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双拥工作总结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6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粮食双拥工作总结

粮食双拥工作总结篇1

书写粮食满仓的传奇

太仓的沧海桑田,始终与粮食须臾不离。“民以食为天”,精耕细作的太仓农民,一如既往地把粮食视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虽说如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但是粮食作物的红线丝毫没有动摇过。用田园城市的理念托起现代农业,有效地延续了太仓的粮仓文脉。

承担全市粮食作物收购主力军的太仓市粮食购销公司,今年夏收期间开秤收购,仅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收购农民手中的小麦。今年小麦收购同比增长20%。由于首次实行价外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售粮热情。市粮食局副局长、市粮食购销公司总经理征安平告诉说,在收购粮食的关键时刻,农发行的收购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各个站点的收粮进度又好又快,全市仅12个国有粮食收购公司共计入库小麦1.7万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收购行列,为众多农民出售粮食提供了多样选择。

作为经营粮食购销的国有专业公司,承担了全市一年两季的粮食收购,地方储备粮库存保管,以及自主粮食购销经营。近年来,该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确保地方储备粮仓满仓。在与农发行的合作中,双方建立了友好诚信关系,确保粮食收购资金的及时到位。农发行切实加强管理,调控风险,提升服务,最大限度地利企惠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太仓境内拥有一个中央直属粮库、两个地方储备库,粮食自给率达40%以上。太仓粮食由传统产区向现代产销结合区转型升级,太仓粮食批发市场年交易粮食量达25万吨,除了供应本地居民外,还辐射上海、苏州、昆山等周边市场,成为长三角地区粮食重要集散地之一。

铸就百年品牌的辉煌

太仓利泰纺织企业,被誉为“中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它就像是一位蹒跚而行的历史老人,此时几乎也走到了生命拐点的关键时刻。

2001年企业实行股权改制,似乎让这位历史老人注入了兴奋剂。面对国企改革时代大潮,利泰纺织一直在奋起追逐。虽有一定的发展起色,但还是显得力不从心。2008年6月,利泰企业引进华茂金昇科技发展战略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股权改制,精简人员,甩掉包袱,让百年利泰轻装上阵。2010年该企业再次实行股改,华茂金昇牢牢掌控市场主动权。

打这以后,企业主动调整经营决策,压缩中低档产品,开拓高端市场,实行差异化发展。主攻纯棉产品,开发系列产品,确保产品多样化。该企业每年拥有千万元以上用于技术改造,为产品升级换代提供设备保障。迄今公司拥有15万纱锭,224台喷气织机,1万线锭,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出口纺织品受到打压,国内纺织行业步入调整阶段,该公司坚持内外市场一起抓,两个效益一起要,通过向产品要质量,管理要效益,企业经营稳步增长。“醒狮”牌纱和“利泰”牌布享誉海内外市场。

利泰企业以经营棉纱和布为主业,去年被农发行评为aa级企业,其综合授信额度为4.2亿元,在与该企业长期友好合作中,双方建立了信赖关系。2008年企业股改时,即使企业困难之际也不忘恪守信誉还付陈账。企业股改后,第一家与银行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合作伙伴就选择了农发行。公司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张荣军满怀感激地说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年我们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农发行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们有足够的资金采购棉花发展再生产。”

2011年,利泰企业推出采购进口棉花、出口棉纱业务时,也把外汇结算银行开设在农发行。目前,农发行向该企业发放贷款4000万元,约占企业全部贷款余额21%,常年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生产。今年上半年,百年利泰企业实现销售额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其中精梳纱和混纺精梳纱等高端客户约占80%以上。

描绘现代粮仓的画卷

宝利来集团是一家进军太仓粮食市场的外来民营企业,在太仓设立了粮油贸易、冰灯米业、仓储、担保、双力面粉等7家企业实体,主要经营粮油贸易、仓储物流业、粮油加工业、担保投资等多元项目。自2002年进入太仓以来,它以从事粮油加工、仓储物流、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亮相市场,很快成为太仓粮油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公司董事长张全文认为,公司之所以快速发展,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密不可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公司的粮油核心业务发展,也得益于农发行的关心,多亏为企业送来及时雨。

