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31 16:48:48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乡村教师论文篇1
本文作者:张俊莲工作单位:河南大学档案馆
1.硬件设施的差异。城市的教育硬件条件好,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实现教学楼上课,交通条件好。而农村现在政府加大了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投入,一些地方也实现了教学场地教学楼化,但有一些地方,教学的场地还存在着危房,即使实现了教育场地的教学楼化,但级别低,不配套,冬天没有暖气,特别在中国的北方,天寒地冻,有的教学楼缺少窗户玻璃,不得不用塑料纸,甚至不得不用硬纸板把其堵住,但寒风还是从缝里吹进来,教室里与外面的气温基本一样,只是风小些。夏天,在农村的教学楼只有几个吊扇,有的还是不能工作,由于往往农村的教学楼只有一两层,不像四五层的教学楼的下两层凉快些,教师和学生在里面上课,往往都是汗流浃背,不停的抹汗。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城市的家庭和学校大都普及了电脑。而在外国的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一部分地方国家为其配备了一台电脑,但大多地方是没有的,即使有的地方有,由于在中国的农村上网费比城市贵的多,所以学校的校长为了节约教育经费,也常常不上网。在教育经费的保障上,中国现在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是按学生人数分发教育经费的政策。而农村的学校往往人口居住分散,每个教育点年纪不少,而学生少,而这样,分得的教育经费就少。教师数量配备少,这是由于中国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骄傲是的配备是按照学生的数量配教师,而农村地区年纪多,而学生少,所以所配的教师就少。2.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中国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教育。而农村的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存在着这样严重的城乡这么大差距的国家,而在高校教育收费这一方面对农民子弟完大学生梦的影响方面,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倾斜,但就是这样,让一个农民供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也是一个相当大的牺牲和负担;再一点,中国现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行双选择,这一政策无疑给用人单位和择业者都提供在选择上的自由,但作为农民,他们还是喜欢以前的由国家分配的政策,由于在公务员招考和国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用上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而农民是一个缺乏各种资源的弱势群体,这就造成了一个对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的期望值极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农民对自己的教育大多是不重视的,虽然,他不敢说:我的孩子学习不行,也考不上大学,现在小,不能去打工,就在这里长长身体的话。但是,如果碰上一个刚毕业的做了教师的大学生,不知深浅,经常给学生在放学后或星期天不可,这里的农民大多不会感激,而是要在背后骂娘的,这我见得多了。而在城市,以农村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城市的教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包括贿赂教师,来提高其子女的学习成绩。3.生存环境艰苦。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倾斜政策,农村的交通等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在城郊的农村,由于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在教师中大大普及,所以其生活条件与城市已基本无疑,甚至还有许多在城市置有房产。而在中国广大的偏远的山区学校和教学点,虽然,与以前的条件有极大的改观,但是,其落后、艰苦的自然环境是依然存在。在这些偏远的教学点,第一是,教师少,有一些是本地的教师,甚至是代课教师,放学后人家就回家了,而外地来的教师就只有一人伴电视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中国收缴猎枪,所以半夜还可听到狼嚎,这对一个男教师就已够毛骨悚然了,更何况,甚至还有极少的缺少背景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遇到天旱,在夏天吃水就成问题,有的要跑数里的山路去挑,更不用说吃蔬菜了。
这种的环境的条件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育和教师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对教育上的影响,大家都明白,这里就不赘述。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对农村教师造成的影响。1.待遇不公。大家都知道多劳多得的道理,这是一个设计公平正义的问题,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当地的教师付出的就多,可是他们获得的就少,而不是多。我们知道,在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师,付出的多,却获得的远远小于城市教师。即使在同一地区,虽然,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对在偏远地区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补助,但这杯水车薪。我上面说过,中国的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的划拨是按照学生的人数,而中国实行的也是双重标准,城市的标准高,而农村的低。而在同一地区,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比城郊的少的多,那么,其教育经费就多,而且这里的学校由于有许多人愿意上,所以就有收得许多的教育赞助费。在这些地区教学的教师的福利就好,学校也就经常以组织听课交流等为名,让自己的教师去旅游,当然,由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教师不仅能获得一些现实的好处,在社会上也受人尊敬。而在偏远地区的教师,由于实行安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教师,表面上,这里的教师还有可能多于其它地区。但是由于班级多,一个老师要教好几门的课,甚至是两个年级,有的不得不实行复式班教学。这样,这里的教师的负担是大大加重了,有时确实是没有办法,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多人不愿到此地教学,教师不够,不得不雇佣一些初中都不毕业的女孩,来这里代课,这样,学校的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另外,由于现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实质还是唯学生考试成绩论英雄(虽然国家有明令政策禁止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比赛性统考),学校管理者就是这样的成绩来决定了事的奖惩和评级晋职称。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偏远山区的学习成绩很难考上去,所以,在开教育的会议上,环境好的地区教师大都是授奖的对象,而山区的是受批评的对象。2.影响青年男教师的终身大事。在偏远山区任教的大多是没有背景的教师,特别是没有背景的男青年教师。刚刚毕业,正是到偏远地区进行锻炼的阶段,一般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分到这里的极少。而没有特别特殊背景的刚毕业男青年教师大多旧的到这地方锻炼,过两年,一部分门路活的,就跑关系走了,而一些没关系又老实的就成为长期的留守人员。现在,由于可以打工,门路多,大多有点姿色和想法的女子,甚至是农民,并不愿意嫁给这些在以前还有一点魅力的吃商品粮的男青年教师。而一些认为自己读过几年书,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要求娶一个太一般的女子,这样在教师里面,就有了一些这样的老光棍。
综上所述,要解决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首先得关心偏远山区的教师,特别是一些大龄未婚年青年教师的生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在福利和评优、评先和晋级方面,向他们进行必要的倾斜;以人性化管理为主,对他们多鼓励,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婚姻和家庭状况,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对他们少批评,理解他们的奉献,其实能长期坚持在偏远地区教学的,有一部分是脾气耿直,不愿意走那种关系之路,这种人最需要的是理解,只要管理者能够真的关心他们,而不是高高在的用官话训斥他们,这些人是愿意努力工作的。
乡村教师论文篇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他们却并非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则是在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在被动接受现代化语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更是让许多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苦难言,进退两难。在后现代化时代,理性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厘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当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农村,即农村在哪里呢?其次,农村教师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最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唯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才能明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在哪里?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还是在百度引擎上搜索“农村”这个关键词,得出的词语释义都是“不同于城镇、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国民居住形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地由农村型转化为城市型。在城镇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实际上产生了三种分类:一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仍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二是位于城市或城镇边缘城郊农村;三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种类型的农村乡土气息浓厚,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第二种类型的农村处于转型期,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同时受城市价值取向的驱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第三种类型的农村虽然还给自身冠以“村”的名义,但是实际上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然而在这种新农村中依然还可以闻到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单概括上述三种类型的农村,第一种是尚未现代化的农村,第二种是处在现代化边缘上的农村,第三种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农村。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一直氤氲在这些农村的上空,只是或浓或淡罢了。对于农村的理解,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这个词语,乡土文化滋生和孕育于农村,是农村的精神象征。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理解不在于户籍制度,而在于这些地方是否体现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探究农村,有利于打破城市取向的霸道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建立适合且体现我国农村发展的特殊性的乡土语境。总之,农村并不遥远,农村就在“乡土语境”里。
(二)农村教师是哪些人?
