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工作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18 17:47:08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1
【关键词】新形势;森林资源;行政管理
通常,社会对于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在执行相关内容时,必须落实于实际工作,切忌以传统操作为切入点,尽可能提升工作水平,使社会明确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由此处于协调状态之下,对任务进行落实[1]。
1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方式落后。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不过部分地区经济滞后,仍旧应用传统方式开发与应用资源,导致森林资源遭到较大破坏,多项内容缺乏[2]。在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中,管理方式落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其一,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尚未积极深入实践,所获取的数据基本为理论性内容,缺乏与实际的结合,进一步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其二,针对管理本身来说,在大多人的认知中,通过应用简单方法来完成即可。但是我国较多地区的森林资源具有较大复杂性,因此需要应用差异化方式,致使工作人员面临较大挑战,违背了所需要的工作模式。其三,在我国发展建设中,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应用该模式开展工作,不过根据目前管理工作来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1.2保护对策方面的问题。在开展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时,还需要执行一项任务,即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全方位保护所拥有的资源与尚未完全破坏的森林资源,由此促进森林资源繁衍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获得更好工作成绩。但是,在我国,只有为数较少的地区没有出现保护对策问题,在大部分地区开展保护工作时,都出现了众多隐患。其一,在开展日常资源保护工作时,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乱砍滥伐这一现象,当发现少数者的错误后,只是进行简单惩罚,在发现多数人的错误之后,却轻视法律的作用,认为不可法律不可作用于出现错误行为的所有人员,无法保证该工作的质量[3]。其二,在不同地区中,选择保护方案时,没有以自身为出发点,而是直接选择固有方案,还有部分人员照搬其它地区成功方案,严重影响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导致其无法正常开展。
2新形势下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的措施
2.1严禁超限额砍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对于国内建设而言,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产生绝对影响,如果出现部分不足,必将严重影响长久工作。当前,较多问题较为鲜明,不过仍旧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中,若是应用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今后的工作极为可能正常开展。在开展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应用强力手段,严禁超限额砍伐。其一,在不同地区中,强化限额砍伐管理,以实际需求与资源承受力为依据,开展设计工作。提升限额砍伐内容的限度,不可始终处于最低水平,对今后的发展进行全面考虑。其二,当发现超限额砍伐的行为之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派遣工作队伍进行实地调查,然后采取法律手段惩罚相关人员。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的额顺利开展有其必要前提,及法律的贯彻与落实,加强惩处力度,不断警醒众人,由此推动今后发展。2.2有效开展林地保护管理工作。新形势产生重要作用,在此条件下,必然不可能通过传统模式开展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必须以最快速度解决过往问题,并且加强自我保护管理。在执行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时,林地保护管理十分突出,占据较大比重,必行由头至尾贯彻执行。其一,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时,严格遵守预期目标,从长远角度出发选择树种以及造林范围,进而更好提升森林资源。其二,当地林地资源进行保护时,必须全面观察客观情况所产生的变化,主要有每一项工作的改进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针对林地保护管理工作来说,其具有长期性,如果仅仅通过固定方式开展这一工作,必定得不到社会认同,而且将严重影响已经获得的工作成果[4]。2.3调整林业布局。通过多项工作的开展,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趋于平稳,但是相距目标较远,仍旧需要开展多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单位与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调动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调整与处理林业布局,实现所有工作整体协调与统一。对于森林资源而言,开采量必须小于生长量,这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同时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针对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来说,必须与森林资源实际情况相结合,完成森林资源开发与应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在第一时间调整林业布局,改革与完善目前技术落后的小型林产品工业,对于新型林产品工业,在进行审查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监督林产品工业企业,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必须始终遵守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实现原材料自供,督促其完成自身林木基地的建设。除此之外,当企业完成森林资源开发与采集之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按照相关规定更新砍伐位置的林木,若是没有严格执行,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停止生产经营。
3结束语
在本文中,探讨了新形势下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根据所获取的成绩看,所有工作的开展基本符合预期,执行力度以及工作效果的标准得到较大提高。在今后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贯彻落实,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管理方式落后以及保护对策问题,改进与完善工作方法,为提升工作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志林,郝志平.新形势下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37(08):210.
[2]侯晓红.新形势下由县级国土资源工作管理到县级行政管理方面的思考[j].华北国土资源,2016,(06):51-53.