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以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实行内外贸相结合,产销区相结合,储备加工相结合,逐渐形成粮油产业链。尤其是宝利来集团公司收购的油脂公司、面粉公司,经过充实调整,很快形成生产能力。目前已拥有年加工油脂20万吨、面粉20万吨的产能,成为江苏省面粉行业骨干企业,苏州和太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此举也引起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关注。

在宝利来集团所属企业中,双力面粉是一家专门收购经营的面粉企业。主要生产、加工、销售各类面粉及加工后副产品,以及收购小麦加工业务。双力牌特一特二粉分获中国和江苏粮食行业协会“放心面”称号。去年,该公司被农发行评定信用等级aa 级,其综合授信额度5256万元,目前,该企业在当地农发行短期贷款1970万元,用于粮食企业加工用途,企业资金周转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农发行信贷人员经常上门指导,了解市场,对放贷资金实行追踪管理。

粮食双拥工作总结篇2

一、山西省主食工业化发展的条件

山西面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面食种类繁多,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据查,面食在山西就有40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可谓“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面食是山西人的主食,经过千百年蒸、煮、煎、炸、烙、烧、烤,山西人将其揉搓成了山西面食文化。

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基本地形为中间盆地,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总面积为15.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500万人,辖11市,119县(市区),是典型的北方冬小麦区,也是主食加工业的主要生产区。山西的小麦产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连续3年排在前11位;地处玉米黄金生产带,玉米总产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连续3年排在第8位。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类型,适宜于各种小杂粮的不同生理要求,是知名的“小杂粮王国”。山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山西主食工业的发展滋养着独特而众多的天地精华,小麦粉、高梁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杂豆面、黍米面,构成了山西由杂粮王国到面食王国的血脉渊源,为主食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因此认真分析山西饮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系统开发山西的优质农产品资源,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是山西省主食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对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稀有精品越来越青睐,小杂粮以其特有的营养、保健、绿色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山西小杂粮主要为豆、麦、粟、薯四大类17种,种类多、品质好、营养丰富、无污染,数量大,是人们餐桌上的必然营业食品,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山西省委、省政府,注重杂粮产业发展,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条件,发展的环境,促进主食加工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主食加工产业,力争跨越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主食消费的新要求、新期待。山西现有50000余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的企业从事杂粮深加工,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629亿元,在“十二五”末将力争达到800亿元。

二、山西省主推主食工业化发展的措施

为提高我国主食加工业水平,满足现代消费需求,今年农业部决定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组织北京、山西、河南、广西四个省市先行试点,努力营造氛围,倡导现代主食消费理念,推进主食加工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山西将借助这一行动,快速发展杂粮主食加工业,将杂粮王国的主食加工迈上新的台阶。山西省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山西省主食加工业的发展。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优先杂粮开发。2012年,山西省农业厅决定年内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推广力度,发展杂粮主食工业化,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整合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等措施,重点发展各类优势杂粮。《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振兴和壮大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推进食品工业尽快成为山西省新的支柱产业。

山西省农业厅提出以壮大晋北、东西两山小杂粮生产区加工规模,建设部级小杂粮生产加工基地为主。在原粮精细加工的基础上,晋北重点发展小杂粮保湿面、燕麦凉面、豌豆糊等小杂粮复合面制品,熟食制品等主食化营养食品;东西两山重点发展小杂粮月饼、饼干、早餐饼等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有机嫁接该省传统酒、醋、乳等产品,生产保健茶、酒、醋、酱、乳等系列食品,推广生产小杂粮生物营养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是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山西省拥有高粱、谷子、薯类、大麦、荞麦、燕麦、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等上百种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小杂粮作物有30多个品种,常年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1/10以上。小杂粮生产在全省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直接关系到产区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发展杂粮主食工业化,让小杂粮进入“特色+规模+档次”的轨道,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大流通,凸显山西小杂粮的潜在效应,使小杂粮产业在山西成为一项“明珠产业”,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龙头企业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主体。引导主食加工企业从做产品向做品牌转变,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的原则,推进品牌整合,大力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原产地标识)认证工作,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类会展推介品牌,不断提高山西主食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支持“双合成”、“六味斋”、“亿家康”、“亿佳美”等知名企业品牌,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主食产业化中的示范带动与引领作用。

