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14 17:32:10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1
一、遵循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原则
遵循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原则是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有必要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达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将翻转课堂教学原则具体划分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师生互动性原则、主导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初中生的作用和价值,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计划。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传授者。教师的影响被减弱,而学生的地位逐渐被凸显出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在翻转课堂中自身的作用,在学生知识内化阶段给予指导帮助,从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制定计划。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活》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制定教案,并抓住初中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性原则强调教师应该在翻转课堂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提问等同于交流”“交流的效果取决于交流的频率”等错误思想,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弱化指传授者的身份,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感情,实现构建翻转课堂的目的。主导性原则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虽然翻转课堂强调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但并不是使信息技术完全取代教师。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但是往往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较为低下,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授之以渔”,多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初中生物翻转课堂实施的内容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知识获取以及课堂知识内化两个环节。在此,教师需要深入课本内容,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目标,从初中生的角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后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不足,提高效率与学习、教学质量。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比较重视学生以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并不过于强调学生成绩或学习效果。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目标的确定可参考学生给予的反馈,也可参考生物翻转课堂的教学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并为学生划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将难点逐一击破。从初中生的角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主要是指生物教师应该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就初中生而言,他们的阅历还不丰富,对一些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往往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具有耐力和韧力,一部分初中生只有三分钟热度。初中生的这种普遍性格特点就表明一部分的初中生对翻转课堂一开始会抱有热情,但是过后会逐渐丧失兴趣。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分析学习者特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学习机会,让学生可以摆脱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学习信息。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让学生借助网络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班级展示,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简要评价。
三、在翻转课堂中渗透游戏化学习理念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2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将生物教学生活化,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从生物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出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将生活用理论给细化出来,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在进行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面对课本进行教学,而忽略生物与生活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生物与生活相互联系来进行教学,这使完全理论化的生物课变得毫无生趣。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这种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也渐渐产生了厌恶感。虽然有部分教师渐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追求生活化教学,但是只是将生物强硬地和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合理性,使教学效果大大下降。
1.课前导入过于生硬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是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直接把主题引出来。生物对于初中生来说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的生硬,使学生更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生物老师在利用生活化来进行辅助教学时,要伴随着一些趣味,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内容单一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来进行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枯燥无味地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这种方式单一、枯燥,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更有一些学生认为这些课本上都有,不用老师讲解,自己看看就会了。因此,更加不重视课堂的重要性了。
3.教学形式落后
生物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都是相同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静静地听课。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来进行生物的学习,没有深入了解生物知识,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会让学生很快就忘记教师所讲的内容。
4.课后作业死板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温习课堂上的知识。但实际中,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将空缺部分填充起来,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没有思考的余地。更有一些学生完全是抄袭,没有自己去思考。这样的一种情形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业的成长。
二、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探讨
1.利用社会热点,引出课程内容
往往生活中的热闹事件是大家特别关注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解之前,先讲述一些热点新闻,这样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就顺势将新的课程内容引出来。例如,当教师讲解“空气的质量影响身体健康”这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内容之前,可以先跟学生分享雾霾事件,这时学生瞬间就会兴奋起来,展开激烈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讲讲出现雾霾的原因有哪些。当学生讲完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势插入主题,呼吸道是怎样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的?这样学生就纷纷地抬起头看着老师,渴望知道答案。这样巧妙地利用了社会热点话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堂。
2.生活化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当学习“植物吸收水分”这一课时,先给学生简单地讲解一下观点内容,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即将枯萎的小树浇水之后又变得茂盛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都很好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一个动态的视频,是水在进入小树体内之后的活动,让小树恢复了生机。当学生看到了这样有趣的画面时,已经变得聚精会神了。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有趣的。
3.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是单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布置具有生活化性质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变得无纸化,让学生去种植小树,每天进行浇水灌溉,当学生看到小树渐渐长大,内心的爱也会激发出来,最后小树开花、结果。这样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以及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是要和平共处的,每一个存在着的生物都有它独特的意义,能够为自然界增添色彩。能让学生明白这其中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坚强地努力着才能收获成长的果实,美好的家园需要每一个人的行动。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有许多途径,需要教师不断地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挖掘生活中的例子,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热情,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
作者:宁银杏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酉州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赵书童.信息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下初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路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邢剑.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才智,2016(4).
[3]顾红霞.浅谈生物探索性实验教学[j].才智,2016(4).
[4]范丽娜,付建红.初中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
第二篇:初中生物课生活化课堂的创设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活化课堂,可以从目标设置紧扣生活实际、情境设置导入新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组织多元化课堂活动、布置实践操作性作业等教学环节,将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让学生感受生物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生物课;生活化;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从内容上、形式上联系生活、社会及学生实际,达到充实课堂,激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笔者遵循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探索打造生活化课堂,努力提高生物课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目标设置紧扣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是指教师找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生物知识的结合点,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生活化。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设计《尿液的形成》教案时,在知识目标部分明确提出:检查尿液成分的必要性、化验单的方法、血尿的形成、肾透析,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认识到生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能力目标生活化。生物课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急救》时,笔者设置问题情境:如果在游泳场发现有人溺水,你会如何处理?在车祸现场,有人大出血,你会如何处理?发现有人触电晕倒,你会如何处理?将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上台展示,并请校医现场评价、及时纠正,让学生身临其境,既了解急救的常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活化。生物课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知识是紧密相关的,生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引入相关的社会生活热点问题:《食物中的营养物引质》框题引入食品安全问题,《免疫》框题引入疾病防治问题,《生物圈是一个整体》框题引入环境污染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社会热点问题,对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作出独立判断,凝炼价值观。
二、情境设置导入新课,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物课前几分钟,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往往能迅速抓住学生眼球,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自主探索生命的真谛。例如,学习安全用药知识时,我首先播放一则新闻视频———年轻女子感冒因服用过量药物而失去生命,引起对安全用药的重视,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安全用药。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能从根部到达树冠?通过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动机。
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九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反对把教科书当成惟一课程资源的做法,明确要求教师提高主体意识,努力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其实,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案例”本身,而是掌握“案例”之后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生物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选择基于社区、校园等环境的动物学、植物学问题,加工、整合适当的教学专题,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学习“细菌净化污水”时,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学习植物相关章节时,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植物和植物园。
四、组织多元化课堂活动,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初中生难以理解,将这些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入课堂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小品、角色扮演、探究实验、模拟法庭等形式的活动融入不同课堂中。例如,讲解“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我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分别介绍自己的家族。“角色扮演”这一互动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个体体验和直观感受,学生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布置实践操作性作业,实现迁移训练生活化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于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讲完新课后,我通常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学以致用的课后作业。例如,学习“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要求学生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设计一份合理营养食谱,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还要将活动过程和感受在班级交流。学习“乳酸菌”、“甜酒制作”后,让学生在家里动手制作酸奶、酿制甜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生产出很多产品为人类所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以致用,而且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生活,既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又拉近了亲子关系;既增强了学生学有所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又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实践证明,立足生活的角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生物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生活化课堂,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学习和生活的有机融合,能够充分彰显生物课堂的教学生命力、扩张课堂教学的活力,让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全面提高学科素养,感受生物课堂的魅力。
作者:唐春莲 单位:广州外国语学校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属于对生命活动规律、生物现象进行阐述的一门课程,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生活化生物课堂的学习中,不但能够将知识点全面掌握,还可以对价值目标、生活态度问题、情感问题等方面全方位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
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习,由生活作为切人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本文中,笔者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展开研究,提出从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作业与练习生活化三个方面着乒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一)回归生活是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本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脱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得到的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悬而空洞的说教不仅使学生学而乏味,更会使他们感觉学而无用,所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因此,生活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二)回归生活是学生的愿望
现在的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喜欢探索,不易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生活化的教学符合现代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兴趣,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进人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逐步增强,而生活化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这种发展,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
(三)让课堂回归生活是生物教师的最佳选择
许多学生对生物学科缺乏学习兴趣,这使生物学老师伤透了脑筋。大家不知如何才能将学生的“心”抓住,让学生认真上课,积极参与,好好学习。将生物教学生活化,是改变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际以及枯燥单调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学习生活化趋势的一种必然要求。笔者以为,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解决当前课堂教学困境的最佳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挑战,也是对教师的挑战。
二、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一)情境导人生活化
课堂的导人部分,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授课的质量。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围绕着生活实际及经验,以所学知识为中心进行课堂导人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深人的挖掘生物知识背后所隐藏的现实实例以及现实生活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可以充分的体会到学习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学习《细菌》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讲解一下二战时期日寇侵华对我国实施的惨无人道的“生物战”,也就是“细菌战”。这场战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什么是细菌战呢?是敌人利用细菌病毒作为武器对人、牲畜以及农作物进行实施人工瘟疫的一种灭绝性的罪行。在当时敌人向我国多个省份进行鼠疫、霍乱等病毒的散播。导致当地瘟疫爆发死伤无数。瘟疫到底是什么?它竟然如此厉害?我们就学习一下细菌的知识。用这种鲜活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背景,同时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的导人方式可以大大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而也正是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形成自身很直接的情感体验,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例如“通过生物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将生活改善”“对生物科技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事物与新产品给予关注”“对社会中与生物相关的问题给予关注”“怎样将金鱼、花卉等生物养好”“对人类生存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了解,并且分析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等方面均运用到生物知识。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没有通过生物的眼光进行策划、选择、判断、分析以及观察。所以,学生一旦对生物知识有所了解后,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走进生活,使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生物现象能够通过生物知识进行解释、分析,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教师在布置生物教学的作业时应该让学生与实际生活互相联系,确保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全面运用。这样的做法能够激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另外,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作业中,会在实践中将问题进行引发,并且认真的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时,能够有效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周边环境受到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找到导致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导致污染的原因研究生活受到的影响情况,同时分析生活环境受到污染后,生物会导致怎样的结局。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后,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并巨把所观察获得的知识点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表述,通过将课后作业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深人了解生物知识的相关要点,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全面应用生物的相关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能够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问题找出,运用生物知识点将问题全面解决。总而言之,生物学是贴近生活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就会意识到学习的重大责任及价值夕从而更好地主动学习。
作者:林雅燕 单位: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
第四篇: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研究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他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反对脱离生活的教育。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呢?又如何在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呢?本文在此,结合教学流程的几个阶段,提出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引入社会热点,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
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主要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这三个方向的考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也要注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实施。知识目标是指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目标则是学生能借助知识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则是指学生能对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如在讲解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可以以社会上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数据这一热点话题为引子,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也可以就生物基因遗传的知识,引入试管婴儿的话题讨论,请学生们猜一猜试管婴儿是如何成型的,又是在哪里生长发育的。初中生对试管婴儿可能还不了解,因而也具有足够的讨论空间,教师可以顺势讲讲克隆羊“多莉”的故事,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目标的生活化。
二、生活化方式讲解,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生物是对生命现象、规律、理论的解释,来源于生活。但对初中生而言,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生活化的讲解方式来理解某些生物学中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如在学习细菌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相关内容,如日本侵华时的“细菌战”导致的瘟疫和恐慌,以历史背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其次针对细菌的概念,引入学生经常接触的泡菜、咸菜,让学生感知细菌在食物腌制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接下来为了巩固学生对细菌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就细菌为什么属于生物圈中的分解者这一问题进行发问,并结合把食物放在冰箱里比放在常温环境下可以更有效地减缓腐败的生活现象提问,请学生说说这是为什么。在最后的教学阶段,学生了解了细菌繁殖的速度,教师在此穿插情感教育,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提防细菌交叉感染。整节课程,教师结合生活化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讲解,在促成知识形成、内容理解和应用上都起到了绝佳的作用,让学生更易接收知识。
三、借助多样活动,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教学形式不应拘束在教师的满堂灌方式中,我们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活动,让教学形式也变得富有趣味而生活化。比如,在讲解概念时,教师通过设问,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来猜测答疑。还可以通过更加具有互动性质的活动来将课堂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中。如通过讲故事或者谚语等来解释生活现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让学生理解生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效果。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各组学生分别扮演生物圈中的不同成分,从而站在这一角度去思考生态系统中各部分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加深对自然生命的理解。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亲自栽种种子,感受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近距离感知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去悉心照料植物,还能从中体会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成果测验的生活化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于生活。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后,还需要通过作业来检测、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抓住时机,将生活化问题融入学生学习成果检测中,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积极思考,还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课堂中设计练习题时,针对植物的呼吸作用,结合生活中种庄稼前需要翻土来松动土壤的现象让学生深入理解呼吸作用,并感受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可以用实际问题来设题目,如在学习环境的污染问题时,请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并探究污染造成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作业是具有实际价值的,不是为做题而做题,从而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之,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应用于生活化教学的现象,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以多样化的活动和生活问题来实现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等多方面的成长,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作者:徐格格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庆德.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3):70.
[2]张金玲.开发和挖掘生活化的课程资源[j].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013(7):33-34.
第五篇: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教学实现课堂生活化显得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物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物老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实现生物课堂生活化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实现课堂生活化显得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物老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是一门综合自然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学生参与不到老师的讲课内容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影响了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乐趣,失去了生物课教学的应该具有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集中是教学大纲上的教材,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其次,教学模式传统:采取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这样学生只是一味地听和学,老师和学生缺乏交流;再次,表现在课后作业上:老师留的作业大多的课本的课后练习,这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符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很容易导致学生相互抄袭。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为了强化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效果,完成生物课的教学任务,实现生物教学目标,必须实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活化。1.教学情境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凭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异同处,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肯定会使学生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等这样的俗语理解得更透彻。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强化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生活化能够拉近学生与生物课之间距离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样能有效消除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及时运用生物知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验,比如讲到无土栽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的区别,通过实验得出哪个方法栽培出的植物质量高。生活中的细节,往往被学生所忽略,老师可以通过生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找到相关的答案,这样在无形中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生物知识的使用价值。3.练习与课后作业生活化老师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生活的奥秘,从而使理论通过实际活动更科学化、理论化。针对生物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不能搞题海战,否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完不成作业,为了逃避惩罚,就会相互抄袭,达不到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老师可以布置一起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比如在学习昆虫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观察日记,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昆虫的成长情况,每天做记录,这样的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这样生活化的作业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意义
初中生物课中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很多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是随处可以运用的,教育目的就是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即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指导实际生活,又通过实际生活丰富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能够拉近学生对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对生物课更感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从生物实验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课堂有生活化的元素加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实行生活化教学,老师有意识地融入生活化元素,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新课改形势下,对生物课的教学有更高的要求,这更符合教育教学要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老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答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老师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亲身实践,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更扎实地掌握知识,从而更亲近自然、认识社会、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张秀芬 单位:晋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陆平安.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7):109.
[2]曹广忠.让生物学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例谈[j].生物学教学,2012,(2):31-32.
[3]张文,高玉柏.生物生活化教学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5,(1):35-36.
[4]冯武军.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生活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0,(8):26-27.
[5]马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4).
