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课心得体会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08-25 17: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课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课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基础会计

1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特质

将德勤财务机器人、用友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有以下特点。(1)大量规则化应用领域被人工智能取代。原始凭证审核,依托于电子票据二维码应用,票据关键信息(如发票抬头、税号、发票内容、金额等)被人工智能识别并依照规则进行判断;根据原始凭证相关信息依照借、贷规则选择相应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也是人工智能依照既定规则完成;根据记账凭证完成记账和报表编制,在会计电算化时代即已完成,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则更是“小儿科”,仅需要依照既定规则将数据库文件以视图形式呈现。可以看到,从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再到账簿形成、报表形成,会计明晰的规则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切合的舞台,而有明确规则的领域是人工智能能够凸显其计算能力的优势领域。由此可见,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应用领域能够被人工智能“完美”替代。这也是德勤机器人、用友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最先得以应用的领域。(2)经验化应用领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以超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著称,能够通过大数据获取认知上的进步,可以从大量的图片中学习识别猫,也可以从大量的棋谱中学习对弈。会计、医生曾经被认为“越老越值钱”,即是基于经验的价值增加,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能够借助经验处理非常规、复杂的情形。通过学习积累经验获得认知进步,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擅长的领域。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案例学习获得“经验”,并且由于存储记忆能力的显著优势超过会计、医生的经验。因此,经验化应用领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3)人工智能应用推广速度受到成本的影响。2017年德勤财务机器人推出,随后用友财务机器人、浪潮财务机器人也相继面世,一年时间之后这些财务机器人并没有大量应用,其原因既有技术成熟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成本方面的原因。财务机器人的应用成本,不仅包括购买财务机器人的价格,还包括企业转换成本。在erp、财务共享中心等信息化建设之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大、实施风险高的特征使得企业对于系统切换心存顾虑,使用财务机器人是否又将成为投入高、见效慢的项目,成为企业应用财务机器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正是由于受到应用成本的影响,财务机器人在2017年推出之后只是引起了观念、认知上的“地震”,广泛的应用并未看见。

2“基础会计”课程核心

从目前国内高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基础会计”(会计学)课程的情况来看,该课程仍然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其核心内容一般包括:(1)会计核算基本方法,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凭证、账簿、财务报告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借贷记账、凭证编制、账簿登记、财务报告编制等基本方法,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理解会计的基本逻辑与方法。(2)会计核算基本操作,涉及凭证填写与审核、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编制等内容。在会计基本方法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实验等方式,掌握凭证填写与审核的规范、账簿登记的规范、财务报表编制规范等操作环节的要求,通过实践体会从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编制的规则与过程,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3)会计视角的形成。在对会计要素、复式记账的理解中,学生将完成对经济活动的会计视角理解。例如,企业完成销售活动,从经济活动的范畴理解,更多强调客户关系管理、合同签订、履行合同等节点,而从会计视角理解,则更强调伴随销售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和成本化物流,即在收入形成的同时,根据资金支付的状况选择银行存款、或者应收账款、或者应收票据、或者预收账款进行核算,同时在物流发生后结转相应成本。将经济活动的会计本质进行识别,培养和形成会计视角成为“基础会计”课程的关键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基础会计”成为会计入门课程。

3人工智能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挑战

(1)规则化应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修订完善规则为会计人员留出了空间。人工智能因其超强的运算能力,能够在既定规则的指挥下“毫无怨言”地处理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工作,并且处理效率更高。单纯地规则化应用,会计人员与人工智能相比,完全不具有优势。仅仅只有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成本还相比人工成本更好的前提下,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账簿登记、编表编制工作仍由会计人员完成。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本得以降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相比雇佣会计人员成本更低,会计人员无疑将面临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也是业界认为人工智能带来会计“地震”的重要原因。虽然2017年会计人工智能出现后并没有马上带来会计人员下岗潮,但这一时刻不会太远,一旦人工智能应用成本得以降低,在人工成本逐渐上升的现实状况下,处理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账簿登记、编表编制的纯规则化会计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人工智能以规则为基础完成会计活动,那么谁来定义规则?战胜棋圣的人工智能以围棋规则为基础开展对弈,无人驾驶以道路交通规则为基础完成驾驶,财务机器人在完成会计活动时同样基于既定的规则。从国家层面看,“会计准则”处于不断的修订完善过程中,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会计准则往往紧随着新经济活动而修订完善。一旦会计准则变更,意味着完成会计活动的人工智能所依据的规则也需要变更。因此,规则变更与修订为会计人员留出了空间。“人工制定规则,人工智能完成规则”可能成为未来会计活动的新形式!会计人员制定规则,是否需要从了解基本规则入手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作为制定规则的会计人员,不可能完全不了解基本的借贷规则、基本的账务处理规则,就开始着手调整规则。基于此,了解和掌握基本会计规则应当成为会计人员的必须,通过“基础会计”课程促使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规则也成为必要选择。但人工智能应用会计规则的优势,促使会计人员在学习掌握基本会计规则时必须思考,学习基本会计规则的目的是应用还是修订完善?如果仅仅将学习会计规则的目的定位于应用,这样的会计人员只能定义为初级会计人员,一旦其人力成本高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本,这种岗位人员无疑是会惨遭淘汰。因此人工智能的出现逼迫会计人员将学习会计规则的目的定位于修订会计规则的高端人才,只有在基础规则之上,跳出规则制定规则,才可能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大趋势下赢得一席之地。(2)经验积累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经验规则化为会计人员留出了空间。会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建立在大量案例处理的基础上,在复杂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形成隐性知识,如果这些隐性知识不能显性化、不能总结提升为规则,这些隐性知识只能藏于人员的头脑里,导致似乎“越老越值钱”。人工智能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在大数据基础上形成“经验”从而自我学习,并且其总结的经验将以“代码化”的形式显性体现,相比会计人员而言,经验形成的能力更强、经验显性化的能力也更强。但从经验到规则,人工智能还不能直接将积累的经验形成规则,规则的形成还需要人工干预。因此,会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经验规则化为会计人员留出了空间。面临人工智能应用,会计人员“越老越值钱”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会计人员的价值不再建立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经验知识化、并进一步规则化的基础上。会计人员要完成经验规则化过程,也需要对基本规则熟悉了解、并对经验是否作用于规则修订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因此对于基本规则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基础会计”课程仅仅是会计入门知识的介绍,不能形成会计处理经验,在经验积累方面不存在是否课程内容是否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问题,但由于会计人员需要将经验规则化,需要熟悉了解基本规则,并对经验是否推动规则变化做出判断,因此通过“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了解基本规则仍然是必要的。(3)会计视角的形成仍需通过“基础会计”课程培养。人工智能完成了从原始凭证审核到记账凭证编制、再到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的任务,使用人工智能完成这些任务得到的是凭证、账簿、报表这些结果的呈现,对于这些结果、这些信息究竟对于会计人员意味着什么,会计人员通过这些信息怎样从会计的视角去理解经济业务,人工智能并未给出答案。而“基础会计”课程则是从经济业务到会计业务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等内容成为将经济语言转换为会计语言的工具,会计视角得以培养形成。因此,从会计视角培育需要来看,“基础会计”课程仍然是有必要开设的。

