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12-16 16:3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际表述
一 引言
十报告中提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早在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作为一个全局性的表述,党的报告自然会站在一个高度来抽象地概括,而在落实这些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我们认为必须是既要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也要把这些内涵具体化并付诸实践。这其中,如何对中华文明、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国际表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对中国美丽山川加以表面化的表述。因此,国际表述对于落实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做好准备,比如说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国际表述、国际表述的内涵是什么等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似乎也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 关于国际表述问题的探讨
1.为什么中国需要国际表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目光。世界各国纷纷把中国作为一个故事来研究,从而形成了多种解读,其中也包括许多的误读。其误读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对中国故事,即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与思想、风俗与人情都缺乏了解;二是西方的固有思维,即目前业已形成的以西方主义为中心的“流行话语体系”始终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述中国故事。对我们自己而言,中国崛起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但我们还没有讲好。如何针对国际上很多对中国不公正的指摘,我们除了需要有理论上、事实上的陈述之外,还要以“一种比较简易的、别人能听懂的表述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简而言之,“中国故事,国际表述”就是用国际流行的语言、话语、逻辑和表达方式来陈述、展示自己的外在形象、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正如赵启正先生说过的那样:我们中国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创造者和作者想的对象就是中国人,因此他对外国读者、对外国受众不一定适合,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设计电影或者是动画的时候,是考虑了世界市场的,所以他们的产品容易适应世界市场。新华社近些年在对外报道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无论是日常报道,还是近几年的许多重大报道,都尽量突出人、突出故事性,注意以国际通行的语言和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
2.国际表述的范畴。
国际表述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范畴:物质产品范畴、文字信息范畴和形象表达范畴。其中物质产品范畴指的是物质产品中文化内涵的含金量,即文化内涵的附着量(cultural-loaded-ness),包括所在文化国或者文化对象民族的自然风光、日常生活物品、其所生产的产品等;文字信息范畴则指的是通过文字信息所承载的文化内容量,如文字符号所传递的含义与信息等,包括书籍杂志报刊等;而形象表达范畴则指的是表达文化内涵的电影电视节目、视频音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美术作品以及符号设计等。这些范畴对于文化输出来说都指向一民族文化的表述,即哲学思想、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赵启正先生说,面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障碍、文化产品设计的非国际化等困境,我们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大国,首先要系统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第二要认真考虑如何对外传播,第三要努力加强对外文化表达和传播的能力。
3.国际表述的意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形象通常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还有用。一个糟糕的形象会导致很大损失,而这一损失,是任何常规的实力都无法弥补的。可见,一个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进而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目前世界上的“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热,全世界都渴望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正是为了回应世界关切。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风光秀丽的大好河山……都需要通过国际表述才能传达到全世界。“中国故事”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情节复杂。这些都是吸引无数外国人关注中国、热爱中国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故事”需要去开展“广而告之”的国际表述活动。作为世界上文化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有一整套文化发展战略,渗透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贸易政策、事物以及宣传等各种活动之中。肯尼迪政府就曾送给好莱坞一份备忘录,明确要求美国电影进一步配合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导演柴纳尔曾说过:好莱坞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再如,国务院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等专家看来,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当然文化走出去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文化的国际表述也只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热爱中国,实现文明间和谐共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正如赵启正所说的那样:对于文化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许多文化能够共融,才是一种理想的更高级的文明。
4.国际表述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故事”的表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使我们不能很有效、准确地表述自己,同时国际社会在很多程度上也不会认同我们的表述。
首先是“中国故事”没有很好地借助流行话语体系来阐述自己,没有利用国际通行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话语体系等来说明自己的文化思想、历史传统和政治立场或者展示自己的民俗风情、秀丽河山;而是常常自说自话、自言自语,反而让人感觉神秘不透明,招致许多误解。
第二、“中国故事”的讲述过于抽象、说教味道浓厚,不注重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不重视突出人的存在和人文情怀的表达;不讲究表述过程中的艺术,或者不注意采用国际流行的艺术表现方式去讲述自己。国务委员唐家璇认为:(中国故事)“要表述得人家感到有可看性、可读性、可听性,感兴趣,最后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算成功。特别重要的是,怎样做到能够把中国文化的内涵、底蕴非常精彩生动地传达出去。若干年前,一部《卧虎藏龙》就很成功,它用的手法既浪漫又现实,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学素质,也符合外国人的品位,受到一致好评。这就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三、表达“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没有采用多元多样的手法;在现代传播技术发达、现代媒体手段多样的今天,“中国故事”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手段来来进行立体化地讲述。
第四、广义和宏观翻译手段不够先进,即没有很好地研究受众的文化传统、接受方式、环境和心态就粗暴和粗糙地开展对“中国故事”的翻译活动,不仅没有很好地讲述故事本身,反而还使“中国故事”被认同为与“中国制造”一样的地摊货,使中国形象进一步受损。“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如果让他们明白我们所想、我们所做、我们的价值观,这要有一番工夫,不仅仅是语言要翻译,而且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说,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这是我们的任务。”(赵启正语)
5.国际表述的理念。
那么,开展国际表述需要如何进行呢?我们认为至少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理念:
一是“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曾谈到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认为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这番话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据了解,以电影《郭明义》为基础改编制作的多媒体汉语视听教材《中国好人》将进入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影片《郭明义》上映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海外孔子学院及相关机构纷纷建议孔子学院总部将弘扬新时代道德风尚的影片改编为看电影学汉语的影视听教材,让汉语学习者在看电影过程中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有的专家就指出,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甘于清贫、平凡中透出伟大的道德风范,这种有情节、有故事的生动教材容易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优秀品质。可见,“讲故事”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对外传播介绍中国的实践中,很多新闻报道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宣传味儿”较重,难以为海外受众所接受,报道效果不理想。如果改进方法和手段,多通过以事实说话、以小见大等跨文化传播的技巧,去感染、影响海外受众,就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大故事”更需要“小视角”。随着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特别是媒介市场与信息消费观念的兴起,我国传媒业在新闻理念、大众传播理念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的“可读性”,重视新闻的人性化,注意以人见事,以小见大,以细节打动人心。站在受众的立场、以平民的视角去看问题、去展示中国故事的内涵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有时候比起那些“宏大叙事”更能触及人的心灵,更能置入人的灵魂,从而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三是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化,向世界提供具有吸引力、感召力的“中国创造”文化产品。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适应国外的文化需求,对文化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注入新的基因,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将高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用有亲和力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方式讲好“文化故事”和“中国故事”。实际上,许多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时,都有意识地加入中国元素,以适应中国市场需要。中国文化产品要让更多的国外观众理解并接受,必须以国际化的形式把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听。为此,必须做好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应该努力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满足当代人需要,具有世界影响力,成为国外消费者也能接受的文化。实践证明,民族文化只有在作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时候,才具有文化的魅力。
