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2-02-13 14:54:24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地理教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地图

一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技能必不可少

初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的技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技能在其他学科中可以借鉴。我们一线从事教学的人员,自己要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有多重。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寻求最佳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缺少主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是年龄已到十几岁,生理方面比小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心理是不成熟的:一方面缺乏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自控力不足。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如果老师不深度钻研教材,不使用现代的教学媒体,不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听不懂,思维跟不上,很容易就分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第二,过度依赖教材,知识面太窄。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教材的含义,没有给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拓展,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地理的知识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进行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一,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是学生成了观众,一堂课下来,知识没记住多少,技能训练更谈不上,荒废45分钟。其实我们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师生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培养了学习的技能。第二,合作学习。一个班就是一个整体,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更有主动性;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把学习的内容分到个人,每个同学完成不同的任务,然后把自己的结果与同学分享;合作学习更加轻松,同学之间心理距离拉近,相互交流的时间多了;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相互交流,大家彼此了解学习状况,更清楚与其他同学的差距。第三,激发学习动力。初中的地理有很多知识点是比较难的,有的是很容易混淆的,学起来较吃力。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很多方法是可以采用的:①设置悬念:同学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很容易就进入到学习中;②视频引入:让同学们感受地理;③口诀记忆:利用口诀记忆地理知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④及时评价:课堂上可以肯定学生对知识掌握了多少,可以肯定学生习惯上进步了哪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充满自信。第四,充分利用地图。从地图中分析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笔者以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地势为例来简单说明:①教材中配了一个地形面积的扇形统计图,填图加深印象,口诀便于记忆,不但记住我国地形的类型,还记住面积大小的顺序。②在记住中国地形面积大小顺序后,对照中国地形图,在空白的地形图上填写重要山脉、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的名称。③按照山脉的走向在地图上描线,通过连线,同学们就更容易理解我国地势的阶梯状分布。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对地理教学产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磊.浅议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陈林杰.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地理教学范文篇2

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缩短心理距离,教师备课时必须重点备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教学、同时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分层次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敢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教学中注重发现学生闪光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参与教学中享受教学的乐趣。

二、创新问题环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紧扣教材、课程标准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精心设计恰当的学习环境,合理提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及探究欲望知识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如讲述长江时课前播放《长江之歌》。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展示长江奔腾及沿途风光图片,歌曲导入,烘托气氛,用音乐和视频手段,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自然萌发学习长江的热情并激发学生学习长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地理课堂中掌握地理知识体系。

三、和谐共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

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缩短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师生、生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助,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如讲述欧洲西部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组教材按繁荣的旅游业———畜牧业和园艺业———工业文明的摇篮的顺序,带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旅行团分角色扮演团长、导游,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实验,减少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的记忆,通过旅游线路设计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动、丰富、新鲜的活动中学会地理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了解掌握地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四、情感教学使学生融入教学中

真挚的师生情感,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有利于地理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讲授却往往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培养,使学生厌倦地理教学,对地理学习丧失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地理成绩提高。因此新课改的要求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逐渐培养参与教学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善于提出利于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中,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快乐、幸福中接受地理知识。如讲述极地地区教学中提出极地地区极昼时每天都能看见太阳但什么天气寒冷引起学生悬念,进而引导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究原因后展示学生交流结果,然后教师点拨归纳问题原因,从而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参与教学中,在愉快教学中掌握地理知识。可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小师生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参与教学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开展课外活动,寓教学于活动中

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不但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将课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全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如讲述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观察河流两岸陡缓及深浅,通过实际讲述地转偏向力对河流影响通俗易懂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愉快接受知识。又如由此可见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而且解决一些课本上疑难问题,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地理教学范文篇3

例如,新教材的世界地理部分,打破了“总论──分论──总论”的旧体系和以大洲为单元的框框,分为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的气候、自然带)、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人类以及自然、资源、人类三结合的分区地理(如西亚和北非为一区)等几个大单元。这样,使形成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这一主线。

