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论文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6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农林经济论文篇1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类新型教学模式创建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非常明确地突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是各农业高校均设立的本科专业。面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发展对农经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但从农经专业实践教学实际运行看,教学仍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农经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
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
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
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
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
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
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
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
(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
(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
4.运行保障
(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
(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
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
(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
(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
(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
3.模式优点
(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
(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
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
(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
(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
(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
3.模式优点
(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
(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 实习单位 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二)注重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既是实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习效果的检验者,其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走出去的少,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指导学生实践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保障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建议学校和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三农而认识三农,进而服务三农,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实行全过程管理,即实践教学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三阶段实行全过程管理。(1)细化事前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需要详细制订活动计划、活动目的和活动程序,为开展活动做好周密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和管理实践活动。(2)强化事中控制。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主体应明晰责任,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以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和效果。(3)严格事后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后,要有科学的实践评价体系对之进行考评。可按照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检验标准,并将考评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考察学生行为表现,并与最终实践成绩挂钩。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公务员之家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增加实务类课程
农林经济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投入-产出法,经济效益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土壤肥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总经营面积134.8万hm2,有林地面积120.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69亿m3,年生产木材89.3万m3,作为国家重要商品材生产基地,以培育、经营森林资源、木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林特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随着天保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的深入实施,在木材和林产品需求与生态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僵化的形势下,在商品林区大力营造工业原料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林业产业化经营成为缓解森林采伐压力,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
一、绪言
