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艺术性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3 17:42:50

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设计艺术理论涉及建筑学、美学、物理学、材料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学科,是一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然后分析了建筑艺术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最后介绍了建筑的造型要素,从而揭示了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建筑艺术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2 建筑艺术设计的原则

2.1 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

建筑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及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还是一种实用艺术。一座优秀的建筑,应该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只有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美的建筑。在处理建筑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时,通常有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实用功能而把建筑之美置之不理,这在我国解放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另一种是只注重建筑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值,出现的许多伪结构。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建筑艺术的协调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功能和形式,偏颇任何一方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只有功能和形式做到完美统一,建筑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2 满足民众审美情趣

首先,建筑所提供的便捷的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

2.3 体现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建筑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建筑则以简洁大方为美。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2.4 展现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建筑上,中国的建筑多具有地方特色,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3 建筑艺术设计要素

3.1 环境

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如风景名胜区的寺庙、村镇、园林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艺术效果。城市中的建筑环境主要是大组群之间的关系,如欧洲中世纪城市中高耸的教堂与曲折的街巷小屋、中国古代都城中雄伟的宫殿与整齐的街坊居民之间,都表现出很鲜明的艺术特色。

3.2 序列

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序列越丰富,时间的因素就发挥得越充分,在时空交汇中构成的艺术形象就越鲜明。注重序列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所谓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的设计原则。欧洲古典建筑有意识地通过透视分析来设计总平面和总轮廊线,也是一种序列设计的方法。

3.3 造型

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如纪念建筑与游乐建筑、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银行和图书馆、度假别墅和城市公寓等,在造型上都各有不同。

3.4 形式美

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形式美法则体现在具体的建筑手法中。例如欧洲古典建筑的两大系统―希腊罗马式的古典风格和哥特式的基督教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庙宇和园林以及其中的屋顶、色彩、假山、装饰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构图形式和手法,形成各种不同的法式。

3.5 象征涵义

建筑艺术的广度主要由环境、序列和造型构成,而深度则由其中的象征涵义构成。象征的主题可以通过某些附属艺术如雕刻、绘画等表现出来,也可以从环境、序列、造型中表现出来。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观星台、印度的佛塔、中国的宫殿和礼制坛庙,都有很强的象征性。

3.6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4 建筑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4.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如仓库、车间)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如纪念碑、园林和大型公共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首先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需取的表现形式,畸轻畸重都可能从根本上损害建筑艺术。

4.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到达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4.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

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丰富;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建筑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建筑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确保工程建成后实际效果的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篇2

【关键词】建筑;艺术;技术;结合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其外观不仅可以法应一个时代的进程,同时也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建筑技术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材料与结构是建筑空间环境的骨架,而建筑所使用的设备是限制建筑水平的技术条件。建筑的艺术性就是在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当下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时代美学法则的条件下,将艺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过程。二者在现实的发张中体现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其结合的程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史的变迁步伐。

1 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关系概述

广义的建筑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涉及到建筑业应用到的所有技术,而一座成功的建筑必然是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建筑的发展史表明,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出现可以极大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艺术的发展不仅是在技术层面进行探索,同时也是在艺术方面的不断创新。

1.1 技术的进步来源于艺术的挑战

早起的建筑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没有考虑到建筑的艺术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人们不单单的要求建筑停留于满足基本需求的层面,更多的是体现建筑美。建筑美不仅关系到建筑的面貌,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市容,甚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活力,给市民带来艺术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抚慰。

因此建筑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艺术美的概念,为了增加建筑物的美感而增设里斗拱、屋顶的翘角飞檐等,或者是在建筑的表面雕刻兽纹。当现实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于现实建筑的不满足时,就会想到新的建筑形式,而新的建筑形式需要更高的建筑技术,而这就会极大的促进人们去发现如何实现提升美的建筑技术。

1.2 建筑技术与艺术相互支撑

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没有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再完美的艺术也只能停留于纸面或者头脑;而建筑业经常出现的情况却是建筑艺术的发展滞后于技术的进步,致使建筑艺术的水平受到限制。建筑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是技术与艺术最为直观的体现。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艺术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建筑艺术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建筑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美感,给一个地方树立了标志性的符号。但这也不断的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的艺术性设计以及建筑技术方面不断的提高,其目的是既满足建筑物安全、耐久、适用以及经济的建筑特性,同时也剂量的体现艺术性,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而这也是对于建筑艺术的基本要求。