第六篇: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学生学习需要,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开始运用到初中教学课堂。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浪潮下产生的一种新教育方式,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学生的生活经历是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力保障,学生需要多亲近大自然,走进农家,多熟悉花草树木,接触一些家禽家畜。生物课堂教学更多的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熟悉,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学生思维活跃、讨论交流激烈的课堂。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传统生物教学存在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式是教师的传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生物教学中对课堂知识的教授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制作、观察等一些动手实验的教学。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课外练习和课本作业,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这种以完成教师任务而写的作业很难让学生真正学会生物知识中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表自己建议与看法的机会。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与社会的进步、日常的生活戚戚相关,通过让学生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让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的进步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科学的眼光去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物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的看待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与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很多小事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扎实的掌握知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将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地求知,更好的融入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意境中。教师在教授的初中生物课时,需要多借助于实践课、动手实验课等多种课外方式整合课堂内容,多营造一些情景教学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课程时让学生亲自去采集一些植株用来观察,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4.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严厉教学的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新颖的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尤其具有很强的存在价值,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因素,没有任何的既定模式框架,是老师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成果。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相互交流各自的理论知识,相互学习彼此之间的长处,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生物不是一门单纯的文科学科,更多具有理科学科的色彩,许多感性的因素如情感、态度看法等都被暂时的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科学的揭示着自然科学以及生命的奥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强调理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从实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让学生体会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能令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肃然起敬的心怀,增强学生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沙尘暴等环境恶化问题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教育体制改革下的新产物,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教学将日常生活与生物课程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课本知识,课堂教学也把生活化的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毛志国 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田坝中学
参考文献:
[1]卢峥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03).
第七篇: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教育改课的背景下,学校特别重视各个学科教学工作的优化。对于初中生物来说,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为了使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及价值功效得到有效提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非常关键。本文在分析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及发展。特别是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各门学科在教学上都力求突破及创新。对于初中生物来说,诸多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1]。为了使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鉴于此,本文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采取“灌输式”以及“填鸭式”教学方法,总结起来就是教师讲学、学生听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真正的交流缺乏,同时学生缺乏体验感及实践感。这不但会抑制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而且还难以使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而对于生活化教学来说,即将教学工作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生活现象来解释生物方面的一些知识,或者结合生活知识来学习生物方面的知识。两者结合,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价值、功效等[2]。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学的体验感及实践感,避免了传统单一化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进一步为学生学习的优化及完善奠定夯实的基础。
2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意义重大。因此,便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使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得到有效应用。具体策略如下:
2.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如前所述,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法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俗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然后,由教师引出这是由于遗传的不同而产生的现象,并进一步由学生列举在生活当中相类似的现象,如:黑猫生出了白猫;黄皮肤的狗生出了白皮肤或黑皮肤的狗;一对白肤色夫妇生出的孩子的皮肤是黑颜色的等等。通过学生列举这些生活当中的常见现象,教师便可以进一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来解释这是由于基因变异而造成的。创设这种生活情况,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生活情境,更能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解释,从而将生活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总而言之,创设生活情况,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对此充分重视[3]。
2.2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解释生物知识现象:众所周知,生物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同时,采取单纯理论解释的方法也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及思考的积极性。为此,有必要结合生活体验,并设置一些相关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进而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涉及的生物知识现象进行解释,这样便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描述炎热的夏天老大爷在大榕树下乘凉的情景;或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图像功能,播放这一情景。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到了夏天老大爷喜欢在树底下乘凉呢?”这样,学生们便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而教师则可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即:“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散发出来的水分在雾化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水蒸气,进而对周围的热量进行吸收,这样便使得在树底下会感到非常凉快。”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但容易让学生理解,而且还使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2.3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例子非常多。为了使学生的生活化实践体验感增强,还有必要对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的目的,除了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例如: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教学之后,教师便可以布置相关课后探究式作业,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布置这样的作业,由学生进行课后收集,收集方法有摄影方法、录制视频法以及标本实验法等等[4]。课后作业完成并收集上来后,教师需针对学生的调查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使学生对后续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本人认为,在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过程中,教师需考虑学生实际,确保所布置的生活化课后作业符合学生实际,同时确保课后作业的安全性,进一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意义重大。为此,可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参与生物课堂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可以结合生活体验,对一些生物知识现象进行解释;也可以在课后布置生活化生物作业,让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增强。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价值功效将能够有效体现,进一步为初中生物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夯实的基础。
作者:罗凤 单位:南昌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1]黄沧波.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82.
[2]林明海.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的教学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148.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3
关键词:生活化视角;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教学探究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1]。初中生物德育教育应基于生活化视角,教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渗透德育教育。
一、当今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脱离生活。在初中德育课程中,教师讲的内容太过于形式化,或者德育教育的重点更偏向于书本知识的教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平时在教学时,生活化内容太少,教师和学校仅是通过校规校纪来规范学生的言行,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样传授给学生的德育知识既没有什么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如果没有受到足够的德育教育,会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成长。(二)形式相对单一。初中德育教育基本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通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氛围很沉闷。再加上初中德育教育的课堂比较单一,德育知识比较单一,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来源也仅限于思想品德课本或者班会课,甚至有些教师也认为德育教育仅限于思想品德课程,别的课程内容都没有德育“价值”,这样的想法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三)主体地位不明。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非常重要,德育课程也应更重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更有利于其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2]。但当下德育教学最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对整体的课堂参与度和融入感并不高。课堂的主体地位也不明确,导致教师在讲课时传授的都是干巴巴的空洞乏味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教学时间较短。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系统知识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般都是在每周一节的班会课程或者心理课程中见缝插针地说几句,这样的德育教学时间一般来说是不充足的,学生没有吸收到德育教学的养分。
二、生活化视角下探究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因为德育渗透时间较短,学校基于对学生总体成绩和未来的考虑也不可能拿出太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因此,研究如何在生物课堂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是不会耽误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二是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到学习德育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同时,能够将生物课堂中的德育知识变得更加具有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德育教学在他们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生物课堂中应用生活化德育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学习体系,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生活化的生物德育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领悟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理想,构建学生的三观,让学生能够对如何走完人生路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更新并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从而更加理解生物教材,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三、初中生物德育教育生活化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就说明了国家和社会对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重视程度,而德育教学本身又是主要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的,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就能在日常的为人处事上表现出来,学生出去懂得讲礼貌、讲文明,对待家长孝顺、认真,对待长辈尊重、敬重,对待小辈呵护、关爱,对待同辈谦逊、忍让,在实际生活中不做出违背法律以及道德的事,就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应用之处。仔细想想,这些应用之处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德育教育是教师应当做的,能够“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初中生物德育教学生活化能够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将学科知识和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结合的意义,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对自身的要求。
四、生活化视角下初中生物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挖掘教材中德育内容,实施德育渗透。德育教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在生活化视角下,生物教师应当钻研教材,研究出教材中具有德育含义的内容,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个章节不仅是学习生物的遗传以及变异,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科学家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为人处事的哲理以及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一股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理想,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他们把自身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以及未来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有关德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要充分了解教材,做教案之前要体会到教材内容的深远意义,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寻学习生物的力量。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每个生物在生物链里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人类虽然站在生物链的最顶端,但是绝对不能破坏环境,而是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但教学时不能够太过理论化和形式化,教师应教给学生:哪怕我们现在没办法改变世界和地球上的每个污染的地方,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如见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对垃圾分类、自己买东西带家用袋子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等,这些方式更偏向生活化,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二)针对初中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德育渗透。什么样的德育教育最能够打动人心?自然是能够说到学生心坎里的道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也是德育教育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时,要讲究方法,要了解每个学生,对一些比较顽劣的学生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弱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a班有位学生叫小明,他不喜欢学习,经常完不成作业,并且还总是找借口不来上课,经过了解,教师发现他的家庭对他比较纵容,他是独生子,父母对他很溺爱也很娇惯,而且因父母工作比较忙碌,不能经常在家陪他,使他更加肆无忌惮。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让学生合作,主动去找小明聊天,让他体会到班级的快乐和温暖,帮助他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使其对父母更加感恩。针对“弱点”进行德育教育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这是一个比较烦琐的过程。教师应当不畏辛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要关注他们心理上的诉求,这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三)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为了让他们更有水平地生活,德育教育的形成是以学科的基本知识为核心的,是统一的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完成学业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步骤,但是,只有课堂教学是万万不够的,教师应当注意到教学之外的教学环境。为了让德育教育更具有生活化,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课外学习,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像清明节扫墓、观察生活中的美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些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够让德育教育得到有效延伸。
综上所述,在生活化视角下进行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改善目前德育教学的现状,还能够帮助教师将学生培养成心智健全、个性鲜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雪莲.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教育研究,2013(47):170.
[2]李家瑜.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1):170.
[3]虞立庆.以德育人以德为先——初中生物教材课后读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7(5):178.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4
摘要: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学习生物知识就不是件困难的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种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我觉得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其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因此,深入地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之中的趣味因子,利用各种途径将生物知识趣味化,在学生对生物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呢?我在此谈谈看法。
一、用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样一个教案,不同的教师会上出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这与每个教师的气质、学识、语音语调、表达方式的不同有关,但另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感情色彩———激情。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支配感情,却常用情感支配和影响理智。学生对教师不能产生兴趣,那么再好的传授方法、再理想的教学手段都是不能产生效应的。所以生物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用浓郁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渴望和上进心。
二、把生动的故事和歇后语等内容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知识是抽象的道理,每一抽象知识的获得都包含着人类认识的生动事例;生物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存在于千千万万个偶然现象中,生物世界的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便是充满着许多神奇有趣的现象。用生动的故事、歇后语或生活实例,更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例如,当讲授到鸟类的繁殖时,可以告诉学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在鸡窝内能孵化出小鸡,他自己也爬上鸡窝,但最后却孵不出小鸡。”引导学生答出,孵化需要一定条件,人没有鸡的体温高,胚胎不能继续发育,不能孵化出小鸡,让学生认识到,在亲鸟体温下,胚胎就能继续发育雏鸟。当讲“脊髓的反射功能”时,可出这样一道思考题:“我们常说某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屁滚尿流,请你以脊髓的反射功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答出: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受大脑的控制,当人遭受意外事故时,处于脊髓下部的排便和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当讲“条件反射的概念”时,可简单讲述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掌握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故事的魔力在于发人深省,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达到忘我的境地。
三、师生合作寓教于乐,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以最基本、最活跃的师生关系为出发点,进行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教学互补,创设趣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时,提到我国有珍贵动物“猫熊”,有些学生大笑说:“老师您说错了,应叫熊猫。”“哈哈,老师也不懂称呼熊猫。”老师并不因此而生气,要学生讨论一下这到底对不对?有些学生说:“因为小学时的课本明明写的是熊猫,所以您说的猫熊是错误的,等于把老虎叫做虎老,鲸鱼叫做鱼鲸。”有些学生说:“应叫猫熊,因为它是像猫的熊,而不是像熊的猫。”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这些问题面前,老师跟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一起交流,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使学生们在乐趣中进入探索的境界,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造紧张、活跃、向上的气氛。例如,在讲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扁形动物的猪肉绦虫时,首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幼虫寄生在猪体内,猪肉绦虫对人和猪的危害比较严重,接着提出如下三个情境问题:(1)猪肉绦虫有哪些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2)为什么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幼虫寄生在猪体内?(3)怎样预防猪肉绦虫?这些问题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又如,在讲“叶的结构”中“叶肉”一节内容以前,可安排这两个问题:(1)叶的颜色为什么上面比下面深些?(2)许多叶子在落地时为什么往往腹面朝下?这种创设问题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把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便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又能促进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参观植物园、鸟类标本室、园艺基地等);搞生态调查(地区蝴蝶种类、农村墓地占地面积等);野外采集制作标本等。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总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黄世东 单位: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协作式与合作式的教学法,主要指师生全体共同营造热烈、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拥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是一种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手段上主要以直观形象、灵活多样为主,以此来鼓励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掌握与领会,并将其有效运用到实践中。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课堂的互动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课上互动的环节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内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植物生长》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涵盖的内容包含了植物光合作用、叶片对热和光吸收的原理、植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以及植物生长需要的外在条件等知识,这些原理性较强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不但难于理解,而且较难记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班级放置盆栽,让学生自主对其进行具体观察,通过写观察日记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体现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设计课堂教学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阶段,其好奇心与玩心较重,在生物教学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与生物教学有关联的游戏,为学生创建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性。例如,在学习“先天性行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分组,在被实验者的小腿处于自由下垂或膝半屈状态时,由组内另一成员用手掌内侧边缘或橡皮锤对其膝盖下韧带进行轻快地叩击,然后观察其小腿的反应情况,评比出反应过大的患者,对其膝跳反应进后现场教学。学生参与到此教学中,对不懂的问题现场提问,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记忆,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开展相关的研究与讨论,这种分组形式的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各组员间的竞争力。在课堂辩论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力度,培养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对生物链加强了解,列出十种生物的名称,分小组讨论生物链的最低端与顶端,各小组讨论后将这十种生物的关系链表示出来,最后由小组组长进行阐述,结果不同的小组展开相关辩论,最后由全班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到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活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增加其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只有对生物知识产生了系列的疑问,才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激发出来,教师才能以此来开展更多内容与课程的教学。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获得新的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人类血型分类》这节课时,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人类的血型主要分为几种?(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3)血液的遗传会改变吗?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研究与思考,在课本提供的数据与资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开展相关生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向家长询问、上网搜集资料等形式,对自己的血型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延伸至家人血型的类型,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了解到自身的血型,此外还对血液互换问题以及血液凝固的条件有了全新的了解。综上可知,参与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能够突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胡文军 单位:甘肃宁县朱寨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
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给予解决。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对加强师生对生物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师不注重课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积极展开预习的意识。由于教师对生物教学意识不足,使得学生也无法正确认识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生物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阻碍了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师通常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开展课堂教学,课前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朗读教材中的内容,课堂教学缺乏生动的教学案例与丰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使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生物知识,同时由于缺乏形象的案例解析,使学生对生物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难点难以有效地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第三,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与学生都将生物看做副科,对其教学和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也没有注重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往往将学生在课堂中做笔记是否认真、练习题答案是否正确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标准。片面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以及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1.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备
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备是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由于翻转课堂的特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所以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做好课前预习准备,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对《种子的萌发》的学习产生兴趣,之后积极自主地进行预习,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设置问题,以问题为依托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主动预习。教师可利用两个瓶子,a瓶里面没有水,b瓶里面有少量的水,之后教师在两个瓶子里面分别撒上等量的种子,将a瓶拧紧盖子放在阴冷的环境中,将b瓶放在温暖见光的环境中。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参与,待做完准备工作之后,教师给学生设疑:“这两个瓶子中的种子,都会发芽吗?大家猜猜看,哪个瓶子里面的种子会发芽呢?”“同学们,这个答案就在下一堂课学习内容中,请大家猜一下刚刚老师的问题,然后将你们的猜测依据记录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课下主动预习教学内容,并在预习中将种子萌发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的环境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之前对教学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
翻转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教学视频的设计,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视频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按照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视频,在设计教学视频时应以教学内容为指导,在其中加入更多的案例与实验,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与实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中,教师应在视频课件设计时引入一些非典型肺炎案例等大家普遍熟知的病情,在课件中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说明传染病的主要病因、传播途径和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课件中还要加入一些生动的实验,教师可自己进行实验,然后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入教学视频中,实验要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观察细菌存活的环境以及病毒的分裂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达到通过教学使学生产生健康生活的意识。
3.课后有效的教学评价
课后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信心,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后评价尤为重要。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回到家中利用教师设计的视频课件自学,然后将学习效果与作业以及问题带回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评价,以便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鼓励与肯定为主,将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综上所述,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正芳 单位:江苏沭阳县沭河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的教育比较主张让学生全面发展,即便是一些辅助性的科目,依然要保证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便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及人才培养提供较多的帮助。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很多方面都对固有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路,倘若能够将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相信可以对师生产生积极影响。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教学体制当中,初中生物并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并非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在以往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多数教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水平也非常一般。可是在高中阶段,生物是理科学习的重点内容,对升学考试和日后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第一,师生均没有对这一科目有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教育、学习方面不存在良性互动。有部分生物教师,甚至是将课程变为了“自习课”,考试也变为单纯的“背诵”。第二,生物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多数教师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能力下降,在遇到更加复杂的知识内容时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第三,初中生物教学的局限性严重,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应用到生活当中,纯理论化教学的效果不显著。
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探索实践
当前的社会发展较快,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大企业都希望寻求专业的综合人才。因此,教育工作并不能仅仅着眼于“数理化”这样的科目,还必须对生物一类的课程进行改革。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减少教学的恶性循环。
(一)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与一般的教学方法不同,初中生物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必须要对相关的问题有所注意,不能随意按照个人意愿来完成,否则最终的教学成果肯定是不理想的。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窃以为,探究式教学在落实中需要对“教学时间”、“课堂进程”等有高度的关注。首先,初中生物的教学时间,即每节课程为40分钟左右,教师必须要以一个主要知识点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少思维混乱的情况。其次,课程进程的把控尤为重要。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虽然整体内容并不多,但是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完成相关教学,那么就要对课程的具体进度进行掌握,其包括基础阶段、拓展阶段、总结阶段、分析阶段等,大到整个学期的规划,小到每一节课程的时间和进度,都必须有效地掌握,以教学质量为基准,不可一味地追求速度。
(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程序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以“探究式”的方法,督促师生共同开展探究,以完成课题的讲解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应用。窃以为,初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程序为:第一,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的内容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信息,便于在课堂上发言;第二,学生的课前预习要事先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难度,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及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就其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第三,教师创设探究式的情境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难度而定,保持多元化;第四,课堂共同讨论,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探究式讨论,总结多项成果;第五,学生课下回顾,对课堂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利用自身的学习模式来记忆,以减少遗忘现象;第六,课程小结;第七,课后训练,根据课程内容及整体的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法,包括课外训练和作业训练。
(三)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学在上述两项工作有效完成后,还必须开展“课后反思”,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不能总是集中在学生这单一的层面上。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教师的课后辅导十分重要,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在课后,学生也应对本节课程内容进行反思,而后进行整理。需要对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思考,对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在解答之后能够结合教师的答案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得出自身的答案。另外,就是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各种问题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最后,教师要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提升他们的预习效率,以此充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多数师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都比较认可。建议在今后的教育中,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以健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作者:李淑侠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3(11):128.
