980年6月8日,中国向国际海事组织递交了批准stcw公约的文件,正式成为了公约的缔约国。1987年,我国国家海事局将《轮机管理》列为海船高级船员的适任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航海院校也将《轮机管理》课程加入轮机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根据stcw78/95公约要求,船员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划分为三个责任级别和七项职能论述。航海院校为全面履行stcw78/95公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的要求,高校轮机工程将课程内容进行了组合和规范,将以往的《轮机管理》、《船舶原理》、《船舶安全管理》整合为《船舶管理》,在课程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动,主要包括船舶适航性控制、船舶防污染管理、船舶营运安全管理、船舶应急处理、船舶维修等。
自国家颁布《11规则》后,国家海事局也制订了新的适任考试大纲,再一次对高校的轮机工程建设进行了阶段性的组合整理。根据新的考试大纲来看,轮机长适任考试的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考试科目由原来的2门增加为3门,而轮机员的考试科目则由原来的7门减少为5门。在内容上,将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船舶维修管理、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机舱资源管理等理论知识加入《船舶管理》,对《船舶管理》课程内容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使其更加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船舶管理》课程演化见图1所示:
图1 《船舶管理》课程演化
2 《船舶管理》课程特点
首先,《船舶管理》课程已经成为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大型综合应用型课程。课程涉及轮机管理、造船大意、船舶维修管理、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船舶检验、船舶防污染等多门课程领域。
其次,《船舶管理》课程与《管理学》有关理论理念融合渗透。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研究和探讨各种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标就是组织的目标,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沟通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管理的真谛是聚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11规则》将《管理学》这一基础知识领域增补并放在机舱资源管理之中,对管理的计划、组织与协调、领导与决策、控制等职能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三,《船舶管理》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知识,具有轮机工程专业多门课程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海上资历,才能胜任《船舶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否则,《船舶管理》课程就要分段多教师团队授课。
3 dmaic循环应用于《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船舶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教学过程具有认知性与个性化、双边性与周期性、实践性与社会性。假定教学活动过程要经过教师备课、课堂讲授、课堂演示、课堂互动与控制、课后学习、模拟操作、现场实践等七个有序环节,对于一个教学经验、船上经历丰富的教师来说,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水平为90%,教师最终的教学质量水平为:90%×90%×90%×90%×90%×90%×90%≈48%。原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但经过这样的计算,才发现教学质量水平这么低!因此,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活动的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
摩托罗拉公司最早提出6σ质量控制标准,指企业每生产100万个零部件,其次品控制在3.4个以内,达到零缺限的目标。dmaic循环是6σ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模式。dmaic循环分为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任课教师只要通过dmaic循环,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消除或减少失误,使教师每100万次的教学活动,控制在3.4次失误以内,实现“教学零缺陷”的目标。
4 基于dmaic循环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4.1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dmaic循环的五个阶段
定义阶段(define)是通过对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船舶防污染管理、船舶营运安全管理、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船舶人员管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适任考试要求,确认学生的关键知识需求。
测量阶段(measure)是通过对现有《船舶管理》教学过程的测量和评估,指出期望达到的教学质量衡量指标,识别影响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测量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分析阶段(analyze)是通过《船舶管理》课程教学评价的有关数据分析,确定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改进阶段(improve)是寻找最优方案,优化《船舶管理》教学过程,消除和减少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使教学过程的缺陷降到最低。
控制阶段(control)是将《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进成果进行固化,通过修订教学文件等方法使成功经验制度化。
4.2 基于dmaic循环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并改善《船舶管理》的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行为,高校将dmaic循环引进教学环节,以持续提高《船舶管理》课程的授课质量。dmaic循环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循环的引入可以引导授课教师逐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失误,以达到教学质量控制6σ标准。基于dmaic循环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如图2所示。
4.3 基于dmaic循环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特点
基于dmaic循环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有利于追求最佳的教学艺术,使教师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教学优势;有利于运用科学的分析技术,降低教学活动失误的可能性,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树立不断改进与完善的教育理念,形成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建设高效的教学团队。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通过dmaic不断循环、不断上升、持续改进,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与完善,达到教学零缺陷的目标。每经过一次dmaic循环,教学质量获得一次提升。基于dmaic循环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见图2)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增强了教师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当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如国际海事组织有关海船船员考试和发证规则的修订或变化,可以通过dmaic循环,自动以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方式对《船舶管理》课程进行补救。
第二,实现了《船舶管理》课程章节的融通与优化。通常情况下,个别章节教学优化,未必带来《船舶管理》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只有对《船舶管理》课程各章节进行相互融合的优化才能带来《船舶管理》课程整体优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平。
第三,实现了对教学缺陷的全面把握和控制,首先在dmaic循环的定义阶段(define),授课教师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前馈控制,进行课程设计,针对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预测,尽量避免教学失误的出现;其次,在dmaic循环的测量阶段(measure)和分析阶段(analyze),要根据课程进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事中控制,一旦出现教学失误,要冷静分析,积极补救,制定有效的应急方案;再次,在dmaic循环的改进阶段(improve)和控制阶段(control),要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反馈。
参考文献:
[1]邢士占.新版《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主要调整内容述评[j].航海教育研究,2012(2):4-9.