4“基础会计”应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适应性调整

概括起来看,面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大趋势,“基础会计”课程仍有必要开设,但应对这一趋势,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具体包括:(1)“基础会计”课程目标需要定位于会计基本规则体系建立而非操作能力。由于人工智能能够以高效率的优势完成规则应用,因此“基础会计”课程目标不能再强调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应用能力,应该将“基础会计”的课程目标定位于促使学生构建会计规则体系,培育经济业务的会计视角。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不再是掌握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操作,而是建立会计规则体系,掌握会计语言实现从会计角度理解经济业务。(2)“基础会计”课程内容需要强化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借贷记账等基本规则体系内容,弱化凭证、账簿等操作性内容。根据前面的分析可见,“基础会计”作为基本规则介绍的入门课程,学生需要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基本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提升规则制定的能力。以往课程中,通过实验、实训提高学生填写凭证、登记账簿的操作能力,但这些操作未来将被人工智能高效替代。在人工智能在会计规则化应用领域形成趋势的当前,操作能力培养这部分内容需要弱化,而对于会计规则体系的理解、会计视角的培养应当强化。(3)“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中需要适当增加有关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介绍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趋势,以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发生的变革,提前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会计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生活而存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对会计提出了变革要求,应对这一要求,“基础会计”应当不回避,主动做出调整和适应。例如,对于会计总论的阐述中,介绍会计的发展趋势,不能还停留将会计电算化作为发展前沿,电算化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大数据、人工智能才是未来的发展前沿;在会计的发展阶段中,古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电算化会计阶段的划分也值得商榷,复式记账、计算机的出现作为阶段划分的关键节点,但在2017年人工智能推出后,是否在电算化会计阶段之后已经需要重新再切分出人工智能会计应用阶段,值得学术界探讨。

5结语

财务机器人诞生后会计岗位可能面临失业潮,“基础会计”课程似乎也已经没有必要开设。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的特质、“基础会计”课程的核心,指出在人工智能应用趋势到来的当前,规则化应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修订完善规则为会计人员留出了空间;经验积累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经验规则化为会计人员留出了空间;会计视角的形成仍需通过“基础会计”课程培养。因此“基础会计”课程仍然有必要开设,其课程目标需要定位于会计基本规则体系建立而非操作能力,其课程内容需要强化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借贷记账等基本规则体系内容,弱化凭证、账簿等操作性内容,同时课程内容中需要适当增加有关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婷蔚.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探析———以德勤财务机器人为例[j].商业会计,2018,5(10):77-78.

[2]王加灿,苏阳.人工智能与会计模式变革[j].财会通讯,2017(22):41-43.

[3]任世赢.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8(1):96-97.

[4]邓文伟.人工智能时代的会计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财会,2018(5):86-88.

篇2

关键词:研教融合;以研促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 专业简介及学科基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学校以工为主,电子信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优秀应用创新型人才是各专业的主要目标之一。

基于学校已有优势和社会需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于2008年9月首次招生,目前在校生共231人。该专业现有14名专职教师和2名实验师,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人、讲师3人、高级实验师2人;7人拥有博士学位,还有博导2人,硕导11人;人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1人,广西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1人,在专业建设上具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归属自动化系,成立初期,本着“资源共享、交叉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师资力量和教学平台等方面,得到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广西区重点学科的支持。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不是自动化、计算机等现有专业的简单组合,而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具有自己独特定位和完备教学计划的新兴交叉专业,在建设上需要探索求新,呈现自身特色,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智能专业已形成面向地方产业的3个特色人才培养方向: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智能传感与检测。在科学研究方面,智能专业也获得了丰硕成果,已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大量横向科研项目。

2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路与目标

智能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已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应用创新人才的诉求,这启发了我们形成科研创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在本科教学上实现教学内容和科研实践的有效衔接,一方面我们要求从事科研的教师将前沿知识、新思想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高水平、高性能的智能专业研究室和实验室。两者结合,将教师科研活动和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互相服务,争取利益最大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路为:依托学科优势,以科研团队为龙头,以培养应用创新人才为核心,将课程教学和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进行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目标为: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融合专业相关知识,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明确专业方向。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有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3 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为了体现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首先,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专业的科研特长凝练出3个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3个研究方向指导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体系保证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3.1 研教融合的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该专业现有的教学基础、科研项目以及中长期的教学和研究目标,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3个培养方向。

(1)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针对该领域的培养需求,我们开设了最优控制、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技术、工业通信与控制网络、智能机器人等相关课程。

(2)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专业人才培养。在该领域,我们开设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处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相关课程。

(3)智能传感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基于社会在该领域的人才需求现状,开设了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智能传感器与检测等相关课程。

