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各种材料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6 09:35:23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康发展,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根据铜陵市人民政府《铜陵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物价局、建设厅《安徽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铜陵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管理。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第四条铜陵市物价局是本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主管部门,依法对本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施管理。
第五条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价格由铜陵市物价局审定,并向社会公布。
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当与中低收入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与同一区域内的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保持合理差价,切实体现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由开发成本、税金和利润三部分构成。
(一)开发成本
1、征地及拆迁安置补偿费。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征收土地和拆迁补偿所支付的费用。
2、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指开发项目前期所发生的工程勘察、规划、建筑设计、施工通水、通电、通气、通路及平整场地等费用。
3、建筑安装工程费。指列入施工图预(决)算等项目的主体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房屋主体部分的土建(含桩基)工程费、水暖电气安装工程及附属工程费。
4、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指在小区用地规划红线以内,与住房同步配套建设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水、照明、通讯、环卫、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以及按政府批准小区规划要求建设的不能有偿转让的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费用。
5、管理费。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为组织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开发成本1—4项费用之和的2%计算。
6、贷款利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为住房建设筹措资金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按当年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平均利率和平均建设周期(七层及以上18个月,七层以下12个月),以开发成本1—4项费用之和的40%计算。
7、各种收费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计收。
(二)税金:依照国家规定的税目和税率计算。
(三)利润:按照开发成本1—4项费用之和的3%计算。
第七条下列费用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1、住宅小区内经营性设施的建设费用;
2、开发经营企业留用的办公用房、经营用房的建筑安装费用及应分摊的各种费用;
3、各种与住房开发经营无关的集资、赞助、捐赠和其他费用;
4、各种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5、按规定已经减免及其他不应计入价格的费用。
第八条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以基准价格为基础,计算楼层、朝向差价。
楼层差价、朝向差价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各单体楼层率、朝向差价率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具体差价率为:楼层差价率20%,朝向差价率3%。
第九条在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中依据规划要求建造的经营性配套用房和车库(阁楼)部分,所取得的收益要全部冲减经济适用住房建造成本。在计算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时,上述的建筑面积应扣除。
第十条经济适用住房预售实行限价备案管理,最高预售限价暂定为:多层每平方米1200元,小高层(七层以上)每平方米1500元,不得突破。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经营企业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向市物价局办理预售价格审批手续,并提供预售的相关材料,实行备案。
第十一条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前,核算住房建造成本并提出书面定价申请,报送市物价局审定。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经营企业定价申请时,应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一)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申请表和价格构成项目审核表;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立项、用地计划批文和规划、拆迁、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三)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书及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复印件;
(四)市物价局规定的其他应当提供的材料。
第十二条市物价局在接到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定价申请后,审查成本费用、核定销售价格,发文执行。对申报手续、材料齐全的,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第十三条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一经确定,应立即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
第十四条购买建筑面积超过经济适用住房核准建筑面积的部分,不得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其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周边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按与市场价格接轨的原则核定,由购房人补交差价。
第十五条经市物价局确定公布或审批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高,不得价外收取任何费用,变相提价销售经济适用住房。
第十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经营企业销售经济适用住房,应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必须严格执行“一价清”制度规定,要在销售场所显著位置公布市物价局的批准价格、批准文号及楼层、朝向差价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建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凡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建设项目收费,收费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按规定在企业交费登记卡上如实填写收费项目、标准、收费依据、执收单位等内容,并加盖单位公章。拒绝填写或不按规定要求填写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有权拒交,并向市物价局举报。
第十八条价格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监督检查。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经营企业违反价格法律、法规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价格行为,价格监督检查部门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集资建房、合作建房与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管理,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条铜陵县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管理,可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2
一、信心
作为物价检查所长,一个土生土长的人,面对长期在本单位工作的同事,如何开创物价检查新局面,是我考虑的首要问题。物价检查所主要职责是发现、调查进而处理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现阶段由于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医疗收费违价行为趋于隐蔽,农村供电所财权位统一上交县供电公司。出任所长之前,物价检查所很多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如何发现并找出现有条件下违价行为表现方式,勇于开展物价检查并查处各种隐性违价行为,针对相当部分检查人员是在局股室使用的情况下,在局主要领导指挥下,在熟习价格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信物价检查是一项正义的事业,是维护国家价格法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维护市场价格秩序重要措施,还是维护价格权益的铁拳。想到这些,理应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价格检查的第一线,以发挥价格监督检查最大功效。
二、尽职
作为一个单位主要领导,其主要职责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包括抓好内部管理,做好统计报告,进行内部分工等,对外则主要搞好对被查单位的监督检查。与此同时,作为物价系统中的二级单位,还要处理与其他股室的关系。针对上述情况,在认真进行梳理,分清轻重缓急的前提下,遵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物价检查能效最大化。
三、尽责
认真履行一个物价检查所长职责,就是要狠抓落实。
(一)解决价格违法行为定性的问题,每开展一次检查前,我都会找出被查方收费(价格)依据,平时了解的主要问题,做到检查有针对性。
(二)解决检查难问题。门难进、话难听、账难查是物价检查面临最为普遍的问题,对此我要求检查人员通过外调方式,在取得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检查。对检查人员提出的难查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讲清法律法规及不接受检查的的后果,对仍自视其高不理睬的下达限期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材料通知书。
(三)解决处理难问题。从整个行政执法机关排名来看,价格执法力度理论上并不靠前,而对价格违法的处罚决定,一些被查单位更是视其为一张废纸。为彻底解决价格检查处理难问题,采取的办法主要有:1、局主要领导先行沟通,达成共识;2、检查人员实地与被查单位说明情况,讲解相关法律法规;3、法院强制执行(目前共执行3起案件,包括安达客运公司至禾丰提高票价案,至南昌客运车队提高票价案,河埠初中拒绝提供价格检查材料案);4、移交上级价格检查部门,对屡查屡犯、屡教不改的进行案件移交。
四、自律
出任物价检查所所长一职,较以前工作上面临着新课题,但同时也伴随着诱惑。如何抵制诱惑,我总是记住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诱惑的是什么,导致的后果有哪些,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抵制。这不应表现在思想上,更应表现在行动上。作为一所之长,不但要自己做好,同时也要教育全所人员自律。对以前存在的各种自律性问题,在各种场合我都讲解过其不良影响,要求大家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如在工作中发现有不自律行为发生,我都会及时批评制止,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检查作风明显好转。
五、坚强
对检查单位进行检查时,大部分单位都不太愿意接受检查,更有一些单位寻找各种借口逃避检查。其中不乏一些正科单位,很多还是老熟人,一些单位负责人说,查就不要查,走下过场就可以。但如果不查,不但影响单位声誉,而且有损国家行政执法机构的权威。因此,努力做到合理、合法、合情,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对不太愿意的,要坚持查下去,不能松劲,直至查到真实情况。对寻找各种理由和托词的,要耐心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达到目的;对明显抗拒检查的,则运用法律手段做到程序,实体和说服相结合,讲明如不按期提供材料,会受到罚款10万的价格行政处罚;对一些仍执迷不悟的,则按程序下达处罚决定书,以维护价格检查的权威。
六、提高
任职多年来,我感到最大的收获是自己领导水平的提高,任职以前我主要从事业务工作,业务工作得到上级物价部门的肯定,但任主要领导后,我作为物价下属单位法人代表,经历了物价局二任主要领导的更迭,自身也由不成熟变得成熟和理智。我虚心向二任局主要领导学习,学习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他们雷厉风行、稳重自持、严于利己、宽于待人的高风亮节感染着我,从局主要领导身上也学到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从宏观上把握全局等领导技巧。
七、创新