随着我国当代农村实际情况的变更,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学校可依据农村的三种类型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村学校;第二类,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第三类,现代化的农村学校。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仅有较少接受过大学教育,少数为城市的支教老师,此类农村学校经常面临师资质量低以及师资匮乏的窘境,且流动性极大;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中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来自于当地的城郊农村,也有的来自于周边的城市,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了城郊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格;第三类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前两类农村学校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些学校已?达到了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也多数来自当地的新农村或者周边市区,多数都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位于尚未现代化的农村,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是非常浓厚,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能够获得现代化资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是一个欠缺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上,地域经济条件是有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现代化资源较多,然而由于处于转型期的农村,这些学校的农村教师很容易迷失在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浪潮中,而丢失了本应该保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转型危机。现代化农村的农村学校除了名义上被冠以“村”之外,实际上这类学校的农村教师享受着同城市学校一样的现代化资源,在他们身上却很难再看到乡土文化,原因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显示了自身与整个乡土社会的不同,而乡村社会在给他们贴上‘城里人’的标签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再把他们视为‘村里人’或者‘自己人’”[2]。因此他们是现代农村中过度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们有的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有的面临转型危机,还有的则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
(三)何谓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展对高质量教师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群体,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单纯按照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应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理念。例如,对于那些正处于欠缺现代化危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以提供现代化资源支持和增加农村教师现代化培训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对于那些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既能够使他们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而对于那些正面临着过度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则应该建构帮助他们科学利用现代化资源并回归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概言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其实都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乡土性,即坚守乡土文化,因为农村学校位于乡土文化中,而农村教师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二是现代性,即获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资源支持,因为农村学校并不是真空的,它们需要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农村教师更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即是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既能够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自身运用现代化资源的素质,进而提升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无论是身处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对于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村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师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农村学校,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应该从乡土语境的视野来探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应了那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去十几年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刚性标准――即以城市取向来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农村教师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时过境迁,在过去刚性的现代化措施的推进下,不同地域的农村教师现代化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结局。现在再来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打破刚性标准,建立弹性理念,鼓励多元化的农村教师发展趋势,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不同于城市之处在于它的乡土文化,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浸染在乡土文化中,不同地域的农村又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多元化的乡土文化必然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三类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所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建构多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二)乡土化
正如目前央视7套的纪录节目《乡土》所传递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理念一样。乡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今日的乡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理论上,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的坚守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欠缺现代化农村学校中坚守的农村教师,虽然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依然浓厚,但若是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教育,在强势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或许也早已抛弃了乡土文化的“土”外衣,而穿上了城市文明的时尚新衣。在转型期和已经现代化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明的诱使下,他们正在努力摒弃“乡土”带来的烦恼。“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3] “乡村教师的话语并不针对乡村生活,而是自身生存环境之外的现代化语境,其在无意中成了学生远离乡村文化土壤的帮凶。”[4]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导致乡土文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文明的强势进攻。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提到“农村”、“乡土”等字眼,就会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一提到“城市”,就意味着文明和富裕,其实以上种种都是线性的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传统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唆使。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文化,反而,具有乡土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更适合我国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
(三)现代化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提倡从乡土语境中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指出单纯地按照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标准来要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这并非不认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农村教育现代化依然是当务之急,因为城市教育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农村教育必然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资源的各种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现代化只是帮助农村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工具;现代化并不是舍弃乡土文化,而是利用现代文明中的各种先进资源来更好地保护和坚守乡土文化。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最迫切需要提升现代化素质的,因为他们身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少带有一些乡野之俗气,缺少一些乡土文明之雅致。笔者坚信,通过提升他们的现代化素质有利于化俗为雅。而其他两种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并不缺乏接触现代化资源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让他们重拾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资源来弘扬乡土文明。
(四)协同化
在过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霸道的城市取向标准使得农村教师处于文化冲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诱惑,有的农村教师片面地放弃了乡土文化,奔向城市文化,然而他们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却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的尴尬境遇。在当今提倡协同并进精神的时代,农村教师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协同发展无外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三类农村学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村教师采取不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而且三种策略必须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必然存在文化冲突,二者完全可以协同共生。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协同多元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坚守和弘扬最代表中国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只有建构协同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才能够保证当今时代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适合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当下的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乡土语境出发,结合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同化等特征于一身。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即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既坚守和弘扬乡土文化,又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在过去十几年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价值取向的混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科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迷失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然而,当下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就像一只迷途中的羔羊,在行走的?^程中,迷失了初心,混乱了方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尴尬境遇。到底是走向城市还是坚守农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乡村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5]农村教师在国家要求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乡土文化所需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陷入了迷失。
那么,农村教师为什么会迷失呢?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迷失在了线性的现代化语境中。人们一般将“现代性”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传统的“现代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霸道的文化侵略。“现代化”一词从西方学术引进而来,历史上,人们认为西方文化就是进步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一切就是“现代化”,走向西方文明就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改变对现代化的线性理解,同样认为,城市文化比乡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人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而丢弃乡土文化才能走向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总是意味着‘进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优先指标。城市化意味着地区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6]在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语境中,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越来越大,农村教师必然会陷入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之中,更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农村教师身份认同低下的事实已向社会发出了身份震惊(identity shock)的信号,究其深层次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正在丧失不可忽视。”[7]在传统的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走向迷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城乡二元分割体系下,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去转换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8],而与此同时,在意味着先进和文明的城市文化的高度诱惑下,农村教师很难不陷入价值取向的混乱之中。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始,人们就提出要走向现代化。而在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之后,“现代化”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因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是一个提倡多元思维的时代,当今,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超越线性思维的束缚,走向多元思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比乡土文化进步,反而乡土文化有许多城市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地方。毋庸置疑,城市文化有着其不可忽略的进步之处,这是乡土文化无法能比拟的,然而走向现代化是学习其先进之处来弥补乡土文化的不足,并非要将农村变成城市。在后现代化时代,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可以协同并存的,并且农村学校在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将农村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促使农村教师发展成更具乡土特色的专业教师。在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多元化思维,回归理性。
为了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再次陷入迷失之境,在后现代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呢?首先,加强在社会上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农村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现实,这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农村教师能乐其师,乐其业。“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要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制定农村教师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7]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在不少农村学校中,有许多农村教师来源于城市,甚至居住于城市,在他们身上很难到找到乡土文化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使农村教师爱上乡土文化。因为“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创新本土文化,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开创先进文明之风气。” [9]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互联网 时代,现代化素质是人人需要具备的,担当农村教育重任的农村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素质,才能说他具有了从事教育的专业技能基础。
乡村教师论文篇3
[关键词] 现代化;后现代化;城市化;农村教师;乡土文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6-0098-0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他们却并非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则是在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在被动接受现代化语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更是让许多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苦难言,进退两难。在后现代化时代,理性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厘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当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农村,即农村在哪里呢?其次,农村教师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最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唯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才能明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在哪里?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还是在百度引擎上搜索“农村”这个关键词,得出的词语释义都是“不同于城镇、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国民居住形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地由农村型转化为城市型。在城镇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实际上产生了三种分类:一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仍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二是位于城市或城镇边缘城郊农村;三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种类型的农村乡土气息浓厚,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第二种类型的农村处于转型期,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同时受城市价值取向的驱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第三种类型的农村虽然还给自身冠以“村”的名义,但是实际上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然而在这种新农村中依然还可以闻到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单概括上述三种类型的农村,第一种是尚未现代化的农村,第二种是处在现代化边缘上的农村,第三种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农村。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一直氤氲在这些农村的上空,只是或浓或淡罢了。对于农村的理解,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这个词语,乡土文化滋生和孕育于农村,是农村的精神象征。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理解不在于户籍制度,而在于这些地方是否体现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探究农村,有利于打破城市取向的霸道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建立适合且体现我国农村发展的特殊性的乡土语境。总之,农村并不遥远,农村就在“乡土语境”里。
