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调研报告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9 10:05:11

投资调研报告

投资调研报告篇1

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人认为,市政工程投资的失控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引起的,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然而,由于决策原因引起的工程投资的提高,却远远大于前者。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路线的选择、方案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的高低。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达到80%~90%[1]。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投资的基础,对市政工程投资及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市政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市政设施是公共物品,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官员为了表现执政能力,经常是“德政工程”“献礼工程”遍地开花,工程投资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更谈不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等

作者简介:崔向荣,1971年生,女,河北*人,工程师,硕士

项目真正上马后,一次又一次追加投资,造成投资失控,形成“钓鱼工程”。市政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并做好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文件,它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投资多方案比选和方案优化,要做到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保证日后投资和效益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否则投资多见效少,造成投资失控。投资估算一旦确定下来,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当发生上述“钓鱼工程”时,可以追究项目法人的渎职行为,只有把工程项目管理提到法律高度,才能有效制止那些不严肃的行为和投机行为的发生。

二、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市政工程设计是从技术、时间、空间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全面安排,是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具体布局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在市政工程设计中,交通量与横断面形式的设计、材料选用、交叉路口的数量、选线设计、填土高度、防护设施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工程投资的关键因素。资料分析表明,设计费一般占市政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不到1%,但它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却很大,初步设计阶段达75%~95%,技术设计阶段达5%~35%,因此设计阶段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投资的重点阶段。目前,我国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方案优化比选及推行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的核心是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一项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设计可以大量节省投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技术与经济分离现象,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观念,克服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倾向。在保障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工程的经济合理性,把控制工程投资的思想渗透到每一设计和技术措施之中,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争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技术先进,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更大的效益。因此,控制工程投资应从设计抓起,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并积极配合设计单位找出市政工程的主要功能,削弱其他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在满足使用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从而保证在满足设计全部功能的同时总限额不被突破[2]。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设计过程不算帐、设计完成后算总账的现象。应当注意的是,限额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节约投资,盲目的降低工程造价,它应该是坚持科学、坚持实事求是的优化设计。现阶段,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有力措施,切实从设计上把工程投资降到合理水平。

三、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范了市场体制下的招标和投标行为,引入了竞争机制,并提出了“最低合理报价”的新概念。招投标制度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既可以避免工程承发包中的“幕后”交易,减少经济犯罪,也能使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选择出报价合理、技术先进、工期适当、质量信誉俱佳的施工单位,同时,也能促进施工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真正实现投标企业自主报价,通过有序的竞争确定合理的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达到选择最佳施工企业,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招标阶段对投标单位应细致调查,资格审查要看投标单位实际能投入本工程的力量,因为不少施工单位同时承担多项工程,力量分散后便力不从心,有的为了中标故意压低标价,有的本身力量不足,主要依靠与外单位联合或大量聘用外来劳力。这就要求通过完善招投标制度来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定价的市场环境,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四、工程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市政工程均属于线型工程,大多处于市区,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市政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交通干扰多,突发性安全隐患多,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投资,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主动控制、及时纠正。

1.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就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2.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施工图预算

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工程投资、施工质量和工期。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主要看计划安排是否周密并留有余地,冬雨季的气候影响,夏秋农忙的劳力紧张,料源运力紧张等都可能拖延工期或造成停工,一年中实际有效施工时间仅半年多。对于路基桥涵同时施工的工程,桥涵工地往往将路基工段分割成零星小段,筑路机械无法统一调度畅通,桥涵所占路基只有等桥涵工程竣工后进行,桥涵施工也会因路基施工无法进料,雨天更为困难,互相干扰的结果不仅拖延了工期,同时也因抢赶工期而影响工程质量,有的甚至前修后坏,这就要求施工方案对多项目同步施工合理统筹平衡,避免造成停、窝工和资源浪费。

对施工图预算的核定,要比较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情况,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投资实施动态控制。

3.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提价

市政工程一般由市政工程企业总承包,涉及到电力、自来水、电信弱电、国防等多项配套工程,这些特殊专业工程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及总包单位协调管理,降低分包工程费用。

4.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查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投资调研报告篇2

一、目前支农资金投入的基本方式与情况

近年来,我市财政支农资金在确保经常性支出的前提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主要安排了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的农业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科技兴农项目,以提高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为主的“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种子工程、良种补贴”,以龙头企业、规模化基地建设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帮助农民扩大就业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普及和推广,以动植物疫病防治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及畜禽疫病防治等项目支出。镇区财政也尽自己所能加强了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农民和社会各界以“公司 科技 基地 农户”,“协会 科技 基地 农户”等形式投入了一定的支农资金。这些支农资金的投入,对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支农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近年来,我市财政形势虽然有所好转,财政支农资金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市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然不足,我市财政支农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特别是镇区财政支农投入增长乏力,有的还呈下降趋势,许多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除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外,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不高、风险较大,社会各界投入支农资金不多;农民资金缺乏,只能维持简单生产,投入农业资金也不多。

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够合理

我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经过多年努力,总体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存在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主要有三方面情况:一是农业财政支出中有很大部分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支出,用于建设性的专项支出比重还不高,增幅也不大。二是在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带有社会性、公益性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建设项目比重较小。三是在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投入不多。

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情况:一是目前政府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资金分散。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存在重复投入问题。这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造成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分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容易产生不正之风与腐败行为。二是一些镇区“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把精力重点放在要资金上,拿到资金就算完成任务,而对项目实施,重视不够,存在粗放现象。三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项目审批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科学化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镇区财政支农投入积极性不够高

