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5 09:56:2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阅读教学 渗透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2
阅读教学时要把学生带到教材所指的情境中,达到作者、文本、读者的情感水融,就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把握契机,扣动学生心弦,渗透到学生心田,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1 创设情境 ,诱感
教师想让学生的思维、情感与文本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教师动情的引导,情境创设尤为重要。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在没人理睬和帮助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用了38小时,徒手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与儿子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文章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学生对于这种情感的认识是肤浅的,激感就成为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与手段。上课伊始,播放美国大地震的录像,再加上教师富有情感地解说,把学生置身于大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油井爆炸、公路断裂塌陷、人群混乱的情境中,从视觉上拉近学生与大地震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
问题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的整体感知带来感染与启迪。如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时,创设问题情境:“美国大地震,使房屋倒塌,家破人亡。同学们,像这样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里达30多个小时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然而,这篇课文讲十四个小孩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后却得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得救了?”创设问题引导语,激感。
2 通过品读,体味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细细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魅力是难点。教学时让学生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诱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学时,抓住关键词“了不起”,紧扣中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通过深入研读,感受父亲的伟大,父子情深。
2.1 引读
在教学父亲的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时,父亲的三句话意思一样,但心情却不一样。别人的父母哭喊后绝望地离开了。旁人、消防队长、警察劝他离开,这位父亲不听劝阻积极地寻找,逢人便问:“谁愿意帮助我?”教师从不同情况、不同人的劝说进行引读,让学生在有滋有味地朗读中去感受别的学生家长同样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位父亲却特别执着,表现出对儿子不同寻常的爱。
2.2 作比较
学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时,把句子改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要求学生进行对比读,从不同语速、语调地朗读中悟出父亲的执着,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2.3 抓重点词
学习“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时,抓住“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血迹。”体会到这位父亲在一片废墟中挖了3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使他双眼布满血丝;在瓦砾中徒手挖掘,使他的衣服被刮破了,手被尖利的东西割破流血了。从中领悟到父亲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一定要找到儿子的坚定信念。
2.4 角色朗读
父亲找到儿子后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再现场景,从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到父亲深深的爱,儿子深深的情,体现父子情深。
2.5 转换角色
学习“出来吧!阿曼达。”这句话时,问:假如你是阿曼达,当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接你出来时,会说些什么?通过换位思考,把学生置身于阿曼达这个角色中,感受阿曼达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体会到阿曼达的了不起。
教学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读、作比较、抓重点词句、换位思考等深入研读,使学生感悟到父亲深深地爱着儿子,儿子也深深爱着父亲、相信父亲。同样,教材中感人的人格力量也熏陶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人格得到升华。
3 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诱感,品味语言,反复诵读,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此时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或拓展延伸,使学生不仅能在读中表达文本与作者的情感,更能在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让文本、作者与读者(学生)的情感水融,达到真正的阅读境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播放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中爱处处存在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加上教师用丰富的情感,深情地解说,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达到大爱无边的境界。此时让学生动笔写作,情感流露就水到渠成
爱,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 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
爱,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 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2
2011年1月12日,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特别活动,纪念海地地震发生一周年,并沉痛悼念不幸罹难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和海地民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当天下午4点53分,即一年前海地发生地震的时间,出席为死难者敬献花圈的仪式。仪式开始时,在场的所有人为死难者举行默哀仪式,默哀时间为47秒,象征海地大地震所持续的时间。一年前海地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致使20多万民众死亡,超过30万人受伤,230万人流离失所,这一数字相当于该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位于太子港的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遭受重创,102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地震中丧生,其中包括4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潘基文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向海地人民以及在地震中殉职的102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家人表示慰问。他称,海地的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并重申联合国将一如既往为海地灾后重建提供援助。
(1月13日《重庆晚报》)
【多维解读】
角度一:阐述与“坚强”“希望”相关的话题。地震过去的一年中,海地重建工作的进展极其艰难和缓慢。新的家园尚未在废墟中建起,飓风又接连打击这个劫后余生的国家,这对灾后重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一年中,尽管各国都不断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但仍有超过80万海地人在临时帐篷内艰难度日。2011年1月12日,海地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海地人选择坚强地面对依旧困难的生活,在地震中受伤截肢的足球运动员还举行了纪念比赛。2011年1月16日,海地迎来了第二轮大选。希望,永远都在。
角度二:阐述与“爱心”“捐助”相关的话题。大地震使海地在经济上至少倒退了十年,灾后重建是海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急需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截至目前,就这次地震,国际社会承诺向海地捐助的数额已经达到120亿美元。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额,但实际情况是,国际社会所承诺的这100多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可能只到位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几亿美元。值此一周年纪念日之际,联合国将邀请各方就海地重建规划达成一致意见,就为灾民建设永久性住房以及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方面做出明确阐述。这是海地重建的基础,也有助于国际社会承诺资金的到位。
角度三:阐述与“和平”“稳定”相关的话题。海地地震一周年之际,海地人民的生活依然非常困难,除自然灾害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对救灾、重建工作的部署。可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留学生刺母”事件
