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0-12 17:24:42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勘查工程;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加入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是快速高效地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石。《华盛顿协议》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协议之一,也是关于国际本科工程学历(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资格认证的协议,其核心内容是经过各成员国组织认证的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1,2]。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于1992年开始在部分专业领域开展试点,目前已经扩大到16个专业领域。专业认证的目的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紧密联系产业界以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并与注册工程师相衔接,同时促进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3]。由此可见,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以认证标准为指导进行评估,通过自评和专家评审,促进相关专业的改进工作,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质量。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的北京石油勘探专科学校“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在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江汉石油学院本科院校和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下,1998年开始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招生[4,5]。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试行“拔尖培育计划”和“卓越计划”,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在当前面临的信息化、国际化时代和油气行业低迷的状况下,要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国际化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人才竞争力,同时为推进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建设更合理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体系,参与专业认证的工作势在必行。

一、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的实施

长江大学在2015年9月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申请,2015年11月协会发出受理认证申请的通知,开始长达一年多的专业认证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协调安排下,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积极配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同时学校领导邀请专家参与专业认证工作的指导,协调相关企业代表对我校近几年培养的资源勘查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反馈工作。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于2016年8月初步完成,撰写自评报告是接受认证专业“自我举证”的过程,通过给出足以证明是否能够达成认证标准的相关材料(自评报告正文及附录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要求: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在“校、院、系三级管理,以学院为主”的运行模式下连续不断地改进计划,最终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在任课老师、教学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三方共同鉴定达到认证的各项要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在完善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根据企业家对该专业的人才需要以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每年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应修订,以达到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保证毕业生获得进入该专业领域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1.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基础建设的中心,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5,6]。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必须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遵循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设计、基于专业工程属性设计、突出油气勘探与开发专业特色、课序遵循循序渐进等原则。课程设置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与专业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基于本专业重理论应用与实践操作的工程属性,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课程包括实验、野外实习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与专业类课程的设置中设置了大量与油气勘探开发相关的课程。课程体系设计遵循从通识类课程到专业类课程、从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从理论课程到实践课程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安排,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一般心理过程。2.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和达成。专业认证所提出的能力标准体系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使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目标达成度等方面能与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做出响应,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相关课程来构建知识结构,最终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能力。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知识,开设了系列相关理论课程。专业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国际视野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开设了系列实践课程。每门课程与毕业要求、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具有对应支撑关系,为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中要求在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中明确该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让学生和老师了解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方面,需要明确各章节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教师明白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懂得应该学什么。在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方面,教师在制作试卷或通过其他环节考核学生时,考核的知识模块都能与毕业要求对应,使得教师出题有据可依。最后通过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来定量检查毕业要求的落实情况,避免落实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变得抽象化、空洞化,并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3.课程学分设置安排。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9.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和限选课(含通识教育限选课)106.5学分,集中实践课和独立实验课(含物理化学实验)46学分,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公选课17学分。课外完成自主发展计划10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对理论和实践学分的分配较为合理,同时通过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表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比例均达到了专业认证的要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达35.5学分,占总学分的20.9%;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54学分,占总学分的31.8%;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37学分,占总学分的21.8%;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43学分,占总学分的25.4%(表2)。

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及思考

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历时一年半,在准备认证相关材料和撰写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过程中,通过与专业认证标准相对比,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1.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国际工程教育界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指导,同时,行业专家和企业以生产实践和行业发展需求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和创新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实在培养方案的具体环节,专业认证的培养目标要根据社会需求、学校情况、师资力量、学生状况等,明确和科学地给出相应定位。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学校和教师以培养目标为追求,并在毕业生身上体现知识、素质、能力的目标实现。2.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的具体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环节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制订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教学大纲,清楚认识到所担任课程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在授课小结、期末考核以及试卷分析中,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要求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学校需要密切与企业合作,加强企业在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的参与度。同时,需要将企业界、工业界对工程师的要求和所培养工程师的质量反馈给学校,进一步引导学校推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革和发展。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需要从企业界、工业界得到毕业生的相应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学校已经与多家重点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学校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召开联谊会和座谈会,共同商议人才培养的大计。5.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以评促进、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方针与原则指导下,学校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认证工作,成立专业认证工作小组保证认证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加大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建设和实施,完善教学实验条件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在资源勘查专业认证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确认识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最终考核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资源勘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改进,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促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秀英,王海滨,姜广峰.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51-54.

[2]张文雪,刘俊霞,彭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潜在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6(28):60-64.

[3]刘丽,顾雪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及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5,(4):83-85.

[4]林小云,龚文平,何幼斌,等.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历程及成效[j].中国地质教育,2011,(1):25-29.

[5]何幼斌,林小云,王振奇,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9):74-76.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课程体系;网络教学

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发展的客观需求[1]。开设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开展系统化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和应急自救能力,对减少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由于该课程仅在国内少数高校开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该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结合我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1课程体系结构

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在资产管理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统筹推进下,于2015年开设了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面向需进入实验室的化学、生物、冶金、材料等专业的三年级本科生、一年级研究生开设。目前该课程已纳入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计划,为本科生必修考查课程和研究生学科基础必修课,以16学时设课,其中研究生课程按照1学分设置。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实验室消防、水电安全、实验事故应急处理及其他相关安全知识。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与应急能力,课程还增设了模拟体验以及实操活动,通过实践提升学生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个体防护能力。我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实际提出了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包括两个平台,分别为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其中理论教学平台由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模块组成;实践教学平台由集中实践与自主实践模块组成[3]。每个模块下设两项内容,以便兼顾不同层次的授课群体。两个平台的构成既源于安全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教育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平台互为支撑与补充,既强化理论知识又增添教学趣味性,有效提升了安全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发挥学生这一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课程体系的设计涵盖了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保卫部门、院系、专业实验室等多个教育主体。它们同属于大安全教育系统,运用合理的结构加以整合。各教育主体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等方式,各自服务于安全教育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同时又在同一环节中互补,在协作中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4]。