镇区财政支农投入积极性不够高,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镇区取消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后,财政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造成收入锐减,财政收入满足不了支出需要,靠上级转移支付或补助过日子,属“吃饭型财政”,无力增加支农投入。二是一些镇区财政负债沉重,有钱要急于还债,影响财政支农投入职能的发挥。三是镇区财政供养人员多、负担重,要维持和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5、社会各界支农资金投入缺乏热情

我市农业科技承包服务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在技术服务、引进创新、消化吸收以及利益机制等方面,技术单位、技术员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弱化了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三是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会各界支农资金的投入热情。四是部分银行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以没有网点、抵押信誉低为由,拒绝向农户发放小额支农贷款,存在贷富不贷贫的现象。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社会各界支农资金投入缺乏热情,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6、农民投资主体积极性发挥不够

由于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无法形成规模经营,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同时,我市农民文化普遍不高,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投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往往是闭关自守,缺乏开发资源、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切实加大财政对支农资金的投入

我市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支农预算安排,加大财政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十二五”期间,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完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耕地开发整理等政策,保证支农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财政支农资金除对传统的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的投入外,应增加资金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参与竞争的投入,加大对农民素质提高及农村信息化发展项目的投入力度,集中用于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扶持龙头企业和服务体制建设等项目资金支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综合效益,解决目前财政支农资金“零、散、乱”的现象。

2、加强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投资管理

我市要加强支农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支农资金的浪费。全市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和本部门管辖范围,制定水利、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府要成立支农资金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制定的行业规划,编制全市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规划要统筹全市,相互衔接,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对一些重大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在规划指导下,今后所有渠道的投资和项目,都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规划编制既要立足当前,从实际情况出发,又要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力争建一个成一个,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使全市的农业农村基础有明显的改善。

3、加强财政支农资金归口管理

目前,我市政府支农资金管理渠道比较多,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和重复,资金和项目监管难度大,难以形成合力,为此,要加强资金归口管理,有效克服支农资金分散重复使用的弊端。要充分理顺支农管理部门,重新调整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如发改局、财政局等综合职能部门不再分配支农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战略、政策的研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项目的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职能部门,避免各部门之间相互争利,简化办事程序,使支农资金管理清晰、用途清楚、职责明确,加大支农资金归口管理力度,规范支农资金的申报办理,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层层滞留支农资金、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现象,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有效机制。

4、创新支农资金投入体制

要加快我市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单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创新、完善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改变目前单一的、直接的、无偿的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挖掘财政资金粘合社会资金的潜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聚合功能,通过无偿补助、以奖代补、配套投入、贷款贴息等办法,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等各种经济成份从事农业建设,改革财政对农业项目的直接投入,改变对财政依赖或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进一步完善“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引导机制,对农民投工投劳的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以奖代补,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快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5、构建镇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要充分发挥镇区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构建镇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要随着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提高支农资金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二是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导向,利用特有的功能和优势,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吸引信贷资金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三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充分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支农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增加对支农资金的投入。

投资调研报告篇3

非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差,贫穷、疾病、社会动荡。这些负面因素使得大多数人不看好非洲,甚至到了谈“非”色变的地步,更别说去发展了,也因此非洲变成了全球最后被开发的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后发的经济优势,物资的短缺,市场竞争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使得这里发展空间巨大,是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理想投资目的地。我们应抓住这难得机遇大胆走进非洲,践行“走出去”战略,为企业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

通过在非洲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我对非洲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我希望就我的感受和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下为我对非洲投资的利弊分析,仅供参考与交流。

一方面,对非洲投资发展的有利因素。

国家鼓励“走出去”的政策及中国与非洲众多国家的传统友谊是我们走进非洲极其重要的前提。非洲因经济发展滞后,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建设。这里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弱,因而生产生活物资严重短缺,除了少数几个非洲国家外,其余国家基本上需要靠进口来满足。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价格也只能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我们能利用我国的产业优势和充足的产品来源综合对非洲市场进行开发,优势显而易见。另外,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贵金属、稀有金属、有色金属、木材、珍稀动植物,大面积的海洋和渔业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面积适宜种植的土地,充足的劳动力,大量的国际援助等等都为我们走进非洲发展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企业走进非洲不但发展了事业,还把先进的中国产品、技术、文化等传播到非洲,这是一件有着积极意义的事。中兴和华为等众多中国公司在非洲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然,来非洲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非洲的安全、疾病、贫穷、落后、差的基础设施、没有支持产业发展的供应链、社会腐败、相对低的人品素质、局部地区社会动乱、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路途遥远等等是我们走进非洲的不利因素。前不久英国外交部一家安全评估机构评估了世界上最不安全的20个国家和地区,非洲就有南非、苏丹、刚果金、利比里亚、布隆迪、尼日利亚、津巴布韦7个国家。这些国家目前对外来人员威胁较大,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众多来发展的人群,我国也有众多企业和个人在这些国家发展,而且发展的很好,关键是要深入调研和评估,加强安全防范。

投资调研报告篇4

一、我市民间资本的现状

我民间资本的使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投向为:一是投向证券二级市场。20__年末全市证券公司统计的股民持有股票市值约24亿元;二是购买保险。20__年末全市保险公司人身险加家庭财产保险为5.47亿元;三是存储银行或信用社。20__年末三明市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37.3亿元;四是购买国债;五是进行民间借贷;六是投向生产和流通领域,作为民营经济的资本金。20__年末我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金合计为36.55亿元。可见,我市民间资本的投向特点是:投资股票、债券、保险、存储银行或信用社的多,投向生产性项目的少。当前我市若不能以项目带动来激活民间资本,会导致民间资本外流。据了解,仅大田县投向厦门购置房地产资金就有1-2亿元。

