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体育教育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01 17:16:09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1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2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3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4
学校体育为学生奠定了基本理论、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方面的良好基础,但是,如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还需从改变职教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入手,有以下拙见仅供同仁探讨。
1.每周两节的普教体育可应改为“基础 特长”式教学。这种模式,既发展了基本素质和运动能力,又拓宽了体育文化课层面。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强化素质的同时,使活动内容新颖、有趣、富有创新,将身体练习与智力发展、兴趣爱好相结合,培养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
2,开展大课间和兴趣小组活动课堂。教育部要求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广泛开展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最近十年来经过许多学校时间证明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也是落实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保证的较好方法。保证阳光运动需要的时间是落实阳光体育的根本前提,大课间、兴趣小组的开展,将为终身体育的发展起到正迁移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就要使体育活动课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与学校的传统运动项目相结合;与社区和家庭体育相结合;与体育锻炼达标相结合;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与休闲娱乐相结合,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新时尚—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特色化。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以人为本,全员育人。具体操作如下:
(l)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富有民族特色的大众健身项目:如武术、大众健身操、太极拳系列、木兰拳系列、街舞、跄拳道、安塞腰鼓、民间秧歌等,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2)以专业班为单位,组织传统项目体育教学大比武。如广播操、健美操比赛、排球友谊赛、篮球友谊赛、乒乓球单打(双打)挑战赛、拔河对抗赛、足球争霸赛、以及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垫球擂台赛、“绑腿跑”“蛇形跑”“端乒乓球”“呼拉圈赛”等。
(3)以个体为单位,在大课间里根据个人兴趣与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健身与娱乐活动,打破班级界线,扩大交流范围,选择协作与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合作伙伴,既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又增进友谊、展示自我价值。通过大课间与兴趣小组活动来弥补青少年每日不足一小时的运动量,优化体育教学结构,丰富和延伸体育教学内容,活动育人、活动育体、活动育心。建树富有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朝气蓬勃的校风校貌,展示学校精神;形成激励与竞争机制,培养创新能力,倡导“终身体育意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体育文化含量。
二、农村中学体育,考评办法堕待改革
一味地追求达标成绩,既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又使大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失去了体育热情。更不符合《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健康”内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因此,必须扬弃达标、考评结合,做到素质与特长相结合,考虑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全面衡量。大可不必因过度肥胖,速度缓慢而失去毕业证,造成心理压力,遗憾终生。
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审视现行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中学体育观念相对滞后,课程内容在普教基础上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生体育脱节,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
2.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以竞技运动、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过分注重体能与技能,对于其他方面比较轻视,评价标准“一刀切”,绝对化,导致学生的厌课情绪,失去了成功的乐趣。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乡村振兴
党的提出,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1月2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月5日《国家乡村战略规划(2018-2122年)》的初稿形成,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上文件的密集,意味着农村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其发展必将涉及各行各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潜移默化地针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和文化生成。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关乎农民体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的社会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胡庆山认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民需取向与政绩导向的博弈,其发展对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推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建设体育强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姚磊认为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手段[2]。文烨认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一项公共政策或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以及弱势群体公共权益保障的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3]。严晓燕认为提高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4]。实证研究显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失衡、体系架构缺失、发展路径单一等方面。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各学者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等相关建议。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参考,但是关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作用剖析明显不足。本文立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针对乡村振兴当下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5个方面论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助力产业兴旺