6.国际表述的目标。
中国文化国际表述的目标应该短期与长期之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短期目标应该一是提高我国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并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二是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要通过自己原创的研究,摆脱西方话语的束缚。就长期目标而言,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不能仅仅是为了提高中国的竞争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摆脱西方话语的束缚力,而是为了增强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增进世界人民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从而实现和谐共融,达到全世界的和平与团结。
实现自身话语体系的战略目标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模仿阶段、中期的共存阶段和后期的自身体系建立。初期的模仿阶段就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应该遵循国际流行的话语体系来表述自己的故事,以达到世界人民对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此阶段中自身话语体系处于相对弱势,因此必须按照世界现行的话语模式,否则很难达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第二阶段中,世界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可以与西方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进行抗衡,也就达到了东方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共存阶段。在最后的阶段中,世界对中国文化研究非常了解,同时中国文化也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的话语体系也摆脱了西方话语的控制,此时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完全建立。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中国的概念与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美丽中国这个概念不通过国际表述来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会极大地损害中国的软实力,也会在世界人民的误解中逐渐丧失自身的话语权,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中国故事是美丽中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个故事进行与世界现状相适应的的表述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研究并提高对这种表述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才能较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传播,最终求得提升中国软实力和自身话语体系建立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美丽中国的内容和内涵。
参考文献
[1] 姜卫平.中国文化走出去关键在创新[j],学习时报, 2012年07月
[2] 孟凡波.翻译应成为促进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因素[n],参考消息,2012年12月7日
[3] 赵启正.对外文化传播要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j],人民网 2006年11月24日
[4] w·施拉姆,w·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周立方译),新华出版社,1984
[5] 张彩霞.论对外汉语教育传播的战略思维[j],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2期
[6] 郝亚琳.讲好“中国故事” [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3年12月07日
[7] 张维为.话语束缚弱化“中国故事” [j],人民论坛 ,2012年第1期
[8] 刘小燕.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j],新闻大学,2011(1)
第一作者简介: 李桂丽(1977-),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景观;文化内涵
现代设计学科体系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三者并重。但在当今大学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者重视校园建筑和校园规划,忽视校园景观设计,对于高校景观中宜人空间的设计及文化内涵的表达几乎不予理睬。大学管理者习惯将校园景观的元素分解,从属于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体系中进行营造。在有限的校园景观建设实践中,大学建设者们关注较多的是有形校园景观的物质构成,包括景观的构成元素及空间尺度、比例、序列、色彩及风格等;而对无形的校园文化内涵表达则关注不够,景观的物质构成几乎和文化内涵脱节,许多大学校园养眼不养心,因为没有了文化底蕴而使得景观缺乏个性与灵魂,空间感趋同。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的扩建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人们更多的是对高校校园建筑营造的物质空间的研究,对于高校文化内涵体现的研究也仅限于在建筑中的体现,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及空间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只是作为建筑的附属品,进行宏观的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校园文化与景观营造的研究并不多,相关书籍中,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于仲编著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论》,对文化景观的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作了令人信服的有理有据的论述和探讨。相关的文献资料中,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关崇(2006)在《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认为文化氛围的营造应该作为大学绿地系统构建总方针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胡凯华在论《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营造—以武汉市为例》中,以大学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营造的关系;高成广、谷永丽等(2008)认为大学园林是文化的生态基础,是校园文化历史积淀的物质反映。江芳(2006)以顺德职院滨江公园的的景观设计创作为例,阐述了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另外还有许多学者从景观的教育功能上,强调营造具有文化品味的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如葛盈辉、金卫华(2005)在《大学文化品味的营造与提升》中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对身处其中的师生是一种无声的“境教”,是一位无言的教授。
所以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指导和完善现有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对设计理论探讨给出明确的定位和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城、大学新校区建设也紧跟着迅速发展,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对育人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点缀的人工环境设计一,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要能够体现每个学校特有的精神状态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才能是人性化的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其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氛围。本文得出的具体的原则和方法,给校园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提供设计经验,纠正设计误区
目前校园景观设计过分重视校园景观的观赏性,新校区景观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校园能够供师生交流以及体现学校特色的环境空间很少。本文在景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问题上探讨的同时,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校园真正需要的环境景观。
三、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课题组的见解
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行为心理学三方面内容的学科。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己从早期注重面积的绿化阶段,注重视觉效果的美化阶段,逐渐走向考虑场所特点,综合多元内容,并结合生态学理念的新阶段。
