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2-08 17:38:55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1
1.课程设置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要学习好这门课程,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这门课作为考试课只注重理论讲授,而没有实训课的安排。理论授课学时的安排最多56个,另刨除假期,实际的理论授课学时只有50个。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在课堂上把涉及心理学和旅游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并与一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对学生来说并非是件易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定时间的实训课安排来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授课教师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旅游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均来自心理学这门基础学科,枯燥而抽象。教师要讲好这门课难度大,学生要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困难。目前,各高校讲授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老师基本上来自两个专业背景,一是旅游管理专业;二是心理学专业。这两类专业背景的老师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类的教师,对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及旅游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对心理学只有部分涉及,未深入研究;而作为心理学专业类的教师,对于心理学理论掌握得比较透彻,但对于旅游业可能就知之甚少,这将对授课的效果则无法保证。
3.教学方法
在旅游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上,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也不例外。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比较抽象,再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觉到乏味,出现疲劳、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一味地以自我授课为中心,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4.评价考核体系
许多高校该课程的考核仍采用期末闭卷方式进行。考试的分值采用百分制,在考核内容的比例上,基础理论明显高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这样一卷定成绩、定掌握程度、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是偏颇的。这种考核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不学习,快考试的时候把所谓的考试范围,死记硬背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学生上课热情度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低的直接原因。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不符的。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教师方面
对于旅游心理学这门应用型学科而言,高职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好心理学和旅游学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深入旅游一线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提高专业素养、充实课堂内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到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顶岗实践,专业教师与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直接接触,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自己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生动地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
根据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这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成四大项目,编成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八个教学任务,以此来更好的教学和引导学生。项目一:心理分析的认知(任务1:心理学认知;任务2:旅游心理学的认知);项目二:旅游者心理分析(任务3:影响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任务4:影响旅游活动的环境因素);项目三:旅游服务心理分析(任务5:旅游交通服务心理、食宿服务心理、游览服务心理、购物服务心理、娱乐服务心理、投诉服务心理分析);任务四:旅游从业者心理分析(任务6:旅游从业者心理素养的培养;任务7:旅游从业者人际关系的维护;任务8:旅游从业者心理问题的保健)。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心理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例如:讲授法,介绍新知识、讲解概念、原理、定义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同时在讲授时教师可以使用辅助教学工具,适时调整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法,通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来点评,找出问题的根源,总结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境模拟法,这种方法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自己来体验、理解知识点。围绕某个探究的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去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启发引导法,是指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个教学方法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实地调研法,例如,在讲授消费者动机这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堂的问题先总结出来,设计合适的访问问卷,然后针对旅游消费者动机的街头拦截访问,来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能够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本做法是: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作为这种学习活动的结果,学生通常要形成能表达自己理解的结果,比如报告、网站等。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间通过情景模拟并将交流转化成为一个有效的实验机会。
4.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旅游心理学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偏离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具体做法是:一要重视日常教学环节中的考核评价,平时考核可占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分析占15%,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完成情况占15%。二要将期末考试成绩设定为占总评成绩的50%,这样可以有效扼杀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类同学们的心理。试卷采用闭卷的形式,将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体育心理学;理论性知识;应用性知识
一、引言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体育类课程,不仅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型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程,主要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首先,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次,研究范畴仅限于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因此,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广义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既涵盖了体育教育的领域、运动训练的领域,也涉及了锻炼心理学的领域。
二、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问题教学”的萌芽。西方的“问题教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即“问答法”。无问、无答,则师者不可以授业解惑也。pbl教学方法(problemsbasedlearning)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在教学中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现代问题式的教学法应用于教育领域各个学科,或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作有水之源,或与自主探究相融合,穿针引线,或与课程资源相匹配,化繁为简。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通过呈现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究,通过协作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教师评价,对问题做出结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深入理解学习的知识点,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理解并巩固理论知识。