1.1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投资可以拉动经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单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持续调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却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蛛网效应”“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日益突出。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反映出对这一治理工具效力的充分认可[5]。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财政资金在各领域上的占比,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供给结构的改善[6]。良好的政策导向与优势资源吸引社会力量针对乡村资源进行投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乡村资源。政府通过明确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采购项目,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社会力量为了获取利润,承接政府的采购项目,更多的新生主体有意愿且主动地投入到了体育服务生产、交换领域。1.2农村体育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依靠农民消费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应依靠投资开发新型产业结构,吸引其他社会群体来农村消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发,以体育旅游、体育娱乐等为主的体育产业吸引社会其他群体到农村消费,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政策导向与农村优势资源的双重作用下,社会力量为获取利益自动承接相关产业的开发,增设消费途径和方式,从而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促进消费。政府向社会力量支付购买体育公共服务资金,增加市场需求,促进新生主体投资,更多优势资源注入农村。人们通过参与农村体育休闲、娱乐、运动项目,致使有需求且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群体,在参与群众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的需求进行消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消费的需求,通过市场的对体育产品消费需求的回应,增加相关产品资源的供给,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3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且第一产业比重较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在农村产业中占重要地位的农业却越发的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协调农村产业结构,在乡村振兴的理念与要求下,尽最大可能增设农民收入渠道,创新绿色产业的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在良好的政策导向与优势资源双重作用下,有望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大亮点,助力农村产业兴旺。政府投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促进体育产业开发,协调农村产业结构,助力农村产业兴旺。良好的资源环境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农村体育产业的开发获取利益,完善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相关产业链,助力农村产业兴旺[7]。
2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助力生态宜居
2.1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生态宜居。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开展体育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农村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环境优势,建立兼容体育、旅游的体育特色小镇。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和旅游需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包括旅游、休闲运动、体育健身养生等发展方向[8],确保体育特色小镇兼具体育产业以外的旅游、休闲、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宜居的环境。2.2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协调发展,将工作重点放在乡村建设之中。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应根据“城乡一体,适度超前”的原则,为农民生活的改善提供有力支撑[9]。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农村体育旅游、体育娱乐项目不仅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还为当地带来持续的收益。2.3体育生态旅游观光、水上运动、健康养生等产品的开发有助于农村生态保护。体育特色小镇立足农村当地地域特色,通过将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运动、养生等元素不断融入其中,形成体育产业的新形态[10]。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体育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型):根据农村难以复制的先天环境,对体育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实现配套产业,服务产业等产业的聚集,形成相关产业链;水上运动、冰雪运动、传统体育运动等(休闲型):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极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吸引广大群众进行消费的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养生(康体型):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健康养生为目标,并结合旅游度假等发展而形成的康体型特色小镇。可以看出体育观光旅游、特色运动项目、健身养生为主题的体育产品的开发,必须以先天环境为依托[11]。因此,各类型的体育特色小镇所涉及的体育产品的开发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助力乡风文明
3.1有助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抓手。体育精神作为教育的载体,融入到体育公共服务于的建设中,实现人们思想道德方面的均衡发展[12]。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也会产生新的变化,以适应新型农村的形式。体育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参与,将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思想、勇于竞争的精神等优良的价值观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3.2有助于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农村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实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与民间优秀传统体育资源的有效对接,为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提供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民间优秀体育资源作为民族文化觉醒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与文化的沉淀。通过对农村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以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所打造的体育特色活动,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从而有效避免这种内载深厚乡风的优秀体育文化的流失,助力传承发展优秀体育文化。3.3有助于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通过促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著名的体育教育学家马约翰认为:体育是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而且对人的品质、自信心、心理调节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意志,人们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过程中会不断地锤炼人的意志。促使人们养成勇敢顽强、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可以宣泄人们压抑的情感,调节人的情绪,使人们在体育锻炼中释放心里的压力,缓解心理疲劳,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
4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助力治理有效
