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12 03:41:01
农业经济论文篇1
农业经济论文2700字(一):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商与快递系统也相对完善。农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网络信息化发展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的改变,并对如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经济;管理信息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60-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a
1电商时代对农业经济的改变
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更迅速、更全面的商品销售途径,使交易更加便捷,农业种植技术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授,使农业不断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
1.1促进农业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产品不只限于国内市场,在国外也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信息化时代到来,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农业市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指导,农民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并确定规模。
电子商务具备快捷、准确、全面的特征,能为农户带来精准的市场消息,确保种植的农产品畅销,降低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情况的发生概率。根据平台信息可以分析出哪种农产品销量高,农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种植,减少农产品滞销情况的发生。这样能保证农民利益最大化,促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2]。
1.2不断调整农业结构
信息化建设推动各行各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从集体供粮按需发放,到个体经营批发,再到现在的信息化农业结构,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人们的生活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开始追求健康、经济、多样化的健康食品,因此要不断调整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结构。信息化平台能够直观地了解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根据平台统计的数据,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向,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完善。
1.3改变农业营销模式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农产品要想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商、分销商、经销商。经过的环节越多,农产品的价格就越高,而且不能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获得的收入并不高,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很低,而层层中间商才是利益的真正获得者。农产品在各中间商手里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中间商囤积的农产品不能及时销售,就会降低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甚至发生变质,如果继续销售,就会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电子商务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农产品可以通过各大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减少了中间商销售环节,中间商不能从中赚取差价,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而且从生产者手中直接购买,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使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扩大销售渠道,使销量不断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农业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要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使现代化技术与农业有效对接,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幅度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2.1信息化建设促进“三农”发展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只有三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使农业发展更好、农村经济更富、农民生活更美满。信息化技术作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媒介,能促进“三农”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2.2信息化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必要过程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领域都与信息化进行对接,实现了信息共享。农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生产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农产品发生大面积滞销,稳定农产品价格。同时,农户可以及时与外界沟通,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产品,进而将损失降到最低。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实现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电商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3.1培养人才
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人才。目前,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技术人才选择在城市就业,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非常困难[1]。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从农民中选出对信息化技术感兴趣并愿意学习信息化技术的人,为其提供学习机会,使其成为信息化技术人才,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建设,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建设农村基础措施
信息化的前提是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政府需要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网络建设,使拥有基础网络设施的农村都可以加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基礎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覆盖等,要确保网络时时畅通,使各村都能获取电子商务信息。
3.3提供技术指导
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相互支持与合作。例如农业类高校的毕业生可以到农业基地进行实践,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信息化农业技术,并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电信部门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网络点的建设力度,确保偏远山区有网络信号。各大网络平台也需要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使农业信息化技术得到不断推广与利用。同时,各大快递和物流公司还需要多建设投放点,使农产品可以及时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使消费者食用到新鲜、纯天然绿色产品。
3.4完善管理体系
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了使农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与检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在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的滞后性与准确性。
要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在农民使用电子信息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保障资金的安全。同时还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进行大力宣传,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谨防上当受骗。为了更好地构建管理体系,政府还需要规范制度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信息化建设,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
4结束语
中国国土辽阔,网络覆盖面积较大。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健康问题。低碳和节能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并且渗入到各行业和各领域。在低碳时代背景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需要创新和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分析了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找出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57-02中國图书分类号:f323.22文献标志码:a
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以及国家的发展,在低碳时代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非常重要。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发展方式往往只站在农业主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会阻碍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该快速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让其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也让低碳农业经济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1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其主要是以节能减排为主,并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度、工艺以及技术上的创新,形成一种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形态。这种发展形态除了要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还要做到经济环保,改善环境问题,让我国成为低碳环保国家,从而实现全球低碳的目标。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对农业经济发展制订更加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更新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能耗,最终形成低碳农业体系。
2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浪费资源
虽然我国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较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浪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不断增长,我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也变得非常紧张,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草地资源也在不断减少,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在农业灌溉方面,水资源使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2。
2.2破坏生态环境
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来说,粗犷的发展方式很容易导致土壤沙漠化并且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天然树林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功能都有所下降[1]。近年来我国过度放牧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很多草地资源已经被破坏,加大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3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很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受到污染,重金属的含量超标,会直接威胁农产品安全。我国很多农田都被固体废弃物占用,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除此之外,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并且水体也出现富营养化。
3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1使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要想使我国现存的耕地资源能被有效利用,就要改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通过循环经济使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再次使用,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方式[2]。将资源回收后再利用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逐渐减少对农业环境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建绿色生产体系,使用消耗资源量少、投入资金少并且排放量低的低碳模式进行生产。
3.2使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发展
首先,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农村大力宣传和推广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让农民对这些先进技术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播放科普电影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提升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和科技知识的积极性。
其次,加大对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政府需要给予农村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援助。
再次,建设农业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可以让相关的技术人员突破空间限制,与农民及时进行沟通,可以加深对农业的调研程度,还可以将权威性的农业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3.3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使用各种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开发农业资源,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可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要想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首先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既可以保证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还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与此同时,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出大量的绿色食品。
3.4重视有机农业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帮助恢复生态环境。
同时,有机农业还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保证土地肥力,确保农产品健康生长。最主要的是,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3]。我国目前还有部分农村没有使用天然气,而是使用煤炭做饭或取暖,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还会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物。另外,有机农业提倡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把秸秆变成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3.5发展旅游业
要想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调整农业整体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城市居民开始到农村采摘或者到农家乐游玩。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可以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业。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发展旅游业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论文篇2
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在我国经济中,农业经济是其核心组成要素,而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出发,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不断促进新时期农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讨
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农业经济发展占据重要位置,能够折射出我国已有的综合国力,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管理都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农业又是新时期农村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意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促进农业的综合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以此,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农业发展关乎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把农业、农业经济放在核心位置。就农业经济管理而言,它是以国家制定的经方针政策、市场环境等为中心的管理活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市场经济条件、市场环境,以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为基点,使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化,优化信息化再生产过程、生产资料再生产过程的各要素,确保农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走上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道路。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生产化。随着科技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中,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来说,也需要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使农业生产处于高效运转中,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自出台农业合作政策以来,农业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农业化机制不断完善。在一些大企业的作用下,逐渐实现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2、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已成为核心内容,要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新时代下,社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必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维与方法,优化农业增长方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1、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新时代下,农业经济逐渐走上转型的道路,而农业经济管理逐渐融入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的不同环境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优化已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遵循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2、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的科技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下,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与管理方针。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向,优化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融入更多新的元素,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要采用深加工的方法,美化传统农产品包装,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要运用各种科学技术,不断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社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3、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地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紧随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政治素质,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要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此,强化他们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意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确保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健全已有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有效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矛盾,能够兼顾各方面利益,需利用自身的服务与经济职能,加强农业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还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村级资产清查,相关部门要做好农村离任干部的资管审计工作,加强各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都能迈入崭新的阶段。
4、注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必须注重它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政府部门要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引进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引进各种先进的农业设备。在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实施人才战略,巧妙地利用人才项目、招商引资等方法,把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优化农业结构,注重科技创新,为农业经济管理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各地区农业发展规模,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下,政府部门必须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已有的管理制度,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信息化、产业化等水平,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与质量,促进各地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喜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16-17.
[2]肯四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43.
[3]刘庆发.从新农村建设环境分析农业经济管理[j].东方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2015,19:78.
