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研究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30 17:38:03

心理素质研究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1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2

心理学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现代教育学和管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它综合体现在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水平或质量上,其包含的各个方面分别构成了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领导干部肩负改革、发展、稳定等执政重任,其心理素质如何,不仅直接体现出领导干部自身的领导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到其领导职能所涉及并“辐射”到的诸多社会人群。因此,领导干部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各级党组织重视,很多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把心理素质作为衡量、考察、评价干部的重要条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就干部考察问题专门提出了考察干部“心理素质的情况,是否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的要求,要求把对干部心理素质的考察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心理素质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表现。所以全面的心理素质既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的保证,又是履行各项工作职责的前提,更是造就其它素质的基础。干部素质建设除了加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技能、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之外,更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上述五项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才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者的现实要求。

第二,心理素质培养是保证干部心理健康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直接决定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能否顺利进行。一个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干部既不会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也不会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不能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前社会变革的现实、新旧体制的转轨、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干部特别是基层诸多心理矛盾的形成。而且矛盾长期自身无法的排除,还造成相当一部分干部心理出现障碍。(如:智力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同时矛盾的恶性刺激,还导致了他们心理疾病的出现。这些病态的临床症状是:一是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焦虑病、癔症、多疑症等),二是反社会型人格(如:偏执型人格、自妄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如果心理障碍不排除,心理疾病不根治,那将直接影响干部心理健康。客观现实要求我们通过加强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干部出现的心理问题,健全他们的心理结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保证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干部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职工和群众的思想情绪、工作干劲、工作作风和一个单位的整体心理气氛,更制约着群众和集体心件理素质水平的发展。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领导干部,能通过平时的培养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当前干部综合素质建设的大事来抓。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干部在权力运行上受到更多规则和舆论的监督、制约。处理复杂利益关系时,对领导艺术的要求更高,也要求干部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能力。

二、当前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我市科级领导干部总体心理素质状况良好。由于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形成的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主要包括智力因素的特点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品质的优劣、个性心理特点三个方面,所以本课题就以这三个要素作为调查的指标。具体的调查方法我们采取科学测试和访问座谈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科学测试主要采用问卷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出的因子分为心理问题状况的指标。以《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为本调查问卷内容,根据时展对干部心理素质的要求,选取乐群性、聪慧性、独立性、敢为性、稳定性、自律性六种人格因素为本调查分析的项目。调查副科级干部心理健康的状况和个性特质的现状。把问卷发放给参加在职在岗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当场回收,回收率100%。根据"16pf"评价标准与"scl-90"的评价标准,对测试对象的心理素质逐一作出评价与分析。我此同时,我们及时召开座谈会,或采取个别访谈的形式,与干部广泛交流沟通,通过谈话应证问卷测试情况。通过测试和调查了解,被测试的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六种人格因素的均数都高于普通人,特别表现在聪慧、稳定、敢为、自律四种人格因素中,高分平均超50%,这与干部应有的心理素质相符。

2、我市部分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现状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部分副科级干部人格因素中的独立性、乐群性方面比较薄弱,高分率未超过50%。他们缺乏独立判断决策的能力,依赖性强,随群附各,缺乏竞争意识,怕承担责任。也出现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对直率提意见的同志,总会产生情感障碍,有的干部怕自己的下属能力超过自己,有的不喜欢有个性的同志。如果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个领导干部只要做到: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怎样布置,就怎样做的话。那么现在对各级领导的要求更高了。要不断使工作更有特色,更有个性,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以实现时代与当地(或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最佳结合,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气魄,敢为人先,并容许人讲话、容许人议论,容许人发表不同意见,容许人推翻自己的意见。

3、我市部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与问题。scl-90测验显示“强迫症状”是当前被测对象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心理问题,强迫症状的因子,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比如,忘记性大。12%的干部在这因子上呈阳性。领导干部一般受职责的局限、偏重强调完成工作任务,做要求全,求好,这种倾向有好的一面,但是一方面也会带来负效应,正因为过于强调“应该怎样”“必须怎样"”而显得不灵活,当事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常使自己陷于一种痛苦的境地。“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忧虑”、“偏执”等也困扰着一部分干部,表现在干部工作紧张,想把事干好,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自我身体不适;部分干部出现人际关系相处不好,乐群性较差。还出现干部处于被动的忙于应付的状态,出现焦虑、紧张的现象。虽然这些因子呈阳性占被测的百分比不高,但需引起重视。

4、少数领导干部对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重视不够。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发现,我市部分领导干部总认为工作忙、任务重,更多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重视的是工作进度的完成,日常工作的安排,突发事件的处理。重视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和工作素质能力的提高。而当自身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时,从未想到自身的心理调节,常常公开表现出情绪焦虑,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重视不够。