二、减少层次,降低难度。过去的教科书往往从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出发。因此,篇幅长,分量多,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学生实际,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新教材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新的地理学科理论、观点、方法和问题的同时,删繁就简,适当降低难度,对于一些难点。或者舍去,或者改为选讲。例如,世界地理内容结构由原来的四个层次减化为三个层次,讲授国家由40多个改为10余个,地名、数据也大大减少。这样,学生不必在有限的时间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记忆地理材料,而有较充足的时间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技能训练。以前的大纲中虽然提出了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但不具体,由于教材的关系,很难达到目的。义务教育大纲对各部分内容都提出了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和思想教育要求。为了达到把技能训练要求落实到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去的目的,新教材设立三个小栏目,分别为“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重在思考、启迪。

其中的问题,有的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的是为联系实际而设立的。通过“想一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做一做”重在实践、运用,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小制作,以及一些读图、计算练习。“读一读”重在拓宽知识、激发兴趣,选择的文章多为与课文密切配合、短小精悍的短文。

四、图象的改进和创新。地理教材中的图象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地理景观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原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旧教材中的各类图象(彩色、黑色照片、素描画等)有的配置重复,有的选图不当。有的描述文字与图象搭配欠佳。例如,世界地理讲述日本时,配置了一幅日本富士山素描图,并配有文字描述,而课本封面也有一幅富士山的彩色图片,并且与课文中的素描图一样。图象的重复出现,影响了文字与图象配合的效果。新教材注意了图象的改进和创新。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图象应有的地位。图象在旧教材中被称为插图、附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教材不仅用图象来说明文字,而且把它们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让学生掌握。其次,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图象量大大增加,仅第一册就有图300余幅,彩色图50余幅;同时图的质量也有提高,图画简洁清晰,信息量多,重点突出。其三,图象形式多样。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封面配以卫星照片图;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画,使课文更加生动活泼。

旧教材八股式的结构体系和呆板的文字,于教于学都不利。上课念课文、作业抄课文、考试背课文的现象时有所见,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教材更新后,必然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随之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教材的教育功能。使用新教材,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兴趣。旧教材地理事实材料偏多,有些内容又较深,超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义务教材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内容上加以选择,讲求实效,既考虑到科学性,又注意到趣味性。例如,小明和小强关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还是天上”的争论,麦哲伦环球旅行的故事,漫画“苦难母亲”等等,生动有趣。具有培养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应注意收集地理趣闻、图画、小故事等资料,适时适当渗透于课堂教学,以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给学习方法。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地图的运用和简易图表的绘制,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新教材在开篇中就提出了“怎样学好地理”的问题。首先要多动脑筋,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对于所学的对象、地名、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以及地理事物同人类的关系等问题,都要认真“想一想”,问一问“为什么”。二是学会阅读地图、绘制地理图表,以及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地图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学习地理必须“左图右书”,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三是参加课外活动,注意从课外读物、影视、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拓宽知识面。

3、用好直观教具。地理教具是传授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体,是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具可分为图象、影视片、模型、标本等。新教材中大量的地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与课文配合紧密,相得益彰,是即手可得的好教具,应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学挂图、模型、标本均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加感性知识。影视片、幻灯投影片、录像等电教手段,形象生动,具有增大知识容量、信息反馈迅速的特点,向来为学生喜闻乐见。坚持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地理教学,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地理教学;德育思想;素质教育

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现状

在长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成效考核和评价的模式以学生中考成绩为唯一指标。不少学校和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上往往只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地理德育思想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严重缺失了德育。主要表现: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德育,只注重智力教育,使地理课和德育课的严重脱节,完全是两条平行线,形成了地理教学与德育无关的思想。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这种没有德育思想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每当地理教师在介绍国外文化和价值观念时,往往会使学生一味盲从,不加以鉴别地吸收和模仿。因此像“情人节”和“圣诞节”等外国的节日在当今的校园内被学生热捧,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中秋节”等被学生们遗忘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次表现在地理教学内容上不注重德育。地理课堂教学主要是靠教师对课本素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进行挖掘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能够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变成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德育思想是塑造完美个体的模具

德育思想塑造的结果将会终生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德育思想的价值首先体现了社会价值,它使人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及认同特定的社会轨制,以及能够依照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去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以及伦理道德,从而使得社会秩序更加稳固。其二,德育的价值是个体价值。源于个体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生的幸福除了对于生活物质的追求,更包括了精神上的追求,对理想信念的向往,以及对于高品德、高素质的追求。获得精神满足以及幸福感,能够使得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以及身体健康,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三、充分挖掘地理的德育思想