(二)农村教师是哪些人?
随着我国当代农村实际情况的变更,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学校可依据农村的三种类型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村学校;第二类,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第三类,现代化的农村学校。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仅有较少接受过大学教育,少数为城市的支教老师,此类农村学校经常面临师资质量低以及师资匮乏的窘境,且流动性极大;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中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来自于当地的城郊农村,也有的来自于周边的城市,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了城郊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格;第三类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前两类农村学校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些学校已达到了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也多数来自当地的新农村或者周边市区,多数都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位于尚未现代化的农村,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是非常浓厚,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能够获得现代化资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是一个欠缺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上,地域经济条件是有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现代化资源较多,然而由于处于转型期的农村,这些学校的农村教师很容易迷失在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浪潮中,而丢失了本应该保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转型危机。现代化农村的农村学校除了名义上被冠以“村”之外,实际上这类学校的农村教师享受着同城市学校一样的现代化资源,在他们身上却很难再看到乡土文化,原因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显示了自身与整个乡土社会的不同,而乡村社会在给他们贴上‘城里人’的标签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再把他们视为‘村里人’或者‘自己人’”[2]。因此他们是现代农村中过度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们有的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有的面临转型危机,还有的则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
(三)何谓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展对高质量教师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群体,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单纯按照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应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理念。例如,对于那些正处于欠缺现代化危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以提供现代化资源支持和增加农村教师现代化培训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对于那些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既能够使他们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而对于那些正面临着过度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则应该建构帮助他们科学利用现代化资源并回归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概言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其实都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乡土性,即坚守乡土文化,因为农村学校位于乡土文化中,而农村教师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二是现代性,即获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资源支持,因为农村学校并不是真空的,它们需要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农村教师更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即是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既能够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自身运用现代化资源的素质,进而提升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无论是身处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对于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村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师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农村学校,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应该从乡土语境的视野来探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应了那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去十几年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刚性标准――即以城市取向来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农村教师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时过境迁,在过去刚性的现代化措施的推进下,不同地域的农村教师现代化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结局。现在再来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打破刚性标准,建立弹性理念,鼓励多元化的农村教师发展趋势,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不同于城市之处在于它的乡土文化,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浸染在乡土文化中,不同地域的农村又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多元化的乡土文化必然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三类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所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建构多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二)乡土化
正如目前央视7套的纪录节目《乡土》所传递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理念一样。乡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今日的乡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理论上,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的坚守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欠缺现代化农村学校中坚守的农村教师,虽然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依然浓厚,但若是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教育,在强势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或许也早已抛弃了乡土文化的“土”外衣,而穿上了城市文明的时尚新衣。在转型期和已经现代化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明的诱使下,他们正在努力摒弃“乡土”带来的烦恼。“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3] “乡村教师的话语并不针对乡村生活,而是自身生存环境之外的现代化语境,其在无意中成了学生远离乡村文化土壤的帮凶。”[4]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导致乡土文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文明的强势进攻。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提到“农村”、“乡土”等字眼,就会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一提到“城市”,就意味着文明和富裕,其实以上种种都是线性的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传统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唆使。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文化,反而,具有乡土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更适合我国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
(三)现代化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提倡从乡土语境中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指出单纯地按照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标准来要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这并非不认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农村教育现代化依然是当务之急,因为城市教育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农村教育必然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资源的各种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现代化只是帮助农村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工具;现代化并不是舍弃乡土文化,而是利用现代文明中的各种先进资源来更好地保护和坚守乡土文化。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最迫切需要提升现代化素质的,因为他们身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少带有一些乡野之俗气,缺少一些乡土文明之雅致。笔者坚信,通过提升他们的现代化素质有利于化俗为雅。而其他两种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并不缺乏接触现代化资源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让他们重拾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资源来弘扬乡土文明。
(四)协同化
在过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霸道的城市取向标准使得农村教师处于文化冲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诱惑,有的农村教师片面地放弃了乡土文化,奔向城市文化,然而他们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却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的尴尬境遇。在当今提倡协同并进精神的时代,农村教师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协同发展无外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三类农村学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村教师采取不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而且三种策略必须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必然存在文化冲突,二者完全可以协同共生。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协同多元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坚守和弘扬最代表中国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只有建构协同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才能够保证当今时代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适合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当下的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乡土语境出发,结合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同化等特征于一身。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即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既坚守和弘扬乡土文化,又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在过去十几年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价值取向的混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科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迷失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然而,当下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就像一只迷途中的羔羊,在行走的^程中,迷失了初心,混乱了方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尴尬境遇。到底是走向城市还是坚守农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乡村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5]农村教师在国家要求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乡土文化所需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陷入了迷失。
那么,农村教师为什么会迷失呢?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迷失在了线性的现代化语境中。人们一般将“现代性”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传统的“现代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霸道的文化侵略。“现代化”一词从西方学术引进而来,历史上,人们认为西方文化就是进步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一切就是“现代化”,走向西方文明就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改变对现代化的线性理解,同样认为,城市文化比乡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人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而丢弃乡土文化才能走向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总是意味着‘进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优先指标。城市化意味着地区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6]在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语境中,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越来越大,农村教师必然会陷入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之中,更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农村教师身份认同低下的事实已向社会发出了身份震惊(identity shock)的信号,究其深层次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正在丧失不可忽视。”[7]在传统的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走向迷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城乡二元分割体系下,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去转换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8],而与此同时,在意味着先进和文明的城市文化的高度诱惑下,农村教师很难不陷入价值取向的混乱之中。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始,人们就提出要走向现代化。而在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之后,“现代化”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因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是一个提倡多元思维的时代,当今,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超越线性思维的束缚,走向多元思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比乡土文化进步,反而乡土文化有许多城市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地方。毋庸置疑,城市文化有着其不可忽略的进步之处,这是乡土文化无法能比拟的,然而走向现代化是学习其先进之处来弥补乡土文化的不足,并非要将农村变成城市。在后现代化时代,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可以协同并存的,并且农村学校在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将农村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促使农村教师发展成更具乡土特色的专业教师。在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多元化思维,回归理性。
为了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再次陷入迷失之境,在后现代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呢?首先,加强在社会上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农村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现实,这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农村教师能乐其师,乐其业。“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要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制定农村教师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7]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在不少农村学校中,有许多农村教师来源于城市,甚至居住于城市,在他们身上很难到找到乡土文化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使农村教师爱上乡土文化。因为“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创新本土文化,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开创先进文明之风气。” [9]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互联网 时代,现代化素质是人人需要具备的,担当农村教育重任的农村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素质,才能说他具有了从事教育的专业技能基础。
四、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教师发展不应再以过去线性的城市取向标准来要求,而应走向新时代,而这个时代早已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这是一个批判权威,批判线性思维而鼓励多元化取向的时代。我国农村位于不同地域的学校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那么位于其中的农村教师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层次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城市取向的教师发展理念的推动下,三种类型农村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后现代化时代的农村教师发展应该从乡村语境中来思考,应具有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协调化等特征。在后现代化时期,农村教师发展应该科学定位,走出迷失,回归理性。“回归乡土,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城市文化和外来知识进行理性思考。”[4] 因为正如7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所呼吁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叫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叫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10]总而言之,中国的农村教育既然走错了路,在未来就需要走回正确的道路――回归乡土,可采取如下的具体措施:首先,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及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乡土文化的培训;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2]高小强.乡村阶层分化及其社会文化后果[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3]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
[4]唐松林,丁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学报),2013,(1).