4.1有助于法制乡村建设。建设法治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制保障,但是建设法治乡村面临一些困境,一方面农村诸多立法领域仍是空白,农民纠纷的解决,法制运行无法在法律规则上运行[13]。另一方面农民法制意识比较薄弱,用法意愿较低,面临有法不用的难题[14]。此外,农村的传统观念“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使得农民不愿走法律诉讼的程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人们在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领域中有法可依。体育竞赛中强调公平、公正。各项体育活动都有其比赛的规则,保证参加人员拥有公平的参赛机会。而这种强调公平、公正的体育规则会在人们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加深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概念,从而转变人的传统观念。体育竞赛的规则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参赛人员通过遵守比赛规则,体育竞赛才得以顺利进行。遵守体育规则,在规则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能动性战胜对手,利用比赛规则去钳制对手,获得比赛的胜利。长此以往,人们受到相关影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才是有效的手段。人们为了自身权益,也为生活得更加美满,从而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会更加的深入人心。4.2有利于村民自制。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有利于村民自治。结合农村当地地域特色,合理采纳村民建议,让村民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决策,制定合乎当地发展的体育组织建设发展规划。让让村民自己推选出有相关管理经验且有意愿的人进行体育组织的管理,令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首先在体育组织内实现村民自治,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够快速转换思想,为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村民自治作铺垫。4.3有助于提高德治水平。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培养健康的道德品质是体育的目的之一。体育是道德的载体,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学习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会对人的道德品质加以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促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热爱体育事业,钻研体育技术,在人们参加体育的过程中对体育道德潜移默化,逐渐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4.4有助于平安乡村建设。当前社会还存在各种非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减少社会非安全因素的蔓延,是建设平安乡村需要考虑的内容。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是保护自我生存的必要条件。针对这种非安全因素的解决方式,并非一味地靠压制,控制只能起到短暂的治疗效果。而且长久的压抑社会负面情绪会产生更恶劣的影响。但是这种攻击性可以通过仪式化活动被释放出来,体育是这种仪式化活动得以实现的有效方式之一[15]。人们长久压抑的情感通过体育运动发泄出来,从而避免引发社会冲突。因此,可以说体育是社会的安全阀,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平安乡村的建设。
5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助力生活富裕
5.1有助于健康乡村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提供给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促进大众的体育参与,活跃健身氛围。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预防疾病、减缓衰老。体育锻炼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减少压力,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人充满精力的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预防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慢性病随之而来而且没有相应的医疗手段能够根治此类疾病,但是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预防和控制这些慢性病,从而引起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加强体育锻炼。健康乡村建设有助于减少农村家庭的医疗支出,尤其是预防一些慢性病、重大疾病的发生及相关费用支出,间接助力生活富裕。5.2有助于精准扶贫。政府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投资,以及对农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有助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良好政策导向和资源优势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农村体育产业建设,完善农村体育产业结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不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体育公共服务有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人的意志品质,思想道德的培养有特殊的作用,有利于实施教育和文化建设脱贫。
6结语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6
一、实在增强乡村根底教育任务
为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出力改动乡村义务教育掉队相貌,魏都区接纳有用办法,不时加大乡村根底教育任务力度。
(一)仔细落实有关教育司法、律例,确保乡村义务教育继续、安康开展。近年来,魏都区依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不时完美“以县为主”的治理体系体例,加大乡村教育变革力度,实在实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乡村生均公用经费获得落实,并完成了逐年增进。还,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健全了赞助乡村贫穷家庭学生承受义务教育准则。近三年来,该区乡村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在校生停学率为零,各类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卒业年级学生卒业率,小学达100%,中学达99.8%。为落实乡村教员待遇,维护教员的正当权益,该区实在加大了贯彻《教员法》的力度。仔细落实乡村教员待遇,依法包管乡村教员工资区级统筹,从2001年9月起,该区财务部分将教员工资直接拨付到为每位教员树立的小我银行账户上,执行教员工资直接由财务到小我的社会化发放,并仔细落实乡村教员寒暑假带薪休假准则,做到了城乡教员同工同酬。
(二)加速乡村办学体系体例变革,推进本质教育深化展开。一是积极探究寄宿制黉舍治理形式。在不添加任何财务担负的状况下,多方筹集资金350余万元,在4所乡村中学建起了学生公寓、食堂、餐厅,树立了乡村初中寄宿制治理体系体例。寄宿制治理体系体例树立后,乡村中学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由17%上升为30%。二是具体施行本质教育。2003年,该区又融资200多万元在高营乡规划建立了面积达110余亩的全市第一所中小学教育理论基地。该基地建有较为齐备的教育楼、学生公寓、餐厅、展览厅等教育、教育设备,融进修、运动、理论为一体,可还接收500逻辑学生承受教育、运动和食宿。经过集中理论教育,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天然,坦荡眼界,实在加强了学生的社会理论才能,进一步培育了自力自立的人格。三是鼎力推进乡村教育科研任务。该区自1998年在全市领先成立区、校两级一起组织的教育研讨机构后,不时加大全区尤其是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科研力度,不时进步教员的教研才能和营业本质,全区各校共申报区级科研课题60项,掀起了校校重科研、人人搞科研的飞腾。近年来,该区荣获省教育厅教育科研效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在省级以上教育科研刊物和专业学会上宣布或交流论文90篇。1999年我区被省教育厅定为“河南省施行本质教育试点县(区)”,200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定名为“教育科研实行基地”。
(三)增强乡村黉舍师资步队建立。一是对峙展开持续教育、学历再进步教育,在全体教员中构成终身进修的优越气氛。针对乡村黉舍教育科研才能较低的状况,创办了“青年教员研修班”,每年由教育专家、主干教员对乡村青年教员进行营业培训,教员营业程度及才能获得不时提拔。当前,该区乡村初中和小学教员学历及格率达100%。个中,中学教员高学历率达45%,小学教员高学历率达50%。二是积极展开对口援助任务,树立合理的教员活动机制。一是执行城乡竞聘一体化,公开选聘38位校级指导,遴派14名区直黉舍的中青年主干教员到乡村黉舍挂职,进一步增强了乡村中小学的教育治理任务。二是开通了城乡之间、校校之间教员合理活动渠道,在保存原工资待遇并优先选拔运用的前提下,积极鼓舞城市教员到乡村黉舍支教,执行双向交流,平衡教育资本。几年来,累计遴派教员150余名,选送优异课1000多节,普及全区每所乡村中小黉舍。还自1999年以来,对新分派的师范院校大中专卒业生准则上不留市区,优先知足郊区乡村黉舍的需求。三是施行乡村主干教员培育工程,重点在乡村教员师德涵养、专业常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育才能、信息技能等方面下功夫。到当前,该区已培育出9名省级乡村主干教员,24名市级主干教员,本年又确定了9名省级乡村主干教员培育对象,逐渐构成了一批乡村根底教育的主干力气,在乡村施行本质教育和根底教育课程变革中发扬着示范和带举措用。
