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新技术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3 17:43:01

安全管理新技术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1

随着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网络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与之俱来。在我们进行计算机管理的时候,各种安全隐患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性。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安全 安全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互联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是离不开上网的。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等一些安全隐患也在不断的存在和发展。在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增强防范意识,了解安全威胁因素,并做好各个方面的安全措施,这样才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性。

1 现在给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

在计算机中,给网络安全造成隐患的安全威胁比比皆是。按照威胁对象方面来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对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系统造成的威胁和对网络信息造成的威胁;而就威胁主体而言,又可以分成无意攻击以及主动攻击两种。

1.1 对计算机网络信息造成威胁的因素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之间最重要的纽带便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一般情况下,网络信息会和用户的一些隐私和机密有着重要联系,比如说银行账户、个人资料、重要文件等等,这些信息在进行网络传播的时候很容易被拦截,导致信息的丢失,从而对用户造成严重的损失。

1.2 给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系统造成威胁的因素

这方面的威胁主要和计算机网络关口安全设置以及内部系统漏洞的修复有着直接的关系。就目前而言,我们使用的很多计算机软件本身都是具有安全漏洞的,这些漏洞的存在会遭到黑客的攻击。如果网络设备本身不够规范也会给计算机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进行内部局域网端口设置的时候,必须重视权限方面的设置,不断的提高用户本身的安全意识。

1.3 第三方网络攻击

此处的第三方网络攻击,一般指的是计算机病毒、木马植入以及黑客的攻击等等。不法分子利用木马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中去,破坏计算机内部的程序,而用户却很难察觉到。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并且随着计算机的进步和发展,病毒也在不断的更新。此外,计算机病毒有着隐蔽性、传播性以及破坏性的特征,都给计算机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2 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安全技术

在人们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安全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做好网络安全管理,才能够保证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信息是相对安全的,而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也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责任。

2.1 对网络安全保障措施进行完善,确保其是完整的

计算机网络本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在采取措施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整体性,采取措施确保网络安全保障本身是完整的,这就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安全维护工作,比如说系统内部、应用程序、网络端口、文件管理以及内网和外网的过渡带等一些地方,都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安全防范的严密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安全技术本身的整体性能。

2.2 网络管理以及通信安全方面的技术

一般情况下,网络管理指的便是全面监控计算机内部网络的实际使用情况,比如说对计算机上网的流量进行监控、进行故障检测报警、管理计算机网关。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网络管理系统会职能自动化的检测计算机的实际网络情况,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2.3 计算机加密方面的技术

计算机加密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的一些内部信息进行一定的维护,从而确保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本身是安全的。就目前而言,现在的加密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结构不再像以往加密技术一样的单一,并形成了计算机加密系统,新的系统已经将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可控性结合在了一起,这对计算机信息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2.4 计算机防火墙方面的技术

防火墙技术能够更好的防止计算机网络访问非法的情况,其类型也比较多,比如说过滤型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型防火墙、型防火墙、监测型防火墙。虽然这些防火墙本身的类型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都可以对网络访问控制进行加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网络用户非法侵入的出现,维护了用户的网络使用安全。

2.5 计算机网络防病毒的相关技术

一般情况下,网络防病毒技术指的便是利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或者手段来对计算机病毒造成的系统破坏进行一定的预防。目前的计算机防病毒技术一般包含了病毒的预防以及病毒的清理两个重要方面,计算机病毒预防是和病毒检测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有着直接联系的,系统应该根据最新发现的病毒及时的进行病毒库的更新。在计算机病毒检测结束之后,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清理,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计算机病毒清理的被动性比较的明显。

3 结语

现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但是,现在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还非常的严重,所以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不断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进行一定的加强。在进行网络安全技术运用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漏洞,并根据实际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好计算机,并采取合适的办法及时的进行漏洞的修复,清除计算机中存在的病毒,全方位的做好计算机管理工作,保证人们网络应用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唐垒,冯浩,封宇华.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12(05).

[2]孙勇.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分析[j].才智,2012(20).

[3]宫婷.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分析[j].硅谷,2013(21).

[4]张福岳.论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4).