第五篇: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从而课堂教学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教学往往离不开探索和实践,本文现推出了新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探讨了其优缺点,为我国初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生物探究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践教学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才能够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从2001个秋季开始,新课程改革就已逐步进入学校,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仅走进了课堂,还走进了广大师生中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现在新课堂的主要目标,同时也突出了对科学的探究。目前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都逐渐认识到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应用的过程。
1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以探究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探究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于探究的过程,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核心理念。在开展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围绕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全面落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初中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另外,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实践性就很强,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更加合适。
2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利性
在生物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全面性、实践性、直观性的基础上,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利用知识储备材料,去善于发掘生物学原理、法则、规律等等,并进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去探索,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慢慢积累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与技巧。要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兴趣,因为这不是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模式,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是要积极主动去学习,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性质,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生物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成了首要问题,要充分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充分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要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等等,在生物科学概念中,个人决策和科学探究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在21世纪,生物学占了很大的主导地位,生物学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农业发展、人口和食品情况等各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能初步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生物技术知识,比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学生要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意识,以及珍爱生命,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内容
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新教材内容,合理地进行安排,可以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按照探究时间长短来确定探究的主体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能力来编写完整的探究内容。需要有理悟性强和行业知识水平高的教师,将教材完整的教学思路设计出来,教材编写结束后,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去完善和丰富它。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在一般评价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过程性的评价内容。在教学策略方面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教学来促进对教学的理解,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注意增强。需要通过教师的研究入手,然后去深入探究教学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生物探究式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所以要从教师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种子的探究”,有些教师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也不知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示范教学模式来推进专业去发展,采取先讲课再去寻找问题的这一方式。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接受他们不同的建议,针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学习小组之间讨论是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理念,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井然有序、分工明确地进行小组活动,让部分不够自信和学习基础欠缺的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不怎么喜欢交流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合作小组,让同组与其他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变得十分大胆起来,慢慢地与大家融合在一起。也可以在本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与同学一起交流探讨。
4结语
还是有很多地方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导者,一切都以教师为主,但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提倡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收获乐趣,又你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让自己逐渐赶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伍梅平 单位:南昌市滨江学校
参考文献:
[1]马新云,张增水.对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c版,2015,(1):72.
[2]郭蔚.基于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分析[j].新课程导学(上),2015,(5):59.
第六篇: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创新教学,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新型思维的组织工具,它通过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组织,最终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初中生物属于实验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它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相关逻辑及类别等进行有序组织,进而成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思维导图既是学习方法,又是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指围绕一个知识点,运用彩线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连接,最终将相关的知识点实现串联及拓展。初中生物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而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生物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自身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对不同知识点的把握,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明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建立导图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连接不同的知识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课前对接下来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关联性构建科学的思维导图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初中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使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生物体有相似结构层次”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并提示学生把植物体相关的组成结构层次作为构造思维导图的主要线索,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从而逐渐建立起植物体相关组成结构层次的思维导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思维导图结构应是金字塔形,教师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金字塔形,从视觉上可对学生产生冲击,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2.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教师在将思维导图实际运用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思维导图的建立形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涉及的要点,并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要求各组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思维导图,直观、清晰地呈现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授人体主要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各组学生有效建立思维导图,分别列出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等部位,并凸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模拟人体各个组织,展现各自的功能,围绕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将有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直观展现,有效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对学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加深印象,可缩短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又如,在教学《消化和吸收》时,可布置学生根据教材p29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合作学习,完成下表,再针对学生的回答层层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理解和记忆。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发展,并在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关注教育问题,推出新课程改革的思路。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思维导图的概念,并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陈淑英 单位:福建三明地区沙县三中
第七篇: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是一门集兴趣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不断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基于此,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产物,视频资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思考、探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仅可以让学生实现对生物知识的正确认识与牢固掌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意识、能力及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物教学引用视频资源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必须重视五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教学、基本知识教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生物学科态度与精神的培养。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俨然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具体来说:一是教学模式僵化。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虽然这种传统教学法能够让教师的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节约课堂时间,但学生却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长期存在,这俨然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教学观念陈旧。受教师、学校陈旧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无法得到有效更新,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普遍较大。基于此,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加强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基于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1]
二、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以视频资源为教学基础,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与一些理工科的知识内容相同,生物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很多知识结构的归纳都是在众多生物学家的长期观察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还处于培养与建设中,所以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对生物学科产生抵制甚至厌恶的心理,造成生物教学效率低、质量差。而视频资源的利用却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具体,从而更清晰、明确地明白知识点选择这种表述方式的原因。总之,将视频资源作为教学基础,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的能力,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具有重大意义。
2.以视频资源为突破口,推动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物的学习始终都离不开实践观察与实验。倘若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真实的生物(比如带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参观),无疑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俨然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如经费问题等),很多中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难度较大。也正因为如此,视频资源的作用也就凸显而出了。具体来说,由于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重难点知识),学生要想以晦涩的文字表述来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的本质,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视频资源来实现对这些重难点知识的简单化、具体化。[2]比如,在《开花与结果》一课的教学中,倘若教师仅仅采用传统单一的理论讲授来进行教学,学生显然是很难理解受精过程的。但是,如果教师采用视频资源来将植物传粉、受精的整个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那么这个抽象、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必然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具体,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总之,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视频资源为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生物知识框架,优化其个人知识体系。基于此,视频资源理应成为初中生物学科的辅助教学“工具”。
作者:韩莲 单位:江苏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
注释:
[1]朱小琴.初中生物微课视频资源的设计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5(16):87.
[2]张雪花.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j].新校园(阅读),2015(9):89+182.
第八篇: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部分,其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不足,生物教学质量欠佳。基于此,文章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促使初中生物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提问过于浅显、学生思维应变力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因此,如何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了当前初中生物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结合重难点灵活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应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控好问题的难易度。最佳的提问方式是引导学生提问,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例如,在进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应首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其拟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如:能否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能否举例说出生物之间的联系?生物因素对生物有哪些影响?这种根据课程的重难点进行问题设计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博闻强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中进行提问时,应根据学生及教材的特点进行灵活地提问。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相对复杂、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全面作答;而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设计相对简单的问题,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生物教师还应结合新旧知识、联系其他学科综合进行设问。比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方式”时,可对消化系统的课程进行复习,也可联系化学课程所学知识讨论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这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排泄过程对人体的影响,也让学生巩固了消化系统学习的相关知识,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移到了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把握好提问的节奏,即把握好提问的语速、方式和时机;在提问之后,还应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以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科学组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教师应根据课程组织小组讨论。设立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分组,并让小组内部成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以确保学生能有效进行小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提升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2]。比如,在进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确定每一个小组调查的范围,指导各个小组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同时,让学生自行确定调查的路线及其所需材料,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拟定一份设计调查表,让学生将调查结果一一填入表内。最后根据调查表进行组内互评以及教师点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初中生物教师还应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立小组,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设计,进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分享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对“植物开花结果”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征将其分为三个讨论小组,学习能力处于下层的小组讨论花的结构,学习能力处于中层的小组讨论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繁殖的意义,学习能力处于上层的小组讨论植物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讲解,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三、提问要接近日常生活,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
生物教师应明确课程目标,提问的初衷并不是获得学生的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生物教师在提问时应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探析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比如,一些学生知道害虫天然存在抗药基因之后,会认为用农药很难防治害虫。针对学生的认知,教师应先予以赞扬,然后结合农民防治害虫的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得出结论:害虫中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只占少数。教师通过恰当有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四、结语
教师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点是进行有效提问,而且教师应针对全班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应符合初中生物教材。同时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认真倾听,恰当引导,以引发学生学习思考。
作者:刘文达 单位:静宁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5
当前,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标。新课标的实施,使这一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基本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和明确,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只有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够让学习的效率更加的显著。但是,在当前的生物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了学生不会提问题的现象,学生都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授。所以,培养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一、重视提问教学,引导学生养成提问能力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能够有效提出问题。一定意义上来说,发现一个问题的重要性要远大于解决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不断发现问题,才使世界变得如此美好。所以教师要转变以往“一言堂”的落后教学观念,让学生能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能够使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研究价值越来越高。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加,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关“探索生命”的内容时,应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如,为什么蚯蚓在粗糙的平面上爬行会比在光滑的平面上爬行缓慢?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疑问并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把探索生命的方法教给学生,只有学生逐渐养成了提出问题的习惯,学生才能够慢慢的发现更多的探索生命的方法,这样一来,能够更加扎实的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这个社会慢慢发展和进步。所以教师应该真正重视提问教学,重视学生提问能力养成的重要性。
二、创设提问氛围,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当然,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随便或者凭空提出的,教师需要根据所学内容加以积极的引导,努力创设一种积极的问题情景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场景中产生提问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以教师应该创设这种情景,然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从而会让教学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比如在讲解教材中有关“植物根的生长”的内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植物根的生长方式,然后试着去理解一下各部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有效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加合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样,在学习关于农作物的生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谈谈关于农作物生长的问题,怎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这样会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贴合学习的内容,不至于偏离方向。所以,想要学生能够提出有效的问题,很重要的部分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的环节中了解问题。
三、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有问可提
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必须要紧紧围绕课本,只有更好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够使问题更加科学和合理。当前教学不同于以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生不是简单的看教材,而是研究教材,教师教授的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更多的是学生怎么获取这种理解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个是当前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会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问题能够有一种很深刻的思考,同时能够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生物教材中“人体概述”的知识时,学生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关于人的身体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充分学习教材中的关于人体各种组织和机能的描述,让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保证问题更加的切合主题,只有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才能够保证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也才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题的时候得到更多的收获。
四、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氛围,能够让学生不再为自己提出问题感到害羞,不再害怕别人的笑话而停住提问题的脚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不是畏惧教师,更多的是尊敬,从而学生也就敢于与教师进行关于问题的探讨,敢于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减轻学生的紧张的负担,能够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动员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应该树立一种以提出问题为荣的观念,让学生都喜欢提问题,都愿意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提问题带来的好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能够更加勇敢提出自己关于学习内容的不同问题。
五、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但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的部分还是在于教师的指导,因为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毕竟是比较全面的,能够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引。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细心的解答,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关键,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提问题。教师对于学生提问题的引导更多的应该是集中在思路导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才能够保证提问题的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例如在讲解有关“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知识时,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握住方向,让学生在学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同时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以指导,应该保证学生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保证知识的正确性。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来,才能够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掌握主动权,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学习知识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能够抓住学生提问题的实际,同时给与学生更多的提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再提问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把知识记忆的更加牢固。
作者:周璟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讨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及探究意识的教学方式,还能为学生创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初中生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样,教师可通过巧用教材内容、抓住重要图例、简短实验、现实生活以及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需要转变观念,提出有效的问题,从而发挥问题情境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境教学;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教学方式融合了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习过程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初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问题情境教学符合初中生物课程的特点,问题情境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得课本知识,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及掌握探索科学的方法。但是,多数初中生物教师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无益。因此,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巧用教材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问题:腐肉中为什么会生蛆?教师向学生播放“腐肉生蛆”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思考“蛆的来源”。教师播放视频或图片的同时配合适当讲解,激发学生的求解动机。
二、利用重要图例
生物课程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许多生物现象和事物都需要通过图例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现象和事物。图例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系统。图例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以动物细胞结构为例,课本图例为动物细胞壁模式,教师可以为该图例配上说明文字:课本图片是动物细胞结构,观察图片,动物细胞包括哪些基本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图相比,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区别吗?
