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技术论文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2 00:33:17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网上广播(1nternetbroadcasting),亦有人称其为“在线广播”,是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停播的形态,论述了实现网上广播的技术原理。
广播电视媒体在互联网上建立web站点。将自身拥有的音频视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新技术新手段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是今天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
网上广播(1ntemetbroadcasting),亦有人称其为“在线广播”。是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它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亦是广播电视媒体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
网上广播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日趋成熟。市场开始形成,在我国不少地区脚络用户中的昕众观众群已经出现。网上广播作为:引联网上的一项普遍技术和功能,今天任何站点都可以利用。下面就开始介绍实现网上广播的“流”技术。
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音频视频信息网上传播提供了保证及支持。其中实时播放的“串流”(surestream)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所谓“串流”是指音频视频信息可以一边下载、一边观看,而不必将整个文件先下载到计算机硬盘上再开启应用软件观看。尽管信息内容经过高度压缩,品质不如mp3或avi等影音格式,但能即时欣赏观看的特性,却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美国realnetworks公司于1995年率先开发出realaudio/videostreaming技术,其产品包括三部分:realserver、realproducer和realplayer。在进行网上广播时,由realproducer捕获音频和视频,然后通过稳定的网络连接传给realserver,server再向lnternet,而用户终端只要安装了realpiayer就可收听收看网上广播。几年来向用户提供的播放软件realplayer不断升级,目前通常使用的为realhayer10.0版以realplayer10.0为例,提供了非常多的网上广播站点的链接,点选这些网站,就可进行收听收看。同时realplayerl0.0还提供每更新的娱乐头条新闻,用户随时掌握最新影音信息。微软进入这一领域虽然较晚,但以自己的实力,力图后来居上。它所推出的widnows—mediaptayer采用与reali,layer不同的串流文件格式.但功能同样,可以边下载边欣赏。它还可以播放mp3、mpeg—i、mpeg一2等多种影音格式。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2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维护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而其中需要考虑的地方是特别多,在众多的考虑内容之中,三大主要目标成为头饰性问题。
1.1减少设备事故的故障率,消除特大型设备事故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了有效的遏制各类设备事故发生,特别是大型设备事故,是广播电视维修水平全面提高的依据,为此,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心硬件等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十分得要的。
1.2减少人为意外人为技技术意外事故一直都是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事故之中最高的主因之一。特别是随着技术翻新,设备智能化加剧,设备自动修复动能加强,设备自身的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人为技术事故反而明显增加。为此,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过程上,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加强设备正常运行的效率,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专业知识的增加,专业技能的考核等,以及一整套严格的工作流程以及规章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1.3减少非技术性事故由编辑部门及广播技术部门由于工作存在不当而造成的失误被称之为"非技术事故"。各类电视节目之所以能进入千家万户就是通过广播媒体播出,但是在节目进入千家万户之肖,需要经协两大关卡,也就"播出关",这两个检查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广播电视技术部门的接口部分是主要关键性所在,在运行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一旦编辑部门所编辑的的成品出现了问题,那么事故发生的机率会我提升,所产生的矛盾也会升级。特别是在新旧设备转换的时代,设备不间断的进行更新,接口运行之间的磨合并没有得到重视,停播率也开始增加,从而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可见,编辑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为此,"播出关"前期工作尤为重要,对于编辑及技术部门的工作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2建立三个意识
如今的电视台发展步伐十分快,而电台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与电视台同步发展,电台与电视台同步发展,还是需要满足三大要求的,首先建立健全全新的思想理念,其次建立强而有力的运行措施以及发展方案,其次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一条严谨的规章制度。最后明确责任制,加强责任精神,并且强制执行领导下发的工作。从而从思想上,行动上,管理上都能步调一致的身前发展。
3结论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3
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制式
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除了国外正在使用的几种标准外,还有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t是多载波的。国外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欧洲的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atsc采用的是单载波调制方式(vsb),抗多径干扰和抗多谱勒效应能力差,难以建立单频网和进行移动接收。isdb-t虽然支持单频网和移动接收的应用要求,但是该技术应用较少。从世界各地对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的采用情况来看,dvb-t标准较atsc和isdb-t更具优势。dvb-t是欧洲dvb系列标准中较新的一个标准(此外还有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以及卫星数字电视标准dvb-s),也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此标准是1998年2月批准通过的。dvb-t标准的核心是mpeg-2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调制方式,适用于大范围多发射机的8k载波方式。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20mbps的净荷码率,支持简单天线室内固定接收。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5mbps的净荷码率,并能在车速移动条件下支持移动接收。具有单频组网能力。目前采用dvb-t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西班牙、挪威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其它国家。其中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将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作为主要方向。欧洲的dvb-t标准最初是为便携和固定接收而设计,它采用的是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方式,其调制参数(如星座图、编码率、保护间隔等)可调,可提供120种常规模式和1200种分级模式。随后,针对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动接收中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一种dvb-h的制式专门用于移动接收,而原有的数字音频广播(dab)也发展到播出多媒体。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该标准是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dvb-t的扩展应用。