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规管理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3 17:42:55

中学生常规管理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1

一、 学会认错

首先,要先学会“认错”。学会“认错”是改变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的性格的第一步。中职阶段的学生大都是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无法考入高中,或是在社会上流浪一段时期后又被迫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其真正目的不在于学习,而在于有个地方可以“偷闲”,这些在学习上没有优势的群体,在中职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差,个人素质低下等问题,这就是中职管理工作难度大的根源所在。这些学生在校期间无视学校纪律、迟到、逃课、顶撞老师、做错事情找理由找借口推托责任,或宁死也不低头认错,更有甚者,他们中一部分连基本的是非观念都缺乏,竟有人自认为犯错是光荣的,“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思想在这些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这些问题正是现在中职阶段学生的通病。所以我们首要的就是要他们“认错”。要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从思想上毫无退步的接受他的错误,真正从内心里知道自己错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他们认识到错误后真诚地说出“对不起,我错了”这一他们几乎在脑海中已灭绝的词汇。这才是我们常规管理中即关键又基本的第一步。

要达到学生学会认错的目的,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纪观、人生观的教育,要以同志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教材,引导这些学生明是非,知荣辱,知耻近乎勇,只有明确了是非和荣辱,才具备认错的基本前提。

知荣辱,明是非,只是认错的前提。有些同学明知错了,也会强辞夺理,这一方面是学生的狭隘自尊心在作崇,同时,也可能与管理者的方法有问题。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死要面子的心理阴影中走出。同时,也要尽量不去伤害他们的自尊,讲究工作方式,区分工作环境。既要从表扬那些勇于认错的学生为榜样,使不会认错的学生知道认错是一种道德勇气,是一种高尚品德,让他们从心底里愿意认错。

同时,老师也要从自身的行为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如果老师在教学组织、教学过程中犯了什么错,首先要主动诚恳地向同学们认错。这样就可以引导同学们知错认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一种基本的做人准则。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主动认错的良好习惯。

二、 学会自律

常规管理中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处于中职阶段的这一部分学生年龄大都在14到18岁之间,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通常不会顾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意孤行,逃课上网,打架斗殴事件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律素质极差。那么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是塑造他们完美人格的又一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我们要对这些学生提出要求,从小事做起,例如每天的宿舍内务整理,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宿舍都是以脏乱差著称。宿舍内物品随意摆放,臭鞋袜任意乱扔,这些都是对自己无要求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些小事做起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养成良好的内务卫生习惯,从小事抓起才能为我们严格要求他们改变自己的品行打下基础,从而达到自我约束遵守校纪的目的。

另外,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上课期间,我们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旷课,那么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方面的行为,不能任意的早下课,或是上课来晚几分钟,更不能没有通知学生临时的调课换课或是私自就不来上课了,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既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以自己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从心底去打动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自然会去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争光,为班级争得荣誉,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

三、 培养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希望,将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如何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和教育国家的未来: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2

一、基础分

每个学生的基础分为100分,在此基础之上加减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周结果班干部在班会进行通报,每月结果与文明学生评选挂钩,记录学生档案并于家长会时通报家长。学期末考核总成绩为每星期考核成绩总和。

二、积分规定

(一)学习及活动

1、出勤

迟到:迟到一次扣1分;迟到超过10分钟按旷课记。(由班长负责统计迟到情况)

旷课:每旷课一节扣2分,不按学校要求参加学校或年级组织的会议、劳动一律按旷课处理。(由班长负责旷课情况)

请假:学生请假正课扣1分,自习扣0.5分;学生请假必须经班主任和年级主任批准签字,私自外出一次扣6分;如查出外出上网一次扣8分;如查出不经批准夜不归宿一次扣10分,并同时给予相应的校纪校规处分。(由班长负责统计)

一周之内没有迟到、旷课和请假现象的加5分

2、学习

课前准备:预备铃响要抓紧就座,准备好课本和文具,安静等待老师上课,否则扣2分每次。(由学习委员、课代表负责,进行统计)

课上: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笔记,特别是自习纪律,严禁喧哗、打闹、传纸条、看小说、听音乐等不良行为,否则扣5分每次。(由学习委员负责,进行统计)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讲,坐姿不端正,(老师点名批评) -2分/次,上课发言积极,认真听讲,坐姿端正(被老师当堂表扬者) 1分/次

被老师评为作业优秀的2分/次(课代表负责统计)