三、间断实验
实验是探究生物的重要措施,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展示的特殊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利用验证性实验、探究式实验、演示实验等各种实验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以血液成分分析实验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两只装有不同液体的标本,其中一只装有血液。教师分别向两种标本中加入柠檬酸钠,让学生观察标本的变化。学生可以发现一份标本出现分层现象,另一份标本未发生任何变化。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液体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呈现的差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并根据实验结果、教材知识进行分析。
四、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物多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并且新课程倡导教学活动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因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使用制作酸菜和腌菜案例,分析盐为什么导致酸菜变酸而腌菜没有酸味,将学生引入微生物的学习。另外,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初中生物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许多当前的生物学热点问题是初中生物的重要教学内容,并且部分教学内容与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密切相关,这也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此外,利用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物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遗传信息中———细胞核”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克隆羊多利”的故事,并通过多媒体工具箱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如,克隆羊诞生过程、克隆羊与其母体的对比照片,并让学生分析以下问题:(1)克隆羊长得像哪只羊?为什么?(2)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并解释你的观点。通过“克隆羊”热点事件以及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强大的视听效果,如,动画模拟技术可以再现生物形态、运动变化、生态演变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以“生物特征”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描述生物具备的特征,学生根据自身以及动植物的特点说出呼吸、生长和繁殖等特征。但是每个学生的归纳不全面,遗漏点多。教师此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段生物圈环境中不同生物的生活情况视频,让学生在动物世界中切实感受。再通过适当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出更加完整的答案。问题情境是一种符合课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但是教师运用问题情境教学也需要转变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获得发挥的机会,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好奇、积极的状态下完成探究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作者:章小荣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小荣.重视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9-10,17.
[2]笪春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理科考试研究,2015(18):91.
[3]徐远群.试谈情境创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46.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其解决路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教学中,分析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解决路径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解决路径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生物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对社会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因此,生物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提升。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在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做大量的实验以促进他们扎实掌握生物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思维。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根据我国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生物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掌握生物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加强生物学习意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标理念,革新教学方式,针对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设施不完善
当前很多学校都存在轻视生物课程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物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小。学校为生物课安排的课时很少,学生也会受其影响产生不重视生物学习的心理,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被削弱。此外,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实验设施不到位,教师在教学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实验器材辅助教学,因此教学效率有所降低。
2.教学方法陈旧,有违课标理念
当前生物教学受传统教学影响仍较深,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没有革新,一些教师仍以考试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唯一方式,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将充满趣味的生物教学变成了死记硬背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生物教师要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新课标精神,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缺乏实验引导,仅仅停留在表面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这一门科学性学科,对新奇的生物实验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如,一听说要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现象,学生都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去观察发现。然而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观察一些表面现象上,并没有发现其中的本质,探索知识内容。教师让学生观察之后就草草结束了,接着继续复述书本上的知识,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连接。因此,实验教学中学生真正的收获并不大,没有辅助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
二、针对生物教学现状的解决路径
1.提高对生物的重视程度,完善教学设施建设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食品等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生物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重视并加强生物教学是社会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学校应重视生物课程,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辅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如,加大资金投入,为生物教学购置相关的实验器材。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更应从自身做起,重视自己所担任的学科,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自身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来影响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对本门学科的重视。
2.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要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反思,找到解决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标,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生物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为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打下基础。另外,教师还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多参加培训活动,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进而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邀请专家来讲座或听取网络讲座等方式学习生物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借鉴名师的优质课经验,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3.探索有效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作用
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实验的教学方法,恰当把握实验过程,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并提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将实验与知识内容进行顺利衔接,这样的实验才是有效的,对教学才是有促进作用的。比如,在讲解“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有的学生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不正确没有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教师要及时纠正和调整学生的操作方式,让学生在学会操作显微镜的同时,探索微生物知识。另外,在实验操作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及时总结实验所得,帮助学生建立生物知识原理体系和科学意识,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的观察仅仅停留在实验表面的问题。总而言之,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将知识记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唯一标准的旧思想,要善于发现当前生物教学中村在的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观念落后,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并认真学习新课标,将课标中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思考归纳,学习生物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汤丽文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庄河二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3]黄月欢.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2).
第四篇: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上,分层教学法就是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一个递阶式教学结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便于更加顺利的开展教学。
1以教学方式为主,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初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等,通过数据整体对学生进行一个分层,将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基础也相对薄弱的学生区分开来,因材施教。但是,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做好辅导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师,避免学生因不知情不理解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其次,分层教学是动态的,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分层教学后的表现,鼓励学生向高阶层的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维护学生的自信心。
2从教学内容入手,对备课进行分层
2.1备课分层:备课分层是基于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施行的,将备课内容分为专业知识学习、基础内容掌握、和重点知识理解三个部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除了课本基础内容织之外的学习内容,更深入探索,拓宽学习面,不断锻炼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力求做到将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只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找到自己的定位。
2.2方法分层: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养成探究精神,但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对教学方式也要有所区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相互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初中生物教材的教学内容,例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等,大多是入门型和探究型学习内容,可以由此展开讨论,谈论关于祖国绿化的问题、植被被破坏的危害等,借此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针对教材重点掌握内容重点学习,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都能够掌握学习内容。
2.3过程分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在同一教学空间中,因此,明确的进行分层会给学生带来一定心理压力,让学生出现厌学、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教材内容抛出适当的问题,选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对回答进行补充,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之间不会因为分层教学而产生代沟和隔阂,能够查缺补漏,反复记忆的同时,形成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3从教学程度出发,对复习进行分层
因为所学的知识、掌握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复习时,也要进行分层教学法。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教材中有一章是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的内容只要是植物、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不同,相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概括的进行复习,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动物中又分为昆虫、两栖类、鸟类等,在复习过程中对两者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自己在这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来说,则需要进行细致的讲解,它们生殖、发育的具体过程,通过这种细致的复习,加深学生对之前知识所学的影响,记忆深刻,将重点和难点指出,为学生讲解。
4以教学评价结束,对评价进行分层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需要与之配套的教学评价来进行检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评价方式也很不科学,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不看重学生的能力,长期以往对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导向思维,让学生认为只要在卷面中取得好成绩就是好学生。因此,分层教育中,也要包括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分层。对于不同阶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每个学生以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积极性,进步深入探索努力学习。
5以存在问题为主,对分层教学方式进行改善
尽管分层教学方式为很多教师描绘一幅理想的蓝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分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分层教育教学方式的进行。
5.1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受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初中生物不属于中考项目,得不到足够重视,这在根本上给生物教学分层教学方式的展开带来了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一点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认识,例如在初中生物学习的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生物,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生物与生活时息息相关的。
5.2家长对于生物教学的不理解:很多家长认为,中考是初中学习的最终目标,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去上好大学,一味强调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忽视初中生物的学习,并且认为初中生物这类学科不应该给学生布置作业占用学生的时间。这也是因为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家长形成了错误的观念。针对这一点,教师要积极主动去与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认识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的能力的重要性,对家长动员,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分层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在初中生物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能够从根本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取得进步。
作者:孟治暄 单位:乌海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徐芳英.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9.
[2]黄敏.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
[3]刘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57):148-149.
[4]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b,2011(12):28-29.
[5]钱顺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73.
[6]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60-61.
第五篇: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探讨
摘要: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多做实验。所以教师开展好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学好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好生物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简化课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经过十几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习动机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来做实验,但是实验结果还是与课本上的理论相差很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是学生不注重实验课,认为考试又不考,所以很多学生只是在生物实验课上胡乱应付一番,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当实验课结束,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学生就抄袭书本上的实验理论知识来填写实验报告单;有的学生在下课时间没有完成实验就干脆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者根据课本来猜测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单等。这样怎么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学生在做实验时应该严格按照老师要求的实验步骤认真做实验。尽量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以客观的实验结果来写实验报告,形成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二、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只有明确实验目的,学生才会积极地进行生物实验,实验结果才会准确。而需要指出的是初一、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奇、好动,缺乏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很难做到认真、细致。他们有的不注意老师讲实验注意事项,就急于动手,造成操作偏差,甚至产生危险;有的只是觉着实验与自己的生活遥远,对实验课很感兴趣也是觉着上实验课好玩,又没有课后作业;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上生物实验课就是放松的时间,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
三、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实验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或者由于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给操作者带来危险。因此,实验前教师务必指导学生好好预习,将实验步骤牢记心中,由繁化简。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1)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2)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要用平面镜,光弱要用凹面镜;(3)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遇到学生良好操作的,也要及时表扬,激励其他学生操作更加规范。
四、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面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而学生往往会在实验过程中急于想看到实验结果而匆匆操作完成,实验过程也不注意观察。例如,在一节解剖鲫鱼的实验课上,学生一拿到手术刀就开始三下五除二将鱼解剖完了,然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对于实验的真正目的无从了解,也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课前先让学生对照课本了解鲫鱼的身体构造、器官组织,然后要求学生细读实验步骤,将注意事项逐一记下来。再准备一个硬纸板,在硬纸板上写上鲫鱼相应的器官组织名称,然后再开始动手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剖时,每一步操作都很明确,并且将组织器官放在相应的预先写好名称的硬纸板上,方便学生观察。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真正达到了实验课的目的,且将书本上枯燥抽象的理论进行了很好的消化吸收。
五、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实验课没有课后作业,所以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后就忘的结果,所以实验小结就必不可少。每次实验课教师不仅要监督学生做好实验,写好实验报告,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实验小结,即在实验结束时,无论学生实验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让学生写出实验小结报告,反思自己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与成功之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小结也要做出具体的评点指正。对于实验成功的学生要向学生讲解其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于实验失败的学生的实验小结要帮助其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或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学生重做,直到成功。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必不可少。其是生物学科的有效补充,生物实验将课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将生物实验课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认真严谨,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时做好实验小结,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作者:王军兵 单位:甘肃省渭源县新寨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宏.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
[2]黄胜.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第六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要有新的转变,初中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生物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的过程得出答案,实验教学更容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初中生物课的有效方式就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实验的条件差;实验教学被严重的忽视;课时安排比较少;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等等很多因素导致生物实验课程难以开展。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困难的思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困难;对策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1.1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认识不足:初中生实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少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实操课程,学校和老师没有对生物实验予以高度重视,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把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思考,生物课安排的比较少,所以实验过程也基本草草结束,实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学生对生物课失去兴趣。
1.2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初中生物不是中考的考试范围,所以不被重视,生物课在初中课程安排上比重比较轻,学校投入的实验经费也自然比较有限。这些原因导致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用具的不足,生物实验课无法按预期的效果顺利开展,即是有一部分的材料和设备仪器,但是由于班级比较多,实验耗材的需求也比较大,也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另外,学校的实验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是需要维修或者更新的,学校对于生物实验的资金投入不足,也很难进行正常的实验课程安排。所以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都成为了一种摆设,利用率不高。
1.3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严重的形式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着不同的区别,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细致、系统的给学生讲解器材的操作方式和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注意的事项,实验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等等,然后再由老师进行示范。实验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探索精神。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实验的过程完全按照老师安排的步骤进行,将实验与理论按同一个流程进行,不利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更加谈不上学生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
1.4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完善的评价方式:目前,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达到标准,很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趋于形式,没有教学重点,对于学生实验课程的考核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多数是拿考试成绩来说明一切,学生为了能够考高分,背诵实验流程,学校也不注重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技能,导致虚设实验教学的现象发生。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
2.1遵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推动实验教学: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程的有效方式,学校和生物老师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清楚的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能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的综合素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达到教学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根据生物实验特点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2.2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保障经费的投入:保证实验教学的基本前提是管理好实验室以及购置足够的教学材料和仪器设备。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给与经费的支持,确保生物实验课程可以顺利的进行,让实验室充分的发挥真正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享受生物实验带来的乐趣,有些实验不需要太多的耗材。其次实验室管理员和生物老师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动植物标本,作为实验的材料,在制作标准的过程中也同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管理员管理好实验器材,减少过量的耗损与废弃,这些都是保证生物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2.3注重教学内容与效果: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新课改下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很多老师缺乏操作指导的能力,学校应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爱好,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研究等内容带动学生主动动手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的精神,而不是按照实验的数据和结论按部就班的进行,不断的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总结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2.4完善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当前学校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比较强,所以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考试只作为评价标准中的一部分,把实验过程中的实操能力和阐述能力都作为评价的根据,对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评价,通过完善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学好生物实验科学。结论: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生物老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抓住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生物实验教案,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学科的乐趣,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带动学生主动研究生物学科的知识,让生物实验成为学生生活和思维习惯,提高生物实验效率,不断的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郭绍杰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1]田庆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浅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285-285.
[2]杨美晶.边疆地区初中生物学实验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学教学,2009,34(8):53-54.
[3]赵晓君.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之我见[j].关爱明天,2015,(1):161-161.
[4]赵秀娟.浅谈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5):343-343.
第七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近几年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在各科的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知识来源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以下的探讨,希望能对生物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一、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总觉得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争取进入更好的学校进行学习。这种教学的形式导致我们的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他们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可是真的动手操作的时候却都畏首畏尾。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首先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举例而言,初中有一个实验是观察花的结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直接把花的结构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遇到花的时候却说不出它的结构是什么,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让每几个学生面前摆一盆花,学生自己指出哪一部分是花蕊,哪一部分是花茎,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通过这个途径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而不是教师强迫自己接受的知识。
二、成立合作小组,融合作意识于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设备的短缺或者是空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只能几个人成立一个小组进行学习,这种小组合作是迫于条件限制形成的,但是小组合作带来的优势是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使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因此,无论是条件紧张还是资源充沛的情况,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之间边进行实验边相互讨论,无论是课堂的氛围还是教学的效率,都会比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有的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让学生独立进行有可能完不成,导致实验结果不能直观地展现出来,因此,合作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举例而言,初中教学中有一个实验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在进行这一实验的时候,由于实验周期较长,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小组内有一个固定的成员负责记录种子每天的变化,有一个学生负责每天的浇水施肥等等,这样整个实验下来,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实验中学到一些知识,并且也懂得了合作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把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实验室数量是有限的,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课上的实验时间,我们也是有专门的教师进行管理安排的,但是我们的实验教室总是会有空闲的,生物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协调把我们的实验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学生的课下时间,老师可以召集一些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去实验室做一些补充实验,让这些对生物充满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探索更多的知识。但是有几点需要生物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协调实验室的空闲时间,抓住每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其次,教师一定要亲自在现场辅导,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或者是实验仪器有所损坏;再次,调查学生最感兴趣的、最想做的实验进行排序,记录每一个学生想做的实验是什么。虽然这个过程很复杂,也需要生物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协调,但是这确实是最大化地利用了我们学校的资源,也使得我们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这个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四、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有效评价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根据学生有没有得到最终想要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形式对于一些没有得到教师满意的实验结果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或许会使他们对生物实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学到了一点知识,哪怕实验是失败的,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相反如果学生的实验成功了,可是却不懂得从中总结成功的因素,那么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和提醒。在新形势下,对于学生实验的评价也应该有所创新,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验的收获和总结,而不是一味计较实验的结果。总之,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要想真正地学好生物,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的意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化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对生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吴锐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3团中学
参考文献:
[1]孙炳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2]曾瑞清.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83).