[3]李萍.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电大理,2008(03).

作者简介

刘瑛(1979-),女,江苏省高邮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上海良友金伴便利连锁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措施和对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逐渐依赖于技术,在处理各项工作时都逐渐离不开先进的科技。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例外,在各项工作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当前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是大势所趋,是促进水利水电施工发展的有效途径。施工技术的高低是影响施工进行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技g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整个施工进程就很可能落后于其他行业,不利于水利水电的长远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一)有些工程施工技术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

各个工程项目进行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设备的状态良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程和结果,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使用的设备过于陈旧,尤其是大型的设备,由于长久失修或者设备比较落后,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技术施工过程中,落后的技术设备很难承载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稍不注意设备很可能会停止运作或者发生故障,给水利水电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和难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创新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的质量保证是水利水电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好坏,一个有着高素质的团队共同进步,会带来高品质,高质量的结果和成就,反之则不然。然而要想确保施工的质量,必须要严格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个人的整体素质和团队意识,在工作上有责任心的人员对施工也是兢兢业业,毫不马虎。急于求成而不思进取的人则不能给予信任与依赖,为了工程的质量保证在选拔人才方面要慎重考虑,综合多种条件对比选拔,争取取得高素质,高水平,有上进心和责任心的好员工,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由于资金等投入力度不够,很难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的进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步的前提表现,然而技术的研发与进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充足的资金是技术发展和研发的坚实后盾。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水利水电施工对技术的研发资金的投入微乎其微,技术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发展。若想使得施工技术顺利研发与进步,就要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完善建立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构,是最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在施工前、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后进行实时监督,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与矛盾需要及时予以解决,否则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施工的监理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必须科学有效地对施工进行监管,从而实现满足大众要求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质量监督方面需要社会各界予以重视和支持,施工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不能懈怠,时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本着“不求最完美,只求更完美”的理念和态度为人们设计更好的工程项目,质量可靠,使用放心。当前我国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方式解决监管问题,扭转当前不乐观的局面,从每个监管环节入手,切实抓紧工程质量问题的保证,绝不能坐以待毙,止步不前。提高监理力度,明确监管目的,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

(二)慎重选拔施工技术人员,注重培训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本,雇佣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进行施工,有些甚至完全不熟悉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很多麻烦和问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选择要慎重,不能为了某些利益,而不重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如果没有经过培训就参与施工工作,在施工中难免会一头雾水,也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后才发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都不可估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可靠程度大部分取决于施工技术人员,关系着人们的安危,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施工技术人员时要精心,决不能大意,否则造成巨大损失和危害之际,就会后悔莫及。对于刚刚上任的技术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培训,通过考核的才能正式上岗工作,这样既对技术人员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

由于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同其他的工程项目一样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然而时代在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若想与时俱进,走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就必须紧跟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满足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不断走向技术的顶端,获得一番成功。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3

关键词:煤矿 技术管理 安全生产 变革

为了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煤矿的强化生产技术的管理。煤矿工程技术人员是开展技术工作、技术管理及技术变革的生力军。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才能适应煤炭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真正起到科学技术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

技术管理及变革应用,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煤矿事故大多是煤矿生产中某个环节(物的不安全因素)或某些人员操作失误或疏忽。而技术管理上出现漏洞或者技术管理不到位,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改进及变革生产技术,对煤不了安全生产具有需要意义。从以下浅谈技术管理及变革。

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煤矿技术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安全管理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各方面、各环节。煤矿生产的过程十分复杂,环节众多。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综合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及管理技术。应把技术管理看成是安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去,指导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形成一个又觉得整体。