走读生作业经家长审核并批阅的,加5分。

课下:说脏话者,每发现一次扣2分,由纪律委员负责登记。对班干部执行任务或授课教师有意见而进行谩骂、侮辱、挖苦、打击报复者视情节轻重扣5-10分,由班长负责登记,并进行全班通报批评。不接受老师批评及其它不尊重老师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扣5-10分(情节特别严重的视情况由老师处理)在教室内打架斗殴或追逐打闹者,扣5分。

自习课:大声讲话,下位,换位,吵闹者,每发现一次扣2分,一星期累计超过3次者,罚上加罚(扣15分),由班长和纪律委员负责登记。自习课未能先认真完成作业,再看课外书的。写作业时三心二意的,被点名批评的-3分/1次

晨诵:写作业或讲话(未认真读书)的-2分/1次

竞赛:参加学校及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竞赛+1分,获奖者 3分

帮扶:在班级“一对一”互帮活动中,帮助同学进步明显, 2分(以老师评价为主)

一周之内在学习中无扣分现象的加10分。

3、三操:

早操:要按时按量跑操,缺操者扣2分每次。早操一学期旷操达10次者,或迟到15次,体育达标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课间操: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动作统一,队伍整齐,否则该生扣2分每次,不做操或讲话者、无故缺勤扣3分每次。

眼睛保健操:秩序井然、动作到位,否则扣该生1分每次。(由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统计)

一周之内在三操中无扣分现象的加5分。

(二)卫生

教室卫生:

1.值日生忘记值日或不值日-1分

3.放学后教室窗户、电扇、门窗等未关造成的不合格,相关负责人-1分,劳卫委员-1分

4.桌面整洁:未做到的-1分/次

5.桌洞整理不及时,乱脏差的,-1分/次

6.桌子下面的地面有垃圾的,-1分/次

7.桌椅摆放不齐,-0.5分/次,负责组长-1分/次

8.直接往卫生角中倒水或垃圾者,每次扣5分

9.不服从组长安排,扣2分

一周之内教室卫生良好,没有出现扣分现象的加5分

宿舍卫生:

1.宿舍内地面、墙壁、门窗干净,不乱倒垃圾,否则扣该班值日生3分每次。

2.宿舍公共区域卫生应及时、彻底打扫,经常保持干净卫生状态,楼梯楼道地面无脏渍。每发现一处打扫不及时、不彻底者扣该班值日生3分。

3.不得向窗外倒水、扔果皮垃圾等,否则扣该生2分每次。凡找不出责任人的,扣相近区域上下楼层宿舍学生每人2分。

4.被褥整洁整齐,鞋、盆、毛巾等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否则扣该生3分每次。

5.严禁室内乱贴乱挂,否则扣该生1分每次。

6.文明入厕,手纸入篓,及时冲净大小便,每发现一例不按要求文明如厕者扣5分,并处罚值日一周。

一周之内宿舍卫生良好,没有出现扣分现象的加5分

(三)宿舍纪律

2.破坏公物照价赔偿并扣该生5分每次(宿舍长连带扣2分)。

3.不乱拿或偷盗别人的东西,不能留宿其他班级生或校外人员,严禁男生进女生宿舍,否则扣该生10分每次。

4.按时熄灯,节约用水、用电,严禁在宿舍内点蜡烛,私拉电线,插座用电。否则扣该生5分每次。

5.不能随意挪动床铺,否则扣该生2分每次。

6.有意损坏学校公共设施者,除责令其赔偿外,视损坏程度扣5-10分,由舍长负责登记。

一周之内纪律良好,没有出现扣分现象的加5分。

(四)餐厅纪律

(由桌长负责检查记录,舍长、劳卫委员每周进行统计汇总)

1.排队。每发现一例不排队者扣该生3分。

2.节约用餐。每发现一例浪费者扣该生3分。

3.文明用餐。应在指定餐位就餐,不得抢、夺,不得将食品带出餐厅,在校园内走动用餐。每发现一例不文明用餐者扣该生4分。

4.保持餐位卫生。(包括桌面和地面)。每发现一例桌面或地面不卫生者扣 2分 。

5.安全用餐。不得购买校外食品。每发现一例购买校外食品者扣该生5分。

一周之内餐厅就餐文明礼仪,没有扣分现象的加5分。

三 、加减分项目:

1.在年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突出,由班主任提出加分方案,由包年级领导审查并作出决定,最高可加10分。