[5]乔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支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
[6]葛孝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换――地方性知识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3).
[7] 李金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j].教育探索,2011,(10).
[8]周守军,袁小鹏.农村教师的社会资本及其社会地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乡村教师论文篇4
关键词:乡村教师文化;困境;跨文化生存能力;文化创造
一、“城市取向”的教育与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
当下的乡村学校教育一方面给城市文化以过度的价值赋予,另一方面又对乡土文化进行着无情的价值剥夺,试图利用“城市取向”的教育模式来弥补农村受教育者与城市受教育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国家主导的乡村学校教育本质上就是以城市文化去改造乡村文化甚至取而代之,以期达到所谓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但这种“国家主义”的教育“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农村孩子走进学校就意味着要无条件接受学校的城市化教育。即从进入学校伊始,农村孩子城市文化元素的积累过程便宣告开始了。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清楚、直白,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通过接受学校教育“跳出农门”,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然而,从乡村学校开始的城市化的教育并不能保证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生活在城市,事实上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回到了农村,其中就包括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是通过乡村环境中“城市化”的基础教育和城市环境里中、高等阶段的再教育而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教师是农村“城市取向”教育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成了有别于农民的拿工资的“公家人”;同时他们又是城市化教育的半成品或者失败者,因为各种原因,他们被重新“抛入”农村,从此不得不长时间甚至一生都得生活在农村。乡村教师成了受过“城市文明”熏陶的在农村学校为农村孩子播撒城市文明的特殊文化群体。他们一方面是乡村“城市取向”教育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成为对乡村儿童实施“城市化教育”的生产工具。
可以说,完成了城市文化积累的乡村教师是既携带着失落与无奈,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走进乡村学校的。他们是在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探寻和实践着生活的意义。
二、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与问题
对于因长时间的城市文化积累而拥有了现代文化价值观的乡村教师而言,一旦进入农村,文化大环境的改变使得文化选择与文化适应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其文化生存现状及其给学校和乡村社区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不论什么身份的人,他对文化的依赖是伴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的。不同年龄段的乡村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生存现状。
刚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处处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一部分年轻教师热衷于在城市购房,以期在周末可以过一两天城市人的生活;另一部分则是周末去城市购物,娱乐,而不是回家帮年迈的父母干把农活;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以时尚的衣着,新潮的手机、高档的烟酒等某种程度的过度消费来展示自己与乡下人身份的不同,而这种消费心理其实也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乡村社区没有方便的购物场所,只有一些小本经营的百货商店;没有可供随意挑选的放心的种类齐全的商品,只有安全与质量都没有保证的便宜货;没有灯火辉煌的夜市的喧嚣,只有夜幕降临之后的出奇的黑暗与静谧。因此很多年轻教师似乎经受不起那种突然的从城市到乡村的文化生态的改变。对这些年轻教师来说,他们是毫无选择与准备地从城市中被抛了出来,他们成了城市的弃儿,他们正在经历城市文化突然断乳之后的痛苦。在他们言语的字里行间也透漏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他们也会轻易地表现出对农村学生缺乏教养的失望和对学生家长无知与粗鲁的鄙夷。学生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些等待他们用现代文化加工与包装的土坯,而学生家长们则是顽固不化的落后的乡土文化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肩负着“上帝”的使命的满怀激情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远离天堂的“失落的天使”。正是因为这种内心矛盾的影响,他们很少走出学校,走进农户,而只是选择在学校与城市之间机械地不知疲倦地奔走。
与年轻教师相比,多年在农村工作的中老年教师则又呈现出另外一种状况。在学校,他们是教学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权威”;离开学校,他们立刻成为朴实、勤劳,和村庄里其他农民父兄一样的庄稼汉。因为他们的家就坐落在学校附近的村庄,他们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甚至妻子)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在这样典型的半工半农家庭,如果没有农业收入,仅凭一个乡村教师的工资是无法养活整个家庭的。因此,在学校工作之余帮家里干农活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如此一来,他们更像是有知识的农民,而教师的身份倒像是加在一个优秀的有文化的农民头上的一道光环。他们的妻子儿女和他们在村庄里的院落是他们与乡土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所以这些教师与当地村民之间没有太大的隔膜。他们似乎也已经在乡土文化中重新又找到了归宿:农村就是他的家,学校不过是和他家的一片庄稼地一样的劳动场所,学生就像地里那些要他精心培育的秧苗。他们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乡村的土壤当中,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不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不同的文化取向对乡村学校及整个乡村社会的影响
从校内来看,相异的文化选择造成校园文化的分裂进而影响校园和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相同文化倾向的教师很容易聚在一起,而且他们彼此能够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但不同文化倾向的人却因为没有共同话语而彼此间缺少沟通,互相无法理解,所以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指责;另外,由于年轻教师在城市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他们受到的城市文化的影响也更深,再加上乡村学校年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学校文化的话语权越来越掌握在年轻教师的手中,从而导致了中老年教师的集体失语,在他们身上气息尚存的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影响力日渐萎缩,他们自己反而因为文化的“保守和落后”在学校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而且可以想见,不久以后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他们将从校园中淡出。
放眼于整个乡村社会,年轻教师已经失去了中老年教师与村民所特有的那种亲和力。就因为拒斥乡村文化,他们在乡村环境中失去了根基(其实年轻教师绝大部分就出生于农村家庭)。在农村,只有学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场所,他们没有意愿也没有条件和中老年教师一样生活在乡村社会当中。那些融入乡村文化的教师所特有的一种真切的、朴实的、能够与当地村民自由无障碍交往的可能性在他们身上几乎不会发生。校园的高墙隔开了校内与校外,也隔开了他们和乡村社会的感情。在村民的眼里,城市里边的那栋楼房才是他们的家,城市里边的购物广场和娱乐场所才
是他们的乐园,而乡村社会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村民们也都清楚,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是想着尽早飞出鸡窝的凤凰,农村中学只不过是他们的暂时的落脚点。是他们的流放地,是他们的练兵场;他们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是孩子有望光耀门楣的唯一可托付与信赖之人,但他们只属于学校而不属于乡村;他们的存在最多的是在自己孩子的口中,他们在每家农户中都有一定的地位,但他们在真实的乡村社会生活中并不占据位置。
总之。由于城市化教师表现出一种对乡土社会可怕的超然与冷漠,而农民化教师则表现出一种对从乡土文化心安理得的理解与顺从,在乡村学校内部城乡文化冲突与矛盾在所难免的同时,乡村学校在整个乡土社会中也逐渐成为一座文化孤岛。这既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社区的文化和谐与进步。
三、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
乡村教师遭遇文化困境的外部原因是文化生态的骤然改变。而他们在单一文化灌输下逐渐被动接受并完全依赖这一文化从而失去对其他文化尤其是所谓“落后”文化的理解与宽容以及自身文化价值观的混乱才是其陷入文化困境的根本原因。
(一)被动的文化选择
格尔茨说过,“人明显的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极度地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说,不同的文化只是不同的环境中的人赖以生存的控制机制。人需要文化,所以才创造文化,然而也正是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便有了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的可能。乡村教师不论接受哪一种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企图寻找一种值得依赖并乐于依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指导、控制和解释自己的行为。但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不论面对何种文化,他们没有主动选择,只有被动接受。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得接受祖辈为他创造的传统文化,而随后一旦进人学校,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并接受新文化。旧文化的濡染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新文化的熏陶又是如此的深刻与持久。
从乡村教师固守一种文化的行为来看,他们明显缺失跨文化生存的信心与能力,因而他们只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或者在自己已经适应的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其他文化的时候,他们的表现相当的让人失望。其主要表现就是持一种文化观点的人对持另一种文化观点的人的排斥或者攻击。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在与另外一种文化接触时,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不为人觉察的影响和渗透,而这种影响和渗透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但当某种文化表现出超强的侵略性的时候,代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才会表现出疏远甚至敌意。而城市文化的侵略性或许正是乡村社会中的学校成为一个独立于乡村社区的“国家”,同时又称为被乡村文化所包围着的一叶文化孤岛的原因。
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拒斥还是对城市文化的疏远,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被动与消极的色彩。这反映出了乡村教师对单一文化的过度依赖,也说明他们的跨文化生存能力的不足。
(二)文化价值观的混乱与分裂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奔走于学校和田间地头的“农民化”教师,还是漂泊于学校和城市之间的“城市化”教师,只要是在学校内部,他们都是学校“城市取向”教育的忠实执行者。在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教学标准方面“农民化”教师的能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城市化”教师。面对学生,城市化教师的目的是把他们从乡土社会带出去或引出去,而农民化教师则是竭尽全力将学生从土地上推出去或者赶出去。也就是说,学校是教师成为教师的唯一场所,教师的意义与职责是由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所赋予的。所有的教师,在完成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或者说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时候,他们固有的文化差异只是被暂时隐藏、搁置或消解。而在日常生活之中,乡村教师不同的文化倾向与文化依赖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再次浮现出来。因此,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关系到他们教育之外的“生活”,而与学校自身或教育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乡村教师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的独立性,其对现实的文化批判精神渐趋式微,社会批判立场模糊化、社会批判意识淡化”,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适应者、世俗要求的提供者”。
可以说,城市化教师对城市文化的信仰和农民化教师对乡土文化的顺从尽管在学校环境所实施的外向型教育中暂时被掩盖,但这种教育与生活分离的乡村教师的文化价值观是混乱和分裂的事实却持久存在。这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
四、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的出路
(一)乡村教师要从多元文化视角重新审视文化的现代化
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因为多元文化观念倡导人们用更加平等和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文化。也正是在多元文化观念的支持下,人们对现代化与现代文化有了全新的解读。
首先,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表征了全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发生转变的程度。中国广大农村也正走在不可抗拒的城镇化的道路上。尽管乡土文化生死存亡因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但并非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事实上乡土文化也在做着一些适应性调整以至于不被现代城市文化所湮灭。其次,“现代文化”是以西方现代科学认识文基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泛指以工业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社会结构体系。不容否认,西方文化以极具侵略性的方式主导了世界话语权,整个中国社会也在这种强势话语霸权之下丧失了话语权。而乡村社会“城市取向”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这种话语霸权的延伸。但这可能导致现代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从乡土社会中拔起。最后,因为已经有人指出,“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看,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失败或不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单向过程,现代性因素简单地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以,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乡村教师,对现代文化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因此而完全无视传统文化价值之存在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种“单向性”的城市化教育会导致乡村教育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
总之,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的现代文化决不能等同于西方文化,而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摧毁的过程。因此,乡村教师仅仅具备文化宽容的品质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对现代化和现代文化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也要对乡土文化有一种再认识。即实现从一元文化观到多元文化观的转变。
(二)乡村教师要学会适应乡土文化
多元文化观念要求持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对方的文化,而不是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对方的文化。这样一来,不同文化各自的优缺点就都可以客观的呈现出来。但乡村教师仅仅具备了多元文化观念还远远不够,如果他们仍然继续生活
在城堡似的校园之内,仍然继续奔波于校园与城市之间,乡土生活和乡村文化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刻板印象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观。乡村教师要理解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要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要求与期望,就不能画地为牢,将自己用不恰当的方式包裹起来完全拒绝乡土文化,而是要甘于生活在乡土社会当中。
乡村教师只有甘于生活在乡土社会当中,在抛开了两种文化谁替代谁,谁改造谁的思维模式之后,他们自然会发现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要找到大量的共同点不是没有可能。乡村教师可以尝试着“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是指乡村教师要走进村落,走向田间地头,不仅要活在学生中,还要活在村落中;而请进来意味着学生家长也应当成为乡村教育的主体,成为学校的主人和决策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学生家长会时的客人和学校表彰会时的观众。
事实上,乡村教师敢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就是直接与乡土文化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其跨文化生存能力逐渐养成的过程。
(三)乡村教师要主动参与乡村社区的文化创造
乡村教师论文篇5
[关键词]乡村;英语教师;培训
职业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提升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为了完善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专题素质,2010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共同下发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的通知,启动了“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国培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乡村教育教学改革,更好服务于乡村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乡村教师的培训现状及需求如何?如何使培训与乡村教学实际相结合?本文结合桂林师专“国培计划”英语学科项目实施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听课、查看学员总结等方式,分析乡村英语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培训需求,并对乡村英语教师职业培训提出相应对策。
一、乡村英语教师培训现状
2015年,桂林师专参与“国培计划”实施的英语学科项目包括: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和送教下乡项目,共六项,以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为主;学员构成为:桂林市和百色市的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共计428人。笔者通过参与该项目的管理、问卷调查、听课、访谈、查阅学员总结等形式,对乡村英语教师现状及培训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一)乡村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以上六项“国培项目”实施前,我们对项目县的乡村英语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得知,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较薄弱,相当部分是转岗或兼职英语教师,有的是语文、数学老师转岗教英语,有的是音乐老师转岗教英语。他们参加的培训以转岗培训为主。存在英语专业基础亟待提高的问题。
(二)乡村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参差不齐。项目县边远乡村的教师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原因是学校边远,师资缺乏。教师如果去参加培训,就会造成无人代课的情况。近县城的乡村小学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多。原因是学校近县城,资源共享的机会多。也有学员谈到,由于县教育局在培训人员安排上统筹不够,有的学员参加了好几次培训,有的一次机会也没有。
(三)乡村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认识莫衷一是。绝大多数乡村英语教师对参与培训活动,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具有一定的愿望。有的学员谈到,他们很愿意参加培训,出来接受新观念,开阔视野。但也有学员认为参加培训用处不大,因为乡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培训中获得的新观念,新方法回到乡村学校用不上,反而带来很大的反差和失落感。
(四)培训内容不符合乡村英语教育教学实际。以往的培训存在教学手段过于前沿或现代化的问题,乡村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后,难以将这些内容用于教学实践。此外,部分学员反映,以往参加过的一些培训,培训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讲座形式,培训理论课时多,拓展活动少。
二、乡村英语教师培训需求