三、领导干部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很多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大、心理焦虑、不平衡、抑郁等现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来自领导责任和岗位职责的压力。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你追我赶发展经济的竞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gdp的评比排名次,干部个人升迁与实际绩效相挂钩等,增大了干部“发展”担子的压力;而“领导责任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绩效评比考核制”以及对客观上存在的如火灾、洪水和生产安全等“人命关天”的突发事件的提防与忧虑等,使干部“责任”担子的压力骤增。一位地方主要领导说:“今天在第一把手位子上,但明天还在不在就很难说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加大。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社会机制正处于转型期,一些改革方案还不够成熟、不够健全。干部在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我国特有的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无论处在哪一级位置上的干部,都不得不重视营造、平衡和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迎来送往、接待上访”,“左右逢源、四处结缘”,已成为当代干部典型的生活状态特征,这对干部无形中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

三是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增多、心理压力增加。在社会上种种人际关系的交往中,还要克服和抵御因利欲诱惑而产生的心理困惑,这种诱惑的压力也能够折磨人的心灵。身为一名领导干部,随着交往的人群和接触的范围变宽变广,来自钱、色的诱惑随之增多。要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经常保持拒绝这些诱惑的心理压力。

四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干部作为“人”,他们也有家庭,也有妻子儿女。由于他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中,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影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从而使一些干部在内心里一种愧疚感,导致在家庭关系中产生不和谐,甚至出现一定的危机。这种来自家庭的压力也给党政干部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五是来自体制上的困惑。现存体制的漏洞、缺陷,让领导干部工作上受到严重困扰。有时候,严格执行制度、按规办事行不通;突破制度限制,违规操作有风险,面临两难选择,让其无所适从。

四、增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为使干部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适应履行职责、应对竞争,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经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不断提高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市委应在干部培训中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要求广大干部通过对“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学习,树立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是加强心理训练,锻炼干部心理素质的调适能力。把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各种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领导干部教学班等主体班次中,要邀请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员开展学习和讨论,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自觉锤炼意志品质,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

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干部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由于缺少岗位锻炼、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一些干部产生自卑、自弃、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通过实施百名干部下基层,到村社区挂任书记;百名干部进企业,到非公企业任党建指导员;百名干部干工程,参与招商引资、城市拆迁、重点工程建设等加强对干部,特别是缺乏基层锻炼的干部的培养,努力使之增长才干,增长见识,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提高他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四是加强沟通,化解干部的心理矛盾。通过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经常交心通气和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工作压力和家庭困难,动态掌握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一些干部心理素质上存在的问题,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谈话制度的有关要求,及时与本人进行谈话,教育他们端正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也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特别注意加强同心理素质不强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平等、诚恳的思想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力争通过直率坦诚、朴实自然的谈心,消除同志间的误解和思想隔阂,达到调适心理的目的。

五是及时调压,减轻干部过重的心理负担。对部分干部因为工作压力大或年龄偏大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进取心不强等情况,要在找准原因后,采取果断措施,将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干部调整到其他合适的工作岗位,年龄偏大的领导干部及时退出领导岗位。同时,尽可能帮助解决干部生活和家庭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和消除干部的心理压力。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3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性行为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性行为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性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性行为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性行为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性行为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4

一、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概念

幼儿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的是,在定义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时,切忌将其与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相混合,而是要能够着重体现出幼儿教师的特有的心理特征。因此,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以人格为核心,经先天和后天的作用所形成,与幼儿身心发展密切相关,并对幼儿有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它是幼儿教师个体的一种有机的综合性的机能状态,渗透着人的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各种心理成分。”其实,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关键是要培养幼儿的行为养成,通过游戏方式来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关注他们的人格形成,因此并不一定要以学会多少知识为目的。那么,这时的幼儿教师若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势必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3-6岁的幼儿每天的大部分活动时间基本都在幼儿园里,他们与幼儿教师相处的时间甚至会超过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因此,在幼儿园里,无论是学习、做游戏、还是生活等方面都是由幼儿教师来进行管理、指导和培养。幼儿教师对这些幼儿来说具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在幼儿们的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幼儿们经常喜欢在与父母或小伙伴玩耍时模仿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而且在模仿时是很自信。因此,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权威性和威信力是不可替代的,也可以说是幼儿父母以及社会其他成员无法比拟的。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以“无言之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着影响,此时幼儿教师所拥有的健全人格发挥了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人格还处在萌芽、形成和逐步发展时期,幼儿教师的人格始终以一种非强制性和非权力性制约着幼儿道德行为模式的建立,以及道德观念体系的形成。因此,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幼儿,必须从加强和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修养开始。

2.事业心和爱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事业心和爱心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在现实工作中,具有事业心的幼儿教师,对工作会不自觉地产生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等等。他们不仅可以为自己现有的工作任务而努力,还会积极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幼儿教师的爱心,不仅会对幼儿产生愉快、积极的情绪,从而达到幼儿愿意接受教师带来的知识。教师的这种爱心,还会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以及对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建议在考核幼儿教师的工作质量时,应把这一项放在重点。