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对于农业大国来说,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想方设法促进国家农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际简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
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科学技术被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寻找出一条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做好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下面结合实际对此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1.1农业经济管理更加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向现代农业管理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药内容就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实践提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的重要物质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已经无法阻挡。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将着重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在注重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将对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转变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和思维也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后必须重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农业经济管理也需要顺应时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市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新要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当中,以提高信息交换的实效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1.3农业经济管理生产化
随着农业合作政策的出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利益政策连接起来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某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不仅使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得以满足,也促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充实了农民的腰包,增强了的农业经济效益。由此可知,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也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建立健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尚未给予农业经济发展高度的重视,且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工业发展,这样导致当前仍然未建立健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导致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和农业社会结构不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失去了执行力,不利于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2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导都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且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农业经济管理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样使得他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求的指导下有充足的执行动力,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原本应当避免的漏洞,对农业经济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够及时吸取新政策的营养,不能够在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模式加以研究,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主动探究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不仅有的管理人员不具有比较高的执行能力,而且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当地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造成某种程度的限制。
3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就要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以优化和完善,建立一个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变化需要。此外,还需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如应当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善新型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3.2重视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全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
3.3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发展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吸引和招收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合作社,注重原料生产加工,做好农产品原料加工的基地规划和特色产业园建设,使其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体系的构建要求。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产业,促使农民、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关部门需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产业化经营商相应的优惠,促使其更好地发展,以促进相关专业化合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4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不同的农业发展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投入,从而帮助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此外,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加快我国农业的建设。与此同时,不仅要鼓励技术人员勇于创新,以研发出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化技术,还需要重视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教授给农民一些最基本的农业信息化知识,确保他们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化能力。总之,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实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保证农村经济可以一直沿着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道路稳定向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
参考文献:
[1]肯四才.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经济管理,2014(12):143.
农业经济论文篇3
有关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一: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一直在以较为骄人的势头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较为显著。相对来说,农业的发展却不太理想。伴随三农问题的进一步提出和近几年一系列助农政策的实行,我国的农业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现阶段,如何将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恰当地结合,成功地实现农业信息化,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机理
1农业信息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
1.1农业信息技术有利于密集化农业就业结构知识的出现
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农业的信息化促使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之前的要素逐步地变为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比较,脑力劳动所占的比重在逐步地增大。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对脑力劳动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的农业相关就业人员如果想要高效率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利用一切时间加强自身学习,用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武装自己。
1.2农业信息技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向更高级的方向
发展具体的表现为:传统农业得到改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向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业生产效率较之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农业生产模式不再是以前的粗放式大批量生产、高消耗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两高一优高度集中式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由之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方向转变,前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为部分劳动力向获利更多的产业部门流动创造了机会,农业产业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根本性的调整,促使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信息技术还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如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业、农业应用软件制造业、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作为农业领域先导产业的农业信息产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产业逐步地向农业产业技术高技术化方向转变。
2农业信息积累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
农业信息作为知识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传统农业不同的是,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为了最终达到增加生产经营中的确定性,减少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信息化操作,促进其紧密协作能力的发挥。信息化的这种效用在农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农业技术更新换代等重要环节上应用较为明显并且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换句话说,农业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现在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农业信息是农业知识和智慧的基础,农业知识是农业信息的积累,农业智慧是农业知识的激活。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农业信息的指导。如果我们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信息对产前的指导具体表现为消费变化、市场供求状况预测等信息可以帮助农民确立生产门路,发展产销对路的农产品。产中主要是用种量、出苗率、基本苗数、有效穗数等要素信息的指导,为了尽可能地确保各产量要素信息和总目标产量的最终实现,在各阶段各环节实行生产控制。同时要确保各种新技术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递给生产者,促进技术物化,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相关人员一定要参照劳动消耗量信息、物质消耗量信息、管理费用信息等成本信息来展开成本支出的控制工作。而在产后,农产品的包装、价格、销售渠道等营销策略都要在市场消费信息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确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我们需要按照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升降趋势、对手的实力和应用策略对自身最终的竞争方式和方法进行确定。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决定劳动者素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和利用程度的关键性因素逐步地转变为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科技知识,科技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经过物化的科学技术具备更加强的能力创造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最大化更能有所保障。农业信息化在加快农业信息,尤其是农业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程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经营面貌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观,最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农业信息化在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3.1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管理效率
对于政府来说,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政府不仅可以在它的帮助下成功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而且它还能为政府提供便捷高效的宏观管理模式与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处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农业信息技术是他们改善原有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等管理模式的得力助手,通过它的帮助企业可以有根据地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地降低了自身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3.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的拓展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将逐步地发展成为农业产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摆脱传统资源的束缚,按照市场的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和知识作为传播的纽带,有效地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实体。除此之外,农业信息活动,如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网上结算等都离不开农业信息服务的配合与支持。在农业信息服务的推动下农业信息活动才能更加顺畅。
3.3农业信息化能够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
农业信息化赋予农业信息和知识新的意义,两者开始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被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农业要素的集约程度与配置关系进行引导、控制与改变,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科技和知识含量的显著增长,这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增强。
3.4农业产业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产业化农业主要指的是紧跟市场发展步伐,知识密集程度高,系列化生产经营配套,企业化集团优势突出的市场农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有利于我们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氛围中,增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力;农业信息化更有利于我们将强优农业企业进行联合,为我国农业经济在跨国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奠定基础;同时,农业信息化还有利于我国农业开发网上贸易和电子商务,这可以为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快速交易通道的直接建立提供良好的条件。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打造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崇志,李青.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信息中心技术发展途径探讨[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7(3).
[2]唐启国.浅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
[3]张向先.基于网络经济环境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7(12).
[4]张德修.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eb/ol].
[5]刘楠楠.关于农业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3(4).
[6]缪小燕.试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3(1).
[7]崔岩,郑少峰.农村信息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5)
有关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我国辽源广阔,农业资源较丰富,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关系我国国民生计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备受国家的重视,三农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中央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行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改革,逐渐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农业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实现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稳定社会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业经济是一种资本高度密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主要体现的是集约化思想,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种种因素影响,导致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尖锐。力求从技术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集约化生产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是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经过体制改革,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在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条件下,能够永续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最终满足现代人类以及我们的千秋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农业、农民、农村等多个领域,强调实现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丰富社会产品,重新调整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投入。③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开放、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作物面积比例较大,主要用于蔬菜以及果树的种植,但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无法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经济需求的瞬息万变,常常会存在跟风现象,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趋同,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滞后、脱节,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较为严重。
2.2农业经济增长缓慢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大力发展工业以及城市建设为主,采用剥夺农民以及剪刀差的农业补偿方式及支持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大量的农业资金流入城市以及工业产生,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积累并投资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3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业发展规模较大,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规模化管理制度,种植较零散,导致农产品品种以及质量水平较低,同时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国际相应标准要求,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农民不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集中式进行规模化种植高质量农作物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4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机械以及农业化学品位主,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严重浪费水资源,一方面导致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也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②农膜、农药、化肥等会破坏土壤、大气以及水体的自然生态循环,其使用残留物也会造成严重污染。③过度使用化肥、地下水以及农业机械导致土地板结以及土地盐碱化问题较严重,可适用土地面积大大减少。④一些规模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家畜养殖场的粪便,农业生产消耗产生的废弃物,对农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都有较大的破坏力。⑤人类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农业资源,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漠化问题凸显;使用的农药等农业化学品会在农产品中残留一些有害物质,人们的安全饮食问题得不到保障。以上问题都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3.1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
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应不断改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3.2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初级生产力
所谓初级生产也就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开发并利用,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的面积。
3.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形成技术密集型农业
科学技术是任何一个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成果,突破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技术密集型农业,使资源、技术、农业以及社会都能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4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应不断学习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一些技术,并适当引进农业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积极引进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农业科技不再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的主要原因。
4.2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机制是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首先可以建立农业合作社,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生产机械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提高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应实现农业产业化种植,引进高价值的经济作物进行统一种植,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4.3加强农业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
①可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避免农业灌溉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环节水资源紧缺问题,也选择可以使水资源不受污染的农业技术,避免造成水体污染。②应尽量减少农药、化肥以及农膜等污染,选择低污染或污染,同时有助于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农业技术。③国家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控制以及宏观调控,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农业经济收入的行为。同时加强草原退化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④应在农村建立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回收再加工系统循环产业链,提倡循环再利用、多次重复利用的节约思想,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坚定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创新并发展农业科技,坚持生态保护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佳穗.农村法治问题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11(6).