三是优先发展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山西省的一批规模大、思路新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据现有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特点,在做特、做精、做多上下功夫,融合三晋文化底蕴,走挖掘精深产品加工的路子,使山西的主食工业化整体上从内到外上了一个水平。涌现出了如太原市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主食加工企业。

四是整合资源,力推主食加工业的发展。在推动主食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山西省农产品加工局组织成立了山西省主食加工业领导小组,开展调查摸底,取得了比较客观的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展示、交流和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介,不断扩大影响。引导消费者树立现代主食消费理念,培育主食加工产品消费群体,使社会主体进入主食加工业行业,促进主食加工业做大做强。积极争取省发改委、省财政、工信、省科技、省税务和省金融机构等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形成主食工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多方联动、共同推进山西省主食加工业的发展。

山西主食的生产由粗放经营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方向过渡,实现传统主食的标准化、方便化、安全化、营养化是主食加工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山西农业产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到“十二五”末,山西省要有40~50家主食示范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5~30亿元。目前,山西获得首批示范企业认证的4家企业销售收入达20余亿元左右,因此,山西主食工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粮食双拥工作总结篇3

“民以食为天”,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行业,其波动显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是非常致命的威胁:粮食缺了,不行,天下大乱;粮食多了,也不行,供大于求之下的价格暴跌会让农民增产不增收,从而严重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来年的粮食生产跌入低谷。对于只知道自己周围三十里地范围内事情的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长期的信息不畅已经成为“增收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为使农业信息畅通传递政府已经采取了诸多手段,像1994年开始建设的“金农工程”、1997年开始的省级农业信息中心等项目,极大推动了中国粮食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现有的农业网站数目超过4600多家,位列世界前十名,但却一直没有一个能够称得起“门户”概念的信息服务与电子交易平台。在粮食生产与流通这样一个脆弱而特殊的行业,如何实现切实有效的服务成为争夺粮食“门户”的关键。

靠信息致富

2005年3月3日,政协委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农学博士,同时也是致公党中央秘书长的曹鸿鸣提交了《关于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案》,这份提案很快被列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其原因是这份提案不仅仅提出了三农问题,而且建议通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来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与流通等问题。

资料显示,截止目前为止,整个粮食流通领域大约有7000家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尽管在国家有补贴的情况下,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在亏损状态,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粮食交易方式透明度较差,交易效率低,而且暗箱操作、灰色交易多。并且因为利益上的种种原因,尽管信息化能够给粮食流通企业解决一些关键问题,通过网上粮食交易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上述种种弊端,但多数粮食流通企业还是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利用相当有限。

中华粮网的ceo傅宏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中国每年仅轮换储备粮的价值就有近3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如果大约有5%左右的粮食采用电子交易方式进行,全国的粮食流通企业则可以节约上亿元交易成本。而采用传统的交易手段,国家需要每年补贴上亿元的资金来维持储备粮的更新轮换。据介绍,国家及地方储备粮大约每隔两年或者三年就要进行一次更新轮换,而全国各地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购销活动。

就整个粮食行业的交易来看,2004年全国粮食产量大约为4.69亿吨,其中大约有30%~40%的粮食要进入流通领域,如果也有大约5%的粮食交易采用电子方式或者部分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则节约的交易资金有可能超过10亿元。另外,信息致富在粮食行业也逐渐显现,一个广为称道的例子是:2003年,仅仅由于黑龙江省的农民提前得知世界大豆价格上涨这个信息,当年种豆农民就增收12亿元以上。

还有一个企业的例子:河南省濮阳市的一家名叫中盛粮油的公司在2003年8月份加入中华粮网,并建立了自己的企业购销专区,定期在中华粮网供求信息,在随后的几个月业务电话比以前翻了一倍,2003年10月 、12月份粮价大幅上涨前,它及时抓住了信息,狠赚了一笔。其总经理武铁柱事后回忆说:“无论是公司订单的增加,还是价格预测的准确和及时,电子商务都发挥了很大作用。电子商务与现货市场的全面结合,将成为未来粮油贸易市场发展的重要方面。”