第八篇: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条件没有保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相较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的学生,所能享受到的学习资源明显要薄弱一些,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城市的学校健全。一些学校必须配备的基础硬件设施,如科学实验室、现代化教学设备等,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都难以健全。经费有限,导致学校不会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筹建生物实验室上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以及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时条件都十分简陋,实验的效果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由于生物这一门课程在中考中所占分数比重相较于物理、化学等要低上许多,学校里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更愿意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物理、化学等科目上,所以生物实验教学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外在的实验条件没有保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基础技能薄弱
在农村教师教学时常常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即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基数多,一名教师有时往往要同时负责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的教学。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很难面面俱到,兼顾每一个学生了。而且,生物这门课程,在许多学校的领导眼中只是一门副课,考试时分数比值低,所以许多学校本着节约教育经费的原则,在聘请教师时,往往很少会专门去招收生物专业的教师,学校里的生物课教师常常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负责生物教学,难免力不从心。此外,这些教师还缺乏专业系统的生物知识基础,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必然会存在一些缺陷。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知识掌握有限
农村初中学校里,因为教育经费有限,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实验设备有限。同时,还有一些实验动手难度大,比如,解剖家鸽了解其结构特征,学生就没有动手机会,也不敢动手,就是教师也不敢动手解剖演示。而有些生物实验需要带学生到户外观察,比如讲到地面上的植物时,教师带班多,学生年纪小,容易出事故,所以实验大多都在教室里讲,长期这样上生物实验课,学生就没什么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了,对生物实验教学课越来越厌烦,导致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的知识十分有限。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订合理的实验计划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历史上伟大的生物学家,如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法布尔影响至今的著作《昆虫记》等,无一不是经过反复的观察实验得到的结果。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生物,教学的结果将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就广大师生而言,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必须充分地利用好实验室,采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用现有的设备器材发挥出它的教学功用来。比如说,在教学时可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上课,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掌握实验知识的关键点。
2.转变教师观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课程
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农村学校里,教师应转变过去那种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而是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多聘请一些专业的生物教师,改变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
3.加大教育投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做任何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打好基础。对于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适宜学生学习的实验室。学生要学好生物实验教学课程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可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实验室。因此,学校要想发展好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生物基本知识的了解,就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学生打造一个好的学习平台。总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经过日积月累,要想快速的改善,还是有较大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这些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少,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这也就是我们进行探索和改革的意义所在。
作者:李爱琴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蒋丽丽.浅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说”[j].新课程导学,2014(20).
[2]张俊梅.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第九篇:初中生物教学中电子白板整合应用
一、电子白板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思想相对落后电子白板主要是教师通过在上课之前制作相关的课件,在上课的时候以幻灯片的形式将课件投影在白板上,这样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育理念不够创新,同时由于电子白板需要教师在课外做相当的工作,因此电子白板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同时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强推广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2.教学设施不够完备遍历现在的初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改革的计划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由于教育部门相关的教学设备不到位,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教师即使想利用电子白板为初中生物教学服务,也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子白板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因此也有它的缺陷,当教室内的硬件设施出现故障的时候,那么教师在课前经过精心准备的课件便会付诸东流,教室内电子白板的任何一个硬件故障都会导致整个课堂的失败,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需保证硬件设备的完好,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加大教育设备投入。
3.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中生物教学与电子白板相整合应用已经成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在这改革与创新并存的年代,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生物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甩掉落后的帽子,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这种趋势,同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创新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电子白板这些新兴的技术完美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的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电子白板有效应用的策略
1.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思想与时俱进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条件的改善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国家复兴强国战略,科技强国等战略的实施,国家在教育上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电子白板技术已经渐渐地走入初中生物课堂,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同时学校方面应该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齐头并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例如在学习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不同级别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从下面的菌类植物到肉食哺乳动物,这一层层的结构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现食物链的分层结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的内容。
2.引进优质的教学器材,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一节好的初中生物课需要好的教学器材作为辅助,同时好的教学器材能够大大节约课堂本来就很短的时间,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的板书占用课堂时间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学的过程难以推进,同时教学效率低,因此只有加大相关经费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促进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科学化。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细胞和结构的时候,教师通过板书很难画出细胞内的结构图,结果导致抽象的概念越讲学生越模糊,假如在这时候我们能够利用优质的电子白板设备,通过电子白板的形式将细胞的微观结构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创新科学的方式方法,实现丰富多彩生物教学在电子白板和初中生物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不能丢掉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应用电子白板教学的时候应该增加课堂与学生的互动,并且在幻灯片播放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电子白板改变了板书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直观形象。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污染时,我们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存在的生态污染,并且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联合生活的实际谈谈身边的生态污染现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听课状态从而及时作出调整。总之,在未来的初中生物课堂中,电子白板必将发挥出它应有的优势和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现阶段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白板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并且针对电子白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沟通。
作者:荣松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
参考文献:
[1]马淑霞.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
[2]刘闯,陈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0).
[3]邵永刚,赵林川.构建互动生物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6:54-56.
[4]杨滨,任新英.基础教育阶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6:71-77.
第十篇: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衔接
“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哪一阶段、哪门学科的初始阶段,学生都会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知识难度、内容增多等,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只有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做好教学衔接、共同度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那么,关于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衔接,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深入钻研初高中课程标准,比较其异同
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的基础,高中生物则是初中生物内容的拓展,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应拘泥于某一阶段,将其割裂来看。因此,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地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接触过、掌握到什么程度、新的课程应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具体展开。其次,树立整体意识和端正的工作态度,只有和学生共同学习,才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最后,明确初中、高中相同内容的不同侧重点,领会编写者的用意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具体内容。例如,关于“细胞”这一知识点初高中均有涉及,初中主要是一些基础内容:细胞的结构、生活等,而高中阶段则更加深入,涉及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像这种情况,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不妨以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为契合点,调动学生的记忆,为新的知识预热,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显然难度大、内容多,如果学生继续沿袭初中的学习方法,恐怕不能适应高中生物学习。因此,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是为了迎合新课改所提出的“生本”理念,二是为了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初中生物课堂很大程度上实施传统的课堂模式,以老师的“教”为主,而到了高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与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教会学生将初中与高中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比较,找到它们的异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最后,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到了高中,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自行制订学习目标、监督学习过程、检验学习结果。生物学科是一门偏文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牢牢掌握,但恰恰很多学生却忽视了教材内容,一味地追求做题的数量和难度,结果收效甚微。学习高中生物,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这样,无论它演绎成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初中生物内容相对较少、较为简单,并且由于生物不作为中考科目,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会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但这种程度到了高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当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养成后,学生就会发现生物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心,就会克服困难,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不懂就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遇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问同学、问老师、查阅资料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还用担心学生有不会的地方吗?(3)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高中课堂显然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自己的想法提出表扬。(4)多读书、拓宽知识面。相比较初中生物而言,高中生物所涉及的层面包括生态、环境、细胞等诸多方面,有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内容,会倾向于选择一些课外读物充实自己,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例如,要求学生每人都记生物学习笔记,但内容不限制,可以是自己不会但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知识、读过的课外读物的读后感等都可以,形式不唯一,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到高中生物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教师要格外重视,舍得花费功夫,耗费精力,不竭余力地与学生共同度过这艰难的时期,为学生形成生物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徐宸敏 单位:四川省仁寿新科高中学校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6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也就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锻炼。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加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就十分必要。那么,如何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是当下一线初中生物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就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被点燃。本文就通过设计情景、构建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而教育的本身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那么,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就是关键点。我们知道,初中生本身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重。这也迫使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单一枯燥的事物上。所以,教师就要积极的引入教学情境,构建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参与中找到学习的存在感。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共同参与”理念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很好响应当前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
二、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1.精心设疑、营造参与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精心设疑,营造参与的学习氛围就十分必要。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促进他们的参与欲望。例如学习初中生物(苏科版)《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章节时,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就要精心设疑,通过将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生动化的提问。例如本节的知识点都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的转化与吸收。学生很难从这些抽象的概念中找到学习的兴趣。我就把这部分内容制作成flash课件,通过动态的电脑视频转化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自主的在课下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构建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的资料。写一篇“绿色植物的重要性”的评论进行班级海选,然后在班级小黑板报上循环刊登学生的评论文章。通过这种精心设疑、营造参与课堂的氛围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构建实践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我们知道,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很浓,他们往往对于集体性活动参与热情较为浓厚。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设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性的实践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锻炼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交流能力。例如学习《学当小医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互动学习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的知识,同时学习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紧急止血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意外情况,然后组员进行拨打急救电话演练,具体说出地址、症状等等。然后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学生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给小伙伴止血。让他们知道人体一次失血量在人体总血液的10%以内对人体的整个机能影响不大。如果超过20%就会使人休克。然后引导学生辨别是内出血还是外出血,内出血怎么做?外出血又要怎么做,如何使用止血带等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选择一根橡皮管,用小漏斗在一端注水,然后在橡皮管的一侧扎破一个小洞。让学生思考如何包扎可以阻止水从洞中流出或从洞中流出的水明显减少。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参与的乐趣,找到学习的快感。
3.创新考核机制、刺激学生主动参与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首先就要激起学生的竞争欲望。只有在竞争欲望被激起时,学生在竞争中才会保持高度的课堂专注度和参与度。教师就要大胆创新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综合发展。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这种综合式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存在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可知,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的综合素质教育,而教育的本身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积极的精心设疑、营造参与氛围,构建实践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韩昕蕾 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实验研究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仍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为了应对考试中与生物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教师才会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实验,而且仍然是以教师口述为主,主要就是将生物实验需要所用的器材,以及实验对象的采集,还有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等口述传达给学生,学生需要死记硬背地记牢这些信息,不仅对实验知识掌握地不扎实,对学生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1.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要求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生物实验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要求打破以往传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教学课程的开展以学生为主。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相应的生物知识,所以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导致实验失败。学生会积极思考导致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并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将此内容作为实验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对于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有所提升。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1.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以学生为主,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更多地接触实际的实验操作,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对实验进行设计。学生在完成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这样对于帮助学生深刻记忆生物知识有所帮助,也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教学实验课程开展前,教师需要告诉学生相应的生物实验知识,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一定了解,在网上查询相关的信息资源,或者是翻阅书籍进行知识的查找,为生物教学实验课程做好相应的准备。
3.案例分析
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显微镜实验时,学生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取下镜片和安装镜片的方式都与规范不符合,很多学生镜片卸取的方式就是用一只手握紧镜臂直接却下,同时随意性的将镜片放在实验台上。学生在安装镜片时,将显微镜向后倾倒进行镜片的安装。学生对于显微镜镜头拿和擦拭的方式存在严重的错误,学生在拿显微镜的镜头时不注意,手指与镜头接触。在进行实际观察时学生发现画面不清晰,或者在视野中有其它的杂质出现,直接用手去擦拭镜头的镜面,导致镜头更加模糊。注重预防,在实验开展前,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显微镜是非常贵重的仪器设备。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盲目性的进行显微镜操作,教师需要在实验开展前向学生进行标准、规范操作演练,教师在演练的过程中,需要将特别注重的事项告知学生,并且将其关键点书写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时需要多走动,不仅是为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也是在监督学生的显微镜操作行为,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操作上的问题,必须及时的进行纠正,避免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对于一些学生掌握困难的显微镜实验步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显微镜实验任务。
三、结语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快,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掌握生物知识,提升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成效,促进教育不断地发展。
作者:钟来英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潜在问题
1.学生对生物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
初中生物是学生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对一些生物现象的认知程度不足。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一些未知事物都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学生已经学会了运用放大镜来对生物现①象进行观察和了解。但学生在整个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生物现象的表面进行观察,没有去深入剖析产生这种生物现象的原因。所以导致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虽然对生物教学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他们观察生物现象却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因而对生物现象缺少足够的认知,对生物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
2.学生对生物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
初中生物是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后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因此学生普遍对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刚开始的生物教学中,学生总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但随着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不断开②展,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逐渐开始深入。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生物教学产生了许多抽象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初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具体的事物,而且他们现阶段的认知能力还有所不足,因此对生物教学中逐渐涌现的抽象概念措手不及。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正处于逐步形成阶段,但③还不够完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就会使得初中学生在进行生物抽象概念的学习时,很少会自己开动脑筋来进行积极思考,进而降到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生物教学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教师的生物教学仅局限在课堂上
在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单纯的教,学生机械的学。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思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④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生物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但目前来讲,大多数的学校还只是单纯的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潜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升学生对生物教学的理解认识
一名优秀的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生物教学的兴趣,还要逐步让学生形成对生物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点拨引导,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鳞片叶面表皮细胞时,要让学生进行分组独立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同组同学的交流讨论来得以解决,如果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无法解决的话,就需要教师来予以点拨引导。
2.采用实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
学生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生物这门课程。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实验教学法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进而在与同学们的交流沟通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教学法有利于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好生物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进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结语
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提升。这需要生物教师能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逐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学习质量。
作者:赵兰兰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物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初中教育还是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可以说广泛地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中,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生物因为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是所谓的“副科”,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学校对于生物教学也不够重视,加上教师对生物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积极改进教学模式,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得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初中生物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以及专业知识扎实的师资队伍作保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但是,在实际当中,由于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生物教师在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西部边远地区的师资队伍有着很大的缺口,而且对于生物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化、制度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
(三)缺乏教学设备
生物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有着大量的实验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大量的教学实验设备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施。但是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地区还很落后,无法满足所有的初中生物教学的需要。另外,一些初中学校对于生物教学不够重视,对于教学所需的设备投入不足,导致很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单一滞后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避免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导地位,多数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探讨。这种没有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开展的教学,学生接受知识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死记硬背,显然严重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极不符合生物学科的学习规律。
二、改善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措施
生物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理念
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初中生物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初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坚持素质教育,教师应该积极按照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应该提高对于生物教学的认识,认真学习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不断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师资队伍