2011年4月1日,“80后”上海青年汪某搭乘航班从日本起飞,于当晚8点30分左右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出站后不久,就与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发生了激烈争执,争执中,汪某从行李中拔出水果刀,向母亲连刺9刀,致使母亲当场昏迷。案发后,民警迅速将汪某抓获,母亲顾某则被送往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救治。目前,犯罪嫌疑人汪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消息称:母子俩是因学费问题发生的争执。在看守所汪某则这样描述事发过程:“机场见面时,她说没有钱,甚至说‘不可能给你钱,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这种话,我脑子一下子一片空白,冲上去就用刀刺了她。”
(4月2日《新民晚报》)
【多维解读】
角度一:教育问题。完整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叠加而成,无论哪一方面缺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家庭教育来说,现在的家长往往将“分数”或“名牌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忽视了对其人格塑造和心理素养方面的教育。同时,学校长期以来偏重应试教育,导致一些孩子只会死读书,独立生活的技能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都比较差,更不懂得自我情绪的调节。学校“分数”指挥棒的压力放大到了社会,下沉到了家庭,才使孩子的精神几近崩溃,值得我们反思。至于社会教育方面,舆论宣传对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及对海归地位的夸大,也加大了留学生的心理预期,导致他们在海外生活或者回国后更加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与失衡。
角度二:面对矛盾,选择逃避。中国的很多家长,让孩子出国读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解决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冲突和矛盾,因此选择与孩子分离作为解决办法。他们固执地认为,花钱送孩子出国接受好的教育,可以化解与孩子的矛盾。这实际上是对问题的逃避。亲子关系问题,早期教育问题,并不会因为孩子出国而得到解决,反而可能使问题越来越糟。
角度三: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旧的家庭伦理被打破,新的道德观念必须建立,否则家庭将难以稳定,社会也难以达到和谐。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产物,不必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更不该给子女当牛做马,双方应该是平等、相互依赖的关系。换言之,父母爱子女但不应溺爱,子女孝顺父母但不可愚孝,这才是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
角度四:严与宽。家长对子女一定要宽严结合,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否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汪母倾其所有,为爱子在异国营造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没有生计烦恼的“温室”,可谓爱护备至。但由于缺少严格的要求,使得汪某在精神和心理上产生了问题,最终使母子关系出现了巨大裂痕并崩塌。
角度五:人性与感恩意识。汪某父母平时想必对其过于顺从,才导致他遇到小挫折便心生怨恨,对母亲下此狠手。汪某的所作所为,不论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都是严重背离人性的行为,让人痛心。反过来说,倘若汪某对父母尚有一丝感恩之心,恐怕也不会有这等大逆不道且违法的行径。这不仅提醒父母应该反思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一个警示:重建现代孝道,对青年人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永远不会过时,而且非常必要,刻不容缓。
角度六:关注心理健康。出国留学,表面看似风光,其实有谁知道留学生内心的苦?在国内,几乎一切都不用发愁,在家有父母照顾,在学校有老师呵护。而出了国才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学习压力巨大,有苦无人倾诉,孤独感日趋加重。对环境的不适应日积月累,心理产生了畸变,这些心理问题不解决,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学生跪接家书
2011年5月4日下午,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一场特别的青年礼在操场上举行。初二全体同学跪在操场上,从父母手里接过了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第一次“跪父母”。面对跪下的孩子,有的家长感动落泪。校长表示,青年礼源于一位普通学生的建议。老师和家长委员会认为,跪拜是中国的最高礼节,通过这种形式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人生印象。
(5月5日《新快报》)
【多维解读】
角度一:感恩意识。跪拜礼,无疑是中国最隆重、最传统的礼节,向父母行跪拜礼,是出于内心的感恩情结。现在许多孩子对于父母的付出,总以为天经地义,不懂得感恩。因此,他们在家庭生活,甚至公共生活中感恩意识淡薄,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凭借这样古朴而郑重的形式,对于感恩传统的回归,无疑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下跪是表达感恩的形式中最隆重的一种,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再隆重的形式也不为过。况且,对形式的推崇,正是为了突出对感恩这一内容的重视。无疑,只有使感恩意识内化于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时时处处心存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激之心,从而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真正成为有健全人格、能担当社会责任的“大写”的人。
角度二:违背自由精神。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个人行为,上升到社会道德文化的层面,并且赫然宣扬早就被遗弃的糟粕性的封建专制文化。这样的倒行逆施堂而皇之地发生在“五四”青年节这天,发生在校园里,不仅是对伟大的“五四”精神的亵渎,同时也是打向中国教育的一记清脆耳光,更在某种意义上敲响了当前社会价值观混乱的警钟。
角度三:形式与内容。跪拜父母只是一种形式,而相较于内容,形式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当然,内容固然重要,但内容又需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没有形式做载体,内容再丰富,别人也无从知晓。对于孩子来说,尽管跪拜是中国的最高礼节,通过这种形式,也最容易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人生印象,但是,如果青年礼超出了现代人的行礼习惯与意识,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接受范围,那么,即使这个创意源自学生,也会造成部分学生对感恩的不以为然,会感到这种行礼形式大于意义。这与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所谓“欲速则不达”,甚至于得不偿失。
角度四:交流与沟通。从这次活动的实际效果上看,很多学生和家长通过这种形式收获了感动、受到了震撼,加强了沟通,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生向父母感恩、父母更加爱护子女的目的。看来,交流与沟通需要恰当的形式或载体。
西安交大等四所高校
录取不看加分
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遵循什么原则录取考生?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城市学院4所高校招办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一致强调,录取时,不看加分,只看“裸分”。西安交通大学投档时认可考生的各种加分,但投档后,按其高考原始分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一般是100%投档,“录多少人,就投多少档”。对于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投档比例不会超过120%。提档时计算了考生享受的加分,但具体到专业时则按“裸分”进行录取。东北财经大学对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无院校志愿的考生不予录取”。北京城市学院介绍,录取时承认教育部门认可的加分,但“安排专业的时候只看考生的原始成绩”。
(人民网5月5日)
【多维解读】
1.理性之举。高考加分,加还是不加,困扰着考生、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现在,终于有4所高校站出来,明确表示,不看加分,只看“裸分”。这无疑是顺应民意、尊重现实的理性之举。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3
在所有的受灾人群中,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的人群受到了日本各界的特殊关注。据统计,在阪神大地震中,大约300名未成年人丧生,900多名未成年人失去了亲人。未成年人是一个较为弱小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灾难发生后对这个群体的保护与援助非常重要。本文中笔者将对13年前的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心理学界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援助作一大致介绍。但是在介绍具体的干预手段之前,有必要对地震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作一个简单说明。
一、地震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心理影响
地震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首先,它是因为自然力量引起的,毫无预期地突然发生,虽然伴随着余震,但基本上来说是属于一次性的灾害,但也可能会有二次灾害,因此地震给人们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冲击。其次,地震还是一种集团性的灾害,爆发后会对一定区域内相当数量的人群造成伤害。
地震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未成年人所经历的状况和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所以未成年人在灾害中受到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的。在这种极端的应激状态之下,未成年人的反应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症状、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在身体症状方面,很多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圆形脱发、皮炎等。心理反应方面主要是抑郁症状和不安症状,除此之外会出现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等反应。在行为方面的反应有,退行现象、偏食、过激行为等(服部等,1999)。