技术管理关系到煤矿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规划、设计、《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完善工作,并直接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科学合理的开采布局、先进适宜的采煤工艺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且便于安全管理。《作业规程》是基础文件,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强制性和规范性,他规定了操作中的具体做法,实际上管理的具体体现。它的内容必须全面详实,还要有针对性极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在实际中,《作业规程》的编写、审批、贯彻和执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作业规程》写得笼统,不具体,有的是完全机械地照抄《煤矿安全规程》,没有把煤矿实际和《煤矿安全规程》有机结合,写出具体可行的内容。会审部门不全、意见单一;贯彻不到位,在实际作业中不执行《作业规程》,导致"三违现象突出,不安全事故发生。造成这些后果。技术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要使《作业规程》更合理更科学,真正指导安全生产必须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手段。井工开采煤矿,在实际存在着水、火、瓦斯、顶板和粉尘五大灾害,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酿成故障或事故,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伦何条件的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元素,只是程度的不同。只有不断排查事故隐患,全面认识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明确安全上的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安排治理隐患,才能为预防事故奠定基础。隐患与事故密切相关。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重大隐患,重点治理。一般隐患及时治理。对于像瓦斯治理这类长期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进行治理,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三软煤层顶、底板控制、过断层和老空等隐患处理,明确责任加强治理措施,使其尽快消除或安全通过。短期隐患应作为现场排查治理的重点。在排查事故隐患时,要依靠科技手段对地质条件、生产环节、开采状况进行全面具体分析,不但要定性下分析,而且要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结合,才能得出准确、可行的依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煤矿安全状态不佳,除了受制于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下,还与装备和工艺的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等有很大关系。要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方法,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程、新材料,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尽量降低劳动强度,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煤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推广新技术应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征工作,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设备应予充分重视,不能因为没有直接经济效益而被忽视。相当一部分新技术存右着二次开发问题,应注意在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成为新的隐患,使其在较安全的生产中发挥良好作用。技术上创新与改进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较多。由于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求,许多先进的工艺将逐步改进和代替现有工艺;采煤工艺的引进及变革: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芒的实验成功以后的推厂,将解决在三软煤层中顶板管理的困难;支护方式的改革采用钢格栅支架支护过断层破碎带。这些新工艺需要技术员去学习并尽快练作为其工业流程、技术要求。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4

关键词: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煤矿

众所周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是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煤炭生产企业安全为天,加强技术管理则又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因为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2003年8月14日我矿裕公井也曾发生瓦斯爆炸,夺取了28名工友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二)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得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三)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管理

近年来,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频发,引起了人们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煤矿机电技术的有效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应重视生产过程中机电技术的管理,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机电技术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机电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煤矿机电设备的大量使用必须有专业化的技术知识为重要支撑,从而有效保障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二,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企业全面实现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而机电技术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煤矿企业要想全面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切实加强机电技术管理,不断提升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机电设备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煤矿企业全面实现安全生产夯实基础。第三,机电技术管理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合理、系统的机电技术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有机电设备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减少了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节约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有利于煤矿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技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从我国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煤矿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严重制约了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部分煤矿企业虽然设立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但明显存在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足的问题,造成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制度无法落到实处,不能充分发挥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2.2缺乏有效的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煤矿企业没有充分重视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主要表现有:第一,机电设备更新、升级不及时。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各种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这就需要不断更新老旧的机电设备,但是更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从目前煤矿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煤矿企业尤其是中小煤矿企业并没有机电设备更新的资金投入,导致老化、陈旧甚至一些零件存在问题的机电设备仍然在使用,这必然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第二,机电设备的使用不规范。部分煤矿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导致机电设备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长时间的超负荷运作会缩短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机电设备的性能也会极大的降低,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就是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按照规范的标准对其进行操作,损坏了机电设备,降低了机电设备的性能。

2.3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每个月要不定期下井作业,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大,导致机电技术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即使薪资待遇以及专业对口,这方面的人才流失还是比较严重,俨然已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在职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部分也没有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缺乏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在应对突发问题时表现出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3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1进一步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建立机电设备分配负责小组,包括设备组、电缆组以及安全保护装置组等,并在每个小组安排技术人员、工程等进行机电技术管理,将例如机电管理责任制度、机电管理检查制度等,将各项制度具体到个人,建立奖励惩罚制度,将技术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岗位职责挂钩,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还要建立机电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故问责制以及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3.2加快更新机电设备

煤矿企业要想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应该适时加快更新机电设备和技术,加大机电设备更新、升级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生产系统设备,例如监测保护装置、监控系统等。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另外,要采用精细化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煤矿企业的绿色、高效生产。

3.3提高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力度,可以通过同行业人员的相互交流,讲师讲座等培训形式,重点讲授技术人员的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强化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以良好的工作意识和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

4结束语

总体而言,煤矿机电技术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性能和技术水平,为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重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管理,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机电设备技术的管理水平,切实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日强.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31(6):262-263.