3.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不但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感知也非常丰富,他们的兴趣范围也越来越广,看到周围的一切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所以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这也是对幼儿教师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如果此时的幼儿教师缺少了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没有了对客观事物探索的兴趣,那么就不能科学地、正确地为幼儿解答问题,也就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容易损害幼儿教师在幼儿心里的威信,这将阻碍挖掘幼儿的内在潜力。同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兴趣与爱好,能够有助于幼儿教师不断地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豁达的胸怀。人际关系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若幼儿教师不具备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或不具备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心理状态。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耐心、爱心和同情心,要能够宽容、豁达的接纳幼儿的一切表现,也就是说,除了要接受幼儿们的优点外,还要能够容忍和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其实,宽容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也是幼儿教师丰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修养的体现。5.多层次能力结构。能力是促使活动顺利进行,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多层次的能力结构可划分为:(1)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这是幼儿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2)专业能力。就是指从事幼教工作所必备的弹、唱、跳、画、说等方面的基本功和专业教学能力,这是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的职业能力。(3)自觉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目前,幼儿园教育改革日趋深入,知识更新也越来越快,因此,幼儿园的工作日常需要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不但需要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还需要幼儿教师能够自觉运用科研方法、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灵活、创造性地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教学之中。同时,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地研究教学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反之,如果幼儿教师缺乏研究和创造能力,必将导致思想僵化、教学方法陈旧,使教育教学能力下降,落后于时展的需要。

三、加强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对幼儿教师素质的研究中,由于受传统教师职业观的影响,人们片面地把幼儿教师的专门学科的学术素养视为其职业的专业素养,从而既忽视了现代幼儿教师通识性素养的开拓,又忽视了对幼儿教师独特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的探究,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培训和管理工作徘徊在“伦理化”和“学科化”的误区,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本文将针对当前幼儿教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幼儿教师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幼儿教师要能足够地认识到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是他们一生中可塑性最大、身心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对幼儿的教育将对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奠基性作用。幼儿教师唯有认识到只有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这一点,才能对幼儿教育工作产生无比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儿教师要主动学习、加强自我修养,达到自我成长。在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幼儿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自我修养。要能够快速接受行业新知识、新理念,拒绝工作中出现凭经验、吃老本现象。要从学习中积极进取,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丰富自我内涵,从而达到幼儿教师的自我成长。幼儿园应设置能够促进幼儿教师健康发展的激励与培养机制。在尊重幼儿教师的同时,要对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的幼儿教师给予中肯和支持。要积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进行大胆创新,以期为幼儿园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力求达到幼儿园工作的不断推陈出新。幼儿园还要努力为幼儿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因此,在工作中,要想使幼儿教师拥有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幼儿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定期对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统一、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与评审。在实施鼓励措施的同时,要将物质鼓励(如奖金、福利待遇等)与精神关怀(如荣誉称号等)相结合。在幼儿园人事管理上,要做到合理用人。根据幼儿教师的不同特点,如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适当的进行人事调整,让每位幼儿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幼儿园还要为幼儿教师尽可能的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机会,使幼儿教师选择学习的机会变得多元化。在幼儿教师队伍里我们要秉承一句话———“给孩子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承担的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责任尤为重大。因此,幼儿教师当属高素质人才,在培养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达到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以求能够为幼儿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综上所述,唯有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幼儿教师,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灵魂的塑造者。因此,加强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研究和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海红 单位: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魏燕.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黄晓玲.谈幼儿教师的不良心理素质对幼儿的影响[j].吉林教育,2015,(2x).

[3]马小兰,袁英.提升心理素质,做快乐幼儿教师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4,(2).

[4]林娟.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j].教育导刊,1994,(z2).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日益关注人大代表自身素质的提高问题。试图从心理素质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探索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提出若干提升这些素质的建议,希望能通过本文的论述,给读者一点有益的启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学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不断深入:除了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大制度外,部分学者也开始注重从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素质的角度着力进行研究。故此,论述人大代表素质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综观这些文章,大体将人大代表的素质分成“德、智、能、体”四个方面。“德”是指人大代表的政治信仰、参政意识,具体包括拥护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和良好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观念;“智”是指履行代表职责的知识水平,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这是形成履行代表职责能力的基础;“能”是指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尤其是指作为代表这个职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参政议政的能力,依法监督的能力,考核和评议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的能力;“体”是指履行代表职责的身体素质。以上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人大代表所应具备的素质,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概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代表的心理素质。