在对桂林师专2015年“国培计划”英语学科项目的学员进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设置需求。随着“国培计划”的深入开展,参加培训的乡村英语教师数量在不断增多。调查和访谈显示,国培计划项目中“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是乡村教师普遍欢迎的。送教下乡项目,集中在项目县城某学校进行培训,对大多数学员而言,学习生活都相对方便。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集中在桂林市几所名校进行跟岗培训,这个项目形式受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普遍欢迎,这类乡村教师年轻,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加上没有家庭方面的负担,他们迫切希望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
(二)培训内容需求。乡村英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包括:1.根据乡村与城市教学条件差异,适合乡村教师教学的培训内容2.结合乡村英语教学实际,涉及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培训内容。3.少理论,多实践和互动环节的培内容。4.同课异构,促进教学的培训内容。5.课件、微课制作的培训内容。
(三)培训方式需求。调查显示,在国培计划,访名校、顶岗置换、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项目中,超过60%的学员希望参加名校的跟岗或送教下乡。在培训形式上,85%的学员希望同课异构及课堂教学展示,70%的学员希望专题研讨与交流互动,55%的教师希望专家授课。
(四)培训团队需求。构建完善的培训团队,提高培训团队的综合素质,这是落实“国培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条件。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最需要的培训者是优秀的一线教师和教学名师,90%的教师希望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培训教师,65%的教师希望教学名师担任培训教师,也有25%的教师希望高校教师担任培训教师,另外有不到10%教师希望学校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担任培训教师。
(五)保障条件需求。“国培计划”的实施和乡村教师培训效果提升,促进教师队伍职业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条件,主要包括培训时间、管理方法、培训经费等。调查表明,80%的学员希望在学期工作时间内参加培训,以摆脱繁琐的教学任务和家庭琐事,进行7――10天的脱产培训;30%学员表示短期培训可在寒假或暑假进行。80%以上的学员倾向于每次培训时间不超过10天。在培训管理方式上,85%的学员认同学分制管理,同时还希望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实行人性化管理。
三、乡村教师职业培训的有效对策
为促进教师培训发展,结合培训工作需要和“国培计划”的要求,我们根据乡村教师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从以下方面人手,采取对策。
(一)重视调查研究,科学实施培训项目。乡村英语教师培训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为促进“国培计划”有效实施,我们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师培训队伍、培训场地、资金、设施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为乡村教师培训提供条件,有利于乡村教师职业培训和培训效果提升。
1.重视培训前的调查研究,了解培训需求。我们在培训前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并与项目县教育局进行座谈对接,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愿望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类,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升乡村英语教师培训效果。
2.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非常关键的内容,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培训”,并深入学习“国培计划”文件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培训目标和要求,了解培训需求和参与教师的基本情况。有针对的制定培训计划。重视培训成果转化,推动乡村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探索出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乡村教师培训方案,并创新培训内容、形式和途径,推动乡村英语教师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3.注重教师培训队伍质量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了让学员在培训期间能了解到国内前沿的教学理念,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们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桂林市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区教育局小学英语教研员、桂林市一线小学高级教师组成培训团队。她们将自身多年实际教学与教研员的经验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带领学员对新课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并将许多实用的技巧现场演示给学员。她们丰富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带动学员思考,引领学员前进。
(二)精选培训内容,合理设置培训方案。在明确培训目标的前提下,精选设计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有效组织乡村教师培训的各项活动。
1.紧跟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课程设置以学员需求为主线,以“两部分,三维度”的形式展开,分别是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和同课异构实践两部分,着眼于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维度。培训内容模块包括专业理念、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模块及相关专题。
2.围绕计划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在培训形式和方法上,根据学员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培训形式,采用“参与式专题v座 名师课堂观摩 同课异构展示 学员实践汇报 后续跟进”的“多样交融”的培训模式,增加互动和体验活动,突出乡村英语教师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形成互动的培训场景,并通过相互交流和反思,加深对培训活动的感悟,总结经验,让乡村英语教师相互学习和进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创建“学员讨论qq群”,为学员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既可以交流学习期间的总结、心得、体会,也可以探讨、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还可以分享学习期间的各种音像、课件资料。邀请授课专家人群,解答和指导学员的困惑及问题,巩固训后的效果。
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帮助学员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强化他们的英语语言素养,提高他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三)采取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由授课专家、一线教师及管理团队组共同组成考评小组根据学员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考核成绩由学员的出勤情况20%,课堂参与40%,展示及任务20%,总结性成果20%构成。
乡村教师论文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教师;文化责任
农村教师之于当今正在转型的农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教书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师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是农村社会的一员,其所承载的公共性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标志着农村教师这一社会群体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社会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教师,应该自觉地投身改革的洪流,在新农民的造就和农村新文化的建设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
一、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
根据当代教师的主要生活领域和职业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各类活动从活动主体的角度归纳出以下五对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庭和教师与社会。并由此分别构成了教师的五种责任:法律责任、专业发展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根据教师在社会、学校、家庭各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所履行的责任自然各不相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法律责任是教师责任的核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本质的体现。教师的文化责任是教师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作为农村社会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等角度看,农村教师理应成为农村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与建设者。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从文化责任意识的建立,到文化责任、文化自觉的形成;从对文化责任的态度,到履行文化责任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责任的践行,近年来,尽管农村教师做了不少的实践与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是我国教师文化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诚然,当前我国的农村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高,但“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国的知识分子向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这里把教师的文化责任与“天下兴亡”联系起来,“责”所指的就是“责任”“人人有责”这层意思。具体地说,教师的文化责任“其实指的就是文化盛衰的传承责任,是文化浸染于社会风气之中影响人的道德精神的责任。”①
二、边缘化:农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农村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迷失,缺乏公共性情怀
作为代表城市文明的大学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农村教师,本能的对自己的“乡村”教师身份产生怀疑与拒抗。但是,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农村教师应该有一种守护乡村灵魂的“公共情怀”。②应该对自己的公共责任形成正确的认知。然而,在时下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乡村教师依然处于“冬蛰”的状态。新农村建设中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听不到属于他们的声音。面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社会责任,农村教师这一农村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出现了集体性的“失声”。时代呼唤农村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师专业技能的进修之外,必然希望他们参与到村庄生命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之中。1.农村教师与乡村社会渐行渐远农村教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群体,尽管他们一直与乡村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但从未像现今这样疏离村庄,疏离他们生活其中的乡村文化。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都有在城市求学的经历,但回到乡村后,却很难再次融入曾经生活其中的乡土社会,很难找到与农村的契合点。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少年儿童灌输着往往远离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知识之外,几乎和乡村社会没有什么联系。于是,“伴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乡村教师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正在拔除古老文明之根,不可思议地退出传统的农村社会舞台,日渐丧失其在公共生活中的知识分子身份。”③对农村文化的陌生和无知,使农村教师缺乏与农村社会沟通的“资本”。多年的城市求学经历让他们对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产生了隔膜。他们无形中己被排斥在乡村社会之外,俨然成为农民眼中的“异类”。农村教师长期在乡村社会中,尤其是文化活动中的缺位,使得他们服务农村的功能萎缩,影响力减弱,不能取得农村社会的广泛认同。2.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历史上,农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曾是一乡、一村之中的文化权威,是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活跃分子。其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农村教师在学校内外也曾拥有过较大的自,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但伴随着教育权力的集中,尤其是城市文化“霸权”的形成,农村教师的地位日渐式微,就连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按城市教师的需要而制定的严格规定,这种城市“抄袭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使农村教师失去了自主发挥的空间和话语权。同时,对农村教师影响很大的另一个因素是:应试教育对农村教师的利益驱动。学生的考分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于是,农村教师受到了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就像两把高高悬挂在农村教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农村教师和乡村社会剥离开来。
(二)农村社区(包括教师)对本土性知识的保存、整理、开发尚未形成“共识”
本土性知识,也称地方性知识,是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扎根于生活的知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认识周围环境与自身的有机统一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在乡村地区的逐步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生活的激烈变迁,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本土性知识的应用、传播与接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只是习惯于执行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缺乏的是进行本土性知识与本土文化的主体自觉。政府部门应该主持当地地方性知识与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与保存工作,所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都应该自觉的运用本土性文化解决自己的生活、交往与学习问题。我们的教师应该与当地居民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为本土性知识的编排与传播创造好的条件。因此,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乡土教材的编写、传统文化的承继都不仅仅是乡村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全体乡村居民的共同事业。1.乡村居民应成为本土性知识整理、传播与教育的主体乡村居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样,他们也应该是本土性知识保存、整理与传播的主体。本土性知识不是通过书本的语言呈现,它更多的体现在农村居民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与人生信仰问题而采取的灵活、机智的解决策略。所以,它的学习和传播需要我们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因此,教师要不断开展家校合作,不断把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的教育智慧与教育经验引用到我们的下一代教育之中去。“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村的动员”,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下一代的“魂灵”,才不会迷失。2.本土性知识应该纳入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教育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首先,就知识的性质而言,本土性知识具有经验的、系统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层次性”,有助于学生从认识周围的环境开始,进而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其次,理解是爱的前提,本土性知识深深地根植于农村的日常生活,更能为学生所理解并引起共鸣。所以,本土性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本土社会生活,服务和建设本土社会。尤其是在热爱家乡情感的激发、乡土情怀的培育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本土性知识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中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本土性知识自然被视为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3.本土性知识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补充乡村教师与本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怎么否认回避,本土文化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是保存、传播、创新本土性知识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本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拯救和保存本土性知识的重任。但本土性知识的保存不能采用孤立的方式,一旦将本土性知识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因此,要想使本土文化继续得到生存与发展,只有使它们融入自然和社区生活。由于受到城市中心文化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本土性知识尚未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一环。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使农村教师无法对代表城市倾向的教科书进行“转化”或“二次开发”④,从而使乡村学校衍生出对优秀乡土文化的“拒斥”、丰富“乡村题材”的无视以及学生多面向学习背景的漠视。农村教师掌握本土性知识,说到底也就是了解农业、农村,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理想。拥有了本土性知识,农村教师在村民心中才会变得“可爱、可信和可敬”,才能“被悦纳”,⑤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并与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密切相联。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博大与精深的“师者”。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看,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普遍不足。以信息素养为例,有研究者作了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道德不完善、信息知识匮乏、信息能力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⑥1.导致课堂教学的僵化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这样才能深入到价值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从教师素养的应然状态看,“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有深厚文化底蕴。教师一旦缺乏文化积淀,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有知识,没文化”的课堂就是众多常见“危机”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课堂活动缺少对人性的关注,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呆板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碰到的问题或者是提问,往往习惯于只从课本上找答案,或者是就事论事,视野狭窄,不能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上去阐释。这种缺乏文化依托的教学,往往会导致把教学过程演变成单纯技术信息的传输,冷漠生硬,了无情趣,缺乏生命的活力。2.妨碍对乡村少年精神花园的营造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会妨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根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实际,要让他们独立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天空,不管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的情况看,都将是困难重重。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面对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性方面的问题往往能应付自如,然而,当学生需要得到老师提供精神世界的关照与呵护时,许多农村教师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无能为力,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3.导致教师的职业生涯后续乏力和城市的学校比,农村教师的生活单调、枯燥。用一位农村教师自己的话说:(他们)天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乡村教师这种平淡,缺少精神寄托与文化支撑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很难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而乡村教师长期处于这种缺乏理想和激情的生活境遇中,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对教师生涯失去动力。试想,假如乡村教师仅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抱着这样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心理,昔日的专业理想,专业抱负就很容易在“柴米油盐”中被淡化,被淹没。