上述课程设置是从智能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目前承担的项目中凝练出来的。智能专业的教师队伍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所开展的科研项目紧跟广西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和广西知名企事业单位有着大量的合作,同时研究问题面向学科的前沿高新技术。这些课程能有效支持学生在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精密制造系统中微/纳米级智能控制、汽车行驶状态智能监控和实时故障诊断、智能轮胎系统和车身平衡/稳定系统、汽车网络通信协议及实现、汽车运动控制与队列协同、人体脉络建模与分析及疾病诊断、传感器网络及其微协议、玻璃和橡胶等化工流程的智能控制、药物检测、原油评价及环境智能监测等方面进行初级研究和实践。研教融合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而且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收到了良好效果。

3.2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将教师丰富的科研经验转换到智能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智能专业人才,我们同时在教师的队伍建设、授课内容优化方面进行了改革,制定订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制订的3个研究方向,将教师队伍划分为3个团队。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本方向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上各有侧重,即科研队伍与教学队伍有机融合在一个团队中。为避免教学和科研有所脱节的现象,要求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参与科研的讨论和设计环节,这样既保证其工作重心在教学任务上,又保证其视野的开阔性,能够及时地将前沿知识、创新思维训练等带入课堂。

(2)授课内容优化。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专业授课内容紧跟科研、技术、应用前沿,注重知识的交叉融合。通过凝练科研中的前沿问题和应用问题,选出学生可理解甚至可解决的内容,将这些内容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队伍融入科研队伍保证了授课内容的前沿性和启发性,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在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前沿知识的引导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在专业课程内容上,每门课程从科研项目中有针对性地选取5-10个案例,从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下为理论教学提供现实案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注意观察对研究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进入课题组,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教学实施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理论学习和现实应用的紧急结合,找到知识与问题的对应,让专业相关知识得到综合应用,加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内涵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和使命感。

3.3 教研相长、协同创新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010年,学院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验室,与原有的自动化区级实验示范中心的多个实验室一起,共同满足智能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需要。然而,随着智能专业的深入建设,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还要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成果,利用学科、专业积累的科研实践反哺实验教学,建设教研相长、协同创新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提高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层次。近年来,学校对重点学科的科研条件建设增加了大量投入,然而,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与科研条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平台上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在设备论证、申购和采购、使用管理上既要满足科研实际需求,又要兼顾教学需要,以此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同时提升了本科实验条件层次。例如,2013年利用中地共建资金,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先进控制与智能控制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电子与智能控制实验室,新建了基于视觉的机器人控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对本科生开放,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的需求。

(2)走校企合作共建之路,拓宽实践环节的渠道。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需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体的,我们利用教师手上大量的横向课题,结合当地产业结构,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的形式,为学生的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提供场所,拓宽实践渠道,推动实践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轨。通过有效地校企合作,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在创新能力上也得到较大提升。

(3)成熟的科研项目向实践环节转化。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训练,智能专业鼓励教师开发基于科研项目的实践类教学项目。科研项目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现实意义,教师从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中选取合适的题材,进行设计,转换成实践类课程,让学生选择、参与或独立解决。来源于实践科研课题的实验教学项目凝聚了教师多年的科研经验和心得,这些取材于学科前沿的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结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近5年来的建设实践中,我们坚持科研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进行研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科研方向引导课程设置,以科研内容丰富课程内容、以科研平台提高实践环节建设层次,为达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研相长、协同创新的建设目标,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截止2013年6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两届毕业生毕业,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0%,第2届毕业生除逢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式最为严峻的2013年,但是第1次就业率就比去年增长了18%。

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 化学一体化课程 非智力因素

有些技校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并不好,但在技校化学一体化课堂上的表现却很优秀。出现这样的现象,极可能是原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存在这样一些现状:厌烦理论学习,自控力差,不能集中注意力等,这些都是非智力方面的问题。要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在培养其掌握化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影响。

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的关键,而兴趣、动机、性格、意志等则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是指除去智力因素,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在化学一体化课堂中,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会促进智力因素的积极发展。

二、非智力因素与化学一体化课程学习的关系

化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会产生影响。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化学知识认知过程,但却是确保学习活动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及个性特征都会对化学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有较大的影响。注重技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三、化学一体化课程中,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培养非智力品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勤于练习

笔者学校的化学一体化专业课,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无论新生还是老生,没有哪个会畏惧化学实验。化学一体化课程实验练习数量多、强度够,并且以实验带理论,以实验操作的练习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全面的化学专业实验练习,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耐心、信心以及做好一件事情直至完美的恒心。

2.全面锻炼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技校学生智力低、学习差,但技校学生往往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而不是单纯因为智力原因。在化学一体化课堂上,笔者会给学生提供平等的、足够的锻炼机会。例如,在酸碱滴定实验课上,刚开始,学生对实验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第一次实验如果不成功、数据不完美,那么学生就开始做第二次实验。一个实验做熟练了,学生就会自发地探究类似的实验。课堂上充满了激烈的讨论声,大家津津有味地交流着平时看似枯燥的理论。这样活泼有序的课堂,能让每一位学生的理论、实验,甚至语言表达都得到长足的锻炼。全面的锻炼能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己,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勇于接受各种挑战。

3.恰当要求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具有难度梯度的学习项目。例如,玻璃仪器基础操作、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拓展实验等。在各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帮助,让学生不断完成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目标,不断进步。这样的课堂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避免了因失败而泄气。

4.树立榜样

在笔者的班级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刚入学时,他不敢提问,没有交流,成绩很差。实施化学一体化课程后,在教师积极辅导和同学相互帮助下,这个胆小的学生现在能积极提问、勇敢质疑,成绩有很大的提高。笔者把他立为榜样,经常表扬和鼓励,他就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其他学生也在不断地观察学习榜样,也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使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榜样。在化学一体化课堂上,笔者设立了各种榜样,例如,试剂配制标兵、规范实验能手、准确数据达人等,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动机,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5.注重强化

班杜拉认为,强化通过认知过程中的中介发生作用。根据这个理论,在化学一体化课堂上,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笔者就利用表扬、加分或者物质奖励等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直接强化,促使学生增加这样的正向行为,其他学生也受到了替代强化,也会努力争取体验这样的直接强化。这样能让学生体验积极行动的成果,了解价值所在,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篇4