在评估孩子们在地震中受到的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这些影响因素。
1.地震发生时孩子的年龄
孩子的受灾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的影响。比如年龄较小的幼儿因为还不能完全理解灾害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如果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得到身边的成人的有效保护,受到心理伤害的几率相对来说会比较小。相反,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对于周围状况的把握能力比较高,所以有时会呈现和成人相似的反应。另外,感受力比较强的幼儿,如果在地震发生时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很有可能会经历极端的恐怖体验。
2.地震发生时孩子身边有无他人陪伴
地震发生时未成年人身边有没有人陪伴,对于他们受到伤害的程度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受灾时如果未成年人在孤独中度日,他们所体验到的恐惧感就会加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这种恐惧体验,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灵创伤。
3.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家人的态度和应对措施
地震时未成年人如果和家人在一起,这时候家人对地震所作出的反应和态度也是孩子创伤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幼儿与儿童的灾害体验和他们的父母的灾害体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raphael,1986)。比如,面对灾害,大人们如果能够敏捷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冷静对待,在一旁的未成年人内心的创伤体验就会相应减轻。但是,如果大人出现恐慌或表现出无力无助的态度,孩子的恐惧感和不安情绪也会相应增大。当然,我们并不能责备在地震中作出恐慌反应的成人,但是需要考虑到的是,成人的反应对孩子的创伤体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4.地震前孩子的性格
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已经充分得到证明,创伤程度和个体所经历的灾害强度虽然有关,但是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影响ptsd程度的因素除了上述的外因之外,还包括“个人的病前性格”(久留,饼原,1997)等此类的内因。也就是说,“个体的生物学倾向”、“婴幼儿期发育过程中潜在的心灵创伤”、“创伤发生时个体所在的发育阶段”等个体的内因在创伤作用于个体的时候和外因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阪神大地震后日本进行的心理干预
在阪神大地震爆发的1995年,日本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富裕了的日本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1995年的这场大地震,正式将日本的心理学界全面推向历史舞台,众多的心理工作者在这次地震救援当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兵库县教育委员会,兵库县临床心理士会,以及大量的民间组织瞬间发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心理援助,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试图抚平受灾未成年人的心灵创伤。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在进行专门的心理援助之前,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的场所,提供安全卫生的衣服和食物,是最需要优先实现的。因为没有这些硬件方面的保障,后续的心理援助等都是纸上谈兵。
阪神大地震后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受到了日本各界的瞩目。兵库县教育委员会作为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及时应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正在被日本人瞩目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们在兵库县临床心理士会的整体把握下,也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组织比如ashinaga育英会等,也在调查未成年人受灾情况、给予未成年人物资援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兵库县教育委员会
地震发生后第三天,兵库县教育委员会开始了对儿童受灾状况的调查,并且和保健环境部以及福利部联手推进对儿童的心理援助。教委提出了四点最基本的思路:(1)中小学生的危机反应比成年人大;(2)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不安,努力进行信息情报交换;(3)心理援助的第一步是让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里得到适当的指导;(4)给儿童创造轻松愉快的心理咨询系统。在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后,从2月2号开始,教委开始陆续向下属的学校发放各种地震、创伤以及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并且连续开展了多次研修会,对受灾地区的学校教职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教委还在日本文部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的协助下,向日本医师会申请派遣精神科医生,进行了名为“受灾儿童的心理理解与援助事业”的活动,其中包括电话咨询、巡回咨询以及来所咨询。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处理了电话咨询208件,巡回咨询39件,来所咨询16件,前后共派遣医生145人。同时,他们还关注到了受灾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残疾儿童,特别设立了残疾儿童心理援助事业部。
同时,对于日常生活中频繁与学生们接触的教师,教委也设立了特殊的援助系统。除了上述的各种研修会之外,还专门设立了教职员工的咨询窗口。
2.兵库县临床心理士会
阪神大地震不仅仅因为它的强烈震级以及破坏力而闻名,更因为在这次地震中全面开展的前所未有的心理援助而载入史册。地震的爆发,给了兵库县内所有的临床心理工作者一个严峻的考验和任务。他们自身也是地震的受灾者,但同时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灾民的心理援助工作。地震爆发的第一时间,大阪、京都、奈良的临床心理士会就开设了咨询热线,在震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处理了1148件受灾咨询。之后是同为受灾者的兵库县临床心理士会的中间会员在灾区开始了艰难的巡回咨询等援助活动。在这个阶段,前后有1420名心理士在8个据点对大约4200名灾民进行了心理援助。2月21日,也就是震后一个多月,心理士会在武库川女子大学开设了“心理热线”。到5月为止的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44名心理士通过热线对260名灾民进行了心理援助。之后的5个月,心理士会在神户市中央区开设了“阪神・淡路大震灾心理咨询中心”,开始了长期的心理援助计划(河合隼雄,1997)。在众多的心理援助活动中,笔者摘取了两个较为成功的活动计划在此稍作介绍。
(1)绘画小组
灾后,以日本甲南大学助理教授森茂起为首的一批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为了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援助,设计了一系列的绘画小组活动。他们参考了国际上公认的具有治疗成效的绘画疗法文献,设计了“绘画小组”方案。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开始在受灾地区小学进行巡回援助活动。由于参与进来的心理志愿者不足,小组活动均以一次完结的形式进行。活动利用学校课堂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师也以和孩子们同样的心境加入绘画小组活动而不是旁观者,这对教师本身的心理也有援助的作用。一个小组大概以4~5名学生和一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组长)组成。需要的道具有签字笔、蜡笔和足够的a4绘画用纸。
首先由团体的组织者向全班进行自我介绍,并且对活动进行简单的说明。说明时要注意的是,强调小组活动时间是孩子们可以自由使用发挥的时间,同时也强调这是学校课程的一环,但是和其他时间的课程不同,是特殊的课程。
在热身之后进入活动主体。活动主体大约为90分钟,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运用了温尼科特(d.w.winnicott)的涂鸦游戏。第二个部分使用自由绘画法,在第一个部分导入之后,找到适当的时机进入第二阶段,让孩子们自由地画出自己想表现的内容。进行节奏根据各个小组自己的情况自由调节,并不是每个小组都必须进入第二个自由绘画的阶段。小组成员可以一边绘画一边说话。在进行涂鸦游戏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会听到指示语后马上动笔,但是有的孩子可能会迟迟不能作出反应。这个时候切忌过分催促,在心理专业人员的悉心呵护下,看到别的孩子慢慢开始绘画,很多孩子也会渐渐开始着手绘画的。
在小组活动结束前10分钟,进行作品的处理。这时候需要组长询问孩子:“这些画怎么办呢?老师收起来好不好?还是你想自己拿回去呢?”或者“挑你喜欢的带回去吧”等。小组活动的方针是,对于那些带有破坏性的、攻击性的作品,也就是说那些具有退行表现的作品尽可能由组长代为保管,那些具有构成或创造能力的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带回去。但是有些孩子连那些具有构成能力的作品也不愿意带回去,也有的孩子就算是带有攻击性的作品也要全部自己拿回去。不管怎样,最后的10分钟让孩子自主选择,通过选择回顾自己90分钟所做的一切,起到一个完结的仪式作用。有些孩子虽然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兴奋,但在选择作品的过程里表现得很镇静,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小组活动的完结,在顺利地将思绪重新连接回日常生活中来。最后,由该班级的教师作总结,让小组活动像真正的课堂一样结束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活动结束后,所有活动组织者、组长和教职员进行对整体内容的探讨。由各小组的组长对小组内孩子的状况和通过小组活动所观察出来的孩子现在所处的心理状况作汇报。这些汇报大部分都得到了教职员的赞赏,有的教师甚至说,“我们通常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看清楚的孩子的状况,竟然在90分钟之内就能做出这么透彻的了解!”类似这样的夸奖的词语在小组活动后的探讨会上经常出现。森茂起等认为,这是因为小组活动这样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作用,所以通过观察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可以在相当深的层次把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2)游戏疗法室