[3]宋玉萍.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j].河北林业科技,2016,(05):88-90.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2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管理;执法
计划经济时期,档案实行行政式管理主要凭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来完成,档案要想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则必须依据行政命令才能实行。所以在计划经济时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有效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虽然也将其理解为业务指导,但都意识到这种类型的业务指导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法和命令,要求下级部门一定要无条件执行,依靠行政性命令档案工作才能有效进行,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全部行政机关都带有这样的特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当前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式的行政管理已与当前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因此,依法行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这种变化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档案部门。随着依法行政的逐步实行,国家推出了《档案法》,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当前人们也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的实施,重新认识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业务指导已与当前时展不相适应,因此务必实行依法行政。而行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也不再属于一个固定的部门,同时承担着业务指导与法规的制订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人们的日常行动还没有体现这种认识,特别是在当前的基层,指令性的业务指导依然占有较为重要的成分。
1.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简释
依据《档案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地的档案事业,同时具有指导与监督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责任。”[1],从中可以明确,档案行政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档案事务,但不是管理实体档案或档案工作。也就是说这种管理主要是管事而不是管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更不能管理当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这样说,档案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与档案工作有关的工作和事。而管理不重视结果,重点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在以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只是重点指导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水平,使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内部档案实体,而不能准确定位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2]。所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面临着大量的困难,虽然也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但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2.如何才能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2.1档案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行政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求首先做到依法行政,档案行政管理也适用于这一点。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当中的依法包括《档案法》,但还包括关系到档案事务的一切法律法规。《档案法》具有核心地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遵守《档案法》,需要提出的是其中的内容和要求原则化严重,不具备明确的操作措施,所以在实行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应用一切关系到档案事务的法律法规[3],只有做到上述这些,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使档案行政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统计数字显示,在河南省与“档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十七部之多。这些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部适用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这些涉及到档案事务法律法规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档案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到位”问题。
2.2档案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
依据《档案法》要求,档案行政管理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同时明确指出了不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权限。所以,在实际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依据法律规定去落实,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越位”现象。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业务考核指标中把村级建档工作下发到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如果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将其理解为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实行亲自入村开展指导与帮助,但其实这种做法不符合上述管理规定,没有遵守自身行政管理职能的规定,属于管理中的“越位”。而应该采取的做法是,以《档案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对乡镇、民政部门的档案机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要以《档案法》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与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规范性管理。真正做到分级管理,实现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做到这一点,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就不会出现“越位”现象。在当前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都设置有业务指导与法规科,要求业务指导部门不适宜再沿用当前名称,可以改为档案管理指导处与档案指导处,主要工作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指导、奖励、培训、宣传、教育等,不再带有强制性特点。法规处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处罚工作、执法监督等,制订档案业务标准、规范、政策等文件,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
2.3增加机构,加强内部监督
要想实现依法行政的目的,首先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置档案执法处,也可以称为“档案执法队”,主要负责强制性工作,其中,可以自行处理一些违法案件。法规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档案行政监督、审核执法队处理一些案件的情况、制订业务标准等,负责监督同级档案馆的工作、监督下一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行政监督等。档案管理指导处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一些非强制性指导命令。
作者:谭畅 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凯.浅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动因[j].档案管理,2013(01).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认真分析我市农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按照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改进和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更为有效地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市农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年来,全市根据市场经济推进的程度,按照“简政放权,缩小行政干预度”的方向和应对加入wto的形势,进行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清理了行政法律法规,大幅度缩减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采取多种形势增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扩大对外开放;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转变观念,转换职能,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改进行业作风,农业行政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并多次受到农业部领导的肯定。
五年来,全市社会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农业有了长足的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农产品由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和结构性过剩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全市农民在普遍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三峡一、二期移民平稳推进,移民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实现了以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代表的结构调整稳步实施,优势产业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地处祖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加之农业比重大、贫困面大、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等因素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行政管理能力与其他省市区比较,特别是与中部、东部省市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
如果避开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繁荣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差距不谈,就农业行政管理工作而言,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农业行政机构(包括事业单位)几乎沿袭过去的模式设置,农业行政机构综合改革的深度不够。在市级农口各部门中存在着明显的职能交叉与职责不明,市与区县(自治县、市)行业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在市级级农口系统内,在行政部门与部门之间、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仍然存在职能交叉。市级各农业事业单位中,存在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设置过于分散;质量检验监督机构(包括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农资及农产品质量检验)简单重复、综合性差;全市农业中等教育重复办校现象突出等。