创新包括领导方式和检查制度创新,我长期在检查所工作,面临着同一个领导,我努力吸收其领导方式的精华,同时借鉴其它科学领导方式及一些成功的领导案例,倡导民主、严格、诚信、和谐工作氛围,创造以诚信立本、以民主议事、以严格执法、以和谐共进的领导模式。
同时,在制度上针对一些逃避检查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实际,在进行检查至被拒之间,送达《限期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村料告知书》,并首创文书格式。
此外,自己也不断提高、不断实践,从成功的案件中总结经验,在不完善的案件中吸取教训。对调查研究,我仍然很注重,2008年获全省价格检查论文评比县级第一名,撰写的《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监督检查体系》在省级刊物上得以发表。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3
关键词:材料价格;会计计量;会计核算
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因为市场上的各种因素导致其价格会发生波动,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因为材料价格增长或下降影响在进行会计计量时,会计计量不准确真实。这种不准确、不真实的会计计量活动会给企业带来实际企业利益的损失,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原材料价格下跌会导致企业经济利润的虚高,这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因此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1.原材料价格变动现在及分析
1.1价格变动的概念。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原材料的价格代表这一种原材料在市场上的成交价格,也可以说是购买者愿意为此付出的价值。在市场上的角度来说当企业购买单位材料时需要的货币资金需要量增加,即材料价格上涨,当消费者购买单位原材料需要的货币资金需求量减少时,即材料的价格下跌。通常而言,购买单位原材料需要的货币资金量的变动被称为原材料价格的变动。1.2价格变动的原因。材料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有生产水平改变、材料的供求关系、货币的价值。生产水平,材料的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动时,材料的价格也随即发生变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导致材料的产量增加,会使材料的价格下降,生产水平若发生下降,材料价格极可能增加;材料的供求关系,材料的需求与供给是导致材料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之,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市场会让材料的价格上升,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会下降,由于供求比慢于市场上的材料价格,这就导致材料的价格会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货币价值的变动,货币的价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即商品价值量同时发生等方面等比例的变动,商品的价格不变。若两着中的任意一方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必然会变化;除了这几个主要的影响材料价格变动的因素之外还有市场的竞争情况,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原因。
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1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计量会慢于材料价格变动这就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首先材料价格变动会导致资产计量湿疹,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计计量时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材料价格的变化就对会计的计量的基础产生了冲击,动摇了会计计量的根本,在会计报表上,材料价格的变动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的计价成本,在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原始成本会低于编制会计报表时的市场价格,从而使资产计价少计,当材料价格下降时原始成本会高于编制会计报表时的市场价格,从而使资产计价过高。导致了企业利润的不真实,销售货物后结转成本时,结转按照会计账面价格结转,计量销售收入时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进行计量,这样的结果就是利润即是按现行价格计价的收入与按原始成本计价转销的费用成本相配比的结果。在物价上涨时,较高的现物收入与较低的原始成本相配,产生的利润较高,在物价下降时,利润计量结果亦反之。2.2对货币计量的冲击。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材料价格变动会对货币计量产生冲击。材料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材料的价格发生增减变化,导致货币价值发生相对变化企业持有货币在不同时期个购买力不同,在会计时间内的材料,虽然在会计账面上有记载,但这种记载却是不真实的,没有丝毫的有用价值,丧失了会计信息应有的可比性和综合性,对货币计量冲击的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时导致购买力的损失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
3.提出的改正意见
3.1采用合适的会计制度。材料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主要是实际计量与账面计量的不符,主要体现在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上。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会计计量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通俗来讲就是对于先进的材料先出去,当一个企业进行生产成本核算时,对于首先进入企业的先进行核算。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其理论原理是减少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资产与目前会计的差额,从而达到目的。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度雨折旧年限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折旧提前调节,但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进行纳税时会增加企业的纳税调整工作。3.2进行会计调整。进行会计调整就是企业内部通过设立一个辅助科目或者辅助账户,将实际与账面之间的差距通过设置的科目进行调整,从而消除影响的方法。通俗而言就是设置一个辅助账户,实时调整会计的账面价值,在采用原来的计量方法时,原有的会计只是将财务事项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而不考虑他的其他注意事项,这样就会导致得出的会计数据与真实数据不相符,因此设立一个会计科目进行调整,通过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式消除价格变动对其的影响。
材料价格变动在市场中普遍存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要求就严格。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传统的会计计量受到冲击,通过设置辅助账户进行调整可以修正错误。如何再进一步消除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将会是会计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刘桂华,曾铁刚.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信息,2007(04):92.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4
一、信心
作为物价检查所长,一个土生土长的人,面对长期在本单位工作的同事,如何开创物价检查新局面,是我考虑的首要问题。物价检查所主要职责是发现、调查进而处理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现阶段由于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医疗收费违价行为趋于隐蔽,农村供电所财权位统一上交县供电公司。出任所长之前,物价检查所很多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如何发现并找出现有条件下违价行为表现方式,勇于开展物价检查并查处各种隐性违价行为,针对相当部分检查人员是在局股室使用的情况下,在局主要领导指挥下,在熟习价格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信物价检查是一项正义的事业,是维护国家价格法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维护市场价格秩序重要措施,还是维护价格权益的铁拳。想到这些,理应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价格检查的第一线,以发挥价格监督检查最大功效。
二、尽职
作为一个单位主要领导,其主要职责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包括抓好内部管理,做好统计报告,进行内部分工等,对外则主要搞好对被查单位的监督检查。与此同时,作为物价系统中的二级单位,还要处理与其他股室的关系。针对上述情况,在认真进行梳理,分清轻重缓急的前提下,遵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物价检查能效最大化。
三、尽责
(一)解决价格违法行为定性的问题,每开展一次检查前,我都会找出被查方收费(价格)依据,平时了解的主要问题,做到检查有针对性。
(二)解决检查难问题。门难进、话难听、账难查是物价检查面临最为普遍的问题,对此我要求检查人员通过外调方式,在取得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检查。对检查人员提出的难查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讲清法律法规及不接受检查的的后果,对仍自视其高不理睬的下达限期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材料通知书。
(三)解决处理难问题。从整个行政执法机关排名来看,价格执法力度理论上并不靠前,而对价格违法的处罚决定,一些被查单位更是视其为一张废纸。为彻底解决价格检查处理难问题,采取的办法主要有:1、局主要领导先行沟通,达成共识;2、检查人员实地与被查单位说明情况,讲解相关法律法规;3、法院强制执行;4、移交上级价格检查部门,对屡查屡犯、屡教不改的进行案件移交。
四、自律
出任物价检查所所长一职,较以前工作上面临着新课题,但同时也伴随着诱惑。如何抵制诱惑,我总是记住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诱惑的是什么,导致的后果有哪些,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抵制。这不应表现在思想上,更应表现在行动上。作为一所之长,不但要自己做好,同时也要教育全所人员自律。对以前存在的各种自律性问题,在各种场合我都讲解过其不良影响,要求大家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如在工作中发现有不自律行为发生,我都会及时批评制止,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检查作风明显好转。
五、坚强
对检查单位进行检查时,大部分单位都不太愿意接受检查,更有一些单位寻找各种借口逃避检查。其中不乏一些正科单位,很多还是老熟人,一些单位负责人说,查就不要查,走下过场就可以。但如果不查,不但影响单位声誉,而且有损国家行政执法机构的权威。因此,努力做到合理、合法、合情,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对不太愿意的,要坚持查下去,不能松劲,直至查到真实情况。对寻找各种理由和托词的,要耐心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达到目的;对明显抗拒检查的,则运用法律手段做到程序,实体和说服相结合,讲明如不按期提供材料,会受到罚款10万的价格行政处罚;对一些仍执迷不悟的,则按程序下达处罚决定书,以维护价格检查的权威。
六、提高
任职多年来,我感到最大的收获是自己领导水平的提高,任职以前我主要从事业务工作,业务工作得到上级物价部门的肯定,但任主要领导后,我作为物价下属单位法人代表,经历了物价局二任主要领导的更迭,自身也由不成熟变得成熟和理智。我虚心向二任局主要领导学习,学习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他们雷厉风行、稳重自持、严于利己、宽于待人的高风亮节感染着我,从局主要领导身上也学到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从宏观上把握全局等领导技巧。
七、创新
创新包括领导方式和检查制度创新,我长期在检查所工作,面临着同一个领导,我努力吸收其领导方式的精华,同时借鉴其它科学领导方式及一些成功的领导案例,倡导民主、严格、诚信、和谐工作氛围,创造以诚信立本、以民主议事、以严格执法、以和谐共进的领导模式。
同时,在制度上针对一些逃避检查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实际,在进行检查至被拒之间,送达《限期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村料告知书》,并首创文书格式。
此外,自己也不断提高、不断实践,从成功的案件中总结经验,在不完善的案件中吸取教训。对调查研究,我仍然很注重,2008年获全省价格检查论文评比县级第一名,撰写的《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监督检查体系》在省级刊物上得以发表。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5
社区价格监督站,一年来。市物价局的指导下,社区党委、居委会的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关注民生这一中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物价方针,积极开展涉及居民价格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及宣传、指导工作,从而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取得了点滴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社区价格监督站按照市物价局指示精神,1组织社区价格监督员和辖区价格联络点联络员认真学习。组织监督员学习物价局下发的各项通知要求和《市义务物价监督员的义务》市义务物价监督站和监督员的权利》等制度,学习物价局下发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全年共组织社区价格监督站义务监督员和联络员学习四次,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建立健全社区价格监督站各项规章制度