三、问题教学法在体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资源和工具,体育心理学教材涵盖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三个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性知识。教学既要立足于教材,也要充实于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钻研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些丰富和创新的过程离不开对教学的思考,离不开问题导向。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和应用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兴趣点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单独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体育心理学的教学而服务。1.问题教学法在体育心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理论性知识,尤其是基础性理论知识的识记性较强,趣味性相对弱化。体育心理学来源于心理学学科,其基础理论以心理学理论为出发点,如各流派的心理学理论、焦虑理论、动机理论、归因理论等。体育心理学中的三条主线包括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和大众健身领域中的心理现象。无论哪一条主线都涉及学习和行为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体育心理学课程中将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作为基本理论和概述性内容予以呈现和讲解,即从心理学的基本学习理论作为出发点,解释体育运动这一情境下人的学习行为。对于这一基础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从以下四个部分的教学环节来呈现:(1)从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导入新课①提问:人的行为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的呢?②校园暴力影片《悲伤逆流成河》赏析,暴力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呢?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解决问题,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①实验一:儿童的暴力行为之习得过程②提问:为什么案例中儿童会有暴力行为?设计意图:解释学习行为的获得方式之一——模仿。引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s—r。③实验二:斯金纳的操作箱。设计意图:解释学习行为的获得方式之二——强化。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对体育学习的影响:“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④教学案例分析: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设计意图:引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⑤提问:为什么案例中部分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暴力行为?设计意图:通过反差对比,引出认知心理学理论s—o—r。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总结:模仿的本能,环境的刺激和强化,内在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学习行为实现的基础。(3)引出新问题,激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分组辩论:这三个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人的学习行为的机理,这三个理论孰优孰劣呢?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引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合作探究,通过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4)梳理总结,巩固掌握设计意图:从基础理论出发,对学习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内化理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记忆、掌握所学知识点。2.问题教学法在应用实践性知识中的应用。体育心理学中对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离不开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即结合体育运动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育心理学中的应用实践性知识既包括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等现象的分析,也包括对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成绩、心理变化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对一般健身人群锻炼的前因、心理效应等问题的探索。当然也有一些知识同时涵盖了三方面的人群。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并应用于体育实践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对于这一应用性知识的教学从以下四个部分的教学环节来呈现。(1)从近期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问题情境一:6月17日10点58分,四川宜宾发生地震,重庆人民同时陷入了“伪恐慌”。其间,有的同学几十秒钟从楼梯逃离了高层,请问逃生的过程是本能还是技能呢?设计意图:从近期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解决问题,学习基本理论①逃生的意识:本能。逃生的本领:技能②问题情境二:什么叫作技能呢?有的同学是网游高手,有的同学是运动达人,这些技能都是与生俱来的吗?如果很长时间不去操练,是否依然能保持“高手”和“达人”的水平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技能特点的介绍,引出运动技能的概念和特点。③问题情境三:大家能列举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吗?设计意图:通过情境体验,引出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④案例分析:引出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泛化阶段。让学生在思考中了解到泛化过程的动作特征张三是某大学的一位公体课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篮球的他在选课时选了篮球。开始学练时,他运球动作僵硬、不协调,经常低头看球,篮球常常从他手里“跑掉”。请问,张三同学的这些动作和自我感觉正常吗?设计意图:引出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泛化阶段。让学生在思考中了解到泛化过程的动作特征。请大家设想一下,张三同学继续练习篮球技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分析、整理在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特点。(3)引出新问题,学习致用结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特征,分组探讨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这三个阶段分别有哪些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对运动技术的掌握。设计意图: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4)梳理总结,巩固掌握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强调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的普遍性,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结束语
问题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发展需要的角度开发其学习的潜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挖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深化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从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体育心理学的教学经历和体验,一方面从理论的层面呈现了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另一方面从实践的层面突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途径。将二者贯穿于体育心理学教学的全过程,既有助于提高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慧贞.问题教学法在《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黎志东,徐志凯.基于案例的问题式教学法在微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师范类心理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3]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4]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中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5]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
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四)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没有工资,学校不包食宿,学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校心理学专业实习学校多为本地学校。但由于本地学校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属于主课,课时少,学生并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要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预计拓展的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课时量有保障,上课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其次,该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询基础设施;第三,该校有学生或青年教师宿舍,能给实习生提供住宿。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既要确立师范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制订有助于师范类本科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辅助策略。这样双管齐下,对于提升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就业率有切实帮助,也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能独当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淑梅 崔继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s].2013.
[2]董开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5(08).