影响建筑艺术的因素除了技术的局限性和艺术的发展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还受到例如文化、地域气候、政治、环境、哲学等因素的影响。而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导致了世界各地出现了风格各异、形态万千的建筑艺术形象。建筑艺术可以说是一门造型艺术、感性学科,是在一定的建筑技术支撑下所达到的功能的合理化,使得结构逻辑、材料逻辑以及施工的科学性最终转化为具体的建筑以及抽象的美。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仅仅是记住具有的多重属性的主要体现,同时建筑技术是理性的、物质的、功能的基础。而艺术是感性的、精神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艺术的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建筑的技术的发展。

2 建筑美的基本要素

建筑美的基本要素主要的包括以下这么几点:

2.1 空间。建筑主要是通过空间构造来麻子实际需求的,建筑设计中应用空间的转换可以达到很好的艺术表现性。实际中可以通过设计住宅中不同房间的大小,公共建筑中设计各个建筑的占用面积等。

2.2 比例。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各部分的比例,例如虚实的比例、长宽高的比例以及凸凹的比例等,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视觉印象,达到增强审美性的目的。

2.3 均衡。均衡主要指的是建筑物构图上的对称性,可以理解为建筑物上下、左右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我国建筑的均衡方式主要是在中轴线上实现左右的对称,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故宫。

2.4 形体。形体即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或者理解为外形,是通过形体与线条,空间和实体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凸显个性特色以及艺术性,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色彩在此发挥的作用。

2.5 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之美最为重要的是与周围、自然的和谐,即不能显得突兀。设计中不能仅考虑建筑个体而忽略了与其它建筑整体性,而这也是当今建筑设计的弊端,很多的建筑单独看很具艺术性,但是和其它建筑放在一起就显得不协调了。

3 将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结合发展

现代建筑的发展与人们对于建筑物审美要求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经常的情况是人们感觉已有的建筑水平不能满足审美的要求,并且希望通过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情况。

3.1 深化建筑艺术,提升建筑技术

一个国家的社会、固有观念、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建筑艺术的发展。而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要以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为前提进行建造,以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更是促使人们对于建筑有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这也就要求家住施工中加强技术的改造与监督,达到建筑物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协调。例如当下流行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由于施工工艺简单,并且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平整、有光泽,外观大方、优美,后期的装修使用较为的简洁,因此得到了众人的青睐。

3.2 加强建筑技术,推进建筑艺术

如上文所述,建筑技术是建筑物的支持与保障,没有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艺术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例如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期间技术的进步极大的促进咯哦建筑艺术的产生及发展,而技术的发展也只有在建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成熟。

3.3实现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和艺术观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要充分的采用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艺术水平,艺术与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必须是共同成长的整体,任何反技术或者反艺术的思想就是与人类的文明为敌。技术作为造福人类的主要支撑,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不仅仅指物质的丰裕或者改善,而是要看建筑的进步方向是否朝着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能源资源的危机的加重,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要求技术不能看作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为实现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手段。

4 结束语

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矛盾而又统一的结合体。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的给人们以建筑艺术形象,而建筑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建筑形象的更新,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将二者的联系理清,让二者相互的促进,做到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具有艺术性的建筑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与此同时建筑的技术和艺术也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降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mi.黄运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建筑的艺术性篇3

关键词:艺术文化;建筑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大量建筑奇迹,这些奇迹都是人类历史智慧的集中表达和反映,更为主要的是,通过这样奇迹建筑可以充分反映当时的艺术文化的水平和建筑设计者的设计品味。具体的世界著名建筑有:哥特式建筑,中国的徽民居建筑等等,他们都可以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的艺术文化气息。而对这些建筑设计的进行科学分析和探究,其根源就是艺术文化在其建筑设计中占据了最为根本性的地位,是艺术文化决定了建筑设计的特点。人们通过不同时代的艺术文化有机的交融与其所处时代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最终目的是希望把当时时代所反映的艺术文化能通过建筑这个特定的载体更好的传承下去。

一、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概念分析

1、建筑设计的含义。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所谓设计就是通过某种绘画或者概念的方式进行特定的思想表达,一战以后,德国著名设计学者才正式把设计一词定义到某些特定的课程当中,其中比较有名的课程就是金属设计、桥梁设计。其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把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价值性的思维实践活动,更需要的是把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对象的实用性也纳入其中。这样就让设计更名副其实。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与经济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把建筑设计从一个理论过程转化为实践价值。