[2]郭志刚.浅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4):76-76.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6

关键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电力工程;对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尤为关键,但在以往,施工企业对于这个环节常常有所忽视,长此以往,对于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十分不利的。本文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系统论述现场要采取的技术管理的策略方法。

一、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对策

(一)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内容要点

电力工程的安全技术管理主要针对防高空坠落、防倒断杆伤害。防触电伤害以及安全帽的佩戴要正确及时等相关的问题。电力施工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安全技术小组加强监管,对相关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安全培训,对于尚未发生的、但有潜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及时通报给上级部门,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潜在隐患现场予以监督消除;此外,还要请专责监护人员做好安全警示,制止违章作业的现象。使得安全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加强电力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规范建设,增加电力施工作业的安全督察力度,以维护电力施工现场的正常秩序。

(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对策

1促进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是电力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生产有利于推进电力工程的顺利进展,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把安全、质量和效益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避免过分地强调工程量完成的多少而忽视安全的行为,否则只能是得不偿失。企业要引领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施工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要以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电力工程安全施工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要定时定期安排施工建设人员搞好安全培训讲座,并力邀技术人员将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管理要点以及作业现场危险点及时告知施工员;同时,施工员也要结合自身作业的实际情况,详细地交流安全技术管理的经验。同时,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也要把电力项目施工时在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通报给大家,提高全体职员对"安全生产大于天"的认识,并狠抓落实,坚持把安全教育培训同技能教育、岗位培训统筹结合起来,把提高施工部门人员的安全意识摆在同提高业务水平一样的地位。特别是加强分包队伍人员以及现场技工、民工的安全培训。培训结束后要针对工作实际逗硬奖惩考核。对考核不合者扣减薪酬。并安排补考直至合格。

2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

需要指出的是,电力网络施工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施工现场的情形变化较为频繁,工种之间作业任务易于交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新建设的变电站从起先施工到安装、配置电气设备再到最终环节的调试,这一系列工作常常会交叉完成,同时,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的重点也会随着进度的推移而产生明显地变换,也就是说,危险点及其来源都在悄然改变。虽施工队伍在施工前能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但施工队伍相互之间并未第一时间开展好方案的规划以及沟通工作,这也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陷入了被动的境地,施工员的安全技术交底无法跟上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在施工现场健全应急预案显得尤为迫切。

在施工现场编写应急预案的初衷,是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在施工过程因意外情况的发生而迅速得到响应,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各项损害程度。虽然施工企业各部门人员普遍提高了安全意识,但仍然无法百分之百的避免由于交叉作业或者其他各种复杂的因素所引致的安全问题,应急预案的建立也就在很大意义上克服了这些缺陷。编制完成后,应经由不同职能部门的审核、签字,方可实施,还可定期演习,验证其效果。特别是大部份位于山区的基建项目还应加强防地质灾害和防洪灾的预案编制以及应急演练。加强与当地政府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切实避免如近几年几处水电站因泥石流而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3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

电力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极大地不确定性,这就要职责分明、监管得力,赋予每一个部门安全监管的权利,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对安全隐患予以事前控制,并制定好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治方案,合理分配各部门的权限,从源头上抓起,实施封闭式管理。

4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考核体系

完善安全生产三级监督体系、完善三级监督网、完善安全保证金及其考核制度。认真执行安全巡查及领导到岗到位制度。以三铁反三违,。对每一起三违行为进行考核、对每一起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年底安全奖与安全生产全面挂钩。确保安全生产压力层层下传。

二、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技术管理对策

(一)构建一支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队伍

电力项目作为繁杂、系统的工程,其质量的技术保证自然而然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在现场施工时,要紧密依赖于诸位技术职工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毋庸置疑,电力工程的各位技术人员对于施工现场质量的维持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参与施工现场作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请富有施工经验的人员负责将电网施工作业的最新技术性常识传授给他们。引导他们大胆尝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机械开展施工作业,提高其技术素质,切实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