地理教学内容里含有丰富的育人哲理和德育思想,学生通过学习地理不仅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为人处事之道。一个言谈举止优雅、待人接物热忱、刚正不阿以及思想健康、意志坚强、珍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的人是深受人们喜爱和敬重的。只有真正领会了德育思想的学生才能成为学校合格的产品,才能真正地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德育思想,发挥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完成素质教育。

1.地理教学是学生净化思想和陶冶情操的过程

地理学科是信息和思想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思想精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内容,时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地理老师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展示出祖国大好河山时,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崇高理想。而在学生学习地理环境问题时,教师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公民意识,这样才能造福于国家、人民和子孙后代。同时高举“德育思想”的大旗,时刻不忘对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教育,并在对待外国文化时能做到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地理知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实用性。

2.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地理教材中包含着题材各异的学习素材,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图文,有令人身临其境的自然美,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美,也有令人如沐春风的道德美等,给予我们的是美的享受。学习地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有美的感知和享受的过程,从而让他们能够正确以及准确地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这将成为学生的精神层面当中里最有价值的一笔财富。一个具有正确审美观的人,才会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才会是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无私奉献的人;才能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美的心灵去领略大自然的丰采,用美的姿态去对待生活,用美的语言来歌颂和赞美时代。

3.地理教学是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面十分广泛。古人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充分表达了地理与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地理还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差异的有效途径。通过地理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融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身,增加学生个体的自身气质。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自信心。地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扩大社交范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正确对待和处理每一件事,增强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活动能力。

地理教学范文篇5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地理教学范文篇6

一、选取实物作案例

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地理课时,我给他们展示了我在野外发现的一块石头,并告诉学生:“我推测这是一块陨石,同学们可以在仔细观察之后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都很兴奋,积极参与了进来。在传看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动手抚摸,有的学生掂重量,还有的学生拿出磁铁测含铁量,甚至有学生举着小刀问我能不能锯一块下来看看横切面……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推测、讨论,提出了假设,再共同进行了论证,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利用一块疑似陨石的石头作案例,成功引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并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地球的宇宙环境》进行了导入,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选取实例作案例

鉴于《常见天气系统》内容有些抽象,我准备借“实例”打开思维之门。例如,我给了学生一份博山区某几天(冷锋过境)的天气资料,要求学生绘制气温、气压曲线图、降水曲线图,并由此判断出此次影响我区的天气系统名称以及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亲自体验了气温、气压等的变化,也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加深了印象。

三、选取实际生活经验作案例

在讲《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节时,学校正准备组织学生去扫墓,对于所走路线及沿途景观,学生很感兴趣。于是,我结合所要学的内容,借用电子地图进行了授课。上课伊始,我说:“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扫墓了。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自己所要走的路线是怎样的呢?(我使用白板给学生展示电子地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所要走的路线。”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发现:起点实验中学在白虎山路上,白虎山路是博山区的商业街之一,交通便利,人流量大,街道两侧大多是商店、饭店等。终点烈士陵园在博山区西郊,要想到达那里,需要从白虎山路往西行驶。往西走可以从电子地图上很明显地看到商店愈来越少,更多出现的是各种各样的工厂,工厂很多都是分布在道路两侧,而且一般在城市……通过电子地图展示博山区相关地理事物,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原因。在学生分析之后,教师应进行补充,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在之后的扫墓途中,学生还会去观察之前在网上所看的信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味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感觉,还能使所学知识得到落实,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作案例

地理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中学地理;转变;教学理念

地理是我们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地理学科的发展,还关系着我们全民族人民素质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地理教育有很重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初中的地理教育要比高中还有大学的更重要,即使初中学的比较浅,也比较简单,但是中学我们学的地理知识是对我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可以影响到我们一辈子。初中地理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主要有我们国家的主要交通线路的走向,我们国家资源的主要分布,以及我们国家的大江大河等等。要求我们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进而进一步顺利人地协调的思想,进一步懂得我们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自觉地保护我们国家的资源。20世纪以来,我们的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应该认识到面临的这些问题,比如说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原始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与我们的地理学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学观念的转变变得很重要,而地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本文对怎样转变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1对地理教学理念的认识