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以景观设计学为基础,从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研究中汲取养分,主要集中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论层面——文化与景观的关系。在校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进行融合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景观的定义,强调重视校园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校园文化性景观和校园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二是实践层面——对于实现途径的研究。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是本课题重点探讨的内容,以视觉审美学和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为基础,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理论基础,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探求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校园景观、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校园历史、文化表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些相关书刊、报刊和网络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确定研究的内容等。根据所查资料对相关校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校园文化景观的环境要素,景观构成要素,文化特性,了解不同景观区域文化景观的特点及联系,了解校园文化景观的现状及不足。通过访谈形式,随机选择学校师生,对部分高校的历史文化及校园景观改造建议进行调查,掌握师生对文化与景观建设的建议。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部分高校历史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以此为校园文化景观所表达的文化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找寻文化景观的设计手法。
研究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解读研究对象;③探求文化内涵;④实地调研分析;⑤实施原则、策略、途径研究;⑥得出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新民.浅谈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j].山东环境,1997,06
[2]朱小根.论高校的软性管理[j].学术论坛,2000,04
[3]王正星,刘桂云.试论新时期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与建设[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06
[4]黄厦.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5]朱元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概念设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10
篇3
关键词: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
一、“手绘”语词使用情况及影响
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手绘”一词使用频率甚高,几至泛滥。社会共识是,只要与徒手绘画有关系且带有设计表达性质的绘图都会被冠之以“手绘”之名。正是因为这种比较随意的,不够严谨的普泛化表达,直接造成了“手绘”与设计速写、绘画创作、设计表达与展示在概念上的模糊。对“手绘”概念的误解误读也造成大多数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手绘”一词的内涵产生误判。因此,“手绘”这个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很不严谨的“术语”,对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都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其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课程名称设计太过于随意性。具体表现是不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一门“手绘”课程,其方法是在“手绘”前面简单加个专业名称。如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服装“手绘”效果图表现、工业产品“手绘”效果图表现等等。似乎有个专业头衔,设计表现就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正是这种简单粗率的想法直接导致课程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也暴露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成熟,以及有关教学研究开展的不充分不深入。二是实际教学割裂了技法教学与设计思维之间的联系。这种现象形成有历史原因,一是对传统设计效果图单纯技法教学内容设置的沿袭。二是对“手绘”概念望文生义的简单直观地理解,致使教学内容设计上的“重手轻脑”现象迅速蔓延。这种现象在社会培训机构非常明显,“手绘”成为一种炫技表演,设计内涵退化,这是当前许多高校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误区。
二、课程发展激发“手绘”语词革新
“手绘”成为专业教学上的“专业术语”,与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用语表述不规范,以及各种专业词汇处于一个模糊不定状态有直接关系。“手绘”作为一种较为通俗的、时尚的称呼先入为主。教学研究不足,关注度不够,是“手绘”一词得以“横行”专业领域至今的重要原因。以往教学研究多对专业课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于具体的课程细节与内容深入研究不够。相对于专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研究,其具体课程细节内容研究滞后,最典型的就是专业课程名称。此外,大多数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因缺少学科建设经验和专业交流,也加剧了 “手绘”一词使用的频率。这些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就业等直接原因,通过移植复制的方式进行早期的专业设置,并采用行业企业对设计表现比较通俗的叫法,“手绘”课程名称因此而来并沿袭至今。
其实设计表现专业课程教学内涵已悄然而变,尤其在软件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时代,重视设计思维训练、设计创新教学已经悄然取代单纯的绘图技法学习。传统单纯表现技法的课程作为设计表现的一种经典形式,其教学应该着重强调设计思维训练,拓展设计视野,加强设计能力。同时,对于设计语言形式则着重强调表意效果,加强 “手绘”表现图式符号学习训练,充分挖掘图式语言的表述交流功能。
“手绘”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绘画性,但这种绘画不同于传统绘画创作,也不等同于速写。其义类似于国外“free hand sketching”或者“hand drawing”、“hand-painted”等,国外对设计表达比较准确的词语应该是“design presentation”。二是设计性,国内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比较早的院校对于包括 “手绘”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大多数集中在形态构成、设计表现、设计基础等课程之中,这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必修平台课程。主要学习设计基础原理、设计基础技法(包括绘画技法)、设计方法等。这些课程理论知识、技巧方法都紧紧围绕设计能力培养展开教学。即使对绘画技法的学习,其目的也在于加强设计表达。并通过融入设计要素,来改变绘画性质。三是叙事性,这种叙事性不等于传统风俗画、连环画等,后者在于故事情节,前者在于描述设计效果和设计过程,重在展示,并通过交流互动来获取信息。
三、“设计手绘图解语言”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专业实践现状,可以得出所谓“手绘”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设计表现、绘图展示、设计描述、表现技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都将通过图式语言的形式得以呈现。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任务是如何发展并训练思维,只有科学清晰的设计思维才会让语言表述得心应手,并且使语言表述更有体系。可以预见今后 “手绘”课程教学将在重视设计思维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设计图式语言学习与掌握,藉此培养学生方案设计、交流、展示等方面能力。课程教学也将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也将更多借助项目案例进行专业实战动手能力培养。
通过讨论,我们将明确“手绘”的基本内涵是“手脑并用、综合展示、图解描述”,实践特点是“快速表现、图文并茂、清晰传达”。图形图像是一种有效直观的设计思维语言形式。通过图形图像训练来发展设计思维,强化思维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时,设计思维能力提升也对图式表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提出要求。结合图形表现与设计思维两方面内容,取代“手绘”的专业名词,应该与设计行为有关,又与图形图像技法表现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涵盖设计描述的动作。设计行为更多的是指设计思考的过程与内容,这些内容和过程又要为具体的设计目标服务,并要靠一个直观的图式系统来描述。这种描述语言对于设计师来讲,更多的是借助图形图像等直观形式进行视觉思考与表达。当前“手绘”一词似乎只是关注了绘图技法,而对于系统复杂的设计过程描述缺少完整性和精准性。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尝试寻求专用词语来描述设计表达过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设计手绘图解语言”一词作为专属词汇对当前设计过程描述似乎更为科学全面。此命名即涵盖了设计的特点,又包括了绘画的内容,也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其基本含义是:设计需要运用创意思维,设计思考结果需要通过图式进行描述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交流与展示,展示与交流再次反馈至思维层面,通过“再思考”提升设计的水平。期望通过此番探讨,让设计教育者、研究者对所谓“手绘”改口,采用更为准确的专业语言,无论对课程建设,还是对专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崔笑声《设计手绘表达―思维与表现的互动》[m]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5年3月 8―9,58页
篇4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 3 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 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 。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
篇5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结构动态;经营对策;萍乡
中图分类号:s7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807-03
structural dynamic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in pingxiang
xu jing-ping1,zhang song-ming2,xiao ni2
(1. forest resources monitors center of pingxiang city, pingxiang 337055,jiangxi,china;
2.nankeng forest, pingxiang city, pingxiang 337037,jiangxi,china)
abstract: ten-year structure dynamics of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level forest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pingxiang of jiang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the current major problems of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management were analysi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structural dynamic; management measures; pingxiang