数字

实现的关键

和其他领域一样,2000年左右,粮食流通领域也曾经涌现过一波网络热潮,但随着其后.com泡沫的破灭,很多粮食行业的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大都被雨打风吹而去。不过,仔细观察经过大浪淘沙后生存下来的一些粮食网站,一般都具备两种主要功能:一是市场化的信息发现功能;二是能够真正实现市场交易功能,也就是电子商务。

1998年,依托于国内目前粮食行业规模最大的交易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粮食专业网站中华粮网开始建设,在“郑州价格”支撑下,中华粮网迅速成为目前国内不多的几个粮食门户网站之一。

但做到这一步,中华粮网靠的不是风险投资,也不是烧钱,而是传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本身业务踏踏实实的改造,靠的是充分利用国内第一家部级粮食市场―郑粮市场的影响力。中华粮网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信息采集队伍,大约有400多人,定期提供各种粮油信息。现在中华粮网的文字信息日更新量已经达到300条左右、20万字以上,价格信息每周更新500余条,而每月通过中华粮网供求信息、寻求交易伙伴的意向近1000条。“实现充分的信息和真实的市场价格,对于做好一个粮食网站,已经成功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傅宏认为粮食网站作为比较特殊的行业网站,关键还是要有“用”。对于粮食流通而言,价格和需求等靠信息来实现,而实现交易却是整个流通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很多粮食网站就是因为不能实现这种功能而逐渐没落。

但实现网上交易的关键一是如何解决信用问题;二是烦琐的结算、交割问题。傅宏介绍中华粮网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则来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并且将其彻底“透明化”。“保证金被罚没还是小事,关键是犯一次错,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混?”。另外让诸多电子商务公司头痛的结算、交割问题,对中华粮网而言也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因为中华粮网依托的郑粮批发市场,早已实现了交易和货物的分离,就是说,交易方的货物并不需要运到郑州来,运到郑州来的,只是货物的样品,而由于粮食本身的特殊性,对其质量的评判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大大减少了可能发生的争执,从而为交割提供了很大方便。

粮食门户的隐忧

中华粮网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尴尬和烦忧。在中华粮网成立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拥有先进的交易手段和信息服务平台,却面临着无粮可交易的局面。因为很多国有粮食企业不愿意到网上进行公开交易,而更喜欢采用传统的、非公开性的交易方式,各种灰色或者非法利益使国家因此承受不小的损失。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华粮网的网上交易遇到“无粮可易”的难题,全国其它几个较大的粮食网站的实际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其实影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方方面面,譬如使用习惯、收入状况、信息设施等,所以要彻底解决诸如中华粮网遇到的这些问题,应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曹鸿鸣的提案正是为了促进国家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不过目前对粮食网站而言,只有自己考虑解决的途径。

中华粮网的一个优势是它有一个大股东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拥有非常丰富的客户资源,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作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大客户,双方之间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且中储粮每年都有数百亿元的粮食需要更新轮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中华粮网同意将自己51%的股权无偿转让给中储粮总公司,以获得可交易的粮源。

粮食双拥工作总结篇4

来源:__镇 时间:__-03-12 【字体:大 中 小】

各村(社区)委员会、内设办、站、所:

《__镇__年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粮食生产工作分片包干责任表

__镇人民政府

__年3月10日

__镇__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做好我镇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实现“遏制季节性抛荒”工作目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遏制耕地季节性抛荒的总体要求,以“四个一律”为抓手,重点推进早稻生产,发展绿色优质水稻,扶持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促进粮食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构建适合于新形势下我镇粮食生产格局,确保实现全镇粮食“扩面增产”的目标。

二、工作机构

顾 问:__

组 长:__

副组长:__

雷建军 __

成 员:各站、办、所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镇农业办,由王振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重点

1.坚决遏制耕地季节性抛荒。在抓好遏制耕地年度抛荒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早稻、再生稻或其他作物,确保复种指数达到“2”。凡春季没有种植油菜的(包括油菜种植无收成的)都要求种早稻或其他经济作物。覆盖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不允许出现人为因素造成“光板田”的季节性抛荒现象。