(四)改善乡村办学前提,进步办学效益。一方面是加大教育资本整合力度,加速乡村中小学的结构调整措施。在深化调研、科学论证的根底上,经过作废教育点,统筹规划,合理结构,全区当前已顺畅完成了21所中小学的兼并任务,并建成了俎庄、高桥营等一批高规范的花圃式乡村中小黉舍。另一方面是鼎力展开乡村中小学危房革新。乡村中小学危房革新工程,关系到根底教育事业的安康开展,在各级指导的注重、关怀、支撑下,该区筹措资金715万元,完成了全区d级危房的革新义务。在工程施行进程中,成立了“魏都区乡村中小学危房革新任务指导组”及“魏都区乡村中小学危房革新任务督查责任指导小组”,按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在建工程具体督查,发现问题实时处理,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截止当前,全区危改工程悉数完工并投入运用,革新危房面积16682平方米,实在改善了广阔师生的任务、进修情况。
(五)狠抓黉舍平安任务。连系乡村黉舍实践,以教室为主渠道,以展开学生平安练习训练运动为载体,实在增强学生平安教育,使学生把握消防、自救等方面的平安常识,加强学生对平安的理性看法,进步了自力处置突发、偶遇事情的才能。执行教育机关任务人员黉舍平安责任分包准则,部分指导分包乡,每位任务人员分包黉舍,分包人员每周按期到分包单元调查状况,真正把校园平安隐患消弭在萌芽形态。
(六)仔细抓好乡村学前教育任务。鼓舞社会力气投资等方法,在各乡树立了2至3所幼儿园,各乡均设立了中间幼儿园,经过乡中间幼儿园带动周边幼儿教育平衡开展。还,展开幼儿教员观摩课运动及幼儿教员岗亭培训和园长岗亭培训任务,对乡村幼儿园增强年审,不时标准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促使幼教质量获得逐年进步。近年来,该区乡村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为100%,学前三年受教育率为90%,根本知足了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鼎力开展乡村职业教育
进步乡村劳动者本质是建立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根底。为此,该区鼎力施行农人本质提拔工程,充沛应用现有教育资本,以各乡中间黉舍为依托,以培训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积极展开乡村成人教育、青丁壮脱盲及职业技能培训,具体进步了青年农人的致富才能,并初步构成了以乡为龙头,以村为根底的村庄两级职业教育培训收集。近年来,该区先后共培训脱盲青丁壮农人15000余人次,在本地经济开展中发扬了主要效果。
跟着经济的不时开展,特殊是“工业强区”计谋的深化施行,对技艺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急迫。对此,该区教育部分依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准则,以转移培训为打破口,积极展开根本权益维护、司法常识、城市生涯知识、劳动技艺等方面的常识培训,起劲进步初、高中卒业生恪守司法律例和依法维护本身权益的认识,树立新的就业观。还,在全区乡村初中启动并施行“绿色证书”工程,使初中生尽早把握就业根本常识和根本技艺,为往后走入社会奠基了坚实的根底。近年来,该区一直对峙卒业证、适用技能培训及格证“双证”齐发,每年培训初中卒业生1000多人,使其就业前遭到优越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职业品德、职业规律等教育,然后培养了一支顺应经济开展需求的、及格的劳动后备步队,促使他们向第二、第三财产有序转移。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影响因素
1、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相关研究文献动态
1.1、研究文献的总体数量变化
本研究以“民俗体育”为主题,来对所有研究进行相关的cnki数据库检索,其中研究包括所有的学术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鉴、标准和成果,共获取相关研究文献2958篇(检索时间截至2022-2-10,8:00),通过搜索发现学术期刊论文达到2040篇,其具体研究数量趋势见图1。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所有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文献,起始于1993年且从1993年的0篇逐年成倍增加,2014年数值达到巅峰,文献数量达到了289篇。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大力弘扬中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延续好中华优秀的历史命脉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1.2、相关研究主要主题及次要主题文献来源的图谱特征分析
本研究是基于所有研究文献的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的获取情况,筛除掉一些重复性标题文章和会议论文相重复的部分,重点分析了检索的所有文献资料共2985篇,再根据所检索到相关主题、次要主题和文献来源所持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相关研究的主要主题词频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研究相关的主题词,按照数量高低,依次为:民俗体育(1086次)、民俗体育文化(380次)、体育文化(116次)、体育旅游(81次)、传承与发展(7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73次)、民俗体育旅游(67次)、客家民俗体育(60次)、民俗体育活动(59次)、民族传统体育(39次)、传承研究(38次)、徽州民俗体育(36次)、学校体育(33次)、对策研究(32次)、全民健身(31次)、民间体育(29次)、农村体育(24次)、山西省(22次)、城镇化(22次)、发展路径(22次)、民俗民间体育(21次)、闽台民俗(21次)、发展对策(21次)、民俗体育旅游资源(21次)、传承与保护(20次)、赣南客家(20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20次)、乡村振兴(18次)、文化特征(18次)、体育文化传承(18次)、安徽省(18次)、高校体育教学(17次)等。通过对这些主题词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发现,现阶段民俗体育发展十分清晰明确,从内容结构体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内容类别上,主要涉及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文化、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旅游、民俗传统体育。而民俗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区别则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比民俗体育宽泛,民俗体育,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盾牌舞、滩舞等;(2)地域空间上,主要为山西省、安徽省、闽台以及江西赣南客家地区的各种形态和各具特色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为主;(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中,专家学者多以现状研究、对策研究和保护传承为主(对策研究32次、发展路径22次、发展对策21次、传承与保护20次、体育文化传承18次)。上述研究还说明了在民俗体育的传承中融入了多样化的方式,如,学校体育和高校体育教学中,在未来也将成为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的重点。因此,图2能清晰地反应出我国民俗体育的动态趋势。从次要主题词频可明显看出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产业化等具有群众性和社会化的范畴,那么基于社会化大发展的背景,民俗体育和现代化产业接轨已是必然。
1.3、相关研究涉及学科及文献来源期刊的图谱分析
根据图2再结合所有一级学科发现,“民俗体育”所涉及的期刊文献中,依然是“体育学”占据主导地位,然后是人文地理学(地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与推广研究述评皇潇(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理)、艺术学(音乐舞蹈)、教育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哲学(宗教)、法学(民族学)、历史学(中国古代史)、政治学(政党及群众组织)、计算机、传播学(新闻与传播)、文学(文艺理论)等共计10大学科。再根据图3的期刊来源分布图可知,民俗体育所发表的所有期刊文献当中以当代体育科技、体育文化导刊、武术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体育科学研究)、文体用品与科技、体育科技这7大刊物为主,其发刊数量是发刊总数的47.91%。再者,研究民俗体育相关的所有的期刊文献中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数较少(体育文化导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仅占比20.55%),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未来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需从质量和深度上进行完善和加强。
1.4、作者及其工作单位的图谱特征分析