并以公示板的形式上墙,社区先后建立了监督站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站长工作职责、监督员工作职责、社区价格监督站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和咨询。
3定期维护和更换价格公示板的内容
及时更换公示版需要调整的内容,社区价格监督站安排专人负责价格公示版的管理。对公示版进行精心的维护,充分发挥价格公示版服务社区居民的作用。今年涉及到有线电视收费价格由原来的10元/月调至12元/月,社区及时变更,以胶贴的形式进行更改;下半年涉及到取暖费涨价,社区在第一时间得到确切消息后,又进行予以更改,使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能掌握价格变更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还定期擦拭公示版上的污迹,使其永远保持干净整洁的面目。
4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价格信息
市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今年受大环境影响。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事件。诸如猪肉涨价、豆油涨价、液化气涨价、取暖费涨价、有线电视收视费涨价、矿泉水涨价,牛奶市场价格走向低迷等等价格因素影响着人们消费。针对这一系列事件,社区价格监督站能够及时与市物价局沟通,深入辖区,解第一手的物价信息,并组织社区价格监督员把政府及有关部门控制价上涨的措施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取得了居民的理解,解除了居民对涨价的恐慌心理,维护了社会稳定。
协调解决价格问题。社区价格监督站现设站长、监督员各一名,5积极配合物价部门。站长由社区一把手亲自担任,并配备一名专职价格监督员从事具体工作。每次物价部门到社区检查物价工作,社区价格监督站都是积极配合,一方面为物价方面工作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使价格监督员学到一些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今年取暖费上涨,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第一次工作听证会后,回到社区后社区到居民区了解居民对取暖费上涨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正式听证会上把居民的意见带上,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为政府和物价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
大力宣传价格政策。6营造氛围。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使广大群众能更多地了解国家有关价格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社区价格监督站通过采取开展价格政策恳谈和告诫、物价干部进社区、现场宣传咨询等形式,加强对国家物价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是价格法规纪念日、315及主要节假日,更是不失时机派出秧歌队配合工商、物价等部门上街宣传价格政策,扩大价格工作的影响面,搞好宣传。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6
从2003年年中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使得国内资源供给趋于紧张,导致三大物价指数全面上涨,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已经不容置疑。同前几次通货膨胀相比,本轮通胀不算剧烈,但争论却异常激烈。其原因在于,本轮通胀确实有一些与前几次不同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正确认识这些特征与成因,对于政策效果评估、未来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走势分析、下一步的政策取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之一:新一轮通货膨胀有何新特点?
对按经济学定义,持续的物价上涨即为通胀。虽然在物价上涨的持续时间和幅度等方面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一般认为如果物价连续三个季度上涨即可确认为通胀,而按照中国过去20多年五轮经济波动周期的经验,物价涨幅在5%以下正常,5%至10%之间为温和型通胀,10%以上为恶性通胀。
现代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失衡所造成的,它不仅包括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原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结构方面的原因,根据其成因可将通货膨胀的类型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以及结构型。总需求的增加,无论是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增加实现的。因此,任何形式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应量不适当增加的影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也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本轮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已经基本到位,物价水平本应随着货币供应减少向下运动。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这可能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些年为走出通货紧缩而大量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产生了滞后影响;二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并非完全是货币因素。从实际情况看,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一方面前些年扩张性的货币投放为本轮经济过热准备了货币条件;另一方面本轮通胀的真正主因是制度性因素而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以下几个新特征:
(一)货币性特征
从货币供给看,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为扩大内需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m2的增长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2.3%,此后每年大约提高2个百分点,直至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实际gdp增速与物价上涨之和;与此同时,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大量购入外汇,进一步加剧了基础货币投放。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之所以未马上转化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通货紧缩,居民持币观望、蓄币预防的心态较重,加上以往政府主导下的低效投资引发银行系统呆坏账居高不下,造成新增货币大量沉积,流通速度下降,遏制了高货币存量向通货膨胀方向的演变。但货币的一时沉寂并不意味着消失,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超额货币供应终将会成为日后通货膨胀的导火线。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是前些年货币过度扩张的结果。
(二)非总量性特征
一般来说,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总供给无法满足总需求的增加,“物以稀为贵”;二是商品生产成本增加,造成销售价格相应上升。新一轮物价上涨不能说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国际油价高涨的推动下,粮食、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上游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它食品及下游工业产品的价格回升。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的温和型通货膨胀是非总量性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特征
这次价格上涨从性质上看,仍处于初期阶段,具有结构性特征,典型表现在部分要素市场失衡出现供需脱节引起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上游产品价格带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三是大量土地批租和房地产开发过度需求导致土地交易价格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投资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近年来投资率过高,部分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带动生产资料整体价格上涨,特别是2003年9月后,部分原材料和能源出现瓶颈制约,价格涨势迅猛。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本轮物价传导的过程,就会发现本轮物价上涨中暴露出来的上下游产业价格波动不匹配现象的根源在于经济运行中不合理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单纯地用行政调控手段或货币紧缩政策,不仅无法达到调控的目标,反而有可能加剧调控的负面效应,使温和型通货膨胀延续下去并进一步恶化。
因此,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于制度性因素导致市场结构不平衡,由瓶颈部门的价格上涨而通过成本要素向前推进形成,并且这种结构失衡的主因不在投资,而在体制,它反映了市场发育、改革进度的不平衡,反映了垄断经济的危害性。
思考之二: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
深入分析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我们可以发现有四个深层次的制度方面原因:
(一)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导致资源约束:引发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固定,因此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在于供给弹性。而产品的供给弹性又与资源约束程度负相关,与市场竞争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产品供给弹性过低主要受制于资源约束。可以说,资源约束主要来自于制度性缺陷和不合理管制,因此,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比如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几年对粮食流通领域的管制,只允许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其结果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国家政策在实际中很少得到执行,导致粮食价格和产量连年下降。而且,国有粮食企业往往还逆向操作,加剧而不是平抑了粮价波动。另外,投资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是资源和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管制,严重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使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能源、资源等行业又几乎被国有企业垄断,非国有资本实际上还是很难进入,在供给缺口形成后也不能很快增加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但是从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源约束。如果说政府的不合理管制降低了短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能迅速增加的话,那么资源约束就制约了长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所导致资源约束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但资源约束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通货膨胀,它应该引发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转变。
(二)生态失衡导致外部性成本内化: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外因