(二)施工现场加大技术性监管力度

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有赖于日常的监督和管理,这也是现场技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监理目标、监理计划的要求积极妥善地安排人员有序、高效地对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管,同时也要强化对监理部门人员的技术培训,对每一道工序、每一阶段工程质量的指标都应提前做好技术论证,逐步使现场施工的全体员工明确在质量控制中要做的任务,不能忽视和放松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管,确保工程创优。

(三)严格规范技术管理

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需做好各自的职责以内的事情,每一道工序之前都需进行技术交底,促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员工全面了解每一项工程任务的特征和施工技术要求等,在作业时能有的放矢。在施工现场,还要对所需的各类建材和设备进行抽样检查,必须符合电力项目施工的质量要求,如若发现有不达标的设备或者器械,则不予带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对于隐蔽工程,每完工一项就要展开相应的技术性验收,审验达标后才可准许下一道方位的施工。积极部署安排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测工作,在技术评估与审核时,若在现场发现质量隐患,则要立马根除,以防在施工中出现质量缺陷,影响施工的正常开展;强化施工现场的信息管理,对施工现场要进行技术性追踪,若查出不符合技术管理的操作行为,要在确认后,及时予以矫正和克服,以防患于未然。

三、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资料技术管理的策略

(一)保证每一项技术资料的翔实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要做到细致、周密,不可忽略的因素便是保证技术资料绝对真实、可靠,要防范对原始数据进行随意变更的情况出现。否则,项目质量出现了缺陷,会导致技术资料的错乱,在作业时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形。

(二)做好资料整理

电力施工现场项目有不少质量指标是无法当场全面测量出的,需用一系列质量记录材料予以证明。在整理资料时必须装订整齐、强化保管,以便于为他人随意查阅、为工程服务。

(三)对施工现场的资料要及时地记录和整合

电网施工作业现场的技术资料是对项目质量情况的直观反映,所以说有必要依照工程施工节奏的推进而及时地记下最新动态信息。

四、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技术管理对策

(一)建立明确的供货管道机制

电力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设备、材料和机械都比较特殊,且是专用的,为此,就要选择资质好、信誉度高、品牌效应可靠的供货厂家。施工企业也要提前对材料采购人员进行系统地培训,使其熟知电力项目施工材料的特性,在购置电力施工建材时,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严格依据合同和施工图纸所设计的要求,确保购买的材料在规格、品牌和质量等方面与之相符,由材料员做好市场考察工作,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商供货,并与之签订购货合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进而组织材料商供货。

(二)严格检验材料的质量,提高材料准入门槛

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为此,在材料采购之后,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审验,主要看产品各方面的标识、产地和配料等是否属实,其性能是否符合用途等。监理部门员工要与检验员配合到位,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材料做好现场验收,并明确规定,若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一律不得带入现场参与施工;由于电力工程施工门类较多,因而对材料要按照相应的类别进行分类,依据指定位置堆放在合适地方位;每当一种材料到场,就要对材料进行登记造册,按照施工进度凭借材料出库详单发放使用;在施工前,要在现场制定好材料施工的技术方案,库管员也要务必整理盘点,并注意防止易燃易爆物品对材料的侵害。

五、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度技术管理的对策

在施工进度中,要编制可行地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并定时定期开展计划进度与实际的比照,发现其中的差距,看是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后者操作不当而出现的失误,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加强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职工等多方面的协作,集合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尽可能以最快地速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尽可能地增加技术力量,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领域开展必要地分析与评价,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

在进度的技术管理中,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善于在实践中钻研新技术、积极开拓创新施工方式的职员予以奖金奖励,使全体施工者都能提高技术创新的热情和自信力,并将施工作业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员工的绩效相挂钩,提高全体职工技术改进的激情。当施工进度出现缓慢的情形时,就要顾及到施工现场各环节有无漏洞或者技术盲点,采用的电力项目施工方式是否是先进的、还是仍采用过去老套的、陈旧的方式,只有明确根源,才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弥补。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在现场作业的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中注意技术管理创新,采用最前沿的技术手段提高作业的科技水平,汲取和借鉴国内外的管理策略,完善技术标准,全方位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述崧. 论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安全和质量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10(11).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7