和dvb-t相比,dvb-h终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动接收和抗干扰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该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信号。也可以说dvb-h标准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机等手持便携设备能够在固定和移动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dvb-h采用时分数字多媒体广播带宽、以脉冲方式发送各频道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除接收所需频道的数据外,调谐器电路在其它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有效减少耗电。dvb-h的基本商业要求是用电池供电的小的屏幕移动终端。它应该能够在手提式的,移动的和室内的环境中,使用单一天线接收多媒体业务。目前看来,数字移动电视非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莫属。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颁布(gb20600-2006),并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简称为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较早时也称为dmbth)。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dmb-th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组网。
三、小结
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尽管它的市场前景和受众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中。它还有着信号衰落、多普勒效应、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所以要说哪一种制式最适合移动接收还为时尚早,因为每种制式都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其技术,从而改善其移动接收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都研美,刘峰.浅谈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j].广西轻工业,2007(05).
[2]徐孟侠.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学习笔记[j].电视技术,2004(05).
[3]郝海兵,张宗橙.浅析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dmb-th及其应用前景[j].广东通信技术,2007(10).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朝着移动接收方向发展。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移动电视的接收问题。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播领域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就在这一两年间,无线数字媒体的类型骤然丰富,除传统媒体之外,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楼宇分类电视,多媒体信息亭、地铁多媒体信息系统等新兴媒体纷纷涌现,移动接收是个热点,尤其是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但我觉得,已经快接近目标。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
在现代通信中,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此外,在移动通信中,还存在因移动台(天线)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种种原因,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使信号很不稳定,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预测,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音调开始降低,而当警车离开你后,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长波音调是低的,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波长相对变短;相反,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与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系统方面,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遇到的问题,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中国论文联盟三、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缩写,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四、移动接收制式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朝着移动接收方向发展。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移动电视的接收问题。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播领域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就在这一两年间,无线数字媒体的类型骤然丰富,除传统媒体之外,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楼宇分类电视,多媒体信息亭、地铁多媒体信息系统等新兴媒体纷纷涌现,移动接收是个热点,尤其是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但我觉得,已经快接近目标。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
在现代通信中,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此外,在移动通信中,还存在因移动台(天线)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种种原因,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使信号很不稳定,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预测,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音调开始降低,而当警车离开你后,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长波音调是低的,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波长相对变短;相反,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与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系统方面,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遇到的问题,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三、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缩写,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四、移动接收制式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播出手段主要有微波、卫星、光缆3种,本文简述了的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广播电视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移动接收的进展却不尽人意。即使是调频广播,在汽车高速行驶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难。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引起广电界的重视。
一、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制式