2.班级获得文明班级的教室 3分/人,所有班干部 5分。

3.值日生打扫卫生认真、积极主动。班级环境卫生在校检查中未被扣分的,值日生 1分/人

4.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临时劳动+1分/次。

5.参加学校运动会+1,获得名次的+3

6.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如元旦联欢、艺术节等)+1分,获得荣誉的+3分。

7.自觉维护班级荣誉,主动检举班级同学恶劣行为的 1分/次

8.在校内或集体户外活动时主动捡拾垃圾+1分

9.在校拾金不昧的,主动将捡到物品送到老师的 1分/次

10.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并产生影响为我校争光的+3分

11.一周内学校、年级班级检查,没有出现扣分者,每人加五分。

12.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与上次相比)班内进步5个名次者加5分,进步十名者加10分。

13.收到学校通报表扬者,加5分,由班长负责登记。

14.在校期间凡有下列违规现象者实行一票否决,积分一律清零。

a.学生吸烟、喝酒。

b.校内外打架斗殴,携带凶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学生上网,打扑克,赌博等。

d.学生携带手机。

e.学生无故外出(白天和晚上),或翻墙或爬楼外出,并给予该学生停课、留校察看等处分。(由包级领导根据日常检查情况予以评价)

四、 罚则

1.凡出现积分为零外情况的,该生必须写《思过书》,并在班内作说明。

2.随意吃零食、随意扔垃圾者,除扣5分每次外,并负责室内外所有垃圾的捡拾。

五、 与积分挂钩的有关处分规定

1.积分低于90分的同学,期末不得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

2.积分低于80分的同学,月末不得被评为文明学生称号,已经取得文明学生称号的予以取消。

3.积分低于70分的同学,通知该生家长,共同教育,并处以记大过处分,处分决定年级组存档备案。

4.积分低于60分的同学,通知该生家长,共同教育,同时对该生处以留校察看处分,处分决定存档备案。

5.积分低于50分的同学,通知该生家长,对该生作劝退处理;如该生确有改过的诚意,家长同时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对该生可处以降为试读生处分,处分决定存档备案。

6.积分低于40分,通知其家长,对该生给予劝其退学处理。

7.对学生处分以后,学生的积分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执行。

六、小组考核

1.小组分为5组,各组总积分最高为“文明优秀小组”,每人加5分。

2.期中、期末考试各组成绩总分之和、及格率、优秀率第一为“学习优秀小组”,每人加5分。

3.积分登记由班委会成员轮流登记并接受全班同学监督,登记时告知当事人。每周星期一交班主任审核。

4.登分过程中若登分者弄虚作假扣登分者当月积分10分,若其他同学无理干扰登分人行使权力,经班主任和班委会调查属实者扣干扰者当月积分10分。

5.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班主任和登分人及班委成员汇报除本人意外的其他同学的情况,经调查情况属实者加3分。

6.希望每位同学都本着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共同营造和谐进步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备注

1.各种违纪行为被学校处分者,扣分50分,取消评优资格,写出相应的书面检讨(不低于800字)。

2.凡违反本规定者(或违纪严重者),一律交由班主任进行处理,严重者进行家教或勒令退学。

3.凡是违反学校和班级纪律者,除扣分外,还要报班主任处,由班主任进行相关教育。

4.值周班委持值班记录并详细记录班内发生的上述各种情况。

5.《班级监护记录》只能由值班人员或班主任保存,其他同学不得翻看。

6.最终解释权归班主任。

7.本条例由班主任签字后生效、执行。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行政管理

论文摘要: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程是一种有序的管理活动,它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使之更富有成效,得进一步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树立起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4

   校园常规管理工作是保证学校秩序优良、环境洁美、风气纯正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也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最琐碎的工作。其工作的内容既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的众多环节,又关系到学生每天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常规管理水平的优劣就是一所学校德育水平高低的最直观的表现。今年暑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怀之下,我校如期顺利地迁入市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我校办学的平台进一步抬升,办学的规模空前地扩大,办学前景更加乐观;同时也使我校办学的使命和压力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就常规管理工作而言,我们就必须首先要正确面对、尽快熟悉和不断适应这个新的环境。我们原有的管理模式尽管曾发挥了巨大的有效的作用,但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适应于目前的新环境,所以在常规管理工作方面,我校有一个较大范围的革故除旧、继承创新的任务。