阪神大地震后,兵库县临床心理士会运营的“游戏疗法室”也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援助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他们在中学里面的普通教室里铺上地毯,放入捐赠的玩具,就这样开始了游戏疗法室的运行。游戏疗法共进行了4个月,分前期(2个月,共计18次)和后期(2个月,共计16次)两个阶段。主要的使用者为2~12岁的儿童。前期活动时间为每周2次,每次3个小时(从第五次开始每次在最后设定30分钟的加餐时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点心);后期活动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1.5个小时。游戏疗法室里常驻1~3名临床心理士,另外还有5名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辅助。
在为期4个月的游戏疗法过程中,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行现象。比如爬进游戏室,坐在治疗者的膝盖上或者要求治疗者背,还有的孩子强烈要求独占治疗者等。在毫无私人空间的避难所里,孩子们变得非常敏感,稍微惹点麻烦就会被大人们训斥甚或被逐出避难所。经历地震和避难所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双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会表现出退行,还有长期的攻击性。只有在具有连续性的“人”和“场所”的保护下,孩子们才能自由并且安心的表达出自己的破坏性、攻击性、创伤以及丧失体验,最终走向再生。
兵库县临床心理士会设立的游戏疗法室是一个具有安全性、自由性和连续性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因为有了治疗者的存在,才促成了孩子们对自己的创伤体验的表达。治疗者在这样的一个固定场所里注视并且理解孩子们,从而促使他们化解地震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的巨大影响。有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最终能够向治疗者诉说自己亲眼目睹同班同学的死等体验。与成人多是通过语言表达来促进创伤的愈合相比,孩子们则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样的过程的。
三、总结
“不幸中的万幸”,阪神大地震发生在凌晨5点多钟,当时大多数的孩子都和父母一起在家。然而我国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是下午,正好是孩子们和父母彼此分离的时间。可以想像,从地震发生后到孩子与父母重逢这段时间内,孩子内心的压力该有多大。有的孩子更是因为这场地震和父母再也无法见面,生存下来的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所受到的心理创伤都是无法想像的。
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援助之前,首先要确保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和安心的环境,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心理援助才可能是有效的。对于未成年人的创伤体验和丧失体验,援助者应该抱着一种关注与理解的态度,不要轻易鼓励也不要催促,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安心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环境,让他们在“自然而然”之中表现自己内心所经受的各种体验。在考虑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援助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援助的人员的心理健康,比如他们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学校里的教职员工,以及直接进行心理干预的心理专业人员,从各个角度确保援助的顺利进行。
进行心理援助时最具援助功能的不是援助技术,而是援助者的人文关怀精神,爱心、耐心、抗危机能力以及援助者与被援助者之间发展出的以心传心、相互信任、无条件接纳的人际关系。当然,灾后的心理重建是一个跨越世代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关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4
宣王改革中兴,四次征伐。三十二年伐鲁取得成功,但对外却多次失利,三十一年,讨伐太原戎部落,不能胜,三十九年,攻姜城,败于千亩。三十九年的失败甚至让宣王失去了信心,他为了摸清家底,亲自料民于太原。所谓料民,相当于现在的人口和经济普查,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清查人数和车马粮草。这种鱼肉民众的作法当然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但宣王一意孤行,最后“料民”搞得民心浮动,中兴改革的成果就此失败。以至于镐京城内有一红衣小儿教满城的儿童唱着:“月将升,日将没, 弧箕菔,几亡周国。”宣王听到这首歌后更为心惊。据说他为此召开国务会议,请大臣们来解释。召公按字面解释说,国家日后将有弓矢之祸。伯阳父则说,月将升,日将没,意思是阴气转盛,阳气转衰,后世必有妖女祸乱朝廷。他对民谣如此解释说,“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做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变火星,是以色红”。面对杀机心起的宣王,伯阳父劝其勿杀无辜,他认为,王修德以攘之,自然化凶为吉。
宣王自然去修德以攘灾祸。跟宣王同心同欲的人活下来了,跟他有不同意见的人或死或沉默了。西周衰败,其根源是因为周王“去和而取同”,“去”直言进谏的正人君子,而“取”与自己苟同的媚官小人。多年以后,伯阳父在跟郑桓公谈起西周政治问题时 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论断。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伯阳父第一次形象地区别了“和”与“同”的概念。“以他平他”,就是相异的事物协调并进,达到“和”的境地,则年丰物富:反之,“以同裨同”,相同的事物类同叠加,无差别,无竞争,其后果就是生机荡然。伯阳父还陈述了“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的道理,并进言郑桓公,要从政务到事务,都应贯彻“和而不同”。
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幽王在能力和志向上更趋下流。幽王为人性情暴躁,待人刻薄寡恩,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乐。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又预言:“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三川地震的消息报到朝廷,幽王不以为然地说“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动表告诉寡人?”伯阳父听了后就断言“周室天下不出十年当亡”,并在幽王暴死两年前告老引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5
本期《祖国》杂志《名门之后》有幸请到了徐海东的女儿徐文惠,与我们共同追忆徐海东大将一生的峥嵘岁月。
向徐海东借钱
1935年冬,随着陕北高原冬季的来临,父亲正打算清查家底,给部队添置冬装,储备粮食,使经过万里长征的战士都能过个温饱的冬天。
然而一天傍晚,有客来访,来者正是奉之命前来造访的中央红军后勤部部长杨至成。1935年冬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战士们身上穿的衣服单薄、破旧,跟中央红军相比,红十五军团算得上是穷汉里面的富户。当时的供给部长杨至成叔叔,到二十五军来找我父亲借钱,主席给我父亲,写了一个借2500大洋,当时我父亲看了主席写这个借条,当时我父亲都愣了。他愣了不是说不想借给主席,当时我父亲就是说这个事儿我怎么没想到主动去送给主席呢?还在等着主席给我写借条,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我爸爸就把他的供给部长,查国祯叔叔找来,就问他还有多少钱,查国祯说还有七千大洋。当时我父亲说,那就把5000大洋给,咱们留两千。当时供给部长查部长就有点叫困难,他说我们整个十五军团的衣服、冬装都没做呢,这两千块钱可能不够。后来我爸说,我们的困难自己克服,这个五千你明天派人送过去。这就决定。后来刘华清叔叔还给我补充说,除了这个五千大洋以外,还送了很多粮食、武器,还有很多的烟土。这个烟土当时不是吸呀,他说这是打仗我们做麻药用。那时候打仗动刀子,那都没有麻药疼死了。战士们拿一个烟土含在嘴里,就这么就动刀子开刀了。当时他说这个烟土是作为治病,困难了,卖了,也能有钱,换钱给部队解决急需问题。、、等人,都把这五千大洋看作是徐海东雪中送炭。后来,见了徐海东,还特意向他表示感谢,笑称徐海东是位“财神爷”。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红25军长征时接到中央命令,让他作为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当时,张学良作为剿匪副总司令带了40万军队,我父亲的部队只有2984个人,当时这个比例非常悬殊,1:100多倍,在长征路上主要跟东北军打,东北军115师,还有其他师,主要是67军负责打我父亲,以后到了陕南是杨虎城的部队,到了陕南我父亲又把杨虎城三个旗下的部队全部消灭。父亲准备在红二十五军到腊子口19陆军吸引过来,减轻的压力。这样就走大路,一直到1935年9月15号到达陕北。
第一仗打的崂山战役,采取把甘泉县城围起来,调入延安,在崂山组织围击战,把张学良全师全歼。第二是榆林桥战役,对以后的西安事变起到了重大作用。以后又去做张学良的工作。第三仗是直罗镇战役,就是109师,我父亲把109师全歼,彻底粉碎了的第三次围剿,这样为25军在陕北进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935年根据这个形势,咱们要把大本营立在陕北,所以这几仗都是我父亲打的。使我们革命大本营能够站在陕北。
1935年直罗镇打完以后,说给中国革命一个奠基,使革命大本营树立在陕北,1969年的时候看代表没有徐海东就问总理为什么没有徐海东参加,总理派车去接去了,问了三次,在这个期间等我父亲的时候,向全体代表讲了一段话,“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当年率领红25军先到达陕北,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就没有我军的立足之地,徐海东同志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所以我提名徐海东同志为九大代表,并为主席团成员。”这是亲自提名的,后来总理派车去接他了。
后来,张学思将军每周都到我家里,听我爸讲怎么把他哥哥打服的。我父亲领导的红25军跟张学良打,他原来是四方军部队,1932年的冬天我父亲担任了阻击任务,保证大部队胜利转移,那时候我们力量和敌人力量相差特别厉害,当时从四方军离开的时候没有跟我父亲讲他们要到哪里去,当时因为地势形式、敌人力量和我们在地理形势上的劣势,我后来去地方采访,我才知道地形对我爸爸是非常不利的,这是全部要在这牺牲的,没想到我父亲反而把敌人打败了。