水源涵养林也叫水源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水土防护林种之一,它泛指河川、水库、湖泊的上游集水区内大面积的原有林(包括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和人工林[1]。萍乡地处赣湘水系分水岭,区内无过境河流,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已成为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萍乡自1999年林业分类经营县级森林分类区划以来,划定水源涵养林经营林地面积43 191.7 hm2。为掌握萍乡1999-2009年10年来水源涵养林的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每隔5年进行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现就10年来水源涵养林区的森林资源结构动态进行总结,对当前水源涵养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萍乡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2]。
1 研究方法
在梳理萍乡林业分类经营县级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水源涵养林区历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水源涵养林区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据《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操作细则》要求,萍乡自林业分类经营县级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水源涵养林区以来进行过3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各次调查采用的工作方法、技术标准、调查用表等基本一致。
2.1 地类面积动态变化
萍乡水源涵养林区面积43 191.7 hm2,1999-2009年林业分类经营县级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水源涵养林区建设10年来,现有的有林地面积增加了3.2%,占水源涵养林(地)面积的80.5%;疏林地面积减少95.9%,占水源涵养林(地)面积的0.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10.7%,占水源涵养林(地)面积的10.6%;未成林地面积增加了196.3%,占水源涵养林(地)面积的7.4%;无立木林地面积减少了76.0%,占水源涵养林(地)面积的1.3%;宜林地面积减少了95.9%,占水源涵养林(地)面积的0.1%。萍乡水源涵养林区地类面积动态变化如表1。
2.2 植被类型动态变化
萍乡水源涵养林区按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森林植被类型[3]分:阔叶林面积8 052.2 hm2,占18.6%;针叶林型(松树、杉树) 面积29 500.5 hm2,占68.3%;针阔混交林型面积495.8 hm2,占1.1%;灌木林型面积4 577.0 hm2,占10.6%;灌草丛面积566.4 hm2,占1.3%。萍乡水源涵养林区森林植被类型的动态变化分析如图1。
2.3 有林地的林分结构动态变化
林分结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林分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许多学者认为,林分结构是指一个林分或整个森林经营单位的树种、郁闭度、年龄分布和林分层次等构成的类型[4]。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萍乡水源涵养林区中有林地面积34 770.4 hm2,其中纯林25 321.1 hm2,占72.8%;混交林5 499.2 hm2,占15.8%;竹林3 950.1 hm2,占11.4%。按林分郁闭度分:疏等级(0.2~0.3)的占10.7%,中等级(0.4~0.7)的占73.6%,密等级(0.8~1.0)的占15.7%。按龄组结构分,幼龄林占27.5%,中龄林占49.8%,近熟林占14.1%,成熟林占8.5%,过熟林占0.1%。萍乡水源涵养林区的有林地树种结构动态变化、郁闭度动态变化、有林地龄组结构动态变化分析见图2至图4。萍乡水源涵养林区中有林地的森林植被起源多为人工林,林分树种单一,组成结构简单,单层林多,复层林少;天然林也处于次生演替中的初级阶段,其层次结构特征没有得到表现,总体森林层次结构较简单。
2.4 生态功能等级
根据最新的萍乡森林生态状况和2009年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萍乡水源涵养林区的林分中ⅰ类林占16.2%,ⅱ类林占50.7%,ⅲ类林占33.1%。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不高,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较差[5]。
2.5 森林自然度
森林自然度[6]反映森林植物群落类型现状与地带性顶极群落(或原生乡土植物群落)之间的距离,根据该森林群落类型位于次生演替中的阶段和种群结构特征,划分为5个自然度等级。ⅰ类主要指原始林或人为影响很小而处于基本原始的植被,ⅴ类指人为干扰强度极大而持续、植被破坏殆尽的林地。萍乡水源涵养林区中现有的自然度等级不理想,ⅰ、ⅱ、ⅲ类林仅占41.9%,ⅳ、ⅴ类林占58.1%。
3 小结及建议
萍乡水源涵养林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等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主要是1999-2009年,特别是2008年初萍乡发生历史罕见的连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来,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生态优先的原则逐步得到确立,江西省先后组织实施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四城同创”和“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等林业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萍乡水源涵养林区的生态林业发展,初步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后备资源的双增长,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林业建设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但需要强调的是,萍乡水源涵养林区的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单一,针叶林型所占比重大。其次是有林地的林分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结构层次简单,多为人工林。再就是人为干扰强度大,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不高,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应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水质、改善和优化环境的重要作用。萍乡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260 km,毗邻长株潭经济圈,是两个经济发展区相互沟通、发展联系的桥梁和通道[7]。策应两个生态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世界级难题,水源涵养林区的工程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逐步提高的原则。
2)定向培育,分类经营。根据水源涵养林现状、立地条件和建设目标,把生长良好的自然次生林、人工种植的乡土阔叶林、竹林划定为封育管护型,面积14 026.3 hm2;针叶纯林、低效残次林、疏林地、以针叶树类为主组成的混交林划定为改造类型,面积28 599.2 hm2;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划定为新造类型,面积566.2 hm2;对改(新)造类型林分,引入生长迅速、高大、枝叶茂密、根系发达、含水量高、寿命长、稳定性好、抗性强的乡土阔叶树种,实行低效林分改造,改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尽快恢复具有地带性的森林群落;对封育管护类型实行严格封山管护,禁止人为干扰、破坏,充分发挥林木自然生长力的作用,促进其向地带性森林群落演替。
3)依靠科技,因地营造。水源涵养林改造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科技支持和投入。因此,需加大对水源涵养林建设的高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对新造林地加强幼林抚育,松土除草,加快林分生长;对封山育林形成的林分进行必要的森林抚育和林中空地补植;对以针叶树为主的林分补植阔叶树。形成人工、天然混交林,最终达到提高水源涵养林的林分质量和生态防护效益的目的。
4)加大投入,确保重点。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萍乡林业发展和水源涵养林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一定角度来讲,水源涵养林建设实际上是花钱买新鲜空气、买水、买平安。在市场经济中其效益难以用货币形态表现出来。同时,水源涵养工程建设期长,工程庞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因此,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水源涵养林区建设作为打造“生态服务产业区”[8],建设所需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水源涵养林建设资金的投入;二是基于萍乡地区的采矿业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应从采矿企业的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森林环境税[9],用于水源涵养林区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
5)创新机制,加大监管[10]。客观准确地评价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将极大地促进水源涵养林区的建设,长期以来,对水源涵养林区的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缺乏定量的研究与评价,只能进行笼统的、定性的评价,难以引起社会对水源涵养林区生态功能的足够重视和维护。为此,应加强水源涵养林区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的基础工作,创新机制,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力度,建立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以此对水源涵养林区生态效益做出具体、定量的评价,提高全社会对水源涵养林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的认识,为制订、完善和贯彻水源涵养林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可靠依据,加速水源涵养林区的建设。
6)依法治林,保障发展。水源涵养林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期长,管理难,发展也难。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水源涵养林建设、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及适应当地的乡规民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管护,制止和打击一切破坏水源涵养林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水源涵养林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寇 韬,李春燕,宫照红,等.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j].防护林科技,2009(5):59-62.
[2] 陈 伟,李山东,薛 立.水源涵养林的功能和效益综述[j].山西林业科技,2004(2):17-20,29.