搬迁之前的较长时间里,我们就未雨绸缪,认真思考;开学以来,我校根据新环境和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特点,基本确立了“以常规管理为中心,以学生社团为骨干;以养成教育为目的,以严格制度为保证;以细致工作为基础,以系列评比为抓手;以人文关怀为思想,以推陈出新为方针”的校园常规管理新思路。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实践,我们基本巩固并保持了原有的常规管理水平,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总结我们所做的工作,能够主要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培养一批十分重视常规管理工作的热心人。

多年以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常规管理工作。现在,我们更是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了

事关学校外在形象、养成学生内在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校德智美体劳五育并举的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传承,重视常规管理的思想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校园文化,内化为绝大多数二职中人的共识。“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伴随有什么样的行为状态,从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局面。因此,培养一大批具有重视常规管理的工作态度的人是抓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开学以来,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分层分级地反复宣传、强化教育,在新的环境中的办学起点阶段,就基本统一了上下重视常规的思想,落实了多管齐下狠抓常规的行动。大家没有满足于以往的成就和在新的环境中既已取得的成绩,而是本着“迈步从头越”的谦虚的积极的态度,认真地热心地从事着这项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目前,在常态下,几乎是每一天,从校长室到德育处,从团委到学生会,从班主任队伍到班团干部队伍,所有的部门和组织中都有人自觉地习以为常地带着常规管理的视眼,活动在自己所负责的管理区域,形成了一道人人重视常规、参与管理的流动的风景;织成了一个齐抓共管、严密细致的常规管理网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校园常规的较高水准。

在众多热心于校园常规管理的人群中,有一支力量堪称骨干,那就是我们的学生会组织。它已经成为我校常规管理的志愿性的服务类社团,成为学生一日常规管理的权力执行机构,其对常规的管理和服务是全方位、各领域的。几乎每天和每一个阶段,学生会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学期,我们更加重视学生会的组建和管理。目前,新一届学生会换届工作已基本结束,会员和干部的产生上,我们坚持班主任推荐、团委选拔、竞争上岗的程序和原则;会员和干部的教育管理上,我们本着充分信任、大力培养、放手使用、热情鼓励、优胜劣汰的方针。这样产生的人选有责任感荣誉感、有活力有热情;他们从学生中来,了解学生也能代表学生。利用学生会组织的群众性和代表性,让他们参与常规管理,就能提高常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和保持了学生会工作的热情,就为高标准的常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障。

二、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常规管理工作制度。

要使得常规管理的水平不滑坡,以良好的常规去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要克服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杜绝偶尔产生的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就要遵循日常管理的程式性和规范性,增强日常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就必须要根据具体环境和具体情况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备的常规管理制度,组建一个积极贯彻并执行这些制度的管理网络。

规章制度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更具有广泛的管理功能。它应该是实际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的总结、浓缩和提高。不但要符合具体环境中的具体情况,而且更要能够引导和指导实际工作。完善的常规管理制度会带来管理行为的规范性,保持良好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校在尊重和遵循《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原则下,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相继制定了《市二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十条细则》、《市二职中校园常规管理十项评比制度》、《市二职中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和《后进学生行政结队帮教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常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制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有重点地或对广大学生或对班主任老师或对学校行政人员赋予了具体的常规性的工作,从而有效地严密了管理的环节。比如在对学生的一日常规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够与之基本全面配套的“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舍务、就餐、胸卡、礼仪”十项内容。每一项内容的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管理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管理细则就包含1.桌凳门窗玻璃三机一幕的保管;2.卫生保管区公物、生活区设施设备、绿化护理区植被的管护;3.教室、宿舍电源、门窗的按时关锁;4.“无人灯”、“晴日灯”、“长流水”等浪费财物问题;5.期末总评公物零损坏、财物零浪费班级的加分规定等多个方面。这样的管理制度从宏观处着想,从微观处着手,符合“把实事做细、把细事做实”的要求。各项常规制度有机结合、互益互补,层层级级分工协作、多管齐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常规管理力量,有力地将各项常规工作纳入了正常运行的轨道,从而能够保持校园常规管理的正常局面。

三、   要形成一个系统的可行的管理效果评估机制。

现代管理学原理和校园常规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已充分证明:完善的工作制度就是管理的目的、要求和指令;严密的组织网络就是使这些目的得以实现、指令得以落实的执行系统。在一日常规的过程管理中,必须要落实“指令—执行—反馈—总评”这一管理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要重视最后的两个环节。只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公正系统的评估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基层工作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懈怠和松劲思想,保证常规管理水平的不折不扣、精益求精。