[3]姜燕琴.地方师范专业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构想[j].龙岩学院学报,2013(05).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4
《学校教育心理学》(徐建奇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以学校教育中心理学的应用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为目的,全面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卫生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对学校教育中应用心理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实践方案。该书内容详实,兼顾理论的专业性和实践的实用性,共有8章:第1章阐明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功能,中学教育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第2章和第3章分别探讨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中学教师了解中学生的途径、内容及方法,中学教师的职业心理、角色品质与职业发展;第4章到第8章分别论述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知识获得、品德塑造、升学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指明了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路径及方法。
总体来说,《学校教育心理学》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理论建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转化
该书阐明了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问题,同时充分推进了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学生品德塑造为例,该书切实从实践的现状与需求出发,分析教育心理学在品德塑造方面的功能与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快教育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转化应用。一般而言,在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心理学的应用通常基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和经验积累。这样的学校心理健康管理模式虽然能够解决大多数的学校教育心理学管理问题,但是在现实语境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转化还存在着不相匹配的地方,暴露了学校教育心理学管理应用方面的弱点与不足。对此,学校应当充分重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转化,让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更加准确描述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优化教学互动中的心理策略,提升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抓住了教与学的主体,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该书在探讨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时分别总结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鼓励学校及教师在心理学的应用中既要深入了解教师自身的角色功能和职业心理特点,也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而根据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和需求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案,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心理学应用中,教师通常以学生为研究主体,讨论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进而鼓励教师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来强化学生心理的积极发展。但实际上,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变化应当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虽然有着不同的教学身份,但都会受到教学互动的心理影响。因此,要想促进双方教学的良性互动,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应当从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入手,分析总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更科学全面地采用良性的教学心理互动模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切合实际,满足学校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的需求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设计研究;理论教学;教学模式
《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这三个建筑类专业共享的理论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评估或认证标准所要求的强制性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多学科属性。它是一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1环境心理学课程概况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或者说它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能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的行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进行现场调查和观察,收集并分析有关人们需要和行为的资料,并能够运用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解决专业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开辟新的途径。简言之,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建筑类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环境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建筑类专业开设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由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人与环境关系的基础理论、环境知觉、认知和行为等的理论,实践部分包括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其应用,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行为观察、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环境-人-行为的互动关系、认知建筑和城市环境并与设计实践建立联系,加强学生从环境角度理解和设计空间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建筑类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学生既需要有良好的审美修养与艺术直觉,也需要有普通工科学生学术思维上的严谨性与逻辑性,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感和创造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然而,大学以前长期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常常会妨碍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造自主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就目前大多数建筑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和理论两大类课程而言,分别会存在以下问题。
2.1设计类课程的困境
