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6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篇1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类新型教学模式创建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非常明确地突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是各农业高校均设立的本科专业。面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发展对农经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但从农经专业实践教学实际运行看,教学仍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农经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

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

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

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

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

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

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

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

(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

(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

4.运行保障

(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

(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

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

(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

(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

(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

3.模式优点

(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

(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

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

(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

(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

(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

3.模式优点

(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

(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 实习单位 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二)注重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既是实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习效果的检验者,其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走出去的少,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指导学生实践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保障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建议学校和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三农而认识三农,进而服务三农,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实行全过程管理,即实践教学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三阶段实行全过程管理。(1)细化事前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需要详细制订活动计划、活动目的和活动程序,为开展活动做好周密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和管理实践活动。(2)强化事中控制。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主体应明晰责任,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以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和效果。(3)严格事后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后,要有科学的实践评价体系对之进行考评。可按照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检验标准,并将考评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考察学生行为表现,并与最终实践成绩挂钩。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公务员之家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增加实务类课程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转贴于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转贴于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3结语

随着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林业生产经营格局正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规模化经营既是林业经济上和生产经营上的必要条件,还是其充分条件。由于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农林业经营组织的管理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而微观层面的管理主要还停留在科学管理阶段。与此相对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培养起较强的经济意识的人才,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更进一步说,由于林业与农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培养起具有较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才,课程设置上应加大资源与环境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另外,林业经济学是否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经济理论体系,还是只是运用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研究林业生产经营的一般规律,并主要通过林业政策和法律对林业进行管理的一门学科等,是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而这些成果将直接影响到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篇3

1问题的提出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其职责是为农业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者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促进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传统农业正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市论文联盟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明显。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使得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类型与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服务“三农”,许多农业院校从各个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近期,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主任罗峦副教授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这些学校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向及思路[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各地区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究竟如何?如果有需求,具体需求类型是哪些,需求层次侧重在哪个方面?要培养出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农村经管人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该如何规划其职业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组走访了湖南省部分村级干部,重点了解各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变化,以期为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明确规划、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适应性提供现实依据。

2农林管理专业职业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情况

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状况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与区域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

2.1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扩大了空间,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株洲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1)增加了总量需求。92.5%的村级干部认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地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2)扩大了需求类型。据调查,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已由过去单纯只需要村级管理干部扩大到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加工能手,其比重分别为77.5%、70%、50%、47.5%、45%和45%;(3)提高了需求层次。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生、当地土专家以及本科生,其比重分别为57.5%、45%和32.5%,同时,对高层次的人才——博士的需求也较大,其比重占到20%。这一方面可能与当下“高学历崇拜”的错误观念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对具有全局把握能力与前瞻性高素质人才的渴求;(4)增强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调查中发现,复合型人才普遍受到欢迎,几乎全部的村级干部希望本单位的农村经管人才既能具备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具备现代科技、社会学等深厚的文化素养;既能具备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又能具备对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有清晰的把握能力。

2.2现有的农村经管人才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管人才表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

需求的变化,众多农业院校都在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某县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2):(1)人才总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总量是否满足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82.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满足”;(2)人才层次与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学历、专业知识的结构是否适应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67.5%的村级干部表示“不能适应”;(3)人才类型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在调查中,当问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您认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能否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时,6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给予肯定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和缺乏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领导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经管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明确规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调整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要完成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0年左右,在这个长期的战略中必将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与农村改造将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坚定专业定位、主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作为办学宗旨,“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所谓“能思”是指通过先进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农村经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能写”就是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素质和风格表现于字里行间;“能说”就是通过演讲等训练使学生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能用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

转贴于论文联盟

同时,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以及未来主导产业等的不同,各农业院校尤其是地方性的农业院校要增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需要对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走向。在此基础论文联盟上,应及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发展层次、规模、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区域性和泛区域性[2],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的周期滞后性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满足现实需求,又能兼顾长远需求,真正实现在保证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提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例如,日前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以本省烟草这一优势产业为立足点,通过与本校特色专业烟草工程相结合,确立了烟草经济与贸易的研究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3.2优化调整知识体系,加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纵观当前农业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各区域间的竞争已不在于规模与数量,而在于发展水平和质量。其中,决定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又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意味着建设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在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对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从而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那么,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如何才能切实地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以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等三种类型。由以上三种人才类型可看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对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性质的农业生产单位进行管理和经营的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在现代农村出现的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管理类人才、对一定区域内的现代农业建设进行方向性与政策性引导和管理的宏观管理类人才。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适应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满足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农村经管人才,需要进一步调整知识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并在专业理论学习上实行“分类培养、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计划,采用分类、有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教育成一专多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经管人才[3]。例如,在培养农村企业经营人才等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业生产概论、农产品加工概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在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等服务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合作理论、法律制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效益评价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在培养村级管理干部等宏观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学、农村统计学、农业政策学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考虑调查过程中,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显现,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重视研究生教育,在抓好在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本科生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培养打好良好的生源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创新实验班”教育计划,选拨部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成立实验班,通过多项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研究能力。