二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形象和地位没有得到应有地体现。全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尚处于试点阶段,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无论在体制机构、制度程序、队伍建设,还是职能配备方面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与全国大多数省市区比较,存在明显差距,农业行政执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农业执法工作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格局的转换。一方面,农业行政机构过多地考虑农业生产的数量指标和农业技术的具体推广内容;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依法经营的同时,仍然在行使行政许可、规费收缴及行政处罚等事由,有的还承担法定检验工作。行政管理、技术推广与监督检验等职责与权限界限不清。农业行政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履行农业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明显存在,工作方式简单,对行政执法程序、方法、尺度的把握欠准,执法违法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市已经发生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巫山强制种烟事件、巫溪违法检疫事件及垫江动物检疫事件等,即是农业执法管理水平、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方面问题的典型体现。
三是对农业发展研究严重不足。应当说,对农业发展研究虽然已经引起了市农业局领导的重视,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在针对农业进入新阶段、加入wto后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的形势,如何组织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如何改善城乡居民膳食消费结构,如何培育并做大做强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如何增强与改进国家农业投入方式,如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绩,如何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等等方面所投入的工作力量不足,研究的深度不够,还不能做到不断地、及时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农村政策参考意见。以至于在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结构调整、基地建设、生产发展及农业投资项目安排等方面,依然带有较为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与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比较,区域间物质技术合作、产品流通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相对较差,如何科学地研究制订农业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减少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工作的强制行为,更多地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采取扶持、示范、引导、推进的办法促进农业发展,已经是新时期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改进和加强农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四大基本要求中,涉及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三项:一是解决14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和提高全市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保证30多万农村移民实现“移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三是恢复林草植被,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做好上述三大工作,必须改进和加强农业行政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优势农产品的科学合理布局,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益。
(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对**农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经过二十年来的改革发展,**与全国一样,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价值规律调控经济行为的范围与程度已占主导地位;二是加入wto后,农业发展面临更为广阔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更为严峻的全球贸易竞争的形势;三是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消费市场正在向优质、安全、无公害的方向发展;四是全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农业农村已经进入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显著标志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和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改进和加强农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任务显得更加必要与紧迫。
(三)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农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给**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农业行政管理水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适应时代的形势与需要,加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步伐,更好地承担和履行好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农业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着力于扶持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发展,加速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安全行动计划,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改进与增强农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改进和加强农业行政管理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应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组织引导全市农业发展大局,从树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形象,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克服本位主义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努力改进和加强农业行政管理工作。
改善与增强农业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我们每一个农业工作者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最大程度地缩小和减少行政干预的程度,更多地运用市场杠杆和政策措施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维护正常的农业农村经济秩序,保护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搞好农业发展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组织领导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决策参考,引导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二)加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市农业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更多地突出宏观,做好农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要在分析全市农业资源优势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好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以及加强一些带方向性、政策性、建设性课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同时,要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任务进行超前研究和规划,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中长期指导性,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划的可操作性,为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更好地组织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引导各涉农单位积极把握投资重点与发展方向。要在农业发展重点与方向、良种工程与良繁体系建设、优势农产品评价与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扶持开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同时,在经过科学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一批有资源优势与开发价值的农业发展项目,制订一套鼓励和扶持农业开发的政策措施,供社会单位与投资者合作参考。
(三)提高农业投资项目安排的科学性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农业发展研究、重点项目发展规划,按照市与区县、乡镇的事权关系,分级分期安排政府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基础性、公益性与带动性。建立农业基本建设与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制度,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减少项目申报与审批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应当是列入重点发展规划或专项发展规划,并经论证系科学合理可行的项目。明确划分行业部门与综合部门的责任范围,实行项目安排与资金拨付回避制度,遵照《农业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严格项目管理,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项目检查验收、后评价等程序进行。
(四)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
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是新《农业法》赋予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要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法规和综合执法体系,改变多头多重执法,进一步强化服务,增强执法工作能力,提高农业执法的整体效能,维护正常的农业与农资生产、农产品安全与质检等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塑造新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形象。要按照“统一、集中、高效”的原则,在农业综合执法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增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要进一步改革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加快实施农业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尽快建立市级农业执法总队和各区县(自治县、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规范执法主体,理顺行政执法关系,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度。
(五)积极推进农业事业机构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把分散在农业行政部门所属各事业机构的执法职责实行科学剥离的同时,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农业事业机构改革。一是研究将全市畜牧科研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力量进行整合,分别筹建市畜牧科学院与市农业科学院,院以下设专业科研所。二是研究将全市质量监督机构的仪器设备、科技人员和房地产、投资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市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至少应该考虑建立农产品(植物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在中心下设特殊性的专业质量检验室。三是研究对现有农业中等专业校的改革,市属现有两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一个可考虑努力建设成为农业专科学校或者农业干部培训学院,另一个继续按重点农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加强完善。四是研究对过于分散细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各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改革,可能的话,分别建立农技中心(总站)、畜牧中心(总站)、水产中心(总站)。在综合研究农业科研、质检、教学、推广机构改革方案中,为了保持原有投资渠道与管理方式,对于机构级别、隶属关系、人员去向、原有牌子等可以暂且保持不变。