2课程组织与设计

根据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安排,分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集中实践、自主设计等4个模块。2.1课堂教学模块。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设课专业的特点,教学团队制定了16学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形势政策、管理体系、重点危险源管理等主题,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堂教学模块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为了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需求,授课团队由安全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岗教师、实验技术岗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由来自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师授课,并根据实验室实际状况,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便满足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在授课课程中,还安排了2学时的专项培训,借助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组织学生聆听安全管理专家报告,及时了解实验室安全的新形势、新要求。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教学团队结合教学体会与经验,以教学讲义为蓝本,组织编写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教材,并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项目,内容涵盖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通识知识,以及理工科专业实验室的专业安全管理内容,其内容全面、专业性强,为课堂讲授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与借鉴。2.2网络教学模块。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交互优势,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理解,对普及安全知识、检验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学校网络教学主要依托学校“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平台”以及“大学生安全教育”两个教学系统,其中第一个教学系统的安全知识题库由授课教师承担收集和维护。根据通用性与专业性程度的不同,分为通识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三类。授课教师结合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类型为学生必修或选修内容,学生进行网络自学并参加网上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实验室安全校级准入资格。2.3集中实践模块。集中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模拟与体验。采用集体组织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安全事故模拟演示,自行设计事故发生情景,准备场地与道具并扮演相应角色。在实地演练现场初级自救与逃生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应急处理的流程与逃生线路,培养学生快速反应与应对能力。结合实验室安全检查和巡查,组织学生在真实实验环境下担任安全巡查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查找实验室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发现理论知识与安全技能的不足。这种实践方式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其实际印象。2.4自主设计模块。自主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围绕具体实验环境,设计出实验防护方案、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等。学生可结合专业特点,自主模拟某种常规实验操作情景,提出应采取的实验室防护措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学生还可结合某一专业实验室,设计日常安全管理方案。在设计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可能发生的各类状况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出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安全预案,将安全工作带入实际的实验室工作中,将教育自上而下的灌输过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自我开发与设计过程[5],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作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3.1探究式教学。授课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自主提出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如授课教师给出一个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然后进行点评,或授课教师给出实验室火灾情景,让学生深入思考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机理、影响因素、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安全知识,深入思考并分析解决问题。3.2案例式教学。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真实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利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警示作用。课堂教学模块的各个教学主题,均以典型的易发事故作为内容导入。授课教师结合实验室安全危险源种类及诱发原因,指出事故案例中的错误做法,引导学生反思事故案例所反映出的安全观念淡漠、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安全教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与感染力。3.3体验式教学。注重运用课堂演示和学生参与体验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时,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展示部分防护用品,如呼吸类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等,让学生了解与辨识常用的天然橡胶、丁腈橡胶、pvc、氯丁橡胶等防护手套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实验环境。通过防护用品的现场穿戴与脱卸体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穿着顺序以及穿戴遵循的一般原则,了解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日常管理要点等。

4关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课程体系建设分层推进、逐步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团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注重增强课程的领导力、实施力,提高课程的开发力、执行力,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研究[6],使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成为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4.1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安全准入的整合性共建。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是培养和优化学生安全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7]。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中,将通识类知识培训、专业化知识培训与实验室安全准入模式相结合,从网络教学到课堂教学,再到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施的逐层深入,将安全教育链条中相关环节有效贯通,统筹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范畴,有效巩固了安全教育的效果。(1)内容整合。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将网络教学“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平台”的学习题库分为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化学品、特种设备、机械安全、辐射防护、生物、水电、消防、事故应急等内容模块[8],使得网络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相呼应。(2)联动实施。网络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课堂教学内容是网络教学的延伸,两个模块可同步进行。学生首先要在网络平台上通过自我学习与自我考试,通过考试后可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其中特定专业的学生还要经过专门的课堂学习,更加系统地了解实验室安全专业知识。(3)资源共享。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动画、模拟仿真等元素引入教学[9],制作了“小贝壳”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危险废物安全、压力气瓶安全等微视频课件,可同时供课堂、网络教学使用,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2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安全文化活动的协同式融合。从教育培养过程来看,实验室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学活动(含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安全文化活动等。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体系将三者有机联系起来。(1)教学活动重在“求学”。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也是统筹推进育人功能的第一课堂[10],授课教师以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进行理论讲授,在有效衔接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网络平台的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2)实践活动重在“践行”。实践平台的设置,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安全教育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转换身份,以安全检查参与者以及安全事故体验者的视角,运用与检验已掌握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反思安全管理防范观念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落实到位。(3)安全文化活动重在“浸润”。在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开展多个主题教育。通过以规章制度、知识竞赛、文化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展示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凝聚与激励功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习惯,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安全观念。在学校、学院、实验室三个层面上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安全教育大课堂的育人功能,从而真正树立大安全观念,实现全程育人的安全教育目的。4.3“校—院—实验室”层面的层级化组织。统筹管理、分级组织在课程教学的筹划、实施与完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开设以来,学校资产管理处、保卫处、各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各级实验室广泛参与、统筹推进,形成了多元主体合力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层面负责课程规划与教材编写,以及教师培训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彰显了导向力与引领作用;学院层面负责组建授课团队与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体现了保障力与运行能力;实验室层面作为实践平台的载体,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有效指导与专业化的培训,表现出专业性与行动力。三级联动的层级化管理在于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既体现了教育主体的协同性,又保障了教育内容的关联性与衔接性,对安全教学工作由普及到提升,由通识知识到专业化知识逐层递进起到了良好的组织推动作用。