我校在对各项常规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时,一直坚持定期的总结性评估和平时的过程性评估相结合的做法。总结性的评估侧重衡量阶段性管理效果,基本上以星期、月份、学期和年度等四种时段为评估单位;过程性评估则侧重衡量当时当日的常规项目管理效果。它具有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功能,不仅使评估成为改进和完善当前工作的重要抓手,也为今后总结性的评估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在校园各项常规管理的具体评估过程中,我校坚持以“十项评比”为主线,以学生会组织为骨干力量,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每日常规的检查、评比、反馈的工作。学生会下属的卫生部、纪检部、舍务部、生活部、体育部等部门对各自所负责的项目都统一评分标准,坚持一日两次的定期检查督促,每次检查必有结果,每有结果必有通报。于当日当次检查后立即在专用的通报黑板上形成书面的反馈信息,而且有些项目的评比结果还用书面通知单的形式递交相应的班主任老师。这些过程性的评估活动,已经成了学生会各部门工作的常规。这些过程性的评估资料也为各个阶段总结性的评估提供了依据。在学生会的努力之下,每一周的星期一,校园十项常规的一周评估结果都会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常规管理公告栏内;每一个月,各个班级一月常规名次排行榜和舍务管理成绩汇总表也能如期送达德育处,这种“日督查、周排名、月考核、期总评”的系列性工作所积累的资料,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班团组织的考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我们感到:形成一个系统的可行的管理效果评估机制之后,就能够使校园常规始终得到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就能使之成为培养学生文明言行、良好卫生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载体,就能使良好的常规水平得到长效保持。

四、   要确立一种主动研究积极创新的德育工作新理念。

学校德育工作保持活力、常抓常新、形成特色的关键是善于探索新领域、敢于开拓创新,另辟新路。对于我校面临全新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言,就是要勇于革故除旧,善于继承发展,能够打破旧框子,构造新模式。在常规管理工作方面,同样很需要创新意识的确立。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 管理 教育

abstract:university student's current management and the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are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s primary mission, how to do this work effectively, will complet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miss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harmonious society's goal unifies, is our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worker wants the deep research the question. in the new time, strengthen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current management and the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standards, and integrates the humanities concern in the management, is we complete the above work the important way.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作者简介:聂扬(1985-),女,湖南益阳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情况。

在高校中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建设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大学生今天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他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的习惯对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大学教育里讲授现代的文明和历史,传授现代的理论和观念,对他们的行为却实施落后的管理,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思想,就无法实现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更高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学生的思想的变化,学生维权意识增加,高校也是社会的一角,评奖评优、入党等敏感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随意性强、落后、不规范的管理将刺激歪风邪气的产生,带来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容易引起学校的不稳定,发展下去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可以这样说,高校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和特点,确立新的管理理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 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陈旧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管理一直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人性角度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通常运用惩罚和道德灌输等管理方式,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想问题,较少强调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个性发展,很少真正在管理上听取学生的意见。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运用自己求学期间的管理理念来教育当今学生,而没有与最新的学生管理理论接轨。与管理理念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也相对陈旧,这些制度包括《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尽管各高校也普遍建立了诸如学生工作周例会制度、学习制度、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等,但基本都是针对学生本身和管理工作者的一些制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更没有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等问题。

(二) 管理队伍缺乏良好的保障机制

自20世纪90年代高校开始扩招,规模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资源投入明显滞后,师生比例逐年递减,管理人员人均管理的学生数量激增,加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构成日益复杂,学生素质呈现出多层次的格局,增加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由于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使在校学生规模扩大了数倍,而高校学生管理干部并未随规模的扩大而按比例增长,同时由于学生管理干部未达到规定的数量,因此,绝大多数管理干部均承担了繁重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客观上造成了他们疏于系统理论学习和学术研讨。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尚无造就精英人才的环境和政策保障,致使这一领域缺乏管理权威和学术带头人。

(三)社会环境变化较大

近年来,由于实行了教育改革,学校的办学方式多样化,大学招生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学生管理人员人数却未能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目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达不到1:200,学生管理人员精力有限,这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学分制的实施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实施学分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更加个性化地教育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等,但这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实施学分制,打破了同一班级学生在固定教室上课的模式,学生组合的流动性较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减少,容易出现纪律松散、不团结、集体荣誉感差等现象。后勤社会化的实行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实行公寓式管理后,由于食堂、宿舍与学校分离,由投资商管理,对于他们而言,利益是第一位的,学生管理的好坏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配备的管理人员、食堂宿舍的配套设施等,都难以保证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来考虑。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结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管理制度,除具有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强制性、时效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其还凸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统一性