后来,父亲把四方军掉队的伤兵连等都找回来,把地方武装又组织起来,重新坚持斗争。对解放区进行了残酷扫荡,他提出的口号是三光政策,烧光、偷光、扫光。这不是我父亲讲给我听的,他以前从来不讲他这段历史,他教我们做普通的劳动者,不能以他的事迹宣扬自己!这段历史是1998年开始我为了纪念我父亲诞辰100年,我就组织了摄制组到处采访我父亲的老战友、老部队和各个地区党史、军史专家,他们讲给我听的,都是采访走过的地方,比如打仗的地形不好,咱们军事馆的人,他们把脚本写好,我带着摄制组亲眼看的,这才知道那个地形太苦了!所以,这段历史是这样的。
争相一睹“徐老虎”的真面目
1937年7月抗战爆发,8月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徐海东被任命为第115师344旅少将旅长,他先赴华北抗日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和反“八路围攻”反“九路围攻”。后于1939年9月奉命南下,前往华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担任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一行50多人,以延安派出的军事检查团名义,途径西安、前往华中。另徐海东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到之处,的军政人员纷纷前来迎接、拜见,其中有不少人是冲着他的名号来的。想要一睹“徐老虎”的真面目。
据徐海东女儿徐文惠讲,从延安出来到西安出来经过洛阳,当时的卫立煌司令部在洛阳,父亲进卫立煌(司令部)见的时候,迎接的两个夹道,都是的很神气的团以上的这个军官,当时我爸爸穿的虽然是少将军衔(的军服),但是是土布的,不是他们那个好的,漂亮的布。那个时候我听我父亲讲,就是有的那些团以上(军官),交头,小声地讲,他说你看他穿的那个吊形拉碴的衣服,他说我们司令长官在大别山,差点就被他活捉了。
其实,在徐海东率领的这个军事检查团当中呢,还有一位重要人物,职位在徐海东之上,他就是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但是以刘少奇当时的身份,不宜公开活动,所以刘少奇就化名胡服扮作徐海东的秘书随团行动。徐海东要负责刘少奇沿途的安全,他那一身少将军服还真管了用,闯关过卡的时候,凭着那身军服,省去了不少盘查的麻烦。一路上,凡有应酬,刘少奇跟在徐海东身边,帮他穿衣递帽,做得十分地自然,反倒是徐海东感觉有些不自在。
不仅会打仗还非常懂得生活
小的时候,我父亲被张学良的弟弟缠着每个礼拜都要给他讲怎么跟东北军打仗,我爸爸又重建了红25军,1934年4月份在安徽重新成立,我爸任红25军军长,这支部队是很艰苦,那时候进行了五次围剿,四方军走了以后我父亲还在不断反围剿。他在那人少,声东击西到处打,弄的晕头转向。
有一次有一个叔叔给我讲,说我父亲打奔袭战,把阴山县城围了起来,一个晚上走145公里,从湖北走到安徽,起来的时候已经把安徽的太湖县城给端了,没打湖北。他一个晚上走145公里,那时候没有路又徒步走。为了解决供给问题,当时太湖县城有钱、有布、又有粮。太湖打下以后,25军军装全部做成黑色军装了,所以你看红25军是黑色的服装。
长征期间穿的衣服都是这样的。而且每个战士每个人都背着三个袋子,一袋子银元、一袋子米和一袋子子弹,所以红25军都是三个袋子背在身上。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父亲让每一个战士都要拿一把雨伞。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是仅有一身衣服,长征路上阴雨无常,下雨天挡雨,晚上睡觉时,支一把伞挡风。有位叔叔对我说,我爸爸不仅会打仗还非常懂得生活。
养病期间仍不忘主持工作
1945年8月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躺病榻上的徐海东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我这个“老病号”终于把小日本给熬垮了。1947年9月,徐海东转往苏联红军控制下的大连治病、修养,这时他已经多年不指挥战斗。尽管身体病倒了,躺在床上不能走到工作第一线,但是他的思想和行为和他实际行动中,他永远是走在前的,他没有想我病了什么都不管了。他非常的乐观,这是对我鼓励非常大的,徐文惠说。
在大连的时候,正是打淮海战役的时候。他到了大连以后让大连市委的人把妇女组织起来做“兵工厂”,我家里以前有小姑娘小弟弟都让他们去做车间主任了,让他们在被服厂给北方做厚棉衣,薄的给南方。大连工业发达,当年我们二师做武器的这些人都到了大连的被服厂,当时就跟我爸爸谈怎么造武器。后来我采访时,傅书记说李叔叔从交通部过来以后,让他找我父亲怎么办兵工厂,因为傅书记看我父亲是老病号,什么都不懂,说他病了那么多年知道什么啊,也没放到心上,他没想到军长让李叔叔到大连找我父亲,让他教我父亲怎么办兵工厂,因为海东同志在鄂豫皖坚持斗争,兵工厂、医院都办过,所以他生产武器、生产衣服都明白,去请教他是没有错的!
后来我在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当时大连那个地区刚解放是统战区,大连市市长是迟志强,虽然我们的部队派了两万人在大连,但是都戴着帽盔,都闹情绪不高兴,都想把这套衣服扒了到前线打仗。但是傅叔叔,是公安军政治委员,他说我们当年都不想干,闹情绪,就请你爸爸给我们做了一次报告,科以上的干部在公安军的礼堂。父亲第一句就问那些叔叔们,首先问他们你们到会的同志是不是共产党员?不是共产党员的有没有?到那会的都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说是,我父亲说你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给你们最光荣的任务,你们还不高兴,还在这闹情绪?
为什么说最光荣的?以前我们部队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我们面临解放全国,接管城市,接管城市就需要你们,是最光荣任务,马上就要派到全国各地城市接管,这是党给你们最光荣的任务,你们还闹什么情绪?我爸爸给他们训了一顿,大家觉得这个老病号不得了,躺了这么多年还能讲出这话,后来成立大连公安学院,我父亲倡导让他们办公安学院和驾驶汽车的学院,他说你想想我们这些大农村来的,有几个会开车的?有几个会管理的?你们必须要建立公安学院培养公安人员,还要培养会开车的,到前线开车。所以想到我父亲虽然人病了,他的脑子和心一直和当前形势没有断开。
与王震将军的生死承诺
王震比徐海东小8岁,当王震所在的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与徐海东会师后,王震和徐海东拥抱着说:“我们都是工人兄弟。”从那以后,他们就以兄弟相称。
1956年,身为上将的王震来到大连,大连的党政军领导见到王震都说欢迎他视察工作。王震说:“我这次来大连,一不视察军队,二不检查地方工作,我是看望徐海东大哥来了。”
对徐海东与王震的兄弟之情,在徐海东的女儿徐文惠那里也得到印证。“王震叔叔是我爸爸被关押期间见到的唯一一个老战友。”徐文惠回忆说。当时,看守秘书不让王震见徐海东,王震一怒之下把那个秘书给打了一顿。两位老朋友抱头痛哭,达成“生死承诺”:如果谁先死了,后死的人就管先死的人全家。
1970年3月,徐海东因病加上折磨而辞世。时期,因为父亲受到牵连,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一直做医务工作的徐文惠,被打成反革命,直到1985年才。现在回忆那段往事,徐阿姨的语气和表情都很平和。“我曾经一度想不通,我从小在延安长大、一路跟着父亲的革命道路走,突然被打成反革命,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后来,王震叔叔帮我换了工作,到香港做残疾人服务工作,实质上是让我换一个环境,离开伤心地。”徐文惠说:“如果当时不是王震叔叔把我调离到香港,我估计不是疯了就是被整死了。因为当时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在香港远离‘’的环境才渐渐地恢复过来。”
做红色历史“抢救工程”
徐文惠曾是“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的副政委,曾走过很多地方,在全国各地唱红歌。最近,徐阿姨又成立了开
国元勋后代合唱团。人员由将军后代扩展到元勋后代,包括党、政、军及爱国人士等各界人士。活动内容也由单纯的唱歌扩展到多方面,包括红色文化宣传、交流及组织纪念活动、公益活动、联谊活动等多项内容。
“我就是要做一个‘抢救’工程”,徐阿姨在谈话中充满了急迫和担忧。“老一辈的革命史现在不抢救何时抢救?再过一些年,这些健在的老一辈去世后就更难了。我就想组织一批队伍来一个抢救工程,把这些历史抢救下来。不抢救下来,我们拿什么教育后人、拿什么传承下去?有些历史被歪曲或篡改,还原历史原貌的工作非常复杂,但时间却要求我们要尽快地把这些历史整理成资料、保留下来。”
“把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每代人的责任,要让我们的国家代代红。如果每一代人都能用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美好的。”徐文惠说:“这次活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进一步思考合唱团今后的发展思路。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只是以合唱团的形式把人召集起来,但功能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父亲曾经教育我们:‘做为一个共产党员,只要你还有一口气,不为党工作就是最大的耻辱’。现在这句话鼓励着我继续工作,只要能为党、为老百姓做点事,我就有成就感,就觉得活着有价值。”
儿女很支持我的工作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尝试 20世纪后叶,一些“与时俱进”的艺术家进行了大破大立的艺术尝试,催生了后现代文艺理论,“建构”了“解构”这一艺术词汇。到了今天,“后现代”已经走到了民间,因此,《大话西游》成为了一种精神时尚,马桶堂而皇之作为造型艺术陈列在展馆中,孟京辉敢于把《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改编成了耐人寻味的幽默,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跑步又不断地改变着结局的《罗拉快跑》像快餐改变人们生活一样简单地改变着人对人生的思考…… 今天,后现代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人文领域无所不及。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它也不同于其他学科大多以验证某种存在为指归,而是以试验某种选择为指归。语文教学的这一特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解构”尤其吻合,语言所天然具有的形而上倾向也带给了文本,从而使我们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终极意义。解构主义的阅读教学就是要瓦解这种倾向,从而把意义从形而上的专制,从各种“中心主义”的独断中解放出来,使意义自由,并恢复其自由游戏的本质——否定性,它不是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源性、根基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从而丧失中心,落入无权威、无确定性状态的世界。其最终目的应是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本文作者在此课教学中,就反“建构”之道,行“解构”之路,在“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构元话语”这一点上作了很大的努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大致内容: 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小朋友。 