关键词:一体化 改革 职业院校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针对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技工学校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技校教学质量,这是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关键。

一、推行“一体化”改革的必然性

首先,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法是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差于普通院校学生。因此,学生进入技工院校学习,家长认为脸上无光,老师为之“惋惜”,学生更会“破罐子破摔”。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中除了包括逻辑、数理智能以及言语、语言智能,还包括技艺、技巧和技能的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及身体、动觉智能,甚至还包括现代研究成果的偏向于心智操作的交流、交往和自知、自省智能。而且,他还认为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研究表明,进入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智能类型大多为形象思维。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技工院校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他们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之间只有智能结构类型的不同,没有智力水平的高低之分。完全可以把技工院校学生培养为技术型、技艺型、技能型的专家。

其次,技工院校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专业基础课有完整的理论学科体系,“知识点”很多。专业实践课是学生在实训场地,按照实训教师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

技校的学生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性知识的学习不太适应。他们面对分散孤立的一门门课程知识时,不知道多少是有用的,以及如何应用,因此学科性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够高。他们具有适应形象思维的特点,相对来说,更适于“在做中学”。很明显,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教学,这一方式存在很多弊端。而“一体化”教学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教学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推行“一体化”改革的措施

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会是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呢?

1.一体化课程设置

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技能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也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我们应该根据职业发展阶段,为每个专业设置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而一体化课程正是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然后再根据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资源与师生特征,为每一个一体化课程设计出若干学习情景,即学习任务。最后为每个学习情景制定一个教学大纲。

2.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

同常规教学的课堂一样,一体化教学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为一体化教学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动用了许多教学设备,所以一体化教学管理比常规的课堂管理要困难得多。特别是一体化教学有实践和生产的加入,故其管理的内容也比常规课堂管理要丰富得多,比较明显的是增加了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操作的管理。

一体化教学由于有实践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训练时,一定要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导,引导其步入正轨。每上完一个教学模块时,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心得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也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技巧。

3.编写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很难适应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编写一体化教材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摒弃“繁难编旧”的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

(2)在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

(3)遵从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4.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应该组织理论教师利用节假日进工厂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通过实习老教师的传、帮、带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

三、结语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也是技工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职业院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改善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大有帮助,从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而要推进教育改革,提升一体化教学效果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不可过于侧重某一个专业内容;在课题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衔接,融会贯通;不可因技能培养而忽略素质教育;教师的培养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培训班学习材料,201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教育课堂在场价值观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社会媒介化发展的特殊产物,不仅能够建构起智能媒介化的信息社会,更能深入到传媒研究领域,引导影视传媒研究朝着“互联网 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前影视传媒教育正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通过媒介信息技术调整现有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教学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影视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基于人工智能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影视教育正致力于从“刀切教育”迈向“精准教育”,从“课堂缺席”转为“课堂在场”,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信息平台搭建,都在不断强化智能教育培养,力求为影视传媒教育的智能化改革和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一、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应用价值

智能化影视传媒研究是教育信息化极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拓宽了影视传媒教育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在技术手段、渠道搭建、傳媒伦理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消除数据鸿沟,发挥智能传媒教育技术赋能和知识平权的双重功能。影视传媒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性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教育学者是影视文化传播的驱动者,因个体间存在传播技能、信息储备和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影视传媒教育具有严重的知识鸿沟。在影视研究学者步入算法教育的重要阶段,智能教育平台可通过读取人的反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天赋类型。与此同时,教育学者能够充分利用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获取定制化的影视资源和学习条件,以技术逻辑引导学习流程,用分析框架提高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强化教与学的变革场景,激活文化创作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使科技创新在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引导作用下,从一般的理论教学形成智能媒介化的信息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学习教育模式。

2.拓宽学习渠道,推动教育形态从理论课堂到智能媒体教育课堂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引发起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从教育手段和学习途径上来看,原有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大数据催生出的智能化影视教育,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搭建起新的算法课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简化理论教学的概念,又通过具有超强运算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技术手段协助实践操作。例如,人工智能照相机作为辅助型的教学工具,被运用于智慧课堂的摄影实践教学中,借助云端技术和物联网连接远程数据中心,可以帮助不懂摄影技术的学习新手尽快了解电影拍摄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场景从应用性教学到智慧型课堂的氛围建构。人工智能与影视教学的跨界融合,成为智能传媒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形态正逐渐从智慧课堂过渡到智慧校园,从传统的理论范式过渡到智慧媒体的应用型范式,帮助构建起新的学科话语体系。

3.重视传媒伦理,推动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价值观和技术性的生成。人工智能是以追求效益为初心的理性工具,在技能研发阶段尚未对伦理规范提出强制要求,技术伦理向来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影视传媒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重视以道德审美为核心的理性意识。智能化传媒教育将信息技术和影视教学进行结合,使得理性工具得以同理性意识深度融合,人文关怀建立在技术作用之上,这既是培养受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亦是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技术性和价值观的生成,与其说是建立在影视教育应用场景上的技术伦理规范,不如说是借信息技术完成对传媒伦理和受教育者价值观的理性建构,让人工智能发展紧密联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问题,加深技术手段和教育学习的彼此作用,从而获得传媒教学在伦理层面的共识。随着传媒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内容为载体的影视教学活动意味着要担负起更重要的教学责任,学科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注重传媒伦理和技术伦理为教学基础,重新建构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价值观的活的灵魂。

二、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风险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赋予影视传媒教育极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问题。