生态失衡一方面表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生态环境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治理的社会成本费用又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个公民和厂商,这种社会成本最终要由生产厂商来承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使产品的价格升高,因而外部性成本的内化相应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不仅如此,生态失衡还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开采的难度日益增加,由此导致资源开采成本上升,原料能源价格上涨,使生产厂家的内在成本增加,因而造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生态失衡导致供求总量失衡时还会使供求结构关系变形。比如当生态系统失衡后,其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供给就会因此而减少,但需求会不断增加,使经济系统对农业系统产出的需求量更为增加。人们不得不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过度开发索取。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农业系统投入的边际产品也是递减的,而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可以弥补因边际产品减少而带来的利润损失,因而社会资源仍然会向农业生态系统倾斜流入,而其他边际生产力比农业还高的生产系统却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投入。这样,即使整个社会的产出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却会因为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而无法满足总需求,使效率低下部门的产品价格上升进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
(三)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动因
考察当前这一轮宏观经济的波动,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变量已经很快地发生了变化,而另外一些变量由于“粘性”特点,变化得比较慢。什么变量变化得比较慢呢?非常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工资,劳动力工资的变化的滞后在剧烈变化的宏观经济中,会带来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扰动,进而导致与长期变化不同的某些特点。所以,虽然我国劳动力供给在长期是无限供给,但在短期随行就市,就可能因价格调整不及时出现供需的失衡,比如当前珠三角等地区“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已经证实了这一判断。而劳动力的价格是工资,工资又与物价相关。对于恩格尔系数相当高的劳动力来说,在分析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其实际工资不仅与消费物价指数有关,还与粮食价格直接相关。因此,当消费物价指数从负的2%上升至6%,便相当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下降了8%。而粮食价格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因此,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然会导致劳动力的短期短缺。笔者认为,解决劳动力短期短缺的唯一出路就是不得不提高劳动力的工资,以此来吸引足够多的外来打工者到自己的工厂工作,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而,加剧了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
(四)市场的无序性导致成本的超载: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内因
市场的无序性与通胀的关系,似乎难以用准确的数据加以说明。但从每年的物价上涨指数的结构来分析,除了当年新调价因素和其他改革措施出台因素以及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之外,有一部分是当年自发涨价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因素包括的内容固然很多,但其中市场秩序是否正常,则对自发涨价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换言之,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序,必然导致物价的自发上涨。一方面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从生活必需品到高档耐用消费品,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凡是畅销产品,特别是名牌商品,均有假冒伪劣出现。猖獗的造假、售假活动不可避免地扰乱了市场流通秩序。作为消费者,用相应的价格买不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作为生产者,特别是名牌商品生产厂家,则花大力气,以高成本来防假,打假,必然带来社会生产成本的提高,假冒伪劣商品对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市场价格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机构利用部分权力搞垄断性经营,牟取暴利;二是各种投机行为加剧了价格波动。三是一些行政性收费项目混乱,乱收费、乱摊派。这些价格混乱行为都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超载,从而推动物价上涨成为引发通胀的重要原因。尽管市场化改革会在长期内通过增加供给来减轻通胀压力,但在短期内会使“缺煤”、“限电”、“油荒”等隐蔽性通胀显化,使资源和要素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增加短期通胀压力。而从目前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这必然会对资源和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思考之三:怎样应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由于本轮通货膨胀的特殊性,完全指望货币政策恐怕难以实现控制本轮结构型通胀的目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组合,把重点放在结构性调整,放在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上,真正做到宏观调控与改革推进相结合,以改革实现调控目标。
一是保持现有的货币政策力度,侧重疏导信贷结构调节的传导机制。笔者前面已经提到,本轮物价上涨的货币源头在于前几年的超额投放,去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提高准备金率等系列政策出台,目前流通领域的基础货币供应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末m2的增幅降为14.6%,开始进入“适中”区。如果继续紧缩货币供应,有可能加剧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导致经济硬着陆。当前的关键问题是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难以到位,行政性要求与商业银行的利益追求存在冲突,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支农贷款、助学贷款、就业贷款等的政策导向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加大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使信贷结构调整真正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核算和规避风险的需要。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7
一、正确认识物价结构性上涨和通货膨胀
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近两倍。受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全球流动性过剩和投机性因素等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与此同时,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和美元持续贬值,加剧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推动全球能源和重要商品的价格波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也出现明显的物价上涨,美国上涨2.4%,欧元区上涨3.2%。而我国的cpi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从**年4月份的3.0%上升到11月份的6.9%,12月回落到6.5%,全年cpi上涨4.8%。2008年2月全国物价上涨8.7%,其中,食品类上涨23.3%,非食品类上涨1.6%,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6%。虽然国家已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但其继续上涨的压力很大。一方面,因为猪肉、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另一方面,食品价格的上涨向其他相关消费品传导,推动其价格上涨的动力很大。特别是,由于我国石油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达到了47%左右,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位,对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形成一个强大的向上推动力。**年1~11月,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11月份,燃料动力类和黑色金属材料类的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9.9%、9.7%。实际上,食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也与石油价格持续攀升有直接关系。因为石油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位,刺激了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生产,扩大了全球对粮食的需求,明显推动了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进而推动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年主要价格指数的月度走势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由食品向其他产品和服务传导趋势明显,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危险正在逐步增大。加上今年我国即将举办奥运会,预计今年我国物价总水平将维持在高位,特别是农产品预计在2010年之前都会在高价位运行。虽说物价涨势会在下半年得到控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我国的经济实际已进入通货膨胀。我国的宏观调控当前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目前到底是温和的通胀,还是初期的通胀,应该有一个明确清楚地认识,要坚决克服侥幸观望思想和模糊概念。就连面临经济衰退严重威胁的美国,现在已经有人提议要防止通胀。作为政策决策者,我们应该要有科学分析,清醒认识,科学应对通胀。
二、宏观调控严防过度
目前的物价持续走高,有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内在因素、有国际性因素、也有我国自己认识不足调控不力的因素。我国处于体制机制完善期,经济中还有一些人为的涨价因素,需要适当的行政规范管理措施,研究确定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各类产品的比价关系,但主要还是要依靠经济的和法制化措施,研究确定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各类产品的比价关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进行科学调控。现在的价格上涨不是仅靠货币紧缩就能解决的,应该综合解决,有保有压。首先,当前物价上涨有国际因素。由于国际油价和粮价上涨无法控制,如果未来国际油价上涨,将使宏观调控陷入被动局面。其次,很多供求矛盾无法靠紧缩信贷的手段解决,比如,解决肉价上涨还是要靠增加供给的手段。第三,人民币缓慢升值,如何控制外资热钱,也进一步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首先要调整投资规模,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必要继续坚持,但针对不同原因要采取不同对策,结构性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有效。总之,无论哪种措施,都要适度,要提前主动进行逆调控,同时避免不尊重科学,脱离实际,严防死控。
三、充分发挥国营企业的作用
国企掌握着粮食、石油、煤炭、能源、农资资源和相关社会服务功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企的股东是全民,国家为国企经营发展提供了不少便利。目前有些涨价因素就是由于国营企业首先提价引起的,国企应该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年,国企收入达18万亿元,实现利润1.62万亿元,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国企有条件、有能力,也应该为当前国家的物价调控作出应有的贡献,对此,政府要采取果断措施,明确要求国企在全面通胀的非常时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拿出一部分企业利润来协助国家稳定当前的物价。
此外,国家和各级财政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对低收入的群体进行补贴,确保社会稳定。
四、加强经济研究能力建设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8
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和适应医疗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规范和统一全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22号)和苏劳医[1999]17号文件的要求,按照《江苏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分类标准,省厅对2005年印发的诊疗服务项目支付范围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以下简称《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适用于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使用。各统筹地区要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另行制定。