事情的过程固然艰辛,但最终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喜剧性的完满结局,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轻松地谈论着对地震中的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 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周围的人们包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下面就请你们用5~6分钟时间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速度要快,同时轻轻地读出学生文中出现的关键词,以开发写作思路:信念、骄傲、感激、坚持、了不起……) 师:谁愿意上来读? 生1:其他孩子的父母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想我们的孩子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生2:曾经劝说他放弃努力的一位父亲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位父亲或许心里在想,我还误会他精神失常了呢,其实是他对孩子爱得太深了…… 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通过交流完成了对一位伟大父亲的塑造,“中心思想”非常鲜明。但就在学生自以为完成了对课文的深刻解读之时,我为这篇课文设计了一个新的结局: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当学生静静地看完这个结局,我马上追问“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学生沉思起来,这表明他们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初始建构的认识寻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例如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应关注事情的过程(即古人所说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 生(沉默了片刻):了不起。 师:他没有救活自己的儿子,他有什么了不起? 生1:因为这位父亲实现了他的诺言,永远和儿子在一起,不管任何情况,也不管死活。 生2: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果,这位父亲坚持不懈救自己儿子的过程让我们敬佩。 师:你们认为这位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那课文中哪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 生:“他挖了8小时……到处是血迹。” 师:是啊。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请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当这第2个结局所挑起的矛盾冲突还未平息之时,我又出示了我事先准备好的第三个结局: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当这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解构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有的学生则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他的所作所为是过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两种见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从而达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确立。 生甲1:这位父亲我看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生甲2:这位父亲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 生甲3:这位父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自己的生命也是很宝贵的,再说,他以后还可以再生一个。 …… 生乙1: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这份爱足以说明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2:当孩子们遇到危险时,有的父亲走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坚持挖,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3:这位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危险以后,心里觉得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 生乙4:如果你的孩子被埋在废墟中,难道你愿意跟其他父亲一样不管了吗,你忍心吗? …… 师: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我觉得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孩子,过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那些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并说出蕴涵在其中的爱。 (生读) 生:我从“急匆匆”看出…… 生:我从“大喊”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绝望”这个词看出……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7
一、解构文本获得形象感悟,建构父亲形象
在课堂初读环节中,我预想让学生与文本生成对话,建构父亲的形象。但从哪里入手呢?我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入手,发挥主体探索热情,让学生从结局开始思考,以续写结局的方式探讨“这位父亲为何了不起”。学生搜索文本,获得的直观感受就是:父亲有个了不起的儿子,能够为同学着想。而父亲,则为儿子着想。也有学生认为:父亲在所有人都放弃努力的时候,依然坚持相信儿子还活着,拼命去救他,这种行为很了不起。
师:“了不起”包含什么意思?
生:非常伟大。
师:你认为这位父亲伟大吗?请用一个词语来赞美他,并围绕关键词,续写结尾。
启发学生进行续写的同时,我让学生确定文中的关键词,梳理写作思路:骄傲、感激、坚持、信念……
【反思】
我有意识地凭借对文本的尝试解构,引领学生用多元视角进行多维思考。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从喜剧化的角度,重新思考文本结局,通过另类的完满展现,让学生能够轻松看清一个父亲的行为。与此同时,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坚强和信念,并通过学生自我书写,将崇敬和理解建构在文本中,完成形象建构过程。
二、解构文本获得情境感染,品读父亲的信念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环节中,我预想让学生改变文章结构,重新预设一个结局,联系上下文讨论信念的积极性。(多媒体展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第二天清晨,一个面容憔悴的父亲,瘫坐在一堆破碎的废墟上,手里抱着一个孩子,哭得无力说什么。
针对这个结局,我让学生从文本中查找线索,推断是否有可能发生。“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活着似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师:如果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他伟大吗?为什么?
生1: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永远和儿子在一起,不管任何情况,也不管生死。他始终是伟大的。
生2:不论结果如何,父亲在过程中始终坚持要和儿子在一起。他是伟大的。
生3:父亲那种坚信儿子还活着的信念,证明他是伟大的。
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我让学生品读救儿子的过程,进行联想。有学生通过画面和镜头的感染,联想到这位父亲快要虚脱了,身上有伤,满身血迹。
借此我引导讨论:“他遭受了身体的疼痛,还有哪些压力。”在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理解父亲承受的精神之痛:人们的质疑和不信任,使得这位父亲仿佛一个疯子,没有人再来阻挡;万一有什么意外,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妻子一个人了……
【反思】
我让学生找到负载着父爱的词句进行梳理、品读,而后获得深入的体验,领悟到父爱的信念。
三、解构文本,收获心灵熏陶,辨证解读父爱
在精读环节,我预想再次改变结局,目的是让学生表达真实想法,并进行适度辩论,进而从细节中体会蕴涵文本中的父爱。都说父爱如山,在文本中,阿曼达的父亲给予他的是什么样的爱呢?
在大屏幕上,一声爆炸之后,人们发现,这位父亲和儿子,永远再也没能睁开眼睛看到美好的世界。
根据屏幕展示的这个结局,我让学生思考有没有可能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学生通过课文找到线索:一位救火队长阻拦他;一位警察说过,如果坚持挖的话,不但不利于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
师:就是这样可怕的结局,这位父亲没有放弃,他依然选择要坚持自救孩子。他到底伟大不伟大?
学生展开互动辩论,反方的理由是:这位父亲失去理智,他制造了爆炸。这位父亲有点自私,如果意外发生,他就抛下了妻子;这位父亲太冒险,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而当正方的理由是:这位父亲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爱。他爱自己的孩子;当孩子们遇到危险时,他不离不弃,坚持承诺要和儿子在一起;和儿子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这是伟大的父爱……
通过辩论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伟大。而这正是文本中传递给读者的最深刻的人文情怀。
【反思】
在激烈的争论中,我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见证和理解,关于父爱的两难,同时更深刻理解文本的意义,达到了学生自我解读、自主探索的目的,这是自主学习的深层确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8
孟子曾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地震,无数英雄就如孟子所说为救他人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之中还有许多是陌生人,这种奉献不是一个“义”字可以高度概括的,我们不禁感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是否向前迈进一层,人类的文明是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地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老师,印象深,不是因为他们的事迹有多伟大,只是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对文明的感触。
一位英语老师在发地震时带领学生跑出教室,跑到三楼时,听到四楼有学生在喊“救命”,老师把两个和他一起跑的同学推了一把,说:“你们快走。”然后独自跑上四楼寻找喊“救命”的学生,就在那生死60秒间,教学楼坍塌了,老师在地震中丧生了,那个学生也没有就着,当在电视里看到老师抱头痛哭的妻子和低声哭泣的儿子时,我一阵心酸,多好的老师啊!