吉林森工集团是中国国有林区开展森林集约经营试点最早的企业农业论文,相对于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2000年实施了用材林集约经营试点建设阶段,工业原料林建设是其中的一部分,分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和杨树中幼龄人工林改培为工业原料林两种方式;2003年-2006年集团实施了工业原料林试点建设阶段,该阶段阶段全部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1(柏广新,2009)。集团现有杨树工业原料林面积9114.5hm2(商品林区),蓄积53.5万m3,平均hm2蓄积58.7m3。其中:幼龄林面积428.5hm2,蓄积3.5万m3;中龄林面积796.8hm2,蓄积5.7万m3;近熟林面积1707.3hm2,蓄积17.0万m3;成熟林面积1979.2hm2,蓄积22.6万m3;过熟林面积266.1hm2,蓄积4.7万m3。应该特别指出,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位于各林业局商品林区内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环境因子适合树木生长和营建短周期杨树工业原料林,工业原料林建设在高产出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2(杨树速生丰产林考察组,2001)。
随着天然林的锐减与人工林建设的发展,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研究不断发。国外多用一般均衡模型与不同种类人工林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来计量其经济效益;国内主要集中于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国有林区由于思想观念、配套机制滞后,工业原料林建设地区规模有限,进而导致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计量处于初级阶段。王炳南3等(2008)对南方集体林区案树不同无性系树种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此文以案树不同性系树种分类通过计算成本、年利润等指标分析讨论人工林经济效益。柏广新4(2009)年运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结合其基层工作经验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不同森林成熟龄提出森林市场成熟理论,实证部分通过工业原料林生长仿真数据求轮伐期用四种方案对工业原料林分析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现状,在细化单位公顷工业原料林单位轮伐期内经营活动与深入林区调研获得试点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吉林森工集团国有林商品林区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效益模型,从多角度考虑其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模型
本文拟运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模型构建适合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核算的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法是用来研究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量经济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他先后发表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美国经济结构研究》阐述“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1973年leontief由于从事“投入产出分析”获得第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下载。下文将结合投入-产出法总利润等于总产出扣除总投入的基本思想和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及发展现状对经济效益模型进行设定。
(一)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本文假设工业原料林过程中最求利润最大化原则,遵循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目标。为研究方便,假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且在第7年进行抚育伐农业论文,第15年主伐;工业原料林建设不考虑林地地租,即地租为零。
(1)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投入为i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建设投入,其中a表示期初投入,a1为整地费用,a2为苗木费用,a3为植苗费用;c表示期中投入,期中c1为补植费用,c2抚育费用,c3掰芽修枝费用,工业原料林在造林后第2年掰牙;c4包括预防病虫害、火灾、偷伐、盗伐在内发生的年例行管理费用且每年只进行一次病虫鼠防治,主伐前1年结束,c5施肥费用(包含肥料与施肥工费),iij=aij cij;
(2)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木材产出为gij(g为目标林地蓄积x与相应出材率z乘积),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产量,且包括期初现有林采伐、抚育间伐、主伐、采伐剩余物四部分,其中g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产量,g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产量,g3表示主伐木材产量,g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产量,g= x·z ;
(3)设kij为采伐生产成本,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采伐成本,s1为现有林采伐单位成本,s2为抚育间伐单位成本,s3为主伐单位成本,s4为剩余物采伐单位成本,此处主要是指木材从活立木到伐倒木过程中发生的采伐人工费用与从伐倒木到可销售的原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如伐后运输费、加工费、销售运输费、营销费用等项目kij= sij·gij(i=1,2,3,4;j=1,2,3,…15);
(4)设木材销售收入为r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销售收入,p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价格,p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价格,p3表示主伐木材价格农业论文,p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价格,为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所有木材价格均为含税价,在计算过程中不再考虑木材税收问题,rij=pij·gij(i=1,2,3,4;j=1,2,3,…15);
(5)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经营方案与1995-2005年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国家林业局2009年出台新的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为从原15%降为10%,若假设育林基金为tj,tj=0.1r
(6)设吉林森工集团总利润为v,总利润为总收入扣除生产销售成本、建设投入、育林基金;vj为集团在第j年利润收益;
(7)设r为银行同期利率,资本增长以利率为r的速度增长,则n年后的资本价值为vn与现值v0的关系为复利关系,vn =v0(1 r)n ;
(8)设npv为资本净现值,npv为资本毛收入现值扣除支出现值5(klempererw d,2003),表示投资者在一定收入、支出及贴现率r时对现阶段投资的一种衡量方式。
如图 1所示,根据吉林森工集团规划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时,以单位公顷新植工业原料林第一次工业原料林经营的第一个轮伐期为例,其期间每年发生所有经营活动可表示如下,表中0-1之间时间段表示第一年,以此类推。
农林经济论文篇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调查与方法、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国际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后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农/林/牧/渔;