一、人大代表心理素质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参照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关于心理素质的定义,笔者认为,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可以认为是居于人大代表这一职务的人所应具有的心理要素或因素的质量。这些心理要素或因素应该包括:责任感、心理调适能力、换位思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激发力、韧性、弹性、刚性程度等。这些素质对于人大代表顺利地履行代表职责和义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增强代表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其在行使代表权力的过程中更有自信。作为接受人民权力委托的人大代表,他们手中神圣的选票关乎民众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本应被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激励。但是,“在我国,人大代表长期以来被作为是一种荣誉性职务,由领导和组织部门做出安排,……他们中有些人在他们的工作岗位和行业中是能手、专家,……但缺少代表的责任感,这就不能做一个好的人民代表。”为什么一个行业的专家和能手在处于人大代表这一职位上的时候却成为一个“橡皮图章”?除了缺乏必要的法律素质外,缺乏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缺乏在兼职代表的现实情况下平衡本职工作和代表工作的调适能力,缺乏应对各种复杂政治气候的应变能力以及缺乏在代表工作中创新的激情等,都是致使某些人大代表缺乏使命感和荣誉感的重要因素。难怪乎蔡定剑先生感叹:“责任,有没有代表的责任,有没有对民众的责任,并且敢不敢表达民众的意志,是最重要的代表素质。”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高指数的“逆商”,是决定人大代表能否坚定地履行代表职责的关键。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在短短四年的任期中,要圆满、出色地完成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没有超一般人的毅力是难以想象的。单以每年审议政府的预算为例,比如在2004年初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拿到了厚达540页的省级部门预算单位预算表,因为到2003年,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328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13亿元。“百姓需要人大逐年加大对预算审批的监督力度,人大代表代表纳税人看好政府的‘钱柜’”。此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还要敢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提出建议,不畏其他社会力量的非法干预,独立做出抉择,坚持真理。所有这些行为,离开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人大代表紧密团结,进而从整体上实现人大各项权力。一个组织作用的最终发挥,关键因素在人本身。中组部部长贺国强说:“我国要完成‘十一五’规划,关键在人,在于怎么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为此,除了要抓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之外,人大、政府、政协随后也会换届,对人才的考核和培养成为重点。”我们很难想象在我们的人大代表缺乏真诚、信任、公正和宽容等品质的情况下,人大内部能很好的沟通和协调,而不会变成马恩笔下的“清谈馆”。这就要求我们的代表要具有整体意识,个人的工作和活动要服从于、服务于整个人大的工作,通过每一个代表个体的活动来达到整个人大活动的目标。在不断充实自身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打造坚忍不拔的勇气和毅力的同时,作为个体的人大代表也要有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整体的意识。

二、人大代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良莠不齐,由于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心理测试,并没有具体的数据能够反映当前代表的心理素质状况。但从以下若干报道中可反映出部分代表的心理素质明显不符合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要求:

19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有这样几则关于人大代表个人活动的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某位33年一直坚守教学岗位的中学特级教师,在来京开会期间,不忘带上课本,抓紧备课;全国人大代表、某著名骨科专家,在代表驻地与某医院同位素室的医生研究关于骨骼代谢方面的课题;全国人大代表、创立了“活教材激励性模拟外语教学”的某外语教师,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向全国教育系统的代表及时地推广这一外语教学法;全国人大代表、市劳模、江淮十大女杰之一的某位女厂长,因这几年每逢三八妇女节都在北京开会,不能和厂里姐妹团聚,但“心早已回到姐妹当中了”。一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大学教授,自言是做学问的,从来不关心政治,不知怎的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会前期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刚从国外讲学回来,还没考虑到人大的事情,什么议案也没准备。更有甚者,身为人大代表,作为却如暴徒一般:如沈阳铁西区人大代表赵慈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事件反映出某些代表在心理素质方面至少存在以下四个问题:责任感不强,换位思辨能力差,对代表工作缺乏激情,自我控制能力薄弱。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先天”的因素:主要是指人大代表在当选代表之前,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通过其自身特定的社会实践形成的生理、心理、自我意识等诸因素的个人自身系统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代表自身的个性以及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兴趣、爱好和气质。加上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这种独特性反映出每位代表个体不同的发展状况:好的个性,当然有利于代表当选后的成长进步和持续发展;相反,“若缺乏从事代表活动的良好个性,这本身就使自己处于一种劣势,必然会有碍自身发展,影响其作为代表价值的实现”。

(二)“门槛”的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对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考察机制。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人大代表选举程序缺乏竞选机制,尽管法律规定推荐候选人者应该向选民介绍候选人的情况,但实际情况是:在候选人与选民中间缺乏一个合法有效的能对候选人做出测评和向选民全面介绍候选人情况的中介机构,许多选民往往连候选人的基本情况都不清楚,所以选民在投票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就很难保证其做出正确的选择。退一步说,即便是像党政系统一样建立了专门的考察部门,其也很可能只重视代表的品德、能力、知识、年龄等方面,而忽视心理素质这个重要的因素:因为那些不健康心理的表现诸如自我封闭严重、虚荣心强、自私心理严重甚至明显的恐惧症、歇斯底里症等在干部的考察材料中往往难以找到。

(三)“后天”的因素:主要是指人大代表在当选以后,其要受到人大组织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环境因素的持续综合作用。部分代表也许具备充当人大代表的“先天”因素,并且也在选举程序中顺利当选,但其“逆商”不高。在当选后的代表活动中,由于受到目前不完善的人大制度的制约以及特定社会环境因素对代表正确行使权力的限制,持续的活动目标不能达成的情况将很可能造成他们“习得的无能为力”。如果不在人大代表的培训过程中进行相关的“逆商”提高训练,则很难避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三、如何提高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

针对制约人大代表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三大因素,笔者认为,要提高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首先应该把握如何判断一个人大代表心理现状的方法。参照对领导干部心理状态的判断方法,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情绪状态。有健全的情绪生活才是心理健康的人。人大代表身兼两职,生活、学习、工作上可能有许多烦心和苦恼的事情需要面对,这些事情实际上是对代表心灵的折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侵蚀着健康的代表心态。能找准烦恼的症结,然后用正确的方式应对,随时保持积极乐观的进取心态,是做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代表的重要标志。