[2]吕凤明.从学科角度看11规则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3(13):144-145.
课程管理机制篇8
关键词:学分制;新建本科;教学管理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实施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带来教学管理与运行体制的重大变革。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①具有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弹性等特点。
实施学分制已成为高等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大势所趋。实施学分制,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思想,也符合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
新建的本科院校,能否抓住机遇,快速前进,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能利用学校转型时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夯实办学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保持专科特色的情况下,发展建立本科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则会给学校带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实施质量工程的高度出发,探索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化、教学管理制度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化的过程中,推行学分制的意义;实施学分制应注意的问题;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措施;使升本学校既有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观念,又有科学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和严密的运行监督机制,保证“学分制”的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能落到实处,使专升本学校的教育教学、人才管理工作,达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使专升本学校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上升一个新台阶。
一、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意义
(一)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思想,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向全省各高校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强调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和基本趋势。②
(二)学分制管理模式是一种灵活多样、动态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学分制,弹性的学制,有利于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学分制有利于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优秀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环境和运作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学分制给予学生学习的自,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动态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可停学创业,也可提前或滞后毕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选择高规格的课程,允许选择其他学科的课程,允许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承认所取得的学分,达到规定学分者授予相应的第二学科专业毕业证书和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三)实施学分制,自主的选课制,有利于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从而高起点地办本科教育。学分制的灵活多样的本质特征③集中在五个方面:自主的选修;强调个性发展;严格的目标管理;灵活的学制;培养计划的开放性。由于具备这五个特征,实施学分制将导致学习成绩的衡量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学习方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无论从广度到深度,从形式到内容,学分制都会较学年制发生很大的改变,且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故实施学分制将推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
(四)实施学分制,核心的选课制,有利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学分制的核心④是选课制,选课制最终是选择任课教师。因此,建立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实行学分制,学生对教师有较大选择权,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是希望学校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二是希望所开课程内容要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一专多能。若教师自身素质较低、教学效果不好、学术水平差,知识陈旧,那么学生将不会选他开的课。因此,实施学分制,有利于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应注意的问题
每个新升本学校都有他的独特性,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在吸取学年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模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展壮大、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地说,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世纪初许多地方专科学校抓住机遇,实现了专升本的“历史性跨越”,可这一机遇也避免不了这类院校存在的多重困难:资金、人才、制度以及发展。如我校这类由“师专”升为“文理”的本科,向本科升格、向非师范拓展,由师范单一型向文理工经管多科型同时发展。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刚刚从专科学校脱胎出来,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原有的师范教育师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学分制多科型自由选课的需求,即使大力引进师资,也有一个适应和逐步建立梯队的过程,所以师资水平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只能逐步扩大学分制的实行范围。这样学校在软硬件的建设上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来调整。
(二)由于扩招,学生规模扩大了。要实施学分制,首先得跟上的就是师资和场馆建设。新升本学校都有新校区的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需投入大量资金,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仅仅是教学仪器就要求5 000元/生。由于资金严重短缺,一些建设项目没法开工。设施不齐,致使学分制不能顺利实施,只能逐步扩大学分制的实行范围。
(三)由于办学时间短,新升本学校知名度不高,校舍、仪器设备等硬件相对较差,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比例偏低。我校2006年博士硕士仅占16%,与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的要求相距甚远。由于形不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缺少一支相对稳定、学术水平较高的核心队伍,学院的教学、科研等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办学实力先天不足;加之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闭塞,一般在省内名气都不大,高学历高职称的老师留住难,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强,毕业生就业不畅。过去多以教师教育为主,具有培养培训师资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升本后发展为多科性院校,获得了拓展专业学科的机会。但教师中传统学科专业的教师比例较大,知识老化现象较为普遍,现有的知识结构难以应对学生的自主选课。如师范专业教育人才过剩,非师专业老师紧缺。由于资金问题,学校吸引人才举步维艰,出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实施学分制,短期内学生难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只能逐步扩大学分制的实行范围。