(六)积极组织开展对农业质量标准、技术规程的研究制定
要适应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组织有关技术力量,加强对全市各类主要、重点、特色农产品的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及饲料、肥料、农药、兽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报农业部审批确定为全国性行业标准,或者由市质量标准部门审批确定为地方标准,严格农资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与监管,努力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同时,要充分利用全市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力量,组织协同制定各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模式与技术规程,为现代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七)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在农村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撤区并乡建镇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原有的基层服务组织的人员配备、工作方式、技术手段与农业农民生产需求已经存在着新的不适应。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特征与实现方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或队伍,要更多地采取放的思路,积极扶持农民自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的等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以便让民间自治、自助的技术服务组织有机会适应当地农业发展需要而发展壮大。事实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重要的是依法对农技服务组织与人员的资格审批和监管,而不在于是不是要负担过于庞大且有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员不能胜任专业的队伍。提倡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组织与农民签订技术服务与劳绩挂钩的利益分配方式,扶持发展依托技术服务组织成立的耕作、栽种、施肥、防疫、治虫、治病、收获等专业队伍。并在物资供应、规范化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和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品牌与营销等各方面,扶持和发展专业学会、协会、互助会,把分散的农业生产和农户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可能对县以下农技服务组织放得越彻底,农技推广才会越活跃。
(八)组织开展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研究
充分发挥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性,组织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党政部门、技术推广机构的有识之士,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及关系农民增收致富等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一是市农业局、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市农学会及有关方面,可以联合组织召开一次学术交流年会,对农业组织化程度、百万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发展、农技推广、优势产业发展、农村市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发展、农村政策、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农民增收、农民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与争鸣,并可邀请全国知名农业经济专家到会,对共同关心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作专题学术讲座;二是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及农牧渔各业发展形势与特点进行分析,半年与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或印制白皮书等形式向社会提供权威性地农业信息资料。
(九)加强农业行政队伍建设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4
(一)顺应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医院工作执行力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内,不同的工作部门、不同的岗位工作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获悉医院决策部门的各类信息及资源,特别是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得最新资料及治疗方案、管理规范,就减去了信息传送工作当中繁琐的中间周转环节,能够保证几乎人人都能够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保证了医院决策更高更快的落实,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工作的执行力。
(二)提高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医院办公自动化是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构建符合医院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挖掘和利用医院现有人才、技术和设备资源能效,不断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现今各大医院已经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了行政决策、管理当中。医院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管理工作当中对于纸类文件的依赖,从环保角度,目前的资源正在逐步的减少,这样的管理活动也能够响应世界“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从行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角度,督促职能科室人员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计算机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
(三)简化了行政工作程序,减轻劳动强度现今的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当中,都含有内部通讯的功能。行政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实现通过医院局域网系统进行联系,缩短了完成任务的时间,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随着电子化、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办公业务从繁琐的事务级水平渐渐上升到计算机辅助决策的管理级水平,精减了工作程序,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也方便了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保证医院“救死扶伤”服务宗旨的落实。
(四)保证决策的有效运行,突显管理工作人性化进入信息时代,行政管理必须与信息管理密切结合。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没有全面、准确的信息作支撑,就不可能有科学、有效的决策。只有充分发挥大家的意见,然后经过讨论仔细研究,最后得出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的决策。医院的办公自动化,能够充分利用起医院当中广大工作人员的意见,方便医院的民主化管理,还能够使得医院的决策能够被基层的工作人员所熟悉理解,加大高层与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增强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理解,使得决策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运行。
二、自动化系统对于提高行政管理的要点
(一)注意医院的整体规划医院的办公系统也不是只有一个。如今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不同的信息发展技术所设计出的医院办公系统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医院。医院应该在综合自己的发展素质和整体实力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办公系统。合适的办公系统不仅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而且还能够降低医院的财政压力。医院的办公系统一般来说,基本的要能够满足医院资深的通讯、以及的医生护士的信息管理工作,简化管理工作者的操作,以及对于纸类文件的依赖,加大对于电子版文件的使用,方便且又及时的发出通知、接受通知。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办公系统不仅能够让自己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还能够减少对于管理工作这一方面的财力支出,节省医院的资源。
(二)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对于硬件的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这样一来,医院就需要能够提高自己的硬件基础设施,特别的是对于办公系统防火墙这一模块的硬件基础设施。医院的办公系统当中不仅存储了医院内工作人员的基本的信息,还存储了一些重要医院日志文件,确保医院的信息得到保护,防止信息的外泄。质量不及格的硬件设施,不仅没有利于医院管理者的管理工作还加大了他们的管理难度。一旦医院的硬件设施不达标的话,很容易使得信息的中断,基层的工作人员得不到高层的通知和决策,这样的话就导致了高层的信息决策出现悬空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医院工作瘫痪的现象,到时候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对此,医院每年也应该定期的对于全员的硬件基础设施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损害及时的将其修复。
(三)注意管理人才的培养古人做事的时候总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各个要求都达到了以后事情才能成功。人也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有了一个优秀的办公系统但是却没有会运行并且利用这个管理系统的管理者的话,那么也很难最大限度的发挥办公系统的最大功效。医院应该定时培养一批信息管理的科技人才,重视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基础培养。不仅如此,每年也应该拨出一部分的资金,支持他们学习。不时的和别的医院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别的医院的先进的管理方案。医院的管理者不可以自专独傲,需要虚心学习,不断的改善自己身上的管理能力缺陷,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工作。
三、结语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二级管理;系办公室
自最早的独立学院成立算起,经历了将近17年的时间,期间各大独立学院不断摸索自身发展的出路,对发展中出现的政策与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也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目前我院实行的是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在此机制下赋予系教学秘书较大的活动权限,同时也给予了较强的任务量。笔者作为管理系办公室主任,主要从自身工作重点出发,对工作所涉及行政考勤,考核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员工职称职级评定,员工心理健康关注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促进工作的更上层楼,对于我系乃至相关部门有所助益。
一、系办公室行政管理问题分析