(二)看人际关系。人大代表的职务要求代表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于是,如何在这些关系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使这些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如何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在政府和选民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都是对代表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考验。

(三)看态度。看代表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看代表能否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四)看行为。看一个代表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法律道德的要求,尤其是人大代表这一职业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五)看意志。看其在提出议案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表决时是否及时果断,以及能否面对现实、切实有效地处理困难与挫折。

(六)看自我定位。看代表是否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否将自己准确地定位在一个人大代表这一特殊的职位上,看其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实现中是否包含了与其人大代表身份相符的内容。

在正确判断一个代表的心理现状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加强人大代表履职所需心理品质的培训:可在当选后短期强化培训,履职的过程及时心理干预;另一方面,加强人大代表自我心理健康调节。

首先:履职所需心理品质的培训。

当选后短期强化训练法。这原是我国地方组织部门摸索出来的一种培训中高级领导人才的“应急”的方法。请有关专家(可包括资深人大代表、心理学家等)用一周的时间讲述大剂量、高强度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人大代表履职的经验。同时采用社会心理训练法,提升人大代表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方法包括:

1.敏感性训练法。这是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而设计的,培养训练人大代表认识自我能力和与人相处能力的方法。它通过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帮助,使人大代表逐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他人,提升人大代表的人际交往能力。

2.心理观察能力训练法。人大代表交际能力的大小,其实是基于他对他人的观察结果。因此,特殊的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培训人大代表抛弃成见,进行客观观察,最终达到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的目的的捷径。

其次:履职过程的心理干预。

要建立专门的代表心理咨询部门。该部门应该是由多位具有临床经验的资深心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主要负责定期对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出具体评估报告。报告只交代表本人阅读。报告内容中应根据人大代表这一职务的特殊情况,详细给出对当事人的心理分析,末尾提出合理建议,由代表自主决定是否遵循建议。定期评估小组每次应由随机从专家库中抽取的若干名专家组成,以保证每位代表得到中肯的评估意见和建议。

最后:加强人大代表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

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有正常、合理的行为,非健康的心理则会导致异常的或偏执的言行。人大代表因承受各种压力而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旦达到其意志力难以控制的程度,轻则难以处理好各种关系,影响工作成效,重则可能会出现偏离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行为。因此,要想提高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就要提高人大代表自我应对压力和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国强提出将改进干部人才考核机制省部领导要考评心理素质[j].政工研究动态,2006,(7):14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国家在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既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其他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虽然已有部分学生投入到创业浪潮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真正参与创业的学生的比例小,高职学生参与的比例更是偏低,创业规模小,成功范例微乎其微。创业活动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除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行为具有指引和调节作用,创业心理素质的高低是创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综合国内外有关创业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成功的创业者需具备识别、预见和利用机会的创业胜任力,影响创业意向及行为的创业认知,创新性、风险性的创业特质,创业动机,创业效能感等。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方法得知,目前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高职教育处于最后的招生批次,学历低,导致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容易出现自我定位偏低,自卑心理,抗挫折能力差;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单一,偏重于技能传授,忽视了心理素质培养;高校创业教育目标认识不够深入,使学生出现创业认知不全面,对创业自身的目标犹豫不决;学生创业情绪高涨但缺乏理性,创业意志坚定但不灵活,创业行为取向不积极。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m.e.)发起的一场全新视角的心理学运动,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环境,致力于激发个体潜在的积极品质,使个体享受更高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情感体验,主要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机制;积极人格,主要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在这其中又主要以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为研究的重点;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的目标相吻合,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全新的发展视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2)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他认为“积极情绪扩大了一个人在特定情景条件下瞬间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也即它能在当时特定的情景下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思维)、出现更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人持久的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才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奇特行为方式或思想。同时,积极情绪还具有缓解心理压力的功能。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由此带来的消极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化解,将极大影响学生的创业效果,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由此得知,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形成创新思想,十分符合创业的要求。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保持积极的情绪,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多鼓励学生,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拓展,增强主动性和创新性。其次,通过校内的创业实践或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具体的创业任务中学会识别创业机会、筹备资金、抵御创业风险、盈利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业管理。也激励学生敢于挑战,踊跃参与,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吸取失败的教训,以增强创业的自信心。第三,高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学生在创业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要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及时调整受挫心理,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思索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和行为,即“人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积极观念、乐观热情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等积极的人格特质直接影响着创业的成功。因此,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构建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开辟了新途径。积极人格的形成来自于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人类先天就具有积极的行为倾向,这一积极的行为倾向需要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创业的积极人格,首先应增强学生的创业的内在动机,将学生的创业需要和积极的行为倾向紧密联系,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如以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活动、心理游戏、创业实践或创业大赛等方式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创业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对于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心理问题,通过个体心理辅导的帮助其积极的应对挫折心理。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的支持条件,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接受挑战的愿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3.学生要主动参与课外的创业实践,将自己感兴趣或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开展创业实践,在实践的锻炼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接受创业教育,提升自己的创业才能和创业信心。外在动机方面,学生在理解了当前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的意义后,他的学习和创业就可能是自主性的。高校应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指导课程、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返校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状况、创业方向,激发对创业的兴趣。