教学理念是这样的一种理念,它是人们对地理教学以及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地理教学活动持有的最基本的观念和看法,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信念。正确的地理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实际跨21世纪的结合点,新的课程标准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地理学科提出了六大理念,这些理念分别是:

1.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专家编写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必须尽可能地贴近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体现出实用性,生活性,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增强我们学生的生存能力。

1.2学习对我们终身生活有用的地理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原始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等等问题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主要地理问题,也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用的地理,更是对我们的终身生活有用的地理。

1.3第三大理念是要改变以往的地理学习方式

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也有各自的特点,心理学也要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习内容必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渴望和探究地理的欲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价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4舍弃封闭式的地理课程,开设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要充分运用我们课内外的资源,甚至是校内外的资源,比如说气象站,地震局等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课程,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5把信息技术运用在地理教学中

选择地理课程内容,地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地理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中,都要考虑把当今时代的主要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1.6建立多种多样的激励机制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地理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实现地理教学评价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采用积极的评价机制,即表扬要在当众表扬,批评要采取单独的批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地理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感恩教育;教育教学

俗话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道德,一直是被中华民族所重视的评价标准,若是一个人才能欠佳,但德行出众,那么这个人也会受到人们的爱戴,但若是一个人拥有无边的才华,但他的德行欠佳,那么这个人即便再有能力,也没有人愿意接近他。在今日,我们依旧在倡导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通过为学生讲述前人的光辉事迹,向学生普及那些被现代社会所忽视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教育中,地理教学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其能够帮助学生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当今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其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一、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过往的教育模式中,无论哪个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都采用的是非常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理论知识,但是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来讲,这种课堂教学形式都显得过于单一,不能带动学生对于地理教学课堂的兴趣。而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感恩教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帮助我国各大学校的地理教学课堂进行改革,通过改善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来充实地理教学课堂,使其课堂教学更具有人文意义和引导意义,能够培养出品德出众的高质量人才[1]。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由于受外来思想观念的冲击,我国很多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在行为作风和道德观念上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色彩。虽然我国积极提倡打开国门,向外界学习优秀的思想文化,但那些不良的思想文化也趁机进入我国国内,对我国国民的思想世界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荼毒。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让学生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以致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并且,由于地理教学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其对于培养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民间约定俗成的道德理念对于人的约束相较于外国法律对人的约束是较为严格的,其不仅要求人们不触犯法律条文,而且要求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靠近,其对于人们的道德要求远远大于法律要求。对此,我国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时,应当积极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进而提升我国人民的平均素质水平。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其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有我们如今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状态,其对于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故而,学校和教师将感恩教育理念加入地理教学课堂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自然和人文社会的认知,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层次,从而发展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质人才。

(四)改善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过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国绝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过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但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形势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现如今的社会要求我国各大学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感恩教育在推进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提供了不小助力,因感恩教育的增加,我国很多教学课堂需要转变其原本的教学方式,发展成为现如今更加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应仅仅只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而是应该将感恩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2]。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保护自然

在对学生开展自然地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世界上的奇观美景,并借此机会向学生传达“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惜和保护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环保观念。例如:在讲到断层结构时,教师可以用我国的华山为例,为同学们讲述华山上的奇观美景,并可以为学生播放华山的旅游宣传片,向学生展示华山的美。同时,教师也应该告知学生自然景观形成的不易,以及部分低素质者对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借此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理念。

(二)民族团结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久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在这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讲到旅游地理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并对部分常见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进行描述,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到东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时,可以将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朝鲜族和满族的文化特色讲述给学生,并以宣传片和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和特殊节日,进而为学生科普我国的民族政策,提升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三)父母亲情

由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呈现出南北分化的现象,很多农民工需要南北往返打工,以此来赚钱养家。地理教师在为同学们讲述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述我国社会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贫富差距情况,借此来向学生展示农民工每年出外打工和家人们分别的场景,向学生讲述其依依不舍之情。这样,那些并不了解留守儿童的学生可以从中得知贫困家庭的分别之苦以及生活窘迫给予其的生活压力,进而转化为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提前寻找一些有关于春运前后的火车站视频以及记者对于返乡人员的采访,借此来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地理教学[3]。