优化教学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生物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师资规模,大力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建立必要的考评激励制度,提高生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作为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教学水平。
(三)加大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资金投入
生物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教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设备,国家应该加大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完善教学设施。而学校需要正确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在分配教学资金时也要根据课程特点在资金安排上做到有侧重的均衡协调,以保障生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不断创新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时要与所学课程相匹配,要符合教育原理和学科特点。初中生物教学有着实验性强、应用性强以及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学校要优化师资队伍、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最终促进生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珊珊 单位:江苏省大丰市三龙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一、参与式教学法内涵解析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内涵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精神高度契合,是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重要创新教学方式。由于生物学科是一门信息涵盖量大、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课程,并且该学科较为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主要依靠生物教师一人在课堂上枯燥地进行知识讲授,学生难以理解晦涩难懂的课本理论知识,因而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及质量。
二、在初中生物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原因分析
1.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本途径
初中生物学科由于其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动手能力要求,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活泼好动的个性,因而受到了广大初中学生的欢迎。初中生物学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他们尚未去过的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及特性、知晓地球本身的一些常识、探索人体内部的奥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自主学习的想法,进而在无形中培养出探究事物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是适应教育体制课改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伴随着生物教学的不断发展,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老旧教学思维、改变老旧教学方法,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生物教学经验。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化为自己的知识,并通过多种形式传递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的突出,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的教学内容涉及人与自然的相处问题。初中生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了解大自然,建立相应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满足社会需求。
三、在初中生物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充分提高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成是一直教师独自发挥,经常是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讲解、学生麻木地在座位上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参与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了解课本内容,并深入理解后化为自己的知识。
2.参与式教学要兼顾全体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自古以来,作为教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而且教师的主观意识太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初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要求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全方面的发展。
3.合理运用启发性、循序渐进性进行教学,促进参与式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学会启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也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抛出难度适中的引导性问题。以便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极为明显。
四、在初中生物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相关手段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讨论式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刻将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摆在首要位置,为学生营造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和跳脱不羁的思维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对课本内容的讨论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组成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载体。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使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能力优良中差等不同水平的学生。以便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通过这种小组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要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活动为辅。例如,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动物园、植物研究所等地方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不同动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初中生物教师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将枯燥无味的课本理论知识变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为学生所认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参与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凸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法,以此吸引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不懈努力。
作者:王丽娜 单位: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中包含着很多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中又会囊括各种各样的材料,值得重视的是,学校、教师能够给学生的探究时间则是少之又少,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学生又怎么完成这么多的任务呢?为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必须遵循自愿原则,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进行良性的竞争,这样,学生的合作动力以及学习动力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他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成员做得不到位,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最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合作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去,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以及潜能。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措施
1.要科学地确定合作学习的任务
本文指出,要想有效地组织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必须设置适当的合作任务,它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合作学习的任务,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在制定合作任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任务前准备。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地了解教材的大纲要求,要真正意义上的体会教材的结构内容,明确教学的最终目标以及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2)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课而忽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以及接受能力,那么,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盲目性的教学;(3)在制作教学工具的时候,教师应科学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成为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扩展学生知识的宽度以及广度,还能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
2.在探究活动中要积极融入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教师忽略,也正是教师的这种忽略,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到压抑,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生物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探究活动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积极的为学生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实验,在实验的工程中,小组成员必须认真的触摸、观察和实验,这样,才能切实增加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生态系统”一节时,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提问:“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又有哪些人类行为导致生态破坏呢?”让小组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答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然情感,还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目的,而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与共同进步。为此,教师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生个人参与态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等,教师都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当然,教师评价的着力点不能只着力于定位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表现。就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而言,可谓是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成员的自评,也可以是小组内的互评,同时还可以是来自教师的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必须重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史凤英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办事处奎聚中学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中互动探究式策略分析
一、目前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
相信在目前大多数的中学里,因为初中生物课程相对于数学语文英语的地位来说没有那么的重要,这也就导致同学们和同学的家长对于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不够重视,也就是说,学生们基本都把生物这门学科看成一个副科,大家基本都是在考试之前临时背一背。再加上相对于另外几科而言,生物课的课时也相对较少。但是,这不代表生物课就是无趣的,更不意味着教育部对生物这门课就不重视。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在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和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目前其它学校都在推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一课堂三环”,是由自主学习,互相探究,互相提升这三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以及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由“学习,交流,引导,练习”四个步骤构成的现代课堂教学方式,这一模式也在其它学科中被广泛的推行和应用。现在生物课堂教学的教材内容虽然是以学生进行知识的互相探究为目的,但是新教材的模式相对于旧教材的模式改变相对较大,在推行这种模式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很难从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成新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可以让这些教师先在新教材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课程内容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然后再在日后的课程中逐渐增加。这种互动探究式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的提升了生物课上学生对知识吸收的速度,也加深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而目前的这种在生物课堂上提倡的互动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以后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的改进,让它变的更加的完善,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以及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中,都会获得更好更多的经验教训和改进的方向。
二、互动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初中的生物课本中主要的知识体系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等。这种知识体系非常的不容易理解,而对互相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恰恰能够让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所以我们生物教师要做到改进生物课堂上的教育教学问题,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公开课,制作可以供学生互相交流的电子教案,编出高水准的生物试卷,书写一份教育叙事和案例结合的报告。生物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们需要什么,要明白学生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学生们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利用提前的学习,在生物课堂上讨论和研究等环节能更清晰的了解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并且在知识探讨中以小组的模式互相探索问题。比如以种子萌发的过程这节课为例,生物教师提前做好多媒体演示,在画面上演示种子吸收水分的过程,然后让学生们来探究这是为什么,有的同学说,这是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而是胚根突破种皮,变成根部,胚轴变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然后让同学们举出相似的例子,比如玉米,水稻,花生等植物,这样的课堂分享内容就是所谓的师生互动,而且还加深了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这样的生物课堂变成了一种游戏,老师就是这种游戏的规则设置者,引导者和参加者。而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更加容易和清晰的获取知识,同样也加深了教师和学生的友谊。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人讲的这种教学模式也就很难再出现了,又例如在桃花的结构分析的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桃花带到课堂,这样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分别组成一个一个的小组来探究桃花的花柄,萼片,桃花的花瓣,雌蕊,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的花药和花丝。然而在学习六种营养物质的这一课时,比如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在讲解这些营养物质的时候就可以把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到的日常营养品和食物带到课堂上,作为实例来讲解给同学们,这样的授课方法就会变的十分的吸引学生,有时候会使学生们在业余时间也把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收获和体验带来跟老师分享,可见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
三、结束语
这种互动式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优先的教学模式,依托于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不但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也使他们更加喜欢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果我们坚持使用这种探究式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慢慢的,你就会感觉到同学们在生物课上思考的时候更多了,参与度也更高了,因为听课无聊而睡着的这种现象也会逐渐没有了。而且作为老师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在这种探究式互动学习的课堂上,时间过得飞快,一节课感觉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也显得活力更加充沛,同学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我相信互动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一定能给初中生物课堂带来好的变化和好的影响。
作者:殷刘全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激趣导入法
一、故事导入
利用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课时,我讲《三人看戏》的故事。即从前,有甲乙丙三人一同去看戏,边看边评论戏演得好坏。甲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不过行头不好”。乙却说:“你说的不对,其实今天的戏行头很好,可惜唱的声音太小”。丙听了甲乙两人的话后说:“你们都说错了,今天的戏不仅唱得很好,而且行头也很好看”。请问甲乙丙三人都是健全人吗?如果不是,他们会有哪方面的生理缺陷?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导入新课。
二、猜谜导入
猜谜语是儿童、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项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使人锻炼思维,启迪智慧,增加知识,促进学习。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猜谜,如教《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时,我先说出的一则诗谜,让学生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谜底“青蛙”,导入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学习。
三、实验导入
通过做实验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进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四、悬念导入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巧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减少教学盲目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在讲“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时,可这样导入: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那么粪对于植物的生活有何作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什么呢?这样使学生心中设下一个又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音乐导入
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而后问:“大家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导入新课。
六、对联导入
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用对联开讲,可以增强课堂韵味和感染力。在讲《种子植物》时,先在黑板上写出对联:“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然后提问学生:“一粒豆就是指豆类植物的什么器官,而联中的金龟甲是指豆种子的什么结构?”从而导入了新课。
七、释题导入
课题是一节课的“窗口”,也是教材内容概括。从课题的标题就可知道全文的“奥秘”。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对教材中心问题的探求学习中。如《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教材可用此法。
八、谚语导入
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生活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它广为流传,通俗易懂。运用谚语导入,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了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教《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先说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条规律。然后提出,水能往高处流吗?有谁见过?学生各说出自己的见闻。进而谈到植物的蒸腾作用。
九、名言导入
用名言导入,能怡情励志。在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先说出高尔基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然后让学生想一想:“饥饿的人为什么要扑在面包上”,“为什么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而不说扑在水上呢”,这样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十、新旧知识联系导入
“温故而知新”。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知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在导入新课时,以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例如,在设计“血液循环”导入时,先提问心脏的有关知识和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哪种血管?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疑:“那么血液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的呢?血液流动时,它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着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血液循环的知识。这样的过渡可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总之,导言,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言,能勾闪着有神的目光,引舞着灵巧的手足,萦振着颤动的耳膜,叩响了智慧的音符,激起了情感的浪花。
作者:张秀刚 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县教体局
第九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提问有效性的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要懂得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给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情境对比、自学质疑的问题氛围中产生疑问,从而提出具有探究性又具有发展性的问题。例如,在苏科版的初中生物“条件反射”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郑板桥训驴”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郑板桥鞭打放高利贷逼债的财主的驴子,经过不断的重复后,财主家的驴子就形成条件反射,当财主骑驴去讨债的时候,郑板桥突然在驴子面前出现,驴子由于条件反射,一看见他就撂蹄子跳起来想跑,于是就把财主摔得人仰马翻,既给穷人出了气,同时也教训了财主。”听过这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后,学生会产生疑问:“郑板桥手里并没有鞭子,也没有用鞭子去抽打财主的驴,为什么驴看到他会撂蹄子飞奔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新课,会更有效果。
二、围绕教学目标,确立提问依据
目标能够引领教学的方向,且能监控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学生如果能够把教学目标作为自己提问的依据,对它所涉及的各种内容进行仔细地钻研后再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容易偏离教学的中心,还有助于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师应该让学生将教学目标牢牢地记在心上,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提问,不但能够时刻监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还能不断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还是以“条件反射”这一节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让学生说出条件反射的概念;让学生描述出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能够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概念探究能力的,帮助学生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这个目标,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条件反射呢?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呢?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三个问题是以条件反射为主线贯穿了本节课的始终,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倡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保证提问质量
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两种现象:其一,有些生物教师害怕耽误课堂时间,完不成本节课的生物教学任务,在讲完本课堂所有内容后,只会留给学生两三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自由提问,而学生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所学的知识,就要在仓促的时间下提问,这不仅不能保证所提出问题的质量,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有些生物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一般会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和讨论。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模式的效率会有所提高,能够极大地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实际上也是缺乏有效性的,同时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没有经过深思而提出的问题是不成熟的。学生只有经过了充分的自主思考,才能将问题想得更加深入透彻,从而提出更深层次的创造性问题,提高提问的质量。在苏科版初中生物的“条件反射”这节课中,有的生物教师讲完课后会让学生针对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这时候会有些学生问:“老师,我们每天按时完成生物课作业,这是不是条件反射?”还有些学生问:“我们每天吃饭、起床、上厕所等生活行为,是不是条件反射呢?”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学生对条件反射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也没有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容易把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中,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样是“条件反射”这节课,初中生物教师在讲完“人类语言学习是高级的神经活动即条件反射”之后,有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人类语言学习相对于动物来讲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活动,那么这活动对人类的生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知识性内容的拓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周成忠 单位:江苏扬州仙城中学
第十篇:探究式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启蒙和引导
教师要想真正地启蒙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教师本身就需要重视探究式的生物教学。生物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例如疟疾的发现和治疗、光合作用的发现以及青霉素的发现等。生物学本身就具有不断探索的性质,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找到自己的疑问,并积极地探索与解决疑问。一些科学发现具有偶然性,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质疑。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对照实验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在学习《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其探究的步骤如下: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在口中会变甜,其原因又是什么?作出假设:是不是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设计实验:①设置三组对照试验,将新鲜馒头切成完全相同的a、b、c三块,并将a和b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环节嚼碎、拌匀,c块不需要做任何的处理。②从口中取出唾液约2毫升。③取3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为1、2、3号。④a:放入1号试管并注入2毫升唾液加以搅拌;b:放入2号试管并注入2毫升清水并加以搅拌;c:放入3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但不经过搅拌。⑤将1、2、3三支试管全都放入与口腔温度相似的37度温水之中,待5~10分钟后拿出,并分别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其现象。实验分析:a试管中的馒头渐渐地被消化。得出结论: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从而变甜。在做完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探究。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是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探究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参与的过程,教师需要保证能够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师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以往以自己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教学态度,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给他们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尊重每一个错误并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要以课内的知识为基点,课外为面,做好课内外的衔接,最为重要的是利用生物本身的知识魅力去吸引学生,才能保证为学生提供更为自主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培养创新型的生物思维方式。
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7
一、运用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法指代一种借助实验探究来研讨生物知识点的问题,经由学生的直观参与,可扭转学习的被动局面,并可调动生物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快速理解知识点、真正掌握
生物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大多数规律均是通过反复实验探究才得出来的。由此可知,实验是获得新知识的基本手段,同样,在学习过程中也应积极开展实验探究,这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点,真正掌握,进而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二)增强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更加侧重形象思维,对于形象、具体的事物接受较快,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充满兴趣。而实验教学恰恰与初中生的这一特点相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可锻炼逻辑思维,并能增强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因为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制作生态瓶,并认真观察,每天坚持记录,同时,给予适当指导,最后归纳总结。这有利于自主探究,并能锻炼逻辑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思维。
二、实验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策略
(一)同步开展教学和实验
同步开展教学和实验,可让学生通过直观参与切身体会实验探究乐趣,享受成功,以此来提高实验参与度,激发实验兴趣,增强实践探索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这节内容时,会进行细胞观察实验,因在这个实验中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正式开展实验之前,应提前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并教授洋葱表皮细胞的正常获取方法;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观察实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应严格巡视,认真观察,细心解答各种疑问,有效纠正各种错误,与学生一起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此种教学,既能提高实验参与度,强化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增加师生内部互动,有利于良好的实验氛围的创设。实验时间并不固定,具有一定灵活性,学生应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实验结果,进而加深记忆深度。然而,教师也应明确,此种方法主要被应用在实验设备健全,操作要求较高的小实验中。