5结语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3

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职业教育强国相继对原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等进行了重构,确立了基于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美国建立了渗透式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学生按照职业准备实践、职业集群课程、职业路径课程等依次学习。德国等制定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培养内容框架,院校根据实际需求将具体学习情境用于课程教学。芬兰等细分职业素养构成并具体化到课程。加拿大等实施针对性教学,与知识技能课程并列,单独开设个性化的职业素养课程[1]。很多国内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程红兵提出建立校本重构的基础课程、人文素养拓展课程和个性化特需课程。王禾玲提出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2]。虽然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开放式、融合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在各类真实、仿真或拟态环境中学习,促使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

二、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受制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拓展面较窄,素养教育遇到阻力。学生上课接受文化知识较慢,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师生常常陷入“各唱独角戏”局面,课堂教学失控、失真。(二)教学内容设定有问题,学生缺乏专业认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在课程目标、内容设定上应当有别于中职和本科,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很多院校没有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系统布局,没有按照职业素养要求组建课程,要么是简单的技术传授,要么是照搬本科模式。学生就业意愿虽然强烈,却缺少对所学专业的职业情感认同,缺乏对职业发展的主动规划,毕业以后1~2年内离职率较发达国家相比高出许多[4]。(三)内容单调,体系失衡,职业素养教育结构错位。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多按照“学科系统逻辑”编排,即便是“项目导向”,也仅仅是把章节更换成任务。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忽略了学习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学生体会不到真实工作过程中内含的职业素养,仅仅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得不到职业素养的有效积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虽强,但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的期望,产生结构性错位,企业满意度不高。(四)形式固化,评价困难,职业素养教育存在功利因素。由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课程实施还是以专职教师为主,基于企业真实场景的现场教学较少。即便是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往往也是承担课时比重较少的技能型较强的“企业现实需要”培训类、实践类课程。评价时重结果、轻过程,偏向于对学生规定动作的考察,对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考虑较少,忽略个体成长差异性,造成评价失准。

三、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5]2019年,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时讲到,“希望大家注重培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这是成为人才很重要的素质。”[6]其实质就是要求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麦可斯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离职率高达40%多,因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原因不足10%,职业素养的原因达到了90%[7]。可见,企业用人需求从过去的“技能外延式”逐渐向“素养内涵式”倾斜,更需要有职业“灵魂”的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快,体量大,并且选择依据不清晰、规范,教学内容很难取舍。只有将课程内容从以知识逻辑为依据向以促进核心素养形成为依据转变,才能对学生发展提供更好、更有质量的保障。

四、职业素养构成要素和内容模型

(一)职业素养构成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职业素养研究,欧盟以终身学习为目标开职业素养研究,美国就业技能委员会提出21世纪劳动者具备的5大工作场所能力和3个基础能力[8]。夏飞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提出了18个方面的素养指标[10]。本文在综合借鉴各学者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调研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用人标准,认为职业素养应具有岗位对从业人员有不同要求的职业性,知识技能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成长性,性格情感、意识动机、责任担当可通过“后天教育”改变的可塑性,需要长时间积累、沉淀和升华的长期性,一经形成,短时间内不易发生改变的稳定性,随着环境和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变化、改进和提高的发展性。具体表现在价值理念、意志品质、团队意识、终身学习、职业信仰、敬业精神、执行力等27个方面。(二)职业素养内容模型构建。美国麦克利兰提出“职业素养冰山理论”,认为人的个体素质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素养,显性部分主要是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隐性的部分主要是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等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11]。职业素养在模块上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4个构成部分;在层级上可以分为任何职业和岗位都应该具有的基础性职业素养,与不同专业匹配能力发展的专业性职业素养,基于学生职业规划和个性成长的发展性职业素养。形成以知识和技能为实现路径,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过程的,立体交叉的,系统的“模块 层级”职业素养构成。这也是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内容基础。

五、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实施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现状与问题;体系构建;cca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双一流”战略、“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学也面临改革和创新。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在《国标》基础上,2020年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在对外语学生的素养要求方面,更强调学生人文精神、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相关课程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英语专业趋于饱和,在贸易战、互联网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位处地方的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因为师资、生源、区位、学校定位等诸多因素,处境尴尬,面临巨大挑战。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作为英语专业应对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在课堂之外的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进而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英语专业为例,指出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新加坡cca课程辅助活动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