2、艺术文化的含义。一般来说,艺术其本质是一种情感活动,所以艺术文化就是一种情感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性的文化,其最终的目的是在在于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具体可以理解为,只有真正懂得和领悟到美,人才能够更好的去提升自己的意境与思维情操。所有,对于艺术文化的陶冶相对而言则是比较广泛的。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其他。因此可以说,艺术文化正是通过提高人的感受美的能力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为。从而更好的进化和完善自己。因此,无论是在什么年代亦或者是什么特定的历史时期。只要是把当时特定的艺术文化充分融汇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就会使整个建筑设计显得及其富有内涵和品味,可以说,正是由于艺术文化的价值魅力,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与创造活力,由此可见,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大。

二、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1、一时期。也就是早期,当时的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具体反映的是当时特定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当然,跟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建筑设计并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生活所需的角度出发,因此可以说,一时期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实用价值性,而对美的靠产则几乎是没有涉及到的。具体来说,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艺术文化几乎都可以在教堂建筑上找到,当时教堂建筑所使用的各种彩图绘画以及神像的雕刻,都是对当时艺术文化的具体充分的反映。这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之间应该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交融,相会反映。共同反映着当时时代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气息。

2、二时期。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时期。这是一个相比较而言比较特殊的时期,也是整个建筑设计比较繁荣的时期,更是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比较完美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业生产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推动力,更是将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交融推到了顶峰,在19世纪,出现一种叫做工艺美术的运动,这种运动的最主要的设计标准就是要求展现出美与技术充分相结合。在这个时代,当时的建筑设计师正在努力试图将具体的形体艺术文化去代替传统化的古典装饰。因此,在当时新艺术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不同的建筑设计大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艺术建筑美感。之后就是在20世纪初期,当时的经济背景是,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机器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强调几个图形的方式对当时的建筑设计进行美的勾划和描绘。这个时候已经在建筑设计上发生一个本质的变化,那就是开始把建筑设计主要目标转化到对社会时代的需求上,这就充分奠定了现代建筑设计工业的基础。艺术文化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时代所赋予的建筑设计的认识和要求。

3、三时期。也就是在20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的艺术文化对建筑的设计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美学的观念,这个时候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开始将建筑设计的形式与其内涵慢慢的分离出来。逐渐建立起一种艺术文化建筑的新美学形式。当然在这个时期,现代绘画艺术的成熟以及发展给新建筑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展现平台,与此同时,新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为现代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基础。就在这新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文化充分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诞生了很多实用性很强大的几何建筑物。这样新艺术文化的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科学结合,不仅仅是给建筑史,也对艺术文化史带来巨大的冲击,会形成一股很强的推动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准确来说,艺术文化其本质是一个具有多文化角度的综合,从根本的角度拉说,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特定时代下人们的生存需要。同时,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组,充分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学充分结合,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开始逐渐分离开来,渐渐的形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但无论怎么变化与发展,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在本质上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科文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这又使得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建筑设计不仅仅充分包含和孕育着强大的艺术文化的魅力,二者之间可以说相互交融,深深相惜,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建筑设计你就可以发现,每一个建筑设计都是按照一定的艺术文化的美去勾划和设计的。因此可以说,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示了艺术文化的创造和丰富想象,反过来,艺术文化又对建设设计有着骨子里的影响。可以说,艺术文化对整个建筑设计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表面的,而是深层的,整体的。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才创造出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才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四、总结

通过以上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的科学分析与探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其本质就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艺术文化的充分发展给建筑设计带来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艺术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思想根源和土壤基础。同时建筑设计又把艺术文化从理论展现到现实实践中,我们不可以忽略其中任何一方的力量,只要把艺术文化有建筑设计真正科学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属于时代特殊的伟大建筑设计,才能真正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建筑的艺术性篇4

1、我国建筑装饰艺术发展趋向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潮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建筑装饰已经进入到了“装饰主义”的阶段。通过建筑装饰能够有效营造出比较既定的视觉效果,并且能够为环境营造气氛。建筑装饰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对色彩做出处理,当前我国建筑装饰已经远远突破了当前现代主义饰面装饰工程所包含的范畴,逐渐形成多层次以及多元化建筑装饰发展趋势。所以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表现手法方面来看,当前的建筑装饰风格都和先前的有很大差别。同时,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装饰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环境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建筑装饰也赋予了不同的定义。

2、我国建筑装饰艺术地域文化价值

不同的地域文化自身包含的内容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建筑艺术通过其建筑装饰艺术所呈现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将会形成不一样的地域情感价值。在社会人文环境的相关影响之下,不同地区所传递出来的建筑装饰艺术地域情感都有所不同。这其中不仅保有民间艺术的不同融合和保留,而且也充分地体现出历史的悠久,这是历史的积淀和当代建筑装饰艺术进行融合的过程,能够有效表现出当代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所以说,任何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情感价值都和当地的人文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例如浙江一带的建筑很多都是以黑瓦白墙为主要建筑颜色的,而且整体所呈现出来的特色都是非常古朴的,尤其是建筑中的很多石块都能够折射出当地人们的地域情感以及人们的生活面貌,还有思想风貌等等。