另外,考虑各地对具备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偏好,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加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现代科技、社会学等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以及将其运用到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并重点培养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最终培养出既具备强大的理论武装与深厚的文化素养,又具备准备把握事物发展动态与科学决策等多项能力的复合型农村经管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3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并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才能确保该专业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主力军,促进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应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此,一方面,在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应强化案例教学,尤其是应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增强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提高案例的解剖深度与广度。同时,针对一些现实中的焦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与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乡镇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不仅为本专业的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深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帮助其尽快树立市场意识,而且还能为广大在职人员的再教育与再培训提供场所,以满足在职人员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工作需要。这是因为,据调查,当问及村级干部“您希望学校以什么样的形式给您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帮助?”时,67.5%的村级干部希望学校能“提供学习考察基地”。

3.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意识

从宏观意义上讲,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共中央连续发出6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2009年的“一号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由此可见,“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即将出现的大农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大学生。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存在自卑感,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如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非农专业,对于当初为何选择农经专业,大部分学生表示是因为自己高考成绩只能读本专业或者被调转贴于论文联盟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篇4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http://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 http://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http://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6)实行导师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建立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并进一步细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例如农林业政策、农林业资源管理、农林业金融保险等。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使学生对某一领域有较深入地认知。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篇5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农业经济管理类下设置的专业之一,由过去的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合并而来。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重视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企业逐渐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以往偏重于政府需要的经济理论分析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符合社会需求。农林高校随之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增加管理类课程的比例。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颁发了多个一号文件,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提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伟大蓝图,要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要建设农村的新面貌。这就要求高等农林院校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学农、爱农和献身“三农”事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近年来,许多省份都实施了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计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主要到各级政府部门工作转变为到基层政府、金融部门、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经管单位工作。这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契机。由于课程体系设置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就有必要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特色不鲜明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征来看,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应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与林业经济管理两方面的有关课程,而且还有应该包括有农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但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非农化趋势日益严重,专业特色不鲜明。具体来讲,农林院校主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有少量的农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单这方面的课程在日益减少,有的学校甚至最后只剩下一门象征性的课程———农业概论,其他基本上是财经类的课程。而且,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为主,很少涉及林业经济管理的内容;而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以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为主,又很少涉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而财经类高校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农业技术方面的课程,除了极少数涉“农”课程,如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外,其他课程的财经性质十分明显。而且有关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各自为政,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同学校课程差异十分明显,专业特色日益丧失。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比较突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但由于长期以来实施专门人才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虽然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地在进行改革调整,但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仍存在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课程涉及面很广,课程太多,但没有深度,博而不精。(2)课程的安排很多都冠以“农”字,但实际教学中涉“农”的内容极少,甚至没有,比如“农业技术经济学”最后变成了“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变成了“企业管理学”,“农产品营销学”变成了“市场营销学”等。(3)课程设置脱离现实社会实际需要,不实用,课程更新速度慢,陈旧课程未能及时淘汰,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4)传授理论知识性的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太高,实践课时比例太少。(5)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填鸭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6)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内容不稳定也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实习方式多是“放鸭式”,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名不副实。(7)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在农业(村)领域“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是经济、管理与农技交叉融合的专业。随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从农林经济管理的专业特色来看,农村基层将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之一。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适应形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注重实践”。

(一)适应形势

适应形势主要是指要适应的农业科技大趋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农业科技大趋势是世界性的农业科技革命,主要表现为生物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我国农业借助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正逐步由传统农业阶段步入现代农业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是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作为培养高级农经人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要担负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必要人才的光荣使命。

(二)准确定位

准确定位主要是指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结合本校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明确学校的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和人才类型定位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生就业定位。其中专业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生就业定位对课程体系优化比较重要。比如农林高校(包括设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与财经类高校在这些定位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突出特色

突出特色就是学校在准确的专业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及服务对象等确定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突出体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比如农林高校(包括设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体现农科特色,而财经类高校就应该体现涉“农”的财经课程特色。

(四)注重实践

注重实践就是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制定一套完整的培养农经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加强老师指导,不能流于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必修、选修和实践的学分和有关课程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系列课程优化与整合。为了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应适当减少必修课的学分,增加选修和实践的学分。同时为了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议将最基本的农科知识课程,如农学概论等纳入到必修课程内。在这方面,四川农业大学就做得比较好。

(二)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突出专业特色

通晓农林科技和生物技术知识应该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以面向21世纪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及农林科技发展对高等院校本科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为依据,所设课程的内容既要具有系统性,又要体现层次性,同时应使经济管理类各门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从提高和拓展农林本科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出发,增加农科类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比例。

(三)精简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经济管理类课程有些在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为了避免重复,有利于教学,应进行适当的精简。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学”,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就应该删除前者,在后者的教学内容中就不应拘泥于现有教材,可适当补充一些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再如,“社会市场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属于内容重复较严重的两门课程,由于邓小平理论属于教育部规定课程,我们就应删除掉前者。而对于涉“农”的课程,不能“挂羊头卖狗肉”,随意删除涉“农”的教学内容,为此,就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检查和修订。同时要按照现代经济理论体系和根据学科的新进展,及时吸收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内容。

(四)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