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1 15:27:46
考试大纲范文篇1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第三节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四节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主体认识能力
第五节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第六节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第七节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第八节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第九节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十节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考试大纲范文篇2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第二节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第三节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第四节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第五节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第六节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考试大纲范文篇3
基层政法考试去年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今年将试点扩展到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可谓是稳中有变,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亮点一:科目设置科学化,保持专科和本硕的分类
由于招考对象的特殊性,基层政法招录考试的试卷有所不同,分为“专科类”和“本硕类”两种版本,分别适用于报考“专科试点班”的考生和报考“本科及法学硕士班”的考生,两份试卷在题目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有所区别,本硕类试卷的题量、难度上均大于专科类试卷。
亮点二:考试时间增加,题量加大
从2014年的考试大纲可以看出,去年的行测时间分别是专科类90分钟作答80道题目,本硕类90分钟作答100道题目,而今年的行测考试时间增加到120分钟。因此,中公教育专家预计无论是专科类还是本硕类,行测考试的题量都将会有大的变化。至于申论,考试时间则没有变化,仍然为150分钟。
亮点三:题型更加丰富,试卷组合多变
细心研读大纲,我们发现今年的大纲题型有所增加,丰富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查内容,在保留阅读理解和选词填空的基础上,新加入了病句辨析。这使得行测部分的体型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基本囊括了公职类考试的所有题型,也更有助于全面考查应试者的综合素质。
与去年的考试大纲不同,今年的大纲一改过去将试卷题型构成和数量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现的方式,而变为笼统语句的表达。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描述中,明确标明“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两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在判断推理部分的描述中,也标明“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三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在此和考生打起了心理战,这也从侧面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注重策略,在全方位备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不同考试内容的复习时间。
下面就行测和申论具体加以说明。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数量关系
命题趋势:注重数字推理常规技巧,基础运算和综合性运算各占半壁江山
应对策略:注重锻炼数学思维,掌握一定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或原理。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仍然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类。这一部分历来是区分度最明显的地方,是拉开考试成绩差距的关键部分,也是被很多考生放弃的地方。数字推理是一种对数学思维的考查,考生应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数学运算考察的题型常常集中在较为常见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例问题、平均数问题等方面。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一定解题技巧,这样才会在考试中将题目逐一击破。
2.言语理解与表达
命题趋势:加强词、句、文段的层级考查,测查范围全面提升
应对策略:着重提升言语思维能力
放眼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词语的选用、病句的辨析、片段阅读三种题型。其中,词语选用着重于对常用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选用,病句辨析则是对言语表达时逻辑能力的测查,这两种题型难度都不大。片段阅读相对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①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②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③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④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这四类知识点上。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日常备考中主要加强阅读的训练。平时多做公务员考试真题、强化训练,在读练结合中培养自己语感,在阅读中明晰语意,从而提升自己的言语思维能力。
3.判断推理
命题趋势:推理方法不变,推理层次性多变,更强调逻辑思维
应对策略:掌握推理方法,形成严密逻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方面。
从大纲对判断推理的描述来看,考查题型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5种题型:(1)图形推理(2)定义判断(3)事件排序(4)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
大纲连续两年给出的图形推理例题都是同一道视觉推理题,因此,我们预计2014年考试会以视觉性推理为主,以古典型推理为辅。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是公务员考试的固定题型,事件排序考查的是对事件内在联系性的认识,这三种题型相对较为简单,考生可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备考。逻辑判断是历来考试的难点之一。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尤其需要加大对这一板块的复习力度。逻辑判断部分将是必然性推理为主,但参考近年来可能性推理比重上升这一趋势,考生也应该注重加强对可能性推理的复习力度。
4.常识判断
命题趋势:考查核心内容不变,向其它领域延伸
应对策略:识记并应用法律知识,积累其他知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除了法律常识,常识判断还涉及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政法类招录考试,常识部分自然以法律知识为主,这是合情合理的。此外,选拔合格公务员的考试性质决定了法律不同寻常的地位。今年的考试则在去年单一考查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常识部分的考查范围进一步延伸,以求在良好的法律素养基础上加强公务员在其它方面(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出现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理由的。这与我国当前注重人文关怀的大形势紧密相连,体现了对国家工作人员全面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常识判断的针对性较强,主要是针对法律常识的积累。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主要加强对法理学、民法和行政法的复习力度。此外,对于新增加的知识,考生在平常应该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经验常识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在平时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并在复习中不断去完善这个体系,在考试时才能高人一筹。