(四)勤俭节约

我国的地域广阔,各种矿物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即便是拥有丰富的资源,我国依旧在倡导勤俭节约、保护自然,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下一代人留下能够带动社会发展的资源,避免因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无视长远发展的大局。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讲述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时,可以根据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改革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能源使用现状,并为学生科普勤俭节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且,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因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的自然灾害,借此提升学生对于我国现有资源的重视,从而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体现感恩教育

(一)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之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而且要适时带领学生开展教学实践,以此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感恩教育的观念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郊区开展自然考察活动,让学生收集自然植物的标本,同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不能够破坏植物原本的生存环境,做到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

(二)采用情境演绎式开展感恩教育

教师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课堂演绎,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一个活动作业,并给予学生一个演绎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课堂演绎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绿色环保”这一主题开展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找或编写一个有关“绿色环保”的剧本,并抽出一些时间进行排练,在日后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4]。

(三)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课堂辩论是一个获取知识的优良方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以此收到一举两得的成效。地理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将其分为正方和反方,并以此根据命题开展辩论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

(四)对学生布置课后艺术作业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手抄报、绘画等方式,展现出地理知识与感恩教育的结合,并将一些优秀作品放在学校的艺术栏中进行展示,借此来优化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例如:学校可以联合地理办公室在校内开展“感恩地球,感恩社会”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以文章(包含散文、小说、诗词等形式)、绘画、手抄报、原创歌曲等形式参与活动,教师将对活动作品进行排名并发放奖励,而且会从活动作品中选出优等作品于学校艺术走廊,以示嘉奖。

结束语

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在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外实践、课堂辩论等,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让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感恩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并对其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摄以威仪高朗令终:我心目中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6):79-80.

[2]臧丽娟.如何在地理课堂渗透感恩教育[j].中外交流,2020,22(22):323.

[3]孟书远.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研究[j].长江丛刊,2018,21(13):224.

地理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甘南藏区;中学地理教学;学科歧视;师资力量薄弱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气候环境恶劣,辖夏河、碌曲、玛曲、迭部、舟曲、临潭、卓尼七县及合作市,99个乡镇,总人口数为7.27×105,其中藏族人口数3.6×105,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还聚居有汉、回、蒙等24个民族的自治州.2016年甘南州共有495所各级各类学校,其中普通中学78所,在校学生117744人,其中初中29629人,高中20778人.在校学生比例较小,占总人口的16.20%.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牧民群众普遍不重视教育,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失学者较多,严重影响了藏区民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1藏区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

1.1学科定位不准确

调查发现,甘南藏区中学大多数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地理在各类考试中作用不大,错误的定义其为“副科”,甚至影响到地理教师在升职加薪、评优选先中往往受到不公正待遇;同时,学校和班主任要求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语文、数学等“主科”的学习上,使学生和家长在思想和态度上轻视地理课程,产生偏科现象,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从2014年甘南州教育局统计数据(表1)发现,有90%以上的学校安排的地理授课教师为非专业教师,其中35%的学校用兼职地理教师,55%的学校聘用非地理专业人员作为地理教师.总之,无论是从老师和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看法,还是从地理课程的安排,都能看出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这会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行为及课堂气氛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1.2专业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甘南州地理教师短缺,地理教师文化程度偏低,知识面狭小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大多县乡学校地理专业教师缺乏,多半是其他专业出身的教师兼任,甚至是由学校闲散人员任教.据教师学历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中,本科学历地理教师为40%左右(其中80%以上为函授和多次学习获得最终学历的教师),剩余约60%的地理教师是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中反映出地理教师本身的素养不高,专业知识拥有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对高难度知识的求知欲望,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1.3教学资源贫乏,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甘南藏区属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所以教学资源欠缺.统计结果显示,在使用教学用具问题中,只有不足10%的教师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也只有在公开课时才会用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毫无新鲜感,学生难以提起兴趣.