二、南北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异同

通常情况下北方的建筑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整体的大气磅礴上,所以的建筑装饰风格都体现出了一种“高端、大气、奢华”的感觉,能够让人从整体上感觉到北方建筑装饰艺术的庄重感。尤其是一些比较具有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建筑物,更加能够看出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相对而言,南方建筑装饰艺术注重体现出格调,并且是使用色彩方面也是偏向于使用黑色以及灰色等稍微偏暗的颜色,南方建筑装饰艺术从整体上看就像一幅山水画,没有北方建筑装饰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并且也能够从整体上看出南方建筑装饰艺术比较注重个性化的体现。另外,不同的地域对于建筑装饰纹样方面的设计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北方地区大部分的建筑装饰纹路主要是以某种特定的物体或者是动物,大多以龙或者是蛇,又或者是海豚等动物图案的纹路进行装饰。但是相对于南方而言,大部分的建筑装饰纹样设计比较偏向个性化,并没有一套既定的模式,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所呈现出来的建筑装饰纹样都是审美主体依据自己的审美习惯进行创作的,所以从整体上看,能够看到更多意识流的建筑装饰纹样创作样式。

三、探究两类具有地域性的建筑装饰艺术风格与特征

1、北京皇家园林建筑装饰艺术

北京皇家园林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殊产物,在建筑装饰方面受限制较少,其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融会贯通,却又独树一帜。在皇家园林中,建筑与山石、花木巧妙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完整的庭院空间,而这一个个独立的庭院又因为装饰风格的相互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园林格局。北京皇家园林内建筑物大多气势磅礴,建筑宏伟,以彰显帝王权利的至高无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建造者在造园时也更加用心谨慎,也就造就了北京皇家园林中的建筑有着景观和观景之说。皇家园林内建筑种类众多,每一个独立的建筑装饰风格都有与其相称的景观呼应。其与南方园林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吸收了很多江南园林的装饰手法,但整体的建筑风格依然保留了很多北方的豪迈,相比之下颜色更加的强烈大胆,明暗的对比也更加明显。并且建造者追求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游园者眼前呈现的都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的结合,是以每个游园者的感受各不同。人工的建造与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2、当代岭南建筑装饰艺术

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完美的将实用功能性以及装饰性做好结合,所有的装饰构件都能够发挥出其功能性的一方面,保证所有装饰构建的基本结构以及布局。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建筑装饰设计师们再根据建筑主体的具体结构部位以及材料方面的不同进行装饰建造,能够有效表达出建筑美学趣味以及价值观念。由于岭南地区比较多雨,因此对于房屋的整体布局以及防漏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建筑屋脊通常情况下都是设计地比较粗大,以此来展示建筑装饰工艺中的美学。岭南建筑这种建筑装饰不仅仅能够发挥出防火的功效,并且还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大大丰富了整个房屋建筑的侧立面。这类建筑物不仅有着极强的视觉审美,并且也有着很强的功能性作用。另外,岭南建筑在色彩以及主调方面呈现出来的主要装饰色彩是黑色和白色,这和北方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北方建筑讲究上下重彩,要求整体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样式,并且还要显现出雍容华贵的感觉。但是岭南的建筑风格往往是黑白分明的,能够深刻地表现出山水画的情调。岭南建筑整体在色彩上都是表现出主要以黑灰色为主要颜色的特征,灰色通常被用来表现出质朴以及高雅的情调,尤其是岭南地区使用的很多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使用原色。岭南建筑使用这种颜色进行装饰,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比如陶塑的色彩,还有灰塑的多彩表现等等,这些都和建筑物的整体色彩协调在一起,能够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出不一样的活泼的一面。

四、探究影响当代建筑地域性装饰艺术风格的因素

随着当前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逐渐向习性主义不断发展,在受到新的艺术思潮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逐渐摆脱了之前的较为传统的建筑装饰风格以及形式,转而追求更加个性化的建筑装饰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师比较注重厚重的以及布满了装饰品的建筑环境,并且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相关建筑材料进行建筑风格的设计。很多装饰材料,比如不锈钢墙面以及石材等等,都被用作体现建筑装饰美的一种特征表现。从纽约大都会以及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一些比较具有现代建筑装饰特色的建筑就可以看出,这种建筑美学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建筑都体现出了“机械美学”以及“几何美学”,做到了把纯粹的以及高雅的建筑装饰进行抽象画处理,充分体现出建筑装饰之美。在受到这种建筑装饰的影响下,我国建筑装饰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逐步和世界建筑美学产生了许多交融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建筑形态已经基本上和世界顶尖级的建筑有如出一辙的呈现形态。