在建筑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作为主干核心课,学时最多,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实际教学中,各设计题目除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加之外,其教学目的多以解决建筑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功能和流线、空间和形式、结构和技术等为主;设计题目多有固定任务书的限制;课程组织是“前期分析-一草-二草-三草-成图”的没有个性特点的重复过程。而学生在设计推进中往往不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思考建筑、忽略设计的逻辑性,致使前期分析与后续设计脱节,加之多把精力放在设计和任务书的功能、面积的吻合以及花哨博眼球的建筑形式上,造成空间环境与使用者行为需求的不对应[2]。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激发和培养这些能力,补全设计中的缺失。
2.2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基础理论课程,尤其是不需要考试、以考查形式结课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消极接受的状况。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丰富,线下理论课上睡大觉、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学生缺少对本科教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多体会不到理论课程对设计课程的支撑作用,课程学习多停滞在学分的获取或者考试的通过,多不能较好地应用在后续设计课题中。《环境心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多有来课堂签到后就低头干自己的事情,课后拼凑抄袭论文结课了事的状况。
3基于设计研究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建筑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贯穿本科教学始终。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下均以建筑学专业为例),单个课程设计(研究)周期多在8周以上,需要经过前期分析-建筑设计-后期成图的过程。现实的设计过程往往有更多环节,诸如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成使用-使用后评估等。而环境心理学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1],其理论多是日常行为模式的总结,其方法也都服务于真实的现场工作、生活研究。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环境心理学有介入到设计类课程各个阶段的可能性和必要,让设计有逻辑;另一方面,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将一个小型设计研究项目从始到终贯穿课程,引发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度,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的敏感性和创造的自主性。
3.1环境心理学介入设计全过程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强调以使用者为主线,注重使用者对空间和环境的需求,重视设计进程中的每个决定对使用者的影响(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使建筑设计更科学合理。设计前期,要克服凭经验、习惯和个人理解来决定设计任务的状况,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定性、定量地客观研究规模、性质、功能面积等因素,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转化为“工程订单”,使建筑设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使建设项目有正确的建设方向;设计中期,充分应用问卷访谈、语义分析、行为观察等方法对空间内容及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环境认知、行为场景、空间使用方式等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设计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引入poe法检验前期分析与策划的科学性以及设计过程的合理性,就使用者的心理行为情况、建筑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建筑能耗情况等做出考察,验证理念,发现问题,支撑前期分析与策划,为新一轮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动态依据和指导,使前策划、后评估形成闭环[3]。如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介入建筑设计和传统设计教学过程的前后比对图所示(图1),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课程中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空间,轻感受”“重形式,轻逻辑”“重表象,轻内涵”的问题[4]。
3.2设计研究贯穿《环境心理学》课程
在《环境心理学》课堂上,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理论课授课方法,以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作为课程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这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探索,是以分析并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改革。课程第一节告知学生课程考查方式,让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和当下设计主干课中的设计课题选择感兴趣的点,设定主题,来进行解决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为目的(物质空间-行为、心理)的建成空间环境使用状况调查和设计研究;后续给课时让学生就项目选题和研究路线进行分享和探讨修正,引导学生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完成预调研和数据采集,并对调研数据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科学研判,形成汇报文件,在课堂上做结课汇报。这基本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闭环的前策划、后评估环节(图1),选题并做现场取样、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是对已知建成环境空间的“后评估”,而根据调研结果给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更新意向是对后续设计的“前策划”。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反复强调这部分工作和建筑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
4教学改革的特色
4.1服务于设计研究的教学设计
教改前,围绕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梳理授课结构,调整讲授顺序和权重,强调部分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实现“知行合一”的内容调整。在基本理论讲授基础上,开展了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专题讲授,增加了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空间和行为的相关性案例分析专题。专题讲授强化势必压缩挤占基础理论讲授学时,授课中就要求教师长期积淀以厘清知识点关系,精准集约利用课时,匹配理论讲授和方法技巧传授的权重,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4.2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授课方式
利用《环境心理学》课程自身特征,将设计研究贯穿课程始末,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由于要完成一个实际的小型设计研究项目,学生听课时就会留意理论讲授中对选题、调查路线有帮助的内容以及可以用到数据分析中的技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实际教学中发现教改后课上埋头看手机的学生明显减少;和设计研究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得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立体鲜活,学生能自主发现建成空间、生活实例里隐含的环境心理学现象,真实体会到自己设计的空间品质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互动关系,内化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自主解释环境心理现象,将理论知识和同期设计课发生链接,并自然应用到后续设计中;其次,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研究项目,课下也要主动花费时间调研、讨论和分析数据等,有限的理论课课堂得到了无限延伸。
4.3注重反馈与互动的课程结构