[3] 陶正明.江西省铜鼓县森林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21(1):111-115.
[4] 李志洪,叶渭贤.浅论广东省林分结构与森林健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24(2):5-7.
[5] 彭 达.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探讨[j].林业建设,2005(5):5-8.
[6] 李全金.森林自然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11(3):67-71.
[7] 王伯民,张 丽,徐京萍,等.萍乡生态林业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j].江西科学,2010,28(4):568-574.
[8] 刘良源,李玉敏,李志萌,等. 东江源区流域保护和生态补偿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9] 刘春发.日本的森林环境税——以高知县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5):33-39.
[10] 徐京萍,李德明,刘文萍,等.芦溪锅底潭湿地资源与保护研究[j].中国林业,2006(5a):24-25.
收稿日期:2012-02-17
篇6
关键词:生态学;大生态学;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执政理念
中图分类号:n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1007004
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首现于中共十七大的政治报告,该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经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2];最终在中共十政治报告中,将之列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实现了由一般概念向中共意志的转化,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认识高度[3]。为增进共识,作者拟在过去10余年对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背景和科学内涵进行简要论述,供学习研究参考。
一、生态研究溯源
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动物学家ernst haeckel(1834~1919)给出了生态学定义: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生态学作为一门学问被研究,140多年特别是近50年来,生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形成了庞大的生态学学科体系。经典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描述、实验、物质定量3个阶段,除利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等实用技术开展应用生态学研究外,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是理论生态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两者促使多种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形成,包括试验设计、抽样技术、种群动态、系统分析、3s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生态研究之后,更是促进了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在我国,生态学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初被引进和使用,但没能开展有目的的研究,这门学科一直没有受到重视。1979年12月1日,中国生态学学会在昆明正式成立后,生态学和生态研究才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围绕国家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性生态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在青藏高原对中国植被作用、中国气候与植被相互作用等方面也开展了基础性生态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国际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而且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科学决策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继续坚持和发扬中国特色生态学研究的同时,现代生态学研究开始借助统计分析、模型拟合等手段探索经物质、能量、信息转化引导生物个体发育、群体动态、物种变异、种群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的作用规律。如通过水稻群体数量研究所提出的用于描述生物单种群数量消长的生态学模型――abc模型[4,5],就是对物种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的探索;而通过水稻品种质量研究所提出的物种种性漂移及生物信息论,就是对物种种群进化演替规律的探索[6~8];等等。
二、生态学科发展
学术界通常将研究生物的成果归位于生物学,研究环境的成果归于环境学,研究生物和环境间的成果归于生态学。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大融合将是必然趋势。为此,提出了大生态学(eecology)――广义生态学的概念[9,10]: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含生物因素)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意识流等运行规律的科学。其中物质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起源、构造和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能量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生存、进攻和避害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信息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遗传、变异和进化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意识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反馈、控制和人为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灵魂。生境因素对生物物种上述12个方面的影响规律简称大生态学的十二生态法则。
借助一维时间量、二维生境因素量、二维生物量和三维空间量,可以构建出大生态学的八维构象,此八维构象共计形成四点、六棱、四面和一个立体,可以对大生态学所展开的多学科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10]。依据时间、生境因素、生物和空间等4个参比点,遵循大生态学根植于普通生态学之本源,可将大生态学作以下系统的生态学科分类[10]:t分类,即以时间(time)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起源生态学、古生态学、进化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和未来(虚拟)生态学;f分类,即以生境因素(factors)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普通生态学、极限生态学和超限生态学;o分类,即以生物(organisms)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和普通生态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s分类,即以空间(space)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微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和宏观生态学。以上述2个及2个以上参比点为依据,还可以将大生态学做更细致的分类。
自生态学有历史记载以来,生态科学经历了一个逐步的、间歇的发展过程。经典生态学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1]:自1869年ernst haeckel提出并定义生态学(ecology)一词到1900年,为生态学创立阶段;大致从1900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的科学领域,但通常仍被认为是生物学的子学科,这个阶段是生态学成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尽管生态学依然根植于生物学,但它已经开始从生物学中跃出而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连接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这个阶段是生态学成熟阶段。随着各类学科大融合、获取生态学研究数据之技术越来越便捷和有效处理海量数据逐步成为现实,生态学将迎来它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即:大生态学必将统领包括人类在内的庞大的生物科学体系,经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就可能逐步实现自然生态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对和谐。
三、生态文明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标志。文明的发展形态,既是现实化的历史运动,也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12]。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类必须依赖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与渔猎,历时上百万年;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由此走入了农业文明,历时约一万年;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工业文明,人们逐步开始了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
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达到极致。工业社会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泥沼之中,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回归到生态文明来延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积淀到一定阶段必然显露的结果,尽管在以往的文明阶段,生态文明并未获得显性表现,但它早已默默地托起其他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从大生态学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之本源。
从人类文明的实践来看,伴随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话语表达愈益活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运动。在我国[12],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成为了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实践运动;1983年,保护环境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共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继中共十七大报告与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之后,中共十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
四、生态文明建设
地球自形成始,便与具有还原型或惰型的太阳及太阳系其他星球不同,它是氧化型星球,这是生物起源的初始条件[13]。生物的起源、进化、演替有其自身规律,历经沧桑,并经历了5次种群大灭绝,现在正进入第六次种群大灭绝。所不同的是,前5次都是由于天体灾难或自然灾害导致的客观灭绝,而第六次却是人类的不文明掠夺导致的主观灭绝,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以抑制和逆转,大灭绝必将波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全人类要充分利用生态研究的成果,发挥生态科学的力量,逐步实现延缓、抑制和逆转正在恶化的全球生态。
中国作为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尤应重视生态建设。中共十报告提出[3]:“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4个方面的部署:(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从技术角度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于4个层面的战术性安排:第一,恪守科学开发。人类要生存,必然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能源等,但必须恪守在资源互补、生态保值的基础之上取其利,杜绝无节制开发使用。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粮食生产、储存、消费要符合中国国情[14],特别是在生产环节上要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态互补[15]。第二,坚持合理保护。要采取使生态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各种措施,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使之免遭掠夺性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必须坚持和发扬。第三,强化治理恢复。对于人工破坏、自然退化造成的生态灾害,要运用生态学原理,依据法律、制度规定,通过人工措施,对有害生物与环境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其天然的生态系统。当前,沙漠化是我国面临的最大生态灾难,国家要大力支持和推广内蒙古沙柳治沙、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成功经验[16]。第四,酿造生态文化。为顺利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创新生态文化必不可少,其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生态文化的创造活力。要将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治理恢复等生态实践所形成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有效地酿造成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用先进的生态文化教育和鼓舞民众,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由执政党的意志尽快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中共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执政党的意志,既是顺应历史发展及时代进步的担当,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福祉的呼应。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与高度,更是要求执政者必须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共十报告要求全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让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导向,用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一切发展实践,促进早日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丽。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共执政理念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意义深远,必将对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亿万人民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年10月15日.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2009年9月18日.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年11月8日.