(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升本学校的教学资源本来就很紧张,实行学分制,要求开设很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便“见缝插针”地安排课时。高密度的课时给学校的后勤保障提出了难题,给管理人员特别是给教务教学管理带来很多以往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受到挑战,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上课,也加大了教师的管理难度。上课时间不再统一,延长食堂、浴室、开水房等场所的开放时间已成为必然。同时学生对教室、实验室、校园网、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管理方面需要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实施学分制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有效沟通共同完成。如果没有掌握学分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操作错误甚至混乱的情况。因此,在实行学分制之前有必要对涉及到的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尤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以往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大都比较低,因此在学分制管理办法实行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学习和培训过程。
(五)对于不同专业而言,选课不能整齐划一。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保证选修课的应有数量和质量,是学分制的精髓。但是,选修课的比重应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理工科类专业而言,必修课的比重一定是占很大一部分,相对来说选修课就要减少一些。而对于文科的一些专业,选修课的比重大一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这一点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到。但由于师资结构还不太合理,所开选修课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三、专升本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措施
(一)根据学分制具有学习内容选择性的特点,采用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建立适合校情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实施以选课制。
按照学分制要求全面修正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各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活动)等组成。教学计划中课程类别包括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必修课指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将这类课设为考试科目;限选课指学生在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内,按规定要求选修一定学分,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课程,采用模块式课程组合,让学生选修;任选课指用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的课程。如开设人文、社科、艺术、管理类任选课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其个性,开设一些可持续发展课程可达到深化提高。在师资、设备不太成熟的条件下,多开必选课、限选课以后逐步多开任选课,让学生有充分的选修权利,教务处根据学分制教学计划在每学期期中后向学生公布下学期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科目。⑤
(二)根据学分制目标管理的特点,强调“学”,淡化结果,注重过程,淡化分数,突出个性发展的特点,改革教学常规管理,以适应教学法的需要。
1.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新生可采用必修模块为主,同时安排适当任选课,高年级学生可按其专业模块的选择进行分流,重新组班上课,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2.在教学评价上,对记分册,教学质量分析表进行改革,以满足学分制需要。由于学分制是以学期按课程计算学分,为鼓励学生上进,可设绩点积分。教师记分册按学期登记成绩:设平时、期末、学期学分、绩点等栏目。总成绩册设学期成绩、学分、绩点等栏目。规定必修课为考试科目,限选课和任选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制度,不搞一刀切,不及格,可重修,或另选。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3.可用学分和学分绩点双重评价指标来衡量学生的量与质。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学生除正常计算课时学分以外,对技能考证,各项活动,竞赛获奖等给予相应学分。有些学生文化课拿的学分较低,可以通过自己技能等强项多拿学分以弥补其学分的不足。一般课程18课时为1个学分,实验课36课时为1学分。综合实践课(活动)1周计1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80。为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避免学生出现单纯追求学分的现象,可采用绩点学分的办法:一般课程成绩及格以上每提高10~15分为一个绩点分。
(三)根据学分制的“弹性”特点,创设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条途径,以此构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多种方式。标准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为3~6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在规定学制年限内能够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鼓励其选修第二专业课程,选高要求课程,加快学习进度,多拿学分,以全面提高自己,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经上级批准可提前毕业。对于在规定学制年限内较难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少选课程,选低要求课程或重修部分课程、减缓学习进度,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取得毕业资格。
(四)根据学分制培养模式多样性的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新建本科,教师结构有待改善,硬件设施也应加强,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却不容忽视,学生在学习能力与习惯,学习基础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实施学分制,可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评价等多种形式的灵活教学机制。达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五)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建立导师制。有师生交流和导师指导的学分制,可解决选课、学习、直至就业指导过程中条例难以规范的众多实际问题。加强教师对学分制的参与度,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鼓励教师尽可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合理考核方法,分析和评价考核结果,检验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增加教师的压力和危机感。使教师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将学生引向科学研究的前沿,改进教学,着重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化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一批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呈现出的高质量课程。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外,还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专升本学校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上升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②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分制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四川省教育厅[z].