另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市内尚有闲散资金约85亿元。测算依据为:①储蓄。20__年末三明市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37.3亿元,其中定期储蓄81.15亿元,可激活量占80%,为64.92亿元,活期储蓄56.15亿元,可激活量占20%,为11.23亿元。由于近年储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两者合计可激活量76.15亿元;②中小企业的定期存款。20__年末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余额为11.28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的定期存款约占30%,为3.384亿元。③证券市场股民保证金。20__年末全市证券公司统计的股民保证金为6.52亿元。由于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一旦有好的投资去向,可激活量占50%,为3.26亿元;④城乡居民手存现金。根据全市610户城镇居民家庭和770户农村居民家庭调查资料,结合全市常住人口推算,20__年末全市城乡居民手存现金约21.64亿元,由于主要部分要用于生活和日常急需备用,可激活量占10%,为2.164亿元。

二、三县(区)激活民间资本的主要做法

三县(区)在激活民间资本,促进民间投资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一是树立发展新观念,激活民间资本。沙县县委、政府早在1992年就提出要从“坐等靠要”的工作状态转到大胆突破、刻意创新、用好用活政策上来,确定“实说实干、敢拼敢上”为新的沙县精神。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实行“两留一脱产,轮岗闯市场”的改革,推动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民间资本的启动打下思想基础。二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三元出台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方案》和《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制定落实“四个一批”私营企业挂包联系制度,成立项目导办服务小组,提供办项目服务。沙县对民营企业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土地开发成本平均每亩7—8万元,而仅以每亩2万元出售给民营企业。三是搞好工业园区建设,聚集民间资本。沙县重点抓了金沙科技园和民营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开发面积达3350亩,入园企业156家,20__年园内企业实现产值7.8亿元创利税总额7200万元。四是利用产业发展导向,调动民间资本。三元区利用地处市区地理优势,依靠民间资本发展民营机械制造工业和竹木加工中小企业。沙县以产业发展导向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形成小吃业年收入近3亿元,竹凉席年产值逾2.6亿元,板鸭生产加工年产值4000余万元的能力,还引进民营笋菜加工企业——三和公司,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财政支持,拉动民间资本。大田县采取财政贴息、拨补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作用,以较小的投入拉动民间资本的大量跟进。县农发基金每年安排一定额度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贴息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县科技三项经费每年安排50%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县财政拨出专款60万元作为县个私经济贷款担保协会的启动资金。六是加强银企、银村合作,带动民间资本。大田县昌盛钢铁有限公司由于与建行签订了1300万元的银企 合作协议,计划购买三个水电站。

三、激活民间资本的制约因素

1、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滞后,是民间资本难启动的主要原因。投资主体受观念、心理、能力三大因素制约,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较浓的求稳怕险意识,一些人对公务员如何服务于经济、干部分流经商办企业存在诸多顾虑。一怕“犯规”,闯“红灯”,顾虑违反国家公务员的有关规定,到时候说不清、洗不白;二怕“损脸”,认为自己是个堂堂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做买卖搞实业丢“面子”、掉“架子”;三怕“错位”,认为一旦“下海”、“涉水”,机构改革时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被分流对象;四怕“吃亏”,多数同志对办实体搞实业没经验、没信心,怕经营不成,“赔了夫人又折兵”。

2、投资环境欠佳,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受制。一是民间资本注入没有享受国民待遇。如在税收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减三免二”的优惠,民营企业则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土地、规划等方面也是不平等待遇,如有些县土地价格对外商购买是一亩地2万元,对民间资本购买则是一亩地8万元,两者相差6万元。有些行业只许外商进入,不许民营企业进入。激励机制也是如此,激活本地民间资本注入无奖励,引进其他内资投入却有奖励。二是收费项目繁多,费用负担较重。如有些地方还有22个部门向民营企业收取72种费用。三是效能建设还有待加强。部门之间许多不协调,有责的无权,有权的无责,有的报批一个项目要经35个环节,至少要288天才能办妥。四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的问题还依然存在,民营业主贷款难、社会融资难,兴办征地困难、用地成本高昂。五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不完善,民间投资难有安全保障,风险较大,部分投资者缺乏安全感。

3、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在目前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发展引导,造成民间投资领域比较狭窄,较多集中于商贸、饮食、娱乐、客货运输等服务业,电站、立体养殖等资源开发类项目,以及一般内向型、资源初加工型的工业品生产和民办教育、房地产开发等社会事业上。比较理想的投资项目不多,“两头在外”的工业项目较少,民间投资空间有限,客观上存在“有钱难找好项目、小钱难办大项目”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销售不畅,不少民间投资者出现了亏损,有的甚至破产,严重挫伤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欲望,民间资本所有者只得把钱存在银行或参与“地下金融”活动。

4、政策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积极性。据调查,企业经营所得利润再投入生产部分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企业认为不合理。如某县有的民营企业反映,冶炼定价的用电根本无法得到,无电“可炊”,只得高价购买。造纸企业反映,电价偏高,每度电0.55元,是全省工业用电最高价,比周边县和闽南造纸用电高出30-57%不等,使吨纸成本高出100-250元不等。再如某县民营企业反映,民间融资利息高于同期同档次银行贷款利息的,虽不属于高利贷,但有关部门不让进财务费用。