1.灌输式教育仍占据主流,智能化影视教学陷入价值认知困境。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前,理论 实践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存在于传统影视教学工作中,受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培养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影视创作及影视理论等相关课程都按照相同的培养模式进行。由于教育主体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过往只能够通灌输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教育,智能化影视教学则是处于小范围内的实践和创新。对影视教育而言,理论与实践是学习的内容,继承与创新才是研究的实质。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认知,从灌输教育逐步迈向定制化教育,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应当是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2.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缺乏思考,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出现奠定了智能传媒教育的基本雏形,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传媒教育,在平台搭建层面已出现显著性成果,但对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还存在明显问题。影视教育智能化应当以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教育为目标,崇尚的是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应当将人工智能技术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课堂,除了要从“线下”走向“线上”,还需要考虑到以人机交互为主要形态的教学应用场景,挖掘人工智能教育更多的应用情境和展现方式,从而对影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价值提供合理的在场性证明。

3.专业壁垒依然存在,智能化教学成果马太效应极为明显。智能教育世界要求培养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但人工智能的马太效应逐渐渗透到影视传媒教育工作中,也会导致教学成果受到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难以满足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作为艺术研究的影视教学活动,其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同样重要。尤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推进受教育者从“影视学者”逐渐过渡到“影视作者”,人工智能不仅需要满足师生的定制化教学任务,还应当破除专业和行业的壁垒,对其相关联的学科和传媒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够改变当前智能化影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面临的不足,不断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三、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面对智能传媒教育的风险与挑战,影视专业更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发展特色,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场景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推进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1.从“灌输教育”走向“精准教育”,创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智能传媒教育范式的自主性建构,应当立足于对传统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基于当前影视传媒智能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不足,其转型实践需要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在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下,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碎片化学习完成系统化的学习过程,逐渐从“灌输式教育”走向“精准化教育”。例如,人工智能时代对影视学生的培养更趋向于“以个人为导向的系统化学习”,通过前期对受教育者的大数据整理,对每一位同学的逻辑性、想象力、创造性和沟通能力等进行分析,从影视理论和影视创作两大方向出发对受教育者形成定制化的学生画像,并提供针对性的智慧作业,帮助教师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可以预见的是,智能传媒时代,“互联网 教育”学习模式的生成,在推动知识平权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成为影视教育智能化追求的重要转型路径。

2.从“课堂缺席”走向“课堂在场”,打造新的传媒教育平台。人工智能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应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场景。过去的影视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场景,采用课上理论和课下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完成影视教学的闭环。人工智能时代,影视传媒教育应当调整原有的受教育模式,通过搭建合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可以巧妙地将课堂场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教学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成长课堂的“在场共生”。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带动影视制作的推陈出新,通过搭建智慧超媒体系统,将电影屏幕从影院搬到校园,自动生成无穷界面。与此同时,影视传媒的智能化还可以帮助教师自动生成电影梗概,将理论性教学转变为可视化形象,使电影理论同定制化的影像人物之间建立匹配关联,让教育场景从线下逐步延伸到线上,为影视研究提供重要的云服务。

3.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实现产研学的自主对接。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和,帮助构建起传媒教育和传媒业界的良性生态关系。传媒教育智能化也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带动影视内容的高质量生产、影视人才的高质量创作。因此,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引导产研学的自主对接也成为了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实践的有效探索。未来的影视传媒发展,能够抓取海量资源建构独立的影像景观模型,为机器人参加艺考创造可能性,并且也可以紧抓电影内容的智能化生产,从前期的电影脚本自动化写作到后期的虚拟演员个性化定制,系统均可以对剧本创作、电影拍摄等课程进行精准化评估,从中筛选出符合影视公司要求的作品,进入后续的市场化操作。

篇6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1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04

南京邮电大学依托在信息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良好的基础,2011年成功获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成为我国首批获此专业办学资格的两所高校之一。目前该专业系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也已于2015年6月获得了学士学位。

一、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1]。可见,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智能电网的相关专业,因此该专业的建设也必须以我国智能电网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智能电网的概念是在各种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传统电网的发电侧和用户侧特性发生了重大改变,并给输、配电网的发展和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将其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描述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涵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具有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内涵的现代电网[2]。“十二五”期间国家已规划建设“三纵三横”的特高压交流线路以及十五回的直流线路,网架薄弱的问题将逐步解决,区域间电网通过坚强骨干电网相互支援,将避免网架薄弱造成停电且供电恢复缓慢的问题。而下一阶段,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应主要集中在配电和用电环节,主要发展技术集中在分布式发电并网、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和电力系统储能4个方面[3]。

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智能电网专业知识,具备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科技人才。

(二)课程体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2015级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要求为不少于174.5学分,每 1 学分为 16 个学时。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类64.5学分、专业教育类72学分、实践教育类28学分、创新拓展类(自主学习)10学分,所有课程在总量设计和类型设计上均严格达到工程专业认证的普通标准和补充标准。

专业教育类中的核心课程除基本的强电基础课外,增加了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两门通信类基础课加强通信学科知识的学习。特色课程根据我国下阶段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设置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输配电技术、智能电表与用户需求管理和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四门特色专业课以满足社会对智能电网人才的需求。具体的专业教育类主要课程如图1所示。

由于智能电网需要监控电网中大量设备的工作状态,需要用到大量的传感器进行检测,而且作为一种特定的有信息数据传输的网络,也必然存在网络安全的问题。因此课程体系中除本专业的课程外还增加了测控类和计算机类的跨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选满一个专业类的课程,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宽度的要求。具体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如图2所示。

(三)实践环节与实验室建设

根据社会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了“通识基础实践、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自主个性化学分训练、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训练”的“4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涵盖了课内实验、课外开放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挑战杯活动、学科竞赛、省校院stitp项目和基地实践项目等,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不低于总学分的30%。

为保证以上实践环节的顺利推进,学院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国家级“网络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获批,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特色,构建了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大平台。2005年建成的省级“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承担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类竞赛。2014年建成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是一个主要面向本科教学兼顾科学研究,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学科综合训练中心,该中心建有以智能微网为骨架,包含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两种典型的新能源发电形式以及电能的计量与存储控制、并列/解列控制、系统继电保护等核心模块的一个完整的类工业化微电网实训系统。可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综合实训需求。

三、结语

南京邮电大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通过不断努力,摸索了一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该培养模式不仅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还适应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脉搏,并能根据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结构,并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智能电网产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俊瑞,王艳,田禾.基于社会需求的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33):22-23.