三、农村教师文化责任的担当
从早年的乡间私塾到现今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一直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当前,农村教师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采用直接参与的方式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优势互补。下面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乡土教育”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直接参与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1.学习先贤们以改变乡村落后面貌为己任,自觉履行文化责任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赋予的责任,要求他们与乡村社会发展及农民的生活改善相联系。在这方面,先贤们曾有过不少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对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他倡导“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他对乡村教师寄予了厚望:小而言之,关乎“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则“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陶行知主张“政富教合一”⑦,并认为教师可以把群众凝聚起来,而成为事实上旳领袖。《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宗旨及办法概要》说,农村教师至少有两种伟大作用:一是乡村的耳目。他容易感觉问题,亦有“呼喊”的工具———文字。二是乡村的喉舌。“果真除得几分乡村人的愚昧,果真乡村人受到祸害能呼喊出来,中华民族前途便有了希望,乡村建设便算成功了一半”。“较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其在乡间将有第三种作用便是替乡间谋划一切建设事宜,好比为乡村添了脑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先贤们重视树立乡村教师自觉投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重视发挥乡村教师的作用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带头作用,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头羊”文化是农村社区的灵魂,是农民的精神支柱,是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履行好文化责任,乡村教师不仅要生活在乡村学校中,还要生活在村落里。乡村教师应该走出学校的围墙,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辐射作用,带动乡村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目前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不容乐观。首先是社区活动开展得少,有的地方干脆就没组织活动,即便是有一些活动,也不一定就有文化意义。社区活动贫乏,单调,甚至不健康,这已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村民们的娱乐方式基本上除了看电视、打牌,还是看电视、打牌。乡村的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缺乏生气与魅力。作者把乡村教师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在“领头羊”上,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有助于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现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是相对于村里的其它群体,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三是相对于一般的村民而言,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要更敏锐,更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把握社会动态。四是相对而言,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五是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消费观念,衣着打扮等,一些乡民往往会把乡村教师作为仿效的“标杆”。乡村教师以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得乡村教师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把散落在乡间的文化资源聚合起来,重拾遗失的美好,把乡村建设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间接参与式:乡土教育
1.明确乡土文化对促进乡村少年成长的价值农村儿童的成长,需要得到包括乡土文化在内的文化之全面滋养。农村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如淳朴敦厚的风土民情、生动感人的民俗故事、精湛的民间工艺、传奇的名人轶事,这些都是有待开发的很生动、具有很高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还有,农村学校地处乡村,贴近自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地上铺满的金黄色的沙滩等自然景物,包括绚丽多姿的季节变化,都有可能成为乡村教师去发掘、去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挖掘并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唤醒学生原始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当前农村乡土教育中应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2.消除乡土教育的“空载”现象教科书是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这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以删削与补充。”⑧目前的乡土教育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对农村学校教材的城市化取向未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客观上扩大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距离,剥离了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的感知,疏离了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感情,加重了乡村少年在文化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再加上在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占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分布范围狭窄,大部分集中在文科课程方面,具体表现在作文课上,但大多也只是点缀和应景而已。针对现有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明显,“乡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普遍,大多数农村学校对乡土资源的开发意识不强,不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存在着“乡土教育”方面的学习缺少安排,导致宝贵的乡土教育资源白白流失。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乡土教育很容易出现“空载现象”,并由此造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乃至文化的“断裂”。“空载”现象还会直接动摇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并在文化冲突中引起价值观上的混乱,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乡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荒蛮之地,而城市则是文明富足的天堂。乡村少年读书求学只是为了逃离乡村。走向城市,才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乡村少年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向师性的群体,并且处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年龄,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他们年幼的心理,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注释:
①杨启亮:《教师的文化责任》,《江苏教育》2004年第20期。
②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③张儒辉:《外在规约:乡村教师公共性旁落的根源》,《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
④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载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237页。
⑤徐特立:《教育讲座:课程、科目和教材》,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168页。
乡村教师论文篇7
加大涉农专业高层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百名硕士进奇台”引才规划,深入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涉农类硕士研究生人才18名;推行“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柔性引才模式,先后邀请50名专家学者为我县重点产业把脉会诊。
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全体村党组织书记,推荐选拔一批村级后备人才,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和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开展党性修养、社会稳定、“访惠聚”工作、乡村振兴等10个专题方面的培训。每年全覆盖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人才各2次。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职业农民认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以各类农业科教项目为依托,组织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单位和培训学校等专业人员,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控、农机技术、动物疾病防治、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每个行政村培训4名左右新型职业农民。
引导教育人才服务基层。成立“教育专家人才服务队”,开展了“联盟捆绑学校送教下乡”活动,以城带乡捆绑式发展,捆绑联盟校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每年全覆盖开展教研活动5次;引导城乡教师的交流,确保交流教师比例不低于乡村学校一线教师的10%,双向交流教师人数不低于60人。
激励基层卫生人才提升水平。选拔优秀乡村医生,分期分批在上级医院开展1-3个月的跟班培训,每年培训人员比例不低于所有乡村医生的40%;鼓励乡、村卫生人才参加进修学习,在岗的乡村医生取得乡村医生证书每月补助800元、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每月补助1000元。
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以产业为主体,职业院校培养为基础、技能大师工作室“传帮带”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对有一定基础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开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培训3期,每年培养100名左右具有精湛技艺和掌握先进工艺的高技能人才。
乡村教师论文篇8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农村社区教育;启示
中国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它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的十七大后,全国的社区教育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一、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对当时中国国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乡村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乡村教育的性质
陶行知从当时中国实际出发,认识到中国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贫苦,农民文化低下。他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乡村教育,认为乡村教育的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在“以农立国”的中国,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了促进的媒介”。他提倡“教育与农业携手”,通过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在他看来,“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六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夫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夫下地狱”。据此,他指出,“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之现象,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决不至忽视这种的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1/5的人民。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担负这个伟大的责任。”[2]
可见,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只要农民有出路,中国就有出路。乡村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富强和昌盛。
(二)乡村教育的任务
陶行知认为,“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其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中国虽然在向工业文明过渡,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工业化进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仍然没有出路,所以现代化的根并没有安起来。面对此景,陶行知深怀“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的信条,他主张打破这死的教育,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3]。这体现了陶行知乡村教育“为农”的特征。
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教育是不能关其门来办的,一定要与城市打成一片”。乡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与城市打成一片”[3]。这里实际上蕴涵了陶行知乡村教育“离农”的思想。也就是说,乡村教育不仅要面向农村生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还“要从高远处着想”,为工业和城市服务。
(三)乡村教育的方法
陶行知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就从理论上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乡村教育的重要位置。
于是,他把乡村生活环境作为乡村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用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来培养学生改造乡村的实践能力。他要求学生除了在校受教育外,还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种田,要求学校、工场、社会打成一片,深入生活实际,让教育走向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四)乡村教育的先决条件
陶行知认为,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4]。由此可见,要建设活的乡村教育,成功地改造乡村社会,其基础在于要有“活的教师”。“活”的乡村教师具备“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还具备教师专业的特殊素养,如创造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
对于这种“活的乡村教师”的培养,陶行知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立乡村师范。他主张师范下乡,建立乡村师范学校体系,因为“在乡村里所设的师范学校,天天所过的是乡村生活,所得的是解决乡村生活的本领,在乡下很有用武之地,自能忍耐乡下之苦,而欣赏乡下之乐”[5]。二是采用艺友制。想做教师的,先和有经验的好教师做朋友,而好教师则“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的教师培植法,并且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及推广普及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
二、乡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
中国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然是影响并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中,学习并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基本思想,仍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一)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
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性质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农村社区教育将农民终身学习与农村社区发展有机结合,为农村开展继续教育找到了良好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
重视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要有县、乡镇、行政村各级政府的参与,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开展。一是在组织机构方面,建立由行政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建立起政府、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共同管理体制,并制定出推进社区教育的总体目标及政策,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社区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三级政府要相应出台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条例、章程等,对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经费渠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做出具体规定,以确保社区教育发展有序有效运行。
(二)农村社区教育要注重“为农”与“离农”的平衡
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农村社区教育仍然要立足农村,面向农村实际生活,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而服务。为此,我们应深入挖掘陶行知“为农”思想的丰富内涵,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生长点。
首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精神,全身心服务并奉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学习陶行知“大乡村教育主义”的思想,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充分携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的战略作用。其次,要着重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也要看到,自古以来,农村教育均带有一定的“离农”特征,似乎总在为离开农村服务。事实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此,农村社区教育也要打破自我封闭,立足农村,面向现代化。农村社区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6]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社区教育也要注重对农民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和社会闲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良好德性的新一代农民。
(三)农村社区教育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
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与“农业携手”,建设“科学农业”。只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才是“活的乡村的教育”。
因此,在指导思想上,农村社区教育要主动靠近农业,大量兴办农职、农技学校,强调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样,学生毕业后便有一技之长,并成为合格的农业劳动力。在教育内容上,要多体现当地用得上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种植、养殖等知识和农产品加工等科技应用知识。同时让社区农民先学,并以他们为媒介教父母、教邻居等,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普及率和成功率。
(四)加强农村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如陶行知所说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农村社区情况,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们认为,发展社区教育还需要一大批志愿者和热习者,建立社区教育人才库,把社区内热心教育的离退休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和先进人物等组织起来,进行归档,组织成农村社区教育队伍。除此之外,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要大力倡导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参与、评估,并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g]//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5-86.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10-496.