1当前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

1.1责任意识不够浓厚

责任安全意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在当前煤矿企业的综合运行中,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采煤数量、开采技术等方面增加了更多的投入,而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引导性不够,没有形成宏观方面的责任感,也缺少细节方面的微观管理,因此,形成了责任与管理的脱节,没有深入到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实际,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有“三违”现象,在对违规操作等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制度创新与规范化管理,更没有建立责任追究与倒逼制度,因此,一些领导与管理层没有强大的责任意识,也就不能在安全管理责任手段上进行创新。一些管理层人员不能建立强大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制度的建立、检测、设备运行与管理方面,缺少长效化、制度化的规范运作,在安全知识的构建中,也没有相应的体系保障。

1.2培训措施不够全面

在煤矿综合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当期煤矿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系统化、系列化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培训举措等方面缺少针对性、创新性,更没有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煤矿企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减少培训成本与相应的开支,采取的是简单的培训方式,在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更不能借助新媒体进行创新性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也只是简单的安全知识,对于安全意识的构建、安全理念的形成,安全常态机制的构成等方面,没有形成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在培训方式上,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更没有在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等方面着手,对于一些典型性的安全事故等案例,不能落到每一个环节之上,因此,在安全责任的管理中,也就忽视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综合运行,造成系统培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脱节。

1.3安全技术创新还不够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技术运用对于安全管理有着很大的保障性。通过安全技术的有效控制,在综合防尘、瓦斯控制、巷道布置、支护运用、采煤工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能为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煤矿安全技术的综合运行与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运用的参与模式,在技术跟进上还缺少相应的运用模式,尤其是在数控制数以及电子信息化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创新方式。譬如,在煤矿安全运行中涉及到的巷道建设、支护方式、放顶方式、采煤方式、防尘措施、防水措施等技术上,不能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在煤矿地质因素的考虑中,对于先进的检测、勘探等技术的运用,还不能全面的凸显出来,也就不能增强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职能。

2改进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创新思维,构建安全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理念创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首要点。只有创建全新的思维理念,才能在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等方面突破,形成综合性能的全面实现。在煤矿安全综合管理中,要形成安全创新的管理理念,形成自下而上的观念创新,每一个管理层以及职工都要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曾倩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突出煤矿采煤以及综合运行中的每一个安全细节,尤其是管理层要从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高度出发,及时掌握好煤矿安全运行的情况,针对员工在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偏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对不负责任、安全意识差的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处罚等教育措施,落实责任,创新煤矿安全文化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执行,并落实到煤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2.2宣传引导,构建安全文化氛围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结合新时期多种经营理念,并考虑煤矿井下的实际操作经验,细化每一个管理环节,在加强班组建设的过程中,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个生产过程之中,通过电视、网络、橱窗等方式,通过开展各种演讲比赛、科技比武等文化安全活动,潜移默化的将安全知识融入到活动之中,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形态。做好矿安全大检查、专业检查和日常检查的重点检查项目,发现问题严格按“六定”原则进行处理;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设备设施的使用和完好程度,未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按“三违”严肃处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培训档案,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所在岗位的职业危害防护知识以及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规程、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等内容,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四学时,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学时。

2.3细化管理,构建隐患排查机制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管理中,要形成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机制,建立责任细化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安生生产的综合排查过程中,对于煤矿采掘过程中综合设备的整体功能运用,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在出现异常现象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在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在设备细化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采掘责任区,建立安全责任管理至,没一个班组对自己的区域以及工作人员实行包干处理,构建层层分解的安全管理渠道,对于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整改,这样,可以形成高效、优质、安全的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更加踏实的投入到安全管理之中,更好的促进整体安全性能的实现。