[2]王亚辉.农业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析[j].现代农业,2011(10).
农业经济论文篇4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三结论
农业经济论文篇5
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根本原则,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的必然趋势。绿色农业经济相较于传统农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1综合效益更高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其发展目的主要是将地方农业经济水平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实现3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同时,绿色农业经济还能推进我国综合效益增长型农业建设的整体进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要求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农业生态的发展规律,利用清洁、节约的新型农业技术,对多种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相较于传统农业发展而言,可以更高效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1.3产品成本较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降低农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污染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使产品的整体成本水平显著降低。由此可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间接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绿色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其问题
2.1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可将其发展现状所表现出的特点总结为2个方面。
2.1.1实现规模化生产自2004年我国首个绿色农业经济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后,各地相继在自身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主要依托,发展优势最为明显的绿色农业经济。目前,我国已有592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年收益超过2.5×107万元,且农民合作社已逐步成为近年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体,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2.1.2品牌效应日益显著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使得我国绿色产品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有调查显示,我国的绿色产品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其品牌注册范围也已扩大至芬兰、英国等多个国家,全方位的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模式正逐步形成。
2.2存在问题
2.2.1市场体制落后由于有关经验的缺乏,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生产、销售、流通渠道等市场制度均存在较明显缺陷,不同地区间的绿色农业经济水平差异显著,整个市场的发展水平低下。政府的有关监督机制执行力度较差。绿色农业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产品良莠不齐,容易出现未达标产品,给顾客造成较严重损失。
2.2.2后继动力不足资金和技术层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色农业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有利政策和充足资金的支持,造成不同地区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投资和综合技术水平出现明显偏差,从而导致我国的整体绿色农业经济出现明显发展停滞现象。
2.2.3带头作用不明显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年限短,不同地区或企业间尚未形成较大差距,各绿色农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基本相似,产业间缺乏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单位,使企业间的生产、经营过程缺乏规范性,进而导致绿色农业产品的质量低下。此外,相关企业领导人缺乏较高的品牌意识水平,也是导致高实力龙头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3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绿色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实现有利改革的主要动力。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针对我国现阶段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有关文献资料,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归纳如下,以期实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整体腾飞。
3.1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科学的产业发展结构在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对农作物种植业、林木种植业及家禽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可扩大烟叶、药材等较高经济效益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等林业种植模式建设,并在家禽畜牧业方面增大财政投入,提高水产品等农产品在整体农业产品中的比例,更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打造生产、加工、销售等产品一体化产业链,例如水果产业链、药材产业链等。产业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的资金损耗,间接地降低农业产品成本。此外,产业链的成功构建还能显著提高整个生产销售过程的规范性操作,从源头上减轻环境污染,很好地实现绿色农业。
3.2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究绿色农业技术是绿色农业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的根本保障,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势在必行。应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绿色农业的技术需要,构建全方位、层次化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和社会联合投资的方式加大技术科研投资规模,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应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广新型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实践,可先将某一农业生产基地作为绿色农业技术的试点地区,取得良好效益后将这一试点地区作为农业发展范例,鼓励各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积极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从而顺利实现区域绿色农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应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项目,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理论知识,提高农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相关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过程更为顺畅。
3.3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确保整个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健康、正常运营的根本基础。因此,政府应针对当前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在现有法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相关政策,使绿色农业经济实现规范化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绿色农业经济法规,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宣传方式,向农业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绿色农业政策及相关技术知识,更好地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长足发展。
3.4提高产业集中效应龙头企业的带头效应可有效提高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的竞争力度,实现各绿色农业相关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地方基层政府应鼓励农民形成合作社等组织,使地方绿色农业实现集中化发展,形成龙头产业,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的整体绿色农业经济水平。龙头企业在发挥带头作用的过程中,也应严于律己,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进一步确保各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售出要求,不仅可为农民提供发展绿色农业所必需的技术等资源,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农民自身利益提供更可靠保障,真正实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4结束语
农业经济论文篇6
清代怀庆府所属各县种植的豆类不尽相同,但黄豆、白豆、大豆等各县仅有,应该说,大豆就是指黄豆、白豆、大豆等品种。大豆是主要的油料,清末全国有18处新式制油工厂盛行之地,包括河南怀庆府清化镇(今博爱)、陈州府周家口(今周口)2地(卷385《工务考》)。这说明怀庆府的大豆种植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此外,清代的怀庆府还普遍种植有黍、谷、粱、稷等农作物。温县在清顺治年间种植有黍、谷、粱(上卷《地理•物产》),清乾隆年间,种植有黍、稷、粟(黄白青红黑五种)(卷6《地理志卷下•物产》)。清道光年间,武陟种植有“粱(俗名谷,五色俱备,红、黑者,酿酒);黍(有数种);黄黍(分大小二种,亦可酿酒);穄(黍之别种,其实黄不黏)”,还有“稷(一名秫,俗名高粱)”(卷11《物产志》)。修武,清道光年间,有黍、穄、稷、梁等(卷3《舆地志下•物产》)。再则,清代末年,番薯在怀庆府的种植有增无减。如河内县栽种的甘薯不仅量多,而且质美(卷10《风土志•物产》)。明代,怀庆府所属武陟种植棉花(卷4《田赋志•物产》),同时棉花在温县也得到广泛种植(卷1《集市》)。清代棉花种植扩展到河内、修武、孟县、阳武等县,几乎遍及怀庆府地区。清初,孟县,“女红勤而木棉不产于本土”(卷2《风俗》),清乾隆年间“县西高坡,颇产棉花”(卷4上《田赋•附物产》)。“孟地无水田,西乡岭坡专种棉花。”(卷8《社会•职业》)亩收50-80斤不等(卷8《社会•物产》)。孟县所产棉花,素以产量高、质量好而倍受推崇。阳武县境内“种棉者颇多”(卷7《实业•农业》)。修武、武陟、原武(今原阳西)、阳武(今原阳东)的棉花种植也颇具规模,主要用作商品交换①。只是有的地方收成有限,如原武县“棉花有白、紫二种,但今地变瘠,沙多,不甚成”(卷2《物产》)。
2.“四大怀药”等中草药的种植
河南是中草药的重要产地,怀庆府大力发展中草药的种植,成为中草药的生产基地。其中,地黄、、山药、牛膝,因质地纯正、药效独到,历来在中外医药界占有重要地位,备受历代医药学家的赞誉。怀庆府“太行雄峙于后,丹河、沁河交流其中,境内诸水,皆发源于西北而归于黄河,……所领八县以河、济、温、孟四邑土膏泉沃,厥田为上上,尤以种药草之利为最优。”(卷3《怀庆府总图说》)在《怀庆府志》以及所辖各县的县志中均有关于中草药种植的记载。清顺治《怀庆府志》在“物产”中记载怀庆府的中草药有:“地黄、山药、牛膝、紫菀、皂角、知母、葫芦巴、防风(俱河内出)、天门冬(河内济源出)、黄芩、荜薢、桔梗、黄精(俱济源出)、刘寄奴、兔丝子”等,而且指出:“岁贡地黄、牛膝”(卷4《物产》)。这本身就说明怀庆府的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大的影响。而清乾隆《怀庆府志》在论及本府的中草药的种类时说:熊胆,出怀庆太行山;地黄,河内、武陟俱产,以北金村者为良;薯蓣,一名诸薯,唐人呼为山药,以避代宗讳故也。各府州虽皆有之,入药者河内为良;竹、紫苑、车前、百合、石斛、知母、皂角、荜薢、葫芦巴、芎、牛膝、防风、茭白,以上河内;桔梗、天门冬、山楂、苍术,以上济源;葛根、苦参、地骨皮,以上修武;远志,温县;兔丝、刘寄奴,以上孟县(卷8《田赋志•附物产》)。“济源多山,而药物产于山者为多”,主要有“天门冬、苍术、黄芩、黄精、桔梗”等(卷1《土宜》)。温县的中草药主要有远志、芒硝、桑白皮、椿白皮、杏仁、桃仁、地丁、小茴香、槐花、瓜蒌、天花粉、蒲公英、益母草、蝉退、金银花、地骨皮、皂角、香附、花椒、地黄、山药、车前子、牵牛、葶苈子等等(卷6《地理志下•物产》)。河内县的中药材有地黄、山药、防风、紫菀、车前子、百合、天门冬、知母、皂角、牛膝、补骨脂、葫芦巴、萆薢、芎藭、熊胆、朱膠、硫黄等等(卷10《风土志》)。孟县的中草药除菟丝子外,还有“麦门冬、刘寄奴、远志、山药”(卷4(上)。《田赋•附物产》)修武的中药材,清乾隆《修武县志》记载有“黄岑、薄荷、苦参、葛根、柴胡、益母草、车前子、地骨皮、南星、萹蓄、白附子”等11种(卷8《物产》),而清道光《修武县志》却记载包括沙参、桔梗、黄精、知母、苍术、贯众、远志、丹参、紫草、黄芩、紫胡、前胡、防风、地黄、牛膝、蒲公英、白附子、天南星、马兜铃、牵牛子、瓜蒌、天门冬、葛根、何首乌、全蝎等57种(卷3《舆地志下•物产》)。武陟“县境皆平衍膏腴之壤,禾黍繁植,珍药盈陇”(卷13《田赋志》)。武陟的药材有枸杞、茴香、香附、蒺藜、桑白皮、车前子、地黄、牛膝、山药、药菊(卷11《物产志》)。在这些中草药之中,地黄、山药、牛膝、等最为著名,统称“四大怀药”。清道光九年(1829年)《武陟县志》特地注明“地黄,《本草》曰:一名地髓,河南怀庆者佳……县之西南乡多种植之”;“牛膝,一名百倍,一名山苋菜,江淮闽浙皆有,以怀庆为佳。”“山药,原名薯蓣,一名玉延。《本草》云:入药以怀庆者为佳。”“药菊,《本草》注引苏颂曰:白菊,河内名……今县西间有种此者”(卷11《物产志》)。“河朔地多肥美,其近于沁、济间者,尤宜于药草,骛利之徒遂舍谷稼而专植他物。武陟较少于河内、温、孟、然亦居之二三。”(卷11《物产志》)而且,该志编修者从传统的“重农抑商”理念角度发出感慨:“末产不禁,而欲求百室之盈,安可得哉?”(卷11《物产志》)清道光五年(1825年)《河内县志》同样记载:“药之属曰地黄,河内者佳……;曰山药,河内最著”,(卷10《风土志》)而且指出,河内“有地黄、山药百种之饶,利益滋甚,垄亩之间,殆半禾黍。”(卷12《田赋志》)王凤生在《河北采风录》中也记载:“河内县北倚太行,山势雄厚,……南则大川宏旷,北则群峰高峙,西绵盘74古,东揖百岩……有沁河、丹河、济河,其支流渠道各资灌溉……沁河以南,地土肥美,栽种药材,虽工本较重,而所得资利,十倍五谷,其最著者,地黄、山药、牛膝等物,获利更厚。”“四民耕读外,商贾居多贩卖药材,散处天下。”(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总而言之,药材种植在怀庆府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3.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