对作者及其工作单位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主要是以南昌航空大学(王俊奇)、赣南师范大学(吴玉华)、集美大学(谢军)、江西财经师范大学(涂传飞)、扬州大学(王若光)、山东财经师范大学(刘旻航)、曲阜师范大学(郭学松)、湖南警察学院(陈永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刘朝猛)、湖南师范大学(雷军蓉)、吉首大学(白晋湘、肖红青)、运城学院(王冬慧)、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孙群群)、集美大学(陈少坚)、曲靖师范学院(冯强)、衡阳师范学院(邱海洪)、莆田学院(朱家新、林立新)、安徽师范大学(卢玉)、江西理工大学(谭东辉)、南宁师范大学(唐元超)、韩山师范学院(周传志)、北部湾大学(李乃琼)、运城学院(暴丽霞)、厦门理工学院(李红梅)、山西师范大学(王铁新)为主。据相关统计的341篇文章中作者工作单位具有3人及以上发表文章的机构为0,作者单位有2人发文的有且仅有吉首大学和莆田学院。这一现象表明,虽然现阶段我国对“民俗体育”的研究单位和学者较多,但都处于以个人研究为主的状态,缺少团队之间的合作。从上表1可以看出,国家和省级教育部基金对“民俗体育”的研究给与了大力支持,以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为首的,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这4所国家重点体育院校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以及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和贵州省等具有浓厚民俗风俗氛围的地区,学者对民俗体育的研究热情较高。
2、我国民俗体育的普及与推广重点内容分析
2.1、民俗体育推广的价值与意义分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舞龙舞狮、赛龙舟、打马球、打陀螺、地花鼓、跳丧舞、跳竹竿、投壶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危机,同时以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为契机,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剧增,因此,民俗体育的普及与推广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传承路径和方式。李菊花(2021)认为,民俗体育所具有的健身和教育功能能够引导人们参加身体锻炼,对推进“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具有重要作用。丁勇等(2021)认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崔涛(2021)认为,通过审视民俗体育,增加有效文化供给,缓解民俗体育保护传承不利与乡村文化需求激增的矛盾,并提出实施路径,能有效促进民俗体育产业化发展,助推乡村产业的振兴。刘艳(2021)等认为,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在参与规模、地域普及、场地设施、管理机制与项目特色等方面,民俗体育用其独特的存在形式在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战略任务中彰显着较强的优势地位。总的来说民俗体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3个层面上。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浪潮对传统体育造成的冲击,对传统文化加强保护,国家出台了各种保护政策;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所推崇的“民俗 体育 旅游”三方进行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模式,不仅可以宣传当地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还可以带动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品牌;最后,从文化层面来看,将学校体育和民俗体育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不仅能够能够丰富校园课程教学的多样性,更能加强民俗体育的传播和知识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2、民俗体育推广的影响因素研究
温娇(2015)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制约、人们对健身及体育活动的意识欠缺以及现代体育的冲击是影响民俗体育传承与推广的主要因素。杨坤普(2014)认为,造成民俗体育推广困境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当地政府的宏观主导,没有形成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民众缺乏文化价值保护意识,以及没有专业人才的指导等。黄聪(2018)认为,影响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主要社会根源是受西方文化冲击导致价值观念转变、生活环境过于社会化以及政府的“全面包揽”造成民俗体育的传承发展空间缩小。吴明恩(2020)认为,学校教育未与民俗体育有效结合也是影响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对民俗体育项目的认知存在偏差,开展项目单一、投入保障不足等。综上所述,个人活动意识和价值观念转变,国家政府缺乏政策指导以及学校教育意识的淡薄都是影响民俗体育推广的因素。
2.3、民俗体育推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
熟知了民俗体育推广过程中的困境后,那么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已是必然。张现成(2018)认为,将乡村旅游融入民俗体育活动,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创新多元乡村体育旅游业态;大力推进特色体育项目进驻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赛事搭台,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农耕体育品牌;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完善乡村体育旅游供给机制。彭响(2018)认为,将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形成理念耦合、内容耦合、资源耦合、功能耦合的联动发展机制,构建打造出民俗体育教学课程,形成精品教学体系;借助高校教育平台,培养出理论与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白晋湘(2012)认为要对民俗体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个案为基础,提出了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构建模式,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短视频等互联网形式进行“碰撞”,为民俗体育的传承与推广提供多元路径。总的来说,学界的建议基本一致,首先要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在此基础上与旅游、互联网等商业形式联合,最后是推进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体系。
3、结语
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对我国民俗体育普及与推广的重视程度较高,通过上述的研究发现,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格局错落分布,但立体化空间较少;发文的数量较多,核心期刊较少;政府的投入力度较大,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的人员较多,团队合作现象较少;体育学科研究较多,交叉学科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系统性梳理较少。此外,在研究过程发现,政府将民俗体育融入到旅游、互联网、乡村治理、学校教育中来,但商业化和利益化现象严重,民众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淡薄,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因此,国家的民俗体育推广与传承之路较艰辛,个人、社会和国家需共同努力,进行民俗体育文化的整理,转变传承与保护的个人意识,改变传承推广模式,与学校、社会建立创新性的机制与路径,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感悟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在新时代更好的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杨昆普.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04).
[2]郭修金,代向伟,杨向军,刘红建,张樱,尤传豹.乡村体育文化振兴的价值追求、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6).
[3]涂传飞.近10年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述评[j].体育科学,2019,39(08).
[4]李菊花,邓万里.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贵州省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体育科技,2021,42(03).
[5]丁勇,刘玲,黄正廪.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9).
[6]崔涛.民俗体育助推乡村振兴价值审视与实施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12).
[7]刘艳,周宇,张嘉信.民俗体育与“健康中国”耦合发展的契机、困境与展望[j].武术研究,2021,6(08).
[8]温娇.内蒙古民俗体育的传播与推广[j].体育文化导刊,2015(02).
[9]黄聪,李金金.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问题的社会根源及解决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2).
[10]吴明恩.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2).