三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

积极的创业环境是塑造学生积极的创业人格特质的支持力量,也是学生获得创业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积极的创业环境是以培养学生外在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目标,不止是纠正学生创业中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积极品质进行扩展和培育。积极的创业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营造:(一)高校要将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政府的帮扶机制与高校自身的特点相结合,为高职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如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举办各式的创业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学生普及创业的基本常识,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意向和所具有的创业特质等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形成新的感受与认识。(三)建设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创业教育课教师的培训,使其具有扎实的创业理论和实践基础,能指导学生的创业。此外,教师队伍还应将将高校、企业、政府等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吸收到创业教育团队中,使学生在创业相关环节得到启迪和指导。(四)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宣传创业成功者的案例、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和创业座谈会等,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巧。

作者:钟真群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素婷.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育与开发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2):30-32.

[2]牛骅.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机会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人格与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工作成败的特殊视角,全面分析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人格类型与心理素质。

1人格概念及其特点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本意是指面具。所谓面具,就是演戏时按剧情需要所画的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用面具来定义人格,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和表现;二是指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正所谓蕴藏于中,形诸于外”。按心理学分析,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是社会塑造的产物,它的形成和个人的教育、家庭、社会人文环境有直接关系。人格在社会学视野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整体性。即人格概念是融人的社会性、生物性及心理性于一体,以人格概念来认识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来透析人,可获得全面准确的认知。人格概念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

第二,积淀性。即人格形成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积淀的,童年时的社会烙印是人格内核,以后的社会塑造形成人格外层,每个人的人格物质都反映社会烙印。

第三,可测性。即人格类型物质,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准确测定。

2人格类型必须与职业特点相匹配

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霍兰德,将职业选择看做一个人人格的延伸。他认为职业选择也是人格的表现。同一职业团体的人有相似的人格,因此对很多问题会有相似的反应,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他认为: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和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由此,霍兰德假设: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多数人可分为六种类型,人所处环境也可以相应照此划分。这六种类型可以按固定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

现实型(r):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爱户外活动。

传统型(c):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

企业型(e):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研究型(i):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

艺术型(a):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社会型(s):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

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与其人格类型相符时,就可能发挥出能力,容易做出成就;反之可能导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费,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这就是要深入研究人格类型与职业特点相匹配的根本原因。

3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

《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图书馆是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文献归类收藏起来的场所”“图书馆的任务就是保存用各种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思想”。保存人类思想也即是保存人类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遗产,是传统和经验的积淀。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文化,人类为了避免文化的丧失就必须加以保存和传播。图书馆的职能就是保存和传播文化,图书馆的职能特点就是管理记录人类文化和人类伟大智慧的图书,要永远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做好管理、研究、开发与服务工作。其次文化还有激励人心的作用,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对文化的诠释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贝尔的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认同,文化说到底是一种解释系统,它为人类生活提供精神动力,信仰支持,使人类本身能有信心、有力量和有勇气克服困难、战胜险阻,达到生命过程的和谐,这就是文化的终极目的。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图书馆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给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以宝贵的精神支持,把图书馆特有的人文关怀送到每个人的心坎上,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美好。图书馆工作要为庞大的文献流、信息流整序,这就要求从业者工作必须高度认真,并要求坚韧与准确,工作琐细但要求有耐心,来不得草率与差错。从业者必须具备专注、耐心、求真与韧性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工作。

4当前图书馆录用新馆员工作的缺失

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必须随时补充新生力量,招聘优秀人才,但当前《图书馆法》尚未颁布,全国图书馆行业没有统一的、法定的录用人员的程序与机制。由于没有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没有法定的图书馆员任职资格,没有自主招聘馆员的权力,一切听命于组织部门安排,结果出现一系列非理性现象。有的人根本不热爱图书馆工作,只想把图书馆当做中转站、避风港,但却由于权力因素的作用而顺利进馆,同时在录用人员时普遍存在着只重学历、而忽略心理素质的现象,结果一些人格缺损、心理素质不健全的人也顺利进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人的缺点充分暴露:工作不认真,与读者吵架,不热爱、不珍惜图书,造成图书毁损丢失,性格古怪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等,这给图书馆事业造成损失。事实深刻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健全,人格缺损,即使有着高学历和良好的智力素质,也很难把工作做好,甚至起到负面作用。因此,在招聘新馆员时,必须强化对应聘者心理素质的考核,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5不适合图书馆工作的4种人格类型

5.1低认知人格

低认知人格,即人格基本要素之一的认知水平低。这种人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见识浅乏,能力不济,社会实践能力低下,社会责任心差,社会沟通和社会参与程度低,缺乏知识资本。低认知人格根源在于人格要素发育不充分、不完善。

由于图书馆是以图书、文献与信息为工作对象的,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与人文知识素质就无法工作。低认知人格的人,不爱书,不了解书,不了解图书馆工作的人文内涵,如果他们来图书馆工作只会起负面作用。