5.资料分析
命题趋势:计算步骤增加,计算量加大
应对策略:注重层级思考,合理推敲,切实提升分析能力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3—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点是如何在不够充分的时间里快速阅读资料并分析数据作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们在解答资料分析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资料分析题目本身材料、选项的特殊性,掌握多种估算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
五、专业综合ⅰ——刑法学、民法学
法学考试的专业性一贯较强,刑法、民法也是历来政法专业职位必考的科目,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报考方向,选择一门或将两者同时作为备考的重点。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这份试卷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两者各有75分的分值。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
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1.正确理解和掌握刑法学和民法学的重要概念、特征、内容和其法律规定;2.运用刑法学和民法学原理解释和论证某些观点,明辨法理;3.结合社会生活背景或特定的法律现象,分析、评价有关案件、事件,找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六、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考试大纲范文篇4
基层政法考试去年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今年将试点扩展到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可谓是稳中有变,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亮点一:科目设置科学化,保持专科和本硕的分类
由于招考对象的特殊性,基层政法招录考试的试卷有所不同,分为“专科类”和“本硕类”两种版本,分别适用于报考“专科试点班”的考生和报考“本科及法学硕士班”的考生,两份试卷在题目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有所区别,本硕类试卷的题量、难度上均大于专科类试卷。
亮点二:考试时间增加,题量加大
从2014年的考试大纲可以看出,去年的行测时间分别是专科类90分钟作答80道题目,本硕类90分钟作答100道题目,而今年的行测考试时间增加到120分钟。因此,中公教育专家预计无论是专科类还是本硕类,行测考试的题量都将会有大的变化。至于申论,考试时间则没有变化,仍然为150分钟。
亮点三:题型更加丰富,试卷组合多变
细心研读大纲,我们发现今年的大纲题型有所增加,丰富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查内容,在保留阅读理解和选词填空的基础上,新加入了病句辨析。这使得行测部分的体型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基本囊括了公职类考试的所有题型,也更有助于全面考查应试者的综合素质。
与去年的考试大纲不同,今年的大纲一改过去将试卷题型构成和数量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现的方式,而变为笼统语句的表达。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描述中,明确标明“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两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在判断推理部分的描述中,也标明“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三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在此和考生打起了心理战,这也从侧面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注重策略,在全方位备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不同考试内容的复习时间。
下面就行测和申论具体加以说明。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数量关系
命题趋势:注重数字推理常规技巧,基础运算和综合性运算各占半壁江山
应对策略:注重锻炼数学思维,掌握一定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或原理。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仍然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类。这一部分历来是区分度最明显的地方,是拉开考试成绩差距的关键部分,也是被很多考生放弃的地方。数字推理是一种对数学思维的考查,考生应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数学运算考察的题型常常集中在较为常见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例问题、平均数问题等方面。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一定解题技巧,这样才会在考试中将题目逐一击破。
2.言语理解与表达
命题趋势:加强词、句、文段的层级考查,测查范围全面提升
应对策略:着重提升言语思维能力
放眼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词语的选用、病句的辨析、片段阅读三种题型。其中,词语选用着重于对常用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选用,病句辨析则是对言语表达时逻辑能力的测查,这两种题型难度都不大。片段阅读相对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①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②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③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④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这四类知识点上。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日常备考中主要加强阅读的训练。平时多做公务员考试真题、强化训练,在读练结合中培养自己语感,在阅读中明晰语意,从而提升自己的言语思维能力。
3.判断推理
命题趋势:推理方法不变,推理层次性多变,更强调逻辑思维
应对策略:掌握推理方法,形成严密逻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方面。
从大纲对判断推理的描述来看,考查题型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5种题型:(1)图形推理(2)定义判断(3)事件排序(4)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
大纲连续两年给出的图形推理例题都是同一道视觉推理题,因此,我们预计2014年考试会以视觉性推理为主,以古典型推理为辅。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是公务员考试的固定题型,事件排序考查的是对事件内在联系性的认识,这三种题型相对较为简单,考生可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备考。逻辑判断是历来考试的难点之一。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尤其需要加大对这一板块的复习力度。逻辑判断部分将是必然性推理为主,但参考近年来可能性推理比重上升这一趋势,考生也应该注重加强对可能性推理的复习力度。
4.常识判断
命题趋势:考查核心内容不变,向其它领域延伸
应对策略:识记并应用法律知识,积累其他知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除了法律常识,常识判断还涉及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政法类招录考试,常识部分自然以法律知识为主,这是合情合理的。此外,选拔合格公务员的考试性质决定了法律不同寻常的地位。今年的考试则在去年单一考查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常识部分的考查范围进一步延伸,以求在良好的法律素养基础上加强公务员在其它方面(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出现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理由的。这与我国当前注重人文关怀的大形势紧密相连,体现了对国家工作人员全面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常识判断的针对性较强,主要是针对法律常识的积累。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主要加强对法理学、民法和行政法的复习力度。此外,对于新增加的知识,考生在平常应该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经验常识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在平时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并在复习中不断去完善这个体系,在考试时才能高人一筹。