为了保证设计研究项目的质量和信度,教师需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调整讲授顺序与主次,也要安排学时让学生分阶段展示研究成果,循序渐进,推进研究。在选题环节,部分小组在课堂分享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选题,教师现场点评,纠正选题方向,为其他组的研究给出示范、开拓思路;在项目中期,每组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介绍研究进展,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启发性建议,同学之间能互相学习和借鉴;课程结束前安排最终成果汇报,该环节可以有其他学生提问,学生们发现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规律将面临全班的检验以及挑战,这样,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延续了整个课程始末;除课上互动外,从选题、研究方案确定、分析处理数据到提出批判性建议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课后都付出很多精力,以保证设计研究质量。
5教改成效与评价反思
在将理论教学与设计研究真正结合之后,教学效果是符合预期的。下面将从学生结课成果和课后反馈两方面来说明。
5.1学生设计研究项目成果
在教改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不仅在课上摆脱了消极被动的听课状态,主动寻求可用的理论知识,在后期也表现出了极高热情去主动尝试发现问题,并积极投入到分析研判中。最终提交的项目研究报告及ppt汇报,是反映教改成效的重要资料,由于题目的针对性及教师的随时跟进,没有一项研究是靠传统的复制粘贴写作方法得来的,其调研数据均来源于一手调查,真实可靠,数据分析过程有自己的推进逻辑和批判性思考,报告内容有很高的原创性。如图2、图3是部分小组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研究方法选取科学合理,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分析逻辑性强。
5.2学生后期反馈与评价
为跟踪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近年利用问卷星逐年对学生进行了匿名调查,会涉及学生背景及自我评价、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掌握、能力培养及后续影响等三类问题。以最近一次调查为例,被调查者涵盖一个年级三个专业的选课学生,即,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73∶26∶29。在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中,15.6%的学生认为经过这样的授课形式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内容;52.9%的学生认为掌握情况较好;而25.8%的学生掌握情况一般;只有6名同学认为自己没学到什么。在对后续设计影响的调查中,14.1%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46.9%的学生认为有部分影响;35.2%的学生认为影响小;仅3.9%认为没有影响。可见大多数学生觉得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后续设计有积极作用。在开放性问题的作答中,很多同学还表示“加深了对环境和行为关系的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加深了对设计逻辑性的认识”等,可见教学改革对学生理解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设计影响因素的科学方法、加强设计逻辑性方面起到了作用。而在设计课程成绩构成中也不难发现,《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学生成绩优良率有所提高。
结语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色色,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7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助性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
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7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
8王向明.论档案馆功能[j].档案学通讯,2003(6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8
在中医学经典理论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学说、方法和技术。中医学者对于中医心理学课题的探讨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中期。那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薛崇成教授等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中医人格、体质以及精神与心理理论的研究,但是由于的影响,中国心理学整体发展受阻,中医理论中的心理学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心理学研究逐渐走上正轨,促使国内中医界和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开始对中医学里面的心理学思想、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198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王米渠、傅兴国、陈贵廷等在北京大学陈仲庚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中医心理学说初探”的学术论文,并发表于成都中医学院学报。于是,中医心理学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了。中医心理学在接下来的30余年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医学里面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并与现代心理学、心身医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逐步建立了中医心理学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出版了一大批中医心理学专著。从1985年出版《中医心理学》一书以来,到2005年左右,就已经有150种左右的相关书籍公开出版。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年以来,有关学者从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角度,探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论文中所涉及到该书的篇名多达32篇,占全书(《灵枢》81篇,《素问》81篇)篇章的19.8%。论文内容涉及到现代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者达129篇(包括前者),占全书篇章篇的79.6%。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心理学思想相当丰富,其中的诸多理论直至今天仍能用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并指导某些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治疗[1]。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同时也受惠于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此外,中医历代医家如孙思邈、张子和、李时珍、叶天士等,都曾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对七情病因、心理病机、四诊辨证以及临床各科心理和心理养生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中医学者借鉴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理论进行了整理、归纳、提炼,形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即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情志论、阴阳睡梦论等“五论”[2]。后来又有学者把“人格体质论”加入其中[3],形成了“六论”。至此,中医心理学从概念提出到理论形成,逐步成熟、逐步完善。这些成果,既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对中国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2中医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如前所述,中医心理学理论是当代中医、西医和心理学家们用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医学的特点,对中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以及临床心理治疗技术进行发掘、整理、提高和完善,使之与现代心理学、心身医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总体说来,中医心理学理论形成的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冲破了传统中医学的固有结构,让最富有特色与优势的中医心理学接受现代科学的检验。