笔者自2007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从系办公室基层开始做起,于2015年晋升为管理系办公室主任,对于办公室承担的巨大责任,作为办公室主任责无旁贷,对于工作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也略有思考。总结起来,以上述五方面作为契入点进行一下分析。1、行政考勤流于形式。学院制度要求各系建立考勤制度,我系制定了相应的考勤表,在执行过程中大部分员工还是具有一定的自觉性,部分员工对此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大学本应是宽松、自由、开放的一种氛围,对员工特别是教师限制的太死。这种思想不仅仅是个别教师的思想问题,流于形式的考勤也不仅仅存在于一个系,对此我们应认真思考解决之道。2、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管理制度处于不断完善中,然而独立学院毕竟才发展十几年,管理制度的经验积累不足,队伍年轻化也缺乏相应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一刀切,没有考虑各系的具体情况,比如没有区分文科系与理科系的差别,文科系也分经管与人文、艺术的差别,理科系也分计算机与机械、能动等的差别,对于工作考核的差别应具体情况具体区分,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足。3、教师接力存在断层。管理系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大系,学生数量是最多的,特别是会计、财管专业对师资的要求较高,而我系主要是老教师挑大梁,虽然近几年引进了一部分青年教师,老教师也在不断地指导青年教师,然而我系缺乏中年教师这一队伍,未来几年老教师面临退休,青年教师成长不足,无中年教师能够挑大梁,这是我系值得思考的地方。4、员工职称评定材料不足。职称评定对于员工队伍的稳定以及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无论是行政还是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除了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科研能力,我系员工的弱项便在于科研能力不足,导致评定职称过程中科研这一项弱化了整体实力。5、员工心理健康辅导有待加强。我系学生较多,任务强度相应也较大。这给我系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对于维系员工的健康带来极大挑战,抱怨情绪时有发生。这与办公室组织员工集体活动、分担员工工作量以及考虑员工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关系。
二、政策建议
系办公室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承接着系教学、行政质量能否顺畅展开的重任。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方可化解危机,使工作正常运转。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探讨。1、考勤宽松有度,区别对待。“一刀切”的考勤制度,不具备大学的“人文情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对于老教师,可以考虑无考勤制(但是重要会议需要参加);中年教师可以实行减少考勤日期,提升其对于单位的认同感;青年教师实行严格的考勤制,以规范其行为,待职称评定升级以后可放宽限制,以促进其追求上进之心。2、考核制度适度放权。在学院制定粗略的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给予各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考核制度的权限,经过院系共同协商论证,积极听取基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再予以定稿实施,以提升各系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百家争鸣”的高校学习、工作氛围。3、建立起教师层级队伍。引进各个年龄层次的员工充实教学、行政队伍的同时,完善老中青的结构搭配,避免“顶梁柱”的缺失,实现阶梯式的员工培养制度。对于员工的引进,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避免单纯的以学历为主,在保证最低限的基础上,广纳人才,提升整个院系的教学、行政水平。4、促进员工平衡发展。在不断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关注员工科研水平的提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将所学与所思形成科研成果,既可以促进学院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自身的提升,相得益彰。这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忠诚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5、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员工身心健康的维系。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不顺,需要办公室相关人员予以适当疏导,给予其表达意见的途径,对于员工提出的问题,系秘书需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促进问题的解决。系办公室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其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耐心、细心以及关心,只有做好系工作的“好管家”,系这个机体才能有效运转。总之,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系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繁杂,任务重,只有不断地相互学习、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院系工作的有效衔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转,最终实现集体力量的最大化。
作者:许玮玮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雯蕙.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2)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6
一、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进知法学法常态化、常规化
(1)组织学习法律知识,重点学习宪法、通用法律和履行职责相关的粮食法律知识,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工作人员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粮食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组织执法人员赴先进单位学习2-3次,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2)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推进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培养。
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化、制度化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三定”方案确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范围,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依法行使决策权。重大行政决策都应当事先经过合法性审查,并实行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全员参与、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
三、公正文明执法,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化、规范化
(1)树立正确执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执法和服务相结合、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做到严格、规范、公正和文明执法,做到行政执法“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做到执法措施和手段适当适度,尽力避免或者减少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
(2)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用粮等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粮食收购资格的核查,加强粮食经营者履行最低、最高库存量法定义务的检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抽查,加强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等政策性粮食的监管,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
(3)健全行政执法程序。梳理和公开行政执法事项与依据,规范和公开行政执法流程,明确行政执法环节和步骤,完善行政执法告知、说明理由、回避、调查取证、听证、集体决定、文书和案卷管理等制度,保障程序公正公开。
(4)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公布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使行政裁量权的规则和标准,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坚持文明执法,做到举止文明、态度公允和用语规范。
四、强化监督检查,推进矛盾化解有序化、程序化
(1)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促进依法行政工作。
(2)化解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和行政程序中。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
(3)严格行政问责。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五、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成立县粮食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为组长,为副组长,助推粮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公开、高效。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7
关键词: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转变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基于新的管理环境,积极推动高校管理部门向服务型组织转变,从而为高校提供更优质的行政管理服务,提高高校内涵建设水平。
一、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涵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受传统管理思想束缚,主要通过计划与行政指令等方式得以实施,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体现出集权、管制等典型的滞后性特征,滞后于新时期行政管理工作需求。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将借鉴“服务型政府”建设思想和理念,尊重高校教师和学生需求,以向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根本目的,它体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理念将发生重要的变化,突出教师和学生为本,遵循服务全校师生的服务宗旨,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师生切身利益上。管理突出服务职能。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将转变管理职能,从单一化服务高校行政管理,转变向服务全校师生,为教师的教学、教科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体制突出制度效应。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将突出制度的约束效应,根据高校服务型管理职能的需要,完善各项制度,包括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包含多元主体的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从而体现多方利益诉求。管理方式刚柔并济。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管理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既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一面,倾听全校师生的多元诉求,同时又发挥制度的约束效应,通过制度建设,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化、民主化。
二、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和转变的意义
新时期,基于服务型视角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和转变具有多元意义。(一)有助于扩大人力资源效应。服务型视角下,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将得到有效的激活,广大教师将从被动参与教育教学转向主动服务教育、服务学生,从而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二)有助于激活学生学习潜能。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将多一些人性化,从学生学习、生活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更体现出人文情怀,从而触动学生内心,激活学生学习潜能,并增进学生与教师、学生和高校之间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三)有助于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目前,政府加大了高校教育投入,高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高校内涵建设水平。服务型视角下,高校将以管理为突破点,全面优化高校教育生态体系,让教育生态更加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进而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三、基于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与转变