3.1竹子的种植
历史上,怀庆府河内县是有大量竹林种植的。《山海经•北次三经》说:“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记述战国至西汉初,丹河流域一带,已多竹子。河内处于太行山南麓,资丹水灌溉,是竹林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怀庆府志》记载怀庆府“物产”时说,河内有“竹”(卷8《田赋志•附物产》)。清道光五年(1825年)《河内县志》同样记载河内有“竹”,而且指出“木之属”(卷10《风土志》),道明其用途所在。清代,河内竹林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主要集中在万北乡、许良镇、清化镇一带,“村村门前水,处处竹为家”就是真实的写照。清化镇在府城东北三十里,“自太行下流泉交汇,最宜竹。居人以艺竹为业,有数十亩者,翠筱垂阴,旅游忘倦”(卷下《九府四直隶州沿革•怀庆府沿革》),以至于“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清嘉庆二年(1797年),万北乡冯竹园竹农所立的《德政碑》记载:“万北里图,资丹水灌溉,种竹者多,虽土地所宜,寔民生攸赖。”“河内县境内竹园颇多,凡有种竹之家,日用饮食,赖此养生。”“河内县万北乡一带地方民稠地狭,全赖种竹养生。”“许良镇等处居太行山下,地势稍高,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许良镇“多竹园及水田……物产收入亦因而丰富。”(第三册《鲁豫晋三省志》)竹子的种植成为当地的生活来源。为适应市场需求,怀庆商人将所产竹子加工成竹篮、竹筐、竹桌、竹椅、竹帘、竹耙、竹篓等,销至华北诸省,由于竹商络绎不绝,许良集也叫“竹集”。竹器生产也成为河内著名的手工业。清代以前以及清初,河内向朝廷贡竹,影响了竹业的发展。清康熙年间裁免竹贡(卷10《风土志》),竹器生产慢慢发展起来,以“清化竹货”闻名于省内外。一种竹器常常集中在一两个村镇生产,出现了“泗沟篦梳”、“许良竹桌椅”、“中道爬齿”等著名的竹器。
3.2蓝草及红花的种植
清代,蓝草在河南的种植方兴未艾,怀庆府的武陟、修武、孟县等地,蓝草的种植在特产中均占很大比重。清道光年间,武陟种植有“茜蓝”,其“靛”作为“货”来对待,说明其种植规模较大:“草之属曰茜蓝、蒿艾、芦萍”;“货之属曰靛、硝、丝、大布、棉。”(卷11《物产志》)修武也有蓝草的种植,同样,其“蓝淀”作为“货类”对待(卷8《物产志》)(卷3《舆地志下•物产》),揭示其普遍性及其经济效益。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德国洋靛传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本土的蓝靛生产,蓝草种植量大幅度下降,一些地方几乎绝种。孟县蓝靛原为销售大宗,自从“蓝靛盛行,土靛遂无人过问,而种蓝遂绝迹矣”(卷8《物产》)。武陟的蓝靛因“被各国靛粉排挤,几乎绝种”(卷8《物产》)。红花的种植,在清末也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种植量大幅下降。修武原为遍种红花之地,清代末期因外国染料的输入,本地红花“销售不畅”而“种者渐少”(卷9《物产》)。
4.余论
农业经济论文篇7
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10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09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如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
3、农业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海南60%的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如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酿酒业、饮料业等轻工业其原料主要依靠农业。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有很大的依从性,农业对工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发动因素,农业充分发展的结果,不但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低级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力增加,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增加,又将为工业提代广阔的市场,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发展海南地方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使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4、农业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农业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贸易业、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首先农业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其次农业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出口额占30%。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向农村进军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省近十年,海南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旅游点在农村或郊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如我省通什市番毛乡,八十年代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黎族山村,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建成黎族文化村旅游点,全村有70%的农民除了搞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第二“职业”即从事交通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如今已有80%的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如林业维系着海南森林旅游业的兴衰;农业提供的土特产品,促进了旅游产
品的开发;农业提供的山珍海味、热带瓜果等丰富的食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5、发展农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首先海南的光热资源丰富。海南四季如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且生长快,各种农作物年均可收获2—3次,同内地相比,耕地产出效益高。其次是生产反季节瓜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优势。海南冬季温暖如春,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冬季农田播种面积大,因此,开展冬季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海南的反季节瓜莱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这一优势,海南目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三是海南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除了粮、果、瓜、莱等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南药等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咖阀民胡椒产量占全国的50%,椰子、腰果占全国的99%。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贵重热带森林。四是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海南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多,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为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海南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建省近十年来,海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44亿元,比1987年增长1倍,九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4%,人均农业产值2009元,居全国第一位;粮食产量达207万吨,比1987年增长55%,人均占有水平由1987年的185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290公斤,增长34%。肉禽蛋类、水产品、蔬菜、瓜果人均产量较1987年增长56%—2.7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同时,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但由于海南农业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初中占30%,小学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海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1996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4、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公顷。可使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物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变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
态的破坏现象。
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
1、摆正农业的位置,避免决策失误
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位置上”。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各项产业之母,但却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理在:一是海南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抗灾保收能力差;二是经营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三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我们应该摆在什么位置非常重要。由于海南国民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经济水平不高、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和农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决定,农业容易出问题,稍一放松,就很容易被挤掉。我们任何时期对农业形势的估计都应持慎重的态度,摆正农业位置,避免出现那种热热闹闹地:“讲基础”之后,又静悄悄地“挤基础”以至简单的按照比较效益高低来配置资源的倾向。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农业的位置,并取得共识,这样行动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特别长,因此主要靠政府的投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受比较效益高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量资金重点投入于利润高、见效快的非农业上。如1996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包农民自筹资金)7.7亿元,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七五”时期的28%下降至5.3%,与非农业投资相比相差了3倍多。因此,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除了正常税收的积累外,如每年从二、三产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基金,或向社会征收粮食消费税,或从一切基本建设中抽取农业发展基金等。以保证水利开发、农田防护、技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优化资金投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转化