就像中西医结合新型理论对传统中医学理论形成的挑战一样,中医心理学促使中医学理论利用现代分析和实验科学以及先进的现代科研方法去分析、解剖自己,发展自己。第二,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借鉴了现代临床心理学的某些科学理论和方法,同时它也对现代临床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现代临床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能完全沿用西方的发展模式和研究思路,必须经历一个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是这一本土化过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它也会对目前临床心理学原有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作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提出某些疑问甚至挑战,从而引起一些争议。第三,中医学的生命植根于临床实践,中医心理学也是如此。中医心理学理论是在临床实践中诞生,也在临床实践中发展。几千年的宝贵临床经验能够为现代临窗心理学的本土化提供丰富的资源。由于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以及目前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人数比例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医心理学必将在世界临床心理学中拥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医学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中医心理学理论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中医“整体论”思维和“形神一体”方法论的影响,中医学关于精神、心理的研究始终没有独立的章节,也不可能形成独立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体论成为中医学的理论特色,自然也是后世出现的中医心理学的理论特色。但这种朴素的整体思维和“形神一体化”理论,从方法学上来讲,中医学对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症状证候、四诊诊断、处方用药、预后判断等全部诊疗过程都包含着人的“心”与“身”两个方面,它的优势在于把针对心理疾病的治疗融于身体治疗当中,同时也在针对身体疾病的治疗中融入了针对“心理”的治疗。问题在于,人的心理现象与躯体的生理现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我们只讲联系而忽略区别,就不利于学科的深入发展。在中医学里面,毕竟没有经过细化的分析研究过程,既没有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的结构、功能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也没有针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对人体的独特作用包括生理与病理过程进行实质性研究,导致传统中医学针对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防治与中医其他临床各科没有形成本质区别。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中医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中医学的学科分化,最终也影响了中医学对临床心理学的认知。正因为如此,在中医学经典理论中,根本就不可能有“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更不可能存在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任何理论都是在超越发展起来的。中医心理学也是如此。中国传统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医心理学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大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学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中,也存在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之中。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曾经指出:“近几年来,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作了初步的研究,已发现我国古代有些思想家的思想中是有不少很值得珍视,并具有科学性的心理学思想的。其中还有一些是非常可贵,科学意义深刻,光辉夺目,为西方心理学史中以及现代的传统心理学所没有的心理学原则性见解。这是我们的心理学家珍。对于这些家珍,我们急需进一步加深加广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所得到的精华吸收到我国所要研究建立的心理学中来,构成我国心理学自己的另一种重要特色,使我国心理学增添独特的光彩”[4]。由此可见,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是中医学工作者的任务,也是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任务。
3未来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几种思路
3.1中体西用:用东方思维发展临床心理学(东渐西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心理学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这一典型的东方理论思维中汲取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营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心理学理论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理论研究任务之一。
3.1.1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心理学理论营养中国传统文化自中国早期文字的形成开始,经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诸子百家,思想非常丰富。虽然有一些近代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专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过一些整理和研究,但比较零星和松散,缺乏系统性。中医学理论虽然在形成过程中,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佛家和儒家的影响,但主要是道家思想的影响,如阴阳家、五行家等,但离诸子百家的思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中医学理论必须考虑“天人相应”、复杂的人体整体结构以及人的形神之间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关系等复杂问题。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中医学还不可能以分析的思维方法,仅对“神”的问题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的中医心理学理论问题。因此,产生于现代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有必要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东方特有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去研究一切有益于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思维。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心理学的理论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形成,中医心理学理论不仅应该建立在中医学理论上,还应该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之上,而这恰恰是中医学理论和中医心理学的理论缺憾!也是中国的心理学家特别是从事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现在应该是开始启动这个巨大的研究工程的时候了。
3.1.2从中医理论中提取临床心理学理论毕竟中医学理论形成过程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营养,所以,已有的中医学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理论思维,如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平和适中、生克制化、朴素的哲学数理思维等等。研究这些思维必然会对西方已有的临床心理学理论产生一定的冲击、补充和完善,也就是让中医心理学沿着中医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发展。中国传统心理学理论是建立在传统人文科学基础上的,让中医心理学研究回归本源,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这是与现代临床心理学以自然科学方法为主的特征截然不同。