1.4探究创新缺乏,主题活动单一

小组活动、课堂主题活动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环节.据了解,该区域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参与最多的就是小组讨论活动,根据课外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选择了“小组讨论”,其中也包括有15%的学生选择“地理课外知识竞赛”,还有5%的学生则直接选择了“没有参加过任何地理活动”;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带的农牧区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和教学环境较差,没有专业教师.该环节的缺失,无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上呈现出涣散状态.针对藏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藏区地理教育的状况急需改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需要提高,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水平,进而改变藏区地理教学教育的面貌.

2藏区地理教育策略

2.1认识地理科学的重要性,消除学科歧视

通过多种方式,督导学校领导和老师,重新认识地理课程在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消除学科歧视.重塑地理学科地位,改变老师及学校对学科的片面化认识,学校必须保证地理学科的标准课时量,其他学科不得占用地理课程教学时间,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对地理学科发展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完善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料;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地理学习环境.

2.2提升地理教师师资力量,实现优质教学

从调查中知道,甘南藏区经济文化落后,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要使学生成绩有所改善,首先教师能力要有所提升,并且培养出一个强大地理教学团队是相当有必要的.为此,要加大地理教师的培养力度,改变之前的地理教师零培训现象,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对非地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倍,提升地理教师素养;招聘地理专业毕业的师范生,并将其培养成新一代的地理教师接班人;鼓励地理教师进行科研项目,拓宽自身知识拥有量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学生,实现优质教学.

2.3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努力建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团队意识.同时,地理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地理模型等教学用具,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认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立足国情,组织学生参与调查水资源、垃圾填埋和处理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地理这门学科包含范围广泛,与之相关的学科也比较多,其中不乏包含过多抽象的知识,尤其是地球概论这一块,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思维要求相当高,直接想象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困难,所以,这个时候就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比如讲到宇宙空间和宇宙空间物质的形成及运动时,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如“斗转星移”节目等,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加直观地将信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

2.4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和辅助部分,也是甘南藏区地理教学中严重缺失的环节.利用课外小组来设计和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一整章的内容.例如,甘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电站较多,在《地球上的水》这一章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水电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门学科.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地理课堂,访谈等方法对甘南州的中学地理教学现象及状态进行研究,针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条件、教学资源及设备欠缺的问题,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经验,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入手,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希望当地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大投资,加强管理力度,解决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教师培训机会不足、教学沟通交流的问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优质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结束语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区域,调查发现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科定位、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模式等多种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学地理教学的改进.进而提出了重塑学科地位,提高地理教师教学素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推动藏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翟花平,王晨晖.关于农村地理教学相关问题的一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4):28-29.

[2]洪玉珍.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激活与培养策略[c].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53-54.

[3]胡继兰.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地理主题活动的研究[j].中国地理教学参考,2010,(5):65-78.

地理教学范文篇10

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中的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地理教学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实现上述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电化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电教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等)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地理教学利用直观教具(如录像、投影等)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问题,让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

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学生的反馈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正确的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加以纠正,这样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大有帮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处理好教材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握关键,教师又可以借助录像或投影深入一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概括、归纳综合、得出结论。教师还可通过当堂测试的办法进行检验。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贯彻教学中的设疑、解疑、综合、反馈、矫正、深化的过程。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就高中课本来讲,大小图形就有288幅,另外还有高中地图册和与之配套的一些图形。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这些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例如利用幻灯投影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图像来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十章第三节有关“城市环境问题”时,假如按照课本上的条条顺序写下来,学生确实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在幻灯上描绘出一幅彩图,画出城市、工厂、汽车、垃圾、河流、酸雨以及城市绿化等地理概况,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评价得出结论。教学中采用这种新疑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3.有利于培养智能型、开拓型人才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如何来完成这一使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一是求知欲望大,凡事喜溯本求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再加上高考取消地理科,给培养地理人才带来更大困难。但我认为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注意力,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去创造、去开拓。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九章第二节“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幻灯的作用,制作一个灯片,把城市周围的主体要素:如资源、能源、交通、河流、农业生产等情况描绘出来,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建立某一工厂、应安置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做既克服了照本宣科的毛病,又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发挥联想、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并把它用到实践中去。又如在复习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有关“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把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地球上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气候的变迁、生物的迁移,农业生产的变化等等,让学生深入思考,发挥想象。有想象才有创造,有创造才有开拓。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好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是培养地理智能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