[4]陶行知全集编辑委员会.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37.
乡村教师论文篇9
朱旭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整体性问题,涉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个层面,包括乡村教师的身份和地位、资格和考试、编制和岗位、招聘和任用、职称和职位、考核和评价、补充和流动、荣誉和师德、权利和待遇、法律纠纷以及培养和培训等综合议题。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乡村教师身份和地位的法律属性不明确,乡村教师的编制和岗位严重缺乏,乡村教师岗位结构性矛盾突出,学科结构不匹配等。城市里的学校按照学科逻辑招聘教师,而乡村学校多为复合式教学,因此,在乡村教师短缺的背景下,又存在现有的教师如何利用的问题。总之,乡村教师队伍的情况比较复杂,但不管怎么复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培养和培训的问题。
区域性、县域性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与乡村教师距离最近,对乡村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发展支持机构。“十三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将针对区县级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研究。对县域、区域,包括城市里的教师进修学校、研修学院或其他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调查,看看他们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经验,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从而推动区县级教师学习中心、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的发展。“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都是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不同途径,但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终极的、最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该是区域性的教师学习中心和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我们可以探索这方面的途径,帮助乡村教师真正获得专业方面的长久支持。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会重点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中国教师:您如何看待城乡教师交流在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有没有更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来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朱旭东:我个人认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不是一个纯粹的培养和培训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城乡教师交流只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措施,但不是终极性的和根本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讲,这不是教师教育内部的问题,也不是教师队伍建设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如何解决城乡二元差距的问题,是国家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下,综合考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我觉得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乡村的物质条件建设,我提出一个概念就是“物质现代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乡村的学校去工作,那么,他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应该不低于他在大学期间的水平。在大学里是什么情况呢?随时都可以上网,随时都可以洗澡,吃饭、住宿都可以解决,公共交通也比较便利。但是,到了乡村学校、到了教学点以后,洗澡没水,吃饭没电,交通不便,甚至备课都找不到资料,更不要说利用网络学习了,需要专业支持的时候也得不到帮助。谁愿意去乡村呢?可见,终级性的解决办法是改善乡村的物质条件,改善整体环境,使之达到现代化的水平,这不是我们教育系统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乡村学校又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点没有老师怎么办?因此,需要通过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来解决。
区域内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是一条路子,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建构一个国家层面上的大学―区县―乡村学校之间的联动机制,或者说是让优质资源流动到乡村学校去的整体的、综合性的一条路子。比如,地方的大学可以和所在的区县进行联动,建立多层级的专家体系,建构包括部级专家、省级专家和区县级专家在内的多级化专家体系,部级专家和省级专家帮助提升区县级专家的能力,通过提升区县级专家的能力,使乡村学校的教师获得长期的专业支持。根据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仅仅靠乡村学校自身力量的改变,其实是不充分的,如何借助外部力量,加强多层级化的联动机制,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地方区县级的教师培训机构或者教研室,培养一批当地的专家,通过区县的专家,推动其所在区县的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如何建立上下联动的专家机制,帮助乡村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这可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一条路子。当然,以上建议只是一种设想,但我想说的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确实需要更综合性的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国家多个政策需求,我们要整体地去看,从社会层面综合地去看。这是我们理解和解决今天乡村教师问题的一个基础。
中国教师:目前,师范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您认为,在综合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如何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继承教师教育传统和重塑教师教育的文化?
朱旭东:从大学发展的趋势来看,综合化的办学趋势是所有大学的追求,包括地方师范院校。在综合化的形势下,教师教育确实需要转型,但综合化和教师教育二者并不是对立的。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应用化转型的问题,首先是在综合化、应用性的转型当中,教师培养目标的调整,从原来的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基本为基础教育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服务。在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规格调整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由谁来培养。对于师范院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我一直主张大学里要有教师教育的专业机构,建立专门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学院,比如,教师教育学院或者教师发展学院。这样,才能让师范院校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平稳发展,否则,人力资源冲突、制度资源冲突等都会出现。在组织机构调整的基础上,确实要重建、重塑有关教师教育的文化。
我所理解的教师教育的文化,首先是中国的教师教育文化,它深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或者说,它一定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以往,我们都在强调“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这些是传统的教师培养的文化内涵,但我更多地想把它放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去谈。普通话不仅仅是普通话,它其实是汉语文化;书法,我并不认为它只是一种技能,我认为它是一种文化。我们要站在一个教师应当具有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之上,探讨教师教育的文化。一名中国教师应该具有的中国文化特性,是其最重要的标识、标志。其次,要重建、重塑教师的专业文化。教师应当具有“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或者说,教师应当具有“学习”的这个专业的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教师要经历“学会教学”“会教”和“教会学生学习”三个过程。“教会学生学习”是“学会教学”和“会教”的升华,教师先“学会教学”,然后“会教”,最后是“教会学生学习”。但从专业的客观需要角度来说,教师进入专业就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这其实是一个教师培养如何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专业要求的问题。在教师教育中,这个问题是没有被讨论的,更不用说有实践。在此,我也非常希望通过杂志这个平台,把这样一个议题提出来讨论。
我个人的理解,教师的专业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教师“教”的专业,二是教师“学”的专业,三是教师的学科专业。在教师教育中,我们对培养“教”的能力和学科专业还是相对比较重视的。学科专业通过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逻辑来培养,小学是全科培养,一专多能,或者是基础 特色的培养方式,但不管怎样,对学科都是重视的。对于“教”的专业,传统上教育学的领域还是在考虑如何“教”的问题。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从学生基本的成长需要的角度来讲,教师的专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学习”的专业,它是处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间的。不论是怎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只要是教师和学生共存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都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学习设计的结果。因此,一名教师首先需要掌握与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的学习运用到他所教的那个学科甚至每一堂课的实践当中。这涉及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学”的专业的角度来讲,教师更多地应该选择学生“学什么”,要从“教”的内容转向“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设计。最后,我们不是评价教师“教”的内容,而应该评价学生的学习。因此,我希望,在重塑教师教育文化的过程当中,重塑教师教育的专业文化,即在培训教师的过程当中,既要通过学科去培养教师,通过教学学习培养教师,更多的还要通过学习的学科去培养教师。我个人认为,这种专业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让一名教师具有专业化水平或专业属性的一个前提。
总之,在重塑教师教育文化的过程中,把教师专业的文化纳入到教师教育文化当中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对教师专业的理解上,“学”的专业的缺失是导致今天学生的学业质量受影响、教学质量受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中国教师: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可能会变成一种共同事业,实现从“教育”到“学习”的跨越。您如何看待“互联网 ”时代对教师教育模式的影响?