建筑的艺术性篇5

关键词:建筑物;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

引言

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们对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室内环境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室内环境设计要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要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要带有人性化的理念。注重室内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是提升室内设计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完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措施,设计师们在设计阶段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要为人服务,更多体现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

室内环境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一部分,在其中加入人性化的设计元素是有效提升室内设计价值的重要措施。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就是人文性和人性化,主要是指设计师利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为居住者打造最适宜的居住环境,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室内装修及装饰的设计

建筑室内装饰设计是环境设计最重要的环节,设计师要运用室内装饰设计技巧凸显设计的价值,包括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房屋是人们长期居住的场所,室内装饰装修一定要带给居住者美好和幸福的感受,室内装修要符合整体的风格,要与居住者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相结合,要保证界面清晰、结构合理、风格统一。室内装饰和装修设计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装修要和谐,客厅、卧室、厨房的风格要统一,室内颜色不宜过多,地面与整体空间要相得益彰,从而保证人们居住的舒适。

1.2室内物理空间的设计

建筑室内的设计是不容忽视的,室内空间设计决定了房屋的结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室内采暖通风、空间布局、室内温度等等,设计师要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和结构进行设计,要根据房屋建设使用的材料做好环境优化。设计师要对室内材料外观、色彩等方面进行合理选择,进而保证整体布局的合理和科学。室内温度调节、通风和采暖也要做好人性化的设计,对于面积较大的空间,可以使用之质地较为粗糙的材料,面积较小要使用细腻的材料,颜色搭配要合理,要在整体低纯度中有亮色,使环境典雅又不失活泼。

1.3室内摆设及陈列的设计

室内家具及物品的摆设和陈列也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家具包括沙发、床、柜子、照明工具、艺术品等等。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照明设备烘托室内的艺术气息,客厅的灯光要明亮清澈,卧室等私密空间的灯光要是暖色调,并且不要太刺眼,要柔和。客厅的空间可以利用壁画等装饰物品增加室内的艺术感染力,彰显主人的审美情绪。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要考虑到摆设物品的形状、功能、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要符合人们居住舒适的需要。

2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措施

2.1设计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人长期在城市居住,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为了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激发人们回归自然的情趣,室内设计也呼唤回归田园和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人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回归自然是一种心情的放松,可以愉悦身心,减轻负担和压力。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室内环境设计中要融入自然的元素,例如屋顶采用天蓝色,电视背景墙采用手绘大自然的风光,室内摆放绿色植物,这都是贴近大自然的有效方式,使居住者有一种置身大自然的感受。

2.2要提高室内设计的实用功能

室内设计师要运用高超的技能将设计与实践有机结合,设计师既要考虑室内环境的美观,还要兼顾其实用性,例如一些盆栽的点缀,既可以增加室内的美感,还可以起到更新空气的作用,还能保证室内湿度达到一定的要求,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还有例如餐厅的设计不能光考虑样式和美观,最主要的是实用,可以体现厨房的功能,满足居住者不同的需求。

2.3要保障人们居住的安全性

室内环境设计安全是最基础的,设计师在选用材料时要格外注意,要选择化学成分较少的,对人体危害较小的。目前由于专修使用的材料,一些含苯超标,导致居住者身体出现异常的例子很多,设计师要尽量避开含苯装饰材料,如果非要使用,也要做一些降苯处理。舍内环境设计也要考虑安全性,悬挂的物价要牢固,一些大型家具的摆放要稳固等等,地面不能过于光滑,尤其是洗手间地面,室内安全出口要通畅。

3结语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是不可忽视的,艺术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更重要的是安全和实用的需求。在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时设计师要兼顾技术与功能,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而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指数,提高建筑室内设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郑娟.浅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4).