3.2衷中参西:从心理学角度发展现代中医理论(西渐东进)西方临床心理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心理学各种思维模式和基础理论之上的临床学科。虽然中医学理论中,富含各种心理学相关理论,但并不是说已有的中医心理学理论已经非常完善。中医学理论是在“形神一体化”的理论模式下诞生的理论,因此从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论、辨证论治、太极、三才、四时、五脏、六经、七情、八纲、九气、三焦、卫气营血、经络俞穴、五运六气等等,到临床应用中的病因病机、望闻问切、症状证候、治则治法、临床禁忌、针灸推拿、气功养生等等理论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临床心理学防治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和经验,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丰富和完善,需要我们从现代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去进一步审视和研究,需要借鉴现代临床心理学中的自然科学方法深入进行研究。这个过程,既是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东西方医学与心理学的大融合的过程。西方临床心理学以西方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中医心理学以中国传统心理学和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后者的长处在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但它的短处在于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引入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很多经验上的东西并未经过数理统计意义上的研究和证实。因此,未来中医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势必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是向传统文化要智慧,在丰富和发展中国心理学理论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二是继续对已有的中医学理论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和提高,丰富和发展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三是迅速融入世界临床心理学研究当中,借鉴现代心理学特别是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研究方法研究中医心理学理论。最终不仅要形成中国有特色的临床心理学理论体系,还会在这种东西方文化融合、医学融合和临床心理学融合之后,得到重新构建和发展的世界临床心理学理论体系。
4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对中医学的贡献与影响
中医心理学理论形成之时,老一辈专家基本上是以中医学原有的理论为基础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和研究的。他们为中医心理学理论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中医学理论本身不仅需要中医学理论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所以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中医学本身,必须以中国传统心理学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平台上实现一次超越。相信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会大大丰富和创新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从微观方面看,必然对已有中医学理论包括中医心理学理论产生一定的冲击;从宏观和发展方面看,由于引进现代科学方法包括现代人文科学理论和方法,虽然可以丰富已有的中医学和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中医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体系包括框架和研究方法形成某种冲击,这或许是中医学在经历了中西医结合之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西方医学在精神与心理层面上的又一次剧烈碰撞,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有一个阵痛的过程,医学家们和心理学家们(包括精神病学家)都必须有这样的精神准备。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色色,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心理学;重要性
美术心理学,即针对美术创作时作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对于作品观赏者心理活动与作品反映的社会心理活动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科。此探究对象是情绪、认知、意志等情绪活动规律。美术教育,则是指教师详细阐述美术作品,促使学生切实感受美术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与作者间接性深层交流。此交流不需学生面对作者,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美术学理论知识与基础能力,可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潜藏的心理活动,可欣赏作者创作的整个心路过程[1]。
高校美术教育中美术心理学的重要性
1.利于提高学生美术专业认知能力。(1)感知能力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感知能力就是直接性感受并切实反映现实的能力。首先,色彩感觉能力是切实反映现实的直接形式,即学生对光的感觉能力,光是美的物质源泉,在感觉到光时,才能发现、表现并创造美。学生对颜色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对色彩与灰色的感受力,就视觉生成来讲,人类的视觉现象都是通过色彩与明度创造的,物体形体与控件位置也是通过光色层次加以展现的。认知与表现能力,美术活动就是使用光色为其赋予一定意义。其次,整体知觉能力是基于感觉综合认知对象与现象的能力,即正确知觉能力。认识与利用错觉能力,错觉就是对于客观事物形成的切实反映,可表征造型艺术本质特性,基于二维平面的美术作品需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空间,本身就属于错觉,其中造型活动便属于视错觉。幻觉能力,由于幻觉属于自我投射的基础条件,不加以幻想,便无法在作品中投射情感,也就难以通过作品全面展现。对人的知觉能力,即模特外部特征形象知觉,以及内心世界动态变化。最后,观察能力,即善于全方位、明确认知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不仅要储备知识与创作形式,还需具备一定的眼睛感受力与通透力。(2)记忆与默写表象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再现表象的能力与表现表象的能力。其中前者为学生借助记忆再现表现的创作形式,突出特性在于真实再现模特特征与控件位置;后者也称之为表象画法,即任何客体根据空间位置通过画纸展现表象。此方法主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实现创作,主要是为构成艺术思维审美意象。(3)联想与想象能力学生艺术联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之就是思想与方式的联想,以及情绪情感与技能的联想。学生美术创作属于积极性想象,即再现与创造想象。其中,再现想象是再现学生记忆表象,再造想象是创造形象形似与审美对象。创造想象则是学生就创作需求,在大脑中创造性构建新形象。实质是从无到有,形成全新的形象。(4)形成意象能力意象是美术创作与表现的重要前提,审美意象是具象与抽象、思维与感受、生活与创作结合体。学生的艺术思维主要是为了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审美意象的形成需要通过系统的、复杂的认知过程。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并未注重表象画法与意象形成的锻炼,而且现代化科技技术存在明显不足,再加上学生情感投入欠缺等,导致美术作品缺乏严谨性与情绪情感。所以,强化艺术思维锻炼,将隐喻功能与情感融化等相关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切实提高思想境界,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象能力的显著提升[2]。2.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美术创作情感。