二、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国标》规定英语专业实践环节可包括专业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几个方面。目的是为了“了解国情民情、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1]。但很多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并没有给予实践课程足够的重视。金成星[2]调查了安徽数所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情况,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不足、人际交往组织能力弱、实践课程能容设置有缺陷。另外,从学生学习兴趣到教师教学投入,从实践内容到实践场地条件等主客观方面,存在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教师不投入、实践流于形式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二)问题。1.课程设置陈旧,很多高校在培养方案上只是标明了“语言技能实践”或者“翻译实践”之类的课程,这和培养语言技能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没有实质区别。换言之,就是换节课做听力,做翻译练习。而实践课程又不如理论课程在学时数、上课时间上有所保障,学生没有真正实践、老师没有真正教学。2.实践教学场地、基地有限。由于工科院校的性质,又地处非中心城市,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并没有“双一流”高校、中心城市高校那么多的校外资源诸如外企、文化机构进行实习。重点综合性大学本身拥有较好的人文环境和丰富多彩校办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英文戏剧节和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了实践课程的开展。3.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因为上述条件的限制,导致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还停留在一些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把实践课程变成了另一种理论课。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减弱。4.过程控制和评价体系缺乏。由于教学组织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考核,面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往往草草应付,各自为政,甚至让学生自行实践。教师未能有效组织和监控。在教学评价打分环节也比较随意,标准不统一,不利于获取有效反馈。5.实习实践、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因为缺乏上面的过程监控,有些学生对于实践报告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要求。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332-也可以体现学生并没有对专业相关话题有较好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3]。大量毕业论文选题陈旧,没有深度,没有创新。6.实践活动学生覆盖面不广。虽然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一些传统的英语类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比赛,阅读写作比赛,单词拼写大赛等,这些的确是实践的形式,但往往只是少部分学生在参与,而可以在校级比赛中胜出,晋级到更高层次比赛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课程体系应该覆盖所有学生,所以单纯的比赛,并不能实现全人、全员的教学。另外,此类活动往往时间短、有间断,学生在参与一次后就不再参与。7.实践课程缺乏持续性。很多学校往往把实践活动放在某一周进行,而实际活动又未有效开展。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期大部分时间内不用实践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重视程度。相关实践活动也未打破年级框架,缺乏从学生大一到大四连贯的实践课程。课程缺乏持续性、连贯性,不利于实践成果的产出。以上问题在此类型的高校中普遍存在。香港学者wongn&leung[4]的研究证明,学生在参与cca活动后学术成绩、社交能力、技能素养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以下讨论通过采用新加坡教育体系中的cca课程模式,来构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三、cca模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一)cca模式及其优点。新加坡教育质量位列全球一流,成功的关键是向学生提供均衡的全人教育充分开发学生潜力,注重培养新时代所需的技能。“全人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并充分促进每个人个性化发展的教育[5]。作为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的一部分,课程辅助活动(co-curricularactivities,简称cca),于1998年开始实施,并于2000年被系统地、可量化以及可操作地纳入中学教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四大组别组成:体育活动、制服团体(童子军类社团)、表演艺术团体与协会和社团等活动,类似于现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素质教育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毕业都被要求参与cca活动,在一个标准记分制度下,学生在完成中学教育后,将按cca活动的出勤率、成绩以及对该项活动的贡献,获得分数。其成绩会纳入升学的“入学扣分优待”。这对于学生的升学和申请海外留学十分重要,因此从学校到家长学生都很重视。新加坡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了“21世纪素养框架”,见下图[6]:从内向外第三层是21世纪素养,包括公民素养、全球意识、跨文化素养、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以及交流、合作与信息素养。这些素养恰恰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cca课程的实施逻辑就是课程最终会转换成升学的分数和加分指标,教育部门强制要求核心项目的活动必须贯穿中小学阶段。每个组别都有多达十几项的活动,除了核心项目还有任选项目,最大限度地提供了选择自由和兴趣爱好的广度。(二)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冯光武提出,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支撑,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统筹构建。以下将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来论述新模式的合理性。1.实施方法。首先,课程设置要符合《国标》和《指南》的要求,根据现有师资和教师的专长,我们设置了文学阅读、戏剧表演、翻译实践、跨文化交际、英语演讲和辩论几个实践团队,每个团队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教学工作。第二,打破原有按学期、班级设置实践课程的模式,改为按兴趣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何种实践,从第二学期持续到第七学期。如果学生中途要更换团队,需要提出申请。这样每个实践团队就包含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教师应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任务,形成任务难度的梯度。第三,实践实践贯穿整个学期,不再集中于某一个星期。每学期总实践课时应不少于16学时,指导老师负责记录监控。第四,实践形式多种多样,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可以是排演英文戏剧、撰写翻译报告、英文演讲辩论比赛等。指导老师应对每学期的实践活动应达到的最低要求做规定,比如至少完成多少字的翻译或者几本书的读书报告。第五,实践课程和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参加各类比赛,把实践作品做换为大创项目,这些都可以给予相应的加分。2.评价体系。合理的课程体系离不开评价体系的保障。不同于理论课程的期末考试打分,实践教学体系采取的是考察的形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给出优、良、中等,也可以换算成百分之。新加坡cca模式大学前阶段的评价方式的采取的是pal体系来这一体系主要是依据学生在课程辅助活动的参与(participation)、成就(achievement)和领导(leadership)三个范畴来评价他们的表现。借鉴此模式,我们分为了“出勤”“表现”“领导”三个范畴,再加上比赛、项目获奖的加分。所有团队采用统一的评价维度,各维度所占百分比也应一致,以体现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统一的评分表,以记录学生的出勤、每次活动的表现、作业得分、是否担任了小组领袖及组织工作,用分数作为学生积极性的驱动因素。3.cca模式的合理性。王巍巍,仲伟合指出:实践教学,应确保见习、实习、课外实践等活动落到实处,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增进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际工作场域中提升职场胜任力[7]。根据上面总结的问题,我们发现用cca模式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前面讲到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缺乏创新。cca模式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对本专业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已有一定了解,从第二学期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发展某一兴趣,长期坚持;第二,因为此类院校不具备人文环境、硬件条件、外部联系的优势,无法保障学生校外实践。而cca模式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又不需要大量的外部支持,避免了工科院校的劣势。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第三,教学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性增强、分组实践能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比赛可激发学生实践的动力;第四,做到了学生的全覆盖、学习阶段的全贯穿,解决了实践教学只有少数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的困境;第五,实践过程可监控,评价机制易于操作。评分体系中的每个范畴有细化的标准,如“参与”用参与项目和出勤率来衡量,“表现”用作业质量和活动变现衡量,“领导”在活动中承担的角色来衡量,所获得奖励另做加分,这些范畴指标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六,易于产出成果,教学相长,师生共赢。本校自从2017级实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来,各实践团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学生老师共同完成调查,有学生参与辩论比赛多次获奖,也有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奖。而指导老师也可以利用长期的教学过程申请科研项目、形成教学团队。

四、结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英语专业从教学到就业都面临巨大压力,需要做出切实有效地改革来保证专业的健康持续、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国标》和《指南》的指导意见中,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国标》要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建构,特别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8]。由此看来,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体系要实现的目标,远不止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要求,而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9]。而新加坡教育中的cca模式可以解决目前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但在评价机制、学生反馈、教学手段方面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教学效果也需要做更多的实证来检验。地方工科院校在设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扬长避短,遵循有目的、有创新、可持续、可操作的原则,按照专业培养规范、标准来设置课程体系,以实现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光武.把握国标精神、找准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建议[j].外语界,2017,(1):2-6.