基于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和转变,要因循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积极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全方位创新和转变。(一)确立“以人为本”行政服务理念。思想决定行动,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要从转变行政服务理念开始,确立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理念。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以服务“师生”的行政管理理念,将自己从“管理者”的定位转向“服务者”,从“官本”思想转向“师本”“生本”思想,并基于“以人为本”行政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二)加速管理服务组织机制建设。基于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服务要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行政管理组织建设要打破单一化主体建设现状,积极吸纳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与到高校行政管理组织中,从而体现出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要基于服务型视角进一步转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机制,规定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限等,从而从组织机构和制度上确保服务型行政管理实现。(三)优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过程。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要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从传统的封闭式操作走向透明化、民主化,要不断优化行政服务流程,提高职能部门服务效率,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构建高效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建立起“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借助互联网及时向师生提供信息推送服务,促进各个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四)完善行政管理服务评价监督机制。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要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服务评价监督机制。行政管理服务评价要进一步扩大评价主体,除了高校领导层评价外,要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纳入高校行政管理服务评价体系中;服务监督机制建设,要构建立体化、透明化的监督体系,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实现有效的监督,从而促进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升级。
四、结语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确立服务型视野是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需要,也是行政管理工作迎合时代的需求。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型行政管理组织内涵解读能力,切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全方位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从而使行政管理工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林征.服务型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邢台学院学报,2019(9):34-35.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这一总体要求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要求。因此,教育改革也应有新理念、新特征、新模式和新使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但能够保障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而且是高校适应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作风,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改革与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模式,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达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的。要达到高校教育改革的目的,就要完善管理体系和提高管理能力,通过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真正达到将改革落到实处的目的。作为高校管理的一部分,为了实现教育科研目标,行政管理对于保障学校各项职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完善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应当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行政管理权责应与教科研活动协调配合,使学校的各项事务顺利进行。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探讨研究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方法,研究改革策略,以达到提高行政管理工作能力的目的。
一、服务型组织的基本理念
(一)服务理念。高校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管制模式,而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模式,而行政部门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服务过程中,行政部门应为广大师生尽可能地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同时,应加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关注师生群体反映的问题,以便随时改进工作。“管理即服务”,从管理学上来讲,管理与服务有其同一性。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指挥、控制、沟通以及协调等手段,以高效地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而服务是以有偿或无偿交换的形式,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活动。在管理过程中,就同一组织而言,管理者处于主动地位;而在服务过程中,被服务者则处于主动地位,他们的需求决定着服务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向。首先,从行为主体看,管理者即服务者,被管理者即被服务者;其次,从管理与服务活动的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管理组织的任务并实现管理的目标。高校的存在与发展以其学术性为根本属性,表现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具体的高校活动中。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存在与发展,则以高校的存在和发展为根本前提。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平台与服务,更好地保障高校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尽可能满足教科研发展的需要。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更应该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行政岗位的职责与宗旨,了解行政管理的从属性和服务性,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价值在于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满足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促进高校的各项资源合理分配并高效运转,推动学校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二)服务型组织的基本理念。服务型组织就是把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把行政组织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基本宗旨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行政组织是一个双重的概念:动态的行政组织是指一个活动过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实施的计划、决策、领导、监督、执行与协调等一系列活动;静态的行政组织则是指一个机构体系,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按照一定的权责关系组合在一起的,具有合理结构的公共管理活动群体。行政组织应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作为其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服务型组织应以服务对象为目标,把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1]。而高校行政管理则是一个以服务为目的的组织,有其特殊性,并有别于地方行政组织。1.服务型组织的理念。“以人为本,服务本位”是服务型组织的核心理念,该理念强调创新是改革的前提,要发挥好服务型组织的职能,就必须将管理者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上,提供给服务者快捷、有效以及更好的服务,并以此作为目标来完成各项服务。以往的行政管理理念则强调管理,不重视服务。行政管理人员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师生无法得到良好的服务和应有的尊重。高校应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为中心,其根本任务是“以德树人”,这就形成了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高校行政管理应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任务,以师生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基于服务型组织的基本理念,高校应改变传统的行政工作方式,改革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提升服务理念,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上,突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提供便利。例如:公布各单位业务服务联络员名单及ag尊龙app的联系方式,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师生们提供快捷的、高效的服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工作方法,用整合的的方式提供服务,避免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以提高整个服务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师生对服务品质的满意度。2.服务型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服务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服务型组织必须要由专业化人员来构建,高校应有目的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培养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员。高校应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来承担管理职责,管理人员应具备管理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素养,如: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具备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对专业化应定位为:管理人员应是专职的,尽可能不同时兼职其他的教学或科研任务。服务型管理组织应是发展规划、教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以及基建设施等方面的专家。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特征分析