[4]王夫玉,黄丕生.水稻群体茎蘖消长模型及群体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1):5865.
[5]王夫玉,黄丕生.生物单种群数量消长的基本动力学模型[j].甘肃科学学报.1996,8(1):3742.
[6]王夫玉.论水稻种性漂移及对策[j].中国稻米,2001,7(3):3940.
[7]王夫玉.物种种性漂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2,14(3):6269.
[8]王夫玉.物种种性漂移的生物信息论基础[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1):4348.
[9]王夫玉.生态观新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王夫玉,王从.大生态学[j].甘肃科学学报,2010,22(1):7274
[11]e.p.odum,g.w.barrett.生态学基础(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刘湘溶,罗常军.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日.
[13]王夫玉.生物信息起源假说[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4):3439.
[14]王夫玉.中国粮食问题[eb/ol]..
篇7
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在造型、建筑、园林等设计美学上与其它国家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反映人性的美学观——瑕疵美学
瑕疵的美学观,是认为完美是不切实际的意念,转为欣赏残缺的事物,这种美学观强调的是“不完整的状态”也就是在事物不完整或不足的情况下,借由“缺”“拙”来表现美,因为有瑕疵,缺憾或不完美才有余韵的空间来体会感受不足之处,进而延伸、体悟物象传递的观念或涵义,通过观者与物象的互动将这种“不完全”的空白空间加以“完全”。瑕疵因为不完美才更具有人性化,正如禅学所主张的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因为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仅仅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内在的精神。“没有终极”的理念代表着未完成的状态,也因此预留了极大的空间予观者来演绎这个未完成的空间。同时因为不足衍生出无限增进的可能性,带给观者更大的想像空间。
这种“未完成”的设计观念,传达出“设计的开放性”,在这种设计理念中一直存在着正向和反向的思维,设计者面对正反的设计思辨扮演着诠释的角色,注重平衡完成与未完成的状态,并利用不同的正反假设来评估最终完成的形态。在我们长期接受的知识与训练追求完美无暇之际,接受这种从日本文化涵构所衍生的瑕疵美学,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及观点去欣赏、学习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美学及美学背后的人文思想,进而创造出更体贴人性的设计哲学。
2、极少主义
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论述:“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特征是事物的结构特质,结构特征因总体式样而确定,局部成分的特征越少,其总体结构的特征的数目反而会越多,换言之,局部越简单,整体反而越复杂。这就是“极少主义(minimalism)”的美学宗旨。即“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西方这种简单的、功能性的美学精神,与当代日本的设计理念相对照,二者殊途同归。
在这种近乎禅宗的设计理念影响下,日本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及平面设计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观。在建筑设计方面,房子的规模一般适中与周围环境共融共生甚至建筑延伸至环境中去。建筑的外观形式也最大限度地与环境相融,体现了“所有事物的和谐价值,都是以自然为基础并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的和谐之美。”的美学思想。
由于日本环境空间的狭小,同时受禅宗的影响,日本的室内设计表达出对简朴信念的尊崇。简朴的精神体验是清除多余物质回归本质。因而日本室内空间中的视觉符号很精炼,由于被减至最基本元素,因此设计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就变成设计中的关键,极少主义在室内设计细节上的处理上十分低调,以似无设计中体现出设计感,无声的阐述抽象、无形的难以言传的美学精神。这种方式体现出极少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极少主义用简洁的方式回到了设计的起点,在设计形式的表达上由于去掉了多余的元素,因此无论立体和平面空间的都显现得异常纯净。如同美国建筑师莱特所言:“琐碎的排除“。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这种减退的状态促成精炼的形式,将内在特征隐藏在表象的特征上,以最少的元素表现丰盈的内涵意义。其形式表征即呼应了“极少主义”美学观,也体现了日本讲究和谐论与折衷论的形式原则。设计语言能够达到精炼的状态,无疑是艺术层次中的最高表现——恰到好处,任何增减都会破坏它的纯粹之美。精炼的美学不仅是外观表征上的简约,在内在层面的思维中亦传达出一种精炼的思想层次。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正是以这种样式在多元化的世界平面设计中独树一帜,一般来说设计者很少以开门见山的明喻方式呈现符号的意义。常借用造型、色彩等设计元素,以暗喻的手法运用符号的观念让观者自行去转译。使得观者借由符号的点状暗示,进而连成线,并由线构成面,最后纵观整个设计的全貌。在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隐而不显的设计传达,除了表现传统文化的智能外,更展现了设计师匠心独具的巧思。
3、阴阳美学
日本的阴阳思想来自于中国的宇宙论,其论点就是宇宙间的所有现象以阴阳二元论来加以说明,因为各类事物,现象都具有阴阳两极,且彼此对立,但到达另一极的顶点时即相互转化达到统一的状态,亦宇宙的和谐状态。此极具哲学意念的宇宙观,日本将之运用在设计美学、设计思维上,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主张。即所谓的均衡与和谐的日本设计美学。阴阳美学是相对两极的和谐论,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来解释:理性着重“逻辑、技术与功能”的运作,感性则着重“意象、精神”的塑造,因此可将“理性/感性”的表征延伸为“功能/美学”的对照,并进一步地对应“形随机能而走的设计主张。由于必须兼顾功能与美学上的协调,前者着重“外在的秩序”,后者着重“内在的混沌”,因此阴阳美学亦可称为“折衷美学”。依照阴阳美学的诠释以及形态学的意涵,属于阴性的图案设计,形态以圆形或曲线为设计表征,属于阳性的图案设计,则以直线或以直线所构成的尖锐形态为主,使得日本在处理图案的构成设计与西方有所不同,同样装饰一个以直线构成的表面,西方会倾向水平或垂直的平行分割,以达到平衡的状态。而日本设计家在设计中更倾向于在画面上采用对角线不对称的分割,以留白空间造成对比的丰富性。这种模糊的边界既避免了直接的分界,又使得图案具有视觉动感。
日本的阴阳美学观主张利用对立的两个元素取得和谐的理想状态,极力避免对立的状态的产生。纵贯日本设计中利用表面肌理的光滑与粗糙、造型的曲线与直线、主体与局部的形态呼应,图形与画面留白的配置,都是通过阴阳元素的调和传达出感官之美,使对立状态相互和解。正如日本传统的各类容器、橱柜大多以直线构成,诉求秩序性的理性表征,呈现阳性美学的表征。而这些传统器物的表面由漆器工艺表现,上面缀以细致、精巧的以流畅性曲线构成的图案,呈现高雅、阴柔的阴性美学意象。
当下设计的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但设计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在多元化发展中却随之增强.日本的平面设计用3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路程。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就是因为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佩玲著《和风赏花幕:日本设计的文化性格》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篇8
关 键 词:十八大报告 语言特色 语言魅力
语言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达和充分体现。语言特色,是指一定的语言表达区别于其他语言表达的独特风格。形象生动语言是精深思想内容的生动表达,彰显人类语言的文明魅力和时代特色。语言魅力是指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党的十八报告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魅力,生动表达和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刻内涵。本文着重从十八大报告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魅力视角,加深对十八大报告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是语言清新优美。十八大报告语言清新优美,像和谐的满眼春风,读起来使人心旷神怡。如十八报告科学谋划一个总体战略布局。由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 。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大创新亮点。涵盖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外交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并有许多新的提法和新的亮点。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两个加快”: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个新提法。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四个着力的核心是实现四创新。在经济发展道路上,要“四化道路”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良性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立足点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思想,为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根本方向。“四化同步”思想、“创新驱动”思想、“质量和效益优先”思想是十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三个重点和新亮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四个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把创新驱动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要创新亮点。政治建设总的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人民民主这面旗帜,要“三个更加注重”、“一个突出” 。“三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治国管理中的作用。“一个突出”: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建设的七项要求中有四个新亮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一个新提法。提出“四个层面”的民主协商:第一,基本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第二,社会生活层面协商民主;第三,党际关系层面的协商民主;第四,基层自治层面的协商民主。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新提出“四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四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体系。这是一个新亮点。十七大提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运行?十八大作了明确回答。即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网络监督。从而真正让权力在阳光运行。文化建设总的要求是:两个方向(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三贴近原则(实际、生活、群众)。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建设总的思路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三公平”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与十二大问题并列论述,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新亮点。总体思路是:一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五大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一定要更加地珍爱自然和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一个创新亮点。上升到规律性层面新认识,是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在总体思路上:全面加强“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并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制度建设前面。既符合逻辑,更符合民心民意!这是一个新排序。“强化‘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建设的“五自能力”是十八大报告的又一个创新亮点。