2.4创新技术,构建井下管理机制

要注重煤矿井下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掘进工作面、掘进硐室及钻场,放炮时必须采取湿式打眼、水炮泥、坚持放炮前后对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冲洗煤壁巷帮和洒水降尘、爆破喷雾、装煤(岩)洒水、净化风流等综合措施。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综采工作面应设置移架自动同步喷雾,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综掘工作面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保证外喷雾装置和除尘风机的正常使用。

3结语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施工技术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物在高度上不断取得突破,空间结构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设计理念领域也发生重大的变革,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强度都不断增大,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1了解工程概况,有备而战,要想做好每项工作,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2.1.1 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了解清楚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2.1.2 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了解清楚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2.1.3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2.2实行目标组织,面面俱到,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关键工作。做好施工准备,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协调,严格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在一个施工班组中,人员技能有所差异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施工技术员合理分配。

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

2.3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名誉和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的命脉。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2.4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管理建筑工地时,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为了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同时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服从自己的安排和要求,要依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

一名施工员不但自己要有高质量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开展工作过程上依靠集体的力量,双方达成共识,哪怕工程再大、楼宇再高、要求再严,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应关心施工人员的生活,从各方面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自尊心。

2.5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按有关规定要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建立与形成的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的资料。主要包括:工程管理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工程验收资料等,它是施工过程管理过程的实施反映。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3.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3.4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3.5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3.6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4、结束语

技术管理工作事关建筑工程质量大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牵涉面广且又琐碎,突出了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项目经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开展经常性质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兆军,试论建筑施工中管理控制及其管理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

[2]王利军,项目划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水务,2009(6)

[3]汤宏峰,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07(2).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在日常的工作中计算机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引发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网上黑客、非法侵入他人空间,破译他人密码盗取信息,对系统数据胡乱修改,恶意编制计算机病毒等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信息的安全性和人们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内容及构成威胁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网络实体安全;2.软件安全;3.数据安全。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系统自身的问题;2、外界因素困扰;3、用户自身的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若干技巧

3.1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涉及到的技术

具体说来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加密技术:计算机加密技术主要针对计算机内部信息的维护,保护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当前的加密技术已经变革了传统加密技术的单一结构,形成了以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控性为一体的计算机加密系统,这为保护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2、计算机网络防病毒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专门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造成的破坏。计算机防毒主要包括病毒预防和病毒清理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病毒预防与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紧密联合,系统需要根据时下最新的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3、网络管理和通信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主要是对计算机内部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可以管理计算机上网流量、计算机网关管理、故障检测报警等功能。网络管理系统会对计算机本身的网络状况进行智能自动化检测,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4、计算机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防止计算机网络非法访问的重要手段,主要分为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型、型、监测型的防火墙。不同类型的防火墙都具备加强网络访问控制的功能,能够防止外部网络用户的非法侵入。

3.2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具体技巧

3.2.1技术层上的防护策略

(1)安装防火墙:它实际是一种隔离技术,是使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2)要使用正版软件:安装正版操作系统,不安装盗版操作系统,盗版系统或软件往往存在漏洞或病毒。(3)及时修复系统补丁:黑客通常利用系统漏洞开展攻击,所以我们要开启windows自动更新,及时修补漏洞,或使用360安全卫士等工具更新升级系统。(4)安装杀毒软件: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杀毒软件只是其中的一环,但没杀毒软件,病毒更易入侵。所以用户要安装一款适合自己的杀毒软件,并经常检查其功能,使自己的计算机时刻处在杀毒软件的保护下。(5)注重移动存储介质使用安全:木马病毒经常利用移动存储介质的自动播放功能入侵用户计算机,所以用户要禁用移动存储介质的自动播放功能,必要时使用杀毒软件对其进行病毒查杀。(6)安装入侵检测技术系统:入侵检测是对防火墙技术的一种逻辑补偿技术,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入侵、外部入侵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相应入侵,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3.2.2管理层次上的安全防护策略

(1)制定和完善机关计算机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统一管理,规范单位上网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在机关内部筑起一道由规章制度建成的“防火墙”。(2)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单位人员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人员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培训,使大家意识到目前计算机互联网面临的各种主要危威胁,重视信息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加强系统备份及恢复:对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文件要进行备份,尤其是重要数据要定期备份。(4)落实责任: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实行“准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从科室开一级级落实护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小结