4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5 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助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农林经济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论文集,1994.
农林经济论文篇5
林毅夫,1952年出生于台湾,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获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现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掌门人,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兼任十四种国内外经济学术期刊的编委。是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32”、“十一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是20世纪70年代后第一位在国际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共出版13本学术专著,其中《充分信息及国有企业改革》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出版,《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相继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越文、俄文等版本。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5年6月,他领导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荣登财经媒体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推出的“中国内地经济学教育研究能力排名”榜首。
天眼望月豁达则通
2006年6月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位、硕士、博士和国际mba等项目800多位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林毅夫向毕业生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和赞美,勉励他们“以理性为准则,以全体最大利益为归依……”那天,他饱含真情和期许的致词,激起毕业生们强烈的共鸣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不禁让诸多学子和人们感到,一个人的成功与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多么密不可分。
在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改变命运的传奇求学生涯中,林毅夫与数位名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师承于张友仁教授、舒尔茨教授、杜润生主任等许多著名专家。当问及这些耀眼的大师对他治学有何与众不同的影响时,林毅夫以他独到的领悟,把对老师的理解引领到了更高的境界。“除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悟到他们的视野和胸怀。”林毅夫虔诚地说。舒尔茨教授和杜润生主任,一位在美国一位在中国,一位研究理论一位研究政策。舒尔茨教授改变了社会对农民的看法,主张传统技术条件下的农民的生产选择也是理性的,一旦给农民提供现代的更高产的技术,他们也能点石成金。杜润生主任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符合了农民的意愿,调整了生产关系,释放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毅夫认为,他们之所以都是大师,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从内心关心人,关心社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他们有比常人宽阔的胸怀,心中装的是农民、是时代、是国家、是未来。豁达使他们相通,使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变时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对林毅夫的治学导向产生重要影响的王阳明给他以深刻的启示:用天眼来望月、看山,视角不同,其看待问题则会更为全面、长远、客观。但天眼并非与生俱来,一个关在书斋中或是只关心自己利害得失的自了汉,即使读破万卷书,顶多也只能达到“多学而识”而不会成为大师。只有树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合我其谁的使命,只有具有这样大的使命感的学者,才会有纵的历史观、横的全局观,才有可能培养出“大如天”的视野和胸怀。
以史为师习法识道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往知来,在林毅夫看来,历史是可以人格化的,他也是一位最好的老师。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曾经涌现出一代代圣贤之士,老子、孔子、孟子……他们用毕生的体验写出《道德经》《论语》《孟子》,这些对后人来讲是财富、是智慧,是延续中国思想宝库经久不衰的源泉。“道可道,非常道”;“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林毅夫把这些经典的思想融入治学体系中。他睿智地说:“以史为师就是以圣贤为师,以经典为师,就是以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师。”
学而时习之,方法是灵魂。林毅夫经常巧妙地引用故事来提醒学生:“只有融入自己对美的领悟,具有自己的风格,反映时代特性的创新,才能感动别人,才有绘画的价值。如同作画,我们重视的是理论背后,作为理论本体的道,而不是道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有时代烙印的理论。学习现有的理论,只是想了解过去的学者、思想家怎样观察现象,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背后的道,找出事物的发展根本规律。”学习现有的理论是为了认识一个学科最根本的道如何在现实的条件下表现,以及学习过去的大师如何从最根本的道为出发点来构建理论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林毅夫向我们道出了学习的灵魂和目的――“习法识道”。
融会东西贯通古今,思辨之中,文化的能量聚集在一起,释放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使林毅夫总是能够把握内部逻辑的一致,以及逻辑推理和经验事实的一致,努力占据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至高点。
承“体”重“用”温故知新
体和用,既是哲学的概念,也是理论的范畴。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之所以经济学理论对一个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一个很基本的观点出发,来剖析、解释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并且把各种解释用最简单的逻辑统一起来,将它们联系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这样的理论体系虽然对许多变动不居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有解释力,但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相当简单的。孔子以“忠恕”为代表,老子以“无为”为核心,佛以“空”为体。“一个决策者面临选择时,总会在他所可选择的范围内,作出他认为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经济学的“体”,是所有经济学的理论抽象到最后唯一剩下的东西,这个“体”是古今中外皆适宜的。