四、激活民间资本的若干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各部门要把激活民间资本作为筹措资金、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常抓常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认识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促成共为,采取有力措施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引导民间投资者克服“自满自足”、“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富而思进”的创业精神。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张旗鼓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非公有制企业主和其他有功人员,进一步激发投资热情,营造投资致富、创业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投资的新机制,鼓励和支持成立较多股东参加的股份有限公司,有效集聚包括公务员在内的社会闲散资金,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公务员以各种形式入股参股办实业。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1)建议制定《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规定》,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开放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公平税费政策、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政策措施。(2)落实国民待遇政策。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投资领域,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都对民间资本全面开放;凡是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领域,其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进入该领域的民间资本。(3)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有收费机制、回报比较稳定的电力、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对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回报率低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教育、文化、卫生、 旅游、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可以通过财政贴息和建立合理的价格、税费机制等办法,即按补偿投资成本加合理盈利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让民间投资有利可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及垃圾处理,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和经营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引导农村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通过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资源开发领域,投资于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业,参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良种繁育和推广。(4)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重要农产品进出口配额审核、审批、上报进口国外设备办理免税确认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按照规定申请使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外金融机构贷款。(5)放开一批领域的经营权。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采取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办法,打破部门垄断,采取政企分开、取消特殊优惠等措施推向市场,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获得经营权。

3.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充分释放民间资本潜能。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向民间投资者提供市场、项目、科技、政策、法律等信息服务,指导投资者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办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城镇建设和社会服务业。要建立完善项目公开征集制度、项目筛选储备办法和项目推介制度,并通过召开项目成果推介会,投资促进政策,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大、投资回报好的项目成为民间投资的重点。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方向引导,通过信息网络、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传递有关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市场需求、项目规划等方面信息和预警信号,不定期向社会产业指导目录,引导民间投资逐步向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聚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4.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机制。(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项目融资方式,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将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对预期有收益的、比较稳定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探索以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收费权和收益权为质押权益,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2)推进多元化的股权投资市场的形成。鼓励外资、民营、个人多元股权投资主体的参与,使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可以得到长期资金的支持。鼓励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有限合伙风险投资公司;鼓励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专利、品牌作为股本投资。发展产学研之间的股权投资合作等。(3)推动信用担保发展,不断壮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为民营企业增加贷款提供条件。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积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创立、信用担保、技术创新、专业化协作与发展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允许建立由加入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的民间投资企业出资的行业内融资担保机构,专门解决会员的融资担保问题。(4)支持上档次、上规模的民间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企业发行债券,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在我市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为民间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服务。对民间拆借和民间资本投入所产生的财务费用,应允许列入企业生产成本。(5)积极推广bot、tot等项目融资方式。推出一批项目试行bot(建设—经营—移交)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同时,在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中,积极推广tot(转让—经营—移交)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回收资金用于新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6)加快县及县以下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学习浙江温州作法,早日争取县以下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上浮50%,贷款利率上浮100%,留住和吸引我市民间资本,防止外流,扩大贷款投入,也为民间借贷的利息合理纳入财务费用创造条件;(7)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向上申请开办委托贷款业务,为激活我市民间资本创造条件;(8)加大信贷品种创新力度,拓宽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空间。尝试开办经营者个人或第三人财产(不含外汇资产)抵押的担保贷款、保险公司保证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助业贷款等业务品种;开拓对中小企业发放以中小企业之间联保形式的贷款或以行业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在报人民银行备案同意后,积极试办中小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对优质民营企业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管理办法,发放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对外资出口企业,灵活运用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出口押汇、打包放款等多种融资方式。(9)加强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由政府牵头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信誉好的民间投资企业,商业银行可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在额度内简化贷款和担保手续,发放信用贷款。

投资调研报告篇5

一、我市对外投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概况

我市目前有8家公司经过批准正式对外投资,投资总额2800万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2298万美元。

从投资国家来看,投资涉及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荷兰、也门、阿联酋、蒙古、澳门、香港等;

从投资企业的经济类型来看,对外投资的外资企业占20%、对外投资的内资企业占80%,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40%、民营企业占60%;

从投资项目来看,从事境外业务接单的(出口)市场服务占50%、从事境外资源开发的占20%、从事境外建筑的劳动输出占20%、从事其他类型投资的占10%。

全面分析我市对外投资情况不难看出,在我市对外投资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国有企业,而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虽然占到75%以上的投资数量,但投资额小,境外投资的项目仅仅局限于市场拓展、业务联络或者境外建筑之类的劳务输出。因而,从我市目前对外投资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少,规模相对较小,投资的项目不具备产品或技术扩张的性质。大多数对外投资企业的实质与真正意义上的跨国投资企业相差较大。但同时令人看好的是,我市一些拥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企业,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正逐步扩大规模,放眼世界市场,着手进行境外投资。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跨国经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呈良好的上升趋势,这也对我市的国际税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走出去”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税务管理上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我市国际税务管理处专职管辖国际税收工作,同时明确专门机构负责对国际税收协定的执行和对我市跨国经营管理提供政策支持。由于我市国际税收协定的执行和涉外税务关系处理的相关业务归属国际税务管理处,国际税务管理处主要管理对象是“境外投资者”到我国境内投资的外资企业,因此对于我市外资企业向境外投资情况比较了解;而我市内资企业在管理上属于内资管理分局管理,政策解释属于所得税管理处。因此,内资企业向境外投资时,在管理和国际税收协定执行的某些方面,容易造成政策解释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两分离的局面,在税务管理上存在管理脱节现象。

2、在税收服务上存在脱节现象

在税源控管方面,税务部门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关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充分。企业向境外投资后,相关信息不能马上到税务机关进行变更,或者变更后不能及时传递到主管国际税收协定执行的部门。造成一方面主管税务机关有政策送不出去,另一方面企业有问题不知道到哪里咨询。内资企业对外发生境外投资时,不知道到什么地方进行咨询,不能及时了解到其相关的税收政策。有的企业只好到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咨询,得到的政策不全面、不够完整和正确。对主管税务机关而言,手里有政策,但苦于找不到服务对象,政策送不出去,最终造成税收服务的脱节现象。