学生创作美术作品需要形成艺术情感,而亲身体验是生成艺术情感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艺术感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与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亲身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学生的心境直接决定了作品创作的最终成败。而激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客观现象认知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深层构建、体现人物内心活动与情感。热情则是学生所具备的创造与成就的主要动力。此外,学生理性情感就是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学生艺术情感属于感性与理性的辩证性统一,也是学生对于客体的情感感受与认知体验。3.利于学生构成突出的美术创作个性。学生个性就是学生心理特征的综合,即学生审美需求、兴趣、动机、性格等等,学生个性心理是构成创作个性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了创作个性的更新发展。(1)学生个性是展现美术个性的动力。学生个性心理活动体现的基本状态,是气质与性格。所谓气质是天生品质,也是学生心理动力,促进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与学生美术创作内容、形式息息相关。学生性格则是学生个性心理与行为体现的风格,具备稳定的心理特性,是学生认识与情感意志的切实反映。而美术作品则是学生气质与性格的真实体现。(2)学生知识结构与美术个性的有机关联。在学生知识框架中,最具优势的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部分,因此,在接受新知识时,学生势必会逐渐趋向基础性最佳与兴趣性最好的认知。热爱美术,且人文素养良好的学生,极易表现出独具人文情怀的美术风格。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优化是一项系统重构过程,新知识结构是基于既有知识结构的创新与扩展,是处于新水平、新状态重建既有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的新体系。(3)学生自身才能是个性特征体现的先决条件。所谓才能实际上是所有能力的整合,其中带有创新性,是通过活动得以体现的。学生想要创作美术作品,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等。能力是才能的关键要素,概括了思想材料加工活动过程。在美术创作时,学生能力与素养、知识等息息相关,只有充分掌握知识,才可形成能力,有能力才会快速熟练掌握知识[3]。
高校美术教育与美术心理学的关系
1.创作者内心素养与美术教育。就创作者而言,通常使用擅长的方式方法表述情绪情感,创作者的人品、素养与情绪情感直接影响着美术作品。良好的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心理情绪情感活动的再现,情感的不断变化通过美术作品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且也可以通过绘画艺术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学生必须充分了解作品深层内涵。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可促使学生以美学角度认知并改造世界,构建美术创作者与欣赏者交流的平台。美术创作属于情感色彩十分丰富的一种活动,而不具备情感要素根本无法生成美好的美术作品,学生想要深层了解美术作品,必须先学会与创作者沟通,解读创作者心理动态、心理反映想法,根据创作者想法循序渐进,深入体会创作者的情绪情感,形成一定共鸣。对于美术心理学而言,美好的美术作品形成,势必会带走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而太过深奥的问题需要美术作品欣赏者进行详细分析,认真欣赏品味,基于创作者内心活动,了解其内心思想与情感。此外,高校学生通过反复品味创作者的美术作品,可更深层次地明白创作者的作品创作意图,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自身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丰富基础知识与技能,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2.作品社会心理与美术教育。需要重视主观情绪情感的改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分析美术作品。通过熟练掌握鉴赏角度与方式,以自身积累的美术素养学习美术语言,了解美学深层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吸收美学、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境界。从艺术创作者创作到欣赏者鉴赏,全面展现崇高的情怀与情操。就《清明上河图》来讲,学生欣赏时,先观察到的是表层的花与树,其次是百姓生活真实体现,即北宋社会发展状况。因此,美术作品与历史文化密切关联,对此可基于美术作品充分了解吸收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知识与美感形象。心理学家曾明确指出,画家创作美术作品时,注重虚拟手法使用,以假乱真,而想要画出一幅满头密发的人物形象,画家会在不太明显的位置稍微画一些头发,在显眼或者人们容易想象到的位置认真描绘更具真实性的头发,这样一来,观赏者便可以通过不清晰的部分想象出细微的头发。一般情况下,观赏者应不会对于并不实际的头发产生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其能够深层体会到真实存在的头发,但是人们对于美术作品具有辨别能力,并不在乎其中的虚实差异。这样的观赏者在鉴赏作品的时候,需要具备见一说三的良好能力[4]。3.学生心理感受与美术教育。换言之,各学科教育并非只有一个目的。首先,就表面来讲,是为传授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其次,就本质而言,是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但传统高校美术教育过于重视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美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美术在审美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鉴赏、创造、感知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美术作品全面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创作者意图,了解创作时创作者的思想动态,领悟创作者的思想根源,从而提高自身鉴赏水平与艺术魅力。例如,清代的《荷花水鸟图》使用的手法简洁明确、概括全面、虚实结合,从而表现出事物的真实形态,在作品中,主要事物是荷花的残枝与站立在危石之上,蜷缩身体,并翻着眼睛的水鸟。学生可通过此美术作品,深层体验创作者当时的孤寂心理状态。回想创作者生前,可帮助学生切实体会作者当时作为已灭亡明后代,与统治者相对抗的孤独悲切意境得以涌现[5]。
总而言之,传统高校美术教育过于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太过单调,缺乏全面性与整体性。然而,在人们愈发重视美术教育的良好趋势下,美术市场不断扩展,大多数高校开始进行美术教学创新改革,将美术教育与美术心理学有机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切实结合,其中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而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鉴赏方式方法,以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与心理素养,推动学生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乌日汗:《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角度探讨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才智》2018年第27期,第156页。
[2]钟业区:《美术心理学在中职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21期,第118-119页。
[3]李秀鹏:《浅谈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辽宁高职学报》2015年第2期,第43-45页。
[4]李莉:《美术心理学在美术课堂中运用的有效性》,《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年第4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贫困与非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2023-03-30 15:20:46
心理作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2023-01-12 09:46:39
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2-12-23 08:42:07
双相障碍大学生心理帮扶探讨 2022-12-06 14:58:22
学生心理障碍引发学业困难的思考 2022-11-30 16:18:09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2022-11-30 15: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