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除了国外正在使用的几种标准外,还有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t是多载波的。国外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欧洲的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atsc采用的是单载波调制方式(vsb),抗多径干扰和抗多谱勒效应能力差,难以建立单频网和进行移动接收。isdb-t虽然支持单频网和移动接收的应用要求,但是该技术应用较少。从世界各地对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的采用情况来看,dvb-t标准较atsc和isdb-t更具优势。dvb-t是欧洲dvb系列标准中较新的一个标准(此外还有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以及卫星数字电视标准dvb-s),也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此标准是1998年2月批准通过的。dvb-t标准的核心是mpeg-2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调制方式,适用于大范围多发射机的8k载波方式。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20mbps的净荷码率,支持简单天线室内固定接收。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5mbps的净荷码率,并能在车速移动条件下支持移动接收。具有单频组网能力。目前采用dvb-t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西班牙、挪威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其它国家。其中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将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作为主要方向。欧洲的dvb-t标准最初是为便携和固定接收而设计,它采用的是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方式,其调制参数(如星座图、编码率、保护间隔等)可调,可提供120种常规模式和1200种分级模式。随后,针对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动接收中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一种dvb-h的制式专门用于移动接收,而原有的数字音频广播(dab)也发展到播出多媒体。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该标准是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dvb-t的扩展应用。和dvb-t相比,dvb-h终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动接收和抗干扰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该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信号。也可以说dvb-h标准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机等手持便携设备能够在固定和移动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dvb-h采用时分数字多媒体广播带宽、以脉冲方式发送各频道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除接收所需频道的数据外,调谐器电路在其它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有效减少耗电。dvb-h的基本商业要求是用电池供电的小的屏幕移动终端。它应该能够在手提式的,移动的和室内的环境中,使用单一天线接收多媒体业务。目前看来,数字移动电视非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莫属。中国论文联盟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颁布(gb20600-2006),并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简称为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较早时也称为dmbth)。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dmb-th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组网。
三、小结
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尽管它的市场前景和受众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中。它还有着信号衰落、多普勒效应、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所以要说哪一种制式最适合移动接收还为时尚早,因为每种制式都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其技术,从而改善其移动接收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都研美,刘峰.浅谈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j].广西轻工业,2007(05).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同步调频广播;传统广播
abstract:thearticlemainlydescribesthedevelopmenttrendofbroadcastingtechnologiesinthecoming10years,withfocusingintroductiontothedigitalaudiobroadcasting(dab),webbroadcasting,synchronizationfrequencymodulationbroadcastingtheoriesandtheexistingprospects.thisisoneofthearticlesthatdiscussthedirectionsoffuturebroadcastingdevelopmentwithlistsdetailmaterialscombinedwithnowadaystechnologiestrend.
keywords:digitalaudiobroadcasting(dab);webbroadcasting;synchronizationfrequencymodulationbroadcasting;traditionalbroadcasting
1引言
广播通常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信息的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1]。传统的理解为:一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无线广播,一类是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有线广播。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广播的发展是动态的,是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全国存在的广播电台有1000多家,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调频广播技术,还有少量的中波广播、短波广播。作为广播技术工作者,一定需要把握当今的技术发展潮流,探索和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广播技术会怎样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广播产业的更上一层楼。本文利用详尽的材料,联系当今的最新技术动态,认为未来广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和同步调频广播。
2广播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数字音频广播(dab)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视为一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史。信息传播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地改进、更新人类信息传播的媒体和工具,并促进信息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在21世纪的今天,广播的主要技术方式是调频广播,他是继调幅广播(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的第二代广播,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克服了中波广播的很多致命不足,如串台严重、频带不够分配,信噪比差等,而实现了高保真度、动态范围宽、信噪比较好、较少串台现象[2]。当今调频广播主要采用调频-调幅导频制广播制式,风行了大半个世纪。
在模拟音频技术中音频信号的振幅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他的记录和处理存在着机械传输抖动、媒体本地噪声及非线性失真等缺陷,人们为克服这些不足所付出的代价极高,而得到的改善几乎到了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广播技术只有走一条新路才有前途,那就是数字音频技术,即把音频信号数字化,并在数字状态下进行传递、记录、重放以及其他的加工处理[3]。在数字音频技术中,音频信号是以0,1数字方式出现的,在信号处理时,软件算法的能力可产生精确的结果。数字音频信号具有信噪比s/n高、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等模拟音频不可比拟的优势。当今,各种新的数字媒体接收设备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广播还继续走模拟之路,必将犯下历史性错误,使广播传统的受众被其他媒体夺走,因此,从战略上考虑,广播必须全面数字化才能面对挑战。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记录声音的数字音频技术,一部分是广播卫星和发射系统的数字技术[4]。