3、缺乏系统的税收促进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正由“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而相应的涉外税收政策未能及时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国投资,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一整套的税收优惠政策,相比之下,我国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鼓励政策却重视不够。在国内税法中,现行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只是零星地散布于某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没有形成体系。在对外税收协定的具体条款中,更多地是考虑我国作为吸引外资的收入来源地国家的税收利益,而较少从我国作为对外投资的居住国角度考虑问题。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更多的也是面向外来投资,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鼓励和保护政策相对较少。

三、完善对“走出去”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由于我市企业向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因而我市国际税收工作既要规范境外投资行为、加强税收管理,又要对我市企业向境外投资提供完善的税收服务。

(一)加强国际税收在跨国经营中的管理作用

1、加强户源管理和申报管理。户源管理和申报管理是我市“走出去”企业管理的基础。一是要加强户籍管理。首先要狠抓登记环节,企业发生境外投资行为时应及时到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变更登记;其次,在日管和税务登记证换证过程中,对境外投资企业办理税务登记情况进行检查,杜绝漏征漏管现象。二是加强境外所得申报管理工作。对于我市境外投资企业应督促企业报送境外投资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等投资基本信息,同时对于其取得的境外营业利润、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财产收益及其他所得,应在年度纳税申报中准确反映。

2、规范和加强境外所得的税务检查,防范国际避税。针对我市企业境外投资税收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利用所得税纳税评估、涉外税务审计和转让定价调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境外投资的税收风险,对来源于避税港及境外受控子公司的所得进行重点审计,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反避税防范力度。

3、完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在现有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抵免制度、对特定行业实施所得税减免优惠等国内法进行必要的完善,同时还必须适时修订我国与一些国家的税收协定。通过国内法和税收协定的共同完善,构建完整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确保国际税收管理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得到落实。

(二)加强国际税收在跨国经营中的服务作用

1、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辅导。税务机关应通过网络、热线、培训会等形式,宣传境外所得的税收征管操作流程和税收服务指南,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辅导。同时采取走访形式,通过现场解答境外投资企业关心的税收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税收服务。

2、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投资指引。在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活动之中,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是必然的。投资决策包括选择投资地点,选择新项目的组织形式,并对融资、转让定价及利润分配方式等作出选择和判断等等。为此,向境外投资的企业要研究各国的税收立法意图,熟悉各国的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制度,要了解各国税务会计原则的差异等等。对于这些国际税收方面的相关业务、法规,税务机关应根据自身所掌握的资料,对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帮助,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选择,明确更好的投资方向,促进向境外投资企业更快发展。

投资调研报告篇6

一、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现状

1、投资项目与报表的收集:一要文件。每当年初,投资统计人员向发改、商务、扶贫、城建、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国土、移民等部门索要项目文件,通过文件掌握的投资项目动向,做到心中有数;二问项目。就是统计专业人员根据项目去向及基层统计人员逐月摸清投资动态,发现那个项目启动了,就想方设法弄到项目情况。在掌握项目工程大致情况后,便开始向投资单位布置投资报表任务。

2、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数据的审核:由于投资项目变动性大,导致投资单位不固定,从而使得投资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难以保障,加之投资基层表报表种类繁多,指标繁琐,基层统计人员很难在短期内弄懂指标,学会业务。往往存在投资单位统计人员才刚刚掌握业务,项目就完工不需要报表了。因此,培训工作只能采取边布置报表边培训业务的方式进行,对每个投资项目统计人员逐一培训,虽然点多面广,但这是唯一可取的办法。

二、现行投资统计工作存在的制约因素

1、项目信息收集难,特别是报表收集更难。一是项目信息收集难。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的主体也变得复杂化,原先投资项目必须经计划主管部门审批立项,但现在有一部分项目只要投资单位有钱即可立马上工,从而使投资统计人员寻找投资项目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固定资产投资都具有时段性,大多数建设期较短,像设备购置,甚至几天即可完成。这样,就容易导致项目的遗漏。二是报表收集难。投资报表的月报制、投资单位的认识问题、重视程度以及社会氛围等因素,虽然近年来通过《统计法》的宣传和案件查处的曝光,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无疑这一因素仍然存在。

2、时间与工作量矛盾日益突出。相对于收集报表的难度有增无减,统计部门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而一般县局负责投资专业的统计人员仅1名,还要兼职其他专业和各类普查工作,工作任务更是重上加重。就投资专业而言,以我县20__年上半年为例,新建项目和续建项目加起来是147个项目,每月月均要收集报表100份,每月要与近100个投资单位要项目、填报表、审关系、录数据,业务量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3、时间紧,报表质量难以保证。从上报时间来看,按报表制度要求县局在每月底上报。而每个投资单位的会计决算一般都在次月3日左右才能完成,许多投资的报表出不来,到了时间不是估算,就是迟报漏报。临近报表上报日期,就得一个一个催报。一是通过打电话催报,一次不成多次催要,在催报的过程中,有好几种情况出现,一种情况是项目单位统计人员不在;其二是投资单位更换统计人员,交代不清;其三是由于经常要报表,项目单位统计人员对我们有厌烦情绪,一听是统计局来电话,就干脆不接;其四是有的统计人员干脆随口说个数,搞的数据前后矛盾,衔接性差。二是到单位要报表,不是统计人员不在,就是单位月底工作忙,随便填几个数据。每月催报率之高,要达到90%。从投资单位上报到州局规定的上报时间,留给县人员仅仅几天时间,既要催报报表,又要对报表进行处理审核,当然就更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到一线搞调研了。