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规范性

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有四种理解,一是制度即行为规范,是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二是下位法服从上位法,体现法治精神和育人要求,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滥用自由裁量权;三是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符合工作规范,即制定的权限、程序以及颁布、执行等环节均做到严格、严密与科学;四是语言表述严谨、准确与规范,要尽量使用法学界和教育文件中所认定或公认的一些名词,避免使用语意含糊、模棱两可的词语,更不能因词语使用不当而产生误导。

(三)程序性

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

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理念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理念主导行动,要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成本分担的角度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员,在支付学费的同时,要求教育管理者为之提供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学生的问题时刻放到心上,牢牢抓在手上,理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困惑及面对就业压力出现的形形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其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既要管理好,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与他们平等相处,又要关注他们的正当权利等,这就导致一些学生的纪律观念淡薄,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唯有建立健全良好的日常行为考核和评价机制。没有考核,就没有约束。在日常管理中,任课教师要把学生平时上课时的纪律遵守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辅导员要把学生平时的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文明举止等方面的表现与班委选举、学生会竞选、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入党和毕业推荐等联系起来。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此外,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作为规章制度之外适当的补充加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学生生活,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

(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6

【关键词】学校教育常规管理

制定了学校的教育常规,就必须加强常规管理工作,就应该切实执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只有在切实执行的实践中才能产生。如果有了管理常规而不执行,也就就失去了制度的意义,甚至还不如没有制度。

学校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建设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怎样进行常规管理,这是我们每个学校领导必须认真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一、领导带头身体力行,率先遵守,是教育常规管理的首要条件。

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法规”,它不仅是管理学生和教师的,也是管理领导的,领导能否身体力行、率先遵守往往是规章制度执行成败的关键。如果只用规章制度来管理群众,领导置身于规章制度之外而一切可以特殊,那也不会对群众起到什么约束作用。即使对群众起约束作用,也只能是暂时的,绝不会长远地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理古人已经为我们作了精辟的阐述。因此,我们学校领导必须做执行规章制度的楷模,以身作则,维护规章制度的尊严,为常规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常规管理的核心和实质。

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并宣布执行,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和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同的,只有配合以良好的思想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规章制度和纪律一样,只有建立在群众自觉遵守、执行的基础上,才会真正产生巨大的约束力。思想教育工作与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规章制度的威力就会畅通无阻地得到发挥。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执行规章制度的始终,要反复地、多种形式地宣传规章制度,使之深入人心,使人人提高自觉性,产生进取心,这是常规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实质,需要领导者花大气力,做艰巨细致的工作。如果规章制度没有足够数量的群众基础,没有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前提,就会成为形式,在群众中间失去约束力。规章制度和思想工作是不能互相代替的,那种认为有了规章制度就可以放松思想教育的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同样,如果认为只要做好思想工作就可以不要规章制度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不论是思想工作还是规章制度都不是万能的,必须使二者的约束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应,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明确分工,分层负责,是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

学校教育常规是按学校教育各项工作的特殊需要分别制定汇总起来的系统,因而学校常规管理应该是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按领导的分工情况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明确分工,分层负责。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等责任均必须明确,对校长来说,着重应把精力放在检查、指导、落实上,不必要求各层次的负责人在照章行事的过程中,事事请示、汇报,应该放手让同志们有职有权地独立自主地去处理他们份内的工作,定期总结汇总情况。这样,以便使校长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学校发展中的根本问题。

在分工负责中,必须注意用人艺术。常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发挥教职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分工负责、分层管理中要讲究用人之道,明白用人的科学,对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知人而善任,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坚持人事相适。分工负责,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授职必须授权,权职相称,才能才职相适。把职务、权力、责任、目标四位一体交给适合的各级负责人或教职工是分工负责的要求。如果小权集中,则往往大权旁落,对下属,职责不明,或授职不授权,就会形成虽干事但无责任感的冷漠情绪,无权便无所谓尽职,也就不会尽心,权力过于集中,学校的目标、责任都只能是领导的;分工授权,分层负责,目标、责任就不仅是领导的,也是群众的。不用多余人,一个人能干的事,不要分派两个人干,人多不一定能办好事,多余的人往往会干扰办事人,影响工作效率。分工负责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妒,大胆使用,“用人之心,用人之才,用人之胆”是用人艺术的概括。既用就不应半信半疑,四处束缚、限制。妒才是分工负责的最大忌讳,领导不应把人才视作对自己的威胁,应该善于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培养人才,保护人才,做到适才适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分工负责中要求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坚持将思想工作和技能培养、行为训练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定期指标,否则,要求一般化,任务落不到实处,常规管理就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四、公正严明,一视同仁,是常规管理检查与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