朱旭东: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教育模式当然会产生影响,第一是对培养模式的影响,第二是对教师培训模式或者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影响。首先,未来无论是在培养目标里还是培训目标里,一定要有“互联网 ”思维和技能方面的素养。未来的学生或者未来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进入到互联网世界。他们生存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我们不能再回避互联网对未来孩子成长的影响。那么,未来对教师的培养一定要进入到“互联网 ”时代的维度,我们需要培养师范生“互联网 ”的思维和技能。以我个人的理解,互联网思维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用户思维,从教育的角度讲,用户就是孩子;二是连接思维,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连接,现在有无数的连接。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让互联网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运用呢?我现在也经常跟校长们讲,要鼓励老师们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到了高中阶段,应该允许孩子们用手机开展学习。以往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表达观点,只能听到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几个人的观点,现在有了移动终端设备,所有学生的观点都可以同时呈现出来,彼此都知道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这就是连接的结果。“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的这些概念,未来在教育当中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
从师范教育的角度来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里要有这样的目标;在培养过程当中,培养方式包括课程设置都要运用“互联网 ”的思维和技术,这确实是需要专门进行研究的,要有所改变,尤其是高校。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不能再置身于“互联网 ”之外,从课程的建设到课堂教学,最大的障碍,或者说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就是大学教师或者说教师教育者的“互联网 ”思维与技能。其实,阻碍今天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因素,我觉得倒不是外在的条件,更多的还是大学里面培养教师的这支队伍自身的素养。因此,如何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上,把“互联网 ”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教师培养的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应该是未来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中国教师:您曾说过,教师教育既是一个实践领域,也是一个政策领域,同时,更是一个学术领域。那么,对于教师教育发展或者大学中的教师教育学科发展而言,应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乡村教师论文篇10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师流失;职业幸福感;学校管理
当前我国教师面临着这样一个事实———职业幸福感日益流失,这个问题在乡村教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乡村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我国乡村教育整体得到快速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乡村教师流失现实表征
乡村教师流失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1.乡村教师持续流失,流出人数大于流入人数
教师流动整体趋势表现为从级别较低、环境较差、条件欠佳的学校流向级别较高、环境较好、条件优良的学校,即从乡村学校流向乡镇、从乡镇学校流向县城、从县城学校流向市区,且流动规模较大。其中尤其乡村教师流失数量较多,但流入教师数量却很少。在调研中一位老教师表示:“自撤点并校实施以来,乡村教师流失现象非常突出,有很多乡村学校因教师全部流失而被迫关门,有些学校虽然仍在运行,但留下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流走不出去的老龄教师,且教师数量较少,也有些学校教师人数较多,但每年都会有一些年轻教师流走,且调入的教师人数不能弥补流走教师人数的空缺”。总体来看,落后地区乡村教师流失人数大于流入人数,导致乡村地区学校师资力量不足[1]。
2.乡村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多于老年教师
分析已有文献资料,结合笔者自身调研走访,结果发现,当前我国乡村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且流失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即流失教师更多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青年教师等,尤其是第一学历为本科学历的年轻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在工具理性主义及实用主义的双重影响之下,许多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过于注重自身利益,更多考虑教师职业的谋生功能。乡村教师也不例外,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许多乡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考虑到自身发展与孩子上学问题之后,不愿在落后的乡村地区工作,更愿意到环境优越、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福利报酬更好的城区学校工作。同时,近几年来,大量乡村学生涌入城区学校,导致城区学校大量招聘和选聘教师,且以高学历、丰富教学经验等为条件。在此背景下,学历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或骨干青年乡村教师拥有较高的流动资本,从而导致乡村教师大量流失。走访中一位校长表示:“乡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青年优秀教师流失势不可挡,虽然有新教师调入,但过几年有一定教学经验之后又会离开”[2]。
3.乡村主课教师流失多于副课教师
乡村教师流失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特征,还受到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的影响,分析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此次调研,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流失中主课教师远远大于副课教师。从学科分布情况来看,乡村流失教师在所带学科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主要学科方面。其中小学流失教师以语文、数学教师居多。一位乡村小学教师表示:“我们学校主要流失的是语文和数学老师,相对来说英语教师流失较少,其他副科教师本来就不全,因流走机会较少,流失也不多”。在中学教师队伍中,流失教师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热门专业教师居多,因这些专业教师需求量相对较大,流走机会更多,而思想政治、地理、历史等教师及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师流动机会较少,因而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乡村学校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流失流失更为明显(乡村地区基本没有高中学校),绝大多数流向乡镇或县城学校,并以主课教师居多[3]。
二、职业幸福感视角下乡村教师流失原因追溯
乡村教师流失并不是某个或某些单独因素导致的,而是由错综复杂的多因素造成的。
1.乡村学校生态环境落后,教师工作条件欠佳
幸福感来自人在与人或事相互交融中所获得的满足,是人在内心所产生的美好体会与感受。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构建教师教育伦理体系、职业道德、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体现着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现阶段,我国城乡差异还未消除,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城市”与“乡村”间存在较大差异。改革开放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的推动下,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与乡村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在全国范围内,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地区、城乡差异一直存在,从而导致地区、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存在差异,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为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的巨大差距。与城市地区学校相比,乡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落后乡村地区学校交通不便、环境较差、条件艰苦、信息交流缓慢、教学设施欠缺,使得该地区教师感觉自己与世隔绝,处于现代网络文明的边缘,自身前途渺茫,看不到未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失去期待,更谈不上职业幸福感。这种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使得乡村学校生态环境比较落后,从而导致乡村地区教师感觉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无望,前途渺茫,感受不到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最终使得乡村教师大量流失[4]。
2.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身份认知迷失
幸福是一种有关幸福实现的能力或主体条件,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状态。对教师来说,需要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幸福的认知、体验与创造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转化为自身需要,因为幸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社会分层导致社会地位不同,社会地位差异引发社会流动。分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处于边缘地带,其社会地位、社会评价相对较低,在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关怀,使其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没有职业幸福感可言。在衡量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中,工资待遇占据重要位置,乡村教师因工资待遇偏低而处于社会较低阶层,因此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社会地位与社会权益、职业声望、经济待遇等密切相关。乡村教师无论在社会权益、职业声望还是经济待遇方面,都比城市教师相对较低。故教师流动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即由落后地区学校流向发达地区学校;由乡村学校流向乡镇学校;由乡镇学校流向城区学校;由薄弱学校流向优势学校。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之下,乡村教师为了得到更好物质待遇、获得自身发展、增强社会地位、提升职业幸福,不得不在社会地位追求与身份选择中追寻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调研中一位乡村教师表示:“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就连到县城开会,领导到不搭理我们,像我们不存在一样”[5]。
3.乡村学校管理松散,教师无法参与学校发展
教师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是其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如果教师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使其自身喜爱和向往并愿意为之发挥创造力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能通过外界刺激与自我体认的合力共同形成幸福感。从现实教学实践来看,当前我国乡村学校管理较为松散,“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未能落到实处,教师难以参与学校发展,致使部分乡村教师流失。一方面乡村学校长期存在校长集权式的管理体系,教师很缺少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机会,致使许多教师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与自觉能动性。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工作内容重复,工作方式单一,许多教师工作成就感较低,无法从中获得创造性体验,从而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使乡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与意义产生怀疑,从而丧失职业幸福感,使其既体验不到教学的快乐与魅力所在,也感受不到学生与自身发展中的乐趣。同时,民办学校蓬勃发展,这些学校以较高的工资报酬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一些乡村教师流向城市[6]。
4.乡村教师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主体性发展缺失
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乡村教师表示:“在乡村学校教师很难实现自我价值,而城市学校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可见,乡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从流失情况来看,流失的乡村教师以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大多毕业于高校,有着长远的理想抱负与追求,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当前我国乡村学校有限的现实条件,限制了乡村教师的发展,使他们很难实现自我追求。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和人们对优质教育的不断追求,大量乡村学生流失,乡村学校生源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在持续下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付出的大量努力与心血都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即学生的学业成绩很难得到提升,导致教师难以获得工作成就感。其次,乡村学校发展空间有限,教师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自身能力难以有效发挥。这种现实与理想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教师对乡村学校和自身产生怀疑,从而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发展。调研过程中,许多乡村教师表示:“乡村学校受现实条件所限,其发展空间狭小,教师很难充分展现自我”。再加上乡村教师的自尊需求难以满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不到工作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对乡村学校缺乏归属感,只要有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他们就会选择离开[7]。
三、获得职业幸福感:破解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乡村教师流失现象突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从职业幸福感视角来看,主要是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未能在教师工作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因此可以通过提升职业幸福感来破解乡村教师流失问题。
1.优化乡村学校生态环境,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我国城乡学校在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中乡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学校生态环境落后制约着乡村教育发展的共同,也影响着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优化学校生态环境,满足教师基本工作与生活需求,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重塑教师对乡村学校发展的信心,缓解乡村教师流失情况,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首先,加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须加大乡村学校经费投入,确保乡村学校在校舍基础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学校正常运转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其次,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资金投入,优化教师生活环境,确保教师基本物质生活。一方面须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财政补贴,为其提供取暖、交通等方面的乡村补贴;另一方面改善乡村教师食宿环境,为教师建设周转宿舍或居住用房,解决其住宿问题。从多方面改善乡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环境,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同时优化乡村教师工资结构体系,提高教师综合待遇,为教师生存提供诸多支持,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8]。
2.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可度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不仅与它的职业声望和经济地位密切相关,还离不开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无论学生、家长、社会民众还是学校领导,都缺乏对乡村教师的认可。在调研过程中,许多乡村教师表示;“我们乡村老师的社会地位实在太低了,在村里人们看不起,更不用说县城了,进城开会领导态度很一般,更没人觉得我们高尚”。在国家扶贫脱贫项目中,乡村教师参与走访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帮助贫困户等繁琐事宜,在乡村扶贫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部分教师反映:“在扶贫脱贫表彰大会在没有提及我们乡村教师,很明显政府一点都不重视乡村教师,可见我们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多低”。因此,要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可度,提高其社会地位。首先,教育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教师职业性质与工作特点,参照国家公务员法,在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以法律条例的形式明确规定教师享有的待遇与福利。其次,宣扬乡村教师职业价值,肯定乡村教师工作意义,明确乡村教师社会身份地位。一方面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如建立乡村学校服务机构,派遣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为乡村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另一方面创设积极的职业支持氛围,如组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例、高度赞扬和肯定教师工作、组织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社会民众等对乡村教师职业的认可度,从而提高乡村社会地位[9]。
3.加强学校民主化管理,扩大乡村教师话语权
得当的管理是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乡村学校管理中,要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突显乡村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不仅要注重“管”,还要重视“理”。“管”注重的是一种规则,在乡村学校管理中,创建科学灵活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合理把控教师人事变动,既可以打造校园建设特色,又能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理”关注的是一种规律,在乡村学校管理中,要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用感情留人。例如,学校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组织教职工参与一些有趣的文娱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各种球类比赛,或唱歌、跳舞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文娱活动等,让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动增进互相间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情感,这种方式还可以培养教师情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提升教师对乡村学校的归属感,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民主、平等、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提供给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决策等的机会,给予教师参与和发言的权利,让教师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受到自身职业的幸福感[10]。
4.助力乡村教师自主成长,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乡村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6:48:48 阅读:0
推荐度: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研究 2023-05-15 08:50:03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与策略研究 2023-04-28 15:37:21
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 2023-03-30 10:39:40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三产融合模式 2023-03-24 17:42:40
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 2023-03-24 09:00:46
农产品物流助力数字乡村振兴 2023-03-21 17: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