4、投资指标太多,数据审核关系太细。一张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从头到尾涵盖了投资单位概况、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房屋建筑面积和项目个数,投资资金来源、新增生产能力、利用外资等多项指标,房地产开发统计基层表还包括销售情况,指标达到成百项,这无疑增加了投资对象的负担,降低了被调查者对统计工作的配合支持程度。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来源于设计预算、会计核算、业务技术核算等,需要投资者和建设者共同完成。但现有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齐全,难以实施规范化管理,搜集数字比较困难。有的单位只好按照工程概算和形象进度估计上报。统计数字准确性,无从保障。

5、配合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投资实行按项目进行统计的原则,一个项目自开工建设至竣工完成,就是它的上报周期。因而投资统计单位具有不稳定性。这就造成投资单位的临时性,基层单位人员不理解统计工作,配合程度低,视投

资报表为额外负担,不能积极主动上报报表,一些单位就直接用自制台帐代替投资报表。甚至少数部门领导也认为报不报无所谓,不跟单位统计人员布置报表任务。

三、破解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六条建议

1、严格执行投资统计制度

投资项目的统计和管理是投资统计的基石。能否准确掌握投资项目,事关投资统计的数据质量,是投资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投资完成额”必须坚持按“工作量”统计的原则,不得用计划进度或财务支出数代替工作量。二要建立项目连续统计制度,一旦开工,就必须连续统计,一旦竣工,就不得再列入搞重复统计。三要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报送基层表,基层表应加盖项目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填报人签字,项目投资计划不得随意调整。四是基层表的内容必须填报完整,表中各类分组指标没有填报的,必须由项目单位的统计人员补报。五是必须严格执行3000万元以上大项目网上备案制度。

2、加强部门协调,畅通信息渠道

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很多工程项目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如发改、经贸、教育、水利、国土等部门)来说,都是明确的,甚至都掌握着从项目立项到工程进度的详细资料,但由于缺少协调沟通和联络机制,统计人员却还需四处“找”项目。虽然在很多场合,各级领导都谈论过“协调”的重要性,可实际工作中,由于统计部门的社会地位使然,很难做到。所以要改变现有状况,必须从体制上解决,即应由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并以一定形式规定下来。发改、建设、财政、国土、水利、交通等审批立项和资金管理部门向投资主体下发项目立项批复和资金文件时,必须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对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审批立项部门在建设项目立项批复下达前,必须要求建设主体单位在当地统计部门办理新开工登记手续,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送关系,否则不予办理批复手续。建设部门在向投资主体发放建筑施工许可证时,必须检查是否办理统计登记手续,未办理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各级党政领导也要充分采信利用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按统计部门数据进行考核。

3、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基层统计力量的薄弱成为当前困扰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尤其如此,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推进对统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当前从业资格认证的基层上,进一步推进对从业人员定期的再培训,将统计培训教育纳入统计宣传和普及推广的常态化管理,特别是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也才能更有效地化解当前人员调动频繁出现的业务水平差、工作断层等问题,解决统计源头数据质量较差的问题。

4、加强数据核查,确保数据科学性

要把投资统计工作前移,建立新开工投资项目的核查制度。要把以前更多是坐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与建设工地和建设项目紧密相连的更加灵活和贴近实际的工作方式。要把统计的位置前移,要直接与业主和投资者打交道,采取多种措施,直接掌握最基层的、最微观的投资各类活动的信息。

投资调研报告篇7

当前和未来5-1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在此过程中,企业对外投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但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理念的转换和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所能给予的支撑。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利于改善对外经济关系并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由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和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相对刚性的工业化战略,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以及消费过低、储蓄过高从而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持续的过高比例的投资,则带来了人均收入低水平阶段的特殊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入wto后,中国制成品的大规模出口减轻了过剩产能的压力,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制成品销售和原材料来源对海外市场过度依赖,这种外向型经济的增长也引发了因“挤占”海外就业岗位和资源造成的贸易摩擦。制造业产能外移性质的对外投资,显然有利于缓解这类摩擦。另外,中国制造业目前处在全球产业增值链“微笑曲线”的低端,需要加快步子进入研发、销售、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这就要向外“借力”,包括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投资于资源、技术和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确保中国国民财富中海外资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通过相对稳定的汇率安排和结售汇制度,将本应由涉外企业承担的外汇风险和对外金融投资任务转移到了中央政府身上。这使得中国积累起了巨大的外汇储备。这些属于老百姓的财富(我们持有的人民币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财富的提货单)目前由政府主要投放在美国国债市场上。而美国国债价格的下跌和美元的贬值将是“后危机时期”的主要趋势。因此,避免国民财富受损失,我们就需要实现外汇资产品种和币种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需要将所持美国国债的一部分转换成海外的矿产、商业地产、企业股权和专利技术等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只有对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才可能实现国民财富中外汇资产的分散化。

企业对外投资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进因素。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本位制有关。但从根本上消除美元本位制内在缺陷的超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显然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是必然的出路。这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大为增加。从英国和美国的成功经验看,英镑和美元的国际化都经历过工业强国、出口大国和企业对外投资三个阶段。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将扮演人民币“推销员”的角色,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

要有“服务外包”意识和“战略联盟”思维

虽然中国是出口大国,但并非工业强国。与全球化经营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企业还太年轻而经验不足,需要转变战略思维和经营理念。

首先,企业对外投资有一个“服务先行”的问题。海外投资环境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法律制度、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有“服务外包”意识,投资咨询、法律顾问、风险管理等等都需要引入外部的专业化服务。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就是跨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服务外包的过程。