数字音频广播技术首先应用于数字音频设备,dat,优越性,广播设备的数字化更新更是非常迅速,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应用使广播工作者更为方便,使人们处理音频变得极为全面、快捷、精细,使节目制作、编辑、交换、传递、播出全面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广东电台更走在全国前面,播控中心已全部实现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网络化的构建、数字化的传输是由音频光纤传输网、计算机控制网实现。而作为广播卫星和发射系统的数字技术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课题,他具有模拟广播无法比拟的优势:音质纯净、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所需发射功率小、覆盖面积大、频谱利用率高,并可提供传送数据、图像多种业务,是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广播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其广播制式还未统一,主要存在有2种:欧洲尤里卡(eureka)147/dab和美国ibocam/dab,fm/dab。广播方式有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audiobroadcasting-satellite,dab-s)、地面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audiobroadcasting-terrestrial,dab-t)、数字调幅广播(digitalamplitudemodulation,dam)。1992年美国,1995年英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相继开始了dab广播。我国1996年12月第一个数字音频广播dab单频网在广东已开始试播。尽管目前dab广播还未普及,dab收音机还较为昂贵,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些都会逐渐克服。估计未来10年将是dab发展的时期。
2.2网络广播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及其迅猛发展,当今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电子分立传播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科技的发展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网络广播也是广播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必然趋势,他是数字时代的产物。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得到了高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音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他是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传统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和声音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广播也必须互联网化即发展网络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广播,他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介质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广播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1)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异步性”代替了“同步性”,网上可适时同步收听,也可下载异步收听;
(2)“互动性”改变了“被动性”,可主动与传播者沟通、聊天,使“受众”也可成为“授众”;
(3)人们可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方面非常方便,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潮流发展的产物。
无线上网、掌上电脑、网络由窄带向宽带的发展,网速的不断提高,使网络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广播既有传统广播的灵活性,又有互联网的交互性,这的确令人心动。1996年,广东电台与中央电视台建立网站,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领域的介入。进入21世纪,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全国有多数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从各方面不断完善。网络广播技术和其他大多数internet技术一样,是由服务器系统和客户端软件构成,其中服务器系统包括广播文件的制作工具、服务器系统和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功能是向服务器发出广播请求,并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内容。关于实现网络广播的基本过程可概括为:
(1)确定广播音源和广播内容,这里要分音频文件和直播音频信号。如果是直播,还要从播出系统引入音频信号到音频捕捉卡。
(2)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实现网上音频数据流的带宽,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网络阻塞,过小会浪费带宽。
(3)准备网上广播服务系统的软件,目前主要是指realnetwork公司的realbroadcast系统和microsoft公司的netshow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通过音频压缩软件将实时音频信号或音频文件按一定的压缩率压缩成数据流文件。
(5)启动广播服务器的服务进程,在web的ag尊龙app主页中建立“广播”链接。
2.3同步调频广播
在世界各国,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已严格限制频率的使用范围。广播频率是政府部门颁发的,现在很多公司、媒体都愿意斥巨资竞标频谱使用权。无线广播中,单一载频用来传输单一的或者单套立体声节目。传统的大功率的调频广播频率资源的限制,使广播技术工作者开辟了另一种广播技术形式:小调频同步广播,他的特点是多布点、小功率、同频、同相、同步广播,使用的是现有的调频技术,不过存在着多点同步问题,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克服的。信号传输可使用微波、有线甚至卫星方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都需要有很多专业的服务及新闻宣传,如交通信息咨询、健康咨询、股市信息咨询等,广播又是大众最灵活的信息接受媒体,这需要建立很多的广播电台,而作为一个国家的频率资源是严格控制和有限的,因此,小调频广播就成了未来广播的另一种主要形式,他是广播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是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的有力补充,既节约了频谱资源,又实现了广播功能。1993年7月广东电台交通台第一家采用同步调频广播技术进行广播,已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功。现在,广东就已建立了健康咨询、股市咨询等多家小调频广播电台,全国更有多家电台采用这种广播技术。图2绘出了广东电台交通台同步调频广播工作原理方框图,其中stl8900和stl9100是微波接收和传送设备。
3结语
当今世界新技术的发展相当迅速,技术革新非常快,广播的发展也是如此。联系实际,根据预测,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同步调频广播已代表了未来十年广播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蔡兴勇.广播电视技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如星,朱桂林.调频立体声广播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3]曾广兴.现代音像技术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8
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光波成为传输的载波。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连接器、发射机、光中继器、光接收机和耦合器的无源器件组成。在所有的组成部件中光端机是核心部分,光端机由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组成,光接收机中的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在经过加工和整理输出,光发射机是将光源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传输,通信信号传输的质量直接受到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性能的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信号的传输速度快,传输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光纤的体积小,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密性比较强,适用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制作光纤的材料丰富,能够耐腐蚀。在高性能通信网络可使用光纤通信系统,能够提高视音频的清晰度,可用于制作电视数字化节目。但在使用光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连接和切断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在光纤系统的建设中给予特别关注。