③董孝壁.提高教育质量[r],2006.
课程管理机制篇9
本论文通过总结作者在从事具体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利用软件工程技术知识,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程模块化,从而搭建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望能够更广泛、更通俗易懂的传播消防安全知识,为增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高单位和个人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个人自主安全意识提供高速,快捷的便利通道。
【关键词】消防安全 教育培训 网上学习 网上考试
1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 概述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完成的是公安部61号规定的应该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宾馆、饭店、公众聚集场所等11类场所,以及其它达不到列入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单位条件,但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群死群伤重大事故的其它场所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规定的13类从业人员作为培训对象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相关从业人员在通过一定时间对相应岗位应掌握知识的学习、考核,从而达到履行消防安全管理岗位职能的要求。并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考试合格者由消防监督机构核准,社会培训中介机构发给相关证书,消防部门加强从业人员的监督。教育培训过程按照工作流程主要分为注册、选课、学习、考核、发证、管理等阶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依托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完成以下主要内容:
1.1.1 培训“网络教室”构建
按照培训对象类别完成培训服务器的搭建及网络接入,依据培训管理机构制定的课程,完成培训课件制作及上传,以及相关培训班和相关课程参数设置。
1.1.2 培训对象管理
包括培训对象注册、选课、课件在线学习
1.1.3 培训学籍管理
培训对象学习按照学分制度,根据培训要求完成相应课程学习,系统自动记录学习完成情况。
1.1.4 培训考核
培训对象完成相关课程学时之后,申请参加课程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根据规定重修或重考。
1.1.5 审核发证
所有参训科目合格,管理机关登记制作合格证。
1.1.6 培训监督
管理机关对所开培训班进行在线监督,检查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对象学习完成情况等。
1.1.7 培训档案管理
对参训培训对象课程学习、考核情况、合格证等相关资料进行电子档案管理,也是检查培训情况的依据。
1.2 主要应用模块需求分析举例
1.2.1 “网络教室”业务分析
“网络教室”是培训的虚拟环境,包括培训“讲稿”即培训课件及对课件的系统组织并提供学员访问学习。课件是构成培训系统的核心,包含了课件制作、、维护、管理。“网络教室”还对培训班级进行管理,通过“网络教室”可以制订相应的培训对象内容,对培训对象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选择,制订培训对象的时间计划(开始时间、报名时间、学习时间、考试时间等)。“网络教室”还对考试内容进行管理,包含考题制作、、维护、管理。“网络教室”还包括了对当前培训对象的管理,记录培训对象选课、学习的历史记录,同时它也是教育培训的入口和学习“活动场地”。
“网络教室”主要模块分为:课件管理、班级管理、考题管理。
1.2.2 课件管理系统分析
首先需要确定培训对象所需要使用的课程,教师通过系统指定相应课程以及课程的基本信息(名称、学分、编号等),同时对课程的基本信息进行保存。在课程指定完成后管理员可以对课程增加相应的课件。为了易于学习,课件应按照课程实际学习方式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并根据章节制作并上传保存。课程与课件制作完成后,管理员通过审核将课程及课件在“网络教室”平台上,提供学员学习。
课件管理模块涉及的资料有:课程信息、课件信息、课程状态。教师完成课程信息和课件信息的录入,管理员完成对课程状态的改变。课程状态主要包括:未审核、、停止使用。
1.2.3 课件管理用况分析
(1)参与者:教师、管理员
(2)用况:课程制作、课件制作、课程审核、课程修改、课件修改
1.2.4 课件管理活动图分析
从上面用况图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块涉及课程和课件的制作修改以及审核,模块完成数据的录入、修改和状态的改变。数据在教师和管理员之间完成,按照参与者的职责进行组织, 通过以用况图、活动图的方式从业务分析、系统分析两大方面对课程管理的举例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定义系统的功能需求包含:课程管理、培训对象管理、题库管理、学员管理、网上报名、网上学习、网上考试、证书管理等几部分。以上分析为理解用户需求及开发人员实现需求奠定了基础。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功能规划
根据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将网上培训系统功能划分为:学员管理、教师管理、管理员管理和考试管理四个模块。其中学员管理主要完成学员的课程学习、考试申请、证书申请和学员信息管理等功能;教师管理主要完成课程课件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及相关查询等功能;管理员管理主要完成学员注册审核、培训对象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考试审核、证书审核等功能;考试功能则完成学员的考试过程。系统架构采用b/s方式,需要建立一个起始页面便于人员的登录及相关信息的。
2 结束语
受篇幅所限系统功能模块及详细内容不能一一展现,且由于研发时间短,人个知识所限,待改善工作还很多。
(1)自动组卷功能过于简单,如何实现更为公正、公平的、易维护的组卷功能待研究解决。
(2)学员培训证书的防伪和身份认证的研究。
(3)培训费用在线支付功能的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pmi,王勇,张斌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 2008)[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阮祖望,软件项目管理ppt[d].北京: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1.
[3](c-pmbok 2006)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abraham silberschatz,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概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高兴媛,古辉.在线考试系统自动组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
[7]沈洪.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8]袁家政.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段斌(1978-)男,云南省罗平县人,现云南省曲靖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专业或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消防工程