规章制度要付之执行,就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有督促和检查,执行到一定阶段还要总结评估。不论是在督促检查,还是总结评估过程中,又必然产生对与错,好与差,或者是在都好、都对之中有成绩的大与小之分,这就要领导拿出看法,亮出态度来,是表扬还是批评,是奖励还是处罚,稀里糊涂,“和稀泥抹光墙”是常规管理的大忌。因此,领导必须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地、客观地对待全体同志的所有工作。

领导要做到严明公正、一视同仁,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实绩为依据,以规章制度和计划指标为准绳,去评估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是就是,非就非,不论对谁都一个标准,该奖就奖,该罚就罚,不掩饰亲者的过错或失误,不苛求疏者的工作成绩,对任何人都不能感情用事,在“但是”后边做文章。对自己则要严格,严以律己是领导信誉的一个源泉。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7

学生常规管理是学生一天生活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它指引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使学生的行为符合国家、学校的准则。我认为学生的常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教育,讲清道理

每项常规的贯彻,都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学生明了其意义、内容和贯彻执行的要求。提高其贯彻执行常规管理的自觉性。我校经常开展各项的主题队会和主题班会,有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把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有的是教育学生要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多为学校集体做事,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为学校集体做事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的则是教育学生应该保护环境,使他们懂得校园的学习环境是大家的,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从而使学生不但自己不去破坏环境,而且还有义务去制止一些乱扔垃圾、乱倒饭菜破坏环境的行为等等。教师在平常的思品课和常规课程中也渗透德育,使学生能正确树立自己的行为道德标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注重训练,形成习惯

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要学生遵守社会主义规范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练习和反复强化训练中形成的。只有把常规要求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并且形成习惯时,常规管理才算真正落到实处。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我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渐渐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站队基本作到“快、静、齐”,“声落、动止、队形成”。再如:为了安全学校要求在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刚开始很多学生经常忘记,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反复强调,到后来忘记的学生越来越少,慢慢成为习惯,谁走错了大家都会提醒他了。

3、加强经常性的检查

对于常规管理的观贯彻执行,必须坚持经常性检查,没有经常性检查就谈不上常规管理。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执行各项常规的具体标准,严格按标准经常检查,使学生通过检查,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就是学生的实际进步。我校每天都由老师和学生组成执勤队对学生的日常规范进行检查评比,如早读、早操、课室卫生、个人卫生、眼保健操、放学、午饭、午休等都进行检查督促,对一些违规的同学及时进行提醒帮助,并进行评比。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达到学校的规范要求。

4、树立先进典型

榜样和楷模在教育学生中具有导向作用。树立贯彻执行常规的先进典型,以榜样教育学生,比单纯的说教或强制性的条规约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我校经常以“英雄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经典诵读比赛,讲英雄故事比赛、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活动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8

教育教学常规是在教育与管理理论指导下,长期实践的智慧积淀与经验结晶。它具有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特征,是实施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规范。为创造性地落实规范要求,充分发挥常规的引领与驱动效能,我们在实践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不断优化“常规”的内容、丰富其内涵,发展其功能。

一、从建设与发展常规着力

虽然常规是长期实践经验与管理智慧的高度融合,但这些经验和智慧受历史环境制约和教育现实的影响,其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实践中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求发展,那么常规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常规、优化制度,制度和常规才更有活力、更具科学性和引领性。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坚持把发展“常规”、优化“制度”作为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作为规范管理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组建了校长指导下的年级和功能部室等管理实体为主体的制度与常规调研修订小组,开展常态化的“优化常规、落实规范、追求高效”的校本实践与研究活动,引领实践者、各层级管理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在全面总结常规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深刻反思和认真分析其常规内容的科学性取向、实践性价值及其引领性功能达成状况.为学校的常规建设建言献策。在广泛吸纳意见或建议、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科学、高效”和“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管理原则,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人本”理念,蕴含学校文化特色,体现学校教育精神,具有促进教师成长、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引领学生发展的常规要求和工作规范。这不仅使制度和常规重建过程成为优化管理的常态,还成为引领实践群体深化理解、提升能力和形成合力的发展过程。