2.微波传输系统
通信微波的波长在0.1毫米至1米范围内。通信微波的传输与接收之间无障碍时便可使用,成为现在网络通信的主要工具。微波的发展与无线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成为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媒介,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微波站的设备主要由多路复用设备、天线、收发信机、电源设备、调制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微波通信系统特点在于系统使用周期短和线路建设时间短。微波传输系统适合在山区、海峡、水面和不易铺设光纤网的地区使用。其抗干扰性比较强,更容易适合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微波传输频带宽、容量大,可用于包括数据、电话、传真和电报等多种业务的传送。但微波的缺点在于衍射能力弱,直线型的传播方式,对物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微波系统的搭建必须要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实施,线路设备的铺设必须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制定科学的规划,以便避免微波通信效果受到影响。
3.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由星载转发器、上行发射站、地球接收站和测控站。星载转发器接受地面上传送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处理,再发射到地面服务区内,星载转发器作为空间的中继站,它应以最低附加噪声和失真传送电视广播信号。上行发射站是把节目制作中心输送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调试,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通过定向天线向卫星发射上行c、ku波段信号,同时接收由卫星下行转发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监测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地面接收站对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调频、解调后得到基带信号,通过伴音解调电路和视频恢复电路的途径,建立起正常的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在电视机里实现音频和视频。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卫星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范围广,可以对几百套电视节目进行传输,在卫星信息覆盖的空间弄均可实现信息通信,由于卫星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效能好。电路和话务量可灵活调整;同一通信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区域,但卫星传输受雨衰、日凌、风向等天气影响较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卫星系统的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不断提高,增强了卫星传输信号的质量。
4.sdh传输技术
sdh传输是一种线路传输、功能交换、融合复接和统一管理的网络操作信息传送系统。sdh的功能比较强大,可实现动态网络管理与网络维护功能,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满足现行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信息传输与交换要求。sdh传输技术是未来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发展的趋势,sdh在广播电视传输网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热点。sdh同步传输模式(stm-n)承载信息业务,根据itu-tg.707规范的sdh速率,stm-1对应的线路速率为155.520mbps、2.048mbps的速率等级接口。sdh网能够与pdh网兼容,具有统一的光接口和复用标准,它采用同步复用映射结构和先进的指针调整技术,使来自不同业务提供者的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同步复用,同时可承受一定的基准丢失;sdh具有健全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进行统一的网络管理,并可以对网络单元进行分布式的管理、具有业务的性能监视、网络的动态维护、不同供应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功能。
5.结语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朝着移动接收方向发展。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移动电视的接收问题。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播领域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就在这一两年间,无线数字媒体的类型骤然丰富,除传统媒体之外,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楼宇分类电视,多媒体信息亭、地铁多媒体信息系统等新兴媒体纷纷涌现,移动接收是个热点,尤其是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但我觉得,已经快接近目标。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
在现代通信中,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此外,在移动通信中,还存在因移动台(天线)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种种原因,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使信号很不稳定,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预测,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音调开始降低,而当警车离开你后,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长波音调是低的,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波长相对变短;相反,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与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系统方面,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遇到的问题,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三、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缩写,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四、移动接收制式
广播技术论文范文篇10
1.1数字音频广播(dab)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视为一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史。信息传播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地改进、更新人类信息传播的媒体和工具,并促进信息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在21世纪的今天,广播的主要技术方式是调频广播,他是继调幅广播(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的第二代广播,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克服了中波广播的很多致命不足,如串台严重、频带不够分配,信噪比差等,而实现了高保真度、动态范围宽、信噪比较好、较少串台现象[2]。当今调频广播主要采用调频-调幅导频制广播制式,风行了大半个世纪。