(二)独立进行实验探究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在生物教材中所编写的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进行适当拓展,合理设计课外实验,独立完成。在实验设计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善于鼓励,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完成实验。同时,也允许失败,但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和剖析失败原因,不断改进,直到成功为止。另外,还应确保每一位学生均应对实验目的形成清晰的认识,认真观察,合理指导,及时总结,进而获得最终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挥,还巩固了教师的指导位置。实验探究虽然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但从长远层面来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美国教育中,一直均比较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过程,忽略结果,若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片面依赖理论灌输,缺少对现实生活的练习,这会降低生物学习自主性,最终排斥生物学习。此种方式与实验探究相比,严重不足,通过学生切身体会所获得的理论知识通常印象都比较深刻。由此可知,实验教学法远远优于理论灌输,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正确认识实验教学,并积极践行。
(三)合理引入生活元素
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引入生活元素,以此来开拓知识范围,增强运用能力。经大量生物实践探究表明,实验教学法的运用具有重要价值,且因生活是生物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在运用实验教学法时,若能合理引入生活元素,增加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则可显著刺激学习欲望,增加知识理解深度。综合来说,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元素,可提高实验参与性,并可改善实验教学现状。例如,在讲解植物呼吸作用内容时,设计了水果保鲜实验,这是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均会遇到的问题,再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指导学生依照生活经验探究最理想的保鲜方法,综合比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成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呼吸作用的干扰因素,最后进行总结,得到温度适宜、低氧低温是保存水果的最理想的条件。
(四)加强合作
在新课标下,强调对自主探究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运用实验教学时,应依照学生自身水平合理分组,同时,待完成实验操作后,还应指派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通过合作探究,不仅能增加知识理解,还能增强独立分析、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情感,构建深厚友谊。例如,在学习拒绝这节内容时,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搜集与相关的资料,科学整理,共同讨论,进而加深认知,远离。
三、结语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运用实验教学法不仅能调动生物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总结,有效运用实验教学法,全面提升生物教学效果。
作者:王训昌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
第二篇: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教学具有封闭性。我国封闭式教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中或者大学在选择录取学生的过程中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基础,所以教师大多都根据考试所考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就是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匮乏与不均。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公共资源建设,还是教育建设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资金不足使很多学校无法进行实验与开放式教学,使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与现状
合作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改变了原有教学的单一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这种学习方式很快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并且被称为近几十年来最成功的教学方法。我国国务院也颁布名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学校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提倡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发展。合作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彼此分享与探讨自己的想法、经验,交流彼此的观念与理解,从而实现对知识更细致更全面的理解。但是我国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时间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漏洞与不足。我国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不理解,导致教师过多重视讨论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目标,这不但无法实现学生开拓思维学习方式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利用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理解与掌握,就变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重点说说如何实现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组学习,全面参与
1.在实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组员控制在六到八人之间,并且在分配成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自由地划分,最好将男女混合搭配,而且要将不同特长与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合在一起,保证每个组之间没有过大的差距,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弥补,保证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使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2.在小组中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类似小组长、生物信息调查研究员、生物成果总结展示员、任务检查员等,在调动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来。此外,最好定时换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在不同岗位的经历,从而提高自身对生物的学习能力。
3.应该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培训小组长的分工与组织能力,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时候,不能盲目查找资料来寻找答案,应该先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发现问题的眼光。组长身为组内关键的人员,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研究,应该放低姿态多听取组员的想法,去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
(二)安排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不同类型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能自己消化,就不必要浪费时间讨论;面对特别难的问题,教师应该事先安排下去,让各个小组在课后进行研究,在上课的时候分析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的过程中,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与种类和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演化过程等,学生在观察后应该立即进行讨论;但是对于思考类似宇宙生物的演变这类大问题的时候,应该提前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探究,再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
(三)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找准地位
教师在推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先进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摆脱原有单一教学模式的禁锢,并善于充当一个引导者,将问题留给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并对最后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合作学习模式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它摆脱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呆板与封闭,提高了生物学习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合作与思考的能力,并且促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让严肃的课题变得生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品芬 单位:福建省惠安东山中学
第三篇:生态美学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观的意义
现在人类选择了牺牲环境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一味地索取自然资源,毫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导致了现在的破坏速度要远远的快于环境的自我修复速度。自然环境正在面临着瓦解的阶段,如果再不做出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措施,必定会对人类以后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自然环境的生态美学观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审美的角度,生态美学与自然环境应该是和谐统一存在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用生态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计划
1.让学生重视生态美学提出的意义
学生应该了解生态美学产生的背景,现在人们为什么开始崇尚生态美学,只有在学生深刻地了解这些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判断,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美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没有对现在我们的生存环境的现状了解清楚的话,就不会理解生态美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就没有了学习生态美学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身边的植物入手,给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图片和基本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来感受现在生活环境中是否还能找到他们,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物种的减少。就如作为东北三宝之一的人参,现在市面上的人参都是人工栽培的,相对于之前的野山参来说药效要相差很多,但是现在由于人类对森林的开采和破坏,已经不能找到真正的野山参了。再比如植物化石———银杉,见证了第四纪冰川袭击时期的沧桑历史,但是现在只在广西存活一株。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植物,但是由于人们不断的开采、乱砍滥伐树木,这样对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植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我国现在已经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但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这样就要求学生从小开始树立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意识,然后对以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这和拥有生态美学是非常相关的。
2.让学生思考生态美学观建立的方法
学生仅仅拥有生态美学观点的话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拥有了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上掌握相应的生物技术,让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能够有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争取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生态美学观的建立与知识的联系,会让学生更有动力学习知识,从而树立生态美学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知识。例如,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的无性繁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种植葡萄的方式更加清楚地了解知识点,一棵葡萄采用嫁接的方式,而另一棵葡萄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自由生长,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的情况自己总结两种方式的区别之处。两棵葡萄最后都会结出果实,但是嫁接的葡萄要比没有嫁接的葡萄味道好、个头饱满,并且营养价值还要高,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实践中了解到了植物的无性繁殖也是可以被使用的。让学生掌握植物无性繁殖的重要性,还能应用在以后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上。还可以用假设的方式,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将不会再吃到香蕉了,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阐述事实,现在的香蕉大多数都是经过科学改良之后的,这样的香蕉已经失去了自己繁殖的能力,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香蕉是不会再延续下去了。如果想要永远都吃到这样美味的香蕉,就要把人工改良的香蕉品质与现在野生的香蕉进行杂交,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为香蕉树提供活力,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野生的香蕉树了,所以不能够完成香蕉的杂交,以后人们也就不会吃到香蕉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掌握的知识来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让学生把生态美学和现在的生物知识联系在一块,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学意识,最后树立健康的生态美学观念。总之,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前提就是要对生态美学有深刻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学习好初中生物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学生真正的喜欢上了生物这门学问,才能让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认识。从现在的孩子们抓起,把生态美学融入更多的学科中,让学生对以后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黄乐 单位: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七中学
第四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通过板书的方式来总结与梳理教学内容,重要的知识点更要体现在黑板上,以期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仅耗费教师的体力,还浪费时间。而使用ppt制作课件,不用教师亲自书写知识点,一些图片也可以进行展示,这种工具具有一定的优势,曾一度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是,在使用ppt的过程中,其他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教师播放ppt需要长时间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不能及时顾及学生的反应;制作ppt的过程就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搬到课件中,学生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归根结底又回到了传统教学的套路上。交互式电子白板突出的特点正是它的“交互性”。这种电子白板是由具有感应能力的电子白板、专用的感应笔以及相关的操作软件构成的。先进的感应技术能够让师生在使用时利用电子笔甚至手指直接对板面进行操作,就像在黑板上书写一样,而在白板上形成的内容也可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保存到软件配套资料库中,储存和再利用都非常方便。除资料库自带的强大数据信息外,更是可以进行自由配备,并且可以与其他一些教学软件兼容,资源丰富且使用方便。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后,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互动也增强了,教学质量当然也会随之提升。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涉及的生物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是零基础学习,所以学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趣味性及感染力强而应用于生物课堂,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如讲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这个概念时,虽然书中图文并茂地进行了介绍,但是学生的直观印象不强。如果能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整个生物圈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再让学生按照学到的知识亲自去组成生物圈,效果必定会大不相同。下面,笔者着重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理论知识与实验这两个方面的应用来进行讨论。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理论知识中的应用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dna”为例:先结合书中的《小羊多莉的身世》这一资料和白板软件资料库关于dna的小故事引出dna的概念,使学生对dna有一个初步印象;再利用资料库中立体的dna模型来对其分子片段逐一进行讲解,其中穿插着染色体数量对人体影响的小故事等,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之后再让学生看书上那一大段概念性的文字。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传授生物理论知识,可以使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有趣易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为例:在实验之前,教师通常会事先讲授学生即将观察到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挂图或ppt图片来呈现细胞的构成,学生在观察动态的细胞时可能会产生不确定感,干扰了学习的结果。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便可以完整地模拟细胞的运动状态,可以给学生提供观察活的细胞的机会,这时教师再进行讲解就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事实证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准确认出细胞的各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生物实验往往达不到目的,即使达到了,它的效果也不理想,这是因为很多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是依靠静态的挂图或书本,学生根本无法直观理解内容,更别说亲手操作了。同时,由于客观条件或安全性的问题导致很多实验不能进行,它们的操作方法仅凭教师口述,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阻碍。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事先观看有关实验的动态影片,模拟实验过程,对实验中需要重点观察的地方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也确保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完善了教学过程,它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积极作用也十分明显,将它的功能与生物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作者:文红惠 单位: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第三初级中学
第五篇: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内心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书本上的知识需要通过我们实践来检验的。实践也证明,真正的获得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学生亲身参与,用积极乐观、敢于求知的态度自己动手去求证事实、探究发现事实,从而有利于自身更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例如:在学习“显微镜如何使用”这一课时,因为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显微镜,对它能看到细小的事物感到很惊奇,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搞清楚实验的每个步骤。但是由于学生只是粗读课本,对显微镜有个大概的了解,而不知具体的操作。往往将一些较大的物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然而这样只能看到一片漆黑。但是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越挫越勇,有的积极翻书寻找答案,有的大胆举手向老师发问,最终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时,他们会欢呼雀跃,与老师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仿佛自己是一名科学家刚刚有了新的发明。在观察没有成功之前,学生会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无助,一度气馁不想再继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给了他们巨大的鼓励,是学生再次站起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掌握方法获取答案。只有经历过程,才有亲身体会,进而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手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先哲,他们往往善于运用聪明的大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解决问题的。例如哥白尼通过20多年的观察测量,否定了人人推崇的“地心说”,坚持自己的“日心说”。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收集资料、合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最终结论。例如,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试验中,先提出问题:“为什么鱼可以在水里游泳?“”因为鱼可以在水里呼吸。“”鱼有可以在水里游泳的器官,像鳍就是的。”老师又问:“鳍到底是怎么帮助鱼游泳的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鱼的生理结构,这些结构分别起着什么作用呢?通过实验最终得出结论:鱼鳍用来保持鱼体平衡;决定运动方向。在学习“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实验时,先抛出问题:“你们是否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冷藏”“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随后老师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探究如何不让食物腐败,学生自己动手投入其中,发掘其中的奥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分享与合作
追溯远古,人们就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性,更不提发展迅速、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了。而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一块重要领域,一般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操作,学生们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进而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形成相互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意味着分工,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分工意味着实验成功了一半,然而除了分工清晰,集体的意识还要明确。只要大家团结一心,相互配合,就能顺顺利利完成实验。再来说一说“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的实验,调查如何防止食物腐败时,教师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分到一个课题(食物高温加热、高温煮沸、冷藏等),当然,每小组中每个人的分工不径相同,有的观察,有的记录,还有的做实验,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完成任务。所有小组调查完成之后,各小组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大家总结得出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全班聚集在一起,相互探讨交流之前实验的方式方法以及结果,探究过程中的心酸与痛苦似乎被实验成功的喜悦所冲刷,只留下发自内心的快乐。简简单单一个实验,学生们既增长了科学知识,又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四、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要秉持着认真踏实的态度,细心观察,与他人相互协作,保质保量的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在总结实验结论时,学生更要严谨的写下完整的实验结果,不漏不多,即使与自己刚开始的假设不符合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科学学习态度和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科学学习精神是学生学习生物学最终的目标。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往往大部分人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放弃,向老师寻求帮助获取正确答案。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不能因一点挫折而失去信心,放弃寻求结果。学生要凭着自己想要获得结论的求知欲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发掘自己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自身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随着实验的深入研究,学生会逐步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社会的潜移默化;认识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昌盛,科技的不断创新;同时,学生也会看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污染,他们渴望尽自己绵薄之力去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学校举办的“保护大自然”演讲大赛中,学生们一个个才华横溢,用自己充满感情的演讲去感染周围同龄人,保护自然势在必行,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积极性就要积极的开展生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其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就要将书本上的生物学知识融入到实验中,积极引导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作者:杨雅青 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在讲课时,以自己为主,学生为辅,在讲课时给学生满堂灌,但是对学生来说,太多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掌握并记住,并且在有效的45分钟内,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所以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在上课时,如不带生物挂图、模型等模具。由于生物课本来就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习,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提问学生,教师在上课时也抓不住重点,从不总结本堂课的小结内容,只是照本宣读地讲一遍,学生听完之后,不知道重点知识讲的是什么。并且有的教师上课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不指导和提示,不检查学生作业,只是在上课走走形式。
2.教师的基本教学态度。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所以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活泼并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并能和学生愉快地交流。而有些教师在教课时表情不自然,又偷懒不备课,眼睛始终在盯着教案,部分教师在讲台前不停地来回走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些教师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板书字迹凌乱,没有条理性,并在讲课时不分条理性地讲内容,学生在听课时也比较乱,抓不住重点,如果板书工整,学生在听的时候,会集中注意力去听本文中的重点内容,例如“洋葱表皮细胞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一边讲课,一边画图,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
二、对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的探究
1.创造探究情景,培养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概念以及科学方法这三个方面都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需要注重的不是让学生去读去背,而是让学生本着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去探索科学的概念。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偏重于让学生去学习,去做,要将教师放到一个引导者所应该自处的位置,大胆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非冷眼旁观,而是要认真精研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尽可能用探究式的叙述来代替原本的总结式的解释,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2.认真实验,创新实验,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这一课时,教师通过设置情景以及利用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并引出本课的问题: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引出“探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关系”的活动。并通过模拟实验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体积较小并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细胞如何保持较小体积的问题,让学生容易想到的细胞可以一分为二,即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由于细胞分裂比较抽象,学生在观看细胞分裂课件时,提出问题,并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实验、观察,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教师通过解释使学生的结论更加完善,使得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3.利用多种资源,搞好活动课结束语。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物课的学习正好满足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生物课的学习是学生们探索自然的重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带学生们搞好活动课的学习。在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带学生深入到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和探索,例如:在观看细胞分裂课件时,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先和自己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对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然后与同学或老师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之前,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生物课程的学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搞好与学生的关系,做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生物课堂的乐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但是在新模式的生物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由自主学习,使学生渴望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从教师生动的讲课乐趣中学到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锻炼各方面综合能力。
作者:林祥腾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松熹中学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重视生物教学,学生没有兴趣在初中的课程设置中,生物属于小学科,和语文数学相比,所占的比重较小。在教学中,教师自然减少对生物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处于让学生了解知识就可以的程度,学生是否对生物知识了解透彻,是否有兴趣学习生物根本不关心。长久下去,学生不能真正学习到生物知识。2.生物知识抽象,教师教学手段陈旧在生物的知识中,有一些知识过于抽象。比如克隆、分裂等知识,学生学习比较困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陈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少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及时进行实验,也是粗浅的方式,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漠不关心。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对策
1.重视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重视生物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习惯,让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寻找兴趣。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常常把知识联系实际,让学生有熟悉感。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去,比如在春天一起去踏青,观察大自然。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生物学科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师最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要把教材钻研透彻,做到信手拈来。其次,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同学们一起对知识进行讨论,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来讲授知识,还有主题研讨法,实验法等。最后,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手段,来展示一些教师不好解释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微生物知识,只有在图片中看得见,扩展一些生物知识和故事。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生物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开始重视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孙卫红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第八中学