课程管理机制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困境;优化;策略
学分制也称为弹性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的精髓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允许延长或缩短学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高职院校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尝试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产生了一定成效。为了使高职教育进一步迈向市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2008年秋在光机电工程系实行学分制试点,积累了不少教学管理经验,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因此进一步探讨破解制约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瓶颈和找到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学院实行学分制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1、学校领导的重视,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院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学校领导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在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较强的光机电工程系2008级学生中率先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并尽可能给系部必要的支持。学分制的实施,对学校的硬件资源提出很高的要求,学校 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学分制之际,正值申报省示范和迎评促建的关键一年,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包括教室数量、实验空间和设备、图书资料、多媒体设备等方面,硬件的设施基本达到学分制的选课开课要求,为学分制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
2、建立健全完备的教学选课系统,促进学分制的有效管理。
①系部做足功课:光机电工程系为了使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制定了学分制管理办法,对学生的选课、上课、考核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为了便于统计学生的学分完成情况,系部教学秘书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了学分管理卡,便于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分修得情况。
②系部选课流程:网上选课每学期进行一次。系教学秘书和校教务管理人员在每学期期末将下学期课程安排及课表排好,并在教务管理网站上公布,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教务管理系统自行查阅课程信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选课,由于网站承载有限,为了避免几百人同时上网选课带来的“塞车”现象,系部将网上课程选课人数平分,让两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课,一批选完,再让下一批学生选,这样就可以避免“塞车”,又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选课的原则是面向对象优先选课,在满足面向对象的选课基础上,其余的可以分配给其他专业的学生。第一轮选课结束后系部教学秘书对选课结果进行核实,对于选课人数低于最少开班人数(20人)的课程将被取消,由此产生因课程取消而落选学生将安排第二轮选课中进行补选。同时系部教学秘书还要对选课名单进行审核,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审核出没有选课的学生和选课学分不够的学生,并通知在第二轮进行补选。两轮选课结束后, 对于仍未达到选课标准的学生以及选课后个别课程冲突的学生系部将在下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周组织学生补、退选。
3、建立较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保证学分制的正常运行。
由于学分制是一项十分复杂浩大的工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提高对学分制的认识、各项管理制度措施的理解、过程管理将会遇到的困难到庞大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问题处理,都有了充分的准备。三年的经验证明,无论是从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学院的教务员、系教学秘书,对学分制都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有效地保证了学分制的顺利运行。同时,具体的实施部门——光机电工程系系主任和教学秘书非常注重对新问题的收集、解决,对学分制管理体系进行不断改进,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学分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学分制的实施是以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前提条件的,近年来,大量的扩招,使我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尤其是教室、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严重地限制了学分制的发展。此外,由于部分老师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尚不具备开设新课的能力,造成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不大,选课特有的灵活性受到限制。根据2008级学生的意见,一部分学生对学分制的不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少,想选的课程或者学校没有开设,或者因为选修人数过多而没法选上。二是课程门类比较单一,学生跨年级选课,跨专业选课实际上受到了限制。
2、选课体系不够健全。
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要想科学地选课,需要有老师的指导,我校光机电工程系2008级学生选课过程中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选课盲目、功利,部分自我约束力弱的学生往往会 “利用选课制所给予的自由度,就易避难,直接将学分作为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凑学分的现象严重”。还有的学生为了就业便利,忽视人文教育,选课过分专业化,有的学生对课程介绍了解不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盲目从众、跟风,不能科学选课,由此导致学生在选课上没有一个长远的考虑和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的整体规划,对自己今后的学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3、培养方案有待改进。
系部培养方案的制定某些课程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学院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太相符,影响到学生学分制选课的积极性。