我省目前的农业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经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追求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使农民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而追求资本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投向。
农业投入不能“撤胡椒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优化投向,提高产出成果,使有限的耕地和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使之产生增产增收增后劲之功效。一是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推得开的经济作物上。二是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前途远大,大有作为。农业投放的最佳回报是科技含量产品,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三是把资金投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
4、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势是振兴海南农业的关键。
农业经济论文篇8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近年来有很大的萎缩,学生就业很不乐观,但这不表明社会对此专业没有需求。据我们调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民收入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农业经营模式、农村治理方式、农民发展形式日新月异,各种农村协会、农村企业在逐渐成长,农村经济人、农产品网络营销师等新兴职位诞生,需要大量面向三农的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1.1面向城镇化建设的人才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才的支撑,人才素质的提升要靠教育。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具有战略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熟知县域经济理论,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够进行高层次的规划、统筹、运作工作。其次,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型“村官”。村官是城镇化建设的基层管理人才,要求熟悉当前三农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精通农业实用技术,同时要求较高的政治素质、执政能力、个人品德。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新型城镇化建设,果木、花卉、观光、旅游、蔬菜、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城郊现代农业是重要的产业支撑,需要针对城郊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化、科技化的专业技术人才。
1.2面向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由面向宏观经济管理向面向产业发展的中观经济管理转化,许多高校订单培养服务于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如针对棉花、葡萄、烤烟、茶、番茄、薰衣草等全产业链发展的管理营销人才培养,不仅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较好的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
1.3面向农业企业发展的人才
现代农业的发展,呈现公司化经营和服务,农业企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企业面对的是集约化、机械化的发展模式,真正限制农业企业发展的不是传统的技术人员,而是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农业企业管理涉及农产品所衍生的加工、流通、安全以及质量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个要点。懂农业知管理的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对计划、指挥、组织、监督、调配等管理职能综合运用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
1.4面向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人才
民族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地区,农业是支柱产业,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特色资源优势,急需将其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需要既熟悉民族特色又懂管理的人才去带动和开发。能带动民族产业、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极其欠缺的。
2服务三农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实践体系设计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的在于塑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作出贡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递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已有的培养方案通过军训、义务劳动、模拟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体现,但没有突出体现专业社会需求,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和逻辑一致性。本文综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技能锻炼要求,设计了体现社会需求的教学实践体系。
2.1与特定部门对接的专业课程实践
专业课程实践是要求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相应实践教学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展开具有针对性且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设计重点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企业管理、民族经济发展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要求每门课程对接相应的紧密联系单位,并邀请相关专家做课外指导教师,如课程《农业政策学》和农业局、政策研究室做对口关联单位,邀请农业局长做前沿政策报告,展开相关考察参观,参与政策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工作,将课程案例建设成果呈送农业局共享。如课程《生态经济学》和环保局对接,《农业技术经济学》与科技局对接,《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银行对接。若每一门课程都有3~4个单位对接课程实践,这样可以调动一线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并能开展有针对性、有课程特色的基本技能锻炼,创新课程实践方法,丰富学生基本技能实践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实践中调整自己的学习。
2.2基于工作室的模拟实践
将工作室制度引入农业经济管理高级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企业管理、民族经济发展成立工作室,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技能服务。初期工作室主要开展技能模拟训练,逐步开展服务项目承接,将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农业经济管理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基于工作室的模拟实践分为技能模拟、技能体验、项目参与三部分。技能模拟主要通过教学软件模拟农业经济管理情境,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如比较成熟的企业沙盘模拟、农业政策运行模拟。技能体验是指设计角色,创造角色管理情境,模拟训练其专业技能。如村官角色体验、镇长角色体验、企业经理角色体验。项目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工作室导师项目,承担工作室所承接的科研计划和调查任务,参加各类项目竞赛等实战技能锻炼。
2.3学习、锻炼与服务为一体的设岗实训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实践锻炼后,将学生放到城镇管理部门、农业企业、民族地区村委会等单位进行社会综合管理实践,锻炼其创新技能。这一阶段,既考核学生品德,又考察个人素养,更锻炼其专业技能,同时也是检验学校教学的过程。作为实习单位,则是一个获取收益的过程,没有共享的利益不会有长久的合作。因此,此阶段是融学习、锻炼和服务与一体的实习阶段。学校在加强与企业和政府部门配合的同时,主动设计(如村主任助理、经理助理等)和获取实习岗位,特别是核心岗位的获取,在设岗、顶岗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如探索更多岗位轮换和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的实习机制,通过设岗位、铺台阶等手段,逐渐加大工作职责和难度,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创新,达到实习单位和学生个人双收益的局面。
3实施面向三农需求的农业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3.1输入服务三农的实践教学意识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人才的培养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临萎缩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尤其需要加强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理念,主动融入地区经济发展中,积极对接政府,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三农”输送高素质、高质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纵览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和发展,呈现了诸多特色发展模式,关键点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重点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因此,必须将服务三农的意识输入学校、教师、学生脑海中,体现到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又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增加学校美誉度。
3.2保证实践教学经费
实践教学是一件耗时、耗力和耗钱的工作,没有强大的资金保障,再好的实践理念也无法实施。学校应多方面筹措资金,提供充足实习费用和实习单位合作费用,加强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与农业企业、与农业生产部门的合作,为实践教学提供单位保障。同时应加大对课程实践教学的投入,支持课程对口单位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工作室,保障工作室硬件基础建设;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环节的投入,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实岗实践。
3.3提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督导者,是学生与实践单位的联系者和协调者,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实践指导教师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无私奉献的教学精神。因此需要鼓励教师走出去,敏锐搜取社会需求变化,“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教学;另一方面,给实践教学老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需灵活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在保证劳动所得外,对创新收益进行奖励。
3.4配套实践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
农业经济论文篇9
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工业化新模式,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小城镇发展模式,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等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道路;经济圈(带)模式,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沿欧亚大陆桥建设一条沟通东西、平衡南北的经济走廊等。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咨询价值。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圈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费孝通教授的一项突出的学术贡献,是关于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费孝通教授经常深入基层,“到农村里、城镇里去观察,去思考”,追踪中国城乡改革开放与建设的实践,总结与概括各地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他提出的新工业化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圈(带)发展模式概念及其论述,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对于广大实际工作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费孝通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从沿海到边区频繁进行长时间、大跨度的系统调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当我翻开费老当年亲笔签名送给我的一本本论著,内心充满了敬意与怀念。现特撰此文,希望理清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轮廓,作为对先生永久的纪念。