[2]金成星.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3):77-80.

[3]成芳霞.新国标下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4,(9):92-95.

[4]wong,helen,leung,simon.howdotertiaryeducationstudentsperceiveco-curricularactivitiesundertheneweducationsystem?[j].internationaleducationstudies,2018,(2):82-96.

[5]顾秀林,丁念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新加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4).

[6]师曼,周平艳,陈有义,等.新加坡21世纪素养教育的学校实践[j].人民教育,2016,(20):68-74.

[7]王巍巍,仲伟合.“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j].外语界,2017,(3):2-15.

[8]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2.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校过分关注学生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而忽略对于其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即在校企合作的课程框架内,过分关注于学校课程的学习,忽略与企业课程相关的实践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教育,如若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则莫过于缺失了最主要的本科教育内容。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若想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培养出国家未来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改建。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中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严格,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招收类型逐渐转为应用型人才。此外,我国的本科教育,在国家对于本科入学率的要求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向为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本科教育在全国的普及率得到大幅提升。而且,从大学类型的分布比例来看,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数量明显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目标已经逐渐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同时,现阶段的发展仍然保持以校企合作为发展基础,为了更好地顺应国家的发展要求,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企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必然要求。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起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双赢的合作模式[1]。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每种课程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培养重点。

(一)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学校教师负责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场所是学校。尽管长久以来,中国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学校课程,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新型的课程体系中,学校课程的教学安排也应该涉及一些有助于提高职业发展能力的课程,或者是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课程,为学生在今后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中取得更大优势,奠定其自我发展的基础[2]。

(二)企业课程

顾名思义,企业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课程,该课程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在校学生对于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术要求有更加直观地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将更好地掌握这些职业技能,以确保自身在未来竞争中拥有更强的职业竞争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校可以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使学生真正了解实际的工作环境以及具有更加真切的工作体验,不仅有利于其更好、更快地掌握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使之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以后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一举两得[3]。

(三)校企共建课程

所谓校企共建课程,即同时具有前述两者的共同优势,既保证课程的理论性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各应用型院校所培养学生的类型以及专业不同,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的建立不可一概而论,而应该结合专业培养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安排。校企共建课程的授课方式相较于前两者更加具有多元化。其一,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由学校的教师以及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其二,尽管仍然是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授课,但是却分别负责不同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别进行讲授。其三,则完全由学校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尽管企业不参与授课内容的传授,但是需要提供实习所需场地以及相关设施,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起辅助性作用[4]。

三、校企合作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正如前文所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课程规划体系,就是要培养更加适合企业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难得出该课程设计体系的主线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作为实践操作的基础,学生们同时也需要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校方面一般会采取校内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授课的模式,建立起同时兼顾两种发展要求的学习模式。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可以分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大类。

(一)公共课课程

公共课程即属于学生教学培养方案中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课程。一方面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基础知识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后续专业课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5]。

(二)专业课课程

专业课区别于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不同的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不同,但其培养目标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课课程在本科的学习中,又可以大致分为专业知识理论学习,以及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学习两部分。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有更加扎实地掌握。

(三)教学内容安排原则

由于新时展下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于教学课程教授内容的安排也必然会随之变化,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首先,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兼顾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安排之余,增加选修课的内容,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教学内容要做到与时俱进。尽管课本内容不能随时依据最新的研究方向进行及时的变动调整,但是教师及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做到以课本以基础,不断辅以最新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紧跟时代潮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立人先立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难点

尽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其课程构建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那种,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内容繁多的问题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尽管所遵循的原则很明晰,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难免会存在课程内容繁多、课程安排存在冲突的问题。若想同时兼顾企业相关课程以及正常的课程教学任务,则不可避免地会为学生带来严重的课业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追求课程种类的增加,反而会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出现,得不偿失。因而对于具体教学课程的安排问题,是阻碍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真正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之一[6]。

(二)合作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大部分存在合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由于企业的发展目标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于学校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相关事宜的安排,耽误原本的工作计划,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互惠合作的基础,两者之间难以建立起良好高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模式。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企业,在追逐各自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忽略两者之间的合作,都会使得合作关系流于表面。

(三)企业的教学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师

由于企业在招揽人才时,以及日常的工作中,并没有刻意去培养教学型人才,同时本科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依赖于老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课程安排。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即使是在专业实践课程中,也会由于缺少兴趣而导致对于知识的学习到不到预期效果。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少数,讲课内容缺乏重点、教课方式过于死板,都成为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

五、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基于针对课程安排体系中存在的实施难点的针对性分析,可以更加高效且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对于课程的数量进行合理的取舍

正如上文所述,如果只是单纯追求课程数量,则会得不偿失,甚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可以在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归类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取舍,从而在最少的课时下实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的目标。一方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为其选择喜欢的选修课留下更大的时间余地。

(二)建立校企合作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可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设置第三方的监督机构,通过第三方的有效监督控制,实现校企双方教学管理安排的平衡。同时可以设置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考核标准,合理的分布学校教学以及企业教学的内容,最终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以提高相关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减少消极懈怠等问题的出现。通过监督机构规范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同时也需要增加对于企业教学任务承担者教学能力的培养,降低客观原因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三)增加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利益的损失,面对这样的问题,让企业放弃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因而可以通过增加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以达到吸引企业合作的目的,确保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基本不受损失。

六、结束语

尽管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体系已经提出多年,但是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因而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应用。对于问题的针对性分析以及有效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的提出并不难,而更重要的工作还是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互相磨合的漫长过程。可以说,唯有两者协调配合,才能更加顺利地实现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达到更好应用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同庄,胡明,郭健鹏,等.以能力为导向的单片机卓越工程师培养[j].高教学刊,2016(21):92-93.