[11]张现成,王亚文,周国龙,李成菊.振兴韶关乡村体育旅游路径探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05).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在我省*、*、*、*博、*大学和*师范大学进行,共检测7-22岁大中小学生13185人。检测项目涵盖了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共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二、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
(一)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省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如与20*年相比,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56厘米、1.73厘米、2.14厘米和1.20厘米(全国平均增长值分别为0.70厘米、0.31厘米、1.00厘米和0.69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1千克、0.70千克、2.41千克和1.64千克(全国平均增长值分别为1.52千克、0.82千克、1.32千克和0.92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1.33厘米、0.85厘米、1.70厘米和1.18厘米(全国平均增长值分别为0.24厘米、0.14厘米、0.26厘米和0.16厘米)。*省多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幅度。
2、学生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城乡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06%、28.74%、22.14%和28.56%,比2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低于全国4.5个百分点,4.0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也有所下降,以9岁为例,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分别为10.59%、8.24%、13.37%和13.56%,分别比2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
(二)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我省学生肺活量水平在20*年比19*年下降的基础上,20*年又比20*年明显下降,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分别平均下降180毫升、272毫升、171毫升和292毫升;19-22岁大学生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分别平均下降648毫升、7*毫升、710毫升和896毫升,大学生下降幅度更加明显。
2、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不同指标下降幅度呈现不同特点
(1)速度素质(50米跑)
与20*年相比,中小学生变化不大,7-18岁城市中小学生稍有提高(平均提高0.1秒),乡村中小学生稍有下降(平均下降0.1秒),19-22岁大学生下降幅度加大,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下降0.2秒、0.5秒、0.3秒、0.5秒。
(2)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
与2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爆发力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7-18岁中小学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下降6.0厘米、4.2厘米、1.4厘米、1.0厘米;19-22岁大学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下降13.7厘米、11.1厘米、14.2厘米、8.4厘米,大学生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3)力量耐力素质
7-12岁男生测试斜身引体,13-22岁男生测试引体向上,7-22岁女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
与20*年相比,7-12岁斜身引体城市男生平均提高2.9次,乡村男生平均提高4.8次;13-22岁引体向上,城市男生平均下降1.5次,乡村男生平均下降1.0次。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7-18岁城乡女生分别平均下降3.3次和2.3次,19-22岁城乡女生分别平均下降7.6次和7.8次。
(4)耐力素质
7-12岁测试50米×8往返跑,13-22岁男生测试1000米跑,女生测试800米跑。
与20*年相比,7-12岁城市男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6.2秒、6.8秒;乡村男女生分别平均下降13.4秒、10.4秒;13-18岁城乡男生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5.4秒、15.6秒,19-22岁城乡男生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9.4秒、22.7秒;13-18岁城乡女生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1.8秒、5.0秒;19-22岁城乡女生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3.9秒、26.5秒。
3、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如7-18岁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由19*年的6.48%,上升到20*年的11.68%,肥胖检出率由19*年的5.40%,上升到20*年的12.34%。
4、近视患病率仍居高不下,中小学生有继续上升的趋势20*年近视患病率小学生为42.06%,比20*年上升了9.6个百分点;初中生为78.62%,比20*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高中生为90.35%,比2000年上升了5.4个百分点;大学生为88.*%,与20*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5、口腔保健水平较低20*年学生龋齿患病率虽然较20*年稍有下降,但龋齿充填率仍然较低,尤其是乡村小学生更低,乳龋充填率不到5%,恒龋充填率低于10%。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建议
2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省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肺活量和多项运动素质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不断上升,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口腔保健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上议事日程。要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督促检查的力度,促使两个《条例》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2、要进一步探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多种途径,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改革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建立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科学评价体系,调动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性体育运动活动。
3、要切实增加学校卫生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防病意识。要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针对近视眼、龋齿、肥胖等令人担忧的问题,积极开展群防群治。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独龙江流域;原生性体育;乡村振兴;融通发展
民族体育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不少民族体育大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传承性,这主要得益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本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以及精神信仰。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对我国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背负着传承与变通的双重使命,既要保护民族体育的特色文化底蕴又要面临当代体育的冲击,还要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不到位,随着乡村振兴热潮的到来,政策推动以及社会资本的持续注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危险,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坚持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主导地位,加强民族体育发展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的实践研究,对于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以及乡村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关于独龙江流域体育保护现状分析
我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独龙族居住于怒江流域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重视各民族共同发展,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独龙族于1952年正式确立,是由“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性跨越”。在“直接过渡”这一时期,其社会变更与经济发展成为了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论题,国家政府大力扶持,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意在解决温饱问题,而对于体育文化的研究知之甚少;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了现代产业的调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独龙江流域的经济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变更上转移,开始关注民族特色工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对于刚刚起步的直过民族,对于教育相关的研究还只停留于原始教育,胡小明为搜集民族传统体育的第一手资料,前往独龙族,看到了当时记录独龙族祖先生活的岩画,打猎、骑马等,这是记录有关“体育运动”最早的文献;“十二五时期”,独龙江流域完成了继“直接跨越”之后的又一重大转折,仅用五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体育的保护与发展也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宋月国(2015)研究了独龙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文化理念,以提高政府对传统民族体育的重视,加大保护力度,继续传承优秀传统体育项目;[1]杨文杰,肖渊实(2011)对独龙族体育产生、传承、发展的动因与优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社会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2]邓开民表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和发展途径,不仅可以保护传承云南特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带动云南的经济发展;杨文杰(2011)研究了云南贡山独龙族体育文化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其体育文化的属性有着极大的演变:从宗教祭祀到娱人;从原始的生存方式逐步过渡到现代化;从军事技能向娱乐健身活动变迁,这是独龙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其属性的运动轨迹;[3]曾华,杨庆辞(2012)基于独龙族体育文化的特殊发展起源,为更好开发和发展传统体育,必须号召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由娱神向娱人和强身健体方向转变,由民间活动向学校体育转化,由自娱自乐向经济发展”的探索;[4]张成胜(2015)等人对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发现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形成,由来历史已久,其天然的地理环境、原始的社会生产力、落后的通讯以及传统的民族节庆导致独龙族体育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宗教民族性、封闭质朴的单线传承性、地道纯正的原始生态性以及相对稳定的自然和谐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构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体系,建立以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统体育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本民族对自身的文化认同,保障独龙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对外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健康可持续发展;[5]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将视线从“经济发展”转变到“民族特色带动经济发展”上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独龙族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独龙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至今为止,独龙族已实现了整族脱贫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如何维持当下的小康水平,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以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彭琼,孙晓宇(2017)研究了我国云南独龙族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认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较为原始,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交通条件、民风民俗密切相关。[6]独龙族的体育文化历史由来已久,其体育文化具有彰显民族特色的大众性、沉淀已久的历史性、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地域性以及未被社会改造的原生性等特点。为了传播独龙族独特的体育文化,需要建立文化人体机制,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建立专业的文化发展体系,挖掘当地的特色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外来文化的交流,从而更好的传播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