[2] 张东霞,姚良忠,马文媛,等.中外智能电网发展战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1):1-13.

篇7

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一座宝库,它是无限的,需要不断地挖掘来展现。智慧挖掘最主要的含义就是采用一些手段、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将人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和经验转换为能够让人容易理解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智慧挖掘在日常生活有着不一般的作用,我们发现在日常办公或者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些人相比其他人更为容易和轻松,但问起原因来,这些高手却无法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就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却不能够很好地传递给别人,不是他们不想传递,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传递,这就是一种缺乏智慧挖掘的体现。智慧挖掘主要是通过一些方法将一些人的丰富经验和智慧通过书面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让大家能够对这个资源进行共享和掌握,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更好地处理企业中的事情。

智慧挖掘的方法很多,只要愿意去做、懂得付出、愿意分享,就一定能够做到智慧的挖掘。智慧的挖掘不仅可以帮助他人,对自己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在受到他人尊重的同时对自己也是另一种进步。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智慧挖掘的方法。

1、岗位sop、原来工作如此轻松

中心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员工处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却不知该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有些精英人才却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广州中心决定采用岗位sop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用约谈的方式,并积累前人的经验编写工作指南,内容包括广州中心的战略和文化。sop标准指南中对每个班长的职责与使命进行定位,针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管理交流、团队建设以及系统性的原理提出了“五三三管理指引”。其中对日常管理必须的工作流程与步骤,结合实际案例、工具模板,同时配备一些文档和提醒事项,有效明确解答所有班长的疑惑,并且可以为新任班长提供指导性的工作指引。在这个过程中,广州中心逐步确定了三大岗位职责,可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任务,而11个工作模块则是将员工的工作进行细化,42个工作流程的出现让人们处理事情来更加得心应手,20个管理工具让管理人员不会因为事情过多而手忙脚乱。岗位sop成功吸引了大家学习的热情,有高达96.23%的员工加入到学习中来,而100%的员工都在关注岗位sop,这就很好地将前人的智慧挖掘出来并形成共享。

2、在线课程开发,共享课堂,互动学习

广州中心还发现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找不到一些能够切实帮助到自己的老师或前辈,以至于遇到问题没有办法处理,有时一些课程开发项目也无法有效完成,所以中心想出了在线课程开发的点子,主要包含“五个一”的内容:一支有着丰富经验的面授讲师团队,可以给予学习人员最精确的指导、最深入的剖析;同时有着一支电子微课开发团队,这支团队能够引入最新的开发理念,开发出最适合培训人员的电子微课;一全套课程系统学习下来,经过培训的人们都能够掌握足够的知识技巧;而一个行业标杆式的交流平台则让人们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行业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作为微课的支撑平台,则因为丰富的授课经验、长期的培训基础,能够很好地支撑起整个平台的良性发展。

3、三分钟视频课程,片子虽短,智慧无限

复杂的知识体系让人们对于知识了解只能是皮毛,加上人的惰性,很难做到长时间去学习一个知识,加上工作、生活上时间的紧张,想要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更加困难,因此广州中心开设了三分钟视频课程,让人们可以每天只花费一点时间就能够在长期积累之下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最后形成一套知识体系,每一个知识点就像一粒黄沙,长期积累下来就能够聚沙成塔。三分钟视频课程让人们在空闲时间能够再一次提升自己,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人们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得到员工们点赞。

篇8

关键词:高职学校; 体育; 德育; 智育; 美育; 多维度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40-002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和探索一直在深入的进行之中,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整个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指明了方位,体育课程教学所要达成的五个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传统的三基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又是达成教学目标反思的参照对象。课程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细化过程。

维度(dimension)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度的视角理论,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对象并不为了面临高考升学的学生,培养目标也有别于普通高中,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偏重于应用型人才和实用性人才教育方向。如何把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之间区别和联系,多维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可以使德智体美疏密适度、分合有度,避免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出现混乱。

教育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过:“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今天,德、智、体、美四育的维度中,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旧是智育与德育,体育与美育相辅佐也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确立,为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毕竟不能脱离体育教学的实际,一些本不完全属于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重点目标,过于强加或挤占在体育课程教学之中,显然,这是不合适或是不科学的。能否准确把握体育课程设计的总体方向,使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丰满活泼而不是臃肿死板,在设计中兼顾德育、智育、美育的精华极为关键。要紧密衔接德、智、体、美四个维度综合要素,注重健康,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服务专业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体育教学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

2.体育的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育共性维度的认识

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是相互支持、具有紧密逻辑关系。体育以育人为本,则强调育体育心。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存,在维度的理论上各自体现不同重点和难点,德育教育强调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化过程,而具体的行为表现上毕竟控制的空间和时间有限,如能将德育教育扩展在体育教育之中,将会更有效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智育教育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智育教育系统庞大涉足课程领域广,体育与智育融合并不矛盾,体育对智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解决一些非智力因素对智育的影响。美育教育是培养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程,是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与美育的一些课程过去常常不被重视,而今素质教育已经将体育与美育的地位大大提升,体育与美育本身就有许多的融合点,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果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四个维度作为一体化来认识,不难看出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美育不好出赝品。因此,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德育、智育、美育多维度互补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多维度的互补关系,四育的作用不能替代和抵消,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受教育者健康心理所要求具有的心理素质,提高品格、品味和品质;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美育解决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感受美的水平提高。

3.1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教育与体育之中,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体育课程设计中,德育不仅仅是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事,体育教师也应承担共同使命和责任。体育课程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不亚于其它学科课程,利用体育教育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身心实施全面影响,必须建立思想认识或是学习态度之上,体育课程设计缺少德育因素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体育课就极有可能变为玩耍课、打闹课,尽管课中的形式热热闹闹,但课程实质有可能是空洞无味的。

3.2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智育因素

智育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智能的提升上,体育课程虽没有赋予开发智力的重大责任,可是智力因素仍然是学好、练好、掌握好体育教学中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关键。体育课程设计中智育因素的介入,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练习效率。例如,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教学模板的使用,都能够全面实施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接触到更新、更多的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