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发现从有限的责任田上大可腾出手来另找生财之道。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是乡镇工业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因素。费孝通教授指出,中国农民找到发展乡镇工业的道路是“逼上梁山”。乡镇工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新的劳动手段与新的劳动对象相结合的产物。但也有人对农民办工业很不以为然,“有人说社队工业挖了社会主义的墙脚,是不正之风,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温床,各种帽子都有,问题提得很严重。”(注1)这种僵化与保守的观念,没有阻挡得了农民办工业的潮流。他旗帜鲜明,明确支持社队工业的发展。费孝通教授说过:“中国的草根工业如今长成参天大树,实在是亿万农民长期艰苦奋斗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作为一名社会学工作者,有责任对他们的实践活动做点理论性的分析和总结,并在舆论上给予支持。”(注2)
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教授通过对苏南等地的调查,发现社队工业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他指出:“我们应当提倡‘大鱼帮小鱼,小鱼帮虾米’,要求大中城市的工业帮助、促进农村社队工业的发展。”他形象地指出,资本主义是“大鱼吃小鱼”,而我们社会主义却是“大鱼帮小鱼”,社会主义模式里还有“小鱼帮大鱼”的一面,说得更完整些是个“大小相辅相促”的模式。(注3)他在《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指出:“在苏南地区,城市工业、乡镇工业和农副业这三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大系统。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系统,展现了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注4)
1981年,费孝通教授在三访江村时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当尽可能地分散到广大的农村里去,我称之为‘工业下乡’”。工业下乡同样可以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增加工业的比重,但是在人口分布上却不致过分集中,甚至可以不产生大量脱离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这个意义上,为具体实现工农结合,或消除工农差距的社会开辟了道路。(注5)在农工相辅、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这可能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工业国家发展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
费孝通教授以苏南发展乡镇工业为例,指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模式的意义。他说:“由于这些地方工业办得好,因而富裕起来的乡村,农副业收入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这个事实应当大书特书,中国社会基层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而且又促进了农业发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个特点的重要意义,只要和西方早年工业化历史相对照就容易看得清楚了。欧洲工业化初期,在集中于都市里的机器工业兴起的同时,农村却濒于破产,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涌进城市,充当新兴工业的劳动后备军。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工业的成长是以农村的崩溃为代价的。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与此相比,我国农民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以巨大热情兴办集体所有制的乡镇工业。这种工业化的道路,是农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自己的创造。(注6)
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受到了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为什么当年从公社主任、镇长到县长,对办工业这样积极?费孝通教授指出:“没有经费搞建设,他怎能不办工业!”“甚至连学校也要办工业。学校添置设备,修理校舍,都要校长筹集经费,校长又到哪儿去要呢?”(注7)在苏南地区,村与乡镇领导增加行政、教育与福利经费的热情很高,因而对于乡镇企业的基层行政推动力十分强大。费孝通教授的观点,反映了苏南农村工业发展的实际与历史背景。苏南乡镇企业是由农民自己办起来的,当然也有它的不成熟性,例如,出现了分散化的现象。说“村村办厂,队队冒烟”,有些夸张,但相当多的乡镇企业没有集中到城镇确是实情,造成了产业升级困难、要素聚集规模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等问题。当年个体企业与联户企业的兴起,对农村的集体企业有冲击力,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去抑制,费孝通教授认为,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以前,乡镇集体企业兴起的时候,曾受到一些抑制,现在联户企业与个体企业起来了,乡镇集体企业可不能当了“婆婆”,忘了做“小媳妇”的时候。这一前一后的两次冲击,何其相似,里边一定有文章。因此与其去抑制,倒不如回过头来总结分析一下集体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注8)他的这些想法很有道理,为了解决“二国营”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乡镇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和“二次创业”,成效显著。当年农村社区集体企业,如今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与私营企业,有些成为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企业。
费孝通教授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他认为,在基本上属于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发展社队工业,必须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去确定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业方向,才能保持稳定性。社队工业应当有原料和市场的主动权才能稳步发展。农村工业的原料与农副产品衔接起来进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生产,以地方特色拓宽国内与国际市场,这些无疑是社队工业选择发展方向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苏南地区相对集中地发展了一些有特色的乡镇工业,从而以这些特色工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了常熟招商城、吴江盛泽丝绸市场等一级批发市场。
费孝通教授把社会系统思想引入了乡镇企业研究。他指出,成熟的乡镇企业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一方面,它要从城市输入大量的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它又要输出产品,投入市场,在交换中实现产品的价值。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要看人才、信息等外来资源条件,关键的一环还在于企业内部,取决于乡镇企业这一社会系统的结构合理性,即有效的、灵活的、科学的管理。不论在实践中观察还是在理论上分析,都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个高效率的社会系统总是开放性的,总是需要不断通过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来保持其稳定发展,从而使其高度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有目的和有效率地去影响周围的环境系统。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对外界发生影响的,而只有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与传递,才能逐步使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信息是农村社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指出,苏南农村经济与上海市联系较多,与常州、苏州、无锡、南通等市的联系次之。这就是说,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对苏南地区乡镇工业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着中心的作用。
费孝通教授在新时期形成的经济发展观,核心是“志在富民”。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在江村调查时就提出了“人多地少、农工相辅”的看法。1957年,他在《重访江村》一文中指出,这个地区人多地少,不搞副业,农民是富裕不起来的。因此,他建议恢复发展农村副业和乡土工业,主张在村子里办小型工厂,希望促使农民尽快富起来。20世纪80年代,他又指出:“中国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使老百姓富起来。”(注9)他指出,富则安,安则稳。富民思想是费孝通经济发展理论的中轴,他在江苏和其它地区的调查从未离开这个中轴。
小城镇发展模式
从已有的基础上做起,这是费孝通教授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他曾说:“从已有的基础上做起,然后由点及面,找典型、立模式,逐步勾画出比较全面的轮廓。”(注10)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教授调查的村子是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的开弦弓村,他称之为“江村”。江村调查是他已有的基础。
“江村”如何改变比较落后的面貌?从内部来看,应是发展工业;从外部来看,应是发展小城镇。正如他指出的那样:“有一股外来的力,在制约着村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股力发自村子外边的镇。”(注11)1982年初,费孝通教授四访江村。以后,他将研究视野由村转向镇,把小城镇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他指出:“当年,有些地区的小集镇破烂不堪,凄凄凉凉,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发展商品经济,小城镇不恢复是不行的。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而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注12)
1983年,他根据吴江调查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他说,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这两种方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离土不离乡”与“离乡不背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离土又离乡”与“离乡又背井”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宋林飞,1998)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费孝通教授主张把它们和农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费孝通教授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认为具体需要做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库,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关于小城镇的“人口蓄水库”作用,费孝通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社队工业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县办和镇办工业的发展也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这就是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农民到小城镇里来了。据调查,这五六年来,小城镇的实际聚居人口与户口在册的人口相比,普遍增加了1/3。因此,人口普查所得的小城镇人口数与实际情形差得很远。这些农民工到了镇上与镇上工人一样干活,甚至那些条件差、最累、最重的活往往是由他们来承担,他们实际上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最新成员。”(注13)1984年,我曾根据费老的要求,带领学生在无锡县进行县城、乡镇、村集三级小城镇调查,发现该县小城镇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的1/3。
关于向边区疏散人口的问题,费孝通教授指出,当前的边区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外流,另一方面却是手艺人滚滚而来。应当欢迎这些为当地居民服务的手艺人进来,设法使他们赚的钱留下来,投资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得对他们采取开放政策,让他们落户。我很赞成他的这一观点。西部大开发应通过“东人西进”、“中人西移”与加速城市化进程,以人流、人气带动资金流、物流与资源开发,繁荣边区与强固边防。