2.大力恢复早稻种植和推广再生稻种植。一是要做好杨潭农调点双季稻种植工作。二是要建立好早稻生产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促进早稻生产的恢复。三是要继续推广再生稻种植,通过“种一收二”,确保粮食产量的增加。

3.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和新型种粮组织发展。发展种粮大户和新型种粮组织,是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有效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举措。要通过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培育有科技文化素质的年轻新型农民,适当规模经营,确保土地有人耕作,粮食有人生产;鼓励种粮大户和新型种粮组织拓宽经营范围,向周边农户提供有偿服务。

四、工作措施

1.责任划分。按照党政领导包片、联村办公室包村,村(社区)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模式,强化责任划分。镇农业办负责全镇粮食生产工作的组织、督查、考核、协调。镇财政所负责粮食生产资金组织及粮食生产补贴发放工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技术指导,协同农业办做好杨潭农调点、早稻生产示范点建设、相关数据统计工作。

2.政策引导。一是按照上级文件落实好粮食补贴政策。严格落实“谁种粮谁得补贴,种多少补多少”的规定,由耕种者获得耕种土地的政策性补贴资金,并收获所种农作物。对年性抛荒的耕地一律取消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粮种补贴、双季稻补贴等资金;对季节性抛荒的耕地要扣减50%以上的有关补贴。二是对抛荒耕地一律收回。既未种水稻,又未种其他农作物的耕地,界定为全年性抛荒耕地;全年性抛荒耕地由村(社区)、组予以收回,重新发包,恢复耕种。

3.政策扶持。对连片种植双季稻面积(以粮食补贴面积为准)达50亩以上,签订3年以上土地流转合同,且拥有耕田机、收割机等设备的种粮大户和种粮组织,经验收核实后,镇政府按照每亩50元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4000元。同时优先考虑__年水利建设项目的安排。

4.严格考核。一是镇农业办要根据各村(社区)的具体情况,规划粮食生产布局,并督促各村(社区)落实。二是要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规定,严格考核。即对认定为抛荒的村(社区),镇政府一律不安排相关项目和经费支持,市财政按5万元/村的标准扣减下拨 的村级运行经费;没有认定为抛荒的村(社区),但按照规划存在抛荒情况的,按季节性抛荒500元/亩、年度性抛荒1000元/亩的标准扣发该村的工作经费,直至扣完为止。同时,每抛荒1亩耕地扣村级当年农业目标考核分0.2分。对因工作不力,出现耕地抛荒达到5亩的,要追究支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责任。三是对认定为抛荒的村(社区),联村办公室按照季节性抛荒3000元、年度性抛荒5000元,扣罚工作经费;没有认定为抛荒的村,但按照规划存在抛荒情况的,按照季节性抛荒500元/亩、年度性抛荒1000元/亩的标准扣发该办公室工作经费,直至扣完为止。

五、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3月7日-3月15日)。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村(社区)要开到小组一级。

2.早稻及再生稻生产(3月16日-5月10日)。主要任务是落实早稻及再生稻种植工作,收割油菜,要求早稻在清明前下种。

3.中稻生产(5月11日-9月20)。主要任务是落实中稻种植工作,要求在6月20日前中稻要移栽完,9月20日前收割完毕。

4.冬种油菜(9月21日-次年5月1日)。主要任务是落实冬种油菜种植,要求在10月20日前播种完毕。

附:

粮食双拥工作总结篇5

秋粮收购开局平稳

深秋时节,辽宁省辽阳县唐马寨镇黄坨村家庭农场主李芳的700亩水稻基本收割完毕。她双手捧着新收获的稻谷对笔者说,今年水稻大获丰收,每亩产量达到1500斤,品质和产量都高于去年,希望好粮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头戏。目前各地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并且开局良好。南方新产中晚籼稻已上市,目前安徽、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已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据统计,截至9月30日,江苏等6个粮食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9亿斤,同比增加8亿斤。

据了解,今年我国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临储收购将从11月1日启动,挂牌收购价格为每斤1元,由中储粮总公司作为政策执行主体,中粮集团、中纺集团及中航工业集团作为补充力量,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承担收储任务。同时,今年的玉米临时收储将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组织收购。