二是语言简洁精准。如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报告还明确提出了“四个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着眼特点,着眼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矛盾原理的经典要义。报告强调指出:开辟一条道路,创立一个理论体系,确立一个基本制度。要“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总思路”:即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总任务(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一个宏伟目标:一是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建国10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综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报告强调指出:一是在战略机遇期上要“三个赢得”:“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二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点要求”:“五点要求”的最大亮点: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万亿元人民币。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写入主题报告。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概括。这个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具体表述。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凝练。在公民道德素质方面。具体提出加强“四德”、“三弘扬”“四信”。“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弘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风尚,真、善、美。“四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上升到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战略高度。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三是语言人文关怀。“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个新提法,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的首要一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特别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推动实现更高就业。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创新亮点,更是百姓关注的热点。第一,实现“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二,多渠道增加居民则产性收入。第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上述十八大报告语言表达的人文关怀,就会像阳光一样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雪,就会像春雨一样滋润人们的心田,就会像黄莺一样唤醒孤寂冷漠的心。
四是语言内涵精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概括,这里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增加了时代特征。以前从未这样表述过。这大大丰富了历史经验的科学内涵。建党九十多年来的最高成就是,开辟了一条道路,创立了一个理论体系,确立了一个基本制度。这里一个突出亮点比十七大报告多了一个基本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灵魂和实质。应当倍加珍惜。报告主题思想中的“攻艰克难”四个字意味深长!强调必须清醒认识 “三个没有变”:一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三是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报告还特别强调指出“三个依然”: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腐败问题依然严峻。从国情严峻考验看:国内改革开放和利益调整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风险期。官民、劳资、警民三大矛盾十分突出。从世情严峻考验看:当中国进入第二大经济体后,西方世界冷战思维和冷战心态更加复杂:经济上的贸易战,政治上的分化战,军事上的包围战,思想文化上的渗透战更加激烈复杂!从党情严峻考验看: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五是语言意境高远。读十八大报告优美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不仅养眼,而且养心,滋润灵魂,提升境界。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八大一个重大贡献,一个重大亮点。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转化为“四个更加自觉”地基本要求就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一个新提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注释:
篇9
[关键词]品牌文化;品牌精神文化;品牌物质文化;品牌行为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08-02
1 品牌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朱立,2008)。品牌文化是品牌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营销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在理论关联上,品牌文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品牌文化的塑造建立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形象、打造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品牌个性,进而从文化角度提升品牌的软实力。在营销层面上,良好的品牌文化可以满足目标消费者物质需求之外的文化需求;有助于培养品牌忠诚,建立品牌壁垒;能够促进企业产品销售;从社会营销观点来看,品牌文化还能承载品牌的社会功能,即弘扬优秀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2 品牌文化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分析 目前对品牌文化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品牌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结构、功能与价值效应等方面。而之所以提出品牌文化理论,最终目的还是要用于指导实践。一个不能充分指导实践的理论,是苍白的、形而上学的。对于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如何塑造·有没有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品牌文化塑造方法·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理论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笔者掌握的资料范围以内,相关著作的品牌文化这一部分,要么根本不涉及塑造方法这一关键内容,要么就是罗列一些空洞的原则来代替具体的塑造方法。对于从事品牌实务的读者来说,这是十分困惑的事情。
例如百度百科“品牌文化”词条,“品牌文化塑造”小标题下的内容是“为品牌塑造一种恰当的文化”、“品牌文化与时尚文化”、“品牌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很容易发现,这三点其实只是品牌文化塑造的一些原则或策略,即塑造品牌文化要恰当(与产品和消费者特性相适应)、要引入时尚文化元素、要善于结合优秀民族文化。又如,“浅析品牌文化构建”(宁可强,李秀丽,商场现代化2006年26期,河北经贸大学)一文中,也只是平行罗列了品牌文化构建中的几个原则性问题:体现品牌核心价值、结合民族文化、体现人性化、注重消费者心理体验。再如,《品牌管理》(朱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品牌管理》(杨莉萍,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两书中,品牌文化这一章内均没有涉及品牌文化建设方法的问题。
由于品牌文化的抽象性,企业在建设品牌的实践中,也迫切需要指导性强的品牌文化建设操作方法和流程。
本文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品牌文化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的薄弱环节,结合笔者在企业品牌策划工作的实践和高校品牌教学的体会,尝试提出一个品牌文化塑造的操作性方法。广义的品牌文化塑造方法应该包括品牌文化塑造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狭义的品牌文化塑造方法特指操作性步骤及其内容,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本文即照此理解。
3 品牌文化塑造方法的指导性原则
作为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方法,笔者认为,品牌文化塑造方法必须体现如下原则:
系统性原则:必须把品牌文化塑造放在品牌这个大系统的框架下来考虑,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考虑品牌文化问题而不顾及与系统其他部分的相容性问题。
可操作性原则:必须体现可操作性,而不能只是一些空洞的原则和策略,例如“品牌文化要吸收民族文化精华”:作为一个一般性恐怕没有人反对,问题是究竟怎样结合民族文化精华·怎样一步步操作下去·还是不清楚。
程序化原则:作为一种工作方法,面对从事具体工作的企业品牌策划者或高校学生,那么这种方法必须步骤明确、逻辑清晰,体现程序化、流程化的原则;把复杂问题过程化,分解为一个个可以具体操作的步骤。