2关于独龙江原生性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原生性体育是指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领域层面,要求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动作形式内容以及表现方式的原生态、原属性;包括人们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所使用到的道具、服饰、语言文字、民族性建筑物、原生态环境等方面。独龙族地处独龙江一代,周围群山环绕,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传统的生存方式、落后的思想教育、原始的交通索道等使得独龙族与外界联系甚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也因此受外界文化干扰甚少,保留了其浓厚的文化“原生态”性。刘艾吉(2020)阐述了怒江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民族收入,打开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传统原生性体育的认识,提高保护意识;[7]彭琼等也有相似观点;可以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与经济融合发展,在原生态视域下,独龙族体育文化原生性旅游的开发至关重要。宋月国研究发现当下独龙族传统体育趋向于健身性、娱乐性、学校体育教育、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去糟粕,实现了独龙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杨文杰在独龙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探索新时代社会独龙族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动因,得出独龙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利用其自身的体育文化特征,依托社会的支持和原生性自生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曾华,杨庆辞研究发现独龙江体育的发展可由娱神向娱人和强身健体方向转变、由民间活动向学校体育转化、由自娱自乐向社会经济发展转化,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原生性传统体育,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杨文杰,肖渊实的研究中可知目前独龙江流域原生性体育的发展具有地域性和心理特质相对稳定两大优势,这也是独龙族相对于其他民族对于自身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优势。独龙族传统体育的起源是多方面的,往往和独龙族人民的生活背景和地理环境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在独龙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更是逐渐的走向娱乐性和竞技性,丰富并推动了我国传统体育发展。在面临传统向现代过渡,在与较高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启发与发展,但是也必然会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如果自身缺乏原生性,进而没有独立的文化自信,可能会被较高的文化所吞噬。
3关于乡村振兴与体育融通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之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的和模式,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一条“门槛低、见效快、普及广、收益好”的新路径。就目前而言,各界学者倾向于关注的焦点,一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民族村落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发展特色体育小镇,其优势在于,首先可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必然推动民族体育的发展和创新;其次可以体现大国风范,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民族凝聚、激发民族创新能力;再者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其知名度,建立特色文化品牌;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阻碍,例如,发展条件不足,传播技术不成熟,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且形式不一,形成了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集群现象;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缺乏专业人才,要建立特色体育小镇,不仅要耗资前期建设,也需要民族体育人才,由于对此认识不足,培养方式落后,因此相对匮乏。建立体育特色小镇符合时代潮流也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及完成与体育融通的不二选择;司景梅(2021)的调查研究中,目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集群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小镇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存在条件尚不完全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备、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有待完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8]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供经济、人力、物力支持,遵循市场规律合理规划需要;推出核心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是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新动能和抓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乡村面貌的优化、城乡各产业的融合、乡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创新“体育 旅游”“体育 特色小镇”等发展新模式,创新以民族体育为核心的多样化产业价值链,让乡村产业借助体育产业发展进行转型。注重塑造小镇特色和农业特色来吸引客流,促进农民再就业;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小镇聚集功能带动体育消费,提高农民经济再收入。王松,张凤彪,毛瑞秋,崔佳琦(2019)以体育特色小镇为载体,基于文化分层理论,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实处境,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弘扬的创新路径。[9]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借助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名度,提高民族文化的认识度,增强民族精神的感染力。二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其发展意义在于提升文化传统自信,实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创新基层民族自治,但同样面临专业服务人员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民族特色产品开发有限的挑战。但就其发展前景而言,其发展机遇在于可以提升体育活动参与力,增加体育活动吸引力,激发体育活动创新力。据此,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于乡村振兴发展大有裨益。刘若骞,王龙飞,范铜钢(2019)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特色旅游的发展需要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打造专业化平台,合理化布局,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性”、创新创立新型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10]顾怡然,代红兵,李晋龙(2021)剖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地区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困境,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认为认识不到位引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难以形成、民族文化烙印不足造成产品市场吸引力偏弱、人口流失导致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数字化建设落后阻碍市场进一步拓展是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政策落实落地;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提升发展动力;加快民族体育旅游数字化建设,拓展市场空间等;[11]张建,张敏(2021)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具备的特色显著,因而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具有极大优势,少数民族中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就是民族体育,其对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的稳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基于此,少数民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与乡村资源优势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目的。从研究现状来看,乡村振兴于体育融通不仅能加快体育的生活化,现代化发展,也反推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高乡村体育人口数量,激发民族体育热情是发展振兴的路径。
4民族体育保护与乡村振兴融通发展分析
乡村体育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陕北农村;公共体育;体育观念
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一定载体的依托,其中最关键的载体之一就是公共设施建设。而陕北地区当前公共体育方面的建设程度与完备程度能够间接反映出当地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陕北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与开发水平的滞后,导致其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较低。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当前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结合当前农村居民生活情况,科学建设符合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公共体育服务,才是当前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中的要务。
一、陕北地区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要性