还有一位语文老师,姓范,在博客上写下了他地震时的经历,地震时,他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感觉地面晃动得厉害,他有意识地喊了一声:“发地震了。”然后第一个跑出教室,事后,他说:“发地震时就算是我的父母,妹妹我也不会救。”帖子一发,引起无数人的批判,呈赞同意见的人只有少数,发地震逃生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共同的本能反应,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让人费解的是他的话,什么叫做“地震时就算是我父母,妹妹我也不会救”?又是什么促使他有这样的勇气在博客上写下这么一段话?至少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他是一名教师,而且是语文教师,他的做法对不起他的职业和姓,范,典范,可是他并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和典范。
有时,我甚至在想,范老师是不是真的错了?他只是比别人多一点致使和敢于承认自私的勇气,社会铸就人,或许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不同,才会使他的思想与我们的思想有较大的差距,自私有错吗?如果那位英语老师在地震中有一丝自私心理侵占他的大脑,他不去救喊“救命”的那个孩子,那么他就不会死,他的家人也不会为他的死承担那么多……我又想起那位英语老师的儿子对记者说的话:“我为有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的确,他是一名好老师,他是一个文明中国人,乐于助人,懂得奉献,不图回报,这些都是中华人民的优良传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这才是不做历史的俘虏的文明中国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做文明中国人。
感谢地震中的英雄们,感谢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深入关心,感谢为地震灾区付出的每一个人,你们是最可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9
首先就要从教师做起,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乐于学习。例如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应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这篇课文讲述了儿子在父爱的支撑下获得新生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体会在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灾难时,父爱、亲情以及儿子在危急时刻帮助同伴的良好美德。鉴于以上内容和目标,上课时,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没有硬性规定读书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这样学生没有了限制,来了兴致,有的默读,有的朗读,有的小声读,还有的小组分段读、合作读文,顿时教室里传出各种各样的读书声。由于之前布置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又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学生读完课文后个个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个说父亲了不起,那个说父亲很伟大,还有的说儿子也了不起。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异常活跃,就连平时不愿参与学习的几个“学困生”也不甘落后,抢着说自己的想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及时地对他们的想法给予了肯定,即使说得不够好,我也是先鼓励再指导,等到同学们对文中的父亲和儿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反复阅读和思考,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同桌、小组议一议。小组合作学习,潜心读书,边读边圈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作批注。在小组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句反复读,在读中体会父亲的感情变化。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抓住写时间的词,体会时间的漫长,感悟句子的表达效果,指导朗读。画出父亲的外貌描写,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漫长的挖掘中父亲所经历的艰辛,进一步体会父爱的伟大。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深入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精神力量。父爱的伟大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学生很快地找出课文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然后再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文中运用了什么写法?面对这么多好心人的劝说,父亲放弃了吗?经过讨论,使学生清楚了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父亲的伟大。学生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执着的父亲,一个信念坚定的父亲,因为他的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通过反复研读,明白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父亲是这样的了不起,儿子也非常了不起,从哪里能看出来?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再一次掀起学习的高潮,最后达成共识,这句话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全文紧紧围绕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责任,崇高的父爱。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说明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说:“老师,父亲这样坚持,不放弃,那如果他儿子死了怎么办?”听了他的话,我怔了一下。他的想法出乎我的意料,备课时我也没有想到,我犹豫了一下,想到此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讨,揭开这一疑问。于是我对他的想法加以表扬,敢于质疑,这一想法很有新意,同学们都认真想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儿子不会死,他们一定会团聚,因为当儿子被困在废墟下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父亲的这句话给了他希望;有的说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有的说,即使挖到最后,儿子死了,父亲也不后悔,因为他努力了。同学们各说各的道理,争得面红耳赤。他们的辩论,让我感到欣慰。虽然学生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经过讨论、质疑、解疑,相互得到了启发,而且在辩论中,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正是因为课堂上这种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才促使学生们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是在一言堂,灌输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自己想,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使学生有机会去撞击智慧的火花。我抓住时机,再一次给学生创造机会,想象一下,在废墟中等待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又一次沉浸在快乐的合作学习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
最后,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儿子在地震中沉着冷静,勇敢坚强,遇事先替别人着想,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总结出地震无情人有情,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谱写了一曲伟大的永不放弃的爱之颂歌。这一感悟水到渠成。在一片浓浓的学习氛围中,下课的铃声响起,可学生们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教室,这时,一个学困生走到我跟前,磕磕巴巴地说:“老师阿曼达真勇敢,那么危险的时刻还想着别人,我一定向他学习,以后胆子大一些。”看到他的进步,我欣慰地笑了,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真棒,老师相信你,加油!”他脸上带着少有的自信,像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
我回到办公室,陷入了沉思。这节课在他人看来并不怎么完美,学生的讨论显得课堂有些混乱,学生回答问题,内容并不完整准确。可是我却感到这堂课比以往的课要好,那是因为我充分相信学生,尊重他们。按照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节课我带领着学生徜徉其中,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尊重他们,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没有像以往那样扼杀孩子的天真、不成熟等想法,而且始终引领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经历来感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快乐地去探索,大胆地去创新。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有的学生胆子小,不敢在全班发表见解,小组合作学习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他们能在小组学习中无拘无束地畅谈。这一部分学生就不会游离课堂之外,相反在组内的讨论培养了他们说的能力,说就需要思考,因而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能起到互补作用,互相启发,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正因为教师时时刻刻想到学生,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我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引导学生反复地、有层次地读。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想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学习氛围的营造是不可或缺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积极地参与,才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的学习中去。
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就要做到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鼓励与期待。回忆这节课,我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当学生讨论时,我参与其中共同学习,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用肯定、赞许的微笑去鼓励他们。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10
地震迷吸引山乡妹
今年46岁的李是13岁时随父亲从安徽省宁国市青龙乡迁到溪口镇的。他自幼好学,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后,年仅10岁的李从收音机里听到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消息时,在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是能弄清楚原因,找出预防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好了!”
幼时的梦想成了学习的动力,进入初中和高中后,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单科成绩十分突出,曾在1988年宣州地区举办的物理竞赛中夺得冠军。但由于严重偏科,他1988年7月高考落榜。虽然没能迈入高校大门,但他心里的梦却从来没有破灭。
高考落榜后,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复读,他只有到镇上的一家机械厂打工。瞧同学们陆陆续续进入高校就读,他这个曾经的物理竞赛冠军有时也有些失落。后来,他觉得开汽车可以到处转,有利于自己进行地质考察,研究地震,就动了转行的念头。到驾校学了一个月,考到了驾照,七拼八凑加上贷款,买了辆二手客车,在镇上跑起了客运。
开车给李带来许多便利,他可以关注路边山峦的地质走向和断层的结构,遇上感兴趣的地段和发现形状、花纹奇特的石头,他还会突然停下车,去探个究竟。
乡里人遇事有寻根究底的毛病,李这样做到底为啥?时间久了,想瞒也瞒不住,李就向乡亲们透了底,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研究地震。他这样一说,便引起乡亲们的哄堂大笑:“地震是大科学家研究的玩意儿,你个山娃子,太异想天开了吧!别瞎琢磨了,好好开你的车吧,挣些钱早些娶媳妇成家是正事。”
乡亲们的话,提醒了李的父亲李世青,他一开始也不想让儿子在地震研究的事上瞎耽误工夫,就与儿子说起了婚姻大事,可任他怎么说,李都是以现在年轻,先干出点成绩再说为由而拒绝。
儿子不同意,李世青只有打电话向远在宁国市青龙乡的老朋友向礼成诉苦,说儿子迷上了地震研究,车不好好开,不知何年能成家立业。
这山娃子竟要研究地震,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向礼成回到家后,将这事说给妻子和女儿听,谁承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事却引起了女儿向文的注意,她缠着父亲,刨根问底。
被缠得没办法,向礼成只好答应替女儿问个究竟。他拨通了老朋友的电话,两人絮叨起来,这一聊,向礼成还了解到李不但对地震沉迷,而且还研究出电焊自动防护面罩和汽车夜间会车自动变光器,其中自动变光器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聊着聊着,向礼成对李转变了一些看法,觉得这孩子挺聪明的,将来没准会有大出息,于是他反倒劝说起李世青来,让他理解孩子,支持李搞科研。
听向礼成这么说,李世青打趣道:“看来你也相信我这浑小子的天方夜谭了,要我支持他可以,以后要说不上媳妇可怎么办呀?要不将你的女儿说给我当儿媳妇得了。”
谁承想一句看似玩笑的话,却成就了一段婚姻,经双方父母牵线搭桥,1991年李和向文确立了恋爱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向文被李研究地震的毅力所折服,心灵相通,撞击出爱的火花,他们于1993年9月牵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咬定青山不放松
李和向文成家后,心里还是撂不下地震研究这档事,由于忙碌,只能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去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可总待在家里,就不易收集到一些鲜活的例证,思考的问题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很难有所突破。为此,李感到苦闷和彷徨。
看到李整天愁眉不展的模样,向文心里也挺着急,就和丈夫商量,自己到镇上找份售票员的差事,每月挣几百元钱补贴家用。家里的经济压力轻了些,遇上轮休,她还与李一同上山考察。
1996年的一天,向文在车上听人说在华阳附近的山上,新发现了一个山洞,想起丈夫经常说的地层结构理论,就与李商量,看有没有必要去考察一下。两人一合计,当天晚上就准备好手电、绳索和木棍,第二天一早就向山洞进发。
到了洞口,李拴好绳索,先下到洞里,然后将向文接下来,两人打着手电向纵深摸索。快走到洞的尽头时,李用手电照着洞壁对向文说:“你看这个溶洞形成在半山腰上,却是个没水的旱洞,如果按科学家现在的解释,溶洞是由水流冲刷而成,这水从何而来?我觉得这与地震引发的火山爆发有关,是地幔中的熔岩喷发冲击而成的。另外据资料介绍,现在发生地震时震源往往是一个点,存在着纵横波交错的现象,而不是一条线,或一个面,并不呈现出板块互动的特征。而且现在发生的深源地震用板块学说根本无法解释。我认为在地球内部一定还存在某种巨大的能量,它们才是地震的真正源头!”