灵活性原则:作为一种工具性方法,必须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4 品牌文化塑造的操作性方法
41 品牌现状检视
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品牌文化的塑造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必须与品牌系统的其他部分相适应。在塑造品牌文化之前,先要考虑品牌系统的各个有关方面,例如:品牌建设的整体目标是什么·品牌的定位是什么·有没有明确的品牌核心价值·目标消费者是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品牌的市场地位如何·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现状如何·上述各方面对品牌文化的塑造过程有一定的导向和限定作用。现实工作中,并非每个品牌都明确了上述问题;但是,如果上述各方面彼此严重冲突,会对品牌文化塑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42 明确品牌精神文化的内涵(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
品牌文化由三部分构成:品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是其蕴涵的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也就是品牌所凝练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
篇10
【关键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3-02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精神”、 “观念”、“意识”的影响力,它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动力。培育校园文化需要正确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清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之内涵
研究校园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内涵。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将“文化”一词界定为:“从广泛的种族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是指一个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许多其他能力和习俗的复合体”。自泰勒后西方学界对文化内涵的阐释没有停息,至今观点趋异,岐见纷争。
国内关于“文化”定义之争也亦然,虽然近代很多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做过诸多探讨,但其界定至今仍无共识。“文化”一词,在汉字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可能意指:礼仪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等。而“化”字则可解释为事物的普及流传、蔚然成风等,又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等。所以《辞海》将文化定义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既有“文”的内涵,又有“化”的意义。即强调人类活动方式(动态)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统一,又反映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综合上述对“文化”界定的阐述,笔者理解的基本观点是:“文化是对人的教化。”因为教育对人的培养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整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是文化的传乘,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实施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的过程,便表现为学校的文化宿求。
二、校园文化之内涵
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兼容实用主义的精髓,观点颇丰。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异见纷纭。 以下分述之。
1.西方之观点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拉德·w·华勒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提出。 通过研究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威拉德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该概念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内涵不断丰富。
美国学术界为了摆脱“文化”概念多样性的困扰,试图在一定实用的框架内来解释“校园文化”。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约翰·塞菲尔和玛修·金(john saphier & mathew kine)认为,学校文化是对行为意图的理解和所应遵循的行为的认同。大卫·斯图瓦德(david stewart)也指出,学校文化即“人们在校园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这也反映出学校成员一般所认同的价值和信念[1]。(2)鲍尔·e·赫克曼(paul e.heckman)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其历史背景和组织中的“人”所塑造的,学校文化存在于“教师、学生共同拥有的信仰”当中[2]。特瑞·迪尔(terry deal)和肯特·彼德森(kent peterson)从这个角度提供了更为经典的定义。他们把文化简称为“内在实体”(inner reality),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信仰和传统的深度形式”。罗宾斯和艾维(robbins & alvy)进一步明确了该定义的内涵:“这一内在实体反映了组织成员所关心的、他们想花时间去做的、和他们经常所谈论的内容。[2]” (3)还有一种观点表征一个学校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以及其文化孕育学校成功的动因。如瓦格勒(wagner)把学校文化定义为校内外共享的经验(惯例和礼仪)、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4]。据此,盖瑞·菲利普(gary phillips)把校园文化进一步归纳为“基于学校人际关系、协作关系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一定历史阶段上,包含着由学校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信仰、象征、典礼、仪式、礼节、传统和传说等组成的意义传播形式。这个系统通常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4)还有观点认为:学校文化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凝练,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4]。
综上,笔者认为,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包括群体的目标、期望、认同和习惯等。同时,加上盖瑞的观点,校园文化还指通过它的风俗礼节、象征逸事和语言文化等“人为因素”来彰显学校的风气和特色。
2.国内之论说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对校园文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综合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下列几种“论说”。
(1)“组织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包含在“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中的。校园文化严格地说,是一种亚文化,即“组织文化”的一种。(2)“社区论”。持此观点者是以社会学理论来阐释校园文化的。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现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3)“氛围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待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研究校园文化就是要从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人和环境的互动。(4)“补充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5)“精神论”。持此观点者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它能促使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使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演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道德观。(6)“综合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长期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现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国内学术界还借划分“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等来界定。所谓“二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所谓“三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四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关于以上“分说”观,顾明远教授在其《论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做了总结性的阐述:“二分法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分法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分法则是在三个层面之后再加上行为习俗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5]”。
三、结论
关于校园文化的要义,综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就是指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统一体。同时认为,了解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了解提高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stewart,d. tomorrow’s principals today[m].palmerston north:kanuka grove press,2000.49.
[2]robbins,p.& alvy, h. the principal’s companion [m].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1995.
[3]wagner,c.school culture analysis[a].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anitoba association of resource eacher.winnipeg,manitoba,2000,(10).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