(一)广泛性特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特征,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学生方面。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学生为目标,负责学生的学习,管理学生的生活,关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指导学生就业。要做好以上这些工作,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掌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从各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变化等情况,必要时要进行面对面的引导与教育。2.教师方面。高校的行政管理直接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因此,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重点服务对象应是教师。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广泛性特征,提供给教师的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并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管理有其特殊性,与地方组织不同,要全面了解教学现状,掌握科研动态,一切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教师为核心营造高校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进修访学机会,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3.职工方面。高校职工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主体,不但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保障性的服务,而且为师生提供各类综合性管理服务。所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职工等,管理范畴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及职工,并全方位为他们提供帮助、业务指导与服务,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从而实现常态化的管理。(二)专业化特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特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服务教师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后勤、基建、财务、设备、保卫等服务,并实现服务的精准、高效。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沟通技能,以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务于教科研,保障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行政管理部门的存在是以教学科研工作为前提的。但是,目前高校行政部门的运行仍然存在问题。(一)各行政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随着这几年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无法满足服务需求,原有的行政部门设置过于粗放,简单,职责划分范围不全面和不精确,部门之间推诿责任的现象经常出现。教师为了报销问题,常常要花费大量时间、跑多个部门、找多个行政管理领导才能办好。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与协调,降低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各管理部门办事程序复杂,普遍存在文件多、会议多、工作效率低等现象,影响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行政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间沟通协调困难,从而导致办事效率低。(二)行政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于高校各部门、教师的教科研活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等。高校行政管理应该是服务性的,而非管制性的。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服务意识不高[2]。由于高校行政机关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高高在上,态度傲慢,官本位思想严重。行政管理凌驾于服务,行政管理人员只有领导意识,缺乏服务意识。行政管理队伍庞大,出现审批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低等现象。(三)行政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不能满足专业性岗位基础需求,在编的人员当中,缺少专业化人才[3]。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未能满足教科研的需求。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部门负责人“双肩挑”现象严重,既在行政部门任职,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这些人员由于评了教学职称,工资收入与职称挂钩,他们更注重教学科研工作,行政管理反而成了“兼职”,或无行政能力,只有学术能力,导致教科研与行政管理均无法达到较高水平。行政管理应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以教学科研的需求为导向,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及专业素养,尽可能地满足教科研的需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四)行政职能发挥不充分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发挥着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配置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职能,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及各类活动正常开展的责任部门,但如果行政管理部门权力过大,会直接影响高校教科研等活动。如果教科研人员得不到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教科研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势必影响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4]。
四、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明确部门职责。笔者认为,应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首先基于规章制度和相关责任机制,准确划分职责,规范标准。建立第一责任人负责机制,各部门在明确具体职责的前提下,明确改革和创新目标。各部门之间应相互沟通协调,相互配合,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齐心协力。以教师与学生为导向,重构服务提供流程,建立整体性的运作方式,强化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以提高服务效率。消除部门内部的本位主义,以教学与科研为中心提供服务,要围绕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调各部门之间信息、业务及服务的协同整合。明确部门职责,整合办事流程,简化行政系统,强化效率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师生提供一次到位的服务。(二)提高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行政工作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杜绝官本位思想,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岗位服务职能,为全体教科研人员,以及学生等提供全面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高校行政管理应强化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弱化其权力意识。高校作为一个学术型组织,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学术性是其根本属性,高校行政组织的设置和运行,都必须围绕教学和科研开展。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服务本位的核心理念,管理是为组织成员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和学术环境,以更好地发挥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素养、社会服务等职能,建立以服务于教师和学生为导向的行政工作模式,更好地发挥行政职能。(三)提高专业水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特征,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优秀的行政管理队伍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普遍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引进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定好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聘用专业行政管理人员,建设高校行政管理队伍[5]。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聘用上,应根据部门及岗位职责与专业要求。只有高素质的专门管理队伍,才能创新工作模式,推进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6]。(四)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为教科研提供资源及服务的部门,因此,服务人员必须明确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效率意识,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保障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再者,在改革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过程中,应深入分析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问题驱动改革,及时服务,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五)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各部门之间应具有合作理念,各部门既按职责开展工作,又建立不同部门之间是协作关系,打破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构建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提高协调与互动能力,提高工作的应变能力,对师生提出的意见问题予以快速反应,有效地解决需求与困扰,提升服务水平与办事效率。(六)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由于高校校区面积大,有的分成各个校区,部门分散,这些因素给师生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简化办事流程,为师生提供快速、便捷、及时的服务,提高服务效率。规范并简化办事人员需要提交的材料,能够在网上办理的事项尽量在网上办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各部门间的壁垒,建立微信群,为师生解答问题,排解困扰,建立信息服务联络站,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办事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形式日益多元化。为了推进新时代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力度改革和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以人才培养为服务目标,发挥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晔凯.我国高校服务型行政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27.
[2]郭如兵.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2-114.
[3]王晋,李丛建,王鑫.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工作必要性探析[j].东方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2015,(7):189-191.
[4]杨林.论高校行政管理在当前形势下的改革和创新[j].亚太教育,2015,(4):186.
[5]胡生泳.高校管理专业化的内涵探索与途径再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49-51.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9
一、行政管理工作在二级学院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桥梁、纽带的作用
行政秘书既执行学院的决策,又是领导的参谋、助手,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桥梁、纽带实现着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行政秘书在学院的建设发展中扮演多种角色,工作内容涉及教学、班级、人事、总务、财务、外联、工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实现着学院与上级部门、兄弟部门、合作企业、领导、师生的有效沟通、协调。这个岗位是各种信息的聚集地和中转站,是学院工作稳定运行的保障,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二)凝心聚力的作用
行政工作关系到学院运作的质量与效率,通过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后勤服务、转播宣传全面履行其职能,一方面促进了校园的安全、和谐,营造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弘扬了师德师风,各项工作倾注了关怀服务,将全院教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有了这股力量,大家才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打造素质高、业务精、讲奉献的优秀团队才有了核心力。