建筑的艺术性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传统人性回归

时代在不断进步,建筑设计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回到人性化的设计道路。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指人类追求文化和价值的综合表现,这同样是当前艺术设计主要的发展趋势[1]。建筑设计回归传统人性,主要体现在审美人性回归、自然人性回归、道德人性回归。本文则针对这三点对建筑艺术的传统人性回归展开深入的研究。

1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自然人性回归

当前,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程度的进步,人性遭受了理性和科技的冲击,首要表现在人类情感非常重要的自然人性被严重撕裂,所以道家思想和西方的回归自然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南[2]。顺着建筑发展轨迹分析可知,居民和谐为人类对建筑价值和人性的统一化追求。通过对外界的观察以及实践感悟进行的设计,可以达到很很高的艺术水准,同时其设计思想一直秉持“道法自然”的理念。我国很多现代建筑设计者,更多地是通过山水画进行自然人性的感知,由此进行建筑作品的设计。比如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人造山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艺术设计以小见大的意境,在陶瓷、刺绣等工艺品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山水艺术,其中体现着回归自然的思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分为很多流派,其中有一流派为大地设计家,他们认为城市环境艺术作品因为本身具备美化环境的社会功能,不能成为纯粹的艺术,也不能将其作为艺术进行研究,所以他们选择离开城市,深入自然。比如,英格兰的巨石阵、印第安人沙画等,这些都给大地艺术家以很大的启示。这一流派的艺术家对于现代设计理念非常厌烦,所以渴望回归自然,进行新的创作灵感。这些艺术家的行为,从根本上讲就是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回归自然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2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审美人性回归

人类追求传统人性还涉及对于美的向往,其中席勒将其看作拯救被理性和科技撕裂的人类的妙药,马斯洛更是将其视为人类的顶级需求。足见审美人性的回归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追求,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这是因为艺术设计本质就是美的人性的体现。例如,英国展览馆科普中心建筑——千年宵顶,这一建筑的位置在格林威治半岛,建筑整体呈现出弯庐形状,总体占地面的为300英亩,由12根钢桅杆和宵面钢索网构成,其中钢桅杆高达100m,宵面钢索网的周长长达1000m,直径365m。千年宵顶的屋面非常薄但是却非常坚韧,而且其透光性能良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在设计之初,设计大师们反复进行论证对比,将同一屋顶下汇集多项功能,最终确定了宵顶的设计方案。千年宵顶现在已经是伦敦一个地标性建筑,它仿佛泰晤士旁最为耀眼的明珠,是创新科技和伟大设计完美结合。

3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道德人性回归

在西方世界中,“理性”文明的人类已经变成可以进行计算的流程化的“机械”,灵性已经被撕裂,神性严重扭曲。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下的机械化的宰制理论和追逐利益的思想等,成为科技和理性主导之下启蒙思想的社会顽疾。在这种情况下,向往和追求正义、同情、宽容、仁爱等道德自主性逐渐成为当前西方社会努力探求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西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则必须将道德人性当作话语形式。比如,在慕尼黑市中心矗立着一座主题为“aids”的建筑,这一建筑寓意深刻,表达着人类将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的文明过程中,丢弃伦理道德,最终必将会遭受自然的报复。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秩序规范和伦理准则等方面的遵守。我们祖先在远古石器时代,主要依靠穴居和渔猎为生,对外部事物进行观察,由此对生命和宇宙存在的意义进行思考。直至春秋战国,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个流派对伦理、生命以及世界进行阐述,这些思想历经了上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我国哲学思想重要的基础。其中一项最为典型的是“太极图”,其中阐述的理论以及形成即使到了现在依然常常被现代建筑设计师拿来借鉴,很多建筑设计都是受到这一理念的启发。比如,建立在广东深圳的主题公园,公园标志性建筑“水上乐园”就是设计师基于“太极图”不断地进行思索从而设计创建的。这一主题公园在太极图的总体框架中加入了上下翻卷的水纹造型,由此充分展现了主体公园中水千变万化的形态。这一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和谐和动感的形态美,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宇宙和人性向统一的价值观。

4结束语

综上,建筑主要是以满足人类需求而创造的物质,最开始的建筑只是单纯地为给人类创造更多的私人生活空间,而随时间的一步步推移,建筑的发展历经了很多的改变和变革,由此建筑的属性由实用性能进化到当前的艺术化、人性化,同时现代建筑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视觉原理以及现代科技。现代人类更多的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百态,传统的人性再次得以被唤醒,于是人们更加关注建筑设计,对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现代建筑艺术设计逐渐更加重视或者有意识地回归传统人性。

参考文献:

[1]李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3.