[2]侯雪梅,李志博,于磊,等.软件工程课程群案例库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大学教育,2019(10):11-13.

[3]党跃轩,毕凤阳,翁江翔.应用型本科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0(3):40-43.

[4]李向军.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与课程群建设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4-117.

[5]王春满,徐文苓.河北地方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j].时代金融,2011(9):157-158.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消防工程技术;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3月,随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消防事业走向职业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就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一系列问题。[1]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2]就要求我们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表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行业发展为方向,以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对消防行业的调研,分析不同消防工作岗位,归纳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分析完成各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构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更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规模也日趋增大,对消防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全国开设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25所,[3]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超过1500名。(二)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企业、行业专家、同类院校同仁和消防专业毕业生的调研,分析其中三个典型工作岗位,分解出典型工作任务及与之相对应的岗位能力要求,详见表1。(三)整合构建课程体系。通过表1的岗位能力需求可以得出,消防行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消防制图、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给水排水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与控制等。通过对消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整合构建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三、课程体系的实施

课程体系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在课程体系实施提供一系列保障条件,具体方案如下:(一)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因此,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与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学习行业、企业先进知识和思想,掌握专业前沿技能,并运用到教学中去。(二)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高职学生更强调实践操作技能。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强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提供条件;二是增大投入建立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要与行业的需求紧密相连,为企业培养相应的技能型人才。(三)教学资源。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大多数教材都是本科教材,理论知识体系非常完善,但实训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相对缺乏。这就要求消防工程技术教研团队深入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与高职院校优秀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充分利用微课、在线精品课程等手段丰富教学资源。

四、结语

新时代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消防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需要契合行业的岗位需求,而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并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等,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浩荣.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消防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25-126.

[2]赵芳.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8(9):93-94.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能力及素质要求分析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为90.1%,位居2015届最高十大本科就业率专业之一;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4123元,位居第二,毕业3年后月收入为6484元,位居第五;为毕业3年晋升比例最高的专业,为57%。但与此同时,该专业3年离职率最高,成为就业相对最不稳定的专业;而且报告显示,该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只有52%,培养错位现象明显。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地方综合性大学国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只有20%左右,约30%的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接近50%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性不大的工作,如文秘、销售、金融、行政管理等。《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已连续多年将国际经济与贸易列入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李颖)。[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外经贸人才,该专业有其自身对口的就业职位及工作职责,一类是进出口业务从业人员,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等;另一类是国际货运人员,如国际货运、船务等。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口职位及相应的工作职责分析,市场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例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对口基本职位而言,首先是基础能力,包括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其次是专业基本能力,包括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贸业务操作能力;最后是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合作协调能力、商情判断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其中,由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相对重要性,外贸业务操作能力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基本能力的根基。蔡小勇等通过实际调查得出了用人单位对进出口业务能力的选择排序,从中发现,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进出口业务环节的操作能力与外语的运用能力。此外还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进出口业务拓展能力要求迫切,通过对该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对口职位分类与工作职责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2]根据对本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研和以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金融外汇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如理财人员、期货交易员、证券业务人员、商品促销专业人员、金融服务业专员、外汇交易人员、银行办事员等,因此,有一定比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校生热衷于考会计员证、国际金融理财师证等,虽然对学生就业有些许帮助,但是,通过对理财规划师及期货交易员的工作职责内容分析可见,相应的职业要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不相匹配,由于专业不对口,专业基础及专业技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2016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取消了一大批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就包括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直接相关的报关员、国际商务专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会计、外贸英语、国际商务会展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等等,以及一些间接相关的证书。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毕业生的真才实学、就业能力、职业知识及能力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及内容分析

1.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培养观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传统的推式教育下以学科为导向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转变为拉式教育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在对外贸行业调研、企业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技能、岗位职责进行深入剖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2.建设内容。(1)遵循知识能力结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素养指标体系为导向,以课程间的逻辑性及对能力培养的响应性为原则,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形成“主干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内部结构。拟定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课堂课程及相应的实验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及职业实践课程。根据“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原则,运用课程体系实现矩阵对课程体系与人才需求能力进行对接。(2)根据学生成长阶段特点确定开课时序。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的能力进阶式提升。大一阶段运用引导式教育。把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引向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逐步理顺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学业规划的同时对职业规划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大二阶段运用培育式教育。陆续开设学科基础课程,穿插拓展学生视野的专业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大三阶段采取学生导向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转化的主动性,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大四阶段采取反馈式教育。专业教师与学工辅导员相互配合,通过沟通反馈的形式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业状态,使学生正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适时加以鼓励及偏差导正,引导学生自主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及知识准备。(3)严格遵守课程体系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保持课程体系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及严肃性,高校只是人才培养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我们培养人才是要输送到用人单位去的,所以课程体系的制定应当始于对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调研,搜集必要的需求信息;对企业的职位及职责进行剖析,得出相应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总结归类,结合岗位职业标准得出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簇;根据知识与技能簇得出相应的课程群,并落实具体的课程;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特点及知识的前后响应确定开课时序,确定初步的课程体系;聘请专业课程设计专家进行评审并进行调整与修改,然后投入实施。