(三)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举足轻重,它是多种类、多层次、多职能的,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好领导与教师、个体与集体、民主与集中以及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它是调节和控制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行为的统一原则,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着师生行为和发展方向。加强行政管理,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二级学院良好的行政管理作用,可有效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二级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强度大
民办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普遍行政单岗单人,学院的相关文字起草、检查反馈、收集整理、跟踪督促、汇报提醒、沟通协调、处理解决,这一系列的具体工作要求行政秘书来完成,工作任务覆盖面广、任务重、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将各项工作做到位,事无巨细,除需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抗压力外,还常常除了要在工作时间内争分夺秒外,且需在工作时间之余加班加点。
(二)岗位不受重视
高校的工作始终都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因此教师是高校的主体和“重点”群体。毋庸置疑,行政人员在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实力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与教师相比,行政人员是不受重视的群体。高校设立各种类型的课题、竞赛、学习交流多是为教师搭建的平台,而管理工作的事务性、具体性、琐碎性难以形成专业优势和个人优势,其成果往往是隐性的,也就得不到重视。
(三)收入相对低
相对于教师而言,行政人员的收入相对低。学校往往要依靠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待遇上是向教师倾斜的。如,各项技能竞赛都设奖项,参与技能竞赛指导的教师有课时补贴。另外,教师在学生的实验实训课中获得的课时也不可小觑。教师有渠道获得薪酬之外的各种补贴奖励,而行政人员虽在应用文写作、计划组织、协调沟通、执行控制能力方面并不弱于教师,但收入与教师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样,削弱了行政管理的工作动力、挫伤了积极性。
(四)被边缘化
行政人员不像教师有各自归属的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就是一个小团体,行政人员单岗单人,易被边缘化。如,在学校的学年度评优评先方面,学院往往从各教研室推选一名优秀教师,而行政人员没有一个团体,常不在被考虑之内。被边缘化让行政人员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从而表现出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这种心理压抑和职业倦怠也将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服务意识淡薄。
三、强化行政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工作绩效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等直接影响了贯彻力和执行力的高低。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让我们感到了他们发展的困境,没有安全感,迫切需要增加强化的投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实现高校管理高效、长远的发展。通过强化,可以使行政人员有更多的工作表现机会,体会工作上的成就感,看到未来发展的期望值还是高的,感受到公平,达到职务上的责任感,达到自我满足的状态,这样才能避免消极应付或另谋出路的选择,出现积极、奋进的状态,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四、强化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行政秘书职业将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层面要充分认识到行政工作的重要性。行政管理工作能否使二级学院充满活力,将直接影响一所高校的变革进程。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强化行政工作的责任意识,热情、谦虚、平等的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工作有前瞻性的创新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过多计较个人得失的大局意识,激发行政人员的担当精神。
(二)创建学习发展平台,展望未来前景
仅有强的责任意识并不代表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还需要掌握现代管理技能、先进的管理技巧,积累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事实上,给予行政人员充分发展的机会,创建培训进修、学习交流平台,这既是组织的外在激励,也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目标才能得到积极响应和认同,行政管理工作才会真正具有活力。
(三)增设岗位津贴,认可劳动成果
企业管理发展以“人”为本,人的价值观是可以被引导的。行政岗位工作的繁杂性,使得行政人员上班时间分秒必争,下班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毫无疑问,增设行政岗位津贴,是对劳动成果的一种认可,被认可就会获得快乐,就会产生更多的效益。同时,增设岗位津贴也能引导行政人员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挖掘内在潜力,促使人的行为向组织目标而努力。
(四)组织公平,评先激励
公平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不公的待遇,会使员工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危害公司的利益。在高校同样如此,业绩优秀的岗位应该得到奖励与表彰,先进不止来源于教学第一线,岗位不分优劣先后,职务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工作成绩突出,都应有其价值体现,尊重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通过评先激励,激发人的内在欲望和需求,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行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打击优秀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否则会产生不良气氛,导致行政人员士气低落。
(五)强化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效率
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能衡量出一个学校的实际竞争力。行政管理工作也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有它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避免由于行政工作失误而带来的各种损失,为加强行政工作的监督,在挑战和机遇的形势下,高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存在的问题中找出路,如何从创新中谋发展,目的是构建一个工作效率高、管理水平强的行政管理平台,使之朝着科学、规范、制度的方向发展。海尔总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道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加强,不仅和高校的师资及生源质量有关,与行政人员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也需盘活行政人员这支重要的力量,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作者:徐凤兰 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欢喜.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9).
[2]周艳.提高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效率浅析:基于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j].价值工程,2016,35(34):69-70.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篇10
关键词:部队管理行政管理特点规律
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与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部队特点的行政管理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同其他工作相比较,我们认为,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思想性行为科学认为,人不是简单的“经济人”,而是复杂的“社会人”,具有复杂的思想。部队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理应具有很强思想性。同志强调“人的因素第一”,主张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他认为“战士是最懂得道理的人,只要把道理讲清,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纪律,勇往直前,所向无敌”.
近年来,随着兵员成份多样化,入伍动机多元化,官兵思想活跃多变,行政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突出行政管理工作思想性显得更为重要。部队组织行政管理工作就要坚持把经常性管理工作和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融行政管理于思想疏导之中。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官兵坚定信念,明辨是非,激发热情,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管理.
二、规范性凡事都要讲规矩。我们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规矩的标准与要求;二是要按标准与要求运行。部队是一个大系统,军兵种类多,任务性质也有区别,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这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会出现崩溃。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我军治军经验的科学总结。行政管理要以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为规范,坚持以条令条例作为全体军人的行为准则,在条令条例面前人人平等,使每个人都在法规所规范的范围内行动;坚持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做到秩序正规。同时,要坚决祛除各种违背法规制度的“土政策”、“土规定”,维护条令条例的权威.
最终使全军部队都处于整齐划一,行动统一的运行状态之中.
三、强制性邓小平同志指出:“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
部队的职能、性质决定了部队所有活动必须准确、及时、协调一致地进行。所以每个军人必须坚决执行命令,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然而,从兵员成份来看,官兵个人经历,入伍动机,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献身国防的信念都不尽相同,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价值取向多元,喜欢我行我素。这些情况,如若听之任之,部队必是一盘散沙,也没有战斗力可言。因此,在启发自觉的基础上,行政管理必须具有强制性,要严字当头。部队行政管理用条令条例这把尺子,同一标准,不漏一人,一量到底。在工作中要杜绝严下不严上,严兵不严官,严基层不严机关的倾向,坚决解决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松散,管理松懈等问题,绝对保证部队上下一个节拍,一个音调.
四、时效性现代管理的效益原理表明,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主席强调:“要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切实转变传统的人力密集型、数量规模型的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建设的路子。”以最少时间产生最大的管理效益已经成为治军的通则。随着部队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理论的不断发展,部队行政管理时效性不断为管理者所关注。同时,部队建设步伐加大,作战训练节奏加快,新型装备陆续列装,营区的“软、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官兵素质不断提高,部队管理要素与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时效因素突显。这也在客观上也要求行政管理必须注重时效。部队组织行政管理要围绕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一目标,讲求效益,力求事倍功半,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管理难题,管理好部队,确保部队随时经得起战争考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分析 2022-11-02 09:34:47
行政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2022-10-24 10:59:43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2022-07-19 10:38:46
工伤行政认定救济制度探索分析 2022-07-13 15:00:11
法治视域下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度 2022-07-08 17:08:05
行政强制执行拍卖法律问题的探索 2022-07-07 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