第八篇:人文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一、环境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呼喊较热的一个话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故而科学技术被称为“双刃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对环境的依赖以及影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环境,生物成长于特定的环境之中,特定环境的存在也离不开生物的生长。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就拿狼、羊、草这一食物链为例来说,狼的生存依托于羊的存在,而羊的生长由离不开鲜草,假如没有了草,那么羊的就没有吃食,就难以存在;没有了羊,狼的生存也就受到威胁。在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最严重的全球问题,据研究统计,每分钟地球上都有一个物种惨遭毁灭,故而如何保护环境成为当前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必讲的内容。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强调生物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学活动带有浓重的机械唯物主义色彩,教师的讲解更多的集中于生物对其生长环境的依赖,然而对生物的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讲解较少。生物的活动和环境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从生命的形成之初就在对地球的面貌进行着改善。例如在学习《生物和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出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当前青少年的任务并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要帮助他们建立起人类、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观念,保护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二、青春期性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在中小学的墙上随处可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职业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且需要帮助学生知道怎么做人。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儿童步入青年的必经之路,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以及学生的道德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意识逐渐萌芽,有了男女之防的意识,渴望了解性知识,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性知识,正确看待男女生的区别,反之则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我们国家的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再加上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观念,性教育被排斥在初中生的生物学习中,遭到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忽略,每逢学到这些知识时教师就会让学生自己看看。针对这种现象,青春期性教育应当回归到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补充讲解女生的月经生理现象以及男生的遗精生理现象,告诉学生这两种现象都是正常的现象,不是丢人的事情,要正确的看待。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生理健康知识,例如如何保持生殖器官的洁净,如何正确的清洗生殖器官等等,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三、生命形成概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生命的起源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的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会有花等等,这些问题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追寻。由于我们国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的出生被认为成一种神秘的事情,所以孩子们经常从自己妈妈哪儿得到类似以下的回答:从垃圾桶里捡的;从马路上捡的;从树上摘得;地里面长得等等。到了初中生物课上,生命的形成得到了很好的揭示。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精子、卵子,爸爸的身体每天都会分泌出很多的精子,妈妈的身体每个月会分泌一颗成熟的卵子,当经过激烈的竞争后,卵子和精子结合就会形成一枚受精卵。这枚受精卵会在妈妈的子宫里慢慢长大,经过42周孕育出新的生命。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历经艰难的过程,同时孩子从小婴儿长大成人也要花费爸爸妈妈很多的心血和汗水。通过对生物中人体生命的阐释,让学生明白父母生养之恩的重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结语
曲黎敏教授曾经说过:“初中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离不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呼唤素质教育,其中人文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内容,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者:蔡文君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
第九篇: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感教学
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兴趣等情感因素,以教育心理学为原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情感教学广泛应用于义务教育的各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养成学生的情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心智发育不成熟,感情丰富,学习、工作等容易受到感情的影响。如果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对教学的影响,那初中教学就非常容易。初中生物课程非常复杂,是第一门反应人类生物进化的科学,实验性质比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如果初中生物教育能够把握这种因素,开展情感教学,就能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我国许多著名教育家都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没有情感,那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初中生物教学理应开展情感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情感教育贯穿初中生物教育的全过种,激发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是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通过积极有效的参与,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形成认真学习的态度,同时获得知识,并产生情感、激发想象、启动思维。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以生物知识为基点展开对科学知识、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形成自己健康的认知体系和对事物的积极情感态度,要通过情景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追求探索科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以引起学生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物、模型或实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环境的精心设计和妥善安排以及教师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可以形成学习生物科学的良好课堂气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情感可以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品质和道德水平。例如,对艾滋病患者的正确认识以及多弱势群体的关怀,通过教师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效果。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生学习的原动力,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并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学习的效果。任何一门课程,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学习过程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初中生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试学生兴趣的培养,注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讲解生动、形式多样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初中生即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又不是已经定型,初中生物教师如能恰当的运用好情感教学,就能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任何一方不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就会不明显。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开展教学,积极的师生情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生心智发育未成熟,情绪波动性比较大,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正常心理养成。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每个初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每一个学生采用一样的态度,不忽视、不岐视,也不重视、偏爱每一个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关心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用温暖包围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刻都感觉到爱的存在,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正确把握和控制情感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作用。总之,初中生物教师理应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实施情感教学,促进初中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初中生物情感教学时,应该注意初中生的情感因素,掌握教学艺术。虽然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情感教学存在些许不足,但初中生物情感教学应该明确教育心理学,进一步丰富教学理论知识,为实施初中生物情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陈卫东 单位:新余市渝水区珠珊中学
第十篇:增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把握好课堂的每分钟
生物学科在初中课程中是非主科,中考也不会涉及其考试内容,因此语文、英语和数学这三大主科教师经常会占用生物课,因此,把握好每一节生物课堂的节奏,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分每秒。生物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授课知识有系统完整的了解,合理安排授课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性,对课堂知识容量的安排要合理,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此外,还要理清教学的重点,难点和非重点部分,这样在授课时要着重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对于次重要内容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可以轻描淡写。初中课堂一般是四十五分钟,要合理安排好每一分钟的授课内容,做好整体规划,并把握好课堂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做三大主科的作业,花费在生物学科的时间几乎没有,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对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然后留个学生一定的复习时间,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这也是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对作业的布置也要讲究技巧,既不能布置太多,又要能起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还不能占用学生太多时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课中,在讲遗传和变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放映几组遗传和变异的照片,让学生对该知识有大致得了解,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关于寻找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的例子,并分析主要是哪些因素影响的。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能够有很好的巩固,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真正的在课堂是互动的,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课堂的授课内容和形式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尽量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感知信息》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视力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盲人看不见。有些学生回答,因为盲人眼球坏了,教师继续问,那眼球好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能看见?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告诉学生视力的形成因素有三点,除了眼球完好,大脑和神经的视觉中枢也要正常,这样才能看见。另外,教师在提问中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思考情境,用词要准确,不能有歧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的领会教师所给的信息。在讲《动物的行为》时,教师如果直接问学生动物的行为都有哪些,可能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进行回答,如果教师在提问题之前给学生放映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比如小鸟的飞翔,孔雀的开屏,小鱼的游泳等。在看完之后学生就知道动物的行为包括什么。课堂上的提问,可以不止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准备地相当充分,这样才能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有很好的回答,对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8
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与之背道而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回归指导者、辅导者的地位。
二、发掘课堂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激奋水平较高,大脑接受的信息印象就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发掘课堂有利因素,如,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常见的生命现象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中,我采用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这个活动来巩固和深化“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一重点内容:当学完这节后,我就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张卡片(分别标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请七位学生上前,每人随机摸一张,根据摸到的硬纸板进行角色扮演:先由扮演细胞核的学生开始:“在植物细胞中我是核心人物,我控制着其他人物,大家猜猜我是谁?”然后,由这个学生将卡片(细胞核)贴在黑板上,退到一边。接着,其他依次进行。当然,这些角色在描述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再由其他学生举手补充,或者由教师适当加以点评。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巩固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2.科学合理地达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如,在学完“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后,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如,麻疹、乙脑,要预防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肝炎、淋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使学生明白,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与重点措施相结合;用“植物的蒸腾作用”理论来解释移植绿化时为何要带土,为何要剔除部分叶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既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有利于学习兴趣、动力的激发。
三、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让教学效率插上高飞的翅膀
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中,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细胞结构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使这些学生不易掌握的生物知识变得直观明了。不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我们必须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同时还应注意把握使用的时机。例如,对于实验性的内容,如果我们开始就将其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那么学生的实验就成了照样画葫芦,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虽有作用,但学生却失去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失去了科学素养构成的训练,正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实验是实现生物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生物学科的特色之一,又是实现生物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感受科学研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如,在《蒸腾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将一新鲜枝条的下端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茎的纵切面呈红色,从而直观地让学生意识到“植物体内的水可以由低处往高处流”,这样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探究新知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优化反馈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练习能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学生信息的反馈是学生知识输出并不断矫正的认识过程,是认知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优化练习(如,题量适中、题型新颖)既可为学生减负,又可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提供有力保证。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消除以“满堂灌”、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老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和实践,那么,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赵进盛工作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城东中学
第二篇
一、着力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做的更好。学生只要喜欢上生物,想去学、愿意去学了,自然就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就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许多种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做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就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真实感和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着力提高生物老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
老师是引领人、传授人,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差与老师有直接关系。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学生的接受内容的百分数乘以教学内容总量。可以看出,有效性的教学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二是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不是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也就是学生对课堂学习专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关心学生的变化,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认真研究后觉得,要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老师要精心备好课,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备好课能提高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备课特别的重要。教学过程中的计划要靠每一堂课去落实的,如果老师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下降,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扎实有效的备课,再加上认真上课,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是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的,是要查找大量的非常好的教案的,吸取人家好的地方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有变化的、有差异的学生,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
2.启发探究的课堂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
老师上的每节课的效果如何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决定这节课的成与败。备课只是老师走上讲台比较重要的铺路石,而且能走上讲台并不代表就有能力讲好课,能够把一节课上成功,这才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学与教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最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3.练、讲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反馈练习是检验课堂所学的内容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针对初中的学生,课后布置练习多数是不能够落实的,所以,虽然课时不多,但是老师也应该尽量合理安排,做到练讲相结合,课堂反馈。反馈当堂化能够很快检测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课后的练习、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再作巩固,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认真地解决问题。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节后会有一份课后练习,但是联系的设置不可能是讲完课后,我经常把它们穿插在课堂中,传授完一个知识点就适当地利用后面的习题,这样不仅立即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时候,我是在开始上课就布置很多练习,主要是用来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入新课。
4.采取幽默的语言,进一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是需要好的课堂氛围的。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新的知识,增加本领,探索奥秘,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愉快的课堂会让学生如饮甘泉、如沐春风,个个心驰神往,人人充满活力。有效地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老师的作用非常大,而老师的幽默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经常运用比较通俗生动的语言,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尽量做到提醒加上风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课堂上的死板氛围,使得课堂氛围活泼生动,让学生都喜爱上生物课。
作者:赵石永工作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桐木漯学校
第三篇
一、提倡预习,先学后教
凡事预则立,预习其实是一种对浅层次的分析,是一种让学生在新课开始前进行的活动,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大体了解知识目标。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以及巩固,对知识的基本构架以及网络构成有一个初步掌握,为实现从旧知识至新知识、从简单至复杂的知识转换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预习设计:
(一)探究藻类植物探究
1: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少数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探究
2:你晓得哪些藻类植物?探究
3:你知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吗?
(二)探究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有哪些?猜测它们的生活环境各是什么样的?
(三)记下你在预习中的疑惑和发现
在这个案例中,预习的设计一部分是知识点的质疑,更多的是学生的发挥,可以依据文本去探究,也可跳出文本来发挥,可以使用以前的知识以及经验掌握新知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另一部分,是学生的质疑,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内因,内因变化了,课堂精彩才有落脚点。我们在教学预设时,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及难点为学生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注意情境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探究,才有探究的必要。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合理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课件等直观手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师:你们知道什么叫光合作用吗?你能举出我们身边的事例作说明吗?
1.播放动漫,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过程。探究:这些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是以什么为原料的呢?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释放什么物质呢?
2.师: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我们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小实验:在早、中、晚,从一种植物上取三片相似的叶子,先用酒精脱色,然后用碘染色,看一看,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出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用动漫等直观情境,学生很容易为之心动,通过层层推进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逐渐揭开科学之谜。学生在兴趣中,不光学习到科学家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到探索精神,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积极实验,尝试探究
在探究实验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关注,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学生实验失败的现象,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探究,给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探究片断:
(一)出示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探究单细胞的特点
(二)观察思考
1.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
2.观察临时装片时,如何区分细胞和气泡?
3.用凉开水漱净口的目的是什么?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热烈的讨论能迸发思想的火花。
四、组织课堂,强化自主
课堂上要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从具体问题、现象或结果入手,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创新,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多元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追求殊途同归的发展性思维,以教师引导、学生讲解、自主讨论和辩论等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如《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之《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片断:
(一)出示图片:思考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生1:用鼻呼吸很清洁。
生2:用鼻呼吸很清洁很湿润。
生3:用鼻呼吸冬天感到温暖
(二)为什么吃饭时,要尽量少讲话
生:因为食管和气管都在喉咙口。师: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的?(投示图片介绍人体胸廓的构成后讨论)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9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明确整合方向,对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反思,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应用、教学课件的制作等。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会带来巨大实效,并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才会想用和会用,让多媒体技术给物理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扬长避短、克服弊端是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重要保证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其优越性显而易见,但我们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多媒体,它有利,同时有弊。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看待多媒体,扬长避短,注意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1.教师要转变课堂师生角色,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我们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积极获取新知的过程,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过程。所以,在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转变课堂师生角色,改变自己是课堂主体这一角色,把自己定位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创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2.教师要把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平台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好。实际上,任何教学媒介使用总要有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面向所有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教学导入时的动画展示,还是课中的图像设置、知识拓展,都要立足学情而设,充分且高效。课件尽量做得别太花哨,不能搞一刀切,大屏幕不能代替板书,在使用多媒体时,美观、规范的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3.教育教学中,教师之间要紧密合作、资源共享,制作高效的教育教学课件。我们在上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整理好,最好做成教学课件。在制作课件之前,对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课件类型做到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软件,制作适合教学要求的课件,制作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课件。同时注重互联网的使用,注重课件的科学性、准确性、使用性和趣味性,注重网络导航、知识拓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论坛建设中。4.备课时,教师既要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料,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网络给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文本、音像、视频、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等资源丰富多彩,现在网络远程教育也为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重组、修改课件的能力,用少量的时间对他人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对他人的课件进行二次重组,使之成为适合我们自己教学的教案和课件,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5.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物理的根本。加强对初中生物理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物理素养,培养他们掌握新时期的物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初中物理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使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物理课的特性,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注意对双基的理解与掌握,强化训练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强调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学习方法和综合训练。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篇10
1.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计划学习一些教育科研专著,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习心得。
2.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完成初中年级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
3.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一人执教,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4.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参与教学管理,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上好每堂课努力。加强联系,通过经验介绍、座谈、听课等形式,互通有无,互相启发,探索学生在不同年段的发展特征。
6.抓好实验教学工作。认真学习实验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观念,将过去注意实验结果转变到注重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观,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素养的培养,设计实验评价标准,把实验操作纳入学段和期末考查中。
7.认真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总结工作,积极撰写课改月结报告。
8.组织好会考的复习工作。
主要是树立目标意识,在科组管理和教学工中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以目标来引领教学,以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让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3.抓好常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2)备好课。掌握学习规律,探索和改进教法,注意学法的取用和指导,备出课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护理临床研究范文
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困之道 2023-02-16 08:28:00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2023-02-15 09:06:29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思考 2023-02-14 09:10:19
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研究 2023-02-14 09:07:02
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探讨 2023-01-30 09:15:00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2023-01-30 09: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