二、省统一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并建立《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标准库》(以下简称《医疗服务项目库》),实行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管理。医疗服务项目库中的项目内容随基本医疗保险诊疗服务项目政策调整作相应调整。
三、诊疗服务项目、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依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和支付比例的不同,执行分类管理,共分为三类:
(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服务项目(丙类):
1、综合医疗服务类
挂号费、体检费、救护车费、陪护床费、会诊费、小儿及新生儿诊疗护理类费用、静脉氧输液仪给氧、家庭巡诊费、围产保健访视、传染病访视、出诊费、建立健康档案、疾病健康教育、尸体料理费等。
2、医技诊疗类
(1)尸体解剖与防腐处理。
(2)性病、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
(3)自身免疫病的实验诊断蛋白芯片法、遗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等。
(4)医疗鉴定及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诊疗项目。
(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pet)、电子束ct、照相与录像监测。
(6)省物价部门未定价的项目(除医用特殊材料外)。
3、临床诊疗及手术项目类
(1)皮肤、血管、骨、骨髓、角膜、瓣膜、肾以外的组织移植(移植手术后服用抗排异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2)口腔科类正畸、正颌、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等诊疗项目。
(3)涉及义眼、助听器、眼镜、近视眼的诊疗项目。
(4)各种美容、健美项目,减肥、增胖、增高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运动和康复治疗等。
(5)特需服务类。
(6)未开展项目及其他功效不确切、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
4、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
磁热疗法、内科病推拿、中药蒸汽浴、足底反射治疗、医疗气功治疗、辩证施膳指导、煎药等。
5、特殊医用材料类
(1)物价、卫生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2)属于美容、健美、保健项目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使用的特殊医用材料类。
(3)自费治疗项目使用的医用材料。
(4)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
6、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类
(1)电视费、电话费、食品保温箱费、电炉费、电冰箱费及损坏公物赔偿费。
(2)膳食费。
(3)文娱活动费以及其他特需要生活服务费用。
7、其他
(1)省物价、卫生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的医疗费用。
(2)因犯罪、打架、斗殴、酗酒、吸毒、自杀、自伤自残、蓄意违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部分支付费用的医疗服务项目(乙类):
1、综合医疗服务类
三等以上床位费、特殊护理费。
2、医技诊疗类
(1)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
(2)造影类。
(3)核素内照射类。
3、临床诊疗及手术项目类
(1)皮肤、血管、骨、骨髓、角膜、瓣膜、肾移植诊疗及手术项目。
(2)涉及各类电子内窥镜和腔镜下诊疗项目,经心脏、血管介入的诊疗项目。
(3)其他一次性单项费用在200元以上的诊疗项目等。
(4)心脏激光打孔、射频消融等手术、起博器、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体内置换的人工器官、置放材料手术。
(5)透析治疗、体外震波碎石、高压氧治疗。
(6)应用x刀、伽玛刀进行治疗的项目。
4、特殊医用材料类
(1)临床诊疗手术项目在部分支付范围内,手术中使用和置入的特殊医用材料。
(2)纳入省物价、卫生部门明确规定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管理的特殊医用材料,由各统筹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报销范围和支付标准。
(三)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诊疗服务项目(甲类):
《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中除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和部分支付以外的部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均准予支付。
四、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执行《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对于《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中所列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医疗服务项目,各统筹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具体的个人支付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原支付比例。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诊疗服务项目(甲类)中的医疗服务明细项目,符合第三条第一、二款的,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自行调整确定。
五、参保人员发生的诊疗服务项目费用,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项目以内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部分支付项目以内的,先由参保人员按规定比例自付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个人自付比例由各统筹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准予支付项目以内的,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六、各统筹地区要按照新修订的《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标准结构、内容等,对本地区信息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将乙类项目的支付比例维护入库。
七、《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目前仍实行机关公费医疗及实行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的参照此项目执行。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通货膨胀
2003年国庆节后,还沉浸在假日气氛中的人们突然发现,稳定了7年的粮油价格一夜之间上涨了许多,不仅油、肉、蛋价格全面上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也在几天之内陡然走高。这些产品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饮料制成品价格上涨。
粮油价格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领头羊似乎是已被历史见证过的一条公理。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看,1985年,1988年至1989年和1993年至1995年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都是有上年或当年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的。粮油价格的上涨会带动物价总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
对于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因素的解释还来自于另一种经典的推断:投资过快的增长高于信贷投放的扩张。
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各类房地产贷款增加了4264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加额的37%.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了150%、纺织业投资增长了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
与此同时,2003年以来银行贷款、国家外汇储备和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也超高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200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目前,生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房地产价格快速回升,要防止出现资产价格过快上升,形成资产‘泡沫’的危险。在最终需求不旺,中间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控制的话,很快就会出现比较高的通货膨胀。”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刚明认为,目前为止,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一些经济学者担心的是,这种不是由收入,需求忽然上升而是由投资推动价格上涨引发人们产生上涨心理预期的状态,也是通货膨胀的典型症状之一。
(一)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及形成类别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当经济社会接近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时,总需求的继续增长对最终产品产生过度的要求,各种物品和劳物的价格趋于上升。同时,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增长又导致对生产要素需求的急剧增加,生产要素价格急剧上升。这种因总需求的增长,最终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升造成的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因产品成本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三种具体情况。
(1)工资增长过快引起通货膨胀。其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是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若工资率因某种原因趋于上升,那么劳动的供给量就会增加,劳动的需求量却会减少。劳动的过剩将促使工资率下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不存在工资率过快增长问题。可是,现实的劳动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职工和企业竞争者无节制地搞行业攀比,实发工资比应发工资急剧增长。产品成本急剧上升,在利润不变情况下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并成为普遍现象,于是出现通涨。其二是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企业的单位产量工资成本等于货币工资率除以平均劳动生产率所得的商。当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时,单位产量的工资成本必然上升,于是又产生通胀。
(2)利润增长过快。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某个企业试图以提高价格的方法增加利润,其需求量必然减少,其价格也就无法维持下去。可是,在垄断或其它不正常情况下,某一行业只有几个企业,或某种产品只有一个厂家,当职工要求提高工资,原材料价格又不断增长时,企业便乘机大幅度地提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当这个行业产品价格上升引起别的行业产品成本上升而影响到其他行业,或者通过示范作用波及其他行业时,利润推进通货膨胀便会出现。
(3)进口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在国际经济中,某一国家某行业如果其进口物品的费用在这行业的成本中占有一定比重,那么,进口物品价格的上升将提高这些行业的成本,从而提高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当这些进口行业的价格大幅度提高而波及整个国家经济时,便引发进口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3、资源配置结构化引发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资源配置结构没有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一些发展迅速的产业便出现资源短缺,产品价格趋于上升;一些衰落的行业就会出现资源过剩。每个产业或行业均存在工资和价格上升容易而下降困难的情况。这样,社会资源不能在各个行业迅速流动,缺乏弹性变化的经济结构便引发出通货膨胀。
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除上述三个方面外,还包括人们的预期和心理,以及通胀发生原因消除后的惯性,国外通胀的传染等。通胀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国家里,可能有不同的因素起着主要作用。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没有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支持,通货膨胀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二)通货膨胀的测算
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大企业集团计算通货膨胀,主要采取计算各类商品和劳物价格变动综合价格指数的方法进行测算。依据研究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可分别采用三种价格指数进行计算。