吉林德惠市朱城子镇哈拉哈村达兰家庭农场主周延武今年种了2100多亩玉米,现在玉米已经收获过半。周延武说,受玉米产量下降和临储价格下调双重影响,玉米种植收益被挤压得所剩无几。他现在并不急于出售玉米,打算等把玉米晾晒之后,根据市场行情再择机出售。他现在关心的是当地如何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收购标准,看看其他种粮大户的反应。

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仍然是秋粮收购的主导力量,承担着粮食收购主渠道的重要任务。中储粮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委托的政策执行主体,把严格执行政策作为第一要务,严把入库质量关,实行仪器鉴定,统一执行标准化入库清杂流程;严把政策执行关,不折不扣执行质价政策,既不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据了解,为了方便农民售粮,中储粮普遍开展“一站式服务”,让农民卖“舒心粮”;强化资金兑付环节管理,严防出现“打白条”;开展预约检验、预约收购、订单收购、上门收购等多种服务,将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

由于多种原因,今年夏粮收购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9月30日,河北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1326亿斤,同比减少146亿斤;江西等8个主产区累计收购早籼稻159亿斤,同比减少11亿斤。“夏粮收购较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主产区因收获时连续阴雨导致小麦不完善粒超标较多。”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巡视员秦玉云说。

仓容总量持续增长

仓容问题是秋粮收购中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产,仓容问题愈加突出,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

实际上,这几年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到2013年年底,我国拥有遍布城乡的各类粮食仓储企业1.9万个,仓容总量超过3亿吨;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不断优化改善,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北良港、广东新沙港、上海民生港等粮食物流基地为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食仓储设施条件不断完善,高大平房仓、浅园仓、立筒仓等已成为主流仓库,粮库单体仓容达到5000吨甚至3万吨以上,现代化仓型占全部仓房的60%以上。

然而,不少地方现有粮食仓容仍然无法满足粮食收购的需要。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仓容问题尤为突出。辽宁开原市是粮食生产大市,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5.88万吨,预计秋粮收购量为90万吨左右。开原市粮食局局长郭万库说,他们今年面临着巨大的仓容压力,如果启动玉米临储收购,预计收购40万吨,仓容缺口约20万吨,他们有些着急。

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在东北地区做好秋粮收储准备,他们充分挖掘中储粮和中粮、中纺、中航工业“一主三辅”和地方委托企业的现有仓容能力,同时根据收购需要推广应用具有防火功能、利于保管、搭建便捷的钢结构“千吨囤”,努力满足收购仓容需要。目前,中储粮已在仓容压力突出的黑龙江省准备了秋粮收购仓容4500万吨。同时,随着近两年国家“粮安工程”全面推进,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正在加快提高。据了解,将在今年内完成5000万吨仓容的现代化粮库建设任务,对于缓解仓容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储粮技术进步明显

保障储粮安全,潜力在科技,根本途径也在科技。

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2010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的粮食仓容达到1.6亿吨。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电子信息、快速检测、新能源利用和生物杀虫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储藏正在由“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阶段转型发展。各地粮库广泛采用的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和粮情监测“四合一”储粮技术,有效降低了粮食损失损耗。

在中央储备粮涿州直属库的一个存储大豆的粮库,粮库负责人告诉笔者,粮食装满仓后,经粮面平整、测控传感器及走道板布设,粮情远程监控系统就能自动检测反映粮情信息。粮库管理人员坐在监控中心,就可以对各个仓库的粮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粮情远程监控系统会自动显示结果,上传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粮情诊断和远程监管。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粮食部门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推广使用新型的科学储粮仓大幅减少了农户储粮损失,使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可由8%降到1.5%左右,已推广的817万套储粮仓每年可减少农户储粮损失18亿斤。减损等于增加了粮食产量,相当于增加了无形良田,并节约大量水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事实上,农户科学储粮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储企业仓容不足的压力,并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就地提供粮食应急供应保障。

据了解,粮食部门已实施的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使农户每年减少粮食损失、直接增加卖粮收入23亿元。同时,农户还可根据市场行情择机售粮,选择在最理想的市场价位出售粮食,通过季节差价实现再次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