费孝通的小城镇研究,首先选择的是先进典型。吴江县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苏南,费孝通教授以吴江小城镇为调查点进行深入分析,触到了小城镇问题的塔尖。吴江县小城镇建设的今天有可能是其它地区发展的明天;现在在这里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将来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注14)
费孝通教授相信:“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的”。“这个方法我至今认为是有价值的,但是也已经看到它的不足。”(注15)他对这种方法的不足,曾作过以下阐述:“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雷德菲尔德(redfild)教授也主张微型分析,但是他后来也感到研究一个文化较高的农民社区,应当注意到这个社区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与城镇的联系。这就对我过去的方法指出了不足之处了。对中国农村的调查不能限于农村,因为在经济上它是城乡网络的基础,离开了上层的结构就不容易看清它的面貌。在意识形态上,更受到经济文化中心洗练过用来维持一定时期的整个中国社会的观念体系所控制。这里存在着一个立体的上下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但是怎样在微型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当时我并没有真正解决。”(注16)费孝通教授在小城镇研究中使用类型比较法时,努力克服这种方法的不足,而以敏锐与远大的眼光,从个别微观社区展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费孝通教授主张联系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观察范围逐步扩大,比较方法的逐步深入和观点的逐步提高。我们对小城镇这个研究对象,从模糊的一般印象里分出了类别,又从它的发展路子中分出了模式,更从各模式本身的变动中观察到它们共同的发展方向。”(注17)他非常重视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反映了他经世致用的拳拳报国之心。他说:“对于当前小城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大家在认识上比较一致的建议供决策机构参考,起到咨询作用。”(注18)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83年,费孝通教授在《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注19)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把费孝通教授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即要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的发展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它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促使他进入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1984年,费孝通教授首先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指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大体相同的经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路子。苏、锡、常、通都位于长江下游,都是由于乡镇工业的兴起而进入工业化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南农民没有把社队企业分掉,反而更有精力、更加努力地发展社队企业。(注20)他曾对苏南一位领导说:“你是做‘模式’的,我是写‘模式’的。”“苏南模式”最初的含义,是指苏南地区农民办工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农村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后,苏南经济增长快速,是我国率先发展的地区之一。对于苏南等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称之为异军突起。同志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正如在十四大报告中所说,“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因此,总结苏南发展经验并进行理论概括,是必要的。
费孝通教授提出“苏南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意义。当时,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怎样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就大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他们千方百计地去开辟种种生财之道,农民常称它为‘找活路’。各地农民处境不同,条件有别,所找到的活路多种多样,因而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发展模式”。费孝通教授对苏南的调查总结了四条:无农不稳,即没有农业,经济站不稳;无工不富,即没有工业富不起来;无商不活,即没有商业经济活不起来;无才不兴,即没有教育和科学文化就不能继续前进。(费孝通,1998)实际上,这就是“苏南模式”。实践证明,他的这一主张与苏南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是一致的。
“温州模式”是费孝通教授提出的又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1986年,费孝通教授在温州调查时发现,“在外流动的手艺工人已达22万,其中经商的约10万。这是构成‘温州模式’的骨干。”(费孝通,1992)温州农民大批到外地去打零工,卖手艺,如木匠、裁缝、修鞋、弹棉花等。这些人省吃俭用,把在外地挣得的钱寄回家乡积累起来,成了后来在温州一带发展家庭工厂的启动资金,然后通过广大的运销网络出售家庭作坊的产品。“温州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注21)“温州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比重大。费孝通教授用“个体所有制”、“家庭所有制”界定了温州模式的特征,而区别于苏南模式的“社区所有制”。他认为:“苏南模式中的社区所有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家庭所有制的发展。社队企业的发生,它的经营方式,招工和分配原则,无处不能从传统的大家庭模式里找到对应,新生事物似乎都不能和传统模式相脱节,而且常常是脱胚于传统模式的。”(注22)
“珠江模式”是费孝通教授提出的另一个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借助邻近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工业扩散到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企业不仅两头在外,而且可以说是主体也部分在外,利润主要部分也是要吸收到外在的中心里去的。(注23)
费孝通教授还提出了其它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他到淮阴、盐城、徐州等地区都做过调查,十分关心苏北的发展。1986年,他在苏北地区的一次调查就达20多天。他指出,苏北乡镇工业发展得迟,个体专业户发展得快,因此很想搞清楚专业户对发展乡镇工业所起的作用。他在淮阴总结了“耿车模式”,认为这是一条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采取简单加工的方式来发展家庭工副业的路子。他还对“耿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有现代技术,二是能人多一些,三是建设商品市场,四是对外开放。显然,这些建议都是正确的,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他在河南民权县庭院经济发展中发现两条“龙”:一是果农专业以农户为单位种葡萄,乡镇企业榨汁发酵,县里的国营酒厂最终制成果酒;另一条龙是纺织品抽纱,一根针,一根线,不用油,不用电,老人小孩都能干。初成品分散在千家万户,县工艺品厂集中收去修整、漂白、包装出口。这种利用千家万户的劳动力,让他们不出院不出村就能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路子,他称之为“民权模式”。(注24)徐州的农民组成建筑队,到外地承包工程。大庆油田的厂房建筑,多年来几乎全是由苏北农村的建筑队承包的,依靠这种劳务输出挣回的钱,成了苏北农村工业化的启动资金。林县也有“10万大军出太行”。这种专业性劳务输出的富民路子,费孝通教授也把它看作是一种模式。福清县由侨胞投资兴办各种企业,甚至成为开发工业小区的发展方式。这些用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和国际市场密切相连,奠定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前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出了一条新路。费孝通教授称之为“侨乡模式”。
费孝通教授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是注意防止简单化、样板化倾向的。他通过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认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应是避免强制不同条件的农村仿效一个样板。费孝通教授以发展的观点,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初步认识进行过反思。1992年,他通过实地调查对苏南模式提出再认识,提出“因地制宜,不同模式”的主张。并对珠江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他指出:“发展的速度快,原有的模式变化较大,新的特点正在突出,以致过去的概念已有部分过了时。”费孝通教授还指出:“过去似乎太着重了各个模式的‘特色’,也就是它们的个性,而相对地轻视了各种模式之间交相作用、相互学习而趋同的一面。”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珠江模式”,都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果一成不变地看待这些“模式”,就会远离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是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但不应因此拒绝使用“模式”概念。“模式”也不是“样板”,并不要求其它地区简单地去模仿与照搬照抄。我认为,费孝通教授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是为了倡导人们关注与总结各地发展经济的实践,学习与推广各地经济发展的经验,因而,是十分有益的。经济圈发展模式
1984年以后,费孝通教授走出江苏,分两路穿梭进行:一路是走沿海各省,一路是走边区。沿海的一路从浙江、福建、广东到香港,可以说是从江苏向南延伸的。边区这一路从内蒙古西走宁夏和甘肃,1991年又走进大西南的山区。(费孝通,1992)从研究方法而言,费孝通教授从两个方向推进:一是横向扩展,即从对江苏省本身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到全国性的比较研究;二是纵深发展,即从农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以至整个城乡关系的综合研究。
“区域发展”、“经济区域”概念的使用与实际分析,是费孝通教授小城镇研究的深化与延伸。费孝通教授指出,越来越多的见闻和思索使我注意到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各区域不同的地理条件包括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均具有促进和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可以有不同的特点,具有相同地理条件也有可能形成一个在经济发展上具有一定共同性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又可能由于某些经济联系而形成一个经济圈或地带。
费孝通教授首先关注上海经济区与南京经济区的建设。他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将江苏分成苏南、苏中、苏北三个经济区域,把长江以南的苏、锡、常三市和地处长江之北的南通市并提作为苏南区域,这是从它们经济发展上的共同性来说的,这四市可以列入上海经济区;在苏南、苏北之间划一个苏中区,把扬州市的沿江一部分和镇江、南京两市合成一块,甚至包括南通市的西部及北部在内,属于南京经济区。这种划分不同于近几年江苏经济发展规划中的提法,但对于打破行政区划理解经济区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结南京、镇江、扬州3个城市的一片狭长的三角地区,被人们称为长江下游的银三角。费孝通教授也看好这一地区,认为南京对宁、镇、扬所组成的城市体系与上海对苏、锡、常、通组成的城市体系一样,应当对自己所处地区的乡镇工业产生较强的影响力,犹如两个相对独立的星系,各自产生辐射,照亮星点周围的太空。我曾陪同他考察过扬中,老人家对“散点式的规模经济”十分有兴趣。乡镇企业把工业犹如撒沙般地扩散到乡间,直至进入农户的家庭,使在整个乡镇范围内的居民都得到实惠。对此,他概括为一句话:“要使千家万户富起来。”
费孝通教授建议开发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他认为,长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整体,从一系列改革中得到适当的重视与扶持,不仅自身能迅速强盛,而且具有强大的能量,可以拉动广大腹地的发展。费孝通教授对上海浦东开放寄予厚望,他指出:“如果上海浦东仍像深圳那样吸引外资,以建设工厂为主,哪怕是包括兴建一些高技术的产业,它的扩散能力和辐射能力都将受到很大限制,并可能在市场、产业结构等方面与江浙,甚至沿江城市发生矛盾。即便上海能起到窗口的作用,也无法起到龙头的作用。上海应该更上一层楼,在更高层次上成为全国的贸易、金融、信息、运输、科技的中心。”(注25)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
近几年来,沪苏浙理论界与政府日益重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15年前费孝通教授的倡议无疑是其先声。费孝通教授认为,使上海在经济上成为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带工农业商品总调度室或总服务站,成为一个具有广阔腹地的大陆香港,这也许是更可取的一条路子。基于这一思路,他提出了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为脊梁,以南丝绸之路和西出阳关的欧亚大陆桥为尾的经济带的发展设想。