(一)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作为社会发展子系统,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必须朝着和谐方向发展。但是,受到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水平低、公共体育事业底子薄弱等因素的限制,新农村体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路坎坷。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在当前我国整体体育事业建设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级政府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正在着力解决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以及使用问题,向服务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增加体育运动设施,以提供基础性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支持,保证全民健身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当前陕北地区部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业无法实现和谐发展,直接阻碍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与整体优化[1]。
(二)推动基层体育文化发展
1.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地域体育活动宣传与规划,一方面能够增强自身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还能可以使人具备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农民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这有利于在农村地区建立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运动习惯与生活方式。扩大乡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范围,能够有效强化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整体凝聚力。由此可得,可以通过对正确、积极体育文化的规模化宣传,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由于悠久的发展历史,部分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与认知存在一定误差。尤其陕北地区的偏远乡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经济落后,农村居民的生活理念、价值观、习惯相对保守,且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多数农民认为田间劳动就属于运动,此类不正确的认知理念使农村居民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较为消极。当前社会环境下,体育活动及其相关文化都对当代大部分人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因此,创新优化符合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活动、服务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加深农村地区群众对运动功能的认识,使农民更新科学的体育观念。
二、制约陕北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因素
(一)供给内容单一
陕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差,自然环境恶劣、文化空间相对狭窄、经济水平低下。在农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政府通过政策机制扶持与财政资金扶持,进一步拉升陕北地区偏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但供求结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乡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只有政府机构,路径单一,这就导致政府在提供相应服务、设施、政策等支持时,无法结合乡村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供给内容的不对称就使部分公共体育资源出现浪费问题,即没满足农村居民个性化发展,也没达成服务农村居民的目的;另一方面,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供应结构中,缺少农村居民的有效参与,则相关体育服务内容的制定与规划就不能反映出实际的需求,这就导致供应数量与质量出现偏差、供应缺乏实际效果的情况发生,最终导致供需不匹配。
(二)体育健身宣传难度大
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反映出我国农民整体水平,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农民,需要建立在良好教育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政府对西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党的教育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但是依旧存在部分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求。此外,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以上因素必然导致当前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宣传、推广、普及等工作的困难。目前,乡(镇)层面关于体育健身的组织与宣传机制还不完善,使大多数农民对《国民健身计划纲要》知之甚少。
(三)基础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当前陕北农村发展的重要依托。在陕北大部分农村地区,受到资金、环境、观念的影响,体育公共服务资源数量较少,且不同场地之间的资源配备也不平衡。甚至存在部分村落没有体育活动设施的情况。且部分体育场地基础建设较为简单,难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体育服务。虽然当前农村地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村民活动和健身的需要[2]。
(四)体育专业指导人才缺失
到目前为止,陕北地区新型农村体育运动,由于经济因素,不同体育运动发展现状的影响,人们对体育运动和健康意识的掌握不均衡,目的是要针对当前农村体育运动的现状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由于价值取向不同、认知有限,导致很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涌向教师或从事其他工作。同时,农村地区公共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并未得到政府层面的足够重视,体育相关专业的人才无法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建立有效的认识,缺少专业人才指导也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三、促进陕北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措施
(一)创建全面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结构
从陕北部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应的现状来看,政府自上而下的供应决策存在一些问题,如供应内容单一、供需不匹配、效率低下等。因此,首先,政府应根据农民的决策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下发的相关政策决议,都应基于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敲定与实施,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发展,优化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结构;其次,将市场机制引入至农村体育建设中,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准则,通过合理、适当、科学的使用市场杠杆调节功能,使更加强大、全面的社会力量直接作用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扩大供给规模。为正确引导和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和公民社会,在公共体育服务供应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陕北地区实际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供应活动与项目,一方面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3]。
(二)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在使用场地和设施的过程中,应妥善保管设施,不能对任何公共体育设施或产地进行破坏,保证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有必要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机制,并定期对现场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将有安全隐患设施上报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当前政府的供给方式存在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此,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村实际的人口情况与特征,结合农村实际所在地区、人口密度、人口年龄特征等因素,提供更加符合农民需要的体育设施,并减少利用率低的体育设备供应,从而提高人们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适用性。
(三)健全监管评估体系
首先,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以此提高农村居民对服务的认可度。在提供现场设备时,应根据年龄和性别特征充分考虑不同的兴趣,以提供现场设备。根据当地农民的喜好、习惯、风俗,对公共体育活动进行设计与实施,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热情;其次,加大农村公共体育活动宣传力度,保证农村居民掌握更全面的体育知识。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民的需求,建立科学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以农民的满意度为重要评价指标,保证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权益。同时,合理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通过第三方的监督,充分了解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供给与配置情况,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上报与处理,第三方还要对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保证供给效果的公正性,以此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向更高水平进发[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振兴战略作为处理“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它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并有效推进了乡村地区公共体育活动与文化的融合,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单一供应方式和基础设施供需不足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想要达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与有效化供给,就必须切实做到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平衡供给与管理,在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满足人民的幸福生活需求,促进农村体育发展与农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高晨佳.新时期背景下中国农村体育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粮食,2021(01):59-60.
[2]李圆圆,张万寿,王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新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2):50-57.
[3]刘长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现代化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02):259-26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乡村体育教育
2023-11-01 17:16:09
相关文章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研究 2023-05-15 08:50:03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与策略研究 2023-04-28 15:37:21
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 2023-03-30 10:39:40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三产融合模式 2023-03-24 17:42:40
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 2023-03-24 09:00:46
农产品物流助力数字乡村振兴 2023-03-21 17: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