建筑的艺术性篇7

关键词:商业建筑;户外广告;功能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18—01

如今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巩固和凸显商品在竞争中的优势,各个商家寻求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商品的销售环境,在用于展示商品的商业建筑及其户外广告的设计方面下功夫,设计注重烘托商品的卖点氛围,以独特的个性确立商店形象,以此获取更多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商业活动运作的好坏,与商业建筑及其户外广告设计的优劣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个商业建筑的形象。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商业竞争对手面前脱颖而出,如何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以及如何体现商店的经营方针与经营理念等商业信息都与它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商业建筑及其户外广告的功能性与艺术性问题,很少有专门针对商业建筑立面来直接探讨的,国外的学者多是从城市设计或城市形象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而且,无独有偶地都提到了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户外广告。

1979年、1983年日本著名学者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两本书中提到运用“图底”关系的理论,分析了街道的建筑外墙与附属在建筑上的突出物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出所属角度的不同与可入视面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广告、招牌为组合形式的“第二轮廓”从属于建筑为主的“第一轮廓”,这一研究成果给城市建设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对指导城市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指出,广告、招牌只是作为标志或是道路引导的形式,详细论述了广告、招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但广告与商业建筑立面应如何结合,没有明确的结论。

美国经济学家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指出:户外广告正成为历史上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意识工具,并且完全支配了新闻媒介的内容和职能,“资金雄厚的商业公司通过市场销售和户外广告刺激着需求的欲望。它是形象地反映适合于消费模式的主题、倾向和情感所形成的一种完整文化。

罗伯特—文丘里曾在《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旗手,即要从历史、大众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且将所得的符号、标志以非传统的手段运用到商业建筑立面。这里的符号、标志的手段就是户外广告的设计与表现。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谁污染了公共空间》一文,对户外广告提出了批判,这些年,我国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影像密集。城市化进程过快造成城市的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建设很少把户外广告列入规划中来,户外广告业必须整合等。从户外广告设计角度出发,整体意识的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了与环境的协调、削减了城市形象特色、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国内学者王建国撰写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把广告列入城市设计客体要素构成标志的一类,指出广告、标志的问题及对视觉、交通等的影响,广告、招牌在城市建设中的组织原则没有谈及。学者于正伦则把它归属环境设施类。

周正楠博士在《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关注广告等“建筑附着信息”与建筑的依附关系。

三、研究意义

商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其自身功能需求,还应注重造型设计。建筑师通过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语言来展现建筑艺术,让自己的作品为公众带来美的感受,它是表现建筑师美学思想的载体。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们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是相通的,因此,我们毫不过分的将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的艺术性篇8

建筑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形式。建筑艺术属于建筑建设的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随着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对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进行满足,这就促使人们在技术上不断革新发展。很多时候,艺术性的追求往往使人们在思想意识形态及物质技艺上不断提高,而新的艺术需求也将会带来巨大的技术革新。总之,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调关系。建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对建筑艺术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意义上来说,技术越是先进,越是能够解决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就越是能够达到一定的自由形式和艺术美学境界。而建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建筑艺术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手段,同样也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所以建筑界上一直有这样一种定论,在技术上趋于完美的建筑,在艺术效果上很可能差强人意,但是在艺术上达到一定美学价值的建筑在技术上一定是卓越的。当然,由于受到审美观念的制约,建筑结构只有在逻辑关系上体现出艺术美,才能够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创作的完美契合。⑤

二、处理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

建筑是一门物化了的艺术,通过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它既要满足建筑学、科学技艺以及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客观规律,还要满足人们的文化物质需求,能够给人以最大化的功能享受与美学体验。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时,应以建筑技术为基础,对艺术进行考究,使艺术性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且在处理两者关系时,要因时因地而异,对建筑所在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及生活进行深入考据。只有在发展我国建筑艺术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将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推动我国建筑文化的承袭与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建筑。

(一)提高建筑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发展

高技术性和高艺术性的建筑不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想象凭空产生的,而是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两者的协调关系时,要注意对物质文化的考量,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对建筑物进行艺术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建筑艺术的超前性,使其既根植于现代文化土壤,又高于现代审美,进一步促进审美观念的革新与发展。因此,建筑师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能够将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不断强化建筑的艺术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审美观往往受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审美上也日益发生着改变,而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在建筑艺术上得以呈现,所以每个时期的建筑物都是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在建筑上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美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管理监督,还要保证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统一,强化建筑的艺术特质。

(三)提高建筑技术,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

建筑的艺术性篇9

关键词:建筑空间 艺术美 审美

建筑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派,其在本质上与绘画、美术、音乐等没有多大差别,都是一种艺术形式,都必须要遵循美学原则,都必须要讲究统一、协调、韵律、尺度等,一旦对这些没有把握好,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空间的艺术审美,而且也会给建筑空间的实用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建筑空间的艺术特征,确保建筑空间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艺术性,提高建筑空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且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而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本文就是关于建筑空间的艺术美的分析。