1、消费价格指数(cpi)
这是表示居民购买有代表性的商品平均价格变化的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cpi=(pt1q01 pt2q02 … ptmq0m)/(p01q01 p02q02 … p0mq0m)*100
式中p_____商品价格;
q______商品数量;
m——商品的种类;
t——现期;
0——基期。
公式中,分母表示在需要进行比较的基期里居民对有关商品的支出总额;分子表示居民在现期以现行价格购买相同种类、同样数量的商品支出总额。式中乘以100是为了把基期的消费物价水平作为100,以便其他时期的消费物价指数和他进行比较。如果计算结果为现期消费价格指数大于100,说明价格指数上升了,小于100则说明价格水平下降了。如果等于100,说明价格水平没有变化。如果分析通胀对居民的影响,使用cpi指标较合适。
2、批发价格指数(wpi)
这是厂商购买有代表性的商品平均价格变化的指数。其计算公式与cpi的公式相似,不同的是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有变化,购买者有变化。
wpi=(pt1qo1 pt2qo2 …。 ptnqon)/(po1qo1 po2qo2 … ponqon)*100
分母是厂商在基期o按照当时的价格购买n种商品的支出总额;分子是厂商在现期t按现行价格购买和基期相同种类同样数量的n种商品的支出总额。如果分析通胀对企业的影响,使用wpi较合适。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gnp)
这是表示全部社会产品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以现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100
如果分析社会价格总水平,应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
(三)通货膨胀对企业理财的影响
持续的通货膨胀,给经济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也给企业理财带来了许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
通货膨胀对企业最明显的影响是使企业资金占用量不断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这是因为:(1)由于物价的上涨,是同等数量的存货占用更多的资金;(2)在通货膨胀时,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涨价所受的损失,或想在囤积中获得利益,于是提前进货,超额储备,资金需要量增加势在难免;(3)在通货膨胀期间,资金供求矛盾比较尖锐,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比较严重,应收帐款的增加,也是引起资金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4)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会计上如果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就会造成成本虚低,利润虚增,资金补偿不足,企业要想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追加资金。
2、资金供给持续性短缺
在通货膨胀时,企业的资金需求迅速膨胀,然而,企业的资金来源却受多方限制,以致于资金的供给量持续性短缺。这是因为:(1)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不得不抽紧银根,这必然减少货币资金的供给量;(2)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利息率上升的幅度往往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而且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润大大高于正常的生产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抢购黄金、购买外汇等投机活动,使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大大减少了信贷资金的来源;(3)物价快速上涨,容易引起利息率飞涨,从而使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价格暴跌,并把许多财务状况薄弱的公司挤出资金市场,这就增加了企业在资金市场上筹资的困难;(4)在物价不断上涨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也随之上升,这迫使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更加小心谨慎,对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往往拒绝贷款,即使是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贷款的条件也更加苛刻了。
3、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
货币性资金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两部分。货币性资产是指应由企业承担的支付定量货币的义务,这类负债主要有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利息、应付公司债等。货币性资金的数量不随物价变动而升降,但他们所实际代表的商品或劳物的数量,却直接的随物价的升降而上下波动。在物价上涨时,币值下降,付出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获得较少量的商品或劳物,因而,此时持有货币性资产,必然丧失一部分购买力,而遭受可以按一般物价水准来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损失。同样,在物价上涨时,负有以一定货币数量计量的债务,将会因为欠款时货币所含有的购买力较大,而清偿时可以用贬值的、即购买力较小的货币去偿付,是企业获得按一般物价水准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收益。
4、实物性资金的相对升值
实物性资金主要指各种实物资产,如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在物价变动时,实物性资产的货币额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都随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随物价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各种实物资金占用具有在货币计量上不断升值的特性。当然,由于物价上涨对不同资产有不同的影响,各种资产的升值幅度并不完全一致。
5、资金成本不断提高
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利息率来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一般来说,物价上涨,利息率也会随之上涨。利息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纯利率(ko),风险报酬(id)和通货膨胀贴水(ip)。利息率(k)的计算公式为:
k=ko id ip
实际报酬率是由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如前所述,通货膨胀时资金的供求矛盾比较尖锐,会引起实际报酬率的上升。风险报酬是由不能偿付的风险来决定的,通货膨胀时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所以,要求有更高的风险报酬。通货膨胀贴水是由通货膨胀的程度来决定的,通货膨胀越甚,这部分贴水越高。这就是说,通货膨胀会使构成利息率的三个部分都升高。那么,利息率的上涨也就不可避免了
(四)企业对付通货膨胀的财务策略和措施
(1)治理通货膨胀的投资决策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分析时,必然要考虑通货膨胀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并作出相应决策。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主要采取两种处理方法。
1、剔除法
这是指在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分析过程中将通货膨胀因素从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两个方面同时给予剔除的一种方法。
例一个投资者购买面额为2000元,期限为1年,利率为10%的债券一张。一年后,投资者可收回2000*(1 10%)=2200元的本利和。现在,假设物价上涨率为7%,那么,在年底的2200元购买力,只相当于年初的2200/(1 7%)=2056.07元。显然,这为投资者损失了143.93.
因此,如果投资者预计到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r=7%,而且仍然要求获取10%的实际收益率k时,则这项投资的名义收益率kn必须满足下述方程式:
1 kn=(1 k)(1 r),即(1)
kn=(1 k)(1 r)-1(2)
=k r kr
公式(1)表示本金和利息均受通货膨胀影响情况下的名义利率。它与公式(2)中只考虑本金受通货膨胀影响下的名义利率不同。资金偿付期或收回期小于等于一年的短期资金,其利息在期末一次支付或收入,可视为不受通货膨胀影响。长期资金因其按复利方式计算收益,所以,利息和本金一样也受通货膨胀影响。
名义利率kn为:
kn=10% 7% 10%*7%=17.7%
这说明,投资者购买债券2000元,在获取名义利率17.7%时,其实际资金收回额仍为
(2000*17.7%)/(1 7%)=2354/1.07=2200(元)
这样就达到了投资者所要求的实际收益率。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则kn=k.若ncf,代表第t年的实际净现金流量,c为初始投资额。则无通货膨胀下的投资方案净现值npv1的计算公式为:
nncft
npv1=∑___________-c
t=1(1 k)t
现在,我们预期通货膨胀出现,并且在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r,原材料成本和产品售价都上升为r.那么,名义现金流量cfat,也会以每年r的比例增加。所以有:
cfatt=第t年的实际现金流量=ncft(1q-r)
现在假设净现金流量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同,都是r,资金成本也以,的比例增加,则通货膨胀下的npv2为:
nncft(1 r)t
npv2=∑_______________-c
t=1(1 k)t(1 r)t
nncft
=∑_______________-c
t=1(1 k)t
可见,npv1=npv2.这说明,只要在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中同时将通货膨胀的影响给予剔除,则投资方案现金流量分析仍然能够正确反映投资决策的真实情况。西方国家企业财务人员称之为剔除法。
2、吸纳法
吸纳法是企业在分析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过程中,将通货膨胀因素同时考虑到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中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净现值计算公式是:
nncf1(1 r)t
npv=∑______________
t=1(1 k)t(1 r)t
ncfatt
=∑______________
t=1(1 kn)t
可以看出,只要在现金流量和进行折现计算的资金成本中同时吸纳了通货膨胀因素,则此种情况下现金流量分析结果与同时将通货膨胀从上述两个项目中扣除的结果——剔除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应当指出的是,剔除法和吸纳法是两种不甚准确的计算方法。它们的前提是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的影响程度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并非如此。一般地,不仅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通货膨胀对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影响也不同。另外,通货膨胀对初始投资额也有影响。如果按原始价值计提折旧费,通货膨胀对折旧没有影响。因此,在考虑通货膨胀影响的条件下,投资方案比较准确的净现值计算公式应是:
nst(1 r1)t-vt(1 r2)t(1-t) dt(1 r3)
np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t=1(1 k)t(1 r)t
式中,s______第t年的现金销售收入;
vt______第t年的现付成本;
d_______按直线法计算的年折旧额;
c_______初始投资额;
t_______所得税税率;
n________投资项目的计算期,含建设期和使用期;
k________资金成本或必要投资收益率;
r________通货膨胀率;
r1________因通胀引起的销售收入增长率;
r2________因通胀引起的现付成本增长率;
r3________因通胀引起的初始投资增长率。
这是一个看起来较为复杂的理论公式。在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企业在制定财务决策时要调整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方面可能比理论公式还要复杂。企业需要对影响净现值的每一个因素,如销售收入、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支出、初始投资额、垫支的营运资金、设备残值等,进行具体分析、调整和处理,从而达到决策最优化。
(五)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资金筹集
在通货膨胀时,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合理筹措资金,是通货膨胀期间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
通常,债券的利息在债券的发行年限内保持固定,这对发行债券的企业和投资人都十分方便。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这种固定利息率债券往往会使投资人的实际利息率非常低,甚至是负利息率,因此,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很多人都不愿购买固定利率债券,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利用债券筹措资金。为了对付通货膨胀,顺利发行公司债券,西方许多企业发行了浮动利率债券,这种债券的利息率随物价变动而变动,使投资人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不至于因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浮动利率债券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早期十分走俏,多企业解决了资金危机。另外,在通货膨胀时,行发放长期贷款,往往也用浮动利率,这也是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二、利用股票集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