二、从创造性地落实常规着力

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常规和制度,是学校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条件,而创造性地落实常规,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和规范功能则是高效管理的核心所在。我们把落实常规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加强学校目标管理及方向性、原则性指导的基础上,放权于年级的过程管理,为年级和学科教研组、班级教学组等基础管理实体留足创新空间。用开放的、有丰富内涵的校本课题研究、话题交流、示范展示等活动引领实践,着力激发实践者的创新热情,挖掘其智慧潜能。让基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成为优化常规的基础,让来自于体验的认识与构思成为创新措施的智慧,让生成于感悟的智慧成为创造性落实常规与措施的能力。

三、从强化督导引领措施着力

我们不仅用细化岗位职责、制度和常规要求等措施来规范其工作,用优化任务和目标引领年级的过程管理,还实行学校领导和业务主管干部蹲年级督导制度,通过管理者深入学科组和班级教学组参加活动,走进教学、活动和生活等场所督导与引领。要求管理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以观察者、探索者和学习者的心态观察与思考,了解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组织与实施情况,思考制度、常规的合理性及改进措施。用身临其境置身事中的观察、体验和征询意 见、访谈交流等方式调研,了解常规落实过程中的亮点与问题,为总结推广经验,优化措施提供信息,并及时与实践者共同探讨破解困难的方法,寻求弥补不足及薄弱环节的措施,帮助解决现实工作中具体困难,协调服务和保障部门提供支持,为年级工作提供基于实践的指导、服务和支持保障。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9

检查开始之前,xx镇中心学校校长xx组织召开了筹备会,讨论评价标准,研究评价细则,修改考评方案。最后确定检查内容包括校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职工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诊断、学生管理、财务与后勤管理、卫生安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成职教管理、期末复习情况和学校常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

从检查情况看,xx—xx学年第二学期,各校能够以推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基础,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常规管理,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效能,积极改革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xx教育跨越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更要引起注意。

在对各校管理人员的学年度考评工作上,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各学校校长面对全体教师进行述职,中心学校工作人员现场发放《xx镇中小学校长民主测评表》,对校长和班子成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将作为新学年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中学生常规管理篇10

一个管理。 一个管理即后勤组织管理。学校后勤工作组织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机构、配备后勤工作人员、搞好后勤队伍建设。重点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后勤人员的配备。学校后勤人员的配备应根据办学规模、教学需要和后勤工作的实际情况,因事设岗,尽量做到“少而精”和“一专多能”,统一协调,注重整体结构优化和数量合理搭配,保证质量,讲求效率。(2)后勤主任的选拔。后勤工作事务繁杂但关系全局,因此应选拔事业心强、踏实能干、任劳任怨、廉洁奉公、懂得教学、热心为师生服务的人员担任后勤主任。(3)后勤人员的教育。后勤人员应牢固确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指导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从事后勤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克服自卑感;确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将优质服务提供给学生。

五项规范。 任何一所学校的后勤常规管理都离不开建章立制。为确保后勤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后勤人员有章可循,学校后勤部门应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常规。其中,最主要的要建立落实好岗位责任制、校舍教学设备管理制、物资采购验收领用制、经费开支审批制、伙食管理制这五项基本的规范制度。

四个阶段。 学校后勤人员不仅要熟悉后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还要了解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整个学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好学年、学期、月度工作计划,抓好落实环节,主动做好各阶段的工作。(1)开学: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开学准备工作;配合教导处,购置必要的教学用品,尽早发给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做好校舍设备的维修整理和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收缴学生的学杂费;做好学生就餐准备及住宿的安排工作等。(2)期中: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搞好对本部门人员的考核工作;补充购置和发放教学用品;对重要物资定期清点;检查房屋、水电设备,及时进行必要的维修等。(3)期末:做好期末考试所需纸张文具的供应;全面检查校产、校舍、校具;收回借出的公物;检查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考核本部门人员的工作,执行奖惩规定;总结一学期的工作等。(4)假期:搞好校产校舍校具的维修保养工作,特别要做好危房的及时修缮工作;做好下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做好假期的安全卫生工作和教职工的生活安排等。

两个常规。 两个常规指财产常规管理和生活常规管理,其中财产常规管理又包括学校的物品管理和财产管理。

学校物品管理中不能出现“见物不见人,管理不管人”的现象,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管理好人,必须管理好物品,必须立好制度。学校财产管理的总原则是着眼于“用”,着手于“管”,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一般要求既要有组织保证,又要有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措施,使管理系列化、规范化、经常化,形成良好的传统和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