林毅夫经常引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主张学者心中始终要有“常无”的心态来观察世界使认识达到“有”的境界,但是要不断放弃现在“有”的认知,重新抱着“无”的心态去观察世界。从比较经济学到新农村建设理论,从宏观调控到金融改革,从国企改革到民营经济,多年来,林毅夫不断在经济学理论创新中丰富着自己,创建着具有中国风格的经济理论体系。
感谢时代感动自己
回想那一幕:2006年3月3日,林毅夫在出席全国政协大会的开幕仪式前,各路媒体记者争相采访,进入人民大会堂仅100多米的路程,竟然走了半个小时。越是有名气,越是受关注,在常人看来越感到一种压力。当问及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如何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他的一番话既让人感到意外,又在他的情理之中。
“学者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谋。”面对
问题、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在林毅夫看来,这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挥之不去的激情。
26年来,林毅夫把经济学家和职业理想联系在一起。略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段历史在他的人生中原本是一个极大的偶然,但若无坚毅的“自助”之心,偶然又怎会成为必然?“一个人一定要确立一个可以追求一辈子的目标,如此才不会在意一时的成败,才不会迷失。”这是他年届50的感言;“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成为他的一句名言。林毅夫就是这样一位坚定而认真的执行者,“每天都很充实愉快,连累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会在历史中留下一个脚印。当然这个脚印很小,但是你可以发现只要你做,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他兴致勃勃地说。
感动自己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仅是对一件事情的追求,真正的感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需要为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探索规律,皓首穷经。林毅夫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种快乐的情趣,享受着过程和成果带来的喜悦,成为启动思想的引擎,使林毅夫持续研究的动力不断,智慧的火花不竭。
农村“情结”和新农村建设
林毅夫作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倡导者之一,谈到新农村建设,显得格外激动和胸有成竹。
他虽然不是生在大陆农村,也不可能经常在农村生活,然而他却有着深厚的农村“情结”。刚参加工作时,正值农村改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农村政策研究中;1980年,与一生致力于农村经济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在北大邂逅,成为其传承衣钵的学生;《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1994年,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创办ccer,至今,与众多经济学人共同研究探讨的主要还仍然是“农村经济”问题。这段理论和实践的经历,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提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研究农村,解决农村的问题不一定天天生活在农村,更重要的是要心系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要有大思路,不只在于农村本身,而在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步伐太慢。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的前提是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就业,只有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劳动力,才能适合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要求。随着农村劳动力大批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务农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少,只有高素质,能够掌握现代技术的农民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村问题的解决不能局限在农村,它离不开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带动。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必须在城里有业可就,才不至于出现存在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和大量失业。2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种过渡条款都将到期,而进入后wto时代,将来各个地方的经济要更好地利用当地比较优势来发展,才能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创造必要的条件,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
带着“希望完成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梦想”,林毅夫经常像空中飞人一样,2006年1 1月17日,上午活跃在南京“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论坛”的讲坛上,晚上准时迈进北大与学生面对面的大讲堂。
议政在乎己责任在于写经
林毅夫尽管刚刚50出头,却已经是连续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现在还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谈到参政议政和社会责任,他显得格外的理性和庄重:“议政在乎己,被不被接受只在乎人了。作为政治家、决策者,他们在作选择时,考虑的限定条件和制约因素要比理论家考虑得多。作为学者只是要掌握自己的一个基点:不避讳问题,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林毅夫起身向茶杯中加着热水,交谈停顿片刻间,看到杯中的茶叶与水微妙地融合,正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的精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发现到一块璞玉,献给厉王。厉王不相信是宝玉,叫玉匠辨识,玉匠不识,说是一块不值分文的普通石头。厉王不快,以欺君之罪断其左足。武王即位,卞和痴心不改,又将宝玉献给武王。武王又以欺君之罪断其右足。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没有以欺君之罪处罚他,而是收下这块璞玉放在皇宫中,从此无人问津。直到后来有人叫玉匠剖璞琢磨,才发现是块神奇的宝石。”清茶一刻间,林毅夫又把思绪转入对“和氏璧”生动典故的体悟中。
“全国政协委员是一个很高尚的荣誉。”林毅夫笃信:荣誉的背后意味着责任。淡淡的香茗中,他崇高而真实的责任观让人心生敬意:印度佛学从汉朝传人中国,但是直到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创立南宗,将佛学本土化以后,才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佛学一样,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定会经历从“西天取经”到“本土化”的过程。学习从西方的事实提出来的理论,只不过是作为范例来学习如何运用经济学的“体”于中国具体的状况中,而不是为了照搬这些理论于中国,甚至也不是为了运用于产生这些理论的西方,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必须自己从中国的现实问题中提出新的理论,升华为政策建议,这样的理论才能推动我国的进步,这样的经济政策对现实才更具有指导意义。提高议政水平,建立有中国风格的经济理论体系,写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经,才是身为政协委员最大的社会责任。