在高速通货膨胀时,为了保证股东的实际报酬不致降低,必须增加股利的发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普通股股票的吸引力,使企业的股票得以顺利发行。因此,在通货膨胀比较激烈的时候,企业股利的发放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表1反映了美国企业通货膨胀与股利支付之间的关系。
表1美国企业的通货膨胀和股利增长率
时间通货膨胀率(消费价格指数)股利增长率
1976一19819.63.71%
1971一19818,44.97%
1966一19817.11%8.42%
1962一19815.97%8.29%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976一1981年,美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比较高,股利增长率也比较高,而1962一1981年,美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比较低,股利增长率也比较低。
三、改变了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的结构
在通货膨胀时,虽然利息率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有时利率上涨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从而造成实际利息率下降,个别年份甚至成为负利息率。例如,从1976一1981年,英国的名义利息率分别为14.4%,12.7%,13.5%,13.0%和15.3%,而实际利息率则分别是-0.2%,-1.3%,-1.0%,1.4%,-5.0%.这时若采用借款方式筹措资金,则对企业十分有利。所以,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西方企业都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结构,增加了负债资金的比例。
(六)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管理
在通货膨胀期间,无论是进行证券投资还是直接投资,都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进行证券投资,要避免投资于那些有固定收益的证券,而应投资于变动收益证券,普通股股票,浮动利率债券则属于比较好的投资对象,这在前面已有所述及,这里重点说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直接投资问题。
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指标很多,现以净现值为例来说明通货膨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没有通货膨涨时,计算净现值的公式为:
nncft
npvi=∑_____-c
t=1(1 k)t
式中:npvi_____无通货膨胀时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ncft_____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k______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
n______投资项目的使用年限;
c______初始投资额。
现在,假设在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内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i,那么,用于评价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必须反映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除分母中的必要报酬率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外,分子中的现金净流量也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假定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同,都是i,则此时的净现值npv2应按下式计算。
nncft(1 i)t
npv2=∑________________c
t=1(1 k)t(1 i)t
nncft
=∑_______-c
t=1(1 k)t
由于通货膨胀因素在分子和分母中是相同的,故可以约掉,这样,npv2与npv1ji计算的结果相同。所以,当通货膨胀率既适用与分子中的现金净流量,又适用于分母中的贴现因子——资金成本时,净现值的计算结果与无通货膨胀时是一样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似乎长期投资决策与通货膨胀无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1)通货膨胀对分子中的现金流量和对分母中的必要报酬率的影响是不相同的;(2)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的构成——现金流如和现金流出的影响也不一定一样;(3)如果按原始价值计提折旧,通货膨胀对折旧无影响;(4)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到初始投资。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此时净现值npv可按下式计算:
nst(1 i1)t-vt(1 i2)t(1-t) dt-c(1 i3)
np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t=1(1 i3)t(1 i)t
式中npv____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净现值;
st_____第t年的现金销售收入;
vt_____第t年的现付成本;
d_____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年折旧额;
c_____初始投资;
t——所得税税率;
n——投资项目的使用年限;
i——通货膨胀率;
i1——因通货膨胀引起的现金销售收入的增长率;
i2——因通货膨胀引起的现付成本的增长率;
i3——因通货膨胀引起的初始投资的增涨率。
上面这个公式已比较复杂,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高度概括的公式,事实上,企业在投资决策中调整通货膨胀因素时还要更加复杂,它需要对影响净现值的每一个因素,如销售收入、原材料费用、人工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支出、初始额投、垫支的营运资金、设备残值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调整,以便使决策准确无误。
(七)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营运资金管理
通货膨胀会使资金成本升高,这就要求企业在合理筹措资金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以便节约使用营运资金,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金和实物性资金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采取的对策和管理办法也不完全一样,现分述如下。公务员之家
一、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人法
近年来,西方许多财务学者和企业财务经理都认为,当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只要企业保持净债务人地位,就可从中获益。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持有货币性资产因购买力下降而遭受损失,持有货币性负债则因购买力下降而获得利益。企业保持净债务人地位,即货币性资产小于货币性负债时,企业从货币性负债上获得的货币购买力收益,超过了货币性资产因购买力下降而遭受的损失,势必会发生购买力净收益。当然,这种情况必须是在利息或其它货币性负债的成本抵销不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才成立。但在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利息率的上升通长总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因此,只要企业维持净货币债务人的地位,往往有利可图。
二、对实物性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
流动资金管理中所说的实物资金,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增加存货,可以保证企业生产、销售的需要,实现均衡生产,防止意外发生,从而使企业经营更具有弹性。但增加存货储备的缺点是会增加储存成本。存货管理的主要方法是建立经济批量模型,但在通货膨胀时,必须对这一模型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设:q______订购批量;
a______全年需要量;
a/q_____订购批数;
q______经济订购批量;
p______每批定货成本;
c______每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
t______年定货成本与储存成本合计。
则
t=q/2*c a/q*p
经推导得:
q=2ap/c
以上公式是物价稳定时期的经济批量模型,但在通货膨胀时,这一模型就不适用了。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时,存货具有随通货膨胀升值的特性,这部分升值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抵销存货的储存成本(尽管存货的储存成本可能也在不断上涨)。
设:g____原材料单价;
i——材料的价格上涨率;
r——单位储存成本上涨率;
k——批量定货成本上涨率。
则
t=q/2[c(1 r)-gi] a/q*p(1 k)
经推导得:
q=2ap(1 k)/c(1 r)-gi
[例]某企业对甲材料年需要量为6000件,每件单价为3元,每次订货成本为112.5元,每件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0.6元,在没有通货膨胀时,经济批量为:
q=(2*6000*112.5)/0.6=1500(件)
现假设通货膨胀率为10%,原材料储存成本`订货成本和材料单价将以相同速度上涨,那么,此时的经济批量为:
物价各种材料范文篇10
一、什么是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通货膨胀定义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每个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就要减少,即纸币贬值。由于每个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购买同样的商品就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纸币,表现为物价卜涨,而且不是一种商品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种经济现象称为通货膨胀。
随着结算制度的改进,货币的范围已从纸币扩大到银行存款,因此对通货膨胀的概念也应从纸币改成市场货币供应量,而不仅仅是纸币发行量。这样通货膨胀可以概括为:由于市场货币供应量过大,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必需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必然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从货币流通量上看,与其必要量相比显得过多。
(2)从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不断减少。
(3)从商品价格上看,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不是季节性、然性的价格上涨。暂时性、偶然性的价格上涨。
以上为一个问题的三个侧面,彼此密切联系,同时出现。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不平衡:一是货币的发行速度与物价的上涨速度不平衡;二是物价总水平上涨过程中,不同商品其价格上涨的时间、速度不平衡。这两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在通货膨胀的初期,物价上涨的速度慢于货币发行的速度;在通货膨胀后期,物价上涨的速度要超过货币发行速度。
(二)通货膨胀成因
1.内因:我国发展
一般而言,超过3%则视为通货膨胀,而超过5%则视为恶性通货膨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高峰。第一次高峰在1985-1989期间,1989年通胀率高达18%;第二次严重通货膨胀发生在1993-1995年,连续三年通胀率都是两位数,并在1994年创下最高为24.1%的记录。
2007年7月我国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6%,自此拉响了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警钟。10月物价指数继续攀升,同比上涨6.5%。这使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明年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取代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央行面对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迫于汇率升值压力的无奈之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价上涨。货币持续发行,超过了经济需要,使得货币供给和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引起最终品价格上涨。
货币超发而导致的“流动性持续过剩”是对当前通货膨胀的较好解释,流动性过剩推动了信贷快速增长。
2.外因:全球经济环境对我国的影响
在国际大环境中,美国的次贷危机成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导火线。由于美国和英国房地产多年的持续上涨,导致高处不胜寒,开始下滑,从而引发了过度向房地产领域投放以次级按揭为代表贷款的金融机构巨额亏损,特别是那些以“金融创新”为名将次级贷款证券化的西方大型金融机构,相继暴露在风险面前。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单边上扬为全球通货膨胀爆发打开了薄弱的突破口,2007年,原油价格在高位上继续攀升,年末纽约报收96.98美元一桶,全年上涨幅度达到57%,2008年上半年最高达147.27美元。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了铁矿石、铝土等原材料价格的同步上扬。为替代高价原油,美国进行玉米代替燃料计划,玉米被大量炼制成乙醇,推高全球玉米价格,导致小麦和大豆种植面积减少,造成小麦、大米、大豆等基本农产品价格上涨。