费孝通教授曾提出“港珠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建议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这表明费孝通教授的经济区域理论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他认为,围绕香港这个中心的三个环形地带,已到广东的邻省。“1998年底我曾从广西的南宁,经玉林、梧州北上,从恭城入南岭山脉,穿过湖南、粤北回到广州。这个地区正处在上述工业扩散区的,看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变化,使我感觉到这里正在形成一个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这个经济中心服务的农副产品的供应地带,将发生独具一格的发展模式。”(注26)近年来,张德江同志推动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模式,无疑与费老的主张不谋而合。
费孝通教授曾提出建设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意见以及建立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的问题。他主张,黄河三角洲的地域范围应当包括河口与稍微靠里一点的潍坊、淄博。
世界有“南非问题”,中国有“东西问题”。费孝通教授主张“东西合作,互惠互利”。他提出了关于西北黄土高原、西南溶岩地区扶贫开发的具体建议。这两套有关开发西部的设想,是费孝通教授在经济区研究方面的延伸。他认为,在农业传统悠久的中部地区,从农业到发展工业之间要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可能就是发展庭院经济,为广大农民切实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积累资金,自力发展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快中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沿欧亚大陆桥建设一条沟通东西、平衡南北的经济走廊,需要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我曾多次跟随费孝通教授在江苏吴江、无锡、扬中等地调查,受到许多教益。为庆贺费老九十大寿,我曾发表了《费孝通小城镇研究方法与理论》一文。此后,费老仍不辞辛劳,继续进行实地调查。弘扬他始终注重实地调查的“求学之道”、“志在富民”与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注释:
注1、9、11:费孝通:《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127、128页。
注2、4、6、7、8、10、12、13、14、17、18、19、20、21、22、25、26:费孝通:《行行重行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07、55、49、26、109~110、2、8、32、4、576、8、539、55、282、541~542、594、576页。
注3: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注5: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
注15、16、23、24: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35、93~95、296页。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费孝通:《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费孝通:《旧燕归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费孝通:《行行重行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8.费孝通:《行行重行行续集》,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农业经济论文篇10
1.1工农的性质改变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了解,对其工业化的过程分析,了解到在这个过程的早期发展中,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投放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再把农业发展产生的资源投放到工业发展中。在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2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工业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工业会发展到现在的这个地步,工业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取得如此大显著的成果,离不开农业资源的提供、农业经济的大力支持、农民的伟大奉献。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积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我国政府也随之改变了相关的政策,为了保证工农产业的平衡发展,缩短工业与工业之间的差距,改变城市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定用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发展来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全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开始使用现代的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方法,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的农业逐步改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它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手段。现阶段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不仅会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创新农业经济的生产技术,还会为创建社会主义下的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也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增强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的竞争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强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国际和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加快执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有着很大的意义。
1.3城乡一体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不平衡,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产组织能力不高、生产设备匮乏、生产力低、增长过慢、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过快,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民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更加剧烈,要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富裕。
2农业经济的转型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学科带来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给农业经济的管理学科也带来一些影响和改变。
2.1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的增多,传统农业经济逐步被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所取代,农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关于农业的学科渐渐增多,管理学科的对象应着重放在农业的产业链上,注重农业生产的过程,保障农业产品安全质量。
2.2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主要的城乡经济结构。城乡传统的经济结构被打破。在社会经济的转型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定会得到极高的重视,管理学科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现代也是一个注重环境的时代。农业本身就是经济和环境的再生产结果,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农业产品的再生产,所以环境保护理论也成了管理学科关注的重点。
2.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逐渐深入到农业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方针渐渐变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并且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体现在:政府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理念,把可持续性的使用和保护环境当作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管理学科重点,以至于农业经济的管理理论发生了质的变化;怎样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将会成为农业经济转型期管理学科的重点。
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改变
3.1确定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社会经济的转型显示出很好的发展趋势,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是转型过程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存在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很少,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农业产业的整体形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去农业发展只注重产品的重量,转变成现在注重农业产品的安全质量。这就激发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2者之间的矛盾,所以要管理好农业,就要确定好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极力解决2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3.2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着重变现学科之间的特色
在分析了转型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管理学科的探讨对象的一些变化,了解到其中的差异,执行差异化的学科战略,把工农的性质结果、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农业经济转型期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注重农业经济的整体分析,注重生产之前、生产中和生产之后3个阶段的生产步骤,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注重环境和国际方面的问题。
3.3加强人才的培养
从差异性的学科中可以发现,针对不同的重点有着不同的方针,这样就导致了需要不同的人才。可以提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和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选取农业经济在转型期管理学科所需要的资源,例如教学教材、教师辅助教学所要用的资料和理论。恰当调整研究重点,将教学新理论、新方法和技术融入到管理教学中,培养探讨重点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应加大教学的改革和规划,推出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中的人才培养对策,重点培养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优秀的人才,增强培养力度。
3.4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个比较广的学科,里面主要包含了2个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还包含了其他很多不同的学科。这些不能分离开来,要整体性研究,就要加强多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合力解决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不断增强思考能力,去增强实践经验。
4结束语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新农人”返乡,迎接新挑战-华北平原未... 2023-03-28 09:12:48
推进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探讨 2023-03-24 10:40:24
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优化研究 2023-03-22 17:49:56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2023-03-22 10:15:09
宜机化改造对农业创新探索 2023-03-22 10:12:42
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 2022-12-30 08: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