5.资料分析
命题趋势:计算步骤增加,计算量加大
应对策略:注重层级思考,合理推敲,切实提升分析能力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3—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点是如何在不够充分的时间里快速阅读资料并分析数据作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们在解答资料分析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资料分析题目本身材料、选项的特殊性,掌握多种估算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
五、专业综合ⅰ——刑法学、民法学
法学考试的专业性一贯较强,刑法、民法也是历来政法专业职位必考的科目,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报考方向,选择一门或将两者同时作为备考的重点。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这份试卷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两者各有75分的分值。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
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1.正确理解和掌握刑法学和民法学的重要概念、特征、内容和其法律规定;2.运用刑法学和民法学原理解释和论证某些观点,明辨法理;3.结合社会生活背景或特定的法律现象,分析、评价有关案件、事件,找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六、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考试大纲范文篇5
问:201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14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1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考试大论坛
问:修订《考试大纲》的用意是什么?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做出新的规定。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考试大纲范文篇6
中组部负责人就《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组部负责人。
问:201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14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1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考试大论坛
问:修订《考试大纲》的用意是什么?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做出新的规定。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考试大纲范文篇7
问:201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14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1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考试大论坛
问:修订《考试大纲》的用意是什么?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做出新的规定。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考试大纲范文篇8
问:201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14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1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考试大论坛
问:修订《考试大纲》的用意是什么?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做出新的规定。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考试大纲范文篇9
为便于报考者了解、准备和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供报考者参考。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题型介绍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报考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的不智之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
例题: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答案:b)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2248()
a.16
b.24
c.32
d.36
(解答: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x、y两地相距42公里,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x、y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乙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甲乙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b.4
c.5d.6
(解答:用x、y两地距离除以甲乙两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正确答案为d。)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解答: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不同的部分就是第三个图形。正确答案是d。)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解答: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阳光:紫外线
a.电脑:辐射
b.海水:氯化钠
c.混合物:单质
d.微波炉:微波
(解答:阳光与紫外线、海水与氯化钠的关系都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例题:
()对于梨相当于服装对于()
a.苹果——毛衣
b.水果——衬衣
c.书包——鞋帽
d.果汁——衣橱
(解答:梨是水果的一种,衬衣是服装的一种,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科学家对76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一名志愿者带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没有志愿者”三种方法分别测试这些病人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下降了24%,第二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仍保持原来水平。因此科学家认为,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
下面哪一项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
a.带狗和不带狗探视的实验分别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b.在带狗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d.志愿者带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数狗都是性情比较温顺的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但选项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直接说明研究对象(心脏病人)的样本太特殊(绝大多数被研究的心脏病人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不具有代表性,因此c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故c是正确答案。)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2014年下半年投资情况图