三、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第一,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课程体系的设计工作。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具有行业背景且富有培养计划制定经验的教师、行业专家、其他高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者等组成。由该委员会负责设计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管理,按照“计划—实施—反馈—修订”循环对课程发展、课程控制、课程评价、课程检查等进行持续性科学管理,保持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及与时代外贸经济发展的契合性。第二,邀请行业企业共建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国外一些成功经验也对此给予了强有力的证明。首先,统一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培养目标,在设计实践环节时将企业的培训渗透进来,行业企业在学生大一实习时起到参与的作用,在大二实习时起到参加的作用,在大三实习时起到指导作用,在大四实习时起到主导作用。通过系列化合作建立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第三,协调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的统一性。讲授课程的相对稳定性既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在进行课程分配时要根据教师的受教育背景及职业经历,一旦分配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该教师能够不断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根据课程衔接组成教学团队,定期研讨,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保持讲授知识的衔接与学生对知识的响应。

四、结语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和手段,因此,如果没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只是空谈。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设计的人及组织机构选择的科学性、课程体系内容的科学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实施流程的科学性、课程体系评价的科学性。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起始于行业企业调研,也必然终结于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及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反馈,因此是个闭环系统,不但体现了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科学性,而且正因为有了行业企业的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践行“跟进式教育”理念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46-147.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8

关键词:项目驱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

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是保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新时期,经济也保持稳步的增加,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探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基于项目驱动课程建设模式,更能够符合学生就业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1专业课程结构趋同

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更多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相关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多是重复的。没有与专业体系知识结构相一致。这也是导致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晰,理论课程的交叉与重复,又导致专业的培养方向性不明确。再者,理论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偏差,有的消费个性化分析存在资料陈旧,数据不详实,市场定位也没有及时与现代信息时代相吻合等,这些差别容易给学生学习产生误导。

1.2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在这方面,学校主要想通过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以满足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更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注重员工的“行为导向”,而对素质要求并没在学校所想的那么高。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与规划有很好的促进,但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员工而言,业绩和成果是企业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

1.3营销理论与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冲突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仍显出诸多不足。专业技术的知识无法与营销理论结合起来。一般来讲,具有良好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营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很快的成长为该专业领域的营销人才。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对技术领域的不了解,使其很难进入到技术领域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这给现有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2基于建立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重构课程体系建成优质核心课程资源

为适应企业现代营销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能力三递进、销售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即通过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技能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高本专业学生基础能力、专业技术、综合技能的进步和发展。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开设不同营销方式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营销能力。

2.2“工学互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将企业对本专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市场运营的相关知识,教学评价中结合企业考核评价,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深度结合。通过举办企业专家讲座、品牌策划技能大赛、营销状元秀、跳蚤市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指导专业建设作用,听取企业对教学改革及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3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2.3.1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有效的探索。通过在一个项目驱动下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学习、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本专业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创新与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2.3.2项目流程的确立

一个项目可以是会议或者展览、某一营销策划方案、渠道建设、网店(微店)建设、某个庆典、某项具体活动等。应根据不同项目实施,确定相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在确定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流程的具步骤以及每个流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提高项目实施中利用专业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依据项目流程设计课程体系

在进行项目驱动市场营销人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学生的需要、学科的发展、社会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重点对学生市场分析能力、交流沟通专力、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项目实施的针对性。课程体系根据培养重点,由项目管理流程课程、平台通修课程、营销实践模块、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组成。一是项目管理流程课程:其内容以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其中项目策划包含营销策划、投资学等课程。项目研究包含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项目组织包含市场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等课程。项目现场管理包含销售管理、管理沟通、服务营销等课程。客户管理包含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二是平台通修课程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以及通识模块。本专业必修主要包括营销专业必修知识类课程。通识模块包含必需的政治、文化、身体类课程,例如马哲、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三是营销实践模块。此模块主要以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为主,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将专业知识、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相结合,从而缩短学生岗前适应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技能性人才。四是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限定选修课,一部分包含品牌管理、价格策略、广告学等课程;另一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移动商务与电话营销、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五是拓展模块。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拓展、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拓展等课程。在这方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不仅要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为今后职业发展储备其他方面的知识,通过拓宽学习面,可以选修学生感兴趣的技术专业课程,也可以学习相关文化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其就业面的广度。

3课程体系优化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3.1实训项目的选择和制定在实训项目的选择时,要注意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来进行,项目要符合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的相关知识要求,也要保证每个项目完整性和系统性,最好具有整合不同知识、不同专业的特征。而且项目要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从而使得通过一个或若干个项目群可以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覆盖。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求,分析项目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优化项目的针对性。3.2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固化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由教师课程和项目的认识不同所决定的。这些不同之处,造成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学效果出现波动。这方面,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要加以注意。通过教师团队统一对项目和课程体系的认识,在运用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后,对课程教学方法也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寻求满足项目要求的教学方法,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细化,从而可以保证专业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4结束语

在对基于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以项目驱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更合面、更科学,从而使学校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其职业技能的要求。

作者:胡敏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卫,刘金岭.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13).

[2]柯浚.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22).