5.2片面功利型人格

片面功利型人格,是由于人的畸形社会化造成的一种精神发展失调。此类人心中只讲功利,只知金钱地位和眼前的物质利益,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图书馆的职业道德要求图书馆员要具有热诚服务、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片面功利型人格者,不适于在图书馆工作。

5.3浮夸型人格

浮夸型人格的人,敏感、好动,情绪稳定性差,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而图书馆工作特点是要求绝对认真细致,不能草率从事,所以此类人也不宜在图书馆工作。

5.4虚伪型人格

虚伪型人格是双重人格的一种,其表现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不暴露自己真实思想和目的,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无诚实可言。诚实是图书馆馆员的人格底线,所以不论专业技能如何,无诚信者不适合到图书馆工作。

上述的4种人格——低认知、功利、浮夸与虚伪型人格,都是由于人格要素发育不充分造成的。图书馆在考核招聘人员时,不仅要考核他们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更要考核他们的心理素质与人格类型。

6图书馆员应具备以下人格类型及心理素质

图书馆员所从事的职业是管理人类的文化和思想、管理文献与信息,研究、开发并提供给广大读者。图书馆的工作具有学术性、服务性和严格的规范性。为了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选聘优秀人才来馆工作。从人格类型上分析,笔者认为图书馆员应具备以下人格类型和心理素质。

1高认知人格

文化水准高、知识面广,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对新事物敏感,有较强的认知判断能力。高认知人格的形成与个人受教育背景有关。高认知人格者,必然崇敬文化,热爱图书,善待图书,能充分发挥图书的社会价值。

6.2传统型人格

按霍兰德理论,传统型人格者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分析能力,能够听从指挥,完成琐细工作。而图书馆工作正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踏实、不浮夸和不急躁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处理好庞大的信息流、文献流,使其规范、有序,发挥作用。

6.3协调型人格

擅长与人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爱心、有耐心,能积极拓展人际良性互动。此类人在图书馆读者工作中能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与读者沟通,理顺关系,反馈意见,改进工作。

6.4诚信型人格

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光明磊落、诚实可靠。此类人在图书馆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因为诚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

6.5具有人文素质

深刻了解图书馆工作人文内涵,以人为本,善待读者,注重每位读者的需求,把服务读者作为自己的天职。在图书馆具体工作中,较善于发挥人文精神,善尽图书馆社会职能。

6.6具有可塑性强的素质

具有学习潜力,具有从事多项工作能力,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变化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上述几种人格类型并不要求图书馆从业者完全具备,但最关键的是应具备高认知人格与诚信型人格。具有广博知识与诚实守信的人,可以在图书馆工作中大有作为。

7爱书是图书馆员职业生命线

能从事图书馆工作是幸福的,因为你守护、管理和传播的是图书,而图书是传承人类文化、人类思想的载体。一个图书馆员首先必须爱书,对书长存崇敬之心、珍爱之情和守护之义,只要心怀此种情愫,才能热爱图书馆,也才能热爱读者,忠诚图书馆事业。爱书是图书馆的职业生命线,也是图书馆员职业准入资格的底线,对于这个关键问题,我们每个图书馆工作者都必须有清醒认识。

8结论

阮冈纳赞曾明确指出:“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在美国图书馆界有一种说法,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图书馆建筑”所起的作用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所起的作用占75%。可见图书馆员的作用是何等重要。选聘优秀合格人才参加图书馆工作,是保证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图书馆今后选聘人才时,应既重视文化水准,又重视心理素质,这是一个不应忽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蓓.关于图书馆员专业价值的思索[j].图书馆,2006,(4)·

[2]王碧琴.图书馆服务态度的心理学探讨[j].图书馆,2006,(6)·

[3]黄红梅.图书馆员的个体分析与管理[j].图书馆建设,2006,(2)·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8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性行为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性行为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性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性行为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性行为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性行为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9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

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性行为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性行为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性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性行为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性行为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性行为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素质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情商智商心理素质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科学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见情商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从9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情绪发展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孩子未来成功20%取决于孩子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所以,孩子成功与否与情绪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说情商的高低决定了他人生的失败和成功,情感智力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良好的情感,应该包括关心和同情别人,表达和理解情感,控制情感,自尊、自信、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强,能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受到人的喜爱,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勇敢、善良等。

过去,人们更关注孩子的智商、关注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大多数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通过学习开发智力,认为孩子越聪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人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成果。来自新西兰的一个研究表明:如今孩子的智商是提高了,高于前半个世纪20个百分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代比一代更聪明的同时,情感和社会技能却在急剧下降。在精神健康等方面,今天的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上一代。比如:美国近15年的统计,儿童和少年的忧郁症增加了近千倍,来自保护儿童基金会的一组统计数字呈现出:美国平均每天有3名25岁以下的青年死于爱滋病;平均每天有25人感染爱滋病;每天有6名儿童自杀;有342名18岁以下的少年犯暴利罪被捕;每天有1407个少年母亲生下婴儿;有2833名儿童退学;每天有6042个孩子犯非暴利罪被捕;有135000儿童携枪上学。这说明不是孩子智商高了,孩子就必然有成功幸福的未来。情商是靠后天培养的,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是靠后天培养的。这就意味着无论你的孩子天赋如何,你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创造成功的人生。