他们一边看一边走,也许是听李诉说太专心了,向文一不留神,脚下一滑,竟摔倒在地,顺着山坡滚了下去。李急了,三步并作两步向山下跑,才将她拖住。李仔细察看后,看到向文扭伤了脚,腿和胳膊也划出一道道血印,心疼不已,直埋怨自己不该带她出来。
附近的山峦考察完了,李夫妇又瞄上了其他省份的一些特殊的地质结构带,但由于经费有限,他们只有忍痛将自己用2.8万元买来,只开四年的面包车以0.9万元低价处理掉,筹得经费前往。有时经济捉襟见肘,只有靠父母的接济才能保障生活,但他们无怨无悔,夫妇俩保持缄默,仍沉湎于地震的研究之中。
挑战权威引轰动
地震研究拓展了李的视野,由于从网上和书本上广泛求知,他涉猎了许多新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而科学的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多年的野外考察,他们收集的大量土壤、岩石标本和地质结构图片,要进行分析和研究。由于经费紧张,没有实验设备,李就和妻子一起到附近的中学和高校求援,想利用他们的设备做实验。
一对只有高中文化的农民夫妇要想踏进高校的门,摆弄那些价格昂贵的分析仪、检测仪绝非易事,一开始无论他们怎么说,人家都觉得难以置信,委婉地拒绝。
李夫妇的研究陷入了困境,但天无绝人之路,思前想后,他们只有通过在溪口中学当教导主任的弟弟去沟通,并带上自己的专利证书去作证明,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学校领导述说自己的研究困难,请求帮助。他们的执著感动了这些学校的领导,就这样,一些中学和高校的实验室才对他们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在与一些高校的学者的交往中,夫妇俩逐步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有时不但帮助其做实验,还对李夫妇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地震研究中,李夫妇还有了意外的收获,2001年的一天,他们听说现在许多顾客对太阳能热水器没有自动上水、自动断水功能感到不满意,就联想到自己正在钻研的流体力学理论,觉得运用这一理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李经过分析,绘制了图纸,然后就手工加工设备,做起了实验,并取得成功,一举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太阳能自动灌水器实用新型专利。
由于投身地震研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他们只有将专利交给一家企业实施,自己只收取微薄的红利。但不管怎样,李夫妇还是感到欣慰,毕竟他们从事地震研究有了一定的经济支撑。
在研究中,李夫妇越发感觉到自己对天体物理、核裂变、地质力学、粒子物理等理论的掌握还不够扎实,他们只有通过书本和网络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并向高校的专家求教。这样一来,家里一台电脑就忙不过来了,只有省吃俭用再添一台。
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对古老岩石研究,找到了蕴涵其中的某种类型地震的触发机制。即在巨大的压力下,岩石中的小颗粒相互滑动,加上内部高压气体的冲击流动,这种现象循环往复发生,最终岩石会断裂,一场地震就被触发了。
造成岩石中的小颗粒相互滑动的巨大压力又是什么呢?文中没有进行深入阐述。李陷入沉思。一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凌晨一点多钟,忽然想起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在做实验时,不小心使两块铀移动了,并且相互冲了过去。若这两块铀一下子滑到了一起,重量超过了临界质量,在中子的作用下,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间将引发核爆炸。就在这危急时刻,科学家用自己的双手,硬是把这两块铀掰开,避免了一场意外核灾难,想到这,李激动得一拍床沿,跳了下来。
“核爆炸,这种巨大的能量只有核爆炸才能形成,向文,我告诉你,我找到地震的起……起源了!”他激动地说。
“真的假的,别说梦话忽悠我。”向文笑着起身披上衣服下床,来到李身边。
“我认为地球内部应该存在铀之类核裂变物质,使这些核裂变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相互碰撞超过临界质量发生核裂变,引发地震。核裂变还能引发核聚变,使地震的破坏力更大。”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核裂变物质的相遇并发生碰撞呢?”
李陷入沉思,后来,他找到了答案,对向文说:“我认为是地幔的对流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发生核爆炸的,爆炸产生瞬间极速贲张,反弹地壳产生纵波,纵波拉伸地壳产生横波,从而引发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一幢幢房屋倒塌,一家家亲人生离死别,电视上播出的灾害场景像千百万根钢针深深地刺痛了李的心,他一个劲儿地埋怨自己无能,没能在地震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给地震预报部门以积极的建议。
怀着对震区灾民深深的同情,李加快了自己的研究进度,他对地震的研究几乎达到了痴狂的地步,每天晚上钻研到十一二点,凌晨三四点就起来接着干。严重缺乏睡眠导致呕吐,每次呕吐,他总是瞒着妻子。可有一天不小心还是让向文发现了,为了李的身体,她规定丈夫必须在晚上9点之前睡觉。李虽然嘴上答应了,可是人躺在床上,脑子还在思考问题,当有了新的想法时,就偷偷地爬起来,在电脑上继续操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8月,李终于完成了他的30余万字的《地球热核演变说》初稿。为了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他通过电子邮件将这篇文稿发给自己结交的一些热心地震研究的朋友,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修改补充。他还通过网上的论坛,发表自己关于地震成因的见解,请网友们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他对网友们呼吁道:如果今后可以让地震中少死一个人,有1000个网友说我异想天开我都是高兴的。我的对手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地震。
农民夫妇真诚的求知、执著的钻研、忘我的奉献感动了广大网友,他们通过论坛和电子邮件发来许多热情洋溢的感言和一些关于地震研究的真知灼见,鼓励着李和向文不断地求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地震勘探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方法 2022-05-16 16:16:20
黄土塬三维地震采集优化设计方法 2022-01-26 11:35:15
地震办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2022-08-05 04:41:02
地震办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2022-08-05 04:36:04
综合地质勘查二维地震勘探研究 2022-07-08 08:47:34
教育局地震应急预案 2022-06-10 04: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