本文首先探讨了计算网络管理的内容,然后分析了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同时探路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涉及到的技术,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若干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彦忠.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计算机光盘与应用. 2012(22),171-173

安全管理新技术篇10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研究

0 引言

一项新的技术,例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其都需要经历一个全寿命周期,即可行性分析研究,开发研发,直到投入市场使用。对于一项新的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它是否符合当地情况,基本国情的要求,是否符合环保、进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是否符合质量管理、安全的有关要求,都是需要研究评价的问题,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

1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分类及评价内容

1.1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分类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主要有技术类和产品类两种。针对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特点,在推广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推广方式。

技术类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有手段、方法、工艺等。例如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用于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则人们必须先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对重大的事故可以有效的预防,若发生可以及时的解决,而且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具有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使用并且成本低、速度高、容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

产品类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在推广过程中较容易接受,因为研发出来的产品有一定的形状,其特点和功能较容易看出,在推广的过程中可以做广告图片进行宣传或交用户试用等方法。

1.2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评价内容

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进度、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其评价主要内容如下:

(1) 对建筑工程管理进度的影响评价

主要是评价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对其进度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包括与新技术相关的,关系到建筑工程进度的相关方面。工序进度与建筑工程总进度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当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其非关键路线有影响时,最终没有成为关键路线,则对建筑工程的总进度没有影响,若使建筑工程的关键路线发生了改变,则建筑工程总进度则会发生变化。若新技术影响到建筑工程关键路线,毫无疑问,则一定会对建筑工程总工期产生影响。

(2) 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影响评价

主要评价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其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分成附属工程、主体工程及基础工程三个部分,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上,主要是对其附属工程质量、主体工程质量及基础工程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好坏受到客观的技术和管理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客观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工艺的水平及性能是否能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对管理因素不列为技术评价内容。

(3) 对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的影响评价

建筑工程安全的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运营安全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两个部分。建筑工程是否安全受客观的技术和管理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体现着对建筑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和维养期这四个时期安全的影响。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中实质上是对运营期安全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的评价主要是对施工期安全评价,其他各个时期的安全评价则会有工程质量或其他因素进行评价。

2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选择评价方法

本文对建筑工程新技术的评价方法采用层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模拟人的决策、判断及分析的方法。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思维过程及逆行模型化、数量化和系统化,不仅能过保持决策者的决策准则和思维过程一致,而且还能够简化问题的计算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结合起来,使其关系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处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法对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如图1所示。

对建筑工程新技术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然后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让有关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最终计算其权重值,作层次总排序和层析单排序,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选择出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定,并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新技术进行应用推广,把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来。

3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对象及效益

3.1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对象

在我国,建筑行业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即政府干预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随着国际化进程和建筑市场化加快,很多人对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如何发展和生产没有足够的认识,观念滞后,没有一定的紧迫感。在进入市场经济中,由于建筑行业的社会化、知识化等各方面的程度低,不能够用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来解决建筑行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对象应该以施工单位为主体。

3.2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行业,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筑工程单位的一个微观主体,施工单位的利益与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使用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单位及建筑行业有追求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在当前新技术的推广模式下,并没有考虑施工单位的需要,只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干预,施工单位只是被迫接受新技术,并没有发挥其主动性,以至于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效益低下。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建筑质量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企业多不胜数,但仅有很少一部分建筑企业规模较大,很多的施工单位规模都较小,有的甚至是一个包工头再加上几十个工人就形成了一个建筑企业,以至于建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所以在推广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上很难收到一定的成效。

4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中各种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将被新的管理模式所替代。如何能够正确的,有效的推广新技术则是建筑工程管理行业能否稳步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应该为新技术的推广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信息服务网络,使其能够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优化推广模式,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的多元化,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良美.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李学伟.邱渐根.建筑新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6)

[3] 王伯鲁.郭淑兰.建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导报.2002(17)

[4] 冯之浚.技术创新与传统文化i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

[5] 吴之乃.王有为.吴慧娟.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