[3]刘春英.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茶学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业内对于高素质、懂得管理与营销、熟悉茶文化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因此,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以提高高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缺乏地方特色。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其根本目的。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点,理应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定位应该与普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有所区别,需要突出地方以及自身特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地方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地方产业发展以及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课程定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拓展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在知识结构、技能要求、职业素养方面都应该比普通本科院校更广更强,然而当前查询专业课程目标缺乏地方特色、不够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存在偏差。2.课程内容与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国内不同地方的茶馆都有自成一套的茶艺表演,因此国内茶艺表演方式各不相同,进一步增加了茶专业课程的授课难度,授课内容也更为复杂。但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大部分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差异,大多采用比较普遍的广受欢迎的茶艺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没有紧紧联系地方茶文化产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材方面,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茶学课程教材相对较少,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本技能深刻研究茶文化,又能对茶艺有着针对性实训指导教材。正是由于课程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因此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基于茶叶历史、茶艺表演等不同系列茶学书籍自我总结相关知识,归纳出课程讲义。3.实践课程较少、条件简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课程课时较少,教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部分院校查询课程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按照主干课程教学要求来建设,实训条件比较简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一方面,茶学专业课程知识结构要围绕茶学一线生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环节应该特别强调基础、实用的知识,即在生产实践中要求学生掌握茶树选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掌握茶文化传播与茶叶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等,因此高校需要据此调整现有的课本内容。另一方面,教学过程需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茶叶选种实践教学、茶艺表演实习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等素质培养。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重新定位专业课程目标。专业课程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价值观的一大体现。结合地方茶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茶学专业课程建设中需要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有机结合,培养跨学科、懂知识、懂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茶学专业课程要以素质、知识、职业要求为抓手,课程目标定位要体现整体性理念,系统性地构建课程内容,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将课程目标定位如下:(1)热爱茶业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吃苦耐劳,职业素养高,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3)熟悉国家关于茶叶的生产标准、质量控制、茶叶营销、茶产品出口等方面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4)了解茶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现代茶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能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5)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思维和工作方法。(6)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其他信息软件,具有对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2.优化课程内容与教材。在重构茶学专业课程内容时,需要加强教材内容与一线生产实践的联系,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茶艺技能、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等内容,还需要增加营销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地方茶产业发展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引入茶园或茶馆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使课程内容能够与实际工作更为贴近,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一线生产实践中。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同时也应该加强课程教材建设,高校应该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学校自身特色编撰适合该学校该地区的茶学专业教材,理论课程教材以及实训教材都应该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必要时还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茶学专家、优秀企业等一同探讨,在符合课程目标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引入茶产业中的新工艺与新方法。此外,教材的形式对学生要有启发性,还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材与课程以及地方茶产业发展的适切性。3.加强实践课程建设。针对当前查询专业实践课程课时少、课程教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地方应用型专科院校必须加强实践课程建设。首先需要结合院校查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以及地方茶产业发展需求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其次,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硬件与软件设施,提高校外实训基地服务水平,还可以自己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茶馆、茶园等。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因此也可以采用课外调研活动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补充实践课程内容,让学生就地方茶产业发展情况、饮茶营养等课题进行课外调研,调研后让学生回归课堂,就整理的相关资料与调研结果进行探讨。

四、结语

由于地方院校转型改革时间不长,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专业课程体系这一问题比较突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关键在于教学,而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影响教学成果、人才的培养等,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针对当前地方运行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应该结合地方以及自身情况,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加强实践课程建设,调整课程内容与课程教材,提高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余志,陈玉琼,邓俊涛,等.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8):70-72.

[2]肖国学.boppps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茶学研究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福建茶叶,2017,39(10):28-29.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化工技术;课程体系;cdio;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国际化,化工行业企业的用人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由过去的追求高学历转为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须尊重行业企业的现实人才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从而提升专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性。

一、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不足

1.缺乏实践教学及创新教育。由于高职化工类专业资金和场地的限制,造成新工艺单元操作设备无法及时配套和更新,无法开展实践教学及创新教育,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动手实践,难以深入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综合实践机会少,无法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课程体系内容陈旧,课程间缺少科学衔接。课程体系中教学课程落后,无法适应化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高速发展趋势;无法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各课程内容或“各自为战”,或重叠重复,任课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机械地学习,缺乏清晰、科学的知识脉络体系,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

3.忽视社会需要,人才培养单一。针对课程体系的建立,缺乏科学和深入的专业需求调研,不能掌握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培养单一,专业综合素质不强,人文素质欠缺。课程体系设置只针对地域经济特点或行业发展需求,降低了本专业受行业发展或经济发展影响的稳定性。

4.只注重课程体系建设,不重视配套体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是指导专业教学的独立体系,但仅是教学内容体系,如果缺乏教学管理及保障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缺乏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将无法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建设和科学实施,从而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甚至影响专业生存。

二、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纵向主线,构建单项能力提升课程体系。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依据应用化工专业就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系统分析各岗位的“核心能力”及“辅助能力”,从细化职业行动能力入手,对每一项能力所需的人文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教学模块,再将这些教学模块排序、组合,构建基于提升单项能力的课程体系。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提升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采用“能力递进,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技术基础能力→化工岗位操作能力→化工工艺设计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主线,形成通识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课程群,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现代化工企业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

3.基于cdio工程理念,构建提升综合素质的课程网络体系。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以cdio工程教育模板为范例,构建四级课程体系。以应用化工工程导论课(专业介绍)和顶岗实习答辩为一级项目;以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为二级项目;以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为骨干的课程群为三级项目,三级项目是二级项目的延伸和拓展;四级项目主要以各课程的基本项目为主,各项目围绕单元操作、独立生产设备、单一产品合成等内容展开,项目间内容相互独立,又在生产中相互关联,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授课效率。

4.基于课程体系,建立教学管理与保障、教学考核与评价辅助体系。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过程中,始终把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制定并实施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促进课程体系的高效和科学运作。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孙巍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