能源和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力,价格的传导不断推动着各种成本的上扬。能源和粮食属于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不断高起的油价迫使全世界加快发展替代能源,进一步增加了对玉米加工为燃料乙醇的使用,推动了全世界玉米价格的上涨;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导致的产粮成本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饲料的价格上涨,直接表现为猪肉价格首当其冲地上涨。当前,食品上涨是一种全球现象,受全球粮价影响,个别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已经带动其他相关生活必需品同时涨价。
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当人民币对某一货币明显升值时,我国对该货币发行国(区)的出口增速就会明显下降,而进口增速明显上升,这主要发生在以美元结算的国家。人民币大幅升值使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巨大挑战,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流失,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造成很大冲击。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减息,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其结果是美元大幅贬值,从而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至少在客观上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了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影响我国经济的哪些方面
(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当发生未预期通货膨胀时,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以及债权人遭受损失。相反,对于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都是受益者。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包括股票持有者、企业和国家。
消费者一次性货币收入的增加,其未必将增加的货币收入等比例地用于现有的消费品中,究竟消费者如何分配新增货币收入可能会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投资者而言,一次性货币收入的增加可能会增加实业投资、增加商品供给而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价格水平,也可能因为虚拟经济部门更高的收益率而增加对虚拟资产的投资导致实体经济部门供给不足从而提高实体经济部门的价格水平。虚拟经济通过影响通胀水平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作用于通胀水平。
(二)对财产分配的影响
由于通货膨胀侵蚀着货币购买力,使任何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受到影响。对于持有不变价格财产的人来说其拥有的债券、银行存款的票面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价值将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对于持有可变价值财产的人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三)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出现“投资不如投机,生产不如囤积,存钱不如存货“现象。导致生产下降,通货膨胀恶化,企业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是乘通货膨胀之机,抬高物价,粗制滥造,结果形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通货膨胀的发生即意味着货币的贬值,当居民的名义收入不变或其涨幅低于物价上涨幅度时,其实际收入将会减少。虽然2007年cpi为4.8%,但食品价格上涨了12.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涨26.7%,鲜蛋价格上涨22.9%,涨幅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加,考虑到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的影响,本轮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更大。
美国消费下滑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和外贸顺差,并且通过乘数效应和全球效应影响中国的投资和整体经济增长。直接降低中国出口的增速。对美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达到7.2%,对美顺差占总顺差的62%。出口下降首先直接导致国民收入下降,继而降低消费和投资(尤其是出口行业的投资),对国民收入又有间接影响。美国经济下滑还会影响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和这些国家的收入增长,继而影响这些国家从中国的进口。我们将以上直接和间接因素均考虑在内估算美国gdp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将带来我国gdp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美国经济下滑对我国当年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投资的影响则在次年更为明显。也就是说,我国投资增速尽管今年因某些一次性因素将保持较快,但明年将大幅下降。
(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短期看,当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扩大总需求,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经营成本,使生产投资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们的消费以物质消费品为主,物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人们会将货币收入大多用于追逐物质消费品,主流经济学的货币供给与通胀一一对应关系成立,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潜在的生产供给能力已经能够根据需求的变动及时提供物质消费品,这将导致人们消费内容的转变,从以物质消费品为主转向物质消费品、精神消费品并重,物质消费品不再是人们关注和追逐的目标。而潜在物质消费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和部分未计入gdp的精神消费品构成了虚拟经济膨胀的基础。大量资金由于逐利进入虚拟经济部门。这样,货币供给的增加由于并不一定形成对物质消费品的新增需求,可能会流入虚拟经济部门,因而未必会使实体经济部门价格水平上升。即便货币供给增加的同时实体经济部门价格水平上升未必是由于需求的变动所致,可能是由于过多资金流入虚拟经济部门,导致实体经济部门生产供给不足引起的,因而必须深入分析虚拟经济变动对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影响。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对储蓄者不利,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还会引致失业甚至导致经济崩溃
(五)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减少。而本国货币贬值,必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增加,致使国际收支恶化。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初和美国的利率差,大量的国际游资和热钱通过各种手段悄悄的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的流动性的大大过剩,其次的原因就是本币不可以自由兑换,让大量的国际游资和热钱只可以进入,出去就很困难,从而也是造成流动性大大过剩的原因。
三、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第一,减少财政赤字;第二,适度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国家发行规模;第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一些可能会引发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或者过热的因素,要进行严格控制。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进一步控制信贷规模的过度扩张,使信贷规模保持合理稳定的增长。进一步收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的弹性。
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的流动性;同时,现阶段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大,热钱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中国政府要么继续严格加强资本管制,阻止热钱涌入;要么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让其快速回归均衡汇率。否则,货币政策会失效。
(三)紧缩性收入政策
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水平增长率的标准,如规定工资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保持一致。对于每个部门,由于劳动生产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差距引起的成本变动,允许其通过价格浮动来消除。第二工资-价格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政府说服工作,使企业和工会自愿执行政府公布的“工资-价格指导线”。第三工资-物价管理,即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强制性冻结。第四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增长。
(四)价格政策
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针对2007年以来我国以食品类为代表的价格长时间的过快上涨,始终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来抓。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把抑制当前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过快上涨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以及物价部门、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价格手段和措施,强化价格宏观调控监管,控制总需求的过度扩张,保持总供需的基本平衡,确保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现在也有学者对这种价格管制的政策提出了质疑:易宪容先生就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形成对企业及个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让企业、个人能够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调节其行为。如果市场价格被管制,那么企业与个人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价格政策是否能行之有效,我们得通过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证明。
(五)供给政策
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如果市场中出现垄断,物价易于人为控制,则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较高。通过加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可以消除人为控制物价的隐患。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特别是要防范和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垄断和哄抬物价行为。当前,尤其是要注重发展期货市场,获取参与资源的定价权。
中国是石油、铜等原材料的重要购买国,但参与交易规则制定的权利非常有限,应逐步推出各种原材料的期货产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应增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真实度,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民众。
四、结语
目前对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走向还没有定论。但随着通货膨胀这一目标在我国经济体中地位的提升,控制通货膨胀无疑成为新货币政策的关键目标。
- 上一篇:
- 下一篇:物价公文处理范文
相关文章
物价产业投资股党风廉政建设汇报 2022-09-13 10:04:26
业财融合下医院物价管理运用 2022-03-02 11:01:09
浅析医院物价管理内部控制 2022-03-02 10:56:58
医院物价管理与经济发展思考 2022-09-17 09:33:54
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总结 2022-03-18 04:31:59
物价局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2022-03-18 04: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