3.3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独具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诱导启发、潜移默化等鲜明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体育课程设计中,美育因素的体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美感集中表现为教学中形态美、动作美、韵律美、动感美、静姿美,表现于外在与内在美的统一,审美能力提高体现在感受、欣赏、表达、创造,进而形成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4.体育课教学程设计中多维度层面的可操作性

4,1学情分析与说明

把握职业教育的根本,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德育及教育因素细化于体育课程之中,职业教育的文件与举措都围绕着最终培养目标上,即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情分析与说明到位与否不可忽视,遗漏课程设计这一环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模块的实施只会是一句空话。

4.2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与任务是体育课程设计中指南针或方向舵,没有教学目标作为支撑,教学任务难以高质量的完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的组织建立在教学任务之上一一展开,学生通过体能的练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但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4.3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一直被视为体育课程设计中的难点与重点,也是考验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环节。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同时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大为缩短,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入、吸收和应用其它学科课程新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不断尝试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对比其中教学效果,也是业务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

4.4教学评价与反思

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全面兼顾,单凭一两次课就能收到惊人的效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违背教育科学。没有人能够保证每次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也没有人能够像药剂师那样课程教学设计中精确按德智体美维度处方进行配比量化。因此,留有余地是较为合理的设计思路,通过评价——反思——再评价——再反思的过程,找准德智体美四个维度的协调分量浮动区间。

5.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既保持体育本质又联系德、智、美

首先,体育、德育、智育、美育与各自课程目标重点不同,同样是育人为本,但目标有所侧重。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只有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关键点,才能将德育、智育、美育的精华融会贯通。

其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仍离不开特定的场地设备,实施教学易受客观条件所限,动态的组织教学难度较大,没有文化底蕴的教学,甚至忽视德育、智育、美育存在,也是会事半功倍。

再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巧妙地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运动方式,将规则与裁判、道德与品行、言谈与举止方面等等予以评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避免什么等社会适应能力所必须的要素,体现在真善美的尺度把握上。

最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是口号,不是修饰词,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产品。体育课程设计除了与德、智、美三育有一定比例的交叉重叠关系外,体育教育中还包含了卫生安全教育、文化娱乐教育等,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本身也属于比较复杂的工作,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期必要工作。

6.结语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是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掌握,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储备必要的运动技能、保健知识以及良好心理素质。

有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多维度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不等于就一下子解决了实际操作问题,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高度出发,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还应将德育、智育、美育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真正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育人的方针。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 个性差异 和谐

一、善待个性差异,正视多元智能,实施有效教学

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于1983年在《智力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觉――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而每一种智能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学生都有适合学习个性的各自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善待学生个性差异,实施有效教学。

以制订单词教学目标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基础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对于文字智能较强的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大纲词汇外,还可推荐他们一些课外读物;对于文字智能较弱的学生可适当放低要求,只要求背些常用的、较重要的词汇,至于教学手段上,教师可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并设法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有展现的舞台,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如在教单词beat,hit,knock时,我利用肢体动作进行阐述。beat是指“连续不断地敲打或心脏的跳动”,我请一名学生配合,我在他背上连续敲打,虽然大家哄堂大笑,但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而hit是指“击中”,我利用手中的粉笔头投向一名学生的笔筒,告诉学生这就叫“hit”。而在教knock时,我画了一辆汽车撞在了一棵大树上,通过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来达到教学此单词的目的。在教whatever,wherever等抽象单词时,我通过教唱歌曲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来记忆并理解单词。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我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各种智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并在愉快的心情和环境中获取知识,这正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精神。

二、创设情境,挖掘多元潜能,张扬智慧活力

人的智能特点和表现是不平衡的,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个个体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领域,如有人显露出过人的“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有的则表现出超常的“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而学生多元智力的开发和发展必须根植于个性教育的土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每节课正式授课前可让学生就他(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daily report(每日演讲),并经常通过英文歌曲、多媒体、图片、讲故事或情景对话、表演等多种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英语教学中,面对语言智能发达的学生,可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复述故事,演讲等;而对于肢体运动智能发达的学生,就安排角色扮演、戏剧演出、体育和肢体游戏等活动;对于音乐节奏智力较强的学生,就引导他们去搜集与课堂题材相关的歌曲,并在课上与大家共享等;此外,可根据教学内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既能发挥个人的优势智能,又能在自然状态中习得他人的优势智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team spirit)。

记得有次上示范课module 6 unit 1 project putting on a play,由于该课的主题是“剧本表演”,因此授完新课后,我就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分别表演“the invisible bench(看不见的板凳)”和“the important papers(重要的文件)”两个短剧,并让每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可担当编导,动觉智能较强的学生可担当演员,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可自己设计制作道具,并担当剧务的角色;音乐智能强的学生负责选择背景音乐,这样,各具智能优势的学生相互合作,从而促进了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的互补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记得那堂课学生出色的短剧表演令听课老师赞不绝口。

三、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迁移强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智能分布上,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个性化教学应该在充分认识、肯定和欣赏学生优势智能领域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从事优势智能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非智能因素,如兴趣、勇气、注意力等等,从而促使其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的迁移。

有一个对英语学习有恐惧感的学生,每次课上请他回答问题总是犯口吃,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也从此改变了他。记得那是在教module 6 unit 2 reading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时,我设计了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环节,让学生发散性思维,畅所欲言,当轮到他回答时,他说:“singing is happiness to me.”当时我追问了一句:“can you sing a song for us now?”他害羞地低下了头,此时我带领大家齐喊“come on! come on!”并带头给他鼓掌打气,在大家的鼓动下,他唱了一首英语歌,记得当他刚唱了一句就把我给震慑住了:这难道就是那个一站起来就口吃的孩子吗?因为他唱起歌来一点儿都不口吃,且所唱英文吐字清晰准确。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并激励他可以靠唱歌来记住英语单词、短语、句型……后来我发现在我的英语课上多了一只举手发言的手,再后来每天晚自修结束总会听到有一个声音说:你们先走,门、窗、灯都我来关!接着经常可见他手捂住耳朵,嘴巴里叽里呱啦地读着英语,沉浸在英语材料的诵读之中……再后来在班团活动课上他居然可以用英语流利地演讲。