在模拟音频技术中音频信号的振幅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他的记录和处理存在着机械传输抖动、媒体本地噪声及非线性失真等缺陷,人们为克服这些不足所付出的代价极高,而得到的改善几乎到了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广播技术只有走一条新路才有前途,那就是数字音频技术,即把音频信号数字化,并在数字状态下进行传递、记录、重放以及其他的加工处理[3]。在数字音频技术中,音频信号是以0,1数字方式出现的,在信号处理时,软件算法的能力可产生精确的结果。数字音频信号具有信噪比s/n高、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等模拟音频不可比拟的优势。当今,各种新的数字媒体接收设备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广播还继续走模拟之路,必将犯下历史性错误,使广播传统的受众被其他媒体夺走,因此,从战略上考虑,广播必须全面数字化才能面对挑战。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记录声音的数字音频技术,一部分是广播卫星和发射系统的数字技术[4]。数字音频广播技术首先应用于数字音频设备,dat,优越性,广播设备的数字化更新更是非常迅速,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应用使广播工作者更为方便,使人们处理音频变得极为全面、快捷、精细,使节目制作、编辑、交换、传递、播出全面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广东电台更走在全国前面,播控中心已全部实现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网络化的构建、数字化的传输是由音频光纤传输网、计算机控制网实现。而作为广播卫星和发射系统的数字技术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课题,他具有模拟广播无法比拟的优势:音质纯净、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所需发射功率小、覆盖面积大、频谱利用率高,并可提供传送数据、图像多种业务,是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广播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其广播制式还未统一,主要存在有2种:欧洲尤里卡(eureka)147/dab和美国ibocam/dab,fm/dab。广播方式有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audiobroadcasting-satellite,dab-s)、地面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audiobroadcasting-terrestrial,dab-t)、数字调幅广播(digitalamplitudemodulation,dam)。1992年美国,1995年英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相继开始了dab广播。我国1996年12月第一个数字音频广播dab单频网在广东已开始试播。尽管目前dab广播还未普及,dab收音机还较为昂贵,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些都会逐渐克服。估计未来10年将是dab发展的时期。图1中(a)和(b)绘出了比较常用的dab广播制式(eureka)147/dab系统框图[5]。
1.2网络广播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及其迅猛发展,当今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电子分立传播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科技的发展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网络广播也是广播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必然趋势,他是数字时代的产物。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得到了高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音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他是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传统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和声音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广播也必须互联网化即发展网络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广播,他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介质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广播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1)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异步性”代替了“同步性”,网上可适时同步收听,也可下载异步收听;
(2)“互动性”改变了“被动性”,可主动与传播者沟通、聊天,使“受众”也可成为“授众”;
(3)人们可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方面非常方便,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潮流发展的产物。
无线上网、掌上电脑、网络由窄带向宽带的发展,网速的不断提高,使网络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广播既有传统广播的灵活性,又有互联网的交互性,这的确令人心动。1996年,广东电台与中央电视台建立网站,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领域的介入。进入21世纪,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全国有多数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从各方面不断完善。网络广播技术和其他大多数internet技术一样,是由服务器系统和客户端软件构成,其中服务器系统包括广播文件的制作工具、服务器系统和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功能是向服务器发出广播请求,并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内容。关于实现网络广播的基本过程可概括为:
(1)确定广播音源和广播内容,这里要分音频文件和直播音频信号。如果是直播,还要从播出系统引入音频信号到音频捕捉卡。
(2)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实现网上音频数据流的带宽,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网络阻塞,过小会浪费带宽。
(3)准备网上广播服务系统的软件,目前主要是指realnetwork公司的realbroadcast系统和microsoft公司的netshow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通过音频压缩软件将实时音频信号或音频文件按一定的压缩率压缩成数据流文件。
(5)启动广播服务器的服务进程,在web的ag尊龙app主页中建立“广播”链接。
1.3同步调频广播
在世界各国,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已严格限制频率的使用范围。广播频率是政府部门颁发的,现在很多公司、媒体都愿意斥巨资竞标频谱使用权。无线广播中,单一载频用来传输单一的或者单套立体声节目。传统的大功率的调频广播频率资源的限制,使广播技术工作者开辟了另一种广播技术形式:小调频同步广播,他的特点是多布点、小功率、同频、同相、同步广播,使用的是现有的调频技术,不过存在着多点同步问题,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克服的。信号传输可使用微波、有线甚至卫星方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都需要有很多专业的服务及新闻宣传,如交通信息咨询、健康咨询、股市信息咨询等,广播又是大众最灵活的信息接受媒体,这需要建立很多的广播电台,而作为一个国家的频率资源是严格控制和有限的,因此,小调频广播就成了未来广播的另一种主要形式,他是广播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是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的有力补充,既节约了频谱资源,又实现了广播功能。1993年7月广东电台交通台第一家采用同步调频广播技术进行广播,已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功。现在,广东就已建立了健康咨询、股市咨询等多家小调频广播电台,全国更有多家电台采用这种广播技术。图2绘出了广东电台交通台同步调频广播工作原理方框图,其中stl8900和stl9100是微波接收和传送设备。
2当今世界新技术的发展相当迅速,技术革新非常快,广播的发展也是如此。联系实际,根据预测,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同步调频广播已代表了未来十年广播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蔡兴勇.广播电视技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如星,朱桂林.调频立体声广播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3]曾广兴.现代音像技术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4]王泽祥.广播播控与电声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5][美]kenc.pohlmann.数字音频原理与应用(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2022-11-11 10:04:21
教育类广播节目融媒创新模式 2022-10-13 14:50:17
新媒体时代广播经营创收方式 2022-10-02 09:15:00
5g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探讨 2022-09-28 16:01:30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素养提升方法 2022-09-27 15:10:50
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技术管理分析 2022-09-27 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