单位:亿元
1.该市2014年下半年中,哪一个月的外资实际出资额在当月外资拟投资额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2014年第四季度外资实际出资额总计约达9亿元
ⅱ.该市拟投资总额在2014年9月份为下半年最低
ⅲ.2014年下半年该市外资拟投资额达到拟投资总额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
(答案:d)
第五部分:常识判断
例题: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答案:c)
例题: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不恰当,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更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考试大纲范文篇10
第一点变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块顺序再次调整。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大模块顺序相比较更早几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顺序发生了变化,其顺序为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样的顺序可谓“文理分明”。
根据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模块顺序再次调整,变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这样的考题顺序相对于以前出现过的考题顺序有以下两方面的改进:首先,将文、理类考题穿插排列,有助于考生在考试当中进行状态调整;其次,将历年来都放在最后的“资料分析”模块提升为了第四个模块,凸显出对于这个模块考查的实际需求,因为以往有不少考生做不到最后一个模块的试题,考试就已经结束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社会对于统计资料的敏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该模块的考查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第二点变化,常识模块内容不再强调法律常识。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打破了2014、2014年度的出题规律,在常识模块不仅考查了法律常识,还考查了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2014年的考试大纲特别指出,常识考查以法律常识为主。最终考题常识模块25道题中,法律常识有7道题,非法律常识有18道题。
但是根据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模块内容不再具有侧重点,没有专门突出法律常识,要求考生更具有广泛、全面的知识掌握能力。这样的调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公务员职业不仅仅需要法律常识方面的了解和应用,更需要入职者能够具有全面的知识能力。希望考生在复习常识模块时不要有过分的偏重性。
第三点变化,也是最重要的变化。申论考试要求发生了本质变化。
国家公务员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两种职位。在以往的考试大纲中,对于申论考试的要求并不区分这两类考生,对于两类考生的考查要求也完全一样。
然而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申论考试要求对于这两类考生的要求有了区分。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求考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四种能力。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四种能力。两类考生四种能力的具体要求也有说明,接下来就详细比较一下这四种要求。
对于第一方面阅读理解能力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能够“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也就是说这类考生在阅读时要能站在一定高度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并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类考生的阅读能力要求相对于前一类考生来说要相对低一些。
对于第二方面能力要求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即“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最后一句当中点明的“推断或评价”类型题目是近年来的新题型,也是热点题型。对于这类试题,不仅仅要准确的找出材料中一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还要学会“顺藤摸瓜”,指出问题所在,并能够改正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贯彻执行能力”,即“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对于此类考生,主要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找出材料中给出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即可。
从第二方面要求的区别,不妨猜测一下今年申论给定材料的形式很可能是内容丰富而繁杂。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考生来说,要从众多的材料中加以区分和辨析,找出正确的和主要内容,同时指出错误的和次要内容。而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需要能够准确找出正确和主要内容即可。
对于第三方面的能力要求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特别是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繁杂的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内容之后再提出应对策略。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在此亦可猜测,这类考生可能将会面临给定材料中的某一部分材料,对这部分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可。
对于第四方面能力要求来说,两类考生都要求具有“文字表达能力”,但能力的具体要求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求考生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深度的论证性文章,同时要能够“准确规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相对于前一类考生来说,对于写作能力的要求稍微低一些。
纵观上述四点要求,大胆猜测,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考试试题可能会比较多,但是每一位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位性质有选择性回答其中某几道试题,在答题时不要看错题目。
从上述三点变化可以看出来,虽然我国公务员考试已经有了15年历史,但是作为快速发展的职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公务员职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考题每年的变化属于正常现象。
虽然以上三点变化较大,但是本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仍然有一些不变的内容,特别指出。
第一点不变,每个模块的题型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元化探讨 2022-12-23 08:48:38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考试管理的应用 2022-09-05 09:37:22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招生考试的应用 2022-08-03 09:18:15
英语考试与公共英语教学融合策略 2022-06-08 15:29:07
高职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探讨 2022-04-29 10:08:36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毕业实习的应用 2022-01-04 0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