四、培养良好个性,养育学科素养,促进多元智能和谐发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不但能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同时也对学生的人格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今的高中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最后部分的project,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利用课内、外时间完成他们自己选定的课题,要完成project课题,设计需四个步骤:(1)planning,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课题,组内分工;(2)preparing,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调查、讨论;(3)producing,拿出初稿,对其进行加工、完善;(4)presenting,展示各个小组的成果。此类教学活动既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语言智能,如交往智能等,从而使学生不但掌握并运用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交往、内省,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促进了其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最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篇10

一、智慧与工作智慧

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爱因斯坦的成功方程式:成功=艰苦劳动 正确方法 少说空话。

这里的方法,其实就是智慧的一种现实形态。智慧,本是梵文,读音“般若”,汉语译为“智慧”,现在对智慧的解释是对事物认识、辨识、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指才智、智谋。是一个人借助经验和思考而获得的能力。智慧,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古圣先哲苏格拉底就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取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强调从“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求永恒的真理,寻找最高之善―智慧”。在科学技术尚未解放人类劳动之前,发展智慧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特权享受,而在以职业生活及其相关的活动为主要生活内容的现代社会,人的智慧则体现于激发、创造于个体的工作世界中。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职业关系,总体而言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职业活动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构建社会关系。从这一意义上分析,工作智慧即创造某一成就的行动的能力,是智慧的重要内容和构成要素,也是智慧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工作世界中,每一个微小的技能技术或方法的创造性使用,也无不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社会组织的成员,其工作和学习应该是合二为一的,工作就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职业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加自身价值。

知识型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以智慧型人才为主流的社会,同时智慧也是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灵魂。而人,作为智慧资本的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的智慧不仅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机,同时也创造着智慧本身,即只有智慧才能衍生智慧。在这一背景下,面对瞬时生变的市场,各种社会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较高智慧,尤其是较强的判断力、应变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能力和精神来源于组织内处于不同岗位的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但是,人不可能天生就是人力资本,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创造性学习才有可能升华为人力资本。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代对职业人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作智慧教育的要求。改变陈旧过时的教育(学习)范式,强调培养已经或将要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的工作智慧已成为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事实上,我们不会认为工作不需要智慧,也不能说以求职为主要目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不需要增进智慧。

在时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已被异化为知识传授,教者呈现的是现成的、标准化的、一成不变的知识,所有受教育者之外的教育主体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特别是陈述性知识的多少,“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似乎深得人心,却很少有人考虑这句话的内在涵义是“智慧就是力量”。在这种状况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学生的智慧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仅普通教育如此,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发展并蓬来的职业教育也没能脱离这一巢臼,而且智慧在人们的眼里一直是一个高雅的名词,似乎与职业教育关系不大,职业教育也被很多人,包括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偏颇地理解为弱势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少还是脱离现实需求的复现记忆型人才,他们可能拥有不少书本知识,工作中也会运用一些技能技巧,但这些活动都具有僵化的特征,缺少人生的智慧。

二、研究性学习是开发工作智慧的重要渠道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对世界有普遍意义,所以自产生以来就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这种普遍且重要的意义不仅仅体现于接受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学术科研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身上,同样也体现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体现于所有从事一定工作或者将会从事一定职业的人身上。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一种或一组技能为人服务一辈子,因而最重要的技能便是学会如何学习,即拥有智慧、掌握学习方法。正是这种思想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研究性学习也就应运而生并得到教育界的广泛欢迎。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智成于思,思始于行,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特别能体现学习和思考、方法和智慧的内在紧密联系。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基本要义有三:

其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教育要对儿童的生活产生影响,就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使儿童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感。研究性学习针对传统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剥离的弊端,冲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努力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这种回归意味着“研究性学习”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

其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研究性学习超越了以文化符号为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摈弃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经历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并不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对立,一方面尊重直接经验的课程价值,另一方面寻求间接经验的个人意义,使两者共同建构起个体的完整的经验。

其三,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和简单的技艺性的活动方式,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测量、实验、劳动等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其“自主探究”虽然形式上是研究,但实质上是学习。

对一切活动而言,方法问题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所有学习者皆至关重要,影响着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的学习迁移能力。而方法,作为智慧的外在形态,无非是智慧在各种实际情境中的现实阐释。但是,增长智慧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把它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让人们享受它带来的心灵愉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生活水平的实际利益和乐趣。从以上三点要义的解释来看,研究性学习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首先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蕴含着一种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的新学习观。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即既指导学生“学会”,又引导学生“会学”,为提升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埋下伏笔,奠定终生学习的坚实基础。

从另一角度讲,“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学习理念,因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专业性质、课程特点不同,研究性学习在具体方法上所表达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如日本学者田中博之教授归纳的五种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模型:调查研究型课程、综合表达型课程、社会参与型课程、生活实践型课程、共同交流型课程,它们都各具特色,对各种参与角色的技能和态度有着特殊要求,并且其适应范围也各不相同。作为一种学习理念,不管这种理念如何进步,它都必须与应用它的环境和条件相匹配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而且笔者还认为,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想成功地转化为教育实践,关键还在于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学生)接受这种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信念,根据对它的自我理解和其自身的教学或学习风格,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初创造这种理念的人把它用于实践,它便成为一种方法,并且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法、有很强实践意义的方法,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推广开来。反之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仅仅依托于行政法规而强制推行于教育系统,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强势力量,而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内趋力。

三、工作智慧需要职业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首先,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学内容源于工作世界的职业实践,职业教育课程从开发、编制到实施都强调以人类的基本活动――职业活动为中心,通过对工作世界的分析、各类职业的职业分析、教育对象分析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在这一点上,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与职业教育的特点非常吻合,这种吻合为职业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科学探究、社会探究、实践探究展示了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