自信力源于超越
在林毅夫看来,自信是一种悟性、自信是一种性格、自信更是一种超越。他回想起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芝大正处于鼎盛时代,世界上几乎所有重大经济学理论都与芝加哥大学有关,仅一个系就有五六位老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以说都是引领世界经济理论思潮的大师,堪称世界经济学界的“麦加”。在那里,林毅夫能够用同样的思维方式与大师们进行对话,像他们那样思考问题,观察世界,建立等价的体系,达到一样的思维层次。林毅夫善于把潜在的自信变成一种胆识,一种超越,依据规范和严谨的研究,敢于在权威面前表达不同意见,并且坚持己见,甚至早在加里-贝克尔教授(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人力资本课上,林毅夫几乎垄断了作为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权。“不能用一个经济学理论去另一个经济学理论,只要内部逻辑自洽,一个理论只能用该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强弱来决定是否该放弃或暂时接受。”在无数国际研讨会上,林毅夫总是自信地与持不同代表性学术观点的经济学家进行学术辩论,舌战群儒,引起众多西方经济学家
深邃目光的关注。
林毅夫认为:经济学的生命力就是观察现象,了解现象,提出简单理论,帮助社会上的人了解现象背后的因果逻辑。只要从经济现象背后的决策者是理性的角度出发,用严谨的、规范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即使是本土问题,其成果和按照同样方法来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所提出的成果应该是等价的,都是对世界经济学殿堂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努力,都是国际化的贡献。事实证明,依据现有主流理论来制定转型政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出现崩溃,而违背主流理论来进行改革的中国理论却取得了奇迹式的增长,这种反差意味着现有的主流理论对处理经济转型问题是不合适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ccer(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期间,林毅夫有幸邀请到罗伯特・蒙代、约瑟夫・斯蒂格利兹等1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来北大演讲。“这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但不是因为中心,而因为中国。”林毅夫自信地说。林毅夫坚信中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国家,与世界学术界、理论界交流中传递的信息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自亚当・斯密开始,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总是和世界经济的中心结合在一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瞩目。”
中国经济学是一座金矿,为当今经济学者提供了自创门户的黄金时代,“应该坐在金山上挖金矿,而不要坐在金山上挖煤矿”。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会不断增强这代学子的信心,引领世界经济学新思潮时代的到来。
天道酬勤人道为公
采访林毅夫,适逢他刚刚荣获北京大学首次颁发的最高荣誉“蔡元培奖”,可以看得出他为之感动。他是获得此奖年龄最小的一位,和同获此奖的季羡林、侯仁之等国之大师相差了40多岁。在他获得过的无数奖项中,他认为这项以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命名的奖是最珍贵、最难得,尤其,和他的老师厉以宁,以及他在北大当学生时即已仰慕的季羡林、侯仁之同获此奖,更让他感到荣幸。获奖是对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肯定、鼓励,是对他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赞许。此前,林毅夫还获得了“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5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林毅夫每个学期都有三门课,分别为北京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授课。他为本科生教授的《中国经济专题》被评为北京大学全校通选课,每学期都有500多名学生选修。众多的社会职务与外事活动,不能影响他为学生上课,他曾对记者坦言:“我的定位很清楚,学者”。“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林毅夫给研究生上课是以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有机会提出问题,对一些观点、理论、事实进行澄清、争论,在讨论的同时教授研究方法。
林毅夫在取得今天成就的同时,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代价。抛妻别子,历经数年终在美国团聚,为台湾27年的生活画上了句号;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素以学风严谨,淘汰率高著称,1982年,林毅夫到美国时年届而立,由于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美国的巨大差距,他在芝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凭着乐观的心态和超人的毅力,只用了
四年的时间就成为同时入学的30多名学生中最早一位拿到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完成了他向经济学人蜕变的人生第二个阶段;1990年,几介书生发出了创办一家“开风气之先”的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声音时,面临“只给政策,不给资金”,林毅夫身为ccer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不得不扮演起一个四处化缘者的角色,那些年他深刻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滋味。“天公惜憨子”,从ccer草创之初的两间办公室,到荒芜一片的朗润园(恭亲王的皇家园林),从筚路蓝缕间一路走来,到现今朗润园的小桥映带,花木扶疏,亭台楼榭,曲径通幽,已经是中国经济政策研究的重镇,将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确立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准则,推动了中国经济学与世界的交流。在林毅夫的召唤下,众多海外归来学子荟萃ccer,以君子不同而和的风范,遵循为北大、为经济学、为中国学术作做贡献的宗旨,逐渐成为了国家决策的高级“智库”,培养的学生遍布北京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全球各地。18年的磨练中,林毅夫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做出了严谨的经济学模型,以他独特的视角提出新的发展、转型理论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并以官方智囊的身份影响中国经济政策,徜徉于真实世界的理论创新中,走过他人生中的第三个阶段。
- 上一篇:
- 下一篇: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
2022-11-06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