1筑空间艺术美的分析

所谓建筑空间艺术美,指的就是通过建筑物空间的结构形式、形体形式、色彩装饰、建筑群组织以及建筑内外空间的结合等多方面协调处理得到的一种实用性艺术,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呈现,更是现代社会审美观念进步的体现。对于建筑空间艺术来说,其不仅可以跨越时代场所与时间维度,而且还是构成城市生活与群体记忆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永恒艺术,可以打破时代、地域的限制,在这种由实体与空间构成的艺术中,包含着各种建筑形式具有的美的规律,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是综合了实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2]。

2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2.1建筑空间的造型美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并不是单纯由建筑空间的外观造型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建筑空间造型所蕴含的节奏韵律美与时代精神。建筑物必须要在确保其合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再结合建筑物所想要表现的思想主体进行相应的艺术设计,确保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在色彩、体积、装饰以及各部分空间形式上都达到了一种统一丰富的和谐美。建筑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其中建筑内部空间的艺术性更是重要,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在内部的建筑空间结构中,建筑群体的不同疏密度、聚散度等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这种不同节奏感就是建筑空间造型美的最好体现。

2.2建筑空间的风格美

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是一个时代与民族的独特特征,不同时代或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与观念,这种文化价值观念体现在建筑空间中也就有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一个具体的建筑物风格甚至是当地当时所有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灵魂的凝聚[3]。通过回顾建筑空间风格的演变历程,也就可以领略到各个民族的不同时代精神、生活情趣以及审美思想。比如,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建筑物风格就迥然不同,哥特式风格是西方民族中一种主要的建筑风格,哥特式风格的建筑通常都有着非常高耸的塔尖,整体建筑看起来十分强烈动势,充满神秘感与威严感,是西方独特宗教文化的很大体现;而我国各个地区分别都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以皖南民居为例,其建筑形式一般都是统一的屋顶、门窗、墙柱、马头墙等,马头墙是皖南民居的最大特色,整体建筑看起来十分素朴清雅,与我国皇家建筑风格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对比。

2.3建筑空间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作为一种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艺术,结构美是建筑空间艺术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是建筑物的骨骼,按照力学规律形成的结构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作为一种空间受力的实体,建筑空间的结构表现具有非常深刻的艺术美内涵。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领域涌现出了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尤其是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出现了以后,现代建筑空间就开始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结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就是结构,结构也就是功能,建筑空间的艺术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等同于结构美,当建筑、结构与功能这三者达到了一种完全统一状态的时候,此时建筑空间结构也就会表现出一种丰富独特的美[4]。以东方明珠塔为例,其作为我国的一种标志性建筑,代表着上海市的城市形象,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方明珠塔位于黄浦江边,冬临大海,内接内陆省市,具有非常优美秀丽的身姿,同时还透漏着一种挺拔、华彩、妩媚的气息,是结构美的典范之作,将建筑、结构与功能实现了完美统一,在具有了深刻的结构美时其也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2.4建筑空间的整体美

建筑空间的整体美是从其与建筑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体现出来的,建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融合、协调也是其艺术美的体现,反之如果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不相搭配只会使得这个建筑物看起来在其所处位置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大大减少了建筑空间的艺术美感[5]。也就是说,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不仅在于建筑物本身的形体、色调、装饰、形体以及空间组合等构成的实体形象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中其他自然景观或建筑群的协调性也是其艺术美的一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建筑空间的整体美,缺少了任何一种美则建筑空间的艺术美都不是完整的。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美,将这种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不仅加深了建筑空间艺术美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有助于让建筑物复归大自然,在建筑美、自然美与人文美达到了相互渗透与统一之后,建筑空间所具有的艺术美也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6]。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建筑空间的艺术美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其蕴含着各种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结构、线条、色调、装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人文性等,多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建筑空间的艺术美,缺一不可。要想更好领会到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今后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空间艺术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文化知识与审美能力,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建筑空间艺术欣赏能力才能够准确领悟到各个建筑空间体现出来的艺术美,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建筑艺术修养,同时对于丰富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也有着积极作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布正伟.徐中的建筑美学研究及其价值、影响、启示———纪念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徐中先生诞辰100周年[j].建筑学报,2012(05):108-113.

[2]陆嵘.融合宗教精神的文化旅游建筑的室内设计实践谈灵山梵宫出世的建筑文化设计定位思考[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06):106-111.

[3]潘朝阳.读黑格尔《美学》论音乐教学———黑格尔《美学》及其对音乐教学的启示[j].美与时代(下),2014(12):47-50.

[4]李程成.构建功能、文化与自然相契合的墓园———以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玉岑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24.

[5]世博特辑:未来城市品牌的现实建够构———对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考证(国内篇)[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0(08):143-160.

建筑的艺术性篇10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

[1] [2] [3] [4] 

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年制定了“%”法律,并在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年成立。在整个世纪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由此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 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 象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