其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认清“合成谬误”,强化“抱团取暖”和“战略联盟”的战略思维。“合成谬误”是指,对个体而言完全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对由个体组成的整体而言却是完全有害的。比如恶性竞争导致的两败俱伤。另外,有些企业对外投资选择海外品牌收购,却不知品牌是由企业百年诚信和过硬的技术质量作担保的,被收购品牌的市场价值通常都会大幅度贬值。相比较而言,需求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销售渠道,最值得在危机时期去投资拥有。想想国内生产厂家被渠道商支配的局面就应知道其战略意义。但这并非是单个企业可以作为的,需要以联合投资等“战略联盟”来推进。

近年来企业对外投资失败其实有共同根源

投资调研报告篇8

一、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投资环境一是包括矿产、原材料、地理位置、劳动力等自然资源,称为投资的硬环境;二是包括思想观念、优惠政策、服务质量等意识形态,称为投资的软环境。软硬投资环境的好坏对投资者将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一)关于资源硬环境

*县整体属山区小县,地理位置偏僻,在*的最北,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经济总量小,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大规模以上的工业项目很少,综合实力弱,整体水平低。从总体看,能吸引外商进来投资的亮点还是比较少,发展环境还是属于滞后的类型。

1、资源匮乏,吸引外资相对困难

几年来,药材、蚕丝、木薯、石灰石、劳动力等原有优势已形成了制药、缫丝、淀粉、水泥,针织等*县内的规模企业。随着投资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已因资源的严重不足而突现。华虹蚕丝产业因价格相对稳定而占有优势外,西普水泥因县内石灰石储量少,开采难度大而转向邻县的荔浦运输,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百事达淀粉因环保问题影响了农民种植木薯的积极性,加上我县水田面积本来就少,山地超过25°坡的面积较多,木薯种植受限。针织所需的劳动力外流比较严重,有时招工都有难度。除此之外,我县森林、水源、包括陈塘铅锌矿等都没有形成特别的产业优势。

2、交通不便,投资者望而止步

我县是*的"市尾",向*路崎岖,载重车辆难以通达,向北路虽平坦,但属桂林辖区,与广东隔路相望,与桂林望川兴叹,正可谓俗语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水路运输方面,湄江长期枯渴,无法实现,陆路不规则的二级公路,特别是藤县太平至*的三级路段成了交通运输的瓶颈。高等级的公路没有从*地界经过,从事大型车辆运输困难重重,铁路经过更是无从谈起。

3、山区小县,做大发展受限

山区小县,顾名思义,山多田少,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以及可用财力都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水平就相对落后于周边邻县。因受县域所限,我县人口仅仅20万,土地面积不多,整体上属山区小县,矿产、物产等资源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特别可以吸引投资者的亮点。

(二)关于投资软环境

整治投资的软环境,尽管我们动了脑筋,花了不少力气,干部群众对投资者进来的意义也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整体水平与现实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当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阻滞我县经济的发展。

1、对招商工作的重视以及招商的力度尚不够

对于招商引资工作,一是思想不实,说得多,做得少,只做表面文章;二是目标不明,盲目碰撞,靠运气取胜;三是对招商引资团队培养和支持不够,经费上不舍得投入;四是舆论环境没有形成全民招商的共识,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社会的氛围。

2、优惠政策不形成活力

政策优惠是能够吸纳外商投资的重要环节。我县制定的政策是几年前定下的,至今没有任何改动,目前只能沿袭过去的做法。一些执法部门在执行政策法规时,往往只强调原则性,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办事效率不高。个别部门搞"秋后算帐",查处过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当事人的灵活执法,大胆工作。政策不够灵活,外商就得不到宽松、平和的投资环境。此外,招商引资,在政策和享受待遇方面,存在内外有别,内商内资不享受政策,有失公平。

3、个别部门办事拖沓,吃、拿、卡、要依然存在

尽管开展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但长效机制没有形成或效果不明显,机关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还比较严重。玉梦冲矿泉水的开发,从两年前申报立项开始,外商多次投诉,直到两年后在县主要领导的直接过问和干预下,才完成了征地、规划等相关手续。此举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公信,冷了投资者的心。一些窗口的职能部门没有为民服务的意识,个别部门不依法行政,以单位利益为重,弄权耍威,变相管卡压罚,促使外商不能投诉,也不敢投诉。例如,西普、百事达等运输车辆,在外县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而一旦进入*便屡屡受罚,动不动就扣证扣车,网上抨击"*交警是土匪",影响极坏。

4、社会治安有待加强

居家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和谐社会是投资者最理想的环境。我县社会治安有好转但不乐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吸毒、盗抢等问题仍然存在,甚至个别外商人身安全也得不到充分保障。西普、百事达公司被盗电脑等办公设施;百联超市办公室被撬,现金被盗;飞达针织公司经常受到来自新联村"烂仔"的冲击。此外,在陈塘投资办厂的黄老板,20*年春在县供销社门口被抢用于发工人工资的5万元现金,至今案件悬而未果。此事时至今日,对于外来投资者来说,已成了留存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改善投资环境的看法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定位,事关全局,利及长远,改善和构建健康的投资环境,对于加快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善软硬投资环境要从实际出发,要把"筑巢引凤"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打造新的平台,实现新的突破。

(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尽可能展示现有的招商亮点

我县虽然目前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要解放思想,正视现实,在困难面前杀出一条生路来。把我县的地理位置、人口、土地面积、气候、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做一次全方位的整体评估,把握和找准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向外商推荐,以期达到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发挥首先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区域优势。既要确保现有制药、缫丝、淀粉、水泥、针织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又要在既有企业方面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努力实现"政府招商打问好,以商招商划句号"的构想。整合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地向外展示自己现有可以投资、可以招商的亮点。