4、教学管理工作滞后。
学分制的运行和实施远比学年制复杂得多,光机电工程系每学期700多人要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同时还要接受学生的退选和改选,工作量很大。学生上课时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午上知识课、下午上技能课,第二种是上午上技能课、下午上知识课,即便有课表可以对照,但每个学期都有学生选课时发生时间上的冲突;由于学生可以跨专业选课,容易发生碰课现象。有时遇到以班为单位进行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班级的学生就不能在这期间选学其他课程,加之选修科目多,学生流动性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 由于现代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尚不具备,因此,学分制的许多改革措施往往会因为受到管理手段的制约而无法贯彻执行。
三、对学分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学校各部门应建立合作和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
为了保证学分制的顺利进行,学校各部门(院领导、教务处、学生处、信息中心、各系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为系部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铺平道路,遇事忌相互扯皮、互相推诿,为学分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班级导师制度,加强指导工作。
由于学生对课程结构、体系等缺乏整体把握,选课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或片面追求学分,而造成肢解智能结构体系,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学分制的条件下实行导师制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在自主选课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除了配备班主任外,按学生人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导师,也可以设立“导师组”或“选课指导组”,安排若干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咨询。导师应该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熟悉学分制的特点、要求和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了解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仅在选课时给学生指导,而且平时也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参谋和向导,力求做到从入学到毕业。
3、优化教学管理团队。
实行学分制后,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管理程序复杂化。教学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地保持对学生选课、学籍变动、自修、重修、成绩考核认定、教材供应等情况的把握。这些变化给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开拓进取,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学管理团队。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职称评定、津贴分配等方面获得与教师同等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接受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的机遇。
4、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对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 如学籍管理、课程编排、选课管理等) 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与学年制相比大大增大。例如,要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就必须将所有的课程和相关的信息( 如任课教师、时间、地点等)及时而准确地传递给全体学生,而且学生选择课程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这使得教学管理单元从班级转变为单一学生个体。而伴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学分制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因此,落实学分制的改革,一要健全学分制下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学籍制度、选课制度、转专业制度、重修制度、教材统计制度等,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配套制度改革,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地对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完善,使其能更好地为学分制的改革服务。二是由于教学管理过程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而多数学校的学分制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要建立一套成熟的适应学分制特点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健全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学分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管理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德广. 中国学分制[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5 37.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03 107.
[2]王建刚. 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探索[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1) :67 69.[3]申奇志,曹敏,卜再元.学分制的哲学思考[j].求索,200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践 2023-05-04 08:46:07
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定位探讨 2023-04-28 08:53:10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2023-03-24 10:49:14
博雅教育理念下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03-24 10:20:13
高职信息类课程平台探讨 2023-03-22 14:39:24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2023-03-20 09: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