有个成语叫“笨鸟先飞”,那“笨鸟”为什么要“先飞”?为什么能“先飞”?这当中实际上就涉及到一个“情商”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把一个人学业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生活上的成功都仅仅归因于理性心理素质,特别是归因于智力——或者是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可由智力测验测得的智力,或者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发展而成的智力,即认知能力或一般能力。这种“智力决定论”的片面观点(特别是“iq”决定论的宿命论观点)致使在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嬗变、经济关系多元化、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互相撞击、社会心态复杂纷繁的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特别是对心理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

我们现代教育的主导方面是用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铸造下一代的灵魂,而且反映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但是同时,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与时代要求不一致的东西:一是“应试教育”倾向的仍然存在——重“双基”训练,轻能力培养。有的学校,与考试关系不大的科目尽量压缩课时,完全不考的科目则干脆不开,活动课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更是踪迹难寻。考试、升学竞争的片面强化造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乃至心理挫伤:有的学生因厌学而离家出走;有的学生考不上重点就轻生……。第二,是教育态度与教育方法的不够正确:这样“不准”那样“不能”的过分苛求、过多管束,对学生形成不适当的压抑;这样“等级”那样“评比”对学生形成的不够理解与不够尊重。有的老师甚至缺乏起码的爱心,对学生简单粗暴、动辄施罚。三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各种社会文化的冲突面前,显得有些被动——在这信息爆炸的年月,让人困惑的事情也实在太多:这边是笙歌丝竹剪彩庆典,那边是水深火热济困扶贫;这边是学习抗洪英雄李向群,那边是数百人围观打砸抢的事而无人相助;这边是一贫如洗捉襟见肘,那边是公款挥霍富得流油;这边有人进“贵族”学校,那边有人只奢望能进“希望小学”或“宏志班”……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泛滥,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等受到强烈冲击的紧要关头,在课本上讲国有企业如何稳步发展,而生活中学生的父母却双双下岗的矛盾时刻,或者茫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固守一些过时的观念和价值标准,或者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我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有力抵制各种消极的文化观念和思潮的影响,从而在学生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往往更敏锐、更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的变化。由于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素质等的差异,家庭教育可谓五花八门,但总是打上时代和社会的鲜明印记。一方面,与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和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为好的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新型家庭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旧的已经不合时宜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仍然普遍存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开放社会中各种消极的文化观念也直接反映到家庭教育中来,“应试教育”对家庭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不少家庭特别是高收入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千方百计在物质上满足子女的要求,却不注意从思想上加强教育、从身心上促其磨炼。不少家庭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上表现出过多的功利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常常以大人主观设计的模式或者目前社会地位的高低、实际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致使升学报考时金融、外贸、财税、电脑等专业屡屡爆棚,而其他家长们自认为没什么前途的专业则少人问津——哪怕孩子自己可能非常喜欢!期望过高,而不顾孩子本身的意愿和潜在条件;只要求孩子学好、学精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而不重视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不懂得重视心理素质的发展。在具体要求上,有的过分苛求,对孩子进行超越其年龄阶段和实际承受能力的强制训练与掠夺性智力开发;有的则只顾自己的事业或只顾挣钱,而对孩子的成长很少过问,似乎是任其自生自灭。在教育方法上,有的过分成人化,有的则一味管束、指责、压制,既不尊重,也不理解;还有的家长却娇惯溺爱,放任迁就,混淆了孩子心中的是非,降低了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许多家长因此而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可以说,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如何注意学生情商培养,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

一、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学习上的压力,居然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尤其重要,实践也证明,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京大学心理系孟邵兰教授在人类情绪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她还强调"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每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具体分为三步。

(一)正视现实。要求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每个人并非时时刻刻是积极乐观的,偶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让学生认识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的一些身体表现(姿势、言语、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方面)。如:悲伤时痛哭流泪,痛恨时咬牙切齿,恐惧时手足无措。训练学生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

(二)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着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回忆自己曾有哪些类似的不良情绪及被不良情绪缠绕的体验和危害性。

(三)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不良情绪都是可以控制、转换的,如"化悲痛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转移精力(听音乐、散步等)便情绪得以缓解。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二、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强,能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承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常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建议在班上设立"心理信箱",在每个假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然后把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认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了"挫折教育"系列活动,如"十六岁的花季"、"伟人年轻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我"主题班会,"爱我中华、爱我班级"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同时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定期组织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爬山、义务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认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对女生,注重引导他们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班上有个学生,家庭条件优裕,从小娇生惯养,各方各能力不及一般同学。后来他父亲不幸因病去逝,他承受不住这个沉重打击,日益消极悲观,不再愿意与同学交往,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个现象,可以在班上开展了"爱心教育"系列活动,让他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我多次找他谈心,帮他排除心中的烦闷,还让他担任班干部,从各方面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使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从父亲去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在班级"挫折教育"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三、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学生请商,还要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