(二)建立有特色的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目前,*的工业园区包括古家坪、桐油坪在内的建设刚刚起步,要从实际出发,加大力度,规划好建设好。经自治区专家评审,*的工业园区已获得了b类的园区规划标准。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配套功能,发挥园区开发、孵化、特色的优势,引领产业转移,同时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以高质量建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这种先筑巢后引凤的方法,为外商投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以收到显著的招商效果。

(三)制定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产业转移实质是要素转移、资本转移,而资本总是向成本低、有利润的地方转移的。因此,要吸引投资者,主要是靠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关键是要降低投资成本。我们现有的优惠政策已过时,要适时增加新的内容,尤其是在用地、用电、用工、用水以及融资、项目审批等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不追求一时高税收,高回报,要善于让利,放水养鱼。制定和认真贯彻落实好优惠政策,使外商吃上定心丸,增强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四)把交通道路建设好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对外的纽带。因为区位划分及历史上的原因,*的交通道路连接广东成了瓶颈,发展严重滞后。加快交通网络的建设,一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道路立项和建设资金;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的主体格局;三是政府高度重视,充分盘活和整合现有的建设资源。我们要向上力争有一条高速公路经过*,举全县之力,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着力构建与周边地区连接的交通网络,围绕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提高运输等次,增强通达能力。

(五)加强社会治安环境的整治

社会治安对外商是否决定投资、是否做大做强有直接的影响。我们要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镇、农村、厂区治安管理水平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把整治与重拳出击相结合,将整治工作由集镇区域延伸到城郊结合部,将重拳出击作为"两抢"治顽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生产厂区的安全及投资者的利益,公安机关有必要在规模以上的工业厂区设置警务室或者联系点,实行单线管理,对外挂牌办公。人员可以招聘,经费可以厂家适量负担。除此之外,还有组织攻坚力量,突破要案积案。

投资调研报告篇9

1.目的

对投资项目的前期策划进行控制,确保项目投资策划的成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

3.职责

3.1企划投资部负责投资项目前期策划的归口管理。编制《项目建议书》和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相关部门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3.3分管副总负责组织《项目建议书》评审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

3.4总经理负责审批《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协调、处理投资前期策划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4.程序活动

4.1投资决策流程图。

4.2投资机会研究

4.2.1投资项目的信息来源

a、市场调研分析或业主要求;

b、企划投资部的发展战略研究结果;

c、竞争对手产品的启示;

d、本公司人员的创意;

e、专家的建议等。

4.2.2投资项目市场调查

根据项目来源信息,企划投资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投资项目市场调查。

4.2.3投资机会研究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由分管副总经理组织企划投资部和相关部门,召开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会,进行投资项目初选。

4.3项目建议书。

4.3.1对投资机会研究初选的投资项目,由企划投资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调研,编制《项目建议书》,作为立项申(来源:文秘站 )请的依据

4.3.2《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a、项目内容、性质。包括地址、规模、规划、功能市场定位、开始时机等;

b、项目规划、目标设计及预期结果;

c、项目方案策划包括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和投资经营方案;

d、项目工作计划;

e、其他与项目投资有关的问题和数据资料。

4.3.3《项目建议书》由分管副总组织相关部门评审,报总经理批准后正式立项。企划投资部应保持项目建议书评审记录。

4.4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总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按以下程序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4.4.1成立项目可行性调研组

对需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的项目,由企划投资部组织相关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调研组进行项目可行性调研(或外委调研)。

4.4.2项目可行性调研

调查的内容应包括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调查。

1)不可控因素调查又称环境调查,包括:

a、政治法律环境调查;

b、经济环境调查;

c、消费者状况调查;

d、市场结构不可控因素调查包括竞争对手调查和同行业竞争产品调查。

2)可控因素调查,包括:

a、产品调查;

b、价格调查;

c、销售渠道调查;

d、促销调查;

4.4.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调研组在对项目全面、详细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优选的基础上,组织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

a、总论,对投资项目总体状况所进行的描述和说明;

b、环境条件和需求预测;

c、方案比较与选择;

d、进度安排;

e、投资与成本费用估算;

f、投资计划及筹资计划;

g、经营收益估算;

h、经济分析与财务评价;

i、敏感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j、结论。

4.5项目可行性论证

4.5.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完成后,由分管副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由企划投资部按评审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和补充,并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记录》,报总经理审批。

4.5.2必要时,由总经理主持项目可行性论证会,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

4.5.3经总经理审批签字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企划投资部报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资金借贷金融机构进行审核和评价,经审核和评价以后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为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4.6项目投资决策

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其他资料,由总经理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对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方案和投资时机等进行决策拍板。并由总经理签署《项目开发任务书》,交企划投资部组织实施。

5、支持性文件

6记录要求

a、《项目建议书评审记录》

b、《项目可行性论证记录》

投资调研报告篇10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

要求》(附件一)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二)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第十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三)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专门评审机构评审后审核批复。

第十一条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共建的电子政务项目,由中央政务部门牵头组织地方政务部门共同编制项目建议书,涉及地方的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摸,应征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项目审批部门整体批复项目建议书后,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由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分别编制,并报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应按照项目建议书批复要求审批地方政务部门提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事先征求中央政务部门的意见。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审批方面有专门规定的,可参照地方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中央和地方共建的需要申请中央财政性资金补助的地方电子政务项目,应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的规定,由地方政务部门组织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并报项目审批部门审批。补助资金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一次或分次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